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完整版)第十一章复习分子热运动能量守恒综合复习

(完整版)第十一章复习分子热运动能量守恒综合复习

(完整版)第十一章复习分子热运动能量守恒综合复习
(完整版)第十一章复习分子热运动能量守恒综合复习

第十一章复习分子热运动能量守恒综合复习

【本章知识框架】

物体屋由[分子的大小UO-' m 大駅分子{分子的质駅弟kg 组成的I 阿伏加德罗常数

*6. 02 X lO 2i tnol 小立方体或一个小球.可估算出分子的体积和分子的直径.

气体分子不是紧密排列的, 所以上述微观模型对气体不适用, 但上述微观模型可用来求 气体分

子间的距离 (应说明气体的实际状态 ).

分子水不錚实验依据 息地做无规w 则运动

运动特虑 (布朗运动 [永不停息■无规则

(温度越高,运动越激烈

分子

分子间的和 互作用力

(引力*斥力同时存在再分子力是指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F-r 图线5 — 10-4

厂丄r ■帖F 引一 F 库 规律*

rr fi , F 引 >F 斥

「分子的动能;温度是物怵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点 分子挣能

分子力做功与分子势能变化的关系 分子醉能与物体的体积冇关系

隽义

物体的峽娅因瓠分子?豐r 积、物态等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热传递

热力学第

能於守恒定律』一定律

內容

樱达式:W+Q=MJ 符号

规则

、能蜃守恒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自发过程尊方向杵

【知识总结】

学习本章内容时,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1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的引力和斥力

(1)除一些有机物质的大分子外,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 10 10m ,分子质量的数量级 在10 26kg 左右,用油膜法可粗测分子的直径

(d V )?

S

物理学中常用阿伏加德罗常数

N A (—般取6. 02 1023mol 1 ),对微观量进行估算,首

先要建立微观模型. 对液体、固体来说,微观模型是分子紧密排列,将物质的摩尔体积分为

N A 个等分,每一等份就是一个分子,若把分子看作小立方体或球体,则每一等份就是一个

(2)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可以从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得到证实.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的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它是由包围小微粒的液体分子无规则地撞击小微粒而引起的.且温度越高、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3)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的变化比引力的变化显著,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2.物体的内能是物体里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由物质种类、物体质量、温度、物体的体积决定

(1) 温度是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分子动能的总和等于总分子数乘以分子平均动能.(对个别分子讲温度无意义).

(2) 分子势能与分子之间的距离有关,故整个物体的分子势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

当分子间距离小于r0 时,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分子势能增加.当分子间距离大于r0 时,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势能也增大.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时,分子势能最小.

3.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个过程,它们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但它们的本质不同:做功是其他形式的能和内能之间的转化,热传递则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

理解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存在温度差是发生热传递的必要条件,热量是物体热传迎过程中物体内能的改变量,热量与物体内能多少、温度的高低无关.

(2) 机械能是描述物体机械运动状态的量,而内能是描述物体内部状态的量.两者没有直接关系,但可以相互转化.

4.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 U = W + Q中,系统对外做功时,W取负值,外界对系统做功时,W 取正值;系统放热时,Q 取负值,系统吸热时,Q 取正值.若W 与Q 的代数和为正值,即△ U为正值,表示系统内能增加;若W与Q的代数和为负值,即△ U为负值,表示系统内能减少.5.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遵循的规律,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要注意能量利用和能源开发的新动向.

总之,学习本章内容应掌握好三个要点,二个模型,一个桥梁.三个要点:分子运动论的三要点.

二个模型:一是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及其数量时,将分子简化为紧密排列的球形理想模型,二是用来比喻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弹簧模型.

一个桥梁: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宏观量与微观量的桥梁.

【本章重点详解】

一、阿伏加德罗常数相关公式集萃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联系微观物理量与宏观物理量的桥梁,所以涉及分子动理论中有关分子大小的计算时,常常用到阿伏加德罗常数及其相关公式,高考也常在这个问题上设置题目,因此有必要把与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关的公式收集整理起来.1.公式集萃

⑴ m/V M /V M m0/V0

(2) N N A n m/m0 V / V0

(3) n N/N A m/M V/V M

(4) m0 M / N A m / N

⑸V。V M /N A V/N

(6)d 3 V o 3 6V。/

2 ?各符号与物理量的对应关系

m:物质质量;M :摩尔质量;m。:分子质量;V :物质体积;V M :摩尔体积;V。:分子体积或气体分子所占据的平均空间;N A :阿伏加德罗常数;n:物质的量;N :分子总

个数;P:物质的密度; d :分子直径或气体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

3. 记忆思路

(1) N A是联系宏观和微观的桥梁;

(2) p是联系质量和体积的纽带;

(3) N N A n是记忆的主线.

4. 应用例析

例(1997 ?上海模拟)已知铜的密度为8.9 103 kg/m3,相对原子质量为64,通过估

算可知铜中的每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为().

A. 7 10 6m3 B . 129 3

10 m

26 3—24 3

C. 1 10 m D . 810 m

分析:铜的摩尔体积是:

V M M / (64 10 3)/(8. 9103)m3

每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为:

V o V M /N A M/ N A (6410 3)/(8. 9103 6. 023 29 3

10 ) 1 10 m

所以,正确答案为 B .

答案:B.

二、分子微观量估算

分子微观量是指微观领域内不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如分子的质量、分子的体积和分子

的个数等,利用阿伏加德罗常数可实现对分子微观量的估算.

1 .估算分子的质量

例1 (1999 ?河南检测)水分子的质量等于______________ kg ?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6. 02 1023mol 1?

分析:由于任何一摩尔物质中含有的分子(或原子)数均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相同,因此可取一摩尔的水来进行研究.水的摩尔质量M 1.8 10 2kg mol 1,是6. 02 1023个水分子

的质量.故一个水分子的质量

m0 M /N A (1. 8 10 2)kg mol 1 /(6. 02 1023mol 1) 2.99 10 26kg .

2 ?估算分子(或原子)的数目

例2 (2001 ?湖北测试)已知金刚石密度为3.5 103 kg/m3,在一小块体积是

6. 4 10 8m3的金刚石内含有多少个碳原子?

分析:对于固体和液体而言,在估算分子(或原子)的大小时,可以忽略分子之间的间隙近似地认为组成物质的分子是一个挨着一个排列的. 根据这一理想化的微观模型与阿伏加德

罗常数,只要知道这一小块金刚石的物质的量就可求得它所含的碳原子数n.碳的摩尔质量

M 1. 2 10 2 kg mol 1,碳块的质量m V 3. 5 103 6.4 10 8 kg 2. 24 10 4 kg ,

故碳原子的个数为:

n (2.24 10 4) 6 1023 /(1.2 10 2) 1. 1 1022(个).

M

3 ?估算分子(或原子)的体积

例3 (1997 ?上海高考)已知铜的密度为8. 9 103kg/m3,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均约为1.67 10 27 kg,则铜块中平均每个铜原子所占的空间体积为

3 m .

分析:由于1mol铜的质量M 6.4 10 2kg,铜的密度8. 9 103kg/m3,则1mol

铜的体积为V M/ (6. 4 10 2)/(8. 9 103)m30. 72 10 5m3,故每个铜原子所占的

体积V。V/N A 0.72 10 5 /(6 1023)m3 1.2 10 29m3.

4 ?估算分子(或原子)间的平均距离

例4 (2002 ?重庆测试)求质量为2 g的氢在标准状态下氢气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分析: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不能认为气体分子紧密地堆在一起,求解气体分子的体积,只能根据阿伏加德罗常数N A和某气体的摩尔体积V0求出一个该气体分子占据的空间

体积V V O/N A ,并求出分子间的平均距离d ■ V ?由于氢的摩尔质量

3 1

M 2 10 kg mol ,质量m= 2g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m/ M = 1mol, 1mol气体在标准

状况下的体积为V 22. 4L 22. 4 10 3m3,故氢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为:

I 3

d 3V o / N A 3 22.4 10 m 3 10 9m .

23

卞V 6 10

5 ?估算阿伏加德罗常数

例5 (2000 ?南京测试)由油滴实验测得油酸分子的直径大小为 1. 12 10 9 m .已知油

酸的密度为6. 37 102kg/m3,油酸的摩尔质量为2.82 10 1 kg mol 1.试求阿伏加德罗常数.

分析:设想油酸分子紧密排列,1mol油酸质量为M ,密度为p,油酸分子直径为d, 把每个油酸分子当作弹性小球,则其体积V0 d3/6 , 1mol油酸体积V = M/p, 1mo1

油酸所含的微粒数,即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V/V06M / d3(6 2.82

10 1)/[6. 37 102 3. 14 (1. 12 10 9)3] 6 1023(个)?

6.估算分子(或原子)的直径

例6 (2001 ?广州仿真)已知铜的摩尔质量为6. 35 10 2kg mol 1,密度为

8.9 103kg 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 1023mol 1,试估算铜原子的直径.

解析:分子(或原子)模型是把分子(或原子)当作弹性小球.并假定分子(或原子)是紧密无间隙地堆在一起.只要知道一个分子(或原子)的体积V0,就可以用公式V0 d3/6,求出它的直径.因为1mol铜所含铜原子数为6 1023个,铜的摩尔体积为V = M /p,所以一个铜原子的体积为V0 V / N A,故铜原子的直径为:

d 36V0/

3 6M/ N A

(6 6. 35 10 2)

(8.9 1036 1023 3. 14)

10

2. 83 10 10m .

可见在寻找宏观量与微观量的联系时常用到下面三个关系式:一个分子的质量

m°M /N A ;一个分子的体积V。M/ N A ;分子的个数n mN a/M ,同学们只要掌握了这三个关系式,就

能很好地求解分子微观量的估算问题了.

三、摩擦力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1. 静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1) 静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2) 在静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只有机械能的相互转移(静摩擦力起着传递机械能的作用),而没有机械能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

⑶相互摩擦的系统内,一对静摩擦力所做的功的总和等于零.

2. 滑动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1)滑动摩擦力可以对物体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⑵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有两种情况:一是相互摩擦的物体之间机械能的转移;二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转化的内能的量值等于滑动摩擦力与相对位移的乘

积.即:Q F滑动s相对.

(3) 相互摩擦的系统中,一对滑动摩擦力所做的总功是负值,其绝对值恰等于滑动摩擦力与相对位移的乘积,即恰等于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例(2000 ?北京朝阳测试)一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被水平方向飞来的子弹击中,

子弹进入木块的深度为2cm,木块相对于桌面移动了1cm,设木块对子弹的阻力恒定,则产生的热能和子弹损失的动能之比为().

A . 1 : 1

B . 2 : 3

C. 1 : 2 D . 1 : 3

分析:子弹损失的动能等于子弹克服阻力所做的功,子弹的位移为打入深度d和木块移

动的距离L之和,有:E k F(d L)

产生的热能为:Q= Fd

故有:工d 乙2.

E k d L 2 1 3

所以选B .

答案:B.

【历届考题分析】

例1 (2001 ?全国高考)“和平号”空间站已于2001年3月23日成功地坠落在南太平

洋海域,坠落过程可简化为一个近圆轨道(可近似看作圆轨道)开始,经过与大气摩擦,空间

站的大部分经过升温、熔化、最后汽化而销毁,剩下的残片坠入大海.此过程中,空间站原来的机械能中除一部分用于销毁和一部分被残片带走外,还有一部分能量E '通过其他方式

散失(不考虑坠落过程中化学反应的能量).

(1) 试导出用下列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散失能量E'的公式.

(2) 算出E'的数值(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坠落开始时空间站的质量M 1. 17 105kg ;

轨道离地面的高度为h = 146 km ;

地球半径为R 6. 4 106m ;

坠落空间范围内重力加速度可看作g 10m / s2;

入海残片的质量m 1. 2 104kg ;

2021版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梳理+典型例题:13.1分子热运动 (学生版+解析版)

13.1分子热运动 知识点与考点解析(原卷版) 一、知识点与考点 二、考点解析 1.分子热运动是本章基础,也是了解物质分子运动规律的基础。分子热运动可以从许多生活中的现象中提现出来,如扩散现象、物质三态的物理性质等。本节主要知识点有物质的构成、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考点主要集中在分子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两个方面。从历年中考来看,常见的是用现象解释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物质三态和分子热运动的关系。 2.纵观各地中考考纲和近三年考卷来看,对本节知识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分子热运动上,对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考查也不容忽视。常见考查方式是用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作用力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对分子热运动现象进行判断等。此内容考题不多,一般在一个题目或者和其他知识点结合组成一个题目。本节考点在中考试卷中出现概率很高,也会延续以前的考查方式和规律,不会有很大变化。考查思路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对分子热运动的理解; (2)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现象;(3)用分子间作用力解释现象等。 3.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 分 子 热 运 动

1.分子热运动 (1)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和和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有。 (2)热运动:分子运动快慢与有关,温度,分子热运动越。 (3)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温度越高,。 2.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和是同时存在的。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距离,分子作用力表现为;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距离,作用力表现为。 如果分子间距离很大,作用力几乎为零,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气体具有,也容易被。 液体间分子之间距离比气体小,比固体大,液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考点一:分子热运动 ◆典例一:(2020·山东泰安)下列现象中,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尘土飞扬 B. 茶香四溢 C. 树叶纷飞 D. 瑞雪飘飘 ◆典例二:(2020·北京)关于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B. 固体之间也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C. 液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液体分子间存在引力; D. 固体很难被拉伸,说明固体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考点二:分子间作用力 ◆典例一:(2020·江苏泰州)关于粒子与宇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纸屑,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 走进公园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中子不带电

第1节 分子热运动知识点梳理(1)

第 5 页 共 13 页 第1节 分子热运动知识点与考点解析 ★考点概览一、知识点与考点 二、考点解析 1.分子热运动是本章基础,也是了解物质分子运动规律的基础。分子热运动可以从许多生活中的现象中提现出来,如扩散现象、物质三态的物理性质等。本节主要知识点有物质的构成、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考点主要集中在分子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两个方面。从历年中考来看,常见的是用现象解释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物质三态和分子热运动的关系。 2.纵观各地中考考纲和近三年考卷来看,对本节知识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分子热运动上,对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考查也不容忽视。常见考查方式是用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作用力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对分子热运动现象进行判断等。此内容考题不多,一般在一个题目或者和其他知识点结合组成一个题目。本节考 点在中考试卷中出现概率很高,也会延续以前的考查方式和规律,不会有很大变化。考查思路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对分子热运动的理解;(2)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现象;(3)用分子间作用力解释现象等。 3.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 分 子 热 运 动 分子热运动

1.分子热运动 (1)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和和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有。 (2)热运动:分子运动快慢与有关,温度,分子热运动越。 (3)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温度越高,。 2.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和是同时存在的。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距离,分子作用力表现为;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距离,作用力表现为。 如果分子间距离很大,作用力几乎为零,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气体具有,也容易被。 液体间分子之间距离比气体小,比固体大,液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考点一:分子热运动 ◆典例一:(2020·山东泰安)下列现象中,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尘土飞扬 B. 茶香四溢 C. 树叶纷飞 D. 瑞雪飘飘 ◆典例二:(2020·北京)关于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 5 页共13 页

高中物理分子动理论、能量守恒定律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分子动理论、能量守恒定律公式总结 1、阿伏加德罗常数A N =6.02×1023/mol ;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 米 2、油膜法测分子直径S V d = {V :单分子油膜的体积(m 3),S :油膜表面积(m 2)} 3、分子动理论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4、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1)0r r <,斥引f f <,分子力F 表现为斥力;(2) 0r r >,斥引f f >, 分子力F 表现为引力;(3) 0r r =,斥引f f =; (4) 010r r >,0≈=斥引f f ,0≈分子力F ,0≈分子势能E 5、热力学第一定律U Q W ?=+{(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在效果上是等效的),W:外界对物体做的正功(J),Q :物体吸收的热量(J),U ?:增加的内能(J),涉及到第一类永动机不可造出 6、热力学第二定 律 克氏表述: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热传导的方向性); 开氏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机械能与内能转化的方向性){涉及到第二类永动机不可造出} 7、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宇宙温度下限:-273.15摄氏度(热力学零度)} 注: (1)、布朗粒子不是分子,布朗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越剧烈; (2)、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比引力快; (4)、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在0r 处斥引f f =且分子势能最小; (5)、气体膨胀,外界对气体做负功W<0;温度升高,内能增大0>?U ;吸收热量,0>Q (6)、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对于理想气体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势能为零; (7)、0r 为分子处于平衡状态时,分子间的距离; (8)、其它相关内容:能的转化和定恒定律/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环保/物体的内能、分子的动能、分子势能。

分子动理论 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选修3-3——分子动理论知 识点总结 一、分子动理论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单分子油膜法测量分子直径 (2)任何物质含有的微粒数相同 2、对微观量的估算 ①分子的两种模型:球形和立方体(固体液体通常看成球形,空气分子占据的空间看成立方体) ②利用阿伏伽德罗常数联系宏观量与微观量 a.分子质量: b.分子体积: c.分子数量: 二、分子的热运动 1、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布朗运动扩散现象)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说明了物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同时还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3、布朗运动:它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 ①布朗运动的三个主要特点: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②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它是由于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对固体微小颗粒各个方向撞击的不均匀性造成的。 ③布朗运动间接地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扩散现象都有力地说明物体内大量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4、热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简称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 三、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1、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 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是分子间 斥力随分子间距离加大而减小得更 快些,如图1中两条虚线所示。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两种力的合力又叫做分子力。 2、在图1图象中实线曲线表示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即分子力)随距离变化的情况。 3、当两个分子间距在图象横坐标距离时,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平衡,分子间作用力为零,的数量级为m,

第1节分子热运动

第1节分子热运动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一、物质的组成 如果把分子设想成球形, 分子的直径大约只有10-10米,用肉眼直接看不到。 在通常的温度和压强下,1cm3的水中含有大约3.35×1022个水分子,若把这些水分子均匀地分布在地球表面,1cm3面积上可得5000多个水分子! 固态液态气态 1、常见的物质是由___________构成的。分子的直径通常以________来度量。 2、分子的直径可以借助____________来观察。一粒飞沫的直径约为1 × 10-6 ~ 5 × 10-6m,由此判断飞沫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分子。 容易错误的例子 1.沙尘,颗粒,雪花,雨滴等肉眼可以看得到的不是单个分子. 二、探究学习:扩散现象 猜想:打开香皂盒闻到香味,说明香气的分子发生了。 下面我们再来通过讨论实验来体会分子是运动的。 往盛有水的烧杯中,滴入红墨水,过一会儿,观察到现象。 上面的实验是一种扩散现象。 即不同的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扩散现象很常见。 气体的扩散液体的扩散固体的扩散 气体分子在运动液体分子在运动固体分子在运动

通过所举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扩散能发生在体和体之间、体和体之间。科学家们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 mm深。这说明扩散也可以在体和体之间发生。 如题 1.下面例子中,不是扩散现象的是() A、关上门窗,然后向房间内喷杀虫剂,一会儿房间的蚊虫都被杀死了 B、扫地时,尘土飞扬 C、烧菜时放一小匙食盐,一会儿菜就变咸了 D、腌咸菜的时候,把盐和蔬菜放在一起,过半个月后,菜就有咸味了 2.(2009山西省中考)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春天沙尘暴,沙飞满天 B、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飞扬 C、槐树开花时,空气中弥漫着槐花的香味 D、甲型HINI流感病毒通过飞沫传播 3.下列现象是,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打开香水瓶,不一会儿房间内充满香水味 B.衣橱内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后,体积变小,甚至消失,衣橱内充满樟脑丸气味 C.下雪时雪花满天飞 D.食盐放入菜中,加热后菜很快变咸了 4.(2012烟台)扩散现象( ) A.只发生在气体之间 B.只发生在液体之间 C.只发生在固体之间 D.可以发生在任何物体之间 三.扩散的快慢主要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一滴墨水,比较两杯中墨水的扩散现象有什么不同。 想想议议: 1)当红墨水分别滴入热水和冷水中时,可以发现热水变色比冷水快,这说明温度越高,水中大量分子的热运动____________ 结论: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 )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 )。 例题 1(2012?广东梅州)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观点加以解释的是( ) A、春天,柳絮飞舞 B、夏天,玉兰飘香 C、秋天,落叶纷飞 D、冬天,瑞雪飘飘 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在房间里喷洒一些香水,整个房间会闻到香味 B、长期堆放媒的墙角,墙壁内较深的地方也会发黑 C、早晨扫地时,常常看到室内阳光下尘土飞扬 D、开水中放一块糖,整杯水都会变甜 3.物体中大量分子做热运动的速度,跟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A、物体温度的高低 B、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高中物理热学知识点归纳全面很好

选修3-3热学知识点归纳 一、分子运动论 1.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分子体积 分子体积很小,它的直径数量级是 (2)分子质量 分子质量很小,一般分子质量的数量级是 (3)阿伏伽德罗常数(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桥梁) 1摩尔的任何物质含有的微粒数相同,这个数的测量值: 设微观量为:分子体积V 0、分子直径d 、分子质量m ; 宏观量为:物质体积V 、摩尔体积V 1、物质质量M 、摩尔质量μ、物质密度ρ. 分子质量: 分子体积: (对气体,V 0应为气体分子平均占据的空间大小) 分子直径: 球体模型: V d N =3A )2(34π 303 A 6=6=ππV N V d (固体、液体一般用此模型) 立方体模型:30=V d (气体一般用此模型)(对气体,d 理解为相邻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分子的数量.A 1 A 1A A N V V N V M N V N M n ====ρμρμ 2.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 (1)分子永不停息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实验事实:扩散现象和布郎运动。 (2)布朗运动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不是分子本身的 运动,但它间接地反映了液体(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3)实验中画出的布朗运动路线的折线,不是微粒运动的真实轨迹。 因为图中的每一段折线,是每隔30s 时间观察到的微粒位置的连线,就是在这短短的30s 内,小颗粒的运动也是极不规则的。 (4)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 大量液体分子(或气体)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时,对悬浮在其中的微粒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是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简言之:液体(或气体)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是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 (5)影响布朗运动激烈程度的因素

分子热运动 能量守恒

分子热运动能量守恒·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一、教学目标 1.在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 (1)知道一般分子直径和质量的数量级; (2)知道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含义,记住这个常数的数值和单位; (3)知道用单分子油膜方法估算分子的直径。 2.培养学生在物理学中的估算能力,会通过阿伏伽德罗常数估算固体和液体分子的质量、分子的体积(或直径)、分子数等微观量。 3.渗透物理学方法的教育。运用理想化方法,建立物质分子是球形体的模型,是为了简化计算,突出主要因素的理想化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有两个,其一是使学生理解和学会用单分子油膜法估算分子大小(直径)的方法;其二是运用阿伏伽德罗常数估算微观量(分子的体积、直径、分子数等)的方法。 2.尽管今天科学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但是在物理课上还不能给学生展现出分子的真实形状和分子的外观。这给讲授分子的知识带来一定的困难,也更突出了运用估算方法和建立理想模型方法研究固体、液体分子的体积、直径、分子数的重要意义。 三、教具 1.教学挂图或幻灯投影片:水面上单分子油膜的示意图;离子显微镜下看到钨原子分布的图样。 2.演示实验:演示单分子油膜:油酸酒精溶液(1∶200),滴管,直径约20cm圆形水槽,烧杯,画有方格线的透明塑料板。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热学内容简介

1.热现象:与温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如热胀冷缩、摩擦生热、水结冰、湿衣服晾干等都是热现象。 2.热学的主要内容:热传递、热膨胀、物态变化、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等。 3.热学的基本理论:由于热现象的本质是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因此研究热学的基本理论是分子动理论、能的转化和守恒规律。 (二)新课教学过程 1.分子的大小。分子是看不见的,怎样能知道分子的大小呢? (1)单分子油膜法是最粗略地说明分子大小的一种方法。 介绍并定性地演示:如果油在水面上尽可能地散开,可认为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油膜,可以通过幻灯观察到,并且利用已制好的方格透明胶片盖在水面上,用于测定油膜面积。如图1所示。 提问:已知一滴油的体积V和水面上油膜面积S,那么这种油分子的直径是多少?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还要指出: ①介绍数量级这个数学名词,一些数据太大,或很小,为了书写方便,习惯上用科学记数法写成10的乘方数,如3×10-10m。我们把10的乘方数叫做数量级,那么1×10-10m和9×10-10m,数量级都是10-10m。 ②如果分子直径为d,油滴体积是V,油膜面积为S,则d=V/S,根据估算得出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 (2)利用离子显微镜测定分子的直径。 看物理课本上彩色插图,钨针的尖端原子分布的图样:插图的中心部分亮点直接反映钨原子排列情况。经过计算得出钨原子之间的距离是2×10-10m。如果设想钨原子是一个挨着一个排列的话,那么钨原子之间的距离L就等于钨原子的直径d,如图2所示。

分子热运动知识点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一、物质结构 1、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2、分子之间有间隔。 二、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扩散可以发生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但看不到颗粒存在。 扩散的实质:(1)、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2)、分子间有间隔。 2、分子热运动:分子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所以称为分子热运动。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当分子间距离处于平衡位置r=r0时,分子所受引力和斥力相等; 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引力小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引力大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如果分子相距很远r﹥10r0,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第二节、内能 一、内能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注意: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形式的能,物体的机械能可以为零,但内能永不为零,也即是说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2、内能的影响因素:质量、材料、温度、状态。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3、在所有的表述中,只有说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和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是对的,其他的只能是不一定。 二、改变内能的方式 1、热传递 (1)、热传递:使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时,高温物体将能量传给低温物体的现象。(能量的转移) (2)、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称为热量,用Q表示,单位为J 注意: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特殊称呼,不能说具有、含有多少热量。 2、做功 (1)、做功:通过压缩、摩擦、敲打等方式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物体内能增加。 (能量的转化) (2)、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小。 第三节、比热容 一、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选用相同的电加热器(使物体单位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为质量和初温相同的两种物质进行加热,记录加热时间和温度。 2、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温度的变化量,温度变化量越小说明吸热能力越强;变化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用时越长,说明吸热能力越强。 二、比热容

高二物理教案分子热运动-能量守恒-六---热力学第二定律

高二物理教案分子热运动-能量守恒-六---热力学第二定律

六热力学第二定律 【教学目标】 1、了解热传导过程的方向。 2、了解什么是第二类永动机,为什么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3、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不同的表述以及这两种表述的物理实质。 4、了解什么是能量耗散。 5、知道绝对零度不可能达到。 6、指导学生分析事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1、热力学第二定律两种常见的表述 2、什么是绝对零度,知道它是不可达到的 难点:1、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述的物理实质 2、自然界中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投影仪及胶片,一个电冰箱模型,一盆凉水,准备一个酒精灯和一个铁块,铁钳 学生:课下预习课文,在家观察自家的电冰箱 【教学设计】 引入新课 我们在初中学过,当物体温度升高时,就要吸收热量;当物体温度降低时,就要放出热量。而且热量公式Q = cm△t,这里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地球上有大量的海水,它的总质量约为1.4×1018 t , 如果这些海水的温度降低0.1o C,将要放出多少焦耳的热量?海水的比热容为C=4.2× 103J/(kg·℃)。下面请大家计算一下。 2

学生计算:Q = 4.2×103×1.4×1018×103×0.1 = 5.8×1023J 这相当于1800万个功率为100万千瓦的核电站一年的发电量。为什么人们不去研究这“新能源”呢?原来,这样做是不可能的,这涉及物理学的一个基本定律,这就是本节要讨论的热力学第二定律。 【板书】第六节热力学第二定律 【板书】一、热传导的方向性 教师实验,点燃酒精灯,用钳夹住事先准备好的铁块,在火焰上灼烧一段时间后,问学生现在用手摸会出现什么现象?下面把灼热的铁块放入冷水中,过一段时间,拿出铁块现在你们敢用手摸吗?通过这个实验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思考,教师给予启发 学生答: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自发地传给温度低的物体 再让学生列举一些这样的例子 例如:雪花落在手上就融化,挨着火炉就温暖等等 教师反问学生:大家是否想过热量为什么不会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使低温物体的温度越来越低,高温物体的温度越来越高。这里所说的“自发地”,指的是没有任何外界的影响或帮助。学生思考讨论一会后,有的同学可能产生疑问:电冰箱内部的温度比外部低,为什么致冷系统还能够不断地把冰箱内的热量传给外界的空气? 事前我们让大家观察自家的电冰箱,请同学做简要的回答,教师进行点拨。然后,展示电冰箱模型给学生简要讲解。 这是因为电冰箱消耗了电能,对致冷系统做了功。一旦切断电源,电冰箱就不能把其内部的热量传给外界的空气了。相反,外界的热量会自发地传给电冰箱,使其温度逐渐升高。 学生总结: 3

分子热运动、内能知识点总结

一、基础知识:
分子热运动篇
1、物质的组成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 (2)分子非常小,不借助仪器,肉眼是看不见的,如果把分子看成一个个的小圆球(物理模型法) ,那么 一般一个分子的直径大约是 10 m,因此一个物体是由数量巨大的分子组成的。 -10 19 3 (3)分子很小,它的直径的数量级是 10 m,1cm 的空气中大约有 2.7×10 个分子。 2、扩散现象 (1)定义: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2)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间接证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注意:不同的物质一定要相互接触才能发生扩散,必须是两种物质相互进入彼此。 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的分子运动造成的,要注意和微小颗粒状物体运动的区别。 3、分子热运动 (1)定义: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这种无规则的分子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影响分子热运动的影响因素: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扩散 的就越快。 4、分子间的作用力 (1)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之所以不会分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的作用,从而 使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由于分子间也存在斥力作用,因此固体与液体很难被压缩。 (2)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的。它们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 增大,只是斥力变化的比引力要快。当分子间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作用力稍大时, 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如果分子间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10
内能篇
1、内能 (1)宏观物体的能表现为机械能,是物体外在的能量;微观物体的能表现为内能,是物体内在的能量。 (2)分子动能: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都具有动能,叫 做分子动能。 (3)分子势能: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又具有势能,叫做分子势能。 (4)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也是焦耳,符 号 J。 (5)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同一物体在相同状态下,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激烈,内能越大;温度越 低,内能越小。 拓展: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 内能 研究对象不同 影响因素不同 存在条件不同 微观世界的大量分子 物体的温度、体积、 物体的质量和 状态 内能永远存在 机械能 宏观世界的整个物体 物体的质量、速度、 高度和形变程 度 存在有条件,比如运动、被举高、 发生弹性形变等
2、内能的改变 (1)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热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也是焦耳,符号 J
1

第十五章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第十五章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明白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的运动. ●能识不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讲明. ●明白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明白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讲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的运动. ●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估量出物体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通过演示实验以及与弹簧的弹力类比使学生了解分子之间既存在斥力又 存在引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 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分子的热运动是本节的重点.通过直截了当感知的现象,估量无法直截了当感知的 事实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中,我们的周围充满着物质:水、空气、石头、 金属、动物、植物等差不多上物质。而关于物质是如何样构成的,这一古 老课题,专门早就有过种种推测,有的主张万物之源是〝气〞,有的主张 万物之源是〝火〞。公元前5世纪墨子提出的物质的最小单位是〝端〞,公 元前4世纪古希腊的德漠克利特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大小和质量不同的,不 可入的,运动不息的原子组成。此后通过近2000年的探究,直到17世纪末,才科学地认识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进行新课 (1)分子和分子运动 ①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极小的微粒。假如把分子看做球形, 它的直径约10-10米,这是一个极小的长度,不仅肉眼看不到,即使用现代 的显微镜也看不清分子。由于分子极小,因此物体含分子数目大得惊人。

通常情形下,1厘米3空气里大约有2.7×1019个分子,假如人数数的速度能 达到每秒数100亿个,要数完那个数,也得用80多年。 ②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由于分子太小,目前尚无法直截了当观看分子的行为,但我们能够从宏观的实验现象,来判定分子的行为。 演示实验:扩散现象 出示事先装有二氧化氮〔或溴气〕气体的广口瓶。讲明瓶内红棕色的气体是二氧化氮。再出示一只空的广口瓶,事实上瓶内装满了空气。将装有二氧化氮的瓶子向空瓶倾倒,这时看到红棕色气体流入空瓶,开始先沉到瓶底。此现象讲明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另取一只〝空〞瓶,按课本图2梍1所示,将其倒扣在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这时要强调:装有密度较大的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在下,装有空气的瓶子在上,抽掉玻璃隔板,二氧化氮气体可不能流进空气瓶内。现在我抽掉隔板,没有显现二氧化氮气体流淌的现象,我们停一会儿再来观看瓶内显现的现象。 在等候期间,组织学生自己做墨水扩散实验:同学们课桌上的烧杯里盛有清水,大伙儿不要振动桌子,保持清水安静。请大伙儿向清水里慢慢的滴入一滴墨水,观看墨水的变化情形。滴入的墨水将下沉,在清水中留下了清晰的墨迹,过一段时刻墨迹的轮廓变模糊,墨迹变淡,周围的水色变墨。 组织学生观看前面已做的气体扩散实验。现在空气瓶显现了红棕色,下面红棕色的二氧化氮瓶中颜色变淡。实验现象讲明,二氧化氮气体进入了空气,空气进入了二氧化氮气体中。像如此,不同的物体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也能够发生在液体之间。请大伙儿再观看一下刚才大伙儿滴入清水的墨水,差不多没有明显的墨迹了,整杯水都变黑些了,讲明墨水和水也发生了扩散。为了讲明液体的扩散现象,我们再来做个实验。〔按照课本图2-3液体的扩散实验演示〕现在我们看到无色的清水和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要观看到扩散现象需要较长的时刻。为了节约课堂时刻,几天前我就做了同样的实验,请大伙儿看几天前的实验。〔出示提早二天、四天、六天做的实验样本〕这些实验告诉我们,静放的时刻越长,界面变得越模糊不清,彼此进入对方越深。 固体之间也会发生扩散现象。将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分开,能够看到它们相渗入约1毫米。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观看到过固体的扩散。煤矸石有的原先确实是石炭岩,由于长期地跟煤挤压在一起,它的内部也变黑了。 大量事实讲明气体、液体、固体都有扩散现象,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大伙儿也能找到许多事例。例如,某同学擦点清凉油,周围同学就能闻到清

物理高考真题汇编分子热运动

分类练习11----分子热运动(3-3) 一、选择题 1、已知地球半径约为6.4×106 m ,空气的摩尔质量约为29×10-3 kg/mol,一个标准大气压约为1.0×105 Pa.利用以上数据可估算出地球表面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B (08全国1卷) A .4×1016 m 3 B .4×1018 m 3 C .4×1020 m 3 D .4×1022 m 3 2、对一定量的气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 (08全国2卷) A .气体的体积是所有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 B .气体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气体温度就越高 C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是由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不断碰撞而产生的 D .当气体膨胀时,气体分子之间的势能减小,因而气体的内能减少 3、假如全世界60亿人同时数1 g 水的分子个数,每人每小时可以数5000个,不间断地数,则 完成任务所需时间最接近(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取6×1023 mol -1) C (08北京卷) A .10年 B .1千年 C .10万年 D .1千万年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08天津卷) A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的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B .没有摩擦的理想热机可以把吸收的能量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C .知道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求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D .内能不同的物体,它们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可能相同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08四川卷) A .物体吸收热量,其温度一定升高 B .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 C .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过程一定能实现 D .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6、地面附近有一正在上升的空气团,它与外界的热交热忽略不计.已知大气压强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则该气团在此上升过程中(不计气团内分子间的势能)C (08重庆卷) A .体积减小,温度降低 B .体积减小,温度不变 C .体积增大,温度降低 D .体积增大,温度不变 7、对一定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7全国2卷) A .在体积缓慢地不断增大的过程中,气体一定对外界做功 B .在压强不断增大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一定做功 C .在体积不断被压缩的过程中,内能一定增加 D .在与外界没有发生热量交换的过程中,内能一定不变 8、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某一平衡状态下的压强、体积和温度分别为p 1、V 1、T 1,在另一平衡状态下的压强、体积和温度分别为p 2、V 2、T 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D(07全国广东卷) A .p 1 =p 2,V 1=2V 2,T 1= 21T 2 B .p 1 =p 2,V 1=2 1V 2,T 1= 2T 2 C .p 1 =2p 2,V 1=2V 2,T 1= 2T 2 D .p 1 =2p 2,V 1=V 2,T 1= 2T 2 9、分子动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物质的宏观热学性质。据此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A .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的作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B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分子热运动和内能(含答案)

分子热运动和内能 一、单选题(共10道,每道10分) 1.小明闻到烟味,对爸爸说:“你一吸烟,我和妈妈都跟着被动吸烟。”小明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 ) A.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B.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有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有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 答案:C 解题思路: 小明的爸爸吸烟时,由于烟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在空气中进行扩散,则小明和妈妈也可以吸到空气中的烟,所以小明会说“你一吸烟,我和妈妈都跟着被动吸烟”,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无关。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 2.如图所示的现象中,能用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题思路: A:将一滴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色了,这是因为墨水分子和水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不符合题意。 B:磁铁本身具有磁性,能够吸引铁钉,不是由分子引力引起的。不符合题意。 C:把两根铅柱的端面磨平后用力压紧,两铅柱就合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重物也不会分开,恰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符合题意。 D:抽掉玻璃板后,可看到两种气体逐渐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这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是扩散现象。不符合题意。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分子间作用力 3.有关分子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C.有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不到墨水的分子在运动 答案:D 解题思路: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A错; B:因为海绵内有空隙,所以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B错; C:尘粒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尘粒的运动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C错; D: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看到的是由分子组成的水的运动,墨水分子的运动是肉眼看不到的,故D正确

高中物理 《分子热运动 能量守恒和气体》导学案

高中物理《分子热运动能量守恒和气体》导 学案 【文本研读案】 知识点 一、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一切物体都是由组成的,分子有一定大小,可用 法粗略测定,其数量级为 m。 2、1mol任何物质所含的基本微粒个数都为 个,这个数值叫做 常数,它是联系 世界和 世界的桥梁。知识点 二、分子的热运动 1、分子运动的特点是:一是 ;二是 。 2、布朗运动不是 的运动,但它反映了 的运动,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

,说明了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就越 。知识点 三、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1、分子间同时存在 力和 力,它们随着分子间距离的 而 ,其中的 减小得更快。 2、设分子间距为r,平衡距离ro,r< ro时,斥力 引力,合力表现为 ;r= ro时,斥力 引力,合力表现为 ;r> ro时,斥力 引力,合力表现为 。 3、温度越高,物体分子的热运动 ,分子的平均动能也就 ,所以说,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 。 4、当分子间距r小于ro时,分子势能随物体体积的增大而,当分子间距r 小于ro时,分子势能随物体体积的增大而

。知识点 四、物体的内能 1、物体中 分子热运动的 和分子 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温度升高,物体内能 ,体积变化时,物体内能 。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 和 ,它们在改变物体的内能方面是 。 3、做功改变物体内时,内能的改变用功来 。外界对物体做了多少功,物体的内能就 多少;物体对外界做了多少功,物体的内能就 多少。 4、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时,内能的改变用热量来 。物体从外界吸收了多少热量,物体内能就 多少;物体向外界放出多少热量,物体的内能就 多少。 5、做功和热传递虽都可以改变物体内能,但做功时是使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之间来发生

初中物理复习,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

初中物理复习,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 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模块一分子热运动【一、知识点】 1.物质由分子构成物质分固态、液态和气态,皆由分子构成。固体物质分子排列紧凑,相互作用力较大;液体物质分子之间间隔较大,相互作用力较小;而气体物质分子的间隔很大,相互作用力也很小。 2.分子热运动 (1)现象解释分子在物质中并不是一动不动的,它们时时刻刻在发生着扩散。例如:二氧化氮与空气混合三分钟后,二氧化氮颜色变淡,同时在上边装有空气的瓶中出现淡棕色,说明两种气体发生了混合,即分子在不断运动。 调好的鸡尾酒在放置一段时间后,上下两种不同密度的液体发生混合,即液体分子也在不断运动。 铅块与金块五年后发生混合,说明两种分子在这几年之间相互渗透,在分界处以无明显界限,出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效果,说明固体分子也在不停地运动,只是运动的速度很慢很慢。 (2)分子热运动定义以上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即扩散现象。且扩散现象不局限于处在同一状态的不同物质之间,固液、气液、气固之间同样能发生扩散现象。 影响扩散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温度越高,扩散越快。由于分子的运

动与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3)分子间存在引力与斥力由于引力的存在,使得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使分子不至散开;由于斥力的存在,使得分子间距很小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 注:当分子间距过小时,作用力主要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过大时,作用力主要表现为引力。 【二、例题精讲】【例1】★★用分子运动论对下列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A.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 B.破镜不能重圆﹣﹣分子间存在斥力 C.氧气被压入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隙 D.铁丝很难被拉断﹣﹣分子间存在引力考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解析: A、花的芳香类物质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通过扩散充满空间,所以花香四溢,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B、破镜之所以不能重圆,是因为破碎的镜片间的距离较大,大于分子力的作用距离,并不是由分子间的斥力造成的,B解释正确,符合题意; C、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隙,氧气分子在压力作用下,分子间距变小,被压入钢瓶,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于钢丝分子间存在引力,所以钢丝很难被拉断,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 B 【测试题】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物体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B.破镜难圆,是因为分子间有排斥力 C.桂花飘香,是因为分子在不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of molecular thermal motion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理论结构充分地运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以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本教案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 2.从宏观现象推论分子特征,渗透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并培养学生想象力。 三、德育目标 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使学生了解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可以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教学重点

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从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用宏观的物理现象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 教学方法 演示法: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有直观感觉,再进行分析、归纳,从而得出结论。 教具准备 香水、盛有二氧化氮的广口瓶、空广口瓶、硫酸铜溶液、试管、铅柱、多媒体课件等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物质。在远古时代,人们就猜想物质是由很多很小的微粒组成的。现代的科学技术已证实古人的猜想。请看投影: 表面上看起来连成一片的水,其实是由一个个具体的水分子组成。分子体积很小,我们肉眼看不到。 [师问]那我们怎么能知道分子是否运动? [生]我们用显微镜。

(完整版)第十一章复习分子热运动能量守恒综合复习

第十一章复习 分子热运动 能量守恒综合复习 【本章知识框架】 【知识总结】 学习本章内容时,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除一些有机物质的大分子外,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m 1010-,分子质量的数量级在kg 1026-左右,用油膜法可粗测分子的直径(S V d =). 物理学中常用阿伏加德罗常数A N (一般取123mol 10026-?.),对微观量进行估算,首先要建立微观模型.对液体、固体来说,微观模型是分子紧密排列,将物质的摩尔体积分为A N 个等分,每一等份就是一个分子,若把分子看作小立方体或球体,则每—等份就是一个

小立方体或一个小球.可估算出分子的体积和分子的直径. 气体分子不是紧密排列的,所以上述微观模型对气体不适用,但上述微观模型可用来求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应说明气体的实际状态). (2)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可以从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得到证实.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的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它是由包围小微粒的液体分子无规则地撞击小微粒而引起的.且温度越高、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3)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的变化比引力的变化显著,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2.物体的内能是物体里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由物质种类、物体质量、温度、物体的体积决定 (1)温度是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分子动能的总和等于总分子数乘以分子平均动能.(对个别分子讲温度无意义). (2)分子势能与分子之间的距离有关,故整个物体的分子势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 当分子间距离小于0r 时,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分子势能增加.当分子间距离大于0r 时,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势能也增大.当分子间距离等于0r 时,分子势能最小. 3.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个过程,它们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但它们的本质不同:做功是其他形式的能和内能之间的转化,热传递则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 理解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存在温度差是发生热传递的必要条件,热量是物体热传迎过程中物体内能的改变量,热量与物体内能多少、温度的高低无关. (2)机械能是描述物体机械运动状态的量,而内能是描述物体内部状态的量.两者没有直接关系,但可以相互转化. 4.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U =W +Q 中,系统对外做功时,W 取负值,外界对系统做功时,W 取正值;系统放热时,Q 取负值,系统吸热时,Q 取正值.若W 与Q 的代数和为正值,即△U 为正值,表示系统内能增加;若W 与Q 的代数和为负值,即△U 为负值,表示系统内能减少. 5.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遵循的规律,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要注意能量利用和能源开发的新动向. 总之,学习本章内容应掌握好三个要点,二个模型,一个桥梁. 三个要点:分子运动论的三要点. 二个模型:一是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及其数量时,将分子简化为紧密排列的球形理想模型,二是用来比喻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弹簧模型. 一个桥梁: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宏观量与微观量的桥梁. 【本章重点详解】 一、阿伏加德罗常数相关公式集萃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联系微观物理量与宏观物理量的桥梁,所以涉及分子动理论中有关分子大小的计算时,常常用到阿伏加德罗常数及其相关公式,高考也常在这个问题上设置题目,因此有必要把与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关的公式收集整理起来. 1.公式集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