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最新资料推荐------------------------------------------------------

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及其发展规律提要从教育史的发展角度看,我国的教育目的经历了一个十分复杂的演变过程,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

强调德育; 突出反映了社会本位论思想; 自然科学教育未被重视。

我们应充分把握教育目的的演变规律,认真贯彻教育方针,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中国教育发展史教育目的教育规律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是贯穿教育的一条主线,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要围绕这一条主线进行,只要偏离这一条主线,将给教育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也必将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了解教育目的的发展演变,认识其发展的规律性,对于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是我国教育论著中比较丰富、比较深刻的一个部分。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中国教育思想之渊源,在他的论著中,就非常明确地论述过他的教育目的思想,他认为:教育就是要通过个人的修养,培养修己以安人,修己以治人的士成君子,即封建社会的统治人才,除此以外,教育无其它目的,所以,当他的学生樊迟请教他如何种庄稼,如何种菜时,他

1/ 15

很生气,甚至骂樊迟是小人,显然,樊迟请教的内容与他的教育目的的思想是相违背的。

孟子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这一教育目的思想的提出,也反映出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统治者,但作为统治阶级的一员来说,道德和政治修养是很重要的。

《大学》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儒家思想,把教育的目的概括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就是要求修己,通过修己来明人伦,最终达到个人在道德和政治修养上的至善至美,这也是培养统治者的标准。

宋代理学家朱熹发扬光大了孔孟思想,他在为白鹿洞书院拟定的教规中,将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条理化,系统化为明五教,这五教是:

父子有序,君巨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在朱熹的教育目的的思想中,已经反映了封建社会最基本的道德教育准则三纲五常思想,这一教育目的的论述,是中国古代教育宗旨的最完整的概括和体现,朱熹被奉为圣贤,他的思想在明、清时代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思想依据,甚至科举考试都不得有违朱熹的四书集说,朱熹对教育的目的的论述,为中国古代教育目的的思想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虽然一些非儒家正统思想的其它学派和教育家对教育目的提出

---------------------------------------------------------------最新资料推荐------------------------------------------------------ 了不同的观点,如宋代王安石就主张教育应该培养:

通古今,习礼法,天文、人事、政理更新,然后施之职事,则以详评政体,有大议论,使以古今参之的实用型治术人才。

封建社会后期一批反理学的教育家也主张要培养有实学,理实事,善实行的经世致用之才,但在整个封建社会,始终未能占有主导地位,这些思想也未能得到真正实施,甚至被看成是离经叛道的异端邪说。

被毛泽东同志称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蔡元培先生,从资产阶级利益出发,吸取了中国古代教育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教育宗旨,这一宗旨实际上反映的是公民道德教育,以自然科学为主的科学技术教育,军事体育教育和美育并重的四育方针,并于 1912 年 9 月颁布实施,从蔡元培先生这一教育宗旨的提出我们可以看出,这一宗旨反映的教育目的思想在教育目的理论的发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育要为社会主义服务,要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培养合格公民,关于教育目的的阐述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较早的明确的阐述是 1957 年毛泽东同志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的: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

3/ 15

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这一方针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指导着我国的教育工作,文革结束后,曾有人对这一方针提出过质疑,实际上,方针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只是贯彻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偏差,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1985 年 5 月,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了适合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教育目的,具体表述为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简称四有,两热爱,两精神这是适应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需要而提出的对于人才培养规格的新要求。

1995 年 3 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是: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一教育目的的规定,必将成为相当长时期内我们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

二、教育目的演变中表现出的特点从我国教育目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时代不同,社会的历史形态不同,但对于教育目的的论述都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也就是发

---------------------------------------------------------------最新资料推荐------------------------------------------------------ 展的规律所在,主要表现为:

1 强调德育。

中国教育发展的一条主线索,就是德育,德育是衡量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德育无可争议地被放在了首位。

韩愈在《师说》中说: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即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传道,其次才是授业和解惑。

封建社会的教育就是要通过对儒家思想的传播,通过个人的内省和修养,在道德上、政治上、思想上逐步成熟,成为封建社会的合格一员,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人才。

鸦片战争以后,封建社会的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局限性充分地暴露出来了,从 1912 年颁布实施的教育宗旨我们可以看出,德育已经不再是唯一的目的,但仍然被摆在了首位,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和美育教育是实现德育的有效途径和辅助手段。

进入到社会主义时期,我们的教育方针总的特点是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但在全面发展中并不是均衡发展,德育是方向,是灵魂。

可见,从中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来看,任何一个社会,一个阶级都要求教育能够为其培养在思想、政治、道德上过硬的合格人才,这是不容置疑的,教育为某一社会和阶级服务,必须在德育上得到集中表现。

5/ 15

2 突出反映了社会本位论思想。

社会本位论思想,就是从社会需要的角度出发,来提出教育目的的设想,从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来看,基本上反映了社会本位论思想。

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就突出了通过个人修养来达到个人的成熟从而作用于社会的目的,所培养出来的人成为封建社会所需要的士或君子,从而来达到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

如《学记》中就把教育的社会作用明确地概括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汉武帝时,董仲舒在其三个对策。

中说:

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其提法反映出对人才的培养来说,社会的需要是首要的。

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突出地反映了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要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合格公民,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个体本位论的思想也在教育目的的表述中出现了。

个体本位论思想,就是从个体发展的需要出发对教育所要造就的人的规格作设想。

例如:

从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在我国的教育目的的表述中,出现了

---------------------------------------------------------------最新资料推荐------------------------------------------------------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健全学生的个性等提法,所反映的就是一种个体本位论的思想。

但总的来说,从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目的表述到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表述,占主导地位的还是社会本位论思想。

3 在整个漫长的封建社会,自然科学教育未被重视。

在封建社会的教育中,自然科学教育未被重视,没有成为教育的主流,而是处于从属的地位。

公元 606 年,隋朝开始了科举选士,虽然是分科选举,但进士科是最重要的,这就使自科举开始直至结束(1905 年)的一千三百年中,几乎所有的学子都致力于儒家著作的研习,一心想高中进士,金榜题名,衣锦还乡,与自然科学有关的科举内容逐渐被淡忘,最后实际上只剩下了进士一科,这种局面,大大地制约了自然科学的正常发展,这也是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之一。

三、认真贯彻教育方针,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贯彻教育方针,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根本任务。

1 充分认识教育目的的演变过程,把握其发展的规律,增强工作中的自觉性。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就是要了解教育目的的演变过程和规律,这样才会使我们在工作中避免对教育目的认识的局限性和偏差,避免工作中的盲目和被动。

7/ 15

了解教育目的的演变过程和规律,就会加深我们对教育方针的理解,并转化为工作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才会使我们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来看待我们的工作。

2 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从教育目的演变过程来看,无论是封建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德育一直是教育的一条主线。

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就是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方向,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就是要坚持德育首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树立:

(1)正确的德育观。

就是要明确,德育是教育阶级性的集中表现,社会主义德育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的表现,必须树立坚定正确的德育方向。

教师要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人才,只有站稳了立场,找准了方向,才能保证人才的质量。

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在德育上放松了,立场上动摇了,必然会给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带来危害。

(2)心理学的德育观。

要搞好德育工作。

就必须把我们的出发点建立在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上,按心理学的规律来组织德育工作。

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就要有全面、系统的心理学知

---------------------------------------------------------------最新资料推荐------------------------------------------------------ 识,充分了解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在工作中树立心理学的德育观,这样就会在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只会事倍功半。

(3)实效的德育观。

德育工作就是要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不能只停留在嘴上,而是要落实在行动上,更不是华而不实地浮于表面。

德育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任何一点虚假,都会给我们的教育事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4)时代性的德育观。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化,一成不变的方法,与学生的实际相脱节,效果往往不明显,甚至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这就要求我们建立起适应性很强的德育方法,评估体系,把我们的德育工作做得更好。

3 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

贯彻教育方针,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着眼点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就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可以说,素质教育已经是一个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一个教育名词,已经深入人心。

但对于素质教育真正意义的理解未必就达到共识,再加上教育操作中的惯性,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回到教育方针的正确

9/ 15

轨道上来,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这需要教育工作者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工作,由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转到素质教育的操作上来,只有完成这种转变,才能叫做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现我们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

4 重视在教育中健全学生的个性。

从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育目的发展的一个特点,就是经历了一个由社会本位论出发到以社会本位论为主兼有个体本位论的一个发展过程,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

我们教育对人的培养,除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外,也不能忽视人自身发展的需要,美国上世纪 7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实质就是反映了这种趋势。

进入 21 世纪,我们的教育要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和创造精神,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充满活力和生机。

6C-u!nTgM8E1x%qWi PbH3A(sZlRd K 6C+v!nUgM9F1 yqWjPbI4A(t ZlSeK7D+v$oU hN9F2yrXjPc I4B) t#mSeL7D 0w$oVhNaG2z* rXkQcJ5B) u#m TfL7E 0w%pViO aG3z*sYkQdJ5C-u#nTfM8E1x %pWiObH3z(sY lRdK6C-v!nUgM8F1xqWiPbH 4A(tZ lReK6D+ v!oUgN9F2yqXjPcI4A) tZmS eK7D+ w$oVhN9 G2y*rXjQcI5B) t#mSfL7E0w$ pVhOa G2z*rYk QdJ5B-u#nTfL8E0x%pViOaH3 z(sYkR dJ6C-u ! nTgM8F1x%q W iPbH3A(sZlRd K6C+v ! oUgM9F 1yqWjPbI4A ( tZlSeK7D+v$o UhN9F

---------------------------------------------------------------最新资料推荐------------------------------------------------------

2yrXjQ cI4B) t#mSeL 7 D0w$oVhNaG2z *rXkQ cJ5B) u# mTfL8E0w%pV i OaG3z*sYkQdJ 5C-u!nTfM8E1 x%pWiObH3z(sYlRdK6C-v!nU gM8F1xqWjPb H4A(tZ lReK6D +v! oUgN9F2y qXjPcI4A) tZ mSeL7D+w$oVh N 9G2y*rXjQcI 5B) u#mSfL7E0 w$pVhOaG2z*r Y kQdJ5B-u#nT fL8E0x %pWiOa H3z(sYkRdJ6C-u!nTgM8F1x% qWiPbH 3A(sZl ReK6C+v!oUgM9F1yqWjPbI4 A) tZlSeK7D+v $oUhN9F2yrXjQcI4B) t#mSe L7D0w$pVhNaG 2z*rXkQcJ5B) u#mTfL8E0w%p ViOaG3z*sYkR dJ5C-u! nTfM8 E 1x%pWiObH3A (sYlRdK6C-v! nUgM8F1xqWjPbH4A(tZlReK 6D+v$o UgN9F2 yqXjPcI4A) tZmSeL7D+w$oV hN9G2y *rXkQc I5B) u#mSfL7E0w$pVhOaG3z* rYkQdJ 5B-u#n TfL8E0x%pWiOaH3z(sYkRdJ6 C-v! nTg M8F1x %qWiPbH3A(sZlReK6C+v!oUg M9F1yq XjPbI 4A) tZlSeK7D+v$oUhN9G2yr XjQcI4B) t#mSeL7D0w$pVhN a G2z*rXkQcJ5 B-u#mTfL 8E0w %pViOaG3z*sY kR dJ5C-u!nTf M8E1x%q WiObH 3A(sYlRdK6C- v ! nUgM9F1xq WjPbH4A (tZlR eK6D+v$oUgN9 F2yqXjPcI4B ) tZmSeL7D+w$ oVhN9G2y*rXk Q cI5B) u#mSfL 7E0w%pV hOaG3 z*rYkQdJ5B-u # nTfM8E0x%pW iOaH3z( sYkRd J6C-v!nTgM8F 1x%qWiPbH4A( sZlReK6C+v!o UgM9F1yqXjP bI4A) tZlSeK7 D+w$oUhN9G2y rXjQcI4B) t# m SfL7D0w$pVh NaG2z*r XkQcJ 5B-u#mTfL8E0 w %pViOaH3z*s YkRdJ5C -u!nT fM8E1x%qWiOb H3A(sYlRdK6C +v!nUgM9F1x qWjPbH4A(tZl SeK6D+v$oUgN

11/ 15

9F2yqXjPcI4 B) tZmSeL7D+w $o VhNaG2y*rX kQcI5B) u #mSf L7E0w%pVhOaG 3z*rYk QdJ5C-u#nTfM8E0x% pWiOaH3z(sYl Rd J6C-v! nTgM 8F1x%qWiP bH4 A(sZlReK6C+v !o UgN9F1yqX jPbI4A) tZ lSe K7D+w$oUhN9G 2yrXjQcI5B) t#mSfL7D0w$p VhNaG2z*rYkQ cJ 5B-u#mTfL8 E0w%pViOa H3z *sYkRdJ5C-u!nTgM8E1x %qWiObH 3A(sYlRdK6C+v!nUgM9F1xq WjPbI4A(tZlS eK6D+v$oUgN9F2yrXjPcI4B ) tZmSeL7D+w$ oVhNaG2y*rXkQcI5B) u#mTfL 7E0w%p VhOaG3 z*rYkQdJ5C-u#nTfM8E0x%pW iObH3z(sYlRd J6C-v!nTgM8F1xqWiPbH4A( sZlReK 6C+v!o UgN9F1yqXjPbI4A) tZmSeK7 D+w$oU hN9G2y rXjQcI5B) t#mSfL7D0w$pVh OaG2z* rYkQcJ 5B-u#mTfL8E0x%pViOaH3z*s YkRdJ5C-u! nT gM8E1x%qWiO b H3A(sZlRdK6C +v!nU gM9F1x qWjPbI4A(tZ l SeK6D+v$oUhN 9F2y rXjPcI4 B) tZmSeL7D0w $oVhNaG2y*rX kQcI5B) u#mTf L7E0w%pVhOa G 3z*sYkQdJ5C- u#kQcI5B) u#m SfL7E0w$pVhOaG3z*rYkQdJ5 B-u#n TfM8E0x %pWiOa H3z(sYkRdJ6C-v!nT gM8F1x%qWiPb H3A(sZlReK6C+v! oUgM9F1y qXjPbI4A) tZl SeK7D+v$oUhN9G2yrXjQcI4 B) t#mSfL7D0w $pVhNaG2z*rXkQcJ5B-u#mTf L8E0w% pViOaG 3z*sYkRdJ5C-u!nTfM8E1x%q WiObH3A(sYlR dK6C-v!nUgM9 F 1xqWjPbH4A (tZlSeK 6D+v$ oUgN9F2yqXj P cI4B) tZmSeL 7D+w$oV hN9G2 y*rXkQcI5B) u # mSfL7E0w%pV hOaG3z*rYkQd J5B-u#nTfM8E 0x%pWiOaH3z( sYlRdJ6C-v!n TgM8F1x%qWiPbH4A(sZlReK6 C+v!oUg M9F1y qXjPbI4A) tZlSeK7D+w$oUh N9G2yr XjQcI 4B)

---------------------------------------------------------------最新资料推荐------------------------------------------------------

t#mSfL7D0w$pVhNaG2z*r YkQcJ5B -u#mT fL8E0w%pViOaH3z*sYkRdJ5C -u! nTfM 8E1x% qWiObH3A(sYl R dK6C+v!nUgM 9F1xqWjPbH4A(tZlSeK6D+ v$oUgN9F2yr XjPcI4B)tZmS eL7D+w$oVhNa G2y*rXkQcI5B ) u#mSfL7E0w% pVhOaG3z*rYk Q dJ5C-u#nTfM 8E0x%pW iOaH3 z(sYlRdJ6C-v !nTgM8F1xqW iPbH4A(sZlRe K6C+v!oUgN9F 1yqXjPbI4A) tZlSeK7D+w$o UhN9G2yrXjQ cI5B) t#mSfL7 D0w$pVh NaG2z *rYkQcJ5B-u# m TfL8E0x%pVi OaH3z*sYkRdJ 5C-u!nTgM8E1 x %qWiObH3A(s YlRdK6C+v!nU gM9F1xqWjPb I4A(tZlSeK6D +v$oUgN 9F2y rXjPcI4B) tZm SeL7D0w$oVhN aG2y*rXk QcI5 B) u#mTfL7E0w %p VhOaG3z*rY kQdJ5C- u#nTf M8E0x%pWiObH 3z(sYlRdJ6C- v!nTgM8F1xq WiPbH4A(sZlR eK6D+v!oUgN9 F1yqXjPbI4A ) tZmSeK7D+w$ o UhN6C +v!oUgM9F1yq XjPb I4A) tZlSeK7D +v $oUhN9G2y rXjQcI4B ) t#m SeL7D0w$pVhN aG2z*rXkQcJ5 B-u#mTfL8E0w %pViOaG3z*sY kRd J5C-u! nTf M8E1x%qWiObH 3A(sYlRdK6C- v!nUgM9F1xq WjPbH4A(tZlR eK6D+v$oUgN9 F2yqXjPcI4B ) tZmSeL7D +w$ oVhN9G2y*rXk QcI5B) u#mSfL 7E0w%pVhOaG3 z*rYkQdJ5B-u#nTfM8E0x %pWiOaH 3z(sYkRdJ6C-v!nTgM8F1x%q WiPbH4A(sZlR eK6C+v! oUgM9 F1yqXjPbI4A ) tZlSeK7D+v$ oUhN9G2yrX j QcI4B) t#mSfL 7D0w$pVhNaG2 z*rXkQcJ5B-u#mTfL8E0w%pV iOaH3z*sYkRd J5C-u!nTfM8E1x%qWiObH3A( sYlRdK 6C-v!n

13/ 15

UgM9F1xqWjPbH4A(tZlSeK6 D+v$o UgN9F2y qXjPcI4B) tZmSeL7D+w$oVh NaG2y *rXkQcI 5B) u#mSfL7E0w%pVhOaG3z*r YkQdJ 5B-u#nT fM8E0x%pWiOaH3z(sYlRdJ6C -v!nTg M8F1x% qWiPbH4A(sZlReK6C+v!oUgN 9F1yq XjPbI4 A) tZlSeK7D+ w $oUhN9G2yrX jQcI4 B) t#mSf L7D0w$pVhNa G 2z*rYkQcJ5B- u#mTfL 8E0w%p ViOaH3z*sYkRdJ5C-u! nTgM8 E1x%q WiObH3A (sYlRd K6C+v!nUgM9F1xqW jPbH4A(tZlSe K6D+v$oUgN9F2yrXjPcI4B) tZmSeL 7D+w$o VhNaG2y*rXkQcI5BqXjPcI4 A) tZmSeL7D+w $oVhN9G2y*rXjQcI5B) u#mSf L7E0w$pVhOaG 3z*rYkQdJ5B-u#nTfL8E0x%p WiOaH3z(sYkR dJ6C-u!nTgM8 F 1x%qWiPbH3A (sZlReK 6C+v! oUgM9F1yqWj P bI4A) tZlSeK 7D+v$oU hN9G2 yrXjQcI4B) t # mSeL7D0w$pV hNaG2z*rXkQc J5B) u#mTfL8E 0w%pViOaG3z* sYkRdJ5C-u!n TfM8E1x%pWiObH3A(sYlRdK6 C-v!nUg M9F1x qWjPbH4A(tZlReK6D+v$oUg N9F2yq XjPcI 4A) tZmSeL7D+w$oVhN9G2y*r XkQcI5B) u#mS fL7E0w$pVhOaG3z*rYkQdJ5B -u#nTfM 8E0x% pWiOaH3z(sYk R dJ6C-v!nTgM 8F1x%qWiPbH3A(sZlReK6C+ v !oUgM9F1yq XjPbI4A ) tZlS eK7D+v$oUhN9 G 2yrXjQcI4B ) t#mSfL 7D0w$ pVhNaG2z*rXk Q cJ5B-u#mTfL 8E0w%pV iOaG3 z*sYkRdJ5C-u !nTfM8E1x%qW iObH3A(sYlRd K6C-v!nUgM9F 1xqWjPbH4A( tZlSeK6D +v$o UgN9F2yqXjP cI4B) tZmSeL7 D+w$oVhN 9G2y !oUgN9F1yqX jP cI4A) tZmSe K7D+w$oVhN9G 2y*rXjQcI5B) t# mSfL7E0w$p VhOaG2z* rYkQ

---------------------------------------------------------------最新资料推荐------------------------------------------------------ dJ5B-u#nTfL8 E0x%pViOaH3z (sYkRdJ6C-u! nTgM8E1x%qWi P bH3A(sZlRdK 6C+v! oUg M9F1 yqWjPbI4A(t Z lSeK7D+v$oU hN9F2yr XjQc I4B) t#mSeL7D 0w$oVhNaG2z* rXkQcJ5B) u#m TfL7E0w%pViO aG3z*sYkQdJ5 C-u!nTfM 8E1x %pWiObH3z(sY lR dK6C -v!nUgM8F1xqW jPb H4A(tZlReK6D +v!oUgN9F2y qXjPcI4A)tZm SeK7D+w$oVhN 9G2y*rXjQcI5 B) u#mSfL7E0w $pVhOaG2z*rY kQd J5B-u#nTf L8E0x%pWiOaH 3z(sYkRdJ6C- u!nTgM8F1x%q WiPbH3A(sZlR dK6C+

15/ 15

1马克思主义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在我校走过了近60年的发展历程。 1、课程初步建设。早在20世纪前半期,李大钊、李达等皆先后在北京高师讲授马克思主义。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后,北京师范大学在全校开设了联共布党史课程,其中包括第四章第二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也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最初模式。1953年学校建立政治教育系,建成哲学教研室,承担本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教学,同时也承担全校公共哲学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1956年、1960—1962年两次举办了由苏联专家莫洛佐夫主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生班,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并逐渐形成了一支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资深学者石盘教授为带头人的教学科研队伍。 2、课程体系初步形成。1979年哲学系成立,设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原著教研室、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研究室、苏联哲学研究室。1981年、1985年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先后被批准为硕士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体系建设得以展开,教学内容广泛而深入,逐渐形成了固定的教学和课程设置方案,编写了大量的课程讲义和课程资料,翻译了苏联的一些相关教材,形成了由齐振海、彭万春、曲家齐、王卫国、杨镜江、刘继岳、陈仲华、马润青等组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和研究的队伍。特别是认识论的专题与教学研究取得显著成就,齐振海教授主编的《认识论新论》(1988年)在认识论的基本理论、体系结构、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重要探索和创新,该书的出版,引起哲学界强烈反响,被当时国家教委选定为高校哲学教材。

3、课程体系逐步完善。1990年底,本学科被批准为博士点,1992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的相关教研室合并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建设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在加强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学术研究发展的新趋势,开设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哲学、价值哲学、管理哲学等一批新兴的相关课程;编写出版了北京市师范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袁贵仁主编)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人的哲学》、《价值学引论》等一批教材;袁贵仁、唐伟教授等一批中青年教师成为教学骨干,实现了教学队伍的年轻化;围绕课程体系,到1999年学科成员先后承担了“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条件下的价值观建设”等9项国家或省部级重点课题;培养了毕业硕士研究生78人,毕业博士研究生16人,1 篇博士论文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博 士学位论文。 4、迈向精品课程行列。 自21世纪初开始,杨耕、张 曙光教授的引进,一批年轻教 师的选留,使马克思主义哲学 教学队伍有了新的结构性变 化。2002年1月马克思主义哲学 学科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 年在国家重点学科评估中名列前 茅。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有计划、 分步骤地将该课程作为一门 精品课加以建设。在本课程的 指导思想的确定、课程模块的 设置、教师队伍建设、教材体 系建设、教学方法的探索等方 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特别是学科人员作为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研究与编写课题组的首席专家和核心成员,积极主持着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课教材的改革与制定。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积累,本课程已经具备了成为一门精品课程的基本条件。

2020年度教育政策热点:到2020年中国教育的变化

2020年度教育政策热点:到2020年中国教育的 变化 到2035年中国教育的变化 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贡献。 在此基础上,再经过15年努力,到2035年,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 实现教育现代化,准备这么干! 加快“双一流”建设 《文件》要求,要持续推动地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加强高等学校创新体系建设,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全面提升高等学校原始创新能力。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健全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科研体制。 《实施方案》提到,进一步加快“双一流”建设,推动建设高等学校全面落实建设方案,研究建立中国特色“双一流”建设的综合评价体系。 坚定高考改革方向 在深化重点领域教育综合改革上,《实施方案》提到,要积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坚定高考改革方向,完善普通高中学业

水平考试制度。此外,进一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类考试,完善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和直接攻博等选拔机制。 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 《文件》指出,要以农村为重点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建立更为完善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办园体制和投入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园,加快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提升义务教育巩固水平,健全控辍保学工作责任体系。 推进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 《文件》要求,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有序扩大城镇学位供给,完善流动人口子女异地升学考试制度。 同时《实施方案》提出,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城镇发展规划,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组织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文件》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不断优化职业教育结构与布局。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有机衔接、深度融合,集中力量建成一批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 《实施方案》指出,将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制度标准,完善学校设置、专业教学、教师队伍、学生实习、经费投入、信息化建设等系列制度和标准,制定并落实职业院校生均拨款制度。建立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师德师风成评价教师素质第一标准 《文件》明确,要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推动师德建设长效化、制度化。完善教师资格体系和准入制度。健全教师职称、岗位和考核评价制度。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实施方案》也指出,将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

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会计学专业是铜陵职业技术学院最早创立的专业之一,我校前身为铜陵市第一高级职业中学,从1986年至今已有20年的发展历史。《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学及相关专业中最重要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入门课程,也是学好会计学及相关专业的一把钥匙。该课程在我校的发展有着与会计学专业一样悠久的历史,可以说,《基础会计》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也是本学院会计学专业调整、改造与建设的历程,是我校会计学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改革历程,是我校会计学专业师资队伍与学术梯队的建设历程,是我校会计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历程。 1、1986年~1992年:教学内容以簿记核算原理的基本内容为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相对陈旧,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名为“会计学原理”,并以现代会计应涵盖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为依据,调整和改造了原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在会计学“三基”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上。 2、1993年~1999年:为充分体现该课程在所有专业课中的基础性地位与作用,将该课程的名称由“会计学原理”更名为“会计学基础”,并在我国会计改革风暴的背景下,充分吸收和借鉴中、外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最新成果,大胆调整和改造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体系和教学方式与方法,对该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建设要求和更明确的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教学实践环节—会计学手工模拟实验与会计电算化实验,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使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3、2000年~至今:在全面建设和完善我国会计核算规范体系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会计理论体系的过程中,以2000年国务院颁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和全国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为契机,围绕会计的国际化和国家化问题,在全面调整二十一世纪会计人才培养战略的背景下,进一步调整和改革《会计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教学方式与方法,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更加充实和完善了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以科学化、规范化的课程建设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目标明确的课程建设规划,从构成课程建设诸要素入手,实现了新一轮的课程建设目标,使该课程的建设达到了一定水平。 教学内容(含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基础会计》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构成:一是讲述会计的基础概念与理论,具体包括会计概念、会计对象、会计假设与会计原则、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等内容;二是讲述会计信息是如何通过传统的簿记系统生成的,具体包括账户与复试记账的应运、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循环与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等内容;三是讲述会计信息的报告系统,具体包括财务报表的基本概念与编制原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等内容。具体分为以下11章内容: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 第三章? 复式记账 第四章? 账户和复式记账的应用 第五章? 会计凭证 第六章? 账簿 第七章? 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第八章? 帐户分类 第九章? 财产清查 第十章? 会计报表 第十一章?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第十二章? 会计工作组织与管理 课程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教学目的: 在教学方法上,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将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协调应用,

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有哪些

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有哪些 教育方针的结构一般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教育性质和教育方向、教育目的、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和根本原则。 A . 正确 B . 错误 教育方针是一个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教育为谁服务,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中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因此,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是关于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的规定。邓小平立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从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要求出发,明确提出在新时期要继续坚持德、智、体等几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他指出:“中国的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地方。培养人才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的。这就是毛泽东同志说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他还提出“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的思想,为进一步明确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推进和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进一步阐明了中国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发展的方向,他指出:“在中国的国家里,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

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 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以及明确规定这一方向的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决定的,是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决定的。一定社会的教育同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国际间的经济竞争、科技竞争和军事竞争,实质上是智力和人才的竞争,因而也是教育的竞争。无论就增强经济、科技、军事的实力,还是就提高民族素质、加强民族凝聚力来说,教育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教育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邓小平教育优先发展思想的指引下,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培养“四有”新人,全面提高民族素质,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目标和主要任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坚持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就是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遵循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历史经验告诉我国,只有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中国的教育事业才能健康、顺利地发展。如果中国的教育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相脱节,如果中国培养出来的是片面发展的、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不相适应的人,就会给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带来消极的影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党的教育方针的论述党的教育方针:

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最新资料推荐------------------------------------------------------ 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及其发展规律提要从教育史的发展角度看,我国的教育目的经历了一个十分复杂的演变过程,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 强调德育; 突出反映了社会本位论思想; 自然科学教育未被重视。 我们应充分把握教育目的的演变规律,认真贯彻教育方针,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中国教育发展史教育目的教育规律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是贯穿教育的一条主线,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要围绕这一条主线进行,只要偏离这一条主线,将给教育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也必将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了解教育目的的发展演变,认识其发展的规律性,对于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是我国教育论著中比较丰富、比较深刻的一个部分。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中国教育思想之渊源,在他的论著中,就非常明确地论述过他的教育目的思想,他认为:教育就是要通过个人的修养,培养修己以安人,修己以治人的士成君子,即封建社会的统治人才,除此以外,教育无其它目的,所以,当他的学生樊迟请教他如何种庄稼,如何种菜时,他 1/ 15

很生气,甚至骂樊迟是小人,显然,樊迟请教的内容与他的教育目的的思想是相违背的。 孟子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这一教育目的思想的提出,也反映出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统治者,但作为统治阶级的一员来说,道德和政治修养是很重要的。 《大学》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儒家思想,把教育的目的概括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就是要求修己,通过修己来明人伦,最终达到个人在道德和政治修养上的至善至美,这也是培养统治者的标准。 宋代理学家朱熹发扬光大了孔孟思想,他在为白鹿洞书院拟定的教规中,将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条理化,系统化为明五教,这五教是: 父子有序,君巨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在朱熹的教育目的的思想中,已经反映了封建社会最基本的道德教育准则三纲五常思想,这一教育目的的论述,是中国古代教育宗旨的最完整的概括和体现,朱熹被奉为圣贤,他的思想在明、清时代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思想依据,甚至科举考试都不得有违朱熹的四书集说,朱熹对教育的目的的论述,为中国古代教育目的的思想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虽然一些非儒家正统思想的其它学派和教育家对教育目的提出

教育公平政策的演变及发展

教育公平政策的演变及发展 教育公平政策注意力演进分析 (一)城乡教育公平政策注意力演进。在教育公平中,城乡差别是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工作要点》中“农村”与“农村教育”两词出现频率非常高,在所有关于教育公平的用词中最为显著,最大的转折点是在2000年,两词的词频总量达到12条,这种态势一直持续到2009年峰值的35条。可见,26年来我国十分重视教育的城乡差异问题。 城乡间教育公平政策注意力转移在2000年特别是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出台以后明显加快。2001年以前教育政策注意力主要是“普九”、“两基”建设、青壮年扫盲工作、中小学的危房改造、农村初中生辍学现象等。2001年以后,虽然还提巩固提高“两基”工作成果,但是关注点已经慢慢变化,如2001年坚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发展;2003年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2004年落实中央、省、地(市)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增强财政困难县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能力;2006年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大力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 展;2007年在全国农村地区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落实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在教育责任上,推动省级政府加强统筹和落实责任;启动实施“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使各校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和校长、教师的配备及其待遇大致均衡,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9年坚持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建立健全经费拨付管理使用责任追究制度;2011年更是提出按照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指导各地根据城镇化进程、新农村建设和人口流动情况,统筹规划学校布局,这对于城乡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由于前几年缩减农村教学点农村儿童出现上学难等问题,因而2012年《工作要点》指出:审慎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坚持办好必要的村小和教学点。在教育资源上要通过多种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历程概述

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历程概述 摘要:我国古代教育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不同时期也有着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特点,春秋时期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奠定了古代教育理论体系;隋唐时期逐步形成的科举制度,成为整个封建社会教育的核心制度。 关键词:古代教育发展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惟一文化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古国,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的古代教育。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专门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至少延续了4000多年。早在尧、舜、禹时代,就有了教育的萌芽,到商代便出现了与今天大致相同的学校教育,由此开始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历程。 夏、商和西周都是推行领主贵族政治,垄断文化教育,即“学在官府”,教育对象是贵族子弟,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学内容,也都是统治阶级成员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教育的社会作用主要是承担社会上层建筑的职能,“礼不下庶人”,教育的阶级性、等级性十分鲜明。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权威尽失,列国纷争,旧的传统秩序被完全打乱,原来的官学教育体制也崩溃了。此时学术逐渐扩散到民间,学校教育从官府移向民间,形成了一个掌握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特殊群体——士阶层。当时各国统治者为求生存和扩张,

极力网罗和重用贤士,学术和教育活动被统治者发现并重用,于是私学兴起,养士盛行。孔子是创办私学最为杰出的代表,他实行有教无类,弟子三千,创立了儒家学说,奠定了古代教育理论体系,对中国古代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到了汉朝,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积极推广儒家思想的教育和教化;同时将“学而优则仕”制度化,为通过各种途径学有所成的士人提供作官的机会。“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不仅促进了汉代教育的大发展,对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更是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魏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处于分裂和战乱的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官学时兴时废,教育总的来说是不景气的。当时社会上佛、道、玄学盛行,文学、史学、自然科学发达,儒学不振,退居次要地位。大贵族的势力日益膨胀,人才选拔逐渐被门阀世族所把持,寒门士子几无进仕之路,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挫伤,而世族子弟又不屑学习,严重影响了当时的学校教育。 到了南北朝,世族势力日趋下降,寒门势力逐渐上升,察举制度又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其考试选士的方法受到士人的欢迎。统治者为了控制选士的权力,扩大统治基础,也不断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科举制度开始萌芽。 公元589年,隋朝灭陈,结束了魏晋南北朝分裂割据的局面,中国再次统一。隋朝统一中国后,即着手选士制度的改革,依察举之制选拔人才。公元606年,隋炀帝始臵进士科,标志着科举

中国学前课程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中国学前课程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发布日期:2015年08月02日 作者:徐秀玲黄乾玉字号来源:《新课程研究》2015年第02期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学前教育课程发展呈现从模仿外国到日益本土化,从零散到逐步整合的特点。研究其发展历程,需要考究学前教育古代教育思想、近代有关学前教育的法律法规以及自从模仿国外学前教育模式后学前课程改革发展的特点等相 关内容。研究得出启示,学前教育改革应当在借鉴、吸收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向民族化、地方化、本土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学前课程改革模仿民族化地方化 学前教育课程是在教师组织、指导下,运用多种教育资源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经验, 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学前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 中都处于最基础的位置,是学前教育的核心支柱,其对幼儿的成长影响深远。新中国成 立后,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经历了从模仿到本土化,从借鉴、吸收到自我创新的过程。在 国内外各种观念的抨击下,保障学前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随之而出,各种学前教育机构 也应然而生。在学习、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应当注意回归本国的实际,建设本土化、 地方化的学前教育课程体系。 一、中国学前教育的古代渊源 中国古代就很重视幼儿教育,并强调幼儿教育的关键性和重要性,有“少若成天性, 习惯成自然”,“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之说。直到今日,古代教育家们的思想仍具有 深远的意义,颜之推主张胎教,墨子强调环境和人性的形成作用,孔子强调“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今日依然被世人谨记和沿用。 1.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主张儿童应当及早施教。朱熹有着丰富的教育经验,他 对人的心理特点有独到的认识,他把人的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在这两个 教育阶段中,朱熹更重视小学阶段的教育,他主张儿童教育应先入为主,及早施教。在 朱熹看来,小学儿童“人之初也,知思未有所主”,很容易受各种思想的影响,因此, 必须先入为主,为儿童提供形象、生动、能激发其兴趣的材料;他首创《须知》、《学 则》,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朱熹强调儿童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他指出,在 小学阶段打好基础,长大在此基础上加工,就可以成为圣贤;若儿童时期打好了基础, 大学就不费力,若少时这个基础没打好,再补救,就十分困难了,因此,他再三强调15 岁前儿童教育的意义。 2.颜之推的儿童教育思想——主张胎教。颜之推非常重视儿童教育,尤其注重儿童 的早期教育,他认为幼儿期是奠定一个人发展基础的重要阶段,应当抓住这个时机,及

教育发展历史沿革

教育发展历史沿革 一、原屈原农场八分场小学教育发展历史沿革 1978年至1983年屈原农场八分场共有小学学校8所,分别命名: 屈原农场八分场第一小学,屈原农场八分场第二小学。屈原农场八分场第三小学,屈原农场八分场第四小学,屈原农场八分场第五小学,屈原农场八分场第六小学,屈原农场八分场第七小学,屈原农场八分场第八小学。 1983年8月撤屈原农场八分场第二小学,师生并入屈原农场八分场第三小学,并更名为屈原农场八分场团湖小学。 1983年8月撤屈原农场八分场第四小学,师生并入屈原农场八分场第五小学。 1985年8月撤屈原农场八分场第八小学,师生并入屈原农场八分场第七小学。 1986年8月撤屈原农场八分场第五小学和屈原农场八分场第七小学师生并入屈原农场八分场第六小学,并更名为屈原农场八分场北区联校,1990年下学期再次更名为屈原农场八分场菱湖学校。2000年设立屈原管理区,学校正式命名为屈原管理区白鱼歧办事处菱湖小学。 1990年8月撤屈原农场八分场第一小学,师生并入屈原农场八分场团湖小学,并更名为屈原农场八分场中心小学。2000年设立屈原管理区,学校正式命名为屈原管理区白鱼歧办事处中心小学。

2003年8月白鱼歧办事处与营田镇合并,撤菱湖小学和中心小学,并入屈原管理区白鱼歧中学,命名为屈原管理区白鱼歧小学。

二、原屈原农场八分场初中、高中教育发展历史沿革 1978年屈原农场八分场有中学一所,前称为汨罗江农场永红中学,1978年原汨罗江二分场行政区划分,沉凤路以南设立汨罗江农场八分场,学校授名为汨罗江农场第八中学。1978年至1980年期间开设了初中部和高中部。1980年8月全场高中分批撤并而撤销高中部,后改名屈原农场第八中学。2000年设立屈原管理区,学校更名为屈原管理区白鱼歧中学。2003年全区乡镇合并,白鱼歧办事处与营田镇合并,仍称屈原管理区白鱼歧中学。2004年8月撤校,初中教师分流乡镇学校,学生分流琴棋中学,屈原一中。屈原二中。

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目的的变化历程复习过程

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目的的变化历程

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目的有何变化? 一、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目的(按时间排序): 1、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指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是新民 主主义的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 培养国家建设人才, 肃清封建的、买 办的、法西斯的思想, 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1957 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 我们的教育方针, 应该使受教 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3、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正确地 解释了全面发展的涵意,是我国教育的目的。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于我国教育目的作了这样的表 述:“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 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 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6、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指出,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 界、面向未来,为90年代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 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要造就数以亿计的工业、农业、商业等各行各业有 文化、懂技术、业务熟练的劳动者。要造就数以千万计的具有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 识,具有开拓能力的厂长、经理、工程师、农艺师、经济师、会计师、统计师和其他经 济、技术工作人员。还要造就数以千万计的能够适应现代科学文化发展和新技术革命要求 的教育工作者、科学工作者、医务工作者、理论工作者、文化工作者、新闻和编辑出版 工作者、法律工作者、外事工作者、军事工作者和各方面党政工作者。所有这些人才,都 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 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 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7、1986 年,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 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 高民族素质, 多出人才, 出好人才。 8、198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了我国义务教育的目的:“义务教 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 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 设人才奠定基础。” 9、1993年2月13日正式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认 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 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 10、1995 年 3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对《纲要》提出的教育方针进一步确认, 重新表述为: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含, 培养德、 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11、199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定》:“以培养学 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 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2、2000年《2000年中国教育绿皮书》将素质教育归纳如下: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 生全面发展; 重视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 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着眼于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 13、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 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 帜,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 导, 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 结合, 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的发展历程

教育的发展历程 按照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可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的教育、封建社会的教育、近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这五个阶段。以下主要就按这五部分展开说明,从古至今的探讨它的必要性。 一、教育的起源--原始社会的教育 教育大约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教育源自人类的生产劳动,服务于人来的发展和生存。起初,人类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劳动,如打猎、捕鱼等活动,这逐渐便成为我们实际生活中所必需的保障,劳动即是教育,随着生活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变化教育的形式也随之变化着,随后人们逐渐开始发展畜牧业,人们学会了架设栅栏、赶羊喂牛,这些都只是他们生活所必须的教育,除了这些,他们还有原始宗教的教育和原始艺术教育。首先,他们对自然很崇这些崇拜都是原始人的一种精神寄托,拜、对图腾很崇拜以及对鬼魂也很崇拜。其次,他们对音乐和舞蹈像是有一种天赋一样,对于艺术教育体现出原始文化正逐渐变化着,在后面就逐渐形成了文字,文字的形成标志着教育的升级,为以后产生学校建立了基础。总之,原始教育呈现多方面的特点: (1)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2)教育内容为多方面的生活经验; (3)在生产生活中进行教育活动; (4)言传身教为主要的教育手段; (5)男女教育分工明确; (6)没有专门的教育场所。 有以上诸多内容,使得原始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开始。 二、奴隶社会的教育

奴隶制时期大约始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四百七十六年,其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夏代为奴隶制初期,它是由夏部落首领的儿子启建立的,这一时期的教育主要注重军事训练和人伦道德; (2)其次,便是商代,这一时期文字已经基本达到成熟阶段,文字成为教育的重要渠道和载体,并有一定的教育实践活动理论,这使得商代的教育上升为一个层次,其教育思想水平得到提高; (3)西周是奴隶教育发展鼎盛时期,西周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学在官府”,教育形式是先接受家庭教育在进行学习教育,主要学习内容是学习“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它不仅注重道德思想,而且也注重文化知识;不仅注重传统的文化,而且也重视实用的技能;不仅对于文事武事都注重;而且要求符合礼仪规范和要求内心情感修养。从而,在经济、政治、宗教、文化、军事上都有很大的提高,与夏商相比,西周的教育已经相对成熟,集中反映了当时社会所需要的各种教育; (4)春秋时期奴隶制崩溃,这是向封建制转变的重大历史变革时期。 三、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特征及贡献--封建社会的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形式,上面已经提到了西周教育,它不仅对奴隶制有影响,对封建社会的教育也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要论述古代教育,我们首先就要知道一下对我国教育有贡献的一些伟人,孔子当是第一人,他是儒家的创始人,是全世界公认的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孔子在教育史上的贡献: 1. 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他首先提出的,强调注重教育; 2. 私人讲学之风由他打开,从而成为百家争鸣的先驱; 3. 他主张“有教无类”的对策,使受教育者的范围逐渐扩大; 4. 提倡培养从政君子,提出“学而优则仕”原则;

最新新中国教育目的教育方针的变迁资料讲解

一、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目的(按时间排序): 1、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指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是新民主主义的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 培养国家建设人才, 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思想, 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1957 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 我们的教育方针, 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3、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正确地解释了全面发展的涵意,是我国教育的目的。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于我国教育目的作了这样的表述:“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

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6、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指出,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90年代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要造就数以亿计的工业、农业、商业等各行各业有文化、懂技术、业务熟练的劳动者。要造就数以千万计的具有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具有开拓能力的厂长、经理、工程师、农艺师、经济师、会计师、统计师和其他经济、技术工作人员。还要造就数以千万计的能够适应现代科学文化发展和新技术革命要求的教育工作者、科学工作者、医务工作者、理论工作者、文化工作者、新闻和编辑出版工作者、法律工作者、外事工作者、军事工作者和

(完整版)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题

第一章 全民教育: 指保证每个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 并且必须事实上接受一定程度的 教育, 以普 及义务教育实行之。 全民教育可使每个人获得自由和发展的能力, 是社会摆 脱贫困、实现繁荣的必 要选择, 同时又是促进社会文明道德、 控制人口、 提高人口质量 和改善环境状况的先决条件。 终身教育: 人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都需要受到各种教育, 接受教育应是从生到死永不休止 的,它在时 间上贯穿人的整个一生, 在空间上贯通了学校、社会和家庭的界限,打破了 教育为学校系统所垄断, 改变了前半生受教育,后半生工作的人生模式。 教育民主化:使受教育成为全民的权利和义务,在教育机会 面前人人平等。消除专制、 封闭、灌输等不民主的教育,建立尊重、开放、启发、参与等民主化的教 育。 教育现代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在教育上的反映, 是教育整体的变革。包括教育 制度、 教育结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变革,其中教育观念 现代化是核心。 简答和论述: 1. 简述教育对个体发展如何起主导作用 . (1)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体现了培养人的方向,也就是个体发展 的方向 ; (2) 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负责,给以个体发展更科学、更系统、 更全面、更深 刻的影响 ; (3) 得力的教育为个体能动的发展创造主客观条件,有利于个体的发展 ; (4) 教育的主导作用更表现在促进个体的社会化 . 2. 简述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 . (1) 教育的发展急剧增长 ; ( 2)教育体制和结构显著变化 ; 名词解释: 1. 2. 3. 4. 5. 广义教育:指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学校教育:由专门机构和专职 人员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进行的有目 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将受教育 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育: 教育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教师是指有意识地以影 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 社会活动。 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 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依据一 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 育者的特点进行的有目的、 有系统、 有组织的影响活动, 将受教育者培养 成为一定社会 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人以及对教育活动承担 教育责任的人都是教育 者。 受教育者: 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是接受教育的人。 性 别、不分身份、不分职业背景,凡是进入学习过程的人。 广义包括不分年龄、 不分 6. 7. 8. 9. 10. 教育内容:指在教育活动中所传递的信息,没有教育内容也无从产生教育活动。 人的个体发展: 指个 体从降生到成年到老年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身体的发展是指身 体的各组织系统的发育和机能的增 长, 心理的发展是指人的感知能力、 记忆能力、 思维 能力、想象能力以及情感、意志、兴趣、性格 等的发展。 正规学校教育:在学龄期完成的上学年限,获得教育证书。 非正规教育: 在任何正规教育体制以外所进行的成人或儿童所选择的学习形式, 织、有系统的学习活 动。 非正式教育: 个人在日常经验和社会生活环境中获得的学习, 过程。 是有组 是无组织、 无系统的终生 11. 12. 13. 14.

新中国教育目的教育方针的变迁

一、建国以来我国得教育目得(按时间排序): 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指出:中华人民共与国得教育就是新民主主义得教育。它得主要任务就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得、买办得、法西斯得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得思想。 2、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得问题》中提出:我们得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得劳动者。3、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得指示》指出:“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得劳动者正确地解释了全面发展得涵意,就是我国教育得目得。党得教育方针就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得若干历史问题得决议》对于我国教育目得作了这样得表述:“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得教育方针、” 5、《中华人民共与国宪法》(1982年)规定:“中华人民共与国公民有受教育得权利与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6、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指出,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90年代至下世纪初叶我

国经济与社会得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得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得各级各类合格人才。要造就数以亿计得工业、农业、商业等各行各业有文化、懂技术、业务熟练得劳动者、要造就数以千万计得具有现代科学技术与经营管理知识,具有开拓能力得厂长、经理、工程师、农艺师、经济师、会计师、统计师与其她经济、技术工作人员。还要造就数以千万计得能够适应现代科学文化发展与新技术革命要求得教育工作者、科学工作者、医务工作者、理论工作者、文化工作者、新闻与编辑出版工作者、法律工作者、外事工作者、军事工作者与各方面党政工作者。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与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与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得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就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得科学精神。" 7、1986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得决定》指出:教育体制改革得根本目得就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8、1986年通过得《中华人民共与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了我国义务教育得目得:“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得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得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得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9、1993年2月13日正式印发得《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我国义务教育课程及课程政策的历史变化-word

我国义务教育课程及课程政策的历史变化 课程研究的范畴非常广泛,如:课程学家贝哈(Behar)1994年曾把整个课程领域分为11个部分,而课程政策则是这11个部分当中的重要的一个队课程政策是在国家教育总目的的指导下制定的,它规定着课程的性质,关系到课程的决策,制约着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对整个课程的改革有着重大影响。同时,课程政策的发展变化,也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自20世纪中期以来,特别是近几十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形势要求,不论是中央集权的或地方分权的,都在调整或制定新的课程政策。当代课程研究事实上涵盖了不可分割的三层面问题的研究,这就是:(1)课程政策研究;(2)学校课程设计的研究;(3)每个教师的课程实施问题的研究。这是当代课程研究的重要特点和发展趋势。课程政策、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三个层面问题的研究既是各自独立的,又是密切相关的。在这三者当中课程政策居于主导地位,一个国家制定课程的政策决定着这个国家的课程特点,只有对课程政策进行大的变革,才能促使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有大的发展,而在以往的课程研究中,不仅未能清楚地揭示这三个层面的区别与联系,而且各层面中不同范畴的问题也混淆不清,没有科学地揭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课程政策的变化、课程政策变化的社会动力、课程政策对课程变革的作

用、课程政策与课程决策的相互关系等问题,结合我国半个世纪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课程变革的历史回顾和新世纪展望,进行初步探讨。 一、中国义务教育的发展历程 课程政策是发展变化的,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或同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历史阶段,会有不同的课程政策。社会历史的前进、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事业的发展、义务教育的实施,是推动课程政策变革的社会动力。本章主要内容是,探讨我国义务教育和义务教育课程的形成过程,以及我国课程政策的发展变化。在论述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把内地与台湾及香港的课程政策作一比较。在具体研究我国义务教育课程及课程政策之前,首先回顾一下20世纪前半期中国义务教育的由来和发展。 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青少年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在中国大陆,义务教育''和普及教育是两个内容不同的概念,义务教育的显著特点具有以法律予以保障的强制性和普遍性;而普及教育是国家对全体学龄儿童实施的某种程度的普通教育,它通常只通过~定程度的行政措施实施,只涉及行政责任和道德观念,而不属于执法和违法问题。 在香港和在内地,义务和普及这两个概念的内涵有所不同。因为,在香港,普及教育制度的意义除了'普及'一

我们的教育方针的发展与变迁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 “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195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开始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进程。党的教育方针重新得到明确,在教育方针政策的认识和实践上也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继续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1990年1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 3年)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