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北交大电气工程全日制专硕培养方案

北交大电气工程全日制专硕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

(学科代码:085207 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一、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包含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5个二级学科,其中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是省(部)级重点学科。经过多年发展,本学科形成了由40多位博士生导师、近百位硕士生导师构成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毕业生具有基础理论扎实、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就业范围宽的特点,就业率一直保持100%。本学科立足于服务轨道交通和电力新能源行业,聚焦行业共性基础理论和核心关键技术,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和发展战略,具有鲜明特色,并建立了良好社会声誉。

1、电机与电器

研究方向包括牵引电机及其控制,牵引电机轴承及润滑技术,智能化电器,电机电器动态分析、热分析及电磁场分析, 电机电器参数测试及识别,特种电机及其控制,储能技术及应用等。

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研究方向包括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智能配用电,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营,电力安全技术与工程等。

3、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研究方向包括高压电气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电力系统过电压保护与绝缘配合,电磁暂态模拟,气体放电理论及其在新技术中的应用等。

4、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研究方向包括电力电子装置与系统,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的网络化监测与智能化控制,工业用特种电源,轨道交通电气装备等。

5、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研究方向包括超导技术及应用,电磁场理论及应用,非线性电路与混沌理论及应用,电磁兼容理论与技术,电磁测量新技术等。

6、轨道交通牵引供电与传动

研究方向包括牵引供电系统理论与技术,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牵引电机及其控制,列车网络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在牵引供电系统应用,绿色轨道交通等。

7、新能源发电与主动配电网

研究方向包括新能源发电及并网技术,动力电池成组应用技术,电动汽车充电技术,主动配电网及能量管理技术,电能变换技术,微网技术等。

8、检测技术与智能控制

研究方向包括轨道交通状态检测与在线监测,新型传感器、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控制网络技术及其应用,嵌入式系统与实时系统等。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电气工程领域应用型高层次专门技术人才。本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满足以下要求: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崇尚科学,身心健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科学的精神,积极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电气工程领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发展方向及国际前沿。

3、具有从事应用型开发性研究与设计能力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职业素养。

毕业生可在电气工程领域的企业、科研院所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培养方式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采用阶段式培养,包括课程学习、企业实习实践和学位论文3个阶段。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培养阶段可以独立进行亦可交叉进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双导师制,第一导师为校内硕士生指导教师,另一位导师为具有高级职称的企业专家或其他具有丰富工程实际经验和责任心强的技术专家。第一导师为主要责任导师。具体培养步骤包括:(1)制定培养计划

研究生入学3个月内,以校内导师为主制订出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应根据本领域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基本要求,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制定。培养计划应明确论文选题范围及形式,对课程安排、实习实践计划以及撰写企业实习总结报告、撰写学位论文等提出要求,并给出进度计划。培养计划须经主管院长批准后才生效。

(2)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和企业实习实践可以相互交叉。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要求在申请答辩之前修满所要

求的学分。

(3)论文开题

论文题目要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

(4)企业实习实践

按企业要求完成实习实践内容,实习期间每3个月向学院提交一份企业导师签字的实习报告,以利于实习实践培养环节的管理和监控。在企业实习结束后,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企业总实习报告,并由企业相关专家就学生实践培养环节的表现给出鉴定意见。

(5)学位论文答辩

2、学习年限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基本修业年限为2年,最长修业年限为4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修最低学分为32学分。

具体见课程设置附表。

五、科学研究与实践

科学研究与实践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硕士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使研究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际训练中得到全面提高。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须在企业实习,了解企业工程实际需要,培养必要的工程实践能力,为学位论文奠定基础。有工作经验的研究生结合论文选题在企业实习实践时间一般不少于6个月;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习实践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实习地点可以是导师推荐企业和学院研究生培养基地,也可以由学生自行寻找。

企业实习实践和学位论文环节可相互交叉进行。

六、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训练研究生掌握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培养其具有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其能否获得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论文可在校内或企业完成,由导师决定。

1、论文开题

论文选题要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应体现行业或企业发展对新技术的要求。在第二学期学院组织学校及企业的有关专家在听取本人的开题报告后,对开题报告进行评审。

2、论文形式

学位论文须独立完成,应有一定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能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形式可多种多样,可采用研究论文、规划设计报告和产品开发报告等形式。

3、论文撰写

电气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论文字数一般不得少于4万字。

4、论文评审与答辩

(1)论文评审

学位论文的评审着重审核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核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审核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审核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审核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位论文由本领域或相关领域的2名教授、副教授、高工或其它高级职称的专家进行评阅。

(2)论文答辩环节

1)硕士生开题1年后方可申请论文答辩,答辩申请须经导师签字同意。

2)在答辩之前由实习企业的相关专家在企业实践鉴定表中就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工作表现给出鉴定意见,没有通过企业实践工作鉴定的将不能进行答辩。

3)答辩资格审批。学院根据培养方案中的要求审核申请答辩学生的资格,其中包括:①已完成培养方案所要求学分;②通过开题报告答辩;③完成企业实践鉴定;④论文工作已经完成。答辩资格审核合格,经学院批准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的送审和答辩工作。

4)学位论文送审。经学院抽签,参加公开答辩的同学,两本论文都将送外校评审,没有参加公开答辩的同学,在论文上交以后,由学院抽查部分同学的一本论文送外单位评审。以第一作者发表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B类及以上论文1篇,经认定后可以免外审。

5)学位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由3~5名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组成。

七、课程设置附表与其他要求

1、其他有关要求按照学校和学院的有关规定执行。

2、课程设置附表(总学分不低于32分)

课程性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时间

考核 方式 备注

春 公共课

2100930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0 √ √ 考试 7.0 21009307

自然辩证法概论

36 1.0 √ 考试 22007331 专业外语 32 2.0 √ 考试 25999301 信息检索 16 1.0 考查 25009310 知识产权 16 1.0 √ 考查 基础课

21008302

数值分析I 32 2.0 √ 考试 ≥2.0 21008303 矩阵分析I 32 2.0 √ 考试 21008305 最优化方法 32 2.0 √ 考试 25008305 矢量分析与场论 32 2.0 √ 考试 专业课

22007301 电网络理论 32 2.0 √ 考试 ≥14.0(专业课不少于8学分)

22007303 电磁场理论 32 2.0 √ 考试 22007324 交流电机系统分析 32 2.0 √ 考试 22007325 现代电机理论与设计方法

32 2.0 √ 考试 22007339 现代电力系统分析 32 2.0 √ 考试 22007340 现代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32 2.0 √下 考试 22007341 电力电子电路与系统 32 2.0 √下 考试 22007342

交流传动控制技术 32 2.0 √ 考试 22007338 工程电介质与电气绝缘 32 2.0 √ 考试 22007311 电力系统过电压及其保护 32 2.0 √ 考试 24007358

Renewable Energy Microgrid Systems

(可再生能源微电网) 32

2.0

考试

22007343 Power Battery Application Techniques

(动力电池应用技术) 32 2.0 √ 考试 22007344 牵引供电系统分析 32 2.0 √ 考试 22007345 轨道交通电力牵引技术

32 2.0 √ 考试 22007300 现代控制工程 32 2.0 √下 考试 22007302 数据通信与控制网络 32 2.0 √ 考试 选修课

22007330 非线性电路理论 32 2.0 √ 考查 24007341

超导及其应用 32 2.0 √ 考查 24007342 电磁兼容原理及应用 16 1.0 √ 考查 24007343 电工理论与技术进展

16 1.0 √ 考查 24007344

智能开关电器

16

1.0

考查

24007345 电机检测与故障诊断16 1.0 √考查24007346 交流伺服系统一体化技术16 1.0 √考查24007347 现代运载工具电驱动技术16 1.0 √考查24007348 现代电机——发电、储能新技术16 1.0 √考查22007310 电力系统自动化32 2.0 √考查24007301 电力系统数字仿真32 2.0 √考查24007350 直流输电32 2.0 √考查24007351 电力市场与电价16 1.0 √下考查24007340 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16 1.0 √考查24007304 电力管理信息系统16 1.0 √考查24007352 电力电子器件与应用技术16 1.0 √考查24007353 功率变换软开关技术16 1.0 √考查24007354 开关变换器建模与控制16 1.0 √考查24007355 大功率电能变换技术16 1.0 √考查24007356 电力电子系统仿真技术16 1.0 √考查24007308 高电压试验与检测技术32 2.0 √考查24007330 等离子体技术32 2.0 √下考查24007349 电气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16 1.0 √考查24007359 高速铁路弓网受流技术16 1.0 √考查24007360 高速列车技术16 1.0 √考查

24007357 Modeling and Control in Power System

and Smart Grid Applications

(电力系统建模与控制及其在智能电

网中的应用)

32 2.0 √下考查

24007364 Three-phase Converters Topologies and

Modulation Techniques

(三相变换器——拓扑和调制技术)

32 2.0 √考查

24007361 数字控制原理与应用16 1.0 √考查

24007363 DSP与FPGA原理及应用24 1.5 √考查

24007362 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24 1.5 √考查

24007365电气工程专论16 1.0 √√考查

跨学科课程32 2.0 √√考查13007304 创新创业 2.0 √√考查

补修课程导师指定附注一

实践环节22007346 工程实践导论32 2.0 √考查

6.0

530 企业实习实践 4.0

论文环节102 前沿讲座8次 2.0 3.0

304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1.0

附注一:对本科非本专业的研究生,应补修由导师指定的若干门专业主干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

院(系)审核意见:学院学位委员会审批意见:

签字:签字:

日期:日期:

附录1:企业实践鉴定表

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学生企业实践鉴定表姓名性别学号

系所专业

实习单位

实习时间自20 年月日至20 年月日

实习内容

个人总结

签名:

实习单位意见

(实习生思想表现、工作态度、实习内容和效果等方面的情况)

20 年月日

企业相关专家鉴定评语

20 年月日总

评成绩学院意见

注:研究生企业导师不能作为鉴定专家

院(系)审核意见:学院学位委员会审批意见: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铁道电气化)专业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铁道电气化)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二十一世纪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具有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能够进行电气工程与自动化领域的设计、开发、科学研究以及运行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具有较好的人文、社科、经济管理基础,在文学、艺术、社会学及公共关系学等方面有一定的素养。 3、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系统地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必要的专业知识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发展趋势。 4、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对本专业的电子、电气设备具有研究、设计、开发、检测和调试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专业工程应用能力。 5、具有较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及在本专业中进行计算机开发应用的能力。 6、对一种外语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达到国家四级以上水平。 7、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和工程意识。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开发和组织管理及实际工作能力。 8、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训练合格标准,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三、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四、专业特色 突出三年理论学习,一年多模式培养,面向电力系统、供变电技术、电气化铁道、城市轨道交通、电气技术诸领域,强调电子、电器、计算机应用,强、弱电结合,并重;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强调设备的调试、检测技术及故障分析和处理能力。 五、主干学科与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检测技术 主干课程: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电机与控制、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高电压技术、供电系统、供变电技术、继电保护与微机保护、接触网工程、综合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建筑电气技术及建筑智能化技术为特色有关的工程设计、自动控制、实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并为以后考取注册电气工程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机与电力拖动、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和一定的专业知识。本专业特点是强弱电相结合、电气工程自动化与建筑相结合。学生受到电气工程、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所必须的较宽的技术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供配电技术、电机与拖动基础、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控制技术、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 3.具有建筑电气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与建筑有关的强弱电工程技术。 4.具有机械、建筑、给水排水、暖通空调、经济管理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具备经多种训练形成的综合能力。 5.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基本技能,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应用各种技术和现代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有较强的工作适用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7.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 三、专业定位 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够以从事建筑电气工程、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为主要

方向、涵盖电力系统自动化和工业电气自动化方向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的高级工程师为目标,以多学科交叉和融合为特点,满足本科教育厚基础、宽口径培养要求,建立具有推广和示范意义的特色专业。 四、主干学科 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五、核心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邓小平理论、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子电子技术、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与应用、建筑供配电与照明、智能建筑概论、电气控制技术、建筑自动消防系统、电缆电视系统等。 六、基本学制 四年 七、学位授予 工学学士学位 八、最低毕业课内总学时正文:2500学时 最低毕业总学分正文:183学分 +12学分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电气工程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电气工程领域 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电气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思想品德要求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业务素质要求面向电气工程实际,采取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方式,培养学生掌握电气工程领域的相关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在在电气工程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分析、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3.外国语要求掌握1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研究方向 根据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研究领域,结合培养目标定位与本校优势特色,制定了面向电网企业、新能源企业、智能用电企业培养输配电与供用电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专业研究方向。 1.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主要研究包括配电网运行与控制技术、配电网自动化、电能质量监测与扰动抑制、电网广域量测及广域控制、电力系统数字仿真,户用风光电源及微电网技术,配电网规划与需求侧管理方法。 2.电机控制与智能电器主要研究包括运动控制系统、电机的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无速度传感器控制及智能控制;智能电器的信号检测与控制、智能电器的可靠性与电磁兼容、智能电器的应用。 3.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主要研究电力传动及其自动控制系统、特种电源技术、电力电子电路的拓扑变换与应用、电力电子装置与系统、电磁兼容技术、电能变换与控制、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等。 4. 电工新技术及其应用主要研究包括生物电磁学、无损检测技术、电力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电力网络故障智能监测与诊断方法及技术等。 5. 电力信息技术主要研究包括电力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拓扑)、电力信息系统安全策略、电力信息系统的标准、电力信息系统的建模技术、电力实时信息的采集技术、电力非实时信息系统集成技术及平台。 三、基准学制、学习年限与总学分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基准学制为2年,最长不超过4年(延期需要办理学籍延长手续)。 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要求不低于32学分,包括课程学分和实践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低于26学分(学位课不低于16分,选修课不低于10分);实践学分6学分(不少于半年的校外实践以及其它形式的实践)。 主要培养环节包括文献综述、论文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实践环节等。 四、培养方式 1.实行双导师制双导师制是指1名校内学术导师,1名校外社会实践部门的导师。校内导师是主要责任人,负责研究生全学程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入学三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个人培养计划。 2.课程学习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研究方法及综合分析能力。学习方式采取听课、讨论和自学相结合,既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3.文献综述与学术报告在学期间应该实时跟踪本学科或学科方向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查阅不少于50篇相关学术论文,并结合本人研究工作情况,在学科、学科方向或课题组范围内至少作1次以上学术报告。 4.实践教育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实施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实施 方案 一、背景分析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现代工科领域的重要专业之一,培养具备 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对于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面临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创新 能力欠缺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该专业进行创新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方 案的制定。 二、目标与任务 1.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在电气工程及其自 动化领域中独立、创新地解决问题。 2.任务: (1)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2)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和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 能力。 (3)建立创新实验室和创新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三、实施方案 1.开设创新教育相关课程 (1)创新思维方法论:介绍创新思维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 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创新管理与实践:讲授创新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 新管理和实践能力。 (3)创新项目管理: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创新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 创新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2.加强实践环节的建设 (1)建立创新实验室: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仪器,提供学生创新 实验的场地和平台。 (2)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项目:与相关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提供实 践项目的机会,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进行实践。 (3)建立创新实践基地:与相关研究机构合作建立创新实践基地, 提供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科研项目等实践环节的机会。 3.开展学生创新实践活动 (1)组织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和创新大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各类科 技竞赛和创新大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组织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项目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 (3)建立学术交流平台:组织学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的 学术素养和创新思维。 四、评估和改进 1.建立专门的创新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评估体系,对学生的创新能力 和实践能力进行评估。

电气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电气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核心目标在于培养具有扎实的电气工程基础和广阔的研究视野,掌握先进的研究方法,能够在电气工程领域承担学术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等各类高层次技术和应用型人才。应具备以下特征: 1.掌握电气工程专业知识和理论体系,并具备较强的跨学科能力,实现电气工程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2.能在电气工程的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中熟练地运用现代分析、测试和计算技术等工具; 3.在电气工程研究中能够独立进行实验探究与数据分析,并获得可靠的结果; 4.拥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能够在跨学科和跨领域的研究合作中协积极配合; 5.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在电气工程领域新技术的研究、探索和实践中不断进行创造性工作,推动行业不断发展。 二、强化专业课程教学 2.1 知识课程

在电气工程硕士的课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关键。学生应该具备电气机械与电气控制方面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电学、磁学、电子学、控制理论等方面的相关内容。 同时,学生还应该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便将学术研究转化为实际应用。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尽量涵盖各个方面的知识体系。 2.2 实践课程 为了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开设一定的实践课程也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应该有接触一些重要应用环节的机会,通过实验对理论知识进行嵌入。这些实践活动会让学生更加熟悉和熟练地掌握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中的各类现代分析、测试和计算技术等工具的运用。 三、学术论文撰写 学术论文撰写是电气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重要部分,能够对学生的各类能力进行综合性评价。如果学生对于这一方面的能力未达到要求,将会对其未来的学术研究与工程设计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要让学生在学术论文撰写方面有所提高,需要在日常训练中就进行无处不在的培养。通过练习写规范且好的技术报告,找到其中应该更好的地方,并不断提高水平。同时,在项目任务中加入论文编写任务,并安排师生之间的互相“互相评阅、互相批改、相互帮助”,进行有效学习。 四、开展学术活动

电气工程专硕学期规划方案

电气工程专硕学期规划方案 一、课程安排 1.1 第一学期: 在第一学期,我计划选修以下课程: - 电力系统分析与运行 - 电力电子与变流技术 - 控制理论与技术 - 高压工程 - MATLAB应用技术 这些课程将帮助我建立电气工程的基本知识框架,掌握电力系统的运行原理,了解电力电子技术以及控制理论和高压工程的相关知识。同时,通过学习MATLAB应用技术课程,我将掌握一种常用的电气工程计算与仿真工具。 1.2 第二学期: 在第二学期,我计划选修以下课程: - 电力系统保护与自动化 - 智能电网技术 - 高压输电线路 - 电力电子调节技术 - 光伏发电技术 这些课程将进一步加强我对电力系统的了解,并且让我了解到电力系统保护与自动化以及智能电网技术,这些新兴领域的知识将对我将来的研究和工作有很大帮助。 1.3 第三学期: 第三学期是我的实习学期,我计划在国内的知名电气工程企业进行实习,我希望能够在实习期间学习到更多的实践知识,增强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1.4 第四学期: 在第四学期,我将选择一些选修课程,包括:

- 输配电工程 - 电力电子与新能源技术 - 电力市场与经济 - 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管理 - 电气设备检测与维护 这些课程将帮助我深入了解电力系统的各个方面,特别是新能源技术,电力市场与经济等 方面的知识。 1.5 第五学期: 第五学期是我的研究学期,我将全身心投入我的硕士论文研究工作,力求在研究方面取得 一定的成果。 二、实践活动安排 2.1 科研实践 我计划申请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积极参与实验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争取在本科期间发 表一篇学术论文。 2.2 社会实践 我会积极参与学校电气工程实验室的实践课程,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同时,我也计划参 加电气工程相关的学术交流会议和展览活动,拓展自己的视野,增强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 2.3 实习实践 在第三学期,我将在国内知名的电气工程企业进行实习,亲身体验企业的运作和管理,积 累实践经验。 三、自我提升计划 3.1 外语学习 我计划利用业余时间,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通过考取相关证书加强我的外语能力。 3.2 专业技能学习 我会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一些与电气工程相关的专业软件,例如CAXA电气设计软件、PSASP电力系统仿真软件、PROE机械设计软件等。同时,也会学习一些与电气工程相关 的新技术,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专业 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一个与电力、电子、自动化控制等领域密切相 关的专业。本文将从简介、专业特点、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就业前 景等方面全面评估该专业的培养方案,并分享个人对该专业的观点和 理解。 一、简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培养掌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技术的高级工 程技术人才的专业。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 他们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论与技术的基础知识和设计方法。毕 业生主要从事电力系统、电机与电力电子、自动化控制等领域的设计、研究、管理和应用工作。 二、专业特点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学科交叉性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融合了电气工程和自动化 控制两个学科,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不同学科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动手能力要求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

力,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3. 技术更新迅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 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更新。该专业培养学生具备学习新知识和适应快 速变化的技术发展的能力。 4. 理论联系实际: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 解决能力,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 于实际项目和工作中。 三、课程设置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电路与电子技术:该课程主要介绍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 及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技术。 2. 高频电子技术:该课程主要介绍高频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 以及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 电力系统及自动化:该课程主要介绍电力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以及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4. 控制理论与应用:该课程主要介绍控制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 及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技术。 5. 电气传动与控制:该课程主要介绍电气传动系统的设计和控制方法,以及电机的工作原理和调试技术。 四、实践环节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设置了多个实践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棒人。培 养学生掌握工科基础理论知识及电能生产传输利用核心知识,掌握电气控制及自动化、智能检测及传感技术、人工智 能及智能控制等方面专业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及工程技术攻关水平,主要从事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领域相关的 工程设计、运行控制、状态监测、信息处理、试验调试、研究开发、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五年后,具有能独立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水平。 二、毕业要求 完成“德育实施计划”、“体育实施计划”、“美育实施计划”、“劳育实施计划”的相关内容,树立为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保持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树立准确、进步的审美观,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和人文科学素养;形成准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具有一定的劳动 技能。 在校期间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础

理论以及电路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学、自动控制原理、人工智能、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工厂供电、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控制等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受到电工、电子、信息及控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实行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领域的系统设计、系统集成、系统分析与运行、系统控制与调试维护的基本水平。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水平。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电气领域控制基础专业知识相结合,能够使用其理论和方法解决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自动控制系统及智能控制系统的优化与维护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能够识别、研究智能控制领域的具体问题,并通过文献检索对具体的控制系统问题实行分析,具备建立技术问题的数学模型的水平,具备求解以及分析工程实验结果的水平。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综合电力、电子、计算机、人工智能、控制相关知识,实行控制系统设计与系统监控,熟悉电气相关政策和法规,在控制系统设计中具有一定的科技开发水平。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领域的问题实行研究,通过问题分析、文献查询、方案讨论等环节培养学生合理规划分析方案、通过信息综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学士学位)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学士学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电工电子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工业自动化、电机学、运动控制、计算机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工程技术基础和相关专业知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较强实际工程能力和一定研究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综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结合、软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和外语综合能力; 2.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3.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科学研究、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主要课程、课程平台及学分比例 1、主干学科 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主要课程 主要课程有:主要课程有:工程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电机学、单片机 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电力工程概论、电力拖动基础、微机 保护、电气安全、现代电气控制技术与PLC、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智能电

器原理与设计、电力系统自动化、煤矿供电(特色课程)、煤矿固定设备(特色课程)以及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供配电系统综合设计(特色课程)等。 3、课程平台及学分比例 课程平台课程模块课程性质修读学分要求占总学分比例备注通识教育平台 必修课程模块必修 6 7.2% 选修课程模块选修0 0 专业基础平台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必修26.5 31.7% 专业教育平台 必修课程模块必修21 25.1% 选修课程模块选修0 0 小计53.5 64.1% 实践教学平台 集中实践环节必修23 27.7% 独立设置的 实验课程模块 必修 4.5 5.4% 课内实验/ 94 / 素质拓展平台素质拓展课程模块必修 2.5 3.0% 合计83.5 100% (四)修业年限、毕业学分要求与授予学位 1.修业年限:2年 2.毕业学分要求:总学分83.5学分 3.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五)就业(发展)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发电、供配电、工矿电气自动化、过程控制、电气设备、建筑电气自动化等方面的设计、研发、试验与系统运行分析,信息处理、设备制造和技术管理等工作。 (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学士学位)指导性教学进程表

北交大电气工程全日制专硕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 (学科代码:085207 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一、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包含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5个二级学科,其中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是省(部)级重点学科。经过多年发展,本学科形成了由40多位博士生导师、近百位硕士生导师构成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毕业生具有基础理论扎实、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就业范围宽的特点,就业率一直保持100%。本学科立足于服务轨道交通和电力新能源行业,聚焦行业共性基础理论和核心关键技术,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和发展战略,具有鲜明特色,并建立了良好社会声誉。 1、电机与电器 研究方向包括牵引电机及其控制,牵引电机轴承及润滑技术,智能化电器,电机电器动态分析、热分析及电磁场分析, 电机电器参数测试及识别,特种电机及其控制,储能技术及应用等。 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研究方向包括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智能配用电,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营,电力安全技术与工程等。 3、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研究方向包括高压电气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电力系统过电压保护与绝缘配合,电磁暂态模拟,气体放电理论及其在新技术中的应用等。 4、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研究方向包括电力电子装置与系统,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的网络化监测与智能化控制,工业用特种电源,轨道交通电气装备等。 5、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研究方向包括超导技术及应用,电磁场理论及应用,非线性电路与混沌理论及应用,电磁兼容理论与技术,电磁测量新技术等。 6、轨道交通牵引供电与传动 研究方向包括牵引供电系统理论与技术,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牵引电机及其控制,列车网络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在牵引供电系统应用,绿色轨道交通等。 7、新能源发电与主动配电网

电气工程专硕三年课程安排表

电气工程专硕三年课程安排表 一、引言 电气工程专硕是电气工程领域的专业硕士学位,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电气工程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了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时间,制定一份三年课程安排表是必要的。本文将详细探讨电气工程专硕三年课程安排表的制定。 二、制定课程安排表的目的和原则 2.1 目的 制定课程安排表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时间,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学习电气工程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质和能力。 2.2 原则 制定课程安排表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系统性原则:将电气工程专硕的核心课程覆盖全面,并考虑到学科的前沿发展和实际应用需求。 2. 渐进性原则:按照难易程度和知识关联性,合理安排课程的先后顺序,使学生能够逐步深入学习和理解。 3. 实践性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设置实验课程和项目实践环节。 4. 综合性原则:兼顾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三、三年课程安排表 3.1 第一学年 3.1.1 基础课程 •电路分析与设计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电磁场与电磁波 •信号与系统 3.1.2 专业课程 •电力系统分析与运行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 •电力系统自动化与保护 3.1.3 实践环节 •电气工程实验 •电力系统仿真实验

3.2 第二学年 3.2.1 基础课程 •电力电子器件与驱动技术 •控制理论与技术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与控制 •高电压工程与绝缘技术 3.2.2 专业课程 •智能电网技术 •新能源发电技术 •输配电工程与装备 •电气设备检测与故障诊断 3.2.3 实践环节 •电力系统综合实验 •电力工程实践 3.3 第三学年 3.3.1 基础课程 •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管理 •电力市场与经济 •电力系统优化与调度 •电力系统可靠性与安全 3.3.2 专业课程 •电力系统仿真与优化 •电力电子变换器与应用 •电气传动与控制 •电力系统新技术与新材料 3.3.3 实践环节 •电力工程实习 •专业综合设计 四、总结 本文详细探讨了电气工程专硕三年课程安排表的制定。根据目的和原则,我们制定了合理的三年课程安排表,并将课程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三个部分,以满足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电气工程专业知识的需求。制定合理的课程安排表对于培养电气工程专硕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基本学制:四年。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以及电子与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综合素质高、社会责任感强,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能吃苦耐劳,应用型的高级技术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电机、自动控制和电气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本专业学生接受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解决电气工程领域中的装备设计与制造、系统分析与运行及控制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较扎实的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 系统地掌握本电气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3. 掌握电气工程相关的系统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验技术; 4. 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5. 具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6. 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7.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 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 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四、主干学科、学位课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主干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2.学位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机学、工程电磁场、电力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部分。 3.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电工电子实习初步、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电气工程课程设计、

电气工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22)

电气工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名称:电气工程专业代码:0808 学位授予类别:工学硕士 一、学科简介 电气工程学科是研究电磁领域的客观规律及其应用技术的学科,其涵盖的主要内容包括电磁形式的能量、信息的产生、传输、控制、处理、测量及其相关的系统运行、设备制造等技术,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和关键学科。 本学科于1987年获得电气工程硕士点授予权,2018年获得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是教委重点学科。电气工程硕士点现分为四个二级学科及研究方向,设有交通部航运技术与控制工程重点实验室、电力传动与控制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拥有教授10名,副教授12名,外聘硕士导师4名。本学科以港口、船舶、航运与海洋工程为特色,积极开展船舶电力推进系统、港航运输设备电力传动控制系统、新能源开发与电源变换技术、智能化港航系统状态监测、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技术、船舶电力系统控制与优化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承接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及企业委托的课题,科研经费充足,社会效应显著。本学科与、波兰、丹麦等国建立了长期的国际合作关系,共同承担科学研究项目和高端人才培养,与南特大学签署了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协议,每年选派若干名研究生赴法留学一年,并可获得硕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 1. 掌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品德高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积极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2. 具有良好的学习风气、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掌握坚实的学科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科研素质和实践能力。 3. 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三、主要研究方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 ()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社会道德、职业道德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养,具有社会和环境保护意识,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电气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电气工程系统的设计实现、运维管理、安全保障和系统开发能力,能够清晰表达个人意愿并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途径拓展个人能力,能够紧跟电气学科发展,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技术人才。 本科生毕业后经过年左右的实际工作,能够达到如下目标: ()理论基础扎实,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电气工程基础知识,对复杂电气工程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专业知识宽厚,能够运用电气工程专业知识、技术标准和现代化工具,设计、分析、解决电气工程自动化领域内的工程技术问题; ()具备健康的身心和社会责任感,理解并坚守职业道德规范,综合考虑法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影响,在工程实践中坚持公众利益优先; ()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具有工程项目实施和管理能力,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 ()适应电气工程学科发展和行业发展需求,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途径拓展知识和能力。 二、培养要求 经过年的学习,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以下毕业要求: .工程知识:掌握电气工程领域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电气工程系统设计实现、运维管理、安全保障和系统开发等专业技能,能够解决电气工程领域实际问题。 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必需的数学知识、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思维方法,能将上述知识用于表述科学问题和实际工程问题; 掌握扎实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领域基础知识(包括电路理论、工程电磁场原理、模拟和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等);能选择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方法分析复杂电气工程问题; 掌握较宽泛的、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领域相关的专业知识(包括电机学、电器学、电力系统分析、高电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能将上述知识用于解决电气科学与工程实践问题; 掌握扎实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知识,能将上述知识用于解决系统设计、设备选型、系统维护、工程安装等复杂工程问题。 .问题分析:能够综合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电气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检索研究分析复杂电气工程问题,获得有效结论。

北交大培养方案

在职攻读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430113)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培养面向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对软件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掌握软件工程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软件分析、设计、开发、维护等工作的能力,以及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3.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和撰写外语资料的能力和进行国际化交流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 1)金融信息化:注重软件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开发、实践,培养金融行业企业急需的信息化技术专门人才及信息管理人才。 2)项目管理:注重软件基础理论、软件项目组织管理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企事业单位急需的高级项目管理人才。 3)软件工程技术:注重软件基础理论、软件研发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软件企业急需的高级项目管理和技术开发人才,包括:软件项目经理、系统分析师、高级软件开发工程师、高级软件质量工程师、测试工程师和测试经理等。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培养方式采用系统的课程学习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软件工程实践要求学生直接参与软件工程项目实践,完成必要的技术方案设计、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等工作,并在所取得的工程实践成果基础上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 以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采取在校上课或在培养基地上课的学习方式。 2.学习年限 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到5年,其中从事软件工程实践的时间不得少于 1 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本学科专业实行学分制。课程设置分学位课和非学位课两大类,学位课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非学位课分必修环节、专业选修课。专业学位硕士在校期间,最低应修满40学分,其中学位课18 学分,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能在电力系统、电力电子以及自动控制等相关领域或行业部门,从事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有关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技术开发以及计算机应用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学习并系统地掌握电路基础、电机学、电力系统、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等所需理论基础和专业技术知识,受到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自动控制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工程训练,做到强电与弱电相结合、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掌握解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装备设计与制造、系统运行与分析以及控制问题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养: 1)知识结构: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管理科学基础和英语能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必需电工理论、电机理论、电力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了解本专业相关行业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体系。 2)能力结构: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相关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实验技术;能够发现和解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分析、设计和开发中一些较简单的工程问题;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科研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

3)素质结构: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具有快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我调节控制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踏实的作风。三、主干学科 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四、学制与学位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4年,弹性学制3~8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五、核心课程 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检测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气控制及PLC 等。 六、学时与学分 学时学分结构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认证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认证版) 部门:电气工程学院 部门负责人:江明 专业负责人:刘世林 审核:凤权 校长:王绍武 制订日期:2019年9月 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学校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培养目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意识,具备解决电气工程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相应素质,能从事电气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系统集成、运营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具体能力包括: (1)具有独立从事电气工程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项目分析、设计与集成能力; (2)能够应用电气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前沿知识,从事复杂工程问题的研究,具备工程创新能力; (3)理解并坚守职业道德规范,坚持公众利益优先,综合考虑法律、环境与可持续性发展等因素影响,在工程实践中承担社会责任; (4)具有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拥有团队精神和沟通表达能力,具备工程项目管理能力; (5)具有全球化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积极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具备自主和终身学习能力。 基本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掌握专业所需的基础科学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及必要的专业知识,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业务素养,达到本专业规定的总学分要求和各类学分要求。 3、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创新能力和较强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获取及处理信 息能力。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重要健康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5、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软硬件综合应用能力和软件编程设计能力,受到良好的电气工程实践训练,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及一定的管理、决策能力。 6、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科学实验、分析解决本专业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对本专业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有所了解。 7、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生产组织管理能力,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