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儿童常见病护理手册

儿童常见病护理手册

儿童常见病护理手册
儿童常见病护理手册

儿童常见病护理

没有什么比宝宝生病更让

一家人揪心的了!特别是家人

常常会就生病的宝宝护理,以

及该不该再去医院等问题产生

纷争,甚至会引发婆媳大战。

【腹泻篇】

和秋冬季不同,在春夏之交宝宝若出现腹泻多为饮食不洁引起的。此时,广东的气温已经比较高,食物易变质,所以最好不要给宝宝吃剩菜,如果要吃一定要经过彻底加热。还要提醒家长,已经开了口的饮料,过夜后就不要给宝宝再喝,饮料中的糖分比较高,非常适合细菌生长,宝宝一旦喝过一口里面就已经有了细菌,过夜后的细菌量会非常高(有些细菌20分钟繁殖一代),宝宝再喝易引起腹泻。

Q:就医时我是不是需要带着宝宝拉过的纸尿裤给医生看?

A:是有必要的。医生会特别关注宝宝的便便中是否有血和黏液,这些提示可能是细菌感染。如果路途较远或不方便带,可以用手机把宝宝拉的便便拍下来,就医时给医生看。

Q:什么方法止泻效果又快又好?

A:这是宝宝腹泻后,大多数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有的甚至要求医生给宝宝注射“止泻针”,打一针即好。医生一般不会开强力止泻药,因为宝宝腹泻是个将病毒排出体外的过程,强力止泻反而不利于病毒排出。和止泻相比,医生会更关心预防宝宝脱水的问题,如果宝宝出现了脱水症状,需要立即就医,由医生评估宝宝脱水的程度,重度脱水的宝宝甚至需要留医,因重度脱水可能会迅速发展为休克,需要立即抢救。对脱水的干预不能等到出现脱水症状再开始,而是要从一开始腹泻就要采取补水措施。

Q:我如何知道宝宝是不是脱水了?

A:记住这句话即可判断——“摸摸头、摸摸手,看看眼,看看口”。“摸摸头”指的是如果宝宝头部的前囟出现凹陷,提示可能脱水;“摸摸手”指观察

宝宝是否出现手干、手凉、皮肤弹性差等症状;“看看眼”指观察宝宝是否哭时没有眼泪,眼窝凹陷;“看看口”指观察宝宝是否嘴唇干燥;此外如果宝宝尿量比以往明显减少,皮肤出现花斑纹等,也都提示宝宝可能出现了脱水,需要立即送医。

Q:补水是不是一定要输

液?

A:预防脱水一般采用口服

补液即可,除非宝宝一喝就吐的

情况,或者脱水已经很严重,才

考虑用输液的方式来补水。

Q:给宝宝喂白开水,他就

是不肯喝,那该如何补水?

A:给宝宝补水,不一定拘泥于白开水,饮料、粥水、汤水均可,只要宝宝肯喝就行。不要一次喂太多,易引起宝宝抗拒,要少量多次,只要有机会就让宝宝喝。其中,在米汤水中加点盐喂给宝宝喝最佳,和白开水相比,加盐的米汤水吸收率更高,还可以补充因腹泻流失的电解质和营养。另外,家长也可以用医生开的低渗口服补液盐冲水给宝宝喝,水分的吸收率是喝白开水的好多倍。这里要特别提醒,有些家长拿到低渗补液盐以为是“药”,冲一点水就让孩子喝

下去了,这是错误的做法,达不到补水的效果,一定要按照包装上提示的比例添加水。

Q:老人家说宝宝腹泻,就不要给他吃东西,让肠胃充分休息会好得更快,这有没有道理?

A:以前的观念认为拉肚子就

最好禁食,但现在的观点则认为,

宝宝在腹泻时仍可以进食,不过

最好选择易消化的食物。经历一

场腹泻后,宝宝往往会明显瘦一

圈。因此宝宝病好后,家长要注

意宝宝营养的补充。

Q:给宝宝喝了腹泻奶粉,为

何还腹泻?

A:对于正在吃奶粉的婴幼儿,如果出现了腹泻,医生一般会建议改喝腹泻奶粉。腹泻奶粉的作用并不是止泻,而是不会加重腹泻的病情,也不会拖长腹泻的时间。普通的奶粉中含有乳糖,宝宝在腹泻期间会出现一过性乳糖酶下降,如果喝普通的奶粉则可能加重腹泻病情,而腹泻奶粉则是去乳糖的。宝宝腹泻好了之后,建议仍继续吃一周腹泻奶粉。

Q:宝宝每次拉完,我们都用清水洗,为何小屁屁仍溃烂了?

A:腹泻的宝宝严重时一天可以拉好多次,过度清洗、擦拭,可能反而会引起宝宝皮肤的破损,继而引起感染。如果宝宝的屁屁不是很脏,拉完后用柔软的纸巾或布将他的小屁屁轻轻抹干即可,尽量让宝宝的屁屁保持干燥。有些家庭会使用“神灯”来照宝宝的屁屁,一定要有人在旁边监护,并要控制好温度和距离,避免宝宝被烫伤,如果没有把握掌控好的话,最好不要使用。

【便秘篇】

宝宝便秘却常常被家长忽视。有时宝宝便秘已数个月,直到出现便血、肛裂或因为排便痛苦宝宝不愿意排便时,家长才会带着宝宝来看医生。有时候是因为其他疾病来就医时,医生问起才知道宝宝已便秘很长时间。沈振宇说,宝宝便秘虽然看似不影响吃喝,

但从长远看,是会影响宝宝的

肠道功能,进而会影响宝宝的

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的。

Q:我家宝宝虽然四五天才

便便一次,但便便并不算太硬,

这算不算便秘?

A:判断便秘,一要看排便的间隔时间是否过长,二要看排出便便的硬度和排便时有无痛苦,符合其中一个指标就算便秘。

一般来说,宝宝每次排便的间隔最长不应该超过4天,超出这个时间的不管便便硬不硬都要算便秘了。有些宝宝可能每天都有排便,但便便非常硬,像子弹样、羊屎球样,或者硬到经常堵塞马桶,这样也算是便秘。如果宝宝排便时因为疼

痛而哭闹,甚至不愿意排便的,

都算是便秘。

Q:听说给他的小屁屁塞个

肥皂条,宝宝便秘马上解决,

这个办法我们能用吗?

A:用开塞露和肥皂条刺激,是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些方法不能经常用,否则宝宝会产生依赖性,不用这些方法就拉不出来,而且需要刺激的强度越来越大,才能拉得出来。为了宝宝长远的健康考虑,还是要找到导致宝宝便秘的原因,从“源头”上来干预。

Q:我的宝宝咳嗽两三个月了,后来便秘治好了,咳嗽也就好了,这是怎么回事?

A:这类案例我们在临床上经常能碰到。家长往往是因为孩子咳嗽总是不好才来就医的,医生问起孩子的大便情况,才知道孩子可能已经便秘相当长时间了,而没有治疗。经过干预后,宝宝的便秘治好了,咳嗽往往也随之好转。这在西医上可能没有理论来解释,但按照中医的理论,肺与大肠互为表里,两者是有密切关系的。这里也再次提醒

家长,别因为宝宝看似能吃能喝,

就不重视他们的便秘,便秘是可

能带来许多其他健康问题的。

Q:老人家说,宝宝便秘多是

因为体内有火,喝凉茶去去火就

好了,不知是不是这样?

A:在门诊我们发现许多家长都是这么认为的。其实引起宝宝便秘的原因很多,比如肠动力不足、没有形成规律的排便习惯等,不一定是上火导致的,更不能一便秘就喝凉茶。长期喝凉茶,会对宝宝的体质造成不良影响的。

Q:宝宝便秘一般是怎样治疗?除了吃药,我们家长能做些什么?

A:对于宝宝的便秘,一般情况下,医生会开具缓泻剂、促进肠动力的药,以及益生菌、维生素B等

辅助用药。但便秘的治疗是个“系统工程”,远远不止吃点药那么简单,生活中的干预也非常重要,家长能做的事有很多。比如说让宝宝多吃含水分和纤维素多的食物,帮助宝宝养成规律排便的好习惯。

另外,还可以有意识地鼓励宝宝多做盆底肌肉训练,如让宝宝多蹲跳(即“青蛙跳”)的动作,还可以让宝宝多多练习“坐球跳”,对于年龄稍大的宝宝,家长还可以教他进行收缩—放松肛门的训练。这里要提醒家长的是,便秘的治疗除了是个“系统工程”外,还是个“长期工程”,无论是吃药还是对宝宝的排便训练,都要坚持一定的时间,不要一见效立即就停药了,这样便秘很容易复发。

Q:我家宝宝一直排便很规律,自从上了幼儿园后就开始便秘了,这是怎么回事?

A:初上幼儿园,宝宝难免会出现分离焦虑。便秘也与焦虑有关,人的精神状态紧张,会影响整个身体的血液循环,在血液供应不足的情况下,肯定是优先保障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如脑部、心脏、基础代谢,而胃肠就成为最后被考虑的部位。肠道供血不充分,没有足够多的养分供应,“动力”不足,肯定会消极怠工,蠕动缓慢,自然就形成便秘了。

特别是有些孩子有了便意却不敢和老师说,经常忍便,或者玩得忘了排便。便意持续只有几分钟,一旦错过就很难再捕捉到。排便运动受大脑皮层的影响,意识可以加强或抑制排便。人们对便意经常予以抑制,就使直肠渐渐地对粪便压力刺激失去正常的敏感性,加之粪便在大肠内停留过久,水分吸收过多而变得干硬,使得排便难上加难。家长要鼓励宝宝如果有了便意要和老师或家长说,不要忍着。另外还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固定一个时间排便,无论有没有便意,都在这个时间去马桶坐5分钟,慢慢就形成规律。对于不愿意在幼儿园大便的宝宝,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训练他在早上或晚上固定的时间排便。

【感冒发烧篇】

我们常说的孩子

感冒发烧了,医学领

域被称作上呼吸道感

染,属于儿科门诊一

年四季“永恒”的主

题。

Q:去不去医院?

A:宝宝出现了明显的感冒症状,流鼻涕、打喷嚏,甚至发起了烧,家里就会为“去不去医院”纷争。

一边是妈妈怕去医院被交叉感染,主张买点药给孩子吃;一边是奶奶坚持要去医院,别把孩子给耽误了。

如果宝宝只是出现咳嗽、打喷嚏、流鼻水、一过性低热等典型的感冒症状,且精神状态很好,并不是说一定要去医院就医。宝宝的感冒一般多是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意思是说不管是否治疗,一般来说都会在一周左右痊愈,而且针对病毒也没有什么特效药。家长可以给宝宝买些非处方儿童专用感冒药来吃,主要是缓解症状,让他们没有那么难受。对于发烧宝宝,如果体温没有超过38.5摄氏度,首

先考虑物理降温;当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再考

虑使用退烧药。

Q:发烧出现反复,要不要换医生、换药?

A:很多家庭都有这样的遭遇,白天刚带宝宝去

过医院,把温度降了下来,可一到晚上宝宝再次发烧,一家人又手忙脚乱地把宝宝送到医院。明明吃了退烧药,体温为何仍会反弹?是药不行,还是医生不行?这时很多家庭都会因是否换医生、甚至换医院再起纷争。

宝宝发烧出现反复并不是说“治疗失败”。那是因为体内感染了细菌、病毒,出现了炎症。就算宝宝吃了抗生素或抗病毒的药物,但炎症并不可能立即消失,退烧药也只是暂时将温度降下来,当药效一过体温会再次上升。

家长不要把“发烧”当成敌人,发烧并不是病,只是一种症状。给宝宝吃退烧药也不要追求体温一定要降到36.5℃,其实降到38℃即可,在这个体温下,宝宝不会觉得太难受,细菌和病毒的活力则相应下降,与此同时宝宝体内白细胞杀伤力会提高,是有利于宝宝的康复。

Q:感冒发烧时哪些食物

不能吃?能不能洗澡?

A:在护理发烧宝宝时,

到底能不能给宝宝洗澡呢?

有人认为,宝宝就是因为受凉

才感冒的,洗澡会让宝宝再次

受凉;有人认为宝宝洗个澡会舒服很多,有利于康复。

这个问题也是门诊中经常有家长问到的。洗澡时和穿衣时如果能够注意保暖,避免宝宝受凉的话,那么洗澡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且洗温水澡后宝宝会觉

得很舒服,同时也有利于退烧。洗温水澡本身也是物理降温的一种方法。洗澡前后鼓励宝宝多喝水,让他或她多出汗和排尿,也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

许多妈妈奶奶们非常关心宝宝在感冒发烧时有

何饮食禁忌的,其实宝宝应该继续饮食,即平时吃什么现在仍可吃什么。

Q:何时该再去看医生?

A:如果只是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正如前面所说,一般多是病毒感染,医生并不会使用抗菌素,如果宝宝发烧持续3天,建议带宝宝再次就医,医生一般会给宝宝做血常规检查,看是否合并有细菌感染,否则没必要使用抗菌素。经过治疗后,如果宝宝的发烧持续到7天,则有必要再次带宝宝来就医,医生需要排除是否为其他疾病。

在宝宝整个患病期间,和体温相比,家长更需要关注的是孩子有无皮疹(提示有可能是水痘、麻疹、手足口病等)、是否气促(提示可能是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精神状况差不差(如出现倦怠、烦躁等表现提示可能是重症感染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一旦出现上述情况之一,都有必要立即就医。

儿童常见病护理手册

儿童常见病护理 没有什么比宝宝生病更让 一家人揪心的了!特别是家人 常常会就生病的宝宝护理,以 及该不该再去医院等问题产生 纷争,甚至会引发婆媳大战。 【腹泻篇】 和秋冬季不同,在春夏之交宝宝若出现腹泻多为饮食不洁引起的。此时,广东的气温已经比较高,食物易变质,所以最好不要给宝宝吃剩菜,如果要吃一定要经过彻底加热。还要提醒家长,已经开了口的饮料,过夜后就不要给宝宝再喝,饮料中的糖分比较高,非常适合细菌生长,宝宝一旦喝过一口里面就已经有了细菌,过夜后的细菌量会非常高(有些细菌20分钟繁殖一代),宝宝再喝易引起腹泻。 Q:就医时我是不是需要带着宝宝拉过的纸尿裤给医生看? A:是有必要的。医生会特别关注宝宝的便便中是否有血和黏液,这些提示可能是细菌感染。如果路途较远或不方便带,可以用手机把宝宝拉的便便拍下来,就医时给医生看。

Q:什么方法止泻效果又快又好? A:这是宝宝腹泻后,大多数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有的甚至要求医生给宝宝注射“止泻针”,打一针即好。医生一般不会开强力止泻药,因为宝宝腹泻是个将病毒排出体外的过程,强力止泻反而不利于病毒排出。和止泻相比,医生会更关心预防宝宝脱水的问题,如果宝宝出现了脱水症状,需要立即就医,由医生评估宝宝脱水的程度,重度脱水的宝宝甚至需要留医,因重度脱水可能会迅速发展为休克,需要立即抢救。对脱水的干预不能等到出现脱水症状再开始,而是要从一开始腹泻就要采取补水措施。 Q:我如何知道宝宝是不是脱水了? A:记住这句话即可判断——“摸摸头、摸摸手,看看眼,看看口”。“摸摸头”指的是如果宝宝头部的前囟出现凹陷,提示可能脱水;“摸摸手”指观察

最新小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及家庭护理

小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及家庭护理 一、发烧 发烧是儿童最常见的症状,最易引起父母的担心。 (1)定义:体温高于下列温度,则称为发烧 肛温:38℃口温:37.8℃腋温:37.5℃背温:37.5℃,小儿发烧除了体温上升外,可能会有如下症状:食欲不佳、嗜睡、哭闹不休、活动力减退、昏睡、昏迷、抽筋、头部僵硬、发紫、呼吸困难等。 (2)处理措施 减少穿衣盖被、多喝开水、睡冰枕、温水浴、保持空气流通,维持室温26-28℃、随时监测儿童体温变化。 可给宝宝食用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绿豆汤、鲜梨汁、鲜苹果汁,少食多餐,每天以6-7次为宜。 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 (3)家庭实用物理降温法:头部湿冷敷:将湿毛巾敷于宝宝的前额,2-3分钟更换1次。 冰枕:将冰块捣碎,与水一起装入冰袋(或热水袋)内,排除空气后,拧紧袋口,放在宝宝的枕颈部。 温水浴:让宝宝在30℃左右的温水中沐浴20-30分钟。

擦浴:用30%-50%的酒精或温水侵湿纱布,擦洗宝宝的上肢、下肢、颈部、额部、腋下及腹股沟。 (4)家庭护理注意事项 请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用药;给发热宝宝用药不可操之过急,如服用一次后,热度不退,再次服药需间隔4-6小时;服药用量不可太大,要严格按照年龄体重计算孩子的用量;不宜在短时间内让宝宝服用多种退热药,降温幅度不宜太大、太快,否则宝宝会出现体温不升、虚脱等情况;在给宝宝服用退热药后,如果宝宝出汗较多,要及时给他补充水分,以免发生虚脱。 二、水痘 (1)定义: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率很高,冬春两季多发,主要发生在婴幼儿,该病的潜伏期为12-21日,平均为14日。 (2)症状:以发热及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伽疹、而且各期皮疹同时存在为特点,该病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3)家庭护理措施 呼吸道隔离,卧床休息,皮疹已破溃可涂龙胆紫或新霉素眼膏,瘙痒者可给予炉甘石洗剂及抗组织胺药物。 (4)饮食禁忌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_常规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肺炎护理常规 1、执行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发热时绝对卧床休息.呼吸困难者取半坐卧位.高热时多饮水. 3、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注意喂养技术,防止咳呛. 4、密切观察病情及用药反应,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观察皮肤有无出血点瘀斑,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保持呼吸道畅通,输氧或使患儿做好输氧护理,每2-3小时更换体位一次. 5、输液患儿,注意控制输液速度,每分钟以8-10滴为宜,以防肺水肿发生.有心力衰竭的患儿,一切治疗护理尽量集中操作,避免过多惊扰,保证患儿安静和休息. 6、恢复期患儿可适当户外活动,但应避免受凉.

婴幼儿腹泄护理常规 1、执行儿科护理常规. 2、严格执行床边隔离,患儿绝对卧床休息,取头侧卧位 3、严格饮食管理,按医嘱禁食或喂少量补盐液,恢复期给易消化,营养好的饮食,宜少量多餐,由淡到浓 4、详细观察大便及呕吐物次数,量,色和尿量.并注意T,P,R,BP 变化,如有脱水症状及时通知医生. 5、做好皮肤护理,防止臀红及尿路感染.勤翻身,防止发生褥疮.有呕吐的患儿做好口腔护理 6、按医嘱调节输液速度,保持输液管道通畅,无药物外漏. 7、有心,肺,肾功能不全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备齐抢救药物,器械,以利抢救. 8、出院时应宣传科学喂养,注意饮食卫生等.

急性肾炎护理常规 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至少2周. 3、饮食按医嘱.浮肿期进无盐饮食,限制入水量,保证热卡,浮肿消退后给低盐饮食,避免长期不合理忌盐. 4、测体重每周一次,浮肿厉害时隔日测一次,按医嘱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并观察小便量和色. 5、按医嘱测BP并记录.注意精神状态,浮肿程度,如有血压过高伴呕吐,头痛者,及时报告医师. 6、口腔护理每日2-3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对浮肿患儿,操作应轻柔,防止皮肤破溃,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预防交叉感染.重症患儿输液治疗时,应严格按医嘱控制输液量及速度,切忌输液过多过快而加重病情. , 7、长期使用激素的患儿,应注意观察有无低钾,低钙以及消化道出血和感染的表现. 8、出院时做好卫生宣教.嘱家长督促患儿避免剧烈活动,一年不宜参加体育活动.

小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及家庭护理

小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及 家庭护理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小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及家庭护理一、发烧 发烧是儿童最常见的症状,最易引起父母的担心。 (1)定义:体温高于下列温度,则称为发烧 肛温:38℃口温:℃腋温:℃背温:℃,小儿发烧除了体温上升外,可能会有如下症状:食欲不佳、嗜睡、哭闹不休、活动力减退、昏睡、昏迷、抽筋、头部僵硬、发紫、呼吸困难等。 (2)处理措施 减少穿衣盖被、多喝开水、睡冰枕、温水浴、保持空气流通,维持室温26-28℃、随时监测儿童体温变化。 可给宝宝食用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绿豆汤、鲜梨汁、鲜苹果汁,少食多餐,每天以6-7次为宜。 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 (3)家庭实用物理降温法:头部湿冷敷:将湿毛巾敷于宝宝的前额,2-3分钟更换1次。 冰枕:将冰块捣碎,与水一起装入冰袋(或热水袋)内,排除空气后,拧紧袋口,放在宝宝的枕颈部。 温水浴:让宝宝在30℃左右的温水中沐浴20-30分钟。

擦浴:用30%-50%的酒精或温水侵湿纱布,擦洗宝宝的上肢、下肢、颈部、额部、腋下及腹股沟。 (4)家庭护理注意事项 请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用药;给发热宝宝用药不可操之过急,如服用一次后,热度不退,再次服药需间隔4-6小时;服药用量不可太大,要严格按照年龄体重计算孩子的用量;不宜在短时间内让宝宝服用多种退热药,降温幅度不宜太大、太快,否则宝宝会出现体温不升、虚脱等情况;在给宝宝服用退热药后,如果宝宝出汗较多,要及时给他补充水分,以免发生虚脱。 二、水痘 (1)定义: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率很高,冬春两季多发,主要发生在婴幼儿,该病的潜伏期为12-21日,平均为14日。 (2)症状:以发热及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伽疹、而且各期皮疹同时存在为特点,该病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3)家庭护理措施 呼吸道隔离,卧床休息,皮疹已破溃可涂龙胆紫或新霉素眼膏,瘙痒者可给予炉甘石洗剂及抗组织胺药物。 (4)饮食禁忌

儿科常见病护理常规

第一章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常规 一、常规护理 1、保持病室清洁、空气清新和流通。保持室内相对温度18~22℃,湿度以60%为宜。 2、体温升高者采用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有高热惊厥史者应及早降 温,同时使用镇静剂。 3、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患儿多饮水。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痰液。缺氧时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痰液黏稠可 雾化吸入稀释痰液。 5、尽量保持患儿安静休息,调整适当卧位,利于患儿休息。 6、遵医嘱给药,严格掌握药物使用时的剂量、时间、浓度。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及液量。 7、加强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预防并发症。 8、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监测生命体征,记录24小时出入量,准备急救物品 及药品。 二、专科护理 1、痰多不宜咳出时要指导患儿进行有效地咳嗽,且更换体位,协助翻身、拍背。 遵医嘱给予超声雾化吸入,稀释痰液或使用止咳祛痰剂。必要时用吸痰器吸出痰液。 2、注意观察有无呼吸急促、鼻翼扇动、面色或口周发绀,甚至出现三凹征等呼 吸困难症状,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病情恶化时拍背和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 3、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需监测生命体征和尿量,注意用药及时、准确,并观察 用药后的反应。应用洋地黄药物注意观察用药前后心率的变化,避免使用钙剂。用利尿剂时记录出入量,观察有无低血钾的发生。注意监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血压的变化,做好抢救准备。

急性支气管炎护理常规 一、一般护理 1、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室内相对温度18~22℃,湿度以55-60%为宜。定时开窗通风,以减少炎症对支气管黏膜不良反应的刺激,有利于排痰。 2、患儿取半卧位或舒适的体位,指导家长经常为患儿更换体位、轻拍背部;指 导并鼓励患儿有效咳嗽,有利于痰液排出。 3、给予雾化吸入,以湿化气管,稀释痰液。雾化后协助排痰,必要时用吸引器 及时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 4、遵医嘱给药抗生素、化痰止咳、平喘药,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5、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主要观察有无缺氧症状,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减轻 喘息症状。 二、维持正常体温 1、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定时测量体温,每2~4小时1次,必要时随时测量。 2、体温超过38.5℃时,给予物理降温:冷敷、冰敷、温水浴等;或遵医嘱给予 药物降温,防止惊厥的发生。 3、观察退热效果,及时更换汗湿衣服,避免受凉,并注意保暖。 4、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易消化饮食。注意多饮水。 5、保持口腔清洁,增进饮食。婴幼儿可在进食后喂适量温开水;年长儿应在晨 后、餐后、睡前漱洗口腔,以清洁口腔。 三、健康教育 1、向家长讲解疾病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和护理知识。 2、指导家长适当开展户外活动和体格锻炼,增强抵抗力。 3、指导家长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或过热。 4、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防止交叉感染。 5、教育小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6、加强营养,积极防治贫血、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病。按时预防接种。

幼儿园常见病儿童管理预案

幼儿园常见病儿童管理预案保健医生通过对园中儿童健康进行检查,掌握每个患病儿童的情况,重点加强对患病儿童的治疗及特别照顾,促进其健康成长。 一、患病儿童的管理范畴及要求 1、患病儿童包括: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血色素<110/L)、生长迟缓、轻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于正常体重15%以上)、反复感染(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哮喘)、先天性心脏病以及特殊儿童、肥胖儿等。 2、管理要求: (1)对筛查出的患病儿童给予建案管理,园所内建立患病儿童管理档案。 (2)患病儿童班的房屋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环境整洁、便于开展户外活动。患病儿童的活动应该轻松愉快、避免剧烈运动,保证一定的户外活动时间,以增强患病儿童的抵抗力。 (3)保教、保健人员要全面关心患病儿童的生活、保健、护理、治疗和教养工作,按要求定期学习有关业务知识,做好患病儿童的全日观察工作。 (4)患病儿童建案管理按不同病种、不同年龄进行,根据惯例常规要求结束收案,然后几种管理的幼儿可以回原班级。 (5)建立并认真做好患病儿童个案记录,每3月记录一次,发生疾病及时记录,对营养不良和肥胖儿童管理每3月1次统计分析,测量身高体重1次,对贫血儿童查血色素1次。 二、幼儿园常见病儿童管理类别 1、营养不良 (1)对体重小于同龄儿童体重均值两个标准差(15%以上)的患儿建立患病儿童专案管理档案。在每季度测量体重后,将评价在中下以下的儿童列出来筛选,看是否符合营养不良标准,如符合,转入营养不良儿童档案管理。 (2)对每个营养不良儿童的病因进行分析,看是疾病原理、喂养原因、还是遗传因素等造成,并与家长取得联系,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3)营养不良儿童每个月测量体重、身高1次,并进行评价,把情况及时通知家长,配合幼儿园进行保健管理,筛选评价公式为: (4)对患儿认真查找病因,积极配合治疗,合理调整饮食,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加强体格锻炼。特别要强化儿童饮食管理,多补充一些高热量食物,尤其是谷类和荤菜食物,鼓励幼儿添饭,逐渐增加幼儿的饭量。 (5)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幼儿的进食量。 (6)开展中医健脾及促消化治疗。区别厌食还是消化不良,针对病因用药。营养不良儿童不宜穿得过多,否则会影响血液循环和肠蠕动儿影响食欲。 (7)儿童营养不良得以纠正,体重达到正常或评价达到中,并维持两个月以上者可以结束收案。 2、生长迟缓 (1)对身高低于同性别、童年龄儿童两个标准差以下或身高小于同龄儿童年龄身高中位数30%以上者建立个案管理。 (2)询问病史:父母身高、出生时身高、每年身高增长情况。 (3)建议去医院检查骨龄,必要时检查生长激素。 (4)增加营养,保证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的供给。 (5)加强体格锻炼,刺激骨骼生长。

中医儿科常见病

辨证论治分类病证病因病机诊断要点鉴别诊断辨证分型证候治法面目皮肤发黄,色泽鲜明如橘,哭声响亮,不湿热郁蒸证欲吮乳,口渴唇干,或有发热,大便秘结,小清热利湿退黄胎禀湿蕴,如便深黄,舌质红,苔黄腻。湿热郁蒸、寒脾胃湿热或寒湿内溶血性黄疸新生湿阻滞,久则蕴,肝失疏泄,胆面目皮肤发黄,色泽晦暗,持久不退,精神萎新生儿感染性黄疸儿疾胎黄气滞血瘀。胎汁外溢而致发黄,辨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寒湿阻滞证靡,四肢欠温,纳呆,大便溏薄色灰白,小便温中化湿退黄阻塞性黄疸黄的病变脏腑病久则气滞血瘀而病短少,舌质淡,苔白腻。母乳性黄疸在肝胆、脾胃黄疸日深难退。面目皮肤发黄,颜色逐渐加深,晦暗无华,右。气滞血瘀证胁下痞块质硬,肚腹膨胀,青筋显露,或见瘀行气化瘀消积斑、衄血,唇色暗红,舌见瘀点,苔黄。风寒夹痰者,辛温解表,以感受风邪为感冒夹痰证感冒兼见咳嗽较剧,痰多,喉间痰鸣。宣肺化痰;风热夹痰者,主,常兼杂寒发热、恶风寒、鼻塞流涕、喷嚏、咳辛凉解表,清肺化痰。、热、暑、湿嗽等为主症。多种急性传染病的早期都有类似感冒感冒兼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酸腐,口、燥邪等,亦感冒伴兼夹证者,可见咳嗽加的症状,如麻疹、奶麻、丹痧、水痘感冒夹滞证感冒气秽浊,大便酸臭,或腹痛泄泻,或大便秘解表兼以消食导滞有感受时邪疫肺卫失宣剧,喉间痰鸣;或脘腹胀满,不思饮等,应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特点、结,舌苔厚腻。毒所致者。病食,呕吐酸腐,大便失调;或睡卧不实验室检查等加以鉴别。变部位主要在宁,惊惕抽搐。肺,可累及肝感冒兼见惊惕哭闹,睡卧不宁,甚至骤然抽风,感冒夹惊证解表兼以清热镇惊脾。舌质红,脉浮弦。喉核赤肿,咽喉疼痛,或咽痒不适,吞咽不利,风热搏结证发热重,恶寒轻,鼻塞流涕,头痛身痛,舌红,疏风清热,利咽消肿风热搏结于咽喉,以咽痛、吞咽困难为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及预防(精)

第四章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 教学目标】熟悉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种类、病因、症状懂得初步的 护理和预防知识理解和掌握传染病的特征、发生和流行的环节及预防措施了解常见的意外事故掌握常见事故的预防和急救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种类、病因、症状、护理和预防 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环节及预防急救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时数】6 课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前儿童常见病及其预防 、常见呼吸道疾病 由病毒、细菌引起常见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急性咽炎、急性喉炎和急性支气管炎、哮喘性支气管炎及肺炎等 常见呼吸道疾病预防 1、加强儿童体格锻炼 2、呼吸道感染流行季节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出门戴口罩 3、不去病人家串门隔离患儿 4、加强营养注意休息 5、服用预防药 二、常见消化系统疾病

腹泻婴幼儿时期常见病。多见于5 岁以下儿童是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小 儿四病”维(生素D 缺乏性佝偻病、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肺炎、腹泻腹泻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急性感染性腹泻即急性肠炎在婴幼儿腹泻中占 重要位置 1、病因 (1 非感染性喂养不当,进食量过多,食物不易消化。腹部受凉吃冷食过多牛奶 过敏 (2 感染性腹泻食物或食具被细菌污染或感染病毒、霉菌、原虫等病原体而引发胃 肠炎消化道以外的疾病如感冒、中耳炎、肺炎等引起消化功能紊乱 2、症状不同病原体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腹泻有不同症状病情轻者日泻数次体温、食欲尚正常 3、护理(1注意腹部保暖排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2注意调节饮食。 4、预防(1提倡合理喂养(2 注意饮食卫生(3隔离消毒 三、常见营养性疾病 营养性缼铁性性贫血在我国发病率达40%左右 1、病因(1先天储铁不足(2 铁摄入量不足 2、症状(1皮肤、粘膜苍白,肝脾和淋巴不同程度肿大(2 呼吸、脉搏次数加快 活动后心慌、气促。(3 患儿常有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紧张、不安害怕、忧郁、吵闹和 不停的不动作。 (4 可表现出一些异常行为如 3、预防(1 妊娠后期孕妇需加强含铁丰富的食物喂养 乳儿自生后3 个月左右逐步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或服补血药物。(2 坚持母乳如肝泥、菜泥、豆腐、肉

新生儿常见病的观察及护理教学教材

新生儿常见病的观察 及护理

新生儿常见病的观察及护理 新生儿出生时,由于体内有来自母亲的抗体,一般不容易生病,但还是有一些常见的情况需要加以注意。 一、脐炎 新生儿出生结扎后的脐带残端一般3~7天脱落,有的需要10余天或20余天(根据结扎手法不同)才能干燥脱落。 1、原因 局部细菌感染。当新生儿出生后切断脐带是,其根部为新鲜伤口,脐带内的血管没有完全闭合。若护理不当,病菌进入时,可引发脐炎。如果治疗不及时,病菌进入血液可能引起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2、临床表现 脐轮与脐周皮肤发红,其根部有少量分泌物为脐炎的典型症状。轻者:新生儿没有全身症状。较重者:脐部周围皮肤红肿,脐根部有较多的脓性分泌物,并伴有臭味。 重者:新生儿伴有发烧、食欲不佳、精神状态不好等症状。 3、护理方法 治疗脐炎的根本措施是预防,尤其是脐带脱落前的护理。应保持脐部干燥,勤换尿布,防止尿液污染。一旦发生脐炎,应及时就医。 二、黄疸 黄疸是指新生儿的血液、粘膜和皮肤出现变黄的现象,脸上最

先变黄,然后是躯干,最后才是手脚。 1、原因 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在老化之后,经过代谢会产生一些废物(胆红素),最后经肝脏排除体外。而新生儿肝酶活动力低,无法清除过多的胆红素,因而发生黄疸。新生儿黄疸多发生于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乳性黄疸)。 2、观察 轻度黄疸主要显现在巩膜、面部、躯干等部位,中度以上黄疸除此部位明显外,手心、足心亦有感染。溶血性黄疸出现早,进展快,并常伴有贫血;肝脾大或水肿感染性黄疸常伴有发热,并克发生感染;梗阻性黄疸大便色浅或呈陶土色;产伤所致黄疸可有头颅血肿或其他部位损伤原因,红细胞破坏增多,长因母乳血型不合引起。另外,红细胞增多症、窒息、缺氧、酸中毒等也会引发黄疸。 3、类型 (1)生理性黄疸:正常足月儿60%在出生后的2~3天出现黄疸,在第4~5天达到高峰,在1~2周内消失。 早产儿、低体重儿有80%会出现黄疸,且出现时间较早(24消失内),黄疸程度重,消退时间长,一般长于3周,黄疸指数平均在11-12毫克每100毫升。 (2)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常见于血液方面的疾病如ABO血型不合,肝脏疾病如先天性胆道闭锁、肝炎;感染造成肝功能降低;生产过程导致新生儿

幼儿常见疾病预防与处理

幼儿常见疾病预防与处理 幼儿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一、传染病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和流行的基本环节 (一)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一类疾病。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如下: 1.有病原体; 2.有传染性; 3.有流行性、季节性; 4.有免疫性。 (二)传染病的一般临床特点 从病原体侵入人体到发病以至恢复,一般经过4个阶段 1.潜伏期 从感染病原体到出现最初症状,称为潜伏期。潜伏期的长短因病原体的种类、数量、毒力及人体免疫力的不同而不同。 2.前驱期 病原体不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可引起患者头痛、发热、乏力等全身反应,称为前驱期.为时1~2日。 3.症状明显期 患病后逐渐出现某种传染病特有的症状,如猩红热出现细密皮疹,乙型脑炎出现颈项强直等典型特征。.多数传染病发病过程中伴随发热,但不同传染病发热持续时间长短不同。 4.恢复期 症状逐渐减轻至完全康复。 (三)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3个环节 1.传染源 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一般可分为3种: (1)病人; (2)病原携带者; (3)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 病原体自传染源排出,侵入他人体内的过程称为传播途径。主要有6种传播方式: (1)空气飞沫传播; (2)饮食传播; (3)虫媒传播; (4)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5)医源性传播; (6)垂直传播。 3.易感者 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容易受感染的人。人群中对某种传染病的易感者越多,则发生该传染病流行的可能性就越大。

二、传染病的预防 (一)管理传染源 管理传染源,应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治疗。 1.早发现病人及病原携带者,可有效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2.若发现传染病人或怀疑传染病人,应及时报告卫生防疫部门,以预防并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3.及时隔离病人、接触者及怀疑传染病人,有条件的托幼园所应设隔离室。 (二)切断传播途径 做好日常消毒工作;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管理好幼儿的饮食、注意炊事用具、餐具的消毒等。 (三)保护易感者 1.增强儿童体质,提高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2.预防接种。 三、幼儿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一)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多发于冬春季。易感者多为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 1.症状 感染水痘后,潜伏期约10~21天。发病初期1~2天多有低热,随后出皮疹。皮疹出现顺序为头皮→面部→躯干→四肢。 2.护理和预防 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防止小儿搔抓皮肤,可用炉甘石擦剂止痒。 预防:保持小儿活动室、睡眠室空气流通。少带幼儿到公共场所,避免让幼儿接触病人。发现病儿应及时隔离、治疗,隔离至皮疹全部干燥、结痂,没有新皮疹出现方可回班。接触者检疫21天。病儿停留过的房间开窗通风3小时。 (二)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风疹病毒在体外生存能力很弱,因此传染性较小。本病多发生于冬春季。 1.症状 潜伏期约10~21天。前驱症状较轻,表现为低热、咳嗽、流鼻涕、乏力、咽痛、眼发红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同时身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在发热的1~2天内开始出皮疹,从面部、颈部开始,24小时内遍及全身。手掌、足底没有皮疹。皮疹一般在3天内消退。出疹期间病儿精神良好。 (三)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飞沫传播,也可由被污染的用具、食物、玩具等传播,多发生于冬春季。 1.症状 潜伏期2~5天。病初以发热、头痛、咽痛、呕吐为主,咽部发红,扁桃体红肿,有脓性渗出物。1~2天内出皮疹,从耳后、颈部、胸部迅速波及躯于、四肢。全身皮肤潮红、布满针尖大小的点状红色皮疹,手压可退色。在腋窝、肘弯、腹股沟等处,皮疹细密如条条红线。面部充血潮红,口唇周围皮疹稀少,呈环口白圈。舌面光滑、舌乳头肿大,像杨梅,称“杨梅舌”。皮疹2~4日内消失,1周左右开始脱皮。少数病儿可并发急性肾炎等疾病。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及预防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 病及预防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第四章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 【教学目标】熟悉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种类、病因、症状懂得初步的护理和预防知识理解和掌握传染病的特征、发生和流行的环节及预防措施 了解常见的意外事故掌握常见事故的预防和急救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种类、病因、症状、护理和预防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环节及预防急救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时数】 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前儿童常见病及其预防 一、常见呼吸道疾病 由病毒、细菌引起常见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急性咽炎、急性喉炎和急性支气管炎、哮喘性支气管炎及肺炎等 常见呼吸道疾病预防 1、加强儿童体格锻炼 2、呼吸道感染流行季节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出门戴口罩 3、不去病人家串门隔离患儿 4、加强营养注意休息 5、服用预防药 二、常见消化系统疾病 腹泻婴幼儿时期常见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是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小儿四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肺炎、腹泻)

腹泻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急性感染性腹泻即急性肠炎在婴幼儿腹泻中占重要位置 1、病因 (1)非感染性喂养不当,进食量过多,食物不易消化。腹部受凉吃冷食过多牛奶过敏(2)感染性腹泻食物或食具被细菌污染或感染病毒、霉菌、原虫等病原体而引发胃肠炎消化道以外的疾病如感冒、中耳炎、肺炎等引起消化功能紊乱 2、症状不同病原体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腹泻有不同症状病情轻者一日泻数次体温、食欲尚正常 3、护理(1)注意腹部保暖排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2)注意调节饮食。 4、预防(1)提倡合理喂养(2)注意饮食卫生(3)隔离消毒 三、常见营养性疾病 一营养性缼铁性性贫血在我国发病率达40%左右 1、病因(1)先天储铁不足(2)铁摄入量不足 2、症状(1)皮肤、粘膜苍白,肝脾和淋巴不同程度肿大(2)呼吸、脉搏次数加快活动后心慌、气促。(3)患儿常有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4)可表现出一些异常行为如紧张、不安害怕、忧郁、吵闹和不停的不动作。 3、预防(1)妊娠后期孕妇需加强含铁丰富的食物或服补血药物。(2)坚持母乳喂养乳儿自生后3个月左右逐步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如肝泥、菜泥、豆腐、肉糜。(3)2岁以后的儿童膳食多选用含铁多的食物如肝脏、动物血、瘦肉、禽、鱼、木耳、海带、芝麻等。(4)早防早治消化营养紊乱及感染性疾病

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

中医院儿科常见病及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一)肺炎喘嗽 中医病名:肺炎喘嗽 西医病名:小儿肺炎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中医儿科诊断标准) (1)发热,咳嗽,呼吸急促,鼻翼煸动。 (2)病情严重时,喘促不安,烦躁,面色苍白,唇周紫绀,肢冷,脉数疾:或高热狂躁不安,神昏,惊厥。 (3)肺部听诊有较细湿啰音,病灶融合可闻及管状呼吸音。 (4)初生儿患本病时,往往无上述典型症状,仅见不乳,神萎,口吐白沫等症状。 2.西医诊断标准典型的支气管肺炎一般有发热、咳嗽、气促或呼吸困难,肺部有较固定的中细湿啰音,据此可以诊断。X线可见小片状、斑片状阴影。病原学及外周血检查,可明确病原体。 (二)疾病分期病程小于一月者为急性;1-3月者为迁延性;大于3月者为慢性。 (三)分类 1. 解剖分类: (1)大叶性肺炎 (2)小叶性肺炎 (3)间质性肺炎 2. 病因分类: (1)细菌性肺炎; (2)非典型性病原体所致肺炎;

(3)病毒性肺炎; (4)真菌性肺炎; (5)其他病原体所肺炎。 3. 患病环境分类: (1)社区获得性肺炎; (2)医院获得性肺炎; (四)证侯诊断 1. 常证 (1)风寒闭肺证侯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清涕,呛咳不爽,呼吸气急,痰白而稀,口不渴,咽不红,舌质不红,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指纹浮红。 (2)风热闭肺证侯发热恶风,微汗出,流黄涕,咳嗽呼吸急促,痰稠色黄,口渴欲饮,咽红,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数。 (3)痰热闭肺证侯壮热,痰鸣,气促,喘憋,鼻翼煽动,烦躁不安;重证口唇紫绀,两肋煽动,摇身撷肚,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4)毒热闭肺证侯高热炽盛,气急,鼻煸,咳嗽剧烈,涕泪俱无,鼻孔干燥如烟煤,面赤唇红,烦躁口渴,便秘尿赤,舌红而干,苔黄腻,脉滑数。 (5)阴虚肺热证侯低热或潮热盗汗,干咳无痰或少痰,面色潮红,口唇樱红,舌红少津,苔剥,脉细数。 (6)肺脾气虚证侯病程迁延,低热起伏,动则咳甚,痰多,气短多汗,面色淡白,纳差,大便溏薄,四肢你温,舌淡苔薄白,脉弱无力。 2. 变证 (1)心阳虚衰证侯突然面色苍白,口唇肢端紫绀,气促加重,四肢厥冷,虚烦不宁,额汗不温,右肋下肝脏肿大,脉微虚数,舌淡紫,苔薄白。 (2)邪陷厥阴证侯壮热,咳嗽气促,痰声漉漉,头痛,呕吐,神昏谵语,颈项强直,舌红,苔黄腻,脉细数。

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护理

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6月 ~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100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有针对性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比较 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00%)、住院 时间(4.98±2.09)d及治愈时间(3.35±1.18)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0%、 (7.90±3.31)d、(5.56±1.4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愈率(100.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 过对小儿手足口病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的 发生率,提高疾病的治愈率,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治愈时间,减少住院时间,促 进患儿康复。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手足口病为儿科临床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多发于夏秋季节,常见于5岁 以下儿童,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以及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因此易合并如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健 康[1]。因此我院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100例,并对其中的50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 者100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33例,女17例;年 龄2~7岁,平均(2.6±1.4)岁。干预组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2~6岁,平 均(2.8±1.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包括监测患儿体温,嘱患儿多饮水,做 好患儿皮肤护理等。干预组给予患儿有针对性的预防与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2.1 预防措施①隔离:医院管理人员应建立完善的医院分诊制度,建立一、二级分诊处;严格执行各项隔离措施,建立隔离诊治区,切断病原传播途径[2]。 ②消毒:严格遵照规范对医院进行有效消毒;彻底消毒空气、厕所及生活垃圾等;注意患儿手部的卫生管理。③宣教:与患儿家属及时做好沟通,同时对其进行各项卫生、消毒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疾病防范意识。 1.2.2 护理措施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主动与患儿及家属沟通,告知疾病的 相关知识及医院环境,让其尽快熟悉医院环境和疾病治疗方法,消除其恐惧、焦 虑心理;②皮肤护理: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患儿潮湿被褥及衣物,嘱患儿穿着柔软宽松衣裤;勤剪指甲,避免搔抓;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对于 破裂疱疹,可给予涂擦软膏保护。③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忌辛辣刺激性食物;通过分散患儿注意力,耐心给 予喂食;对进食少及拒绝进食者,注意及时补充电解质和水分。④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卫生。餐前餐后应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及时漱口;对口腔溃疡处可使 用利巴韦林气雾剂或碘甘油保护,促进愈合[3]。⑤并发症观察及护理:护理人 员注意观察患儿有无发生合并脑炎、肺水肿、心肌炎等并发症的临床表现,一旦 发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抢救护理。⑥病情观察:注意观察患儿高热、意

春季幼儿常见疾病及预防

春季幼儿常见疾病及预防 一、感冒 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表现。感冒可由病毒引起,很容易在孩子之间传播,主要症状包括流清水样鼻涕、轻度发热、食欲下降、咽喉肿痛、嗜睡、淋巴腺轻度肿大等。如果没有并发症,典型的感冒症状在3~4天内就会逐渐消失,通常不需要看医生。 护理 1、保证孩子得到足够的休息,给他多喝白开水。 2、房间内要保持空气流通,保持适当的温度、湿度。 3、饮食要清淡,多吃一些容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 4、轻度发热时,可进行物理降温;鼻子不通气时,可用水汽熏蒸,防止鼻腔分泌物更加黏稠。 预防

1、随着天气的变化增减衣物,最好是“春捂秋冻”。 2、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强体质。 3、尽量少去公共场所,远离感冒患者,避免交叉感染。 4、在一天之内有规律地洗手,切断感冒的传播途径。 特别提醒 除合并细菌感染外,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二、咳嗽 咳嗽也是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表现。当位于咽部、气管和肺部的神经末梢受到刺激时,通过一个反射回路,可以使肺部的气体强力排出。如果孩子在咳嗽时伴有发热、易激惹或呼吸困难,很可能是感染引起的,感染的部位不同,咳嗽的声音也有所区别。 护理 1、多休息,多喝水,增加室内的湿度。

2、如果咳嗽非常剧烈,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 3、当咳嗽是由另一种疾病引起时,必须治疗这种疾病。 预防 1、尽量避免患与呼吸道有关的疾病。 2、如果咳嗽是由暂时的刺激(如室内的灰尘)引起,应避免这种刺激。 特别提醒 在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时,咳嗽是一种保护性机制,可将呼吸道黏液清除,如果不是特别严重的话,一般没有必要抑制。 三、哮喘 许多原因都可以导致哮喘发作,但5岁以下孩子哮喘的最常见原因是病毒性感染造成支气管黏膜发炎并刺激周围的平滑肌。孩子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哮喘发作时,主要表现为咳嗽,在夜间、锻炼或与刺激性物质及变应原接触时加重,呼气时会产生哮鸣音。

儿科常见疾病健康宣教知识讲解

儿科常见疾病健康宣 教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概念: 简称上感,俗称“感冒”,主要是指鼻、鼻咽和咽部的急性感染。本病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常诊断为“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及气候骤变时多见。多为散发,偶见流行,主要是空气飞沫传播。一次患病后产生的免疫力不足,故可反复患病。 健康教育要点: 1. 密切观察体温、神志、面色变化,避免并发症发生。 2.保持呼吸道通畅。鼻粘膜充血、水肿明显致鼻塞、流涕者,可遵医嘱采取麻黄素滴鼻剂,并注意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3.给予清淡饮食,少食多餐,鼓励病儿多饮水。 4.加强体格锻炼,多到户外活动,增强机体对气温变化的 适应能力。 5.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服;居室要定期通风换气,室温勿过高或过 低,并保持一定湿度。已感染的患儿避 免接触其他儿童。尽可能不带婴儿去公 共场所,以防交叉感染。 6.家中有“上感”病人,应尽量与婴儿隔离,如无条件还与之 接触者,患者应戴口罩,家中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肺炎 概念: 是指各种不同病原体及其他因素(如吸入羊水、动、植物油及过敏反应等)所引起的肺部炎症。临床上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湿罗音为各型肺炎的共同表现。 健康教育要点: 1.保持安静,减少氧的消耗,给予精神安慰, 病室通风良好。 2.保持呼吸道通畅,经常更换体位,叩击背部促 进咳痰。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超声雾化吸入后 应,小婴儿可予以吸痰。 3.保证营养及水分: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食欲下降,可少量多餐给以易消化、高营养的饮食;嘱患儿多饮水。在咳嗽时,应停止喂哺或进食,以免食物呛入气管;呼吸困难的婴幼儿应将患儿抱起取半卧位喂哺,以免乳计吸入气管引起窒息。 4.密切患儿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师。 5.教育患儿咳嗽时用手帕或纸捂嘴,不随地吐痰,防止病菌污染空气传染 他人。寒冷季节或气候骤变外出时,应注意保暖,避 免受凉。

小儿常见病中医护理

急性支气管炎(咳嗽) 一.概述 急性支气管炎是支气管粘膜发生炎症,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后,或为急性传染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咳嗽的范畴。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小儿咳嗽的病因主要是感受外邪,以风邪为主,肺脾虚弱是内因,病变部位在肺,常涉及肺,机制为肺失宣萧。 三.临床表现 起病可急可缓,大多先有上感症状。发热和咳嗽为主要表现,发热高低不一,咳嗽开始为刺激性干咳,咳嗽逐渐消失。部分患儿可有全身症状。婴幼儿可发生一种特殊类型的支气管炎,称为哮喘性支气管炎,患儿除上述支气管炎症状外,还有类似哮喘的症状。 四.治疗要点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控制感染。 五.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保证充足的水分及营养,保持口腔清洁。 2.降温低热不需特殊处理,体温超过38.5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防止高热惊厥的发生。 3.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并鼓励患儿有效咳嗽,经常更换体位,拍背,提高病室湿度,保持在60%左右,也可采用雾化吸入或蒸汽吸入,及时清除痰液。 4.病情观察注意观察咳嗽、咳痰情况及呼吸变化,若有呼吸困难、发绀,应予以吸氧,协助医生积极处理。 5.用药护理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口服止咳糖浆后不要立即喝水,咳必清不能常规用,只有咳嗽影响小儿休息时方可用。 六.辩证施护 1.风寒咳嗽 (1)饮食宜清淡,易于消化,可给米粥、面条、青菜、豆腐等。 (2)中药汤剂应热服,曾加衣被,使微汗出。 (3)多饮热水或姜糖茶等,趁热服下。 (4)针刺天突、曲池、内关、肺俞,每天取一组,交替使用,每日1次。 2.风热咳嗽 (1)禁用辛辣食物,防止特殊气体刺激,可服清凉饮品。 (2)鸭梨一个去核,杏仁9克,冰糖15克,水煎服。用于咳嗽痰粘着。 3.痰热咳嗽 (1)多饮清热解毒及生津之品,如鲜荸荠、甘蔗汁。忌食煎炸油腻食品。 (2)大生梨一个,切去盖,挖去核,加入川贝母3克,加梨盖,蒸一小时,喝汤吃梨,每日一个。用于痰多黏稠难咳者。 (3)可针刺泄热,取商阳、内廷、关冲。 4.痰湿咳嗽 (1)病程多较长,服中药应坚持到病情得到控制。燥湿化痰药易耗津伤液,运用要注意,防止出现伤阴干咳。 (2)饮食调养,不宜过于滋补,少食油腻、甜食。 (3)食疗可用橘皮少许,小米煮粥经常服用。 5.气虚咳嗽 (1)饮食调养是重要环节,防止饮食不当而腹泻、呕吐,增强患儿消化能力,必要时可用中药调补,经常服用山药粥。

夏季幼儿常见疾病及预防

夏季幼儿常见疾病及预防 三山岛街道西由卫生院 2010-05-25 12:13:08 浏览1023次 春夏季节,气温变化较大,也是幼儿常见疾病的高发季节。如何处理和预防这些常见病呢?西由卫生院刘永芬院长为您支招: 感冒 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表现。感冒可由病毒引起,很容易在孩子之间传播,主要症状包括流清水样鼻涕、轻度发热、食欲下降、咽喉肿痛、嗜睡、淋巴腺轻度肿大等。如果没有并发症,典型的感冒症状在3~4天内就会逐渐消失,通常不需要看医生。护理: 1、保证孩子得到足够的休息,给他多喝白开水。 2、房间内要保持空气流通,保持适当的温度、湿度。 3、饮食要清淡,多吃一些容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 4、轻度发热时,可进行物理降温;鼻子不通气时,可用水汽熏蒸,防止鼻腔分泌物更加黏稠。 预防: 1、随着天气的变化增减衣物,最好是“春捂秋冻”。 2、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强体质。 3、尽量少去公共场所,远离感冒患者,避免交叉感染。 4、在一天之内有规律地洗手,切断感冒的传播途径。 特别提醒: 除合并细菌感染外,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咳嗽 咳嗽也是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表现。当位于咽部、气管和肺部的神经末梢受到刺激时,通过一个反射回路,可以使肺部的气体强力排出。如果孩子在咳嗽时伴有发热、易激惹或呼吸困难,很可能是感染引起的,感染的部位不同,咳嗽的声音也有所区别。 护理: 1、多休息,多喝水,增加室内的湿度。 2、如果咳嗽非常剧烈,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 3、当咳嗽是由另一种疾病引起时,必须治疗这种疾病。 预防: 1、尽量避免患与呼吸道有关的疾病。 2、如果咳嗽是由暂时的刺激(如室内的灰尘)引起,应避免这种刺激。 特别提醒: 在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时,咳嗽是一种保护性机制,可将呼吸道黏液清除,如果不是特别严重的话,一般没有必要抑制。 哮喘 许多原因都可以导致哮喘发作,但5岁以下孩子哮喘的最常见原因是病毒性感染造成支气管黏膜发炎并刺激周围的平滑肌。孩子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哮喘发作时,主要表现为咳嗽,在夜间、锻炼或与刺激性物质及变应原接触时加重,呼气时会产生哮鸣音。护理: 1、尽可能避免接触引起哮喘发作的因素。 2、保证夜间的睡眠。 3、遵医嘱服药,在没有与医生沟通前,不要太快停止用药,不要让服药量少于推荐量,不要换用其他药物。 4、饮食清淡,营养均衡,多吃新鲜蔬菜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小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及家庭护理资料

小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及家庭护理

小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及家庭护理一、发烧 发烧是儿童最常见的症状,最易引起父母的担心。 (1)定义:体温高于下列温度,则称为发烧 肛温:38℃口温:37.8℃腋温:37.5℃背温: 37.5℃,小儿发烧除了体温上升外,可能会有如下症状:食欲不佳、嗜睡、哭闹不休、活动力减退、昏睡、昏迷、抽筋、头部僵硬、发紫、呼吸困难等。 (2)处理措施 减少穿衣盖被、多喝开水、睡冰枕、温水浴、保持空气流通,维持室温26-28℃、随时监测儿童体温变化。 可给宝宝食用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绿豆汤、鲜梨汁、鲜苹果汁,少食多餐,每天以6-7次为宜。 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 (3)家庭实用物理降温法:头部湿冷敷:将湿毛巾敷于宝宝的前额,2-3分钟更换1次。 冰枕:将冰块捣碎,与水一起装入冰袋(或热水袋)内,排除空气后,拧紧袋口,放在宝宝的枕颈部。 温水浴:让宝宝在30℃左右的温水中沐浴20-30分钟。

擦浴:用30%-50%的酒精或温水侵湿纱布,擦洗宝宝的上肢、下肢、颈部、额部、腋下及腹股沟。 (4)家庭护理注意事项 请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用药;给发热宝宝用药不可操之过急,如服用一次后,热度不退,再次服药需间隔4-6小时;服药用量不可太大,要严格按照年龄体重计算孩子的用量;不宜在短时间内让宝宝服用多种退热药,降温幅度不宜太大、太快,否则宝宝会出现体温不升、虚脱等情况;在给宝宝服用退热药后,如果宝宝出汗较多,要及时给他补充水分,以免发生虚脱。 二、水痘 (1)定义: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率很高,冬春两季多发,主要发生在婴幼儿,该病的潜伏期为12-21日,平均为14日。 (2)症状:以发热及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伽疹、而且各期皮疹同时存在为特点,该病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3)家庭护理措施 呼吸道隔离,卧床休息,皮疹已破溃可涂龙胆紫或新霉素眼膏,瘙痒者可给予炉甘石洗剂及抗组织胺药物。 (4)饮食禁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