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地球化学-河北地大教材

地球化学-河北地大教材

地球化学-河北地大教材
地球化学-河北地大教材

一、概念题

1、克拉克值

是指元素地壳中重量百分含量。

2、浓度克拉克值

浓度克拉克值=元素在某一地质体中平均含量/元素的克拉克值,它反映元素在地质体中集中和分散程度,大于1说明相对集中,小于1说明相对分散。

3、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

元素从一种赋存状态转变为另一种赋存状态,并经常伴随元素组合和分布上的变化以及空间位移的作用称为地球化学迁移。

4、元素的丰度值:

每种化学元素在自然体中的质量,占自然体总质量(或自然体全部化学元素总质量)的相对份额(如百分数),称为该元素在该自然体中的丰度值.

5、类质同象

某种物质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结晶时,晶体中的部分构造位置被介质的其它质点(原子、离子、络离子、分子)所占据,结果只引起晶格常数的微小变化,而使晶体构造类型、化学键类型等保持不变的现象。

6、载体矿物和富集矿物载体矿物

载体矿物和富集矿物载体矿物是指岩石中所研究元素的主要量分配于其中的那种矿物。但有时该元素在载体矿物中的含量并不很高,往往接近该元素在有时总体中的含量。富集矿物是指岩石中所研究元素在其中的含量大大超过它在岩石总体中的含量的那种矿物。

7、元素的共生组合

具有共同或相似迁移历史和分配规律的元素常在特定的地质体中形成有规律的组合,称为元素的共生组合。

8、元素的赋存状态

也称为元素的存在形式、结合方式、相态、迁移形式等,指元素在其迁移历史的某个阶段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与共生元素的结合性质。

9、亲氧元素

是指那些能与氧形成强烈离子键化合物的元素,如K、Na、Si、Al 等,通常以硅酸盐形式聚集于岩石圈。

10、八面体择位能:

任意给定的过渡元素离子,在八面体场中的晶体场稳定能一般总是大于在四面体场中的晶体场稳定能.二者的差值称为该离子的八面体择位能(OSPE). 这是离子对八面体配位位置亲和势的量度。八面体择位能愈大,则趋向于使离子进入八面体配位位置的趋势愈强,而且愈稳定。

11、相容元素和不相容元素:

在液相和结晶相(固相)的共存体系,如在岩浆结晶作用过程中,一些微量元素易以类质同像的形式进入造岩矿物晶格,称为相容元素,如Ni2+、Co2+、V3+、Cr3+、Yb3+、Eu2+等。另一些微量元素不易进入造岩矿物晶格,倾向于残留在熔浆或液相这中,称为不相容元素,如Rb、Cs、Sr、Ba等。

12、元素的地球化学亲和性

元素的地球化学亲和性,指阳离子在地球化学过程中趋向于同某种阴离子结合的性质。分亲铁性(趋向于单质形式产出)、亲硫性(趋向于与硫形成强烈共价键的性质)和亲氧性(趋向于与氧形成强烈离子键的性质)

13、分配系数

从能斯特分配定律的表达式中可知:在温度、压力恒定的条件下,微量元素i (溶质)在两相分配达平衡时其浓度比为一常数(KD),此常数KD称为分配系数,或称能斯特分配系数。分配系数只受温度、压力的限定,而与溶质的浓度无关(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14、地球化学障:

地球化学障指地壳中物理或化学梯度具有突变的地带,通常伴随着元素的聚集或堆积作用。即在元素迁移过程中经过物理化学环境发生急剧变化的地带时,介质中原来稳定的元素迁移能力下降,形成大量化合物而沉淀,这种地带就称为地球化学障。

15、K不稳定常数

即络合离子的溶解平衡常数

16、 Eu

反映Eu与REE整体分离程度的参数,=2Eu N/(Sm N+Gd N)

17、同位素分馏系数:

同位素分馏系数,反映同位素在同种或不同种化合物中分馏程度的参数,=同位素在A物质中的比值/同位素在B物质中的比值,

18、δO18值

δ值指样品同位素比值(Rsa)相对于标准样品的同位素比值(RSt)的千分差,表示式为:

δO18‰=﹛( O18/ O16)样品/(O18/ O16)标准-1﹜×1000

19、衰变定律:

单位时间内衰变的原子数与现存放射性母体的原子数成正比。

其数学表达式如下:-dN/dt = λN

式中:N为在t 时刻存在的母体原子数;dN/dt为t时的衰变速率,负号表示N随时间减少;λ为衰变速率常数,表示单位时间内衰变的原子比例数,其单位为1/年或1/秒。将前式由t=0到t求积分,整理后得:

ln(N/N0)=-λt

N0为t=0时的衰变母体原子数。

由此得:N=N0e-λt 或N0 =Neλt

以上为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基本公式,表明母核原子数为N0的放射性同位素,经时间t后残存的母体原子数N= N0e-λt,N与t为指数函数。

20、科尔任斯基相律

在一定的T、P及活性组分化学位μ的条件下,相互平衡的共存矿物数不超过惰性组分

数。Φ≤Kи。就是柯尔仁斯基相律。

二、问答题

1、下列矿物键的类型是什么?(1)所有键都是离子键;(2)所有键都是共价键;(3)部分键为离子键,部分为共价键:(a)磷灰石;(b)黄铜矿;(c)萤石;(d)自然砷;(e)尖晶石。

(a)磷灰石:离子键,共价键;(b)黄铜矿:共价键;(c)萤石:离子键;(d)自然砷:共价键;(e)尖晶石:离子键。

2、为什么U、Th在花岗岩中比在超基性岩中更为丰富?(离子半径,U4+(6次配位)为0.97A,U6+(6次配位)为0.80A,Th3+(6次配位)为1.14A,Th4+(6次配位)为1.02A,Fe2+(6次配位)0.78A,Fe3+(6次配位)0.64A,Mg2+(6次配位)为0.64 A。

这与U、Th的离子半径和类质同象置换有关。U和Th的离子半径较大,U4+(6次配位)为0.97A,U6+(6次配位)为0.80A,Th3+(6次配位)为1.14A,Th4+(6次配位)为 1.02A,而Fe2+(6次配

位)0.78A,Fe 3+(6

次配位)0.64A,Mg 2+(6次配位)0.64),因此二者不能进入早期结晶的镁铁矿物中,而富集在淡色的残余岩浆内。U 4+广泛地与Th 4+,Zr 4+,REE 3+以及Ca 2+呈类质同象置换。

3、多数稀土元素在花岗岩中比在玄武岩中更为丰富,但是Eu 却在玄武岩中更为丰富,为什么?

大多数稀土元素都是呈3价出现,而Eu 是变价元素,有2和3两个价态,Eu 2+与Ca 2+的离子半

经比较接近,可以置换斜长石中的Ca ,因此与大多数稀土元素在花岗岩中比在玄武岩中更为丰富,但是Eu 不同,Eu 在斜长石含量较高的玄武岩中更为丰富。

4、下列岩浆岩:① 形成过程中仅与岩浆水发生了相互作用;② 形成过程中广泛地与大气降水发生了相互作用。试回答哪一种岩浆岩D/H 比值和18O/16O 比值更高

形成过程中仅与岩浆水发生了相互作用的岩浆岩D/H 比值和18O/16O 比值更高。

5、用Rb-Sr 或Sm-Nd 法对岩石定年时,为什么当岩石矿物中的87Rb/86Sr 或 143Sm/144Nd 比值差别越大结果越好?

因为87Rb/86Sr 或143Sm/144Nd 比值差别大,则衰变形成的87Sr/86Sr 或143Nd/144Nd 值的差别也大,只有这样,才能在87Rb/86Sr 或143Sm/144Nd 与初始值的图解上拟合相关系数较好的一条直线,由此得到较好的等时线年龄。否则可能使数据集中而拉不开等时线。

6、当以下每种物质形成时,其氧化电位是高还是低?(1) 陨石;(2)煤;(3)海底锰结核;(4)钒钾铀矿;(5)页岩中的黄铁矿;(6)鲕绿泥石。

答:高,低,高,高,低,低。

7、为什么硅酸盐矿物中K 的配位数经常比Na 的配位数大? (离子半径:K +的为1.38A ,Na +的为

1.02A ,O 2-的1.40A)。

K 和Na 都属于碱性元素,其离子半径分别为:1.38A 和1.02A(Krauskopfet al,1995)或1.59和

1.24A(Gill,1996)。以与阴离子O 2-结合为例,O2-离子半径1.40A(Krauskopf et al,1995)或1.32(Gill,1996),根据阳离子与氧离子半径比值与配位数关系,K +/O 2-=0.9857, Na +/O 2-=0.7286,由于等大球周围有12个球,而在离子晶体中,随阳离子半径的减小,为达到紧密接触,因此配位数也要减少。因此,在硅酸盐矿物中K 的配位数经常比Na 的配位数大,前者与氧的配位数为8,12,而后者为6,8。

8、 研究表明,岩浆岩和变质岩中的不同矿物具有不同的18O/16O 比值,例如岩浆 岩中石英一般比

钾长石具有更高的18O/16O 比值,试阐明控制矿物18O/16O 比值大小的原因是什么?

9、 A 、B 两个岩体在岩浆结晶过程中W 元素的分配分配系数K D =0.1,和Ni 元素的分配系数K D

=4。请用图示分析一下,A 、B 两个岩体中W 、Ni 这两个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

K 0.1D W ()=K =4

D Ni)(A

B

A 岩体中W 元素的分配系数KD =0.1,明显小于1,随着岩浆结晶程度的增长(F 由1 趋向0),W 元素在残余熔体中浓集起来,W 元素称之为不相容元素(如图上部曲线)。

B 岩体中Ni 元素的分配系数KD =4,大于1 属相容元素,随着结晶程度的增加,Ni 元素倾向在矿物晶体中富集,随

矿物析出,而在残余岩浆中逐渐贫化(见图下部曲线)。

10、 下列为不同构造环境中玄武岩的稀土元素问题(∑REE )及稀土组成配分模式图(洋中脊玄

武岩、海洋拉斑玄武岩、高铝玄武岩、大陆拉斑玄武岩)。按从大洋→大陆环境的顺序排列出各玄武岩(用英文字母排序)并简述理由。

1010010

1001010010100a d c b ∑REE=150*10-6n10*10-6100*10-6360*10-6岩石球粒陨石/境的玄武岩排列顺序为:

d→c→a→b

由于大洋中脊玄武岩的源区为上地幔,越往大陆一侧成因的玄武岩地壳混染的

程度越大。而上地幔中稀土含量低,ΣLREE/ΣHREE 接近,到地壳其ΣREE 增加了

20 多倍,ΣLREE/ΣHREE 增加了3 倍多,为此地幔源区的玄武岩ΣREE 最小, ΣLREE/ΣHREE 接近1(平坦型),越靠近大陆成因玄武岩ΣREE 增加,ΣLREE/ΣHREE

增大(右倾型)

11、某地层剖面如下图(示意),请对该套地层(无化石)定年并简述方法原理。

123

4

56

E

012Km

1-砾岩,2-含砾砂岩,3-砂岩,4-同生花岗闪岩岩床,5-含海绿石泥岩,6-灰岩

对该套地层定年可用两种方法

1)同生花岗闪长岩岩床的Rb-Sr 等时线年龄方法

2)同生海绿石的Rb-Sr 模式年龄法

3)应用条件有:花岗闪长岩岩床为同一时间、同一母体,其初始锶比值均一,岩床各处

Rb/Sr 比值不同,为此经过t 时间后,各样品样品的(87Sr/86Sr)样、(87Rb/86Sr)样将呈线

性方程Y=aX+b, Y=-(87Sr/86Sr)样X=(87Rb/86Sr)样经线性拟合后可得斜率a=(eλt-1),从

而可以求得年龄值。

12、请设计两套氧同位素温度计,查明花岗岩的成岩温度及含铜石英脉的成矿温度,并简述

原理。

方解石脉花岗岩体中的含铜石英方解石脉

-

氧同位素在同一体系达到平衡时,分馏系数α与温度T 之间有一定的函数关系:1000lnα=a/T2b≈ΔA-B

a,b 为待定常数

α为A、B 矿物分馏系数

T 为绝对温度

ΔA-B 为A、B 矿物对δ18O 的差值

在花岗岩体中的含铜石英--方解石脉图示中

1)测定成岩温度用石英—磁铁矿矿物对作为氧同位素温度计

2)测定成矿温度用含铜石英方解石中的石英—方解石含氧矿物作为氧同位素温度计矿物测定。

3)分别测定矿物的δ18O 值,公共秩序公式,计算即得岩体成岩及矿脉成矿温度。

13、分析在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分配系数K D=0.25和K D=4这两个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

A 岩体中W 元素的分配系数KD =0.1,明显小于1,随着岩浆结晶程度的增长(F 由1 趋向0),W 元素在残余熔体中浓集起来,W 元素称之为不相容元素(如图上部曲线)。

B 岩体中Ni 元素的分配系数KD =4,大于1 属相容元素,随着结晶程度的增加,Ni 元素倾向在矿物晶体中富集,随矿物析出,而在残余岩浆中逐渐贫化(见图下部曲线)。

14、讨论在自然界中由于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稀土元素的分异。

稀土元素的分异主要体现于Eu 和Ce 二元素,前者易还原成二价阳离子,后者易氧化四价阳离子,从而与整体三价的REE 发生分离。Eu 2+易与Ca 2+ 性质相似,因此易与类质同象替代Ca 2+如在早期结晶的斜长岩中出现铕正异常,而后期结晶的岩石中出现铕负异常。Ce 4+在弱酸性条件下易发生水解而滞留原地,使淋滤出的溶液贫Ce ,形成Ce 负异常,在海水中亦易形成Ce 与REE 的分离。

15、以Rb-Sr 等时线法为例说明同位素年龄测定公式。

N 0-N=D=Ne λt -N=N(e λt -1)

t=1/λln(1+D/N)

据衰变规律,上述公式中t 为时间,λ为衰变常数,D 为由衰变形成的子核原子数, N 为现存母核原子数, N 0为母核原有原子数。对于Rb-Sr 法有

87Sr 样品-87Sr 初始=87Rb(e λt -1),显然定年需要已知87Sr 初始,这对实际操作有困难,为此人们设计等时线年龄方法,假定地质体中初始锶分布均匀,而铷分布是不均匀的,随时间变化,在地质不同部位由铷衰变形成的锶也不一样,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出线性方程,并获得锶初始值和斜率,然后求年龄。在实际工作中方程两边同时比上稳定同位素86Sr 以提高分析精度,从而提高测年精度,有公式如下

)1868786878687--t e Sr Rb Sr Sr Sr Sr λ(=样

初样 以样Sr Sr 8687

为纵坐标,样Sr Rb 8687为横坐标作图或进行线性拟合即可求得截距即锶同位素初始比值和斜率,

即eλt-1值,从而可以求得年龄t的值。

16、试分析“氧、氢同位素纬度效应”的原因。

是由于轻同位素周而往复的“蒸发—凝聚”物理分馏形成的。质量数小的H216O趋向于进入蒸相中,而较重的D218O趋向于凝聚在液相中,在地球的高纬度地区,蒸发作用不明显,因此高纬度地区水分馏作用不明显,δD‰、δ18O‰最低,而低纬度的赤道地区蒸发作用强烈,经周而复始的反复分馏使D和18O在水中浓集程度越来越大,因此会出现如图所示的“氧、氢同位素纬度效应”,克雷格线较明显地表示了δD‰、δ18O‰与纬度间存在的近似线性关系。

二、讨论题

1、试论地球化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围绕原子在地质环境中多方面的变化结果及其地质意义的分析,形成了地球化学研

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①研究地球和地质体中元素及其同位素的组成。包括元素及其同位素的含量在空间、

时间及不同产状地质体中的变化,即为元素的平均含量(丰度)和分布分配问题。研究元素在

地球及各层圈(地壳、地幔、地核)中的平均含量-丰度问题;研究元素及其同位素的含量

在不同地质构造单元、岩石、矿物和矿床中的变化,亦即元素的分布和分配问题;

②研究元素的共生组合和赋存形式。

共生组合:具有共同或相似迁移历史和分配规律的元素常在特定的地质体中形成有规律

的组合,称为元素的共生组合。赋存形式(存在形式、赋存状态):指元素在地质体中以什

么形式存在。常见的形式有:化合物(氧化物、硫化物、硅酸盐、碳酸盐等等)、类质同像

混入物、机械混入物、包裹体及吸附物等等。元素的结合状态是地质作用物理化学条件的指

示剂,元素的存在形式具有成因意义。

③研究元素的迁移。

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或搬运:系指元素因其性质不同,在自然界的各种外界条件影响外界条

件影响

2、试述亲石元素、亲铜元素、亲铁元素和亲气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与其在地球各层圈间的分配特

征。

1)亲石元素:离子的最外电子层具有8电子(S2P6)惰性气体型稳定结构,氧化物的生成热大于FeO的生成热,与氧的亲和力强,位于原子容积曲线的下降部分,易熔于硅酸盐熔体,主要集中在岩石圈中。

2)亲铜元素:离子的最外电子层具有18电子(s2p6d10)的铜型结构,氧化物的生成热小于FeO的生成热,与硫结合能力强,位于原子容积曲线的上升部分,易熔于硫化铁。主要集中于硫化物—氧化物过渡圈。

3)亲鉄元素:离子的最外电子层具有8—18电子过渡型结构,氧化物的生成热最小,位于原子容积曲线的底部,易熔于铁。主要集中于鉄—镍核。

4)亲气元素:离子的最外电子层具有8电子结构,原子容积最大,具有挥发性或易形成挥发化合物,主要集中在大气圈。

3、试述稀土元素数据的处理步骤和表示方法。

①REE组成模式图示:对样品中REE浓度以一种选定的参照物质中相应REE浓度进行标准化,将样品中每种REE浓度除以参照物质中各REE浓度,得到标准化丰度,然后以标准化丰度对数为纵坐标,以原子序数为横坐标作图.两种图:(1)曾田彰正-科里尔(Masuda-Coryell)图解:浓度标准化参照物质为球粒陨石.由曾田彰正和科里尔创制;图示的优点:可以消除由于原子序数为偶数和奇数造成的各REE间丰度的锯齿状变化,使样品中各REE间任何程度的分离都能清楚地显示出来,因为一般公认球粒陨石中轻和重稀土元素之间不存在分异。(2)用所研究体系的一部分作参考物质进行标准化。

4、要获得准确的同位素地质年龄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1)必须知道母体同位素准确的半衰期和衰变常数;2)必须知道某次地质作用形成岩石和矿物后,它们必须一直保持封闭状态,没有因为后来的热液交代作用、变质作用或表生作用等影响而发生母体或子体同位素丢失或加入的情况。4)岩石和矿物形成时往往难免混入少量子体同位素,所以就必须有能够准确扣除被测对象中初始混入的子体同位素含量的方法;5)要有能准确和高灵敏的分析方法来测定母体和子体同位素含量。

5、举例说明自然界稳定同位素分馏反应的几种类型

1. 物理分馏:也称质量分馏,同位素之间因质量引起一系列同质量有关的性质的不同,如密度、比重、熔点、沸点等微小的差别,使用使之在蒸发、凝聚、升华、扩散等自然物理过程中发生轻重同位素的分异。

2.动力分馏:含有两种同位素的分子,由于质量不同导致它们参加化学反应活性的差异。质量不同的同位素分子具有不同的分子振动频率和化学键强度。轻同位素形成的键比重同位素更易于破裂,因此,轻同位素分子的反应速率高于重分子,在共存平衡相之间产生微小的分馏,反应产物、特别是活动相中更富集轻同位素。如:

C+16O →C16O2 平衡常数为K1

C+16O18O →C16O18O 平衡常数为K2

经实验测定25 C时K1/K2=1.17。

3.平衡分馏: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由于物态、相态、价态以及化学键性质的变化,轻重同位素公别富集在不同分子中发生的分异,也称同位素交换反应。达到同位素交换平衡时共存相同位素相对丰度比值为常数,称分馏系数α。

如:1/3CaC16O3+H218O≒1/3Ca18O3+H216O

25℃时同位素分馏系数α=1.0310。

4.生物化学分馏:生物活动和有机反应也能导致的同位素分馏效应。如植物的光合作用使12C更多地富集于生物合成有机化合物中。生物成因的地质体如煤、油、气等具有最高的12C/13C值。生物化学分馏是同位素分异作用中重要的控制反应。

6、自然界放射性衰变反应有几种类型?试述衰变定律。

1. β-衰变

原子核中一个中子分裂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β-质点),β-质点被射出核外,反应通式为:AZM →AZ+1M+β-其中Z为核电荷数,A为质量数。衰变结果,核内减少一个中子,增加一个质子,质量数不变,核电荷数增加1,变为周期表右侧的相邻元素。如:8737Rb →8738Sr+β-、4019K →4020Ca+β-,其中8737Rb与8738Sr、4019K与4020Ca为同量异位素。

2. 电子捕获

它是β-衰变的逆反应(并非可逆反应),是原子核自发地从K或L层电子轨道上吸取一个电子(多数为K层捕获),与一个质子结合变成一个中子,反应通式为:AZM+e →AZ-1M,衰变结果,质量数不变,核电荷数减1,变为周期表左邻元素。

如:4019K+e →4018Ar。

3. α- 衰变

重核放射出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组成的α质点(即He核),衰变反应为:

AZM+e→A-4Z-2M+α

衰变结果,质量数减4,核电荷数减2,在元素周期表上向左移动2格。如:

226

Ra →22286Rn+42He。

88

4.重核裂变

重同位素自发地分裂为2-3片原子量大致相同的碎片。如:238U、235U和232Th等重核都可能发生这种裂变。

衰变定律:放射性衰变定律—单位时间内衰变的原子数与现存放射性母体的原子数成正比。其数学表达式如下:-dN/dt = λN 整理后N=N0e-λt 或N0 =Neλt

以上为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基本公式,表明母核原子数为N0的放射性同位素,经时间t后残存的母体原子数N= N0e-λt,N与t为指数函数。

7、试述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点的异同。

共同点:1)它们是性质极为相似的地球化学元素组在地质—地球化学作用过程中整体活动。2)它们的分异情况能灵敏的反映出地质—地球化学作用的性质,良好的示踪作用。3)除经受岩浆熔融外,稀土元素基本上不破坏它们的整体组成特点。4)在地壳各岩石中分布广泛。5)它们原子结构相似,离子半径相近,在自然界紧密共生。

差异点:1)晶体化学性质的差异。各稀土元素的离子半径、离子点位等有差别,决定了元素的类质同像的差别。2)稀土元素在自然界由于质量不同导致有分馏作用,形成轻重稀土分离。3)由于稀土元素中由于Eu2+与Ca2+晶体化学性质相似,往往可以使Eu2+脱离REE3+整体,而单独活动,这样在岩浆早期富Ca2+的环境中,斜长石一般含较高的Eu2+,形成斜长石的“正铕异常”。

而Ce3+ Ce4++e Eh0=1.61伏特

只有在强氧化条件下才能进行,这样亦与REE3+整体脱离,形成所谓的“负铈异常”。4)氧化还原作用、酸碱条件、吸附作用、络离子稳定性的差异都可以导致稀土元素产生分异变化。

8、试述地壳中元素的主要赋存形式。

元素的赋存形式是指元素在一定的自然过程或演化历史某个阶段所处的状态与共生元素间的结合关系。元素的赋存形式应包括元素赋存状态和元素的存在形式。自然界元素有三态即气态、液态和

固态。元素的赋存形式主要有(1)独立矿物—能用肉眼或能在显微镜进行研究的矿物,粒径大于0.001mm。(2)类质同像—或称为类质同像结构混入物,指不同的元素或质点占据相同晶格结点位置,而矿物晶格不发生变化或发生微小变化。

地球化学综合考试答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地球化学课程综合测试3 学习层次:专升本时间:120分钟 一.名词解释 1.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当体系与环境处于不平衡条件时,元素将从一种赋存状态转变为另一种赋存状态,并伴随着元素组合和分布上的变化及空间上的位移,以达到与新环境条件的平衡,该过程称为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 2.能斯特分配定律: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微量元素在两共存相中的活度比为常数。3.盐效应:当溶液中存在易溶盐类时,溶液的盐度对元素的溶解度有影响。溶液中易溶电解质的浓度增大,导致其它化合物溶解度增大的现象,称为盐效应。 4.放射性同位素:能够自发地衰变形成其它核数,最终转变为稳定核数的同位素。 5.大陆地壳:地表向下到莫霍面,厚度变化在5-80km,分为上部由沉积岩和花岗岩组成的硅铝层,下部由相当于玄武岩、辉长岩或麻粒岩等组成的硅镁层两部分组成。 6.不相容元素: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在部分熔融或岩浆分异结晶过程中,在固相/熔体相中的总分配系数<<1的微量元素称为不相容元素。 7. Ce:表征Ce与REE整体分离程度的参数。其计算公式为:δCe=2Ce n/(La n+Pr n)(n 表示相对于球粒陨石标准化)。 8.元素丰度的奇偶规律:偶序数元素的丰度大于相邻奇序数元素的丰度,这一规律又被称为Oddo-Harkins(奥多-哈金斯)法则。 二.简答题 1. 大陆地壳组成研究的基本方法。 答:由于大陆地壳的物质组成在横向和纵向上都具有极度的不均一性,因此,研究大陆的浅部地壳和深部地壳的手段不尽相同。其中,对大陆地壳浅部组成研究的方法包括区域大规模取样法、简化取巧方法以及细粒碎屑沉积物法等等。而对大陆深部地壳的研究手段则主要包括研究火山岩中的角闪岩和麻粒岩包体,暴露地表的深部地壳断面,或利用地球物理勘探获取的地震波速与岩石化学组成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反演。 2. 简述能斯特分配定律及元素分配系数的涵义。地球化学上按总分配系数将元素在岩浆作用过程中的行为分为几类?它们各自的地球化学特点是什么?(要求各类别至少举两个元素为例)。 答:能斯特分配定律: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微量组分在两共存相中的活度比为常数。将微量元素在两相之间的活度笔直称之为分配系数(K D)。 按元素在岩浆作用过程中的行为分为相容元素、不相容元素。其中不相容元素进一步分为高场强和低场强元素。 相容元素指总分配系数大于1的元素,如Ni、Co、Cr,在岩浆作用中优先进入矿物相或残留固相;不相容元素指总分配系数小于1的元素,它们优先进入熔体相,其中将分配系数小于0.1的又称为强不相容元素。大离子亲石元素如K、Rb、Sr、Ba以及高场强元素如Nb、Ta、Zr、Hf为不相容元素的代表。 3. 活度积原理及其在地球化学研究上的意义。 答:定义在一定的温度下,难溶化合物中该化合物的离子浓度乘积得到的常数为活度积。所谓的活度积原理指的是在天然水中,金属元素首先选择形成活度积最小的化合物的阴离子

地球化学-河北地大教材

一、概念题 1、克拉克值 是指元素地壳中重量百分含量。 2、浓度克拉克值 浓度克拉克值=元素在某一地质体中平均含量/元素的克拉克值,它反映元素在地质体中集中和分散程度,大于1说明相对集中,小于1说明相对分散。 3、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 元素从一种赋存状态转变为另一种赋存状态,并经常伴随元素组合和分布上的变化以及空间位移的作用称为地球化学迁移。 4、元素的丰度值: 每种化学元素在自然体中的质量,占自然体总质量(或自然体全部化学元素总质量)的相对份额(如百分数),称为该元素在该自然体中的丰度值. 5、类质同象 某种物质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结晶时,晶体中的部分构造位置被介质的其它质点(原子、离子、络离子、分子)所占据,结果只引起晶格常数的微小变化,而使晶体构造类型、化学键类型等保持不变的现象。 6、载体矿物和富集矿物载体矿物 载体矿物和富集矿物载体矿物是指岩石中所研究元素的主要量分配于其中的那种矿物。但有时该元素在载体矿物中的含量并不很高,往往接近该元素在有时总体中的含量。富集矿物是指岩石中所研究元素在其中的含量大大超过它在岩石总体中的含量的那种矿物。 7、元素的共生组合 具有共同或相似迁移历史和分配规律的元素常在特定的地质体中形成有规律的组合,称为元素的共生组合。 8、元素的赋存状态 也称为元素的存在形式、结合方式、相态、迁移形式等,指元素在其迁移历史的某个阶段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与共生元素的结合性质。 9、亲氧元素 是指那些能与氧形成强烈离子键化合物的元素,如K、Na、Si、Al 等,通常以硅酸盐形式聚集于岩石圈。 10、八面体择位能: 任意给定的过渡元素离子,在八面体场中的晶体场稳定能一般总是大于在四面体场中的晶体场稳定能.二者的差值称为该离子的八面体择位能(OSPE). 这是离子对八面体配位位置亲和势的量度。八面体择位能愈大,则趋向于使离子进入八面体配位位置的趋势愈强,而且愈稳定。 11、相容元素和不相容元素: 在液相和结晶相(固相)的共存体系,如在岩浆结晶作用过程中,一些微量元素易以类质同像的形式进入造岩矿物晶格,称为相容元素,如Ni2+、Co2+、V3+、Cr3+、Yb3+、Eu2+等。另一些微量元素不易进入造岩矿物晶格,倾向于残留在熔浆或液相这中,称为不相容元素,如Rb、Cs、Sr、Ba等。 12、元素的地球化学亲和性 元素的地球化学亲和性,指阳离子在地球化学过程中趋向于同某种阴离子结合的性质。分亲铁性(趋向于单质形式产出)、亲硫性(趋向于与硫形成强烈共价键的性质)和亲氧性(趋向于与氧形成强烈离子键的性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化学复习题第四章

微量元素:将各种地质体系中呈微量或痕量(<0.1wt%)的元素称为痕量或微量元素。 严格定义:只要元素在所研究的客体(地质体,岩石,矿物等)中的含量低到可以近似地用稀溶液定律描述其行为, 即可称为微量元素。 Major elements (主量或常量元素):大多数地质物质中含量大于0.1%的元素: O ,Si ,Al ,Fe ,Ca , Na , K , Mg 。造岩矿物的基本组成。 用氧化物质量百分比表示。 Minor elements (少量元素):不太丰富的主量元素: Ti , Mn , P 等。 常量元素:SiO 2、TiO 2、Al 2O 3、TFe 2O 3、FeO 、MnO 、MgO 、 CaO 、Na 2O 、K 2O 、P 2O 5、烧失量; Trace elements (微量或微迹元素): 大多数地质作用中含量小于0.1%的元素。 除主量和少量(总重量丰度占99%左右)以外呈微量或痕量(<0.1wt%)的元素。 相容元素(Compatible elements): 岩浆结晶或固相部分熔融过程中偏爱矿物相的微量元素; 不相容元素(Incompatible elements): 岩浆结晶或固相部分熔融过程中偏爱熔体或溶液相的微量元素。 也称为亲岩浆元素(hygromagmatophile) 高场强元素(high field strength elements-HFSE): 离子半径小的高电荷阳离子 (离子电位>3.0)。 Zr , Hf , Nb , Ta , Th , U , Ti , REE 。 低场强元素(low field strength elements-LHSE): 离子半径大的低电荷阳离子(离子电位<3.0)。 又称大离子亲石元素(large ion lithophile elements-LILE)。如K , Rb , Cs , Sr , Ba 。 此组元素更活泼, 特别在涉及流体相的体系中。 场强:微量元素离子电荷/离子半径比值称为场强(field strength)。指阳离子每单位表面积的静电荷,也称为离子电位, 即离子在化学反应中吸引价电子的能力 能斯特分配定律:在给定溶质、溶剂及温度和压力下, 微量元素i 在两相间的浓度比值为常数K D ,它与温度和压力有关, 与i 的浓度无关(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两相中的浓度比值就是能斯特分配系数。 只适用于稀溶液或微量元素的分配。 总分配系数 D = n 为含元素i 的矿物数, W i 为每种矿物在集合体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数, K Di 为元素在每种矿物与熔体间的简单分配系数。 某体系i 元素的总分配系数D 为元素i 在所有矿物中的简单分配系数加权和。 复合分配系数:亦称变换分配系数,或亨德森分配系数,它既考虑微量元素在两相中的比例,也考虑与微量元素置换的常量元素在两相中的浓度比例,能较真实的反映两者之间类质同像交换对微量元素分配的影响。表达式为: 晶体-熔体分异: 晶出矿物和残余熔浆两相。 不混溶熔体的物理分离(Physical separation of immiscible melts):岩浆或流体分异成两种以上互不相溶的液相,通常可能是硫化物+硅酸盐两相,或富硅+富铁的两种硅酸盐熔体相等。如果分离出的两相都为熔体,称为岩浆熔离作用。 熔体-流体分离(Melt-fluid separation):岩浆活动过程中挥发分的逸出。由于压力突然降低或温度下降到流体饱和以下。 REE 两分法或三分法 两分法: (1)轻稀土(LREE )或铈族稀土,La 到Eu:原子序数小,质量小; (2)重稀土(HREE ),Gd 到Lu :原子序数大,质量大,有时把钇(Y)也列入HREE 。Gd 到Lu+Y 为钇族稀土; 三分法: 轻稀土(LREE:La-Nd ),中稀土(MREE: Sm-Ho )和重稀土(HREE:Er-Lu ); 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原始地幔指大陆地壳形成之前的地幔。Wood et al.(1979)估计了原i D n i i K W ?∑=1

浙江省各地教材版本

小学阶段 杭州:1-6年级用人教。除余杭1-6数学用北师 宁波:1-6年级用人教。 温州:1-6年级用人教。 绍兴:1-6年级用人教。 湖州:1-6年级用人教。 嘉兴:1-6年级用人教。 金华:1-6年级语文用人教,数学用北师 衢州:1-6年级语文用人教,数学用北师 台州:1-6年级用人教。 丽水:1-6年级语文用人教,数学用北师 舟山:1-6年级用人教 初中阶段 杭州:七,八,九年级:语文(配人教),数学(配浙教),科学(配浙教),英语(配人教新目标) 宁波:七,八,九年级:语文(配人教),数学(配浙教),科学(配华师),英语(配人教新目标) 温州:七,八,九年级:语文(配人教),数学(配浙教),科学(配浙教),英语(配人教新目标) 绍兴:七,八,九年级:语文(配人教),数学(配浙教),科学(配浙教),英语(配人教新目标) 湖州:七,八,九年级:语文(配人教),数学(配浙教),科学(配浙教),英语(配人教新目标) 嘉兴:七,八,九年级:语文(配人教),数学(配浙教),科学(配浙教),英语(配外研版)

金华:七,八,九年级:语文(配人教),数学(配浙教),科学(配浙教),英语(配外研版) 衢州:七,八,九年级:语文(配人教),数学(配浙教),科学(配浙教),英语(配外研版) 台州:七,八,九年级:语文(配人教),数学(配人教),科学(配浙教),英语(配人教新目标) 丽水:七,八,九年级:语文(配人教),数学(配浙教),科学(配浙教),英语(配人教新目标) 舟山:七,八,九年级:语文(配人教),数学(配浙教),科学(配浙教),英语(配人教新目标) 高中(浙江省内统一) 语文(配苏教版),数学(配人教A版),英语(配人教版) 物理(配人教版),化学(配苏教版),生物(配浙科版) 政治(配人教版),历史(配人民版),地理(配湘教版) 以上为浙江省内各地区新课标配套版本,方便您购书时参考,另外会有部份学校和上面地区显示的版本不同,原则上以您使用的课本做为依据!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使用情况调研报告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使用情况调研报告 一、调研主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使用过程中教师的适应性、疑难与困惑、意见或建议二、调研对象 8所学校的100多名数学教师和1—5年级部分学生 三、调研结果 1、教材的优势 整体来讲,与原来使用的旧教材相比,大多的教师更喜欢苏教版的教材,尤其是连续使用2年以上的教师。下面是教师们的共识,也是教材具有的明显优势: (一)内容生活化,形式美观,突出新颖性 (二)呈现方式多样,丰富有趣,体现灵活性 (三)以活动为线,探究、合作、交流,落实过程性 (四)主题图内涵丰富,有创新价值,富有拓展性 (五)数学文化内容多,关注素养,突出人文性 (六)数学信息鲜活,时代气息浓,凸显时代性 (七)领域分明,知识螺旋上升,符合建构理论 (八)章节思想方法明确,适时渗透,具有前瞻性 (九)知识面广,题型多变,侧重思维发展 (十)教材开放灵活,留有空间,适于教师自主发挥 使用后效果: 使用此教材的学生学习热情高,兴趣浓,善于发言,思维敏捷,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提问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情景有趣,学生喜爱;习题少,负担轻,学生愿意学数学;探究活动多,学生喜欢做。应当说能让学生喜欢学数学这才是教材满意的标志。 使用此教材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数学专业素养增强,新课程理念自觉的加以实践运用,创造性使用教材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多种媒体综合运用改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变成教师课前必需的环节,极大的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同时教师自觉搞起了与教学同步的数学实践活动,如:生活中发现有关含有这节所

学的数学知识、口算竞赛、数学日记、办数学小报、实际测量计算等,班级交流落实学生新知识的掌握及应用,促进了教材知识的活学活用、牢固掌握。应当说留有足够空间,有利于促进教师学习、提高、发展,能促进教师自觉研究、改进教学,能促进实现资源合理利用的教材这就是好教材。 2、教师的不适应 作为一种新教材,苏教版教材在使用过程中有众多的赏识之处,但也有教师觉得不太适应的地方,一线教师不适应教材的观点和建议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教材的课题只见情景,不见教学内容。尤其是数与代数部分课的题目,让人感觉内容华而不实,数学味冲淡了。 建议:在课题后加上二级题目,如:一年级的课《丰收的果园》(解决问题)、《小猫吃鱼》(0的加减法)等,让教师看后明确教学内容。 (二)教材更适合于南方的学生。本教材蓝本出自南方江苏,更多的考虑南方儿童的生活经验。教材中的许多情景图更多的是来自南方学生的生活经验,而北方学生较少有这方面的经验,北方的农村学生就更少了。 建议:教材虽然已经在这方面有所重视,但还做的不够令教师满意。作为全国儿童的使用版本,应当更多的考虑北方而且是农村儿童的生活经验,搜集农村儿童喜欢的活动、熟悉的场景纳入教材情景图,可以分北方版和南方版,为不同地域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不同地域的教师更好的把握和使用教材做一次大胆改革。也可以在主题图内容方面考虑,提供两者兼顾或更多的资源,教材充实些,教师使用时更有自主选择性。 (三)教材数与代数单元内容知识量较大,基本计算练习题目设计较少,学生很难达到计算的熟练程度,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相对较差,两极分化现象明显。 建议: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设置多种形式的计算技能培养练习,加大计算练习内容量,增加计算练习课,强化学生计算技能的培养。 (四)教材用解决问题代替了原来的应用题,分散于各章节,信息形式变化多样,有些图信息量太大,开放性较大。为教师提供自主发挥空间的同时也给教师把握教材带来了困难和压力。

浙江省各地教材版本

小学 杭州:1-6年级用人教。除余杭1-6数学用北师 宁波:1-6年级用人教。 温州:1-6年级用人教。 绍兴:1-6年级用人教。 湖州:1-6年级用人教。 嘉兴:1-6年级用人教。 金华:1-6年级语文用人教,数学用北师 衢州:1-6年级语文用人教,数学用北师 台州:1-6年级用人教。 丽水:1-6年级语文用人教,数学用北师 舟山:1-6年级用人教 初中 杭州:七,八,九年级:语文(配人教),数学(配浙教),科学(配浙教),英语(配人教新目标) 宁波:七,八,九年级:语文(配人教),数学(配浙教),科学(配华师),英语(配人教新目标) 温州:七,八,九年级:语文(配人教),数学(配浙教),科学(配浙教),英语(配人教新目标) 绍兴:七,八,九年级:语文(配人教),数学(配浙教),科学(配浙教),英语(配人教新目标) 湖州:七,八,九年级:语文(配人教),数学(配浙教),科学(配浙教),英语(配人教新目标) 嘉兴:七,八,九年级:语文(配人教),数学(配浙教),科学(配浙教),英语(配外研版) 金华:七,八,九年级:语文(配人教),数学(配浙教),科学(配

浙教),英语(配外研版) 衢州:七,八,九年级:语文(配人教),数学(配浙教),科学(配浙教),英语(配外研版) 台州:七,八,九年级:语文(配人教),数学(配人教),科学(配浙教),英语(配人教新目标) 丽水:七,八,九年级:语文(配人教),数学(配浙教),科学(配浙教),英语(配人教新目标) 舟山:七,八,九年级:语文(配人教),数学(配浙教),科学(配浙教),英语(配人教新目标) 高中(浙江省内统一) 语文(配苏教版),数学(配人教A版),英语(配人教版) 物理(配人教版),化学(配苏教版),生物(配浙科版) 政治(配人教版),历史(配人民版),地理(配湘教版) 以上为浙江省内各地区新课标配套版本,方便您购书时参考,另外会有部份学校和上面地区显示的版本不同,原则上以您使用的课本做为依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化学复习题第三章

元素地球化学迁移:元素从一种赋存状态转变为另一种赋存状态,并经常伴随元素组合和分布上的变化以及空间上位移的作用。 f就是逸度,它的单位与压力单位相同,逸度的物理意义是它代表了体系在所处的状态下,分子逃逸的趋势,也就是一本物质迁移时的推动力或逸散能力 活度是组分的有效浓度(或称热力学浓度)。组分的浓度必须用一系数校正,方能符合于若干物理化学定律(例如质量作用定律、拉乌尔定律、亨利定律、分配定律等等),此校正系数称为活度系数。 离子活度:指电解质溶液中参与电化学反应的离子的有效浓度。 化学位(化学势) 物理意义: 恒温恒压条件下,在指定组成的无限大体系中,加入1mol的B 物质引起体系的Gibbs能的改变。也就是说,在指定条件下1mol的B物质对体系的G的贡献。 离子强度:自然水溶液中溶解盐类的总量用矿化度表示。为定量计算溶液盐度及其对溶液行为的影响, 热力学上用离子强度标度。 同离子效应: SrSO4(S) =Sr2++SO42- + CO32-=SrCO3(S)(3.29) 已经沉淀的SrSO4,若体系中出现CO32-,反应向右移动,SrSO4溶解,SrCO3沉淀,即SrCO3交代了SrSO4。如果有足够CO32-供应。反应充分向右进行。则可以从溶液中彻底排除Sr2-离子。这种现象称为同离子效应。 盐效应:溶液中某一离子浓度增加或溶液中其它离子总浓度(盐度)增加都能降低该离子发生化学反应的有效浓度,即低于其实际浓度的作用强度。特别在浓溶液中这种效应更加明显,称为盐效应。 交代作用:根据溶度积原理,一种难溶矿物沉淀以后,元素的迁移并未停止,溶液中饱和着组成化合物的离子,矿物与溶液处于动态平衡之中。一旦溶液中出现了能够形成更低溶度积的化合物的离子,则原矿物溶解,溶度积更小的化合物沉淀,地球化学上称为交代作用。修曼序列:将金属离子与S2-化合物的溶度积由小到大顺序排列,可以列出元素亲硫性及交代顺序: Hg2+>Ag+>Cu2+>Pb2+>Cd2+>Zn2+>Co2+>Ni2+>Fe2+>Mn2+称为修曼序列(Schurman) 酸碱盐补偿深度(CCD):从钙质沉淀区到非钙质沉淀区的转折是沉积相变的重要界面。 地球化学梯度:指在一个岩性相对稳定地区,特定元素在空间上离开矿床在垂向和水平方向上表现的含量分布变化,离开矿床一定距离后从异常浓度降至背景浓度。 地球化学障:指地壳中物理或化学梯度具有突变的地带,常伴随元素聚集或堆积作用。即在元素迁移过程中经过物理化学环境发生急剧变化地带时,介质中原来稳定的元素迁移能力下降,形成化合物沉淀。 地球化学热力学:根据热力学基本原理和方法把自然化学作用限定为一定的体系,应用可以直接测定的参量估计反应能量效应,定量或半定量推算元素迁移性质和物理化学条件。 矿物稳定性: 一种化合物对所处物理化学环境是否处于平衡态决定它是否为稳定。如还原条件下形成的黄铁矿暴露到地表与大气接触不稳定,氧化为褐铁矿;脱离环境的稳定性没有意义。 体系中任何一种矿物的稳定条件都包括一定的范围,称为稳定场,如锡石在表生环境的稳定场大于磁铁矿。 地球化学中把稳定范围窄的矿物称为标型或指向矿物。 相律:体系处于平衡状态时,体系内的相数服从相律,反映体系内自由度与组成数、相数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相:成分性质相同,同样状态方程式描述物质。体系内存在的、内部有一定化学成分、彼此

浙江省宁波市所选用的教材目录教材目录 数学

小学数学(四上) 1 大数的认识(1亿有多大?) 2 角的度量 3 三位数乘两位数 4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5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6 统计(你寄过贺卡吗?) 7 数学广角 本册综合 8 总复习 小学数学(四下) 1 四则运算 2 位置与方向 3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营养午餐) 4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5 三角形 6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7 统计 8 数学广角(小管家) 9 总复习 本册综合 小学数学(五上) 1 小数乘法 2 小数除法

4 简易方程(量一量找规律) 5 多边形的面积 6 统计与可能性(铺一铺) 7 数学广角 8 总复习 本册综合 小学数学(五下) 1 图形的变换 2 因数与倍数 3 长方体和正方体 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5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6 统计(打电话) 7 数学广角 本册综合 8 总复习 小学数学(六上) 1 位置 2 分数乘法 3 分数除法 4 圆(确定起跑线) 5 百分数 6 统计(合理存款)

本册综合 8 总复习 小学数学(六下) 1 负数 2 圆柱与圆锥 3 比例 自行车里的数学 4 统计 5 数学广角(节约用水) 单元测试 6 整理与复习 ?(1)数与代数 ?(2)空间与图形 ?(3)统计与概率 ?(4)综合应用(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本册综合 初中数学(七上) 第一章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 1.1 从自然数到分数 ? 1.2 有理数 ? 1.3 数轴 ? 1.4 绝对值 ? 1.5 有理数大小比较 ?同步练习 ?单元测试 ?本章综合 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

? 2.1 有理数的加法 ? 2.2 有理数的减法 ? 2.3 有理数的乘法 ? 2.4 有理数的除法 ? 2.5 有理数的乘方 ? 2.6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 2.7 准确数和近似数 ? 2.8 计算器的使用 ?单元测试 ?同步练习 ?本章综合 第三章实数 ? 3.1 平方根 ? 3.2 实数 ? 3.3 立方根 ? 3.4 用计算器进行数的开方 ? 3.5 实数的运算 ?单元测试 ?同步练习 ?本章综合 第四章代数式 ? 4.1 用字母表示数 ? 4.2 代数式 ? 4.3 代数式的值 ? 4.4 整式 ? 4.5 合并同类项 ? 4.6 整式的加减 ?单元测试 ?同步练习 ?本章综合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 ? 5.1 一元一次方程 ? 5.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 5.3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 5.4 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 ?单元测试 ?同步练习 ?本章综合

中华优秀传统的文化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地位三个版本小学语文教材的比较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地位——三个版本小学语文教材的比较研究 攀 蓬◎学渤串遮德 三个版本小学语文教材的比较研究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 出,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坚持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 文化传统,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重 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 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 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 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 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这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 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举措,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 同与支持. 从语文课程的目标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 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关于语文 的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有如下表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

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而人文素养又包含以下内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 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 教材 ◇王宁风 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 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上述内容指出了注重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 础性环节.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开始,就应该让学 生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文化.综观国 内目前比较有影响的几套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大都依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在重视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作了不同程度的努力.本研究仅就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和北师大出版社三个版本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人教版”“苏教版”和”北师大版”)进行 对比研究,探讨这三个版本教材在弘扬民族文化方面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化学习题及答案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化学》练习题绪论 1. 概述地球化学学科的特点。2. 简要说明地球化学研究的基本问题。3. 简述地球化学学科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4. 地球化学与化学、地球科学其它学科在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异同。第一章太阳系和地球系统的元素丰度 1.概说太阳成份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2.简述太阳系元素丰度的基本特征.3.说说陨石的分类及相成分的研究意义.4.月球的结构和化学成分与地球相比有何异同?5.讨论陨石的研究意义.6. 地球的结构对于研究和了解地球的总体成分有什么作用?7. 阐述地球化学组成的研究方法论.8. 地球的化学组成的基本特征有哪些?9. 讨论地壳元素丰度的研究方法.10.简介地壳元素丰度特征.11. 地壳元素丰度特征与太阳系、地球对比说明什么问题? 12.地壳元素丰度值(克拉克值)有何研究意义?13.概述区域地壳元素丰度的研究意义.14.简要说明区域地壳元素丰度的研究方法.15.岩浆岩中各岩类元素含量变化规律如何?16.简述沉积岩中不同岩类中元素含量变化规律. 第二章元素结合规律与赋存形式1.亲氧元素和亲硫元素地球化学性质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2.简述类质同像的基本规律. 3.阐述类质同像的地球化学意义. 4.简述地壳中元素的赋存形式及其研究方法. 5.举例说明元素存在形式研究对环境、找矿或农业问题的意义. 6.英国某村由于受开采ZnCO3矿的影响,造成住宅土壤、房尘及饮食摄入Cd明显高于其国标,但与未受污染的邻村相比,在人体健康方面两村没有明显差异。为什么? 第三章水-岩化学作用和水介质中元素的迁移 1.举例说明元素地球化学迁移的定义. 2.举例说明影响元素地球化学迁移过程的因素。 3.列举自然界元素迁移的标志. 4.元素地球化学迁移的研究方法. 5.水溶液中元素的迁移形式有那些?其中成矿元素的主要迁移形式又是什么? 6.解释络离子的稳定性及其在地球化学迁移中的意义. 7.简述元素迁移形式的研究方法. 8.什么是共同离子效应?什么是盐效应?9.天然水的pH值范围是多少?对于研究元素在水介质中的迁移、沉淀有何意义?10.举例说明Eh、pH值对元素迁移的影响. 11.非标准电极电位E及环境的氧化还原电位Eh,在研究元素地球化学行为方面有什么作用?12.试述影响元素溶解与迁移的内部因素。 第四章地球化学热力学和地球化学动力学 1.自然界中地球化学热力学体系基本特点是什么? 2.自然体系中哪些特征可作为体系达到平衡态的证据与标志? 3.讨论相律及其应用。 4.编制相图的原理和方法。 6.简述化学反应制动原理的宏观解释7.简述热力学在地球化学中的应用。8.简述地球化学热力学与地球化学动力学的异同。9. 简述水溶液中元素的迁移方式。第五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1.什么是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其研究意义是什么? 2.了解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3.什么叫微量元素、什么是主量(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有哪些? 4.阐述能斯特分配定律、能斯特分配系数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5.稀土元素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其在地球化学体系中行为差异主要表现有哪些方面?。 6.讨论稀土元素的研究意义。7.你认为岩浆作用过程中决定元素浓集成矿的主要机制和决定因素是什么?8 根据微量元素的特点,说明那些元素适合于研究沉积岩物源区特征,为什么? 第六章同位素地球化学 1. 同位素地球化学在解决地学领域问题中有何独到之处? 2. 何谓稳定同位素、何谓轻稳定同位素和重稳定同位素。 3. 选择同位素标准样品的条件。 5. 造成稳定同位素组成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6. 放射性同位素年龄测定公式,各符号的含义。

05地大地球化学试题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名称:地球化学试题代码:431 任选5题,每题30分。 一、试论地球化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学科特点及其在地球科学中的地位。 二、试论元素地球化学亲和性产生的内在原因。 三、试述元素在地壳固相中的主要赋存形式 四、在微迹元素地球化学研究中,如何确定相容元素与不相容元素?试述其研究 的地球化学意义? 五、试述Rb-Sr等时线测年的基本原理?影响等时线年龄可靠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六、自然界氧同位素有几种主要分馏反应? 七、根据你的地质实践举例说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在地质学研究中的应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 试题名称:地球化学试题代码:431 任选5题,每题30分。 一、试论地球化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和学科特点。 二、何谓元素的地球化学亲和性?试论元素地球化学亲和性产生的内在原因。 三、试述地壳中元素的主要赋存形式。 四、在微迹元素地球化学研究中,如何确定相容元素与不相容元素?试述区分相容元素与不 相容元素的地球化学意义? 五、试述等时线测年的基本原理?试分析影响等时线年龄结果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六、试述控制自然界氧同位素分馏的几种主要分馏反应。 七、在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图解中,与其它稀土元素相比,Eu和Ce经常出现特殊的异 常,为什么?请举例说明,在什么情况下,这种异常会变的非常突出? 命题组长(签名): 命题组成员(签名): 2005年12月10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B) 试题名称:地球化学试题代码:431 任选5题,每题30分。 一、试述亲石元素、亲铜元素、亲铁元素和亲气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与其在地球各层圈间的 分配特征 二、试论元素在地壳固相中的主要赋存形式及其研究方法 三、试论自然水中pH值对元素迁移的控制规律 四、试总结岩浆作用过程中稀土元素矿物/熔体分配系数的变化规律。 五、试述表征REE组成的参数,举例说明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 六、试述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地球动力学意义. 七、对灰岩样品进行18O/16O比值分析以确定岩石的形成温度,结果数值可以分为两组,一 组18O/16O比值高,另一组18O/16O比值低。试问哪一组岩石即富18O的岩石还是贫18O 的岩石最有可能保留岩石最初的同位素组成?为什么? 命题组长(签名): 命题组成员(签名): 2005年12月10日

地大(武汉)地球化学4-5章——矿调2013

1.微量元素特点 微量元素的概念难以用严格的定义进行描述; 低浓度是微量元素的核心特征,不能形成自己的独立矿物—以类质同象等形式存在; 自然界“微量”元素的概念是相对的,应基于所研究的体系-亨利定律的适用范围; 微量元素在地球化学体系中的含量变化相对主量元素大、对地质作用过程敏感; 微量元素种类多、地球化学行为各异。 2.能斯特分配定律与分配系数 能斯特分配定律: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微量组份在两共存相中的活度比为常数。 分配系数K为微量元素在两相中的活度比。 3.元素在共存相中分配系数的确定方法 1)直接测定法是直接测定地质体中两种平衡共存相的微量元素浓度,再按能斯特分配定律计算出分配系数。 2)实验测定法:用化学试剂人工合成不同成分的玻璃物质作为实验初始物质。在控制的温度-压力条件下,使结晶形成的矿物与熔体达到化学平衡。将实验体系进行淬火后,测定该微量元素在两相中的浓度,进而计算出分配系数。 4.微量元素地质温度计的原理与方法 原理:相平衡条件下,微量元素在共存相间的分配满足以下关系式: 其中“-(ΔH/R)”为斜率,B为截距。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可将ΔH(热焓)视为常数。因此,上式可描述为分配系数(KD)的对数值与温度的倒数(1/T)间的线性关系。 方法:对平衡体系中的共生矿物进行微量元素含量分析,计算出矿物对的微量元素分配系数,结合根据实验方法或自然观察获得的分配系数与矿物结晶温度的线性关系式,计算出矿物的结晶温度。 5.元素在共存相中分配定律的地球化学意义 )定量了解共生矿物相中微量元素的分配行为;为研究岩浆、热液和古水体中元素浓度提供了途径;分析判断岩浆的结晶演化规律;为成矿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判断成岩和成矿过程的相平衡;可以做为地质研究的各种矿物温度计。 6.在岩浆分异结晶过程中元素分配的定量模型、特征及地球化学应用 F:残留熔体相对于原始熔体的百分数,反映岩浆的结晶程度。 CiL:矿物分异结晶达F时岩浆中元素i的瞬间浓度; Ci0:原始熔浆中元素i的的浓度; Di:微量元素i在矿物与熔体间的分配系数 意义:1)定量研究岩浆结晶过程中微量元素的化学演化规律;2)对岩浆成矿潜力进行判断;3)探讨岩石成因。 7.在部分熔融过程中元素分配的定量模型、特征及地球化学应用 特征:(1)在整个部分熔融过程中,微量元素在固相和液相之间的总分配系数保持不变;(2)整个熔融过程中,残余固相中各矿物相对形成熔体的贡献比例保持不变。 应用:1)定量分析元素的集中与贫化程度;2)对分析成矿作用具有理论意义。 8.岩浆结晶过程和部分熔融过程的判别方法 总分配系数Di﹥1的相容元素,在部分熔融形成的熔体中发生贫化,但其贫化的速度随F的增大呈现出较缓慢的特征,这与结晶分异过程中,随结晶程度增大(F值减小)表现为在残余岩浆中浓度的急剧贫化有较显著的差别。 9.稀土元素的基本地球化学性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化学复习题第二章

类质同象:某种物质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结晶时,晶体中的部分构造位置被介质中的其它质点(原子、离子、络离子、分子)所占据,结果只引起晶格常数的微小变化,而使晶体构造类型、化学键类型等保持不变(保持稳定)的现象。 类质同像混入物:由类质同象形式混入晶体中的物质称为类质同象混入物。 固溶体:含有类质同象混入物的混合晶体称为固溶体。 完全类质同像:晶体化学性质相近的元素之间可以充分置换,形成任意比例的固溶体,称为完全类质同象 有限类质同像:晶体化学性质相差较大的离子间的置换受晶格构造的限制,只能形成有限类质同象 完全类质同象:两种物质形成连续的混合晶体系列。在一定范围内使矿物发生化学成分,光学性质以及其它物理性质(折光率、比重、硬度等)的连续变化。如橄榄石和斜长石的的完全类质同象系列。 不完全类质同象:两种物质仅形成混溶程度有限的混合晶体。一般高温下无限混溶,低温下发生固溶体分离。如钾长石和钠长石高温时形成混合晶体,温度降低时钾长石和钠长石发生分离形成条纹长石 内潜同晶:类质同象置换时如果两种元素数量相当,且每种元素能形成自己的晶格时为“正常类质同象”。当两种元素数量差异很大时,一种元素以分散量进入另一元素晶格,后者为主导(寄主)元素,前者为伴生(附属)元素,主导和伴生元素地球化学参数相近,伴生元素隐藏在主导元素晶格中,称为内潜同晶 晶体场理论:是一种静电理论,它把配合物中心离子和配位体看成是点电荷(偶极子),形成配合物时带正电荷的中心离子与带负电荷的配位体以静电相吸引,配位体间则相互排斥。该理论考虑带负电荷的配位体对中心离子最外层电子包括d轨道和/或f轨道的影响,用以解释过渡元素物理化学性质。 晶体场:带负电荷配位体对中心离子产生的静电场。 五重简并:在一个孤立的过渡金属离子中,五个d轨道能级相同,电子云呈球形对称,电子在五个d轨道上分布概率相同,称为五重简并。当中心离子处于晶体场中时,5个d轨道有明显方向性,在晶体场作用下发生分裂,使d轨道简并度降低。 晶体场分裂:当过渡金属离子处在晶体结构中时,由于晶体场非球形对称特征,使d轨道能级产生差异,称为晶体场分裂。 晶体场分裂能:5个能量相等的d轨道,在八面体场作用下,分裂为两组: 一组是能量较高的dx2-dy2,dz2轨道,称为e g轨道(或dγ轨道); 一组是能量较低的dxy,dxz和dyz轨道, 称为t2g轨道(或dε轨道); 这些轨道符号表示对称类型,e为二重简并,t为三重简并,g代表中心对称。t2g轨道和e g 轨道的能量差称为晶体场分裂能,用△表示(图2.25)。 成对能:迫使原来平行的分占两个轨道的电子挤到同一轨道所需的能量叫成对能。用P表示。 自旋状态 高自旋状态:弱电场中,晶体场分裂能△值较小(<电子成对能),在每一低能级轨道充填一个电子后,新增加电子优先占据高能级轨道,使电子自旋方向尽可能保持一致。 低自旋状态:强电场中,晶体场分裂能△值较大(>电子成对能),在每一低能级轨道充填一个电子后,新增电子优先选择占据低能级轨道,使成对电子数增加。成对电子自旋方向相反晶体场稳定能: 八面体择位能:任意给定的过渡元素离子,在八面体场中的晶体场稳定能一般总是大于在四面体场中的晶体场稳定能。二者的差值称为该离子的八面体择位能(OSPE)。这是离子对

地球化学复习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 地球化学: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及其子系统的化学组成、化学机制和化学 演化的科学。 2. 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1)地球系统中元素及同位素的组成; (2)元素的共生组合和赋存形式问题;(3)元素的迁移和循环;(4)地球的历史与演化。 第一章 1. 元素丰度:化学元素在一定自然体系中的相对平均含量 3. 元素分布:元素在各种宇宙体或地质体中(太阳、行星、陨石、地球、地壳)整体(母体)的含量。 4. 元素分配:元素在构成该宇宙体或地质体内各个部分或各区段(子体)中的含量。 5. 元素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值称为元素的克拉克值。 6. 浓度克拉克值:某元素在某地质体中的平均含量与其克拉克值之比。 7. 元素的浓集系数:元素在矿床中的最低可采品位与其克拉克值的比值。 10. 地球元素丰度的研究方法:①陨石类比法:直接利用陨石化学成分,经算术平均求出地球的元素丰度。②地球模型和陨石的类比法:在一定地球模型基础上求出各圈层质量及比值,然后选择陨石类型或陨石相化学成分代表各圈层元素丰度。最后用质量加权平均法求整个地球元素丰度。③地球物理类比法:层壳模型地球物理类比法。 14. 元素克拉克值研究的地球化学意义:1) 大陆地壳化学组成对壳幔分异的指示;2) 元素克拉克值影响元素参加地球化学过程的浓度(强度),从而支配元素地球化学行为;3) 自然界元素形成矿物的数目受克拉克值制约;4) 元素克拉克值是影响元素迁移和集中、分散等地球化学行为的重要因素;5) 元素克拉克值是进行矿产资源评价的重要指标 第二章 1. 元素地球化学亲和性:元素形成阳离子能力和显示出的有选择性与某阴离子结合的特性。 6. 亲生物元素:主要为C、N、H、O、P、B等元素,一般富集在生物圈内。8. 元素的地球化学分类:结合元素的自然组合及各种地球化学特征作出进一步的分类,称为地球化学分类。主要有查瓦里茨基分类、赵伦山分类等。 9.离子电位:离子电位是表征离子电场强度的参数,电离电位(兀)等于离子的电荷与半径之比值,它决定了元素的存在形式和迁移能力。其公式为:兀=Z/r 14. 内潜同晶:当两种元素数量差异很大时,一种元素以分散量进入另一元素晶格,后者为主导(寄主)元素,前者为伴生(附属)元素,主导和伴生元素地球化学参数相近,伴生元素隐藏在主导元素晶格中,称为内潜同晶。 15. 固溶体:含有类质同象混入物的混合晶体称为固溶体。 16. 晶体场理论:晶体场理论是一种静电理论,它把配合物中心离子和配位体看成是点电荷(偶极子),形成配合物时带正电荷的中心离子与带负电荷的配位体以静电相吸引,配位体间则相互排斥。该理论考虑带负电荷的配位体对中心离子最外层电子包括d轨道和/或f轨道的影响,用以解释过渡元素物理化学性质。 17. 晶体场:带负电荷配位体对中心离子产生的静电场。 23. 晶体场稳定能:d轨道电子能级分裂后的d电子能量之和,相对于未分裂前d电子能量和的差值,即导致总能量的下降值称为晶体场稳定能(CFSE)。 25. 元素的赋存状态:也称存在形式、结合方式、相态等。指元素在其迁移历史

201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勘查地球化学试题

2014勘查地球化学期末试题 一、名词解释 浓度克拉克值:化学元素在某一局部地段或某一地质体中的平均含量与地壳丰度之比即为浓度克拉克值。 地球化学省:地球化学省就是一种地球化学异常,她就是以全球地壳为背景的规模巨大的以及地球化学异常,就是成矿的密集区。 面金属量:根据一个异常面积来估算矿化程度的参数。它就是异常范围里,各采样点元素的剩余含量与该点所控制的面积乘积之与。 同生异常:异常物质与其赋存介质同时形成;如同生碎屑异常,即岩石风化过程中与成土过程同时形成的。 二、简答 1、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10分) 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可以分为区域性因素与局部性因素两大类。区域性因素有地形、气候、植被与大地构造单元,局部性因素有岩性、微地形、小构造等。 (1)地形 高海拔地区以物理风化为主;中低山区,化学风化、生物风化为主。与山区相比,平坦地区侵蚀作用不活跃,低速率的侵蚀使岩石分解减缓,直至达到平衡,风化过程趋于停顿。 (2)气候对风化有影响的气候因素有雨量与温度。热带强化学风化后,土壤中主要保存Al2O3与Fe2O3,其它淋失殆尽;在北极及干旱条件下,以物理风化为主。 (3)植被 在炎热多雨地区,淋滤作用最为强烈,容易形成铝土矿;植被发育地区,生物风化强烈。(4)母岩性质母岩性质中影响风化的因素有两个:矿物抗风化能力与岩石结构构造。越接近地表条件下形成的矿物越抗风化。 2、元素含量分布型式规律(10分) (1)单一地球化学作用所形成的单一地质体,化学元素含量服从正态分布。 (2)有两个以上地球化学作用叠加形成的复合地质体中,化学元素含量偏离正态分布。但两个u值相差不大的正态母体的叠加,元素含量分布仍服从正态分布或接近正态分布。 (3)一般情况下,常量元素服从正态分布,微量元素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4)结合在多种矿物中的元素服从正态分布,如基本造岩元素与亲石分散元素。而结合在一两种矿物中的元素呈对数正态分布,如成矿元素以硫化物形式存在。 (5)通过扩散作用形成的元素含量呈对数正态分布,而通过对流混匀作用形成的元素含量正态分布。 3、岩石风化剖面的分层(15分)(附图:P63) 土壤剖面发育情况由于成因与地理环境不同而有变化,从上到下一般可以划分为A、B、C、D 四层,每一层有可以根据更小的标志划分亚层。 A0层主要为植物残体未分解或部分分解物,又称垫积层。 A1层腐殖层,深色层为,富含有机质,由砂、粉砂与粘土组成,又称暗色层。 A2层淋溶层,主要有砂组成,含少量粘土,又称浅色层。 B层淀积层。富含粘土,富含Fe、Mn、Al的氢氧化物,粘性强,粘土结构明显。多呈黄褐色、棕褐色。 C层母质层。主要有风化程度不等、以物理风化为主的原岩碎屑组成,岩石部分被分解。含有机质最少,母岩的残余结构构造有一定保存。 D层未风化基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