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医药文化与养生论文

中医药文化与养生论文

中医药文化与养生论文
中医药文化与养生论文

中医药文化养生之食与行

中医药文化凝聚了中国优秀文化的养生之精髓,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时刻与健康相关联,本文主要讲述了关于食与行,我们需要注意的养生之道。

关键字;运动养生情志养生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如果用一张图来表示那就是“太极图”。“太极图”集中体现了阴阳和谐的价值理念,体现了阴阳消长、阴阳转化的规律。而这恰恰就是中医认识疾病、预防疾病、治疗疾病的理论基础。中医是亲切的,而且是感情深厚的,对它就有了高度的认同感。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凝聚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的理念,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中医养生是指通过保养、调养、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以达到延年益寿、尽终其天年的目的。中医养生其实很简单,它不是要你特意去做一件与日常生活无关的事,养生恰恰就是日常生活,就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饮食与养生。

饮食养生指注意饮食方法及饮食宜忌的规律,并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适当的食物进行补养,不仅可以保证人体健康,还

可以提高人体新陈代谢大的能力,是人类延年益寿的养生方法。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之俱来的是饮食结构的突然改变,造成了现在的各种饮食疾病吃的营养不均衡同样会导致严重的疾病。如代谢性疾病即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黄帝内经》里讲:“膏粱之变,足生大疔。”一是饮食宜清淡。平时多吃富含纤维的粗粮、蔬菜、水果,二是晚上要少吃。

饮食的原则是: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下午要吃少。三是用食物之偏纠人体之偏。中医治病是用药性之偏来纠正人体之偏,所以中医养生主张用食物之偏来纠正人体之偏。

第二要顺应四时。

认识生活在自然之中的,自然气交之中。《黄帝内经》说,运气就是运动着的气。这运动着的气在自然界的表现就是春、夏、秋、冬——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构成了自然界一切事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顺四时,就是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来调整自己的生活。

第三、调畅情志。

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惊恐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其两面性,既能利于人,又能害与人,同样人的情绪变化有利有弊。情志养生即指通过有目的的激发某种情志变化,可选择性的矫正太过情志所造成的气机紊乱,是即将破坏的身体机能恢复正常,以

防患于未然

中医认为人一方面是大自然的产物,在风、寒、暑、湿、燥、火等气候的变化中,完成其生、长、壮、老、已的过程;另一方面,中医更强调人是社会的人,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是人类特有的,而且这种情志活动是任何其他动物都无法比拟、代替不了的。

七情与内脏的联系

肝主怒

第四运动与养生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调节新陈代谢使各器官充满活力,推迟向衰老变化的过程,尤其对心血管系统极为有益。法国医生蒂索说:“运动就起作用而言可以代替任何药物,但是世界的一切药物并不能代替运动的作用”运动养生,又叫中医健身术。是指运用传统的体育运动方式进行体育锻炼。《吕氏春秋》中:“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形气亦然,行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黄帝内经》中提倡“形劳而不倦”,反对久坐,久卧、强调应“和于术数”,我国比较流行的健身术有:

1五禽戏 2八段锦 3;六字诀 4太极拳 5散步 6健身球

在中医药文化中,饮食对人身体健康至关重要。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说:“饮食者,人之命脉也”。古人认为,饮食能资养人的

血气,人体摄入食物后,五谷之精气就充足,气血就旺盛,筋骨就

强壮。人的身体之中,阴阳的运行,五行的相生,没有不是由于饮食的作用的。饮食进入人体后就会谷气充盈,谷气充盈就会血气旺盛,血气旺盛人也就精力强健了。古人还认为,脾胃是由脾禀承而产生的,一年四季也都要以胃气为根本。主身者神,养神者精,益精者气,资气者食。从饮食中获得气,用气来益养精血,精血又抚养于气,气充足也就具有了神,而神气充满后,身体得到了保全,这都是相互作用的,故称食为生民之天,活人之本。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说:“资食以存生,而不知食之有成败。百姓日用而不知,水火至近而难识,余概其如此,聊因笔墨之暇,撰《五味损益食治》篇,以启童稚,庶勤而行之,有如影响耳。”又说:“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元代宫廷太医忽思慧说:“上古圣人治未病,不治已病,故重食轻货,盖有所取也。”现代医学也认为,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条件,对人身健

康是至关重要的。饮食得宜,可以摄取各种养分,延年益寿,饮食失当,又是致病折寿的原因。所以,光从口味出发来考虑饮食问题,是很不够的,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现代生活中,人们应该从细微处体会到饮食对身体的重要性。1.少量多餐,反对暴饮暴食

我国历代养生学家都十分重视“饮食有节”。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告诫说:“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可过多;饱食过多,则结积聚;渴饮过多,则成痰。善养性者,

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则难消也;

常欲令如饱中饥,饥中饱耳。”因为人体是一个平衡的整体,能量的贮存、转化、利用也要不断地在更新过程中保持平衡,适量的运动是维持这一平衡的必要条件。应该做到饱中有饥,饥中有饱。吃得太饱,加重胃肠负担,对消化不利,特别在临睡前尤为不宜,

能量过剩,除造成身体肥胖外,还可导致多种疾病。

2.注意五味平和,勿使过偏

《黄帝内经》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食物有甘、酸、苦、辛、咸五味,古人主张饮食的五味要配合得当。大凡古人调和食物,按五行归类,酸属春,苦属夏,辛属秋,咸属冬,所以,春、夏、秋、冬四季分别用酸、苦、辛、咸四味调和食品。现代医学认为:酸辛太过,会诱发或加重溃疡病;食用糖过量,与

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病、近视、龋齿都有密切关系;食用盐过量,是引起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

3.注意肉类卫生,少食肉

我国养生学家历来主张饮食宜清淡,忌味重肥浓。孙思邈的《千金要方》说:“厨膳勿使脯肉常盈,常令俭约为佳”,“善养性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凡可食之肉本无毒,或自死及着疫死,则有毒,食之者心困闷而吐利(痢)。”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说:“诸肉臭败者不可食”、“猪羊疫死者不可食”。清淡,

是与浓厚肥腻相对来说的。一是指五味的进食适可而止,口味不

可过重。二是说,宜常食新鲜蔬果、杂粮等营养丰富而易吸收的食物。少吃些肉,多吃些蔬菜、水果等其他有益食物是很重要的。清淡的食物,一般都有利于消化吸收,而且可防止多种疾病。多吃肉,特别是肥肉,容易引起心血管系统的疾病。所以饮食结构以素为主,以荤为辅,荤素同食,比较合理。

4.饮食要合乎时序,注意时令

调和饮食滋味,要合乎时序,注意时令,以饮食养生疗疾,

也要顺应自然规律和调顺四时的原则。《礼记?内则》上说:“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元代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也论及饮食与四时、气候的关系,并对四时的主食提出了他的主张:春宜食麦,夏宜食绿豆、菽,秋宜食麻,冬宜食黍。炎暑之季,切忌过食生冷与油腻厚味,宜食甘寒、利湿清暑少油之品,常可选食西瓜、冬瓜、白兰瓜等瓜果,常饮绿豆汤,并以灯心、竹叶、酸梅水、冰糖煎水代茶饮用,取其清热、解暑利湿、养阴益气之攻。秋气凉燥,当少食辛燥,选用蜂蜜、秋梨等柔润之物,山药、苡米等健脾补胃之品。冬季万物潜藏,天寒地冻,阴盛阳衰,进食胡桃、羊肉之类,自可补肾助阳,以迎来年。

5.饮食时精神要愉快,勿抑郁,勿动怒

平静愉快的情绪有利于消化功能正常进行,食前和食中

保持这种情绪,对健康有重要的意义。清朝李渔说:“怒时食物易下而难消,哀时食物难消亦难下。”忽思慧说:“薄滋味,省思考,节嗜欲,戒喜怒。”心情开朗,精神愉快,是养身的第一要诀。吃

饭的时候,如争吵动怒,或内心郁塞,都会影响消化,导致各种疾病。

6. 食后的卫生和保健

孙思邈说:“食毕当漱口,令人牙齿不败。口香……饭已,以手摩面及腹,令津液通流。”又说:“中食后,还以热手摩腹,行一二百步;缓缓行,勿令气急,……饱食不宜急行。”养生之道,不能饱食便卧及终日久坐,都有损长寿。食后应缓行数百步,并以此为修身养性之快事。常言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忽思慧说:“凡食讫,温水漱口。令人无齿疾口臭。”“凡清晨刷牙,不如夜刷牙,齿疾不生。”饭后缓行、食后忌卧、饭后摩腹等观点,现在已经成为一般的保健常识。

除了饮食养生,还要注意生活中行为的养生之道。平时我们经常重复的那些动作,跟我们健康极其相关。疾病和生活方式有关,跟吃喝拉撒睡密切相关,主要是生活因素造成的,所以也称为生活方式性疾病,是现在疾病的主导性作用,也就说糖尿病,高血压,中风,肺癌,等等疾病都和生活方式有关。怎样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首先,我们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用四个字来概括,叫做顺其自然,那我们看看怎么样才能顺其自然:吃的方面要顺其自然;要顺地域的自然;顺季节的自然;顺体质的自然。

我们生活中总会养成一些有形或无形的习惯,其中就蕴含了养生之道。

一、吃的习惯

吃的习惯是因人而异。吃的问题,无非是时间数量质量结构。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那么什么叫早餐吃好?高质量,精细。早餐最低限度要保持有蛋白质,不要只有碳水化合物;中午要吃饱,是因为中午饭过后要到六七点钟才吃饭,所以要吃饱。但是这里有个问题,有些人吃饱了之后要午休,要躺,那“躺”要怎么躺才好?中午吃饱饭后千万不要立即躺下去,最少十五分钟以后再休息。第三个是晚上少吃。如果实在肚子饿,可以吃些流质性的食物,但不要吃得太多。营养学会推荐的一个膳食宝塔,最基层就是谷粒,最上面的是油脂类的,豆类在第四层,豆类食品是非常高蛋白的。

二、喝的习惯。

喝,首先是水。喝水多,肾脏就加速分解速率,加速排毒,但是不要等到感觉口渴才喝水。少喝饮料,但不是不喝,有些功能饮料也能喝,但喝什么都不如喝开水,或者矿泉水。喝酒绝对不能逞强,只要感觉这一杯和前面拿那杯的味道不一样了,就绝对不能再喝了。三、三、拉的习惯

大便最好保持每天一次,有的人每天两次也没事,但至少要有一次,如果总是不正常就会便秘,便秘就会刺伤肛门,时间过长,肛门的血管给压扁,就会出血。解大便最好的时间就是晚上,而不是早上。虽然有很多人选择早晨上厕所,但并不好,人体通过大小便及汗腺等器官向体外排出废物及毒素,尤其是大便在体内停留时间越长,产生的毒素越多,所以每晚排空大便,对身体

是非常有好处的。

四、睡的习惯

亚健康的一个突出表现是疲劳综合症。一个人的睡觉时间最好能保持每天7~8个小时,包括午睡,而且午睡的时间不应超过一小时。人的睡眠分两种,深睡眠和浅睡眠,深睡眠眼球是快速转动的,全身放松,所以最低限度一个人要保持两个小时的深睡眠。最少保持在十二点到两点两个钟头的深睡眠。睡觉的穿着,最好是裸睡。

四季养生论文赏析

作者:https://www.docsj.com/doc/43501128.html, 四季养生论文赏析 四季养生就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寒、热、温、凉的变化来养生。就是养生要和天时气候同步。中医养生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古人在养身方面也有很多自己的研究,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知识。一年又四季,四季各有变化,人的身体也会随着而改变,保健中心认为养身之道亦要因时而变。 一、春季养生 春为四时之首,既是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的时令,也同样可以看作是养生的开始,此时,人应该本着“人与大地相应”的基本出发点,顺其自然向上向外疏发人体之阳气。所以,春季养生的一个重点就是要注意保卫体内的阳气,使之由弱到强逐渐旺盛起来。凡有耗伤阳气及阻碍阳气的情况皆应避免,而且还要积极地去倡导一种雅致舒心的生活 所以在春季之时,要注意保持自己愉悦的心情日常生活要安排得丰富多彩。《寿亲养老新书》里载有十乐:读义理书,学法帖字,澄心静坐,益友清谈,小酌半醺,浇花种竹,听琴玩鹤,焚香煎茶,登城观山,寓意弈棋。清代画家高桐轩也有“十乐”,即耕耘之乐,把帚之乐,教子之乐,知足之乐,安居之乐,畅谈之乐,漫步之乐,沐浴之乐,高卧之乐,曝背之乐。可见,在生活中结合自己的情趣爱好,不仅是生活的丰富,还是一种生命的颐养春季休闲中心认为还应多食红枣,蜂蜜,韭菜,春笋,樱桃,菠菜等食物 二、夏季养生 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此时是新陈谢的时期,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活跃于机体表面。夏季养生重在精神调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热助热,火上加油。心静人自可达到养目的目的。 夏天养心安神之品有茯苓、麦冬、小枣、莲子、百合、竹叶、柏子仁等,这些都能起到养心安神的作用。在饮食方面,应多吃小米、玉米、豆类、鱼类、洋葱、土豆、冬瓜、苦瓜、芹菜、芦笋、南瓜、香蕉、苹果等,少吃动物内脏、鸡蛋黄、肥肉、鱼子、虾等,少吃过咸的食物,如咸鱼、咸菜等 三、秋季养身 秋季,气温开始降低,雨量减少,空气湿度相对降低,气候偏于干燥。秋气应肺,而秋季干燥的气候极易伤损肺阴,从而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重者还会咳中带血,所以秋季养生要防燥。 秋季,在燥气中还暗含秋凉。人们经夏季过多的发泄之后,机体各组织系统均处于水分相对贫乏的状态,如果这时再受风着凉,极易引发头痛,鼻塞、胃痛,关节痛等一系列症状,甚至使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老年人和体质较弱者对这种变化适应性和耐受力较差,更应注意防凉。 秋气内应肺。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是人体真气之源,肺气的盛衰关系到寿命的长短。秋季气候干燥,很容易伤及肺阴,使人患鼻干喉痛、咳嗽胸痛等呼吸疾病,所以饮食应注意养肺。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甘蔗、燕窝、梨、芝麻、藕、菠菜、鳖肉、乌骨鸡、猪肺、豆浆、饴糖、鸭蛋、蜂蜜、龟肉、橄榄。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此外还可适当食用一些药膳,如:参麦团鱼、蜂蜜蒸百合、橄榄酸梅汤 四、冬季养生 中医认为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冬令进补以立冬后至立春前这段期间最为适宜。冬季养生主要指通过饮食、睡眠、运动、药物等手段,达到保养精气、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寒气内应肾。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是人体的“先天之本”。冬季,人体阳气内敛,

中医药文化论文:对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初步认识与实践

中医药文化论文:对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初步认识与实践[摘要] 本文通过对我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创新进行总结和分析,从建立和完善中医药文化建设体系、医院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医院良好形象的塑造等方面,提出了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笔者认为,创新管理机制,培植中医药文化,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是中医医院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实践与创新;对策与建议 中医医院作为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有利于体现中医医院的基本特征,巩固以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本文通过对我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创新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了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 实践与创新 1.1 领导重视,群众参与。2008年,我院制定了《中医药文化建设大纲》,提出了中医药文化建设目标,明确由一名院领导主抓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通过召开动员会、举办培训班、收看专题片等全院性的活动,广泛深入发动群众,帮助职工转变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初步形成了“领导班子

重视、各科室齐抓共管、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的中医药文化建设格局。 1.2 明确目标,强化措施。在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过程中,以医院精神培育为核心,确立了院训、办院宗旨、服务理念和核心价值观。2009年,提出了“以中医药文化促进内涵建设,用深度服务打造优质品牌”的服务文化建设构想,研究制定了门诊、住院、出院、家庭服务等各个环节的服务流程和服务规范,并建立了院、科二级督导、检查机制,把每个环节的服务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内容,每季度进行一次督导、检查和考核,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要求各科室及时整改,有效地促进了服务水平的提高。 1.3 形式多样,注重实效。2010年,借新病房大楼峻工之机,对医院各种标示、壁画、宣传牌等文化设施进行了修缮和翻新,使门诊、住院部大楼的外观古今交融,显示了中医古朴典雅、简约大方的内涵;大楼内部凸显中医药文化经典标徽,如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画像和中医书法、古医名句、中草药图片等,使医院透射出中医药文化的氛围和品位。通过办宣传栏、讲课等形式,用“仁心仁术”、“杏林春暖”、“橘井泉香”等中医药传统佳话教育职工,要求职工做到对患者热情、文明、礼貌、周到服务,使医患关系更加融洽。此外,医院通过组织讨论会、中医基础理论培训班、

中医药文化与养生(校选课论文)

河南大学 本科课程论文 院系:外语学院 专业:英语非师范 姓名:王震 学号:2009170055 课程:中医药文化与养生 任课教师:王子华 01/01/2011

摘要:中医药文化是优秀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科学和哲学思想,是人民在千百年的中医药事业奋斗发展中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有必要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中医药文化。这不仅有益于我们自身,还可以使我们身边的人受益。本文将从中医药的发展、养生学的发展、饮食养生、药膳养生、情志养生和药酒养生来进行论述。 关键字:中医药、养生学、饮食养生、药膳养生、情志养生、药酒养生、发展 正文: 中医药的发展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等。西汉时期,开始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出现了“医工”,金针,铜钥匙等。东汉出现了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他已经对“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有所认识,总结了“八法”。华佗则以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名闻天下,还创立了健身体操“五禽戏”[1]。唐代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并总结经验,收集5000多个药方,并采用辨正治疗,因医德最高,被人尊为“药王”。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西学分科接近完备,并且统一了中国针灸由于传抄引起的穴位紊乱,出版《图经》。明清以后,??在明朝后期成书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中药最重要的著作。同一时期,蒙医、藏医受到中医的影响,在朝鲜东医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鸦片战争以后,现代医学(西医)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但中医在中国仍有相当的地位和影响。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医作为“古为今用”的医学实例得到中国共产党政策上的支持而得以发展。现代,中医在中国仍然是治疗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相较于传统中医,现代中医的革新发明,值得加以关注的包括:小针刀,传统药物注射制剂,科学中药等。 在国际上,针灸[2]在引起医学界极大兴趣。在现今世界的医疗体系中,中医学被归类为替代医学(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CAM)中的一支而受到重视。世界卫

《中医养生学》论文

《中医养生学》论文 1,谈谈对中医养生学的认识 中医养生学,是研究和阐释人类生命发生发展规律,预防疾病,增强体质,益寿延年基础理论、方法的一门实用学科。 养生就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和研究中国传统的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并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保健活动的实用科学。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养生学吸取各学派之精华,提出了一系列养生原则。加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等,使养生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中医养生学说来源于中国古代道家的哲学思想——法于自然,返朴归真。道教鼻祖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之道,乃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道德经》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认为和。” 《淮南子·原道》云:“道生一,一生二”,这里“一”指宇宙间气的总称,“二”即指阴阳。 《内经》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妙真经》云:“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去生,非生去人。故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道”相当于现代哲学术语中的“自然法”或“自然规律”。它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包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所以必须循道。人类进化是在顺应自然,改造自然中才懂得循道,而且将养生与循道,两者应如何“相守”与“相保”,相互联系,相互为用,二者不可偏废的道理,早就告诫世人。 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记载:“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超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这就是古人的养生法则。

中医药文化与养生_论文

中医药文化养生之食与行 中医药文化凝聚了中国优秀文化的养生之精髓,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时刻与健康相关联,本文主要讲述了关于食与行,我们需要注意的养生之道。 关键字;运动养生情志养生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如果用一张图来表示那就是“太极图”。“太极图”集中体现了阴阳和谐的价值理念,体现了阴阳消长、阴阳转化的规律。而这恰恰就是中医认识疾病、预防疾病、治疗疾病的理论基础。中医是亲切的,而且是感情深厚的,对它就有了高度的认同感。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凝聚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的理念,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中医养生是指通过保养、调养、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以达到延年益寿、尽终其天年的目的。中医养生其实很简单,它不是要你特意去做一件与日常生活无关的事,养生恰恰就是日常生活,就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饮食与养生。 饮食养生指注意饮食方法及饮食宜忌的规律,并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适当的食物进行补养,不仅可以保证人体健康,还可以提高人体新陈代谢大的能力,是人类延年益寿的养生方法。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之俱来的是饮食结构的突然改变,造成了现在的各种饮食疾病吃的营养不均衡同样会导致严重的疾病。如代谢性疾病即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黄帝内经》里讲:“膏粱之变,足生大疔。”一是饮食宜清淡。平时多吃富含纤维的粗粮、蔬菜、水果,二是晚上要少吃。 饮食的原则是: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下午要吃少。三是用食物之偏纠人体之偏。中医治病是用药性之偏来纠正人体之偏,所以中医养生主张用食物之偏来纠正人体之偏。 第二要顺应四时。 认识生活在自然之中的,自然气交之中。《黄帝内经》说,运气就是运动着的气。这运动着的气在自然界的表现就是春、夏、秋、冬——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构成了自然界一切事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顺四时,就是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来调整自己的生活。 第三、调畅情志。 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惊恐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其两面性,既能利于人,又能害与人,同样人的情绪变化有利有弊。情志养生即指通过有目的的激发某种情志变化,可选择性的矫正太过情志所造成的气机紊乱,是即将破坏的身体机能

中医与养生论文对运动养生的理解

对运动养生的理解 2016 级交通运输(车联网方向)本科201601500060 宗春蕾 “动则不衰”是我们中华民族养生、健身的传统观点。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指 出, “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死于自己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因 而多次发出:“不要死于无知,不要死于愚昧”的忠告。人类有史以来,人们都希望自己长生不老。甚至有人花费毕生的精力去从事炼丹和发掘长生不老药的研究。随着社会精神和物质文明变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 人们不仅满足于长寿,还希望在长寿的同时又更高的生活质量。现在,越来越多 的人意识到了“运动养生”这个概念,开始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待生活的观 念也在不断地更新。 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完美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运动保健,又叫中医健身术,是指运用传统的体育运动方式进行锻炼。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识到宇宙生物界,特别是人类的生命活动具有运动的特征,因而积极提倡运动保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体育运动被作为健身、防病的重要手段,如 《庄子刻意》云:吹(口句)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己矣。此 导引之丄,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说明当时

用导引等方法运动形体 来养生的人,已经为数不少了。《吕氏春秋》中更明确指明了运动养生的意义: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 这里用流水和户枢为例,说明运动的益处,并从形、气的关系上,明确指出了不 运动的危害。非常明显,此在说明一个道理:动则身 健,不动则体衰。《黄帝内 经》也很重视运动养生,提倡形劳而不倦\反对久坐”、久卧:强 调应和于术数”。所谓术数:据壬冰注:术数者,保生之犬伦:即指 各种养生之道,也包括各种锻炼身体的方法在内。从上文我们可以得知,古人是 非常重视运动保健的,劫则不衰”是我们中华民族养生、健身的传统观点,这 同现代医学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 现代医学认为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养生的意义不仅在于养身,还在于养 心。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推崇运动养生的原因。 法国医生蒂索曾说:运动就其作用来说?几乎可以代替任何药物’但是也:

中医药与健康论文

中医药与养生【摘要】发展中医摄生保健及征询运用古代医学和祖国传统中医相结合的医疗实践,重视整体与部分、心理与生理的同一和平衡,保持治病与防病、治疗与康复并重的准则,对每一位病患进行全面、科学、专业的健康和疾病评估,制订完全的个性化预防、治疗、保健、痊愈计划, 药品在维护我们的身体健康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的身体一旦受到疾病的侵扰,譬如感冒、腹泻、发烧等,小到身体不适,大到身体重大疾患,都必须使用药品予以调节或治疗,才能恢复健康。因此,健康离不开药品,我们的生活离更不开药品,药品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关键词】中医药代谢平衡饮食燥热食品养生保健高血糖皮肤【正文】“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养生的内涵是延长生命的时限和提高生活的质量。中医养生文化以达“和”为精魂,即茫茫宇宙,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斗则俱损,和则两利。故人类与自然应“和”,人类本身应“和”,每个人的身心也应“和”。为达此“和”态,中医养生文化从理念上提出顺应自然、协调阴阳、未病先防、形神共养、动静互涵、调和脏腑、畅达经络等;在策略上拥有饮食养生、房事养生、运动

养生、精神养生等;在具体方法上拥有饮食、针灸、按摩、推拿、足浴、音乐等。中医养生文化的核心理念即“灌其根,培其本,善其后”,防亚健康于未然。“灌其根”——做好产前养生中医学认为,先天禀赋和体质因素与亚健康的发生密切相关。体质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体的健康状况。一项全国调查发现,气虚体质与亚健康的关系最为密切,特别是由于推动人体生长发育的元气不足而导致亚健康状态的更为多见。21世纪中国医学发展的战略重点前移,其内容包括:从单纯重视生命后期到重视生命全过程,尤其重视生命前期,以至个体发生之前,尽可能将遗传性疾病控制在受孕之前。中医养生学早在夏商周时期,就开始重视性与生育的卫生。首先,避免近亲结婚。《曲礼》中指出:“男女同姓,其生不藩”;其次,反对早婚早育。提出“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再次,重视胎教。如夏商周时期的《列女传》已记载了最早的胎教:“太妊者,文王之母也,及其有妊,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最后,现代社会由于受自然、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增强新生儿的体质,预防亚健康状态的出现,提倡多角度注意养生。一方面男女双方在孕前应注意自身体质,做好产前检查,以保障新

中医药养生论文

中医药养生论文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中医养生学论文 【摘要】 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讲,养生讲究辨证施用、三因(因人、因地、因时)制宜,注重辨别人们的体质特点,并根据体质特点、所处地理环境特点、发病季节的气候特点,辩证用药调理。本文阐述了不同体质的养成、变化和养生原则,并根据自身属于气虚体质的特点,从自己本身的饮食、生活和药理保健出发,结合中医体质养生思想体系的内容,提出合适的养生改进措施,从而达到保持身体健康,机体功能正常的状态。 【关键词】民以食为天药食同源无为而治 【正文】 名以食为天:从古至今,关于饮食的话题和食材的研究一向被人所津津乐道,也因此探究出了不少由饮食入手的养生之道。饮食搭配和调养得当,可以充分地补充我们日常活动所需的营养,提高我们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使我们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正如《寿亲养老新书》所说:“主身者神,养气者精,益精者气,资气者食。食者生民之大,活人之本也”,饮食是人赖以生存之本,合理地调配饮食,才能固气养精,供给五脏六腑的正常运作,长期合理的饮食规划,从长远看来对身体的衰老有一定的抵抗作用。 从饮食的过程来说,饮食要“定时”,即三餐要有规律。规律的饮食能使脾胃更好地消化和吸收食物,供给身体所需的养分。在学习和工作中忙碌的我们常常忽略早餐的重要性,或是畏寒索性睡过了早餐的时间,三餐的时间也比较随性,无规律可言,长此以往会损害营养的吸收效率和消化的程度,对身体的损害是可观的。 饮食也要“定量”。看见喜爱的食物就多食甚至到饱胀的程度,不喜欢就少食,这样的偏食和过量饮食都是不对的。吃得太多会加重脾胃的负担,使脾胃超负荷地工作,使胃壁变薄,胃粘膜受到损伤。《内经·素问》中提到的“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正是这个道理。 饮食也不可过于追求速度。饮食应当细嚼慢咽,充分发挥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从而减轻脾胃的负担,提高消化吸收的效率。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习和工作再忙碌,我们也不应该牺牲饮食的时间来增加工作效率,只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反效果。 同时,饮食也提倡“专致”。也就是说饮食要一心一意,不可一心二用甚至一心多用。许多人以为这么做是节省节省时间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其实不然。饮食的过程中血液大量回流到消化道以促进吸收,脑部的血液供给就相应减少了。边饮食边工作,不仅此时的工作效率低,并且影响了肠胃的运作,可谓得不偿失。 根据季节来划分,一年四季中饮食要顺从春夏秋冬的交替而做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身体四季的不同需求,正是所谓的“因时养生”。因时养生,就是按照时令节气的阴阳变化规律,运用相应的养生手段保证健康长寿的方法。这种“天人相应,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是中国养生学的一大特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古人总结出的四季养生方法是科学的阐释。首先,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而不宜食酸收之味。春夏之际正是由寒转暖、大地回温、阳气聚敛之时,故调阳是顺应气节的养生之

浅谈中医药传统文化

想当年风流年少 ——浅谈中医药传统文化 【摘要】以古代文献为依据,研究中医的形成发展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间的密切联系。认为易文化孕育了中医,并与之相伴相通。儒家的中庸思想丰富了中医治疗和药方制剂原理。道家是中医养生理论主要的思想来源,佛家的慈悲平等的观点对医德的构建起到补充作用。中医在古代文学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传统文化与传奇中医之间相互碰撞、交融,最终发展成独具特色的中医传统文化。 【关键词】传统中医古代文化哲学养生诗词 【正文】 中医是诞生于华夏大地的,一门古老而又神秘的科学。纵观其的发展的漫漫历程,就像一位风流的少年郎,一举手一投足,莫不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暗香。所以,想学好中医就必须对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常识有所了解。 易文化与中医 易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它中提出了气的观点和阴阳的概念。古代哲学家认为气是宇宙的本原,是构成一切事物的物质基础。万物均是阴阳两分,又可以划分为金木水火土五中属性。阴阳五行学说是祖国中医的理论核心,可以说不懂阴阳,勿论中医,不晓五行,莫谈中医。 《周易》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中有着难以替代的引领作用。可谓是百学之源,诸子之宗。而易医更是紧密相关,易为中医之本。 中医与周易的这种关联,历来被医学家所重视,从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医学《易》学之间水乳交融的紧密关系。药王孙思邈也在他的《备急千金药方》中写到 “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熟《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 到明代张介宾写成《医易义》一书,便形成了独特的医易学。易经中本身就有一些零散的中医知识和养生保健的医学思想,而《周易》所阐述的阴阳学说,更是全部贯穿于中医学之中。如张介宾所说“医道虽繁,可以一言以蔽之,曰阴阳而已”。 2.儒释道与中医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种悠久的文化传统,使得中医在自身发展中,不断地

中国传统医药文化(校选课论文)

公共选修课《中国传统医药文化》期末考核论文 姓名:*** 班级:201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手写签名:学号: ****** 题目:中医药文化与养生 正文: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等。西汉时期,开始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出现了“医工”,金针,铜钥匙等。东汉出现了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他已经对“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有所认识,总结了“八法”。华佗则以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名闻天下,还创立了健身体操“五禽戏”[1]。唐代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并总结经验,收集5000多个药方,并采用辨正治疗,因医德最高,被人尊为“药王”。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西学分科接近完备,并且统一了中国针灸由于传抄引起的穴位紊乱,出版《图经》。明清以后,??在明朝后期成书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中药最重要的著作。同一时期,蒙医、藏医受到中医的影响,在朝鲜东医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鸦片战争以后,现代医学(西医)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但中医在中国仍有相当的地位和影响。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医作为“古为今用”的医学实例得到中国共产党政策上的支持而得以发展。现代,中医在中国仍然是治疗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相较于传统中医,现代中医的革新发明,值得加以关注的包括:小针刀,传统药物注射制剂,科学中药等。 在国际上,针灸[2]在引起医学界极大兴趣。在现今世界的医疗体系中,中医学被归类为替代医学(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CAM)中的一支而受到重视。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2年5月26日发表“2002-2005年传统医药研究全球策略”,邀请全球180余国将替代医学纳入该国的医疗政策。 养生学的发展 养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源远流长,亘绵数千年。我国医学对养生保健的研究由来已久,从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开始,历代有众多的医家、佛家、道家对养生之道作过详细而深刻的发掘和论述,逐步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医养生理论。 养生[3]一词,原出《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健康与长寿一直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美好愿望,因而养生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遍布世界。 各种养生方法” 体质养生 体质,即机体素质,是指人体秉承先天(指父母)遗传、受后天多种因素影响,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 1.阴虚体质养生法 精神调养:此体质之人性情较急躁,常常心烦易怒,这是阴虚火旺,火扰神明之故,故应遵循《黄帝内经》中“恬淡虚无”、“精神内守”[4]之养神大法。平素在工作中,对非原则性问题,少与人争,以减少激怒,要少参加争胜负的文娱活动。 饮食调养:应保阴潜阳,宜清淡,远肥腻厚味、燥烈之品;可多吃些芝麻、糯米、蜂蜜、乳品、甘蔗、鱼类等清淡食物,对于葱、姜、蒜、韭、薤、椒等辛味之品则应少吃。 2.阳虚体质养生法

河南大学标准中医药文化与养生论文

浅谈中医药文化与养生 专业:会计学 姓名:纪国忠 电话:155******** 选课时间:2014年6月周二9-10节 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从小接触到的第一个给我留下人与自然印象的是《道德经》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从自己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我的理解中,从整体观来看,人既然是在自然中产生的,就应该顺应自然,因为两者是一个整体,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部分与整体相协调,形体与精神并重,当然人与自然与社会也是密不可分;从统一性来看,人与自然、社会具有统一性,功能与自然相统一,这种思想在古代就被成为“天人合一”。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紫仁杰的变化又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人体。 正是从我们人与自然统一性与整体性的观点,《千字文》中的“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也启发了我们要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来养生和生活,以此来保证我们身体上的健康。 人体在不同的季节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春季篇 春季,作为一年四季的开始,万物萌生,生机勃勃,人的新陈代谢也随着春季到来而日趋旺盛,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说:“春三月,刺猬发春,万地俱生,万物以

荣”。由于人体的活动量在春季逐渐加大,所以,血液循环、营养供给都需要相应增加。肝脏则是贮藏和调节血量的脏器,在春季到来之时,肝脏的生理活动即随新陈代谢的萌盛而相应增加。所以,春季是肝脏机能活动旺盛的季节,这就是中医所说的“春应在肝”的道理。如果肝脏机能正常,就可以适应春季的变化而健康无病,反之,肝脏机能失常,适应不了春季的气候变化,就会出现由于肝脏失调而引起的一些病症。肝气旺盛也使得人的精神情绪随之高昂亢进,使原有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等疾患的人易因天气变化而出现激愤、骚动、暴怒、吵闹等状态。 同时,对我们影响较大的是春困,因为冬季皮肤血管收缩,春季天气变暖,血 管、毛孔扩张,相对稳定的血流量供应皮肤的血流增加,供应脑的血液相对减少,从而造成春困。春困不是病,而是一种正常的季节性变化时出现的生理现象;春季多风,而风邪是春季疾病外感因素的主要因素,它可能引发各种传染性、流行性疾病,如感冒扁桃体炎、肺炎等,所以春季要谨防流行病。;春季是冬夏转换交替的季节,冷暖气流互相交争,时寒时暖,乍阴乍晴,天气变化无常。气候的不稳定,使对气候敏感的人有诸多不适应,对此,敏感之人要注意起居调摄。 夏季篇 夏季是一年里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对于人来说,此时正是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正如《黄帝内经》所说:“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 交,万物华实。”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此时是新陈 代谢的时期,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活跃于机体表面。立夏之后自然界的变化是阳气渐长、阴气渐弱,相对人体脏腑来说,是肝气渐弱,心气渐强。夏季君火当令,天暑地热,暖热之气盛,人应晚睡早起,顺应自然,保养阳气。 同时,夏令三伏,自然界烈日炎炎,阳气旺盛,此时人体为了顺应天时,机体处于“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的境地,腠理开泄,汗液增多,加上暑气逼人,常常导致人体阳气宣发太过而出现体内阳气匮乏的夏令生理特征。

中医药与健康论文

中医药与养生 【摘要】发展中医摄生保健及征询运用古代医学和祖国传统中医相结合的医疗实践,重视整体与部分、心理与生理的同一和平衡,保持治病与防病、治疗与康复并重的准则,对每一位病患进行全面、科学、专业的健康和疾病评估,制订完全的个性化预防、治疗、保健、痊愈计划, 药品在维护我们的身体健康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的身体一旦受到疾病的侵扰,譬如感冒、腹泻、发烧等,小到身体不适,大到身体重大疾患,都必须使用药品予以调节或治疗,才能恢复健康。因此,健康离不开药品,我们的生活离更不开药品,药品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关键词】中医药代谢平衡饮食燥热食品养生保健高血糖皮肤 【正文】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养生的内涵是延长生命的时限和提高生活的质量。中医养生文化以达“和”为精魂,即茫茫宇宙,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斗则俱损,和则两利。故人类与自然应“和”,人类本身应“和”,每个人的身心也应“和”。 为达此“和”态,中医养生文化从理念上提出顺应自然、协调阴阳、未病先防、形神共养、动静互涵、调和脏腑、畅达经络等;在策略上拥有饮食养生、房事养生、运动养生、精神养生等;在具体方法上拥有饮食、针灸、按摩、推拿、足浴、音乐等。中医养生文化的核心理念即“灌其根,培其本,善其后”,防亚健康于未然。 “灌其根”——做好产前养生 中医学认为,先天禀赋和体质因素与亚健康的发生密切相关。体质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体的健康状况。一项全国调查发现,气虚体质与亚健康的关系最为密切,特别是由于推动人体生长发育的元气不足而导致亚健康状态的更为多见。 21世纪中国医学发展的战略重点前移,其内容包括:从单纯重视生命后期到重视生命全过程,尤其重视生命前期,以至个体发生之前,尽可能将遗传性疾病控制在受孕之前。 中医养生学早在夏商周时期,就开始重视性与生育的卫生。首先,避免近亲结婚。《曲礼》中指出:“男女同姓,其生不藩”;其次,反对早婚早育。提出“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再次,重视胎教。如夏商周时期的《列女传》已记载了最早的胎教:“太妊者,文王之母也,及其有妊,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最后,现代社会由于受自然、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增强新生儿的体质,预防亚健康状态的出现,提倡多角度注意养生。一方面男女双方在孕前应注意自身体质,做好产前检查,以保障新生儿具有良好的遗传素质;另一方面,要注意房事养生。房事应在安静、舒适、健康、愉悦的气氛中进行,男女双方患病时不宜同房。

旅游文化与中医药文化

旅游文化与中医药文化 一、浅析旅游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摘要:近年来,我国旅游业作为一门新兴的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本文从旅游文化学的角度,论述了旅游和文化的关系,以及旅游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并指出由旅游引起的文化交流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态势——旅游文化。旅游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引起思考,为此就如今的现象进行分析,旅游与文化结合,使得两者得到充分说明。关键词:旅游;文化;密不可分如今,人们除了物质生活之外,更关注精神生活,只要看每次节日一票难求的局面我们就会不得而知,现如今有很多人出去旅游。说到旅游,我们就不得不说到旅游文化。旅游文化问题既是旅游问题又是文化问题。在普遍意义上说,文化是本质性的,旅游表现为现象。“旅游”一词,最早见于南朝梁沈约的《悲哉行》一诗:“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从沈诗中看,旅游在当时已含有外出旅行游览的意思了。从字面上理解,旅游是指人在空间中有目的的活动,到异地他乡去旅行游览。远古时代,人们为了争取最佳生存空间,采取了种种方式,其中就包括旅游。人们在崇拜远方的心理的驱使下,怀着对异地的憧憬,不知不觉迈出了旅游的第一步,从此一发不可收。近现代意义的旅游,始于十九世纪中叶。从此,人类的旅游活动出现了崭新的面貌,旅游业逐渐成为一项新兴产业得到蓬勃发展。旅游,作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什么?由于其语意的丰富性,多年来一直是文化学者、人类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考古学家说不清、道不明的一个问题。美国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回顾》中列举了欧美对文化的一百六十多种定义。就西方而言,基本能够达成共识的,在最宽泛的意义上,文化指特定民族的生活方式。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这样给文化定义:“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就对其可以作一般原理的研究的意义上说,在不同社会中的文化条件是一个适于对人类思想和活动法则进行研究的主题。”(引自马文·哈里斯《文化人自然——普通人类学导引》,顾建光、高云霞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6页)它将文化定义为特定的生活方式的整体,包括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提供道德的和理智的规范。它是学习而得的行为方式,并非源于生物学,而且为社会成员所共有。文化作为信息、知识和工具的载体,它是社会生活环境的映照。文化作为制序(institution)、器物与精神产品,它给予我们以历史感、自豪感,据此我们理解人的生命存在、意义和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文化作为人类认知世界和认知自身的符号系统,它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切成果。 我们来探讨一下旅游和文化的关系: (一)民族文化关系着旅游产品的竞争力。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为文化的竞争。业内人士都清楚,旅游的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体现着对文化的应用、旅游产品的品位,反映了策划、规划、开发者对文化的理解。只有把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的旅游产品才更具有生命力。这个基本规律对于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更是表现得极为突出和典型,例如:西双版纳的傣族泼水节、杨丽萍的原生态大型歌舞《云南印象》等,都是对民族文化充分理解

中医药保健与人类健康

中医药保健与人类健康 药品在我们的身体健康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我们的身体一旦受到疾病的侵扰,譬如感冒,腹泻,发烧等,笑道身体不适,大到身体重大疾患,都必须使用药品予以调节或治疗,才能恢复健康。因此,健康离不开药品,我们的生活更离不开药品,药品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下面我们具体谈谈中医与中药保健跟我们的日常生活。 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以其特有疗效与作用,为人类的健康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防病治病、康复保健方面显示出的独特优势和魅力。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对预防、医疗、康复、保健养生等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中药的应用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在一些疑难病症和中药以其整体调整和多靶点的作用特点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 我们具体说说在中医里的关于保健的指导知识,智者之養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是强化脏腑的协同作用,增强机体新陈代谢的活力。二是当脏腑间偶有失和,及时予以调整以纠正其偏差。这两方面内容,作为养生指导原则之一,贯彻在各种养生方法之中。 如:四时养生中强调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养肾;精神养生中强调调情志舒畅,避免五志过极伤害五脏;饮食养生中强调五味调和,不可过偏等。 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实寒变,奉长者少。夏三

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极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中医养生主张形神俱养,首重养神。养神之道贵在一个“静”字,使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保持在淡泊宁静的状态,做到摒除杂念,内无所蓄,外无所逐。主张专心致志,保持精神静谧,“寡言语以养气,寡思虑以养神”,避免“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要想使身体健康无病,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还在于保养肾精,也即狭义的“精”。精足,则人之生源充足,生源足则防老抗衰有术。《千金要方》中指出:“精竭则身惫。故欲不节则精耗,精耗则气衰,气衰则病至,病至则身危”。告戒人们宜保养肾精,这是关系到机体健康和生命安危的大事。足以说明,精不可耗伤,养精方可强身益寿 中医养生的内容;情志养生,心理养生,饮食养生,起居养生,运动养生。 1情志养生;中医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

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

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 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和医学的兴旺发达,人们对健康的意识前所未有地增强,铺天盖地的营养学与养生学知识的推广让人们对健康的奥秘懂得不少。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我们看到近半个世纪以来,人类所面临的疾病似乎越来越多,很多人饱受着癌症、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中风、骨质疏松等种种现代病的困扰,甚至一些看起来不是很严重的诸如感冒、发烧之类的小毛病,也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治愈。更有很多人在治病的过程中,体质竟然每况愈下。这些病使现代医学相形见绌,似乎无人可逃过现代病魔的折磨。这真是天大的笑话。 怎么会科技愈发达,人类反而在疾病面前愈无助?世界上的科学家们给出了各种答案,也试图从各自途径探究真正的养生之道。然而,真正让人信服的,实在是少之又少,怪不得很多人会说,凡是市面上的保健品公司,几乎都是骗子公司了。 人类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摆脱病魔的纠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我们回归古老的中医药养生文化理念时,一切的答案似乎越来越清晰,传出的声音也越来越让人兴奋。中医药养生文化告诉我们,人类现有的所有疾病绝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发生的,而是完全可以治疗、可以预防的。 现代科学所谓“基因”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称为“天赋”,即“先天禀赋”。中医文化中称“真元之气”。西方医学目前对人

“基因”方面的缺陷无能为力,所谓“修复基因”方面的研究还属于“前沿科学”正在不断探索中。 而我国中医理论对此却有几千年的成熟理论“先天不足后天补”。中医认为,生命的诞生是阴阳和合,精子与卵子合成而成。由于男女双方排出精卵那一时刻的身体条件不同,从而导致了新生命在孕育过程中先天禀赋的不同。在怀胎十月的过程中,先天禀赋及“真元之气”先化生出肾脏,最后才化生出脾脏,所以新生儿的脾胃虚弱,刚生下来不能直接吃食物,只能靠母乳维持生命。中医所称的“元气”,西医称免疫力,是先天的“真元之气”和后天的“宗元之气”两部分的综合。而“真元之气”保存在肾脏中,后天的“宗元之气”靠脾胃运化五谷得来,所以中医称“肾乃先天之本”、“脾乃后天之本”。 男女排出精卵的时刻,如果双方身体的五脏六腑都平衡,新生儿的先天禀赋就高,否则,比如男方肝气很强,女方肝气偏弱,强可以弥补弱。但如果男女双方肝气都弱,新生儿就会表现出肝功能天生弱。这样新生儿在诞生下来以后就会于肝经和胆经在身体通过的区域以“胎痣”的形式出现。如果新生儿先天肝胆没有问题,后天造成了肝胆损伤,身体同样会于肝经和胆经在身体通过的区域出现不同的标记给人以警示。青年时期以痣、痘、痦中医通称痤疮的形式出现、中年以皱纹的形式出现、老年以斑的形式出现,这就是中医望诊的理论根据。 随之相学也就诞生,其实相学就是以中医望诊的理论演变而

中医药文化与养生 论文

中医药文化养生之食与行 胡雯霞经贸学院企管2班201005910609 摘要:中医药文化凝聚了中国优秀文化的养生之精髓,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时刻与健康相关联,本文主要讲述了关于食与行,我们需要注意的养生之道。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与养生饮食养生行为养生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凝聚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的理念,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如果用一张图来表示那就是“太极图”。“太极图”集中体现了阴阳和谐的价值理念,体现了阴阳消长、阴阳转化的规律。而这恰恰就是中医认识疾病、预防疾病、治疗疾病的理论基础。中医养生是建立在中华文化的基础之上的。当老百姓从“春捂秋冻”、“冬吃萝卜夏吃姜”等谚语中感受到这里面含有中医养生的道理时,就不仅对中医是亲切的,而且是感情深厚的,对它就有了高度的认同感。 中医养生是指通过保养、调养、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以达到延年益寿、尽终其天年的目的。中医养生其实很简单,它不是要你特意去做一件与日常生活无关的事,养生恰恰就是日常生活,就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顺应四时。《黄帝内经》说,运气就是运动着的气。这运动着的气在自然界的表现就是春、夏、秋、冬——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构成了自然界一切事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顺四时,就是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来调整自己的生活。第二、要节制饮食。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之俱来的是饮食结构的突然改变,造成了现在的代谢性疾病即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黄帝内经》里讲:“膏粱之变,足生大疔。”一是饮食宜清淡。平时多吃富含纤维的粗粮、蔬菜、水果,而少吃鱼肉,因为鱼生火,肉生痰。《黄帝内经》讲:“五谷为养,五果为住,五畜为益。”二是晚上要少吃。饮食的原则是: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下午要吃少。三是用食物之偏纠人体之偏。中医治病是用药性之偏来纠正人体之偏,所以中医养生主张用食物之偏来纠正人体之偏。第三、调畅情志。中医学认为,人一方面是大自然的产物,在风、寒、暑、湿、燥、火等气候的变化中,完成其生、长、壮、老、已的过程;另一方面,中医更强调人是社会的人,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是人类特有的,而且这种情志活动是任何其他动物都无法比拟、代替不了的。第四、要慎用医药。就是谨慎地对待医生和药物。其实,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它治病只是打断疾病发展变化过程的某一个环节,关键还是要靠机体的自我调节,也就是靠人体的自愈能力。药是不能乱吃的,医是不能乱投的!

中医药文化与养生

养生先养心 摘要:最新研究表明,人类疾病的绝大部分都与不良心态有关。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喜怒哀乐,都有七情六欲。有各种各样的情绪,这是外界客观刺激所引起的精神上的反应。我们的感情、情绪,我们的心理活动本来就是多方面的。有不良情绪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善于控制它、调节它,要及时地排解它,而不能让它任意发展,否则就会受不良情绪的刺激和危害,而产生身体上的各种疾病。也就是说我们要学会养心,这里养心不是指保护好你的心脏,而是要调控好你的心态,即情志养生。学会情志养生,你就拥有了“不老之药”,不仅对你身体健康有很大裨益,而且还可以治愈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关键词:养生养心情志养生身心健康 所谓情志,即指喜、怒、忧、思、悲、惊、恐等人的七种情绪。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两重性,既能有利于人,也能有害于人。同样,人的情绪、情感的变化,亦有利有弊。正如熟话所说:“喜怒无常,过之为害。”人们将喜、怒、忧、思、悲、恐、惊列为致病内因。但在正常情况下,七情活动对机体生理功能起着协调作用,不会致病。七情六欲,人皆有之,情志活动属于人类正常生理现象,是对外界刺激和体内刺激的保护性反应,有益于身心健康。但七种情志激动过度,就可能导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和而引发各种疾病。所以七种情志一定要调理掌握适当。如果掌握不当,例如大喜大悲、过分惊恐等等,就会使阴阳失调、气血不周,首先是精神上的错乱,然后就会影响到身体上,形成各种疾病。 有的人由于过分怀旧,整日沉浸在那些残缺的、苍白的回忆里,以至于对眼前的一切都毫无兴趣,即使美好的生活也索然无味。有的人由于盲目攀比,总觉得自己得到的太少,失去的太多,事事不如别人,以至于悲观丧气,经常闷闷不乐,甚至患上了精神抑郁症。 还有的人由于严重消极,老感到自己被社会闲置,被人们漠视,以致心灰意懒,颓废变态,毁蚀掉了自己的心灵和意志。 更有的人由于贪心作怪,总以为自己应当拥有更多的财物,应该比别人生活得更好,以至于放弃了对自己的约束,不该拿的也拿,落了个晚节不保的结局。类似现象虽然大多事出有因,但不管哪一种,无不与心态失控有关,无不伤及身体健康,无不有损美好生活。由此可见,养心对养生是多么的重要。 "三气周瑜"是《三国演义》里面的一个故事。周瑜是吴国的大将军,才华横溢。而蜀国有一位诸葛亮,更是足智多谋。周瑜心胸狭窄,经常生气,他有句名言:"既生瑜,何生亮?"意思是既然生了我周瑜,何必再生诸葛亮?久而久之周瑜就积劳成疾。最后一次他生气的时候,血往上涌,一命呜呼了。所以怒则伤肝、伤气血,保持遇事不怒、不生气的心态非常重要。 还有《儒林外史》里面有一个故事《范进中举》。范进考举人老考不取,到五十多岁还考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