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完整版)《卫生事业管理学》知识点

(完整版)《卫生事业管理学》知识点

(完整版)《卫生事业管理学》知识点
(完整版)《卫生事业管理学》知识点

《卫生事业管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1、卫生系统的概念;

卫生系统是所有以促进、恢复和维护健康为目的的,致力于开展卫生活动的组织、机构和资源。

2、文化环境对卫生事业影响的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社会整体价值观、医务人员的行医理念、人群的健康期望。

3、卫生系统的功能有哪些?

①提供卫生服务;

②提供医疗保障,具体包括筹资,建立资金池,分配资金以购买服务;

③资源筹措,具体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

④管理,即卫生系统作为管家,管理资金、分配权力,并且对人群赋予他们的期望作出应答。

4、卫生系统的的三大目标是什么?

1.改善健康

2.提高卫生系统反应性

3.分担疾病经济风险确保筹资公平性

5、卫生事业的概念;

指国家和社会为防治疾病,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有条理、有规模的从事所有社会服务的总和

6、卫生事业管理的概念;P10

是以防治疾病,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为目的,国家和社会采取的所有管理事务

7、卫生事业管理的手段有哪些?P13

①法律手段

②行政手段

③经济手段

④项目管理手段

8、卫生事业管理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有哪些?P16内容:

1.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

2.卫生事业的管理体制

3.卫生事业的运行机制

4.卫生事业管理的方法。

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专题小组讨论,选题小组讨论,文献分析法德尔菲法,专题小组讨论法,swot分析法,利益相关者分析,政策研究情景分析,循证政策分析。

定量研究方数据收集过程中常用: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数据分析过程中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统计学的分析方法(卡方检验,方差分析,路径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相关和回归分析)、投入——产出分析预测法、关键路径法。

9、卫生事业管理的主体和客体;P12

主体:包括政府、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政府其他相关部门(如发展改革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监督部门);社会其他管理者,如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等。

客体:包括卫生组织及其构成要素和职能活动两类。

10、卫生系统的特殊性有哪些?P5

a)卫生系统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专业性;

b)大多有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c)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状况

第二章卫生工作方针与卫生发展战略

1、卫生工作方针的概念;P19

是国家指导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和基本思想,使卫生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指导国家各项卫生工作和制定各项具体卫生政策的依据。

2、新时期工作方针的基本内容;P23

1.以农村为重点

2.预防为主

3.中西医并

4.依靠科技与教育

5.动员全社会参与

6.为人民健康服务。

3、确定工作方针的原则;P24

1.明确建立社会主义的卫生事业

2.突出卫生事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3.规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卫生改革的导向

4.突出卫生工作的重点。

4、卫生发展战略的概念;P25

是根据卫生事业发展和改善人民健康的需要,对关于卫生事业全局的、长远的、重大的问题进行全局性、规律性、层次性和决定性的谋划。

5、卫生发展战略的特征;P26

1.全局性

2.长远性

3.领导性

4.纲领性

5.适应性

6.前瞻性。

6、制定中国卫生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P30

a)与人为本,把“人人健康”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

b)公平优先,兼顾效率,注重政府责任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c)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增强卫生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d)预防为主,适应并推动医学模式转变;

e)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促进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第三章卫生法与卫生政策

1、卫生法的概念;P34

是指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国家意志,你权利义务为内容,旨在确认、调整和保护人体生命健康活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2、卫生法的特征;P35

1.以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为根本宗旨

2.广泛性和综合性

3.科学性和技术规范性

4.社会共同性

3、卫生法在卫生管理中的作用;P43

1.确保国家卫生政策的实现

2.规范卫生活动保护人体健康

3.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医学科学进步

4.促进国际卫生交流,加强国际卫生合作;

4、卫生政策在卫生管理中的作用;P44

1.导向作用

2.协调作用

3.约束作用

4.提高资源利用率

第四章卫生管理体制与机制

1、卫生管理体制的含义;P53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政府及相关卫生组织体系构架、机构设置、隶属关系、权限职责划分及其互相关系运作制度化的总称。

2、卫生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P 51

一个国家或地区对涉及维护和促进公众以及社会健康的相关卫生行政组织的设置、隶属关系、职权分配以及相互协调关系的确定,常常会受到诸如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文化体制,财政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等其他社会体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3、卫生管理体制构建的基本原则;P53

1.体现执政党和政府的领导

2.与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体制相适应

3.为公众及社会健康服务,为国家社会建设服务

4.以宪法、法律和法规为依据

4、卫生管理体制构建的目标;P54

a)构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卫生组织结构

b)建立符合社会经济规模和公众健康需求的卫生服务体系

c)建立权责明晰、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医疗机构管理体制

d)完善卫生监督管理体制。

5、卫生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P56

1.卫生管理大部制改革;

2.城乡卫生一体化管理体制;

3.区域卫生一体化管理体制

6、卫生管理机制的含义;P59

泛指卫生事业这个有机体的内部相关要素或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相互协调的运行方式、手段和具体制度的总和。

6、卫生管理机制的具体机制;P60

1.卫生机构管理机制

2.卫生人员管理机制

3.卫生投入管理机制

4.卫生设施与设备管理机制

5.卫生技术管理机制

6.卫生监督管理机制

第五章卫生资源规划

1、卫生资源的概念;P68

是指社会投入卫生服务领域中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统称。

2、卫生资源的配置方式;P69

1.计划配置

2.市场配置

3.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方式

3、卫生资源规划的概念;P70

根据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人群健康问题和卫生保健服务需求的因素,确定卫生资源的发展目标、规模和速度,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改善和提高区域内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数量,提高卫生资源使用效益和效率的科学计划方法。

4、卫生资源规划的功能和任务;P70功能:

是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卫生资源配置实现宏观调控的依据和手段,是提高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满足人群卫生保健服务需要的重要手段。

任务:确定卫生资源配置目标,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搜索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法(改组即重新组合调整不合理的卫生服务机构,改制即转换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向即通过调整卫生经济政策和资源投资导向促使过剩医疗机构改善服务方向)

5、卫生资源的指导思想;P71

1.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2.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3.公平与效率相兼顾

4.均衡发展与突出重点相结合

5.成本与效果相统一

6、卫生资源的依据;P72

1.人群健康状况、卫生服务水平及卫生资源状况

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规划

3.相关理论、政策及卫生发展趋势。

7、编制卫生资源规划的基本原则;P74

1.整体性原则

2.因地制宜原则

3.前瞻性原则

4.科学化原则

5.滚动调节原则

8、卫生资源开发的策略;P78

1.立足于自力更生

2.动员社会资源

3.拓展筹资渠道

4.区别对待不同的卫生资源

9、区域卫生资源规划的概念;P81

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依据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人群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需求的因素,确定区域内卫生事业的发展目标、模式、规模和速度,统筹安排、优化配置卫生资源的过程。

10、区域卫生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P83

a)卫生资源总量配置要与规划期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健康需求相匹配,要根据区

域内居民卫生服务实际需要及其变化趋势确定资源配置标准,实现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基本平衡;

b)卫生资源配置的结构和布局要突出卫生发展战略重点,优先发展和保障基本医疗卫生

服务,体现基层卫生服务的综合性;

c)依据服务人口及地理面积设置构配资源,而不是根据部门的隶属关系

第六章卫生组织体系

1、卫生组织的概念;P91是以促进恢复和维护人群健康为基本目的的机构

2、卫生组织体系的构成包含哪三个部分;P91

①卫生行政组织体系

②卫生服务组织体系

③社会卫生组织体系

3、构建卫生行政组织的基本原则;P93

a)完整统一原则

b)依法设置原则

c)精简高效的原则

d)权责一致原则

4、卫生行政组织的职能有哪些;P94

1.统筹规划

2.制定政策

3.组织协调

4.准入管理

5.监督

5、卫生服务组织的概念和特征;P97

概念:是以保障居民健康为主要目标,直接或间接的向居民提供预防服务,医疗服务,保健服务,康复服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服务的组织。

特征:

第一,产出的鉴定和衡量比较困难。

第二,卫生工作性质复杂,变异性大。

第三,很多工作带有急救性质,不可拖延。

第四,高度的相互依赖需要不同专业群体的高度协调。第五高度专业化

6、医疗机构的分级;P98各类医院和基层卫生机构

7、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种类;P98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卫生服务机构

8、社会卫生组织的概念和功能;P101

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主要开展公益性或互益性活动,独立于党政体系之外的正式与卫生有关的社会实体。

功能:1.沟通桥梁功能 2.政府决策智囊功能 3.促进社会公益

9、卫生服务组织变革的原因;P100

1.政治环境的变化

2.经济环境的变化

3.技术的进步

4.价值观念的变化

5.组织内部的变化

第七章卫生资金管理

1、卫生资金和卫生资金管理的概念;P105

卫生资金是卫生资源的货币表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卫生领域在一定时期内占用的全部社会劳动。

卫生资金管理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围绕既定的政策目标,遵循卫生资金运动规律,采取一系列管理手段与方法,针对卫生资金的筹集、分配和监管等各个环节所开展的具体管理活动。

2、卫生系统的三大目标;P106

1.改善健康

2.提高卫生系统反应性

3.分担疾病经济风险

3、卫生资金管理的目标;P105

1.卫生筹资的可持续性

2.风险分担

3.公平

4.效率

5.费用控制

6.质量

4、卫生资金管理的主要内容;P108

1.卫生资金筹集

2.卫生资金分配

3.卫生资金监管。

5、卫生资金筹集的主要方式;P110

1.政府筹资

2.社会医疗保险

3.商业医疗保险

4.自费支付和社区投资

6、国际上卫生资金筹集规模的表现形式;P110

通常用卫生总费用,人均卫生总费用,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卫生消费弹性系数等指标来表示卫生筹资规模

6、政府资金筹集的主要方式及优点;P111

方式:普通税收;通货膨胀;专项税

优点:资金有稳定来源,有效控制医疗卫生费用的上涨,覆盖面广较好体现公平性。

7、社会医疗保险的概念及优点;P112

社会医疗保险是由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强制实施的一种卫生筹资方式。

优点:筹资渠道法治化、多元化,资金有稳定来源;实现高收入和低收入人群、高风险和低风险人群之间的风险分担,体现公平性原则。

8、影响卫生筹资的主要因素;P113

1.社会经济发展

2.财政能力

3.政府治理模式

4.管理能力

10、财政卫生资金支出监管的四个阶段;P124

预算编制管理,预算审批管理,预算执行管理和决算管理

第八章卫生人力资源管理

1、卫生人力资源的概念及种类;P133

概念:指受过卫生教育与职业培训,在卫生系统工作,为解决卫生问题,提供卫生服务,保障公众身心健康贡献自己的才智的劳动者。

种类:1.卫生保健专业技术人员2.卫生管理人员3.技能工勤人员4.其他卫生工作者。

3、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P133

是指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服务于卫生事业发展,实现卫生系统目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制度、法令、方法和程序,对卫生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培训、组织、协调、控制和激励以及绩效评价的持续动态管理过程。

4、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P134

卫生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层次分布和流动管理,也包括卫生人力资源的规划,准入,认证,使用和绩效评价管理。

5、卫生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和目标;P136

概念:是从卫生系统的战略目标出发,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对卫生行业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进行预测,并为满足这一需求所进行的活动过程。

目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识别和达到卫生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组合以及分布在某一区域卫生系统实现最佳状态,满足本区域卫生服务需求,促进卫生人力资源合理使用

6、卫生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内容;P137

1.卫生人力资源数量规划

2.卫生人力资源质量规划

3.卫生人力资源结构规划

4.卫生人力资源分布规划

5.卫生人力资源流动规划。

6、卫生人力资源准入对象包含哪三类?P142

1.传统的医疗卫生职业人员

2.随着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发展而出现的新职业人员

3.在卫生领域工作的其他一些管理和辅助人员

7、卫生人力资源准入定期考核的内容;P146业务水平测评,工作成绩,职业道德。

8、卫生人力资源开发的概念及主要内容;P147

概念:指为促进人的潜能和智力得到充分发挥,更好地促进公众身心健康,推进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卫生人力资源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培训,挖掘等环节,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过程。

内容:卫生人力资源教育,卫生人力资源培训,卫生人力资源激励。

9、卫生人力资源开发方法;P 153

a)明确卫生系统战略规划下对卫生人力资源的具体需求及开发的需求分析。

b)分层、分类规划卫生人力获取和培养的渠道以及途径,挖掘卫生人力资源的潜力。

c)制定卫生人力资源开发的可持续计划,以保证在适当的时候能找到合适的人去胜任工

作。

d)完善组织结构,包括卫生人力资源结构的分布,卫生人力资源知识结构的完善以及年

龄结构的搭配。

e)分在岗和离岗两方面进行人力资源开发。

第九章卫生物力资源管理

1、卫生物力资源及卫生物力资源管理的概念;P157

我们将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服务过程中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的总和,称为卫生物力资源。

卫生物力资源管理: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对卫生系统资源的管理和控制过程,具体包括对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物质资料的分配流通供应等。

2、卫生物力资源管理的任务;P157

①按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选购原材料和设备,为医疗卫生机构的经营活动提供适用的物质和技术设备;

②按照物力资源管理的客观规律,保证房屋设备完好率,提高利用率;合理使用原材料,综合利用,厉行节约;

③确保物流的畅通、快速、经济,保证满足医疗卫生机构运转中各环节活动的物质需求;

④不间断地进行设备革新、改造、挖潜,保证设备的先进性;

⑤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以物力资源决策和计划为先导,实行全过程控制,保证医疗卫生机构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提高经济效益。

3、卫生物力资源管理的内容;P157

1.设备管理

2.物资管理

3.卫生建筑规划管理

4、卫生物力资源管理的作用;P158

1.提高卫生服务质量更好满足人们需求

2.有效利用现有物力资源,提高设备利用率

3.推动科技进步,促进新技术的应用

5、卫生设备管理的基本原则;P172

1.坚持以病人切实利益为本

2.统筹协调发展

3.阶梯配置,促进共享

4.严格准入,规范应用

第十章卫生信息管理

1、卫生信息的概念及基本功能;P181

信息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结果,信息需要知识,信息本身就是知识;所有学科都建立在信息的基础上,只有更多地认识客观世界,我们才会进步。

基本功能:

1.是卫生事业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的依据

2.是卫生规划监督与评价的依据

3.是医学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的根本

4.卫生信息是生产力。

2、卫生管理信息的概念及分层;P187

一切与人民健康直接相关的信息都属于卫生信息的范围,一切对卫生管理有价值的信息,具体而言凡是对卫生政策制定、卫生规划、管理卫生服务活动有价值的信息都属于卫生管理信息。

分三层:

1.战略层的战略级信息

2.战术层的战术级信息

3.操作层的操作级信息。

4、卫生管理信息的类别;(七类)P187

1.卫生管理社会信息

2.卫生系统传递的信息

3.卫生活动信息

4.反映卫生资源情况的信息

5.关于卫生机构的信息

6.卫生科技情报信息

7.关于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的信息。

4、卫生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功能;P191

是指对卫生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管理、检索和传输,并能向有关卫生领域人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为卫生管理过程服务的各种系统。

功能:1.保健对象管理功能

3.卫生保健管理功能

4.3.卫生行政管理功能

5.4.基本公共卫生管理功能

5、卫生信息系统的构成;P192

1.卫生管理信息系统

2.公共卫生管理信息系统

3.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信息系统

4.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6、WHO建议将卫生信息系统分为哪五个部分?P193

1.流行病学监测

2.常规服务报

3.,专项报告系统

4.行政管理系统

5.生命统计

7、公共卫生管理信息的特点;P193

1.可识别性

2.可传输性

3.可存储性

4.处理性和有效用性

5.经济性

6.信息共享性

8、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子系统;P194

1.监测预警子系统

2.应急处理子系统

3.人力资源子统计

4.物资储备资系统

5.信息子系统。

9、我国卫生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P198

建立国家级、省级和区域三级信息平台,在其基础之上建立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监管,综合管理,新农合五大业务应用系统;建立以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和以电子病历为基础的两大类数据库;建立一个卫生专网网络;逐步建设信息安全体系和信息标准体系(35212工程)。

几项重要的任务分别为:

1.加强三级平台建设

2.完善基于平台的重点业务信息系统建设

3.推进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资源建设

4.国家卫生信息专网建设

5.标准化建设

6.安全体系建设。

第十一章社会健康资源管理

1、社会健康资源的概念及特征;P205概念: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除政府投入之外的,为满足人们多层次健康需求而投入的一切要素和条件的总称。

特征:1.非公有的公共产品健康资源,是对人群开放的资源,具有人人可及的公共产品属性

2.稀有性

3.资金来源与管理形式,管理水平的多样性按投资主体划分,社会健康资源的资金来源有

民营企业投资,个人投资,社会集资和境外资本投资等形式

2、社会健康资源管理的内容;P207

1.制定合理规划

2.监督并评价社会健康资源的利用

3.社会健康资源管理研究

4.制定社会健康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措施

3、社会健康资源管理的原则;P209

1.分类与统一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2.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3.协调性原则

4、社会健康资源规划的原则;P216

1.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2.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

3.预留空间,优先发展

第十二章医疗服务管理

1、医疗服务的概念和特征;P229

概念: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运用各种卫生资源,为社会公众提供的诊断,治疗,康复等服务的总称。

特征:1.无形性 2.不可分离性 3.不可储存性 4.公益性和伦理性 5.差异性 6.高风险性 7.随机性和连续性 8.不易监督与评价 9.专业性 10.医患关系的特殊性

2、医疗服务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内容;P230

概念: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社会按照国家医疗服务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医疗服务的提供及其相关领域进行监督与管理的过程,以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

内容:1.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管理

2.对各类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

3.对各项医疗服务的管理

4.对与医疗相关的各种卫生组织及其活动的管理

3、医疗服务管理的基本原则;P232

1.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关系的原则

2.公平性的原则,可及性的原则

3.分级原则

4.公有制主导原则

5.中西医并重的原则

6.整体效益原则

4、医疗机构设置的基本原则;P235

1.公平性原则

2.整体效益原则可及性原则

3.分级原则

4.公有制主导原则

5.中西医并重原则

5、中国医师分类的四类两级;P237

四类包括临床类别、口腔类别、公共卫生类别、中医类别;

两级包括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6、医疗服务质量的概念及其分类;P243

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所提供的医疗服务与医疗服务利用者的需要和需求的符合程度。分类:1.医疗服务基础质量 2.医疗服务环节质量 3.医疗服务终末质量

6、医疗安全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P248

概念:指医疗机构在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不发生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组织器官功能障碍、缺陷或死亡。

影响因素:1.医源性因素(医疗缺陷) 2.非医源性因素(药源性不安全因素和医院环境不安全因素)

第十三章公共卫生服务管理

1、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的概念;P259

公共卫生是以保障和促进公众健康为宗旨的公共事业,通过国家与社会共同努力,防控疾病与伤残,改善与健康相关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培养公众健康素养,实现全社会的健康促进,创建人人享有健康的社会。

2、公共卫生的性质;P260

1.公益性

2.行政性和技术性

3.计划性和系统性

4.公平性和效率性

5.社会性和群众性

3、公共卫生的职责;P259

1.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2.预防意外伤害

3.保护环境

4.倡导健康行为

5.对灾害作出卫生应急反应并帮助社会从灾难中恢复

6.确保卫生服务的有效性和可及性。

4、公共卫生服务的特点;P261

公共卫生服务的本质特征是公共性。

a)公众性,公共卫生服务的受益对象是全体社会公众;

b)公用性,卫生服务的内容涉及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需要;

c)公益性,卫生服务的目标是实现公众的共同利益,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

泛影响;

d)公平性,公共卫生涉及的是公民的基本权益而不是纯粹的商品。

7、公共卫生管理的概念及职能;P262

概念: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卫生服务提供者为实现公共利益,优化配置公共卫生资源,及时有效地向社会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并对公共卫生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职能:评价政策开发保障

7、传染病的概念及特点;P268

概念:传染病是由各种致病性病原体和它们的毒性产物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种疾病。

特点:传染病的特点是有病原体,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感染后常有免疫性,有些传染病还有季节性或地方性。

8、慢性病的概念;P269

是对一组起病时间长、缺乏明确的病因证据、不能自愈甚至几乎不能完全治愈的非传染性

疾病的概括性总称。

9、慢性病防治的基本原则;P270

1.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这是慢性病防治首要原则;

2.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效果

3.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心下沉

9、慢性病防治的策略与措施;P271

①关口前移,深入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②拓展服务,及时发现管理高风险人群;

③规范防治,提高慢性病诊治康复的效果;

④明确职责,加强慢性病防治有效协同;

⑤抓好示范,提高慢性病综合防控能力;

⑥共享资源,完善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

⑦加强科研,促进技术合作和国际交流。

10、我国目前职业病的突出问题;P274

①职业病病人数量大;

②尘肺病、职业中毒等职业病发病率居高不下;

③职业病危害范围广;

④对劳动者健康损害严重;

⑤群发性职业病事件时有发生。

11、卫生突发事件的概念;P278

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第十四章

1、社区健康服务的概念

2、社区健康服务管理的概念P287

指综合运用管理学理论和方法,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协调社区卫生资源的开发,分配和利用,对社区健康服务过程进行科学管理,以达成社区健康服务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

(二)问答题:

1、卫生事业管理的手段:

①法律手段

②行政手段

③经济手段

④项目管理手段

2、构建卫生行政组织的基本原则:

①完整统一原则

②依法设置原则

③精简高效的原则

④权责一致原则

3、社区卫生服务

4、医疗事故

5、卫生信息的基本功能:

①是卫生事业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的依据;

②是卫生规划的监督与评价的依据;

③是医学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的根本;

④卫生信息是生产力

7、临床用血安全管理主要有措施252

1.推动无偿献血,严禁职业供血;

2.采购血机构准入管理,严禁非法采供血活动;

3.依法采集和供应血液,保证血液质量,并为献血者提供安全便利的条件;

4.严格规范临床用血各个环节,确保采血用血安全。

5.无偿献血的血液必须全部用于临床,不得买卖;临床用血必须来自合法的采供血机构,未经批准不得从非指定的采供血机构获得血液。

6.医疗机构要建立临床输血委员会,开展本机构临床用血规范化管理、血液安全质量控制和临床合理用血技术指导等相关工作;

7.医疗机构应建立独立的输血科或血库;建立临床用血管理制度,严格按照临床用血审批程序进行临床用血;

8.向受血者告之输血的风险;

9.正确地使用交叉配血技术方法;

10.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

11.推广和使用成分输血;

12.严格输血查对制度,防止输血差错;

13.及时处理输血反应。

7、医疗保险

8、卫生服务管理的基本原则

9、卫生法具有哪些特征35

1.广泛性

2.综合性;

3.科学性

4.技术规范性

5.社会共同性

10、卫生组织体系91

是指以恢复和增进人群健康为目标的各种卫生组织构成的集合。构成体系:卫生行政组织体系、卫生服务组织体系、社会卫生组织体系,各体系由具体的卫生组织机构构成。12、医疗服务质量245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所提供的医疗服务利用者的需要和需求的符合程度。符合程度越高质量就越好。

结构:医疗服务基础质量(人员,技术,物资,规则制度和时间);医疗服务环节质量(服务过过程的质量,或具体步骤和经过);医疗服务终末质量(事后检查和评估)

13、慢性病269

慢性病发病率高,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故又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引起慢性病因素:环境(包括自然和社会环境);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遗传因素;卫生保健服务因素。

13、卫生系统的功能:

①提供卫生服务;

②提供医疗保障,具体包括筹资,建立资金池,分配资金以购买服务;

③资源筹措,具体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

④管理,即卫生系统作为管家,管理资金、分配权力,并且对人群赋予他们的期望作出应答。

14、卫生工作方针19基本内容:

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依靠科技和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

14、目前我国职业病的突出问题:

①职业病病人数量大;

②尘肺病、职业中毒等职业病发病率居高不下;

③职业病危害范围广;

④对劳动者健康损害严重;

⑤群发性职业病事件时有发生。

16、卫生管理体制53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政府及相关卫生组织体系构架、机构设置、隶属关系、权限职责划分及其相互关系运作制度化的总称。

内涵:卫生管理机制是协调卫生事业管理运行及发展过程的机制的总称;卫生管理机制功能的发挥依赖于其中构成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调节关系;整个卫生管理机制是有规律的按一定的方式运行并发挥总体功效的。

17、卫生资源规划70

根据服务需求因素,确定卫生资源发展目标,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改善和提高区域内卫生服务质量和数量,提高卫生资源使用效益和效率的科学计划方法。

(完整版)单片机知识点总结

单片机考点总结 1.单片机由CPU、存储器及各种I/O接口三部分组成。 2.单片机即单片微型计算机,又可称为微控制器和嵌入式控制器。 3.MCS-51系列单片机为8位单片机,共40个引脚,MCS-51基本类型有8031、8051 和8751. (1)I/O引脚 (2)8031、8051和8751的区别: 8031片内无程序存储器、8051片内有4KB程序存储器ROM、8751片内有4KB程序存储器EPROM。 (3)

4.MCS-51单片机共有16位地址总线,P2口作为高8位地址输出口,P0口可分时复用 为低8位地址输出口和数据口。MCS-51单片机片外可扩展存储最大容量为216=64KB,地址范围为0000H—FFFFH。(1.以P0口作为低8位地址/数据总线;2. 以P2口作为高8位地址线) 5.MCS-51片内有128字节数据存储器(RAM),21个特殊功能寄存器(SFR)。(1)MCS-51片内有128字节数据存储器(RAM),字节地址为00H—7FH; 00H—1FH: 工作寄存器区; 00H—1FH: 可位寻址区; 00H—1FH: 用户RAM区。 (2)21个特殊功能寄存器(SFR)(21页—23页);

(3)当MCS-51上电复位后,片内各寄存器的状态,见34页表2-6。 PC=0000H, DPTR=0000H, Acc=00H, PSW=00H, B=00H, SP=07H, TMOD=00H, TCON=00H, TH0=00H, TL0=00H, TH1=00H, TL1=00H, SCON=00H, P0~P3=FFH 6. 程序计数器PC:存放着下一条要执行指令在程序存储器中的地址,即当前PC值或现行值。程序计数器PC是16位寄存器,没有地址,不是SFR. 7. PC与DPTR的区别:PC和DPTR都用于提供地址,其中PC为访问程序存储器提供地址,而DPTR为访问数据存储器提供地址。 8. MCS-51内部有2个16位定时/计数器T0、T1,1个16位数据指针寄存器DPTR,其中MOVE DPTR, #data16 是唯一的16位数据传送指令,用来设置地址指针DPTR。(46页) 定时/计数器T0和T1各由2个独立的8位寄存器组成,共有4个独立寄存器:TH1、TL1、TH0、TL0,可以分别对对这4个寄存器进行字节寻址,但不能吧T0或T1当作1个16位寄存器来寻址。即:MOV T0,#data16 ;MOV T1,#data16 都是错的,MOV TH0,#data;MOV TL0,,#data是正确的。 9.程序状态字寄存器PSW(16页) (1)PSW的格式: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PSW D0H (2)PSW寄存器中各位的含义; Cy:进位标志位,也可以写为C。 Ac:辅助进位标志位。

打印版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要点归纳

教育学知识点 1. 什么是教育、教育学、学校教育?教育就其定义来说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训、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们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简述各构成要素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学校教育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教育者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他既要接受教育者的改造和塑造,同时也要自我改造和塑造。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极其联系得总和,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3.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简述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类型。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基本类型:双轨制学制、单轨制学制和分支制学制。 1902年"壬寅学制"第一个近代学制;1904年 "癸卯学制"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1922年 "壬戌学制提出"六三三"学制 4.试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及小学教育的衔接; (2)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及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 学历教育及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5.为什么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第一教师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第二,教师受过专门的职业训练;第三,青少年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 6.教育的历史发展分为哪几个时期?各个时期的教育有什么特点?分为原始形态的教育、古代学校教育、现代学校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原始形态的教育特点:(1)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2)教育没有阶级性。(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1)教育及生产劳动相脱离(2) 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3) 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辨和死记硬背。现代学校教育的特点:(1)教育及生产劳动相结合;(2)教育面向全体社会成员;(3)教育的科学化程度和教育水平日益提高。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的特点:(1)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之中;(2)社会能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提供适当的教育。 7.资产阶级采取哪些措施建立国民教育体系?(1)国家建立公立教育系统,加强对教育的控制;(2)普遍实施义务教育;(3)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8.试述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教育终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多元化、教育技术现代化。 9.简述古代教育思想家的主要思想及其代表作。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的是孟子。西周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及"乡学"之分,形成了六艺(礼、乐、射、御、书、数)。1905年废除科举;"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古印度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婆罗门将人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西欧中世纪分为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内容有神学和七艺(文法、修饰、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教授的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强调"学而知之",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学行兼顾、博约结合、学以致用、以身作则等教学原则;战国后期《学记》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提出教学相长、启发诱导、循序渐进、长善救失、藏息相辅、师严而道尊;苏格拉底 "产婆术",是一种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辩论的方法,为启发式教学奠定的基础;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都体现在代表作《理想国》中,构建了较为系统的学制,为近代资源共享本主义教育提供了雏形;亚历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分阶段进行教育,提倡对儿童进行和谐的教育;昆体良是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的《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专著。他主张教育者要了解儿童的天赋、倾向和才能,遵循儿童的特点进行教育。他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教师是教育成败的关键。 10.简述近代、现代教育思想家的代表及其主要贡献。英国的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 1 / 1

最新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一、文化与社会 1. 什么是文化 (1)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阶级性)的部分,又包 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中立)的部分。 (2)形式: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念、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 都是文化活动 (3)产生: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4)载体: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产品。 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所表现出的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相互影响: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 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 同。 (2)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①文化与经济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 越重要。 ②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 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③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 重要。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①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②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 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4.文化与综合国力 二、文化对人的影响 1.途径: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1)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1)潜移默化: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也不都是消极被动、 无目的地接受的,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结 果。 (2)深远持久:其一,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 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持久的。其 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 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4.文化在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起到的作用: (1)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2)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一、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民族节日: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教育学实体之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实体之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概述 考点一:教育的概念 广义:教育史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形成或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的活动。 狭义:即指学校教育,教育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要求,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的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借记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考点二: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 2、生物起源说:教育的产生来自动物的本能。代表人:法(勒 图尔诺)英(沛西~能) 3、心理起源说 4、劳动起源说:传递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实际需 要。代表人:马克思、恩格斯 考点三:教育的发展 1、原始社会:教育和生产劳动具有融合性 2、古代社会包括奴隶社会

1、教育的阶级性与等级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3、教育目的一方面是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另一方 面是对被统治阶级实施宗教、道德或政治教化,维护自己 的统治 4、教育内容以军事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为主 5、教育方法以体罚盛行,注重机械的练习和实践训练, 也重视个体的道德反省或宗教忏悔 6、师生关系式对立的、不平等的 7、教育组织形式以个别教学和个体修行为主。(私塾不是 班级授课) 3、近代社会 近代教育特点: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教 会学校) 2、初等教育(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教育的法制化 5、二十一世纪以后社会教育的特点:1、教育全民化;2、 教育终身化(包括时间和空间,保尔?朗格朗(法国)); 3.教育民主化; 4.教育信息化。

考点四:教育的属性: 1、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意识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 动。 2、社会属性:1、永恒性2、历史性 3、相对性 考点五:教育活动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考点六:教育的功能 1、对象上分:个体发展、社会发展 2、性质上分:正向、负向 3、呈现形式:显性、隐性(显性与隐性可以相互转化)考点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教育问题 考点八: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代表人物:孔子(教学纲领: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教学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思结)、墨翟、道家、朱熹等代表作:《论语》(不是教育学著作,而是伦理著作) 《学记》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 作。(是《礼记》中的一篇)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嵌入式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一: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 第二章 一:CM3 1.Cortex-M3 是一个32 位处理器内核。内部的数据路径是32 位的,寄存器是32 位的,存储器接口也是32 位的。CM3 采用了哈佛结构,拥有独立的指令总线和数据总线。 2.程序计数寄存器 R15 :程序计数寄存器,指向当前程序地址。 3.特殊功能寄存器 (1)程序状态字寄存器组(PSRs)记录ALU 标志(0 标志,进位标志,负数标志,溢出标志),执行状态,以及当前正服务的中断号; (2)中断屏蔽寄存器组:PRIMASK 失能所有的中断、FAULTMASK 失能所有的fault、BASEPRI 失能所有优先级不高于某个具体数值的中断; (3)控制寄存器(CONTROL ),定义特权状态(见后续章节对特权的叙述),并且决定使用哪一个堆栈指针; 4.Cortex-M3 处理器支持两种处理器的操作模式,还支持两级特权

操作。 两种操作模式:(1)处理者模式(handler mode) 异常服务例程的代码—包括中断服务(2)线程模式(thread mode)普通应用程序的代码; 两级特权:特权级和用户级,提供一种存储器访问保护机制,使得普通用户程序代码不能意外地,甚至是恶意地执行涉及到要害的操作。 复位后,处理器默认进入线程模式,特权级访问; a.在 CM3 运行主应用程序时(线程模式),既可以使用特权级, 也可 以使用用户级;但是异常服务例程必须在特权级下执行; b.在特权级下,程序可以访问所有范围的存储器,并且可以执行所 有指 令,包括切换到用户级; c.从用户级到特权级的唯一途径就是异常,用户级的程序必须执行 一条系统调用指令(SVC)触发 SVC 异常,然后由异常服务例程接管,如果批准了进入,则异常服务例程修改 CONTROL 寄存器,才能在用户级的线程模式下重新进入特权级; 5.异常以及异常类型 异常:在 ARM 编程领域中,凡是打断程序顺序执行的事件,都被称为异常(exception) 。包括:外部中断、不可屏蔽中断、指令执行了“非法操作”或者访问被禁的内存区间产生的各种错误 fault。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复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嵌入式系统的应用范围:军事国防、消费电子、信息家电、网络通信、工业 控制。 2、嵌入式系统定义: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 与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 用计算机系统。(嵌入式的三要素:嵌入型、专用性与计算机系统)。 3、嵌入式系统的特点:1)专用性强;2)实时约束;3)RTOS;4)高可靠性;5) 低功耗;6)专用的开发工具和开发环境;7)系统精简; 4、嵌入式系统的组成: (1)处理器:MCU、MPU、DSP、SOC; (2)外围接口及设备:存储器、通信接口、I/O 接口、输入输出设备、电源等;(3)嵌入式操作系统:windows CE、UCLinux、Vxworks、UC/OS; (4)应用软件:Bootloader 5、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嵌入式微处理器(MCU、MPU、DSP、SOC),外围电路, 外部设备; 嵌入式系统的软件:无操作系统(NOSES),小型操作系统软件(SOSE)S,大型 操作系统软件(LOSES)注:ARM 处理器三大部件:ALU、控制器、寄存器。 6、嵌入式处理器特点:(1)实时多任务;(2)结构可扩展;(3)很强的存储区 保护功能;(4)低功耗; 7、DSP处理器两种工作方式:(1)经过单片机的DSP可单独构成处理器;(2) 作为协处理器,具有单片机功能和数字处理功能; 第二章 1、IP核分类:软核、固核、硬核; 2、ARM 处理器系列:(1)ARM7系列(三级流水,thumb 指令集,ARM7TDMI); (2)ARM9系列(DSP处理能力,ARM920T)(3)ARM/OE(增强DSP)(4)SecurCone 系列(提供解密安全方案);(5)StrongARM系列(Zntle 产权);(6)XScale系列(Intel 产权);(7)Cortex 系列(A:性能密集型;R:要求实时性;M:要求低 成本) 3、ARM 系列的变量后缀:(1)T:thumb 指令集;(2)D:JTAG调试器;(3)快

教育学知识点考点梳理

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第一次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东汉许慎在《说文 解字》中解释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最早对教和育分开解释 2、荀子(首次提出“道德”一词) 3、④《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4、柏拉图“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5、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 6、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是世界 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 7、京师同文馆(1862 年)我国最早使用班级授课制 8、陈鹤琴(中国幼教之父) 9、陶行知(乡村幼教之父) 10、培根科学归纳法第一人、首次指出应该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从学科分类中 提出来、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11、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大教学论》——第一本教育学独立专著、教育学成为一门独 立学科的标志、 12、康德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 13、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爱弥儿》 14、洛克《教育漫话》、“白板说”、“绅士教育” 15、裴斯泰洛齐(慈爱的儿童之父)、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西方教育史上 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16、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学派)代表人物、科学教育学之父、《普通教育学》(1806)——标志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教育性教学原则 17、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进步教育代表人物、、“儿童中心论”代表人物、现代教 育(学派)代表 18、斯宾塞第一次明确提出德育、智育、体育的概念、第一个把“课程”引入到教育学科 学研究、 19、教育的核心问题:教育目的、教育的中心环节:学校教育 20、耶克斯利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终身教育专著《终身教育》。 21、终身教育的概念化和体系化则是在20 世纪60 年代,其标志是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论终身教育》[《终身教育导论》]报告书的发表。——终身教育之父 22、196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提出《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首次明确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 23、教育(中心环节)——学校教育——教学——上课 教学过程的核心——领会知识——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 班主任工作——组织培养班集体 24、最早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康德(德国) 25、最早将“课程”用于教育学专门术语的:斯宾塞(英国) 26、最早提出班级一词的是:埃拉斯谟斯(荷兰) 27、最早对班级授课制进行论述:夸美纽斯(捷克) 28、最早提倡“寓学习于游戏”的:柏拉图(希腊) 29、最早提出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孔子(中国) 30、最早(西方)提出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苏格拉底(希腊) 31、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学记》(收入《礼记》)

文化生活知识点汇总Word文档

2016高考复习资料《文化生活》常用知识点 第一单元《文化及生活》 一、文化的特点: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2)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及生俱来的,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及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二、文化的社会作用(5个方面回答主观题时用)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及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文化及经济交融表现在: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②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③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3、文化及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及政治交融表现在:①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及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②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

斗争的重要内容。) 4、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5、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对人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氛围及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①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②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作用:精神世界;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及创新》 一、文化的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1)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典型表现: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CORTEX-M4知识点总结

Cortex-M4内核知识点总结 余 明

目录 Cortex-M4内核知识点总结 (1) 1 ARM处理器简介 (4) 2 架构 (5) 2.1架构简介 (5) 2.2编程模型 (5) 2.3存储器系统 (8) 2.4复位和复位流程 (12) 3 指令集 (14) 3.1 CM4指令集特点 (14) 3.2 Cortex-M处理器间的指令集比较 (14) 3.3 汇编指令简要介绍 (14) 3.3.1 处理器内传送数据 (14) 3.3.2 存储器访问指令 (15) 3.3.3 算数运算 (16) 3.3.4 逻辑运算 (17) 3.3.5 移位 (17) 3.3.6 异常相关指令 (17) 4 存储器系统 (18) 4.1 存储器外设 (18) 4.2 Bootloader (18) 4.3位段操作 (19) 4.4 存储器大小端 (19) 5 异常和中断 (21) 5.1 中断简介 (21) 5.2异常类型 (21) 5.3 中断管理 (22) 5.4 异常或中断屏蔽寄存器 (23) 5.4.1 PRIMASK (23)

5.4.2 FAULMASK (M0中无) (23) 5.4.3 BASEPRI(M0中无) (23) 5.5 中断状态及中断行为 (23) 5.5.1 中断状态 (23) 5.5.2 中断行为 (24) 5.6 各Cortex-M处理器NVIC差异 (26) 6 异常处理 (28) 6.1 C实现的异常处理 (28) 6.2 栈帧 (28) 6.3 EXC_RETURN (29) 6.4异常流程 (30) 6.4.1 异常进入和压栈 (30) 6.4.2 异常返回和出栈 (31) 7 低功耗和系统控制特性 (32) 7.1 低功耗模式 (32) 7.1 SysTick定时器 (32) 8 OS支持特性 (34) 8.1 OS支持特性简介 (34) 8.2 SVC和PendSV (34) 8.3 实际的上下文切换 (35)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总结 1.文化的的内涵 (1)含义: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特征: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②文化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通过逐步培养而来;③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影响 (1 ②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重要的反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通过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来使自己价值观念向外推销而实现的) (3: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影响的表现: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行为、实践和认识活动与思维方式; ③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的特点(无形的、主动的)和深远持久的特点(“三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经形成,很难改变); ④文化塑造人生(对人的作用):优秀的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增强人们的 精神力量(激励人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健康等素质)。 3.民族文化 (1)含义:每个民族、国家自己的文化。 (2)地位: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3)表现:①民族节日: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现,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文化遗产: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地位);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作用)。 4.文化多样性的内涵 (1)地位及作用: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关系 ①民族性:由于各国的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因素不同,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所以,文化是民族的; ②世界性:文化来源于社会实践,各民族间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存在普遍的规律,各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文化是世界的; 5.尊重文化多样性 (1)原因:①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②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2)途径:①认同本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②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化繁荣进步;③在国际文化事务中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

2019年新版《教育学》复习要点

2019年教师招聘《教育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探索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人文学科。 儒家教育思想的代表性著作:《论语》(由孔子弟子辑录的孔子语录)、《孟子》、《礼记》、《四书集注》 《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专著。 苏格拉底——产婆术 培根——《论学术的价值和发展》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教育学理论体系,为教育学的创立奠定了重要基础。 卢梭——《爱弥儿》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形成的标志。 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勒图尔诺、沛西?能;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孟禄;劳动起源论—前苏联 古代社会的教育:(1)有专门的教育机构(2)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当代社会的教育:(1)教育全民化(2)教育民主化(3)教育信息化(4)教育的可持续发展(5)教育的个性化 第二章教育与发展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 .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经济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2. 教育为经济发展准备新生的劳动力; 3.教育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职业培训; 4. 教育通过人文精神的培育为经济活动提供道德和文化基础。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指教育是传承文化的主要途径和手段。 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指学校教育选择文化中有价值的一部分进行传递和传播。 3.教育的文化整合功能,指教育根据主流文化的要求,整合多样性的文化,并呈现给学生。 4.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指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出新的文化知识体系。 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及其作用 一、遗传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二、环境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的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三、教育因素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可更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 四、个体因素在人的发展中起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动力。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 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1.教育自身的发展具有继承性 2.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第三章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的发展的需要而形成的关于受教育者总体发展规格和素质要求的预期设想或规定。教育目的反映了一定社会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它体现了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的要求和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指明了教育活动的方向和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1. 教育目的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 2. 教育目的要反映生产力和科技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3. 教育目的要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4 .教育目的要符合民族文化与世界教育发展进程 西方传统教育目的观: 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梭、裴斯塔洛齐、福禄培尔,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个人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就在于使人的本能和本性的到自由发展,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评价教育价值也应当以其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为标准来衡量。 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迪尔凯姆、凯兴斯泰纳,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和社会价值来确定。 * 1957年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的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java各知识点详细总结(毕向东笔记整理)

Java基础知识总结 写代码: 1,明确需求。我要做什么? 2,分析思路。我要怎么做?1,2,3。 3,确定步骤。每一个思路部分用到哪些语句,方法,和对象。 4,代码实现。用具体的java语言代码把思路体现出来。 学习新技术的四点: 1,该技术是什么? 2,该技术有什么特点(使用注意): 3,该技术怎么使用。demo 4,该技术什么时候用?test。 ----------------------------------------------------------------------------------------------- 一:java概述: 1991 年Sun公司的James Gosling等人开始开发名称为 Oak 的语言,希望用于控制嵌入在有线电视交换盒、PDA等的微处理器; 1994年将Oak语言更名为Java; Java的三种技术架构: JAVAEE:Java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开发企业环境下的应用程序,主要针对web程序开发; JAVASE:Java Platform Standard Edition,完成桌面应用程序的开发,是其它两者的基础; JAVAME:Java Platform Micro Edition,开发电子消费产品和嵌入式设备,如手机中的程序; 1,JDK:Java Development Kit,java的开发和运行环境,java的开发工具和jre。 2,JRE:Java Runtime Environment,java程序的运行环境,java运行的所需的类库+JVM(java 虚拟机)。 3,配置环境变量:让java jdk\bin目录下的工具,可以在任意目录下运行,原因是,将该工具所在目录告诉了系统,当使用该工具时,由系统帮我们去找指定的目录。 环境变量的配置: 1):永久配置方式:JAVA_HOME=%安装路径%\Java\jdk path=%JAVA_HOME%\bin 2):临时配置方式:set path=%path%;C:\Program Files\Java\jdk\bin 特点:系统默认先去当前路径下找要执行的程序,如果没有,再去path中设置的路径下找。 classpath的配置: 1):永久配置方式:classpath=.;c:\;e:\ 2):临时配置方式:set classpath=.;c:\;e:\ 注意:在定义classpath环境变量时,需要注意的情况 如果没有定义环境变量classpath,java启动jvm后,会在当前目录下查找要运行的类文件; 如果指定了classpath,那么会在指定的目录下查找要运行的类文件。 还会在当前目录找吗?两种情况: 1):如果classpath的值结尾处有分号,在具体路径中没有找到运行的类,会默认在当前目录再找一次。 2):如果classpath的值结果出没有分号,在具体的路径中没有找到运行的类,不会再当前目

教育学知识点整理

教育学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的概念: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是指由国家提出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所构成的一个教育目的系统。 3.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活动。 4.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它是一种具有强制性、法律保障的、免费特征的教育制度。 5.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身心变化。 6.教师专业化: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 7.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 8.经验课程:也称为活动课程,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

9.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10.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将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安排教师有计划地面向全班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二.简答题 1. 学校产生的条件: (1)进入奴隶社会后,金属工具代替了原始社会的石器,生产水平提高了,有了剩余产品且足以供养一部分人脱离直接的生产劳动,专门从事教育与学习,学校的产生有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以及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教师。 (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社会生产、生活经验,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更丰富的教育容。 (3)文字的产生,为学校传授知识提供了便利的工具。 (4)私有制的产生,社会贫富两级分化,对立的阶级形成,国家机器产生,统治阶级为强化对劳动人民的统治,迫切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培养阶级的接班人和为其服务的官吏及知识分子,学校的产生有了客观的需要。 2. 多元智力视野中的学生观 第一,对所有学生都抱有热切的成才期望,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智力特点,使我们的教育真正成为“愉快教育”和“成功教育”。 第二,针对不同的学生的不同智力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即教师

学前教育学各章知识点

第一章学前教育的对象、任务及发展 一、填空 1.教育是人类为了,使之能够通过学习,掌握生存的知识和技能,适应的一种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 2.这种贯穿人的一生和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的教育称为教育。 3.学前教育的价值,它具有性,性,性。 4.学前教育的性质是、、三者的整合。 5.学前教育泛指至6岁前儿童的教育,包括教育、教育和教育。 6.我国古代就有一些思想家总结了儿童出生后家庭教育的实践经验,如著的《》。 7.世界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的作者是。 8.对0~3岁儿童的教育称为教育,3~6岁儿童的教育称为教育。 9.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是以她的为依据的。她认为儿童自身具有发展的能力,教师的任务在于提供一个适宜的。 10.创办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的教育家是。 11.著有《新幼稚教育》的幼儿教育家,曾在北平主办。 12.学前教育是从德国教育家开始创立的。 13.古罗马教育家,提出人的教育应从摇篮里开始。 二、选择 1.世界上第一次提出学前公共教育主张的是()。 A.柏拉图 B.孔子 C.亚里士多德 D.康有为 2.世界上第一个做出年龄分期尝试的思想家是()。 A.柏拉图 B.孔子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3. 世界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是()。 A.《学记》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母育学校》 D.《三字经》 4.在我国第一次提出实施公共学前教育的人是()。 A.陈鹤琴 B.孔子 C.蔡元培 D.康有为 5.主张“教育即生活”,“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陶行知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三、辨析 1.花钱让孩子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可算是一种有利的投资。 2. 儿童早期既有学习的需要,而且也有学习的能力。 四、名词 1.学前教育学 2.教育 五、简答 1.简述福禄培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2.简述蒙台梭利关于学前教育的基本观点。 3.简述陈鹤琴对我国学前教育的主要贡献。 六、论述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一、填空 1.1816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新拉纳克创立,这是他在历史上为式人阶级创办的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嵌入式处理器 1嵌入式系统的概念组成: 定义:以应用为主,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剪,满足系统对功能、性能、可靠性、体积和功耗有严格要求的计算机系统。 组成:硬件:处理器、存储器、I / O设备、传感器 软件:①系统软件, ②应用软件。 2.嵌入式处理器分类特点: 分类:①MPU(Micro Processor Unit)微处理器。一块芯片,没有集成外设接口。部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组成。 ②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器(单片机)。一块芯片集成整个计算机系统。 ③EDSP(Embled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运算速度快,擅长于大量重复数据处理 ④SOC(System On Chip)偏上系统。一块芯片,部集成了MPU和某一应用常用的功能模块 3.嵌入式处理器与通用计算机处理器的区别: ①嵌入式处理器种类繁多,功能多样 ②嵌入式处理器能力相对较弱,功耗低 ③嵌入式系统提供灵活的地址空间寻址能力 ④嵌入式系统集成了外设接口 4.①哈佛体系结构:指令和数据分开存储————————(嵌入式存储结构) 特征:在同一机器周期指令和数据同时传输 ②·诺依曼体系结构:指令和数据共用一个存储器——(通用式存数结构) 数据存储结构(多字节): 大端方式:低地址存高位;小端方式:高地址存高位 6.ARM指令集命名:V1~V8 (ARMV表示的是指令集)

7.ARM核命名:. 命名规则:ARM{x}{y}{z}{T}{D}{M}{I}{E}{J}{F}{S}{x}——系列(版本) {y}——当数值为“2”时,表示MMU(存管理单元) {z}——当数值为“0”时,表示缓存Cache {T}——支持16位Thumb指令集 {D}——支持片上Debug(调试) {M}——嵌硬件乘法器 {I}——嵌ICE(在线仿真器)——支持片上断点及调试点 {E}——支持DSP指令 {J}——支持Jazzle技术 {F}——支持硬件浮点 {S}——可综合版本 8. JTAG调试接口的概念及作用: ①概念:(Joint Test Action Group)联合测试行动小组→检测PCB和IC芯片标准。(P CB→印刷电路板IC→集成芯片) ②作用(1)硬件基本功能测试读写 (2)软件下载:将运行代码下载到目标机RAM中 (3)软件调试:设置断点和调试点 (4)FLASH烧写:将运行最终代码烧写到FLASH存储器中。 9.GPIO概念:(General Purpose I/O Ports)通用输入/输出接口,即处理器引脚。 10.S3C2410/S3C2440 GPIO引脚 S3C2410共有117个引脚,可分成A——H共8个组,(GPA,GPB,…GPH组) S3C2440共有130个引脚,可分成A——J共9个组,(GPA,GPB,…,GPH,GPJ 组) 11.GPxCON寄存器,GPxDAT寄存器,GpxUP寄存器的功能,各位含义和用法 ①GPxCON寄存器(控制寄存器)——设置引脚功能 →GPACON(A组有23根引脚,一位对应一个引脚,共32位,拿出0~22位,其余没用) (若某一位是)0:(代表该位的引脚是一个)输出引脚 1:地址引脚 →GPBCON——GPH/JCON(用法一致,两位设置一个引脚) 00:输入引脚 01:输出引脚 10:特殊引脚 11:保留不用 GPBCON ②GPxDAT寄存器(数据寄存器)——设置引脚状态及读取引脚状态 若某一位对应的是输出引脚,写此寄存器相应位可令引脚输出高/低电平。 若某一位对应的是输入引脚,读取此寄存器可知相应引脚电平状态。GPBDAT

大学教育学知识点归纳[1].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概念 1.广义教育学指凡是能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以及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它的特点是:第一,目的性、系统性、组织性强,因此可控性强;第二,学校教育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承担,其目的是培养人,这些人是取得入学资格的。 2.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是教的主体。教育影响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工具、媒介和方法。 3.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以影响和发展人身心为直接目标的、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和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教育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此种观点是错误的。 2.生物起源说: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活动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存在于动物界。教育起源于生物生存竞争本能。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有一定进步性。 3.心理起源说:其代表人物孟禄认为,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4.劳动起源说:教育从人类产生就已经开始了,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产生于劳动过程。 三.教育的发展 1.原始社会的教育:⑴生产力水平低下,教育具有原始性。⑵教育与宗教活动密切联系,教育具有宗教性。 ⑶教育机会具有原始的均等性。 2.古代社会的教育:⑴奴隶社会的教育:①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②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甚至相对立。③专门教育机构(学校和专门教育人员(教师的产生。④学校教育制度尚不健全,学校教育内容趋于分化和知识化。 3.封建社会的教育:⑴学校教育的等级性、专制性和保守性。⑵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严重分离。 ⑶学校教育对象、规模、种类的相对扩大与增大。 4.现代社会的教育:⑴不断提高普及教育,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⑵教育密切联系社会,教育性质具有生产性。⑶学习内容极为丰富,教育内容具有开放性。⑷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教育方法具有先进性。 ⑸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具有科学性。⑹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教育呈现终身化。⑺重视教育立法,教育具有法制性。⑻重视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教育具有国际性。 四.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发展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教育现象是指一切培养人的活动的外在形态和表面特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