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两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醴泉街道尧头小学褚翠2015.12

教学目的

1、在理解分数乘法问题解题思路的基础上,掌握已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3、借助线段图,分析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重、难点

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明确了部分和整体间的关系,在解决这类复杂的分数问题时,我们借助画线段图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这节课,希望大家继续借助线段图分析并解决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

课件出示信息窗3的情景图:

谈话:现在大家仔细阅读红点、蓝点这两条信息,看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1、红点问题一:现代成年女子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预设:2、红点问题二:“北京人”平均脑容量是多少毫升?

思考:你能画出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吗?应该先画谁?你有几种解法?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正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这节课我们来解决两个问题:

1.现代成年女子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2.“北京人”平均脑容量是多少毫升?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解决现代成年女子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这个问题

1.温馨提示:

(1)你能画出线段图,找出单位“1”吗?

(2)你能找出数量关系吗?

(3)你有几种解法?

2. 小组研究:

(1)要求学生将温馨提示中的问题逐一交流。

(2)学生充分交流后,感受到:这是两个不同数量之间相比较的问题,它涉及两个数量关系,一个是“北京人”成年女子平均身高,另一个现代成年女子平均身高“北京人”成年女子平均身高的分数关系。

(教师随机参与一个小组的交流,引导学生确定单位“1”,并掌握学生学习

的动向,为学生汇报补充做准备。)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汇报交流,解决问题红点1

(1)选拔个别小组边展示边汇报所画线段图:

“现代成年女子平均身高比‘北京人’成年女子高1

”是什么意思?是

8

把谁看做单位“1”?这道题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

,把“北京人”成年女预设:现代成年女子平均身高比“北京人”成年女子平均身高高1

8

子平均身高看作单位“1”谁来展示一下你们组的线段图是怎么画的?

预设:

质疑:为什么要画两条线段图?

预设:因为现代成年女子平均身高和“北京人”成年女子平均身高是两个不同的量,所以先画一条线段表示“北京人”成年女子平均身高,再画另一条线段表示现代成年女子平均身高。

质疑:为什么先画一条线段表示“北京人”成年女子平均身高?

预设:因为现代成年女子平均身高比,把比后面的“北京人”成年女子平均身高看作单位“1”,所以先画一条线段表示“北京人”成年女子平均身高。

师小结:画线段图时先画一条线段表示“北京人”成年女子平均身高一共是144厘米,然后把它平均分成8份,再在下面画第二条线段表示现代成年女子平均身高,第二条线段比第一条线段长的一段等于“北京人”成年女子平均身高的1

,要求的问题是现代成年女子平均

8

身高是多少厘米。,在第二条线段上方标出要求的问题。

(2)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强调:通过读题,我们很容易找出了单位“1”,在这里老师要向大家强调一点,在作图时,尽量将作为单位“1”的线段图放在前面,可以更好的作为参照。 ●追问:现代成年女子平均身高比‘北京人’成年女子平均身高高18

”是什么意思? 预设:就是现代成年女子平均身高=‘北京人’成年女子平均身高+高的身高。

(3)分析线段图,列式计算

大家仔细观察线段图,怎样才能求出现代成年女子平均身高?

预设:‘北京人’成年女子平均身高+高的身高=现代成年女子平均身高,所以要先求出现代成年女子平均身高比‘北京人’成年女子平均身高高多少。

追问:这道题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解答呢?

根据刚才的分析,你们能列式计算出来吗?

汇报: 144+144×18 144×(1+18

) =144+18 =144×8

9

=162(厘米) =162(厘米)

答:现代成年女子平均身高162厘米。

(4)对比两种解法

这两种方法分别是怎样计算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预设:第一种方法:“北京人”成年女子平均身高+现代成年女子平均身高比“北京人”成年女子平均身高=现代成年女子平均身高

第二种方法现代成年女子平均身高×现代成年女子平均身高比“北京人”成年女子平均身高的倍数=现代成年女子平均身高

谈话:这两种方法的解题思路都对,在做这种类型的题时,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就用哪一种

方法解答。

(5)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

刚才我们研究了两个相关的量,通过画线段图理清了两个数量关系,用分数乘法解决了含有两个量关系的分数乘法问题。

板书课题: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两个量的关系)。

2.解决绿点内容

谈话:同学们刚才解决了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两个量的关系)。下面我们自己独立解决第二个问题(绿点)

“北京人”平均脑容量是多少毫升?

”是什么意思?是把谁看做单位“1”?这道问:“‘北京人’的脑容量比现代人的脑容量少2

7

题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

(1)学生自己尝试解决,注意画线段图以帮助理解题意,教师巡视并进行必要的指导。

(2)小组内交流算法。

(3)集体交流,要求说明列式理由。

汇报交流:

预设①:我画的线段图是这样的:

预设:我先求‘北京人’的脑容量比现代人的脑容量少多少毫升,再用现代人的脑容量数减去比现代人少的脑容量数就是北京人的脑容量数。

列式:1400-1400×2

7

=1400-400

=1000(毫升)

预设②:我是先求‘北京人’的脑容量是现代人的脑容量的几分之几,再求‘北京人’的脑容量。

列式:1400×(1-2

7

5

=1400×

7

=1000(毫升)

根据交流情况,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纠正出现的问题。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第一种方法:乙数+(或-)甲数比乙数多(或少)的数=甲数。

第二种方法:乙数×(1+或-)甲数比乙数多(或少)的几分之几=甲数。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真令老师佩服,你们真了不起!接下来,老师还带来了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你们敢不敢挑战?(学生情绪高涨)

(一)基本练习

(二)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第3题。

生独立完成,交流时重点说说解题思路。

(四)全课总结

解决这类问题的时候我们要认真读题,分析关键句,找准单位“1”,弄清楚数量关系式,然后列式解答。如果不明白可以画线段图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计算。在今后的做题过程中,大家要养成“不会做就画线段图”分析的习惯。

1.教学反思

(1)本节课主要解决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两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到与已知量对应的几分之几,特别是将“比单位1多几分之几”,转化为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比较难理解,因此将题中的数量关系,用线段图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更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形结合方法的优越性,有利于提高学习有困难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说解题思路,使学生逐步掌握策略提高能力,同时也发展学生的思维。

(2)我注重让学生根据线段图说每一种方法的解题思路,让学生彻底弄明白每一步求的是什么,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理解较好的方法解答,这样更能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2.使用建议

一定要借助线段图让学生理解两种方法的解题思路。

3.需破解的问题

实际上是现代女子平均身高比“北怎样才能让学生正确理解:比“北京人”成年女子高1

8

京人”成年女子平均身高的高的是“北京人”成年女子平均身高的1

8。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8~79页例2和“练一练”,第81页第1、2题。 二、教材解读: 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比基本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稍复杂一些,题目所求的 数量不是已知的几分之几所表示的数量,而是与这个数量有关的另一个数量,它是基本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发展。所以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教学基础是一步分数乘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而一步分数应用题的教学依据实质上是分数乘法的意义。教材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数关系,寻求解题思路,重点突出先求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根据整数加、减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求出题目要求的数量的解题思路。这种解题思路,学生容易理解,也容易纳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去,是后面用方程解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基础。稍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题在解题思路、数量关系与稍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是完全一致的。同时也与中学解答应用题的方法相一致,为中学应用题学习打基础。所以这种思路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务必是每位学生都能熟练的掌握。教材在这种方法解答后,提出了”还有其他的解法吗?”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在解题时放开思路,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灵活解答。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独立的思考,生生间、师生间的多向交流,初步理解,掌握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先求单位“1”这个数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根据整数加、减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求出题目要求的数量的解题思路,以此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2. 在运用已有知识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学生开放思路,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灵活应用,体验解答问题的多样性,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和策略,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3.在经历数学问题的发生、形成、解决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数学眼光,形成良好的数学思考、数学学习的习惯。 四、数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等实际问题的方法。 学会先求单位“1”数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根据整数加、减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求出题目要求的数量的解题思路,提高思维力。 教学难点: 解决问题时对于数量关系的分析,借助线段图帮助分析的主动意识。 五、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生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研究与学生生活贴近的事例,编成本节课的学习素材。 (2)收集学生关心的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编成习题。 2.教学多媒体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在平时的教学中选取教学媒介定为:易得、简捷、经济三个原则。 六、学情分析: 1.知识点的学情分析:已掌握简单分数乘法应用题和整数加减法应用题的解题思维,解题技巧。 2.情感态度的分析:绝大部分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进取的态度,强

六年级数学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专项练习

F o r p e s n a u s e o n y s u d y a n d r e s a c h n o f r c m me r c a u s e 六年级数学“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专项练习 1.一块地有54公顷,用拖拉机耕了一部分后还剩 1 3 没有耕,已经耕了多少公顷? 2.修路队三天修完一条长900米的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 1 6 ,第二天修了全长的 一半,第三天修了多少米? 3.一条路已修800米,剩下比已修少 41,剩下多少米? 4.某工地有640吨水泥,第一次用去总数的83,第二次用去余下的83,两次共用去水泥多少吨? 5.农具厂计划一个月生产小农具2000件,实际上半月完成了1200件,如果要求全月产量超过计划的103,下半月还要生产多少件? 6.甲、乙两地相距132千米,汽车每小时行66千米,自行车的速度是汽车的3 1,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要几小时? 7.计划修一条长75千米的水渠,已经修好了32千米,再修多少千米正好修完这条水渠的3 2? 8.修一条长200米的水渠,已经修了80米,再修多少米刚好修了这条水渠的3/5? 9.一本书600页,第一天看了它的1/4,第二天看了它的2/5,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 10.爱达花园小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六(1)班捐的占六年级的1/3,六年级捐的占全校捐款的1/4,全校共捐款2400元,六(1)班捐了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 11.学校去年植树120棵,今年植树的棵树比去年的3/4多5棵,今年植树多少棵? 12.一筐苹果,第一次卖出它的一半,第二次卖出的是第一次的4/5,还剩下这筐苹果的几分之几没有卖? 13.一本书640页,3天看了它的3/8,照这样的速度还要几天才能看完这本书?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问题》教学设计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9~80页,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学习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2.会借助画线段的方法分析分数乘法两步问题——整体与部分的数量关系。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完整的思维和清晰的语言表达素养。 教学重难点:理解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整体与部分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学知识的过程中领略了中国的三处世界文化遗产,还记得是哪三处吗? 生:北京的天坛公园、故宫、长城。 师:还想继续领略我们伟大祖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吗? 生:想。 师:今天让我们在领略世界文化遗产的过程中继续学习稍复杂的分数问题。(板书课题:稍复杂的分数问题) (出示课本情境图,简介秦兵马俑。) 师:仔细阅读信息,你能提出一个两步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生:2号坑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教师顺势板书问题:2号坑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评析:从学生感兴趣的祖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入手进行介绍,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提高了学生关注信息的意识和兴趣。师生之间在平等的交流中为新课学习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以图促思,独立解决问题。 师:请你试着画出线段图,在练习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独立探究,教师巡视了解。) (2)组间交流,探究思路。 师:请把你的解题思路在组内按顺序交流一下,比一比:哪个小组的解题思路表达得正

确清晰? (学生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3)组间交流,达成共识。 师:哪个小组想交流一下你们组的解题思路? (合作小组到黑板前交流。) 组1:通过线段图我们可以看出,要解决2号坑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先求1号坑 和3号坑共占地多少平方米,列式为2000× 7 10 =1400(平方米),再用三个坑的总面积减 去出1号和3号坑一共的占地面积就能得到2号坑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列式为2000-1400=600(平方米)。 (此处教师在学生画的线段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线段图完善好,并借助线段图让全班学生理清解题思路,列出正确的算式并计算。) 师:能列出综合算式来解决吗? 生:2000-2000× 7 10 =2000-1400 =600(平方米) 师:请同桌借助线段图交流一下这种解题思路。 (同桌交流,理清思路,达成共识。) 师:哪个小组还有不同的解题思路? 组2:也可以先求2号坑占三个坑总面积的几分之几,再求2号坑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 米,列式为2000×(1- 7 10 )。 师:谁能将这种解题思路借助线段图再说一说? [学生在线段图上找出(1- 7 10 )并理解其表示的意义,明确要求2号坑的占地面积是 多少平方米,也就是要求2000的(1- 7 10 )是多少。] 师:将这种解题思路借助线段图在组内交流一下。 (组内交流解题思路,教师参人、了解学生对此种方法的掌握情况。) (4)比较反思,寻找关系。 师:仔细观察黑板上的两种算式,结合解题思路想一想: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析分数应用题的方法,会分析关系句,找准单位“1”。 2.使学生弄清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正确列式解答。 3.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迁移的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会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正确解答。 2.找准单位“1”;根据问题需要的条件,把间接条件转化为直接条件。 教学过程 导语:前边我们已经学过了简单的分数应用题,今天继续学习分数应用题。(板书课题:分数乘法应用题) (一)复习铺垫 1.说图意填空。(投影) 问:谁是单位“1”? 2.说图意回答问题。(投影)

问:①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 3.准备题: (做在练习本上,画图列式计算,一个学生到黑板板演。) 教师订正讲评。 提问:①谁是单位“1”? ③要求用去多少吨就是求什么? 少。) ④根据什么用乘法计算? (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师:如果把问改成“还剩多少吨”应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今天要研究的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在课题板书前加上“稍复杂的”。)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4。 (1)读题找出条件和问题,并问:问题变了,现在“?”应画在哪?(在线段图中把“?”号移动。) (2)分析数量关系。(同桌互相说。) 提问:单位“1”变了吗?单位“1”是谁?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线段图,再根据刚才复习的有关知识讨论这道题如何解答,试着做一做。 学生汇报结果,让学生说解题思路,老师一边把图补充完整。

=2500-1500 =1000(吨) 答:还剩1000吨。 生:把原有煤的总数看作单位“1”,先求出用去多少吨,就可以求出还剩多少吨。 师追问:求用去多少吨你是怎么想的? 答:还剩1000吨。 生:把原有煤的总数看作单位“1”,欲求剩下多少吨,就要先求 (3)引导学生比较:这两种解法在思路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两种解法都是经过两步计算。 不同点:第一种解法是先求出用去了多少吨,再用总吨数减去用去的吨数,得到的就是剩下多少吨。 第二种解法是先求出剩下的占总吨数的几分之几,再求剩下的是多少吨。 (4)练习“做一做”(1): (做完让学生说解题思路、投影订正。) 2.学习例5。 六月份捕鱼多少吨?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案例分析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泗阳县来安小学赵杰响 一、教材解读 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比基本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 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稍复杂一些,题目所求的数量不是已知的几分之几所表示的数量,而是与这个数量有关的另一个数量,它是基本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发展。所以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教学基础是一步分数乘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而一步分数应用题的教学依据实质上是分数乘法的意义。教材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题思路,重点突出先求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根据整数加、减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求出题目要求的数量的解题思路。这种解题思路,学生容易理解,也容易纳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去,是后面用方程解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基础。稍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题在解题思路、数量关系与稍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是完全一致的。同时也与中学解答应用题的方法相一致,为中学应用题学习打基础。所以这种思路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务必是每位学生都能熟练的掌握。教材在这种方法解答后,提出了“还有其他的解法吗?”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在解题时放开思路,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灵活解答。 二、目标预设。 1、通过学生独立的思考,生生间、师生间的多向交流,初步理解,掌握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每位学生务必学会先求单位“1”这个数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根据整数加、减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求出题目要求的数量的解题思路,以此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2、在此基础上,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解题时开放思路,探讨其他解答,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达到灵活解答。以此来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与灵活性,体验解答问题的多样性。 3、让学生在经历数学问题的发生、形成、解决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数学眼光,形成良好的数学思考、数学学习的习惯。 三、数学重点: 学会先求单位“1”数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根据整数加、减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求出题目要求的数量的解题思路,提高思维力。 四、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教学资料的开发与利用,首先每位教师深入研究教材、教参,吃透教材的精神、准确把握知识点、思维点的内涵与外延。使学与教定位处于一个适当“度”的上(包括教学的深度与广度等多个层面)。其次深入钻研《课改》的精神,使教学符合

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44页的例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正确找出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说明解题步骤,选择简便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及其数量关系的分析。 教学难点: 变"不对应"为"对应"。 教学过程: 一、尝试准备 1.出示线段图: 一个发电厂有煤2500吨 用去吨? 用去3/5 2.让学生由线段图口述一道应用题。 依据学生口述的应用题,教师板书: 一个发电厂有煤2500吨,用去3/5,用去多少吨? 3.让全体学生读题,并指名口述算式。 4.问学生为什么用乘法计算,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5.对照线段图,教师重点启发学生:2500和谁相对应,所求的问题"用去多少吨"和谁相对应? 二、出示尝试题 1.教师将线段图中的原有问题"用去多少吨?"隐去,出示新问题"还剩多少吨?"如图所示: 一个发电厂有煤2500吨 还剩?吨 用去3/5 2 教师先指着线段图启发学生:如果问题让我们求"还剩多少吨?",接着迅速将准备题中的问题"用去多少吨?"也变成"还剩多少吨?",问:老师不讲,同学们还会做吗?(学生跃跃欲试齐答:会。) 三、练习 1.放手让学生试着在草稿本上做题: 一个发电厂有煤2500吨,用去3/5,还剩多少吨? 2.教师巡视,找出典型的写在黑板上。 第一个学生的做法: 2500-2500 =2500-1500 =1000(吨) 答:还剩1000吨。 第二个学生的做法: 2500×( 1- ) =2500 =1000(吨) 答:还剩1000吨。 四学生讨论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反思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反思**************************小学 *********8执教 通过学习教学理论的材料,我认识到,数学课程目标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既要关注学生的未来生活,又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由原来过多地关注基础和技能转变为在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学生的一般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中,首先应更深入地研究理解教材,把握其重难点;其次,应更深入地研究理解学生,考虑他们的学习方式,理解不同的教学设计对学生成长的利弊,力求使教学设计得更有利于他们去体验、去理解,更注重对他们学习方法、学习情感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我是这样设计《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一)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本节课是在简单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已有了一定基础,因此首先设计三道复习题,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辅垫。尤其从准备题过渡到例3 给学生搭了从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桥梁,学生容易接受。同时使学生悟出新知识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规律。 2、老师围绕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提问,并充分利用线段图引导学生分析题中数的关系,抓住解题关键,明确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并通过对两种不同的解法对比及课后小结,进一步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3、因为学生有了学习简单分数应用题的基础,因此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同桌或小组讨论、分析、试做,做完后让学生自己说解题思路。学生充分参与了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调动了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分析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二)不足: 当然,虽然在教学设计中我作了充分的考虑,也重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与积极思考,但在教学中还是显露出了一些问题: 1、第一组应用题完成后,在学生独立探究、小组交流后,接着全班交流问题的两种不同解法的比较中,应该让学生更多的表达,更清楚的表述,教师应该是一个快乐的倾听者。而我在课堂上虽想到了这一点,还是急于归纳概括学生的结论,应让学生再说的充分些,让每个学生有更深刻的理解的基础上,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归纳,更深更全面的去概括。 2、反馈形式比较单调,缺乏激励性的语言和形式,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采取多种形式如让学生间搞个小竞赛等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两名优秀的学生订正时表现得很拘谨,话说的都不流畅,反映出平时常态教学对学生激励性的评价没有跟上,导致关键时刻学生对自己的信心不足。 3、在学生表述单位“1”加几分之几,表示什么意思时,发现很多的同学有点模糊,不少同学知道不对应的量要先求出“单位‘1’加几分之几”,但不会表述,在教学后,我真正感觉到,要让学生理解一个分率表示什么量的重要性,虽然在教学中也注意到了这点,但因为单位“1”加几分之几这样的分率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因此要更为重视与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它们的含义。 4、学生明白但表述不清楚,就是因为被圈在了教师给的固定模式里,因此我觉得今后在常态教学中更应注重学生个体表达,并且不必一定按照教师给的固定模式,应该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用自己的语言来述说解题思路帮助分析问题。不仅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说,而且还要求学生与同学互相交流着述说,这样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并用流利的语言来叙述给同学听,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不仅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差。而且对于自主思考的学生也是一种鼓励,他们会更加积极地进行深入和深刻的思考,不断的成功会让他们从内心深处对自己充满信心。本课通过教学设计与实践操作,并反思教学过程,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章: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含答案)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 一、基础巩固 1.根据算式补充条件。 有两根彩带,第一根长98米, ,第二根长多少米? (1)4 1 98? (2)4 198- (3))(4 1198-? (4))(4 1198+? 2.一根电线长90米,第一次用去51,第二次用去剩下的31,这根电线还剩多少米? 3.某校大合唱比赛中,六年级各班的得分信息如下: ①六(1)班得分比六(3)班高 ;22 1 ②六(3)班得分比六(2)班低451; ③六(2)班得分为90分; ④六(2)班得分是六(4)班得分的46 45。 六(1)班、六(3)班、六(4)班的大合唱得分各是多少? 4.玲玲要折180颗幸运星,已经折了5 2。她再折多少颗幸运星,能使已折的颗数与未折的颗数的比是3:1?

5.第一车间有45人,如果从第一车间调9人到第二车间,那么第二车间的人数比第一车间多31。原来哪个车间人数多?多多少人? 6.城东小学六年级有三个班,每班45人,六(1)班男生人数与六(2)班女生人数同样多,六(3)班的53是男生。六年级三个班一共有多少名女生? 能力提升 7.在六年级96名学生中调查会下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的人数,发现有24名学生两样都不会,有81的学生两样都会,有 121的学生会下中国象棋,会下国际象棋的学生有多少名? 8.一场明星演唱会的门票是150元一张,票价降低后观众人数比预计增加一半,总收入比预计增加了5 1。门票降价多少元?

答案: 1. (1)第二根的长度是第一根的4 1;(2)第二根比第一根短41 米;(3)第二根比第一根短41;(4)第二根比第一根长41 . 2. 48(米) 3. 六(1)班:92分 六(3)班88分 六(4)班92分 4. 63颗 5. 第一车间多,多6人 6. 63人 7. 28人 8. 30元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皂户李镇中心小学马晓玲 一、教材解读 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比基本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稍复杂一些,题目所求的数量不是已知的几分之几所表示的数量,而是与这个数量有关的另一个数量,它是基本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发展。所以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教学基础是一步分数乘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而一步分数应用题的教学依据实质上是分数乘法的意义。教材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题思路,重点突出先求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根据整数加、减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求出题目要求的数量的解题思路。这种解题思路,学生容易理解,也容易纳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去,是后面用方程解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基础。稍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题在解题思路、数量关系与稍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是完全一致的。同时也与中学解答应用题的方法相一致,为中学应用题学习打基础。所以这种思路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务必是每位学生都能熟练的掌握。教材在这种方法解答后,提出了“还有其他的解法吗”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在解题时放开思路,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灵活解答。 二、目标预设

1、通过学生独立的思考,生生间、师生间的多向交流,初步理解,掌握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每位学生务必学会先求单位“1”这个数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根据整数加、减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求出题目要求的数量的解题思路,以此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2、在此基础上,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解题时开放思路,探讨其他解答,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达到灵活解答。以此来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与灵活性,体验解答问题的多样性。 3、让学生在经历数学问题的发生、形成、解决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数学眼光,形成良好的数学思考、数学学习的习惯。 三、数学重点: 学会先求单位“1”数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根据整数加、减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求出题目要求的数量的解题思路,提高思维力。 四、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教学资料的开发与利用,首先每位教师深入研究教材、教参,吃透教材的精神、准确把握知识点、思维点的内涵与外延。使学与教定位处于一个适当“度”的上(包括教学的深度与广度等多个层面)。其次深入钻研《课改》的精神,使教学符合新课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1)|苏教版(2014秋)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所教学的内容在学生已经熟悉分数乘法的意义以及初步掌握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让学生利用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量关系的已有认识来解答一些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这种类型的应用题实际是一个数乘分数意义的应用,是分数应用题中最基本的类型,不仅分数除法应用题以它为基础,很多复合的分百应用题也是在它的基础上扩展的。学生掌握这种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2、学情分析: 知识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具体地说就是能够抓住分率句找准单位“1”,分析分率所表示的意义,并能根据分率对应关系求出分率所对应的数量。 能力方面:学生能够根据数量关系画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的线段图。本节课是一般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它的数量关系是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基础上,再增加一步,进一步探究求一个数的(1-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在教法上我采用了学生根据数学信息自主提出问题、依据已有的知识基础尝试探究的方式,体现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在两种解法的比较中,突出了教学重难点,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目标预设。 (1)、通过学生独立的思考,生生间、师生间的多向交流,初步理解,掌握稍复杂的 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每位学生务必学会先求单位“1”这个数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根据整数加、减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求出题目要求的数量的解题思路,以此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2)、在此基础上,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解题时开放思路,探讨其他解答, 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达到灵活解答。以此来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与灵 活性,体验解答问题的多样性。 (3)、让学生在经历数学问题的发生、形成、解决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数学眼光,形 成良好的数学思考、数学学习的习惯。 4、数学重点: 学会先求单位“1”数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根据整数加、减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求 出题目要求的数量的解题思路,提高思维力。 交流:从条件想起和从问题想起的策略 交流:同学们,前不久,我们华罗庚实验学校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全校运动会,想不想看一下比赛时的情景? 出示:比赛图片欣赏。(瞧,我们的体育健儿们奋力拼搏,咱班得分王一人为班级挣得好多分,而且在全市运动会也取得了好成绩。当然,老师也是他的小粉丝。)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就看你有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上课! 一、复习导入 (一)先来了解一下有关运动会的一些情况!你能找到单位“1”,说出相应的数量关系式吗? 1、已经完成了比赛项目总数的3/5 老师:这里的3/5表示什么意思?谁是单位1? 2、六(4)班女运动员中有1/3获奖 3、六年级中男运动员占5/9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83页例2、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4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析分数应用题的方法,会分析关系句,找准单位“1”。2.使学生弄清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正确列式解答。 3.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会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正确解答。 2.找准单位“1”;根据问题需要的条件,把间接条件转化为直接条件。 四、教学过程 <一> 导语: 1.谈话:前边我们已经学过了简单的分数应用题,今天继续学习分数应用题。(板书课题:分数乘法应用题) 2.复习铺垫 (1)说图意填空。 问:谁是单位“1”? (2)准备题:我们都知道前段时间我们镇刚举行了田径运动会,在运动会上同学们的表现都很棒,现在岭南小学六年级也要参加运动会,大家一起来看看他们参加的情况。 (小黑板)岭南小学六年级有45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 5/9。男运动员有多少人? (做在练习本上,画图列式计算,一个学生到黑板板演。) 教师订正讲评。 提问:①谁是单位“1”? ②5/9是什么意思? ③要求男运动员有多少人就是求什么? ④根据什么用乘法计算? (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师:如果把问改成“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应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今天要研究的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在课题板书前加上“稍复杂的”。) <二>教学实施: 教学例2:岭南小学六年级有45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 5/9。女运动员有多少人? (1)读题找出条件和问题,并问:问题变了,现在“?”应画在哪?(在线段图中把“?”号移动。) (2)分析数量关系。(小组互相说。) ①提问:单位“1”变了吗?单位“1”是谁? ②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线段图,再根据刚才复习的有关知识讨论这道题如何解答,试着做一做。 大家小组讨论,然后列式计算。 (3)学生汇报结果,让学生说解题思路,老师一边把图补充完整。 方法1:可以先求出男生的人数,再用全班人数减去男生的人数。 45-45× 5/9 =45-25 =20(人) 数量关系:全班人数-男生的人数 = 女生人数(板书) 数方法2:先求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再求出女生人数。 45×(1- 5/9 ) = 45× 4/9 = 20(人) 数量关系:全班人数×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分率 = 女生人数(板书) (4)引导学生比较:这两种解法在思路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两种解法都是经过两步计算。(对应分率没有直接告诉我们) 不同点:第一种解法是先求出男生人数,再用全班人数减去男生人数,得到的就是女生人数。第二种解法是先求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再求出 女生人数。 <三>巩固练习 1. 完成83页“练一练” 2.________?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析分数应用题的方法,会分析关系句,找准单位“1”。 2.使学生弄清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正确列式解答。 3.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迁移的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会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正确解答。 2.找准单位“1”;根据问题需要的条件,把间接条件转化为直接条件。 教学过程 导语:前边我们已经学过了简单的分数应用题,今天继续学习分数应用题。(板书课题:分数乘法应用题) (一)复习铺垫 1.说图意填空。(投影) 问:谁是单位“1”? 2.说图意回答问题。(投影)

问:①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 3.准备题: (做在练习本上,画图列式计算,一个学生到黑板板演。) 教师订正讲评。 提问:①谁是单位“1”? ③要求用去多少吨就是求什么? 少。) ④根据什么用乘法计算? (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师:如果把问改成“还剩多少吨”应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今天要研究的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在课题板书前加上“稍复杂的”。)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4。 (1)读题找出条件和问题,并问:问题变了,现在“?”应画在哪?(在线段图中把“?”号移动。)

(2)分析数量关系。(同桌互相说。) 提问:单位“1”变了吗?单位“1”是谁?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线段图,再根据刚才复习的有关知识讨论这道题如何解答,试着做一做。 学生汇报结果,让学生说解题思路,老师一边把图补充完整。 =2500-1500 =1000(吨) 答:还剩1000吨。 生:把原有煤的总数看作单位“1”,先求出用去多少吨,就可以求出还剩多少吨。 师追问:求用去多少吨你是怎么想的? 答:还剩1000吨。 生:把原有煤的总数看作单位“1”,欲求剩下多少吨,就要先求 (3)引导学生比较:这两种解法在思路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两种解法都是经过两步计算。 不同点:第一种解法是先求出用去了多少吨,再用总吨数减去用去的吨数,得到的就是剩下多少吨。 第二种解法是先求出剩下的占总吨数的几分之几,再求剩下的是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反思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反思虽然在教学设计中我作了充分的考虑,也重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与积极思考,但在教学中还是显露出了一些问题: 1、第一组应用题完成后,在学生独立探究、小组交流后,接着全班交流问题的两种不同解法的比较中,应该让学生更多的表达,更清楚的表述,教师应该是一个快乐的倾听者。而我在课堂上虽想到了这个点,还是急于归纳概括学生的结论,应让学生再说的充分些,让每个学生有更深刻的理解的基础上,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归纳,更深更全面的去概括。 2、反馈形式比较单调,缺乏激励性的语言和形式,某种水准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采取多种形式如让学生间搞个小竞赛等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两名优秀的学生订正时表现得很拘谨,话说的都不流畅,反映出平时常态教学对学生激励性的评价没有跟上,导致关键时刻学生对自己的信心不足。 3、学生明白但表述不清楚,就是因为被圈在了教师给的固定模式里,所以我觉得今后在常态教学中更应注重学生个体表达,并且不必一定按照教师给的固定模式,应该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用自己的语言来述说解题思路协助分析问题。不但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说,而且还要求学生与同学互相交流着述说,这样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并用流利的语言来叙述给同学听,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不但能即时发现问题,即时查漏补差。而且对于自主思考的学生也是一种鼓励,他们会更加积极地实行深入和深刻的思考,持续的成功

会让他们从内心深处对自己充满信心。本课通过教学设计与实践操作,并反思教学过程,颇有收获。在以后的常态教学中,我要更深入地研究理解教材,把握其重难点,更深入地研究理解学生,考虑他们的学习方式,理解不同的教学设计对学生成长的利弊,力求使教学设计得更有利于他们去体验、去理解,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情感的培养,从而真正促动学生的发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与思维品质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1) 班级姓名评价 教学内容:六(上)第78~79页例2,“练一练”,练习十三第1、2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部分数与总数比较)的基本数量关系,能运用“画图”策略正确解决。 2.使学生在自主尝试、互动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认知,构建相对扎实的数学模型,发展学生分析、比较的抽象思维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形结合”以及“对应”的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教学重点:能运用“画图”策略正确解答稍复杂的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找准单位“1”,找出对应的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温故练习 1.找单位“1”,并写出数量关系式。 (1)一块布做衣服用去3 5 。( )× 3 5 =( ) (2)修完一段后,还剩下全长的2 5 。( )× 2 5 =( ) (3)红花是白花的2 3 。( )× 2 3 =( )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口答,随机板书:单位“1”的量×几分之几=对应数量】 2.列式解答。 岭南小学六年级45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5 9 。男运动员 有多少人?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二、课堂导学 1.分析、讲评“温故练习”第2题关键句和解题思路,引出新课。 问:这题的关键句是哪句?为什么用乘法解答? 得出数量关系式:总人数×5 9 =男运动员人数 师:如果把这题的问题改成“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同学们还会不会解答呢?【课件调整,改为例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新内容: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揭示并板书课题: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2.教学例题2. (1)出示例题:岭南小学六年级45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5 9 。女运动员有多少人? (2)读题后讨论:“男运动员占5 9 ”是什么意思? — 1 —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蒋雅琴)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用分数的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意识。 2、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获得成功的乐趣和体验。 教学重点:较熟练地运用分数乘除法、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解决问题时数量关系的分析及解决问题策略的理解。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A、师: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前面的知识。 1、根据下列条件说出单位“1”的量和数量关系。【课件】 (1)一桶油漆用去3分之1。 师:谁是单位“1”的量?(一桶油漆的重量)如果要画线段图表示这句话的含义,先画什么?(单位“1”的量)【出示:一条线段】然后呢?(平均分成三份)【出示:把线段平均分三份】最后怎样?【用括线表示出一份,写上用去3分之1】谁来说说数量关系式?生说课件出示关系式。如果一共重18千克,用去多少千克?【可见相应在图上出示条件】谁来列式?【出示算式和答句】 (2)男生占全班人数的5分之3.【课件出示,同时出示线段图】谁是单位“1”的量?谁来说说数量关系式?如果全班有45人,男生有多少人?【课件相应出示】求男生有多少人,就是求什么?(45的5分之3是多少)所以用什么方法求?算式?【出示算式和答句】B、在前几个单元中,我们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你还记得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吗?生答师板(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检验反思)今天这节课,我们将根据这四个步骤继续学习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1: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 二、新课 出示例2。 (1)谁来读题?你能找到题中的关键句吗?(师划出)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把总人

六《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部分和整体间的数量关系)》

3 六《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 (部分和整体间的数量关系) 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79页红点,自主练习1、2、5题,新课堂第 68页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情景的理解,信息的提取、加工,培养学生观察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2、理解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决问题的结构特点,学会分析此类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 3、引导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的两步应用题。 4、学会画线段图理解题意,分析分数乘法两步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分数乘法两步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 之几是多少”问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理解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问题的解题过程。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实物展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复习准备:课件出示,学生回答。 1、指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应把谁看作单位“1”。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65。 把( )看作单位“1”。 (2)甲的7 2相当于已。 把( )看作单位“1”。 (3)男工人数比女工人数少8 1。 把( )看作单位“1”。 (4)一条公路,已修了7 4。 把( )看作单位“1”。

2.口头列式。 (1)32的3/8是多少?-------------- (2)120页的1/6是多少?------------- 3、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简单的分数问题,今天我们继续研究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板书课题: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 谈话:世界文化遗产秦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目前已发现3个兵马俑坑。 课件出示兵马俑资料信息图: 认真阅读信息图,通过观察,你了解到那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 1号坑还剩下多少尊陶俑、陶马没有处理? 1号坑占地面积约有多少平方米? 2号坑有多少尊陶俑、陶马?······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谈话: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好,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课件出示:

六年级数学上册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练习课教案 青岛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练习 课教案青岛版 1、通过练习进一步使同学们掌握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 2、鼓励大家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大家的探究欲望,培养大家的合作精神,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重点进一步熟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解决实际问题。 探究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回顾旧知。师:说说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 二、实际运用,整理提升。(一)基本练习 1、说说把什么看作单位“1”并联想一下数量关系。然后改编成应用题,再解答。(1)已经吃了这袋米的。(2)比计划节约了。(3)完成了原计划的。(4)甲数比乙数少。 2、一套西服原价250元,现在降价。现在买这套西服要多少元? 学生交流,全班补充。学生先确定单位1,然后再联想数量关系,改编应用题,并解答。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探究过程

3、一根电线长400米,已经用去了130米。再用去多少米就一共用去这根电线的? 4、一根绳子长米,第一次剪去它的,第二次剪去的比第一次的2倍少米。第二次剪去多少米? (二)提高练习。 1、有300个桃子,大猴子拿走100个,小猴子拿走余下的。小猴子拿走了多少个桃? 师: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2、一批原料吨,第一天用去吨,第二天用去余下的。还剩下多少吨? 3、一袋味精千克,第一天用去,第二天与第一天用得同样多,剩下多少千克? 4、张师傅要加工90个零件,第一天加工了,第二天再加工多少个就正好剩下这批零件的? (三)综合练习。 1、少先队员采集树种,四年级采集了千克,五年级比四年级多采集千克,六年级采集的是五年级的。六年级采集树种多少千克?独立完成,集体交流。独立完成,集体交流。独立完成,集体交流。独立完成,集体交流。独立完成,集体交流。独立完成,集体交流。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探究过程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两种量之间关系)说课稿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两种量之间的关系)》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程序设计谈一谈我对本节课的认识和理解。 一、首先是说教材 1.教材分析《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是青岛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章第3节的内容。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分数乘除法基础上,对分数乘除法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这节课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如果对所抽到课题熟悉可以详细点)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理解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计算方法,掌握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需要结合一下实际的教学内容) (2)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问题、发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 判断.概括,类比,归纳的分析的能力。 (3)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主动学习 的态度。,让学生真正体会感受到合作学习的愉快与收获。(要体现数学生活化) 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打破了传统概念教学的规律,从过于注重概念教学的本身转化到更加专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立足教学目标多元

化,引导学生掌握认知目标。 3.重点、难点通过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认为本课的 教学重点是理解并掌握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熟练进行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 二、接下来我说一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教学理念,本节课我将采用讲授法,探究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为了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团体协作的意识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使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三、下面我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程序设计 为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我设计了以下 1.情景导入、引入主题 在本节课的开始我会播放一些与本节课有关的多媒体课件,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导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对旧知识产生疑惑,从而激发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揭示这节课的课题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并板书课题。 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之后,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环节: 2.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现代数学教学论指出:教学必须在学生自主探索,经验归纳的基础上获得,教学中必须展现思维的过程性,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身经历主动地参与,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学案

新六年级上册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利用画线段的方法来帮助理解题意,弄清楚要求的部分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整体与部分之间的数量关系,会列式解答。 (2)让学生在“用数学”活动中,学会收集、选择和加工信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结合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与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2)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不进位加法算理的理解。 二、重点难点 分析分数乘法两步问题的数量关系。 三、导学问题 使用“学乐师生”APP 拍照,与同学分享。 1、口答: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量,谁是几分之几相对应的量? (1)一块布做衣服用去53。 (2)用去一部分钱后,还剩下5 2. (3)一条路,已修了 103。 (4)水结成冰,体积膨胀11 1。 (5)甲数比乙数少5 1。 2、口头列式: (1)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降低了 8 1,降低了多少分贝? (2)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只剩下原来的8 7,人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 3、你能把口头列式计算中的第(1)(2)题合并成一道题吗

预习: (1)在小组内画线段图,运用线段图帮助分析,寻找解题方法。 (2)在小组内交流各部分表示什么?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要求的,哪一个是表示单位“1”的量?然后把线段图表示完整。 小组在全班交流根据线段图提出解决办法及列出的计算。 对比观察:两种方法都是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入手。第一种思路是从总量里减去一 8 1降低?分贝 现在?分贝 80分贝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