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党校作业题 2.政治

党校作业题 2.政治

党校作业题 2.政治
党校作业题 2.政治

《政治学》

第一专题政治 (1)

1.什么是政治? (1)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1)

3.如何理解人类社会政治的辩证历史过程? (1)

4.如何理解政治的社会地位? (1)

5.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提出,政治包括多个不同过

程......请结合《政治学基础》这门课程,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1)

第二专题政治关系 (2)

6.什么是政治关系? (2)

7.如何理解利益、共同利益的内涵? (2)

8.如何理解政治权力关系? (2)

9.简述政治权利的内涵和特性。 (2)

10.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认为,权力是指社会交往中一个

行为者......请结合《政治学基础》这门课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2)

11.英国学者约翰.洛克认为,权利是人与生俱来的天

赋......请根据洛克和马克思的说法,谈谈你对政治权利是如何理解的。 (2)

第三专题政治行为 (2)

12.什么是政治行为? (2)

13.简述政治统治的类型和方式。 (2)

14.简述政治管理的职能和方式。 (2)

15.简述政治参与的途径、方式和发展方向。 (2)

16.意大利政治学家加埃塔诺.莫拲卡在其所著《政治科学

讲义》中提到,“我们只要稍微留意……有时则通过一定程度的专断和暴力手段实现。请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上述这段话的认识。 2

17.《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

出......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2)

第四专题政治体系 (3)

18.什么是政治体系? (3)

19.什么是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 (3)

20.如何理解政党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3)

21.简述政治社团的特征和作用。 (3)

22.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出,“要寻

找一种结合的形式......谈谈对卢梭这段话的认识。. (3)

23.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维尔认为,政党是在选举中

规划广泛问题及提出候选人的一种团体。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为什么? (3)

第五专题政治文化 (3)

24.什么是政治文化? (3)

25.简述政治心理的特点和作用。 (3)

26.简述政治思想的特性和结构。 (3)

27.如何理解政治社会化? (3)

28.古希腊政治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

物......请从政治文化的角度,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 (4)

第六专题政治发展 (4)

29.什么是政治发展? (4)

30.比较分析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的异同 (4)

31.如何理解政治改革? (4)

32.简述政治民主的发展途径。 (4)

33.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开篇指出:“谁是

我们的敌人?......谈谈对这段话的认识。.. (4)

34.《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1981年)在“关

于政策和策略”总结指出……谈谈你对政治革命方略的认识。

4

35.奥地利学者约瑟夫.熊彼得认为:“民主方法是达到政治

决定的一种制度上的安排,在这种安排中,某些人通过竞取人民选票而得到做出决定的权力。” (4)

36.中国政治学者俞可平认为“民主是个好东西”。他说……

请结合你所学,谈谈对这段话的认识。.................................... 4第七专题国际政治.. (4)

37.国际政治 (4)

38.国际政治的主体有哪些? (4)

39.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有何异同? (4)

40.论二战以来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及发展趋势。 (4)

第一专题政治

1.什么是政治?

政治是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3.如何理解人类社会政治的辩证历史过程?

政治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并不是人类社会与生俱来的现象和社会关系。就政治的起源和发展而言,人类社会经历了无政治社会、以非阶级利益差别与公共利益的维护和管理为主要特征的政治社会、以阶级利益对抗和政治统治为主要特征的政治社会、以非阶级性的利益差别的协调与公共利益的维护和实现为主要特征的政治社会,再到无政治社会这样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否定之否定过程,这就是人类社会政治的辩证历史运动。

4.如何理解政治的社会地位?

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现象,政治具有特定的社会定位,这种社会地位是在政治与其他社会现象的相互联系和区别中体现出来。

一、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1、政治是由社会经济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地集中反映:①经济社会的性质决定社会政治的性质;②社会经济的生产、交换方式决定着社会政治活动的原则、方式和社会政治组织的构成方式;③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着社会政治的发展。

2、政治对社会经济具有巨大的能动的反作用

二、政治与法律的关系。

1、共同点:都是上层建筑;共同服务于政治统治阶级和集团

的利益。

2、区别:A.政治是法律的产生和发挥作用的前提。①法律是由特定的政治权力机关制定和认定的社会规范;②法律依靠特定的政治权力强制实施,必须以特定的政治权力作为其力量后盾;③法律必须在相对稳定的社会和政治发挥作用; B. 法律对于政治又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法律的反作用,使之合法化。

三、政治与宗教的关系。

1、政教合一。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宗教会与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发生极其密切的联系,从而形成政教合一的局面,宗教在维护剥削阶级统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逐渐分离。在资本主义社会,宗教与政治逐渐分离。在社会主义社会,宗教已不再支配社会政治生活。

四、政治与道德的关系。

1、区别:①道德是社会形态;②道德不具强制性;③道德常以个人为作用对象

2、联系:①使之为统治者服务;②道德对政治也有积极作用。总之,两者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政治对道德具有巨大的影响和制约力,道德对政治也有积极作用。

5.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提出,政治包括多个不同过程……请

结合《政治学基础》这门课程,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答:这一政治观指出了政治生活的内容、方式方法以及标志。但是它没有提示社会价值权威性分配及其方式方法形成的深层动因,同时,把政治活动仅仅限定于分配性决策,亦具有片面性。

结合《政治学基础》这门课程,政治的含义从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来讲,是指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第二专题政治关系

6.什么是政治关系?

政治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社会利益要求和利益关系而形成的,以政治的强制力量和政治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政治关系是人类社会政治的一般本质内容,其他政治现象则是政治关系的外化和具体表现,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也必然要表现为人类社会政治的发展和变化。

7.如何理解利益、共同利益的内涵?

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共同利益首先是同一社会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和经济地位基础上形成的,是处于同一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中的人们的各自利益的相同部分。共同利益具有公共性,非市场实现性,单一性,相对独立支配性,多重价值复合性等基本特性。

8.如何理解政治权力关系?

政治权力关系,是指不同类型的政权权力之间的联系。政治权力关系首先是指不同政治权力主体的权力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包括按照政治主体的不同要素划分的不同类型政治权力之间的联系。

不同性质的社会公共权力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产物,不同性质的政治权力之间主要是相互否定或相互对立关系,另一方面,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也可能存在妥协或协调关系。

执政党与社会公共权力的关系。从本质上讲,执政党的权力与社会公共权力是一致的,作为执掌社会公共权力的政治力量,执政党的力量在社会公共权力意志形成和实际运行中具有领导地位,它代表本阶级或者阶层的利益和意志,在社会公共权力的运行方向、运行过程中起支配性或主导性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公共权力是特定意义上全社会范围和层次的政治权力,执政党的力量则是执掌该政治权力的政治力量而不是该权力本身,是执掌关系。

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隶属关系基础上的协调关系。常态下,二者之间不存在对抗关系,特定情况下,也可能由一致转向对抗。

立法权力、行政权力、司法权力是社会公共权力的功能性划分,显示的是社会公共权力的横向权力关系。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其权力组织运行遵循着专制集权原则和方式,三者合而为一,集于一体,为权力的执掌者统一运用和行使。资本主义社会一般采取三权分立和相互制衡的关系。随着资本垄断趋势的发展,

9.简述政治权利的内涵和特性。

政治权利就是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及其体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由政治权力确认和保障的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的主张其共同利益的法定资格。

政治权利的特性1.主体的相对个体性2.法定规范性3.权利主体的自主性4.权利义务统一性5.自由价值性。

10.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认为,权力是指社会交往中一个行为

者……请结合《政治学基础》这门课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答:这个定义是把权力看成一种力量,并且指明了权力在人际关系中具有控制和影响的作用特征。但是,它们没有指明权力的来源和基础,因而没有能够提示权力和政治权力的本质。

政治权力形成的基础在于人们的利益。各种实际力量的凝聚源于人们实现和维护其利益的自觉能动活动,当各种实际力量发生对比关系时,一方力量能够超越另一方,使这种力量对比关系转化成一方对另一方的制约关系。

11.英国学者约翰.洛克认为,权利是人与生俱来的天赋……请根据

洛克和马克思的说法,谈谈你对政治权利是如何理解的。

答:洛克的观点是依据自然法理论,认为权利是天然的天赋的。天赋权利说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特权、争取政治平等的斗争中曾起赤积极的历史作用,可是,就其对于权利的解释而言,却是历史唯心主义的,一方面,“出生只是赋予人以个人的存在,首先是赋予他以生命,使他成为自然人”,但并赋予他权利。另一方面,在人类历史上,曾经长期存在着一部分人拥有权利,而另一部分人毫无权利可言的状况,因而天赋权利说既没有揭示权利的社会本质,也不符合历史事实。

马克思认为政治权利具有权利义务的统一性。政治权利是由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的有机构成,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是一切政治权利内容的两个方面。政治权利的权利义务的统一性,肇始于共同利益的相对统一性,也是政治权力的扩展性在政治权利形成过程中作用的结果。政治权利的权利义务的统一性体现在:第一,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是不可分割和对应存在的。第二,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是互为条件的。第三,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在量上是同等的,社会成员拥有多达的政治权利也就相应的承担多大的政治义务,反之亦然。第四,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的最终指向都是共同利益的实现。第三专题政治行为

12.什么是政治行为?

政治行为是政治关系的直接动态表现,它是人们在特定利益基础上,围绕着政治权力的获得和运用、政治权利的获得和实现而展开的社会活动。

13.简述政治统治的类型和方式。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统治的类型划分应该以政治权力主体及其利益为标准,根据这一标准,可以把社会政治统治划分为奴隶主阶级的政治统治、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等剥削阶级的政治统治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治统治。

政治统治的方式,是政治权力主体建构、维护和巩固政治统治的方式,也是政治权力主体实施政治统治的方式。主要有:1.强治方式;2.法治方式;3.绩治方式;4.理治方式;5.德治方式;6.心治方式。

14.简述政治管理的职能和方式。

政治管理的职能,即政治权力在政治统治的前提下,对于社会运行和发展所承担的任务。其职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现社会共同利益。二是协调和规制利益矛盾和利益关系。

政治管理方式是政治权力对社会进行管理的方式、方法和途径的总和。自然经济条件下,政治管理具有父权管理特色,具有高度集权性,以血亲关系基础上的伦理规则为管理依据,具有强烈的人治特点,以单一的直接行政方式进行。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管理方式具有契约管理的特性,是有限权力与有限责任的管理,以市场经济理性为基本依据,以法制方式进行,既具有直接行政的命令手段,具有法律、法规、政策等手段。

从管理行为方式看,政治管理的方式主要有政治规划、政治决策、政治组织、政治指挥和政治监控。

15.简述政治参与的途径、方式和发展方向。

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1.政治投票,2.政治选举,3.政治结社,4.政治表达,5.政治接触,6.政治冷漠。

政治参与的发展方向,政治参与作为民主政治的内容,本质上是与政治统治相联系的政治参与发展的历史趋势,从资本主义社会公民的政治参与到社会主义的政治参与,最后发展到无阶级社会的政治参与,那时已无所谓政治参与,而是全社会的自我管理。

16.意大利政治学家加埃塔诺.莫拲卡在其所著《政治科学讲义》中

提到,“我们只要稍微留意……有时则通过一定程度的专断和暴力手段实现。请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上述这段话的认识。

答: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析方法出发,政治统治的类型晾充政治权力主体及其利益为标准。根据这一标准,可以把社会政治统治划分为奴隶主阶级的政治统治、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等剥削阶级的政治统治,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治统治。

剥削阶级对于被剥削阶级的统治,是由剥削者建立的统治,这些剥削者凭借着对生产资料和社会物质财富的占有率而掌握和控制着政治权力,由此实施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经济剥削阶级和政治压迫,实施对社会的控制和支配,以维护和实现其利益,维持其社会政治地位。

17.《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

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从政治统治到政治管理,再到政治治理,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国家治理理论的魅力不仅在于其将民主、参与、协商、分权、责任、人权、平等、合作等诸多美好的价值融入其中,而且在实践过程中展现出其相对于垂直统治的巨大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国家管理的成本与风险。

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建立的一系列与西方不同的制度体系以及体制机

制,适应了中国国情和发展要求。

中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意味着对各个领域的管理与建设都应该革除积弊、相互借鉴、创新治理模式,实现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治理,中国共产党就是要通过构建上下互动、多层协调、全面推进的方式,创造有利于国家治理顺利推进的制度空间。

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指不断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增强依法按照制度治国理政的本领,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能力和水平。

如果说“国家治理体系”解决的是国家治理的制度性框架问题,那么,“国家治理能力”则是为了解决如何切实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独特功能问题。国家治理体系与特定国家的政治制度密切联系,国家治理体系从根本上说是体现了国家治理的属性和类型。而国家治理能力的建设属于治理体系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具有一定的从属性和灵活性。在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进程中,只有具有健全的国家治理能力,国家治理体系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否则极有可能成为空中楼阁。

第四专题政治体系

18.什么是政治体系?

政治体系是政治关系的组织实体和制度的体现,是社会政治组织和政治制度的有机构成,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社会政治组织,二是政治制度。

19.什么是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它构成了一个国家根本的政治制度,主要体现为国家最高统治权力的形成方式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形成形式。

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是指国家的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机关、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的构成方式,它是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在国家组织结构形式和原则上的体现。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分为单一制国家和复合制国家。

单一制国家是由若干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组成的统一主权国家。复合制国家是由若干独立的国家或政治实体通过某种协议而组成的联合体。

国家机构的设置原则是指统治阶级在组织国家机构时所确定的不同职能的国家机构的相互关系原则,主要有三类: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议行合一原则。

20.如何理解政党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政党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

第一,政党是阶级的组织,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第二,政党是阶级的先锋队组织。

第三,政党具有特定的政治目标纲领。

第四,政党具有特定的组织和纪律。

21.简述政治社团的特征和作用。

政治社团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变动和执行过程的社会团体。

政治社团的特征1.政治社团的利益和目标较为单一、具体。2.政治社团是社会成员按特定规则形成的政治组织。3.政治社团参与政府的政策过程、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修订和实施。4.政治社团是群众性政治组织。

政治社团的作用

政治社团作为政治性的利益集团,在政治生活中具有象征性功能、意识形态的功能、提供情报的功能、工具性功能、经济性功能以及政治社会化功能。

22.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出,“要寻找一种结

合的形式……谈谈对卢梭这段话的认识。

答:卢梭用这句话来阐述社会契约理论的宗旨。这一宗旨成为后来民主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在因素,该理论的积极意义是勿庸置疑的。从另一方面讲,该理论所具有的理想甚至空想的色彩,实际上代表了人类对民主的完美期待。现实中的社会制度,虽然能够基本切合实际的的社会经济条件,但依然存在着种种不足,需要不断完善。

社会契约说实际上反映着资本主义的利益交换方式和交换关系。可是,由于自然状态和社会契约都只是历史的虚构,因而关于国家的社会契约观点是历史唯心主义的。

23.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维尔认为,政党是在选举中规划广泛

问题及提出候选人的一种团体。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为什么?

答:不认同。

这一定义并没有说明政党为何可以成为选举工具,同时,它把政党仅限于选举工具,实际上忽略了政党的其他社会政治功能,忽视了政党是某些利益访华团维护实现自己利益的工具。

第五专题政治文化

24.什么是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是政治关系的心理的和精神的反映,它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对于政治的感受、认识和道德习俗规范的复杂综合。

25.简述政治心理的特点和作用。

所谓政治心理就是社会成员在社会政治实践中对社会政治关系及其表现出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和政治发展等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映,具体表现为人们对政治关系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愿望和信念等,构成了社会成员的政治性格。

政治心理的特点

1.政治心理是社会成员对于社会政治现象的感性认知。

2.政治心理显示着特定利益主体的利益倾向。

3.政治心理反映着直观政治现象。

4.政治心理具有潜在积淀性。

政治心理的作用

1.政治心理影响政治权利和政治权力的形成和发展。

2.政治心理是产生政治行为的中介环节。

3.政治心理是社会政治形势的晴雨表和政治权力作用的依据。

4.政治心理是政治发展的影响因素。

26.简述政治思想的特性和结构。

政治思想的特性

1.政治思想是人类对于政治现象的理性认知

2.政治思想集中体现特定利益主体的利益要求。

3.政治思想反映着深层的政治现象的逻辑关系

4.政治思想具有相对独立性。

政治思想的结构就是政治思想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可以分为内容结构、思维结构和水平结构。

从内容结构上看,主要有对人的研究、对人所赖以存在的现实政治体系的研究,对政治发展的探讨。政治思想的思维结构看,包括对政治现实的事实判断和描述,对政治现实的因果分析,对政治现实的价值判断。政治思想的理论层次结构上,包括单一性的政治结论,专门性的政治结论与综合性的政治结论。

27.如何理解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是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

政治社会化的特点

1.政治社会化是人们从事政治实践的过程。

2.政治社会化是人们成长为政治人的过程。

3.政治社会化是人们认识政治与政治文化的传习过程的统一。

4.政治社会化是人们主客观相互作用和不同政治社会化阶段相互作用的过程。

5.政治社会化具有手段性的特点。

政治文化是通过特定的媒介传递的,因此政治社会化也是通过这些媒介完成的。概括起来,这些媒介主要有家庭、学校、特定的政治符号、大众传播工具、社会政治组织、政治实践。

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1.利益因素。2.政治权力因素。3.政治权利因素4.社会经济发展水平。5.社会文化因素。6.政治事件。7.政治社会化媒介的作用方式。

28.古希腊政治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请

从政治文化的角度,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亚里士多德明确地将人性、人的心理要求引入以政治学之中,从人的本性出发,解释了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这种分析有一定道理,但是没有把政治心理到特定的社会关系密切中,没有联系人们的政治实践活动来确定政治心理的含义,因此,是唯心主义的,缺乏社会的深刻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确定社会精神现象和心理现象,必须考虑到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作用。

第六专题政治发展

29.什么是政治发展?

政治发展本质上是政治关系的变革和调整,其实质是在利益和利益关系变化和发展的基础上,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力关系、政治权利和政治权利关系、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相互关系的变化发展。30.比较分析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的异同

政治革命就是在社会利益矛盾对抗的基础上,社会政治力量为变更政权和社会利益关系而反抗既有政治权力和政治统治的激烈活动。政治革命的特征有四,1.政治革命是不同利益的冲突和对立。2.政治革命是政治力量的对抗和角逐。3.政治革命是政治权力的变更和夺取。4.政治革命有人民群众的参与和加入。5.政治革命是一种短暂而急剧的变革。政治革命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暴力革命和非暴力革命的和平过渡。

政治改革就是指政治关系的调整和完善,换言之,也就是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关系中共同利益的要求、利益矛盾状况,根据社会成员对于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旨在改进政治体系,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其政治统治的政治过程。政治改革的特征包括:1.政治改革基于社会利益关系中的利益矛盾。2.政治改革是对于政治权力关系和政治权利关系的调整。3.政治改革由政治权力主体发起和领导。4.政治改革是有计划有步骤地政治变革5.政治改革是渐进而缓慢的进程。6.政治改革以和平的方式进行。

31.如何理解政治改革?

政治改革就是指政治关系的调整和完善,换言之,也就是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关系中共同利益的要求、利益矛盾状况,根据社会成员对于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旨在改进政治体系,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其政治统治的政治过程。

政治改革的特征包括:

1.政治改革基于社会利益关系中的利益矛盾。

2.政治改革是对于政治权力关系和政治权利关系的调整。

3.政治改革由政治权力主体发起和领导。

4.政治改革是有计划有步骤地政治变革

5.政治改革是渐进而缓慢的进程。

6.政治改革以和平的方式进行。

32.简述政治民主的发展途径。

不同的社会经济基础、利益关系、和政治统治是政治民主的经济和政治基础,决定着政治民主的性质。政治民主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社会形态、历史条件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容,从人类政治民主的发展历史来看,政治民主的发展具有政治民主的基础性建设、制度性建设和公民教育三条基本途径。

33.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开篇指出:“谁是我们的敌

人?……谈谈对这段话的认识。

毛泽东同志这段话主要是说政治革命的战略问题。政治革命的战略是指革命力量根据社会利益状况和政治力量对比情况,确定政治革命的目标、任务、方针和途径。他研究的是政治革命的规律,主要涉及的是结盟对象、孤立对象、打击对象,以及所要达到的目的等问题。在战略问题中,最重要的是组织力量,以实现所规定的政治革命目标。

34.《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1981年)在“关于政策

和策略”总结指出……谈谈你对政治革命方略的认识。

政治革命的方略,是政治革命的战略和策略的总和。在人类政治革命的历史上,政治革命的战略和策略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制定正确的政治革命的战略和策略的要求是:P309-310的(1)到(4)段。

35.奥地利学者约瑟夫.熊彼得认为:“民主方法是达到政治决定的

一种制度上的安排,在这种安排中,某些人通过竞取人民选票而得到做出决定的权力。”

请你结合所学政治民主理论,谈谈对熊彼得这段论述的看法。

熊彼得把民主看成是人民投票决定权力的归属。由于熊彼得的理论把民主限定于人民对政治精英的选举上,所以有被称为“精英民主理论”。就其现实性来说,精英民主实际上反映了大垄断集团控制社会政治的现状。从理论上那个来说,精英民主理论却是西方民主理论的倒退,一方面,它把民主仅限于政治选举,大大消弱和减少了民主的政治含义,另一方面,它把少说政治寡头控制的社会政治成为民主政治,本身就是对民主的悖论。

民主是在特定的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基础上,保障公民政治权利得到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在阶级社会中,他表现为一特定阶级利益为基础,平等实现社会成员政治权利的国家形式。

36.中国政治学者俞可平认为“民主是个好东西”。他说……请结合

你所学,谈谈对这段话的认识。

围绕下面来回答:民主就是在特定的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基础上,保障公民权利得到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政治民主是政治权力确认和保障的政治权利得以平等实现的政治形态,是政治发展的目标。高度的民主是人类社会实现高度政治文明的标志。/政治民主以特定政治统治的确立为前提、政治民主与市场经济紧密相关、政治民主以公民权利的自由和平等为核心原则、政治民主以多数决定作为基本规则、政治民主以间接民主和直接民主为基本实施方式、政治民主以法治作为实施条件和保障。

第七专题国际政治

37.国际政治

国际政治是国际社会中的政治现象,是社会政治在国际社会和国际领域的具体和特定体现。是国家、国际组织和其他国际政治主体之间政治关系的总和。

38.国际政治的主体有哪些?

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和其他政治主体。

39.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有何异同?

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的联系:

1.各国在国际政治关系中的利益要求,是其国内政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统治阶级利益的对外延伸。

2.各国在国际政治关系中的力量,是体现一国政治的综合国力在国际政治中的运用。

3.各国的对外政策和活动,归根到底是为国内政治服务的。

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的区别:

1.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的利益构成和内容有所不同。

2.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在政治主体方面有重要区别。

3.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在政治权力关系构成方面存在重大区别。

4.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在政治权利关系方面存在重大区别。

40.论二战以来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及发展趋势。

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

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以及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体。

陕西省委党校政治理论考试要点

政治理论 1、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和具体科学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研究的对象不同,但二者紧密联系。一方面,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另一方面,具体科学又受哲学的指导。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物质世界时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运动时无条件的、永恒和绝对的,静止时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因而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喝相对的。承认相对静止时理解运动、理解物质多样性的条件;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是把事物区别开来进行科学分析的前提。否认运动的绝对性,把静止绝对化是形而上学;只承认绝对运动不承认相对静止,则是形而上学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3、量变和质变: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量变表现为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连续性。量变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是指事物保持自己的数量界限。质变和量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的范围。在度的范围内是量变,超出度的范围是质变。 4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体现和巩固着原来量变的成果,又必然引起新的量变,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量变和质变又是相互渗透的。事物由量变转化为质变,又由质变转化为量变,如此相互交替,不断推动事物变化和发展,这就是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 5、矛盾普遍性的含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运动。 6、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表明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这一规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生产力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能否产生及其发展变化的方向;另一方面,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归根结底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都起作用的普遍的客观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客观依据。 7、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辩证发展规律:在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相互作用、矛盾运动中,经济基础始终是起决定作用的,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即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辩证发展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8、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在我们党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党的群众观点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干部的权利是人民群众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党要依靠群众又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前进的观点。 9、物质资料的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所谓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改造自然和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是因为,首先,人类要生存就需要食物、衣服、住房等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这些生活资料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才能获得。其次,只有物质资料生产发展了,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活动才能得到发展,从而人类社会才能发展。 10、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的枢纽:劳动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对于科学地区分使用价值和价值,建立劳动价值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的科学基础。弄清劳动二重性理论,才能科学地理解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具体劳动怎样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抽象劳动怎样创造新的价值和剩余价值,有利于更好地把握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理论也是以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基础的。 11、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的作用:在私有制为基础的 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的作用有三个方面:(1)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着社会生产,也就是调节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这个作用是通过竞争和价格的波动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供求关系的不断自发调整而实现的。(2)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会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各个商品生产者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并在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就要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结果会促进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价值规律的作用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不同商品生产者的生产调节时不同的。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有的商品生产者越来越富有,有的则在竞争中失败和破产。 12、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剩余价 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它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的动机;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及其灭亡的全过程;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及其灭亡的全过程。 31、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对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叫利 润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它。 13、国家垄断资本对经济调节和管理的目标:①维持 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②维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反映资本价值的增值程度,它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因而,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的高低取决于:剩余价值率的高低、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不变资本的节省状况。 14、股份公司的性质和股票:股份公司,是资本以股 权的形式联合经营的现代企业。它是适应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需要的一种资本的组织形式。因此,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股票是它的持有者向股份公司投资入股并借以取得股息收入的凭证。股票持有者根据股票的票面金额定期从股份公司获得的收入,叫股息。股息是股份公司所得利润的一部分。股票是一种特别的商品,它本身没有价值,由于可以在市场上买卖,因而有价格。股票价格,是通常所说的股票行市,主要由股息和利息率决定,用公式表示:股票价格=股息/利息率。在一般情况下,股票价格变动,与股息的变动成正比,与利息率的变化成反比。 15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①基本实现条件是,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用公式表示是:Ⅰ(V+m)=ⅡC。从基本实现条件引申出以下两个条件:②第一部类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不变资本的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是:Ⅰ(C+V+m)=ⅠC+ⅡC。 ③第二部类所生产的全部生活资料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 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的之和。用公式表示为:Ⅱ(C+V+m)=Ⅰ(V+m)+Ⅱ(V+m)。 16、国家垄断资本对经济调节和管理的目标:①维持 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②维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③维持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稳定 17、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 1

党校在职研究生经济管理考试重点

经济管理的二重性由马克思首先提出,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泰罗是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在资本主义管理史上,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其理论主要集中体现在作业管理和组织管理方面。作业管理三项管理方法:1、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法;2.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3.实行刺激性的差别计件工资制。组织管理三项方法:1、把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设立专业计划部门,按照科学的规律制定计划,管理企业;2、实行职能工长制;3、利用例外原则进行管理控制。 古典管理思想: 法约尔:经营和管理概念不同,经营是指导或引导一个整体趋向于一个目标,包括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六项活动。管理只是经营活动中的一项,包括五个要素或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梅奥是人群关系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内容:1、工人是复杂的社会系统成员,不仅是经济人,更是社会人,不仅有经济动机,更有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要,因此必须从社会和心理方面寻找提高工人积极性的办法。2、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管理者只重视正式组织是不够的,还要充分认识到非正式组织的作用,注意在正式组织的效率逻辑与非正式组织的感情逻辑之间搞好平衡,充分发挥每个人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3、生产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即士气,士气越高生产效益越高,管理者要通过对职工满足度的提高来激励职工的士气。 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和归属上的需要、地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赫茨伯格提出双因素理论。一类是外部因素,如基本工资、工作安全以及周围关系等,这类因素一般不构成强烈激励,叫保健因素;一类是内在因素,包括工作本身、成就、晋升等,这类因素满足个人发展或自我价值实现,是真正的激励因素。 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西蒙,认为管理的关键在于决策,因此管理必须采取一套制定决策的科学方法。主要论点: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根据决策的性质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根据令人满意的准则进行决策;组织设计的任务是建立一种制定决策的人-机系统。 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动力原理、能级原理、时空原理。 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要素或子系统)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并处于一定环境中的有机集合体。 系统原理:任何管理对象都是一个特定的系统。现代管理的每一个基本要素都不是孤立的,既在系统之内,又于其他系统发生各种形式的联系。为了达到现代科学管理的优化目的,必须对管理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 人本原理:一切活动均应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 人本原理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运用:必须遵循人本原理,从保护人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人的合理意愿,维护人的基本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把各级各类管理人员和所有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才能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一是建立适宜的体制,二要创造良好的环境,三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积极促进人才流动。 经济管理的职能:预测职能、决策职能、计划职能、控制职能、监督职能、激励职能。 经济预测:1、含义:对客观经济过程的变化趋势所做出的预料、估计和推测。是经济决策和经济计划的前提,是正确认识经济环境及其变化的必要条件,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必要保证。 2、遵循原则:系统性原则、连续性原则、类推原则。 3、一般程序和步骤:确定预测的目的和任务;收集和分析有关资料;选择预测方法,进行预测计算;对预测结果惊醒评定和鉴别。 4、方法:定性分析预测法、定量分析预测法。 经济决策:1、含义:指人们在经济管理活动中,对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发展规划、行动方案、改革策略和重大措施等作出的选择和决定。2、程序:调查研究,提出问题;确定目标、拟订方案;方案评估、择优决断;实施决策,追踪反馈。3、重要意义和作用:经济决策是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它决定着不同层次、不同范畴的经济活动的发展方向;它贯穿经济管理的整个过程;决策的正确与否,决定着经济建设的成败和经济效益的高低;经济决策对社会政治和人们的心理也产生重大影响。

中党复习题库-中级党校

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本科生入党公开答辩会部分题库 (供中党复习用) 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实施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以下简称《土地改革法》)于1950年6月由中央人民政府正式颁布实施。它为指导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 6、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包括哪两个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结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中国基本国情,确定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7、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基本法律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简称《婚姻法》)于1950年5月由中央人民政府正式颁布实施。它是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基本法律。 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举行时间 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今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 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任务 它的任务是集中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制定中国人民自己的宪章,组织中国人民自己的中央政府。 11、什么构成了制定共同纲领的理论基础和政策基础,实际上规划了建设新中国的蓝图。 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和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 12、1940年初毛泽东发表哪部著作,初步指明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为“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新民主主义论》 13、我国的最高政权机关是 国家最高政权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4、我国的国体、政体、政党制度、国家结构形式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它的政体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它的国家结构形式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在单一制国家中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些制度完整、系统地构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15、建国纲领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 国体和政体,是建国纲领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16、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党什么? 共产主义者同盟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是 开国大典指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盛大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 18、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是 苏联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 19、哪个协议的签订,维护了祖国的统一,促进了各民族的团结和西藏内部的团结,完全符合西藏人民的利益和要求,也完全符合全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20、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

《政治学原理》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三) 二、选择题 51、下列组织属于邦联制的是( ABD) A、欧洲共同体 B、独联体 C、俄罗斯联邦 D、东南亚国家联盟 52、为了有效消除执政者的欲望,防止执政偏向,亚里士多德提出了(ABD)等一系列的权力制约方法。 A、限任 B、监督 C、法治 D、选举 53、纵观各国的宪法,以下的(ABCD)体现了法治原则。 A、司法独立 B、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各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予。 54、马克思主义认为( A)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A、专制君主制 B、立宪君主制 C、二元君主制 D、寡头制 55、从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政体形式主要有(ACD)。 A、苏维埃政权形式 B、委员会政权形式 C、巴黎公社政权形式 D、人民代表大会政权形式 56、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 AD)的产物。 A、私有制 B、社会契约 C、社会共同体 D、分工 57、( C )是政府的灵魂。 A、权威性 B、有机组织性 C、阶级性 D、公共性 58、( D )原则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问题。 A、权力制约原则 B、法治原则 C、法制原则 D、人民主权原则

59、作为1787年美国宪法主要起草人的( A)指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不是天使而是人,因而防止把某些权力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给予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侵犯的必要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 A、汉密尔顿 B、华盛顿 C、杰斐逊 D、潘恩 60、( B )指出:在专制政府中国王便是法律,同样地,在自由国家中法律便应成为国王。 A、杰斐逊 B、潘恩 C、汉密尔顿 D、华盛顿 61、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力体系外自发形成的一种自治社会,以其( AD)为特点。 A、制度化 B、平等性 C、组织化 D、独立性 62、政党形成于19世纪初期,它的产生是现代( D)政治发展的产物。 A、委员会 B、君主立宪 C、精英民主 D、议会民主 63、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的工人阶级政党( D)。 A、第一国际 B、社会工人党 C、共产党 D、共产主义者同盟 64、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 C )政党的典型。 A、核心会议型 B、支部型 C、单位化 D、代表性 6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中的民主党派属于(D)。 A、在野党 B、反对党 C、执政党 D、参政党 66、( A D )是多党制的典型。 A、法国 B、美国 C、日本 D、意大利 67、作为社会(或市民社会)构成的主要角色,( C D)是现代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政治现象,是现代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0年中央党校政治学原理考研模拟试题

中共中央党校202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入学考试模拟试题 科目代码:631科目名称: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1.政治人; 2.政治权力; 3.行为主义政治学; 4.市民社会; 5.政治发展; 6.正义; 二、简答 1.政治学在多大程度上成为科学; 2.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内容; 3.政治合法性的基础; 4.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关系; 三、论述 1.简述政治参与的作用; 2.简述政治民主化的三次浪潮; 考研专业课答题技巧: 扫一扫,分享更多的考研资料 ?答题基本要求 1、全面 全面,是指完整地回答出所有的得分要点,没有遗漏。一般来说,在专业课考试中,基本理论知识的考查对绝大多数考生并不构成威胁,通常都能获得基本

分数。但要得到高分应尽量答得全面一些,涉及到一些细小的知识点比如年代、人名、论著名,最好知道几个就写几个,因为这种题型考的就是记忆。简答一般不须展开,最重要的要答得全面,这种题型绝对是踩点给分。因为原则上,阅卷时按点给分,有点有分,没点没分。 2、准确 准确,是指采用标准、规范的用语进行语言表述,表达严谨。专业课是考查你的专业素质,因此既要全面,是每个方面都有所涉及,又要严谨有深度,在每一点上都要分析的透彻,令人信服,展现你扎实的专业功底。 3、逻辑性强 逻辑性强,是指答题要点之间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特别是论述题,要有知识点的适度展开。论述题题目一般最后出现,往往分值较高,临场发挥比较大,有两个最常出现的问题: 一是不能很好地组织和展开对问题的理论分析。专业课考试目标之一是考查大家在专业领域中进行学术研究的潜力,不能对问题进行有条理、有层次的科学分析就不能得到较高分数。 二是对现实问题和本专业的学术研究不了解。这样的考生难以适应将来的学习和研究工作,因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本科生阶段的学习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前者具有更强的研究性质。因此,在答这类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基本理论和观点的掌握,思维逻辑的清晰,同时也要兼顾语言的组织和表达。 4、卷面整洁 说到卷面的整洁,首先肯定是要保证我们的书写清晰,至少要让阅卷老师能毫不迟疑地认得出你写的是什么。除此之外,帮帮还想要提醒大家的是,卷面上任何反常的细节,都可能被怀疑作弊试卷。毕竟被怀疑作弊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大家一定要多加注意。 ?各题型答题技巧 如果报考院校有提供考试样题和参考答案,请大家仔细研读。这部分内容是最接近真题和最接近阅卷答案的材料。可以说,出题人已经把阅卷答案示范给我们看了。千万不要怀疑,什么这个答案写的如此简单,字数少之类。因为阅卷是按点给分的,而不是看你写了多少个字。

党校在职研究生现代管理学习题及答案

现代管理学 一、概念题 1、管理的人本性管理要处理人与物的关系、物与物的关系,但最根本的是要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人是管理的决定因素。任何管理都要从人的本性和人的需要出发,把提高人的素质、处理人际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放在中心位置,把关心人、尊重人、培养人、发展人作为管理的最终目的。 2、管理的创新性管理不仅是进行共同劳动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必要条件,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种劳动,这种劳动不仅参与创造价值,还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管理创新性还在于管理本身也是不断变革不断创新的社会活动。通过管理的变革,不但能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创造新的生产力。技术革命必然要求管理变革,科学管理使新技术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真正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管理的综合性管理是一个复杂的控制过程,他要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并要运用多种手段综合解决各种复杂的矛盾,处理各种复杂的关系,以达到系统的协调和管理目标的实现。 4、职能制管理机构就是单位各级管理部门除领导人外,还建立相应的职能机构,这些职能机构在自己所管的业务围有权向下级组织下达指示和使命。优点是提高了管理的专业化程度,缺点是容易形成多头领导、不符合统一指挥的原则。 5、管理的权变观念:是指在管理条件和管理环境不断发展变化的前提下,组织应因人因事因时因地权益应变,采取与之相应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的观念。其核心容是管理效果完全取决于组织与环境之间的适应性。

6、管理的系统观念:是指管理主体自觉的运用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对管理要素、管理组织、管理过程进行系统分析,旨在优化管理的整体功能,取得较好效果的观念。 7、管理的战略观念:是指管理主体在管理实践中从全局和长远出发,对管理客体和管理过程进行总体谋划的管理观念体系。是管理主体对战略的地位、作用反复认识的强化。 8、沟通激励:是指管理者同群众打成一片,彼此之间感情融洽,信息沟通,相互依赖了解,会形成一种巨大的激励力量。 9、尊重激励:指的是管理者以平等的态度、同志的感情,对待被管理者,它包括信任、尊重、支持三个互相联系的方面。 10、表率激励:就是管理者以自身的模行动来激励人们,领导者的模行为是对群众的无声命令,会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概括起来就是,要求下级和群众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要求下级和群众遵守的,自己必须首先遵守。11、战略方针:是管理主体为实现战略指导思想和长远战略目标而规定的基本要求,具有针对性、配套性、可变性的特点。 12、战略指导思想:是对战略体现的一定历史时期事物发展的全局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律所进行的高度概括。因此是一个战略的总纲,是确定战略方针、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的依据,是整个战略系统的灵魂。 13、管理过程中的监督:是指管理主体为了获得较好的管理效益,对管理运行过程中的各项具体活动所施行的检查审核、监督督导和防患促进的一种管理活动。 14、事前监督:是指某项管理活动未实施之前,对其决策、计划、执行方案

省委党校现代企业管理作业题及解答

第一专题作业题 作业题-- 1.什么是企业战略?(简答题) 答:企业战略是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条件分析,为求得企业的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的谋划。 作业题--- 2.企业战略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全局性;长远性;整体最优性;风险性;社会性。 作业题---- 3.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内容。(重点,并学习教材17页---战略目标的内容)答:(一)确定企业战略管理框架。企业战略管理过程可以为两个阶段:企业战略规划阶段;企业战略实施阶段。(二)规定企业使命(企业哲学和宗旨)。企业使命是指企业存在的目的或理由,因而应该能够将企业赖以生存的经营业务与其他类企业的业务区分开来。 企业哲学——经营的哲学理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企业宗旨——创造顾客和为顾客服务(三)确定企业方针政策(总则、准则和依据),决定企业建立战略目标、战略方案及实施的框架结构。(四)建立与选择企业战略方案。企业战略方案的建立一般包括以下过程:1.提出企业的战略目标;2.确立企业战略方案评价标准; 3.建立、比较和选择备选战略方案; 4.评估风险。 作业题---4.企业增长型战略(重点)。 答:1.密集增长战略 密集增长战略主要有三种形式: 市场渗透;市场开发;产品开发。 2.一体化增长战略 一体化增长战略是研究企业如何确定其经营范围,主要解决与企业当前活动有关的竞争性、上下游生产活动的问题。 3.多元化增长战略 多元化增长战略是相对于集中化、专业化增长战略而言的一种常用战略。 作业题-----5.企业竞争战略的类型及其特征(重点) 答:(一)总成本领先战略。可获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能有效抵御来自竞争对手的抗争;能对抗强有力的买方;给潜在进入者设置障碍;有效应付来自替代品的竞争。(二)差异化战略。形成品牌忠诚;给企业产品带来较高的溢价;削弱顾客的讨价还价能力;比对手处于优势地位。 (三)重点战略 企业选择产业内一个或一组细分市场,并量体裁衣,使其战略为选定的市场服务,而不是为其他细分市场服务。 第二专题作业题 作业题---- 1.什么是SWOT分析法(简答题) 答:“SWOT”就是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英文字头的缩写。优势劣势——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实力及其与对手的比较。机会威胁——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其对企业的可能影响上。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

政治学原理#作业答案

基本信息 试卷号:9811 作业名称:第一次作业 学生学号:17 学生:爽 第一次作业 试题总分:100 单选题 单选题:(共25道试题,每题4分) 1.在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学说成为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最相匹配的政治意识形态。 A.墨家 B.儒家 C.法家 D.道家 2.威权主义的政府如果政治体系腐败不堪,效率低下,无法维持政治稳定的局面,并且无法吸收新生社会力量时,则有可能发生()。 A.政变 B.政治改良 C.政治革命 D.政治改革 3.实行()的国家往往采用单名选区制。 A.一党居优制 B.两党制

D.一党制 4.()在《自由与繁荣的国度》中指出:“分析旧自由主义纲领与新自由纲领之间的区别最简单、最直观的方法是看它们如何理解平等问题”。 A.诺齐克 B.米瑟斯 C.罗尔斯 D.哈耶克 5.美国政治学家()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这一定义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 A.马克斯·韦伯 B.戴维·伊斯顿 C.汉密尔顿 D.哈罗得·拉斯韦尔 6.()是政治权力主观构成要素中最为基本的要素。 A.组织 B.能力素质 C.身份资格 D.理论与策略 7.()理论认为,就是人民统治,即所谓的“人民当家作主”。 A.自由 B.代议制

D.间接参与 8.()理论是现代的主流理论,也是现代通行的宪政制度的理论基础。 A.代议制 B.直接参与 C.精英 D.多元 9.虽然解决矛盾或危机的方法很多,但在政治制度中, ()则是最根本的途径。 A.监督 B.选举 C.弹劾 D.罢免 10.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 A.多党制 B.两党制 C.一党居优制 D.一党制 1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中的党派属于 ()。 A.在野党 B.反对党 C.执政党

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管理专业绝密复习提纲

1.企业的目标:社会贡献、市场、利益与发展、成本、人员培训 2.企业的责任:对员工、对社区、对生态环境、对国家、对消费者 3.履行社会责任的对策:a.加强教育、培养理念、提高意识b.建立评价体系c.加强研究工作、完善法律制度、企业发展 4.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分工、弹性、效益、激励、动态、创新、可持续 5.企业管理系统的特点:统一的生产经营目标、可分性、层次性、独立性 6.分工的好处:提高效率、减少损失、利于革新、利于管理 7.企业管理学的特点:一般性、多样性、历史性、实践性 8.西方管理理论的四个阶段:传统、科学、行为、现代 9.泰勒的管理思想和理论: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2.运用科学的方法代替旧的管理经验。3.核心问题是人在精神和思想上彻底变革。 10.管理的职能:决策、计划、组织、控制、领导、激励 11.梅奥人际关系学说: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提高士气是生产率的关键、存在非正式组织 12.马斯洛需要:生理、安全、感情、社会地位、自我实现 13.现代管理阶段的学派:管理过程、经验、系统管理、决策理论、管理科学、权变理论 14.决策影响因素:环境、过去决策、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组织文化、时间 15.计划编制的程序:收集材料、任务分解、结构分析、综合平衡、下达计划 16.组织的要素:共同的目标、人员与职责、协调关系、交流信息 17.组织高效化标准:管理效率高,层次合理、信息准,利于决策、人员任用合理、目标和计划分解有保障 18.组织设计的依据:战略、环境、技术、规模和发展阶段 19.组织设计的原则:因事与因人设职结合、权责对等、命令统一、有效管理幅度和层次、集权和分权结合 20.组织结构的基本模式: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 21.扁平结构的特点:幅度大,层次少:信息传递快、信息准、下属主动积极 22.控制的过程:确立标准、衡量绩效、纠正偏差 23.领导的作用、素养:指挥、协调、激励。品德、知识、能力、心理 24.激励方式:目标、参与、领导者、关心、公平、认同、奖励、惩罚 25.国企改革历程:扩权让利78-84、利改税84-86、承包制90、现代企业91-94 26.现代企业制度含义:企业制度的现实形式、若干具体制度构成(法人、产权、组织、管理)、法人制是基础、产权制是核心、公司制是主要形式 27.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领导、人事、财会、破产) 28.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意义:利于政企分开、利于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利于国资保值增值、利于规范经营行为、利于走向国际市场 29.理想的公司治理结构标准:给企业家自主经营空间、从股东利益出发非私利、给投资者流动权利 30.公司治理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人,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 31.法人治理结构的内部制衡:股东和懂事委托、董事和经理委托、四者制衡 32.现代企业环境保证:完善市场体系(商品、金融、劳动力)、健全法律制度、社会保障、转变政府职能(直接管理变宏观调控、管理企业变管理市场、) 33.企业文化的内涵:1它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2.中心是人本文化3方式是软性管理4任务是增强凝聚 34.企业文化的特点:民族、客观、独立、综合、历史 35.企业文化结构: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观念层(观念决定其它层、制度是其它中介、物质层是体现 36.企业文化功能:导向、凝聚、激励、约束、辐射 37.企业战略四要素:经营范围、资源配置、竞争优势、协调作用 38.企业战略特点:全局性、指导、长远、竞争、稳定、风险 39.企业战略的层次:公司战略、经营战略、职能战略 40.企业战略的管理过程:分析、选择与评价、实施与控制 41.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生产、产品、推销、市场营销、社会营销 42.选择目标市场的模式:单一市场集中化、有选择的专业化、产品专业化、市场专业化、完全覆盖 43.市场定位战略:特色、利益、用途、用户、竞争者、产品种类、质量 44.市场营销组合决策:产品、价格、分销(渠道)、促销(广告、销售促进、人员推销、公关) 45.生产过程的特征:生产技术(离散型和连续型)、产销关系(分离、结合)、产品与工艺的标准化程度 46.生产过程组织的客观要求:连续性、比例性、节奏性、适应性 47.清洁生产的意义: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丰富发展企业管理思想 48.生产能力的分类:设计、查定、有效的生产能力 49.影响生产能力的因素:固定资产的数量、有效工作时间、生产效率、技术工艺特征、生产与劳动组织 50.提高质量的意义:消费者权益的保障、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的战略因素 51.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质量检验20-40、统计质量管理50-60、全面质量管理60以后 52.质量管理的内容:确定方针和目标、建立质量体系、开展质量控制和保证、进行质量改进 53.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观点(TQC):持续改进、实现全过程质量管理、全员性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全面、用户第一、预防为主、一切用数据说话

党校第 1 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作业题(参考答案)

陕西理工大学党校第 1 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作业题 (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指导思想是什么? (1)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2)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2、党的根本宗旨是什么?共产党员应如何践行党的根本宗旨?(1)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人为民服务。(2)如何践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就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创造性地开屉工作;坚持实事求是,不断深化改革;就要抓住机遇,真抓实干。其次,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看得高于一切。当个人利益和人民的利益发生矛盾时,要无条件地服从党和人民利益,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利益。再次,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要积极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善于把党的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做到遇事同群众商量,虚心向群众请教;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勇于同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作斗争。当前特别要坚决反对和克服各种

消极腐败现象,取信于民。 3、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什么?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风、与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4、什么是“两学一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1)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2)重大意义: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利于夯实执政基础。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利于激活党员细胞。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利于强化基层堡垒。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包括哪些内容?如何理解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辩证关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三大方面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 (2)坚持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是无产阶级政党理论上成熟的重要标志。党的纲领鲜明地展示了党的奋斗目标,规定了党的根本任务,是党全部主张的集中反映,是党的阶级属性、政治倾向和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只有坚持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才能充分认识

政治学原理作业1 答案

政治学原理作业 1 答案:一,我认为对政治权力而言,权力制约与道德制约都很重要,权力制约是外力作用,道德制约主要是靠掌握权力的主体自身的反省,联系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买车风波这一案例,我认为权力制约更好,道德制约也应起辅助作用. 二,制约政治权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民主政治立法和行政立法,健全监督制约权力的法律体系.(1)完善规范权力主体方面的立法.(2)抓紧行政程序立法.(3)完善廉政方面的法律.(4)完善监督方面的法律,以避免权力的滥用. 2.搞好内部权力分解,建立科学的权力制衡机制.对一些重要的权力,必须加以分解,交由不同的部门和人员交叉分工序行使,使之在分工序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互相监督制约,从而改变由同一部门或同一个人多项职能揽于一身,一个人说了算的做法. 3.推进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应运用行政手段,教育手段,法律手段等多种方法和途径深入宣传,广泛发动,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采取硬性措施,推动公开办事制度的深入实行. 4.强化以权力制约权力,建立有力的监督机构.(1)在现有体制下,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应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以使各监督机构协调行动,形成监督合力.(2)强化行政监察机关的地位和职权.提高行政监察机关的规格,设立"行政监察委员会",(3)在纪检监察机关双重领导体制的基础上,强化其垂直领导关系,逐步过渡到以垂直领导为主,以保证其独立履行监督职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5.还要强调社会监督,其途径和方式包括有公民监督,社会团体监督以及舆论监督.公民监督是一种对国家管理的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方式;舆论监督是一种宪法权利,舆论监督需要立法保障,兼具私益与公益的双重性质,舆论监督行为需要法律限权. 政治学原理作业 2 个人讨论提纲:(根据给出的小组提纲挑选一部分作为自己的个人提纲) 联系实际的例子:(根据给出的多个例子任选一例,如果同学们能想出例子更好) 1,诸如报刊,杂志,网络和电视等大众媒体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就是扮演的社会监督角色.媒体以调查,报道和评论等舆论形式揭发政府体系中的有些不作为和不法行为,成为了遏制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力武器.比如2003年3月,中国中部湖北省青年孙志刚在南部的广州市因为没有携带任何证件外出,被当地一个公安派出所收容,并被殴打致死.这一事件被新闻媒体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最终,涉案人员全部被依法严惩.此外,这一事件的被曝光也加速了中国政府废除旧有的强制收容制度而改为自愿接受救助的步伐."孙志刚事件"只是中国众多新闻舆论监督案例中的一个例子. 2,哈尔滨"宝马撞人事件",一领导干部的儿媳在与一卖葱的农妇发生争执以后,其驾驶的宝马汽车突然往前冲出,农村妇女被当场撞死,还有12个人受伤.后被新闻媒体曝光,肇事者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3,山东的"市长下跪事件".山东妇女李玉春因为举报济宁市副市长的劣行,并公布了这个官员下跪的丑态,而备受全国舆论的关注. 小组讨论提纲: 1,社会监督所具有的功能(1)社会监督的预防功能.社会监督不仅具有外在的对权力在支配权力过程中各种行为的约束功能,而且还能通过把权力与责任联系在一起,建立起权力主体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权力主体必须承担行使权力的后果与责任,这样也促使了权力主体审慎地运用权力. (2)社会监督的矫正功能.一旦用权失误发生,社会监督机制会诉诸于规定的程序及时调整,以减少用权失当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和损失.另外,通过社会监督还可以及时发现国家在管理机构,管理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缺陷,逐步完善整个政治体制的建构. (3)社会监督的惩戒功能.社会监督要求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和救济途径与之相配合,作为它的坚实后盾和可靠保障. (4)社会监督的保健功能.社会监督作为一种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它形式上是广大社会成员对少数处于执政地位者的权力制约,本质上却是社会成员对于政治体系的之中利益表达以及对公共利益的一种维护方式. (5)社会监督的教育功能.社会监督对于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增强公民的民主参与意识,提高公民的政治行为能力都是大有帮助的. 2 2,如何发挥社会监督的功能发挥社会监督功能的途径有三个: (1)公民监督,主要是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主人"对"社会公仆"的直接监督. (2)是舆论监督,社会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采取多种形式,表达

完整word版,2019年四川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学原理》模拟试题(内部资料)

2019年四川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学原理》复习模拟试题 (内部资料) 1.政治的含义和本质(名词解释) 政治涵义的共同特点:(1)政治带有强制的特征。(2)国家和政府制度应该是政治的重要内容。(3)政府或公共权力是政治的核心。因为权力是强制的基础,没有权力也就不存在强制。政治的本质。就是争取、维护、调整或分配不同的阶级或集团的利益。政治就是人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围绕国家政权或公共权力进行的活动,由此产生的关系。政治的主体是特定的社会集团和个人。这里的集团是指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阶级、阶层、利益集团、党政民族地区等。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权力。国家作为暴力机器,是一种具有强制性、主权性和权威性的力量。因此,谁掌握了国家权力,谁就会在政治斗争中取得主动地位。政治的主要内容,是政治主体的活动和相互关系。只有围绕国家政权或公共权力的社会活动才是政治活动,才会构成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换句话说,政治行为就是人们利用国家权力追求利益分配的行为。

2.政治的作用(简答) 政治属于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决定,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但是,政治是上层建筑的主体部分,它有相对的独立性,政治关系对上层建筑的其它部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它不仅是法律关系的基础和前提,而且对文化、道德等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和制约力。 1.政治关系的含义(名词解释)政治关系是指政治主体之间围绕国家政治权力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它包含以下三种含义:(1)政治关系是指政治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2)政治关系是围绕着国家权力而形成的社会关系。(3)政治关系的根本目的是追求自己的利益。 2.政治关系的特征(简答) (1)客观性。政治关系有上层建筑决定的根本特性说明,政治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存在,而不是人们的主观意志决定的。(2)复杂性。政治关系的复杂性是由政治主体的多元性和利益的多元性决定的。(3)变动性。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治主体的变化、外部条件的变化,都会引起政治关系的变化。 3.政治角色(名词解释):政治角色是指与政治参与者特定的政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现代管理学试题

2003级《现代管理学》试题参考 《现代管理学》试题(一) 一、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管理职能在管理中具有什么地位? 2、管理客体为什么具有可控性? 3、管理系统观念包括哪些内容? 4、评价在管理中具有什么作用? 5、在管理中掌握和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二、辨析题(先回答对或错,l分;然后简述理由,5分。每题6分,共30分) 1、管理的自然属性受一定的社会制度和阶级关系制约。 2、管理目标与一般所说的目标在涵义上是相同的。 3、现代管理学就是管理学界通常所说的领域管理学。 4、实施过程中的协调等同于指挥。 5、管理中所实行的控制多是闭环控制,所采用的控制原理主要是反馈原理。 三、论述题(30分) 现代管理要经历怎样的一个过程? 联系实际论述在这个过程中决策的地 位和作用。 四、案例题(20分) 用所学的现代管理学知识阐述山东水泥厂所抓的几项管理工作给予的启示。 山东水泥厂始建于1972年,年设计能力55万吨,是全国67家重点水泥企业之一。自1978年投产后,由于诸种原因,一直处于落后亏损状态,是全国建材系统有名的老大难。1989年累计亏损达4000万元。1990年春,调整了该厂的领导班子,张才奎同志任党委书记兼厂长。为了扭转亏损局面,以张才奎同志为首的厂领导班子狠抓了以下几项管理工作: 1、抓好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班子整体素质,增强班子的号召力。该厂领导认为,只有失败的决策,没有失败的企业;只有落后的领导,没有落后的群众。有半点“软、散、懒、贪”的领导班子,即使企业基础再好,条件再优越,最终也会误入歧途,坐吃山空陷入困境。 2、建立目标责任制,增强干部队伍的战斗力。该厂围绕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做了大量探索和实践,实行了全方位目标管理责任制。每个干部岗位都有量化的职责,干部升降看政绩,政绩大小有考核,考核依据是指标。除考核指标外,每年让职工代表对包括厂长在内的所有厂级、中层干部进行民主评议,听取职工对干部的思想作风,廉政建设方面的评价意见。这种指标量化考核与民主评议的方法,一方面为使用和培训干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另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文化素质。 3、坚持依靠职工办企业,开展求实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增强职工的向心力。总的原则是:重实效、讲实话、办实事、不搞形式主义、不摆花架子。做思想政治工作时,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用人心换人心。该厂领导认为,不关心职工的领导是一个不称职的领导,只有领导关心职工,职工才能关心企业,关键是领导对职工既能严格要求又要体贴入微。

网上党校练习题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第十期网上党校考试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1911年爆发的( B ),是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 A、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五卅运动 2、( C )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A、辛亥革命 B、护国运动 C、五四运动 D、二次革命 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 B )在上海举行。 A、1921年7月1日 B、1921年7月23日 C、1921年7月31日 4、发展党员,必须经过党的支部,坚持(B)的原则。 A、集中吸收 B、个别吸收 C、广泛吸收 D、统一吸收 5、党的支部委员会对申请入党的人,要注意征求党内外有关群众的意见,进行严格的审查,认为合格后直接提交(B)讨论。 A、上级党委 B、党支部大会 C、支部委员会 D、支部书记 6、预备党员必须面向(B)进行入党宣誓。 A、党支部所有成员 B、党旗 C、党徽 D、支部书记 7、党员预备期满,具备条件的,可以按期转正,但是需要继续考察和教育的,可以延长预备期,但不能超过(B)。 A、半年 B、一年 C、一年半 D、两年 8、党组织讨论决定问题,必须执行(A)原则。 A、少数服从多数 B、成员服从领导 C、下级服从上级 D、个人服从集体 9、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B )。 A.新民主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社会主义 D.旧三民主义 10、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D)组成的图案 A、斧头 B、火炬 C、五星 D、锤头 1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 A )几个重要时期。 A、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B、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C、国民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D、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