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公共管理中的公共物品与资源配置

公共管理中的公共物品与资源配置

公共管理中的公共物品与资源配置

在任何社会中,公共物品与资源的配置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公共物品是

指那些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并享受的物品,而资源则是用来生产或提供公共物品的要素。公共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将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利益。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公共物品与资源配置的一些重要问题和挑战。

首先,公共物品的特点决定了资源配置的难度。公共物品具有不竞争性和非排

他性的特点。不竞争性意味着一个人的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的使用,非排他性则表示一个人的使用不会排除其他人的使用。这就导致了公共物品容易产生过度使用的问题。举例来说,公园是一个典型的公共物品,任何人都可以自由进入并享受其中的设施和环境。当很多人都涌入公园时,可能会导致拥挤和资源的不足。这就需要对公共物品的使用进行限制和管理,以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

其次,资源配置涉及到权力和决策的问题。在一个社会中,资源的配置往往由

政府或其他管理机构来负责。这涉及到权力的分配和决策的过程。公共管理的目标是确保资源的公平分配和有效利用。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资源的配置一定是公正和高效的。在现实中,由于各种原因,资源的分配可能会不公平或浪费。这需要公共管理者不断监督和改进资源配置的过程,以确保资源被正确配置和利用。

此外,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变革给公共物品与资源配置带来了新的挑战。随着

科技的发展,新的公共物品和资源正在不断涌现。例如,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正在改变着我们对信息和知识的访问方式。这意味着公共管理者需要适应这些新的变化,以更好地配置和管理这些新的公共物品和资源。另外,社会的变革也要求公共管理者能够更加灵活和创新地进行资源配置。例如,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带来了巨大压力,这就需要公共管理者能够及时调整和优化资源的配置。

最后,公共物品与资源的配置需要广泛的参与和合作。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中,

资源的配置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还需要广泛的参与和合作。这包括企业、非营利

组织、市民社会等多方的参与和贡献。公共管理者需要促进各方的合作和协同,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最大化社会福祉的目标。同时,公众也需要参与资源配置的决策过程,以确保他们的声音被听取和尊重。

综上所述,公共物品与资源的配置是公共管理中一项重要的任务。资源的有限性、权力和决策、技术进步和社会变革以及广泛的参与与合作都是公共管理者面临的挑战和任务。只有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有效的公共管理,我们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公共福祉的最大化。

公共管理

一、公共管理概述 1、公共管理的界定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张成福、党秀云) 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陈振明) 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派,是公共行政中重视公共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实施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的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王乐夫蔡立辉)2、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不同 语义的差异 公共行政是一种服务于公众的活动,公务员执行的是他人制定的政策,注重的是程序,将政策转化为行动和办公室管理。 公共管理包括公共行政的这些方面,但更强调以最高效率实现目标并对结果真正负有责任。 主体 公共行政的主体是政府,狭义的行政机关。 公共管理主体具有多元性,它从行政机关(狭义的政府)拓展到所有的政权机关;从政权机关扩展到社会公益组织,其中,政府是核心部门,行政机关则是政府的核心。 客体 公共行政把自己的管理客体定位于与私人事务相对立的社会公共事务(基于二分法) 公共管理则把客体细分为公共事务、半公共半私人事务(基于公共物品、混合公共物品、私人物品的分类),这些事务需要多种主体共同管理。 公共行政更加重视“设计”,公共管理则更加重视实现公共行政目标的具体“运作”过程; 公共行政更加强调政治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公共管理则更加强调管理的、经济的手段; 公共行政更加关注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批示办事以及内部取向,公共管理更加关注结果、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和外部取向。 3、公共管理的特征 公共管理是一个整合性的概念。 公共管理是在并不改变公共部门公共性的前提下,将私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于公共部门。 公共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以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核心。 公共管理不等于“政府管理”,而意味着一种新理念。 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和与责任,重视4E,即经济(Economy)、效率(Efficiency)、效能(Effectiveness),公平(Equality)。

第四章公共管理的物品及供给 知识点

第四章公共管理的物品及供给 一.选择及填空 1.公共物品:相对于私人物品而言的共享性物质产品和服务项目 2.公共物品的特性:受益的非排他性、消费的非竞争性、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强制性。 3.在特定限度内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同时在技术上很容易排他的是俱乐部产品。 4公共资源: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但却无法有效的排他。 5.混合物品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较大范围的正的外部性。 6.公共物品供给的特点:政府是公共物品的供给主体,公共物品的供给具有规模性,公共物品的供给往往无差异,公共物品的供给具有非均衡性。 7.税收规范的角度,提出了资源如何在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之间进行最优配置的问题的是庇古均衡。 8.政府机构并不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工作目标,并不存在提供同种公共物品的竞争。 9.公共物品通常不以价格形式出售。 10.庇古均衡的最优供给是在消费的边际效用和税收的边际效用达到均衡时。 11.如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按章其所得的公共物品的边际效益的大小,来捐献自己应当分担的公共物品的资金费用,则公共物品的供给量可以达到具有效率的最佳水平的是林达尔均衡 12.准公共物品具有排他性和在一定范围内非竞争性。 13.公共物品供给的变化趋势:供给主体的多元化,供给结构趋向丰富,供给质量日渐提高。 14.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的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 一个动态的、历史的概念 15.政府供给的两种方式:政府直接生产,政府间接生产 16.公共物品及公共支出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增 加是总的趋势 17.政府间接生产公共物品方式:政府与私人签订生产合 同,授权经营,出让经营权,政府经济资助,政府参股 二、名词解释 公共物品:相对于私人物品而言的共享性的物质产品和 服务项目。 俱乐部产品:在特定限度内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同时 在技术上很容易排他。 搭便车:人们都不希望在不付出任何代价的条件下,享 受通过他人捐献而提供的公共物品的效益。 三、简答 1.以国防为例分析公共物品的特征。 (1)具有受益的非排他性。如果在一国的范围内提供了 国防服务,则要想排除任何一个生活在该国的人享受国 防保护是极端困难的,那些在政治上反对发展核武器而 不愿为国防缴纳费用的纳税的人们,及时被投进监狱, 也仍然处在核武器所提供的国家安全保障范围之内。 (2)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国防一旦建立后,增加一个 受保护人不会减少其他任何人的受益程度,也不会额外 增加资源投入。 (3)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整个社会的成员共同享用国防 的保护,不能将其分割成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个人。 (4)消费的强制性。国防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所有社会 成员都必须在国防的管辖范围内,受到国防的保护。 2.试分析教育属于什么物品?为什么 教育是混合物品。混合物品具有较大范围的外部性, 由于这种外部性,使得这类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变的不完全。一个人接受教育,受益的首先是个人,即 能提升个人的知识水平,找到更好的工作,获得更高的 报酬等;同时,教育具有形式上的排他性和竞争性。因 此,按传统的衡量标准,教育是私人物品。但另一方面, 教育在给个人带来私人利益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大的正 外部效应,即将相当大的一部分利益通过受教育者外溢 给社会,使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和民族文化素质得到提高, 使他人受益。这种外部性是非竞争和非排他的。因此, 在这个层面上,教育有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即具 有公共物品的特征。因此,教育属于混合物品。 3.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与私人部门提供私人物品有何不 同? (1)政府机构的官僚们并不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其工作目 标。由于追求利润必然要减低成本,不以盈利为目的的 政府机构所提供的公共物品,便往往与相对较高的成本 相伴随。 (2)在政府官僚机构中,并不存在提供同种公共物品的 竞争,缺乏竞争意味着缺乏激励,从而会降低公关部门 的服务效率, (3)公共物品通常不以价格形式出售。因此,社会成员

公共管理中的公共物品与资源配置

公共管理中的公共物品与资源配置 在任何社会中,公共物品与资源的配置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公共物品是 指那些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并享受的物品,而资源则是用来生产或提供公共物品的要素。公共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将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利益。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公共物品与资源配置的一些重要问题和挑战。 首先,公共物品的特点决定了资源配置的难度。公共物品具有不竞争性和非排 他性的特点。不竞争性意味着一个人的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的使用,非排他性则表示一个人的使用不会排除其他人的使用。这就导致了公共物品容易产生过度使用的问题。举例来说,公园是一个典型的公共物品,任何人都可以自由进入并享受其中的设施和环境。当很多人都涌入公园时,可能会导致拥挤和资源的不足。这就需要对公共物品的使用进行限制和管理,以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 其次,资源配置涉及到权力和决策的问题。在一个社会中,资源的配置往往由 政府或其他管理机构来负责。这涉及到权力的分配和决策的过程。公共管理的目标是确保资源的公平分配和有效利用。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资源的配置一定是公正和高效的。在现实中,由于各种原因,资源的分配可能会不公平或浪费。这需要公共管理者不断监督和改进资源配置的过程,以确保资源被正确配置和利用。 此外,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变革给公共物品与资源配置带来了新的挑战。随着 科技的发展,新的公共物品和资源正在不断涌现。例如,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正在改变着我们对信息和知识的访问方式。这意味着公共管理者需要适应这些新的变化,以更好地配置和管理这些新的公共物品和资源。另外,社会的变革也要求公共管理者能够更加灵活和创新地进行资源配置。例如,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带来了巨大压力,这就需要公共管理者能够及时调整和优化资源的配置。 最后,公共物品与资源的配置需要广泛的参与和合作。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中, 资源的配置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还需要广泛的参与和合作。这包括企业、非营利

公共物品的名词解释

公共物品的名词解释 公共物品是指供公众使用的物品或设施,它们通常由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提供。公共物品的使用是非排他性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使用并不会减少其他人的使用权。这种非竞争性的特征使得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有明显的区别。 公共物品的名词解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 首先,公共物品的提供是由政府或公共机构负责,属于公共管理的范畴。政府通过公共投资和支出来提供和维护公共物品,例如道路、桥梁、学校、医院、公园等。这些公共物品的建设和维护费用通常由纳税人或其他形式的公共收入来支付。 其次,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的特征。这意味着一个人的使用不会排除其他人的使用权。举个例子,公园是一个典型的公共物品。一个人在公园里散步或者休闲并不妨碍其他人进入和使用公园。这种非排他性是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最明显的区别,因为私人物品的使用是有限制和排他性的。 再次,公共物品的消费是非竞争性的。一个人的使用并不会减少其他人使用的机会和福利。例如,当一个人驾车通过一条道路时,其他人也可以自由地使用同一条道路。道路的使用并不会对其他人的行驶速度和方向产生直接影响。这种非竞争性使得公共物品的供给可以获得规模收益,从而减少整体的资源浪费。 最后,公共物品通常是面向整个社会或广大公众的,具有公平

和普惠的性质。公共物品的提供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众的基本需求和福利,例如健康、安全、教育、文化活动等。公共物品的提供和管理需要考虑社会公众的利益和福祉,保障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综上所述,公共物品是指由政府或公共机构提供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物品或设施,用于满足社会公众的基本需求和福利。公共物品的提供和管理需要考虑社会公众的利益和福祉,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这也是现代社会公共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公共管理中的资源配置与利用

公共管理中的资源配置与利用 公共管理是指为实现社会公共利益而对公共事务进行协调、组织、管理和监督 的活动。资源配置与利用是公共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决定了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益。在资源配置和利用中,应注重公平、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满足社会和公民的需求。 一、公共管理中的资源配置 资源是公共管理的基础和条件,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财政资源等。公共 管理中,资源的配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政府作为公共管理的主体,应根据社会需求和 资源供给的情况,制定合理的政策,合理调配和利用资源。例如,在教育领域,政府应按照人口结构和需要,合理分配教育资源,确保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 其次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资源的配置决定了公共服务的提供水平。政府应根据 社会需求,将资源合理配置到各个领域,确保公共服务的均衡和高效。例如,在医疗卫生领域,政府应合理分配医疗资源,使得医疗资源能够覆盖到每个人,并能够满足人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再次是公共项目的实施。公共项目是公共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对项目的实施,可以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满足社会需求。例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途径,政府应合理规划和实施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良好的城市环境和服务。 二、公共管理中的资源利用 资源的利用是公共管理的目标之一,要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为社会和公民提 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在资源利用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创新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创新技术逐渐应用到公共管理中,极大地提高了资源利用的效率和质量。例如,电子政务的推行使得政府能够更高效地处理公共事务,提供更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 其次是加强资源整合与共享。公共管理中的资源往往分散存在,资源的整合和 共享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例如,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可以减少重复开发和浪费资源,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再次是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和利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政府应根据市场规律,引导资源配置和利用。例如,通过市场化改革,可以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减少资源浪费。 三、资源配置与利用的挑战和对策 资源配置与利用在公共管理中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首先是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在不同地区和领域,资源的分配存在差异,一 些地区和领域可能面临资源短缺问题,而其他地区和领域则资源过剩。政府应加强对资源的调控和分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例如,可以通过税收激励等手段,引导资源向经济发展需要的地区和领域流动。 其次是资源浪费和滥用的问题。一些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存在浪费和滥用现象, 导致公共服务的效益低下。政府应加强监督和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例如,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对公共服务项目进行评估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再次是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公共管理中的资源不仅包括人力和财力 资源,还包括自然资源。政府应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推动可持续发展。例如,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与教育,推动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 综上所述,公共管理中的资源配置和利用是实现公共利益的关键环节。要充分 发挥资源的作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政府应根据社会需求,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

公共管理学知识重点整理

公共管理学知识重点整理 所谓“公共管理”,是指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依法通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以保障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职能活动。 涵义: (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而不是私人及其组织; (2)公共管理的对象——公共事务具有两个显着特征,即与公共利益直接有关,以及公共事务的受益对象是社会公众; (3)由于公共事务关系到社会成员的利益,这就决定了公共事务及其管理的存在是永恒的,但具体内容会随着社会变迁不断调整; (4)公共管理来自民众的授权并负有直接的社会责任,因此,必须依法进行,其工作绩效也不能简单地以利润或效率作标准; (5)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决定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部门拥有更多的制约权。 1. 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相对应的概念。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的和非排他性的产品。 2. 公共事务 所谓“公共事务”,是指涉及社会全体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实际结果。 3. 领域特点: (1)公共管理是一个整合性的概念。 (2)公共管理是在并不改变公共部门公共性的前提下,将私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于公共部门。 (3)公共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以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核心。 (4)公共管理不等于“政府管理”,而意味着一种新治理。 (5)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和与责任,重视4E,即经济(Economy)、效率(Efficiency)、效能(Effectiveness),公平

(Equality)。 (6)公共管理关注和重视政府改革与再造。 (7)公共管理是一个不同学科共同参与的研究领域。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 公共管理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种途径,即公共政策途径(Public policy approach,P途径)和企业管理途径(Business approach,B途径)。 P途径的公共管理强调的是与政策分析的渊源关系,有如下特征:第一,着眼于高层管理者以及他们所进行的政策研究; 第二,重视非量化和实务的取向,推崇通过个案研究来发展相关知识; 第三,强调与政策分析结合,进行具有前瞻性的规范性的理论研究。 B途径的公共管理主张师法企业,B途径的公共管理的特征是: 第一,偏爱企业管理的原则; 第二,对公、私部门的差异不作严格区分; 第三,除了重视策略管理及组织间的管理外,还强调公共管理的过程进行管理;第四,在研究方法上也偏爱诸如实验设计之类的量化方法。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Public choice theory )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末形成一种学术思潮。詹姆斯·布坎南(James. M. Buchanan)是这一理论的代 所谓公共选择,就是通过集体行动和政治过程来决定资源在公共领域的分配,是人们选择通过民主政治过程,将个人的私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一种过程或机制。公共选择理论可以定义为非市场决策的经济研究,或者简单地定义为把经济学应用于政治科学。 政府失败论 “政府失败”(Government failure)是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在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行为局限性或非市场缺陷时

黎民公共管理学第3讲公共物品管理

第十讲 公共物品管理 学习要点: ·公共物品的涵义、特性、类型 ·判别公共物品的步骤 ·公共物品供给的特点 ·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条件 ·混合物品的特点、供给 ·官僚主义与公共物品的供给 ·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两种方式 第一节 公共物品的涵义与类型 一、公共物品的涵义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 )是相对那些可以划分为企业或个人消费单元的基本生活或生产资料等私人产品(Private goods )而言的共享性物质产品和服务项目。 以消费模式为标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区别如表10-1所示: 萨缪尔森的定义:纯粹的公共物品指的是这样的物品或劳动,即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或劳务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种物品或劳务消费的减少。他还用数学公式对纯粹的私人产品和纯粹的公共物品加以严格的区别: (1) 私人产品 ∑==n i i X X 1 即某一商品的总量(X )等于每一个消费者所拥有或消费的该商品数量)(i X 的总和,这也就是说私人产品是能够在消费者之间分割的。 (2) 公共物品 i X X = 即对于任何一个消费者来说,他个人消费所支配的公共物品数量)(i X 实际上是该公共物品的总量(X ),这也就是说公共物品在消费者之间是不能分割的。

二、公共物品的特性 (一)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效用的不可分割(Non-divisibility),是指公共物品是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 (二)消费的非竞争性。 消费的非竞争性(Non-rivalness),是指某一个人或厂商对公共物品的享用,不排斥、妨碍其他人或厂商对其的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而减少其他人或厂商享用该种公共物品的数量或质量。 (三)受益的非排他性。 受益的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是指在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个人或厂商排除在公共物品的受益范围之外。 三、判别公共物品的步骤 图10-2 判别公共物品的步骤 四、公共物品的类型 根据以上步骤的识别,我们大致可以区分出以下四种不同类型的物品:(1)同时具有非排他性与

【精选】公共物品的有效供应

公共物品的有效供应 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行政09-1 崔日秀 0913010101

公共物品的有效供应 摘要: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公共物品的提供要求实现公益性,要符合公共利益。政府、市场和个人都可以对其提供有效供给。为了使公共物品更有效地为社会和民众服务,必须提高公共物品有效供给。 关键词:公共物品混合物品公共供给私人供给 一、公共物品的涵义 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其特性有以下几点: 1.公共物品都不具有消费的竞争性, 2.公共物品第二个重要特征是消费的非排他性, 3..公共物品还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4.“公共物品还具有消费的强制性。”① 二、什么是混合物品或称准公共物品

混合物品或称准公共物品是指“处于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中间的产品或服务,兼有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性质。”②这类物品可以由个别消费者占有,因此具有竞争性;但又具有外部性,即这类物品的消费会产生外部效应,而其他消费者无法拒绝或排除这种效应,因此具有公共性。外部性有正有负,正外部性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会给非直接消费者带来间接好处;负外部性则是造成不良影响。混合物品进一步又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1)无排他性或弱排他性,但有一定的竞争性的物品。 (2)有排他性,但非竞争性的物品。 (3)可能发生拥挤的公共物品,布坎南称之为“俱乐部物品”。 三、公共物品的公共供给 一般来说,因为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它的需要或消费是公共的或集合的,所以公共产品主要是由政府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财政制度就是确保政府按社会公众的集体意愿提供公共物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或分配活动的基本规则。 公共财政是指“政府为提供公共物品而进行的财政支出,最优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构成公共财政的出发点和归宿。”③社会公共需要决定着公共财政的存在,决定着公共财政的活动范围和活动效果。公共财政则着眼于满足社会成员的公共需要,公共财政不应该成为超越市场的力量去满足社会成员的私人需要。 公共财政作为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其核心也是要解决效率问题。从计划财政转向公共财政说到底也是提高经济活动效率的必然要求。公共财政的效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配置效率,二是生产效率或X-效率。配置效率指的是资源根据最终产品消费者的偏好和预算约束线配置,从而使私人和公共物品的资源配置都达到帕累托效率状态。“X-效率是从供给方来考虑的,指的是

公共管理学重点整理

公共管理学重点整理 第一讲导论 1.公共管理的根本要素 Who"——谁来管理? 公共管理者——人〔公务员、公共事业举办者、公共事业工作人员等〕 政务性管理人员:上级考核选派,**选举的决策型高级管理人员 业务性管理人员:通过考试招聘等途径任用的执行型专业管理人员 公共管理者——机构 政府机构 非政府公共机构〔事业单位〕 非营利组织〔公共事业组织、企业化的公益性组织〕 What"——管什么? 从管理领域来看,要管经济、管社会、管政治 从具体公共事务内容来看,要管理10个方面的公共事务:国家开展战略、公共政策与决策、法律和行政程序、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公职人员、公共财政〔公共预算、政府采购等〕、国土和其他公共资源、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公共工程、公共信息、各项公共事业、政府绩效 从与私人部门的比拟来看,要根据公共管理的要求和特点管理公共部门自身: 〔1〕不同的构造——权利责任的清楚与模糊:公共机构组织效率的管理 〔2〕不同的鼓励——客户和资金:公共鼓励机制的管理 〔3〕不同的背景——长期连续性与届内任期短期性:决策体制管理 〔4〕不同的目的:利润与群众福祉:公共部门的公共性管理 Why"——为什么管? 市场失灵:看不见的手看不见了路 政府失灵:看得见的手只看自己的手指 外生性失灵——不完全信息决策 内生性失灵——非公共利益行为 体制性失灵——投票悖论、组织间关系、时滞 传媒和舆论失灵:非正式组织行为、无政府主义行为、奴隶思想 How"——怎样管? 角色与知识的运用,三个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两类知识,新问题 2.案例教学法在公共管理学的作用 作为管理学科,案例教学法是非常重要的组成局部。在案例教学法中,知识是双向流动的,通过双方的沟通交流,不仅学生能够获得知识、真理和智慧,教师也能获得教学经历,开拓教学视野,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教学知识,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综合思考的能力,以及联系案例运用理论的能力 3.公共部门管理和私人部门管理的区别 政治权威——经济权威 多元制衡——自主性 公共利益——私人利益 法的支配——意志支配 政府——市场 多元合理——经济合理 4.什么是公共管理的策略

自己整理 公共管理学 期末复习重点整理

绪论 一、公共管理的内涵 1. 管理:“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指挥”优化资源配置,以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2. 公共:属于社会的,公有公用的。其本质:所有权是社会的,受益权是大家的。 3.(老师课件)公共管理的内涵:是指对属于社会的,共有公用的事物和涉及全体社会公众或大多数人利益的事务进行管理的活动。 4.(书上定义)公共管理的含义:所谓公共管理,是社会公共组织通过观念和手段的不断创新,为增进公共利益及社会协调发展,对日益多样复杂的公共事务及公共组织自身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活动。 5. “公共的”界定:属于不确定的多数人。 6. “公共”的特征:包含了公平与正义的价值基础 ①共有性而非私有性 ②共享性而非排他性 ③共同性而非差异性 7. “无差别对待”是公共性的要求 指不对具体情况和具体人分别对待,在规范约束范围内一律对待。(平等性) 二、公共管理的主体 1. 公共管理的主体统称为公共组织。 2. 公共组织的特点: 公共性;非营利性;法定性;政治适应性;透明性;目标多元性;组织性;服务性。 民间组织的特点:非政府性;非营利性;独立性;自愿性;非政党性;非宗教性。 非政府组织: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 3. 中国的公共组织 政府组织 三、公共管理的对象 公共事务及公共组织自身 四、公共物品 1. (老师课件)公共物品的特征: ①消费的非排他性 ②消费的非竞争性 ③效用的不可分性 ④规模效益大 ⑤初始投资大 ⑥自然垄断性 ⑦强制性 ⑧不宜收费 ⑨消费具有社会文化价值

2. 公共物品的分类 判别公共物品的步骤 该种物品的效消费上是受益上是该种物品是属于用是否具有不否否具有竞是否具有排是私人物品,应由可分割性争性?他性市场来提供 是 该种物品的效消费上是该种物品属于公共 用上是否具有否否具有排否资源,即有竞争性/ 非竞争性?他性?无排他性的物品 是 从技术上看, 该种物品能够否 实现排他吗? 是 排他需要的成 本很高吗? 不高 该物品属于拥该种物品属于纯粹 挤性的公共物的公共物,应由政 品府来提供 私人物品(由市场提供) 公共物品: ①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并不完全:准公共物品(拥挤型,利益外溢型)市场+政府提供 ②完全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纯公共物品应该由政府提供 此外,按受益范围分: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和地方性的公共物品 3. (老师课件)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通过税收直接提供(政府全额负担) 通过公有企业提供(政府出资,授权) 通过收税间接提供(引导,资助企业) 与企业或社会力量合作提供(市场为主,政府引导) 政府采购/公共服务外包提供(市场提供,政府购买)

公共管理中的资源分配

公共管理中的资源分配 概述: 公共管理旨在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公共事务,其中资源分配是其中一个核心问题。资源分配涉及到如何合理、公正地分配有限的资源,以满足社会需求并提高公众的福利。本文将探讨公共管理中资源分配的重要性、挑战以及可行的解决方案。 资源分配的重要性: 资源分配在公共管理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资源的合理分配可以确保公众的 福利最大化,并提供机会平等的环境。优先照顾社会弱势群体,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并促进社会公正公平的发展。此外,资源分配也直接影响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通过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可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佳利用,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增长率。 资源分配的挑战: 然而,资源分配面临着许多挑战。首先,资源有限,而需求却不断增加。各种 需求之间的竞争与协调成为一项复杂的任务。其次,资源分配需面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不同诉求和利益冲突。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和社会个体等各方面对资源的需求往往存在着差异。同时,行政效率不高、信息不对称、腐败现象等也使资源分配变得更加困难。最后,全球化与地方化并存带来了跨国和区域性的资源分配问题。跨国资源的流动性增加了跨国公司对资源的竞争,地方化要求地方政府主动参与地方资源的合理配置。 资源分配的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资源分配中的各种挑战,公共管理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解决方案。 首先,政府需要加强监管和规范,建立起公正透明的决策机制。通过消除腐败现象和信息不对称,确保资源的公平合理分配。其次,政府还应加强与社会各方面的对

话与合作,制定相关政策规划,考虑利益相关方的需要和诉求,促进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此外,公共管理还可以通过引入市场机制进一步优化资源分配。例如,通过建立资源市场,使资源的分配决策更加灵活和高效,以市场供需为基础进行资源的交易。最后,加强全球合作与区域协调,通过国际组织、跨国合作等方式,推动全球和区域性资源在经济、环保等方面的公平分配。 结论: 公共管理中的资源分配既具有重要性,也面临挑战。合理的资源分配影响着社会公正与经济发展,但资源有限和利益冲突使得其变得复杂。然而,通过政府加强监管和规范,与各方合作对话以及引入市场机制和全球区域协调等解决方案,可以改善资源分配的效率和公平性。公共管理需要持续探索和创新,以更好地实现资源分配的最优化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公共管理中的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

公共管理中的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 成为公共管理领域的重要议题。资源管理旨在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将探讨公共管理中的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并提供一些实施可行的方法。 一、资源管理的意义和挑战 资源管理是指组织和协调资源的分配和利用,以实现最大化的利益。在公共管 理中,资源管理涉及到国家、地方政府、非盈利组织以及企业等各个层面。资源管理的意义在于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改善人民的生活品质。 然而,资源管理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首先,资源有限,而需求不断增长,资 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其次,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给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再者,资源管理涉及多个利益相关方,协调各方力量、平衡各方利益的难度不可忽视。 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管理方法 1.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推动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举措。例如,鼓励企业采用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资源回收再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等。 2. 加强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是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政府应加强环境监管,完善环境保 护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同时,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培养公民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的环境保护共识。

3. 构建合作机制 资源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个利益相关方的协同合作。政府可以设立资源管理协调机构,整合各方资源,制定共同的发展目标和方针政策。同时,建立信息共享和沟通平台,促进各方的沟通和合作。 4. 加强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推动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政府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同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进步与实际应用的紧密结合。 三、公共管理中的资源管理案例 1. 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水资源管理中,政府可以制定水资源保护政策,加强水资源监测和评估,建立水资源利用权交易市场等。同时,推广水资源节约技术,加强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能源资源管理 能源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政府可以通过能源规划和政策引导,推广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同时,加强能源价格管理,鼓励企业和个人节能减排,推动能源消费方式的转变。 3. 土地资源管理 土地资源是国家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自然资本。政府可以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推行土地集约利用,防止土地过度开发和浪费。同时,强化土地执法和监管,打击土地违法行为,保护农田和生态环境。 结论

解释公共物品与公共资源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解释公共物品与公共资源的区别并举例说明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是两个重要的经济概念,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市场经济的正常运作。虽然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有着某些共性,但它们之间也有着关键的区别。 首先,公共物品是指那些成本极低,几乎没有消耗的商品,它们的消费者可以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免费获得,不会影响其他经济主体的消费。举例来说,空气和光线就是典型的公共物品,每个人都可以自由使用,而且无需任何费用。 而公共资源则是指那些很少有人付出成本以获取,但一旦被某些个体消费,就会减少剩余供给,并影响其他经济主体使用之可能性的资源。举例来说,鱼类是典型的公共资源,当某人捕捉鱼类鱼苗时,剩余的供给减少,其他经济主体的消费也可能受到影响。 此外,公共物品通常不存在消费者滥用的问题,因为即使某个消费者消耗大量,不会对其他消费者的消费造成影响。但是,公共资源常常会出现过度消费的问题,因为每个消费者都会对供给产生负面影响,最终导致供给不足。 另一个区别是,公共物品消费者收入不会受到损失,因为他们只需要付出低微的成本即可进行消费,而公共资源的消费者收入可能会受到损失,如果过度消费,则可能导致资源的枯竭,从而导致消费者收入的损失。 总之,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都是重要的经济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区别。公共物品是指那些成本极低,几乎没有消耗的商品,

而公共资源是指一旦被某些个体消费,就会减少剩余供给,并影响其他经济主体使用之可能性的资源。公共物品通常不存在消费者滥用的问题,而公共资源常常会出现过度消费的问题,此外,消费者收入也是它们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总之,要尽量消除过度消费的问题,最终才能实现良性经济发展。

公共管理中的资源管理与资源开发研究

公共管理中的资源管理与资源开发研究 公共管理是指政府或公共机构为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管理活动。在不同的公 共管理领域中,资源管理和资源开发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资源是指用于满足人类需求的一切实物、服务和能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等。资源管理和资源开发研究的目标是有效利用和保护资源,以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 资源管理的概念与重要性 资源管理是指为了有效和可持续地利用资源,合理配置资源,保护资源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而进行的活动。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在于资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而有效的资源管理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保护环境、满足人民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2. 资源管理中的策略和方法 在资源管理中,制定合理的策略和采用科学的方法是关键。一种常用的资源 管理策略是可持续发展,即以满足当前需求为前提,不损害满足未来需求的能力。在资源管理中,采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也是常见的方法,如通过定价、奖励和税收等措施,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3. 自然资源管理与保护 自然资源是指地球上存在的各种自然物质、能源和自然环境,如水源、森林、土地等。在自然资源管理与保护中,需考虑资源的可再生性、保护区域的划定和管理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等问题。例如,制定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政策,促进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4. 人力资源管理与发展

人力资源是指人们所具有的能力和知识,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在公共管理中,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对于提高公共机构的效率和服务质量至关重要。因此,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培养和开发优秀的公共管理人才,提高公共机构的管理水平,是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关键因素。 5. 经济资源管理与合作 经济资源是社会生产和交流中所涉及的资金、物品和设施等,包括金融资源、物质资源和技术资源。在经济资源管理中,需要注重资源的配置效率和优化配置。此外,各国之间的合作与协调也是经济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国际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公共管理中的资源管理与资源开发研究是为了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资源管理中,制定合理的策略和方法,从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等方面入手,注重合作与协调,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管理与开发的研究是一项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政府、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开发。

公共物品的分类综述

【摘要】根据公共经济学理论,公共物品的划分标准不同,导致多位学者有着不同的划分。狭义的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广义的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排他性或非竞争性的物品,包括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萨缪尔森、奥斯特罗姆等学者指出了广义公共物品的不同分类以及其面临的典型问题与解决方法。 【关键字】公共物品分类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搭便车问题 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公共产品的经典定义是由被称为经济学界是爱因斯坦的萨缪尔森提出的,他指出:“公共物品具有区别于私人物品的特性,即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条件被称为萨缪尔森规则。公共物品供给效率的问题是指无论是市场机制还是政府机制及两者的组合等均不能实现公共物品的萨缪尔森规则。本文从公共物品的分类入手,综述了各位学者对公共物品分类的不同观点、所面临的“搭便车”、排他成本等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一)公共物品内涵的界定 现代经济对公共物品理论的研究始于萨缪尔森,他认为公共物品是指每个人对某种产品的消费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在此基础上,经马斯格雷夫等人的进一步研究和完善,逐步形成了公共物品的两大特性,即消费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消费的非竞争性意味着增加额外的消费者不会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水平,或者说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消费的非排他性意味着某物品的消费要排除其他人是不可能的。典型的纯公共物品有国防、公共安全等,这些物品一旦被国家提供,该国的居民都能享用,同时增加居民一般也不会降低其他居民的国防或公共安全服务。与纯公共物品相反的另一个极端是纯私人物品,它是指一种物品同时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和排他性。消费的竞争性使得纯私人物品不能被两个或更多的消费者同时占有或使用,而消费的排他性使其从技术上或代价上很容易将其他消费者

公共物品和公共需要

一、公共物品和公共需要 (一)公共物品 1、公共物品含义: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 2、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两个基本标准:(1)排他性和非排他性(2)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3、免费搭车: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 (二)公共需要 1、含义:社会的公共需要 2、特征: (1)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而是就整个社会而言,为了维 持社会经济生活,为了维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也为维护市场经济正常秩序,必须由政府集中执行和组织的社会职能的需要 (2)公共需要时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的共同享用的需要,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 (3)社会成员享用社会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代价(如缴税或付费),但这里的规则不是等价交换原则,各社会成员的付出与其所得是不对称的,不能 说谁多付出就多享用,少付出少享用,不付出不享用

(4)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所以,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是通过政府征税和收费支撑的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 3、地位:共同的、历史的、特殊的 4、范围:(广)包括政府执行其只能以及执行某些社会职能的需要,包括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风险产业的投资 广义上:还包括政府为调节市场经济运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各项政策提供的服务,等等 二、财政极其基本特征 1、含义: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题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手指活动,已达到优化资源配 置、公平非配及稳定和发展经济的目标;也可以理解为,财政十一国家为主题的分配活动,但这里的“分配”应理解为广义的分配,既包括生产要素的分配,也包括个人收入的分配 2、基本特征 (1)阶级性与公共性(原因: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前提的,公与私是对应的) (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 含义:1)强制性:是指财政这种经济行为机器运行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利,通过颁布法令来实施的 2)非直接偿还性:每一个纳税人都无权要求从公共支出中享受与其纳税额等值的福利

公共管理考试重点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公共管理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 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通俗的来讲,所谓的公共物品是指那种能够同时供许多人享用的物品,并且供给它的成本与享用它的效果并不随享受它的人数规模的变化而变化。国防、外交、法规政策都是典型的公共物品。 2.治理与善治(网络治理):治理可泛指任何一种活动的协调方式,罗茨提出了 治理的六种用法即国家治理、公司治理、新公共管理、善治、社会——控制系统和自组织网。本书认为治理就是对合作网络的管理,又可称为网络管理或网络治理,指的是为了实现与增进公共利益,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等众多公共行动主题彼此合作,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分享公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治理实质上是一种合作管理。合法、法治、负责、透明、有效的政府构成了善治的基本要素。 3.公共组织:广义上,公共组织就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 关系为目的的组织,它既包括了政府组织,也包括了第三部门组织。狭义的公共组织指的就是国家机关组织。 4.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内部纵向划分的等级数,可以 帮助区分工作任务和职权的轻重,一般将公共组织分为三个层级即高层、中层和基层。管理幅度是指一名上级管理者或一个组织有效管理的下级人员或单位、部门的数目,是衡量管理工作复杂性的重要标志。 5.公共组织的一般结构模式:直线结构,职能结构,直线——职能结构,矩阵 结构。应了解各自的优缺点及典型代表。 6.政府间关系:指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它既包 括纵向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同级地方政府之间以及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的非同级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 7.公共政策:国家(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社 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动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 二.简答及论述 1.“公共管理”和“私人管理”的差别P6 ①使命不同。前者追求公基服务和公共利益,后者追求私人营利。 ②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公共管理资金来源为财政划拨而且运作过程缺乏竞争。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