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佛教的命运观

佛教的命运观

佛教命运观

主讲:济群法师【演讲结构】

一、人到底有没有命运?

二、命运是否可以预测?

三、形成命运的原理

四、如何改变命运?

五、超越命运的影响

作为佛教徒,应该怎么样来看待这个问题呢?我想从以下

几个方面来给大家讲:

一、人到底有没有命运?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分为两种说法。一种就是有命运;另一种就是没有命运。

那么,我们就先讲有命运的问题。

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里,对命运的信仰还是非常普遍。在商汤昭仁的时候,就相信天命。我想,天命的信仰,在世界的

各种文化中,都是非常地普遍,尤其在中国的古代文化里边,

这种现象,我们从《尚书》等一些古书里边,就可以看得到。

那么,这样的一种思想在中国,几乎影响着两千多年。每一个

帝王,他要当上皇帝的时候都认为是天的的意志,所谓的顺天

承命,说是天让他干的。另外,像中国古代的这些圣哲,孔

子、孟子、庄子等这些人也都承认,人是有命运的。孔夫子说,此生有命,富贵在天。在《庄子》里边也有类似的话。

在西方的宗教里,他们也承认人有命运。因为基督教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神创造的,是上帝创造的,上帝决定人世间的祸福。所以,基督教的思想也有类似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天命思想。

那么,在佛教里面,也是承认人是有命运的。早先,我们一般的宗教在说到命运的时候,主要是局限在人的现生,就是这一生里面。佛教对生命的关怀就不仅仅是局限在人的这一生。佛教讲三世因果,生命的延续是从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这种过去里面包含着无尽的过去,当它说到未来的时候,又包含着生命的无尽未来。生命,就像一道瀑流一样,从远古的时代(所谓的远古,实际上它是没有开始的),从无尽的时空中,就像一道河流一直流向无穷无尽的未来。

佛教讲到人的命运,其实不仅仅是讲的一世的命运,把我们有情、凡夫、众生,从无穷的过去,一直到无尽的未来的命运,已经都给我们说清楚了。那么,这个道理在佛教里面主要就是“十二因缘”的道理,他是生命延续的十二个环节。我们众生在三界六道中流转生死,永远也没有跳出十二因缘这个规律。除了那些圣贤,初果以上的圣者,和初地以上的这些阿罗汉、佛菩萨,他们在能够跳出这种命运。那么我们一般的人,我们的命运都不能离开十二因缘。

解读“十二因缘”

我简单地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十二因缘。第一个就是“无明”,第二个是“行”,第三个是“识”,第四个是“名色”,第五个是“六入”,第六个是“触”,第七个是“受”,第八个是“爱”,第九个是“取”,第十个是“有”,第十一个是“生”,第十二个是“老死”。

我们生命延续的基础是无明。无明,也就是对生命、对人生、对宇宙的无知。这种所谓的“无知”,不是说你们没有智慧,而是说没有人生智慧,对人生不了解,对外在的宇宙也不能够真正地了解。这是导致生死的根源。在无明的基础上产生善的行为和恶的行为,这是第二个环节。

那么在有了这个善的行为和恶的行为之后呢,就推动着我们生命的主体——“识”去流转生死,去受胎流转生死。所以,从佛法来看我们的命运,是由我们自己的善的或者恶的行为造成的,由我们自己造成的,不是别人造成的,也不是什么上帝造成的。所以第三个环节是“识”。

第四个环节就是“名色”。我们投胎了之后,在母亲的胎藏里面就开始有了物质的成份和精神。我们生命的成份是有两个方面构成的,物质和精神。我们肉体的这部分是受之于父母,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但是,我们的精神是不是也来自于父母呢?不是!一个人,你长得会像你父母,但是你的性格可能跟你的父母截然不同。当然,有的人可能跟他的父母有点相像。那么这个相像其实是一种后天的影响,而不是一种先天的遗传。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理素质、精神活动是来自于过去生命的遗传,也就是我们过去带来的。

第五个环节是“六入”。有了一个生命体之后,就形成我们的根身,眼、耳、鼻、舌、身、意。“六入”就是接受世界的六个窗口。一个人,你对世界的认识程度,主要就是取决于你的六根,所以,我们的六根是认识世界的六种仪器。比如,你要没有眼根,你就失去颜色的世界;没有耳朵就会失去音声的世界;没有意识活动的话,你就成为一个植物人了。所以,六根就是我们接触世界的六个途径。

有了六入之后,我们就会去接触世界。那么,这就是“触”,就是六根的接触。我们每天都在接触世界。当我们在接触世界的时候,会发现这个世界有顺境,有逆境。在不同的对境中,就会有痛苦的感觉、快乐的感觉,欢喜的感觉、忧愁的感觉,这个主要是取决于顺境和逆境的不同。境界不同,所以就在心理上产生的情感也不一样。这就是六入、触,然后是“受”。

当我们遇到好的一些境界,也就是顺境,我们就喜欢、快乐,然后就会产生一种爱恋,就是“爱”了。爱了之后就想占有它,就执着。

我们喜欢的就会去执着,就是“爱”、“取”、“有”。我们执着了之后,就想得到它,就会去造业,造了业之后就会导致我们未来生死的流转、受生,有了“生”之后就会衰老以至于死亡。我们的生命永远都是延续着这样的十二个环节,在无尽的生死中,我们的所作所为都没有离开这十二个环节。所以,十二因缘的道理,已经揭示了我们有情在三界中流转的整个命运的情况。那么,这就是从总体上来说的。

另外,佛教也从业力和因果的角度显示了佛教是承认人是有命运的。因为佛法对这个世间的解释可以用四个字来归纳——因缘因果。因果,在世间上的很多科学和哲学都会讲到。不过,在佛法看来,因果是建立在缘起的基础上的,所以,真正的因果的道理其实是非常的深奥的。而缘起的道理则更为深奥。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观察,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一些非常表面的现象,只能看到一些因果的表面、缘起的表面。就说,世间上万事万物从人到宇宙,乃至宇宙万有、山河大地,一切的一切,都没有离开因缘因果这样的一种规律。既然是在因缘因果的延续过程中,产生、存在、灭亡。就像我们说一颗种子种在土地里面,它就会经历发芽、生根、开花、结果,会经历这样的阶段。那么,这些阶段本身也是蕴含着宇宙的一种规律,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存在都有它的规律,同样,作为我们有情的生命,人一生的命运同样也是有规律。我们这一生的生命,就是说我们能够来到这个世界,生而为人,是男还是女,胖的还是瘦的,高的还是矮的,穷的还是富的,成功的还是失败的,…这一切都不是偶然,都跟我们过去所造下的业力有关系的。由这个业因,导致了我们现世生命的结果。所以,从佛法的角度来说,我们人生命的发展,他是有一定的规律,人一生几十年有他相对稳定的一个规律。所以,佛法承认人有命运的存在。

佛教里面讲,人在修行中有六种神通,其中有两种(宿命通、天眼通)。得了宿命通的人能够看到生命的过去,也就是很多很多生中你是做什么的,你都可以看得到,想得起来。现在,西方的催眠中说,一个人通过被催眠之后,就可以追溯到

你小时候的一些经历,甚至可以追溯到你的前生。关于这方面的例案,也出了不少的书进行过介绍。那么,得了天眼通的人,可以看到生命在未来的发展。大概地能够看得到。但这个不是绝对的。

佛教跟其他宗教,同样承认人是有命运的,但又有着本质上的差别。一般地,像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里面讲的天命。所谓天命就是天的意志在人身上的实现。这就告诉我们,所谓人的命运是有的,但是这种命运来自于一种外在的力量决定的,不是你自己能够决定的。孔老夫子说过一句话,“得罪于天,无所以逃也”(编者注:音译。疑是出自《墨子.天志上》“得罪于天,将无所以避逃之者矣。”)。你要得罪了上天,就没招了。西方人讲,你要是得罪了上帝,上帝一旦发怒,人可就要遭殃了。而佛教认为,人的命运是来自于生命的内在,人的命运是自己造成的,而不是外在的神造成的。也就是说,由于过去造了不少的业,善的业力、恶的业力,才给我们现在的生命带来不同的处境。西方的宗教认为,人的命运是由神决定的,所以,如果你想要一种好的命运,你必须要求神对你的关照,向神忏悔,然后神原谅了你,就赐给你福,你才能够过得好。佛教则认为,人的命运是自己造成的,你想要良好的生命未来,那就要靠你自己的努力,而不是求神的问题。那么,这就是说,同样都讲到命运,但是对命运的解说上就有所不同。

一个人相信命运,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

从宿命论的角度来说,一个人相信命运的好处是什么呢?他会坦然地去接受。相反,如果不相信命运的人,他就会觉得

天道不公,他就不会甘心,觉得自己的能力也不比别人差,我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遭遇,就会加上内心的一份不满和烦恼。我们知道,人的烦恼是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来自于身体上的痛苦;还有一个方面是来自于心灵上的痛苦。身体上的痛苦,比如说这种恶劣的环境使我们过得非常的痛苦,吃得不好,穿得不好,……等等痛苦。再有就是来自于内心的烦恼,如果一个人能够坦然地面对命运,他即使在一个比较恶劣的环境中,他的内心也会坦然,就不会有内心的烦恼。而不相信命运的人,就会多增加一份内心的烦恼和不安、痛苦。所以,这就是相信命运给我们人带来的好处。

当然,相信命运,尤其是这种宿命,也有它消极的一方面。因为一个人,如果他相信人生的一切,假如都是命中注定的话,那他就不会去努力奋斗,他的人生就会比较消极,就会认为说:既然一切都是注定的,我后天的努力又有什么用呢?这就会造成一种不思进取的结果。

其实,虽然佛教也讲命运,但是佛教对“人的一生都是注定的”这样的一种宿命论是持反对的态度。如果说人的一生都是命中注定好了,比如说人的一生都是上帝、天神决定的,那么这里面就有个问题了,人究竟有没有自由意志?如果一切都是上帝决定的,人就不会有自由意志。人的一切如果说都是由上帝决定的,都是命中注定的,那么干坏事的话,他也不应该受到上帝的惩罚,干好事也不会额外得到奖励,因为这一切都是注定好了的嘛。

佛教所讲的这种命运,相对于其他宗教所讲的命运是不一样的。佛教认为,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在下面会进一步来说到。

那么这就是相信有命运的一种看法,还有一种就是相信没有命运的情况。

过去我们讲,相信有命运,这是一种唯心论的表现,相对于唯心论那就是唯物论了。我们知道,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看相算命、预测占卜都被视为一种迷信活动被禁止。可是,改革开放以来,看相算命这些东西在中华大地上又死灰复燃,而且它所产生的力量似乎比以前更大了,如果从唯物论者的角度来说,人一生的成就都是靠自己的努力,你只要努力了,就能够得到你想要的结果,所以我们过去有一句口号,叫做人定胜天,也就是说,人可以战胜自然,人只要通过努力了,你想得到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像这样一种精神,在年轻人群中也比较普遍,年轻人对自己的人生往往充满着一种憧憬。年轻人总是比较自负,他脑袋里没有太多的框框套套。所以人在年轻的时候就比较容易有创造性,年龄大了,这种创造性就会比较差一点。所以年轻人就不太相信命运。但是,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几十年之后,他就会发现,这个人生并非如他想象的那样,想要怎么样就能怎么样。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感觉,人的努力只是成事的条件中的一个部分。

从佛法的角度来说,都是因缘所生法。任何一个事情要能成功,都离不开诸多的因缘,有社会的因缘、政府的因缘……还有许多其他各种各样的因缘。你个人的努力,仅仅是众多因

缘中的一个,如果其他因缘不具备,你想要做到也是不太容易的。

那么,人在有了一定的经历之后,就会慢慢地发现,人生可能还是存在命运这样的问题。

另外,就不相信命运而言,对这个社会还可能有一种破坏性。不相信命运的人,多数都是无神论者,多数都不太相信因果,那么他就没有敬畏的心理。为了谋取利益,他就可能会不择手段。相反,相信命运的人,就可能有因果的观念、鬼神的观念,他就不敢去为所欲为。

二、命运是否可以被预测?

很多人看到出家人,就说,师父帮我算算命吧。实际上,佛教是不提倡算命的,佛教不否定命运,但是也不提倡算命,甚至反对、禁止出家人算命。诸位,不知道你们看过《遗教经》没有?这部经说,“持净戒者,不得贩卖贸易,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历数算计……”。就是说,不能够给人家去算命。另外,在这里,也把从事算命的职业当作是一种邪命,认为这是不正当的谋生手段。佛教虽然是反对算命,禁止出家人算命的这样一种事情,但是佛教并不否定命运。

关于这一点有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命运可不可以知道?人有没有能力了解自己的命运(命运可否预知)?

从一般的宗教来说,它认为人的命运是天神的意志决定的。人是没有办法知道的,因为是神决定的。而唯物论者认为,人的命运是偶然的。既然是偶然的,就没有办法知道。佛

教认为,人的命运是可以预知的,我们前面讲过,佛教的十二因缘就把我们有情的整个命运都已经预测了。另外,如果一个人有天眼通,他就可以看到你整个生命的未来。

在中国古代的商、周时期,中国古人就发现,人的命运虽然是很难改变,但还是可以预测的。所以,像古代的帝王,他要做一些大的事情,他就会通过占卜的方式来预测。做这件事情究竟是可以做,还是不可以做。所以,中国古人就发现,这个命运还是可以预测的。所以,这个占卜预测,在中国古代也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从东汉的王充开始一直到后来,关于有无命运的论点非常之多。我们现在在社会上流行的关于算命的方法也很多,比如说,八字,就是看你的生辰来预测你这一生的命运;还有,通过你的面相来预测你的命运,等等。那么,从佛法来说,这种方法也是可以成立的。因为我们知道,整个人的长相它是代表我们的果报体,就是依报体。这个依报体所呈现出来的形状,其实跟你整个命运的发展,还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另外,说到我们人的生辰,就有一些问题,比如说,你为什么出生在这一年这一月的这一天,而不是生在其他时候,其实这就包含着生命的密码。

我觉得古人只是在他长期的观察过程中,发现了这些密码,破译了这些密码。所以,他们根据人的生辰来判断你这一生的命运。我觉得这个还是有相当的道理。现在社会上有的人也会通过“测字”的方式来预测一个人的命运。在我们厦门大学(注:法师居住的南普陀距此不远)就有这样一个教授,就是通过预测的这样一种方式来判断你的命运。我感觉,一个人,你写的字很能体现一个人的性格,而一个人的性格,又会

对你未来的生命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性格,也可以说决定了我们的命运。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下面会说到。一个人的性格,会左右我们的行为。而行为,本身也就决定了你的前途。

一个人的性格,不但是后天的,同时也跟先天有关系。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测字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一定绝对地准确。

就算命而言,从总体上说,命运的发展是有一定的规律,既然有一定规律,那么他就是可以预测的。至于算命是否准确,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判断:

一个是看算命师采用的这个方法是否可靠?就像我们探测石油,要看所使用的这个仪器精确不精确。所以,算命师采用的方法是决定了他能否准确预测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一个就是算命师对于这套预测术掌握的程度如何?如果他对这套技术掌握得越精确、越熟练,那么预测的准确性就越大。在古今中外,也有很多预测大师,他们的预测造诣很深,有些人的水平甚至接近于神通,这也就是说他们对预测技术的掌握程度很高,同时,他的心智的修养也很高。因为人的心,其实不靠这些外在的工具,通过你的修养,当他静下来的时候,他本身就有一种感知的能力,本身就有预测的功能。所以,一个人,当他修行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就会有他心通。那么,有些人通过预测,他的心智非常高,甚至已经接近他心通了,自然地,他的预测的准确性就越来越大,可靠性就会非常高。那么,现在也有一些人在街上摆摊算命,他们既然在街上摆摊可见他们的预测水平往往是很有问题的。那我们找一些人

预测,这些人又是胡说八道的,搞得你整天人心惶惶、内心不安的,那你还不如不要去预测,不要给自己自讨苦吃啊。

佛教不提倡算命,原因就在于,我们作为一个佛教徒,在学佛修行上,我们跟一般的人应该说要有一点最大的不同。不同在哪里呢?佛经里面有一句话叫做,“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因果,这两个字非常重要。一个是因,就是事物的产生;果,就是结果。那么,菩萨跟众生的区别在哪里呢?我们众生的特点是什么?当我们为了赚钱、为了谋取利益,会不顾一切、不择手段,甚至会抱着侥幸的心理,冲破法律的界限去干坏事,觉得自己很有信心,以为会没事。近年,厦门出现了全国最大的海关走私案件,从关长到各个级别的科长,不知道是抓了几十人还是上百人。所以,一旦有了不好的结果,他们就忐忑不安了。其实,如果从佛法的角度来说,我们种下了因就必然有结果,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当然,作为我们众生来说,在种因的时候,我们丝毫都没有去考虑未来的结果。当他在真正面对结果的时候,他才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相反,作为菩萨来说,他关心的是因而不是果,所以菩萨是谨言慎行啊。像中国古人讲的,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啊。每天从起心动念到说话、做事,每动一个念头,每做一件事情,他都会仔细去审查,我动的念头是善念还是恶念?所以菩萨在种因的时候会非常谨慎,但在结果来了的时候他一点都不害怕,他会觉得本来就是欠人家的债,进而会非常坦然地面对它,非常心甘情愿地去接受。这就和我们众生恰恰相反,所以作为我们学佛修行的人来说,我们应该关心的是因,而不是果。

算命的人关心的是结果,而不是因。你要算命,就是担心你的未来,担心你自己的命运,甚至,一个人通过算命之后,一旦算到不好的就会想尽办法去逃避这种厄运,但是我们知道,一个人是不是能够逃避得了呢?比如说,算命先生算你那天会被车撞,你到那一天就不去坐车。但是我们知道,逃得了初一,逃不了十五,没有用的。将来,可能要加倍偿还。所以,我们学佛的人就是要学菩萨的精神,我们要重视因,就是“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就是你每天要做什么好事,这个才是你应该关心的。因为你种善的因,未来自然有好的命运、好的结果。相反,种不善的因,将来你躲也躲不了。所以,讲到算命问题的时候,作为一个佛教徒,我们对命运应该持有一种什么样的态度,这是我们大家应该知道的。

三、决定命运的原理

这个问题,可以分两个方面来说,一般的宗教讲到命运,就是支配命运的力量是一种外在的力量,也就是神的力量、上帝的力量,是一种天命,是外在的神决定你一生的祸福。佛教则认为人的命运是由自己决定的,命自我立。从佛法的整个思想来看,一个人支配自己命运的力量要从四个方面来看。

第一、习惯支配命运

在我们生活中,习惯,对我们大家来说是习以为常的。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做了很多事、说了很多话,这是一种习惯。人的习惯,当然有很多了。我们人,以自我为中心,这就是一种无始以来养成的习惯,佛教讲的,我们每一个人的每一种烦恼都是无始以来的积累,所谓的积累,其实就是一种习惯。我

们现在在生活中,处处想的是我,为了我的吃,为了我的穿,为了我的住,为了保护我的名誉、地位,都是我的看法、我的见解。然后,一天到晚都在为了我。所以,人世间的一切是非纠纷,小到是非纠纷,大到战争,都是因为我执的关系,就是习惯性的我执。给我们的世界带来了种种不安宁的因素,那么这种“我“的产生,就是一种习惯性的。

另外,我们也有一种攀缘的习惯,尤其现在这个社会这么复杂。物质生活这么丰富。所以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我们的心一天到晚总是在不断地攀缘。这个其实也是一种习惯。当我们没有事情做的时候,总是想办法打开电视看一看,或者找一个人聊聊天,或者去看一场电影,或者找几个人打麻将……这就是一种习惯。因为有了这种习惯之后,我们的心就没有办法静下来。我们每天,一有感觉的时候,我们的心总是在不断地活动着。当我们没有感觉的时候,就已经睡着了。这种人的精神就非常地空,因为他总是忘记已有的东西,却去追求没有的东西。现有的东西,他从来都不会去享受,

所以,我们一个人,当我们平常上班,总是忙于干这个,干那个。年轻的时候还好,你可以吃、可以喝、可以玩,有工作做。尤其是当过高级的领导的时候,到他退休的时候就很麻烦,因为在当官期间习惯于被人奉承、拍马,然后,习惯于使用他的权利,所以他每天就过得很充实、很得意。但是在这个得意中,他的内心就为以后埋下祸根了,就是已经习惯于来接受人的奉承拍马。所以,一旦他没有权利的时候,就会感觉到无比的失落,甚至整个生命就萎缩了,提前死亡。这种现象,在老年的干部里面也非常地普遍。

那我们一个人,内心总是习惯于去面对一些环境,但是我们很少注意自己,每天都在说我,都在考虑自我,但是,每天有没有时间来面对自己呢?我们从来都没有养成看自己的习惯、关心自己的习惯,我们的内心一直都在向外的攀缘之中。我们缺少回光返照自己。所以,我们在追求物质的生活过程中,不断地向外追求。在我们不断地向外追求的过程中,我们离自己越来越远。在追求物欲生活的满足中,我们迷失了自己,忘记了自己。所以我们很多人,虽然他的生活也过得非常地丰富多彩,但是,尽管这种环境非常地热闹,可内心未免还是时常感到空虚、无聊。因为他早就迷失了自己了。所以,这也是不良习惯给我们的生命带来的后果。

那么在生活中,我们有的人非常地淡泊,这个习惯非常地好,因为他不必过多地追求这种物质的生活,有简单的物质就可以过得很开心了。相反,有的人很贪婪,他的欲望无比的大,这种人就非常的累。他要不断地追求,不断地追求,一天到晚都在一种占有、攀比、竞争中度过。他有了十万,还看到别人百万;他有了百万,还看到别人千万;有了千万,还看到别人一亿……。一切的一切,都在跟人家攀比、竞争,所以这种人,即使他拥有很多很多,但其实他什么都没有,因为他除了有金钱之外,追求这种物质的生活之外,他的精神非常地空。因为他总是忘记已有的东西,而去追求所没有的东西。现有的东西他从来都不会去享受,他只是去盯着他还没有得到的东西,当得到了,还没来得及享受,他又在盯着没有的东西。所以这种人的生活,永远都是没有满足的时候。你别看他是千

万富翁、亿万富翁,其实他是一无所有者。因为他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是看不到的。

有些人是好吃懒做,这也是一种长期养成的习惯;还有种人是比较勤奋的人,勤奋也是长期养成的习惯。勤奋的人自然就会比较容易在学业、事业中成就。当一个人已经养成勤奋习惯的时候,你叫他去干活,他不仅仅不会难过,还会很开心。相反,对于养成懒惰习惯的人,你叫他去干活,他就觉得痛苦得不得了。

另外,也有的人,在他的生活中,养成了铺张浪费的习惯,也有的人养成了节俭的习惯。铺张浪费的人就需要赚很多的钱才够用,而节俭的人只需要赚一点点钱就够用了。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财富积累都是赚钱,其实省钱也是一个好的办法。这个社会还有一些不良的习惯,比如说吃喝嫖赌、吸毒等等,如果养成这些习惯你就死定了。那也有许多良好的习惯,所以,在我们一个人的生命中,习惯在支配着我们的命运。

一个人习惯的养成,我们人往往只看到后天的这几十年,其实是有先天养成的习惯,也有后天养成的习惯,真正对我们一个人生命中产生作用更大的是先天养成的习惯。什么是先天养成的习惯呢,就是我们还没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很多习惯就养成了。大家听着好像很玄乎,其实我们的生命是无始以来的积累。佛经里面告诉我们,我们一个人流过的血比太平洋的水还要多。无始以来,生生死死,我们所堆积的骨头比喜马拉雅山还要高。所以在无尽的生死中,有很多习惯,早就养成

了。那这种习惯呢,在我们生下来的生命中就具备这种素质。佛陀的本生经典里面,就有很多故事就证实了我说的这一点。

比如说,这里面有个佛陀的弟子,他已经证得了阿罗汉果。因为这个阿罗汉也要吃饭,他会每次过一条河,到城里去乞食。每次过这条河的时候,他就会跟这个河的河神说,“小婢,快把这个河给我分开,让我走过去”。河神对这个阿罗汉很尊重,还是把水分开了让他过去,但是心里毕竟对这种轻蔑的称呼不舒服。这个阿罗汉每次经过都这样称呼。后来,这个河神就到佛陀那里去告状,就说这个弟子对我也太不客气了,每次到我那里都是叫我“小婢”。佛陀就把这个弟子给找来了,就说,你怎么这样称呼人家呢?这样太不礼貌了。这个阿罗汉就跟河神说,“小婢,对不起!我向你道歉了”。这就是一种无始以来养成的习惯。佛陀这时候就正式地给河神解释了,原来,在多少多少劫以前,你曾经就是他的奴婢,他一直这样称呼你已经习惯了。他为什么不这样称呼其他人,而要这样称呼你呢,原因就是,在很早以前他就养成了这样一种习惯,并不是对你不尊重。原因就是你在很多生里面当过他的奴婢。他已经这么叫习惯了。

在现有的生命里面,很多的人格缺陷、心理状态,以及积累的先天的禀赋、长处,比如说你爱好大自然、爱好书画等等这样一些禀赋其实都是无始以来的积累。我记得苏东坡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书到今生读已迟”。如果你过去世都没怎么读过书,今生才来读书,那你在读书这方面的天赋就一定比较差。这个社会里有一些神童的现象,他们从小就显示出对一些领域的天赋。如果说是父母传给他们的,但是父母根本就不懂这

些。那从哪里来的呢?其实这就是一种无始以来的积累,在他过去的生命中曾经就做过这些,所以这一生做起来就非常地容易。所以,我们人就有很多的禀赋,还有我们的性格,比如有的人心地善良,有的人非常地贪婪,有的人嫉妒心特别地重,有的人嗔恨心特别地重。

其实,每个人一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他的性格就带来了,后天的环境只不过是助长了他的成长。所以说,一个人的性格、习惯,有先天的,还有后天的。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有许许多多的心所,每一种心所经过长时间的活动之后,就变成了一种习惯。习惯了之后,它在你生命中的力量越来越大,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你的性格。所以,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心地善良,有的人心胸狭隘,有的人贪婪,有的人嗔恨,……这部分烦恼都成为了你人格的主体。它是通过你长时间培养起来的。所以一个人,你要改变自己的性格,改变自己的烦恼,这是非常难的。所以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我们学佛之后,知道了很多的戒律、修行法门,可是为什么运用起来这么难。我们也想慈悲,也想布施,可是我们总是做不到,用不上,原因就是在我们的生命中,许多的烦恼习气是在长时间养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们在我们的生命中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势力了,就像一个恶势力已经当上国王了,你现在想要推翻他的政府是很难的。但是不是说不可以推翻,还是可以的,我们学佛也是一样,要培养我们这些善的心所、良好的种子,那么这个就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所以说,学佛修行,战胜自己是非常难的一件事。一个人,你的性格,你的习惯,就是直接会决定你的命运。

第二、业力决定命运

我们讲,习惯是代表一种先天的东西,当然也有后天的培养。那么,业力呢,他就包含了无始以来的善和恶的行为,同时也包含现世的善和恶的行为。一个人,当我们行善或者行恶,做了之后,这个行为并不是就没有了,你的行为会折射成为一个影子,然后再储存到你的生命里面,那么这种信息在佛教里面就叫做种子。你干的坏事,就在你的生命里面种下一颗恶的种子,你干了一件好事就在你的生命里面种下一颗善的种子。你不断干好事,你生命里面善的种子就会越来越多;你不断地干坏事,你生命里面不善的种子就会越来越多。那么这些种子是推动我们生命流转的一种动力,就像这个火箭弹推动卫星上天的道理是一样的。我们的业力推动着我们的阿赖耶识去投生,就像导弹推动着卫星上天一样。那么,这个业力在我们的行为中,它主要包含着善的业力和不善的业力。

什么叫善的业力和不善的业力呢?就是我们的一种行为,不仅仅给我们现有的生命带来利益,带来眼前的利益。同时也能给我们未来的生命带来利益,这样的行为才是善行。相反,有些行为,眼前看来好像得到好处了,但是对我们未来的生命会带来无穷无尽的遭殃。那么这就是属于恶行。另外,也可以从自他的角度,如果你的行为会伤害到别人的利益,那么这个行为就是恶行。如果会给别人带来好处,带来安乐,那么他就是属于善行,比如说通过布施,对我们现在未来的生命都有好处,对自己、对别人也都有好处,那就是属于善行。相反呢,杀生,好像你一时感觉吃得很开心,但是我们想一想,我们只是感觉“好”一下,人家却要付出生命的代价,由此可见,杀

生是一件多么野蛮残酷的行为。我们用众生的肉来滋养我们的肉体,我们为了贪图口味,而对方却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杀生是一件多么野蛮的行为。所以,杀生就是一件不善行,是一种恶行。

那么,这个业力里面,又分为“定业”和“不定业”。当我们造了业力之后,有一些业力将来接受成果的时候,果报的时间、果报的大小,都有一定。还有一些业力,接受果报的时间和大小都没有一定的。什么叫定业,就是我们故意去造的业力,有意去造的业力,这种业力将会成为定业。比如说,你要想谋财害命,你是有计划地、步骤地,有行动纲领地去做。那你将来所形成的业力,就是属于一种定业。相反,你无意伤害了别人,将来所形成的业力就是属于不定业。那么,这是一个层面。还有一个层面,我们虽然故意造了业力,假如我们通过诚心地忏悔,忏悔之后,这个定业也会变成不定业。相反,如果没有通过忏悔的话,这个业力就还是定业。这个就像什么道理呢?我们做了一件对不起人家的事情,当时干的时候虽然是有意的,但是现在你认识到过错了,诚心地去向对方道歉,对方就可能会原谅你,所以,虽然根据这个果报本来他在将来会来报复你,但是因为你现在诚心地道歉,他可能就改变主意了。

所以,这就是从定业变成不定业。那么,还有就是“引业”和“满业”之分。引业,就是推动着我们在三界六道中流转生死的业力,比如说升天啊,下地狱啊,做人啊,就是由这种引业决定的。我们知道,虽然同时都是人,但是人与人之间还是不一样,有的人富贵,有的人贫穷,有的人身体健康,有

佛教教义:涅盘与轮回的观念

佛教教义:涅槃与轮回的观念在佛教教义中,涅槃和轮回是两个核心的概念,它们在佛教信徒的追求和修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涅槃象征着解脱和超越,而轮回则表示着无尽的循环和重生。这两个概念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佛教主义中生死观的核心,即通过涅槃解脱循环的轮回。 涅槃,源自梵语“nirvana”,是佛教中最高境界的触摸。在佛教经典中,涅槃被描述为一种彻底解脱的境界,超越了苦难和欲望。佛陀曾说:“涅槃是安详、解脱、息灭、真实、悦乐、彻悟、持止、大智、莲华树下的胜利之地”。因此,佛家强调通过修行和悟道,最终达到涅槃的彼岸。 与涅槃相对的是轮回,也被称为生死轮回。佛教认为人类和其他生命形式不断在轮回中诞生、成长和死去,经历多次生死。这种观念源于基本的因果律,认为个体的行为和思维会导致下一世的命运。通过轮回,人们可以通过各个生命阶段的经历来学习和修行。轮回的理念追溯到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并得到佛教信徒的肯定。 涅槃与轮回的观念之间存在一种复杂而微妙的联系。佛教教义告诉我们,通过修行和悟道,人们可以超越轮回的循环,最终达到涅槃的境界。涅槃是一种解脱的境地,是对人生苦难的超越和解脱。它代表着彻底的自由和内心的平静。然而,涅槃并不是逃避现实,而是通过修行和悟道,积极地面对和解决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对于佛教信徒来说,涅槃的意义在于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超越世俗的欲望。通过禅修和修行,弘扬佛陀智慧和慈悲,他们希望最终实现自

身的涅槃。然而,涅槃也意味着放下自我,无私地为他人和社会做出 贡献。因此,涅槃的目标不仅是个人的解脱,而更是为广大众生带来 福音和救赎。 与涅槃和解脱的境地相比,轮回则代表了一个无尽的循环和重生。 在轮回的中间,人们经历无数次的生死,承受着痛苦和折磨。然而, 正因为轮回的存在,人们有机会通过每次的经历和修行,不断完善自我,进一步接近涅槃的彼岸。 总而言之,佛教教义中的涅槃和轮回的观念在信徒的修行和追求中 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涅槃象征着解脱和超越,是佛教信徒努力追求的 境地。在达到涅槃之前,人们必须经历轮回的循环,不断学习和修行。涅槃和轮回之间存在着微妙的联系,共同构成了佛教主义中生死观的 核心。无论是追求涅槃的解脱,还是通过轮回的修行,佛教信徒都希 望实现内心的平静和为众生带来福音的目标。

佛教对命运的命运看法

命运既然如此奥妙,那么佛教对于命运究竟有什么看法呢? 1、佛教认为命运不是定型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佛教虽然也讲命运,但是有别于外道机械的宿命论。佛教主张诸法因缘而生,空无自性,因此命运也是因缘生法,没有自性。坏的命运可以借著种植善因善缘而加以改变,像小沙弥增长福寿,就是有名的例子。 有一位证得阿罗汉果位的师父,一天在禅定中知道自己疼爱的徒弟只剩几天的寿命,心想:“这么乖巧的孩子怎么只剩下七天的寿命呢?真是太不幸了!不可以将真象告诉他,他小小的年纪,怎么承受得了这样的打击呢?” 天一亮,师父压抑著悲伤,将小沙弥叫到跟前说:“好孩子!你有好久不曾回家看望父母了,你收拾行李回去和父母聚一聚吧!” 不知情的小沙弥虽然感觉到师父的异样,但是仍然高高兴与地拜别了师父回家乡去了。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过了七天小沙弥还没有回来,虽然断了烦恼的阿罗汉,也难免为小徒弟的不幸遭遇而怅然伤感,心中正在为再也见不到徒弟而郁郁不乐时,小沙弥突然平平安安地回来了。阿罗汉大为惊讶,牵著小沙弥的手上下打量地说: “你怎么好好地回来了?你做了什么事吗?” “没有呀!”小沙弥迷惑地摇头回答。

“你仔细想想看,有没有看到什么?做了什么?”师父不放松地追问。 “噢!我想起来了。回家的途中,我经过一个池塘,看到一团蚂蚁被困在水中,我检了一片叶子,把它们救上了岸。”小沙弥如实地回答,乌黑的眸子,散发著喜悦的光芒。 师父听了之后,马上再进入神通之中观看徒弟的命运:这个孩子不但去除了夭寿之相,并且有百岁的寿命。小沙弥的一念慈悲,不但救了蚂蚁的性命,也改变自己的命运。 除了慈悲能改变命运之外,修福也可以转坏命为好命。有的人认为自己罪障滔天、恶贯满盈,永远无法扭转命运,其实不然。佛教认为再深重的恶业也可以减轻,好比一把盐,如果将它放入杯子之中,当然咸得无法入口。但是如果把它撒在盆子里或者大水缸中,咸味自然减淡。罪业的食盐无论如何咸涩,只要福德因缘的清水放多了,仍然可以化咸为淡,甚至甘美可口。一块田里,虽然杂草和禾苗并生在一起,但是只要我们持以精进,慢慢除去芜杂的蔓草,等到功德的佳禾长大了,即使再多一些蔓草,也不会影响收成,因此深重的罪业可以藉著广植福德而加以改变。 命运既然可以因为行慈悲、培福德、修纤悔而加以改变,因此命运并不是必然如此不可更改的。再坏的命运也能透过种种的修持而加以改造。相反地,好的命运不知善加维护,也会失却堕落,所谓“居安思危”,不能不戒惧谨慎!

佛教认为人生的意义

佛教认为人生的意义 佛教认为人生的意义 佛学之于人生的意义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为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题记 我对佛学的最初认识,缘于高中时班主任对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的解说。对于一位“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我不由得产生极大的好奇和敬仰之情。少年才俊时的他,以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歌》闻名于世: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先生生于乱世,在他历尽百劫之后,终于在1918年8月19日,在杭州虎跑定慧寺剃度出家,时年三十九岁。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他皈依自心,超然尘外,告别尘世的一切繁文缛节,并发誓:“非佛经不书,非佛事不做,非佛语不说”,谢绝一切名闻利养,以戒为师,粗茶淡饭,过起了孤云野鹤般的云水生涯。他是寄身于禅院的艺术家,将人生、艺术和禅修有机地统一了起来。由此,我开始关注有关弘一法师的一些书籍和语录集,也是在那时,我开始对佛教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自己所能接触到的有限的资源里,搜索那些吸引我眼球和撞击我的字眼,从自己的切身体会出发,渐渐地尝试去理解禅意,追求高深的思想智慧,以明理、静心为目的,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问我为总是挺胸抬头,因为我是精神贵族”。记得在高三时,由于压力大,备考繁重,语文老师经常会找一些励志或者静心忍性的禅语来解析给我们听。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身如菩提树,心若明镜台,朝朝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以及后来更广为传颂的一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好一句”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人,生来本是那么的纯真善良,如那些可的小孩般天真无邪,可为何长大后的我们会“处处惹尘埃”,生出那么多的烦恼呢?人生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如果

佛教生死轮回观的现代理解与诠释

佛教生死轮回观的现代理解与诠释 时间:2006-3-7 8:20:14 [文] 释慧开法师 在正式讨论问题之前,笔者先声明个人的基本立场与态度。笔者对于「生命不死」与「生死轮转」,均抱持着正面肯定的态度与观点,此非关个人的宗教信仰,而是基于生命哲理的思惟与人生意义的探索。事实上笔者自幼即对文史哲学与数理科学均有浓厚的兴趣与爱好,高中毕业后以第一志愿进入台大数学系就读,大学毕业后由于台大学长推荐的因缘,在私立普门高中创校之初,即应聘到校参与建校的工作,并教授数学长达十年之久,所以笔者的基本思惟模式深受数理逻辑训练的影响。在考进大学之前,笔者从未正式接触过佛教,学佛是从参加台大晨曦学社才开始,至今已逾三十一年,之间从未有过任何灵异的遭遇与经验,但是在理解上,一直认为吾人是生存在一个多重(多次元)的宇宙与开放互摄的时空结构之中。因此,笔者对「前世今生」与「三世因果」的理解,是同时从数理逻辑与宗教哲学的层面来观待与思惟,绝非单纯地站在宗教信仰的立场而抱持这些观念。本文的目的在于尝试从生命意义探索的立场,来重新检视佛教生死轮回以及三世生命观的深层意蕴,并且尝试从面对生死课题的观点,提出一些具有现代性与教育性的诠释。 壹、前言─ 生死的玄机 当吾人面对无常多变的人生,不论有无宗教信仰,在经历了「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贫﹑富﹑贵﹑贱;穷﹑通﹑祸﹑福;恩﹑怨﹑情﹑仇﹑…」等种种际遇之时,总想厘清一条理路与脉络来解释其前因后果与究竟意义。于是乎,有神论﹑无神论﹑不可知论﹑宿命论﹑自由意志论﹑不定论﹑断灭论﹑缘起论﹑复活永生论﹑天堂地狱说﹑三世因果论﹑六道轮回说…等,种种不同的观点应运而生,互竞长短,不一而足。在诸多的观点与论说之中,究竟何者才是宇宙的真理与生命的实相?自然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仁智互见。 自从人类有史以来,面对生死的玄机,就有下列一连串的问题不断地被提出:吾人的生命是一世?还是三世?生死的历程是有限?还是无尽?生命是造物主之所创?抑或自然发生的?死后是否仍有灵性的 生命存在?或是就此一了百了?这是千古以来的疑难与谜题。针对生死的大哉问,古今中外,从来就不曾有过定论,未来也不大可能有放诸四海皆准的解答。关于死后的生命存在与否,就世间现有的理论来分析,大致不出下列三种主要的观点:断灭见、恒常观与轮回说。断灭见认为人死之后,生命即随之灰飞湮灭,不复存在,此乃唯物论所持的观点,为东、西方所有宗教所驳斥。恒常观认为吾人在生时,有一永恒不变之内在自我主体,死后则成为一永恒不变之灵性实体,亦即灵魂,此为东、西方多数宗教之立场。 轮回说则以「生死轮转」与「六道轮回」来解说有情生命的迁流与生死的奥秘,一般皆以为此一说法是本属于印度教与佛教生死观点的教义内容。其实有关生命轮回的说法,并非印度教与佛教所专有,而是通于古今中外的,举例而言,西方哲学思想中早有轮回的概念,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 毕氏定理因其而命名)是轮回说的提倡与拥护者,大哲柏拉图(Plato)亦承袭其说,然不幸为后世所湮没。早期的基督宗教也未排斥轮回转世的说法,在《旧约》与《新约》圣经之中皆有轮回的文献记载,早期教会的神父也接受轮回的概念,不少圣徒更相信他们有前世与来生。然而《新约》圣经之中有关轮回的文献,却被罗马帝国第一位提倡信奉基督教的君士坦丁大帝所删除,后来又被罗马天主教会于553年召开的第二届基督教大公会议(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Second Council of Constantinople)判为异端邪说而禁绝,因此在后来西方文化思想中,轮回之说几乎成为绝响。1

【引用】佛教的宇宙人生价值观

【引用】佛教的宇宙、人生、价值观 【引用】佛教的宇宙、人生、价值观佛教的宇宙、人生、价值观 佛法精深博大,能够指导人们走上光明大道,使我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宇宙观、价值观,指导我们获得幸福快乐的生活,甚至最终获得涅槃解脱的潇洒人生,圆满成就佛道。 佛教的人生观 我们活在世上,应该活得有价值,不能空过一生,不能懵懵懂懂的混过一生,更不能造作恶业过一生。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拥有好的人生观才能创造出有益高效的人生价值,我们的存在才有意义。没有人生观指导的生活的下场,便是醉生梦死地度过一生,所以,我们应该树立佛教的人生观。佛教的人生观是什么呢?佛陀指示我们,要利用我们有限的生命,转恶成善、转邪成正、转染成净、转识成智,这

么四个"转"字,就包含了佛教积极利他精神的人生观。 (一)转恶成善 转恶成善,就是依我们信仰佛陀的信心、愿心,断灭五逆十恶等三世罪障而得现生利益,成就大善根种性。什么是五逆?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即破坏佛教的团结)。这五种极端罪恶的行为,任犯一种,即堕无间 地狱,所以又叫无间业。什么是十恶业?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恶口、两舌、绮语、贪欲、嗔恚、邪见等十种不善业。要断除三世罪障,即不仅仅断除现在世的五逆十恶,还要去除过去世、未来世的罪孽。断除恶业,成就善业,即行十善业,可以感得人天果报。 修善行,我们就要先皈依佛法僧三宝,明白因果道理,勤修五戒十善,这样子可以走上"转恶成善"的道路。严守杀、盗、淫、妄、酒五戒,可以保持人生,不致堕落恶趣。修持十善业,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死后可以根据修持的品位上升诸天,享受天道的快乐。当然这是最初阶段的学佛,我们还要更进一步,修习转邪成正。

佛教对生老病死的看法

佛教对生老病死的看法 禅门有云:「无常迅速,生死事大。」生死是众生最大的烦恼,也是轮回的根本,更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包含老、病,在人生「八苦」之中即占了一半。佛法教我们要认识生死,就是要我们改变消极的的看法,透过修持,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生死,处理生死,乃至解脱生死,才能真正拥有幸福的人生。 以下分别叙述佛教对生老病死的看法。 一、生命的宝贵 生命,是由父精母血以及业识的因缘和合而来。在《修行道地经》中,详述有胎儿的发育过程及处于母体时的种种苦处,然而《杂阿含经》则以「盲龟浮木」来形容人身的难求难得,是以人间佛教的主张是鼓励将为人母者及其家庭,应以健全的身心作好准备,珍惜并迎接新生命的来临。 1.孕妇饮食要正常,食用营养丰富的食品,须避免刺激性的食物。 2.若遇身体不适,避免自行服药,应以医生处方为主。 3.定期产前检查,接受医护人员的卫教指导。 4.生活正常,避免过度劳累,充份休息。 5.适当运动,注意安全,避免提拿、搬移重物或攀登高处。 6.平日行立坐卧可常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在〈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记载:设欲求男,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胎教。 7.常行布施、慈悲、爱语等,可让心地更加柔软,有益于胎儿的成长。 8.怀孕期间应当保持乐观合群的心情,并可参加寺院共修,或当义工,扩大生活的范围。 9.胎儿出生后,母亲应充份补给营养,当避免杀生,忌吃刺激性食品。 10.胎儿出生后,可请法师为其皈依或命名。 二、老迈的保健

老是生命循环的自然现象,经典中记载,人老时因盛色、气力、诸根、寿命等境界衰退而令人感到苦恼;有人却人老心不老,继续学习各种知识、技能;更有人累积一生的经验,贡献力量,就像《杂宝藏经·弃老国缘》中,老人为国王解答了天神种种的问难与考验,展现了生命的智慧。如何才能老而不惧: 1.早起十念法:即早上起来称念佛菩萨圣号,让信仰成为心中的寄托和希望。 2.晚睡一炷香:即晚上睡前静坐十或二十分钟,令心平静。 3.饭前五观想:吃饭时心怀感恩,保持欢喜愉快的心情,多食清淡食品,不增加肠胃的负担。 4.生活要放下:思惟一生的功名、情感、得失,如过眼云烟不实在,而逐渐放下执著。 5.老死不可怕:死如更衣,如搬家,如睡眠,色身虽坏了,但真心佛性不减,只要积极培福,增长慧命,必有光明的未来。 6.心中常忏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到老年,多少会反省一生中的过错,而深感懊悔和遗憾,若能真心忏悔,就像清水洗涤过一样,人格便能升华,心中也能坦荡。 7.布施能喜舍:人到年老,总觉得身边要有钱才有安全感,或者预留财产给子孙;事实上,「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若遇不孝子孙争夺财产,情更难堪。何妨将身外之财用来广施十方,厚植福德,来生得生善处,也能庇荫子孙。 8.发心肯服务:退休后,生活空间更广,时间更多,可发心投入义工行列,为人服务,以扩展生活领域,更可与人广结善缘。 9.幽默常欢笑:人云「一笑解千愁」,时常保持开朗欢喜的心情,不但有益于身心的和谐与平衡,更能为人间增添欢喜。 10.健康要运动:「饭后千步走,活到九十九」,运动可以活络筋骨,让身心活动起来。 三、疾病的照顾 人吃五谷杂粮,总会有生病的时候。《佛医经》中提到,人会生病的原因有:久坐不食、过度疲劳、饮食无节制、忧愁、淫欲、瞋恚、忍大小便、忍呼吸、忍放气等等。要如何面对四大不调?

12. 人生佛教的思考

人生佛教的思考 1.人生佛教的提出: 太虚大师于清末民初佛教衰微的背景下创立了人生佛教,并提出了“三大革命”方针:教理革命、教制革命、教产革命,人生佛教的理念正是“教理革命”的重要内涵。 佛教衰微的原因: ?经忏佛事的盛行,使民众普遍以为佛教乃为死人服务的法门。 ?往生净土思想的普及,使民众以为佛教只关心来世,并视为死亡的宗教。 ?禅者生活形态的影响。禅僧多重视个人了脱生死,其修行方式又使其多选择隐逸的生活, 既不观世间喧闹,又不闻社会疾苦,带有浓厚的出世色彩。这种山林佛教,又使得民众视佛教为消极遁世的逃避。 教理革命:恢复教理的纯正性,革除因两千多年来在传播过程中翻译的错漏造成的偏差导致佛教鬼神化、神秘化、哲理化、出世化、世俗化这些流弊,恢复佛教的本来面目。 教制革命:革除佛教在中国社会环境下形成的一些不良制度,恢复佛陀制戒的根本精神。如:传统寺院的十方丛林和子孙寺庙之分争。 教产革命:对僧团财产进行规划。原始僧团实行“共产主义”制度,财产平均分配,和合共住,僧人是无产者,不可用有私人财产。 2.人生佛教与原始佛教: 人生佛教既非独立于宗派之外的新生事物,也不同于任何传统宗教。人生佛教并没有完整的体系。 济群法师认为:人生佛教是佛教的人本主义运动,是对原始佛教的回归。 在佛陀的教义中,立足于以人为本的原则,认为命运由人类自身决定,并由此提出业力说。佛教提倡众生平等,但各人的天资秉赋、福德因缘却大相径庭。这正是业力使然。所谓业力,又由各人行为构成。生命是无尽的延续,今生命运取决于过去行为,当下行为又决定未来命运。行善或作恶,直接导致了生命现象的差异。因此,人既是平等又是不平等的。在因果规律前,是平等的;但行为不同,又导致了现象的不平等。 因为命运取决于自身行为,佛教由此提出了一系列伦理观念,通过健康的生活形态来完善人格,而不是一味祈祷。 人生佛教直接继承原始佛教以人为本的思想,立足于佛陀教化世间的根本精神,对传统佛教作出了契合时代的解读。 3.人生佛教的思想特征: ?以人为本 佛教认为,生命形态分为天、人、阿修罗、地域、饿鬼、畜生六道。其中,人的身份最为重要。 佛教认为,人类是自己的主人,但世界却不仅是人类的,也是其他生物的。一切众生皆有独立生存的权力。所以,佛教不仅提倡人权,更强调众生权。在生存权利上,人类和众生是平等一味的。 佛教和其他宗教的最大区别则在于,佛教认为人的命运是由自己决定的,不存在造物主。当我们说到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时,前提是能透视生命,并明确改善方式。 我们必须了解生命内在的因素,知道哪些力量会伤害我们,又有哪些力量会使我们获得自在。对自身的无知和种种烦恼,决定了我们无法自由。道德人伦和心智科学也很重要,它和人生的关系很密切,直接关系到我们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协调自我和他人的关系。

佛教的基本观点

佛教的基本观点 一、教主 佛教教主释迦牟尼, 2500 年前出生于现今尼泊尔,与中国孔子同时期人。他诞生时,天地震动、百鸟朝鸣、九龙吐水、彩霞纷飞,一从母体落地便独自行走七步,步步脚底莲花,且指天划地地宣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成语唯我独尊就来自这里。在佛教里,唯我独尊并非贬意,而是一种自信的象征。当年,广东丹霞山有位丹霞禅师,一天,搬动大殿的木佛用于烧火,别人大惊,问他干什么,他说,烧了看看有没有舍利。舍利是出家人去世火化后,留下的一种固体。别人说,木佛哪有舍利。丹霞就回答,没有舍利算什么真佛。他指自己,真佛在这。后来,丹霞禅师成了著名的禅宗祖师。这则故事,也成了有名的公案。释迦牟尼25 岁时,有一说是 19 岁时,入山求道,少吃少穿少睡,做了六年的苦行修炼者,以致瘦骨如材,但没有获得成就。他体会到,靠苦行和折磨身体是不能解脱的明白到,修道贵在修心,克服心理的缺陷,才是解脱的上策。于是,他接受了一个牧羊女的牛奶供养。身体复原后,于一个星光灿烂,圆月当空的夜晚,即十五月圆日,禅坐于一棵菩提树下,并发下誓愿说:不证悟解脱,不起此座。经过一段强有力的禅定观照,于黎明时分,石破天惊、天地浮沉,终于证道开悟,获得解脱,成为一个圆满的觉悟者即佛陀。以后,他在印度大陆等地走南闯北,宣扬他的主张,共 49 年, 80 岁时去世。现存的经书,就是他的教法,由后人结集流传而来的。 佛陀出家的原因,据经书说:因为他出城时,看到步履艰难的老人,痛苦万状的病人,僵硬可怕的死人,以及烈日炎炎下干活的农夫,颈上勒着粗绳不断受鞭打的耕牛以及小鸟吃虫等境象后,感到人生无常、凄凉,动物界苦痛、残酷,为此,他想出家,他想寻找这些缺陷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既为了拯救自己,也为了拯救他人,拯救世界。 二、基本教义 ( 1 )因缘法则:佛教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皆遵循因缘法则而生灭。佛陀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什么是因,即事物的内部原因,什么是缘,即事物的外部条件。佛陀认为,内因和外缘的和合,便产生了万事万物,如氢气与氧气在某一条件下一合和,便成了水。而内因和外缘,一旦离散,万事万物便消灭,如水在某种条件下一分离便又成了氢和氧。( 2 )无常法则:这世界,既然因缘而成,佛陀又推理出无常法则,即世间事物无法恒常。自然界的沧海桑田,人类的生老病死,一切都在生住异灭中。果子看似不动,实际上,时刻在腐朽之中。地球,亿万年后,也有毁灭的一天。佛教本身,到一定时候,也将不复存在。名利、地位、金钱,何不如此。因此,存在是暂时的现象,变化和运动才是事物永恒的本质。( 3 )空的法则:从无常原则,佛陀又推出空的法则,万物无常,不能久远,终归灭亡,因此是空的。佛家的空,不是指不存在,而是指不能永恒地存在。不能把空,理解为空空如也的空,什么也没有的空。有人以为,四大皆空,是指财、色、名、利空,这是误解,实际是指地、水、火、风空。佛家的空,实际上是一种妙有,说空,又有形式的存在,这形式,这现象,可以被我们利用,我们可以假借现象追求本质上的东西,追求真善美的东西,佛家用词是:以假修真。 ( 4 )无我法则:从空的法则,佛陀又推理出无我原则。这世间的万事万物,变化无常,没有我的存在。如果有我,就可以自我主宰,我要怎样就怎样,我要不病、不死,我要入地、我要飞天,我要一口喝干大海,但我们做不到,我们无法把握自己。我们只是某种意识和元素的因缘合成,因缘一散,我们就不存在了,我们所讲的我,是假我,只是假名,称呼而已。由此可知,诸法无我。无我,也就无主宰。自我尚且不能主宰,如何主宰别人,可见,这世间也没有主宰者。

佛教的人生智慧

佛教的人生智慧 佛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它以释迦牟尼佛所传授的教义为基础,强调 个人修行和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佛教的人生智慧包含了许多教诲和指导,可以匡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面对难点和挑战时找到内心的平静和解决问题的智慧。 首先,佛教强调无常和无我的观念。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包括人生 的快乐和痛苦。因此,佛教教导人们要接受变化,不要过于执着于物质和感官享受,而是要学会放下欲望,追求内心的平静。此外,佛教还教导人们要认识到自我并不存在,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观念可以匡助人们超越自我的局限,减少自我中心的思维,更加关注他人和整个世界的利益。 其次,佛教强调慈悲和无私的行为。佛教教导人们要对他人怀有慈悲之心,不 管是对待亲人、朋友还是目生人,都要以善意和关爱对待。慈悲是佛教修行的核心,通过培养慈悲心,人们可以减少自私和妒忌的情绪,增加与他人的亲近感和理解。此外,佛教还鼓励人们进行无私的行善,通过匡助他人来减轻他人的痛苦和难点,同时也能培养自己的慈悲心和福报。 此外,佛教还强调正念和禅修的重要性。正念是指保持对当前经验的觉知和专注,而不受过去和未来思维的干扰。佛教教导人们要通过正念来觉察自己的思维和情绪,以及外界的环境和他人的行为。通过正念,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内心,了解自己的欲望和执着,从而减少负面情绪和痛苦。禅修是佛教中一种重要的修行方法,通过静坐冥想来培养内心的平静和觉知。禅修可以匡助人们超越思维的波动,体验到内心的宁静和智慧。 最后,佛教还教导人们要以智慧面对人生的苦难和困境。佛教认为苦难是人生 的一部份,而智慧是解决苦难的关键。佛教教导人们要通过觉察自己的欲望和执着,认识到苦难的根源,并通过修行来减少苦难的产生。智慧还包括了对于人生的洞察力和正确的决策能力,通过智慧,人们可以更好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减少痛苦和增加幸福。

佛教的人生智慧

佛教的人生智慧 佛教作为世界上主要宗教之一,以其深邃的智慧和教义而闻名。它提供了一种 独特的人生观,匡助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难点和挑战时寻觅内心的平静和智慧。以下是关于佛教的人生智慧的一些重要观点和教导。 1. 无常:佛教教导我们,一切都是无常的。人生中的一切事物都是暂时的,包 括我们自己。这个观点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不要过于执着于物质财富和名利,而是要专注于内心的修行和发展。 2. 因果律:佛教相信因果律的存在。它教导我们,我们的行为和思想会产生相 应的结果。善行会带来善果,恶行则会带来恶果。因此,佛教鼓励我们要善待他人,发展慈悲心和善良的品德,以创造积极的因果循环。 3. 禅修:佛教强调通过禅修来培养内心的平静和智慧。禅修是一种冥想的方式,通过专注于呼吸和观察思绪的流动,使我们能够超越烦恼和杂念,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清明。禅修也匡助我们培养觉知和专注力,提高对当下的体验的敏感度。 4. 六度:佛教教导我们通过实践六度来培养慈悲和智慧。六度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布施是指慷慨地分享我们的财富和资源。持戒是指遵守道德规范,远离恶行。忍辱是指忍受他人的不快和痛苦,以培养慈悲心。精进是指努力追求内心的修行和提高。禅定是指通过冥想来培养内心的平静和专注。智慧是指通过观察和思量来获得对真实性质的洞察力。 5. 中道:佛教主张走中道,避免极端。它教导我们不要陷入极端的欲望和执着,也不要过于苦行和自我否定。走中道可以匡助我们保持内心的平衡和稳定,远离痛苦和困惑。 6. 涅槃:佛教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涅槃,即超越生死轮回,达到解脱和彻底觉醒 的状态。涅槃是一种超越个体意识的境界,它代表着彻底的解脱和智慧的觉醒。佛教鼓励我们通过修行和实践来迈向涅槃的道路。

佛家的人生观

佛家的人生观 一、人生观 人生观: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 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生观的形成是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受人们世界观的制约。不同社会或阶级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观。 在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以下几种有代表性的人生观:①享乐主义人生观。它从人的生物本能出发,将人的生活归结为满足人的生理需要的过程,提出追求感官快乐,最大限度地满足物质生活享受是人生的唯一目的。②厌世主义人生观。宗教的厌世主义认为,人生是苦难的深渊,充满各种烦恼与痛苦,唯有脱俗灭欲,才能真正解脱。③禁欲主义人生观。它将人的欲望特别是肉体的欲望看作一切罪恶的根源,主张灭绝人欲,实行苦行主义。④幸福主义人生观。一种观点是强调个人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价值;另一种观点是在强调个人幸福的同时,也强调他人幸福和社会公共幸福,认为追求公共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价值所在。 ⑤乐观主义人生观。它认为社会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在于追求真理,对人生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⑥共产主义人生观。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人生观。它把人的生命活动历程看作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把消灭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看作是人生的崇高目的和最大幸福。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对社会所尽的责任和所作的贡献,人生的最大价值和意义,在于努力为人民服务,无私地把自己的一切精力贡献给共产主义事业。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目的、意义和道路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内容包括幸福观、苦乐观、生死观、荣辱观、恋爱观等。它是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世界观的制约。人生观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处理个人发展同社会进步的关系,即私与公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各种人生观都是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产物。由于各个时代的各个阶级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生活经历和境遇不同,对人生的意义和目的认识不同,人生观也就必然不同。评价一种人生观是进步的、革命的,还是落后的、反动的,根本标准就是在于看它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资产阶级人生观的特点是个人主义,一切从自我出发,一切以个人为中心,把剥削他人和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视为人生的根本目的。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它代表着广大被压迫被剥削者的利益,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因此,无产阶级的人生观是革命的、科学的人生观,它与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的人生观根本对立。无产阶级人生观的特点是集体主义,一切为了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把大公无私、舍己为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视为人生的根本意义和价值,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视为人生最高的目标。 人生观,是我人对于人生的价值,意义,和个人立身处世的态度的一种看法或见解。谚云:…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由于各人的环境感受的不同,所以对人生的见解亦各异。譬如说,有人认为人生快乐,有人认为人生痛苦。有人积极进取,有人消极悲观。这些,究竟孰是孰非呢?我们是及时行乐,尽情享受呢?还是悲观厌世,追求解脱?我们是努力进取,发奋创造呢?还是凭天由命,得过且过? 再进一步说,生命由何而来,往何而去?生命的价值何在,意义又何在?难道说一个人竟是无缘无故的生到世间,昏昏昧昧的度过一生,然后三寸气绝,一切断灭吗?生命如果当真如此,则生命还有什么意义?人生如果仅只为了享受,或终生充满痛苦,则生命还有什么价值?关于这些,多少思想家,哲学家,宗教家,都想找出一个答案,然而众说纷纭,莫衷

佛教的生死学

星云大师《佛教的生死学》 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作者:星云法师发布时间:2011-4-4 20:19:01繁體版 各位嘉宾、各位佛教的护法信徙们,大家晚安!阿弥陀佛! 我继讲“佛教的生命学”之后,今天讲“佛教的生死学”。过去有一些人,忌讳谈生死,其实,你忌讳也没有用,生死是一个很现实、很真实的事情,你面对它,生也好,死也好,都很可爱。中国有一句古话“视死如归”,把死亡看成似回家一样,回家不是很欢喜的事吗?人喜欢生,不喜欢死,主要原因是:生我能感受到、我知道;死了以后,我不知道了,我畏惧我不知道的未来。假如当您了解到生之可爱,死了以后也能可以了解。所以,生也好,死也好,都没有什么介意了。 有一个人家,老年得子,欢喜庆祝之时,来了一个禅师,站在门口,一直流泪,这家人就问:“我们老年得子,这么欢喜,你在这里哭什么呢?”他说:“我哭你们家里又多了一个死人”。其实,生,就已经知道要死;死,也不必悲伤,知道又要去生了。像大家用的汽车,老旧了,要淘汰、报废了,就好像人老了要死;假如把汽车报废淘汰,换一部新的汽车,不是很欢喜吗?同样的,我们身体老了、腐朽了,换一个新的身体,不是也应该要欢喜吗?杨柳枯了有再发青的时候,花儿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为什么我们人不能再来呢?大家要深深的相信、深深的知道:“人是死不了的!” 我曾讲过:一个茶杯掉到地上碎了,你要再把它复原,就不可能了,因为它破碎了;可是茶杯里面的水,虽然流到地上、桌子上,如果用麻布、拖把,把它再拖回来,水一点都不少。人生生命之水,在人生长河里流淌着,是无止无尽的,是无限的未来。人类没有瓦斯、电器之前,我们都用木柴来烧火,一个木柴烧完之后,接续着再添加一根木柴、再添加一根木柴……,就像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人生,生命之火可以一直延续下去,不会熄灭。所以生死呀,生了要死,死了又要生,它是轮回的。所以生也不必太欢喜,生也很辛苦;死也不必悲伤,可能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人,生了要死,就好像要换衣服,这一件衣服破旧了,换一件新衣服,换一个新的身体给我们居住,这个也是很好的事呀! 因此,对于生和死,不要把它看成是不相干的两回事,其实生和死是一件事,就好像是手有正面和背面,一纸两面。生了又死,死了又生,我们不要妄自分别。

人生观东西方对待生死和命运的态度差异

人生观东西方对待生死和命运的态度差异人生观:东西方对待生死和命运的态度差异 人生,是一段充满挑战和未知的旅程。无论身处东方还是西方,人们对待生死和命运的态度都受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影响。本文将探讨东西方在人生观上对待生死和命运的态度差异,并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因素。 一、生死观差异 东方文化中的生死观强调生命的无常和轮回。在佛教和道教的影响下,东方人往往将死亡视为生命的延续,追求超脱轮回的解脱,融入自然的宇宙循环。东方哲学中的“无我”思想,使得个人对生死的态度较为淡漠,追求心灵的平静和思想的超越。 相比之下,西方文化更强调个人主义和对生命的珍视。基督教信仰中的“天堂与地狱”概念,使得西方人更加重视今生对来世的影响,追求灵魂的永远救赎。西方人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对死亡的恐惧更加强烈,常常将生命看作是一个宝贵的礼物,珍惜每一刻与亲人、朋友相聚的时光。 二、命运观差异 东方文化中的命运观注重宿命和缘起。在儒家的影响下,东方人常常相信命运已经注定,个人应顺从于命运的安排,融入社会的等级体系。东方人对于命运的态度更加承受,往往追求安定和稳定,重视个体在社会整体中的角色与责任。

与之不同,西方文化中的命运观更加强调个人的选择和自由意志。 西方人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掌握自己的命运,追求对自己生活的掌控 和改变。西方强调个体的自主性和独立思考,注重个人努力和奋斗, 相信通过个人努力可以改变命运的走向。 三、文化背景与态度差异 这种东西方对生死和命运态度的差异,部分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 宗教信仰。东方文化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包容了对生死和命运的 超脱思考。而西方文化则更多地注重个人的价值和自由,追求权利和 平等。 此外,东西方在历史、政治和经济发展上的差异也对生死和命运的 态度产生了影响。东方文化中的集体主义和等级体系,使得个人更多 地在群体中扮演角色并接受社会的期许和压力。而西方文化中的个人 主义和自由市场经济,赋予了个体更多的权利和选择空间,人们更加 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 结语 人生观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人们对待生死和命运的态度。东西方对 生死和命运的态度差异,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的碰撞和交融。了解和尊重这种差异,可以更好地增进东西方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从而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与繁荣。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09479复习过程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09479复习过程 一、中华民族的宇宙观与人生观 1.仁者爱人:儒家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和谐关系,强调“仁”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2.天人合一:道家思想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应当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内心的平和和心灵的自由。 3.命运观:佛教思想认为人生的痛苦来自欲望,要通过断欲离念来达到解脱。 4.道德经:《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其中强调了“道”和“德”的重要性,提倡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的思想。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观念 1.仁义礼智信: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分别指的是仁爱、公平、尊敬礼仪、知识智慧和诚实守信,提倡人际关系中的和谐与尊重。 2.心存善念:佛教思想强调心地善良,要以慈悲之心对待一切众生。 3.君子之道:儒家文化强调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道德修养和身份责任。 4.孝道:儒家文化中最重要的伦理道德观念,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和对长辈的尊敬。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艺术

1.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人性 善恶的复杂性。 2.诗词歌赋: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形式,其中最重要的是唐代的诗词,如杜甫、李白的诗作。 3.京剧: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是综合了唱、念、做、打的艺术表现 形式。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礼仪风俗 1.尊师重道:中国古代注重师道尊严,尊重老师以及尊重师长的传统。 2.礼节之邦:中国古代社会非常重视礼节,礼仪之邦是指中国对礼仪 的高度重视。 3.婚礼习俗:中国婚礼有许多独特的习俗,如门头、迎亲、交杯酒等。 4.祭祀习俗:中国人对神灵和祖先有很深的敬仰,民间的祭祀活动也 非常繁盛,如清明节、中秋节等。 五、中国传统文化的衍生 1.传统医药: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整体观念 和平衡。 2.传统美食:中国的传统美食有很多,如北京烤鸭、川菜、粤菜等, 反映了中国人对食物的热爱和对独特口味的追求。 3.传统节日:中国传统节日有很多,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这 些节日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精神。

从佛教的观点看未来的世界星云大师

-从佛教的观点看未来的世界星云大师 时间:公元一九八一年四月三十日 地点:淡江大学 对象:学生(弟子依淳记) 一.从时、地、人三方面看佛教对未来的看法 二.从社会、政治、宗教的进化方面看佛教对未来的看法 三.未来的社会──佛光普照的社会 四.怎样实践人间净土的理想 各位同学: 很荣幸,今天有机会在这里和各位见面,以研究佛学的身份来讲述佛教的一些看法。 我听说贵校非常进步,而且有远见、有智能,本学期更开各大学风气之先,设立叫“未来学”的新颖科目,这实在是值得喝彩的一件事。绝大部份的人,都喜欢眷恋过去,认为回忆要比现实甜蜜而美丽。事实上,人不但不能只活在回忆里,甚至也不能只活在现实里。我们应该放开我们的眼界,看看我们未来的世界、未来的社会和未来的人生究竟是怎么样的?这也是每个知识份子,每个有心人都应该共同热切关心的事。今天,我就以“从佛教的观点看未来的世界”,做个说明。 一.从时、地、人三方面看佛教对未来的看法 佛教对于时间、空间、人间,乃至于人群关系,不但有许多看法,而且讲说得非常彻底、深妙。在时间上讲,有所谓的过去、现在、未来,过去有无量阿僧只劫,很

长很长的时间;未来也有无量的阿僧只劫,很长很长的时间。在空间上,则讲到此世界、他世界、他方世界、十方无量诸世界。我们常听说的三千大千世界,只不过是一个太阳系而已,佛教的世界观,有无量无边的世界,有无量无数的太阳系。佛教讲到人间,不但讲你我的关系,还讲到我与众生的关系。而关于众生,则又有无量无数之多。 这里,我举一段梁潄溟先生的故事给各位听听。梁先生是位穿着长袍马挂讲“西洋文化”的先生,他与穿着西装讲“中国哲学”的胡适博士都是享誉北大的教授。据说,早年梁先生和几位同学一齐到北大参加入学考试,放榜后,几位同学全被录取,惟有梁先生没有考上。不过他没有灰心,反而发了个大愿──有一天我要到北大来教书。于是他隐居到一个佛教的寺院里发愤用功,研究佛学,没几年时间,他不仅深入佛法,世间学问更是大进。当时江西教育厅的某些要人,于偶然间发觉他的才识不凡,就在那年暑假,请他在教育厅举办的教育学会中公开讲学,题目是“东西文化哲学”。他除了讲演外,并每天在报纸上发表演说内容,因此,震撼了当时的学术界,北大校长立刻聘请他去执教。此时,昔日和他一同去考北大的同学,还在读四年级。 抗日战争期间,他到四川省太虚大师所主持的“汉藏教理学院”讲演。他跟大家说: “你们佛教的同学都怪我梁某人,过去研究佛学,现在反而进入到儒家,好像对佛教不忠不义,但是我却为了六个字而离开佛教到儒家的,这六个字是──此时、此地、此人。佛教讲到时间,总是推到那么遥远,而我们此刻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佛教讲到空间,有西方世界、东方世界、他方世界,而此时的社会问题还没有解决;佛教讲到人间,有人、畜牲、饿鬼、地狱、天人、声闻、缘觉、菩萨十法界那么多的众生,可是人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我觉得佛教的理论,过份夸大,我接受不了,容纳不下。儒家的理论比较切实际,重视现实,重视建设,重视此刻的人间。” 梁潄溟先生讲完后,太虚大师当即提出了一个看法,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