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状况以及治理思路分析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状况以及治理思路分析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状况以及治理思路分析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状况以及治理思路分析

《财政学》课程论文

题目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状况以及治理思路分析系别工商管理系

专业工商管理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13 年 6 月

XXXX制

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定义和分类

(一)地方政府债务

地方政府债务,是指地方政府作为债务人要按照协议或合同的约定,依照法律的规定向债权人承担的资金偿付义务。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主要包括省(以及省级政府)、地(或地级市)县(或县级市)、乡(镇)四级政府负债。

(二)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分类

世界银行汉纳·普拉科瓦(HanaPolackova)发展和完善的财政风险矩阵模型认为,政府债务可以用两对概念的组合来表示,即政府债务可以是直接的或者或有的,显性的或者隐性的。据此,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可以分为四项:显性的直接债务、隐性的直接债务、显性的或有债务和隐性的或有债务。传统的财政分析方法把注意力集中在政府显性的直接债务上,对其余三种政府债务则往往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直接债务是指政府在任何条件下都无法回避的责任和应当履行的义务,是后果可以预见的负债.例如政府发行的债券、法律规定的未来养老金的偿付等等。或有债务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政府需要承担和履行的责任及义务.其出现与否取决于特定事件是否发生,而这一特定事件的发生可以内生于政府的政策(例如政府项目带来的道德风险),也可以外生于政府的政策(例如自然灾害)。

显性债务和隐性债务是从另一个角度对政府债务所作的划分。显性债务是指由国家法律或政府签订合同明确规定的必须由政府来偿还的债务,当债务到期时,政府有法律义务处理这些债务,例如主权债务的偿还以及难以履约的政府担保债务的偿还。隐性债务与之相反,它代表了道义上的义务,这种道义义务不受法律约束,而是由公众的期望或政府压力决定。在某些危机事件发生后,政府经过事后的得失权衡,通常会对事件进行干预,承担事件的最终职责,以减少损失。例

如对银行破产后小储户利益的保护,对于未承保的自然灾害受害者的救济等。

按照这一分类,将我国地方政府经常发生的债务内容制成表(1)。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并没有把地方政府所有的债务都囊括进来,并且,也并不是每一个地方政府都存在这些项目的债务;此外,在或有债务中也还存在债务是否最终由政府负担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结合地方实际对具体的债务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表1地方政府债务矩阵*

债务直接债务(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或有债务(只在特定事件发生时存

在)

显性债务(由法律或合同规定) 1、政府和地方投资公司举借的外

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2、从上级政府取得的贷款

3、国内金融组织、单位、个人贷款

4、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养老金拖欠

5、粮食收购和流通中的亏损挂账

6、未能实现的预算支出

1、政府和地方投资公司担保的外

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2、政府和地方投资公司担保的国

内金融组织贷款

3、政府和地方投资公司担保的其

他贷款

隐性债务(受公众和利益集团压力产生的道德义务)

1、企业养老金拖欠

2、养老保险基金缺口

3、下岗补贴和失业保险金缺口

1、地方政府所有的(或拥有部分股

权的)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

二、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

1、债务涉及面广、项目众多、规模庞大

各级地方政府在财政有限的情况下,出于各种动机,举债行为十分普遍。目前,地方政府有据可查的或有债务项目就有10多项,主要包括:国债转贷的配套资金、地方政府担保、粮食企业亏损挂账、地方政府的各种拖欠、地方社会保障基金缺口、地方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等。据有关

*根据曹洪彬.试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及其风险控制,《经济经纬》,2005年第3期

统计(仅限于财政部门举借和偿还的显性债务)显示,2005—2009年到期的地方政府债务达到8450亿元,占应偿还债务总额的57.2%,年均超过1690亿元[1]。

2、债务逾期率高,清偿困难

目前,各级地方政府的官员离任或调任后对自己任期内的负债并不负责,再加上地方政府在债务关系中多属于强势一方,因此地方政府债务的信用程度极低,逾期不还少还的现象比较严重。根据资料统计,中央政府转贷和地方政府自行借款等已到期但没有如期归还的债务中,73%是地方政府自行借款发生的逾期,此类项目的平均逾期率约三分之一[2]。对于中央财政转借的国债转贷资金、专项借款以及外国政府贷款、世界银行贷款等,在地方政府不能主动按时偿还时,上级财政往往可以通过体制结算层层扣款的方式归还,但对大多数县级以下地方政府来说,财政收支缺口本来就比较大,特别是乡镇、村级债务大多因税改政策或历史原因,偿债难度非常大。

3、债务构成不透明、统计困难

《预算法》实施以后,由于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与《预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相悖,大多数地方政府债务转为隐形债务和或有债务,从而处于地下和隐蔽状态。与此同时,各级政府缺乏统一的统计口径,更没有较为准确的统计数据,各级地方政府的真实债务规模根本无法统计。

三、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金融体系软预算约束为政府举债提供了可乘之机

在地方政府债务中,几乎有90%的部分是当年在特殊的金融体制下基层政府从国有银行或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基金借支的。这成了目前化解地方债务工作中无法绕开的“历史遗留问题”。尽管经过多年的金融改革和地方金融机构的清理整顿,目前在地市和县级政府债务的新增部分,仍然出自这一来源。

实际上,地方政府中的省级、地市级政府往往通过种种“创新”进行债务融资。有的由地方政府出面担保或提供变相担保(如以地方人大会议通过《决议》的形式),要么直接为城市基础设施融资,要么为所属企业向银行贷款提供方便。我国地方政府的创造性很强,它们不仅以企业债券的名义发行实际上的市政企业债券,突破了地方政府不得预算赤字的禁令,又以各类投资建设公司吸收委托贷款的方式绕过了中央政府对企业债券发行的审批制度。比如“政府项目工程贷

款”,贷款数量一般很大,由地方政府出面组成银团招揽贷款,银行的希望寄托于政府信誉,其实质是变相发行地方债。

(二)财权与事权不对称

1、财力向上集中

从1994 年税制改革开始,各省每年均有预算赤字。地方政府的赤字从1994年到2001年以16%的年增长率增加。1993年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是22%,2002年上升为54.9% 。省级财政集中的财力从1994年的16.8%提高到2000年的28.8%。在此情况下,省及省以下各级地方政府的收支活动越来越依靠上级政府的财力补助。在全国范围内,财力匮乏的区县一直是典型的“吃饭财政”、“讨饭财政”,经常为提供辖区基本公共服务而负债。

2、事权向下分解但转移支付不规范

尽管基层政府没有足够的财力,但制度安排中它们承担的责任却是硬性的,而且都十分艰巨。比较明显的有三个:一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二是“农基会”历史债务;三是粮食补贴挂账。一般而言,上级政府制定有利于自己的规则是正常的。可是这些规定在执行过程中还总是存在一些财力上移的机动调整,如将部分行业营业税(地方税收)改征增值税(中央分成75%)。不仅如此,即使事前制定方案,上级政府往往对自己应该下拨的转移支付款也不及时拨付。如有不少乡镇反映,他们要及时拿到从上级的拨款并不容易。即使按规定应该正常的经费拨款,也常常因与下达给乡镇其他任务(如计划生育、招商引资或GDP完成数)挂钩而拖延[3]。

(三)缺乏政府债务风险预警和控制机制

为了克服中央政府为地方提供隐性担保而产生的道德风险——地方政府通过过度举债享受债务短期收益而未来债务成本由中央政府承担,西方发达国家中央政府都制定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监控,如果哪个地方政府可能出现债务风险,便及早采取措施进行防范、控制和化解。我国目前地方政府债务种类多,或有债务比重大,而政府债务统计口径又不统一,主要是直接债务,未包括全部或有债务。这就使中央政府无法全面掌握地方政府债务的真实规模,从而使债务负担率、债务依存度、偿债率等指标无法运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无法建立,大大削弱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监控,使地方政府债务在某种意义上处于无政府状态[4]。

四、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治理思路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政府举债行为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地方政府拥有合法的举债权,但这种举债权通常又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在不同国家,地方政府举债权受到限制的方式和内容不尽相同。但我国现行法律明文禁止地方政府负债。法律的禁止使得地方政府负债在暗箱中运作,这样中央政府就很难掌握地方政府负债的真实情况,也很难采取有效对策来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因此,必须借鉴国外的经验,尽快完善《预算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通过法律规范,既允许地方政府合法负债,使国内外债权人的权益得到保护,同时也对地方政府的负债制定规则设定限度,防止其不负责任地盲目负债。只有对地方政府适度负债给予法律通道,并建立科学的债务管理机制,才能有效地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

(二)建立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责任机制

一是各级地方政府要把政府债务管理工作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建立健全政府债务管理的责任机制,各省、市、县(市、区)、乡镇政府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二是把地方政府债务情况纳入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范围,作为领导干部业绩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以控制一些通过负债搞“形象工程”的政府行为。三是组织专家对本级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大规模地进行债务登记调查,不仅要了解政府应付未付的各类债务,还应深入国家外汇管理局了解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情况,深入人民银行调查了解政府名义的再贷款,调查了解金融机构向地方经济建设直接或间接发放的贷款,全面揭示地方政府的显性债务、隐性债务以及或有债务等,科学地编制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四是要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的归口管理,进一步明确财政部门在政府债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将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建立政府债务报告制度。

(三)严格控制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防止产生新的不合理债务

政府债务规模应与本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和财力状况相适应,年度债务余额已经达到或超出当年财政可支配财力的地区,不得再直接或变相举债或担保。除经国务院批准外,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不得提供融资担保,切实防止将市场主体经营性债务风险转嫁到地方政府。乡镇政府及其下属单位原则上不得举债,对特殊情况下确有必要的,必须严格按照从紧的原则,报县(市、区)政府批准。对未按规定举借债务、违规对外担保、截留挪用债务资金、未按计划偿还债务的,要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对国家财产造成损失的,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四)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预警机制

建立信息充分披露制度,提高债务风险的透明度,明晰界定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之间的风险责任,将控制和化解债务风险的责任量化到地区、部门乃至个人,建立控制和化解债务风险的考核责任制;建立地方政府债务的内部预警体系,运用负债率、债务率、偿债率等监控指标对政府性债务的规模、结构和安全性进行动态监测;建立地方政府债务的红黄绿灯评估体系。绿灯表示地方政府的各项债务指标均在安全线以内,地方政府可以继续举债;黄灯表示各项债务指标已接近国际警戒线,严格限制地方政府继续举债;红灯表示各项债务指标已突破国际警戒线,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和防范债务风险的发生。

(五)提高政府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努力培植地方财源[5]

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存在本身并不是坏事,适当的地方政府性负债能在多个方面发挥其有效作用,但是地方政府性负债必须有足够的未来资金来源予以保障。因此努力培植好地方财源是降低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最根本手段。各地政府应当客观、科学地分析市场需求,在调整地方产业结构上多下功夫,积极发展适合本地实际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项目逐步建立起支撑地方财源建设的经济发展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学军.关于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认识和建议,《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6年第28期.

[2]冯晓菁.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

[3]时红秀.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机制与化解对策[J]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5,(1):3-11.

[4]呼显岗.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特点、成因和对策[J].财政研究,2004,(08):42-45.

[5]傅道忠.略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防范[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报,2004,(5):38-40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现状与化解的思路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现状与化解的思路 田锦尘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副司长 二O一三年十一月 我围绕“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现状及防范、化解的思路”谈一些个人看法。主要谈以下三个观点: 一、从近几年国内外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高度关注,有很多的判断,有的认为有十几万亿,有的认为有 20 多万亿,还有的认为 30 多万亿的甚至更多。现在国际上也有一股唱衰中国的声音,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问题是其中重要的一个依据。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客观面对,要看到我国政府债务的形成有其历史的、客观的原因。政府通过举债融资可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提高公共产品服务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熨平经济周期波动,提供了资金保障,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是在发展中形成的,问题的解决也应在发展中解决。分析判断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应该考虑我国有别于其他国家的一些特殊因素,这些因素包括以下方面:全局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现状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资金主要是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大多具有直接或者间接的收益,能形成固定资产,有利于当地经济增长和财源的培育,与欧美国家主要用于福利支出有本质的不同。除了财政收入外,我国各级政府还有一定的固定资产、国有股权、可处置土地的使用权、在建工程等可变现的资产,可以根据需要变现以增强政府偿债能力。此外考虑我国经济处于稳定的增长阶段,地方政府通过举债进行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建设可以提高当地的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当地的商业环境,给地方经济和政府收入创造增长的空间,改善政府的偿债条件。这些都是判断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应该看到一个有利的条件。同时也应该看到如果对地方政府债务不进行规范的管理,其危害也非常大。正因为如此各级政府、特别是国务院高度重视地方政府债务问题,2010年6月份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也即业界常说的19号文,有关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配套的文件,通过这些举措,清理融资平台公司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保留的融资平台公司正按照市场化原则规范运行,与政府产权关系进一步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完善,自主经营的能力大幅增强。据不完全的统计,2012年末在发行过企业债券、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的807家城投公司的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比2010年年均增长19.9%和22.4%,平均资产负债率由2010年的58.5%,降低到 2012年56.4%。 在清理规范融资平台同时,通过发布地方政府债券,积极探索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2009年至2011年每年中央财政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2000亿元,2012年、2013年发行额分别增加到2500亿元和3500亿元。从2011年起国务院批准上海、浙江、广东、深圳四省市试点实行发债,2013年发债试点地区扩展到山东和江

【文献综述】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问题研究

文献综述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问题研究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在我国学术界引起了重视,我国学术界近年来也纷纷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加以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果,许多作者,在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原因和管理对策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进行了研究,也都获得了各种结论。我从地方政府债务的界定,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以及特点,成因分析以及解决对策和建议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整理。 1地方政府债务涵义的界定 1.1 地方政府债务的定义 所谓地方政府债务,是指由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预算单位举借或合法担保以及在特定条件下需由政府偿还的内外债务。具体来说,它要求“地方政府作为债务人要按照协议或合同的约定,依照法律的规定向债权人承担资金的偿付义务”。 在国外,真正深入政府债务的研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代表人物是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Hana Polackova。她(2002)提出:根据债务发生是否需要特定条件而划分为直接债务和或有债务;根据债务发生是否属于法定义务而划分为显性债务和隐性债务。这一概念就表示为她所提出的财政风险矩阵。 Hana Polackova(1999)认为当政府在短期内面临财政赤字和政治压力的环境中,政策制定者往往更偏好一些预算外政策。“政府可能对带来了更多财政风险但是要求较少的即时融资的预算外政策情有独钟。”这些预算外政策在收付实现制的预算模式下并不需要即时的财政支付和预算内列支。在实践中,政府的预算外政策通常是采用国家担保、直接贷款等或有负债形式。财政机会主义的行为增加了长期公共融资的不确定性,也损害了长期财政的稳定性。她把政府在财政调整过程中表现出的这种短期行为称为“财政机会主义”。 但是国外学者对于政府债务的研究,主要是建立在中央政府债务的角度上的,我国学者可以根据这些理论成果,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进行界定。 2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特点及风险概述

2018-2019全国及各省市经济财政债务分析报告

2018-2019全国及各省市经济财政 债务分析报告 2019年4月

目录 摘要: (1) 一、全国及各省市经济数据分析 (3) 二、全国及各省市财政、债务分析 (5) 三、全国及各省市房地产市场和土地市场分析 (14)

摘要: 2018 年,我国经济运行继续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但仍实现了总体平稳发展。在供给侧改革、产业升级以及风险管控等多重因素下,多数省市工业、投资、消费等指标增速回落,2018 年各省市 GDP 增速总体呈放缓态势,增速均未超过两位数增长;东部地区经济增速多在全国水平上下,东北地区经济增速虽触底企稳,但仍在低位徘徊;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相对较高,经济增速总体快于东部和东北地区,但增速差距继续收窄,其中中部地区增速相对平稳,西部地区仍存在较大分化。 2018 年,随着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实,我国税收收入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均有所放缓。分地区看,2018 年除天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继续下滑之外,其他省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为正增长状态,但增速出现差异,导致部分省市排名出现变化;东部地区财政收入质量优于中西部地区,财政自给程度亦呈现东、中、西的阶梯式分布。 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2018 年,在房地产调控、房企融资收紧以及降低棚改货币化安置等政策的累积效应下,全国土地市场有所降温,政府性基金收入增幅较上年收窄。分地区看,2018 年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仍主要集中于东、中部地区;增速方面,除北京、天津、海南、安徽、甘肃和黑龙江政府性基金收入下降之外,其他多数省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呈现较大幅度增长。 从政府债务情况看,2018 年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主要集中于经济体量较大的东部省份,但湖南、辽宁、贵州、云南等部分经济欠发达省份债务规模亦较为突出。从债务压力看,东部省份虽债务总量较大,但因较强的财政实力,政府债务余额与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在全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负担及化解对策

第13卷第2期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Vo l 13No 22011年4月Journal o f Shang hai U niversity o f Finance and Econom ics Apr 2011 中图分类号:F810 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0150(2011)02 0077 07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负担及化解对策 李永刚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财政与税务学院,上海201620) 摘 要:本文分析了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基本情况和债务结构问题,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分级次和分地区负担情况进行了研究。文章在分析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形成原因后,提出了化解地方债务的对策。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对策 收稿日期:2011 01 06 作者简介:李永刚(1978-),男,河北邯郸人,上海立信会计学院财政与税务学院讲师,财政学博士。 一、地方政府债务基本情况 我国 预算法 和 担保法 对地方政府举债进行了严格限制。 预算法 规定,地方各级政府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原则编制,不列赤字,除法律和国务院文件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担保法 规定,除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之外,对向国内债权人举借的债务,国家行政机关不能提供担保。但是,多年来各级地方政府仍以各种名义举借了大量债务,地方政府债务现实风险和潜在风险已经威胁到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表1 政府负债风险矩阵 政府债务直接负债 或有负债 显性负债 1 国外和国内主权借款 2 预算法律规定的支出 3 受长期法律约束的预算支出 1 政府对非主权借款和地方政府、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实体(如开发银行)债务的担保 2 对不同类型贷款的保护性政府担保 3 对贸易与汇率、国外主权政府借款、私人投资的政府担保 4 有关存款、私营养老金基金最低收益、农作物、水灾、战争风险的政府保险体系隐性负债 1 法律未做规定的未来公共养老金2 法律未做规定的社会保障计划 3 法律未做规定的未来医疗保健筹资 4 公共投资项目的未来经常性费用 1 对私营化实体负债的清理 2 银行倒闭 3 非担保养老金基金、就业基金投资失败 4 私人资本流向改变而采取的紧急救援行动5 环境灾害后果的清理、救灾、军事筹资等 资料来源:H ana 、马骏主编: 财政风险管理:新理念与国际经验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主要包括省、市、县、乡镇四级政府的负债。地方政府债务主体包括各级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所属职能部门、某些公益性单位,甚至包括一些具有政府背景的企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综述与启示_童香英

2016年7月刊第19期当代经济 摘要: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较快增长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对当前地方政府债务增长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文献进行梳理和综述,并对正确处理好地方政府债务增长与经济增长和防范地方政府债 务风险提出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经济增长;可持续性 从古典经济学的债务“有害论”到凯恩斯主义的债务“有益论”,再到李嘉图的债务“中性论”,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一直处于争议中,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典型的特征事实。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和实证文献的梳理分析有利于更加全面地认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增长和防范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风险。 一、不同性质的债务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同 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取决于债务支出的预期生产力。资本性支出(生产性投资)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债务的资本性支出解决了资本投资的资金约束问题,增加了经济中的资本积累,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但是政府债务的增加可能导致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决定政府债务是否会挤出私人投资的关键是资本回报率与利率的相对大小关系(Woodford,1990),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最终的作用取决于政府债务带来的正效应和“挤出效应”之间的相对大小。消费性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不大,甚至带来负影响,政府债务用于消费性支出不能形成固定资本,不增加资本和生产力。根据李嘉图的等价定理,政府债务的消费性支出相当于一种变相的税收,会对未来税收体系造成高度扭曲,不利于经济增长。 二、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阀值效应 Rehinhart和Rogoff(2010)的研究首先发现了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阀值效应,其研究认为当政府债务与GDP的比重低于90%时,政府债务和经济增长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当这一比重超过90%时,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之后的很多研究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扩展,但在不同的研究样本和研究方法下,债务阀值水平不同。Cecchetti等(2011)对OECD的18个国家1980—2010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超过85%时会阻碍经济增长。Baum 等(2013)以欧元12国1990—2010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动态阀值模型得出结论认为,在短期内债务比率小于67%时,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介于67%和95%之间时,对经济的影响几乎为零;超过95%时,继续增加债务就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张启迪(2015)以欧元区16国1970—2012年的经济数据为样本,研究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证明了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阀值效应,阀值水平约为54%~78%。程宇丹等(2014)利用1960—2010年间113个国家的数据检验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发现当政府债务与GDP之比的规模低于20%时,政府债务的增加可以提高经济增长率;当高于20%时,会降低经济增长率,但直到低于35%之前,对经济增长的整体影响是正的;当超过35%后,对经济增长的整体影响则是负的。邱栎桦等(2015)的研究认为在当前的经济运行环境下,我国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债务阀值是20%,低于此阀值时,地方政府债务促进经济增长;大于此阀值时,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不存在显著关系。 三、不同国家(地区)以及同一国家(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债务阀值不一样 债务阀值与一国(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要素禀赋、财政收支状况、经济周期区位、产业结构和金融发展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经济发展程度越高、经济实力越强、实体经济越健康、发展潜力越大,要素禀赋优势明显、财政收支结构合理、处于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产业结构优化、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地区),债务阀值较高。不可能存在一个适用于每个国家或地区的最优债务阀值。刘洪钟等(2014)基于61个国家1980—2009年的面板数据研究表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债务阀值的大小存在差异,债务阀值不具有唯一性和确定性,随利率、通货膨胀率、经常账户和金融发展的变化而显示出动态性特征。程宇丹等(2014)的研究也表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综述与启示 童香英 (漳州市财政局,福建漳州363000) 22

光伏企业债务风险分析报告

光伏企业债务风险分析报告 2012年中国光伏企业出现大面积财务风险,无锡尚德、江西赛维、超日太阳等巨头 公司都陷入财务危机。查阅并收集相关资料,了解该行业企业的应收账款率。回答下列问题:为什么该行业会出现这种情况?如何预防并加以解决。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企业信用管理应该 把控的风险。 首先了解什么是光伏产业:光伏产业即太阳能产业 产业优势 1、永不枯竭。 2、采集太阳能的地点的地理位置要求不高;相对而言,水电站或风电站对地理位置要求则比较高。 3、建立太阳能发电站所需的时间和成本都比水电站要低。 4、使用太阳能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是理想的绿色能源。但原料开采和生产光伏产品过 程中也会消耗大量能源和造成污染。 5、适用范围广,就算一般家庭也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 也因此,世界各国为了更有效地开采和使用太阳能,不断地发展着太阳能光伏组件技 术,尽可能地利用这个“永不枯竭”的能源。 特点 太阳能是唯一能够保证人类未来需求的能量来源。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将光子转化 为电子的一个纯物理过程,转化过程不排放任何有害物质,其特点如下: 充足性:据美国能源部报告(2005年4月)世界上潜在水能资源4.6TW 1TW=1012W]), 经济可开采资源只有0.9TW;风能实际可开发资源2?4TW生物质能3TW海洋能不到2TW 地热能大约12TW太阳能潜在资源120000TV V实际可开采资源高达600TW 安全性:运行可靠、使用安全;发电规律性强、可预测(调度比风力发电容易)。 广泛性:生产资料丰富(地壳中硅元素含量位列第二)、建设地域广(荒漠、建筑物等)、规模大小皆

宜。免维护:使用寿命长(20?50年、工作25年效率下降20%、免维护、 无人值守。 清洁性:无燃料消耗、零排放、无噪声、无污染、能量回收期短(0.8?3.0年)。 发展光伏产业的意义:光伏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光伏产业对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光伏产业当前遇到的困难,既是产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促进产业调整升级的契机,特别是光伏发电成本大幅下降,为扩大国内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要按照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扩大消费市场、规范市场秩序、推进产业重组、降低发电成本的思路,统筹兼顾、综合施策,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 产业的国内现状 中国作为目前世界上经济发展最迅速的经济体,在光伏发电领域的技术和应用只是处于世界的下游水平。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国内还没有掌握电池所需要的多晶硅提纯技术,该技术被国外的大企业所垄断,因而国内生产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成本很高。光伏发电的成本是一般发电成本的数倍,也因此造成无法广泛普及。 我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光伏制造产业体系。当前的主要问题是:产能严重过剩,市场过度依赖外需,企业普遍经营困难[2]。 [2] (1)高能源和高原料消耗的生产过程。 光伏产业的技术主要有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三类。目前,国内大部分光伏企业以多晶硅技术为主,因受生产技术水平的限制,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和能源消耗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例如,生产I公斤多晶硅的原料,结晶硅粉的消耗是国外的4倍、液氯约13倍,而氢气则高达90倍,能源消耗也在4倍以上。 (2)生产环节中的环境污染。 现在大部分光伏电池的制造原料都选择多晶硅,而我国目前使用的改良西门子法,不仅高能耗,而且高污染。例如,每提纯1吨多晶硅就会产生8吨以上的四氯化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状况以及治理思路分析

《财政学》课程论文 题目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状况以及治理思路分析系别工商管理系 专业工商管理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13 年 6 月 XXXX制

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定义和分类 (一)地方政府债务 地方政府债务,是指地方政府作为债务人要按照协议或合同的约定,依照法律的规定向债权人承担的资金偿付义务。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主要包括省(以及省级政府)、地(或地级市)县(或县级市)、乡(镇)四级政府负债。 (二)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分类 世界银行汉纳·普拉科瓦(HanaPolackova)发展和完善的财政风险矩阵模型认为,政府债务可以用两对概念的组合来表示,即政府债务可以是直接的或者或有的,显性的或者隐性的。据此,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可以分为四项:显性的直接债务、隐性的直接债务、显性的或有债务和隐性的或有债务。传统的财政分析方法把注意力集中在政府显性的直接债务上,对其余三种政府债务则往往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直接债务是指政府在任何条件下都无法回避的责任和应当履行的义务,是后果可以预见的负债.例如政府发行的债券、法律规定的未来养老金的偿付等等。或有债务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政府需要承担和履行的责任及义务.其出现与否取决于特定事件是否发生,而这一特定事件的发生可以内生于政府的政策(例如政府项目带来的道德风险),也可以外生于政府的政策(例如自然灾害)。 显性债务和隐性债务是从另一个角度对政府债务所作的划分。显性债务是指由国家法律或政府签订合同明确规定的必须由政府来偿还的债务,当债务到期时,政府有法律义务处理这些债务,例如主权债务的偿还以及难以履约的政府担保债务的偿还。隐性债务与之相反,它代表了道义上的义务,这种道义义务不受法律约束,而是由公众的期望或政府压力决定。在某些危机事件发生后,政府经过事后的得失权衡,通常会对事件进行干预,承担事件的最终职责,以减少损失。例

关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文献综述

摘要:在我国,目前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地方政府不能举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地方政府不存在债务,多年以来各级地方政府以各种名义举借了大量债务,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在某些局部早已经有所表现,潜在的风险不可忽视。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文献综述 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深厚,债务关系错综复杂(龚强,2011)。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发展在地方政府筹集财政资金,发行地方债务的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借助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强大融资能力,中国的地方政府已经积累了相当大规模的地方债务数量。考虑到中国地方政府的支付能力,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导致的巨额的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构成中国地方政府的巨大债务风险。 对于我国目前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及其风险预警评估、风险成因等问题,国内学者都做了大量的研究,我们将就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的总结探讨。 (一)如何看待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研究 从方法论来看,要正确判断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或危机,需要和偿债的公共资源联系起来,孤立地就债务论债务是没有意义的。依据债务增长速度、债务绝对规模这样的指标是无法判断风险状态的,要正确判断地方债务风险,还要看地方政府债务使用产生的效应,包括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生态效应,还要看地方政府债务的体制机制(刘尚希,2010)。 地方政府债务是否存在风险及其风险到底有多大,国内学者在估算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等指标后,与国际上判别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相对指标进行比较,得出了结论。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数量和规模正在超常增长和急剧累积,庞大的地方政府债务已严重影响了本级财政的运转,成为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最大的潜在风险因素之一(张成,2011)。魏佳宁(2007)认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正通过面向政府及相关机构和单位放贷的金融机构转化为金融风险,地方政府债务已经威胁到地方乃至全国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社会各界对此应该高度重视。这种观点认为我国的地方债危机已经如剑悬空,如不加清理整顿和有效治理,则会引发严重的地方政府乃至中央政府的债务风险并触发社会危机。 然而,很多学者则不这么认为,巴曙松(2011)对于我国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持有相对乐观的态度。他认为依照国际惯例,虽然个别地方政府存在过度举债行为,但大体来看,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水平总体上处于可以承担的水平。呼显岗(2004)认为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开始在局部显现,未来潜在的风险不应当被忽视,应当注意防范和化解中国的地方债务问题。毋晓雷(2013)、封北麟(2013)也认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相对可控,我国地方政府通过法律合同或各种形式承诺而无条件兑现的债务义务(显性直接债务)仍然占据主体地位。 (二)地方政府债务特点的研究 我国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由于与我国特有的经济体制、财政政策等密切相关,因而呈现出一些自己独有的特点。马海涛(2004)在其文章中指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表现为四个特点:(1)区域性,主要表现为东、中、西部不同地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程度不同;(2)复杂性,即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产生有多种错综复杂的原因,(3)层次性,这主要体现在省、地(市)、县、乡四级政府债务风险各不同,(4)传递性,我国地方政府的难以弥补的债务均构成中央政府的隐性债务。 依据现有的研究文献,我国的地方政府债务特点表现为: (1)总量不清,但规模巨大。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到底有多大,还缺乏一个系统的调查研究。地方政府债务往往是通过融资平台暗中举借的债务,而且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机构分散,合法与不合法的债务并存,因此地方债数量难以衡量。但是从某些地区的典型调查来看,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已较大,有的甚至已超过地方财政的承受能力(马

总结报告-政府债务风险分析 精品

政府债务风险分析 政府债务风险分析最近,我们对全市政府债务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调查结 果表明:目前,各级政府负债已经非常沉重,单位负债比较普遍,亟需引起各级党委 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防范和解决。一、债务现状 从调查的情况看,我市政府负债数大面广,形势严峻,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负债数额大。截止2019年12月31日止,全市政府债务总额达到121.94亿元。从 债务来源看,外债6.90亿元,占5.65%,国内债务115.04亿元,占94.34%;从债务 主体看,本级政府负债75.24亿元,占61.70%,行政事业单位负债26.43亿元,占 21.67%;公益事业部门(企业)负债20.25亿元,占16.61%;从债务层次看,市本级 负债34.51亿元,占28.30%;区县(市)负债87.43亿元,占71.70%。2.逾 期债务多。截止2019年12月31日止,全市逾期债务达到86.4亿元,占债务总额的70.85%。从逾期年限看,逾期1年以下的8.65亿元,占7.09%,逾期1-3年的19.87 亿元,占16.29%,逾期3-10年的44.64亿元,占36.60%,逾期10年以上的13.24亿元,占10.86%;从债务逾期主体看,政府债务逾期63.37亿元,占51.97%,行政事业 单位债务逾期15.79亿元,占12.95%,公益事业部门(企业)债务逾期7.24亿元,占5.94%。3、债权数额小。从统计数据看,全市政府债权只有9.65亿元,为债务 总额的7.91%,债权债务严重不对称,而且,9.65亿元政府债权中,呆帐有3.86亿元,真正有效债权只有5.79亿元。4、还债压力重。2019年,我市一般预算收入只 有21.52亿元,面对高达121.94亿元的政府债务总额,财政承受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即使剔除拖欠、挂帐及逾期债务后,当前要偿还的债务仍有27.55亿元,其中2019年 须偿还的债务本金分别有6.35亿元、3.42亿元、2.87亿元、2.57亿元、2.05亿元, 财政偿债压力非常大。二、债务成因形成巨额政府债务的原因是错综复 杂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成因:1、财政收支缺口转移。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以来,总的趋势是财力向上不断集中,事权向下不断转移,导致 地方财政自给能力不断下滑,收支矛盾愈显突出。在这种情况下,财政支出责任加速 呈现三个转移倾向,最后反映为债务的全面发生和不断累积。一是支出责任向下级转移,主要表现为支出上的甩包袱,要求硬配套,“上面开口子,下面拿票子”等形式,超越了基层财政承受能力。二是支出责任向部门转移,一些地方财政由于收不敷出, 为了保平衡,往往把该由财政承担的支出责任推给部门,要求部门自行解决支出缺口,一些收费收入足够多的部门尚能勉强维持运转,而那些没有收费职能的部门就难以为续,导致举债行为。我们调查的鼎城区很大一部分单位都有办公支出超支或欠帐。三 是支出责任向后期转移,由于收入有限,即期该支的支出不能支,压力后移,日积月 累形成恶性循环,欠帐越来越多,目前我市仅是工资欠帐就有11.26亿元。2、 各种政策风险转嫁。随着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经济运行 中存在的一些矛盾不断暴露出来,很多转移成财政的负担。主要有:①粮食企业政策 性亏损挂账。从清理反映的数字看,我市粮食企业政策性亏损总额达到31.61亿元, 多的鼎城区、桃源县分别高达6.52亿元,5.40亿元,其中1998年以前政策性亏损挂 帐16.72亿元,1998年以后新增14.89亿元。②化解金融风险贷款。为了化解地方金

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几点建议概要

审计研究简报 第6期 (总第201期) 审计署审计科研所 2010年9月14日 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几点建议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地方政府不得举债、预算不列赤字。而现实情况是地方政府规避法规约束,多头举借债务,尤其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举债融资规模膨胀迅速,资金运用效率不高,偿债风险日益加大。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地方政府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融资的现实需求,也有政府与市场边界不清,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统一导致地方政府资金紧张等体制性因素,还有政府官员绩效考核导向偏差引发的地方官员非理性投资冲动,以及统筹监管不到位,缺乏有效监督等管理因素。对于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情况及债务风险,各级审计机关要予以高度的关注,客观分析和看待其形成的原因,准确把握问题的核心,从如何更好地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角度,研究和提出防范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建议。 一、分类施治,疏堵结合,完善风险管理,建立控制体系 (一)清查存量债务,积极化解风险。 根据先清理后规范的要求,应该把妥善处理地方政府的存量债务,作为当前地方政府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 1.摸清债务总量,分清类别结构。 对于中央政府来说,当务之急是全面摸清各地债务规模底数,并在与各地财力比较的基础上初步确定债务总体风险大小;同时分清地方政府债务结构,掌握各种类型债务的特点及成因,以确认偿债风险,划分层次、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研究制订相应化解措施。 2.区分举债主体,落实偿还责任。 对政府部门、机构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债务,以及由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融资平台公司因提供公共服务产生且无偿债资金来源的债务,地方政府应承担直接偿债责任;对各类融资平台公司因基础设施、公益性项目建设而产生,且有偿债资金来源的债务,地方政府应督促其按计划、合同的要求严格履行还款义务,尽量避免其向政府直接债务转化;对与公共服务无关的市场行为所产生的债务,应本着“谁举债,谁偿还”的原则,由举债主体自行偿还,政府不承担兜底责任。3.保障还款来源,全力化解风险。 在分清举债主体、落实偿还责任的基础上,要及时制定偿还计划,科学筹措偿债资金,按时履行偿债义务。其中:

美国地方政府债务

美国地方债发行经验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摘要 美国地方政府债券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国家,美国《宪法》明确赋予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权利与责任,地方债券的发行是州政府集资的重要工具,不但缓解了各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而且还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进,美国在地方债务发行上经验丰富,在管理方法和风险防范方面有科学的管理方法。 我国地方债发行起步较晚,还处于实验阶段,缺乏相关的经验,从而可以借鉴美国的地方债发行和管理的方法,从中规避一些教训并吸取经验。本文通过对美国的地方债发行的管理方法和防范风险措施进行分析,并且依照我国地方债务发行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规划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地方债;风险防范;债务监管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第二章.美国地方政府债务的一般分析 2.1地方政府债务的概念 2.2美国地方政府的债务类型 2.3 美国市政债券的特点 第三章美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发行与管理 3.1 美国市政债券的发行 3.2 美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 第四章美国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管理4.1 美国市政府债务的风险控制 4.1.1信用评级制度 4.1.2 债券保险制度

4.1.3 信息披露制度 4.1.4 社会监督 4.2美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危机与化解 4.2.1 建立偿债准备金 4.2.2 政府债务担保 第五章美国地方政府债券管理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5.1 美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特点 5.2 美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中的问题 5.2.1 美国地方债务出现的表面原因 5.2.2 美国地方政府出现债务危机的深层次原因 第六章美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给我国的启示 6.1 我国政府的债务现状 6.2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中的问题 6.2 美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思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地方债开题报告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财政支出结构对地方债发行规模的影响——以上海地 区为例 院系(所): 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4年12月 目录 一、选题背景介绍.............................................................................. .. (1) 二、文献综述.............................................................................. . (1) (一)国外文献综述.............................................................................. .. (1) (二)国内文献综述.............................................................................. .. (2)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4) 四、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5) 五、论文的结构和安排.............................................................................. (6) 六、论文写作时间进度安排与目前进展情况 (7) (一)写作时间进度安排.............................................................................. (7) (二)目前进展情况.............................................................................. .. (7) 七、主要参考文献.............................................................................. .. (7) 一、选题背景介绍 近年来,为保持经济增长所付出的最大代价主要表现为财政分权过程中,地方公共物品供

各地政府债务规模及风险分析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快速增长。审计署公布的《2013年第32号公告: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政府性债务余额约30.3万亿元,其中地方政府性债务总计17.9万亿元。 在地方政府性债务中,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10.9万亿元,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2.7万亿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4.3万亿元。相较2010年底,省、市、县地方三级政府性债务增加近7万亿元,年化复合增长率为21.7%。 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府性债务即将进入偿债高峰期。根据审计署报告的数据计算,2014年到期需偿还的债务约占20%。因此,今年地方政府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其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受到市场广泛关注。 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新特点 实际上,2011年审计署就对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过一次全面审计1。与2011年的审计相比,2013年的审计范围更广,面向了全国31个省和5个计划单列市、391个市、2778个县和33091个乡。通过对这两次审计数据的比较,可以发现地方政府性债务呈现出以下几个新特点。 (一)举债的政府层级下移 从政府层级看,省级、市级、县级、乡镇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分别为17780.84亿元、48434.61亿元、39573.60亿元和3070.12亿元;市县债务占比超过80%。省级债务中大多是或有债务;就全部债务而言,省级债务的份额与县级债务相当,而市级债务的规模仍然是最大的。省、市、县三级债务合计17.5万亿元,较2010年底增长了63.5%。其中,县级政府性债务增长最快,增幅达到77.3%,年化复合增长率为25.8%。 (二)融资平台仍是地方的举债主体,但占比下降 截至2010年底,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占全部地 李宁 各地政府债务规模及风险分析

地方债务发展历程以及成因分析

摘要 近些年,有关“地方政府债务”的报道开始频繁地见诸于报端。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巨额的地方政府债务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事实。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总量过大且问题重重,如若解决不好,这些巨额债务将严重威胁我国的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着力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不仅是缓解财政风险,发展经济的需要,而且更是构建诚信政府乃至构建诚信社会的需要。因此,在当前地方债务危机愈演愈烈,不少地方政府深陷债务泥潭的严峻形式下,对我国地方债务发展历程、成因进行深入剖析,对于分析探讨当前地方债务危机的解决之道,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故在本文中,笔者首先从地方政府债务定义和构成两方面来阐述地方政府债务的内涵:然后笔者将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分析:接下来,笔者在深入研究地方债务发展历史的前提下,对债务问题的成因、当前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进行深入的剖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地方债务;财政体制;发展历程

目录 一、引言 (4) 二、地方债务的界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地方债务的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地方债务的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我国地方债务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6) (一)我国地方债务的发展历程 (6) (二)我国地方债务的发展现状 (7) 四、我国地方债务成因分析 (8) (一)地方债务成因分析 (8) (二)地方债务当前面临的问题 (10) 五、化解地方债务问题的对策 (11) (一)摸清总量、区别对待、分类化解 (12) (二)以外汇储备来缓解偿债压力 (12)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综述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综述 摘要: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拓展各种招商引资渠道,推进举债建设,加快了本地经济发展,并为我国经济常年保持高速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负债融资使得地方政府财政负担加重、地方政府财政风险不断增大。我国很多学者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学界出现了研究潮流,但是学者的研究有很多重复。因此,如何正确的把握当前研究的新方向和新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制度安排 尽管1994年我国开始实施了分税制,但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事权的划分一直不明确。如今,我国地方财政赤字迅速增长,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膨胀,地方政府仅靠财政预算和少额的转移支付,无法承担其所有支出的责任。从而,为了追求地方经济的领先,尽管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负债融资有各种限制,各级地方政府仍通过非正规渠道大量举债,使得财政收支不平衡。财政收支的不平衡又使得财政债务风险累增。因此,本文拟对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研究进行简要的梳理,并展开评论,试图对问题的深入探讨提供一些建议。 一、政府债务融资的理论基础 在财政分权的框架下,地方政府面临的预算约束可表示为:财政支出-财政收入= 转移支付流入+新增地方债务。学者们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讨论也是围绕上述核算等式中各项之间的相互作用展开的。然而,Musgrave(1959)提出了经典的财政联邦理论,认为通过多层次的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支出比单一的中央政府决策更为有效。所以,地方政府利用投资项目融资比使用当期的财政收入更为可取。 基于经典的联邦财政理论,根据“政府或有负债”理论(Hana Polackova,1998;Allen Schick,2002;Ashoka Mody,2003),通过结合各国实际,学者普遍认为只要能够理清政府债务产生的特殊原因,就能够有效的减少政府性债务的规模和防范相关风险。沿着这一思路,本文将对地方政府债务研究成果进行国外和国内的分类研究。 二、国外政府债务理论及其研究 国外对于政府债务的研究较早,理论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弥补财政赤字和短期资金不足而导致的短期债务规模巨大 John L. Mikesell (2002)认为:弥补财政赤字,为资本性建设项目融资和弥补短期资金不足是形成政府债务的三大主要原因。Thomas P. D. Napoli (2008)通过实证得出美国地方政府的短期债务增幅很大的结论。Qian(1997)、Wildasin (1997)都是运用预算软约束理论和不完全财政联邦主义,解释了地方政府债

关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调研报告.doc

关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调研报告 关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调研报告 按照要求围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这一课题,通过对我县**、教科局和乡镇等单位地方政府债务情况的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和硕县债务基本情况 截止2019年9月,我县债务余额为**万元,其中:地方政府债务系统内债务为**万元,隐性债务**万元。 从债务构成看,地方政府债务系统内存量债务主是2014年前经审计清理甄别认定的债务,主要集中在**。 或有债务为政府担保债务主要是**,每年由债务单位自行偿还债务本息。政府债券主要是自2015年以来通过置换、新增债券解决存量政府债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等重点民生项目支出。 隐性债务主要以融资平台公司棚户区改造、**产业形成的工程欠款。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强化领导,着力夯实管理基础 新预算法实施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要求,成立由县委书记为组长的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领导小组、政府债务化解工作领导小组、政府性债务管理领导小组(债务应急领导小组),建立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

案,有效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债务风险的底线和红线。(二)限额管理,着力硬化预算约束 截止2019年,上级批准我县债务限额为**亿元,我县地方政府债务系统内债务未突破批准的限额,为争取新增债券额度创造有利的条件,严格按要求将新增债务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三)多措并举,着力拓宽偿债渠道 根据各债务单位制定的债务化解方案,通过控制项目规模、压缩公用经费、处置存量资产、引入社会资本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提高政府偿债能力,按时履行偿债义务。 (四)动态监测,着力排查风险隐患 对各单位政府性债务风险进行动态监测,分别纳入地方性债务管理系统、财政监测平台进行动态管理,及时了解各单位债务情况。根据各单位债务情况,分析风险原因,切实降低债务风险。加强对债券资金使用的监管,开展新增债券资金使用情况自查、核查工作。开展新增债券资金绩效评价工作,进一步强化支出责任和效率,切实提高债券资金使用效益。 三、存在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偿债务任务重,财政压力大 从债务项目分析,我县政府性债务主要用于**等民生项目,从债务用途分析,基本为公益性项目,各债务单位无经营收入,部分债务主要由财政资金偿还,偿债压力巨大。 (二)或有债务存在一定代偿风险,监管难度困难 地方政府债务系统内存量债务、或有债务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情况下,或

地方政府债务及化解

地方政府债务及化解 一、政府负债是什么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经济发展已经经过两部门经济,在三部门经济模型到四部门经济模型变化,即从原来单一的生产消费模式,进化到生产、政府、消费,到目前的生产、政府、外部环境、消费的模式。政府在这其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政府也通过其财政手段和货币手段影响这经济发展。根据经济学公式,政府可以通过内债和外债两种形式对经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具体政府债务分为以下三类:一是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包括地方政府(含政府部门和机构)、经费补助事业单位、公用事业单位、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和其他相关单位举借,确定由财政资金偿还的债务。二是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指因政府(含政府部门和机构)提供直接或间接担保,当债务人(包括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经费补助事业单位、公用事业单位等)无法偿还债务时,政府负有连带偿债责任且需要用财政资金来偿还的债务。按照国际通用财务报告准则,这类债务一般只是在担保单位的资产负债表的附注中加以说明作为或有负债,而不将其作为本单位的负债来源。实践中,这类债务一般也不可能百分之百转化为坏账,不是都需要作为担保单位的地方政府来偿还的。三是政府其他相关债务,指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经费补助事业单位和公用事业单位为公益性项目举借的债务。这类债务由非财政资金偿还,政府也未提供担保,在法律上政府是没有还债义务的。但由于它是债务主体为承担政府公益性项目而举借的债务,假如出现了

偿债困难,政府也可能要承担救助责任。 二、政府负债有那些原因 1.经济增长需要政府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政府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然而,目前部分地区财力还不是很宽裕,有限的财政资金不足以支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所需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迫使政府举债,从而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2009年,为了配合中央政府4 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地方政府出台的配套投资计划总规模已高达18 万亿元,近乎4 倍于中国的全年财政收入。地方政府利用大规模投资保持地 区的经济增长,进而稳定就业。 2.财政体制因素造成地方政府举债。按照事权划分规则,区域性公共产品由地方相应级次的政府提供。但由于事权划分不清,上级政府向上集中资金的过程中,地方政府仍一直要提供义务教育、本区域内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环境保护、行政管理等多种地方公共产品,同时,还要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这就造成地方政府举债,以填补财政预算无偿投资和一般商业金融投资之间的空白。 3.现行的金融市场环境和银行制度为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创造条件。银行短期信贷安全性的要求,使银行偏好于政府项目或者政府担保的项目贷款。不良贷款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业(主要是中资银行)的最大问题。而控制银行新增不良贷款的主要手段是控制贷款对象。根据一般的银行贷款安全性原则,银行向政府或由政府提供担保项目(包括公司)贷款的安全性显然远远高于一般的企业。在政府急需发展建设资金的情况下,通过银行信贷融资较为容易,致使政府债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