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志愿者服务动机调查

志愿者服务动机调查

志愿者服务动机调查
志愿者服务动机调查

基于西财在校本科生的志愿者服务动机调查

摘要

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志愿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志愿者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近几年有数据显示,虽然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大学生绝对人数不断增加,但是其相对比例却有所下降,即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的积极性有所降低。

此次调查,以西南财经大学的在校本科生为总体,主要对其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动机构成进行研究,同时也分析性别和年级因素对于他们参与志愿者活动动机的影响。最后,通过我们的研究结果,能过给学校的志愿者组织提供一些参考与意见,帮助这些机构更好地招募志愿者,同时引导大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从事志愿者活动。

本次研究,通过查询资料和事前询问的方式,将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可能动机进行罗列,最终整理出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24个项目,对于每一个动机, 设置“非常符合”、“符合”、“说不清楚”、“不太符合”、“很不符合”五个选项,对受访者的选择相应地记5、4、3、2、1 分, 综合所有受访者填答结果,完成数据的收集。

对于数据的处理,本文利用SPSS对于24个动机进行因子分析,首先进行项目的筛选,将自我价值、自我挑战、团队合作、荣誉称号四个共同度均小于0.5,对于因子分析贡献微小的4个项目删除,对于剩下的20个项目进行第二次因子分析,最终得到5个公共因子,分别命名为为“功利或情感动机”、“成就动机”、“责任动机”、“交际动机”、“助人动机”。

将动机进行分类之后,利用SPSS对于问卷总体和每个因子的信度进行检验,同时也利用因子分析的结果检验问卷的结构效度,最终可知问卷的具有较高的信度和结构效度。

验证了问卷的信度和效度之后,本文从均值、标准差、选项的比例结构等方面对于西财本科生的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动机进行分析,并且分析性别和年级是否会对其动机产生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西财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动机主要是“交际动机”和“责任动机”,对于“成就动机”也比较看重,不太考虑“功利或情感动机”和“助人动机”。同时“功利或情感动机”分散程度最大,“交际动机”和“成就动机”分散程度较低,表明功利或感情方面的原因只是部分人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动机,其他人则不是很看重这方面,而希望达到自我提升、扩宽自己的人脉的目的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从选项的比例可以看出,选择“比较符合”和“一般符合”的人最多,表明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通常以一个以上的目的为出发点,很

少是单一地为了一个特定的目的,也说明问卷较为合理的体现了群体的普遍心理。

根据研究的结果,本文提出以下的建议。学校的志愿者组织在进行志愿者活动宣传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志愿者的主要参与动机--责任动机,交际动机与成就动机。提供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培训,为参与者创造各种实践学习机会,让其能在志愿活动中提升自我并获得成就感,采用多元化的宣传方式,争取获得学校的支持,同时扩大自己组织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其中。

[关键字]志愿者活动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效度单因素方差分析

目录

一、研究背景 (1)

二、调查方案 (1)

2.1调查目的 (1)

2.2调查对象 (1)

2.3调查内容 (1)

2.4调查问卷 (1)

2.5抽样方案 (1)

2.5.1确定样本量的方法 (1)

2.5.2预调查方案 (2)

2.5.3正式抽样方案 (2)

三、模型建立 (3)

3.1项目分析 (3)

3.2探索性因子分析 (4)

3.2.1适合度检验 (4)

3.2.2项目筛选 (4)

3.3因子分析 (5)

3.4结果分析 (5)

3.5信度和效度分析 (7)

3.5.1信度检验 (7)

3.5.2效度分析 (8)

四、数据分析 (8)

4.1描述统计分析 (8)

4.1.1均值分析 (9)

4.1.2标准差分析 (9)

4.1.3认知模糊度分析 (10)

4.1.4选项结构分析 (10)

4.2单因素方差分析 (11)

4.2.1不同性别志愿者动机差异分析 (11)

4.2.2不同年级志愿者动机差异分析 (12)

五、对策建议 (12)

5.1强化志愿者活动的宣传与立法 (12)

5.2建立志愿者活动的激励机制 (12)

5.3扩大志愿者活动的规模 (13)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和社会和谐程度的提高,中国的志愿者活动得到了全面的发展。而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志愿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志愿者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1)》统计,截止2010年底,全国各级团组织、青年志愿者组织中规范注册的青年志愿者超过3124万人。但同时也有研究表明,虽然我国的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绝对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的积极性却有所下降,即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大学生占大学生整体比例却有所下降。因此,面对如此庞大的集体,加强对我国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的心理基础和激励机制的相关研究,对引导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对于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调查方案

2.1调查目的

以西南财经大学的在校本科生为总体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实际情况和活动动机构成,研究性别与年级等因素对于他们参与志愿者活动动机的影响。最后,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能过给学校的志愿者组织提供一些参考与意见,帮助这些机构更好地招募志愿者,同时引导大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从事志愿者活动。 2.2调查对象

西南财经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生。 2.3调查内容

①调查人群的基本信息(年龄、性别);

②调查人群对于24个参加志愿者服务动机的想法; 2.4调查问卷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状况调查问卷》(见附录1) 2.5抽样方案

2.5.1确定样本量的方法

在实际的市场调查中,样本量的确定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有现实的实用价值。样本量过大,不符合抽样调查的宗旨,同时容易产生非抽样误差,而且样本量愈多,相应的费用也愈多;样本量过小,则抽样误差偏大,无法保证估计精度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控制调查对象的数量。

由于本次调查的有效样本为参与过志愿者活动的大学生,而且无法找到西南财经大学全日制本科生的志愿者参与比例相关数据,所以在正式调查之前,需要通过简单随机抽样进行预调查,了解参与比例,从而确定合理的样本容量。

简单随机抽样的估计总体比例的样本量的确定:

①预调查中西南财经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生中志愿者比例

1y n p n 其中,1n 为预调查中参与过志愿者活动人数;

y n 为预调查中西南财经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生人数;

②在无限总体或放回抽样情形下所确定的样本量

202

(1)

t p n p

γ-= 其中,t 为置信度的t 值

γ为相对允许误差 ③应抽取的样本容量

011n n n N

=

-+

其中,N 为西南财经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生总人数

2.5.2预调查方案

由于正式调查我们采取的抽样方式是将全校所有本科生的寝室编号,然后进行等距抽样,所以在预调查的时候,我们采用街头拦截法和访谈调查法,于人流量较多的中午十一点到一点,在本科生的十个宿舍门口随机拦截调查,每个园调查十个人左右,询问“是否是西南财经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生”和“是否曾经参加或正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两个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拦截的114人中,扣除未接受访问或未给出正面回答的10人,共有100个有效结果,其中4人并非西南财经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生。在剩下的100人中,有61人曾经参加或正在参加志愿服务。

要求相对允许误差不超过10%,以95%的置信度估计西南财经大学全日制本科生中志愿者人数,至少应抽取一个样本量为n 的简单随机样本。其计算过程如下:

已知: 16492N =

1610.61100

y n P n =

== 求得: 22022(1) 1.96(10.61)

245.610.10.61t p n p γ-?-=

==? 00245.612431245.611

1116492n n n N

===--++

2.5.3正式抽样方案

在正式抽样中采取等距抽样法进行抽样,具体抽样框(见附录2)设计思路如下。

等距抽样法:首先将总体中各单位按一定顺序排列,根据样本容量要求确定抽选间隔,然后随机确定起点,每隔一定的间隔抽取一个单位的一种抽样方式,该方法是纯随机抽样的变种。在系统抽样中,先将总体从01~N 相继编号,并计算抽样距离

N k n

=

其中,0N 为总体单位总数 n 为样本容量

随后在1k 中抽取一个随机数1k ,作为样本的第一个单位,接着取

11,2,......k k k k ++,直至抽完最后一个区间为止。

抽样步骤如下:

①将所有本科生所在的园即榕、竹、梅、松、诚、敏、慧、毅、智、信园十个园按从1到10进行编号,然后生成一组从1

到10的随机数,将所有园进行排序,排序结果为诚、毅、慧、竹、榕、敏、梅、松、信、智。然后依照园的排序,以每个园A 、B 、C 、D 座的顺序,从底层到高层,将所有寝室号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并且从1开始编号,总共有4146个寝室;

②决定抽样组距(总体单位数/样本数)

0414617243

N k n ===

③在第一个区间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出一个寝室,本文使用计算机产生一个在1到17内的随机数为5,确定样本的第一个单位为编号为5的寝室,即15k =,然后通过询问确定生日离调查日最近的同学,将唯一确定的学生单位作为起始点。

④取得第一个元素后,每隔一个抽样间距抽取一个元素,直到样本数足够为止(若抽取到的寝室无人应答,则选取临近寝室代替调查),实际共抽到寝室244个。

将问卷数据导入SPSS ,可以发现参加过或正在参加志愿活动有170人,未参

三、模型建立

3.1项目分析

项目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求出问卷各选项的“决断值”,即CR 值。CR 值又称临界比,是用来检验问卷的题项是否能够鉴别不同被调查者的反映程度的指标,如果不能鉴别,说明该题项在调查中没有意义,应当删除。

CR 值的计算方法是将所有被调查者的问卷得分总和按高低顺序排列,得分前27%者为高分组,得分后27%者为低分组,分组结束之后对所有项目做独立样本T 检验,计算出每题得分的平均数差异,求出的T 值即CR 值。如果T 值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就表示该题项不能够鉴别不同调查者的反应程度,在调查中没有意义,则将该题项删除。

有24个项目。

3.2探索性因子分析

3.2.1适合度检验

KMO 检验统计量是用于比较变量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的指标。在量表进行旋转之前,首先应对量表进行KMO 检验,判断其是否适合作因子分

析。当所有变量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平方和远远大于偏相关系数平方和时,

KMO 值接近1,而K M O 值越接近于1,意味着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强,原有变量越适合作因子分析;当所有变量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平方和接近0时,KMO 值接近

0,而KMO 值越接近于0,意味着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弱,原有变量越不适合作因子分析。本文数据的KMO 检验结果如下:

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

取样足够度的 Kaiser-Meyer-Olkin 度量。

.883 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

近似卡方

2105.597

df 276 Sig.

.000

如表所示,KMO 值为()0.8820.8,0.9?。根据Kaiser 给出的常用的KMO 度量标

准可知,本文数据适合作因子分析。

3.2.2项目筛选 在因子分析过程中,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项目的筛选问题,而量表的共同度能够在选取过程中作为选取项目的依据,为下一步的因子分析建立基础。运用SPSS 对24个影响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打分量表进行第一次因子分析。

①共同度:设因子载荷矩阵为A ,称第i 行元素的平方和为变量i X 的共同度,即

22

1=m

i

ij j h a =∑

②方差贡献:设因子载荷矩阵为A ,称第j 列元素的平方和为公共因子j F 对X

的贡献,其值与相关阵的最大特征根j λ相同,即

22

1p

j

ij j i g a λ===∑ 量表中各个项目的特征值、贡献率以及累计贡献率解释和原始变量的共同度见下表:

65%的累计贡献率,故考虑对量表的项目进行筛选,以提高累计贡献率。

本文参考以下标准对项目进行筛选:

删除共同度小于0.5的项目

从筛选结果发现自我价值、自我挑战、团队合作、荣誉称号四个项目的共同度均小于0.5,因此将该四项删除,而剩余的题项均达到了问卷编制的要求。所以初始问卷经过项目筛选后删除4个项目,此时问卷有20个项目。

3.3因子分析

在对量表项目进行筛选之后,整个量表的因子结构可能会发生改变,因此需要对量表剩下的项目进行第二次因子分析。

首先进行KMO值和巴特莱特球形检验,其结果如下

KMO and Bartlett's Test

Kaiser-Meyer-Olkin 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 .882

Bartlett's Test of

Sphericity

Approx. Chi-Square 1797.509

df 190

Sig. .000 由图可知,第二次因子分析的KMO值为0.882,巴特莱特球度检验2 值为1797.509,自由度为190,而相应的显著性概率.

Sig为0,该检验结果高度显著,因此经过项目筛选后的数据仍适合使用因子分析法。

运用SPSS软件得到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及累积贡献率,整理得到下表:

68.712%,超过了65%,而提取的5个因子概括了原始变量的68.712%的信息。

3.4结果分析

对SPSS给出的初始因子载荷阵实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由旋转后的因子载荷

阵可知:

①第一公因子高载荷的指标有“生活压力”,“充实简历”,“学习压力”,“逃避孤独”,“师生认同”,“获得学分”,“家人认同”,与压力释放和获得益处相关,因此,将此因子代表的维度命名为“功利或情感动机”;

②第二公因子上高载荷的指标有“充实课余”、“个人能力”、“社会认同”、“感到自豪”、“伙伴认同”有关,因此,将此因子代表的维度命名为“成就动机”;

③第三公因子上高载荷的指标有“社会责任”、“公民义务”、“学生责任”有关,因此,将此因子代表的维度命名为“责任动机”;

④第四公因子上高载荷的指标有“结识能人”、“与人沟通”、“结交朋友”有关,因此,将此因子代表的维度命名为“交际动机”;

⑤第五公因子上高载荷的指标有“帮助弱者”、“回报他人”有关,因此,将此因子代表的维度命名为“助人动机”。

是成就动机、第三公因子是责任动机、第四公因子是交际动机、第五公因子是助人动机。

①功利或情感动机:

因子1主要反映大学生以获取某种实际利益为目的或因为自身感性认识而参与志愿活动的动机。受该动机的支配,志愿者会积极主动地寻求方法尽可能增加自身利益,也会因为得到一定的成果而感到满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由情绪支配的动机具有冲动性,一旦有外部因素对其造成影响,相对于其他志愿者而言,该类志愿者半途而废的可能性更大。

②成就动机:

因子2主要反映大学生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实现目标的动机。对于不同的人而言,成就动机也是不尽相同的,每一个人都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成就动机

水平。该类志愿者对于工作学习和实现自身价值都有着较高的积极性,且不易被外界环境干扰,在遇到挫折时,表现出极大的韧性和毅力。

③责任动机:

因子3主要反映大学生在不追求名利的前提下参与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动机。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学生更容易认识到公民意识、奉献精神的重要性,再加上其拥有更多的时间和活力,使其愿意参与一些公益活动。但是在另一方面,受现实环境的影响,虽然其从情感上赞同志愿者起到的积极作用,却不愿意为之付诸行动。

④交际动机:

因子4主要反映大学生对于隶属于某一群体的意愿的动机。通过与他人交往,大学生能够将自身与他人的期待相对比,从而调整观念和行为以提升个人综合素养。该类志愿者往往是志愿活动的组织者,有较强的亲和力,能言善辩,能够带动他人为志愿活动献出一份力。

⑤助人动机:

因子5主要反映大学生受到个人固有的观念的影响而采取利他行为的动机。其中,助人者的价值取向是直接决定其是否参与志愿活动的根本因素,遵循社会道德准则的人往往会积极主动地去帮助别人。该类志愿者所处的环境不同,认知结果也不尽相同,极易从主观的角度去判断志愿活动的可信度。 3.5信度和效度分析

由于本次调查是采用含有多个项目的量表来测量人们的意见、态度、看法等,为了保证最后得到的结果是准确、可靠以及具有适用性的,就需要评价量表的信度和效度,通常一个良好的测量工具(量表)应具有足够的效度和信度。

3.5.1信度检验

信度即可靠性,是指采用同一方法对同一对象进行调查时,问卷调查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即测量工具(问卷或量表)能否稳定地测量所测的事物或变量,一般多以内部一致性来表示该测验信度的高低。

常用的问卷内部一致性检验方法有:分半信度法、克朗巴哈

Cronbach α()系数法等,由于本次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人们的意愿,而克朗巴哈

Cronbach α()系数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态度、意见式问卷(量表)的信度分析,所以通过计算每个因子和总体的α系数来检验问卷的信度。克朗巴哈α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2

12(1)1i

m

Y i X

m

m σ

ασ==

--∑ 其中,m 为样本数

2

X σ为总样本的方差

2

i

Y σ为目前观测样本的方差

而可信度高低与克朗巴哈α系数的关系如下:

利用SPSS对于每个公因子进行信度检验,计算它们的克朗巴哈α系数

Analyze Scale liability Analysis

————

Re

得出结果如下:

系数从0.547

到0.877,总问卷的α系数为0.916,尽管问卷中第四个和第五个因子的信度不是特别高,只有0.547和0.636,仍属于可以接受和尚佳的范畴,而且总问卷的信度较高,从整体上看,问卷的信度已经达到问卷编制的要求。

3.5.2效度分析

效度即有效性,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效度是指所测量到的结果反映所想要考察内容的程度,测量结果与要考察的内容越吻合,则效度越高;反之,则效度越低。一般常用的效度指标有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

从内容效度来说,因为内容效度是由够资格的判断者详尽地、系统地对测验作评价而建立的,它属于主观指标,所以不好进行判断,故本文主要考察问卷的结构效度。

从结构效度上来说,由前面的KMO和Bartlett的检验可得,KMO值为

()

0.8820.8,0.9

?,并且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0.05的巴特利球型检验,在最终的因子负荷矩阵,抽取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5个,解释总变异的68.712%,模型的拟合度较高,因此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四、数据分析

4.1描述统计分析

利用SPSS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

Re

Analyze Dimension duction Factor Analysis

由表可知,“交际动机”以及“责任动机”的均值较高。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可得,当代大学生的责任现状总体上是良好的,他们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进取精神。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出于一种服务社会、奉献爱心的心态,想要通过使人生价值得到升华。大学生在实践中能够真切的感受到“被人需要”,在志愿活动过程中认识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从而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正确位置,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应尽的责任,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增长才干,在为社会做贡献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大学生可通过志愿活动进入一个新的团体,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扩宽社交圈子。当完成这一次活动后,还可能与人建立深厚友谊,并积极保持联系。

其次,成就动机的均值也较高。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最高需要不是物质上的需要而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不是为了某种功利上的利益满足,也不纯粹是为了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重要的是通过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来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在志愿活动中,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正如托克维尔所说,对公共利益和社会福利的增进不是靠强迫和说教,而是大众在正确追求个人利益过程中的结果,它是一种内生动力的外溢结果,比命令强迫和动员说教更具持久长效性。对于大部分成就需要高的大学生,通过在志愿活动中承担责任,奉献自我,从中获得完成一项任务的成就满足感。

然而,均值最低的选项包括“获得学分”、“生活压力”等,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生活压力较大的学生并非很多,而且通过参加志愿活动来缓解生活压力或是获得学分也不受他们所赞同。显然,这两个都不是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的主要动机。

4.1.2标准差分析

本表列出的标准差体现了受访者对每个问题的答案选择的差异性,标准差越

大,说明受访者的选择离散程度越大,每个不同的个体对该问题的认识有较大的差别。该表显示,功利或感情动机的标准差最大,表明受访者在参与志愿者活动时,一些人是为了逃避孤独,缓解学习或者生活上的压力,而另外的人没有太多考虑这方面;一些人为了特定目的比如帮助弱者、获得家人认同等因素而参加志愿活动,而另外一部分却非如此。故功利或感情方面的原因只是部分人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动机,其他人不是很看重这方面。

同时,我们能够发现标准差最小的是结识能人与提高个人能力的动机,表明大部分人参加志愿者活动都是出于自我提升、扩宽自己的人脉的考虑,这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

4.1.3认知模糊度分析

对于各个问题设置的“一般符合”选项,“师生认同”、“学习压力”、“伙伴认同”、“帮助弱者”这四个项目中分别有37.6%、34.7%、33.5%、32.9%的人选择这个选项。该现象表明,对于志愿者来说,获得老师以及朋友的认同并不是他们参加志愿活动的主要动机,但这也是促使他们做志愿者的原因。其次,作为志愿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们的学习压力,因为这些活动给大学生提供了参与到实践中去的机会,能够服务他人,在一个新的环境中完成一些有意义的事,而并非始终埋头于繁琐沉重的书本知识中,但这也并不能让他们下定决心参加志愿者活动。最后,由于大学生对志愿活动的认识不仅局限于帮助弱势群体,他们更多地相信是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并从中提升自我。虽然他们认可能够通过志愿活动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但并非他们参加活动的主要激励因素。

4.1.4选项结构分析

综合该表的选项结构来看,选择“比较符合”的人最多,其次是“一般符合”。一方面,综合现今大学生的普遍心理,他们做一件事通常以一个以上的目的为出发点,很少是单一地为了一个特定的目的。另一方面,他们较少对一个问题有很强烈的认同,态度很少极端化,从选择“很不符合”选项的人很少便可看出。而对于“一般符合”这个选项,我们认为是受访者对于问题的认识似是而非,觉得正确但没有多大的认同,可以确定的是不会觉得不符合,因而选此选项。这也是类似调查的共性,调查者设计问卷时,多方面考虑大众的心理设计出可能的问题,选择“比较符合”的人多说明问卷较为合理的体现了群体的普遍心理。

4.1.5性别和年级比例分析

整理数据得到如下结果

4.2单因素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

,简称,又称“变异数分析”或“F检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

验”,是用于两个及两个以上样本均数差别的显著性检验。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分析研究不同来源的变异对总变异的贡献大小,从而确定可控因素对研究结果影响力的大小。对成组设计的多个样本均值比较,应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即单因素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

(通常用于完全随机设计的

-

one way ANOVA

多个样本均数间的比较,其统计推断是推断各样本所代表的各总体均数是否相等,从而检验两独立样本均数差异是否能推论至总体。

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可对不同总体与分析因子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显著性

α的情况下,分别对被访者的不同性差异进行推断。故在给定显著性水平=0.05

别、不同年级作其与参与志愿服务动机的差异分析。

4.2.1不同性别志愿者动机差异分析

差异,由上表结果可知,在影响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因子中,不同性别的在校大学生仅对成就动机的重要性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利用SPSS计算可得男

由上表可知,

即对于男性在校大学生,成就动机在影响是否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作用较小,而女性在校大学生相对受成就动机的影响较大。这与目前我校现状相符——西财女性在校大学生对于各项志愿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大于男性在校大学生,即女性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相对更强。

看法是否有差异。由上表结果可知,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条件下,不同年级的高校志愿者对于不同参与动机的看法上没有明显差异。

五、对策建议

5.1强化志愿者活动的宣传与立法

志愿者组织在宣传志愿者活动时,应采用多元化的宣传方式,如与新闻媒体、网站等合作。同时,学校及有关部门也应给予志愿者活动大力支持,在加大志愿者活动宣传的同时,也要逐步建立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社会公告制度,并通过正规立法形式强化志愿者形象,从而扩大志愿者活动的参与面与影响力,也提高了学生们对于志愿者服务的认知水平,使志愿者活动有了一个良好的群众基础,同时也能获得社会较高的认可度,扩大了志愿者服务的社会影响力,进而可以提高在校大学生参与程度。

5.2建立志愿者活动的激励机制

志愿活动的组织者应该充分考虑志愿者的主要参与动机--责任动机,交际动机与成就动机。提供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培训,为参与者创造各种实践学习机会,让其能在志愿活动中提升自我并获得成就感。建立适度的评估制度,对于积极参与者应给予认同及奖励。不仅要注意正面的激励,也要加大对负激励的执行力度,对志愿者活动中出现的偷懒,虚夸等现象要进行有效的批评和约束。同时,

学校也应给予适度的激励,如把志愿者活动作为对学生综合评定的一项内容。5.3扩大志愿者活动的规模

较大规模的志愿者活动更易被社会所认同,拥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让在校大学生与社会更为贴近,能满足其成就动机与交际动机。同时,对志愿组织者来说,扩大了志愿者活动规模使其管理成本更低,故而可以建立更完善的运行机制,以保证志愿者活动的健康发展。

志愿者服务工作调研报告(精)

调研单位:公共管理系调研时间:2011年10月对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发展工作的建议 公共管理系志愿者服务调研报告 公共管理系志愿者服务队自2008年以来,始终坚持以学院学生、社会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共建、互助、共享”为主题,围绕服务学生、服务社会、美化环境、公益宣传、尊老助残、关注弱势群体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这也成为我系学生工作的一大特色与亮点。 公共管理系现有学生164人,其中在校生108人,现有注册志愿者64人。我系学生志愿者在以往的时间主要在尊老助残、关注弱势群体、保护环境等方面做了大量志愿服务工作。在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之后,面对新形势,我系结合学院相关工作的具体要求和我系的实际,紧密围绕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新形势,深入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成长规律,积极探索,加强改进我系志愿者服务工作的新方法,新措施,摸索出一条以学生喜闻乐见、参与热情高的各类活动为载体的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的新路子,开创我系志愿者服务工作的新格局,为今后我系志愿者工作的持续顺利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次调研活动旨在全面准确掌握我系志愿者服务的发展现状、基本特征、发展瓶颈,进一步了解志愿者的真实需求,研究如何引导其健康发展,为推进新时期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提供依据。 一、调研方法:问卷调查、访谈调查 (一问卷调查 以我系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我系09人力、10人力两个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50份问卷,共回收4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0%。 (二访谈调查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志愿者进行访谈,如志愿者负责人陈美娜,以及组织者、参与者姚舜娜、温花福、陈丽等6人,通过交流访谈了解志愿者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组织发展建议。 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根据调查问卷及访谈结果分析得出我系志愿者服务队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如下: (一主要问题是: 参与热情不高,主动性不强。根据统计结果则可以肯定大多数同学都参加过志愿者服务活动,09人力有30人参加过,10人力20人参加过,而且参加与否与性别,年级均无关。 (二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如下: 1.服务领域狭窄,活动形式单一。对于我系目前开展的志愿者活动,认为服务领域小,形式单一,大多数同学认为一般,另外也有很大有一部分同学认为活动乏味,满意度较低。 2. 激励机制不强,缺乏支持。根据统计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认为我们的行为应得到肯定,能够为我们的志愿者服务提供相关证明。 3.服务时间扎堆,不尽合理。服务时间都集中在周末及法定节假日,与其他志愿团体出现服务扎推,于此同时,与我系志愿者的时间有冲突,所以时间安排上不尽合理。 三、改进我系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发展的建议 针对我系志愿者服务工作存在的以上问题,现提出如下对策 (一建立健全组志愿服务织体系建设

伦理学原理 道德评价――效果与动机

xx评价 一、什么是xx评价 道德评价,是指在道德活动中,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标准对个人或集体的道德行为和品质进行是非、善恶、荣辱、正当与不正当等道德价值的判断和评论,通过表明肯定或否定、赞成或反对的倾向性态度,以达到“褒善贬恶”、“扬善抑恶”的目的。道德评价,是社会道德活动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评价以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为主要手段,以人们的行为和品质为其主要对象,形成道德的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通过应用善恶正邪等范畴标准来改善社会的道德风尚,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道德从现有到应有的转化。 可以说,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调节、激励、教育作用,主要是依靠道德评价来实现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内化、道德意识和道德品质的外化也是通过道德评价来实现的。道德评价既有认识、反省的功能,也有命令和实践的功能,它使准则性的命令同当前的处境和行为动机直接结合起来。道德评价的正确性和广泛性是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平的客观标准,它可以向人们传递关于他们行为价值的特殊信息,促使他们感受道德的谴责或道德的赞许。道德评价的客观性和深刻性是使道德意识向道德行为转化的一个重要杠杆,是维护社会道德的保障。 二、xx评价的标准 简单来说,道德评价就是一种道德价值评价,是对人的行为及其品质的道德价值的衡量或判定,而道德价值却又常常借助于善恶范畴来体现,所以善恶就成了道德评价的一般标准。善与恶是人类伦理学思想史上产生最早的一对伦理学范畴。所谓善,是指符合一定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行为或事件;所谓恶,是指违背一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为或事件。在道德评价中,人们通常把善的行为称为道德的行为,把恶的行为称为不道德的行为。善与恶作为道德评价的基本标准,表征着人们的伦理观念,反映着人们道德和不道德的认识。 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上,“善”与“恶”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并作为伦理学中最一般的价值概念,将永远存在下去,但是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善与

志愿者组织面临的十大问题

任何一个心理热线公益组织的特点都很相似,参与志愿者来自不同之处.组成复杂;志愿者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和分散性;热线志愿者的选拔、培训和督导是热线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资金筹集是热线组织运行的重要保障,;热线的生命力在于不断的进行宣传和推广;注重独特的志愿文化组织文化氛围的建设;注重多机构的交流合作,整合社会资源。非营利组织在运作上,如同一个商业企业,最大的不同在于提供(非营利)公益服务。参与和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使人生变得更充实更有价值.在一个诚实,平等,大我的团队中,结识更多有爱心和责任心的志愿者,收获纯真的友谊.在长期的奉献爱的旅途中,使我们收获更多的爱,使我们学会更好的爱,使我们不断的成长,使我们能拥有一个更加丰盛,平和,喜乐的人生! 中国大陆的志愿服务事业是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而发展壮大的,从20世纪80 年代后期广州市、天津市、深圳市分别诞生志愿服务热线、志愿服务小组、志愿服务社团,到今日全国各地产生不同类别、不同性质的大量志愿组织,开展各有特色的服务活动,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但是,在兴旺现象的背后,必须分析,可以发现中国的志愿服务事业存在许多困难与问题,如果不引起关注和重视,及时解决,将会制约这项崇高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初步概括出十个主要问题。 一、缺乏智力支持 中国的志愿服务发展,学术研究的欠缺一直是个“瓶颈”问题。人们通常认为,志愿事业只是具体服务的工作,不需要理论和研究。包括资助机构与个人,也喜欢资助志愿活动、服务项目,不愿意资助理论研究。如今,这种观念影响下的消极后果表现越来越突出。一是缺乏调查与研究,关于志愿服务的理念宣传受到制约。没有能够探索更加适合现代社会和中国人心理的观念要素,是志愿服务的理念宣传停留在表面化,难以真正弘扬志愿精神的真谛。二是缺乏调查研究,难以指导志愿服务的组织发展与项目创新,导致“低水平重复”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志愿组织开展的服务活动,需要有人专心研究,探讨经验教训、提出调整策略、不断更新完善。目前,志愿组织的管理者感觉总是在盲目操作或机械模仿,没有新颖的理论指导。三是缺乏对志愿者社会态度变化和心理需求变化的调查研究,难以指导志愿组织探索有效方式激励志愿者从事服务活动。目前,国内部分高校、研究机构的学者注意这一存在问题,如丁元竹研究员等牵头成立“北京大学志愿服务与社会福利研究中心”整合学术资源、推进调查研究、探索理论创新。其它如清华大学NGO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等也兼顾志愿服务的研究。但是,综观国内情况,志愿服务的研究力量仍然非常薄弱。特别是个省市对这方面的重视不足,更没有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最近,广东省青年志愿者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决定建立“广东省青年志愿者研究中心”是一个突破,但是挂靠在广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尚未有专门的人员及经费来源。目前中心主任谭建光教授牵头开展的《中国广东志愿服务研究丛书》系列项目,是千方百计寻求社

志愿者服务工作调研报告

志愿者服务工作调研报 告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调研单位:公共管理系调研时间:2011年10月 对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发展工作的建议 公共管理系志愿者服务调研报告公共管理系志愿者服务队自2008年以来,始终坚持以学院学生、社会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共建、互助、共享”为主题,围绕服务学生、服务社会、美化环境、公益宣传、尊老助残、关注弱势群体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这也成为我系学生工作的一大特色与亮点。 公共管理系现有学生164人,其中在校生108人,现有注册 志愿者64人。我系学生志愿者在以往的时间主要在尊老助残、关注 弱势群体、保护环境等方面做了大量志愿服务工作。在积极开展各 项活动之后,面对新形势,我系结合学院相关工作的具体要求和我 系的实际,紧密围绕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新形势,深入研究当代 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成长规律,积极探索,加强改进我系志愿者服 务工作的新方法,新措施,摸索出一条以学生喜闻乐见、参与热情 高的各类活动为载体的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的新路子,开创我系志 愿者服务工作的新格局,为今后我系志愿者工作的持续顺利健康发 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次调研活动旨在全面准确掌握我系志愿者服 务的发展现状、基本特征、发展瓶颈,进一步了解志愿者的真实需 求,研究如何引导其健康发展,为推进新时期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 提供依据。

一、调研方法:问卷调查、访谈调查 (一)问卷调查 以我系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我系09人力、10人力两个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50份问卷,共回收4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0%。 (二)访谈调查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志愿者进行访谈,如志愿者负责人陈美娜,以及组织者、参与者姚舜娜、温花福、陈丽等6人,通过交流访谈了解志愿者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组织发展建议。 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根据调查问卷及访谈结果分析得出我系志愿者服务队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如下: (一)主要问题是: 参与热情不高,主动性不强。根据统计结果则可以肯定大多数同学都参加过志愿者服务活动,09人力有30人参加过,10人力20人参加过,而且参加与否与性别,年级均无关。 (二)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如下: 1.服务领域狭窄,活动形式单一。对于我系目前开展的志愿者活动,认为服务领域小,形式单一,大多数同学认为一般,另外也有很大有一部分同学认为活动乏味,满意度较低。

大学生志愿服务调查报告

大学生志愿服务调查报告 摘要 本次调查主要围绕大学生志愿服务展开,着眼于不同年级实施志愿服务的情况,对其不同的看法以及在实践中的收获和困扰。共收到100份问卷,通过不同问题之间的联系,分析得出大学生们或支持或反对志愿活动的理由,以及对志愿活动的希望。也从中可以反映出现阶段高校志愿服务开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后续志愿服务组织的完善。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经历,看法 前言 本组成员多多少少都有过志愿服务的经历,对于大学生们整体对志愿服务的态度都很好奇。希望可以了解到同学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也希望此次调查可以为高校志愿服务提供一定的指导。

正文: 一、单题统计分析 (一)、属性类问题 1、你的性别是? 此题结果是男生占2/3,女生占1/3。这表明接下来的数据可能由于男女生观点有普遍性的差异而需要适当分开来看。 2、你所在的年级是? 由于人际网的局限性,填写问卷的大部分是大一的学生,占了总人数的2/3,有5%是大三大四的学长学姐,剩下的部分是大二学生的。从这个结果来看,问卷主要反映的是低年级大学生的看法。 (二)、意愿类问题 1、你是否关心周围的志愿信息? 有50%的同学一定会主动了解该方面信息,45%的同学无所谓,看到就了解一下,还有很少的5%的同学看到了也不去关注。毕竟大学生们还是以学业为主,有些专业时间也很紧张,要大家主动去关注这些信息也是强人所难。要想让志愿服务的到大家的关注,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进来,组织者的宣传和热心的招募是必不可少的。 2、你倾向于何种形式的志愿服务? 此题是多选题,结果如图: 37% 68% 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参加公共大型活动比较能被大多数人接受,分析原因可能由于这些活动更开放视野,与社会联系更紧密,形式多样,与支教类相比难度小,时间跨度短。我们也知道这类社会活动很多,需要的志愿者不在少数,或许今后组织者们可以把目光更多地放在此类志愿服务上,从而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我们的志愿者团队。其他中有同学说希望有可以宅在家里就能做的志愿服务,这个应该也代表了一部分宅男宅女们的想法,但这种服务毕竟不方便组织,只能有心的同学自己去网上找找看了。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 关系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一、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是什么 学习动机的概念;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一般具有以下三种功能:一是激活功能,二是指向功能,三是强化功能.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一般情况下,两者的关系是一致的;学习者个性不同,学习任务的难度不同,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不同;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是双向的。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条件,在学习中,激发学习动机固然是重要的,但应当把改善各种主客观条件以提高学习行为水平作为重点来抓。只有抓住了这个关键.才能保持正向一致和正向不一致。消除负向一致与负向不一致。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以学习行为为中介的。通常,学习动机作用和学习效果是统一的。而学习行为除了受学习动机的调节和控制外,它还要受学习基础、教师指导、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智力水平、个性特点、健康状况等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因此,只有把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效果三者放在一起加以考查,才能看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既一致又不一致的关系。 2、耶克斯一多得森定律

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但是,动机水平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耶克斯—多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这便是有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志愿者调研报告

暑假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题目:志愿者之路——关于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调查姓名:林培聪 学号: 班级: 完成日期: 2010年8月15日 指导教师:

志愿者之路 ——关于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调查 调查时间——2010年8月 调查地点——广州、顺德、珠海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调查方法——问卷、访谈 调查人——李丹妮 来中国旅游的外国友人总会对两样东西感觉尤深,并为此惊叹不已。这是什么呢一个是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长城,另一个就是比长城更为壮观的中国志愿者群体。无论是08的奥运,还是这年的世博,中国的志愿者们携手撑起了一片长城,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如大家所知,志愿者的主力军是来自各大高校的大学生。大学生是祖国建设的栋梁,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使更多人对这个群体有更深入的认识,我们提出了志愿者之路这一课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了问卷,以下就反馈回来的情况展开我们的讨论。 一、志愿者简介 首先,我们先来从多个角度了解一下志愿者的基本情况。 志愿者也叫义工、义务工作者或志工。他们致力于免费、无偿地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志愿工作是指一种助人、具组织性及基于社会公益责任的参与行为,其发展可追溯至二次大战后,福利主义抬头导致各国政府支出崩塌,发展义务工作以解决社会上不胜负荷的需求。 含义 一般认为,志愿者是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计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的人员。志愿服务(volunteer service)则是任何人自愿贡献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 分类可因服务内容的不同分为消防志愿者,抗震救灾志愿者,奥运志愿者,社区志愿者,环保志愿者等。 来源 志愿者(volunteer)一词来源于拉丁文中的“voluntas”,意为“意愿”。对于这一概念,我国大陆和港台地区由于对volunteer的译法不一致而有所不同(我国大陆地区一般称为志愿者;香港称之为义工;台湾地区称之为志工),但实质内容基本是一致的。 历史

能力的动机与效果问题.

能力的动机与效果问题 带着了解当今大学生与研究生之于历史专业的背景理论与背景知识之情况的意愿,我有幸厕身于某地今年历史高考试卷的评阅队伍,参与第42题即第2问答题的评分,颇受教益。该题试图以考查考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为目标,先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论点,让考生自由选择并作答,可谓别开生面,具有相应的创新意义与示范性,值得提倡。不过,考生答题与评分的实际情况却同命题工作所设定的欲期目标不仅存在差异,而且相距颇远。个中现象,弥足珍视。倘若结合考生答题过程所反映的某些实际情况,认真总结历史科目命题改革与中学历史教学改革之成绩,并在此基础上商讨其进一步完善之余地,既是中学历史教研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亦属历史高考阅卷者的责任所在。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拟以个人所评阅的3500份试卷为参照系数,就命题本身稍作评述,权充引玉之砖。一、探索命题改革的可贵尝试该题曰:“关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有不同的看法,大致是:(一)主要是积极的,但也有消极作用;(二)主要是消极的,但也有积极作用。请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并阐述理由。(注意:本题旨在考查独立思考能力。不论哪一种看法,或别的看法,只要有理有据,均同等评分。)” 窃以为,该题的拟定,至少有以下3个引人注目的优点:一、该题适当克服了死扣教材的命题倾向,让考生有一定的选择余地,调动考生的主观能动性,可望检验考生在史与论的初步结合上所体现的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相关能力,至少在形式上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觉,在某种程度上预示和引导了当今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方向,弥足珍视。二、命题本身不对部分只知照本宣科的任课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知道,重新审视为期30余年的洋务运动,对洋务运动之于我国早期现代化的历史地位与相关作用作出新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是为80年代我国近代史学术界最显热门的学术话题,亦属重新认识我国近代社会性质、历史主题、发展线索等重大学术问题的突破口,举世为之瞩目。命题组以此设题,应该说体现了命题人从大处着眼的识力与笔力,难能可贵。在我国现有的条件下,中学生之于价值体系的架构与分析能力的提高,在较大程度上仍然取决于教师的课堂讲授。欲期学生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术论点中胸有成竹地作出自己的判断,并能相对完整地说明其理由,势必要求教师不仅适当关注和弄清史学界的某些重要学术动态,而且要求教师对某些颇有代表性的学术问题向学生提供自己的见解与相关论据,与学生一道,在唯物史观的指引下驰骋于历史的时空。也就是说,任课教师如果满足于从中学教材与中学教学辅导资料所涵括的信息量,顶多加上自己在大学时代对有关历史问题的那一点点印象或了解,或者东一榔头西一棒,再加一点从电视、报纸中“零售”得来而且真假相间的历史信息,必将难以率领学生在新世纪的历史高考中题名雁塔。中学历史教师应当主动地捕捉那些事关全局的史学研究动态,并适当参与史学研究,充当独立思考的表率,不做人云亦云的“和事佬”,以便轻车熟路地引导和启发学生。三、该题可望鞭策和提醒考生,平时应注意切实提高自身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掌握有关论点,还要掌握相应的论据,进而从根本上克服如今多数中学生与大学生重论点却不重论据,空话、套话多而真凭实据少的倾向。高考命题本身的示范性功能,可望帮助考生端正学风,为提高新世纪现代化建设后备军的整体文化素质做一些基础性和规范性的铺垫工作。基于以上优点,我认为,此类命题形式的尝试,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有助于推动和引导当前的中学

大学生志愿服务调查报告

大学生志愿服务调查报告 曾子豪 一、单体统计分析 (一)、属性类问题 1、你的性别是? 此题结果男女所占比例不同,男生占得比例大于1/2,因此要分开来看。 2、你所在的年级是? 由于本人是大一学生,所以采访对象多为大一的同学,大二以及高年级的无太多数据参考。因此,这个调查结果多为大一学生的观点以及看法。 3、你的政治面貌? 因为大部分都是大一生,所以多数都是团员。 (二)、意愿类问题 1、在活动内容上,你倾向于选择哪一类或哪些志愿者活动? 此题为多选题,结果如下图: 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参加公共大型活动的人数是占大多数的,分析原因是这类活动更开放视野,与社会更紧密的联系,更贴近于社会,增加我们的社会经验,另外一些公益活动也是同学们的倾向。相反一些爱心活动则不太受同学们的倾向,如:支教、助老扶幼。也许是因为这类活动难度较大,时间要花费得多。我们也知道这类社会活动很多,需要的志愿者也不在少数。因此今后我们应把目光更多的放在此类志愿服务上,从而让更多的同学能参与。还有就是另有一部分的同学倾向于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志愿活动,这个应该也可以组织。 2您主要通过什么渠道获得志愿服务的信息? 我们用一个图来反映结果:

从中可见大家多数是通过学校的学生会、志愿服务站等组织进行志愿服务,这种方式可以有安全方面的保证,也可以保证我们的志愿服务真正地帮助到社会,这让我们知道有组织的志愿活动是很必要的,高校也应该加强对志愿站或一些志愿的相关组织给予帮助和支持。同时通过一些媒体的传播,同学们也被号召起来了,这就表明了媒体的宣传是有作用的,今后也应该多提供志愿服务信息。 3、为什么你愿意参加志愿活动? 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原因较多,但大多数人都是以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为目的的,占84.62%,想必这也是大学生参与此类活动的主要动机。其它的原因都不如该原因。紧随其后的是希望能为社会做贡献,实现自我价值和认识更多的人,都占了69.2%。看来如今的大学生的思想境界提高不少呢,另外还知道了打好人际关系还有扩大自己的人际网对今后自己的人生有很大的帮助。但也有人是因为学校的要求,为了评优和拿学分的,因此可能有些同学是因为这个才参加志愿活动的,不是出于自己的真心。而这个情况的改变还是需要学校还有学生个人的努力。相信时间会使得这个情况得到改善。 4、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什么因素是影响你参加某项志愿活动?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 关系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一、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是什么 学习动机的概念;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一般具有以下三种功能:一是激活功能,二是指向功能,三是强化功能.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一般情况下,两者的关系是一致的;学习者个性不同,学习任务的难度不同,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不同;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是双向的。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条件,在学习中,激发学习动机固然是重要的,但应当把改善各种主客观条件以提高学习行为水平作为重点来抓。只有抓住了这个关键.才能保持正向一致和正向不一致。消除负向一致与负向不一致。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以学习行为为中介的。通常,学习动机作用和学习效果是统一的。而学习行为除了受学习动机的调节和控制外,它还要受学习基础、教师指导、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智力水平、个性特点、健康状况等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因此,只有把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效果三者放在一起加以考查,才能看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既一致又不一致的关系。 2、耶克斯一多得森定律 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但是,动机水平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耶克

斯—多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这便是有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大学生从事志愿者服务状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从事志愿者服务状况 调查报告 学校: 学院及年级: 专业: 报告人: 报告时间:

摘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从事志愿者服务的状况,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的找出解决办法,在通过为期一周的网上调查,实际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了来自不同地区、学校、专业的大学生的有效问卷,基本了解了当今大学生从事志愿者服务的状况总体良好,但任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兴趣地,观念意识不高等,得出影响大学生从事志愿者服务的因素受兴趣,时间,意识和面子因素的影响,要更好地提高大学生从事志愿者服务的意识,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志愿者服务中来,需要大学生,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 志愿服务观念意识影响因素解决办法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发展,国民素质地普遍提高,各大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重视也逐渐提高,大学生实践的形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其中,最热门的实践形式之一当属志愿者服务。越来越多的高水平高素质大学生正积极地参与到各类志愿活动中,并为志愿服务队伍的发扬和壮大努力着。对于这样的现象,我们在褒扬的同时,更应该深入活动和活动参与者中进行探究。只有了解了活动和服务者本身,才能更好地推广志愿者服务,让更多的人为了社会的

稳定和谐而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了解大学生对于志愿者服务的看法和理解,并发现现形势下的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为开展以后的志愿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大学生从事志愿者服务状况分析 (一)大学生从事志愿者服务时间 “一次2小时为宜” 从调查结果来看,在服务的时间上,占20.83%的被调查者希望是1小时,占27.78%的被调查者希望是2小时,“2-4小时”或“看情况”的比例分别为18.06%和33.33%。 (二)大学生从事志愿者服务的方式与地点 “有面子占大头” 调查显示,关于从事志愿服务的地点或方式,占80.56%和77.78%的被调查者表示希望是“对外交流”和“图书馆”,社区占50%。然而,只有分别占16.67%和13.89%的人表示愿意从事与“校园清洁”和“食堂”有关的志愿者服务。 (三)大学生从事志愿者服务的意愿 1、大一学子很积极 根据调查结果,81.6%的被调查者都来自大一学生,是否正在从事志愿服务的比例约各占一半,分别占45.83%和54.17%;66.67%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调查报告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调查报告 实践主题: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调查 实践时间:2015年8月1日—8月31日 实践地点:河北科技大学 调研成员:谷婷婷 一、实践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大学生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也随之遍地开花。但是,过于迅猛地发展也为其带来一些问题。为了了解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现状及其中存在问题,我们在问卷网以“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调查”为实践主题收集了76份有效问卷。 二、问卷分析与总结 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了76份,一共回收了76份,回收率达到了百分之百。经过此次问卷调查我们发现: 1、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现状 调查显示,50%的同学参加过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且有加入志愿者组织; 31.58%的同学参加过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但未加入志愿者组织;11.84%的同学未参加过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但有加入志愿者组织;6.58%的同学未参加过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且未加入志愿者组织。由此看来,大部分大学生都参加了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并且参加了志愿者组织的同学有80.85%参加了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 调查显示,参加过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同学有22.37%每学期一次;19.74%每学期两次;15.79%的同学每学期三次;而42.11%的同学每学期三次以上。由此看来,大部分参加过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同学参加频率都不低。而同学们对于回报的最多要求就是服务对象的衷心感谢,甚至有43.42%的同学不求回报。 调查显示,80.26%的同学认为在推广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时应该“精心准备,宁缺毋滥”,97.37%的同学认为参加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专业知识和能力很重要,即便没有专业知识也应进行一定培训。这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对于如何推广和参与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调查显示,56.58%的同学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动机是认识更多的人,提高社交能力;64.47%的同学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动机是获得社会阅历,增长才干; 73.68%的同学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动机是收获帮助别人时的快乐和满足感;28.95%的同学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动机是让简历内容更加充实;22.37%的同学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动机是在综合测评上加分;13.16%的同学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动机是消磨空闲时机;47.37%的同学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动机是热心公益事业。由此看来,虽然同学们的动机各种各样,但是不外乎提升自己和服务他人。 2、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调查显示,28.95%的同学对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持积极态度,并且会主动留意这方面信息;48.68%的同学选择有机会才参与;6.58%的同学想参加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但没有机会;14.47%的同学表示参加不参加都无所谓;只有 1.32%的同学对此感到厌倦、厌烦。由此看来,虽然只有极少一部分同学对此持消极态度,但是大部分同学并不主动。虽然同学们大都参加过大学生志愿者服务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因,它是激发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各种需要的总称。这些需要既反映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也反映学生自身对周围世界进行探索和作用于周围世界的一些要求。它对学生能否学好一门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动机一旦形成,它不仅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定的指向性,即有主动积极的态度,对学习的兴趣,集中的注意;而且也有一定的动力使注意状态保持下去,在遇到困难时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学习动机既确定了学习行为的方向,又赋予了学习的动机,因此它对学生的学习有极为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没有学习动机就不会有学习效果,但学习动机不能决定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效果受机动的性质和水平所制约,另一方面,学习效果可以反过来加强或者削弱学生的原有动机。也就是说,如果学生的学习动机强,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就越好,如果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不是很强,那么学习效果也就不明显;如果学习的效果很好,那么便会使学生的学习动力变得更强,如果学习的效果不是太好,那么打击学生的信心,使他们的学习效果下降。 学习动机可以促进学习,提高成绩,学习动机不同,学习效果也不一样。学习好的学生一般学习动机很强,非常有目标,知道如何有效地去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一个想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他有的不仅是强烈的学习动机,更有得是根据学习效果去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争取成绩更上一层楼。差点的学生通常没有很强的学习动机,自我意识中就没打算要把学习成绩提高上去。不知道怎么学,该朝什么方向努力。但是,学习动机不能决定学习效果,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作用并不是直接的,要受许多其它因素影响,如学生的智力,学习方法,学习兴趣,身体素质和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等影响。这些因素因人而异,所以即使学习动机的水平相近的学生,由于其它因素的作用不同,学习效果会有很大的差异,甚至有时出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完全不一致的情况。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总是一致。有些学生学习动机水平较高,但学习成绩却不理想。这种现象并不否认动机对学习的作用,只是说明动机毕竟不能代替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并不是直接卷入认知过程而只能是间接地增强与促进学习效果。在我们周围,我们总是会发现有些非常努力,埋头苦干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学习动机却依然不能取得优秀的成绩。 在实际的教学中,作为老师,我们还是应该把天平向学习动机上多偏一点点。理论上讲学习动力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是平等的。但我们都知道理论不能全盘运用到实践中,会有小小的更改,这是应实践所要求的。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启发学生的求知需要。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在于使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把远大的理想和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形成长远的间接兴趣和远景的学习动机,产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热情和学习的自觉性. 通过有目的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已经具有学习动机以后,要使它真正变成经常起作用的有效的动力,还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把学习动机和兴趣激发起来。也就是说,要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经形成的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入活动状态。使他们成为实际上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因,从而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已形成的学习动机不断地得到巩固,加深和提高。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激发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的,它要求我们教师的教学要注意一保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新颖性。教学内容的生动有趣,丰富多彩以及教学方法的多样新颖,富有启发都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使他们通过学习而感到精神上的满足。二利用学习反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美国学者鲁斯.亨利说过:“每天都知道自己学习成果的学生,成绩能大幅上升。”不管成绩好坏,每个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绩都有一种迫切了解的要求。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能激励学生的积极性。最好当堂所学的知识当堂

试论青年志愿者参与动机的引导和激励

2001年第4期总46期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JournalofGuangdongCollegeofYoungCadres No.4.200l Serial46 试论青年志愿者参与动机的引导和激励 蔡宜旦,汪慧 (浙江青年学院,浙江杭州310012) 摘要:根据青年志愿者参与动机的不同,可以把志愿服务分为两类:一类是组织和群体压力下的被动参与,一类是以自我实现需要和报恩为出发点的主动参与。在当前进一步深化 和推广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要正确引导和激励志愿者的参与动机,以实现青年志愿者行 动的长期有效发展。 关键词:青年志愿者;参与动机;社会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D43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446(2001)04—0030—05 进入20世纪90年代,“青年志愿者”日渐成为中国百姓熟悉的一个称谓,从帮困扶贫、抢险救灾、支教扫盲,到环境保护、社区建设,一批批青年志愿者用“真善美”播撒着希望的种子,充当着文明使者。 社会需要志愿者,当前志愿服务急需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如何实现长期有效发展。志愿者行动不仅仅是一些活动,而且是一项事业。李克强同志在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大会上指出:“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事业是一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向并轨的事业,是一项跨世纪的事业。”既然是一项事业,就要把临时的、短期的、运动式的做法变成长期的、队伍化、常规化、制度化的服务。但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是:青年志愿者行动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三月里来,四月走”的单调形象,大多停留在承担突击任务的层面,流于形式。 志愿者行动能否长期有效发展,归根到底,体现在它的社会参与程度。这一点恐怕没有人会提出异议。那么如何获得广泛的社会参与,就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这往往牵涉到参与者个人对志愿服务的理解、选择志愿服务的原因以及参与的目的等问题。为了把握这种不同的需要,我们有必要对参与者的动机进行分析。当然,我们的分析不可能涵盖所有的参与者,但至少可以反映出相当一部分参与者的心理,使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行为动机及其依据。 收稿日期:2001—09—15 作者简介:蔡宜旦(1974一),女,浙江诸暨人,浙江青年学院青少年研究所,讲师,学士,主要研究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工作;汪慧(1963一),女,浙江杭州人,浙江青年学院青少系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30

关于XX大学青年志愿者活动的调查报告(同名5517)

关于XX大学青年志愿者活动的调查报告(同名5517)

关于XX大学青年志愿者活动的调查报告

附录: 大学生志愿者调查问卷 我们正在做一项关于志愿者服务动机和满意度的调查,希望您能协助我们完成这份问卷。本项调查采取不记名的方式,答案无所谓对错.请您务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如实填写这份问卷.谢谢您的合作! 1.你所在的年级是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2.对做志愿者活动的态度是 (A)积极参与 (B)想做但是没机会 (C)无所谓 (D)觉得没意义 3.对我校的青年志愿者的活动是否满意? (A)满意(B)较满意(C)一般满意(D)不满意 4.第一次知道"志愿者"是通过 (A)广播、电视 (B) 报刊杂志 (C)互联网 (D)其他志愿者活动 (E) 亲友、同事处听说 (F) 本次调查 5.大学期间有无做志愿者的打算 (A)有 (B)无 6.您是否加入了学校的青年志愿者组织? (A) 是(B)曾经加入过(C)从来没有 7.你参加志愿者的目的 (A)认为是大学生的职责(B)增加社会阅历(C)从众做志愿者 (D)增加将来工作的竞争力(E)其他____________ 8.参加过几次志愿者活动 (A)10次以下 (B)10次到20次 (C)20次以上 9.你们通常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有哪些? (A)助老扶残(B)扶贫济困(C)支教助学 (D)科普宣传 (E)医疗护理(如义务献血等)(F)社区服务 (G)为大型社会活动提供服务(H)其他(请填写)________ 10.你希望做什么类型的志愿者(多选) (A)爱心捐助类(B)各类运动会志愿者(C)支教类 (D)医学实验类(E)其他(请填写)___________ 11.你们认为最需要志愿服务的人群是哪些? (A)老年人(B)残疾人 (C)儿童 (D)优抚对象(E)其他(请填写)__________ 12.在做志愿者过程中遇到困难挫折你会 (A) 接受教训,继续工作 (B) 感到委屈,勉强继续 (C)受到打击,退出活动 (D) 没遭遇过挫折,不知道 13.补充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谢合作^_^!!! 祝您学习顺利!

关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调研报告

关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调研报告 前言 当今,大学生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大学生集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者组织也已成为大学校园内的一个重要机构部门。因此,为了全面掌握我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状况,更好的了解我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的需求和困难,以及更好地完善我校志愿者组织,四月初在我校开展了关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问卷调查。 此次问卷调查时间为4月1日—4月9日,共发放300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2970份。在所有的调查对象中,男生约占53%,女生约占47%,涵盖了大一,大二年级在校本科生。 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 一我校志愿服务和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 1 发展前景良好 自我校成立以来,我校开展了多次志愿服务活动。在我们这次调研活动中,其中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的约占总人数的70%,只有约30%的同学没有参加过任何志愿者活动。通过此数据显示:志愿服务是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虽然有些人至今未参加过任何志愿服务活动,但他们中绝大部分人拥有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意愿。这预示着志愿服务活动在我校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好。 2 内容丰富但具有偏向性 在同学们参加过的志愿服务中,具有约40%的同学参加过社区服务,24%的同学参加过扶平济困,17%的同学参加过帮孤助残,16%的同学参加过助学助弱,8%的同学参加过支教扫盲,还有约为25%的同学参加过除上以外的其他志愿服务活动。由上分析可知:我校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较为丰富,但同学们参加的志愿服务活动却具有明显的偏向性。大多数同学偏向于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只有少数同学参加过支教扫盲。所以在丰富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还有待于将各种服务活动均衡发展。 3 志愿者服务对象 对于更愿意为哪一类群体服务的话题,一向颇有争议。所以,此次调查我们特意提出了此问题。其中,约有51%的同学更愿意为儿童服务,还有40%的同学更愿意为老人服务,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但与此同时,对于其他服务对象,例如病患者,残疾人士,或者其他服务对象,得到大家的关注却很少。所以,在服务对象上,同学们的观念还有待于被进一步引导和改善。 二我校志愿者自身的一些概况 1 参加志愿者活动的目的和动机 对于为什么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大家各执己见。此次调查,我们将大一和大二进行了一个分析比较。统计可知,大一中约有71%的同学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交流与沟通能力,还有约有66%的同学是为了体验志愿者精神,为他人奉献一次。大二中这两项所占的比例也较高,其中,约有48%的同学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交流与沟通能力,还有约有51%的同学是为了体验志愿者精神,为他人奉献一次。由此反映出:无论大一还是大二,大部分同学都是怀着崇高的理念和为他人奉献的精神来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去的。但是,也不乏有少部分同学是为了逃避过重或无聊的学习任务,更或者是为了获得志愿者证书等其他目的。对于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 关系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一、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是什么 学习动机的概念;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一般具有以下三种功能:一是激活功能,二是指向功能,三是强化功能.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一般情况下,两者的关系是一致的;学习者个性不同,学习任务的难度不同,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不同;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是双向的。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条件,在学习中,激发学习动机固然是重要的,但应当把改善各种主客观条件以提高学习行为水平作为重点来抓。只有抓住了这个关键.才能保持正向一致和正向不一致。消除负向一致与负向不一致。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以学习行为为中介的。通常,学习动机作用和学习效果是统一的。而学习行为除了受学习动机的调节和控制外,它还要受学习基础、教师指导、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智力水平、个性特点、健康状况等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因此,只有把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效果三者放在一起加以考查,才能看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既一致又不一致的关系。 2、耶克斯一多得森定律

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但是,动机水平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耶克斯—多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这便是有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关于大学生对参与志愿者活动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对参与志愿者活动情况的调查报告 以云南财经大学中华职业学院为例 前言: 大学生作为社会一个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被视为国家未来的中流砥柱,调查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的现状,是窥探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渠道。近年来高校纷纷扩招,大学新校区建设也轰轰烈烈,基本处于城市远郊的新校区无疑会给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带来新的挑战和问题。本次社会调查以云南财经大学中华职业学院为例,以学校领导、老师、志愿者协会负责人和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两种相结合的方式,从中分析出我校区志愿者活动开展的现状,期望从个性中发现共性,为大学新校区更好开展志愿者活动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现状 调查过程 一、调查方式 为了获得对我学院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现状的真实情况,我们组采用了问卷调查和采访面谈两种相结合的方式、方法来获取信息,调查对象包括学校领导、老师、本校区志愿者协会负责人、志愿者(活动中)和其他大学生,基本涵盖各类身份的群体。 1、问卷调查 为了更真实地了解到我校区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次问卷调查的设计紧紧围绕这一主题,从分工、资料查阅、初稿和最终定稿,我们学习组用了将近两周时间。最后,调查问卷确定为A、B两个部分,客观

题各有8道和5道,共13 题。另外,为了收集同学们对我校区志愿者活动有效性,开展的建议和意见,我们小组还在两个部分各设了主观题一道,以增强问卷的目的性、简明性、适应性和针对性。本次问卷调查的发放借助我校区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一次志愿者培训会和我班级班会的时机,先后共发出120份,收回118份,回收率为98.33,符合正常情况。 2、访谈调查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我校区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现状,参考学校领导、老师和志愿者协会负责人的看法和意见是不可或缺的。我们组在设计好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决定开展访谈调查,以收集更丰富的材料,并对访谈的特点、内容、方式、时间、地点等方面的确定做了相应的准备,先后对我学院院长、书记和一些专业辅导员以及我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进行了访谈,访谈的具体形式包括真实面谈和虚拟面访(网聊)。 二、调查分析 考虑到问卷的份数处在一个可操控范围之内,我课题组分工负责的组员御用统计学的方法和其它量化手段,对回收来的全部调查问卷都进行整理、分类、汇总,并随后进行定向和定性分析;另一方面,考虑到访谈记录比较零散,也对几次面访记录进行了整理和综合,从中获取资料中抽取的有科学意义的信息。 三、调查结果 1、志愿者活动充满积极意义 ①体现活动主体的自我价值,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 问卷调查显示,有79%的受访者表示在参与志愿者活动中实施感到快乐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