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2019年省委党校政治理论

2019年省委党校政治理论

《政治理论》复习参考题型

①八大本领: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八大本领。

②“五位一体”是十八大报告的“新提法”之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③"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④两个维护: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坚决维护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既是根本政治任务,也是根本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的集中体现。

一、概念

1.按劳分配:与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相适应的分配方式。基本要,以劳动为尺度进行个人收入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2.党的三大优良作风:1.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2.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3.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

3.独立自主:指国家的主权是独立的,不允许任何外来的干涉与侵犯,每个国家都有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地、自主地处理本国对对外的一切事务。独立自主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正确处理国共关系的原则,是哲学思想的重要容和活的灵魂之一。

4.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

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要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特别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实体经济、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措施,来解决我国经济供给侧存在的问题。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P95):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适用于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崭新的国际关系准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6.集中制: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是高度和高度集中地统一,是正确规党政治生活、处理党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具体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 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 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9.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11.实事: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

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1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实行工业国有化,剥夺剥夺者。(2)从粮食垄断、禁止私人买卖粮食到余粮征集制,国家以低价购买农民的“余粮”,以保证城市居民和红军有饭吃。(3)限制市场和私人贸易,实行商业国有化。(4)推行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生活差距。(5)实行劳动义务制和劳动军事化,贯彻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涵: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二、辨析题

1.“发展才是硬道理”,这里说的“发展”是指经济发展。

错误。(1)“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同志在总结了社会主义事业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所得出的科学论断,是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

(2)发展必须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并发挥其优越

性,实现民富国强,说到底都必须以经济实力为基础。国际竞争说到底是经济实力的竞争。经济发展是整个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3)“发展才是硬道理”,不仅仅是指经济发展,而是包括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包括了理论观念的创新和人的全面发展。

2.按劳分配是与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相适应的分配方式。

正确。按劳分配是与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相适应的分方式。按劳分配的基本要,以劳动为尺度进行个人收入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在公有制企业部,劳动者以企业为单位统一经营公有生产资料,以货币形式统一分配劳动成果;在农村则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分配。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通过两个层次体现出来的:一是在全社会围的收入分配中,按劳分配占最大比重,起主导作用;二是在公有制经济围劳动者的总收入中,按劳分配收入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实行按劳分配,是坚持社会主义的重要容。实行按劳分配,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3.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P166

正确。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从根本上解除了传统思想认识的束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明确了前进方向。

4.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根本条件。P149

正确。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共产主义社会是以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为基础和前提的。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明确提出:“共产主义是没有人剥削人的制度,产品极大丰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按需分配,没有极大丰富的物质条件是不可能的。要实现共产主义,一定要完成社会主义阶段的任务。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使社会物质财富极丰富了,才能为彻底消灭阶级、消灭城乡差距、消灭自发分工、消灭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创造条件。

5.经济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P85)

错误。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工作既包括党的思想教育,也包括党对群众的思教育,本质上是群众工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命线。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6.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P244

正确。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错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只具有确定性。P42

错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实践标准又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同意。判断任何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只能靠实践。实践是区别真理和谬误的唯一标准,从根本上说是确定不移的,因而是绝对的。但是,每一具体历史阶段上的实践总是有局限性的,不可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即使已为实践所证实的理论,和客观实际的符合也只具有近似的性质。因此,实践标准又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性的一面。

9.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目的。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根本任务和目的

1、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消灭剥削,消除贫富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10.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进行思想政治工作。(P87)

正确。思想政治工作是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因此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来进行,结合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一道去做。首先,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要结合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一道来做,是由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其次,这是由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决定的。再次,这是由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决定的。

11.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改变了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错误。尽管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从根本上说,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没有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

体人民共同富裕,仍需付出长期的艰苦努力。

12.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P190)

正确。第一,先进进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思想保证。

第二,先进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第三,先进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13. 一个国家的革命和建设只能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P109)

错误。一个国家的革命和建设主要是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要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以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为辅。一个国家革命的发生、发展和胜利,主要取决于因,取决于本国的客观条件和革命政党、革命人民的主观努力。革命不能输出,革命也不不能输入。唯物辩证法认为,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因起作用。这一原理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的哲学基础之一。

在革命时期,我党坚持依靠自己的努力,主自力更生,最终实现了革命的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同样独立自主地搞建设,在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路线指引下,建立了一个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尔后的进一步现代化莫定了基础。

在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时,也十分注意争取尽可能多的国际援助,认为国际援助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一个必要条件,认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打开对外工作的新局面,挫败各类封锁、鼓励中国的政策。

14.政策策略来源于实践,因此不需要到实践中去检验。P90

错误。政策策略来源于实践,也要到实践中去检验。认为,实践是检验政策策略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同时他还认为,政策策略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决定并为发展生产力服务的。因此,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检验一切政策策略好坏和作用大小的根本标准。凡是有利于生产

力发展的政策和策略。就是正确的政策和策略,否则,就不是正确的政策和策略。

15.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P226)

正确。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自党成立以来,它带领各族人民完成了新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国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慘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

三、简答题

1.一国两制:“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中国共产党为解决祖国地和和平统一的问题以及在、澳门恢复行使中国主权的问题而提出的基本国策。即在中华人民国,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整个国家的主体,同时允许、、澳门保留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政策以“一个中国”为原则,并强调“中华人民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2. 简述列宁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P54)

一、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二、要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摆在首位

三、应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利用和发展商品、货币和市场

四、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五、及时地把改革提到日程上来

3.简述列宁主义的建党学说。(P48)

一、党是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组织。

二、党是一个有组织的高度集中统一的整体。

三、党实行集中制原则。

四、党是无产者的阶级联合的最高形式。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P12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形成的根本依据和理论基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始终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总依据,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个最大的国情和最大的实际,由此来思考和解决当代中国的一切问题。

一、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新的阶段性特征.

三、始终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5.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阐述。

答: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正确方向;

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精神动力;

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正确处理人民部矛盾,保障经济建设和其他工作顺利进行;

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提高人的思想政治水平,防止和克服各种资产阶级思想对革命队伍的侵蚀;

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帮助人民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P244)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坚持人体地位。

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四、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五、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7.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P244)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成完善的党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8.如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P1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间正道,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实实现人民幸福。对此,我们必须要倍加珍惜、充满自信、坚定不移。

第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必须头脑清醒,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第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

第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必须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

9.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P185)

第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清除原有政治体制弊病的需要。

第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化的需要。

第三、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适应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的需要。

10、思想政治工作的容。P88

思想政治工作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任务的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艰苦创业精神教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和科学精神教育。

11.新主义革命“新”在何处。(P61)

那么,这种新主义革命“新”在何处呢?在《新主义论》中作了比较全面的回登。第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第二,革命领导权不同,不再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第三,革命的前途不同,它不造成资产阶级专政,而造成各革命阶级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在上述区分中,革命领导权是区别新旧革命的主要标志。由于革命领导权不同,就导致了指导思想、革命力量、发展前途等方面的不同。

12、新形势下加强和规党政治生活的根本遵循和重点。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要管党必须从党政治生活严起。

新形势下加强和规党政治生活,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着力增强党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着力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着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

力,着力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努力在全党形成又有集中又有、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新形势下加强和规党政治生活,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关键是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领导层组成人员必须以身作则,模遵循党章党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率先垂、以上率下,为全党全社会做出示。

13.运用唯物辩证法应当注意的原则。(P44)

第一、坚持考察的客观性,客观地运用概念的灵活性。概念的灵活性,是由客观事物本身的灵活性决定的。客观地运用它,就是唯物辩证法,而主观地运用它,就是折衷主义和诡辩论。

第二、坚持联系的全面性,把握事物全部关系的总和。正确地运用唯物辩证法,就要把握事物的全部关系的总和,防止抓住个别事例以偏概全,以个别现象歪曲事物的本质。

第三、坚持两点论基础上的重点论,把握事物联系中主要和次要、主流和支流之间的区别。a 世界上的各种事物甚至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所处的地位及其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只有抓住起决定作用的主要因素,才能把握事物的主流和本质。

第四、坚持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正确处理运动和静止的辨证关系。诡辩论割裂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认为既然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运动变化之中,都是相对的,那么就没有什么稳定性和绝对性可言,犯了把相对绝对化的相对主义错误。对客观辩证法而言,必须坚持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14、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容。P187

第一、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

第二、推进协商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第三、完善基层制度。

第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第五、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第六、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四、论述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牢固树立的发展理念。(P247)

第一,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培育发展新动力,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拓展发展新空间,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构建发展新体制,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第二,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增强发展协调性,必须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第三,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

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第四,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必须丰富对外开放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

第五,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2.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立足点和战略部署。(P241)

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竟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回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系统部署。

第一、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第二、加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第三、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第四、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第五、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第六,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3、如何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P235

1.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2.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3.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4.加强党的制度建设。

5.加强党的反腐倡廉建设。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是积极发展党,增强党的创造活力。

四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五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积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

六是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七是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八是严明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4、.实现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P228)

历经革命、建设、改革,我们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在历史发展的新时期,世情、国情、党情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我们党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面临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因此,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这是实现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的强有力保证。

第一、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

第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既深刻反映了国际国形势的发展变化对党的建设的新要求,也是我们党以及世界上其他执政党成败兴衰的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第三、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由我们党的性质所决定的。

5、试述新形势下加强和规党政治生活的基本容。(P251-254)

1.坚定理想信念。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3.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

4.严明党的纪律。

5.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

6.坚持集中制原则。

7.发扬党和保障党员权利。

8.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

9.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

10.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11.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12.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6、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理论。P179

一是关于国家政权性质的思想。中华人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专政的国家。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国家政权组织形式。集中制是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来解决民族问题,对、澳门实行“一国两制”和特别行政区制度。

二是关于政治发展道路的思想。中国的政治发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政治,需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决不能放弃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要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三是关于人民的思想。中国的是人民,其实质是人民当家做主。人民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是中国制度的基本框架,集中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四是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法治是的体现和保障。必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要求,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必须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必究,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五是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的必然要求。要适应经济基础深刻变化和人民意识不断增强的客观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的制度化、规化和程序化。

六是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思想。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在要求。人权是具体的、相对的,不是抽象的、绝对的。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始终高度重视人权问题,尊重国际社会关于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同时根据中国国情,切实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依法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不断提高人民享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利的水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容十分丰富,还包括多党合作思想、维护国家政治稳定思想、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思想、“一国两制”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的思想、阶级阶层思想、民族思想等。

7、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P186

我过的政治体制改革,既有明确的政治方向和长远目标,又有阶段性的使命和任务。第一,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方向和长远目标是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从1980年开始,我们党始终明确地把发展社会主义政治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方向、长远目标。

第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需要根据时代特点和群众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阶段性目标。1986年,同志具体阐述了改革近期目标。“第一个目标是始终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第二个目标是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第三个目标是调动基层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党确定了改革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的近期目标。

第三,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要进一步具体化不同历史阶段的任务。具体而言。20世纪80年代的主要任务是实行党政分开、进一步下放权力、改革政府工作机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完善社会主义政治的若干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90年代的主要任务是行政管理体制机构改革、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新世纪的主要任务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

完善决策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维护社会稳定等重大任务。

8、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P146

2014年9月5日,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总书记提出了一个崭新论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一命题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最新发展。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这一社会主义政治本质的最根本保证,离开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就是一句空话。人民当家做主不能自发实现,不是靠朴素的意识和本能就能实现的。人民的实现,必须靠科学理论的指导、正确步骤的制定,只有党的领导才能为人民当家做主的实现创造雄厚的基础。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本质的最重要的核心力量,离开了党的领导,社会生产力就不会得到充分的解放与发展。在21世纪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重要的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激发和凝聚社会创造力。离开了党的领导,就会犯颠覆性错误,生产力的发展就会遭受破坏。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最强有力的基石,离开了党的领导,共同富裕就是海市蜃楼。为了实现共同富裕,我们党作了艰苦努力,始终强调政府承担的促进共同富裕的责任,并已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

第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和谐这一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最切实的引导者,离开了党的领导,社会和谐就是空中楼阁。中国共产党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引领者,在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过程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9、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的领导力量P226

一、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第一,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二,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由党的五大优势决定的。(理论优势、政治优质、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

第三,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现实的需要。

二、实现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必须坚持党的性质和纲领。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第二,中国共产党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第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四,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有机统一。

三、实现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

第一,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

第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既深刻反映了国际国形式发展变化对党的建设新的要求,也是我们党以及世界上其他执政党成败兴衰的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第三,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