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两化融合评估与诊断管理程序

两化融合评估与诊断管理程序

两化融合评估与诊断管理程序

****两化融合

评估与诊断管理程序

编号:HL/GX/B/16-2014版本:第1版,第0次修改1.范围

本控制程序规定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两化融合实施评估与诊断工作中,各部门的职责以及主要工作流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控制程序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控制程序。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控制程序。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控制程序。

评估与诊断:企业按照GB/T 23020-2013的相关要求,制定两化融合自评估体系,并按照策划的周期开展整体性评估、分析、诊断的过程。

4.职责

4.1.两化融合联合工作组

——负责审核两化融合实施评估与诊断工作。

4.2.企管部

——负责制定两化融合实施评估与诊断工作计划;

——负责组织开展两化融合实施评估与诊断工作。

4.3.公司各部门

——配合完成两化融合实施评估与诊断工作。

5.管理活动的内容与方法

5.1.总体要求

2014-11-28发布 2014-12-01实施

两化融合评估与诊断控制程序教学内容

两化融合程序文件 评估与诊断控制程序 文件名称 管理单位文件编号文件版本A/00版文件管理员分管领导文件签发人 制/修订情况 制/修订次数制/修订主要内容制/修日期实施日期A/00 首次建立 1 目的 对两化融合发展现状进行全面评估、分析与诊断,以满足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为明确持续改进的重点和方向,特制定并执行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两化融合评估与诊断过程,定义了评估方法、评估实施,适用于本管理体系内所有部门与单位。 3 术语 两化融合发展阶段定义: a)起步建设阶段:企业已经开始建设两化融合基础设施和具备一定条件,但 其单项应用尚未开展或刚刚起步; b)单项覆盖阶段:企业具备了一定的两化融合基础设施和条件,单项应用对 企业业务覆盖和渗透逐渐加强,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其综合集成尚未有效实现。 c)集成提升阶段:企业基础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单项应用基本成熟,综合

集成有效实现,但其协同与创新尚未有效开展。 d)创新突破阶段:企业基础建设趋于完备,单项应用和综合集成趋于成熟,且协同与创新得到有效实现。 4 职责 4.1信息化领导委员会 4.1.1负责评审《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 4.2信息化管理中心 4.2.1负责编写《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 4.2.2负责审核、汇总各部门上报的《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数据采集内容。 4.2.3负责组织编写、上报《两化融合现状评估报告》。 4.3各部门 4.3.1负责填写本部门《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 5 流程图

主责部门 流 程 图 形成文件/记录 信息化管理中心 《两化融合评估指 标体系》 信息化管理委员会 信息化管理中心 各部门 《两化融合现状评 估报告》 信息化领导委员会 《两化融合现状评 估报告》 6 程序内容 6.1建立评估体系 6.1.1信息化管理中心应每年至少一次对公司两化融合现状进行评估。 6.1.2信息化管理中心负责按照GB/T23020-2013要求,制定公司《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从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等方面建立评估指标,报信息化领导委员会相关成员批准后开展评估工作。 6.1.3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应由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以及数据采集项组成。一级指标应包含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依据公司业务现状、两化融合现状分别制定相对应二级、三级指标。 6.1.4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应遵守系统性、可操作性、目的性的体系建立原则。 6.1.5《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文件内容应包含(但不限于此): a)评估体系设计原则; 建立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 采集数据 审查、汇总、分析数据 评估两化融合现状发展阶段 编写两化融合现状评估报告 审核、批准两化融合现状评估 发放至有关部门和领导 Y N 评审

两化融合评估测量与考核管理程序

两化融合评估测量与考 核管理程序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XY XY/XG 2014-2015 版本号:A/0 两化融合评估、测量与考核管理程序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5-09-01发布2015-09-06实施

发布

1 目的 为评估和诊断公司两化融合发展现状和水平,监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运行有效性和体系持续改进的能力、考核评价两化融合的绩效,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两化融合管理的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过程。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两化融合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4 管理职责 4.1 两化融合管理委员会 4.1.1 负责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的组织和总体策划; 4.1.2 负责日常监督、检查和反馈工作; 4.1.3 负责分析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结果。 4.2 管理者代表 4.2.1 负责批准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的实施活动; 4.2.2 负责确定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的执行范围。

4.3 内审组 4.3.1 负责制订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实施计划; 4.3.2 负责组织实施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 4.3.3 负责对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的执行情况给出评价意见。 5 管理程序 5.1 评测策划 为了评价两化融合整体绩效、所形成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以及所获取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符合性,两化融合管理委员会负责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评测进行总体策划。 评测包括对公司两化融合水平的评估与诊断、对影响两化融合绩效的关键指标的监视与测量、对业务流程、部门、岗位的两化融合绩效进行考核。 公司每年年初策划两化融合的评测工作,编制《年度两化融合评测工作计划》。管理者代表负责对策划结果进行审批。 5.1.1 评测的时机和频次: a)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立策划前和两化融合实施过程策划前,开展两化融合整 体性评估与诊断。 b)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运行和两化融合实施过程中,开展实时或定期的监视与测 量。

20两化融合评估与诊断管理程序

两化融合评估与诊断管理程序 一目的 规范本公司两化融合评估与诊断管理工作。 二范围 本控制程序规定了公司两化融合实施评估与诊断工作中,各部门的职责以及主要工作流程。 三职责 3.1管理者代表 负责审核两化融合实施评估与诊断工作。 3.2XXX部 3.2.1负责制定两化融合实施评估与诊断工作计划; 3.2.2负责组织开展两化融合实施评估与诊断工作。 3.3公司各部门 配合完成两化融合实施评估与诊断工作。 四内容 4.1术语和定义 评估与诊断:企业按照GB/T 23020-2013的相关要求,制定两化融合自评估体系,并按照策划的周期开展整体性评估、分析、诊断的过程。 4.2总体要求 4.2.1目的 通过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进行定期评估与诊断,旨在评价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用于识别问题、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工作。 4.2.2相关要求 评估与诊断原则如下: 4.2.2.1确保评估与诊断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4.2.2.2评估与诊断工作由公司内部人员或公司聘请外部人员来进行。 4.3业务描述 4.3.1完善自评估体系 结合各部门意见和建议,XXX部组织人员完善两化融合实施前制定的自评估体系,在保持评估框架总体不变的前提下,对三级指标及采集项进行细化完善,每年确定两化融合管理评估与诊断年度工作计划。 4.3.2 问卷填报 XXX部组织指导各部门进行两化融合实施评估与诊断问卷填报,并对出现的各类问题和疑问进行集中讨论解决,确保填报数据全面、准确、真实。 4.3.3诊断分析 各部门根据两化融合实施自评结果,对照实施前的自评结果,从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及其相互匹配等方面,对两化融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明确未来改进的重点和方向,完成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估与诊断报告。 4.4检查与考核 对本控制程序规定的管理活动进行检查与考核,考核内容如下表所示。 序号考核项目考核标准考核对象考核部门

两化融合的管理手册.doc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 编号: 版本: 编制: 审核: 批准: X年X月X日起实施 XXXXXX股份有限公司 受控状态:受控

目录0.1企业简介 0.2发布令 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0.4两化融合方针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可持续竞争优势 5领导作用 6策划 7支持 8实施与运行 9评测 10改进 附录1组织结构图 附录2职能分配表

0.1企业简介

0.2发布令 公司各部门: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主要依据《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和修订,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是本公司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总纲要,既适用于本公司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和保持,也适用于本公司向第三方申请认证注册的依据。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已经批准,现发布实施,全体员工均须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并追求持续改进得稳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确保在市场竞争中持续胜出。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的管理执行本公司《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 总经理: 日期:

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为建立、实施和保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不断打造公司信息化环境下的公司新型能力,实现公司持续稳定的竞争优势。经公司高层研究决定,任命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并授予以下职责和权限: 1、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全面负责公司两化融合日常管理工作,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得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 2、提出两化融合相关的决策建议。 3、组织识别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及其目标。 4、统筹落实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策划、打造、保持、持续改进的过程,以确保其有效性。 5、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推动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优化、创新和变革,持续提升数据的开发利用能力。 6、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建议。 7、提升公司全员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意识。 总经理: 日期: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申请表模板.docx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申请表 企业名称 法定代表人 / 负责人姓 名 组织机构代码 注册地址 单位性质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联系人 电话及手机 传真 截至上年末的主营 企 业务收入 业 管理体系已获认证基 情况 本 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邮政编码 员工总数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 □环境管理体系 □能源管理体系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信息技术服务 □其它 【注:简要介绍企业基本情况(企业组织架构、主营业务等)、两化融合基本情况、两化融 情 合管理体系贯标情况。 】 况 请在两化融合咨询服务平台()上进行评估,并填写评估结果: 评估时间 发展阶段 基础建设得分 单项应用得分 综合集成得分 协同与创新得分 竞争力得分 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分 评估总分 申请类型: □初次评定 □再评定 □其它 企 最高管理者 姓 名: 职 务: 业 申 管理者代表 姓 名: 职 务: 联系手机: 电子邮箱: 请 1)申请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的范围和边界: 评 【注:从企业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所涉及的活动、组织单元和区域等方面来描述申请评定 的范围和边界。如位于 XXXXXX (地址)的 XXXXXXX (企业名称),与 XXXXXX 能力建设相关 定 的两化融合管理活动。 】 的 基 本 2) XXXXXX 能力所涉及的主要活动: 情 况

评定范围内涉及的员工总数:人 评定范围内涉及的场所: 序号场所名称及运营地址人数职能 1 2 3 4 5 评定范围内业务活动所属行业种类: □钢铁□有色□黄金□稀土□石化□化工□建材□民爆□机械□汽车□航空航天□船舶□机车车辆□轻工□纺织□食品□医药□烟草□电子信息□软件□通信□物流□商贸□建筑□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其他行业 接受贯标咨询的情况: □自行开展贯标 □聘请贯标咨询服务机构,共同开展贯标,贯标咨询服务机构名称: 企业的两化融合组织体系介绍: 【注:介绍企业两化融合的组织体系(如有,可附图),包括组织构成及其主要职责等。请 不要介绍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的组织体系。】

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调查问卷(混合)

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调查问卷(混合) 基础建设 1 .自动化生产设备资产占企业生产设备总资产的比例_ _ (% ): 设备资产指的是资产净值 2 .近5 年信息系统运维投入占信息化总投入的比例_ _ (% ): 信息化总投入为信息化建设投入和信息系统运维投入之和;信息化建设投入是指当年新建和升级的信息化系统过程中,用于购置、租赁、项目实施、 咨询、培训、服务外包等的投入;信息系统运维投入是指原有信息化系统运行维护过程中,用于购置、租赁、咨询、培训、服务外包等的投入。 3 .信息化部门设置情况: A.无信息化部门 B.信息化部门下属于其他业务部门 C.信息化部门是专职一级部门建制 D.集信息化、管理变革、模式转型及业务流程优化等职能为一体的一级部门建制 4 .信息化专职主管领导的层级: 专职主管领导是专职从事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并非分管领导。高层管理者特指企业级办公会的正式成员(如总经理办公会)。 A.无信息化专职主管领导 B.中层管理者 C.高层管理者 5 .信息化规划制订和执行情况: 专职主管领导是专职从事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并非分管领导。高层管理者特指企业级办公会的正式成员(如总经理办公会)。 A.无规划 B.分散在业务规划中 C.有企业级专项规划 D.有企业级专项规划,且年度信息化计划的执行情况作为业务部门的考核指标 6 .百人计算机拥有量_ _ (台): 计算机总数量* 1 0 0 /企业年末人员总数。 7 .企业主干网覆盖情况: A.尚未建有企业主干网 B.建有企业主干网 C.企业主干网覆盖50%以上办公和生产区域 D.企业主干网覆盖80%以上办公和生产区域

8 .数字化生产设备数量占生产设备总数量的比例_ _ (% ): 数字化生产设备是指单体设备中具备自动信息采集功能的设备。 9 .联网的数字化生产设备数量占数字化生产设备总数量的比例_ _ (% ): 联网的数字化生产设备是指能与控制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的数字化生产设备的比例。 10 .实现企业级统一的编码: 企业级统一的编码才可勾选,部门级统一不可勾选。 A.产品 B.物料 C.资产 D.组织 E.人员 F.供应商 G.客户代码 H.财务科目代码 I.以上皆无 11 .企业数据统一和集中管理程度: A.数据分散管理 B.分区域集中管理 C.统一集中管理 12 .信息安全保护程度: A.无备份 B.以离线备份为主 C.以双机热备份为主 单项应用 13 .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研发设计情况: A.尚未开展计算机辅助研发设计 B.开展了产品配方信息化建模和产品性能仿真分析与优化 C.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工艺流程设计和仿真分析与优化 D.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工艺过程控制仿真分析与优化 14 .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生产计划管理情况: A.尚未应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生产计划管理 B.应用信息化手段自动生成生产计划 C.应用信息化手段自动优化生产计划 15 .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物料需求计划管理情况: A.尚未应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物料需求计划管理 B.应用信息化手段自动生成物料需求计划

20两化融合管理评审控制程序文件.doc

1.围 本控制程序规定了红领集团(以下简称“公司”)两化融合管理 体系管理评审的职责、管理活动的容和方法、检查与考核、报告与记 录等要求。 本控制程序适用于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活动。 2.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控制程序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控制程序。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控制程序。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控制程序。 管理评审:为了确定管理事项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活动。 4.职责 4.1. 两化融合联合工作组 ——主持管理评审活动,批准评审计划和评审报告。 4.2. 企管部 ——负责编制管理评审计划,汇集评审所需资料;——负责报告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状况;——负责起草管理评审报告,评价改进 措施的效果;——负责报告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组织实施管理评 审计划及评审后改进措施效果的跟踪检查。

4.3. 公司各部门 ——负责提供评审所需资料,并实施本单位改进措施。 5.管理活动的容与方法 5.1. 总体要求 5.1.1目的 通过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进行定期评审,确保其适宜性、充分性及有效性,并评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调整的必要性。 5.1.2相关要求 ——管理评审基于两化融合管理评估与诊断结果、监视与测量结果、前期管理评审结果及改进措施执行情况,结合公司控制程序及相关标准要求开展,应充分考虑到可能影响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外部环境变化。 ——管理评审时要考虑是否需要对两化融合管理方针和目标进 行修正。 ——管理评审要关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过程绩效。 ——管理评审要关注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 5.2. 业务描述 5.2.1 评审准备 5.2.1.1 评审计划 根据两化融合联合工作组的指示,企管部在管理评审实施前两周拟定“管理评审计划”(见附录A),经企管部领导审核后,报两化融合工作领导小组批准。

两化融合评估测量与考核管理程序

两化融合评估测量与考核 管理程序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XY XY/XG2014-2015 版本号:A/0 两化融合评估、测量与考核管理程序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5-09-01发布2015-09-06实施 发布

1 目的 为评估和诊断公司两化融合发展现状和水平,监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运行有效性和体系持续改进的能力、考核评价两化融合的绩效,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两化融合管理的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过程。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两化融合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4 管理职责 4.1 两化融合管理委员会 4.1.1 负责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的组织和总体策划; 4.1.2 负责日常监督、检查和反馈工作; 4.1.3 负责分析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结果。 4.2 管理者代表 4.2.1 负责批准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的实施活动; 4.2.2 负责确定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的执行范围。 4.3 内审组 4.3.1 负责制订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实施计划; 4.3.2 负责组织实施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 4.3.3 负责对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考核的执行情况给出评价意见。 5 管理程序 5.1 评测策划 为了评价两化融合整体绩效、所形成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以及所获取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符合性,两化融合管理委员会负责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评测进行总体策划。 评测包括对公司两化融合水平的评估与诊断、对影响两化融合绩效的关键指标的监视与测量、对业务流程、部门、岗位的两化融合绩效进行考核。 公司每年年初策划两化融合的评测工作,编制《年度两化融合评测工作计划》。管理者代表负责对策划结果进行审批。 5.1.1 评测的时机和频次:

两化融合管理组织架构章程

编制:审核:批准:审批发布:

1.制定目的 为确保公司建立、实施和保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提醒有效性,企业特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管理机构,并制定其架构章程。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内的所有工作。 3.术语和定义 3.1两化融合 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 3.2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企业系统地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过程管理机制的通用方法,覆盖企业全局,可帮助企业依据为实现自身战略目标所提出的需求,规定两化融合相关过程,并使其持续受控,以形成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所要求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 4. 引用文件 无 5. 职责 本规定解释权归信息技术部。 两化融合组织机构图详见本程序6.1 5.1两化融合领导组组长(最高管理者) 5.1.1组织贯彻落实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5.1.2领导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确保基础条件和资源保障到位; 5.1.3组织两化融合战略规划,在公司战略层面统筹推进两化融合,制定两化融合方针和目标; 5.1.4任命两化融合管理者代表,主持管理评审; 5.1.5建立健全两化融合的职责与协调机制; 5.1.6批准公司管理手册、管理方针、管理目标等管理方案和有关文件。 5.2管理者代表(主管总监) 5.2.1组织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组织管理评审,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改进需求,提出两化融合相关决策建议;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与ISO 体系区别是什么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与ISO9000体系区别是什么 一、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区别: 质量管理体系: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关注焦点;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以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 二、两化融合内容 两化融合是指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技术融合 是指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产生新的技术,推动技术创新。 例如:汽车制造技术和电子技术融合产生的汽车电子技术。 2.产品融合 是指电子信息技术或产品渗透到产品中,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 例如:普通机床加上数控系统之后就变成了数控机床。 3.业务融合 是指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推动企业业务创新和管理升级。 例如:计算机管理方式改变了传统手工台账,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 4.产业衍生 是指两化融合可以催生出的新产业,形成一些新兴业态。 如:工业电子、工业软件、工业信息服务业。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九项管理原则是的什么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九项管理原则是: 1、以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为聚焦点的原则。 应明确当前及未来与其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并确保将这些需求作为两化融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两化融合全部工作都围绕着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展开。 2、保持战略一致性的原则。 两化融合的工作目标要确保其与企业战略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3、领导的核心作用原则。 两化融合要一把手亲自抓,需要最高管理者的战略决策、专门负责两化融合的管理者代表的坚强执行,以及发挥各级领导的主观能动性。 4、全员参与,全员考核的原则。 两化融合各项要求的全面贯彻落实,需要企业全员形成共识、积极配合和充分参与。企业应不断完善全员绩效管理,实施有效激励,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更好地发挥其价值,最终目的是实现个人与企业同步发展。 5、过程方法的原则。 采用过程方法,即:管理职责、基础保障、实施过程、评测改进,主要是:以数据为核心,以技术为基础,以组织机构为保障,以业务流程为重点,确保两化融合过程持续受控,提升两化融合的效率和效果。 6、全局优化的原则。 采用系统方法,加强两化融合过程之间的有机关联性,提升两化融合的整体有效性。 7、循序渐进的原则。

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包装行业(纸包装、塑料薄膜)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 调查问卷 中国包装联合会 2012年11月

包装行业(纸包装、塑料薄膜)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指标子项数据采集项备注 基础建设 资金投入 自动化投入企业自动化设备投入占比 企业设备资产总值______万元; 企业自动化设备资产总值______万元; 信息化 建设投入 信息化建设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近三年均 值) 2009年销售收入______万元; 2010年销售收入______万元; 2011年销售收入______万元。 2009年信息化建设投入______万元; 2010年信息化建设投入______万元; 2011年信息化建设投入______万元; 信息化建设投入:当年新建和升级 信息化系统的投入(主要体现在资 产负债表中的数据)。 信息系统 运维投入 信息系统运维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近三年 均值) ①2009年信息化运维投入______万元; ②2010年信息化运维投入______万元; ③2011年信息化运维投入______万元。 信息化运维投入:包括升级、维护、 更新 研究开发 (R&D)投入 R&D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 ①2009年R&D投入______万元; ②2010年R&D投入______万元; ③2011年R&D投入______万元。 参照国家统计局关于R&D投入的 统计口径标准 组织和规划 人员队伍建 设 信息化专职人员占企业年末人员总数的比例 ①2011年末职工总数______人 ②2011年末信息化专职人员总数______人 信息化专职人员:包括正式编制、 外聘、劳务派遣等全时服务于企业 信息化相关工作的人员。 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的生产人员占企业 年末生产人员总数的比例 ①2011年末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的生产人员 数量____人 ②2011年末生产人员总数____人 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的管理人员占企业 年末管理人员总数的比例 ①2011年末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的管理人 员数量___人 ②2011年末管理人员总数____人

两化融合管理评审程序

两化融合管理评审程序 1.目的和范围 1.1为规范管理评审过程的控制,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运作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 效性,并识别管理体系改善的机会。 1.2本程序适用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活动。 2.职责 2.1总经理指定管理者代表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定期评审,并批准管理评审计划和管理评 审报告。 2.2管理者代表向总经理报告体系运行情况,负责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定期评审。 2.3两化融合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管理评审会议,审核管理评审计划和管理评审报告,组织 落实管理评审报告的决议事项,并对评审后的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进行跟踪和验证。 2.4两化融合工作组负责评审计划的制定,收集并提供管理评审所需的资料,负责对评审 记录的归档、保存,收集汇总各部门管理评审输入资料,编写管理评审汇报材料及管 理评审报告,验证各部门改进措施的落实情况并保存相关材料。 3.评审准备 3.1制定评审计划 3.1.1两化融合工作组组织编制管理评审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实 施。正常情况下管理评审每年年底进行一次。为便于评价内部审核的情况,管 理评审尽量安排在一次内审全面完成后进行。 3.1.2在下列特定情况下,管理者代表应适时组织相应的管理评审: 1)当组织机构、产品范围和资源状况发生重大变化时; 2)两化融合绩效指标出现重大偏差或两化融合绩效指标波动大时; 3)当法律、法规、标准、管理方针及其他要求发生变化时; 4)在体系审核中发现严重不合格时;

5)两化融合目标没有实现时; 3.2确定评审内容 3.2.1常规评审的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方面: 1)内部和外部体系审核的结果; 2)新型能力指标的分析情况; 3)事件调查、预防和纠正措施的实施状况; 4)可能影响管理体系的变更、改进的建议; 5)对重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问题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6)两化融合目标的实现程度; 7)新型能力带来的结果; 8)如有新的法律法规的变化,公司资源的适应性; 9)以往管理评审的落实跟踪。 3.2.2对于特殊的评审,应针对所发生的事情,评估其对管理体系的影响,确定我们 应采取的对策,包括过程调整及相应的文件修改。 3.3两化融合工作组根据评审计划和评审内容,在评审实施前填制《管理评审通知单》并 发放至各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后者应按通知单中的要求及时完成准备工作。两化融合工作小组收集、整理各部门的资料后,确定具体的评审内容,报告管理者代表确认。 4.评审实施 4.1管理评审会议由总经理主持,管理者代表汇报管理体系状况,与会者在对评审内容进 行充分的讨论和评价后,应给出结论性或指导性的意见。 4.2会议对现存潜在的不合格/不符合应提出纠正或预防措施,对不能当场解决的问题应 要求召开后续的专题会议加以解决。以上措施均应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期限。 4.3编制评审报告。两化融合工作小组整理评审情况并编制成管理评审报告,填写《管理 评审问题及改进措施表》,由两化融合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由两化融合工作小组向各有关人员发放。 5.跟踪、验证评审措施 对于评审要求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各有关部门和人员按《两化融合不符合、纠正管理程序》和《两化融合预防措施管理程序》的要求执行。对上述各项措施,两化融合工作小组应做好督促和收集工作,并跟踪、验证各项措施及会议的执行和完成情况。以上措施和

内审检查表 07两化融合及其管理体系绩效的评测与改进过程

XXXXXX有限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受审部门:两化融合及其管理体系绩效的评测与改进过程审核员:受审部门:时间:序检查方法内审提问符合性条款号11、查阅规定新型能力目标的文件,了解目标制定与新型能力的关联性?6.2新型能力查阅目标统计分析及完成情况目标的确定查阅文件、记录:2、目标的分解与定期监视测量情况?29.2评估与诊访谈对象:信息化或两化融合相关部门负责人断公司两化融合水平自评估报告1、公司开展两化融合自评估后,有哪些薄弱项是公司重点关注的?访谈内容:两化融合自评估的周期、方法以及评估与诊断过程。2、查阅两化融合评估报告和诊断分析报告,抽查3-5个指标的数据采集处理情况,查阅文件:1.宜规定两化融合评估与诊断职责、流评价数据的准确性?程、周期、内容和方法等的制度文件。2.两化融合自评估体系。3、与自身同行对比分析,找出未达成预期效果的原因?抽查记录:《两化融合评估报告》《两化融合管理差距分析报告》 XXXXXX有限公司39.3监视与测访谈对象:信息化或两化融合相关部门相关监视与测量计划1、公司的监视与测量计划主要涉及哪些方面,请简单说明下最近监测过程中有哪些量负责人访谈内容:监视与测量的方法,监视与测量方面不符合预期,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改进。的

结果,对结果的分析过程,对未达成情况的改进措施和执行情况等。2、查看项目进度监视测量记录与分析情况?查阅文件:1.规定监视与测量的对象、职责、方法、3、查看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以及数据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制度规范执行过程,频次、改进等的制度文件。2.监视与测量的指标(应包括两化融合执行的有效性?实施框架执行情况、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运行绩效指标、两化融合绩效指标等)。抽查记录:监视和测量计划及实施记录,分析的结果,改进措施。访谈对象:考核责任部门负责人49.5(考核)制定的考核机制?包括哪些考核项?考核依据又是来源1、公司对于两化融合建设,访谈内容:考核的策划以及实施情况;考核是否覆盖了企业、业务流程、部门和岗于哪里。位等;考核依据是否包括评估与诊断结2、查看考核执行记录?果、监视与测量结果、内外部的评估审核结果等。查阅文件:规定了考核的职责、对象、指标、频次、激励措施等的两化融合考核制度。 XXXXXX有限公司抽查记录:考核指标、考核结果。510.1不符合、1、抽查评估与诊断及监视与测量等渠道发现的相关纠正预防措施的整改记录,是否访谈人员:相关部门负责人访谈内容:对不符合及潜在不符合项的原纠正措施与预对原因进行了合理分析、采取了相应的整改,并对整改有效性进行了追踪?因分析及处理过程、

企业两化融合管理水平诊断评估问卷

2017年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调查问卷(离散大批量) 基础建设 1.自动化生产设备资产占企业生产设备总资产的比例__%: 设备资产指的是资产净值 2.近5年信息系统运维投入占信息化总投入的比例__%: 信息化总投入为信息化建设投入和信息系统运维投入之和;信息化建设投入是指当年新建和升级的信息化系统过程中,用于购置、租赁、项目实施、咨询、培训、服务外包等的投入;信息系统运维投入是指原有信息化系统运行维护过程中,用于购置、租赁、咨询、培训、服务外包等的投入。 3.信息化部门设置情况: A.无信息化部门 B.信息化部门下属于其他业务部门 C.信息化部门是专职一级部门建制 D.集信息化、管理变革、模式转型及业务流程优化等职能为一体的一级部门建制 4.信息化专职主管领导的层级: 专职主管领导是专职从事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并非分管领导。高层管理者特指企业级办公会的正式成员(如总经理办公会)。 A.无信息化专职主管领导 B.中层管理者 C.高层管理者 5.信息化规划制订情况: A.无规划 B.分散在业务规划中 C.有企业级专项规划 D.企业战略和发展规划中,两化融合成为贯穿始终的核心内容 6.百人计算机拥有量__台: 计算机总数量*100/企业年末人员总数。 7.企业主干网覆盖情况: 若企业具有跨地区业务,则主要生产和办公区域均需将各地区考虑在内 A.尚未建有企业主干网 B.建有企业主干网 C.企业主干网覆盖50%以上办公和生产区域 D.企业主干网覆盖80%以上办公和生产区域 8.数字化生产设备数量占生产设备总数量的比例__%: 数字化生产设备是指单体设备中具备自动信息采集功能的设备。 9.联网的数字化生产设备数量占数字化生产设备总数量的比例__%: 联网的数字化生产设备是指能与控制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的数字化生产设备的比例。 10.实现企业级统一的编码: 企业级统一的编码才可勾选,部门级统一不可勾选。 A.产品 B.物料 C.资产 D.组织 E.人员 F.供应商 G.客户代码 H.财务科目代码 I.以上均无 11.企业数据统一和集中管理程度: A.数据分散管理 B.分区域集中管理 C.统一集中管理 12.信息安全保护程度: A.无备份 B.以离线备份为主 C.以双机热备份为主 单项应用 13.建立了二维数字化模型的产品占产品总数的比例__%: 14.建立了三维数字化模型的产品占产品总数的比例__%:

资料2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 系及评估方法 一、评估指标体系 为科学衡量全国各地“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准确把握“两化”融合发展规律、正确引导各地方政府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基于系统性、可比性、可测度、可扩展的原则,制定了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基本指标体系(见表1)。 该评估指标体系共包括三类23个指标。第一类是基础环境,共8个指标,涵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移动电话和互联网应用普及、“两化”融合政策环境建设、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工业企业信息化环境建设等方面;第二类是工业应用,共8个指标,涵盖工业企业重要信息系统应用、电子商务应用、生产装备信息技术应用以及工业园区信息化应用等方面;第三类是应用效益,共7个指标,涵盖工业生产效益和水平、创新能力、节能减排水平以及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等方面。

表1 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基本指标体系 2

3

①上表中所有调查数据均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调查行业应为当地总产值排名前4位的重点工业行业,调查企业应为上述每个行业中产值排名前10位的企业和10家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参考《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中小企业的选取由各地自行确定)。 ②装备数控化率是指数控装备占生产装备的比例。 4

二、指标测算方法 根据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基本指标体系,采用无量纲化处理和综合评分法,计算出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计算方法如下: (一)指标无量纲化 为了消除各指标单位不同的问题,首先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计算出无量纲化后的相对值。各评估指标原始值记为ni X (n=年份,i=指标),无量纲化后值记为ni Z 。为了避免某年数据变化过大造成无量纲化值突变,消除数值突变对评估效果的影响,这里采用取对数的方式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考虑到综合计算结果能满足各地自己时间维度上的纵向比较需求,需设定指标基期。选择2010年作为基期,将2010年的全国各省数据的中间值记为(2010)n i Z ==50。2010年之后,第n 年无量纲化后的值为ni Z (n ≥2010): 正指标计算公式50*)]1([)2010(2i n ni ni X X Log Z =+ = 逆指标计算公式50*)]1([)2010(2ni i n ni X X Log Z =+= 其中,对指标体系中“两化融合专项引导资金”指标做特殊处理,“有”则100ni Z =,“无”则0ni Z =。 (二)指标权重确定 指标权重确定采取专家打分法(即Delphi 法)。根据专家意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报告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申请报告 1概述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简称“两化融合”。工信部连续五年开展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评估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制定了GB/T 23020-2013 《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平评估规范》,提出了工业企业两化融合的概念和体系框架。2017年工信部组织制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并于2018年组织制定GB/T 23003《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指南》,开始正式推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适用范围:所有企业,部分领域、行业和规模,经咨询目前主要针对制造型企业。 2申请的意义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申请认证主要有以下优势和益处: 1)企业招投标重要门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证书已开始作为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采购招标加分项,是企业综合实力体现。 2)济南市对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的企业,给予30万一次性奖励,对评定为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示范企业给予100万元奖励。高新区对两化融合 管理体系贯标企业,给予15万元配套补助。(摘自:《济南市促进先进制造业和数 字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济南高新区加快创新创业发展助力新旧动能转换 若干政策实施细则(试行)》) 3)两化融合贯标评定是申请5G工厂、智能工厂的前提条件,是工信部部分项目申报评审的加分或门槛。 4)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投融资授信及社会信用评价体系的重要依据。 3申请条件及费用 3.1申请条件 1)具备良好的信息化应用基础,产供销存实现信息化管理。 2)具备建立实施管理体系的经验,包括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体系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结论:公司完全符合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申请要求。 3.2申请费用 1)整体认证费用3.8万元。

中国区域两化融合评估报告

中国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摘要)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5日】【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研究院)】【字体: 大中小】 为科学衡量全国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准确把握“两化”融合发展规律,正确引导地方深入推进“两化”融合,根据2011年12月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 作会议精神,按照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即“6+1”活动)中“两化融合深度行” 活动的部署,在信息化推进司的指导下,赛迪研究院制定了区域“两化”融合发展 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在评估试点的基础上首次开展了全国区域“两化” 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形成了《中国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 一、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过程 “两化”融合是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的变革过程,涉及理念转变、模式转型和路径创新,其推进工作需要顶层设计和把握。区域发展水平评估是推进“两 化”深度融合的重要依据和抓手,有利于摸清各地“两化”融合发展现状,及时发 现存在问题,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和规律,引导政府部门找到发展方向和实现路径,制定具体有力的推进措施。 2012年初开始启动评估工作,历经前期研究、试点评估、修改完善和评估实施等阶段。 (一)前期研究(1月-2月)。2012年初,成立了评估工作组,开展评估指标体系及方法专题研究。评估工作组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经与 专家讨论和反复修改,按照系统性、可比性、可测度、可扩展的基本原则,初步制 定了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基本指标体系和评估计算方法。 (二)区域试点评估(2月-9月)。2月份评估工作组制定了《区域“两化” 融合发展水平评估试点方案》。3月份,确定了具有区域代表性、具备工作基础和 工作条件的上海市、江苏省、河南省、广东省、重庆市、云南省作为评估试点省市。 6月份试点省市上报了工作方案。8月底至9月初,评估工作组对试点省市的评估 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总结了评估试点工作,并修改完善了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 (三)修改完善(7月-10月)。7月19日和9月21日,评估工作组召开了两次专家研讨会,修改完善评估指标体系。9月18日,信息化推进司组织召开司 局讨论会,再次修改完善评估指标体系。10月底,按照杨学山副部长关于评估工

两化融合模拟试题有答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理论与应用部分分)题,每题0.2516(一)判断题(、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1. 料和产业技术基础(以下统称“四基”)等工业基础能力薄弱,A)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的症结所在。( A. 对 错B. 坚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20252. 中国制造) 人才根本。(B)( A. 对 B. 错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是应对3. 国际竞争格局调整的战略举措,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两)径,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B 化融合) A. 对 B. 错 4.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A(我国已具备了建设工业强国的基础和条件。.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A. 对 B. 错 5. KSF分析是将本行业内成功企业与失败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差

距及造成差距的原因,差别之处就是关键成功因素。(A) A. 对 B. 错 6. 按照《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综合集成主要应评估两化融合环境下跨企业、跨部门、跨业务环节的业务综合和集成情况。(B) A. 对 B. 错 7. 按照《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企业的质量提升、顾客满意、计量等不属于两化融合评估内容。(B) A. 对 B. 错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可以作为信息时代的一个统领性方法论。8.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A) A. 对 B. 错 9.《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2013-2018年)》中的“中小企业两化融合能力提升行动”是面向中小微企业的信息化

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综合服务和专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A)* A. 对 B. 错 10. “供应商及采购管理”、“风险管理”等不属于《中国石化信息化管理办法》里的信息化管理内容。* A. 对 B. 错 答案:B 出题点:管理办法1.1 11. 根据《中国石化信息化管理办法》,未纳入信息化年度** 计划的信息化项目,原则上不立项、不建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A. 对 B. 错 答案:A 出题点:管理办法3.10.3 12. 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 (2013-2018)》,“智能制造生产模式培育行动”目标是面向国民经济重点领域智能制造需求,创新智能制造装备产品,提高重

两化融合评估系统(企业)使用手册

两化融合评估服务系统(企业) 用户操作手册V1.0 指导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 支撑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2015年3月19日

目录 1. 总体流程 (1) 2. 登录/注册 (1) 3. 企业基本信息 (6) 3.1 首次登入评估系统 (6) 3.2 企业基本信息修改 (8) 3.3 修改密码 (8) 4. 上报/修改数据 (10) 5. 公告信息 (12) 6. 技术支持 (13) 附件1:行业和问卷对应关系表 (14) 附件2: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报告(参考样例) (17)

1.总体流程 用户注册->登录评估系统->填写企业基本信息->填报问卷->提交问卷->生成评估报告->等待审核->审核通过->结束 2.登录/注册 操作步骤: a)请打开本省评估系统首页 方式一:请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网址:,打开中国两化融合咨询服务平台的各省级评估服务分平台入口网页,并点击页面中本省链接,如图:

方式二:请在浏览器地址栏直接输入本省评估系统网址,打开登录页,各省网址如下表:

b)请在登录页点击注册按钮,页面跳转至填写注册信息页,如图: 注意:已经在中国两化融合咨询服务平台()注册过账号的用户,可以直接使用之前的账号登录,不需要重复注册(包括贯标跟踪服务系统、评定管理平台系统、工作博客、工作论坛注册的用户都不必重新注册账号,使用已有账号登录即可)。 c)请在注册页面填写用户名、密码、邮箱等必填信息,点击【注册】按钮,页面跳转至 通过邮件确认页,

d)输入用户名、密码、邮箱等必填信息,点击【注册】按钮,页面跳转至通过邮件确认 页,如图: e)登录您的邮箱,收件箱中会收到标题为“注册系统邮件验证”的邮件(如果收件箱中 没有收到,请检查垃圾邮箱中是否收到),打开验证邮件并点击激活链接,可注册成功,页面跳转至注册成功页,如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