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浅谈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创作教学 王鑫

浅谈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创作教学 王鑫

浅谈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创作教学   王鑫
浅谈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创作教学   王鑫

浅谈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创作教学王鑫

摘要:教学工作发现,很多学生在绘画时作品缺乏新意,脱离生活,技法陈旧,没有创造性,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笔者经由多年的美术教学认为,在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生活,走进生活,创设情景,发挥想象,在创作中发挥自己的个性,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积极参与到美术创作活动中来,是美术改革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高中美术、生活、想象、创造力、美术教学

美术创作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造型能力是很好途径,特别是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并通过美术的形式去表现生活的意识,起到积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小学美术创作教学虽然呈现出可喜的结果。但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深入还显得稚嫩,还缺少从自己与自然、与现实生活的体验中积累感性经验和创作素材,触及到创作画,不少学生以重复性的卡通形象和简笔式的图解的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生活是的源泉,任何一个艺术家,如果离开生活这个宽阔的海洋,那他们的艺术之源便会干涸。元代画家黄公望“终日只在荒山乱石丛木中生,意态忽忽,人不测为何,乐而忘返。”唐代画家王默“扁舟泛海,”以尽览“海中之水”为趣。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早年当过工人、水手、淘金者,广泛的游历人生…这些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人们以丰富的人生告诉酷爱艺术的年轻一代应该学习自然,走进生活。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学生学习的体验,得出如下体验:

一、认识生活,体验生活

艺术作品的创作离不开艺术家深厚的生活基础和丰富的学问知识,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家都非常重视生活对创作的作用。大诗人歌德主张依靠体验,认为现实比天才更富于天才。鲁迅先生也说:“作者写出作品来,对于其中的事情,虽然不必亲历过,最好是经历过。”诚然,每个中学生不一定都成为艺术家,但是培养创作的意识是非常关键的,它能诱导学生潜在的想象力,表现力,让一个人的才情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生活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其乐无穷的,但让学生真正走进大自然,去反映生活,表现生活,就会感到茫然,无从下手,这是因为学生还停留在盲目的无意识状态中,作为教师就要引导他们体验生活,认识生活,捕捉生活中最动人的一瞬间。善于从平淡的表面去表现其不平常的美。我要求学生做到三点:1,做一个有心人,仔细留意身边的人和事;2,努力挖掘其中美好的东西;3,找出其中的新,奇,趣。平时上课只要有可能,我都尽量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生活。我们学校地处郊区,田园风光优美。曾经,观察回来后,有一位同学描绘了几位农民在麦田里割麦的情景,他们的脸上是陶醉的笑容,他们的眼里流淌着幸福,画面以大片的麦田为背景,没有任何点缀的东西,表面上看显得“意犹未尽”,其实不然,这位同学独具匠心,画面让人浮想联翩,寓意深刻,连笔者都叹为观止,试想,如果不能让他们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去挖掘生活中的动人之出,他们能创作出如此精彩的作品吗?

二、创设情景,发挥想象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而想象则是开启创作的钥匙。将感受与艺术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德国家黑格尔有句名言:“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也指出“没有想象力,一切功能,无论多么健康敏锐,都等于乌有。”“灵通八极,心接万物,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想象力以其幻想、联想等方式出现。”我们中学生应该从小就要培养这种神思的力,这样对于他将来的艺术创作将有着神奇的不可低估的力量。“俄国画家苏里科夫偶尔看到一只黑色的乌鸦停驻在白色的雪地上,后来竟成了创作名画《女贵族莫洛卓娃》的意象。古埃及

浅谈高中美术教学改革

浅谈高中美术教学改革 在高中美术教育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主动地学习、探索、实践,走出过去美术教学的传统模式,探究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还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抓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唤醒学生潜在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散发出独特的光芒。 如今,素质教育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审美能力也成为人文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美育的地位也随之上升。但是,我国高中美术教学一直没有发挥出它本身具有的重要教育功能,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美术教学受传统的习惯影响。怎样才能摆脱传统习惯的束缚,充分地发挥出美术教学的教育作用呢? 一、改革美术教学的指导思想 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应该是丰富、生动、多样的。因此,每当我走进教室,总是面带笑容,让学生们把教师当成他们的朋友。教师除了要注意自身的外表美之外,更应注意表情要丰富,语言要亲切,说话声调要有高低变化。受过传统的、成人化的、模仿性的美术教学训练的美术教师,接受新的美术教学改革的理念,摆脱传统的、成人化的、模仿性教学的常规,需要经过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认识过程。 1、上课要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高中美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对全体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鉴别美的能力,而我们作为美术教师,要承认学生中存在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允许学生兴趣的不同发展方向,并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消化和掌握知识,同时营造一个愉快、宽松又充满艺术情趣的学习环境,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参与美术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把美术教学的范画与步骤图当作和其他学科的挂图一样的“直观教具”使用,范图代替了实物,成为学生模仿的样板。写生、记忆与想象教学都依赖范画样本和近几年流行的“简笔画资料”,完全上成了临摹课。总体来说,美术教师不重视视觉“直观性”的教学训练,忽视了美术是视觉艺术的特点。因此,教师要改变这种观念,加强对学生的直观教学,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掌握绘画技巧。 二、美术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把美术作为教育手段,用艺术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艺术素养以来,一直沿用的都是临摹传习的方法。临摹教学在封建社會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起到了学承古人、教习后人的重要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临摹教学越来越不能适应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对客观认知发展的需要,于是出现了改革美术教学方法的思潮。为了改变美术教学落后的现状,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适应培养具有改革与创造才能的开拓型人才的需要,我国高中美术教学需要选择能够一步跨跃两个教

关于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关于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每个班的学生绘画水平参差不齐,优秀的可以作为较差的老师。年级差别产生的差距 也很大,如年岁、个性等方面都要因其特点加以控制、掌握,去耐心引导、调动其潜意识 及思维的积极性,努力使横向、纵向所造成的差距缩短,提高每个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 高中美术教学以欣赏为主线,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它的这一特点决定了 艺术课堂教学说采用的方法有别于其他学科。高中的学生已经形成较独立的个性,有自己 的主张,而艺术课也不是高考项目,学生对艺术课的学习态度大部分取决于教师。“亲其师,信其道”所以作为教师,上课要先抓住学生的心,学生接受我了,自然也就接受了我 的课。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再接再厉,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 兴趣为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核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美术”,让学生因为有 “美术”而快乐。 2做为教师的我,没有能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知 识没能做太多的延展,只是在自己的美术领域里传输知识,所以以后我要增加自己的各方 面知识,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十分重要。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让他们 在学习中学会主动发展,同时还要让学生认识到不论是绘画还是工艺,不论是具体还是抽 象都是美术家精心的构思并结合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感受,按照自己和时代审美理想创 造出来的;同时,美术家创作一件美术作品除了通过完美的外在形式提示某一特定的主题 之外,往往还有更深层的内涵和更隐敝的意蕴是一种文化精神层面要求和体现美术作品的 最高价值所在,也是时代、社会、民族精神的写照。如:青铜器和秦俑所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古希腊艺术所体现崇高理想与科学的精神;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品中的人文主义理想;中 国山水画中的意境和神宗意识等,使学生对作品产生深刻理解,达到审美情感的升华。 语文是语言。因此,除了课堂效果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多读,多讲,多练。为此,在 早读时,我坚持下班了解早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后发现学生作业问题也及时解决,及时讲清楚,让学生即时消化。另外,对部分不自觉的同学还采取强硬背诵等方式, 提高他们的能力。 艺术课是最让人心动的一门学科,它让学生在接受艺术熏陶的同时也轻松地接收一些 本学科外的知识。可是艺术课尤其是美术,单一的欣赏内容,过分的知识化、理性化,学 生的热情不会坚持很久,部分学生或者浮躁,或者我行我素。于是,一堂艺术课就成了尴 尬的自习课或休闲课。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那单一的,枯燥的美术教学已远远不能适 应当前的学生。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根据学生自己的需要来

美术教学策略和方法

美术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一、概念: (一)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为达成教学目标而采用的一整套比较灵活的教学行为,它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依据教学的计划、学生的身心特点对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一种整合应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全局性和指导性。 (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指的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手段。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是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的统一,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 (三)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1.策略是比较宏观的,而方法是较为微观的。比如选择一门课的教学内容和组织安排知识内容体系,这就属于宏观的教学策略。根据这一教学策略我们可以选择较为细致,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怎样讲解某个概念,怎样介绍某些美术作品等等。 2.策略重在预判,方法重在实施。 联系: 1.策略统摄方法,方法为策略服务。 2.两者都与教学的内容和目标有着紧密的联系。 二、美术教学的策略: (一)美术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1.综合性:选择或制定教学策略必须对教学内容、媒体、组织形式、方法、步骤和技术等要素加以综合考虑。 2.可操作性:教学策略不是抽象的理论和概念,也不是教学原则和教学模式,而是可供师生在教学中参照执行的方案,是具体实施教学过程的基本依据。 3.灵活性:教学策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并参照学生的初始状态,选择最适宜的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并将其组合起立,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进行。 (二)美术教学策略的分类

1.学习方法策略 在我国的学校,很少有老师教过学生如何才能有效学习,因此,学生只有靠自己辛苦摸索,低效学习,结果费了很大的力气,只吸收了需要掌握的知识的一点皮毛。而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应该意识到学习方法对于学生影响的重要性,并开展了一系列针对学习方法的有效训练。如记忆的技巧、思维方式的分类、思维的转变、创意的组合等,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正确的方法好比得力的工具,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准确的定位某些知识和在学习一些难度较大的知识时,可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会学习是21世纪对人才的最基本要求,在由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名为《教育一财富蕴藏其中》的重要报告中,“学会学习”就被列为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7教师在实行某个新想法的时候不妨在课前拿出一部分的时间来介绍与之对应的学习技巧和方法,在教学之初,我们可以首先倡导学习方法的策略。 2.信息收集整理策略 创作或设计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安排、重组信息,并创造新的信息的过程。然而,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是有限的,教师需要解释成功或错误的例子,进行启发和指导,使学生认识到必的要信息选择。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当然,教师则应当引导和提供必要的信息渠道。适当布置一些美术方面的词语、问题让学生利用辞典或百科全书查阅词义或解释,或要求用速写的方法记录形象,都能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源、收集信息的能力。社会教育设施、国际互联网或自然环境都是信息源,应当让学生了解信息查询、检索、收集的方法,能够利用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互联网等收集所需信息。信息收集策略在教学条件较好的城市地区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对比学习方法策略主要的关键在于信息搜集的广度。 3.培养态度与情感体验的策略 在一般学校教育中,情感、态度的教学目标的表述含糊、抽象,如何形成、如何评价等都未曾明确。对此,我们认为对于未来社会的人才而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比知识、能力更重要。情感态度应当包括各种人类的高级情操: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人生观、世界观等。 美术活动本身就是情感表达的过程,也易于将个人的情感(甚至情绪)、态度形象化地诉诸美术作业之中,只要进行主题性的创作活动,其中必然体现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即人与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也就是一种道德感和“善”的表现。 学生在美术活动中需要学习许多美术知识,又需要用美术的手段来表现客观现实或自己

浅谈高中美术教学

浅谈高中美术教学 发表时间:2014-04-02T13:19:21.280Z 来源:《新疆教育》2013年第4期供稿作者:郜美燕 [导读] 在绘画类的所有基础学科中,素描是一门最被看重的学科,因为它的简便,容易操作。 河北省成安县第一中学郜美燕 在绘画类的所有基础学科中,素描是一门最被看重的学科,因为它的简便,容易操作,效果明显,考核能力全面等特征,使得素描在历年来所有美术高考的科目里占分最大,最被考官看中。而艺术类的考生,特别是初学者和“半路出家”的艺术生,更应该注重素描。因此,如何圆满完成这门课的教学任务,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美术奠定良好的基础,是每一位美术教师所必须解决的。 高中美术素描教学素描被称为“艺术中的艺术”,亦可称为“艺术前的艺术”,它是一种最为简易直白的绘画形态,也是一种最具学术品格的艺术样式。作为艺术创作的必然要件,素描与艺术发展的历史紧密扣合,历经巴洛克、罗可可时代以及古典、浪漫、现实、印象、表现、超现实主义等各种风潮的洗礼,先后诞生了数不清的大师与杰作,其间所展现出来的迷人风采,既活跃了绘画的艺术面貌,又丰富了人类的视觉历史。因之也走出了一条特具个性风格的艺术道路。在美术教学中,素描教学一直是教学基础课的重中之重,如何圆满完成这门课的教学任务,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美术奠定良好的基础,是每一位美术教师所必须解决的。 1 在素描基础教学上应抓住两个主要环节,保证学生不脱离严格训练的轨道这两个环节是:轮廓准确和注意整体。要求轮廓准确是克服造型似是而非的主要办法,造型似是而非是初学者最普遍的毛病,要求轮廓准确,可以培养学生在学习上严格的作风和求实的态度。这里所说的轮廓准确并不是说要在素描的第一阶段就细抠轮廓。我认为第一阶段打轮廓时能做到构图恰当,比例准确,要点鲜明,形象明了,就应该说是轮廓准确了。在素描训练过程中,应当要求学生在每一阶段都不断使轮廓更精确,特别是要求学生不要迁就轮廓的错误,那种明知有错而凑合了事的态度是非常有害的。如果在基础训练中老是犯轮廓不准的毛病,就不能获得物象结构的知识,就会造成不善于敏锐准确地表现物象特征的缺陷。 注意整体是观察物象和处理画面的一种方法,这个方法掌握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作品的质量。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技法时,更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观察物象的方法,它与学习成绩的优劣和进度的快慢有着直接的联系。整体观察是造型艺术的根本法则,它的实质是便于比较。学生能否把所要刻画的物象整个地控制在自己的视域之内,在处理局部时能否考虑到整体,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提示和强调的重要方面,要让学生养成自觉地进行整体观察的习惯。 2 素描教学是基础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为目的不管什么风格的基础素描,它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只是对素描造型诸要素各有不同的侧重而已。我认为在基础素描教学中应本着现实主义的原则,要求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作品应以客观物象为依据,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对物象的认识和感受,艺术地表现一定环境与光影下的具体物象。学生的主观感受应依据客现物象并受制于客观物象,所谓“艺术地表现”是指概括、取舍、加强、减弱等艺术处理。素描教学训练要以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为目的,即要达到基础训练所必须具备的各项要求,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又应指导学生以客观物象为依据,表现物象的真实,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 3 应本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素描训练不仅要有长远的总目标,而且要有分段实现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在不断循序渐进和适当重复的过程中,才能牢固掌握造型规律及其有关知识和技能,才能得心应手地表现各种环境下的复杂事物。为了打好坚实的基础,习作应以长期作业为主,这样便于领会教师的指导,便于深入理解,反复校正和进行探索。教学上的严格要求也主要体现在长期作业中。教师要向学生说明长期作业的重要性,对各种不良倾向要及时加以纠正。同时,也要布置一些短期作业作为辅助,使写生与构图相结合,记忆、想象和速写相结合,以避免学生在长期作业中容易出现的观察力迟钝以及画面板、腻的缺点。习作的优劣还取决于观察事物的深度和知识面的广度,取决于艺术修养和技术水平的高低。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画外功夫”要正确引导,鼓励学生多掌握一些课外知识,如:文学、美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使他们多了解不同素描流派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它们的主张和特点。这样能够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开扩眼界,有助于提高绘画水平。 4 在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善始善终有的学生开始画的时候积极性很高,新鲜感强,观察力也比较敏锐,但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力多少有些迟钝,不能保持一种清醒和整体的感觉来检查画面的表现效果。有些学生则急于求成,时间一长就有种画烦了的感觉。这时,教师应及时提醒学生,不要轻易地把调整修改这一步看做是作业结束时的修饰,而应认真对待,感到有不妥当的地方,一定要找出原因,下决心把它修改过来。调整修改应本着整体的原则,反复分析研究,反复比较,理解形与神的关系。要用第一眼看到物象时那种新鲜强烈的感觉来检查画面效果,找出画面与物象之间的差距,检查物象与物象之间的组织结构、形体比例是否准确,质量、空间关系是否恰当,主次虚实是否有序。这些因素的调整,主要是想通过反复的校对和比较,能够更深入地研究对象和表现对象。 5 注意学生个性的培养学生进行素描训练,不仅是描摹现象,而且是艺术地再现。所画的那部分不仅是物象的一部分,也是构成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由于同一班的学生受教师的影响比较大,要求他们做到风格多样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师不要要求学生的风格必须和自己一样,而应正确地引导、培养那些个性不同的学生,要跟他们共同探讨适合于他们自身的表现方法以及发展的方向。同时,也要提醒他们,在基础未打好时,就过分地热衷于“个性”会给自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偏食”的坏习惯,不利于今后的发展。 总之,美术教学是一个立体的教学过程,中间很多内容和经验都要靠平时去积累去总结和反思,以上几点是我的一些浅见,尚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有待提高。

高一美术教学反思800字

高一美术教学反思800字 针对我校高一美术新课程模块教学的一些现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的反思如下: 首先,新课改对高中美术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教师是美术教学活动的主体,扮演的是文化传递者的角色,其条件是“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国家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中,为了实现美术课程各模块的教学要求,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提出了相应的更高要求,要求在高中担任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具备能开设3个或3个以上模块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因此,作为美术教师就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广泛的了解和接纳来自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艺术流派的美术作品,形成一种建立于世界文化基础上的审美文化态度。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必须多种渠道接受美术信息。 其次,新课改对美术课堂的要求。 为了激发学生对美术欣赏课的兴趣,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尽快地投入到艺术作品中去,我认为,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应有所突破,切忌千篇一律、作品分析避免面面俱到。如果每件作品都是“形象造型生动、构图均衡稳定、色彩层次丰富”之类的老套数,学生们便会感到枯燥乏味,这样的

讲解不但达不到教学目的,甚至可能会适得其反,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当然也就没有任何欣赏的意义了,更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鉴赏模块中,常常要作一些诸如作者介绍、时代背景、作品意义的阐述。这还不够,还需要进行较深入的艺术分析,包括形式美要素和技艺处理方面的知识,只有学生感受和鉴赏美的能力得到实实在在的增强,才有可能更深刻的认识作品的内涵,只有使学生真正掌握了分析作品的方法才有可能从中受到启发获得感悟。应该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使他们在参与中从体验出发,运用比较的方法,积极开展对作品的评论,在活动中增强能力。 美术欣赏教育是以视觉欣赏为主,欣赏教学所需的范图和音像质量要精美,缺少必要的设备设施和辅助材料、资料,势必使美术欣赏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我具体做法是:利用学校的幻灯机、投影仪、等现代化手段,通过对图像的欣赏,比较(横向比、竖向比),提示、议论、提问,最后总结归纳。有的内容还可配放音乐。,如抽象画蒙特里安“百老汇的爵士乐”的欣赏等等。视听结合,如临其境,再辅以历史背景,作者生平及创作指导思想的介绍,加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和作品效果的体验。 在雕塑模块的教学中,我结合具体情况开设了石膏雕塑,将教师讲解、示范、启发、引导和学生动手实践、思维拓展结合起来,开课过程中,我和学生之间有了很好的互动,

高中美术教学策略浅析

高中美术教学策略浅析 发表时间:2018-11-06T14:22:09.270Z 来源:《教育学》2018年10月总第156期作者:王薇 [导读] 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体现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 吉林省通化市第十四中学134003 摘要: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体现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高中美术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拓展美术视野,陶冶审美,丰富学生的生活情趣;美术也能帮助学生学习和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调节心理压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等。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策略 一、高中美术教学现状 美术教育作为高中生所修科目之一,是高中系统教育中的一部分,但是美术教育在高中阶段,学生们所有的心思和经历都放在语数外,政史地,生化物这些能够在高考中使学生们的高考成绩脱颖而出的科目上。学生们对于美术教育的意义理解不够,重视不足,而教师们对于美术教育的教育价值也是认识不足,对于美术教育的教学策略上也是过于墨守成规,创新教学力不从心。美术教育在高中阶段,除了艺术生会作为专业课程用心学习以外,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则是把美术科目作为兴趣科目学习和应付了事,这也就使得美术教育在高中阶段处在尴尬的境地。 二、高中美术教学策略 1.提高美术教育价值的认识。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一起构成了完整的教育系统,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美术教育是在丰富学生们的生活情趣,培养学生们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专注力。美术教育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不可估量的教育价值。因此教师和学生要深刻认识到美术教育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作用,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对美术教育的认识,重视美术教育教学。 2.改变教学现状。传统的美术教学过程,往往是教师照本宣科,学生照猫画虎,而这样的教与学的模式,长此以往容易导致教师墨守成规的教,学生敷衍了事的学,对于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学生也是应付差事般的完成,教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也只是按照学生提交作业的作品,给予教师认为该得的分数,并没有认真审视学生作品的好与否,好在哪里,不足之处在哪里。大多数教师并没有给以及时的评语,对学生的作品给予中肯的评价与鼓励。因此学生也并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进步,通过教师给予的分数,学生也只是看一眼而已,并不能通过教师给予的分数,认真审视和判断出自己作品的优劣,更感觉不到教师给予的鼓励与评价的温度。因此教师要寻找到创新教学的方法,改变墨守成规的教学模式,使学生重新认识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和趣味性,让学生们重新燃起学习美术的兴趣。 3.创新教学。创新教学,是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教学要求。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耳目一新,使学生们学习的热情高涨。因此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改变以往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推陈出新。教师也可抛开课本,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拓展学生们的视野,搜集名家画作,让学生们品鉴赏析甚至是临摹。名家画作的赏析,一般包含了作者的心情、境遇、情怀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名家画作的画风或抽象,或风景,或人物等,无不都是通过作品,表达作者的情愫。品鉴作品的时候,教师要给予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空间,让学生们多看多思多说,通过品鉴,也能让学生感悟到自己对画作的理解,这也是学习美术作品的一种方式。当然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们展示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宽泛的应用性。美术的应用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家庭装修设计,楼体外立面设计,服装设计,甚至是公安部门的悬案疑案等方方面面。教师可以整理一些地方标志性建筑,向学生们展示标志性建筑物的设计特点,设计理念,设计师的背景等。在服装设计方面,教师可以整理一些近期的服装时尚周的设计作品让学生们鉴赏品评等。教师要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学生们认识到美术教育的应用广泛,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以便提高学生们对美术教学的热情和兴趣。 4.提高教师素养。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为人师者,也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才能跟得上时代进步的步伐,为学生解惑授道。教师的美术素养关系着学生的美术素养,教师的审美也关系着学生的审美意识的培养。美术教师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热爱艺术的精神,更要有专注艺术耐心,因此美术教师要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一双能够创造美的巧手、一颗分享美的心灵,更要把艺术气息融入到自己和学生们的生活中,让教师本身所自然融合的艺术魅力在无形之中感染和熏陶学生的艺术细胞,让更多的学生热爱艺术,让学生在艺术的世界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参考文献 [1]齐明娟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3,(24)。 [2]张有金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美术教学有效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6)。 [3]巫晓疆实现高中美术教育审美价值刍议[J].中国教育学刊,2012,(05)。 [4]徐小明探析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J].考试与评价,2012,(04)。 [5]杨竞新课标下关于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的探索[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03)。 [6]王芳新课改下高中美术教学之我见[J].成才之路,2012,(08)。 [7]周玮浅析新课改下高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1,(03)。

初中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美术教学论文 目录 第一篇:初中美术教学论文 第二篇:初中美术教学论文 第三篇:初中美术教学论文教学随笔 第四篇:初中美术教育教学论文 第五篇:初中美术课堂该怎么教学教学论文 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初中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美术教学论文 素描 王立平 在现代美术教学中,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要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学好素描, 一是教师自身应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 二是应有科学的教学方法,使技法和理论有机地融合在一

起。 一、素描教学是基础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为目的。 不管什么风格的基础素描,它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只是对素描造型诸要素各有不同的侧重而已。我认为在基础素描教学中应本着现实主义的原则,要求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作品应以客观物象为依据,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对物象的认识和感受,艺术地表现一定环境与光影下的具体物象。学生的主观感受应依据客现物象并受制于客观物象,所谓"艺术地表现"是指概括、取舍、加强、减弱等艺术处理。 素描教学训练要以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为目的,即要达到基础训练所必须具备的各项要求, 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又应指导学生以客观物象为依据,表现物象的真实,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 我不主张在素描基础练习上,采用变形的手法,在打基础的阶段,"变形"容易养成主观随意的习惯。但并不因此反对有些素描对物象的结构进行一定程度的强调乃至合理的夸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主要的,但学生的主观感受在素描作品的表现力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观感受是来源于客观物象的,关键是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观察物象和处理画面。 二、在素描基础教学上应抓住两个主要环节,保证学生不脱离严格训练的轨道。 这两个环节是:轮廓准确和注意整体。要求轮廓准确是克服造型似是而非的主要办法,造型似是而非是初学者最普遍的

浅析当前中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浅析当前中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美术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一门特殊学科,它不只能传授艺术学问,培育艺术技艺,它更是使学生开展智力、进步审美创新才能的一个重要学科。美术教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开展方面有共同的作用,美术课程是人文素养的完善。美术教育是对学生停止美育、促进智力开展的重要手腕,是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开展的组成局部。 2006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充沛标明了国度对学生教育的注重水平。那么,我国中学美术教育的实践状况又如何呢?笔者是多年工作在一线的美术教员,对此颇有感触,现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观念认识上存在误区,应试教育仍占主导,美术课程认识淡薄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固然大谈特谈素质教育,不可承认,应试教育依然是我国教育的一个主流。许多学校把美术课当做“灵敏课”,可上可不上,淡薄的课程认识使得美术课程在普通中学中形同虚设,教员、学生均不注重,常常只能消磨时间,流于方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与考试无关的美术课当然被视为“鸡肋”,弃之不能,食之无味。在很多中央,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的美术教育一直处于一个很为难的境地。 二、师资力气单薄,教学形式陈旧 在中学美术教育中,教员是学生学习美术、启示学生聪慧、进步学生审美才能的引路人。但是目前普通中学的美术教员相对较少,而乡村的美术教员不只数量严重缺乏,而且师资程度良莠不齐,美术教员的素质普遍不高,很难完成美术学科的教学任务,影响了美术教学的质量。这关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形成了消极的影响,使美术课程完整背叛了课程设置的初衷,无法承载全面进步学生素质的教学目的。 三、功利思想影响了中学美术教育 在高考压力下,局部学生和家长为走“捷径”,被迫参与各类短期美术急训班,“病急乱投医”,不思索个人能否具有美术专业学习的主客观条件,片面追求专业课的学习而不注重文化课学问的积聚,急功近利的思想严重。美术带给孩子整整一个少年时期的只是痛苦,曾经不再是享用和快乐了。 四、教育针对性不强,脱离学生的生活经历 由于美术课不作为考试科目,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显得非常随意,多把简单、根底的美术学问作为授课内容。 而这样一来,关于早曾经控制根底学问的有艺术开展意向的学生,得不到更进一步的学习;关于缺乏美术根底的学生,时断时续的教育又让他们学不到什么东西。同时,教学局限在学科之中,没有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络,学问在构建过程中很难得到真正的内化,学习变得毫无意义。

浅谈中学美术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浅谈中学美术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科教兴国,要实施素质全面教育,美术教育尤为重要。中学美术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审美教育。美术课在中学是一门基础文化课,是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及艺术的感受与审美能力,能推动学生在德、智及其他方面的全面发展,能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及修养,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虽然中学美术教学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现在整个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普遍只重视语文、数学、外语等与升学考试具有相关的学科学习,对艺术学科方面的学习较轻视,导至学校高中阶段的学生在艺术才艺方面表现的较不理想。由于上述原因的影响,学生的艺术潜能没有有效的得到开发和发展,对艺术课不感兴趣。使艺术课失去了应有的吸引力,艺术课的教学管理难度增大。所以有不少的地方和学校不重视美术课,特别是落后地区的中学。素质教育只是在会上说说纸上写写而已,更别说美育。有些中学干脆不开美术课,即使有也名存实亡。他们只重视考试分数、升学人数,甚至对美术考生考入大学也不认可。这样使很多中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审美教育,缺乏审美修养,美丑不辩,良莠不分,往往把优秀的作品当作毒草。 美术不仅现在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从古至今都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随着人类社会开始造型艺术就产生了,在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在打制石器过程中,逐步培养造型技能,萌芽出审美观念。古代人们对美也有相当的感受,他们通过对美的追求从而为改造世界、推进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当今的社会发展形势,美术(审美艺术、造型艺术)更为重要,现在物质文明建设已达基本要求,精神文明建设尤为重要,人们已从追求物质生活迈向追求精神生活的阶段。现代工业、商业、建筑等都离不开美术知识,警如要盖一栋大楼,设计时必须考虑大楼的外型、色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以及与自身用途的协调性。试问,若设计者不具有较高的美术知识和审美能力行吗?再如商标、包装、广告、装饰、服装、封面、食品等等,若都不考虑“美”那会出现怎样的情况,不用说大家都知道。所以可以说美术无处不有无处不用。

浅谈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创作教学 王鑫

浅谈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创作教学王鑫 摘要:教学工作发现,很多学生在绘画时作品缺乏新意,脱离生活,技法陈旧,没有创造性,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笔者经由多年的美术教学认为,在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生活,走进生活,创设情景,发挥想象,在创作中发挥自己的个性,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积极参与到美术创作活动中来,是美术改革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高中美术、生活、想象、创造力、美术教学 美术创作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造型能力是很好途径,特别是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并通过美术的形式去表现生活的意识,起到积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小学美术创作教学虽然呈现出可喜的结果。但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深入还显得稚嫩,还缺少从自己与自然、与现实生活的体验中积累感性经验和创作素材,触及到创作画,不少学生以重复性的卡通形象和简笔式的图解的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生活是的源泉,任何一个艺术家,如果离开生活这个宽阔的海洋,那他们的艺术之源便会干涸。元代画家黄公望“终日只在荒山乱石丛木中生,意态忽忽,人不测为何,乐而忘返。”唐代画家王默“扁舟泛海,”以尽览“海中之水”为趣。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早年当过工人、水手、淘金者,广泛的游历人生…这些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人们以丰富的人生告诉酷爱艺术的年轻一代应该学习自然,走进生活。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学生学习的体验,得出如下体验: 一、认识生活,体验生活 艺术作品的创作离不开艺术家深厚的生活基础和丰富的学问知识,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家都非常重视生活对创作的作用。大诗人歌德主张依靠体验,认为现实比天才更富于天才。鲁迅先生也说:“作者写出作品来,对于其中的事情,虽然不必亲历过,最好是经历过。”诚然,每个中学生不一定都成为艺术家,但是培养创作的意识是非常关键的,它能诱导学生潜在的想象力,表现力,让一个人的才情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生活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其乐无穷的,但让学生真正走进大自然,去反映生活,表现生活,就会感到茫然,无从下手,这是因为学生还停留在盲目的无意识状态中,作为教师就要引导他们体验生活,认识生活,捕捉生活中最动人的一瞬间。善于从平淡的表面去表现其不平常的美。我要求学生做到三点:1,做一个有心人,仔细留意身边的人和事;2,努力挖掘其中美好的东西;3,找出其中的新,奇,趣。平时上课只要有可能,我都尽量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生活。我们学校地处郊区,田园风光优美。曾经,观察回来后,有一位同学描绘了几位农民在麦田里割麦的情景,他们的脸上是陶醉的笑容,他们的眼里流淌着幸福,画面以大片的麦田为背景,没有任何点缀的东西,表面上看显得“意犹未尽”,其实不然,这位同学独具匠心,画面让人浮想联翩,寓意深刻,连笔者都叹为观止,试想,如果不能让他们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去挖掘生活中的动人之出,他们能创作出如此精彩的作品吗? 二、创设情景,发挥想象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而想象则是开启创作的钥匙。将感受与艺术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德国家黑格尔有句名言:“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也指出“没有想象力,一切功能,无论多么健康敏锐,都等于乌有。”“灵通八极,心接万物,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想象力以其幻想、联想等方式出现。”我们中学生应该从小就要培养这种神思的力,这样对于他将来的艺术创作将有着神奇的不可低估的力量。“俄国画家苏里科夫偶尔看到一只黑色的乌鸦停驻在白色的雪地上,后来竟成了创作名画《女贵族莫洛卓娃》的意象。古埃及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全套教案含教学反思(精品推荐看)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一、教学目标 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送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理由:审美应是一种主动地行为,因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有具备了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会看和主动。) 三、教学难点 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方法。 四、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回忆: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值得骄傲的建筑或是艺术作品? 可见,艺术美就在我们身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学会鉴赏身边的艺术作品。 (二)、讲授新课 1、美术鉴赏的概念 2、美术的分类 播放幻灯片同学们请你们研究以下的作品,从美术分类的角度,可以把它们分为几种类型?你的分类标准是什么?按照其他角度又能如何划分? 绘画,雕塑,建筑,工艺设计,书法篆刻,摄影六大类 3、鉴赏美术作品的步骤 感受、归类、分析和判断→体验、想象和评价 a.下面以《捣练图》和《拾穗》为例,相同题材对比分析欣赏这两幅作品前提:题材相同,同是描绘妇女劳动的场面,

分组: 第一组:从社会背景、画家本身进行分析,对作品进行价值判断。 第二组:从作品的艺术形式入手,对作品进行价值判断 请同学们表述讨论结果: 形式上对比分析: 《捣练图》:中国传统绘画,绢本设色,37厘米*147厘米,长卷,展现宫中妇女的完整的捣练劳动过程,具有连环画性质,人物造型工细,线条劲键,用色富丽华贵,明确传达盛唐的审美观和审美趣味。 《拾穗》油画83.5厘米*111厘米画面质朴真诚,人物造型结实,展现真实的生活气息。 社会背景、画家本身进行分析: 《捣练图》:作者张萱,圣唐时期著名人物画家,宫廷画师所画人物雍容华贵,丰颊肥体,突破了中国人物画主要描绘“烈女”“孝子”传统题材,开始表现现实中的人物形象,在美术史上产生深远影响。 《拾穗》:作者米勒(法国)站在同情农村贫穷妇女的立场上暗示阶级对立,歌颂劳动者质朴勤劳的美德。 总结:两幅作品国度不同,形式不同,两幅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也不同。 b.《黄山日出》这幅摄影作品所表达的意境和绘画作品的意境是否相同?摄影的工具是否最重要的? 教师引导: 第一,摄影属于美术的范畴,摄影的意境和绘画的意境有共同的追求。 第二,摄影和绘画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摄影所受时间、空间、工具的限制比较大,比较多的反映现实社会。绘画相对来说限制较小,画家的思想和情感,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形式可以更加自由。 第三,摄影工具非常重要,但作品的主题和反映的内容才是最重要的,她和绘画作品一样,最终是要和观众进行交流。 结论: 1,美术作品最直接的反映是视觉形象。艺术家总是通过视觉形象与欣赏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交流的内容则是艺术家的情感世界和世界观、艺术观等等。 2,不同时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艺术家由于受到政治、经济、宗教、

浅谈高中美术教育

浅谈高中美术教育 美术课程是一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课程,在教学中,我重新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在课程教学设置安排上尝试采取了“全面推进,因材施教”的运行机制,下面就谈一下我在这一方面的粗浅探索。 (一)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使教学形式多样化 其一,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学生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理解,从现实的角度思考艺术的问题。在教学方法上运用科学性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增加学习活动的实践性和社会性,发展学生的感受能力、培养美育情趣,使艺术教育真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扩展开来。 其二,在教学中,我以课外活动辅导实现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和谐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其三,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实行分类教学。允许学生某些方面落后,更鼓励写生某一方面冒尖带动和谐发展。 (二)巧抓基础知识,自然渗透德育 就美术基础知识本身没有德育因素可言,那么如何挖掘美术基础知识中间接的德育因素,使德育在基础知识教学之中有机会渗透呢?我认为,必须准确无误地完全基础知识教学,同时抓住基础知识与德

育的最佳结合点,自然地渗透。巧妙地抓住基础知识与德育的关联点,向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可以达到润物细物无声的境界。 (三)巧传基本技能,灵活渗透德育 在传授基本技能的教育过程中,要寻找最佳时机,采用最佳方法渗透德育。不同技法,不同对待,在技法的要求指导上,巧妙地与德育挂钩。从捂道到晓理,进而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使学生边掌握技能边接受教育。 德育的内容往往是多方面互相联系的。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以科学的方法多角度地渗透德育,形成一个合力。 课堂教育是德育的主渠道,美术教材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我不断提高自己驾驭教材、挖掘德育因素的能力,融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炉,让思想品德教育真正使学生入耳、入目、入脑、入心。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教学中对直观性、形象性的研究,其意义要大于其他学科。在保持学生学习美术兴趣的同时,有时只要一句赞赏,一个开心的笑,一个幽默的动作,就宣泄和释放出学生在情感上的不良情绪,使学生体验和升华美好的情感,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春雨润物无声,德育亦如此,美亦如此。 美术课是中学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所设置的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目标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为核

高二美术教学反思

高二美术教学反思 当前,艺术课正走在“必修”的普及路上,不过它仍然是“调味”课,缺少不行,又不能将它提升到一定高度,教师在很多时候充当的是类似“变脸”一样的角色。许多教师认为,反正学校也不重视,评职最后,待遇最低,上艺术课没人会看得起,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创新意识不强。显而易见,艺术教师在这当中的“色调”关系非常微妙。我通过本次培训学习,学习并总结了能够促进教学的一些教学方法和原则: 1.要分析学科特点,采用合适教法; 要把握学科特征,但一方面要防止过分强调美术学科的特征。如上课大量使用美术专业名词、专业术语,或直接套用教材句章,将学生本来以为生动有趣,轻松愉快的美术欣赏课,上成深奥难懂的“学术研究课”。另一方面就是要防止一味迎合学生兴趣,将美术课上成历史课或政治课而失去学科特征。对美术的“边角余料”过多阐述,没有回到审美教育的主渠道上来,忽视了《大纲》中规定的美术欣赏的目的。要把握学科特征,教师还要准确把握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目标,注重美术与其它学科,特别是子门艺术学科内在联系的研究,从大文化的角度了解美术与其它学科的共性。要从学生熟悉的或已经形成的知识经验切入,跟随老师设计

的思路,潜移默化地进入美术欣赏的学科知识中来,顺理成章,逐渐深入。 2.基础知识学习和作品欣赏并重 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美术作品的欣赏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作品欣赏重在感受美,基础知识重在研究为什么美。如果说欣赏是一把锁的话,基础知识便是一把开锁的钥匙。在美术欣赏教学中,仅以“象”和“不象”、“美”和“不美”来评判美术作品,就是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不能并重基础知识和作品欣赏的表现。“象”和“不象”对于再现性作品来说,尚有可言,而对于表现性作品,特别是十九世纪以后的意象性作品和抽象性作品而言,就难以入座了。艺术作品的创作远不只是为了象形,艺术家寄托在作品中的主观情感和审美理想,才是作品的灵魂所在。因此,若不通过美术基础知识,对作品进行理性的分析,而以象和不象、美和不美去评述它,美术欣赏是难以收到好效果的。 3.要具体欣赏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美术作品的欣赏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既向学生传授了审美知识,又给学生作出了审美示范,所以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应具体到内容和形式上。但在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中,我们常会听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评述方法,其实,并不是什么“不可言传”而是“不会言传”,原因是缺乏对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具体感受。生活中如

探析新形势下高中美术教学策略

探析新形势下高中美术教学策略 摘要】《美术课标标准》在前言中关于课程的性质与价值就指出: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形成技术意识。本文主要探析新形势 下高中美术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形势高中美术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ISSN1004-1621(2018)08-096-01 随着教育体系的改革高中美术教学课程设置基本成型,目的是促进高中生的 多样性发展。 一、依据学科特征因材施教 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更应注意"因材施教"与学科特征两者紧密结合。正 确面对学生的差异,不能要求每个学生将来都成为画家,但必须使人人都能得到 相应的发展与进步;高中学生通过对美术欣赏的学习,参与文化传承和交流,陶 冶情操,了解和形成以美术学科为特征的知识、能力、情感和个性。大部分学生 美术基础一般,所以上课时不要过分强调美术学科的特征。教师上课前将教材知 识融会贯通,自我消化深入浅出的表述出来,避免使用大量的美术专业名词、专 业术语、或直接套用教材句章。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造能力不仅要以知识和 智慧作基础,而且与积极的情绪,特别是愉悦的心情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必须 优化课堂气氛,为学生创设民主、平等、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融洽师生情感 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创新欲。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故事引趣,设置思维 荒漠、留悬念等方法,当然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进行直观的教学, 瞬间捕捉到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特别是对有美术特长的学生来说,只有使 他们的兴趣受到激发,才有可能让他们更多方面都行到培养和锻炼。在美术课教 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即要体现整体性、基础性,又要体现个别适应性、现实性及超前性,教师不仅要在非常有限有时间里完成美术课的教学任务, 还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个性意识和艺术素养,体现美术学科的人文性、多元性,采用不同的教学组织方式真正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养。 二、注意培养学生对画面的空间感和质感 在画素描或水粉中都要处理好近实远虚、近暖远冷的效果,使画面能有主次 之分,空间之感。比如,水粉静物,有的学生把局部的一些水果、罐子画得很像、很有质感,但是整体看起来,都很抢眼,后面的物体没有虚进去,前面的没出来,由于缺乏空间感,导致整体效果很差。教过素描的老师大概都有这样的体会:; 那些理解力好的学生,其画面表现总要好一些,给人一种秩序感,作画过程也有 条理性,与这方面素质有关的如解剖、透视、对形体的归纳及体面分析、明暗规律、线条的组织、虚实处理、色彩处理、作画程序等等,对这些方面理解得越深 越透,应用起来就越自如,画面效果就越好。如果不是从这些根本方面进行训练,只是简单地对学生说画面太脏了,画面太死了,或者说画面太乱了,又不告诉学 生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到头来学生还是茫然无知。因此,绘画应是感觉与理性 协调配合的过程。强?调感觉,画面多表现性和个性色彩,但表现不好则出现简单,含糊等问题;强调理性,画面多深入细致的刻画,但处理不好容易出现生硬、呆板等弊端。二者兼顾应该是既有强烈印象又有深刻概括力的表现。因此,作为 学生单纯追求表现效果是不够的,还应表现出物体的本质特征。 三、重视美术教学中的立德树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