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樟子松育苗技术规程

樟子松育苗技术规程

多伦县和森源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标准

樟子松育苗技术

发布实施多伦县和森源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制定

本标准为我公司推荐性文件

本标准由多伦县和森源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多伦县和森源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春良

樟子松育苗技术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樟子松苗木培育中的采种及种子处理、圃地选择及区划、整地、土壤管理、施肥和播种苗、移植苗、容器苗等育苗方法以及苗期管理、苗圃灾害防治、苗木调查和出圃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樟子松的播种育苗、移植育苗、容器苗育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林木采种技术》GB16619-1996

《育苗技术规程》GB6001-1985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 6000-1999

《内蒙古自治区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DB15/374

《容器育苗技术》LY/T1000-2013

3、采种

育苗最好采用当地种子园或母树林中所产的种子。如当地采集不到种子,选择与当地自然条件相近似地区的种子。樟子松种子区区划,详见附录1。

一般采种时间为9月中旬开始,也可根据气候条件不同、种子成熟情况,或前或后。

4、种实的调制

可采用自然干燥法和人工干燥法。人工加热干燥球果时,温度控制在45℃左右。

5、种子的储藏

要选择背阴通风处存放,有条件的可选择冷库储藏。

6、种子催芽

6.1 层积催芽

6.1.1混沙埋藏:用冷水浸种,种皮吸水膨胀后再层积。沙子与种子体积比为3:1,沙子的含水量为饱和含水量的60%。

6.1.2 混雪催芽:把种子与雪按容积比1:3混和均匀,装入容器或直接置于事先挖好的坑内,上部培成雪丘,再覆以草帘。无雪的地方,可用碎冰代替雪。

6.2 水浸催芽

主要采用温水浸种,水温控制在40℃左右,浸种时要反复搅拌,自然冷却。种皮吸水膨胀后捞出置于容器中,日晒或在20℃条件下催芽。

7、圃地选择

圃地要选择在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坡度小于5度、地下水位低,水源、电源、人力充足的地方。山地育苗要选山坡的中、下腹,地势较平缓的阴坡或半阴坡,坡度不超过1 5度。农耕地育苗,要选有排灌条件、肥力较好的土地。不可选用前茬作物容易对苗木带来病虫危害的土地。

樟子松育苗地最好选择无盐碱、排水良好、表土疏松、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有条件的地方最好选择前茬是樟子松、油松、赤松的育苗地。多风地区育苗地应选在背风处。

另外,在无严重病虫害的条件下最好选择连作,否则,要人工接种菌根菌或施用菌根土。同时,要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实行轮作,一是播种区与移植区轮作;二是有条件的苗圃,苗木与绿肥作物、农作物轮作。

8、播种苗的培育

播种作业是关系到育苗成败的关键环节之一,在播种过程中要严格掌握作业质量。

8.1播种前整地、土壤改良和种子的处理

播种前要进行细致整地,包括翻耕、耙耧、平整、镇压,清除草根、石块等。新开垦山地育苗地要在草籽成熟前进行全面清场。

沙地苗圃应大量使用草炭、河泥等改良土壤,并施以足够数量优质厩肥,形成一个保水保肥的耕作层,给幼苗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用草炭改土最好在施用的前一年雨季挖出,经过较长时间的晾晒促使其熟化然后再施用,或在施用前一年夏季放入畜舍中做垫脚,使其与牲畜粪便充分混合腐熟。底肥以腐熟猪粪为好,施用前必须倒细,连续育苗的土地,亩施10,000kg即可,移植地亩施2,000~3,000kg。施草炭与农家肥时务必与土壤混拌均匀,切忌粪肥集中,否则由于土壤肥液过浓,影响苗木根系的发育和地上部分生长。

为防止苗期病虫害的发生,可于播种前7~10日用硫酸亚铁、福尔马林、敌克松、地虫丁或其它灭菌、杀虫药剂进行土壤处理。用法与用量详见各药剂的使用说明。

樟子松种子在播种前不经处理也能出苗,但为促进播种后迅速发芽、出苗整齐、增强幼苗抗性,在播种前应进行催芽处理,混雪催芽,效果良好。播种前4~5天将种子由雪中取出,置于向阳处或放入水中,待雪化净后,用0.5%的高锰酸钾消毒2小时,并用清水冲洗几次,捞出后稍阴干即可播种。

8.2播种时间

应根据自然气候条件确定适宜的播种期。一般以地表下5cm深处平均土壤温度达到8~9℃时较为合适。一般在4月25日~5月10日为适宜播种期。

8.3育苗方式

樟子松播种育苗一般用高床,床面高出步道10~15cm。然后覆一层稻草,优点是保湿,缺点是土温低,出苗慢,还得人工看雀,另外还需经常喷水以防种子芽干。庭院育苗可采用下床育苗法:播种后不覆稻草、顺床覆细纱网、不用看雀。因为是下床,可采用漫灌,减少浇水次数,节约劳力,降低成本。其它环节与传统育苗方法相同。

8.4播种量及苗木密度

播种量需依据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纯度、千粒重等来确定,还应考虑到育苗技术水平和圃地土壤情况等。如果室内发芽率在85%~90%,亩播种量6~8kg,亩产苗可达20~27万株。

8.5 播种方法

采用撒播。在播种前3~5天,灌足底水,在床面潮润时将床面浅浅耧成麻面,人工或机具播种,并及时镇压,然后用细沙覆盖,厚度0.3~0.5cm。

8.6 播种地的管理

风沙地区气候干旱、土壤瘠薄、土壤渗透力强,肥、水易流失,抚育应以除草、水、肥管理为重点。

8.6.1覆盖(草):为保持表土水分、调节床面温湿度,防止风蚀或浇水、降雨时冲掉覆土,在播种后应及时用稻草覆盖床面,厚度以似漏非漏覆土为宜。每平方米床面需稻草0. 5kg左右。到种子已有50%左右出土时,撤除1/2,到苗已出齐,再全部撤除。

8.6.2浇水:一是种子发芽阶段。从播种到出齐苗这一阶段表土必须保持湿润、防止芽干。每天可浇水1~2次,使接触种子的土壤保持湿润状态,每次浇水量不宜过大。二是保苗期。从出齐苗后到6月末,最好是在每日的高温到来之前进行灌水。三是速生期。樟子松苗木以7~8月为高生长最快期,每旬高生长可达1~2cm,浇水应掌握少次多量的原则,即每隔2~3天浇1次透水。到8月上、中旬后则应逐渐减少浇水次数,以促使苗茎木质化和顶芽的形成,10月末~11月初覆土前再浇一次透水,以利苗木越冬。

8.6.3中耕除草:近年来多用化学除草,即播种时在覆沙中混除草醚,每平方米的覆沙中混2~3g,或在覆沙后将除草醚兑水喷于床面上也可,出苗后再撒1次药土,这样就基本可以控制住杂草。

在7~8月间应勤于松土,最初的一、二次宜浅耕,以后可逐渐加深,到9月初宜停止松土以利幼苗越冬。

8.6.4 施肥:沙地苗圃一般土壤较瘠薄且透水性强,养分易流失,为保证幼苗在生长期能有充足的养分,应从6月初开始,每隔10天左右追施化肥1次。追肥多以氮肥为主,最初1、2次每平方米施硫氨5~10g,以后随苗木生长情况可酌情增加,但最多每平方米不得超过20g,到7月末停止追肥。

具体方法是先将肥料用少量水溶化,兑水后均匀地浇到苗床上,然后用清水冲洗苗木。

8.6.5 间苗:播种时撒籽均匀,出苗后可不进行间苗。由于播种时撒籽大多不均,所以为调整苗木密度,促其生长均匀,于7月间幼苗地茎已木质化时进行间苗。

8.6.6 灾害控制:一是防止鸟害。樟子松幼苗顶壳出土易遭鸟类啄食,因此从幼苗开始出土后,应设专人看护。待出苗后20~30天种壳脱掉,方可免于看护。二是设置防风障。在春季风沙为害严重或圃地四周无防护林的苗圃,播种区四周必须设置防风障,到6月初

可分批撤除。三是防治病虫。在幼苗阶段,蝼蛄等地下害虫有时危害苗木,可用诱饵毒杀。对病害的防治本着防重于治的原则,可于播种前7~10天对土壤进行消毒,或在播种时于覆沙中混入五氯硝基苯,在幼苗期喷1次甲托或退菌特均有较好的效果。

8.6.7 越冬保护:在初冬土地封冻前,用步道土把苗木埋严,覆土厚度3cm左右,翌年4月初将覆土撤除。

9、移植苗的培育

樟子松苗需培育2年才能达到出圃造林的标准。

9.1移植时期

秋末或初春均可进行。一般在春季土壤解冻后,4月中旬到下旬进行。

9.2移植前的准备

在移植前需要进行整地、施肥和灌足底水。

9.3移植方式、移植密度

苗木移植有床作和垄作2种方式。床作苗木产量高,浇水、施肥方便,便于管理。床宽为1.5m左右,垄宽为60cm。床作时行距14~16cm、株距4cm;垄作时采用双行,株距4cm。

作业时务必保证苗木不受风吹日晒,栽植时将苗木放在有水的苗木桶中,移栽时宜深、不窝根,植苗后踩实并及时灌水。

9.4苗期管理

在夏季应勤松土除草,适当浇水。移植苗一般要追肥,在移植15天左右苗木成活后,每平方米约追施硫酸铵25g,以后每半个月追施1次,根据苗木生长情况可适当增加施肥量,到生长季节结束追施4次即可,一般在8月中旬左右追施1次钾肥,以促进苗木木质化。

10、切根苗的培育

樟子松切根不移植育苗技术是将当年播种苗秋季留床,第二年进行切根。5月上旬切主根,深度12cm左右,6、7月各震荡1次。切根或震荡后应立即对苗木进行充分灌水,防止苗木因根系失水死亡。切根苗对氮肥需求较多,应适当多施氮肥。

11、容器育苗

容器育苗是利用一定规格的容器(杯、袋),进行播种或移植苗木的方法。容器苗虽成本较高,但因其成活好、缓苗快等仍被广泛采用。容器苗的培育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将培育好的苗木装到营养杯内再装入配置好的营养土中培育;二是先将容器杯或容器袋装好营养土后置于架子上,进行工厂化播种育苗。

11.1作床与营养土配制

床的深度低于容器杯高度5cm左右、宽度以150~170cm为宜。放置的容器杯上口要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在配制营养土时,一定要加入一定量的肥料。一般采用如下配方进行配制,即苗床土40%~50%,主要为耕作层的熟土;粘土20%~30%;厩肥15%,猪粪、羊粪最佳,厩肥要充分腐熟,防止烧苗;草炭15%。

11.2选苗、装杯

樟子松容器苗既可以采用种子直播,多数是工厂化育苗,也可以采用1年生播种苗或2年生苗装杯两种方式进行培育。培育造林用容器苗,选用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健壮的2年生苗。苗木选好后进行装杯,装好的苗木一行一行地摆放在已经做好的下床中,然后进行灌水、覆土封闭。第一次水要灌透,在缓苗期内,要每隔3~5天浇1次水。

11.3起苗、运输

起苗前5~7天避免浇水。起容器苗时,应先将床的两端挖开,深至杯的底部。运输时,要分层摆放,以防止容器苗散袋,损伤苗木。

12、大苗培育

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大容器杯培育;二是圃地培育。

12.1大容器杯法

将苗高30~50cm、地径0.8~1.2cm的樟子松苗移栽到杯径30cm×40cm的容器杯内,进行大规格苗木培育。北方最佳时间是春季土壤解冻后。株行距为50cm×50cm。

12.2圃地培育法

将苗高20~50cm、地径0.6~1.2cm的樟子松苗,直接移栽到圃地。北方最佳时间是春季土壤解冻后。株行距依据培育年限确定。

13、苗木调查

每年苗木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后,要按苗龄、育苗方法、作业方式,调查苗木质量和产量。苗木调查一定要精确,按苗木抽样调查方法进行。调查因子包括株数、地径、苗高等。

14、苗木出圃

苗木出圃是最后一项圃地作业,也是育苗与造林衔接的重要过程。作业质量的好坏对造林的成活和幼树的生长极为重要,因此必须高质量地进行起苗、选苗、假植、包装和运输等工序。

14.1起苗

2年生樟子松苗,最好在春季苗木出圃前,先灌足水,等苗木体内水分得到恢复后,再进行起苗,苗根长度保留18~20cm。苗木起出后要及时捆包,切忌苗木遭受风吹日晒降低造林成活率。

秋季起苗后应及时进行假植,做到深埋、稀摆、踩实并灌好水,在封冻前用碎土把苗木埋严防止透风、苗木被吹干。翌春3月末或4月初将覆土撤除。

14.2包装

裸根苗需要打包才能出圃,在打包前一定要蘸好泥浆或保湿剂以保持苗根水分。

附录樟子松种子区区划表

引自《中国林木种子区》(GB8822.1-8822.13-88),1988年8月1日执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