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专升本考纲知识讲解

专升本考纲知识讲解

专升本考纲知识讲解
专升本考纲知识讲解

2010年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计算机

(公共课)考试要求

一、指导思想

本考试大纲依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普通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鲁教高字〔1995〕9号)中所要求的计算机教学的基本目标,根据当前山东省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而制订。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育,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的最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使用技能,学会使用典型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最终能够适应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

二、总体要求

要求考生达到新时期计算机文化的基础层次:①具备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常识;②具有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常识;③熟练地掌握具有代表性的、使用较为广泛的微型计算机操作系统Windows XP及字处理软件(Word 2003)、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 2003)、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 2003)、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 2003)的使用方法;④对计算机网络,特别是Internet要有一定的了解,掌握浏览器和电子邮件的使用。对于网页制作及网络安全的知识也要有一定的了解。

三、内容范围

⒈计算机基础知识

信息与数据的有关概念,计算机文化的概念,计算机起源与发展,计算机特点及分类,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存储程序工作原理;计算机硬件的五个基本组成,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及各自特点;程序设计语言及语言处理程序的基本概念;字、字节、位的概念;不同进制数的表示,不同进制整数间的相互转换;ASCII码,汉字编码的基本知识;多媒体的有关概念。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微机的硬件组成;CPU、内存、RAM、ROM、CACHE、适配器、总线的含义;磁盘驱动器与磁盘;常见输入、输出设备;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多媒体的概念,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及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应用。

⒉操作系统的初步知识与应用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微机操作系统的发展,常用微机操作系统及各自的特点。

Windows XP的版本、特性、运行环境、安装方法。Windows XP的启动与关机;Windows XP的桌面、开始菜单、快捷按钮和快捷方式;鼠标的基本操作,应用程序的运行和退出,剪贴板的使用;窗口的组成、对话框和控件的使用;我的电脑、资源管理器、回收站及其应用;文件、文件夹的有关概念及操作;控制面板、附件及多媒体功能。

中文输入法的使用;中、英文输入的切换;各种常用符号的输入。

⒊字处理软件Microsoft Word2003的基本使用方法

字处理软件的发展;Word 2003的主要功能、启动和退出。

Word 2003窗口的组成;文档的建立、打开和保存;录入和编辑操作;查找和替换操作;操作的撤消与恢复;文档的查看方式。

字体格式、段落格式的设置;项目符号和编号的使用;利用边框和底纹美化文档;制表符和制表位;分节、分页和分栏;样式和模板的使用;版式设置;建立和使用自动图文集;用“修订”和“批注”对文档进行批阅。

Word 2003表格的创建和编辑;表格的格式化;表格中数据的输入与编辑;文字与表格的转换;表格的排版技巧。

在文档中插入图片、编辑图片,实现图文混排;插入艺术字;绘制图形;文本框、数学公式、图表的插入和编辑。

页面设置和打印;邮件合并功能;索引和目录;域的概念及使用。

⒋电子表格系统Microsoft Excel2003的基本使用方法

Excel 2003的主要功能、启动与退出。Excel 2003窗口的组成;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和单元格区域的概念及各自的关系。

工作簿的创建、打开、保存及关闭;工作表的插入、删除、复制、移动、重命名和隐藏等基本操作,行、列的锁定和隐藏;单元格区域的选择;各种数据类型的输入、编辑及数据填充功能的使用;公式和函数的使用,运算符的种类,单元格的引用;批注的使用;行高和列宽的调整;编辑、移动和复制单元格中的数据;单元格、行、列的插入和删除;查找与替换。设置工作表中字体和数字格式,数据的对齐方式,工作表标题设置;边框的设置。

建立Excel 2003数据库的数据清单,记录单操作;数据的排序和筛选;数据的分类汇总。图表的建立与编辑;页面设置,使用分页符,打印预览,打印工作表。

Word 2003与Excel 2003的协同操作。

5.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 2003的基本使用方法

PowerPoint 2003的主要功能、启动与退出,演示文稿的创建、打开和保存,演示文稿的视图方式。

幻灯片的制作,文字编排、图片和图表等对象数据的使用;模板、母板、背景与配色方案的选用。

演示文稿的动画效果、超链接和动作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的设置,播放和打印演示文稿;演示文稿的打包和发布。

6.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 2003的基本使用方法

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模型、关系、关系运算、属性、域、元组、码、分量、关键字的概念。Access 2003数据库的组件。

7.计算机网络、Internet初步知识、网络信息安全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计算机网络的物理与逻辑组成;计算机网络的协议与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本地连接的设置与网络配置的检查;网上邻居的使用,文件共享;

Internet的起源与发展、Internet提供的服务;IP地址、域名、Internet地址的分配与管理,URL;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CHINANET、CERNET、CSTNET和CHINAGBNET;

WWW与IE浏览器、信息的保存以及搜索引擎的概念及使用;电子邮件服务;文件下载,FTP;

HTML文件的构成及基本结构,常用的HTML标记及语法。FrontPage2003的启动与退出,网页与网站的概念,站点的建立及网页的编辑,对象的插入,超链接的建立,网页的布局,表单页面的建立,网页的发布。

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网络基本道德,防火墙技术,信息安全技术。计算机犯罪的概念、特点、手段、危害,黑客的概念及其行为特征。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性、分类、危害、防治,软件知识产权的有关常识。

四、题型

五、参考教材(石油大学出版社出版)

计算机文化基础(第六版、第七版)

计算机文化基础学习指导与上机实验(第六版、第七版)

2010年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

高等数学(公共课)考试要求

总要求:考生应了解或理解“高等数学”中函数、极限和连续、一元函数微分学、一元函数积分学、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积分学、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学会、掌握或熟练掌握上述各部分的基本方法。应注意各部分知识的结构及知识的内在联系;应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有运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正确地推理证明,准确地计算;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函数、极限和连续

(一)函数

(1)理解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定义,函数的表示法,分段函数。

(2)理解和掌握函数的简单性质:单调性,奇偶性,有界性,周期性。

(3)了解反函数:反函数的定义,反函数的图象。

(4)掌握函数的四则运算与复合运算。

(5)理解和掌握基本初等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

(6)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二)极限

(1)理解数列极限的概念:数列,数列极限的定义,能根据极限概念分析函数的变化趋势。会求函数在一点处的左极限与右极限,了解函数在一点处极限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

(2)了解数列极限的性质:唯一性,有界性,四则运算定理,夹逼定理,单调有界数列,极限存在定理,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3)理解函数极限的概念:函数在一点处极限的定义,左、右极限及其与极限的关系,x趋于无穷(x→∞,x→∞,x→-∞)时函数的极限。

(4)掌握函数极限的定理:唯一性定理,夹逼定理,四则运算定理。

(5)理解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定义,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关系,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性质,两个无穷小量阶的比较。

(6)熟练掌握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三)连续

(1)理解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在一点连续的定义,左连续和右连续,函数在一点连续的充分必要条件,函数的间断点及其分类。

(2)掌握函数在一点处连续的性质:连续函数的四则运算,复合函数的连续性,反函数的连续性,会求函数的间断点及确定其类型。

公共管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学》试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私人部门中,组织的最终目标为(A ) A.追求可持续经济利润的最大化 B.追求可持续政治利益的最大化 C.追求社会公平 D.追求公众的满意度 2、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的本质特征为( D ) A.计划性 B.单一性 C.效率性 D.公共性 3、公共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基础为( C ) A.公共性和私人利益 B.效率性和私人利益 C.公共性和公共利益 D.效率性和公共利益 4、有效的政府组织应该认识到,公共性的起点是( A ) A.公民 B.政府 C.企业 D.政党 5、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 C ) A.17世纪末18世纪初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末21世

纪初 6、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 D ) A.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B.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7、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公共行政范式诞生的标志为( A ) A.《行政学之研究》的发表 B.《经济与社会》的发表 C.《行政学导论》的发表 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 8、公共行政范式得以产生的直接动因为(C ) A.经济的发展 B.政治的推动 C.公共部门的改革 D.私人部门的改革 9、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为(A ) A.公共行政范式 B.新公共管理范式 C.公共服务范式 D.公共责任范式 10、被誉为“行政学之父”的是(A ) A.威尔逊 B.韦伯 C.杰弗逊 D.怀特 11、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的学科基础之一官房学后来逐步演变

2016河南专升本管理学考点汇总

有梦就去追,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永远不会太迟。 ——明天、你好 河南专升本管理学重点知识汇总 在河南专升本考试中,管理学的备考重点就是那些常见考点,只要大家把握住了常见考点,备考管理学就会事半功倍。 1、管理学原理:是一门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性的科学。 2、管理:是一种在正式组织内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其他人的活动的活动过程,以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无法取得的效果。 3、为什么说管理的必要性在于资源的有限性? 答:由于每个企业能投入生产过程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整个社会能用于社会生产的资源也是有限的,所以就要求通过有效的管理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有效的运用,以可用的资源尽可能多地实现某种想要达到的任务或目标。 由于管理的必要性在于资源的有限性,所以管理的目的就是使组织的目标能有效地实现。每一个组织都要通过有效的管理,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基本问题,使组织的有限资源得到有效的运用。 4、为什么说管理成效与组织成效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答:(1)管理成效:指管理活动的效果;组织成效:指组织目标实现的程度。 (2)管理者的管理活动是通过作用于被管理者的业务活动而对组织的成效产生影响的。

(3)正因为管理者的管理活动在协调被管理者的业务活动,从而影响组织成效的过程中要受到工作方面和非工作方面的因素的影响,所以高的管理成效有可能导致低的组织成效,而低的管理成效却有可能导致高的组织成效。 (4)管理成效与组织成效之间不存在线性的相关关系,并不是说管理对组织目标的实现是无关紧要的,相反的,它更说明了要提高组织成效就必须提高管理成效。因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管理成效会有助于提高组织成效。另一方面,从长远的观点看,影响组织成效高低的其他因素,也是管理活动的结果,组织完全有可能通过自己的有效的管理活动使之形成有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其他因素。 (5)在现实中,管理者既不是软弱无能的,也不是万能的,管理者的管理成效与组织成效之间是互动的,我们既不能迷信“管理万能论”,也不能相信“管理象征论”。 5、管理活动与具有组织特点的业务活动的区别是什么,认识这些区别的意义? 答:(1)管理活动是一种协调他人活动的活动;由管理活动进行协调他人的活动称为具有组织特点的业务活动。 (2)区别:①活动的主体不同:管理活动的主体是管理者; 具有组织特点的业务活动的主体是被管理者 ②活动的内容不同:管理活动具有普遍性和全局性; 而业务活动具有特殊性和局部性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请各位同学按照下列知识点仔细阅读教材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法约尔管理的职能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管理者的角色 ?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 管理者的技能 ?人际技能:运用其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关系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概念技能: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亚当·斯密管理思想 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 马萨诸塞车祸 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 欧文的人事管理 ?开创了在企业中重视人的地位和作用的先河,有人因此称他为“人事管理之父” 科学管理理论 ?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 ?代表人物主要有:泰罗、吉尔布雷斯夫妇以及甘特等 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试验 ?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功利主义道德观 基本观点: ?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 社会契约道德观 基本观点: ?只要按照企业所在地区政府和员工都能接受的社会契约所进行的管理行为就是善的 合乎道德的管理的特征 以社会利益为中心 把遵守道德规范看作责任

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 自律 超越法律 视人为目的 重视利益相关者利益 影响管理道德因素的个人特性 管理者的个人特性对组织的管理道德有着直接的影响 ?管理者的个人价值观(包括道德观) ?自信心 ?自控力 影响管理道德因素的组织结构 组织内部机构和职责分工有没有必要的权力制衡、监察、检查、审计机制,有没有外部群众和舆论监督 组织内部有无明确的规章制度 上级管理行为的示范作用 绩效评估考核体系会起到指挥棒的作用 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办好企业,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久 企业一切经营管理行为应符合道德规范 社区福利投资 社会慈善事业 自觉保护自然环境 世界层面上的全球化具体表现 ?跨国服务贸易增长迅速 ?国外直接投资(FDI)发展迅猛 ?同国旅游人数快速增加 ?跨国并购进程加快 全球化下管理者的关键能力 ?国际商务知识、文化适应能力、换位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全球化的一般环境 ?政治与法律环境 ?经济和技术环境 ?文化环境 全球化的任务环境 ?供应商 ?销售商 ?顾客 ?竞争对手 ?劳动力市场及工会 全球化经营的进入方式 ?国际化经营的进入方式主要有:出口、非股权安排和国际直接投资 全球化组织模式考虑的因素 “全球一体化压力”和“本地化反应压力”

公共管理学 1-2 zh试题

公共管理学 2012-10-25 做题要求:先打印试卷,再用钢笔认真、详细作答。名词解释、问答题等均需要详细作答。 第一章绪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A 一、填空 1、公共选择学派的奠基者是。 2、世界银行在20世纪80年代末用来概括非洲国家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3、20世纪七八十年代, 在美国大学的公共政策学院逐渐成长起来。 4、B—途径关心发展,主张在公共部门中引入私人部门的管理经验和模式。 5、波齐曼和斯特拉斯曼于1990出版的被认为是第一部较为全面的公共管理教科书。 6、公共管理学更多以为基础。 7、公共管理学主要以( )作为研究对象。 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流派,给西方经济国家普遍采用了。 二、多项选择 1、我国学者往往以( )的角度来区分管理和行政这两个概念. A组织实体 B经济实体 C 管理实体 D 政治实体 2、传统公共行政学模式是建立在( )基础上 A科层制理论 B政治---行政二分法 C委托---代理 D内部取向 3、殴文.休斯在<<公共管理与行政>>一书认为( )都是对公共部门的研究 A公共行政 B公共政策 C公共管理 D公共组织 4、下面是公共管理物品的是( ) A国防 B外交 C教育 D社会保障 5、经过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孕育和进化,公共管理的( )逐渐汇合形成公共管理新模式. A P—途径 B治理 C B—途径 D善治 6、在当代政策分析学科中最有影响的经济途径是() A行为主义学派 B公共选择理论 C新制度学派 D科学管理学派 7、孟德斯鸠等人所提出的“三权分立”思想中“三权”是指() A 立法 B 行政 C监督 D 司法 三、解释概念 1、公共行政 2、公共管理 3、公共物品 4、行政国家 5、纯公共物品 四、简答 1、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那些? 2、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公共管理的模式有哪些? 3、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公共管理有哪些弊端? 4、入世后,我国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面临哪些严峻的挑战? 五、论述题 1、公共管理的特征及其与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区别? 2、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专升本《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由于管理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及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对管理所下定义也各异。法约尔认为,() A. 管理就是要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注意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 B. 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C. 管理就是决策 2. 梅奥等人通过霍桑试验得岀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由此创立了()。 A. 行为科学学说 B. 人文关系学说 C. 人际关系学说 3. 环境研究对组织决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可以提高组织决策的() A. 有效性、及时性、稳定性 B. 前瞻性、有效性、稳定性 C. 正确性、及时性、稳定性 4. 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 的()。 A. 社会技术系统 B. 社会经济组织 C. 社会经济系统 5.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成为后来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他的代表作是()。 A. 《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B. 《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C. 《科学管理理论》 6. 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就是 ()O A .企业精神 B. 企业价值观 C. 企业文化 7. 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岀版了一本享誉世界之作,引起世界管理 界的轰动,这就是()。 A. 《企业再造工程》

B. 《管理的革命》 C. 《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8. 中层管理者比低层管理者更多地依靠( A. 正式权力与沟通技巧 B. 个****力与技术技能 C. 人际关系技能与技术技能 9、组织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从其定义中可以看岀,它由 ()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A、目标、原则和结构 B、目标、部门和效率 C目标、部门和关系 10、经济活动中,指明组织活动的方向和范围,在决策和处理问题时指导及沟通思想活动的方针和一般规定,这就是()。 A策略 B、目标 C政策 11、美国对企业70个目标管理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得岀结论:如果高层管理者对目标管理高度重视, 并亲身参与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其生产率的平均改进程度可达到()。 A 6% B、56% C 66% 12、人们除了生存需要外,还有安全的需要、寻求关心的需要、建立友谊的需要等社会需要,所以产生了()。 A、非正式组织 B、非正式沟通 C正式沟通 13?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下属成员的数目。经研究发现,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通常以()较为合适。 A 4?8人 B、10?15人 C 15?20人 14. 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之间不可分割, 必须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这就是组织工作中的()原则。 A、责权利相结合 B、分工协作 C目标任务

2017年专升本管理学重点知识总结(一)

2017年专升本管理学重点知识总结(一)2017年专升本管理学重点知识总结(一) 1、什么是管理: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是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载体是组织,核心是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控制等活动的过程。人是管理的目的管理就是一个或者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 3、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效率,管理永恒的主题是效益。管理者的一切管理活动都必须贯穿对效益的追求。 4、管理学的特征:1)管理是一门边缘科学;2)管理学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3)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相统一的学科4)管理是一门定性和定量相统一的学科;5)管理学以系统观念为基础;6)管理学是一门社会属性和阶级属性相统一的学科;7)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8)管理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5、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早在原始社会人类就懂得组织的必要,有组织就有管理)2、管理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管理就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科学管理是合理配置资源的保障)3、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础。(a、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他对生产力的作用上;b、管理影响生产力存在状况:管理规定着生产力的实现程度,科学管理是充分发挥生产力的前提。)4、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证,还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管理能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取决于管理确定的组织目标是否正确,取决于管理对生产力诸要素的组合是是否合理,取决于管理对组织活动过程的调控是否得当)。 6、史前人类社会管理特点包括:

1)习惯化的管理方式(原始社会的公共事务管理主要依赖于传统习俗来实现,这说明管理从一开始就具有习惯性);2)原始民主的管理制度;3)简单的管理机构;4)人格化的管理权利;5)单一的公共事务管理。以上五点统称公共事务管理。 7、管理两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8、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9、管理过程是管理学研究的对象。 10、在某种意义上,有了人类就有了管理活动,管理是一种于人类文明共存的活动。管理萌芽于原始社会,马克思认为管理起源于人类的共同劳动,凡是有人类生活的地方就必然有管理。 11、管理学著名人物: 巴贝奇,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他对管理思想的贡献最大。 泰罗:科学管理之父 法约尔:被称为管理过程理论之父(或先驱、人师,集大成者),是一般管理理论代表人物,是首先提出管理定义先河的人,他也是古典管理组织理论的代表,被为现代经营管理之父; 韦伯: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欧文被称为人际关系之父,也被称为人事管理先驱者,也是首先提出关心人的哲学。 最早提出人性假设理论的是梅奥。 我国最早提出重视人际关系的是孟子,提出重视人的因素是控制。 12、管理的职能的划分 管理的二职能:综合计划、管制行为;在其下又设次级职能; 管理的三职能计划、组织、控制。也被称为管理具体职能,其中计划是管理者首要职能,计划职能在整个管理过程中起着龙头作用。代表:戴维斯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复习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复习 1.管理的职能 管理职能是指管理的职责与功能,它是管理主体对管理客体施加影响的方式和具体表现,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和作用功效的概括反映,是联结管理要素的动态机制,是设计管理者职务和管理机构功能的依据。现代管理应该包括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战略、市场、生产、质量和人事等方面,这里我们将重点论述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这五项基本管理职能。 2.管理思想的发展阶段 管理思想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传统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古典组织管理、人际关系学说和 现代管理五个阶段。 3. 企业内外环境的主要因素 答:管理环境是指影响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内、外因素的结合。通常,就企业而言,构成企业环境的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企业不可控的因素,构成企业外部环境;一类是企业可控的因素,构成内部环境,亦称企业内部条件。 外环境: 1.宏观环境因素 (1)政治环境 政治环境是指一国的政治形势,它涉及社会制度、政治结构、党派关系、政府的政策倾向和人民群众的政治倾向等。政治环境因素主要包括:①国家的政治路线。②经济体制。③科技、教育体制。④政府的行政性行为,包括政府制定的产业政策、对某些行业的直接管理和政府预算等。 (2)、经济环境 宏观经济环境因素主要包括:①国民经济增长速度。②经济结构。③市场利率。④汇 率水平。⑤通货膨胀率等。 (3)、技术环境 技术环境是指与企业所属行业有关的科学技术状况及其发展趋势。 (4)、社会文化环境 它包括一国或地区的语言、文字、教育水平、宗教信仰、社会价值观念以及由此引起 的社会成员的行为态度,如消费习惯、工作态度和人口数量及结构的变化等方面。 (5)、法律环境 法律环境因素主要是指会对企业各种行为产生约束和影响的各种法律法规。 2.经营环境因素 企业的经营环境是指影响企业经营领域的行业环境因素和市场环境因素。行业环境因素主要有行业概况和行业竞争结构,行业概况包括行业的销售增长率、行业的生产能力、所需资源的可得性、相关技术的变化和社会制约条件等;行业竞争结构则主要由竞争者、供应者、顾客、替代品和潜在进入者五种力量决定。市场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各种影响企业的产品或服务需求的因素。 内环境: (三)企业内部条件要素 资源要素、管理要素,、能力要素 资源要素包括人财物力资源、技术资源、市场资源和环境资源等; 管理资源包括计划、组织、控制、人事与激励和企业文化等; 能力要素包括供应能力、生产能力、营销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等。

专科《公共管理学》_试卷_答案

D.马克斯-韦伯.标准答案:B 专科《公共管理学》 一、(共100题,共200分) 1. ()将公共行政学的基本原则概括为著名的“POSDCORB理论。(2分) A. 科恩 B.古德诺C怀特D.古利克 .标准答案:D 2. 1926年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两本权威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研究导论》和《公共行政学原理》在美国出版,这两本书的作者分别行政学家是)。(2 分) A. 怀特和威洛比 B.威尔逊和古德诺 C.泰勒和法约尔 D.罗伯特达尔和赫伯特西蒙 .标准答案:A 3. 对官僚制度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论证,并促成公共行政学体系建立的是()。(2分) A. 赫伯特西蒙B法约尔 C.马克斯韦伯D泰勒 .标准答案:C 4. 近代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提出的三权分立”的思想基础上,建立起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资本主义政府体制。(2分) A. 卢梭 B.洛克 C.林德布罗姆 D.孟德斯鸠 .标准答案:D 5. ()是指一名上级管理者或一个组织有效管理下级人员或单位、部门的数目。 (2 分) A. 管理层次 B.管理幅度 C.管理途径 D.管理结构 .标准答案:B 6. 1993年,()上台后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重塑政府”的行政改革运动,改革 的一个基本内容就是文官制度方面。(2分) A. 撒切尔政府 B.梅杰政府 C.克林顿政府 D.里根政府 .标准答案:C 7. ()他的《人的模型》一书中提到三种个体行为模型:心理学人、理性人、行政人。(2分) A. 法约尔 B. 赫伯特-西蒙 C. 泰勒8. 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来源于它的()。(2分) A. 合理性 B.合法性C操作性D.强制性 .标准答案:B 9. 最早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总裁()在著作《全面质量管理》中提到全面质量管理这一概念。(2分) A. 斯密 B.凯恩斯 C.费根鲍姆 D.胡德 .标准答案:C 10. 最早提出政策科学,并成为现代政策科学发展的奠基人的是()(2分) A. 拉焦耳 B.古德C斯密D.拉斯韦尔 .标准答案:D 11.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与评估全面推行于()。(2分) A.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B.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C.20世纪50年代初期 D.20世纪70年代初期 .标准答案:D 12. 1979年,()开展了著名的雷纳评审”目的是为了提高组织的经济和效率水平。(2分) A.梅杰政府 B.撒切尔政府 C.克林顿政府 D.里根政府 .标准答案:B 13.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社会和经济实施全面的干预,是一个()。(2分) A.小政府 B.间接的政府 C.全能的政府 D.恰当的政府 .标准答案:C 14. 我国公务员制度正式建立的时间是:()。(2分) A.1988 年 B.1992年 C.1993年 D.1978年 .标准答案:C 15. ()是国家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内,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 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整治行动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2分) A.公共政策 B.公共事务 C.公共分析 D.政策分析 .标准答案:A 16. 建立协同政府的关键是()。(2分) A.法律 B.制度 C.信任 D.合作 .标准答案:C

专升本管理学简述的知识点

绪论 二、管理的职能 各项管理职能的相互关系: 每一项管理工作一般都是从决策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决策,开始又一轮新的管理循环。创新在这管理循环中处于轴心地位,成为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 三、管理的基本原理 责任原理(三角定理)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科学管理思想 二、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的主要贡献 泰罗毕生致力于研究如提高效率,包括管理人员和工人的工作效率,《科学管理原理》奠定了科学管理理论基础,标志着科学管理思想的正式形成,泰罗也因而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其主要观点和贡献可归纳为以下几个面: (1)明确提出管理职能和作业职能的分离 (2)主一切问题实行科学化 (3)提出科学管理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力。 三、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 主要贡献 从理论上概括出一般管理的原理、要素和原则,把管理科学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使管理科学不仅在工商业界受到重视,而且在对其他领域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科学管理思想的特点 资本所有者与企业管理者的分离 用科学管理代替单纯的经验管理 强调组织形式而忽视人的社会性 二、行为科学 霍桑实验(容、目的和结论) (1)车间照明实验 (2)工作时间等条件实验 (3)工作态度的会见与交谈实验 (4)影响职工积极性的群体实验 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理论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 三、现代管理理论主要学派 3、决策理论学派 5、管理科学学派 6、权变学派 管理环境 第一节外部环境因素 三、五力分析法(图1) 第二节部环境因素

二、文化环境 组织文化及其特点、构成要素及功能 计划 目标管理 二、计划的分类 3、按影响程度和时间长短的不同分 战略计划和战术计划 三、目标管理 1、组织目标及其特点 2、组织目标的作用 3、目标管理原理 4、目标管理的四要素 5、目标管理过程 决策 二、决策的程序 1、发现问题 2、确定目标 3、拟定可行案 4、比较和选择案 5、执行案 6、检查处理 三、决策的分类 1、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2、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3、个体决策和群体决策 4、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 5、初始决策与追踪决策 6、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五、决策的理性限度 1、决策的合理性要求 就组织而言,判断一项决策是否合理,实际上是要评价该项决策所选案的实施相对于组织目标实现的效果。合理的决策应使得所选案对于组织目标是最为有效的。为此,决策者必须具有理性。 2、决策者的理性限度 知识有限 预见能力有限 设计能力有限 原因分析: 信息的不完全 环境多变 案不可穷尽 3、克服理性限制的策略 决策权利下放,把决策交给与决策需要解决的问题直接相关的人去制定; 组织决策,用群体的智慧来弥补个人的理性不足。决策的途径和法很多,主要强调两种:

专插本专升本《管理学》必背知识点(控制)

广东省专插本《管理学(周三多第四版)》必背知识点(五) 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本科目使用答题卡。 二、试卷内容比例: 总论部分占23%,决策与计划部分占20%,组织部分占20%,领导部分占25%,控制部分占12%。 三、试卷题型比例:选择题占45%,非选择题占55%。 单选题25题,每题1分,共25分;多选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名词解释5题,每题3分,共15分;简答题4题,每题5分,共20分;论述题1题,10分2-3小题;案例分析题1题,10分,2小题;四、试题难度比例:容易题占30%,中等难度题占50%,难题占20%。 注:以蓝红色标注的是必背的名称解释。例:信息的定义: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就成了信息; 以粉红色标注的人名可能会出单选题。例:泰罗 纯红色分小点考简答、论述和案例的概率较高。例: 以上大纲笔记皆为本人在2020年参照指定书籍(管理学.周三多.第四版)、参考书以及收集资料按大纲整理的知识点,虽经多次修订但仍需不断完善。由于个人水平有限,时间紧迫,笔记可能存在疏漏与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考生们批评指正。

第五部分控制 (一)控制与控制过程 1.控制的内涵;控制:它是保障企业计划与实际作业动态相适应的管理职能。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确立标准、衡量绩效、纠正偏差一个有效的控制系统可以保证各项活动朝着组织目标的方向前进,而且,控制系统越完善,组织目标就越容易实现。与控制关系最密切的管理职能是计划,但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紧密相连。 首先,计划为控制提供标准,是控制的前提。其次,计划中的某些内容已具控制的意义,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计划也是一种控制。最后,控制也包含了对计划执行过程中的修订或修改,是提高计划科学性、合理性的重要手段。 明确、全面、完整的计划有利于提高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同样,科学、有效的控制有利于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 (1)控制的必要性 计划工作主要着眼于有效资源的合理配置,组织工作主要致力于贯彻落实,领导工作着重于激发和鼓励人的积极性,控制工作的重点则在于纠正偏差。任何组织任何活动都需要控制。控制的必要性是基于以下原因:1环境的变化2管理权力的分散(企业分权程度越高,控制就越有必要) 3工作能力的差异控制工作要达到的第一个目的(基本目的)是要“维持现状”。控制工作要达到的第二个目的是要“打破现状” 解决急性问题多是为了维持现状,而打破现状,就需要解决慢性问题。 (2)控制的基本原理1任何系统都是由因果关系链连结在一起的元素的集合,元素之间的这种关系就叫耦合(控制论就是研究耦合运行系统的控制和调节的) 2为了控制耦合系统的运行,必须确定系统的控制标准Z(控制标准Z的值是不断变化的某个参数集的函数,即Z=f(S) 3可以通过对系统的调节来纠正系统输出与标准值Z 之间的偏差,从而实现对系统的控制。企业也是一个耦合运行系统。

完整word版,《管理学》知识点梳理-最新版

1..管理的定义及内涵(特征、要素) 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一)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二)管理应当是有效的 (三)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四)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2.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3.管理者的角色(三大类、十种角色) 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 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4.管理者的技能及含义 (一)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二)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三)概念技能:把观念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5.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内容、评价、应用) 内容:(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2.)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 评价:(1)贡献 ?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 ?讲求效率和调查研究 ?计划和执行相分离 (2)局限性 ?把工人看作“经济人” ?仅重视技术,不重视人 ?内容窄,局限于车间管理 6.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六大职能、十四条原则、管理要素(职能)) 经营的六项职能 ?技术活动:生产,制造 ?商业活动:购买,销售 ?财务活动:筹资,投资 ?会计活动:记帐,盘点 ?安全活动:保护财产和人员 ?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十四条原则: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命令、统一领导、员工个人要服从集体、人员的报酬要公平、集权、等级链、秩序、平等、人员保持稳定、主动性、 集体精神 管理要素(职能) ?计划:预测未来和制定行动方案 ?组织:建立企业的物质与人的双重结构

专升本管理学知识点

管理与管理学 管理与管理系统 1、什么是管理: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 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是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载体是组织,核心是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管理就是计划组织 控制等活动的过程。人是管理的目的管理就是一个或者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 3、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效率,管理永恒的主题是效益。管理 者的一切管理活动都必须贯穿对效益的追求。 4、管理学的特征:1、管理是一门边缘科学;2、管理学是一门不精 确的科学;3、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相统一的学科4、管理是一门定性和定量相统一的学科;5、管理学以系统观念为基础;6、管理学是一门社会属性和阶级属性相统一的学科;7、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8管理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5、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早在原始社会人类就懂得组织的必要,有组织就有管理)2、管理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管理就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科学管理是合理配置资源的保障)3、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础。(a、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他对生产力的作用上;b、管理影响生产力存在状况:管理规定着生产力的实现程度,科学管理是充分发挥生产

力的前提。)4、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证,还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管理能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取决于管理确定的组织目标是否正确,取决于管理对生产力诸要素的组合是是否合理,取决于管理对组织活动过程的调控是否得当)。 6、史前人类社会管理特点包括: 1、习惯化的管理方式(原始社会的公共事务管理主要依赖于传统 习俗来实现,这说明管理从一开始就具有习惯性);2、原始民主的管理制度;3、简单的管理机构;4、人格化的管理权利;5、单一的公共事务管理。以上五点统称公共事务管理。 7、管理两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指管理的发展状况受到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水平的制约,社会属性指管理 的发展状况受到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制约。 管理的两重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管理的两重性反映出管理的必要 性(即管理是有效组织劳动所必需的)和目的性(即管理反映了生产资料占有者组织劳 动的目的)。 8、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西蒙创立决策理论要点:a,组织是 作为决策者组织系统,组织成员的第一决策,是应否加入组织b 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c创立了用满意原则代替最优原则的新理论。(西蒙认为用最大化原则,择优需要三个

专升本《管理学》知识梳理与习题(沟通)

第八章沟通 一、学习要求 1.了解沟通的沟通的定义、特点、重要性、沟通过程及沟通的主要类型。 2.了解人际沟通的形式,掌握人际沟通技能。 3.了解正式沟通的渠道及其网络形式。 4.了解非正式沟通特点及作用。 5.熟悉沟通障碍,掌握克服沟通障碍的方法。 二、学习内容要点 沟通是指用任何方法或形式,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如人或电脑)传递、交换或分享任何种类的信息的任何过程。如果传递、交换、分享成功,则沟通成功,该沟通是有效沟通。如果传递、交换、分享失败,则沟通失败,该沟通是无效沟通。 沟通的特点是具有广泛性,是主客体间的双向行为活动,是一个传递和理解的过程。 沟通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它能调动组织成员,协调组织内部各部门、各成员之间的关系,使之密切配合与协调,能帮助领导者实现其领导职能,能为企业与外部架起联系的桥梁,有助于改进个人以及群众作出的决策。 沟通可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根据形式划分,沟通可以分为人际沟通和组织沟通;人际沟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人际之间的沟通,而组织沟通则是指组织内部人与人、部门与部门之间,以及组织与外部进行的信息交流和传递活动。 根据功能划分,沟通可以分为工具式沟通和感情式沟通;工具式沟通指发送者将信息、知识、想法和要求传达给接受者,其目的是影响和改变接受者的行为;感情式沟通是指沟通双方表达感情,以获得对方精神上的认同,最终改变双方之间的人际关系。 根据方法分,沟通可以分为口头沟通、书面沟通、非语言沟通和电子媒介沟通;口头沟通是最常用的形式,有效的口头沟通对信息的发送者而言,需要具备正确的编码,以有组织的有系统的方式传递信息。有关研究表明,发送者具有知识丰富、自信、发音清晰、语调和善、诚意、逻辑性强、有同情心、心态开放、诚实、仪表好、幽默、机智、友善等是有效沟通的特质,将有助于增进沟通的效果。书面沟通是以文字方式进行的沟通。当所传送的信息必须广泛向他人传播或信息必须保留时,以报告、备忘录、信函等文字形式就是口语形式所无法替代的了。 根据组织系统分,沟通可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根据沟通有无反馈分,可以分为双向沟通和单向沟通。单向沟通是指没有反馈的沟通;而双向沟通是指有反馈的沟通,它是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有信息交流的沟通。两者比较,从时间上看,双向沟通比单向沟通需要更多时间;从准确程度上看,双向沟通中接受者能够理解的信息和对发送者理解的准确程度会大大提高;从可信程度上看,在双向沟通中,沟通双方对沟通的内容都比较信任;从满意程度上看,接受者比较满意双向沟通,而发送者更倾向于使用单项沟通;从影响的方式上看,由于与问题无关的信息容易进入沟通渠道,所以双向沟通的噪音要比单向沟通的大得多。 有效的沟通过程包含四个基本要素:信息的发送者、信息的接收者、信息通道及信息的内容。 沟通过程的具体步骤包括发送者发出信息、信息通道、接收者接受信息、信息反馈、噪音等五个环节。 人际沟通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它是群体沟通和组织沟通的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说,组织沟通是人际沟通的一种表现和应用形式,有效的管理沟通是以人际沟通为保障的。 根据信息载体的不同,人际沟通可分为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 人们最常用的信息传递方式是交谈,即口头沟通。 书面沟通是以文字为媒体的信息传递,包括文件、报告、信件、书面合同、备忘录、组织内发行的期刊、公告栏等。 电子数据语言是指将包括图表、图象、声音、文字等在内的书面语言性质的信息通过电子信息技术转化为电子数据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沟通方式或形式。

管理学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一、管理的概念与性质 1.管理的定义 (1)世界著名管理学家对管理下的定义: 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对管理下的定义:确切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对管理学下的定义:管理即制定决策。“现代经营管理之父”亨利·法约尔认为:管理是所有的人类组织都有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由5项要素构成: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 现代管理大师哈罗德·孔茨对管理下的定义:管理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他认为管理包括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5个职能,管理的目标就是创造盈余 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管理就是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加有效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4个职能。 综合以上各种管理的定义,可给出如下定义: 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运用和整合组织资源,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来协调组织中的群体行为,达成组织既定目标和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 2.管理的二重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相联系的,它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方面能协调一致,有序进行,以提高生产的效率的客观要求。 管理的社会属性是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它要代表一定社会制度中的一定阶级的意志,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要求。因此从管理学的社会属性来看,社会主义的管理和资本主义的管理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 3.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管理的科学性是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人们通过一个多世纪的不断研究和探索,已经抽象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反映管理过程中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人们一方面利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来指导自身的管理实践,解决新的管理问题,另一方面又以管理活动的结果来衡量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理论和方法是否正确,是否行之有效,从而使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验证、丰富和发展。因此,管理是一门科学,是有规律可循的。 管理不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而且还是一门正在发展的科学。管理科学没有,也不可能为管理者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标准答案,他只是探索管理的一般规律,指导人们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进行管理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又是一门艺术,即利用系统化的知识——科学,并根据实际情况发挥创造性的艺术。 二、管理的要素、职能、任务和作用 1.管理的要素:

公共管理学试卷

公共管理学试卷 一. (共 75题,共 150分) 1. x 理论与 y 理论是由()总结提出的 : ( 2 分) A. 法约尔 B. 道格拉斯?麦格雷格 C. 赫伯特?西蒙 D. 泰勒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 B 2. 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来源于它的()。(2分) A. 合理性 B. 操作性 C. 合法性 D. 强制性★检查答案标准答案: C 3. 1887 年,发表著名的《行政学研究》一文的作者是()。(2分) A. W ?威尔逊 B. 史坦因 C. 怀特 D. 威洛比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 A 4. 近代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提出的“三权分立”的思想基础上,建立起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资本主义政府体制。(2 分) A. 卢梭 B. 洛克 C. 孟德斯鸠 D. 林德布罗姆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 C 5. 矩阵式组织结构是在(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组织结构形式。(2 分) A. 职能式结构 B. 直线式结构 C. 扁平式结构 D. 直线——职能式结构★检查答案标准答案: D 6. ()的特点是单一垂直领导,其结构简单,领导隶属关系明确,结构中每个层级的个人或组织只有一个直接领导,不与相邻个人或组织及其领导发生任何命令和服从关系。(2 分) A. 职能结构 B. 直线结构 C. 直线职能结构

D. 矩形结构★检查答案标准答案: B 7. 1991 年()开展的“公民宪章”和“质量竞争”运动等,推动了绩效评估的广泛应用和评估技术的成熟。(2 分) A. 撒切尔政府 B. 克林顿政府 C. 梅杰政府 D. 里根政府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 C 8. 下列()不是货币政策工具。(2 分) A. 税收 B. 再贴现 C. 存款准备金 D. 公开市场操作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 A 9. 1993 年,()上台后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重塑政府”的行政改革运动,改革的一个基本内容就是文官制度方面。(2 分) A. 撒切尔政府 B. 克林顿政府 C. 梅杰政府 D. 里根政府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 B 10. 19 世纪以政务官与事务官相分离和择优考试、录用为两大基石的现代文官制度,首先在()形成。(2分) A. 英国 B. 加拿大 C. 美国 D. 德国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 A 11.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与评估全面推行于()。(2 分) A.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B.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C. 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 D.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检查答案标准答案: D 12. 1979 年,()开展了著名的“雷纳评审” ,目的是为了提高组织的经济和效率水平。(2分) A. 梅杰政府 B. 撒切尔政府 C. 克林顿政府 D. 里根政府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 B

(完整版)管理学复习题专升本答案

管理学复习题专升本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泰罗认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A) A.实行职能工长制 B.使用标准化工具 C.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D.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2.管理组织的最基本结构形式是(B ) A.职能型 B.直线型 C.直线参谋型 D.矩阵型 3.狭义的计划是指( A ) A.制定计划 B.执行计划 C.检查计划 D.完成计划 4.在下列管理职能中,非领导机关可以担任管理主体的职能是( D ) A.指挥 B.控制 C.计划 D.协调 5.采用函询调查的方式向专家征询意见的方法是(C ) A.直接头脑风暴法 B.反头脑风暴法 C.德尔斐法 D.列名小组法 6.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对于高度成熟的下属,领导者应采取( B )领导风格。 A.高工作,高关系 B.低工作,低关系 C.高工作,低关系 D.低工作,高关系 7.最渴望而又最难实现的是()。 A.事前控制 B.事中控制 C.事后控制 D.财务控制 8.关于头脑风暴法(会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它并不是一种创新技术 B.与会者不必有相同的背景 C.会上可以对他人提出善意的批评 D.可以修改自己先前队观点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组织层次越多,幅度就越大 B.职权与权力是有区别的 C.直线与参谋是对立的 D.统一指挥原则是授权的主要原则之一 10.“亡羊补牢”属于( A )。 A反馈控制 B前馈控制 C现场控制 D间接控制 11.由上级部门下达的具有行政约束力的计划是( A ) A.综合计划 B.局部计划 C.指导性计划 D.指令性计划12.采用函询调查的方式向专家征询意见的方法是—(A ) A.直接头脑风暴法B.反头脑风暴法C.德尔斐法D.列名小组法 13.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对于高度成熟的下属,领导者应采取( B )领导风格。 A.高工作,高关系 B.低工作,低关系 C.高工作,低关系 D.低工作,高关系 14.下列活动中,不属于创新的活动是( C )。 A.设备的更新 B.产品的开发 C.质量的检测 D.工艺的改进15.SWOT分析法中“O”是指( C )。 A.组织的优势 B.组织的劣势 C.环境中的机会 D.环境中的威胁16.( C )带有非命令性、协商性和双向性的特点。

黑龙江省专升本管理学知识点第一章管理系统

第一章管理系统 第一节管理系统与管理职能 管理的必然性 管理是共同劳动的产物 管理在社会大生产条件下的得到发展 管理应用于社会的一切领域 管理成为当今社会极为重要的社会技能 管理的概念 ○1管理就计划、组织、领导、控制○2管理就是决策(核心环节)○3管理强调对人的管理 ○4管理强调管理者个人的作用,认为管理就是领导○5管理就是协调活动 管理的定义 管理的目的:实现目标 管理的本质:协调 管理的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 管理的性质:有目的的社会活动 促进目标实现的程序: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过程 管理的属性 科学性;艺术性。实践重于理论,艺术多与科学 管理的能力 在实践中习得的心智技能 管理的灵魂是创新。管理的价值在于实践 一:管理系统及其构成 概念:所有要素都可以看成子系统,是一个层次结构,发挥的是整体功能,所有的子系统和要素都是为发挥主体功能服务 构成:目标:是管理功能的集中体现 主体:是系统中最核心、最关键的要素 对象:(被管理者) 直接的管理对象:资源要素; 外延:各类社会组织及其构成要素与职能 环境:管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媒介:管理机制和管理方法 二:管理职能 管理者管理职能具体包括:○1管理者的基本职责;○2执行管理者基本职责的程序和过程 内容: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关系:○1按一定的顺序执行;○2具有差异性和普遍性;○3相互融合、相互交叉

第二节管理者——管理主体 一:管理工作 广义:筹划、组织 狭义:管人为核心 管理工作与领导工作的区别:○1管理工作强调基层管理;○2管理工作包括领导工作 ○3领导工作强调管理的职位和性质 二:管理者 概念:传统:职位、权利 现代:贡献、责任 类型:按组织结构中所处层次:高层(决策);对外代表组织,对内拥有最高职权 中层(执行):链接组织高层与基层的桥梁 基层(操作):处于组织管理活动的第一线,组织中最低层次的管 理人员 按工作性质和领域:综合管理者(全面);职能管理者(某一类) 按职权关系:直线管理人员(决策、指挥);参谋人员(建议、指导) 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素质:基本素质:○1政治文化,○2基本业务,○3身心 管理者的技能(素质的表现形式):○1技术,○2人际,○3概念;○4行政 管理情商(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用:○1使管理者能正确认识与调控自我情感 ○2为管理与创新提供不竭动力 ○3感知并影响他人情感,促进群体和谐,为组织的奋斗持续提供动力 构成:自我激励,自我感知,自我调控,感知他人,激励他人,情感融通 现代管理者素质的核心:创新(最重要的素质) 体现了 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