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简答必备简答100题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简答必备简答100题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简答必备简答100题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简答必备简答100题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简答必备简答100题

教育学考前必背简答100题

1.简述社会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答:(1)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社会经济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简述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答:(1)社会政治制度的性质制约教育的性质

(2)社会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3)社会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

(4)社会的政治制度制约着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

(5) 社会的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管理体制

3.如何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答:(1)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

(2)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

(3)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4)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并非绝对独立性,而是相对独立性

4.简述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对教学的要求

答:(1)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教学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教学要具有针对性

(3)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教学要抓关键期

(4)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教学要培养学生自信,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

(5)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

5.简述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答:(1)遗传素质,遗传素质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生理前提和物质基础,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2)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3)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6.简述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

答:(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7.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

答:(1)导向功能;(2)选择功能;(3)激励功能;(4)调控功能;(5)评价功能

8.简述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及代表人物

答:(1)个人本位论,确定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出发,使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高度发展。其代表人物有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及中国古代的孟轲等人;

(2)社会本位论,确定教育目的不应该从人的本性需要出发,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其代表人物有孔子和斯宾塞、涂尔干、孔德、赫尔巴特、凯兴斯泰纳等

(3)教育无目的论,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

(4)教育目的的辩证统一论,主张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要考虑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要素。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目的论

9.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

答:(1)是面向全体学生教育

(2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3)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10.简述中国近代学制及特点

答:(1)19 壬寅学制,首次制定了近代学制,可是未实施(2)19 癸卯学制,这是中国第一个正式颁布实施的学制,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3)19 壬子癸丑学制,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倡导在小学实行男女同校

(4)1922年壬戌学制,即“六三三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首次兼顾了升学及就业

11.简述教师职业角色的转变

答:(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5)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12.简述现代学生观

答:(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

(2)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3)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

(4)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

13.如何建立教师威信

答:(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3)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4)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5)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14.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答:(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4)发扬教育民主

(5)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15.简述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

答:(1)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前提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3)协调好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4)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5)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及操行评定

16.如何组织和培养良好班集体

答:(1)制定共同的奋斗目标

(2)选拔和培养学生干部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17.简述现代教学观

答:(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4)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

18.简述新课程改革评价的特点

答:(1)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

(2)评价内容综合化,全面素质评价

(3)评价方式多样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

(4)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交互作用的评价(5)更注重评价过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19.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答:(1)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2)上课,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3)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4)课外辅导,课外辅导是对课的补充和延伸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20.简述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的表现

答:(1)认识的间接性;(2)认识的交往性;(3)认识的教育性;(4)有领导的认识

21.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答:(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22.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答:(1)引起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

(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23.简述直观性原则及基本要求

答: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经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24.简述启发性原则及基本要求

答: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她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她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督促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25.简述循序渐进原则及基本要求

答: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②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26.简述讲授法及基本要求

答:讲授法是教师经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的基本要求: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②注意启发;③讲究语言艺术。

27.简述谈话法及基本要求

答: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经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①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②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问题的难易要人而异;③要善于启发诱导;④要做好归纳、小结

28.简述练习法及基本要求

答: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练习法的基本要求是:①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②精选练习材料,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循序渐进;③严格要求

29.简述实验法及基本要求

答: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经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实验法的基本要求是:①明确目的,精选内容,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提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实验要求;

②重视语言指导,重视教师示范的作用;③要求学生独立操作,及时检查结果

30.简述讨论法及基本要求

答: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①问题要有吸引力;②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③做好讨论小结

31.简述班级授课制及其优缺点

答: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优势: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不足: 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培养;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

32.简述德育过程的一般规律

答:(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重复性规律

33.简述说服法及基本要求

答:说服法是经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运用说服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①明确目的性;②富有知识性、趣味性;③注意时机;④以诚待人

34.如何培养小学生观察力

答:(1)要使儿童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

(2)要使儿童具有知识准备

(3)指导小学生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技能

(4)要重视对观察结果的处理

(5)观察要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35.如何培养中学生观察力

答:(1)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2)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3)对学生进行观察训练

36.简述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答:(1)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

(2)材料的意义、性质和数量

(3)学习程度(4)材料序列对遗忘的影响

37.如何根据遗忘规律有效地组织复习

答:(1)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2)恰当安排复习内容

(3)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4)复习方法多样化

38.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答:(1)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2)丰富学生知识,扩大表象储备

(3)创设想象情境,引发想象

(4)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唤起学生的想象

39.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兴趣

答:(1)在活动中发展小学生的兴趣

(2)激发和保护小学生的有益兴趣

(3)利用原有兴趣迁移

(4)适当的表扬和鼓励

40.简述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答:(1)遗传素质(2)环境和教育

(3)实践活动(4)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41.简述建构主义的共同观点

答:(1)知识观:质疑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2)学习观:建构主义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情境性、社会互动性和主动建构。

(3)学生观: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4)教学观:情景式教学、支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

42.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维持好奇心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43.简述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答:又称“倒U 曲线”,是指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

44.简述影响迁移的因素

答:(1)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2)学习材料的性质

(3)学习活动的多样性

(4)学习的熟练和理解程度

(5)年龄特征及智力水平

45.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

答:(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46.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答:(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2)加强词(言语直观)与形象(实物和模象直观)的配合(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47.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答:(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2)正确运用变式

(3)科学地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48.简述影响动作技能形成的因素

答:(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49.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答:(1)问题情景与表征方式

(2)个体的智能与动机

(3)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

(4)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5)情绪状态

50.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答:(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51.如何培养学生良好态度与品德

答:(1)有效地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4)价值辨析

(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52.简述如何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答:(1)建立积极有效的课堂规则(2)合理组织课堂教学(3)做好课堂监控(4)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53.简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

答:教师职业道德,指的是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调节和处理各种关系所应遵循的基本的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

具体内容是: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54.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答:(1)努力学习,提高师德理论修养(2)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知行统一(3)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4)要建立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55.简述影响个性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答:(1)遗传(2)家庭和环境的影响

(3)学校教育的影响(4)社会实践

56.简述学习策略中资源管理的具体策略

答:(1)时间管理策略(有效安排利用)

(2)学习环境管理策略(调节自然条件、设计学习空间)

(3)努力管理策略(鼓励学生自我激励)

(4)学业求助策略(及时求问)

(5)学习工具的利用(字典、参考书等)

57.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哪些变化

答:(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

(4)在对待与其它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58.简述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答:(1)操作的定向阶段操作的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2)操作的模仿阶段

操作的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其实质是将头脑中形成的定向映象以外显的实际动作表现出来(3)操作的整合阶段

操作的整合即把模仿阶段学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4)操作的熟练阶段

操作的熟练是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59.简述小学德育的方法

答:(1)说服法。说服法是经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

(2)榜样法。榜样法是以她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榜样等

(3)锻炼法。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她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锻炼包括:练习、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

(4)陶冶法。陶冶法是经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5)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表扬奖励是对学生的良好思想、行为作出的肯定评价,以引导和促进其品德积极发展的方法。批评处分是对学生的不良思想、行为作出的否定评价,帮助她们改正缺点与错误的方法

60.简述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

答:(1)意志行动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

(2)意志对活动有调节支配作用,使人的行动能按设定好的目的去改造世界

(3)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

(4)意志行动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61.简述能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1)发展水平的差异(2)表现早晚的差异(3)结构的差异(4)性别差异

(5)类型差异

62.简述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答:(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63.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答:(1)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2)采用讨论法进行教学

(3)联系实际问题进行教学

(4)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启发指导

(5)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64.简述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答:(1)教师的领导风格(2)班级规模

(3)班级性质(4)对教师的期望

65.如何理解小学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答:小学教育的性质:小学教育是一个国家学制中的第一个阶段的教育,中国的小学教育其性质是基础性教育,是义务教育,又是普及教育。

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教育。小学教育既不是就业定向的职业技术教育,也不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它是面对全体儿童实施普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

(1)为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 ,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传授和文化普及。

(2)为培养各类人才奠定基础 ,小学教育是培养各类人才的前提。

(3)为儿童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础 ,小学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儿童向少年过渡,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时期,也是儿童发展最易受影响的时期。

66.简述小学德育的基本途径

答:(1)政治课与其它学科教学(2)课外和校外活动(3)劳动(4)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的活

动(5)班主任工作

67.简述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答:(1)有意义学习材料的本身,必须合乎非人为的和实质的标准,即具有逻辑意义

(2)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4)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的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68.简述中国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答:(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和需要

(3)人们的教育理想

(4)中国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69.简述中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答:(1)中国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2)中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3)坚持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一

70.简述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

答:(1)学习上由直接兴趣逐渐向间接兴趣转化

(2)兴趣广度逐步扩大,但缺乏中心兴趣

(3)逐渐由不稳定向稳定发展

(4)由消极兴趣向积极兴趣发展

71.简述皮亚杰理论中7-12岁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征

答:(1)思维的具体性。思考问题还离不开具体的事物和经验

(2)思维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方面的守恒关系,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能够逆转,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

(3)去自我中心,逐渐学会从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修正自己的想法

72.简述如何促进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答:(1)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发挥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课堂中正确引导

(3)注重激励与表扬,对学生进行强化教育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发挥家长的作用,形成教育的合力,共同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6)建立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评价体系

73.简述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策略

答:问题:第一,由于受到分数的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性;第二,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解决策略:(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2)确立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74.简述影响学制的因素

答:(1)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首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2)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

(3)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考虑到人口状况(4)要依据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征

(5)要吸取原有学制中的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

75.简述现代学制发展的趋势

答:(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提早入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76.简述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

答:(1)无歧视原则(2)尊重儿童尊严原则(3)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4)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77.简述班级管理的模式

答:(1)班级常规管理,指经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2)班级平行管理,指班主任既经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经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3)班级民主管理,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全程管理的管理方式

(4)班级目标管理,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78.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答:(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3)强调内容的适用性

(4)知识的内在逻辑与受教育者的心理顺序要求的统一

(5)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79.简述教学的基本任务

答:(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5)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80.简述一堂好课的标准

答:一堂好课没有绝正确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是:(1)目标明确(2)重点突出(3)内容正确(4)方法得当(5)表示清晰(6)

组织严密(7)课堂气氛热烈

81.简述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的要求

答:(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

(2)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

(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82.简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答:(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

(4)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83.简述培养心智技能的几点措施

答:(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

(3)适应培养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

(4)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84.运用复述策略应注意哪些要点

答:(1)善于运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调动多种感官参与

(3)复习形式要灵活多样

(4)对重点部分加强记忆,如划线、圈点批注等

85.简述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1)知识是课程的核心

(2)学科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

(3)学校教学以分科教学为核心

(4)以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为目标

(5)学科专家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

86.简述科尔伯格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

答:(1)前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2)习俗水平

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87.简述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

答:(1)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3)劳动与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

(4)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

88.简述教学的文化功能

答:(1)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

(2)教育的文化选择、批判功能

(3)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

(4)教育的文化更新、创造功能

89.简述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答:(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3)加强言语交流训练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

(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90.简述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答:(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5)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

91.简述受教者的权利

答:(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3)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依法提起诉讼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权利

92.简述受教者的义务

答:(1)遵守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它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93.简述教育者的权利

答:(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带薪休假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经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它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参加进修或者其它方式的培训

94.简述教育者的义务

答:(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它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95.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

答:(1)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

96.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答:(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超越的需要

97.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答:(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3)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4)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98.简述课外校外活动的意义

答:(1)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知识

(2)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

(3)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4)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99.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化发展关系

答:(1)促进教师专业自主意识的提升

(2)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

(3)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

(4)促进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5)促进教师反思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100.简述教师职业素养

答:(1)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2)教师的知识素养

(3)教师的能力素养

(4)职业心理健康

(5)教师身体素养

教育教学知识简答题整理复习

简答题整理复习 1.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观念? 答:(1)整合教学与课程。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发展,教学过程是课程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2)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关系是平等、双向、理解的人与人关系,是人道的、和谐的、的、平等的,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3)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体系:结构与过程的统一、认识与情谊的统一;(4)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5)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创新探究的学习方式) 2、新课程倡导了哪些现代学习方式?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自主式学习。 特征:1、主动性2、独立性、3、独特性、4、体验性、5、问题性3.如何在课堂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答:(1)要明确教师的职责,帮助学生检测反思自我,寻找、搜集和利用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发现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等;(2)要开发和提供充分的课程资源;(3)确定新的教学观。A.帮助学生确定能够达成的目标B.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C.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D.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E.及时反馈,建构沟通的桥梁F.不要限制学生思考的方向G.帮助学生发现

知识的个人意义H.强调理解而非死记结论I.经常提示本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J.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K.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缺失或错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4.列举“在何种情况下学生学得最好?” 答:(1)当学生有兴趣时;(2)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3)当教学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时;(4)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5)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6)当学生能自有参与探究与创新时;(7)当学生被鼓舞和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时;(8)当学生有更多的自我期待时;(9)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10)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他们学得最好。 5、谈谈你对“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为主体”的认识。 答:要点:第一,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生应该是学习活动的主体。第二,教师不应该成为课堂活动的唯一中心,应该更多地成为一位平等交流中的主持人、引导者,成为课堂活动的有效的组织者,正确地引导和促进学生发展。在教师的(主导)引导下,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试述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实现哪些转变?(教师观) 答: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必然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 教师角色的转变: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题 一、论述题 1、论述教育的起源? 答:(一)本义教育起源论,本义教育起源论有四种代表性观点: 1)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是物种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人类和动物共有的本能行为。 2)心理起源论:教育最初起源于原始人类的那种具有教育意味的无意识模仿。 3)劳动起源论:劳动创造了人类和社会:劳动过程的复杂性要求通过教育把人类积累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证明:人类原始时代教育活动已经存在了,教育是一种永恒的社会现象。 4)社会实践起源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的社会实践或社会实际生活需要。 (二)科学教育起源论:学校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初期的"男女儿童、少年和老人群"的共同活动。 (三)民族文化起源论:教育就是起源于民族文化的。 总之,心理起源论把教育的发生归因于人的心理原因,不妥当,劳动起源论和社会实践起源论这两种观点实质并没有根本的分歧。给予肯定的:学校教育和民族文化起源论只是把它们作为研究教育起源问题的存案即可。 2、论述当今教育的发展趋势? 答:1)走向国际化,在当今这种各国经济形成了相互依赖,共生共存,共同发展的趋势下,各国必须实行开放性教育,开展国际间教育合作和交流;实行人才交*培养;开设各种程度的国际政治、经贸、文化、外交、经济技术合作、风俗与礼仪教育课程,加强外国语教育等等,这些都是教育的国际化。总之,当今和未来世界的主流仍然是和平、合作与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教育走向国际化,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2)世纪是信息社会时代,各种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运转的神经中枢,计算机极其软件系统走进家庭、学校、教室,各级学校的课程软件将会开发出来,家庭、社会、学校教育将会通过计算机系统连成网络。3)科学成为主导课程;21世纪世界竞争将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更新速度的竞争,因此科学课程将成为主导课程。4)体现新人文精神:是指60年代以来形成的人类生存环境意识和平与民主及人伦道德等等。各国课程内容增加了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国际文化交流课程、新的道德哲学和伦理教育课程,个性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在未来的社会这些课程将会开设的更普遍,内容更丰富。3、论述教师的合理知识结构? 答:1)粗深的专业知识:对本专业知识要达到精深的境地,还要站在学科发展的新成果、新成就,用最新的知识武装和丰富自己,成为该学科领域的专家。2)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教师不能将自己禁锢在专业知识的狭小天地,必须不断拓宽知识面,掌握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有利于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也有助于发燕尾服自己的专业知识。3)多方面的教师理论知识:作为21世纪学校的教师必须了解和掌握心理学、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说明:下划线的部分为往年真题已经出过的题目,可作为次重点掌握。 双划线的部分为补充内容。 1.小学教育的特点 (1)教育目的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 (2)教育对象更为普及,许多地方的义务教育得到全面实施; (3)教育实验涉及的方面更广泛; (4)学科内容的设置和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儿童的身心发展; (5)重视教师的发展,教师制度逐渐规范化。 2.教师劳动的特点 (1)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4) 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5)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3.教师劳动的复杂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教育目的的全面性。 ②教育任务的多样性。 ③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4.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一)专业理念 教师专业理念是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遵守的一套行为规范和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培植自我的内在品格和德行。 (二)专业知识 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四方面的内容。 (三)专业能力 教师专业能力是指教师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实践练习和反思体悟而形成的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和心智活动方式。 5.教师专业知识的内容 1. 本体性知识 2. 条件性知识 3. 实践性知识 4. 文化知识

6.教师专业能力的内容 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 1. 教学设计能力 2. 教学语言能力 3.教学交往能力 4. 组织和调控课堂的能力 5.教育研究能力 6. 创新能力 7.教师成长途径和方法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二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的素养。 促进教师成长有以下几种方法: 1. 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 进行专门训练 4. 进行教学反思 8.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 (一)确定研究课题 (二)文献检索 (三)提出研究假设 (四)制订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 (五)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 (六)得出结论 (七)撰写成文 9.文献检索的要求 (1)检阅要全面,即全面性。放宽视野,检索内容客观全面。 (2)检阅要认真细致,即准确性。对文献的观点、结论的正确性、可靠性进行评价,把握争议点。 (3)勤于积累。检索方法要多样化,建立个人信息资料库,同时会使用国家的信息库。 (4)善于思索。对文献进行批判性阅读,用创造性思维综合分析文献内容,找到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10.教育行动研究的实施步骤 (1)确定研究课题 (2)拟订研究计划 (3)实施行动研究 (4)进行总结评价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七个不同的层次,需要的层次越低,对人的影响越大。马斯洛认为,只有基本需求得以满足,才能出现更高层次的需要。(1)生理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人对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兴的需要等。(2)安全需要,它表现为人们对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的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一个团体并在其中获得某种地位等。(4)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5)求知的需要,又称为认知与理解的需要,是指个人对自身和周围世界的探索、理解及解决疑难问题的需要。(6)审美的需要,指对对称,秩序,完整结构以及对行为完美的需要。(7)自我实现的需要,指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潜能,并使之完善化的需要。 儿童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儿童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是指由于遗传、环境、教育、和自身等的因素的影响,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一方面表现在同一年龄阶段儿童在不同时期的发展速度和水平有个体差异,另一方面表现在相同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也有个体差异。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 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的成长。 简述知觉的一般特性。 知觉的一般特性包括: (1)知觉的选择性 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即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整体性 人们对客体的知觉总是以自己过去的经验来补充当时获得的感觉信息,使其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 (3)知觉的理解性 人在知觉某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知觉对象的特征。 (4)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不因知觉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特性。 简述学校产生的基本条件。 (1)社会生产必须出现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同时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离,开始出现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和专门从事学习的学生。 (2)具有相当数量的经验积累,为学校教育提供特定的教育内容。 (3)文字等记载和传递文化的工具达到了一定水平。 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所提出的基本理念。 (一)学生为本 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二)师德为先 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能力为重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

教师资格证结构化面试试题及解答

教师资格证考试结构化面试试题及解答 一、上课类: 1.教师如何上好一节课? 教师的根本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把知识完整全面的交给学生就变得格外重要,这样的课程才能成为一节好课。那么作为教师要何如做,才能够上好这一节课呢? 备课、上课:上课要做到:目的明确,内容准确,方法得当,结构合理,语言艺术,气氛活跃,态度从容,板书有序,主体参与。其中能否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是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二、求职类: 2.你为什么要选择教师这一职业? (1)可以从动机回答: 我喜欢这一职业,因为:我对教师行业有乐趣;父母或亲友从小教育我当老师光荣;我喜欢和学生在一起,喜欢学生活泼、青春、可爱的样子。 (2)可以从知识角度回答: 我在上学和考试前,系统的学习了教育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知识等。 在学习期间,我注重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等学习。 在大学毕业前具有实习经历、工作经历等。

(3)可以从人格方面作答: 我有耐心、乐观活泼、意志坚定、勤奋好学等性格特点,团结友爱、关爱学生的动力;我具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能应对来自社会和学校内部的困难,具有要成为好教师的坚强的立场和信念;我会和同事、家长和学生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发挥三合力教育的优势。 三、应激应急类: 3.学生和任课老师发生冲突,你是班主任该怎么办? 学生和任课教师发生冲突,主要是缺乏师生信任和没有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等原因造成的,我会做出如下处理: (1)立即果断处理:制止冲突,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2)调查原因,做冷处理:通过与冲突双方的当事人、班干部等人员进行沟通,了解事件冲突的原因和过程,以及造成的严重程度,从而确定下一步的解决措施。 (3)分别沟通:既保证教师威信,又对学生进行疏导,强调控制感情的积极意义;态度明确,说明尊师爱生的重要性,从提高认识入手,摆事实,讲道理,以正面教育为主,消除心理问题。 总之,班主任作为沟通任课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和方法,以赢得任课老师的信任和学生的喜欢,使班级工作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一、教育与教育学相关考点内容 1、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目得得基本精神 (1)要求培养得人就是社会主义事业得建设者与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得与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得发展,培养学生得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 (4)教育目得得实现途径就是教育与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2、简述教育目得得作用教育目得具有导向、激励与评价得作用。 (1)导向作用.教育目得就是制定教育政策、确立教育制度、选择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手段得重要依据。教育目得对教育有导向作用。 (2)激励作用。教育目得对教育活动具有引领作用,也因此成为一种激励得力量。 (3)评价作用。教育目得与培养目标就是衡量与评价教育教学实施效果 得根本依据.评价学校得办学方向、办学质量,评价教师得教学质量,检查学生得学习质量,都必须以教育目得与培养目标为根本依据。 3、简述我国教育目得得基本精神 (1)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统一.我们要求培养得人就是社会主义事业得建设者与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统一. (2)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得与谐发展。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得与谐发展。 (3)坚持个性与社会性得统一。适应时代发展得要求,强调学生在社会发展条件下得个性发展,尤其重视培养学生得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 4、简述素质教育得基本内涵素质教育,就就是全面贯彻党得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得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得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得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素质教育得基本内涵强调: (1)教育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3)教育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教育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5)素质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得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得教育,这也就是素质教育得时代特征。 (6)素质教育要贯穿于教育得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得各个方面。 5、简述教育对生产力得促进作用教育对社会生产力得发展就是具有积极作用得: (1)教育可以再生产劳动力。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得知识、生产经验与劳动技能,把可能得劳动力转化为现实得劳动力。 (2)教育可以再生产科学知识。教育可以使原来为少数人所掌握得科学知识,在较短得时间内被更多得人掌握,使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先进得生产经验得到推广,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得发展. (3)教育可以促进产生技术更新。通过对科学创造得生命载体-人得培养,以及教育过程中得创新,促进生产技术得更新,以此对生产力发展

国家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教育基础 1.小学教育特点4:对象特殊的义务全面基础教育 教育对象特殊性(生理、感知水平低、形象记忆、道德感模糊、); 基础性(社会、个体发展的基础,课程内容); 义务性(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强迫的、免费学校教育);全面性(各方面充分发展,保证其德智体美劳方面最大程度和谐发展) 2.小学教师劳动特点6 遵守系统、给学生做示范的复杂长期工作,(还需要离开学校、加班、备课) 复杂性(教育目的全面、任务多样、对象差异) 创造性(因材施教、教学上不断更新、教育机制) 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空间的广延性(利用课余时间备课、批改作业;校内外、家访等) 系统性(由教育的系统性以及人的身心发展的连续性决定) 3.课程计划(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内容主要包括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以及学周安排。 4.教育目的是对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的要求,是教育的核心问题 影响教育目的制定的因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 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5.教育三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三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6.学校管理三要素:管理者、对象、手段;工作核心是教学管理;领导体制是校长负责制 7. 8. 教育观察法(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感知和考察) 教育调查法(搜集、整理、分析相关资料,揭示事物本质规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系统抽样(根据预定规则、每部分抽取1个样本) 分层抽样(按某一属性分类,按比例进行随机抽样) 等距抽样(编号后分成个数相同的组) 整群抽样(随机分组,抽取群体) 多级抽样(抽取若干群,在群中随机抽取样本) 教育实验法(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验证假设,探讨条件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前实验(缺乏假设、控制措施、无对照组) 真实验(完全控制、效度高) 准实验(在现成的教学班级内进行、无随机分派,不能控制误差)

必背!教师资格证面试结构化面试必备题库

一、教师资格证结构化面试试题及答题思路:自我认知类 教师资格结构化面试——自我认知类 (一)样题 自我认知类题目包含两大题型:第一类是报考动机类,主要是对考生为什么报考的提问;第二类是个性匹配类,具体来说,是指对考生是否符合要求的提问。样题如下: 1.报考动机:你为什么要报考教师资格考试? 2.个性匹配:你觉得自己适合当老师吗?为什么? (二)答题思路 自我认知类题型答题思路可以概括为三个步骤: 首先,要对自我进行梳理,包括梳理过往的学习经历、实践或工作经历,总结自身的性格特征、特长、爱好等。 其次,了解教师职业特征,教师的职责可以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因此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专业的学科知识背景,熟知教育理论知识,掌握各种教学技能,具有奉献精神,有爱心、热心、耐心。

最后,在自我和职业之间寻找匹配性。自我认知类的题目本质上就是让考官判断该考生是否适合教师这个职业,所以考生应尽可能地寻找“论据”去说服考官。 具体的匹配关系如下图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考生在回答这类题目时,夸夸其谈,甚至连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都答了出来,这是没有必要的。尤其是姓名,在面试过程中要避免说出,否则有作弊的嫌疑,导致不必要的扣分。【纷享教育教师考试研究中心】 (三)试题详解 1.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参考答案】我的座右铭是夸美纽斯说过的一句话:“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首先是无私奉献的,能够像太阳一样用自己的光辉照亮学生;其次教师是伟大的,是应该被尊重的,是世界上最光荣最令人敬仰的人。

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为成为一名教师而努力,于是在毕业之际,我选择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我希望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早日站在讲台上,做一名照亮别人的光辉使者。 2.你为什么报考教师资格考试? 【参考答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如果能够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将会感到非常光荣。 我选择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符合我的人生规划,早在年少时我就立志要做一名老师,所以在读大学时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师范院校;其次,我的知识储备符合做一名老师的要求,在四年的大学生涯中,我积累了很多教育理论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这些都为我成为一名教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次,我的性格也很适合做老师,我很喜欢和孩子们相处。同时,我身边的人都说我做事有耐心,有毅力,这些也都符合教师的职业特点。通过对自我的深度分析,我认为我是适合做老师的,所以我来参加此次考试,希望能够有幸走上讲台,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纷享教育教师考试研究中心】 3.你到一个新环境,怎样开展工作? 【参考答案】如果我到了一个新的工作环境,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逐步开展工作:首先,在熟悉环境方面,我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新的工作环境多加了解和熟悉。不但要了解自身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还要了解和熟悉相关部门和周围同事的工作,以及相关工作流程。其次,在人际沟通方面,我会多向领导请教,多和同事交流,树立主动积极的意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能力必备

1近代教育的变化 ①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②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③教育的世俗化 ④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20世纪后教育特征 ①教育的终身化 ②教育的民主化 ③教育的多元化 ④教育的全民化 ⑤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3调查研究步骤 ①明确调查目的 ②制定调查计划 ③准备调查材料和工具 ④实施调查 ⑤整理调查材料和撰写调查报告 4行动研究步骤 ①发现问题 ②分析问题 ③设计研究方案 ④研究实施与资料收集 ⑤总结与反思 ⑥整理和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5生产力对教育影响 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结构变化 ③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6政治制度对教育影响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 受教育的权利 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 教育目的 7人口对教育作用 ①人口数量与增长是制 约教育事业的规模,速 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②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 的质量 ③人口的结果影响教育 的发展 ④人口流动对教育的影 响 8学校教学独特功能 ①学校教育为个体发展 作出社会性规范 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 体发展的特殊功 ③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 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 价值 ④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 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 能 9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及其教育意义 ①顺序性→循序渐进 ②阶段性→根据学生身 心发展特征选择合适的 教育方法 ③不平衡性→抓关键期 ④互补性→长善救失 ⑤差异性→因材施教 10教育目的功能 ①导向功能 ②激励功能 ③选择功能 ④评价功能 11社会本位论观点 ①个人的发展有赖于社 会,没有社会需要就谈 不上个人的教育和发展 ②教育除社会目的之外, 没有其他目的 ③教育成果只能以社会 功能来衡量 12教师劳动特点 ①强烈的示范性 ②独特的创造性 ③劳动的复杂性 ④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 的连续性 ⑤劳动效果的隐含性 ⑥长期性 13教师知识素养包括哪 些方面 (1)学科专业素养 ①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 性知识和技能 ②了解该学科的发展脉 络 ③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 知识 ④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 维方法和方法论 (2)教育专业素养 ①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②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③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14福勒和布朗的教师成 长阶段理论 ①关注生存阶段:非常 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 过多的关注别人对自己 的看法,从而花大量时 间去搞好自己与别人的 关系 ②关注情境阶段:关心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一、教育与教育学相关考点内容 1.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4)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2.简述教育目的的作用教育目的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的作用。 (1)导向作用。教育目的是制定教育政策、确立教育制度、选择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的重要依据。教育目的对教育有导向作用。 (2)激励作用。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具有引领作用,也因此成为一种激励的力量。 (3)评价作用。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衡量和评价教育教学实施效果 的根本依据。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质量,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都必须以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为根本依据。 3.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坚持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强调学生在社会发展条件下的个性发展,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4.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强调: (1)教育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3)教育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教育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6)素质教育要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 5.简述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1)教育可以再生产劳动力。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 (2)教育可以再生产科学知识。教育可以使原来为少数人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被更多的人掌握,使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先进的生产经验得到推广,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教育可以促进产生技术更新。通过对科学创造的生命载体—人的培养,以及教育过程中的创新,促进生产技术的更新,以此对生产力发展

教师资格证面试问题

教师资格证面试问题 教师资格考试分几种类型?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包括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 教师资格证如何? 面试方法 采用结构化面试、情景模拟等方法,通过备课、试讲、答辩等方式进行。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研制的面试测评系统。 面试主要考核内容是什么? 面试通过结构化面试、情景模拟等方式进行。主要考核申请人的、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等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基本技能。 面试条件?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各科成绩合格者,方可参加面试。 面试分科目报名吗?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面试不分科目,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科目分为两类,小学甲类包括非艺术体育类所有科目,小学乙类包括音乐、体育、美术。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科目,与笔试科目三“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相一致。 面试考生试题如何确定? 面试试题分备课(或活动设计)试题和规定回答问题两种。 备课(或活动设计)试题的确定:考生在备课前登录面试测评系统,计算机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一组试题,考生任选其中一道试题并确认。 规定回答问题的确定:考生在试讲(或演示)前,考官在面试考场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后确定的。 面试需要多长时间? 抽题备课(或活动设计)准备20分钟,试讲(展示)、答辩20分钟。

考生考前须按准考证规定时间到达面试考点的候考室候考。 面试考试程序 (一)候考:考生持面试准考证、身份证件,按时到达测试考点,进入候考室候考。 (二)抽题:根据考点安排,登陆“面试测评软件系统”,计算机从题库中抽取一组试题,考生任选其中一道试题,系统打印备课纸及试题清单。 (三)备课:考生持备课纸、试题清单进入备课室,撰写教案(或演示活动方案),备课20分钟。 (四)回答规定问题 考官从题库中随机抽取2个规定问题,考生回答,时间5分钟。 (五)试讲(模拟上课):考生按照准备的教案(或活动方案)进行试讲,时间10分钟。 (六)答辩:考官围绕考生试讲内容和测试项目进行提问,考生答辩,时间5分钟。 (七)评分:考官组依据评分标准对考生面试表现进行综合评分,填写《面试评分表》,经组长签字确认,同时通过面试测评系统提交评分。 教师资格证面试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1.当学生的问题教师一时解答不出来时应该怎么办? (1)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提问给予鼓励和支持,一定要保护他们的求知欲和主动思维的 积极性。 (2)如属于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教师可发动并鼓励学生集思广益,讨论解决;如不属于 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教师可委婉的告诉学生,课后再给解答。 (3)如果确实解答不出来,一定要真诚的告诉学生,老师一时回答不上来,等课后 查找有关资料,或请教一下别的教师,下节课再给学生解答。切忌不懂装懂胡乱回答,或有意差开问题,不予回答。 2.面对追星族的学生应该怎么办? (1)面对“追星族”,不盲目制止他们的追星行为,而应该因势利导。要了解班级追星 族的数量,追的星是哪类人,分析他们身上令人喜欢或崇拜的优点,让学生讨论“追星的 利与弊”、“我崇拜明星的原因”等热点问题,教师要给“明星”做出正确的评价,引导学生不要盲目崇拜。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1,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是由承担教育责任的教师与接受学校教育的学生共同参与和进行的特定的社会实践活动,目的在于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学校教育以文化教材影响学生,其影响具有价值性、发展性和简洁性; (2)学校教育是有目的的影响学生,其影响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深刻性: 2,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1)选择研究课题; (2)查阅文献资料; (3)制订研究计划; (4)收集研究资料; (5)分析研究资料; (6)撰写研究报告。 3,小学生品德培养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小学生品德培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说理教育法:是通过语言说理,使学生明晓道理,分清是非,提高品德认识的方法。这是一种坚持正面理论教育和正面思想引导,增强辨别是非能力,促进道德发展的重要方法。 (2)榜样示范法: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 (3)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4)实际锻炼法:让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思想和行为习惯。 (5)品德修养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 (6)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方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4,简述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1)全民性,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我国的小学教育是全民教育,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使全国各族各民族的所有儿童都接受社会主义教育的需求。 (2)义务性,面向全体适龄儿童,任何未成年的公民,不论其种族民族性别肤色语言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6-7 就必须接受小学教育。 (3)全面性,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志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5,学校心理辅导的含义及途径。 心理辅导的含义。所谓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学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学习、工

2017年上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

2017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 与能力(小学)》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学记》中这句话反应了() A.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B.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C.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D.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2.马克思认为,造成人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个人天赋 B.社会分工 C.国家性质 D.教育 3.在教育活动中,构建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是() A.学生 B.家长 C.教师 D.校长 4.在小学课外活动中,学生摄影小组举办的摄影作品大赛属于() A.游戏活动 B.学科活动C科技活动 D.文学体育活动 5.“捧着一颗心来不带,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这句话强调的是,教师应具有() A.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 B.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 C.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D.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6.将观察法分为系统观察和非系统观察的依据是() A.观察条件是否人为控制 B.观察活动是否有规律 C.观察者是否直接进入活动 D.观察内容是否有设计并有结果 7.假如小学生被狗咬伤,教师首先应采取的处理方式是() A.立即包扎伤口 B.在伤口的近心端用绳子扎紧 C.用肥皂水、高锰酸钾溶液或双氧水等冲洗伤口 D.不做处理,直接送往医院 8.威威同学在回答问题时触类旁通,不墨守成规,说明其思维具有() A.广阔性 B.流畅性 C.变通性 D.独创性 9.学生的学习是基于自己的经验,主动接受新的信息,并对其意义进行重

构的过程,这一观点属于() A.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10.小强不按时完成作业,妈妈就禁止他看动画片,一旦按时完成乘作业就取消这一禁令,随后小强按时完成作业的次数增加了,这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强化 11.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常认为听父母话和老师的话就是好孩子。这是因为其道德发展处于() A.权威阶段 B.公正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自我中心阶段 12.儿童“多动症”的核心特征是() A.活动过多 B.冲动任性 C.注意障碍 D.学习困难 13.课程是“组织起来的教育内容”,最早提出这一观点的是() A.斯宾塞 B.布鲁纳 C.赫尔巴特的 D.夸美纽斯 14.学校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雕塑,地面、建筑物等媒介,旨在体现教育理念,实现育人功能,在课程分类中这属于()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性课程 15.学习了《坐井观天》一课,学生学会写“信、拾、蛙、答”等生字,理解并熟记“无边无际,坐井观天”等词。按照三维目标的要求,这主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 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认知与实践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6.能让学生充分交流互动并有利于发挥其主体作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道尔顿制 B.个别教学 C.分组教学 D.文纳特卡制 17.课堂教学中,课桌椅摆放方式会影响教学方法的运用效果,一般来说,“秧田型”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是() A.实验法 B.讲述法 C.探究法 D.讨论法 18.教师通过听写英语单词,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这种评价方式属于() A.测验评价 B.量表评价 C.实作评价 D.档案袋评价 19.《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规定,小学第一学段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意义,第二学段理解分数和小数的意义,这要求该部分教学的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知识点整理【2018更新版】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 一、题型分析 (一)考点涉及的知识面较广 考察的知识点范围比较广泛,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知识点。(二)考点比较常规,多属重点章节及重点知识点。 出题角度比较常规,没有偏题怪题,都属于重点章节中的知识点,考生在复习过程中紧抓重难点就能够轻松应对。 (三)题眼明析,答案明确 简答题问法比较直接,题眼明确,考生一看就可以迅速找到相应的知识点作答。 通过以上分析,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只要紧抓重难点知识,熟记,就可轻松应对简答题。 二、高频考点梳理 模块一教育基础 1.简述确立小学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 (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简述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特征。 (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强调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2)坚持全面发展。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培养独立个性。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简述家校联系的基本方式。 (1)家访。由学校的教师和干部到学生家庭进行访问,一般是与家长沟通情况,交流感情,密切关系,商讨共同教育儿童、青少年的方式方法。 (2)班级家长会。主要目的是使家长与班主任及学科教师直接面对面集中沟通,交流意见或建议,增进互信理解与支持,共同为学生进一步发展协调配合。 (3)家长学校。指家长在专业教师的引领指导下,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以及教育子女的方法。 (4)家长沙龙。以家长为主体,以学生学习成长为中心,以教师及专家学者为咨询指导,旨在提高家长教育素养,提升教育理念,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实现以家庭教育为突破口,最终形成教育合力的一种形式。 (5)家长委员会。由关心学校、关心教育事业,具有教育子女经验的家长代表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参与学校和班级的教育管理,协调做好学生教育工作。 5.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2)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3)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6.简述学校产生的基本条件。 (1)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产生提供了物质

教师资格证面试常见问题100题分析

1. 你的特长? 2. 你不喜欢什么样的学生? 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我的每一个学生成才,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以平等的心去面对每一名学生,所以我没有不喜欢的学生,只有对他们不满意的学生。之所以对他们不满意,或是因为一些学生学习方面不努力,或是因为他们为人处事有问题,而我要做的恰恰是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这才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做的,而不应该主观的去喜欢或不喜欢某类学生,否则即违背了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初衷,也不利于我工作的开展,更加会影响一些孩子的成长。俗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相信经过细心的教育,每个学生都会成为大家所喜欢的好学生!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立的一面,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真正的关心爱护学生,每个学生都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并没有什么不喜欢的学生,只要老师耐心引导,没有所谓的差生。 3. 教师这个职业有发展前途吗? 教师是一门很崇高和神圣的职业,当然是非常有前途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当老师的!即便是师范学院的毕业生,也并不一定就具备了当老师的资格的!当老师并不简朴地是向学生教授书本上印的那些知识,学生从老师那里更多地是学习对生活、对人生、对他四周的世界的理解。在多数情形下,老师影响着学生的一生。教师的身上担着未来的希望,社会对教师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视,不仅仅给教师更高的社会地位也给教师给好的进修机会。 4. 如果学生当面指责你,你会如何处理? 作为教师碰到这种情况千万别急,急了会出乱,乱了就失分寸。我个人认为当面别激发矛盾,面子重要,但我们的修为更为重要。面对学生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工作,面对学生我们如何有效地进行交流这是一种艺术。 首先我会搞清晰为什么学生会有这种态度,是我的原因还是有什么误会。 其次不管是谁的原因都要保持冷静,不要觉得丢脸而打骂学生。 最后在了解情况后再做出判定,如果确实是我的错,我会表示以后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但是学生可以私下给我交谈而不要采取这种过激犯的方式。 教师要明白正因为不成熟他们才叫学生,正因为是学生,所以才会犯错误,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教师是教育者,正因为学生的不成熟才需要我们这些教育者的帮助。 5. 你对学校有什么要求?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题库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题库 三、简述小学德育的途径 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3、劳动 4、少先队活动 5、班主任工作 四、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方法 1、行政方法 2、法律方法 3、教育方法 4、经济方法 5、学术方法 五、小学班级管理的方法 1、制度管理法 2、民主管理法 3、学生自主管理法 4、情感沟通法 5、目标管理法 六、小学班级管理的原则 1、民主性 2、整体性 3、高效性 七、怎样设计教育研究方案 1、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 2、选择研究对象 3、分析研究变量。 4、形成研究方案。 八、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环节 1、研究的构思与设计 2、研究的组织与实施 3、成果的分析与总结 九、教育研究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4、教育性原则 十、小学生的卫生保健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1)保持正确姿势,组织适当的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2)保护牙齿,培养儿童良好的用餐习惯。 (3)眼和耳的卫生保健。 (4)保持合理的营养和良好的生活习惯。(5)注意用脑卫生。 十一、常用的小学教学方法有哪些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 十二、沟通在学校的管理作用传递信息、控制、激励、情感交流 十三、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

小组心理辅导. 十四、布鲁巴奇的反思方法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 十五、教学原则定义及有哪几个原则注意事项 答: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原则: 1、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知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教具可分为两类:一是实物直观;二是模象直观。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用语言作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能够给学生以感性的知识。 2、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教学要求,这是“启发”一词的来源。《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要求,阐明了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激励、启发。苏格拉底在教学中重视启发,他善于用启发式来激励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正确答案,即著名的“产婆术”,教师在引导学生探求知识过程中起着助产的作用。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是启发的首要问题,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激发学生主动性、欲望和兴趣,汇集和发展为推动学习的持久动力。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3、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要求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