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关于构建服务型警务的几点思考_陈建民

关于构建服务型警务的几点思考_陈建民

关于构建服务型警务的几点思考_陈建民
关于构建服务型警务的几点思考_陈建民

关于构建服务型警务的几点思考

陈建民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上海200336)

摘 要:创建服务型警务是警察机构职能转变的基本目标,需要警察机构充分发挥专业职能,合理

拓宽社会服务职能,提升警察服务质量的衡量标准,以科学的绩效评估引领警察的服务取向,并以教育 培训为支撑增强警察服务的现实能力。 关键词:服务型警务;公众评价;社会服务职能 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750(2005)02-0034-(05) 新世纪之初,“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已逐步成为中国各级政府的工作取向,全力打造服务型政府是现阶段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目标。警察机构作为政府的职能机关,要以创建服务型警务为基本目标,在“执政为民”的理念下践行“执法为民”,实现“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立足21世纪,我国政府提出了“以人为本、统筹发展”的新发展观。在警务活动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如何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成为构建服务型警务的新课题。为此,必须在警务理念培养、警务机制运作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服务型政府呼唤服务型警务

警察职能的变化与政府角色定位及其职能转变息息相关。纵观政府角色理论的发展,“服务”的理念逐渐凸显。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新公共管理理论以“顾客”为核心,强调对政府的公共产品提供职能再次进行市场化改造,旨在建立顾客导向型政府。21世纪初,以“公民”为核心的新公共服务理论更加强调政府的服务职能,强调“以人为本”,并考虑如何向没有消费能力的“顾客”提供服务。

中国政府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的改革推动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W TO 组织的加入又对政府职能转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职能从行政管理向法治管理转变,从一般服务功能向综合服务功能转变。政府的公共管理从传统的主体中心主义、权力中心主义转化为客体中心主义和服务中心主义。21世纪,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建设服务型

政府作为各级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工作目标。

由此,服务型警务呼之欲出。一直以来,警察机关内部始终坚持开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2003年11月,党中央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决定总结了公安工作实践所积累的九大基本经验,其中第三条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公安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做到人民公安为人民,是公安机关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决定中明确规定:“公安机关肩负着打击敌人、保护人民、惩治犯罪、服务群众、维护国家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

人民警察服务人民的神圣职责将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围绕公众的需要进行服务,如何向公众提供一种有效的服务机制,以实现警务工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

二、人民警察提供公共安全服务的范围与公众的评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六条规定,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责范围包括以下方面: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维护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组织、实施消防工作,实行消防监督;管理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对法律、法规规定的特种行业进行管理;警卫国家

收稿日期:2004-11-22 责任编辑:张秀梅

作者简介:陈建民,女,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侦查系讲师。—

34—2005年4月第15卷第2期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of Shanghai Public Security Academy

Apr .,2005

Vol .15 No .2

规定的特定人员,守卫重要的场所和设施;管理集会、游行、示威活动;管理户政、国籍、入境出境事务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旅行的有关事务;维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对被判处管制、拘役、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和监外执行的罪犯执行刑罚,对被宣告缓刑、假释的罪犯实行监督、考察;监督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指导和监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指导治安保卫委员会等群众性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上述主要职责涉及公众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同时,《人民警察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应当给予帮助;对公民的报警案件,应当及时查处。人民警察应当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和社会公益工作。对上述职责与义务的共同履行形成了目前警察提供公共安全服务的主要范围。

墨西纳国际研究中心的杨森斯认为:每个警察的工作除了服务之外别无其他权力,是为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服务,其中包括警察、法官和犯罪的人(杨森斯.社会中的警察机构[A ].赵可主编.国外警学研究集粹[C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2004年2月20日至3月5日,公安部分别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4个直辖市和哈尔滨、石家庄、西安、合肥、昆明、海口6个省会城市,就当地社会治安、群众对民警的总体印象等几方面的情况,由调查人员直接向市民群众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共发放并收回有效问卷1万份。问卷调查的部分结果见下列图表(根据《公安部关于在北京等十城市向万名群众问卷调查结果的情况通报》制作):

群众对民警态度的评价

图2.1

群众对民警执法行为的评价

图2.2作为警察服务的直接享有者和警察服务活动的最终受益者,公众的评价最有说服力。上述调查反映出警察服务的态度及质量并未得到公众的完全认可。

三、构建服务型警务的途径探索

构建服务型警务的根本在于警察机构职能的充分发挥,既要求“稳、准、狠”地打击违法犯罪,又要求规范、热情地提供服务,增强“执法为民”的现实能力。

(一)提升打击效能,有效惩治犯罪

犯罪是最为严重的违法行为,对公民人身、财产权利的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危害较大,甚至是难以挽回的损失,公民对犯罪行为既恐惧,又痛恨。《人民警察法》第六条将“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作为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首要职责,并赋予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以特殊的权力来承担“打击犯罪”的职责。在刑事诉讼的进程中,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承担了从立案到侦查终结大量的调查、缉捕和取证工作,该工作成为起诉和审判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因此,从职能、权限和专业技能而言,警察是打击犯罪的中坚队伍、社会核心力量。同时,从目前全国44%的刑事案件破案率来看,警察打击犯罪的职能仍需充分重视和加强。为此,警察机构打击犯罪的职能有待增强。在刑事案件发案量仍居高不下的形势下,“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的意识仍然占据很多地区群众对警察认识的主流。虽然警方的打击并不能遏止犯罪的发生,但其惩治犯罪和挽回损失的功能仍是群众的期望所在。在目前警力有限的情况下,更需要加强打击犯罪部门人员的素质,提高打击犯罪的科技含量,增强打击的效率与效益,不断加强警察机构打击犯罪的现实战斗力。

首先,要切实加大对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的重大恶性案件的打击力度。生命权是公民的最高权利,生命安全是公民需要的最大保障,因此,要把“杀人、抢劫、爆炸、纵火、绑架、强奸”等严重暴力性案件作为打击重点,破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还公众以安全感。其次,要重视侵害公民人身、财产权利范围广、频

率高的多发性、连发性案件的快速侦破。这些案件由于时常发生,破案率低,致使群众认为警察“大案破不

了、小案不愿破”,乃至发生盗窃、扒窃后不寄希望于公安机关,甚至不去报案。这些案件与公民日常生活联系密切,虽后果不如前者严重,但其影响不可忽视。第三,特别要加强打击犯罪的效能,真正起到惩治作用。破案率并不是打击职能的有效体现,在破案环节的背后,由于取证水平和程序违法而导致案件无法起诉的

现象时有发生,或者由于证据不足使犯罪嫌疑人罚不

35—

当罪。因此,要加强打击的实效,充分发挥对犯罪行为的打击、惩治功能,并注重加强对犯罪人矫治、转化作用的发挥。

(二)科学用警,合理拓展警察的社会服务职能

服务型警务的发展促使警察的社会服务职能逐渐拓宽。发达国家的警察职能正朝着为公民提供各种社会治安服务为主的方向发展,把80%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社会治安服务,约20%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刑事执法方面。服务职能的扩充使警察对公民日常生活的影响更加广泛,公民在更多的情况下寄希望于警察的帮助,从扶幼助老到高考护考,警民关系也因此更加紧密与多样。笔者认为,应当正确界定、合理拓展警察社会服务的功能。

首先,要依法拓展警察社会服务的职能。在法治国家中,警察机构的权力和职责应当依照以《人民警察法》为中心的警察法律法规的规定行使和履行,不能超越法定的权限范围进行管理,也不能脱离法定的职责义务无限扩大服务的内容。警察社会服务职能的拓宽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一般来说,增加的职能应在警察法定的职责义务范围内,即属于向社会提供公共安全服务相关的事项;同时,由于警察的职责范围、职业能力或特殊的手段使得这些服务由警察提供会更为便利;或是服务的内容与警察的工作任务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如果因为社会的发展和新生事物的出现需要警察承担新的职能,必须通过立法的途径予以确定。一方面,警察的职务行为应当具有法定性,这是保障其执法有效性和依法追究其“不作为”法律责任的前提;另一方面,法律的规定也使该项服务职能不只是一时一地的便民行为,更不是“锦上添花”的好人好事,从而保障公民能享有长效、稳定的服务。

第二,要合理拓展警察社会服务的范围。实践中不可能无限扩大警察的职能,否则,原本已高强度、高负荷的警察组织将面临更多难以完成的任务和更大的压力。当公民对警察的期望日益膨胀,而警察早已疲于奔命时,原本为赢得公众的举措,其结果将适得其反。1996年,“110”接处警会议提出了“有警必接、有险必救、有难必帮、有求必应”的“四有四必”原则。在群众的一片叫好声中出现了夜班市民要求警察帮助买早点、姐妹争夺电视机遥控器请警察调解、如厕没带手纸打电话找警察的现象。同时,这些非紧急事项的电话又不合理地挤占了比之更为重要或紧急的求助电话的时间,很可能耽误破案的时机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承诺的过度使公民对警察期望过大,而目前警察的现实能力并不能完全满足所有的期望,其间的落差反而会降低警察的信誉,影响警察的形象。因此,要适度宣传“有限政府”下“有限警察”的定位,警察的社会服务职能应在自身的能力范围内逐步拓展、合理拓展。

第三,要务实地拓展警察社会服务的内容。公众对警察服务的有效需求非常强劲,警察服务的绩效对于国家的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而问题的关键是警察如何有效服务?公众对警察服务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要切实把握公众的需求来拓宽服务领域,增强服务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公众对“锦上添花”固然欢迎,但更需要的是“雪中送炭”似的帮助。因此,拓宽服务首先要根据群众需求的主次和轻重缓急,有针对性地选择新增事项。这要求拓展的内容、项目及重点应根据社会发展过程中公众需求的变化而设定和调整。

公众对警察工作的主要需求集中表现在报警电话的内容中,“110”报警电话的内容表明了公众在什么情况下和哪些方面需要警察的帮助。在2002至2004年上半年上海市公安局“110”处警类型分布中,治安类占42.92%,刑事类占11.82%,交通类占37.19%,社会求助类占2.46%,其他为5.31%。公众大量的需求涉及治安管理、交通管理、紧急救助等公共服务的各个方面;在这些求助电话中,有些是发生溺水、坠楼、自杀等状况,需要公安机关紧急救助;有些是老人、儿童以及智障人员、精神疾病患者等人员走失,需要公安机关帮助查找;有些是遇到危难,孤立无援,需要立即救助;有些是涉及水、电、气、热等公共设施出现险情,威胁公共安全或者人身和财产安全以及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需要公安机关先期紧急处置。

公众需求的重点应成为警察职能的重心所在,“110”报警电话只反映了公众需求的一个主要方面,但已可想见,公众对警察的需求不仅仅是作为犯罪行为的被害人而请求刑事警察的帮助,他们所需要的不只是打击犯罪的钢铁战士,更多的情况下,他们希望警察能给他们的生活环境带来安全和秩序,他们希望在遇到危难与紧急情况时能得到警察的及时救助,他们更需要的是稳定秩序的守护者、公共安全的保护神以及危难之时显身手的英雄。

因此,在巩固警察打击违法犯罪效能的同时,要增强警察作为社会救助者作用的发挥,根据公众的需求提供多种公共安全服务,扶危济困、排忧解难,切实体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使有限的警务资源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三)重塑标准,全面提升警察服务质量

警察组织是公共安全服务的生产者和提供者之一,因此,提高警察服务质量在构建服务型警务中当属重要一环。

1.重塑衡量警察服务质量标准的理念。从警民间

36

服务的关系来看,公众的满意度是警察机构运行的最大使命和最终考量。因此,衡量警察服务质量的标准来自公众对警察服务质量的需求,新时代的标准是:速度、便利、效率、选择性、多样性、弹性、参与和人性化。公众的要求已不仅仅是自身目标的实现,还更加注重对实现过程的评价,如要求是否及时满足,实现的程序是否繁琐,是否存在多种选择以满足个体的不同需要,是否被尊重并得到公平对待,等等。

速度、便捷、效率和弹性这些标准的综合提高将提升警察服务的整体质量。多样化和人性化的服务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执法思想,将服务的层面深入细化到满足不同公众的多种需求。在反应型警务的构建中,速度成为衡量警察工作的指标之一。许多国家对出警的时间进行了限制,以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处置能力。同时,便捷的要求推动了警察机关内部办事机构、办事程序的精简和权限的下放。2003年8月7日,公安部推出便民利民措施30条,使广大普通百姓在办理护照、户口、驾驶证等方面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全国各级公安机关也相继推出一批批便民利民措施。这些措施的推出体现了公安机关执法思维从老旧僵化的“管制型”向便民利民的“管理服务型”的转变。权为民用,利为民谋,折射出执法为民的崇高理念。

2.实现执法中“法治化”和“人性化”的和谐统一。“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是江泽民同志在1995年给济南交警的题词,这两点正是履行警察职能时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作为国家的行政管理和刑事司法力量,在履行打击和惩罚违法犯罪、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的职责过程中,警察必须嫉恶如仇,爱憎分明,把“严格执法”刚性的一面充分体现出来。然而,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整,总是无法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更缺乏灵活性与包容性。单一的执法过程更显得缺乏弹性,过于脆弱。即便在法制较为完善的国家,由于法律条文的机械死板,也常常引起警民关系的高度紧张。在我国,警察没有丝毫表情就开罚单的简单执法行为已经司空见惯,没有解释,没有引导,无从交流。这样的执法行为形式上完成了执法,但却割断了丰富的人际关系,难以达到教育警示的效果,警察工作的指标能够完成,但对人的尊重被忽略,更缺乏通过解释使对方心甘情愿服从并不致再犯的意识。这种冰冷而强硬的传统形象常常引起公众的不满。

因而,执法的刚性需要服务的柔性与之相辅相成。“刚”体现为“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不可动摇,“柔”体现为理解、灵活和以人为本。人性化的服务首先需要警察树立服务的观念,充分尊重公民权益,从“我为治安管人民”转变为“我为人民管治安”。其次,人性化的服务不仅是便利和快速,更要体现对个体的尊重,考虑个体选择的多样性和执法的灵活性。如在执法过程中对某些公众的对立情绪和反抗行为,只要没有触犯法律,就应以宽容的态度及合情合理的沟通协调手段来消除矛盾,适度结合讲感情与讲法制,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注重与公众沟通和协调的灵活性、策略性,争取最广泛的理解、合作和支持。在处理警民矛盾和纠纷时,一方面,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处理,依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警察的执法权威;另一方面,对于公众非恶意的行为,警察一方应主动协商,善意谅解,发扬讲政治、讲团结、讲风格、讲大局的光荣传统,化解矛盾,以巩固和发展警民团结的良好局面。

(四)完善绩效评估机制,增强警察服务的推动力

绩效评估是肯定警察工作、激励个体努力的机制。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应当围绕着维护公共安全利益的最高目标来引领警察个体的行为,结合内容分明的奖惩来引导民警积极主动地发挥创造性。

第一,应当将公众的满意度和安全感作为对警察工作的主要评价标准。尤其是与群众接触频繁的基层警务机构,要将其辖区内公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列入绩效评估体系中的一级指标,占50%的权重。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主观感受,它是衡量城市治安安全的重要指标。城市治安安全与否,警察工作有无成效,要参照公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承受度,考虑公众的直接感受,而不是警察机构认为安全与否、成绩如何。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它以公众对社会治安状况的直接感受和综合反映投射出违法犯罪者的破坏和警察机构的控制之间的动态平衡。以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考察和评价警察工作的重要指标,符合人民警察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亦是“执法为民”的本质所在。对公民而言,作为公共安全服务的直接享有者,把握了评估警察工作的主动权,就保障了公民权利被充分尊重和维护。对民警个体而言,由辖区内的公众评价作为工作的主要评估指标,摆脱了不能“因地制宜”的僵化指标的羁绊,更将促使其切实结合辖区内具体的治安环境、人员特点和公众需求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发挥出个体的创造性。

第二,在目前部分警察工作付出和工作绩效不能完全成正比关系的发展阶段,要将警察维护社会治安的控制力指标作为重要参考的二级指标,约占40%的比重。由于警察工作能否产生实效需要和不具备警察服务的状况进行比较,显然难以进行,因此,警察的控制力指标成为重要的替代指标。它应包括:警力配备率、快速处警能力、破案率、警务经费保障等。控制力

37

状况是维护城市治安的决定性因素,它是一个便于量化测评的综合指标。

第三,从控案和发案的关系来看,社会治安秩序中违法犯罪的发生率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警察机构控制力的效果,也影响到公众的安全感,同时,由于违法犯罪的发生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城市发展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它只能作为衡量警察工作的辅助性三级指标,约占指标权重的10%左右。它一般包括:刑事案件发案率、八类暴力型案件比重、全国有重大影响的严重恶性暴力案件和重、特大治安事件比重等。

第四,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制度,应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逐步建立完整的绩效考核主体体系,充分发挥各评估主体的作用。一是将评估的主动权、评估结果的监督权交给公众,形成“群众评判为主、内部考核为辅”的工作机制,体现警务活动的本质。二是发挥专业评估机构的作用。由警察机构委托外部专业机构进行评估,以充分保障评估的准确、客观和公正。三是将评估的过程和标准向社会公开,以舆论监督评估的透明、公正。

(五)教育强警,一警多能

为公众提供良好服务必定要由素质来支撑,提高警察队伍的服务能力最终要落实到警察个体的综合素质与执法能力的提高上。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建立长效、系统、全面的教育培训制度。

教育强警是应对日趋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和日益智能化、科技化、集团化的犯罪发展的需要。要有效驾驭社会治安局势,创造人民满意的环境,必须切实加强警察队伍的智力开发、素质提高,把“质量建队、素质养警”作为密切警民关系的条件,要把全面提升民警综合素质作为队伍建设的着眼点,进一步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努力提高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水平、道德修养等一系列内在素养,从而努力打造一支业精技强的高素质警察队伍,以切实提高警察为民服务的整体能力。目前,警察培训机制中推行的“四个必训”体现了教育强警的宗旨:初任民警必训、警衔晋升必训、职务晋升必训、一线民警必训。其中对于初任民警特别要强调职业道德、警察素养和警察心理健康机制的养成教育,突出“入警为公,执法为民”的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同时,加强法制意识养成和专业技能训练。警衔晋升和职务晋升对民警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专业知识技能的更新均大有裨益。

一线民警应当成为教育培训的重中之重。目前由于警务前移,一线民警占警力配置的62%以上,他们处于与公众频繁接触的前沿。针对公众向警察求助和咨询的多样化需求,与派出所成为综合性的战斗实体相对应,一线民警应当成为综合性的社会安全服务力量。群众无论是遭遇违法还是犯罪行为,无论是发生灾害还是事故,无论是求援还是咨询,都应当能够从他所求助的社区民警那里得到及时帮助和解决,而不需要更多的环节与时间。因此,社区民警不能局限于社区管理的范围,他应当能够直接查处辖区内的治安案件,能够受理、侦办辖区内盗窃、诈骗等多发、常见的违法犯罪行为,能够为居民提供法律和办案程序方面的咨询等。这就要求基层一线民警应具备跨专业的知识范围、跨警种的工作能力和权限,集治安管理、预防犯罪、查破案件、打击犯罪职责于一身。

参考文献:

[1][美]珍尼特·V·登哈特等.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李军鹏.公共服务型政府[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黄菊良主编.国外境外城市治安管理[C].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4]上海市警察学会编.新世纪若干警务问题初探

[C].东华大学出版社,2003.

[5][美]奥斯特罗姆,帕克斯,惠特克著.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M].上海三联书店,2000.

Several Considerations on Constructing Service-oriented Policing

Chen Jian-min

(Shanghai Public Security Academy,Shanghai200336,China)

A bstract:To construct the service-o riented policing is the basic target of the police organs transfo rmation.The police organs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professional function,develop their social service function,improve the standard for evaluating the policing service,direct the service o rientation w ith the scientific perfo rmance evaluation and streng then the practical ability w ith the suppo rt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Key Words:Service-oriented Policing;Public Evaluation;Social Service Function

38

服务型机关建立改善方案

服务型机关建立改善方案 并指导与推动工作。把学习体会和成果转化为工作能力和工作动力,坚持学以致用。用“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一同部署、检查和组织推进。 结合我局工作实际情况,按照《市直机关党工委伊直发2号》文件中的要求。为搞好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服务型机关的活动,特制定实施工作方案如下: 一、创建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市委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木材生产机械战线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围绕又好又快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两大主题,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加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科学管理提质达标为重点,以提升党员干部整体素质为目的以学习调研促进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各项工作活动,努力为完成全年工作目标提供精神动力和组织保证。 二、创建目标 一)继续贯彻落实“严管林”方针。坚决控制住采伐总量。伐区作业质量综合得分平均为96分以上;经济材比重达到85%以上;山上合理造材及产品质量综合得分达到96分以上。机械设备完好率达到85%利用率达到70% 二)正确引导各林业局与俄方合作。力争达到俄境内采伐木材55万立方米;加工木材20万立方米;输出劳务人员3000人;培训专业技术人员200人的目

标。 三)把重大生产伤亡事故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四)坚持持证上岗制度。为机关、企事业单位搞好设备技术鉴定和报废设备鉴定、审核、审批工作。 五)积极参与上级举办的各项助残、助学、扶贫解困捐助的活动。积极参与“五五普法”学习教育活动。 六)努力打造学习型、创新型、和谐型、廉洁型、服务型的领导班子,抓好局党组、局党支部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力争达到全年无违纪党员,无违纪干部,无违纪领导的目标。 三、创建的推进措施 一)成立创建服务型机关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成员: 二)明确学习内容、学习要求,每人制定个人学习规划。学习目标。统一发放学习笔记本,每半年检查一次学习笔记的质量。坚持周五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的方法,每半年测试一次学习效果,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变成工作能力,转变成推动部门工作的动力。 三)并用其成果推动创建服务型机关活动的深入开展。落实节约型机关的各项要求,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形成节俭风气。 四)坚持服务大局的原则、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分级负责的原则、边实践边创新的原则、统筹兼顾的原则。创建活动中。 五)服务措施及服务方式并在工作中创新服务载体,年初确定服务方向。组织全体党员在创建服务型机关活动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六)坚持质量标准。依法管理,奖优罚劣。

对当前公安警务督察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当前公安警务督察工作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公安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治警、从严治警”方针,完善警务督察工作监督机制,全面加强公安队伍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服务理念和执法水平。但由于警务督察民警自身工作存在的封闭性和外部监督的局限性,执法不规范、不严格的现象在民警队伍中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警务督察工作形象。因此,研究和分析公安警务督察工作机制的新方法、新思路,努力完善和发展出一系列旨在强化执法督察、推进督察规范化建设、进行自我约束、自我防范的内部督察措施,对推动我局公安警务工作具有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现就推进警务督察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强化领导管理,树立督察理念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警务督察人员既是警务督察的承载者也是推动者。有人说警务督察是“警察中的警察”,其实并不为过。但有的单位在兼职督察员的选择上普遍具有盲目性,认为反正是虚职,谁兼还不都一样?要真正发挥其作用,提升监督工作有效机制,首先在领导

层面上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成立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在强化管理上下功夫。实践证明,凡是领导重视,认识到位的地方,警务督察机构建设得就快,各项警务工作开展得力,反之则机构迟迟未健全,工作也难以打开局面。重视警务督察,用好警务督察,做督务督察的坚强后盾,发挥警务督察的职能作用,使之大胆开展工作,敢于碰硬,确保政令、警令畅通,发挥得力的保障作用,促进公安各项工作服务于维护稳定的大局。 二、创新督察方式,健全督察体制 不断完善警务督察,是推进公安各项工作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手段。要真正使督察工作成为推动工作的一把利器,需要进一步改革督察体制,创新督察方式。公安警察队伍现有的督察方式主要是上级督察,但单一的督察方式无法有效涵盖警务工作的各个方面,仅依靠上级督察存在时间、人员等局限性。上级督察部门一般只能定期或不定期对基层进行督察。对大量基层单位开展督察时,由于上级警队自身存在工作任务相对繁重,人员捉襟见肘等问题,难以开展经常性的督察工作。所以,可以借鉴其它单位的作法,尝试把相互督察等方式引入现有督察机制,以上级督察为主,相互督察等方式为辅的督察机制能够在符合现阶段法警队伍的实际工 作情况下,形成优势互补的督察体系。同时,建立督察绩效

服务型政府研究综述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05 公共管理学 论文题目:服务型政府研究综述 学生姓名 专 业 层 次 批 次 学 号 学习中心 年 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摘要 此表由评阅人填写 评价项目 满分 得分 总分 教师签字 选题正确 15 论点、论据 40 材料、数据 20 写作规范性 15 字数要求 10 论文编号:

服务型政府相关的研究在国外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且著书很多,我国的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对服务性政府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论述。通过对这些文献著作的综合论述,来充任的认识和学习服务性政府相关研究的成果和最新进展。对自己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将有一个提升。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国内研究

目录 前言 (1) 1 在西方公共管理理论起源和发展方面 (1) 2 在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思想理念和价值取向方面 (2) 3 在西方国家公共行政改革经验借鉴方面 (2) 4 在我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背景动力和具体操作步骤方面 (3) 参考文献 (4)

前言 随着政府的不断改革、发展,国外的研究视野日益由“政府干预”转移到“政府失灵”、“政府能力与政府职能”等问题上来,兴起了“重塑政府”运动,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对公共服务型政府进行了比较全面细致的分析。 服务型政府的研究是与新公共管理思潮的出现密不可分的,它有力地推动了“重塑政府运动”,弗雷德里克森(2003,P.12),认为,新公共行政学将社会公平注入传统的经济与效率目标。社会公平强调政府服务的公平、对市民需要的负责而不是对公共机构的负责以及公共项目经理应当对决策和项目执行负责任。新公共行政理论的主题是市民参与政策制定、邻居控制、分权与民主的工作环境,关键是授权、促进与适应。劳伦斯·琼斯和弗雷德·汤普森(1999,P.32)在《面向世纪的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一书中讨论了新公共管理改革战略的“五’,即公共部门管理改革的五个阶段或五个战略重构、血重建、重塑、重组、刊吐重思。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在《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一书中提出“重塑政府”运动,其目标是创造一个少花钱、多办事的政府,并坚持顾客导向、结果控制、简化程序的原则。改革的基本内容是精简政府机构、裁减政府雇员、放松管制、引入竞争机制以及推行绩效管理。拉塞尔·M·林登(2001, P. 58)在《无缝隙政府》一书中详述了再造的步骤,揭示了无缝隙政府不是全盘推翻现有的行政运作程序,不是以部门、职能为导向或以数量、规模为导向,而是以顾客为导向、以结果为导向、以竞争为导向。最新发展的是登哈特和珍妮特夫妇合著的《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提倡公共利益、公民权利、民主程序、公平和民主、回应性等理念,强调“公民优先”,在此基础上明确区分了“顾客满意”原则与“公民满意”原则,表达了一种对民主价值的全新关注。 我国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理论研究尽管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学者们分别从西方公共管理理论起源和发展、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思想理念和价值取向、西方国家公共行政改革经验借鉴、我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背景动力和具体操作步骤等各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 1 在西方公共管理理论起源和发展方面

警务实战技能培训心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警务实战技能培训心得 篇一:培训心得 感悟警校、培训心得 ***年***月**至07月10日,为加强公安机关警务实战技能,提高公安队伍素质,我参加了为期二十三天封闭式警察实战技能培训,使我深刻的感觉到现代警务理念与实战技能对广大基层民警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先进警务理念,了解新时期公安执法工作所面临并的新 形势,为日常公安执法工作中,提高认识,敲响警钟。此次警务实战技能培训,使我对警务实战技能有了新认识,在参加此次培训之前,我曾多次参加过不同形式的警务实战技能培训。从内心来说,对这次警务实战技能培训,市局领导及警校领导可以说是大胆创新,脱离以往的培训模式,把这次培训当作一次给参训民警休息调整心情和锻炼身体的 机会,没有强调突出以往硬性应试模式。使参训民警从思想上减轻压力,带着放松的心情参与各项培训工作。这一次是警校革新教学理念,让参训民警根据自身兴趣,选择相关专

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市警校也高度重视,不惜人力,物力,从省厅、省**学院,其它机关、院校聘请资深专家、教授、老师到校面授新知识,传授实践理论,解读相关执法规范化建设问题,同时还从市局机关各部门,邀请相关领导,业务能手为参训民警讲课,重在结合日常工作实践,为参训民警带来不可多得又实用的工作经验。参训民警多为已工作多年,来自各个业务部门,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战技能,也曾运用学到的技能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以往的心态认为只要掌握初步的技能就可以,无需过深过细掌握。但到了培训班经过短暂的训练 后,发现自己原先掌握的实战技能由于不经常使用和训练已经有所退化,对原来掌握较好的基本方法已不能熟记于心,动作变形,不能做到应用自如,同时新时期对公安工作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视,特别是新《******法》、新《*****管理法》的实施,对相关的执法办案部门更是一种新考验。使我发现,不仅仅是警务技能,而且也包括其他业务知识同样如此,只要不经常练习、使用,它就会逐渐淡化出你的知识圈、应用圈,离你越来越远,甚至是离你而去,无法从容应付工作中各种复杂的局面,无法有效的保护人民群众和自身的安全。 警务实战培训,可在短暂有限的时间里对以往的警务理论及实战技能进行温旧知新学习,同时市局领导高度重视,

关于公安机关深入推进治安管理创新

浅谈治安管理的改革和创新 1002区队严梓豪1005010212 伴随着和谐社会的建设和湖南省“两型”社会的创建,推进治安管理的创新和改革迫在眉睫。是应对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着力提升公安机关维护稳定能力,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公安机关要深刻认识推进治安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切实找准社会管理创新的切入点、着力点;着力破解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有效提升治安管理创新的效能;积极改革治安管理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完善治安管理创新长效机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治安管理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一、深刻认识推进治安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治安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治安管理创新涉及方方面面,公安机关推进治安管理创新,找准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和突破口,应该注意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把转变思想理念作为治安管理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治安管理上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下连社会秩序、社会稳定,早抓早主动,晚抓晚主动,不抓就被动。当前,湖南省“两型”社会的创建,经济社会发展正步入快车道,特别是“长株潭”城市一体化,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将全面提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治安管理上已经存在的热点、难点。因此,推动公安机关治安管理创新,一定要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学会用新视角审视新事物,用新思维研究新问题,用新理念应对新情况,努力做到以思想理念创新带动治安管理创新。(二)把提升维护稳定能力作为治安管理创新的本质和内涵 公安机关治安管理创新的目的,一方面是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管理服务;另一方面是通过服务管理提高公安机关对社会的控制能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大量存在,并呈现出境内因素与境外因素、传统安全因素与非传统安全因素、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相互交织的特点,同时集中反映出公安机关在治安管理方面,尤其是在人、地、事、物等社会治安要素的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因此,要真正掌握公安工作的主动权,就必须把治安管理创新作为提升公安机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能力水平的重要抓手,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 (三)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治安管理创新的手段和关键 信息化带来了一场新的警务革命。近年来湖南省公安工作的实践,特别是信息化应用的实践充分表明,公安工作发展进步离不开信息化,公安机关治安管理创新的载体和平台更离不开信息化。公安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公安机关治安管理能力的强弱。因此,各级公安机关必须紧紧抓住当前信息化警务革命的历史机遇,以深入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为引领,坚持用信息科技手段推进治安管理创新,坚持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不断提升公安机关治安管理效能和水平。

机关工作人员建设服务型机关心得体会(1)

机关工作人员建设服务型机关心得体会(1)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汇报的题目是:建设服务型政府机关的重要前提是要有奉献精神。做为一名机关工作人员,能够在此和大家交流、学习,我感到十分荣幸,不过因为文化水平低,从来没做过文字工作,整理的材料难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请大家谅解。但是,我所讲的都是经过认认真真思考过的。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了,我们的祖国欣欣向荣、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这与我们党的正确领导是分不开的,这与我们每一个人在不同的岗位上积极为党工作、勤于奉献也是分不开的。特别是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型政府以来,更需要我们每一名政府工作人员奋发努力、积极工作、勇于奉献,共同维护和树立新型的政府形象。多日来,自己通过学习有关材料,进一步提高了对建设服务型政府机关的认识,我认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机关的重要前提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奉献精神。要做好本职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就要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头脑,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我的认识和体会之一: 创建服务型政府机关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政府

保卫科的工作,虽然是行政事物性的工作,既有形又无形的,但是,我们肩负着保卫政府机关和领导安全的重要任务,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为政府服务、是为楼内各个部门服务,也是为辽源经济建设和发展这个全局和大局服务。所以说,这一项工作是肩负着保卫和谐的重任。特别是在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创建服务型政府机关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服务的质量如何?服务的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利益。这就需要我们站在党和政府的角度,有对党和对人民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市政府保卫科的工作。 我的认识和体会之二: 要做好保卫工作,就需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也是做好保卫工作的基本素质。我想,应该从机关日常工作着手,也就是要体现构建和谐社会,创建服务型机关。既然是服务型机关,就要为全局、为社会服务,要服务就要有奉献。大家知道,市政府的办公楼内有十几个部门,我们保卫科人员少、任务重、责任重大。在实际工作中,每三天就要有一天值夜班,双休日经常要二十四小时连轴转。也就是说每个月至少要工作三百个小时按八小时工作日计算是三十七个半班,每月比正常多出十五个工作日,我们基本上没有节假日,特别是在值班期间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如检查安全隐患中的防火、防盗,查看门窗关没关好?各部门和单位的

提升公安队伍凝聚力建设的几点思考

提升公安队伍凝聚力建设的几点思考 所谓凝聚力,亦称内聚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 具有凝聚力的群体,其群体与成员之间以及成员与成员之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群体自身具有化解矛盾增进团结的融合力和促进团体实现目标的内驱力。 公安机关作为维护重要战略机遇期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的中坚力量,队伍的凝聚力如何直接影响队伍战斗力的发挥。 提升公安队伍凝聚力,对于适应新时期复杂、艰巨的形势和任务,经受严峻的锻炼和考验,保持和发扬公安机关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切实承担起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用领导者的过硬素质提升队伍凝聚力近年来,公安机关队伍建设尤其是各级领导自身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涌现出以任长霞、王百姓等为代表的一批先进模范人物,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 “群雁高飞头雁领”。 领导者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公安队伍的凝聚力。 各级领导者要自觉坚持学习,不断提高和磨练自己,用自身过硬的素质能力和人格力量感染和带动民警,进而提升队伍凝聚力。 (一)要讲政治。 作为领导者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对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真学、真信、真明白,在事关全局、事关政治方向、事关根本原则等重大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和坚定。 要善于从政治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善于从讲政治的角度处理问题、解决问题,要用领导者政治上的清醒,保证公安队伍前进和发展的正确方向。 (二)要精业务。

公安工作是综合实力的较量,是多层次尖锐而复杂的竞争。 领导者必须刻苦学习,不断充实,苦练内功,博学多才,努力使自己成为行家、专家,才能站得高,看得远,驾轻就熟地处理各种事务,平时是民警领头雁、战时是民警主心骨,真正成为民警信服的领路人。 (三)要重操守。 古语说“公生明,廉生威”。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领导者要把真理的力量、法律的权威和人格的魅力结合起来,讲操守,重品行,过好权力、金钱、美色、名位和人情关,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做一个老老实实、堂堂正正的人,当好民警表率。 尤其是在任何情况下,一个领导者需要具有宽广的胸怀和气量,无论地位如何,都应该平等地对待他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时刻注意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决摒弃特权思想。 (四)要求团结。 团结出生产力,团结出战斗力,领导班子只有团结,才能形成拳头,才能出手有力。 一支军队能够攻城掠地而百战不殆,最根本的就在于将士一体,同仇敌忾,戮力同心。 要坚持“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视团结如生命,在沟通中求理解、求支持,营造和保持风正、气顺、心齐的局面,从而带动和促进整个队伍的团结和谐,增强凝聚力。 (五)要实作风。 各级领导者对公安工作要有强烈的敬业精神、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工作敢抓敢管敢负责,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上,创造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

公共管理学(服务型政府研究综述)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公共管理学 论文题目:服务型政府研究综述 学生姓名刘寿青 专业公共事业管理 层次专升本 批次 112 学号 W130249122015 学习中心广宗县教师进修学校 2013年 11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摘要 服务型政府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推行和逐步建立,已是一种大趋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新情况,对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4年2月21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正式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2004年3月8日在参加全国人大陕西代表团讨论时又予以重申,至此,构建服务型政府在全国形成了共识,人们普遍认为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行政改革的必然趋势。因此,研究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以及结合中国政府改革的现实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的中心意旨是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政府建设理论的介绍和研究,对中国政府改革的现实情况做一个较为全面的现实回顾,由此提出我国当前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实践操作框架,以期能够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立提供一定的支持。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目录 1、政府职能转变的社会经济背景 (1) 1.1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性......... .. (1) 1.2目前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2) 2、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定义、特征、意义 (3) 2.1什么样的政府才是公共服务型政府 (3) 2.2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特征 (4) 2.3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提出的意义 (6) 3、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主要职能和任务 (7) 3.1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主要职能 (7) 3.2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主要任务 (8) 4、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 (8) 4.1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思路 (9) 4.2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途径 (10) 参考文献 (11)

关于警务技能培训心得总结

关于警务技能培训心得总结 公安民警伤亡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原因是民警实战技能普遍不过关。以下小编为你带来关于警务技能培训心得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警务技能培训心得总结篇1 7月20至8月19日,蒙市局领导信任,我参加了公安机关警务实战技能教官班的培训。在党校经过近三十天封闭式高强度炼狱般的训练,使我深刻的感觉到现代警务理念与实战技能对广大基层民警的重要性,感觉到领导决策的英明。 此次警务实战技能培训使我对警务实战技能有了新认识,在参加此次培训之前,我曾多次参加过不同形式的警务实战技能培训。从内心来说,对这次警务实战技能培训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反,我把这次培训当作一次休息调整和锻炼身体的机会,没有把警务实战技能的提高当做一件大事来看待。一方面认为自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战技能,也曾运用学到的技能抓获过多名违法犯罪嫌疑人。另一方面认为自己在基层派出所工作,只要掌握初步的技能熟知一般的法律法规就可以,无需过深过细掌握。但到了培训班经过短暂的训练后,发现自己原先掌握的实战技能由于

不经常使用和训练已经有所退化,对原来掌握较好的基本方法已不能熟记于心,动作变形,不能做到应用自如。这时,产生了一种恐惧感。使我发现,不仅仅是警务技能,而且也包括其他业务知识同样如此,只要不经常练习、使用,它就会逐渐淡化出你的知识圈、应用圈,离你越来越远,甚至是离你而去,无法从容应付工作中各种复杂的局面,无法有效的保护人民群众和自身的安全。 说是教官培训,可在那短暂有限的时间里既要掌握大量的警务理论及实战技能,并要取的优良成绩其难度可想而知,好在自己是警校出生,在警校学习期间有一点“老底子”。市局领导高度重视与信任,同志们殷切的期待和希望,使我感觉到无形的压力,但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打铁必须自身硬!除培训班发的《警务实战技能》教材我一字不拉认真学习外,还找来了有关的警务理论书籍,如:《盘查术》、《揖捕术》、《人质解救术》、《车辆查控术》等进行学习研究,在实战技能上,除把在省厅培训期间所学的东西复习巩固外,还看了大量的警务实战技能光盘,并与同去培训的其他同志、同事战友及爱好武术的朋友进行切磋制定教案,并在此基础上写下各种警务技能的警务实战理念教案,使自己为以后在上课时语言流畅,动作规范到位,把所学到的知识最大限度地与同志们共同学习交流。

公安局服务型窗口建设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公安局服务型窗口建设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公安局服务型窗口建设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为深入扎实推进服务型窗口单位建设,根据《XX县政法机关服务型窗口建设专项行动方案》(XX政法发〔20xx〕7号)的部署和要求,县局决定,从20xx年3月至12月,开展“服务型窗口建设专项行动”。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目标要求 窗口单位是指直接服务群众和具体执法执勤的内设单位,承担着服务群众和社会管理的职能,是服务群众的“连心桥”,是树立公安机关形象的基础。要在巩固20xx5年服务型窗口单位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巩固较好、推动一般、整顿最差的要求,全面系统地对全局窗口单位建设情况进行梳理分类。通过排查整治各类别窗口单位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窗口单位“基础设施达标、服务功能完善、工作制度健全、岗位职责明确、行为规范细化、接待用语文明”的整体推进目标。 二、工作任务 全面落实已经制定的窗口服务规范,必须按照“建设标准化、服务亲民化、公开常态化、管理规范化”的要求,进一步规范窗口服务场所、优化窗口服务内容、改进窗口服务作风、转变窗口服务方式、提升窗口服务标准,做到窗口服

务环境优美、服务优质、作风优良、管理优化,树立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提升公安工作的公信力。 (一)加强基础建设,实现建设标准化 1、各派出所、交警大队、政务大厅窗口应当设立集中统一的案件或审批受理窗口,提供一站式、柜台式服务,避免群众在各内设办事机构内多头联络、多头跑路。 2、窗口单位所在位置应当有明显的路标指示和单位标识,同类窗口单位的标示标牌、功能划分应当基本规范统一。 3、窗口单位的功能区域布局应当适应业务需要,合理划分办理区和等候区,服务设施应当齐全,设施设备性能和运行状况应当保持良好。车管所、政务中心、出入境大厅等业务量大的窗口应当设立引导台或咨询台,并配备引导、咨询人员跟进服务。 4、完善办公办案网络体系,根据上级公安机关要求,凡是应该网上办理的事项一律提供网上办理服务,安排专人实行网上受理、审批、办证、查询和网上发布信息、开展宣传、接受群众投诉举报等服务模式。 (二)热情周到文明服务,实现服务亲民化 1、窗口工作人员应当统一挂牌上岗,注重礼仪风范,做到精神饱满、态度可亲、举止端庄、言行文明、用语规范。 2、窗口单位应当将单位地址、窗口联系电话、服务范围等内容印制成《服务联系卡》,发放到群众手中,接受电

大力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机关建设

创新管理方式强化内部管理 大力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机关建设 在全面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机关工作中,我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提高服务质量为核心,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创新管理手段,狠抓机关内部管理,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和办理,加强行政环境建设,使全体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明显改进,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行政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形象得到改善,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和好评,在2005年度市人大述职评议中得到了充分肯定。 一、更新服务理念,改进工作作风,抓好干部队伍建设 一支高素质、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是做好新时期、新形势下民族宗教工作的关键。在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我局把干部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从抓日常学习、大力倡导调查研究、组织专题培训入手,采取多种手段,努力提升民宗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使之加深对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实质的理解和认识,提高适应规范化服务型政府要求的能力。 (一)组织学习讨论,提升工作状态。从2003年10月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正式启动以来,我局先后召开办公会和各种形式的干部学习会,传达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系列文件,认真组织学习XX书记、XX市长等市

领导的重要讲话,在全局干部职工中强化改变政府职能、重塑机关形象的意识。针对金堂县、锦江区、彭州市等“不在状态”干部被免职的典型例子,组织机关干部进行学习讨论。还充分利用现代办公条件,以局内部办公系统BBS论坛为平台,在全局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六种能力’”网上专题讨论活动。通过学习整顿,我局机关干部面貌焕然一新,干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加强。 (二)开展调研活动,改进工作作风。我局把调查研究活动作为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了《市民宗局调查研究制度》,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局领导和各处室每年都制订详细的调研计划,确定调研方向或课题,落实课题负责人。局领导坚持每周深入到各区(市)县民宗局和寺观教堂开展工作调研,一把手还亲自带领机关干部到金牛区、锦江区学习规范化服务型机关建设和信息工作的先进经验。近年我局大兴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完成调研课题数十个,形成了较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民族宗教工作的开展和领导决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队伍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为全面、准确地理解市委、市政府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的各项要求和指标,掌握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意义、内容和具体要求,我局组织全体机关干部认真学习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各项文件,结合《行政许可法》、《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四五普法法律知识》对机

关于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建设”的几点思考 公安部决定开展“基层基础年”活动,这是在科学判断、准确把握公安工作发展态势的基础上,继大讨论、大练兵、大接访后,做出的又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如何运用好“基层基础建设年”这一有效载体,通过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真正增强基层实力,提高队伍素质,提升工作效率,为公安工作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已成为各级公安机关亟须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把握核心,正确理解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基本内涵 抓好基层基础工作要正确理解基层基础概念的内涵,解决模糊不清的内涵认识,防止工作重点不明。如果概念不清,重点不明,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就会失去对象,无所适从。 基层,就是指公安机关打击敌人、保护人民、惩治犯罪、服务群众的最基本的战斗实体。在公安机关,基层是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服务群众的第一级平台。抓基层,主要是抓好派出所、看守所、车管所和刑警队、巡警队、交警队等基层所队。 基础,就是指为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提供支撑、保障的工作。无论是领导机关还是基层所队,无论是各部门还是各警种,都有基础工作。基础工作既包括公安业务工作的基础,也包括队伍建设的基础;既包括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也包括思想政治工作等“软件”建设;既有专门工作,也有群众工作。打基础,就是要把基础工作打牢、打实,为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可靠的保障。基本功,就是指民警应知的基本知识、应会的基本技能、应有的基本体能,是民警胜任岗位、履行职责、完成任务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本领,是民警个人素质的综合反映。基本功体现在方方面面,不同的层次、不同的部门、不同的警种,对基本功的要求不完全一样。对于基层所队民警来说,苦练基本功,就是要通过学习、训练,真正做到“三懂”:懂方针政策、懂法律法规、懂业务知识,切实做到“四会”:会擒敌自卫、会执法执勤、会管理服务、会群众工作。 二、深刻认识,全面理解抓好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意义 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是整个公安工作的根基,是推动公安事业长远发展的基石。各项公安工作部署、措施的落实靠基层,公安工作的成效也主要体现在基层;公安队伍建设的重点在基层,队伍素质、执法水平、警民关系也主要体现在基层。 (一)抓好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是公安机关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立警之本。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盛会,全会描绘出“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充分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愿望。公安机关作为一支具有武装性质的国家刑事和司法力量,必须旗帜鲜明地把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指导当前各项公安工作的思想方针,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贯彻落实好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最要紧的是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着力从公安机关的基层基础建设抓起,全面推进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真正做到“人民公安为人民”。万丈高楼平地起,各级公安机关一定要牢牢把握“基层基础建设年”这一难得机遇,把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付诸实践、见诸行动,自觉贯穿于公安工作的方方面面,做大、做强、做精基层公安工作,不断夯实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根基,为改革开放与社会进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服务型政府创新研究

引言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从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向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新阶段我国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既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迫切要求,又是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必然选择,也是新阶段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目标,更是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从实践方面讲,对我国目前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现状与改进进行研究,有利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积极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进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视角探讨并提出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的政策建议;有利于为全面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供总体规划和操作性方案。 从理论方面讲,对我国目前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现状与改进进行研究,有利于探索、总结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客观规律,以服务于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的实践;有利于不断拓展、深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的理论研究;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并对相关学科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本文从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理论的研究入手,通过对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现状的分析,找出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服务型政府的举措和努力方向。 一、服务型政府概述 (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在《行政论坛》2000年第四期发表的张康之的论文《限制政府规模的理念》,首先使用服务型政府这一概念,并把它作为与统治型、管理型相对的一种行政模式。此后特别是非典之后,学术界使用服务型政府这一概念越来越多。所谓服务型政府是指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民主制度框架内,把服务作为社会治理价值体系核心和政府职能结构重心的一种政府模式或政府形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加之中国入世之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十七大所提出的建设行政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优质政府的号召。各级地方政府都在积极探索,努力寻找适合自身特点、切实可行的行政改革措施,不断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其中大连、南京等城市走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前列,率先提出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目标。非典以后,全国许多地方政府纷纷效仿大连、南京这些城市的做法,大规模开展服务型政府建设,就此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自下而上的政府改革运动开始了。服务型政府成为各种媒体上高频词和流行语。 温家宝在2004年2月的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仪式上,明确提出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一工作目标。这是国家领导人首次明确提出服务型政府这一科学概念。此后,服务型政府广泛见诸于各类党和政府的文献中。 (二)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特征 基于以上对服务型政府的科学内涵的分析,笔者认为我国服务型政府基本特征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1.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是我国当前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前提条件,也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根本动力。公众参与包括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 2.权利至上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除了政府需要转变观念之外,还需要合理分权。这里的权利是大多数公民利益的集中体现,它指的是公众的权利。 3.法治优先

公安机关警务实战技能教官班培训心得

公安机关警务实战技能教官班培训心得XX年7月20至8月19日,蒙市局领导信任,我参加了新疆兵团公安机关警务实战技能教官班的培训。在新疆石河子党校经过近三十天封闭式高强度炼狱般的训练,使我深刻的感觉到现代警务理念与实战技能对广大基层民警的重要性,感觉到公安部党委领导决策的英明。 此次警务实战技能培训使我对警务实战技能有了新认识,在参加此次培训之前,我曾多次参加过不同形式的警务实战技能培训。从内心来说,对这次警务实战技能培训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反,我把这次培训当作一次休息调整和锻炼身体的机会,没有把警务实战技能的提高当做一件大事来看待。一方面认为自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战技能,也曾运用学到的技能抓获过多名违法犯罪嫌疑人。另一方面认为自己在指挥中心工作,只要掌握初步的技能就可以,无需过深过细掌握。但到了培训班经过短暂的训练后,发现自己原先掌握的实战技能由于不经常使用和训练已经有所退化,对原来掌握较好的基本方法已不能熟记于心,动作变形,不能做到应用自如。这时,产生了一种恐惧感。使我发现,不仅仅是警务技能,而且也包括其他业务知识同样如此,只要不经常练习、使用,它就会逐渐淡化出你的知识圈、应用圈,离你越来越远,甚至是离你而去,无法从容应付工作中各种复杂的局面,无法有效的保护人民群众和自身的安全。

说是教官培训,可在那短暂有限的时间里既要掌握大量的警务理论及实战技能,并要取的优良成绩其难度可想而知,好在自己是警校出生,在警校学习期间有一点“老底子”。市局领导高度重视与信任,同志们殷切的期待和希望,使我感觉到无形的压力,但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打铁必须自身硬!除培训班发的《警务实战技能》教材我一字不拉认真学习外,还找来了有关的警务理论书籍,如:《盘查术》、《揖捕术》、《人质解救术》、《车辆查控术》等进行学习研究,在实战技能上,除把在省厅培训期间所学的东西复习巩固外,还看了大量的警务实战技能光盘,并与同去培训的窦启宏同志、同事战友及爱好武术的朋友进行切磋制定教案,并在此基础上写下各种警务技能的警务实战理念教案,使自己为以后在上课时语言流畅,动作规范到位,把所学到的知识最大限度地与同志们共同学习交流。 俗话说:练武人讲究“精气神”。同样大练兵也要有精气神(在石河子党校培训期间,集训队一教官始终如一挺拔昂扬警姿,给我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使我获益匪浅),在七月流火,炎炎夏日里,同志们冒高温顶酷暑进行培训,既要有精气神同时又要有一个科学训练方法问题,即:既要完成培训任务又要合理分配时间,既要严格训练场作风纪律,同时又要有人性化理念含在其中,要求每天列队出操,训练时动作整齐划一,口号宏亮有力,使参训民警始终保持昂扬

新时期公安机关服务保障职能探讨

新时期公安机关服务保障职能探讨 2010-11-16 10:20:02[大中小] 发布者:科技城派出所 胡锦涛同志深刻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特征无一不与公安工作密切相关,使公安机关的岗位职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作为肩负维护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治安秩序的公安机关,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变化发展的需要,主动融入大局、积极服务大局,进一步明确职责定位,发挥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奠基石”的作用,是摆在我们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前,各级公安机关岗位职责应由过去的专政管理型逐步向服务保障型转变,要在全力做好打击防范本职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深化服务和保障意识,切实站在维护全局稳定、服务社会发展、保障国计民生的角度,以高效能的服务和最优质的保障,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营造和谐、稳定、平安的治安环境。 一、明确公安机关的服务保障职责,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需求。 公安机关职责,是指公安机关依法在管辖范围内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是由公安机关自身性质和时代赋予的任务所确定的。当前,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公安机关,更应当与时俱进,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发挥刑事司法、破案打击、治安防范等专业职能,积极为社会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的同时,更应当充分发挥社会管理职能作用,进一步改革和加强公安行政管理工作,积极参与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项保障服务工作中,努力构建起和谐社会的铜墙铁壁。 第一,服务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是新时期公安工作的基本性质所决定的。“坚持专政职能和管理职能、服务职能的统一性,始终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公安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长期以来,公安机关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当前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公安机关作为国家重要的刑事司法、行政执法和社会管理部门,必须服从于大局的需要,牢固树立“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服务民生”的思想观念,切实把公安工作融入到经济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工作中去。特别是在2009年12月18日召开的全国政法会议上,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政法工作要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政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切实为公安机

如何加强服务型机关建设

如何加强服务型机关建设 建设服务型机关,是党和政府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举措。作为民主党派机关应积极响应这一号召,加强机关建设,提升人员素质,强化机关作风,努力建设服务型高效能机关。建设服务型机关必须从提升机关人员素质和能力入手,以强化服务意识为前提、强化服务效能为重点、健全制度为保证,把机关建设成为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具有先进服务理念、完善的服务体制、科学的服务方式、创新的服务载体,切实提高机关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 一、建设服务型机关,必须从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入手 机关服务能力大小、水平高低,取决于机关干部的素质。要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品德高尚、业务精通、开拓创新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需要机关干部同时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较高的业务素质。一是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科学配置人才资源;二是加强对干部队伍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培养。除了要求机关人员参加民革中央、省统战部、省政协、省社会主义学院以及各行政业务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培训以外,机关内部还组织全体干部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科学及法律知识,同时为拓宽视野,还分批、分期安排党派机关干部走出去参加调研活动,与兄弟省、市委员会进行横向交流等,使大家深入实际,在实践中更为深刻地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和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问题,从而加深对政策、形势的理解,在开阔眼界和增长见

识中体会参政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此外,还应十分注重培养机关干部的各种履职能力:一是工作创新能力。民革省委组织机关干部学习各级领导的讲话,要求大家从党派自身特点和优势出发,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履行职能的质量和水平。要着眼于实际,着手于实践,着力于创新,以新的观念推动制度创新,以新的内容推动活动创新,以新的方式推动工作创新。二是调查研究能力。调查研究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只有深入调研,才能了解、发现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才能出思路、出方案,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创造性。机关干部经常与基层组织和党员打交道,这就为了解第一手资料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机关干部认真倾听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意见和呼声,主动了解基层组织在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进行认真梳理,形成建议和报告,才能为省委会开展工作出思路,谋方案,充分发挥中枢作用。三是组织协调能力。提高机关干部的组织协调能力,做好机关工作的“联络员”,这是党派机关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特点决定的。由于党派机关工作人员较少,但机关的日常工作和其它一些特殊工作(如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等)还要正常进行,另外,机关干部还要对下派到基层的任务认真组织,积极协调,理顺各方面的关系,使之形成合力,减少阻力,保证工作任务圆满完成。这就要求机关干部充分锻炼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提高交际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熟悉办事渠道和工作程序,讲究办事方法,提高办事效率。 二、建设服务型机关,要以强化服务意识为前提

公安工作的几点思考

公安工作的几点思考 深圳市公安局南园派出所刑警队副队长李笑杰 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转变,这是我们常说的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一时期,社会利益分配发生了重大变化,个人之间利益差别越拉越大,产生了利益分配的矛盾和冲突,人们的社会价值导向呈现了多元并存的情况。一部分人往往注重自我和实现自我价值,缺乏良知和起码的社会责任感,如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玩乐主义等等,当其超常的物质欲望和精神欲望通过正常途径得不到满足时,便采取越轨的手段以求解决。因此,在人、财、物大量集中的城市,犯罪问题日益突出,社会治安形势也日益严峻。 一个城市在相同的历史时期,其犯罪率的高低,基本反映了社会的治安状况。改革开放之前,人们常常谈及低犯罪率的问题,其实并不是社会治安好的标志,而是生产力低下的表现。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犯罪率逐年上升,如果站在历史的高度来看问题,这应该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这在世界近代文明史上也不乏先例。不论是在十九世纪法、德、俄等国的工业革命初期,或者二十世纪发展中国家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的进程中,虽然各国社会、文化、政治和经济的特点有所不同,但却无一例外地出现了犯罪率激增的现象。可以说,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能够避免现代化进程的副结果,那就是“惊人的犯罪率增长的痛苦折磨”。美国社会学家谢利·路易丝在《犯罪与现代化》一书中说:“由于社会日益城市化,曾经一度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局部问题变成影响现代化生存的性质和阻碍许多国家未来发展进程的问题,犯罪已成为现代化方面最明显和最重要的代价之一。”因此,我国在改革开放状态下犯罪率相对上升也并非不正常,关键要看我们如何去遏制它。 在这一时期,公安机关如何去做好社会治安的控防工作?如何有效地打击犯罪?如何加强对队伍的建设?笔者从事警务工作十余年,对此进行了长期的思索,现就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重新评估公安机关的服务职能 公安机关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人民警察法》规定,公安机关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在此,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公安机关作为“公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