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海洋能源开发与利用综合评价规程-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海洋能源开发与利用综合评价规程-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海洋能源开发与利用综合评价规程-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海洋能源开发与利用综合评价规程-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附件3

国家标准

海洋能电站选址技术规范

第1部分:潮流能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标准编写组

二〇一九年三月

《海洋能电站选址技术规范第1部分:潮流能》

编制说明

一、制定标准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海洋能的开发利用。2005年以来,我国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以促进和鼓励海洋能的开发利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明确规定了国家财政需要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偏远地区和海岛可再生能源独立电力系统建设,以及开展可再生能源勘查、评价和相关信息系统建设的任务。“十一五”期间,国家加大了海洋能开发利用的投资力度,设立了多项海洋能调查和开发利用科研课题。在行政体制上也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发展,将“海洋能的研究、应用和管理”定为国家海洋局的管理职责。

2010年11月24日“国家海洋局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管理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同时启动了海洋可再生能源资金项目。

海洋能源开发利用是缓解我国沿海地区能源短缺和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有效方法,是解决海岛居民生产和生活用电、海上平台能源供应、海防建设能源和淡水问题的有效、可行的方法。

近年来海洋能发展迅速,建成了多座试验电站并成功运行。国家海洋局印发的《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2013-2016年)》明确了主要任务:我国将大力推进以浙江舟山和广东万山为基地的示范工程建设,遴选具有产业化前景的潮流能和波浪能发电装置,并积极完成国家级海上试验场建设。《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是在继承和发展《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2013-2016年)》基础上制定的我国首个海洋能发展专项规划。《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将以显著提高海洋能装备技术成熟度为主线,着力推进海洋能工程化应用,夯实海洋能发展基础,实现海洋能装备从“能发电”向“稳定发电”转变,务求在海上开发活动电能保障方面取得实效。该标准的

制定符合“十九大”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思想路线,并符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关于加强自然资源管理的精神。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都提出大力培育和发展可再生能源,海洋能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海洋能能电站选址技术规范第2部分:波浪能》标准的制定是海洋能开发利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研究和制定《海洋能能电站选址技术规范第2部分:波浪能》的目的,是为海洋能项目的规划、建设和海洋生态保护提供决策依据和管理手段。本标准的制定有利于将海洋标准化全面融入经济福海、依法治海、生态管海、维权护海和能力强海五大海洋工作体系,充分发挥标准化对合理开发海洋能资源,拓展蓝色经济空间,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保障国家海洋安全权益的支持作用。本标准的制定可进一步规范和促进海洋可再生能源的研究、示范和商业化。

二、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计划项目编号和参加单位

根据2018年12月25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第四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函[2018]83号),由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和杭州林东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和制定推荐性国家标准《海洋能电站选址技术规范第1部分:潮流能》(项目计划编号:20184590-T-418)。

本标准是已立项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海洋资源能源调查评估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标准研究”(2017YFF0206900)课题二的考核目标之一。

2、工作过程

2016年12月,成立标准起草组。

2017年1月至2月,标准起草组对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了分析整理,讨论了标准的框架结构、主要技术内容,完成《海洋能电站选

址技术规范第1部分:潮流能》草案稿;通过海洋观测及海洋能源开发利用分技术委员会,对本标准进行了申报。

2017年3月23日,参加了海洋观测及海洋能源开发利用分技术委员会组织的现场立项答辩。

2017年4月至2017年7月,根据专家意见,对标准相关技术内容进行修改。

2017年8月,本标准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专项支持了“海洋资源能源调查评估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标准研究”(项目编号:2017YFF0206900)项目支持。

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标准起草组进一步研究国内外标准、规范、文献资料,并进行走访调研。

2018年3月16日,在杭州召开了“海洋资源能源调查评估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标准研究”(项目编号:2017YFF0206900)项目研讨会,会议邀请了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一所、二所和国家海洋计量中心的5位专家组成专家组,对包括本标准在内的32项标准进行了质询和讨论。专家建议进一步明确部分标准的总体规划是否全面、完善;并说明本标准与现行海洋能国家标准之间的关系,突出标准立项的必要性、可行性、适用性;写明与国际标准之间的技术差异,说明该标准与国际标准是跟跑还是并跑,以及对我国海洋能产业发展的意义。

2018年4月,根据专家意见,对标准相关技术内容进行修改。

2018年5月23日,参加国标委立项答辩。

2018年12月29日,国标委下达计划编号20184590-T-418。

2018年3月7日,中心总工办组织相关人员对标准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评审,会后编写组成员根据会上的意见进行了修改。

3、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

汪小勇:标准负责人,总体编写,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对标准质

量进行审核。

张榕:参与标准立项起草工作,对标准的征求意见稿、送审稿和报批稿及编制说明进行编写。

林东:研究潮流能选址的过程管理、选址验证

刘富铀:参与标准立项起草工作、标准修改。

武贺:研究潮流能选址的方法。

姜波:研究潮流能选址的过程管理。

周庆伟:研究潮流能选址的过程管理、选址验证。

孟洁:研究潮流能选址的方法、收集所需的数据资料。

丁杰:收集所需的数据资料、绘制图件。

蔡晓晴:收集所需的数据资料。

吴亚楠:收集所需的数据资料。

三、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

1、标准编制的原则

(1)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海洋能的开发利用;

(2)与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相符合;

(3)充分考虑我国海洋能源和海洋环境的实际情况,符合资源节约、应对气候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2、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

(1)目录框架的确定

本标准的目录框架的确定和编写主要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相关规定。

(2)主要依据的标准和参考资料

GB 18306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 5002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T 12763.2 海洋调查规范第2部分海洋水文观测

GB/T 12763.8海洋调查规范第8部分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

GB/T 17108 海洋功能区划技术导则

GB/T 17501 海洋工程地形测量规范

GB/T 17503 海上平台场址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GB/T 19485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GB/T 33543.1 海洋能术语通用

GB/T 33543.2 海洋能术语调查和评价

GB/T 33543.3 海洋能术语电站

GB/T 34910.4 海洋可再生能源资源调查与评估指南第4部分:海流能

GB/T 35724 海洋能电站技术经济评价导则

GB/T 35050 海洋能源开发与利用综合评价规程

DL/T 5170 变电站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

HY/T 182 海洋能计算和统计编报方法

NB/T 31030 陆地和海上风电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国家海洋局,《海洋功能区划管理规定》,2007.

(3)术语内容的确定

本标准必要的术语尽可能与现行的标准保持一致。GB/T 33543.1、GB/T 33543.2和GB/T 33543.3中的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选址阶段与技术要求的确定

参考水利、风电场、海上平台等工程标准,根据海洋能工程的特性确定潮流能电站选址分为规划、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各阶段的工作分为四部分,分别是资源调查与评价、环境调查与评价、地质调查与评价、社会经济调查与评价。随着选址阶段的不断深入,每部分的调查与评价工作内容也逐步加深。对每部分的调查与评价工作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5)选址过程与方法的确定

参考水利、风电场、海上平台等工程标准,根据海洋能工程的特性,按照选址工作的先后顺序,规定了选址过程的四个步骤,分别是选址设计;站址调查;站址评价;站址确定。在站址选划过程中兼顾了资源、环境、地质和社会经济效益各个方面。在四个步骤中详细阐述了具体操作的方法。

(6)选址过程管理内容的确定

选址过程应起始于确认需要建造一个潮流能电站,结束于选定一处站址,并确认该站址满足安全发电和环境保护要求。参考相关工程的过程管理要求,根据海洋能工程的特性,提出了选址过程管理的内容与要求。

四、主要试验的分析、综述,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

1、主要试验的分析、综述

2004年启动了历时八年的“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简称“908专项”),为本标准的编写和验证提供了保障。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中标《我国近海海洋可再生能源调查与研究》、《我国近海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前景评价》、《我国近海海洋可再生能源调查与研究成果集成》和《苏沪沿海海洋风能资源调查与研究》四个项目,进行了全国181个潮汐能站址、22个潮流能站址、11个波浪能站址、40个海洋风能站址、22个盐差能站址和1个温差能站址的实际调查和评价,调查和评价的区域涵盖了全国11个沿海省市和自治区。参与调查或评价工作的合作单位有: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等国内主要海洋研究机构。项目对海洋能调查的主要技术要求、调查程序、调查方法、统计计算、图件绘制、海洋环境和社会经济评价、激励政策等内

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四个908海洋能调查与评价项目共取得1 000多万组新数据,完成报告50多个,出版图集1册,专著1部。2011年7月908专项四个有关海洋能调查与评价项目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八年908专项的海洋能调查与评价项目的实施和顺利完成为本标准的制定打下了技术基础,并得到了有效的技术验证。

908项目采用多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和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全国181个潮汐能站址、22个潮流能站址、11个波浪能站址、40个海洋风能站址、22个盐差能站址和1个温差能站址进行了海洋能电站的潜在环境影响评价和潜在社会经济效益分析,并结合海洋能开发技术条件、技术可开发利用量分布以及我国海洋能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我国海洋能开发利用潜力评估。这是我国首次大规模采用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开展全国沿岸海洋能电站潜在环境影响和社会经济影响

评价。

2010年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的设立与实施,极大的推动了我国海洋能低成本规模化应用的发展,加快了海洋能发电产业化的进程。多个示范电站及国家级海上试验场的建设与运行,为该标准的实验验证提供了可靠数据。

2、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

本标准是潮流能电站选划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有利于加快潮流能开发利用技术研究,积极培育潮流能产业发展,是优化我国能源结构、促进清洁能源开发、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内容,对于推动偏远海岛生活具有战略意义。

运用本标准进行站址选划,其选划报告可以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按照本标准进行站址选划,可以服务于海洋能开发利用研究单位和电站建设单位,为他们提供工作标准。因此,预期社会经济效果

显著。

五、与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律和法规。编制格式和要求符合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本标准中涉及的海域潮流能资源等级划分的内容与GB/T 34910.4《海洋可再生能源资源调查与评估指南第4部分:海流能》推荐性国家标准协调一致,潮流能电站的地震动参数与GB 18306《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国家标准协调一致,潮流能资源调查方法与GB/T 12763.2《海洋调查规范第2部分海洋水文观测》推荐性国家标准协调一致,资源评价与GB/T 12763.2《海洋调查规范第2部分海洋水文观测》、GB/T 35050《海洋能源开发与利用综合评价规程》、GB/T 34910.4《海洋可再生能源资源调查与评估指南第4部分:海流能》、HY/T 182《海洋能计算和统计编报方法》标准协调一致,环境影响调查方法与评价方法和要求与GB/T 19485《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GB/T 35050《海洋能源开发与利用综合评价规程》标准协调一致,电站场址区的勘探布置与NB/T 31030《陆地和海上风电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标准协调一致,社会经济评价与GB/T 35724《海洋能电站技术经济评价导则》和GB/T 35050《海洋能源开发与利用综合评价规程》标准协调一致,站址海域地质调查与GB/T 17501《海洋工程地形测量规范》、GB/T 17503 《海上平台场址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T 12763.8《海洋调查规范第8部分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标准协调一致,电站的装机容量与年发电量计算与GB/T 34910.4《海洋可再生能源资源调查与评估指南第4部分:海流能》和HY/T 182《海洋能计算和统计编报方法》标准协调一致,站址选择与《海洋功能区划管理规定》和GB/T 17108《海洋功能区划技术导则》标准协调一致。

六、标准作为强制性或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建议

目前国内尚无一部完整和通用的方面的潮流能电站选址技术规范标准,因此本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潮流能电站选址的工作,提高潮流能电站选址的水平具有现实意义。由于本标准是首次制定,而潮流能电站选址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修改,建议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加以实施。

七、贯彻该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为使本标准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提高潮流能电站选址的技术水平,使本标准起到应有的作用,我们建议:

a)及时发布实施本标准。

b)加强对本标准的宣传、贯彻,尤其是对从事海洋能开发利用工作的相关单位,在宣传贯彻和应用中要不断收集反馈意见。

c)本标准实施后,从事海洋能开发利用工作的相关单位应按本标准的相关要求进行,以提高潮流能电站选址工作的质量。

d)建议加强标准跟踪工作,对标准的实施概况收集反馈意见,为下一次修订工作奠定基础。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53《海洋能的开发利用》练习题

5、3 海洋能的开发利用 一、选择题 1。海洋能开发中,已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双选)() A.潮汐发电 B.波浪发电 C。盐差发电 D.温差发电 解析:选AB。海洋能中具有商业开发利用价值的是波浪能和潮汐能。 2.下列海峡中波浪能资源最为贫乏的是() A.马六甲海峡 B.麦哲伦海峡 C.直布罗陀海峡D。英吉利海峡 解析:选A。马六甲海峡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以上升流为主。 3。下列反映日、月、地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可提高潮汐发电效果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 D.新月、满月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处在一条直线上,日、月引潮力叠加在一起,使地球海洋出现天文大潮,潮差大,利于潮汐发电。 读“潮汐电站剖面示意图",回答4~6题。 4.若H表示潮汐发生时大坝两侧的水位差,当H在一个月内最大时,这一天可能是农历() A。初八B。十六 C。二十一 D.二十八 5。一天之内有两次潮涨和潮落,若H在农历十五这一天内出现极大值的时间是5∶30,那么这一天下一次出现H极大值的时间可能是() A。17∶30 B。17∶55 C。11∶30 D。11∶55 6、若水位二是位于大坝靠大陆一侧的水位,当H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段内,当地海滩游泳比较安全 B。是盐田灌水的最佳时期 C。是渔民拾贝的最佳时期 D。此时段,海洋船舶靠港的速度相对较快 解析:潮汐发电利用了海水涨落的水位差。图示中H最大时,表示涨或落的最大值。潮汐涨落的周期变化分为日周期、月周期及年周期等。潮汐原动力是天体对海水的引力与天体绕转质点做圆周运动产生的离心力的差值。一个朔望月之内,初一与十五由于日地月在一条直线上,它们合成的引潮力最大,一天之间距月球与地球的绕转质心最近和最远的地表,潮汐最大。其时间差决定于地球自转和月球公转周期.第6题题干说明海水处于落潮阶段,由于海水在落潮时水平运动方向是离海岸而去,海滩游泳不安全,盐田灌水取决于当时盐度,雨天由于径流冲淡海水,应灌入潮尾时段的海水,晴天则灌入潮头时的海水.落潮时向岸线航行的速度因水流方向而变慢。 答案:4、B5、B6、C 国家发改委在《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是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积极推进地热能和海洋能的开发利用。2020年前总投资将达2万亿元.这意味着海洋能源的开发利用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据此回答

海洋能利用现状与特点

网络教育学院《新能源发电》课程设计 题目: 学习中心: 层次: 专业: 年级: 学号: 学生: 辅导教师:康永红 完成日期:

海洋能利用现状与特点 摘要:海洋能指海洋中所蕴藏的可再生自然能源,主要为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和海水盐差能。更广义的海洋能源还包括海洋上空的风能、海洋表面的太阳能以及海洋生物质能等。海洋能具有蕴藏量大、可再生性、不稳定性及造价高污染小等特点。 关键词:海洋能使用现状展望与发展 一、海洋能的利用现状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1、海洋能的利用现状 世界海洋能的蕴藏量约为750多亿千瓦,如此巨大的能源资源是当前世界能源总消耗量的数千倍,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利用海洋能发电已经成为国际新能源市场的一大热点。在中国大陆沿岸和海岛附近蕴藏着较为丰富的海洋能资源,总蕴藏量约为8亿多千瓦,目前尚未得到充分开发。 2、我国海洋能的利用现状 中国海洋能的现代开发利用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海洋能的开发利用有了较大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科技和开发基础。经过不断努力,中国海洋能发电产业稳步增长,海洋能发电“十五”期间平均增长速度为16%左右,“十一五”期间仍然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近年来,中国海洋能开发步伐进一步加快。山东长岛海上风电场、江苏如东海上示范风电场一期工程开工建设,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顺利建成,浙江三门2万千瓦潮汐电站工程、福建八尺门潮汐能发电项目正式启动,海洋微藻生物能源项目落户深圳龙岗……。温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是中国最大的潮汐电站,总装机容量3900千瓦,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中国在海洋能开发及相关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丰硕成果,开发成本不断降低,海洋能产业进入战略机遇期。中国海洋能资源蕴藏量丰富,清洁无污染,再生能力强,海洋能发电产业得到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扶持,投资前景良好。 二、海洋能具有的分布与特点 1、海洋能的分布情况 海洋能包含了潮汐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和海水盐差能,这几种能量有的

新教材 【人教版】地理选修二:5.3《海洋能的开发利用》导学案(含答案)

地理精品教学资料(新教材) 2019.4 第三节 海洋能的开发利用 学习目标 1.了解海洋能的基本特点。2.了解潮汐能和波浪能等海洋能发电的条件及其发展前景。 一、海洋能的特点 1.含义:通常指海洋中所蕴藏的①__________的自然能源。 2.类型:主要包括②______能、③______能、④______能、海水⑤______能和⑥______能等。 3.特点:(1)总量⑦____,密度⑧____。 (2)⑨________。 (3)污染⑩____。 (4)时空分布?______。 二、海洋能开发利用前景 1.利用方式:主要用于?______。 2.目前利用技术成熟的能源有潮汐能和波浪能。 3.潮汐能及其利用 (1)分布:主要分布在一些浅窄的?______、?______和?______区域。 (2)潮汐发电的条件:a.?______足够大。 b .海岸能够储蓄大量的?______。 c .可以进行土建施工。 (3)我国的潮汐电站分布:广东省的顺德和东湾、山东省的?______、上海市的崇明等地。 4.波浪能及其利用 (1)定义: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____能和?____能。 (2)优点??? 在最耗费能源的冬季,可以利用的波浪能量○21 海面极少平静,波浪○22 可以利用 (3)缺点:a.造价○ 23____,b.发电成本○24____。 (4)分布:主要集中在南北纬○ 25____________之间的○26______________。 5.前景:海洋能发电理论上可行,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海洋能作为新能源将会被人类作为重要的资源加以利用。 一、海洋能的种类与特点 1.种类:海洋能包括潮汐能、温差能、盐差能、海流能和波浪能。广义的海洋能还包括海洋上空的风能,海洋表面的太阳能和海洋生物能等。重点为潮汐能及波浪能的开发利用。 2.特点 总量大、密度小:地球上71%的面积被海水覆盖,因此具有巨大的海洋能,但是单位面积、单位体积上所拥有的能量较小。 可再生:海洋能来源于太阳辐射能与天体间的万有引力,如:潮汐能,这种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污染小:海洋能为清洁能源,在环境问题突出的今天,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是一条必经之路。

海洋能的开发和利用

[中南大学] 21世纪的新能源——海洋能 姓名:[甘俊霞] 学号:[010*******] 班级: [11级地学试验班] 指导教师:[唐有根] 2013年4月29日

新能源 [认识与了解]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此外,还有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而已经广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电等能源,称为常规能源。随着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祉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 一般地说,常规能源是指技术上比较成熟且已被大规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通常是指尚未大规模利用、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的能源。因此,煤、石油、天然气以及大中型水电都被看作常规能源,而把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核能、氢能等作为新能源。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树立,过去一直被视作垃圾的工业与生活有机废弃物被重新认识,作为一种能源资源化利用的物质而受到深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因此,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也可看作是新能源技术的一种形式。 新近才被人类开发利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发展的能量资源称为新能源,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科技水平情况下,新能源有不同的内容。当今社会,新能源通常指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气等。

按类别可分为: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氢能,地热能,海洋能,小水电,化工能(如醚基燃料)等。 而我所要讲的是新能源中的一个小类:海洋能 21世纪的新能源——海洋能 【概念理解】 海洋能(ocean energy)是海水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可再生能,主要包括温差能、潮汐能、波浪能、潮流能、海流能、盐差能等。潮汐能和潮流能源自月球、太阳和其他星球引力,其他海洋能均源自太阳辐射。海水温差能是一种热能。低纬度的海面水温较高,与深层水形成温度差,可产生热交换。其能量与温差的大小和热交换水量成正比。潮汐能、潮流能、海流能、波浪能都是机械能。潮汐的能量与潮差大小和潮量成正比。波浪的能量与波高的平方和波动水域面积成正比。在河口水域还存 在海水盐差能(又称海水化学能),入海径流的淡水与海洋盐水间有盐度差,若隔以半透膜,淡水向海水一侧渗透,可产生渗透压力,其能量与压力差和渗透能量成正比。地球表面积约为5.1×10^8km^2,其中陆地表面积为 1.49×10^8km^2占29%;海洋面积达 3.61×10^8km^2,以海平面计,全部陆地的平均海拔约为840m,而海洋的平均深度却为380m,整个海水的容积多达1.37×10^9km^3。一望无际的大海,不仅为人类提供航运、水源和丰富的矿藏,而且还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它将太阳能以及派生的风能等以热能、机械能等形式蓄

海洋能源的利用与开发(1)

可再生能源利用上海电力2009 年第 1 期 海洋能源的利用与开发 Sonal Patel 摘要:海洋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海洋能源不仅清洁环保,而且是一种取之不竭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文章介绍了多种海洋再生能源的前沿技术及其应用情况,并分析了海洋能发展的现状以及对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关键词:海洋再生能源;波浪能;潮汐能;潮流能;海水温差能;海水盐差能 中图分类号: P743文献标识码: B 随着人们日益关注环境、经济以及依赖化石能源引发的成本问题,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已逐渐成为当前行业的发展趋势。在取得推广应用风能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圆满成功后,如何从覆盖地球面积70%以上的海洋中获取再生能源,成了能源行业关注的焦点。目前,世界各大新能源开发商正在就此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并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1海洋再生能源发展概况 海洋中的可再生自然能源主要包括波浪能、潮汐能、潮流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和海水盐差能。据测算,海洋能的蕴藏总量高达 4 000 TW,开发潜力巨大。 海洋能源不仅清洁环保、可再生,更重要的是海洋能中的波浪能、潮汐能和潮流能还具有风能和太阳能无法比拟的优势,即可预测性。由月球引力变化造成的潮汐可以提前好几年进行预报;而洋流图则可以通过卫星进行绘制。可预测性有助于防范大规模的停电事故的发生。此外,无论是海上涡轮机或是浸没式零排放涡轮机,因其处于人们看不到的地方而不具有视觉污染。 事实上,试图利用海洋能发电的想法早在100 年前便有之, 因当时技术和资金等问题, 其开发进程十分缓慢。例如:在1912年,德国在北海海岸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潮汐电站布苏姆潮汐电站。 以加拿大的芬迪湾建造潮汐电站为例,其建设规划可追溯到1925年。当时缅因州同意投资 1 亿美元在该州帕萨马科迪湾( Passam aquo ddy Bay) 建立潮汐电站; 1935 年罗斯福总统也对该项目表示支持并拨款1 000万美元,但是该项目最终未能实现。同时期的英国布里斯托尔海峡潮汐电 32

海洋能源开发利用技术

海洋能源开发利用技术 陈灿若(201664096)能源与动力浩瀚的大海,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更有真正意义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洋能源。它既不同于海底所储存的煤、石油、天然气等海底能源资源,也不同于溶于水中的铀、镁、锂、重水等化学能源资源。它有自己独特的方式与形态,就是用潮汐、波浪、海流、温度差、盐度差等方式表达的动能、势能、热 得到旋转机械能;旋转机械能再通过驱动发电机发电。 优缺点: 振荡水柱波能装置的优点是转动机构不与海水接触,防腐性能好,安全可靠,维护方便;缺点是空气透平能量转换效率较低。

发展与改进: 振荡水柱式波能装置的转换效率不高,主要问题出在空气叶轮上。针对这一点,改良后的装置使用了一种可控制叶片桨距的空气叶轮,使叶片处于最佳攻角以提高转换效率;此外还还使用了抛物线柱面聚波板,将波浪聚集在气室;与此同时,以前的固定式也改为了漂浮式振荡水柱装置,可以投放在距岸8~12英里的波浪能更加丰富的地方。今后,研究人员将致力于提高装置能量转换效率、增强装置抗浪能力、延长装置使用寿命、降低传输成本方面以达到降低发电成本的目标。 (二)筏式波浪能技术 原理: 筏式波浪能技术通过漂浮在水面的、端部铰接的浮体俘获波浪能,再通过液压系统驱动发电机发电。

pelamis波力装置 pelamis波力装置: 实际上pelamis装置是改良的筏式装置,传统装置只允许一个方向的角位移,在斜浪作用下受到弯曲力矩易损坏。而pelamis装置允许两个方向的角位移。它是世界上第一座进行商业示范运行的漂浮式波力电站。 优缺点: 筏式装置的长度方向顺浪布置,迎波面较小,与垂直于波面的同等尺度的波能装置相比,其吸收波浪能的能力稍逊一筹。但它具有较好的整体性,抗波浪冲击力强,具有较好的能量传递效率和发电稳定性。 (三)振荡浮子式技术 原理: 该技术采用浮子俘获波浪能,通过与浮子连接的液压装置或机械装置将波浪能转换为某种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转换为电能,或通过其他装置制造淡水。 我国的振荡浮子式技术改进与发展: 主要目的之一是攻克动力摄取障碍(1)如何高效地将往复机械能转换为旋转机械能(2)如何为前一级转换提供最佳负载(3)如何具备良好的抗冲击性。振荡浮子技术采取液压柱塞泵和液压马达解决

海洋新能源对应对能源瓶颈等问题均有重要意义

海洋新能源对应对能源瓶颈等问题均有重要意义 海洋新能源对应对能源瓶颈等问题均有重要意义 2016-01-21 17:16 · 责编:王长尧 海洋;新能源;海洋新能源海洋新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其开发利用对应对能源瓶颈、环境污染、海岛用电、海洋权益维护和国防安全等问题均有重要意义。目前,海洋新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很低,尚未形成产业规模,而我国近海海洋能理论装机容量超过18亿千瓦,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目前的电力需求总和。由此可见,开发利用海洋新能源大有可为。不过,目前还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 海洋新能源未纳入可再生能源发展体系。2005年以来,我国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明确了新能源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先导地位,逐步完善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支持和保障体系,对新能源开发利用及其产业化推进提出了发展目标和任务要求。但是,关于海洋新能源的法规、政策、规划,零星散见于“新能源”这个大盘子中,没有形成体系,现行相关政策不能适应和指导我国海洋新能源的综合性快速发展需要。例如,《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

管理试行办法》《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等文件明确了对陆上风电、小水电和太阳能发电上网的优惠政策,但对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没有明确的规定。海洋新能源种类多样,区别于其他可再生能源,具有海洋特殊性,其发展需要出台体系完善的政策予以保障。 海洋新能源发展处于多头管理状态。中国海洋新能源的开发涉及部门多,包括能源主管部门(国家能源局)、电网企业、电力企业、技术管理部门、海域使用主管部门和海洋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国家海洋局)、海事主管部门(交通部)等。海洋新能源一站式统筹管理体系尚未建立,电力企业面临多头管理状态,开发审批程序烦琐不明确等问题,阻碍了海洋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海洋能资源评估工作缺失。海洋能资源评估是合理制定我国海洋能规划的基础,也是开展海洋能管理的科学依据。为减少产业发展的总体成本,有必要开展系统的专项行动,集中各方力量,系统、长期的进行实地调查、观测测量以及综合评估等,以获得科学结论,从而支持企业开展相应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海洋新能源开发前期论证工作,特别是对海洋能资源的评估工作,应由政府有关部门组织承担,然而目前数据资料匮乏,不能满足实际开发的需要,开发企业各自为战,重复投入,资料不共享问题突出。 海洋新能源开发有别于陆地新能源的开发,开发环境的

国内外海洋石油开发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海洋石油开发现状 世界石油开发已有200 多年的历史,但直到19 世纪61 年代末期,才真正进入近代石油工业时代。1869 年是近代石油工业纪元年,从此,世界石油产量开始迅速增长。尽管在19 世纪末,美国已在西海岸水中打井,开始了海洋石抽生产,但真正成为现代化海洋石油工业,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海洋石袖是以1947 年美国成功地制造出第一座钢质平台为标志,逐步进人现代化生产。 1990-1995 年期间全世界除美国外有718 个海上新拙气田进行开发。最活跃的地区在欧洲,有265个油气田进行开发,其配是亚洲,有l88个,非洲102 个,拉丁美洲94 个,澳大利亚41 个,中东21 个。 1990 -1995 年期间开发的海上新油气目中,储量、天然气田生产能力、油田生产能力排在~ 前 5 位的国家如下图所示。在此期间,全世界18个国家开发的海上油气田数见表1990-1995 年期间油田开盘前5 位的国家统计表 1990- 1995 年期间开发的海上油气田数

1989-1993 年期间,世界石油钻井作业小断增多,共钻海上钻探井或评价井约6 870 口,发展最快的是北美,从1989 年的410 口上升到1993 年的500口。全世界有242 个海上油气田投入生产,其中油田139个,气田103个。从分布上看,西北欧居第一位,共投产67个油、气田,其中油田40个,气田27个。在此期间全球海洋石油总投资额为3379亿美元。 1990-1995年期间,全世界(不含美国)共安装了7113座平台,其中有83座不采用常规固定式平台,而采用半潜式、张力腿式和可移式生产平台。巴西建造了300~1400m深的采油平台,挪威建造的张力腿平台水深达350m,中国南海陆丰22I生产储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2学案:第五章 第三节 海洋能的开发利用 Word版含答案

第三节海洋能的开发利用 情景导入目标定位 材料一钱江明月夜,潮涨月满盈。随着中秋的到来,钱塘潮如约而至。2019年9月16日(农历八月十八)是最佳观潮时间。 材料二下图为钱塘潮与杭州湾地形图。现在钱塘潮不仅是海洋景观,也成为一种重要的海洋能源。 【思考】除了潮汐能,你还知道哪些海洋能源?说出潮汐能、波浪能等的特点,以及海洋能的开发前景。 1.了解海洋能的类型。 2.掌握海洋能的特点。 3.掌握潮汐能、波浪能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一、海洋能的特点 1.海洋能:通常指海洋中所蕴藏的可再生的自然能源,主要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和盐差能等。 2.海洋能的特点 (1)总量大、密度小。海洋能在海水中蕴藏量巨大,但单位体积、面积上所拥有的能量较小。 (2)可再生。海洋能来源于太阳辐射能与天体间的万有引力。 (3)污染小。海洋能属于洁净能源,其开发利用对环境影响较小。 (4)时空分布不均。在空间上,海洋能因地而异,具有各自的富集海域;在时间上,它们大多具有明显的日变化、月变化和年变化。 1.什么是海流能、温差能、盐差能? 提示:海流能:指海水流动的动能。主要是指海底水道和海峡中较为稳定的流动以及由潮汐导致的有规律的海水流动。海流能的能量与流速的平方和流量成正比。相对波浪而言,海流能的变化更平稳且有规律得多。

温差能:指海洋表层海水和深层海水之间水温之差的热能。一方面,海洋的表面把太阳辐射能的大部分转化成为热水并储存在海洋的上层;另一方面,接近冰点的海水大面积地在不到1 000米的深度从极地缓慢地流向赤道。这样,就在许多热带或亚热带海域终年形成20 ℃以上的垂直海水温差。利用这一温差可以实现热力循环并发电。 盐差能:指海水和淡水之间或两种含盐浓度不同的海水之间的化学电位差能。主要存在于河海交接处。同时,淡水丰富地区的盐湖和地下盐矿也可以利用盐差能。盐差能是海洋能中能量密度最大的一种可再生能源。 二、海洋能开发利用前景 目前,海洋能的开发主要用于发电。20世纪后期以来,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等沿海国家非常重视海洋能的开发。 1.潮汐能及其利用 (1)潮汐能是人类认识和利用最早的一种海洋能。 (2)分布:主要分布在一些浅窄的海峡、海湾和河口区域。 (3)潮汐发电的条件:一是潮差足够大;二是海岸能够储蓄大量的海水,并可以进行土建施工。 (4)潮汐发电站:1912年,世界上第一座潮汐发电站在德国的布斯姆建成;1966年,世界上最大容量的潮汐发电站在法国朗斯建成;1958年以来,我国陆续在广东省的顺德和东湾、山东省的乳山、上海市的崇明等地,建立了潮汐能发电站。 2.波浪能及其利用 (1)定义: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 (2)优点:在最耗费能源的冬季,可以利用的波浪能量最大;海面极少平静,波浪随时可以利用。 (3)分布:波浪能主要集中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西风带海区。 (4)应用:世界上已有许多国家和地区研建了波浪能发电装置。为航标灯等提供电力的波浪能发电装置已实现了批量生产。 实现海洋能综合利用是海洋能开发利用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2.波浪能为什么主要集中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西风带海区? 提示:波浪最常见的形式是风浪,波浪能的分布相对集中,赤道地带风少,两极附近冰多,波浪主要集中在南北纬40°~60°常年盛行西风的海域,特别是南半球由于较少受陆地阻挡,风力更强。

中国能源资源状况调查——海洋能源

中国能源资源状况调查——海洋能源中国能源资源状况调查 —“蓝色能源”之海洋能源 学院:汽车学院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学号:2205080107 姓名:赵志新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国对 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可以说没有能源就没有人类的文明。在当前的世界能源结构中,人类所利用的能源主要是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燃料,这些燃料是不可再生的。正是化石能源的大量利用使其日渐枯竭,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本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有关专家预言: 随着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世纪将是人类进入海洋能源开发利用的新时代。在世界各国宏观政策的支持和外部环境的推动及资金的扶持下, 经过多年的科研与试验、开发与利用, 海洋能源发电已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基础, 但仍存在着投资大、规模小, 获益能力低等问题, 还不具备市场竞争能力。 关键词:海洋能源;波浪能;潮汐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海水盐差能;存在问题;发展战略 一、海洋能源的简述 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以海平面计,全部陆地的平均海拔约为840米,而海 洋的平均深度却为380米,整个海水的容积多达1.37×10的8次方平方千米。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不仅为人类提供航运、水产和丰富的矿藏,而且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浩瀚的大海,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更有真正意义上取之不尽,用之不 竭的海洋能源。它既不同于海底所储存的煤、石油、天然气等海底能源资源,也不 同于溶于水中的铀、镁、锂、重水等化学能源资源。它有自己独特的方式与形态, 就是用潮汐、波浪、海流、温度差、盐度差等方式表达的动能、势能、热能、物理 化学能等能源。直接地说就是潮汐能、波浪能、海水温差能、海流能及盐度差能 等。这是一种“再生性能源”,永远不会枯竭,也不会造成任何污染。 二、海洋能源的特点 (1) 可再生性, 由于海水潮汐、海流和波浪等运动周而复始, 永不休止, 所以, 海洋能是可再生能源; (2) 属于一种洁净能源; (3) 能量多变, 具有不稳定性, 运用起来比较困难; (4) 总量巨大, 但分布分散、不均, 能流密度低, 利用效率不高, 经济性差。 三、海洋能源的具体内容及在我国的分布 (一)海流能 海流亦称洋流, 是海洋中的海水朝一个方向不断流动, 尤如河流具有固定流动 路线一样, 会产生一种不易觉察的海流动力。海流主要分布在大西洋的西部边界, 那里有强大的黑潮海流、墨西哥海流, 此外, 世界上还有日本海流、北太平洋海 流、南极环海流等。海流能的利用方式主要是发电,其原理和风力发电相似,几乎 任何一个风力发电装置都可以改造成为海流发电装置。美国设计了一个最宏伟的海 流能利用装置,就放在佛罗里达半岛外侧的墨西哥海流上,还将一艘海流发电船长年停泊在强劲的海流上发电。 我国沿岸潮流资源根据对130个水道的计算统计,理论平均功率为13948.52 万kW。这些资源在全国沿岸的分布,以浙江为最多,有37个水道,理论平均功率

海洋能源开发与利用综合评价规程-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附件3 国家标准 海洋能电站选址技术规范 第1部分:潮流能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标准编写组 二〇一九年三月

《海洋能电站选址技术规范第1部分:潮流能》 编制说明 一、制定标准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海洋能的开发利用。2005年以来,我国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以促进和鼓励海洋能的开发利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明确规定了国家财政需要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偏远地区和海岛可再生能源独立电力系统建设,以及开展可再生能源勘查、评价和相关信息系统建设的任务。“十一五”期间,国家加大了海洋能开发利用的投资力度,设立了多项海洋能调查和开发利用科研课题。在行政体制上也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发展,将“海洋能的研究、应用和管理”定为国家海洋局的管理职责。 2010年11月24日“国家海洋局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管理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同时启动了海洋可再生能源资金项目。 海洋能源开发利用是缓解我国沿海地区能源短缺和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有效方法,是解决海岛居民生产和生活用电、海上平台能源供应、海防建设能源和淡水问题的有效、可行的方法。 近年来海洋能发展迅速,建成了多座试验电站并成功运行。国家海洋局印发的《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2013-2016年)》明确了主要任务:我国将大力推进以浙江舟山和广东万山为基地的示范工程建设,遴选具有产业化前景的潮流能和波浪能发电装置,并积极完成国家级海上试验场建设。《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是在继承和发展《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2013-2016年)》基础上制定的我国首个海洋能发展专项规划。《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将以显著提高海洋能装备技术成熟度为主线,着力推进海洋能工程化应用,夯实海洋能发展基础,实现海洋能装备从“能发电”向“稳定发电”转变,务求在海上开发活动电能保障方面取得实效。该标准的

提交版大工 春《新能源发电》大作业题目 海洋能的利用

网络教育学院 《新能源发电》课程设计 题目:海洋能的利用 学习中心: 层次:专科起点本科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年级: 2016年春季 学号: 学生: 辅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6年 03 月04日 海洋能的利用 一、海洋能的利用历史和现状 在大海中,真正最有力量的,并不是那些看起来气势汹汹的波涛,而是默默无声地蕴藏在海水中的热能。同样面积的海洋要比陆地多吸收10%~20%的热量,海水的热容量比土层大两倍,比花岗岩大五倍,比空气大3100多倍,因此海洋成了地球上吸收太阳能的最大热库。 早在19世纪就有人提出过海水温差发电的设想,经过科学家们的多年研究,1926年11月15日,在实验室里首次研究成功海洋的温差发电。但世界上第一座试验性海水温差发电厂直到1979年8月才在美国夏威夷问世。这座电厂的发电能力为50千瓦,它设在一艘驳船上。同年8~12月作了试发电。这次发电成功表明,海水温差发电将很快具备商业价值。 海洋是全世界最大的太阳能收集器,6000万平方公里的热带海洋一天吸收的太阳辐射能,相当于2500亿桶石油的热能。如果将这些储热的1%转化成电力,也将相当于有140亿千瓦装机容量,为美国现今发电能力的20倍以上。 海洋能利用最早是从利用潮汐能开始的。11世纪就出现了潮汐。1966年法国建成潮汐电站,24万千瓦,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潮汐能发电站(见彩图)。1981年中

国江厦潮汐试验电站第一台 500千瓦机组正式投产。世界第一个波能转换装置的专利是法国于1779年取得的。1965年,日本研制用于的波力发电装置获得成功。现在日本、英国、挪威和中国等国家正在进行多种波力发电试验研究,其中较大型的是日本等 5国在试验的“海明号”波力发电船,第一期试验年发电量19万度,并初步成功地把电力输送到了岸上。日本还建立了岸式波力发电试验站。中国研制出采用对称翼型空气的新型波力发电装置,装在南海海域浮上试用。1881年法国人首先提出海水温差能利用的原理。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用在研究海洋热能转换的经费在世界上占居首位。1979年,美国在海域上进行了50千瓦海水试验。其后,日本在岛建立岸式试验性海水温差电站,100千瓦。 二、海洋能资源的分布及特点。 1、海洋温差发电 是以非共沸介质(氟里昂-22与氟里昂-12的混合体)为媒质,输出功率是以前的~倍。一座75千瓦试验工厂的试运行证明,由于热交换器采用平板装置,所需抽水量很小,传动功率的消耗很少,其他配件费用也低,再加上用计算机控制,净电输出功率可达额定功率的70%。一座3000千瓦级的电站,每千瓦小时的发电成本只有50日元以下,比柴油发电价格还低。人们预计,利用海洋温差发电,如果能在一个世纪内实现,可成为新能源开发的新的出发点。 2、潮汐发电 汹涌澎湃的大海,在太阳和月亮的引潮力作用下,时而潮高百丈,时而悄然退去,留下一片沙滩。海洋这样起伏运动,日以继夜,年复一年,是那样有规律,那样有节奏,好像人在呼吸。海水的这种有规律的涨落现象就是潮汐。 潮汐发电就是利用潮汐能的一种重要方式。据初步估计,全世界潮汐能约有10亿多千瓦,每年可发电2~3万亿千瓦时。我国的海岸线长度达18000千米,据1958年普查结果估计,至少有2800万千瓦潮汐电力资源,年发电量最低不下700亿千瓦时。 世界着名的大潮区是英吉利海峡,那里最高潮差为米,大西洋沿岸的潮差也达4~米。我国的杭州湾的"钱塘潮"的潮差达9米。 据估计,我国仅长江口北支就能建80万千瓦潮汐电站,年发电量为23亿千瓦时,接近新安江和富春江水电站的发电总量;钱塘江口可建500万千瓦潮汐电站,年发电量约

提交版大工春新能源发电大作业题目海洋能的利用

提交版大工春新能源发电大作业题目海洋能的 利用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网络教育学院 《新能源发电》课程设计 题目:海洋能的利用 学习中心: 层次:专科起点本科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年级: 2016年春季 学号: 学生: 辅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6年 03 月04日 海洋能的利用 一、海洋能的利用历史和现状 在大海中,真正最有力量的,并不是那些看起来气势汹汹的波涛,而是默默无声地蕴藏在海水中的热能。同样面积的海洋要比陆地多吸收10%~20%的热量,海水的热容量比土层大两倍,比花岗岩大五倍,比空气大3100多倍,因此海洋成了地球上吸收太阳能的最大热库。 早在19世纪就有人提出过海水温差发电的设想,经过科学家们的多年研究,1926年11月15日,在实验室里首次研究成功海洋的温差发电。但世界上第一座试验性海水温差发电厂直到1979年8月才在美国夏威夷问世。这座电厂的发电能力为50千瓦,它设在一艘驳船上。同年8~12月作了试发电。这次发电成功表明,海水温差发电将很快具备商业价值。 海洋是全世界最大的太阳能收集器,6000万平方公里的热带海洋一天吸收的太阳辐射能,相当于2500亿桶石油的热能。如果将这些储热的1%转化成电力,也将相当于有140亿千瓦装机容量,为美国现今发电能力的20倍以上。 海洋能利用最早是从利用潮汐能开始的。11世纪就出现了潮汐。1966年法国建成潮汐电站,24万千瓦,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潮汐能发电站(见彩图)。1981年中国江厦潮汐试验电站第一台 500千瓦机组正式投产。世界第一个波能转换装置的专利是法

海洋能源资源

海洋能源资源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宝库,仅大洋中的波浪、潮汐、海流等动能和海洋温度差、盐度差能等的存储量就高达天文数字。这些海洋能源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 海洋能包括温度差能、波浪能、潮汐与潮流能、海流能、盐度差能、岸外风能、海洋生物能和海洋地热能等8种。这些能量是蕴藏于海上、海中、海底的可再生能源,属新能源范畴。所谓“可再生”是指它们可以不断得到补充,永不会枯竭,不像煤、石油等非再生能源,储量有限,开采一点就少一点。人们可以把这些海洋能以各种手段转换成电能、机械能或其他形式的能,供人类使用。海洋能绝大部份来源于太阳辐射能,较小部份来源于天体(主要是月球、太阳)与地球相对运动中的万有引力。蕴藏于海水中的海洋能是十分巨大的,其理论储量是目前全世界各国每年耗能量的几百倍甚至几千倍。 海洋能具有一些特点: 一、它在海洋总水体中的蕴藏量巨大,而单位体积、单位面积、单位长度所拥有的能量较小。这就是说,要想得到大能量,就得从大量的海水中获得。 二、它具有可再生性。海洋能来源于太阳辐射能与天体

间的万有引力,只要太阳、月球等天体与地球共存,这种能源就会再生,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三、海洋能有较稳定与不稳定能源之分。较稳定的能源为温度差能、盐度差能和海流能;不稳定能源分为变化有规律与变化无规律两种。属于不稳定但变化有规律的有潮汐能与潮流能。人们根据潮汐潮流变化规律,编制出各地逐日逐时的潮汐与潮流预报,预测未来各个时间的潮汐大小与潮流强弱。潮汐电站与潮流电站可根据预报表安排发电运行。既不稳定又无规律的是波浪能。 四、海洋能属于清洁能源,也就是海洋能一旦开发后,其本身对环境污染影响很小。 各种海洋能的蕴藏量是巨大的,据估计有750多亿千瓦,其中波浪能700亿千瓦,温度差能20亿千瓦,海流能10 亿千瓦,盐度差能10亿千瓦。沿海各国,特别是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等国都非常重视海洋能的开发。从各国的情况看,潮汐发电技术比较成熟。利用波能、盐度差能、温度差能等海洋能进行发电还不成熟,目前正处于研究试验阶段。这些海洋能至今没被利用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第一,经济效益差,成本高。第二,一些技术问题还没有过关。尽管如此,不少国家一面组织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一面在制定宏伟的海洋能利用规划。如法国计划到本世纪末利用潮汐能发电350亿千瓦时,英国准备修建一座100万千瓦的波浪能

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关键技术

附件1: 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 “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关键技术”重大项目 2006年度课题申请指南 一、指南说明 “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关键技术”是“十一五”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重大项目之一。项目总体目标是:重点开发天然气水合物成矿区带的高精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勘探技术,自主研发水合物钻探取样技术与装备,开展水合物钻探、开发及环境影响评价等关键技术研究,集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目标快速探测系统平台,初步形成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探技术系列和装备,有效评价1~2个天然气水合物有利矿区,为天然气水合物开发作技术储备。 重点任务是: ●开发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矿体目标的三维地震与海底高频地震(HF-OBS)联合探测技术、水合物成矿区带的流体地球化学探测技术,以及水合物成矿区带的高精度海洋人工源电磁探测技术及海底热流原位探测技术,实现水合物成矿区带的高效综合勘探技术系列,为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矿区带勘探提供高技术支撑。 ●研制水合物的保真取样(芯)器,开发样品处理分析技术,集成天然气水合物保真取样及样品后处理系统,为实现水合物样品采集提供支撑。 ●研制天然气水合物保压保温钻探取芯装备,形成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取样系统;开展水合物开发前的实验合成条件模拟、水合物形成的相平衡实验模拟、三维水合物藏生成模拟与开采实验研究平台,以及水合物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为水合物开发提供技术储备。 ●通过上述技术的研发,预期获得专利及软件著作版权登记20~30项,培养一支天然气水合物科技研发队伍。

根据上述任务,项目分解为以下10个课题: 1.天然气水合物矿体的三维与海底高频地震联合探测技术 2.天然气水合物的海底电磁探测技术 3.天然气水合物的热流原位探测技术 4.天然气水合物流体地球化学现场快速探测技术 5.天然气水合物原位地球化学探测系统 6.天然气水合物重力活塞式保真取样器研制及样品后处理技术 7.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取芯关键技术 8.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条件实验模拟技术 9.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平台与开采技术预研究 10.天然气水合物探测技术系统集成 本项目2006年启动除“天然气水合物探测技术系统集成”课题外的9个课题,均为公开发布课题申请指南,采用择优委托方式确定承担单位。 本指南面向全国发布,自由申报、专家评审、公平竞争、滚动发展;申请单位应围绕指南设置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指标等要求,提出课题申请。鼓励产学研单位联合共同申请课题。 依据“阶段目标、滚动支持”的原则,本次指南发布的课题的研究周期不超过四年。 二、指南内容 课题1. 天然气水合物矿体的三维与海底高频地震联合探测技术 (1)研究目标: 开发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矿区带三维地震与海底高频地震(HF-OBS)联合探测关键技术;研究天然气水合物矿

我国海洋新能源开发(精)

海洋工程前沿技术讲座报告 我国海洋新能源的开发 07011813李贝琦 我国海洋新能源的开发 一概述 1 海洋新能源 海洋新能源主要包括海洋风能、波浪能、潮汐能、还有海洋生物能等,由于这些资源丰富、清洁干净、可再生性强,与生态环境和谐,被联合国环境组织视为目前最理想、最有前景的替代能源之一。我国有18000公里的海岸线、300多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海洋能源十分丰富,利用价值极高。其中,近海域波浪的蕴藏量约为1.5亿千瓦,可开发利用量约3000万~3500万千瓦,海洋风能约有7亿千瓦左右。同时,我国又是世界能源消费大国,大力发展海洋新能源符合国情,对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目前,我国对于海洋新能源的利用才刚刚开始,尚未形成规模开发,海洋风电、潮汐等产业存在着科技创新水平相对落后,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尚未形成新能源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由于海洋新能源研发、生产投资成本高,短时间内难有明显经济效益,目前在沿海大多数地区海洋新能源开发仍受到冷落,没有引起有关方面足够的重视。这其中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战略眼光,尚未意识

到海洋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广阔前景和市场潜力,尤其没有认识到发展海洋新能源对保护环境的积极作用。 调查数字显示,中国单位GDP能源消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每年我国的GDP增长,有大约4%到6%被环境代价抵消。近年来,沿海地区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在给海洋经济带来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高昂的环境代价。要想改变过去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模式,办法之一就是大力发展包括海洋能源在内的各种可再生能源。 2 海洋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 21 世纪将是海洋经济时代。浩瀚无垠的海洋是生命起源的摇篮,资源和能源的宝库,也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自古以来凡是重视海洋的国家都成了当时的发达国家。当今世界,人类正面临着“全球人口不断膨胀,陆地资源和能源日趋严峻”的危机,于是都把发展的希望寄托在占地球表面积71% 的海洋,都在重新评价海洋,坚定不移地向海洋进军。尤其是海洋能源是地球上最大的能源,是不需要燃料的理想能源,不污染环境的清洁能源,而且是可再生能源。利用海洋能发电既经济,又不占用土地,不受气候影响,也不污染环境,实为利用价值极高、潜力巨大的新能源,是未来能源中相当重要的部分。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都把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能源、保护海洋环境作为求生存、求发展的基本国策。世界各国竞相研究如何利用蕴藏在深海中的多种资源和能源,竞相研究如何运用海洋高科技开发技术。一个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和能源、攻克现代尖端技术——海洋高科技开发技术的世纪之潮已经兴起,从蓝色的海洋中索取应有尽有的资源和能源,使海洋资源和能源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正在成为时代的特征。 海洋新能源对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还有着特别的意义:第一,海洋新能源的开发可以促进海洋产业的发展,扩大、提升海洋经济的规模和内涵,进而带动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第二,目前海洋经济结构要调整,增长方式要转变,发展海洋新能源就是海洋产业和技术发展的一个新的抓手和重点;第三,在海洋新能源领域,世界面临着很多共同的新技术创新问题,我国在建设海洋强国的过程中,有条件抓住机遇,在海洋新能源技术领域实现较快发展。 海洋新能源是一项新兴的事业,发展空间和潜力很大。把握时机,促进海洋新能源技术的成熟和产业的发展,使海洋新能源在我国未来经济结构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还有待沿海各地及海洋领域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 二海洋能源介绍 绿色能源也称清洁能源,它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 狭义的绿色能源是指可再生能源,如水能、生物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海洋能。这些能源消耗之后可以恢复补充,很少产生污染。广义的绿色能源则包括

海洋能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海洋能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摘要: 海洋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海洋能多种多样, 主要包括波浪能、潮流能、潮汐能和温差能等。利用海洋能发电能够改善能源结构和环境, 有利于海洋资源开发, 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文中对各种海洋能发电系统的主要技术原理、特点和技术现状作了综述和评价, 最后指出海洋能利用的意义和前景。 关键词: 海洋能波浪能潮流能潮汐能环境保护 海洋能是指依附在海水中的能源。海洋通过各种物理过程或化学过程接收、存储和散发能量, 这些能量以波浪、海流、潮汐、温差等形式存在于海洋之中。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1%, 到达地球的各种来自宇宙的能量, 大部分落在海洋上空和海水中,部分转化为各种形式的海洋能。海洋能的大部分来自于太阳的辐射和月球的引力。例如: 太阳辐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能大部分被海水吸收, 使海洋表层水温升高, 形成深部海水与表层海水之间的温差, 因而形成由高温到低温的温差能;太阳能的不均匀分布导致地球上空气流运动, 进而在海面产生波浪运动, 形成波浪能;由地球之外其他星球( 主要由月球)的引力导致的海面升高形成位能, 称为潮汐能;由上述引力导致的海水流动( 其特征是在一日内发生的、有规则的双向流动) 的动能称为潮流能;非潮流的海流( 其特征是一日内不发生双向的流动) 的成因有受风驱动或海水自身密度差驱动等, 归根结蒂是由太阳能造成的, 其动能称为海流能。海洋能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开发和利用海洋能对缓解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许多国家特别是海洋能资源丰富的国家, 大力鼓励海洋能发电技术的发展。由于海洋能发电系统的运行环境恶劣, 与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 如风电、光伏发电相比, 发展相对滞后, 但是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 以及各国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近年来, 海洋能发电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陆续有试验电站进入商业化运行。可以预见, 不远的将来, 随着海洋能发电技术日益成熟, 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海洋能发电系统接入电网运行。由于海洋蕴涵量巨大, 海洋能必将成为能源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