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汽车拖拉机构造教案(职中)

汽车拖拉机构造教案(职中)

汽车拖拉机构造教案(职中)
汽车拖拉机构造教案(职中)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拖拉机汽车构造原理专业:农业机械

三穗职校培训中心

2012年9月13日

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

中文:拖拉机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编号

英文:Principle of Automobile Engine 学分 2

授课教师职称教授

课程性质学位课(√)必修课()选修课()

授课对象专业、层次和班级:2012农业机械专业共 2 个班

课程学时34 学时周学时 2 学时起止周1—18

学时分配理论讲授:34 学时;实验:0 学时;上机:0 学时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践课()考核方式考试(√);考查()

使用教材教材名称:内燃机学

作者:周龙保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00年

主要参考资料及指定参考书《内燃机原理》主编:刘永长出版社: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 《内燃机原理》主编:蒋德明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

《汽车发动机原理》主编:陈培陵人民交通出版社

《汽车拖拉机发动机》主编.董敬(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3 《汽车发动机原理教程》刘峥、王建昕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火花点火发动机的燃烧》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年,蒋德明主编。《汽车新能源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年,边耀璋主编。

《内燃机习题集》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1991年,[日]竹内龙三主编。《汽车发动机原理课件》编制:徐斌

《汽车发动机习题库》编制:徐斌

审核

意见

教务主任(签字):

年月日

周次第1-2 周日期2012年9月3日、12

节次第一章

周次

第3-4 周

2012年9月20日、28

节次第一章

授课内

本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及课程安排介绍,

汽车发动机发展历史及技术发展情况。

授课学时4学时

教学目

了解内燃机发展历史和技术概况,掌握内燃机的分类和各种类型发动机的特点教学重

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历史,内燃机的分类和各种类型发动机的特点

教学难

教具

媒体使

电子教案与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

讲授

包括复习旧课、引入新课、重点难点讲授、作业和习题布置、问题讨论、归纳

总结及课后辅导等内容的时间分配(100分钟或150分钟)

课程简介,教学安排,教学大纲介绍等

一、一、内燃机发展历史简介

1.1.第一台内燃机的出现,四冲程发动机工作过程的发明。

2.2.汽油机、柴油机、转子发动、增压发动机的产生

3.3.燃料的发

二、二、内燃机技术的发展及其新技术

1.1.汽油机与柴油机技术的不同发展阶段

2.2.新技术的介绍

柴油电控燃油喷射、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技术、高能点火、多气门、可变技术、排气净化新技术、发动机增压中冷与强化、灵活燃料、混合动力用小排

量发动机、稀燃与速燃、发动机综合控制、新型燃烧室

、内燃机的分类和各种类型发动机的特点。

思考题

作业

授课内容第一章性能指标与影响因素

授课学

4学时

教学目的学会示功图表示方法,掌握性能指标与影响因素,机械损失与效率,内燃机的热平衡,提高内燃机动力性与经济性的途径

教学重

功图表示方法,性能指标与影响因素,提高内燃机动力性与经济性的途径教学难

性能指标与影响因素

教具

媒体使

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

教学方

讲授法

教学过程包括复习旧课、引入新课、重点难点讲授、作业和习题布置、问题讨论、归纳总结及课后辅导等内容的时间分配(100分钟或150分钟)

1.示功图表示方法与制取

2.示功图与指示性指标

3.发动机有效性能指标

4.机械损失与机械效率

5.提高汽车发动机动力性能与经济性能的途径

重点介绍:指示指标和有效指标及机械损失概念及个指标的计算方法,提高发动机动力性能与经济性能的主要途径。

思考题

作业

1,2,3,5,7,10,11

周次第5-6周日期2012年10月11日、

18日

节次第二章

授课内发动机的工作循环授课学

4学时

教学目的掌握内燃机的理论循环、实际循环及其差别,掌握各种循环热效率分析,学会循环参数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分析

教学重点内燃机的各种热力循环及其热效率分析,实际循环特点,热力学模型的理论分析

教学难

循环参数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分析教具

媒体使

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

教学方

讲授法

教学过程包括复习旧课、引入新课、重点难点讲授、作业和习题布置、问题讨论、归纳总结及课后辅导等内容的时间分配(100分钟或150分钟)

一、一、研究理论循环的目的

1、用简单公式阐明热力学参数间关系,明确提高tη、t P途径;

2、确定tη极限判断实际内燃机经济性和工作过程进行完善程度及改进潜力;

3、有利于比较各种热力循环的经济性。

二、二、理论循环假设

1、工质是理想气体,其物理常数与标准状态下的空气物理常数相同;

2、工质在闭口系统中作封闭循环;

3、工质的压缩及膨胀是绝热等熵过程;

4、燃烧是外界无数个高温热源定容定压向工质加热,工质放热为定容放热。

三、三、理论循环

1、定容(Otto)循环

汽油机按等容循环工作,燃烧速度高,简化为Otto循环。

2、等压(Diesel)循环

低速柴油机,高增压柴油机,m ax

P限制,燃料大部分在上止点后燃烧。

3、混合循环

高速柴油机,燃料部分在上止点附近燃烧,部分在上止点后燃烧。

四、实际循环分析

五、热力学模型的理论分析

思考题

作业

3-1,3-2

周次第7 周日期

2012年10月27日节次第三章

授课内

发动机燃料特性授课学时2学时

教学目的掌握汽油与柴油燃料的特性、汽油柴油燃料特性对发动机的影响,学会理论空气量和化学计量空燃比计算];

教学重点汽油与柴油燃料的特性,汽油柴油燃料特性对发动机的影响,理论空气量及其计算。

教学难

汽油与柴油燃料的特性,汽油柴油燃料特性对发动机的影响。教具

媒体使

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

教学方

讲授法

教学过程包括复习旧课、引入新课、重点难点讲授、作业和习题布置、问题讨论、归纳总结及课后辅导等内容的时间分配(100分钟或150分钟)

1.发动机能源概述;

2.燃料及其热化学性质;

3.燃料燃烧化学分析。

目前世界汽车能源状况介绍[3],碳氢燃料分类[3],汽油与柴油燃料的特性[1],汽油柴油燃料特性对发动机的影响[1],理论空气量和化学计量空燃比计算[2];残余废气系数的概念及影响因素[2]。

思考题

作业

3-4,3-5,

周次第8-9 周日期

2012年11月3日、11节次第四章

授课内容换气过程授课学

5学时

教学目的掌握四冲程内燃机换气过程特点,学会分析换气损失、泵气损失及其影响因素,。教学重点 1.四冲程内燃机进排气过程;2.内燃机增压技术;3.二冲程内燃机换气过程。

教学难点四冲程内燃机换气过程;换气损失、泵气损失及其影响因素,充气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教具和

媒体使用

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包括复习旧课、引入新课、重点难点讲授、作业和习题布置、问题讨论、归纳总结及课后辅导等内容的时间分配(100分钟或150分钟)

四冲程内燃机换气过程[1];换气损失、泵气损失及其影响因素,充气效率及其影响因素[1];增压对发动机动力性与经济性的影响,增压的主要方式,增压技术的优劣[1];涡轮增压器与发动机的匹配[2];二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3];二冲程发动机实际压缩比、几何压缩比及冲程损失系数的概念,换气方式的分类与应用,换气质量评价[1]。

思考题作业

周次第10-11 周日期节次第五章

授课内容混合气形成和燃烧

授课学

5学时

教学目的掌握缸内的空气运动特点,了解气道评价方法,湍流及其尺寸,湍流影响因素;熟知掌握火化塞点火过程,燃烧机理;扩散燃烧与预混燃烧各自特点,着火条件及其影响因素;点燃式内燃机的正常燃烧各个过程分析;掌握不同工况下燃烧过程的特点,点火提前角影响因素分析;点燃式内燃机的非正常燃烧分析;了解点燃式内燃机的燃烧室设计要点;掌握压燃式内燃机的燃烧个过程分析;压燃式内燃机的燃烧室设计要求、主要形式;燃烧室结构的匹配。

教学重

燃烧机理,扩散燃烧预混燃烧,非正常燃烧等

教学难点扩散燃烧与预混燃烧各自特点,着火条件及其影响因素;正常燃烧各个过程分析;火焰传播速率,层流、湍流火焰传播速度极影响因素;不同工况下燃烧过程的特点,点火提前角影响因素分析;非正常燃烧分析。

教具和

体使用

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教学方

讲授法

教学过程包括复习旧课、引入新课、重点难点讲授、作业和习题布置、问题讨论、归纳总结及课后辅导等内容的时间分配(100分钟或150分钟)

1.缸内的气体流动;

2.点燃式内燃机的燃烧分析;

3.点燃式内燃机的燃烧室;

4.压燃式内燃机的燃烧分析,

5.压燃式内燃机的燃烧室。

缸内的空气运动,涡流、挤流、滚流和湍流[1]*;切向气道、螺旋气道及气道评价方法,湍流及其尺寸,湍流影响因素[3]*;火化塞点火过程,燃烧机理[1];扩散燃烧与预混燃烧各自特点,着火条件及其影响因素[1];点燃式内燃机的正常燃烧各个过程分析[1];火焰传播速率,层流、湍流火焰传播速度极影响因素[2];不同工况下燃烧过程的特点,点火提前角影响因素分析[1];点燃式内燃机的非正常燃烧分析[1];点燃式内燃机的燃烧室[2]*;压燃式内燃机的燃烧个过程分析[1];压燃式内燃机的燃烧室设计要求、主要形式;燃烧室结构的匹配[3]*。

思考题作业

周次第11-12 周日期节次第六章

授课内容燃料供给与调节

授课学

6学时

教学目的掌握燃料供给与调节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柱塞泵燃料喷射过程,几何供油规律和喷油规律以及喷油规律的分析;了解喷油泵、喷油器结构与参数选择;学会分析异常喷射—二次喷射、穴蚀、不稳定喷射;掌握速度特性与校正方法、机械式调速器工作特性;柴油机电控高压喷射系统、原理、组成和优缺点;学会点燃式内燃机供给系统—原理、组成。

教学重

柱塞泵燃料喷射过程,几何供油规律和喷油规律以及喷油规律的分析;

教学难点柱塞泵燃料喷射过程,几何供油规律和喷油规律以及喷油规律的分析,异常喷射;速度特性与校正方法、机械式调速器工作特性。掌握速度特性与校正方法、机械式调速器工作特性;柴油机电控高压喷射系统、原理、组成和优缺点;

教具

媒体使

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

教学方

讲授法

教学过程包括复习旧课、引入新课、重点难点讲授、作业和习题布置、问题讨论、归纳总结及课后辅导等内容的时间分配(100分钟或150分钟)

1.供给系统概述;

2.燃料喷射过程;

3.喷油泵结构与参数选择;

4.喷油器结构与参数选择;

5.异常喷射;

6.调速器的工作特性与匹配分析;

7.点燃式内燃机供给系统;

8.柴油机电控高压喷射系统。

思考题作业

周次第13 周日期

2012年12月16日节次第七章

授课内容发动机使用特性与匹配

授课学

3学时

教学目的掌握发动机速度特性、负荷特性和万有特性分析;学会万有特性曲线绘制和应用;发动机功率标定与大气修正方法;掌握如何更好地发挥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发动机与汽车之间的合理匹配;学会发动机性能参数的调整和优化方法

教学重

发动机速度特性、负荷特性和万有特性分析,

教学难点发动机速度特性、负荷特性和万有特性分析;如何更好地发挥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发动机与汽车之间的合理匹配

教具

媒体使

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

教学方

讲授法

教学过程包括复习旧课、引入新课、重点难点讲授、作业和习题布置、问题讨论、归纳总结及课后辅导等内容的时间分配(100分钟或150分钟)

1.发动机的特性;

2.发动机与工作机械的匹配。

了解固定式发动机、船用主机、车用发动机工况特点、发动机特性的概念及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指标与工作过程参数之间的关系。掌握发动机负荷特性的定义、用途及制取方法,汽油机、柴油机负荷特性分析和比较。掌握发动机速度特性及外特性的定义、制取方法和曲线历程分析。掌握外特性的意义、发动机扭矩储备系数、功率储备的概念。掌握柴油机使用调速器的必要性、二速调速器和全速调速器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调速特性的定义、制取和曲线历程分析、调速器的工作指标。掌握万有特性的制取方法和应用,理解发动机与汽车的匹配分析。

思考题作业

汽车构造授课教案

汽车构造教案 本书教学目的和任务近几年来,我国的汽车、交通运输迅速发展,汽车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社会生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汽车维修业也随之繁荣,这方面的人才需求很大。为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新一代汽车维修和汽车驾驶人员。 总论 一、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1、了解汽车的发展 2、掌握汽车的基础知识和主要参数 二、重点和难点 1 现代汽车类型 2汽车的总体构造 3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 4汽车的行驶原理 三、课时安排: 2 个学时 四、教学内容 §1 现代汽车类型 5 轿车 6客车 7货车 8牵引车和汽车列车 9特种车 10工矿自卸车 11农用汽车 12越野汽车 类型发动机排量(L)车型 微型≤1.0 夏利、奥拓 普通型>1.0~ ≤1.6 富康、捷达 中级>1.6~ ≤2.5 桑塔纳、奥迪100

中高级>2.5~ ≤4.0 皇冠、奔驰300 高级>4.0 CA770、卡迪拉克、林肯、奔驰500系列轿车的分类-2.按发动机布置形式 发动机前置、前驱,发动机前置、后驱,发动机后置、后驱 (二)、客车的分类-按长度分类 类型车辆长度(m) 微型<3.5 轻型 3.5~7 中型7~10 大型10~12 超大型>12(铰接式)10~12(双层) 客车的分类-按车身型式分类 长(短)头客车箱形客车流线型客车铰接式客车双层客车(四)、货车的分类-按驾驶室总成结构型式分类 栏板式罐式 自卸式平台式 箱式篷式 按汽车质量分类: 类型总质量(t) 微型< 1.8 轻型 1.8~6 中型>1.6~ ≤2.5 重型>14

(五)、内燃机型号的排列顺序及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规定如下: 型号编制举例 (1) 汽油机 1E65F:表示单缸,二行程,缸径65mm,风冷通用型 4100Q:表示四缸,四行程,缸径100mm,水冷车用 4100Q-4:表示四缸,四行程,缸径100mm,水冷车用,第四种变型产品 CA6102:表示六缸,四行程,缸径102mm,水冷通用型,CA表示系列符号 8V100:表示八缸,四行程、缸径100mm,V型,水冷通用型 TJ376Q:表示三缸,四行程,缸径76mm,水冷车用,TJ表示系列符号 CA488:表示四缸,四行程,缸径88mm,水冷通用型,CA表示系列符号 (2) 柴油机 195:表示单缸,四行程,缸径95mm,水冷通用型 165F:表示单缸,四行程,缸径65mm,风冷通用型 495Q:表示四缸,四行程,缸径95mm,水冷车用 6135Q:表示六缸,四行程,缸径135mm,水冷车用 X4105:表示四缸,四行程,缸径105mm,水冷通用型,X表示系列代号

《汽车拖拉机学》教学大纲

《汽车拖拉机学》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学生主要学习典型国产汽车拖拉机的底盘结构和车身结构,各机构、装置的布置与工作过程;分析各机构、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学生提供从事汽车或拖拉机设计、制造、运用及实验等所必须的专业基础知识。通过对于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一下各项要求: 1.掌握汽车拖拉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内容包括传动系、行走系、转向系、制动系、驾驶室和驾驶座、拖拉机工作装置等。 2.掌握汽车拖拉机使用性能的基本理论,内容包括行走装置的力学特性、拖拉机的牵引力学、拖拉机的牵引特性、汽车的动力特性和燃油经济性、汽车拖拉机的制动性能、汽车拖拉机的抗翻倾稳定性、汽车拖拉机的行驶平顺性。 3.熟悉汽车拖拉机的各项使用性能和评价指标,针对不同要求及使用环境,可作出合理的选型和正确调整。 4.掌握汽车拖拉机的性能试验和评价;能进行汽车拖拉机的常见故障的分析和排除。 5.了解国内外相关技术领域最新技术发展以及装备应用水平,能够准确把握汽车拖拉机技术的进步方向。 三、学时分配

汽车拖拉机学的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

第1课汽车拖拉机的发展与类型 一、汽车拖拉机的发展历史 二、汽车拖拉机的作用 三、汽车拖拉机的分类 第2课汽车拖拉机的总体构造与型号 一、汽车拖拉机的总体构造 二、国产汽车拖拉机的型号 三、《汽车拖拉机学》课程的知识体系及教学目标。 本章重点、难点:汽车拖拉机的组成;汽车拖拉机的分类;轿车、客车、货车、拖拉机的分级标准;国产汽车拖拉机的型号编制规则。 教学要求:了解汽车拖拉机的组成及分类,汽车拖拉机的发展历史,该门课程的知识体系及教学目标;理解轿车、客车、货车、拖拉机的分级标准;掌握国产汽车拖拉机的型号编制规则。 第二章汽车拖拉机的传动系统 第1课传动系统的功用和组成 一、传动系统的功用; 二、传动系统的类型 三、传动系统的组成 习题要点: 汽车拖拉机传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传动系统有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第2课离合器(1) 一、离合器的功用 二、离合器的类型 三、摩擦式离合器的组成 习题要点:(1)传动系统中为何要设置离合器?(2)膜片弹簧式离合器有什么优缺点?(3)试述摩擦式离合器的基本组成。 第3课离合器(2) 一、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二、摩擦式离合器的基本构件 习题要点:(1)试述摩擦式离合器的工作原理。(2)试述弹簧压紧式离合器操纵机构的工作原理。 第4课实验一:离合器的拆装与调整 第5课机械式变速器(1) 一、变速器的功用 二、变速器的类型 三、变速器的组成 四、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汽车构造教案

授课题目 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内容深化和拓宽教学方式和注意事项思考题和课后习题 《汽车构造》教案 总论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汽车的发展历史、定义和分类,对汽车整体构造、车辆识别代号编码有初步认识,熟练掌握汽车行驶基本原理及主要技术参数。 1.国内、外汽车工业概况0.25课时2.汽车的定义及分类0.25课时3.汽车识别代号编码0.25课时4.汽车整体构造0.25课时5.汽车主要技术参数0.75课时6.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0.25课时 总 2课时 1.汽车的定义和分类 2.汽车主要技术参数 3.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 1.横向对比其他交通工具突出汽车特点 2.纵向对比各品牌车,介绍各种车系的优缺点 3.若课时富裕可进行车标赏析等 多方面引起学生对汽车产生兴趣主 要采用多媒体播放 PPT教学注意 事项: 1.大部分学生对汽车了解基本为零,作为专业基础课应该首先引起学生对汽车的兴趣,再由浅入深、从整体到局部慢慢讲解; 2.营销班文科生多本章节有力学,放慢节奏。 思考题: 1. 摩托车是汽车么?电动三轮车呢?(汽车的定义及分类提出) 课后习题: 1.汽车的基本构造如何? 2.汽车行驶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阻力? 3.什么叫附着力 ?

讲稿内容备注一、国内、外汽车工业概况 (一)国外汽车工业的发展 1.汽车最初诞生在德国: 1886 年卡尔。本次制成了第一辆三轮汽车,并且申请了专利,同年德国 人戴姆勒制成了第一辆四轮汽车。现在世界上公认的第一辆汽车是本次制造的三轮汽车。 2.汽车工业的兴起:汽车工业兴起在美国,它是依靠优越的资源和自然条件,宽松的政策,以及 欧洲汽车工业受到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破坏,使汽车工业迅速崛起。 汽车工业是以大规模生产为标志的。汽车大王福特将流水线生产引入到汽车生产中,实现了汽车的规 模批量生产,为汽车工业的行起做出了巨大贡献 3.汽车工业重心的转移:在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依靠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科学的经营管 理方法,比如日本丰田的精益管理模式即使用最少的资源人力、原材料、设备)生产出顾客需要的产品, 或提供给客户满意的服务,以及石油危机的影响,使日本的小型车风靡全球,而美国的豪华大型 汽车此时开始逐渐敌不过日本汽车的生产。 4.汽车工业的中心最终会转向发展中国家。比如现在的印度(塔塔),中国(奇瑞、吉利)。 (二)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 1、建国初期25 年:缺重少轻、轿车基本空白。 A. 东风牌轿车:这是一汽生产的第一辆轿车。当时一汽按一机部的通知开始生产轿车,1958 年 试制出东风牌71 型小轿车。 B.红旗牌 CA770高级轿车: 1965 年一汽红旗 CA72转产,开始生产 CA770型三排座高级轿车。这款车 及其改进型为中国国家领导人和国宾服务了几十年。 C.凤凰牌轿车和上海牌 SH760型轿车: 1958 年,上海汽车装配厂生产。被定名为凤凰牌轿车。 这是建国后,上海生产的最早的轿车。后遇困难时期,停产。1964 年,在国内经济好转的情况下,再 次投产,改称上海牌SH760型轿车。上海牌轿车从投产到20 世纪 80 年代初是国内惟一普通型公务用 车,成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接待外宾的主力车型。 2、改革开放后15 年:将汽车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散乱差 3、新的发展时期:3+X 格局;自主研发;新能源汽车;实现弯道超越。 二、汽车的定义和分类 汽车是由自身的动力装置驱动,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车辆,主要用来载人,载货, 或牵引载运人员或货物。 有几种分类方式:按用途分、按动力装置类型分、按行驶道路条件分、按行驶机构特征分、按发 动机位置及驱动形式分、按乘客座位数及汽车总质量分。 1.按用途分:现在有两种 一个是原国家标准GB/T3730.1-1988 ,将汽车分为:普通运输车(轿车、客车、货车)、专用汽车 (作业型专用汽车、运输型专用汽车)、特殊用途汽车(竞赛汽车、娱乐汽车) 另一个是新标准GB/T3730.1-2001 ,将汽车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 按动力装置分:内燃机(活塞式、燃气轮机)、电动汽车(蓄电池、燃料电池、混合动力)、喷气 式(以喷气反作用力作为驱动力,“推力 SSC”装有劳斯莱斯的双缸喷气发动机,时速1227.73km )、其 他动力装置(蒸汽机车、太阳能汽车) 2.按动力装置分:内燃机(活塞式、燃气轮机)、电动汽车(蓄电池、燃料电池、混合动力)、

《汽车构造》教案

教案 2017 —2018 学年秋季学期 课程名称:汽车构造 授课学时: 38+2(后 20 学时 ) 授课班级: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14任课教师:董溪哲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第1次课 第九章汽车传动系统 课目第十章离合器 第一节第二节 目的使学生掌握传动系的功用、组成、类型及布置型式; 使学生掌握离合器的功用、 要求构造、工作原理。 重点难点 1.掌握传动系的功用、组成。 2.掌握离合器的功用、对离合器的要求,离合器的组成、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1.掌握传动系的功用、组成。 2.掌握离合器的功用、对离合器的要求,离合器的组成、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1、制定相关规定便于管理。 2、点名增进了解, 彼此熟悉 , 为以后打下基础。 3、介绍《汽车构造》课程底盘部分在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并说明本课程所研究的主要内容、重要性。 4、详细讲授主要内容。 5、讲解第九章的内容。 6、讲解第十章第一节、第二节的内容。 课堂组织

授课提纲 第九章汽车传动系统 1.传动系统的功用与组成 2.传动系统的类型及布置形式 第十章离合器 1.概述 1.1 离合器的功用 1.2 对离合器的要求 1.3 离合器的类型 1.4 摩擦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1.5 几个要注意的问题 2.摩擦离合器的构造 2.1 膜片弹簧离合器 2.2 螺旋弹簧离合器 (1)单片螺旋弹簧离合器 (2)双片螺旋弹簧离合器教学法时间分配 讲解20 分钟 讲解25 分钟 讲解25 分钟 讲解20 分钟

第2次课 第十章离合器 第三节 课目 第十一章手动变速器与分动器 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 目的要求 重点难点 通过讲授使学生理解人力式离合器操纵机构、助力式离合器操纵机构。使学生掌握变速器的功能、类型、工作原理。使学生了解齿轮变速器的变速传动机构工作原理。使学生掌握同步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1.使学生掌握变速器的功能、类型、工作原理。 2.使学生掌握同步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1.使学生掌握同步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1、总结前面所学的内容,引入本次课。 2、讲解不同种类的离合器的操纵机构工作原理、结构。 3、详细讲解变速器的功能、类型、工作原理。 4、详细讲解同步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课堂组织

汽车拖拉机构造教案(职中)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拖拉机汽车构造原理专业:农业机械 三穗职校培训中心 2012年9月13日 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 中文:拖拉机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编号 英文:Principle of Automobile Engine 学分 2 授课教师职称教授 课程性质学位课(√)必修课()选修课() 授课对象专业、层次和班级:2012农业机械专业共 2 个班 课程学时34 学时周学时 2 学时起止周1—18 学时分配理论讲授:34 学时;实验:0 学时;上机:0 学时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践课()考核方式考试(√);考查() 使用教材教材名称:内燃机学 作者:周龙保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00年 主要参考资料及指定参考书《内燃机原理》主编:刘永长出版社: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 《内燃机原理》主编:蒋德明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 《汽车发动机原理》主编:陈培陵人民交通出版社 《汽车拖拉机发动机》主编.董敬(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3 《汽车发动机原理教程》刘峥、王建昕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火花点火发动机的燃烧》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年,蒋德明主编。《汽车新能源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年,边耀璋主编。 《内燃机习题集》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1991年,[日]竹内龙三主编。《汽车发动机原理课件》编制:徐斌 《汽车发动机习题库》编制:徐斌 审核 意见 教务主任(签字): 年月日 周次第1-2 周日期2012年9月3日、12 日 节次第一章

周次 第3-4 周 日 期 2012年9月20日、28 日 节次第一章 授课内 容 本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及课程安排介绍, 汽车发动机发展历史及技术发展情况。 授课学时4学时 教学目 的 了解内燃机发展历史和技术概况,掌握内燃机的分类和各种类型发动机的特点教学重 点 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历史,内燃机的分类和各种类型发动机的特点 教学难 点 无 教具 和 媒体使 用 电子教案与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 法 讲授 教 学 过 程 包括复习旧课、引入新课、重点难点讲授、作业和习题布置、问题讨论、归纳 总结及课后辅导等内容的时间分配(100分钟或150分钟) 课程简介,教学安排,教学大纲介绍等 一、一、内燃机发展历史简介 1.1.第一台内燃机的出现,四冲程发动机工作过程的发明。 2.2.汽油机、柴油机、转子发动、增压发动机的产生 3.3.燃料的发 二、二、内燃机技术的发展及其新技术 1.1.汽油机与柴油机技术的不同发展阶段 2.2.新技术的介绍 柴油电控燃油喷射、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技术、高能点火、多气门、可变技术、排气净化新技术、发动机增压中冷与强化、灵活燃料、混合动力用小排 量发动机、稀燃与速燃、发动机综合控制、新型燃烧室 、内燃机的分类和各种类型发动机的特点。 思考题 作业

汽车构造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汽车的整车构造;了解汽车的类型;掌握汽车的识别代号;了解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能力目标:理解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 素质目标: 教学 重点 汽车的整体构造教学 难点 汽车的性能参数 教学手段理实一体 实物讲解 小组讨论、协作 教学 学时 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设计注释 总论 〖理论知识〗 一、汽车的整车构造 汽车通常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及附属设备、电气设备四大部分组成。 二、汽车的类型 1.按照动力设备类型进行分类 1)汽油机汽车 2)柴油机汽车 3)环保型汽车 2.按照发动机位置和驱动方式进行分类 1)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汽车 2)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汽车 3)后置发动机后轮驱动汽车 4)全轮驱动汽车 3.按汽车的用途分类 2001年颁布的GB/T 3730.1—2001《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将汽车分为乘用车、商用车两大类。 三、汽车的代号结合实物,讲解汽车的整车构造,清楚各部分包含的内容。

1.国产汽车的产品型号 2.车辆识别代号 四、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 1.汽车的主要尺寸参数 2.汽车的质量参数 汽车的质量参数主要包括汽车的整车装备质量、最大装载质量、最大总质量、最大轴载质量等。 3.汽车的性能参数 汽车性能参数较多,涉及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制动性、通过性、操纵稳定性和有害物质排放等方面,具体表现为以下量值。 1)最高车速 2)最大爬坡度 3)燃料消耗率掌握汽车的总长、总宽、总高、轴距、前悬、后悬等主要参数的含义。

4)制动距离 5)最小转弯半径 6)最小离地间隙 7)接近角 8)离去角 五、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 汽车行驶必须具备驱动和附着两个基本行驶条件。 1.汽车行驶的驱动条件 Ft=Mt/r 2)汽车的行驶阻力 汽车的行驶阻力包括滚动阻力、空气阻力、上坡阻力和加速阻力。 2.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 要增大汽车的驱动力,可以采用增加发动机转矩和加大传动比等措施,但这些措施只有在 驱动轮与路面之间不发生滑转时才能有效。 地面对轮胎切向反作用力的极限值(无侧向力作用时)称为附着力Fφ。附着力Fφ与地 面对驱动轮的法向反作用力G(称为附着重力)成正比,即 Fφ=Gφ 式中,比例常数φ称为附着系数,它与路面种类和状况、轮胎的结构以及其他一些使用因素有 关。 驱动力的最大限度为驱动轮与路面间的附着力,当驱动力大于附着力时,驱动轮就要产生滑 转,即 Ft≤Fφ 上式即为汽车的附着条件。 汽车行驶必须同时满足驱动条件和附着条件,合称驱动附着条件,即 Ff+Fw+Fi≤Ft≤Gφ 汽车的附着力取决于附着系数和附着重力。 理解汽车行驶的 基本原理,掌握驱 动力和行驶阻力 的相互作用。

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模板

.. 特种作业 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嘉兴市万隆工程机械技能培训中心 二○一一年九月

..

.. 目录 特种作业专业教学计划............................................................................... 挖掘机操作教学大纲................................................................................... 厂内机动车驾驶教学大纲 ...........................................................................

.. 挖掘机培训计划 培训目标: 通过系统化培训,使学员熟练掌握挖掘机的安全操作规程及施工中的操作、方法;了解挖掘机的机械工作原理,液压传动、油路、电路等知识,能够对挖掘机常见故障分析、排除。 学习内容: 学习挖掘机的操作与保养知识。 1、操作知识:挖掘机机械的工作原理、保养及操作技巧,学习独立完成土石方计算、挖方、挖沟、挖壕、甩方、平地、装车、爬坡过桥、破碎、过路、拆楼、上下拖板车、旋转定位、挖地基等操作技术。 2、保养维护:学习挖掘机的保养,易损件的更换和日常维护;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培训时间 脱产培训45天, 教学理念: 1.实现培训与实际操作零距离; 2.学员与教师零距离互动探讨; 3.制定符合行业发展的教学计划; 4.保持与企业沟通;

.. 5.全面推进使用多媒体教学; 就业方向: 1、路桥建设公司:从事修路、架桥、开挖隧道、大型桥梁建设 2、市政建设公司:从事铺设天然气、管道、自来水管道、排污管道、管网老城改造、新城开发、高层建筑、农村建设与改造 3、能源冶金,水电站建设、煤炭矿山开发建材以及石油天然气管道铺设等工程. 4、水利建设、挖污清淤、围堰填污、人工挖湖 5、挖掘机售后维修站从事挖掘机整机的检测、故障的分析、判断与排除,零部件的拆装与更换工作. 6、从事挖掘机配件的采购、仓储、供应、销售与管理等工作. 7、从事挖掘机生产企业的整机装配、生产流水线各种工序的操作.

汽车构造教案教案

一、前言(10') 汽车是指本身具有动力装置,可以单独行驶并完成运载任务的车辆。随着汽车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经历了蒸汽汽车—电动汽车–内燃机汽车三大阶段,当今的汽车已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机械-电子一体化的综合系统。 本课程性质、主要内容、特点、学习要求:(略) 二、讲授内容(65') 绪论 一、中外汽车工业发展概况 1.外国的汽车工业的发展P1。 1796年:法国人居诺,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用蒸汽驱动的三轮汽车,时速3.5公里。 1830年:蒸汽机已用到公共汽车上。 1873年:英国人戴维逊已发明了铅锌蓄电池,并用于赛车上。 1900年:英国人哈特制造的电动汽车,每个轮上都有一个电机用来驱动,时速已达80公里。 1876年:德国人奥托将法国人罗歇1861年提出的吸气、压缩、膨胀、排气的基本概念具体化,发明了所谓奥托循环热机(即今天的四冲程内燃机),并在世界上得以广泛应用。 1883年:德国人代姆勒发明了化油器。 1886年:德国人本茨应用蓄电池和线圈感应产生高压电流点火方

式,制成二行程单缸汽油机,装在三轮汽车上,并在1月29日申请获得了专利,所以1886-1-29公认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诞生日。 1889年:法国人别儒研制了齿轮变速器和差速器。 1891年:法国人别儒又首先推出前置后驱。 1891年:法国人又研制了摩擦片式离合器。 1891年:法国人开始采用充气轮胎。 1926年:戴姆勒和本茨两家公司合并为今天的戴姆勒—本茨汽车公司,他们两人同被称为“汽车之父”。 目前主要的汽车公司有:通用、福特、丰田、大众、菲亚特、日产。 2.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 1956年10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正式开始生产解放CA1090型载货汽车。 广州的汽车工业作为龙头产业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广州本田、花都风神、丰田汽车厂亦将在广州落户,中国的汽车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 二、汽车类型 轿车、客车、货车、越野车、牵引车、专用车等。 微型轿车:排量1L以下,天津夏利TJ7100、重庆奥拓。 普通级轿车:排量1.0-1.6L。一汽捷达、二汽富康。 中级轿车: 排量1.6-2.5L。一汽奥迪100、上海桑塔纳。 中高级轿车: 排量2.5-4.0L。日丰田皇冠、凌志300,德奔驰300。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科学教学设计 2017至 2018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鲤鱼浩小学 学科科学 年级六年级 姓名郭晗 2018年3月

一、基本情况 五年级共一个班,38名学生,学生相对正式接触科学这门学科仅有一个学期,对于以基础的科学知识比较薄弱,且几乎没有动手做过实验,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比较薄弱。本学期在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主动探索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多方面的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共分六个单元,总课时28课时。本册教材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与功能、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认识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关于“简单机械”和“形状与结构”的内容,重点体现事物的结构和功能;“大脑”突出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物的繁殖”突出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从探究水平上看,应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加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力度,给孩子更多自主权。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定量的观察与测量,指导学生搜集证据和信息资料,突出解释与用模型解释的训练,注重互相之间的交流与质疑,并有一些设计与制作的活动。 在孩子们生活的周围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简单机械,这些简单机械的相互组合形成的神奇机器,无时无刻不在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关注。 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就是要引导、鼓励孩子们对生活中一些典型的简单机械进行探究,让他们通过一个个亲历的活动,探索简单机械的秘密,发现应用它们的规律,体验成功的乐趣。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实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常见材料、常见力的基础上,通过“别有洞天”的探究活动,形成形状与结构的初步认识,掌握科技制作的初步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同时通过学生寻找“形状与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真正感觉科学技术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单元《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围绕“怎样延续后代的”这个话题,比较全面地讨论了植物、动物、人的繁殖问题。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体会到生命来之不易,从而产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感情。 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主要是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探究常见岩石的特征,通过看图讨论、阅读资料,初步了解岩石是怎样形成的;还要让学生了解矿物的特征,知道它们

汽车拖拉机构造原理与应用资料

汽车拖拉机构造原理与应用 第一编 发动机 一、基本知识点 1、内燃机的作用是将燃料和空气引入汽缸内部燃烧,将所产生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 然后以扭矩形式通过车辆的传动系给着地的车轮,驱动车辆行驶。发动机又称为车辆的心脏。 2、发动机类型按燃料方式分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按冲程数目分二冲程和四冲程发动机。 3、发动机的基本构造由两大机构:曲轩连杆机构..(含机体.)、配气机构.;五大系统:燃油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起动系和电气系(含点火系)所组成。 4、活塞由一个止点到另一个止点运动一次的过程称作冲程。 5、在一个汽缸里,活塞从上止点移动到下止点所让出的空间称为汽缸工作容积。多缸发动机全部汽缸工作容积的总和,常称为排量。 6有效扭矩是发动机通过飞轮向外输出的扭矩。 7、干式缸套不直接与冷水接触,而湿式缸套的外表面与冷却水直接接触。 8、汽缸套有整体型、干缸套型、湿缸套型。 9、汽缸垫装于汽缸体与汽缸盖接合平面之间。作用是防止汽缸漏气和漏水。缸垫一般用铜皮或钢皮包石棉板,表面还涂上石墨或硅。 10、气油机常见的燃烧室结构形式有半球型、楔型及浴盆型等。 11、装汽缸盖和汽缸垫时,为保证装配质量,缸盖螺栓应使用扭力扳手,并由中间向四周,按规定扭力矩分三次逐步扭紧。 12、活塞连杆组由活塞、活塞环、活塞销和连杆所组成。 13、活塞与汽缸盖组成燃烧室,承受燃气压力并通过活塞销和连杆将压力传递给曲轴。 14、活塞环分气环和油环。气环的作用是密封汽缸,防止漏气并帮助活塞散 热。油环的作用是形成一层必要的油膜来润滑活塞和汽缸壁,同时刮去多余的机 油。油环分普通油环和组合油环。 15、选择气环时,必须保证环应有的弹性,保证坯的侧隙和端隙的大.小,... 保证安装时各道环的开口互相错开。 16、连杆的作用是连接活塞和曲轴,并将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17、曲轴一的一作用是将从活塞经连杆传来的力,转变成扭矩输送给车辆的传动机构,并带动各辅助机件运动。 18、为了减轻重量以减少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连杆轴颈制成空心的,并在 曲柄靠主轴颈的一侧装有平衡铁。 19、为了保证曲轴高速旋转,轴颈装有滑动轴承,为了防止曲轴的轴向窜动, 在主轴颈和轴承座之间装有止推片或锁定凸缘。 20、飞轮的作用是:将作功冲程轴时曲轴所得到的部分能量储存起来,带动 曲轴连杆机构完成其余辅助冲程,保证发动机工作的平稳性;便于车辆平稳起步和发动机起动;使发动机能克服短时间的超负荷;校准发动机的点火时刻和喷油

《汽车构造》教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汽车构造》教案 一、教学内容 1、课题:第三章配气机构 2、课型:新课 3、任课教师: 4、教学重点: (1)配气机构主要零部件的功用和结构特点; (2)配气相位和气门间隙的作用; (3)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 5、教学难点: (1)配气相位分析; (2)气门间隙的两次调整法; 6、教学课时:2 次课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配气机构的功用和型式; (2)了解配气机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特点; (3)了解配气相位的概念; (4)了解气门间隙的作用和技术标准; 2、能力目标 (1)掌握气门间隙的检查与两次调整法; (2)掌握使用塞尺检查气门间隙的技巧; (3)掌握确定发动机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的方法; (4)掌握多缸发动机点火顺序的判别方法。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安全文明操作意识;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 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块化教学 四、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 (一)复习旧课 复习: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即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行程)(二)导入新课 从发动机工作原理中的进、排气门开启和关闭现象引入配气机构的概念。 第三章配气机构 第一部分:理论讲解(60min) 1、配气机构概述(采用挂图教学,如图1 所示) (1)配气机构的功用

(2)配气机构的结构型式 图 1 2、配气机构的主要零部件(采用实物教学,如图2 所示,重点讲解其结构特点) (1)气门组:包括气门、气门弹簧、气门导管、气门座、锁片等。 (2)气门传动组:包括凸轮轴、挺柱、推杆、揺臂等。 图2 图3 3、配气相位(采用挂图教学,如图3 所示) (1)进气门的配气相位 (2)排气门的配气相位 (3)气门叠开 4、气门间隙(重点讲解) (1)气门间隙的概念与作用 提问:气门间隙过大或过小对发动机有什么影响?(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2)气门间隙的技术标准 常见车型的气门间隙值mm 车型 进气门排气门 热机冷机热机冷机 富康DC7140 型轿车0.20 0.40 捷达轿车0.15~0.25 0.20~0.30 0.35~0.45 0.40~0.50

常用农机具使用与维护教案

课题:第一单元农用动力机械的使用与维护 学习任务1 小型柴油机的使用与维护 目标:了解柴油机的种类和基本工作原理,掌握柴油机的基本结构、柴油机的选购、正确使用方法,掌握 重点:柴油机的种类和基本工作原理、基本结构、 难点:柴油机的维护保养、重要部位调整及常见故障诊断。 方法:讲解、提问、引导法 课时:5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导入> 一、柴油机分类和型号 (一)柴油机分类 ①按工作循环可分为四冲程柴油机和二冲程柴油机。 ②按冷却方式可分为水冷和风冷柴油机。 ③按进气方式可分为增压和非增压(自然吸气)柴油机。 ④按气缸数目可分为单缸和多缸柴油机。 ⑤按转速可分为高速(大于1 000r/min)、中速(300~1 000r/min)和低速(小于300r/min)柴油机。 ⑥按用途可分为船用柴油机、车用柴油机、农业机械用柴油机、工程机械用柴油机、发电用柴油机等。 (二)柴油机型号 1.1E65F——单缸、E二冲程、缸径65mm, F风冷。 2.ZS1100G—— Z直喷式、S双平衡轴、单缸、四行程、缸径100mm、水冷、G 滚动轴承。 3.170F型柴油机,D表示电启动,单缸、四冲程、缸套直径为70mm,F表示风冷。 4.495T——四缸、直列、四冲程、缸径95mm,水冷、T拖拉机用。 二、单缸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 四冲程柴油机每个工作循环由进气行程、压缩行程、做功行程和排气行程组成。 1.进气行程 2.压缩行程 3.做功行程 4.排气行程 三、柴油机的基本构造 小型单缸柴油机由曲柄连杆机构、换气系统、柴油供给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和启动装置组成。 (一)曲柄连杆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三部分组成 1. 机体组是构成发动机的骨架,是发动机各机构和各系统的安装基础,其内、外安装着发动机的所有主要零件和附件,承受各种载荷。机体组主要由气缸体、气缸盖、气缸套、气缸垫和油底壳等组成。 2. 活塞连杆组活塞连杆组由活塞、活塞环、活塞 销、连杆、连杆瓦等组成。 3. 曲轴飞轮组曲轴飞轮组主要由曲轴和飞轮组成。

大中型拖拉机驾驶员培训教学计划及大纲

大中型拖拉机驾驶员培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第一篇大中型拖拉机驾驶员培训教学计划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道路交通安全和农机管理法律、法规及农机安全规章;熟悉大中型拖拉机及其配套机具的基本知识;懂得使用维护技术;具备独立操作技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达到大中型拖拉机驾驶员考试要求的水平。 二、培训对象 符合拖拉机驾驶证申请条件,报名参加培训者。 三、课程设置和顺序 (一)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农机安全规章 (二)大中型拖拉机基础知识 (三)大中型拖拉机安全驾驶技术 (四)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机具使用技术 (五)实习 四、教学要求 (一)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农机安全管理法规及规章,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 (二)熟悉大中型拖拉机发动机、底盘和配套机具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 (三)掌握大中型拖拉机场地驾驶、道路驾驶、配套机具挂接和田间作业技能以及安全驾驶知识。 (四)学会大中型拖拉机及其配套机具的维护保养技术和常用调整方法;会分析排除常见故障;了解必要的伤员急救常识。 五、培训方式 按照“保证质量、方便学员”的原则,可采取全日制、学时制等培训方式。 六、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实物教学、电化教学、现场教学及实验实习相结合的方法。

课堂讲授应突出重点、联系实际,借助电教设备、实物、挂图、示教板等,力求直观、形象、生动。 实习课教练员应做必要的讲解和示范,重点指导学员动手操作。每项实习各地可根据农时季节具体安排。 七、培训时间与学时分配 培训时间按学时计算,每学时为1小时。理论教学42学时;实习64学时。学时分配见《大中型拖拉机驾驶员培训学时分配表》(附后)。无论采取何种培训方式,必须达到规定学时。 八、成绩考核 培训结束后,应对学员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检查教学质量和评定学员的学习成绩。 考核办法参照《拖拉机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中拖拉机驾驶人考试科目内容、顺序与评定标准进行。 培训机构对考核合格者发给结业证书和培训记录。 说明:“初学”是指初次参加申领拖拉机驾驶证的培训,“增驾”是指申请增加准驾机型。G表示持有准许驾驶大中型方向盘式拖拉机驾驶证;H表示持有准许驾驶小型方向盘式拖拉机驾驶证;K表示持有准许驾驶小型手扶式拖拉机驾驶证。 第二篇大中型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理论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教学内容 第一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 一、道路交通安全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三)公安部道路交通违章及事故处理相关规定 (四)地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规 二、农机安全监理规定 (一)《拖拉机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 (二)《拖拉机登记规定》 (三)拖拉机违章及事故处理相关规定

农业生产机械化教学大纲

《农业生产机械化》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18 (理论18学时;实验0学时)学分:1.0 适用对象:农学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物理、农学概论 考核方式:闭卷笔试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使用教材: 蒋恩臣主编,《农业生产机械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 2、主要参考书: 高焕文主编,《农业机械化生产学》(上册),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罗锡文主编,《农业机械化生产学》(下册),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李宝筏主编,《农业机械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农业生产机械化》是农学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农业机械的发展、类型、一般构造、工作过程及使用等基本知识,要求学生了解有关农业机械的作业性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了解农业机械化生产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掌握不同区域及作物的机械化生产工艺与机具;熟悉机械化体系的特点和适应性;结合有关的分析、计算方法,初步掌握选择、评价农业机械化生产工艺与机具、组织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基本能力。了解国外农业生产机械化的新技术与新机具;熟悉农业机械的信息化与精细农业等科技前沿知识及最新动态。 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了解农业机械化生产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掌握不同区域及作物的机械化生产工艺与机具;熟悉机械化体系的特点和适应性;结合有关的分析、计算方法,初步掌握选择、评价农业机械化生产工艺与机具、组织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基本能力。了解国外农业生产机械化的新技术与新机具;熟悉农业机械的运用、农业机械的信息化与精细农业等科技前沿知识及最新动态。

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简写 教师个人优秀事迹材料 精品

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简写教师个人优秀事迹材料 一、讲练并行两相宜丰富的知识量,幽默的语言,加上将专业术语及定义的中文意思翻译成英语的特色讲课方式令许多同学深深地爱上了他的课. 另外,在教学中他还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动手与自主做研究的能力,将理论授课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两种教学模式相辅相成,让学生们全方位地提升自己.柏老师的英语特别棒,上课的时候经常采用英文的ppt课件,这样不仅使我们学习了专业知识,顺便还学会了很多专业英语. 他的学生牛雪岩说.曾经在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和瑞典皇家工学院学习、研究过的xx深知英语尤其是专业英语对于一个留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当年出国之前我们也参加了托福考试,英语水平还可以,但是对于专业词汇却不太熟悉.他说. 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在做研究生阶段需要阅读大量的外国文献资料,当年这些专业词汇可真是给了刚出国的xx一个下马威. 回到国内,走上三尺讲台之后,他用心地把一些专业词汇或者定义的英文解释利用课堂时间教给学生,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更多的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他一直践行的教学原则. 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拖拉机汽车构造》,他都亲自担任实验教学工作.虽然大课堂、人数多等因素给实验教学带来很多困难,但他还是积极引导同学们独立实验. 他认为传统的模仿型实验模式只能使同学们获得一种体验而不能培养其独立思考、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他经常给学生布置相关研究课题,并为他们提供大量的文献资料,引导他们动手去探索.他的治学态度十分严谨,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在指导学生做研究的时候非常尊重学生的想法,引导学生学会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 这也使得同学们十分信任他,当产生想法之后主动和他交流.工科实验在初期构思阶段或许很容易,但在后期实验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xx把自己看到的一些优秀论文积累起来推荐给学生,让他们的思维变得更加缜密. 他的学生说:在实验过程中遇到我们实在解决不了的困难时,就会向柏老师

汽车构造教学设计

《汽车构造》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1、课题:第三章配气机构 2、课型:新课 3、使用教材:中国劳动出版社出版周若柔主编全国技工学校汽车专业教材《汽车构造》 4、授课教师: 5、教学重点: (1)配气机构主要零部件的功用和结构特点; (2)配气相位和气门间隙的作用; (3)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 6、教学难点: (1)配气相位分析; (2)气门间隙的两次调整法; 7、教学课时:2次课 二、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二年级(0410班)学生,该班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对专业知识的求知欲很强,上课比较认真,在前面的实操训练中,每个同学都能认真操作,基本都能达到每个项目的实训要求。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配气机构的功用和型式; (2)了解配气机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特点; (3)了解配气相位的概念; (4)了解气门间隙的作用和技术标准; 2、能力目标 (1)掌握气门间隙的检查与两次调整法; (2)掌握使用塞尺检查气门间隙的技巧; (3)掌握确定发动机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的方法; (4)掌握多缸发动机点火顺序的判别方法。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安全文明操作意识;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 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块化教学 五、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 (一)复习旧课 复习: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即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行程) (二)导入新课 从发动机工作原理中的进、排气门开启和关闭现象引入配气机构的概念。

第三章配气机构 第一部分:理论讲解(60min) 1、配气机构概述(采用挂图教学,如图1所示) (1)配气机构的功用 (2)配气机构的结构型式 图1 2、配气机构的主要零部件(采用实物教学,如图2所示,重点讲解其结构特点) (1)气门组:包括气门、气门弹簧、气门导管、气门座、锁片等。 (2)气门传动组:包括凸轮轴、挺柱、推杆、揺臂等。 图2 图3 3、配气相位(采用挂图教学,如图3所示) (1)进气门的配气相位 (2)排气门的配气相位 (3)气门叠开 4、气门间隙(重点讲解) (1)气门间隙的概念与作用 提问:气门间隙过大或过小对发动机有什么影响?(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教案

第八章压强与浮力§8-1压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理解压强的概念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3.知道压强的国际单位时牛/米,又叫帕斯卡. 2 4.能用压强公式p=F/S,进行简单计算. 5.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是改变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了解它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学习控制变量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2.在压强概念的学习中,理解比值定义的方法. 3.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2.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精神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压力的概念,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 2.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国际单位,回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2.压强概念、压强的计算公式(比值定义的方法) 3.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它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图钉,泡沫,木块 教学过程:

第八章压强与浮力 §8-1压强 一、压力:通过实物投影仪给出教材第36页的图8-1,提出问题:压路机对路面,运动员对跳板、图钉对墙壁有没有力的作用? 提出问题:这些力作用点和方向各如何,怎样用共性语言来描述它们?并组织学生讨论,得到结论. 学生回答:有 进行讨论,总结出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它有"使物体发生形变"的作用效果.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组织学生用手边的铅笔作教材图8-2的实验,体会"笔尖处比笔尾处疼",紧接着提出问题:结合这个小实验分析一下,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进一步设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压力及受力面积有关 给出实验器材,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并设计一个验证性实验,选择实验效果最好的器材.学生设计时教师给予适当提示和点评,确立统一的实验方法:在受力面积不变的情况下,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在压力大小不变的情况下,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安排学生分组完成实验,交流讨论,得出实验结论. 完成这个简单的实验,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受力面积有关". 设计实验. 分组完成实验. 交流讨论,得出实验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及受力面积有关". 二、压强: 在实验结论的基础上用与速度做类比,用比值定义法给出压强的概念, 例题1,通过对题目的分析引导学生得出压强计算公式、单位. 举出实例,让学生感知压强单位的大小.学生动手计算例题1,感悟到压强计算公式、压强单位的推导过程. 体会出压强单位的大小. 应用压强计算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