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胃痛中医诊疗思路及特色治疗

胃痛中医诊疗思路及特色治疗

胃痛中医辨证思路及特色治疗

一、概念

胃脘痛是指上腹部,即脐以上至剑突及两肋缘以下部位的疼痛。

相当于西医慢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等上消化道疾病。

二、胃痛中医诊断

【中医诊断】

胃痛:是指上腹胃脘部近歧骨处疼痛为主症的病症。

胃痞:是指上腹部痞胀,胸膈满闷,触之无形,按之不痛的病症。

胃缓:是指上腹胀坠隐痛、饭后尤甚、平卧则舒。

胃痛以痛为主;胃痞以胀为患。胃痛当与腹痛、鼓胀、胸痹相鉴别。

【辨证思路】

1、辨寒热

寒证:(1)多由外感寒邪或过食生冷诱发或加重胃痛。

胃痛特点:发痛突然,疼痛剧烈,得温痛减。

(2)素体脾胃阳虚,阳虚生内寒,导致脾胃虚寒,胃失温煦而致胃痛。

胃痛特点:反复隐痛,喜温喜按,遇冷加重,得温痛减。

热证:饮酒食辣,或恣食肥甘厚味,内生湿热;或肝郁化热;或阴虚内热引起。

胃痛特点:灼痛,喜冷。

2、辨虚实

实证:外邪犯胃,胃痛急作,病程短,病处拒按。青壮年发病,多见实证,邪气盛,正气未虚。

虚证:病程长,痛处喜按。老年人发病,多见虚证,以正气虚为主。

3、辨气血

气滞:胃脘胀痛,攻窜胁背,痛处不定,时作时止。

血瘀:胃脘刺痛,病久,疼痛持续,固定不移,舌质暗或瘀点,瘀斑。

4、辨挟滞

(1)挟食:饮食过饱,上腹饱胀,嗳腐吞酸,矢气臭。

(2)挟痰:呕唾痰涎,上腹胀满,大便溏。

5、辨脏腑(胃、脾、肝)

(1)病位主要在胃:症见胃脘胀、痛,嗳气,反酸,纳呆。

(2)与脾相关:胃病发作与劳累有关,且胃病日久,伴乏力、面色萎黄,便溏,舌质淡白胖大,脉细弱。

(3)与肝有关:胃痛发作与情志因素有关,疼痛牵涉两胁,痛位不定,喜叹息,脉弦。

三、胃痛中医辨证施治

1、寒邪客胃

主症: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

次症:口渴不干,或喜热饮,恶心欲呕,泛吐清涎,恶风寒。舌象:舌质淡白,苔薄白腻。

脉象:脉弦。

分析:寒邪客胃,胃气阻滞。

治法:温胃散寒,理气止痛。

方药:良附丸合香苏饮加减。

良姜5g 香附10g 苏梗15g 厚朴15g

加减:

兼表寒加藿香正气丸

寒重加吴茱萸、陈皮。

挟食滞加鸡内金,焦三仙。

寒邪化热,寒热错杂:合用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寒温并调。

2、饮食滞胃

主症:饮食过饱、过杂,脘腹饱胀或疼痛,嗳腐吞酸,厌食。次症:恶心欲吐,吐后症轻、大便不爽,矢气酸臭。

舌象:舌质红,苔厚腻,或白,或黄。

脉象:滑。

分析:饮食停滞,阻滞气机。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方药:保和丸合枳实导滞丸。

莱菔子15g 神曲15g 麦芽15g 谷芽15g

鸡内金12g 陈皮10g 法夏10g 枳实15g

大黄6g

加减:

脘腹胀甚者:加厚朴、槟榔。

食积化热者:加黄芩,黄连。

呕恶者:加橘皮,竹茹,法夏,批把叶。

口服中成药:保和丸。

3、肝胃不和证

主症:胃脘胀痛,或痛涉两胁,多因情志因素诱发或加重。

次症:嗳气,反酸,喜叹息,精神抑郁。

舌脉: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分析: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肝胃气滞,故胃痛。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解郁。

方药:柴胡疏肝散

柴胡、白芍、枳壳、甘草、香附、川芎、陈皮

加减:

痛甚:加川楝子、元胡。

反酸:加乌贼骨、瓦楞子。

偏寒:加高良姜、台乌。

胆汁反流:合旋覆代赭汤加减。

肝胃化热化火:胃脘灼痛,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稍数弦滑者。去香附、川芎、陈皮,加蒲公英、黄连、栀子。

4、脾胃湿热证

主症:胃脘灼热胀痛,胸腹痞闷。

次症:口苦,口臭,渴不欲饮,尿黄。

舌脉:舌质红,或边尖深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分析:湿热中阻,气机不通。

治法:清热化湿,理气和胃。

方药:连朴饮加减。

黄连、厚朴、石菖蒲、半夏、栀子、豆豉、芦根

加减:胃痛甚:加川楝子、元胡。

恶心呕吐:加陈皮、竹茹。

大便不爽:加大黄、枳实。

反酸:乌贼骨、浙贝。

5、胃络瘀阻证

主症:胃脘疼痛如刺,痛有定处,拒按,食后痛甚。

次症:解黑便或呕血(咖啡样物或暗红色)。病久不愈。

舌脉:舌、唇紫暗或瘀点、瘀斑,脉沉细涩。

分析:气滞血瘀,胃络瘀阻,不通则痛。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方药:失笑散合丹参饮。

五灵脂、蒲黄、丹参、檀香(后下)、砂仁

加减:痛甚:加元胡、莪术、三七、郁金。

气虚:加北芪、党参。

阴虚:加生地、白芍、百合。

合并出血:加田七、白芨、或归脾汤、或泻心汤。

6、脾胃虚弱(含虚寒)证

主症:胃脘隐痛,喜温喜按,遇冷加重。

次症:食后脘闷,纳呆少食,或形寒畏冷,恶心,泛吐清延,便溏或腹泻,乏力,或劳累时诱发或加重上症。

舌脉:舌质淡白,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弱。

分析:脾胃气虚,或脾阳亏虚,胃络失于温煦。

治法:益气健脾,温胃止痛。

方药:四君子汤加减。

党参、白术、茯苓、甘草

加减:脾胃虚寒:黄芪建中汤。

腹泻便溏:加炒扁豆、莲子、芡实。

食后腹胀、嗳气:加佛手、鸡内金、焦三仙。

泛吐清延:加姜半夏、陈皮。

7、胃阴不足证

主症:胃脘隐隐灼热疼痛,饥不欲食。

次症:口干咽燥,大便干结。

舌脉:舌红少苔或无苔,有裂纹,少津,脉细数。

分析:过食辛辣,熬夜劳作,暗耗胃阴,胃失濡养。

治法:养阴益胃,和络止痛。

方药:一贯煎合益胃汤。

沙参、麦冬、生地、川楝子、白芍、甘草

加减:口干:加花粉、石斛。

大便干结:加玄参、火麻仁。

纳呆、胃酸少:加山楂、乌梅。

气虚乏力:太子参。

8、脾虚气滞证

主症:胃脘胀满或胀痛,食后腹胀明显,胃有沉重感。

次症:纳呆,嗳气,大便时溏时结,面色萎黄,乏力。

舌脉:舌淡胖,苔白,脉沉缓或沉细。

分析:脾气虚弱,气机无力推动,则气滞中焦。

治法:健脾理气,活血化瘀。

方药:四君子汤合四逆散加减。

党参、白术、茯苓、柴胡、白芍、枳壳、丹参、郁金、

甘草

加减:痛甚:加元胡、木香砂仁。

反酸:加乌贼骨、浙贝。

腹胀、嗳气明显:厚朴、苏梗、香附。

脾胃虚寒:加桂枝、炮姜,或健胃舒颗粒(本院制剂)。

大便秘结:枳壳改枳实,加槟榔、肉苁蓉。

五、中医特色治疗

穴位贴敷:温胃贴、清胃贴。以温经止痛,或清热止痛。

六、护理

1.饮食调护

(1)少量多餐定时定量

(2)避免辛辣刺激性饮食

禁忌肥甘厚味;禁忌过食辛、酸及易产酸食物;禁忌易阻气机食物等;禁忌寒凉生冷食物等;禁忌坚硬的食物。

(3)选择细软易消化食物。

2.心理调护

针对溃疡病人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社会文化的护理。通过下棋、看报、听音乐等消除紧张感,还可配合性格训练,如精神放松法、呼吸控制训练法、气功松弛法等,减少或防止溃疡的发生。告知病人情绪反应与溃疡的发展及转归密切相关,提高病人情锗的自我调控能力及心理应急能力,全面客册地认识溃疡病;告诫病人重视不良行为的纠正。

4.健康教育

(1)去除诱因

去除溃疡病发生的诱因,如饥饱不调、烟酒及辛辣饮食刺激、过度劳累及精神抑郁、焦虑,滥用药物等。嘱溃疡病患者生活、饮食要有规律,劳逸结合得当,保证睡眠充足。

(2)出院指导

出院时,嘱患者停药后1个月务必回院复查。避免使用致溃疡病药物,如皮质类固醇激素、

非甾体类药物:出院后仍要注意休息,做到起居有常,劳逸结合。避免寒冷和情志刺激,谨遵饮食宜忌。

六、疗效评价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年)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一)评价标准

1.主要症状疗效评价标准

主要症状(胃脘痛及痞满)的记录与评价。按症状改善百分率=(治疗前总积分一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计算主要症状改善百分率。

(1)痊愈:症状消失。

(2)显效:症状改善百分率≥80%。

(3)进步:50%≤症状改善百分率<80%。

(4)无效:症状改善百分率<50%。

(5)恶化:症状改善百分率负值。

痊愈和显效病例数计算总有效率。

2.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

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疗效指数<95%。

有效:症状、体征明显好转,30%≤疗效指数<70%。

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疗效指数<30%。

3.内镜下胃粘膜疗效评定

分别对胃镜下红斑、糜烂、出血、胆汁反流,花斑、苍白、血管显露、黏膜结节等情况加以统计,计算各单个镜下表现的改善等级及总积分改善程度。

(1)痊愈:胃粘膜恢复正常。

(2)显效:胃粘膜病变积分减少2级以上。

(3)有效;胃粘膜病变积分减少1级。

(4)无效:胃粘膜病变无改变或加重。

4.胃粘膜组织学疗效评定

分别对病理状态下慢性炎症、活动性、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的情况加以统计,计算各单个病理表现的改善等级及总积分改善程度-

(1)痊愈:胃粘膜病理恢复正常。

(2)显效:胃粘膜病理积分减少2级。

(3)有效:胃粘膜病理积分减少l级。

(4)无效:胃粘膜炎症程度无改变或加重。

5.量表评价标准

以所采用量表(如SF-36、PRO量表)的总积分及各领域积分前后变化进行直接比较判定。

(二)评价方法

1、入院时的诊断与评价:在入院1~7天内完成。内容包括评价标准的各项内容。

2、治疗过程中的评价:对中医证候学内容进行定期评价,每周进行一次。

3、出院时的评价: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价标准”中“中医证候学”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进行“胃镜、病理组织学”评价。

胃痛的中医诊疗要点详解

胃痛的中医诊疗要点详解 定义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近心窝处疼痛为主证的病证。 释义 胃——位于膈下,上口为贲门,接于食道,下口为幽门,连于小肠 脘——胃腔。胃之上口贲门为上脘,胃之中部为中脘,胃之下口幽门为下脘。 故胃痛也称胃脘痛,所谓“胃脘当心而痛”(《素问·至真要大论》) 别名 心口痛——俗称。因胃痛最常见的部位是在上腹部,临近心窝处 胃心痛——古称。如《灵枢·厥病篇》:“胃心痛也,取之大都、太白”。 心腹痛——《景岳全书》 心胃痛——《寿世保元》 流行 消化性溃疡是全球性的多发病。据国外资料估计,大约10%的人一生中患过消化性溃疡。据上海16所大、中型医院的资料分析,经X线钡餐和(或)内镜证实的性滑行溃疡的患病率为5.8%。北京协和医院从1978-1991年,经胃镜检查证实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占同期内科就诊总病例数的0.33%。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据估计,约占整个人群的10%-20%.男女之比约为2.6-6.5比1. 慢性胃炎也十分常见,约占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80%-90%,男性多于女性,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疗效颇佳,有效率可达40%-73%。 历史沿革 1.胃痛首见于《内经》。对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法有详细的论述 与肝郁有关——“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 病因病机寒凝气滞——《素问·至真要大论》 寒邪入侵,气血壅滞——《素问举痛论》 症状治法——“胃病者,腹真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取足三里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 2.《千金要方》所载九种心痛,实际上多指胃脘痛而言。 3.明代以前医家,多将胃痛与心痛混淆,明代医家始明确加以区分。 王肯堂《证治准绳·心痛胃脘痛》:“或问丹溪言心痛即胃脘痛,然乎?曰:心与胃,各一脏,其病形不同,因胃脘痛处在心下,故有当心而痛之名。岂胃脘痛即心痛者哉!” 4.明清时代的中医文献,重点论述了本病的病因病机及其辨证治疗。 《寿世保元》阐明了饮食不节致胃脘痛;《景岳全书》强调了“气滞”这一因素,治疗以“理气为主”。叶天士强调“久痛入络”,治疗胃痛当明其在气在血,而施以理气活血之法。 范围

名中医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脘痛)十四个秘方

名中医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脘痛)十四个秘方 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脘痛)秘方(14首) 55.1疏肝和胃饮 【来源】谭日强,《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当归10克,白芍15克,柴胡10克,枳实6克,瓜蒌、薤白、法半夏各10克,陈皮5克,甘草3克,蒲公英15克,煅瓦楞10克。 【用法】上药每剂煎两次,第一次用清水250毫升浸药,先用武火煎沸,再用文火煎成100毫升,取汁温服;第二次用水200毫升,文火煎成100毫升, 去渣温服。 【功用】疏肝和胃,制酸止痛。 【方解】消化性溃疡,又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属于中医肝胃不和的胃痛范畴。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小血管收缩,削弱了胃、十二指肠黏膜的保护因 素,在胃酸、胃蛋白酶的作用下,导致自我消化形成溃疡。本病的临床特点为慢性过程、周期性发作。诱发因素多与饮食失宜、气候失调、精神紧张 、情绪波动有关。主要表现:上腹部疼痛或不适、有节律性。胃溃疡的疼痛多在餐后1至2小时出现,至下次餐前消失;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则在餐后3 至4小时发作,进餐后可渐减轻或缓解。本方用当归、柴胡、白芍养血疏肝;枳实、瓜蒌、薤白理气止痛;法半夏、陈皮降逆和胃;煅瓦楞、蒲公英 制酸消痈;甘草调和诸药,共奏疏肝和胃、制酸止痛之功。 【主治】消化性溃疡。 【加减】嗳气打呃者,去柴胡、加旋覆花、代赫石(布包煎)各10克;流涎吐酸者,加左金丸3

克(吞服);胃内灼热者,加炒栀仁、淡豆豉各10克;痛 引胁肋者,加玄胡索、川楝子各10克;疼痛剧烈者,加炒蒲黄、五灵脂各10克;呕血便血者,加炒茜根、乌贼骨各10克。 【疗效】屡用屡效,奏效甚捷。 55.2健中调胃汤 【来源】李寿山,《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党参15克,白术10克,姜半夏、陈皮各6克,降香10克,公丁香6克,海螵蛸15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益气健中、调胃止痛、敛疡制酸。 【方解】方中党参、白术益气健中、调补脾胃;姜半夏、陈皮理气化痰、降逆和胃;降香化瘀止血;公丁香温中降逆;海螵蛸制酸敛疡;炙甘草和中 缓急。诸药合用,共奏健中调胃、敛疡止痛之功,对脾胃虚弱、气滞停饮、偏虚偏寒之胃痛、嘈杂、泛酸诸症有良好的效果。 【主治】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症见胃痛、嘈杂、泛酸、空腹尤甚、得食稍缓,喜暧喜按、噫气矢气、大便或溏或燥,舌质淡红,苔白滑,脉沉细 或弦。 【加减】偏阳虚寒盛者,冷痛较重,加高良姜、毕澄茄;兼气郁不畅者,脘腹胀满、噫气矢气多,加佛手、香橼皮;兼停饮者,泛吐清水,或胃有振 水音,加茯苓、生姜;兼脾不统血、大便色黑或呕血,倍党参,加炮姜、三七粉。 【疗效】屡用效佳。 55.3加味乌贝芨甘散

胃痛诊疗方案.

胃痛 【定义】:胃痛,是指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症。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慢性胃炎。 【诊断标准】 一、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第二版)《中医内科学》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 (一)中医辨病依据: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伴有腹胀、烧心、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吞腐等。多有反复发病史。发病前多有明显诱因,如天气变化、脑怒、劳累、暴饮暴食、进食生冷干硬辛辣醇酒,或服用有损脾胃的药物等。 (二)症候分型及辨证依据: 1、肝胃气滞证 辨证依据: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脘痛连胁,胸闷嗳气,喜长叹息,大便不畅,得暖气、矢气则舒,遇烦恼郁怒则痛作或痛甚,苔薄白,脉弦。 病因病机:情志不畅,忧思恼怒,伤肝损脾,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胃气阻滞,失于和降而发病。 病位: 肝、胃。病性:多为虚证,亦可虚实夹杂。 2、脾胃气虚证 症状:胃脘隐痛;腹胀纳少,食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消瘦;色淡苔白;脉缓弱。 病因病机:或饮食劳倦,或素体脾胃虚弱,损伤脾胃,脾胃气虚,中焦脾胃气机不利,中气不升、无力运化发为本病。 病位:在脾胃。病性属于虚证。 3、胃阴亏虚证 辨证依据: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消瘦乏力,口渴思饮,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 病因病机:老者素来阴虚,或因长期过食辛辣之品,耗损胃阴,致胃失濡养,不荣则痛而发为本病。 病位:在胃。病性属虚证。 4、脾胃虚寒证

辨证依据: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病因病机:素来阳虚,或过食寒凉、生冷之品,耗损脾胃之阳,胃络失于濡,不荣则痛而发为本病 病位:在脾、胃。病性属虚证。 5、肝胃郁热证 辨证依据:胃脘灼痛,痛势急迫,心烦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病因病机:或饮食积滞,或情志不畅,气郁日久则化热,热灼胃络发为此病。 病位:肝、胃。病性:虚实夹杂 二、西医诊断 西医诊断依据: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7版《内科学》。 症状:上腹痛或不痛,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等。 体征:无特异性。可有剑突下压痛。 辅助检查:胃镜: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粘膜活检见胃粘膜炎变。怀疑自身免疫性胃炎应检测相关自身抗体及血清胃泌素等。 【鉴别诊断】 一、中医鉴别诊断: 1、真心痛心居胸中,其痛常及心下,出现胃痛的表现,应高度警惕,防止与胃脘痛相混。典型真心痛为当胸而痛,其痛多刺痛、剧痛,且痛引肩背,常有气短、汗出等,病情较急,老年人既往无胃痛病史,而突发胃痛者,当注意真心痛的发生。胃腕痛部位在胃脘,病势不急,多为隐痛、胀痛等,常有反复发作史。 2、胁痛肝胃不和所致的胃脘痛常攻撑连胁,应与胁痛鉴别。胃腕痛以胃脘部疼痛为主,伴有食少、恶心、呕吐、泛酸、嘈杂等。胁痛以胁肋疼痛为主,伴胸闷、喜长叹息等。在病位和兼症上有明显差别。 二、西医鉴别诊断: 1、胰腺炎胰腺炎亦表现为中上腹部疼痛,应与慢性胃炎鉴别。慢性胃炎疼痛程度较轻,反复发作,表现为恶心、反酸、嗳气、呃逆、打嗝等症状,作淀粉酶测定正常,腹部超声及CT检查胰腺形态正常。胰腺炎发病急,发病前常有胆结石、蛔虫等病史,有进食油脂、酒类食品等诱因,表现为中上腹、左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疼痛剧烈,淀粉酶测定升高,腹部超声及CT检查见胰腺及胰周形态改

胃脘痛中医诊疗方案

饶平县中医医院胃脘痛诊疗方案 【病名】 中医病名:胃脘痛 西医病名: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 【诊断】 (一)中医诊断标准:以胃痛为主症者,辨病胃脘痛。 1.胃脘部疼痛,常伴有食欲不振,痞闷或胀满,恶心呕吐,吞酸嘈杂等。 2.发病常与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劳累、受寒等因素。 3.起病或急或缓,常有反复发作的病史。 4.上消化道钡餐、胃镜等检查有助诊断。 (二)西医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大多数病人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等的消化不良症状如腹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恶心等。急性胃炎可有腹部胀痛、恶心、呕吐伴腹泻等。严重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贫血、消瘦、舌炎、腹泻等。消化性溃疡可有慢性、节律性、周期性腹部疼痛的表现。 2.体征:无特异性诊断体征,可有中上腹压痛。 3.实验室检查: 1)主要实验室检查为胃镜检查:内镜下表现可协助诊断。 2)HP检查:14C呼气试验可明确是否有HP感染。 【治疗方案】 一.中医综合治疗方法:

(一)中医辨病论治 1.寒邪犯胃证: 主症:胃院冷痛暴作,畏寒喜暖,遇寒则痛甚,呕吐清水痰涎,口不渴,大便俯,舌淡苔白,脉弦紧。 治法:散寒止痛,温中和胃 基本方:高良姜汤加减 高良姜10g 桂枝15g 厚朴10g 当归10g 吴茱萸15g 半夏12g 甘草6g 加减:寒邪偏重者加炮姜、川椒;兼见风寒表证者加苏叶、防风、荆芥;兼食滞者加焦三仙、制大黄、积实、鸡内金以消食导滞。 2.胃中蕴热证: 主症:胃脘灼痛,痛势急迫,若兼肝气郁滞,并见心烦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热化湿,理气和胃 基本方:清中汤加减 黄连3g 栀子10g 半夏10g 茯苓10g 白豆蔻6g 陈皮6g 甘草5g 加减:热重加连翘、金银花、虎杖;若兼肝郁气滞,加柴胡、郁金、大贝等;兼食积加鸡内金、山楂、神曲等。 3.肝气犯胃证: 主症:胃脘胀痛,连及两胁,攻撑走串,美因情志不遂而加重,喜太息,不思饮食,精神抑郁,夜寐不安,舌苔薄白,脉滑。

胃痛中医诊疗思路及特色治疗

胃痛中医辨证思路及特色治疗 一、概念 胃脘痛是指上腹部,即脐以上至剑突及两肋缘以下部位的疼痛。 相当于西医慢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等上消化道疾病。 二、胃痛中医诊断 【中医诊断】 胃痛:是指上腹胃脘部近歧骨处疼痛为主症的病症。 胃痞:是指上腹部痞胀,胸膈满闷,触之无形,按之不痛的病症。 胃缓:是指上腹胀坠隐痛、饭后尤甚、平卧则舒。 胃痛以痛为主;胃痞以胀为患。胃痛当与腹痛、鼓胀、胸痹相鉴别。 【辨证思路】 1、辨寒热 寒证:(1)多由外感寒邪或过食生冷诱发或加重胃痛。 胃痛特点:发痛突然,疼痛剧烈,得温痛减。 (2)素体脾胃阳虚,阳虚生内寒,导致脾胃虚寒,胃失温煦而致胃痛。 胃痛特点:反复隐痛,喜温喜按,遇冷加重,得温痛减。 热证:饮酒食辣,或恣食肥甘厚味,内生湿热;或肝郁化热;或阴虚内热引起。 胃痛特点:灼痛,喜冷。 2、辨虚实 实证:外邪犯胃,胃痛急作,病程短,病处拒按。青壮年发病,多见实证,邪气盛,正气未虚。 虚证:病程长,痛处喜按。老年人发病,多见虚证,以正气虚为主。 3、辨气血 气滞:胃脘胀痛,攻窜胁背,痛处不定,时作时止。 血瘀:胃脘刺痛,病久,疼痛持续,固定不移,舌质暗或瘀点,瘀斑。 4、辨挟滞 (1)挟食:饮食过饱,上腹饱胀,嗳腐吞酸,矢气臭。 (2)挟痰:呕唾痰涎,上腹胀满,大便溏。 5、辨脏腑(胃、脾、肝) (1)病位主要在胃:症见胃脘胀、痛,嗳气,反酸,纳呆。 (2)与脾相关:胃病发作与劳累有关,且胃病日久,伴乏力、面色萎黄,便溏,舌质淡白胖大,脉细弱。 (3)与肝有关:胃痛发作与情志因素有关,疼痛牵涉两胁,痛位不定,喜叹息,脉弦。

胃脘痛病中医诊疗方案

胃脘痛病中医诊疗方案 XXX内1科 胃脘痛病(慢性胃炎)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一、定义: 胃脘痛,又称为胃痛,是由于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气机郁滞,胃失所养,以上腹胃脘部近歧骨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西医学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神经症、胃癌,以及部分肝、胆、胰疾病,见有胃脘部位疼痛者,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二、诊断要点: 胃脘部疼痛,常伴有食欲不振,痞闷或胀满,恶心呕吐,吞酸嘈杂等。 发病常与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劳累、受寒等因素有关。起病或急或缓,常有反复发作的病史。 上消化道X线钡餐透视、电子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等,可见胃、十二指肠粘膜炎症、溃疡等病变。 1、西医症状、体征: (1)主要症状:该病的症状无特异性,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上腹痛与饱胀,疼痛无明显节律性,通常进食后较重,空

腹时较轻,兼有嗳气、反酸、恶心、早饱、上腹部不适或烧灼感较为常见。部分患者可出现食欲不振、乏力、消瘦及头晕症状,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见舌炎、恶性贫血等症状。 (2)体征:体征多不明显,少数患者可出现上腹轻压痛,此外无特殊体征。 2、实验室相关检查: (1)钡餐造影对胃内器质性病变的性质可作出开端判断。(2)电子胃镜普通可以判断病变性质,胃黏膜活检对诊断有决定意义。 (3)胃液分析、胃电图等检查,也有助于诊断。 3、辨别诊断: 1、胃痞:与胃痛部位同在心下,但胃痞是指心下痞塞,胸膈满闷,触之无形,按之不痛的病证。胃痛以痛为主,胃痞以满为患,且病及胸膈,不难辨别。 2、真肉痛:心居胸中,其痛常及心下,出现胃痛的施展阐发,典范真肉痛为当胸而痛,其痛多刺痛、剧痛,且痛引肩背,常有气短、汗出等,病情较急。中老年人既往无胃痛病史,而突发胃脘部位痛苦悲伤者,当注意真肉痛的产生。胃病部位在胃脘,病势不急,多为隐痛胀痛等,常有反复产生发火病史。X线、胃镜、心电图及生化检查有助辨别。

中医内科学-第九版-胃痛

中医内科学-第九版-胃痛

胃痛 【定义】 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亦称“胃脘痛”。根据胃痛的临床表现,西医学中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痉挛等疾病以上腹胃脘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者,均可参考本节进行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外邪犯胃 外感寒、热、湿诸邪,内客于胃,皆可致胃脘气机阻滞,不通则痛。其中尤以寒邪犯胃为多,寒性收引,易使气机郁滞,致胃气不和而胃痛暴作。若中阳素虚者,则更易因受寒而发病。 2.饮食不节 这是胃痛最常见的病因。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如长期过食或暴食生冷,耗伤中焦阳气;或饮酒无节,损伤胃体;或偏食辛辣,蕴热伤阴或嗜食肥腻,积滞难消,酿生湿热;或饥饱无常,特别是空腹过劳或饱餐后用力过度而损伤胃气等,均可导致气机阻滞,发生胃痛。

3.以中青年居多,起病或急或缓,多有反 复发作病史。发病前常有明显的诱因,如与 饮食失调、情志刺激、劳倦过度及受寒等因 素有关。。 二、病证鉴别 1.胃痛与真心痛 真心痛是胸痹心痛的严重证候,《灵枢·厥病》:“真心痛,手足清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真心痛多见于老年人,常有胸痹病史,一般为胸部闷痛、刺痛或绞痛,疼痛剧烈,痛引肩背,常伴心悸气短、汗出肢冷、唇甲紫绀等症状,病情危急。其病史、病机要点、病变脏腑、临床特征及其预后等方面,与胃痛有明显区别。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2.胃痛与胁痛 胃痛与胁痛主要从病位、主症及兼症方面进行鉴别。胁痛病位在肝胆,与脾胃有关,以胁肋部疼痛为主,多伴有胸闷太息、口苦,或发热恶寒等症。胃痛病位在胃,与肝脾有关,以胃脘部疼痛为主,常伴有脘腹痞闷胀满、吞酸嘈杂等症。

胃脘痛诊疗方案总结优化

2012年胃脘痛(慢性胃炎)诊疗方案使用总结及优化 胃脘痛是我科的优势病种之一,2012年度我科共收治胃脘痛患者780例,有效690例,有效率98. %,全部执行诊疗方案。现将2012年度我科中医特色优势病种“胃脘痛(慢性胃炎)”的中医疗效进行分析、总结、评估及优化并分述如下:一、分析、总结 本年度我科收治胃脘痛患者共计780人次,均取得较好临床疗效。辩证分型为七型,其中肝胃气滞型68人次,占胃脘痛总病例数9.8%;肝胃郁热型为40人次,占胃脘痛总病例数5.1%;脾胃湿热无;脾胃气虚型90人次,占胃脘痛总病例数13.6%;脾胃虚寒型为420人次,占胃脘痛总病例数61.6%;胃阴不足型为35人次,占胃脘痛总病例数5.3%;胃络淤阻型40人次,占胃脘痛总病例数5.6%;中医参与治疗率100%;平均住院日为12天。详见表一: (表一)胃脘痛患者中医疗效分析 入院患者均以我科的胃脘痛病诊疗常规为指导,在胃痛病的各个阶段进行中医药干预治疗。胃痛是指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的病症,其病因有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寒邪客胃、体虚久病等,主要病机为胃气郁滞,不通则痛。临床辩证有寒、实、虚、热,在气在血之分。胃痛的治疗原则为和胃理气止痛。实证以祛邪为急,虚证以扶正为先。对于肝胃不和之胃痛,用理气药时应注意疏肝

不忘和胃,理气还防伤阴,要慎用、少用辛燥耗气之药。 二、评估: 在我科收治的患者中,辩证分型以脾胃虚寒型为主,综合采用中药口服,同时给予我科中医特色诊疗设备通络宝治疗,疗效确切,一般疗程在两周左右,配合西药治疗者疗效为佳,尤其对缓解胃脘痉痛疗效显著,同时,对患者进行持续健康宣教,深化患者对胃脘痛的认识,患者受益颇深。总之,本科的中医优势病种“胃脘痛”以口服中药及特色中医理疗治疗为主,治疗方案简单,费用低廉、疗效肯定,深受患者好评。 三、优化策略: 胃脘痛在采用中药同时采用西药治疗,在改善症状方面,优势明显。另一方面血瘀、食积等证型一般情况下不单独出现,因此将共作为兼证型,可出现在各证型之中,辩证可为“脾胃虚弱夹痰”等,故下一步应着力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提高疗效,深入研究,理使用中成药。另外,加强科内医生业务培训,提高患者依从性亦是以后的工作重心。 2012年12月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胃脘痛中医文献与证治研究

胃脘痛中医文献与证治研究 胃脘痛是指上腹部疼痛或不适感,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医认为胃脘痛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气机不畅、脏腑功能失调所致。本文将对胃脘痛中医文献进行综述,探讨其证治方法,总结临床应用,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胃脘痛在中医文献中早有记载,如《黄帝内经》指出:“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金匮要略》则提出:“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古代医家对胃脘痛的病因病机也有深入认识,如《医学正传》认为:“木郁土壅,饮食停滞,胃气不顺,故作痛也。”在诊疗方法上,中医强调审因论治,整体观念,多采用中药内服、外敷、针灸、推拿等手段治疗。 胃脘痛的证治需根据证型辨认、治疗药物的选择和针灸推拿等物理治疗手段的应用而定。中医将胃脘痛分为多种证型,如寒凝气滞型、湿热内蕴型、脾胃虚寒型等。针对不同证型,需选用不同药物进行治疗。如寒凝气滞型可采用温中散寒的药物;湿热内蕴型则需清利湿热;脾胃虚寒型则宜温中健脾。 针灸推拿等物理治疗手段在胃脘痛的治疗中也具有积极作用。针灸可

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如“足三里”穴位针灸可缓解胃痛、调节脾胃功能。推拿可促进胃肠蠕动、缓解疼痛,常用的推拿手法包括揉、捏、搓等。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证治方法在胃脘痛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疗效。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表明,采用中医证治方法治疗的胃脘痛患者,其疼痛缓解率和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医治疗还具有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等优点。然而,证治研究中仍存在不足之处,如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研究等。未来的研究方向应着重于提高研究质量和临床操作的规范性。 胃脘痛中医文献与证治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理论价值。通过对中医文献的梳理和对证治方法的探讨,本文认为,中医治疗胃脘痛具有独特的优势,如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等。然而,仍需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未来的研究方向应包括加强基础研究、深化辨证论治体系、推进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同时,应重视培养高水平的中医人才,提高临床操作规范性,使更多的患者受益于中医治疗。胃脘痛是指上腹部疼痛或不适的一种常见症状,中医认为胃脘痛与脾胃功能失调、气血瘀滞等因素有关。本文旨在介绍胃脘痛中医诊疗的专家共识意见,包括基本原则、具体措施和临床应用。

胃脘痛中医临床路径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 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一、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胃脘痛(TCDS码:BNPO1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慢性胃炎(ICD-10编码:K29.502) (二)诊断依据 1 .疾病诊断 ( 1 )( 2中2.证候诊断 医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胃脘痛(慢性胃炎)诊疗方案”。胃西诊脘痛(慢性胃炎)临床常见证候: 医断肝胃气滞证诊标肝胃郁热证断准脾胃湿热证标:脾胃气虚证准参脾胃虚寒证 :照胃阴不足证 参“ 胃络瘀阻证 照慢(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性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胃脘痛(慢性胃炎)诊疗方案”、中萎“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及“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中华中医缩国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9,深圳)。 慢性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胃脘痛(慢性胃炎)。 性胃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胃炎 胃(四)标准住院日为w 28天。 炎中 (五)进入路径标准 共医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胃脘痛(TCDS码:BNP010慢性胃炎(ICD-10: K29.502)的识诊 患者。 '(疗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全国第二届慢性胃炎共识会议,2006。)共 2.伴有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合并重度胃黏膜异型增生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

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2)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 (3)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4)凝血四项 (5)心电图、胸部X线片 ( 6)腹部超声 ( 7 )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 ( 8 )幽门螺旋杆菌检查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胃泌素、胃壁细胞抗体、胃蛋白酶原;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血清肿瘤标志物、血沉;缺铁贫血6项、血清叶酸+维生素B12;胃动力检查;心肌酶等。 (八)治疗方法 1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 1 )肝胃气滞证:疏肝理气。 ( 2)肝胃郁热证:疏肝清热。 ( 3 )脾胃湿热证:清热化湿。 ( 4 )脾胃气虚证:健脾益气。 ( 5)脾胃虚寒证:温中健脾。 ( 6 )胃阴不足证:养阴益胃。 ( 7 )胃络瘀阻证:活血通络。 2.针灸治疗:可根据不同证型选用不同的穴位及方法。3.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需要和临床单位的实际情况可选用穴位注射、穴位埋线拔 罐、中药穴位贴敷、中药TDP离子导入、胃肠动力治疗仪等疗法 4.护理: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1.胃脘部胀、痛等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改善。 2.胃镜及粘膜病理检查好转。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住院期间病情加重,并发或合并出血、贫血、HP感染、严重焦虑及抑郁时,需进行相应检查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费用增加。

中医常见病症的诊疗指南-胃脘痛

---------------------------------------------------------------最新资料推荐------------------------------------------------------ 中医常见病症的诊疗指南-胃脘痛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症状的病证。 胃痛的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 基本病机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病理因素主要有气滞、寒凝、热郁、湿阻、血瘀。 病理性质: 早期多为实证;后期常为脾胃虚弱,但往往虚实夹杂西医学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黏膜脱垂等病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者,属于中医学胃痛范畴。 1.诊断与鉴别诊断 1.1 诊断要点 1.1.1 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其疼痛有胀痛、刺痛、隐痛、剧痛等性质的不同。 1.1.2 常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吐腐等上胃肠道症状。 1.1.3 发病特点: 以中青年居多,多有反复发作病史,发病前多有明显的诱因,如天气变化、恼怒、劳累、暴饮暴食、饥饿、饮食生冷干硬、辛辣烟酒或服用有损脾胃的药物等。 1.2 鉴别诊断 1. 2.1 真心痛是心系病变所引起的心痛证,多见于老年人,为当胸而痛,其多刺痛,动辄加重,痛引肩背,常伴心悸气短、汗出肢冷,病情危急,其病变部位、疼痛程度与特征、伴随症状及其预后等方面,与胃痛有明显区别。 1 / 7

1.2.2 胁痛是以胁部疼痛为症状,可伴发热恶寒,或目黄肤黄,或胸闷太息,极少伴嘈杂泛酸,嗳气吐腐。 肝气犯胃的胃痛有时亦可攻痛连胁,但仍以胃脘部疼痛为症状。 两者具有明显的区别。 1.2.3 腹痛是指胃脘部以下,耻骨毛际以上整个位置疼痛为症状。 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症状。 两者仅就疼痛部位来说,是有区别的。 但胃处腹中,与肠相连,因而在个别特殊病证中,胃痛可以影响及腹,而腹痛亦可牵连于胃,这就要从其疼痛的主要部位和如何起病来加以辨别。 2.辨证论治应辨虚实寒热、在气在血。 实者多痛剧,固定不移,拒按,脉盛;虚者多痛势徐缓,痛处不定,喜按,脉虚。 遇寒则痛甚,得温则痛减,为寒证;胃脘灼痛,痛势急迫,遇热则痛甚,得寒则痛减,为热证。 一般初病在气,久病在血。 2.1 寒邪客胃证候: 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 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中医常见病症的诊疗指南-胃脘痛

胃月完痛 是指以上腹胃月完部近心窝处疼痛为症状的病证。 胃痛的病位 在胃,与肝脾尖系密切。基本病机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 不通则痛。病理因素主要有气滞、寒凝、热郁、湿阻、血瘀。病理性质:早期多为实证;后期常为脾胃虚弱,但往往虚实夹杂西医学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黏膜脫垂等病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者,属于中医学胃 痛范畴。 1.诊断与鉴别诊断 1.1诊断要点 1.1.1上腹胃胶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其疼痛有胀痛、刺痛、 隐痛、剧痛等性质的不同。 1.1.2常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暧气吐腐等上胃肠道症 状。 1.1.3发病特点:以中青年居多,多有反复发作病史,发病前多有明 显的诱因,如天气变化、恼怒、劳累、暴饮暴食、饥饿、饮食 生冷干硬、辛辣烟酒或服用有损脾胃的药物等。 1.2鉴别诊断 1.2.1真心痛是心系病变所引起的心痛证,多见于老年人,为当胸而

痛,其多刺痛,动辄加重,痛引肩背,常伴心悸气短、汗出肢 冷,病情危急,其病变部位、疼痛程度与特征、伴随症状及其 预后等方面,与胃痛有明显区别。 122胁痛是以胁部疼痛为症状,可伴发热恶寒,或目黄肤黄,或胸闷太息,极少伴嘈杂泛酸,暧气吐腐。肝气犯胃的胃痛有时亦 可攻痛连胁,但仍以胃皖部疼痛为症状。两者具有明显的区 别。 1.2.3腹痛是指胃月完部以下,耻骨毛际以上整个位置疼痛为症状。 胃痛是以上腹胃胶部近心窝处疼痛为症状。两者仅就疼痛部位 来说,是有区别的。但胃处腹中,与肠相连,因而在个别特 殊病证中,胃痛可以影响及腹,而腹痛亦可牵连于胃,这就要 从其疼痛的主要部位和如何起病来加以辨别。 2.辨证论治 应辨虚实寒热、在气在血。实者多痛剧,固定不移,拒按,脉盛;虚者多痛势徐缓,痛处不定,喜按,脉虚。遇寒则痛甚,得温则痛减,为寒证;胃月完灼痛,痛势急迫,遇热则痛甚,得寒则痛减,为热证。一般初病在气5久病在血。 2.1寒邪客胃 证候: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淡不渴,

中医常见病症的诊疗指南-胃脘痛

中医常见病症的诊疗指南-胃脘痛

胃脘痛 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症状的病证。胃痛的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基本病机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病理因素主要有气滞、寒凝、热郁、湿阻、血瘀。病理性质:早期多为实证;后期常为脾胃虚弱,但往往虚实夹杂西医学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黏膜脱垂等病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者,属于中医学胃痛范畴。 1.诊断与鉴别诊断 1.1诊断要点 1.1.1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其疼痛有胀痛、 刺痛、隐痛、剧痛等性质的不同。 1.1.2常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吐腐 等上胃肠道症状。 1.1.3发病特点:以中青年居多,多有反复发作病史, 发病前多有明显的诱因,如天气变化、恼怒、劳 累、暴饮暴食、饥饿、饮食生冷干硬、辛辣烟酒 或服用有损脾胃的药物等。 1.2鉴别诊断

常用药:柴胡、芍药、川芎、郁金、香附、陈皮、枳壳、佛手、甘草。 加减:引及脐腹作痛者,加乌药、木香;引及两胁者,加郁金、佛手;引及胸背者,加瓜蒌、薤白;有痰滞、食积者,加半夏、神曲;兼火郁口苦吞酸、嘈杂不舒,舌红者,加姜汁炒山栀、黄连;兼寒湿呕吐清稀者,加吴萸、干姜、姜半夏;疼痛较剧者,加延胡索、川楝子。 2.4湿热中阻 证候:胃脘疼痛,痛势急迫,脘闷灼热,口干口苦,口渴而不欲饮,身重疲倦,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化湿热,理气和胃。 方药:清中汤加减。 常用药:黄连、栀子、制半夏、茯苓、草豆蔻、陈皮、甘草。 2.5瘀血停胃 证候:胃脘疼痛,如针刺、似刀割,痛有定处,按之痛甚,痛时持久,食后加剧,入夜尤甚,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 治法:化瘀通络,理气和胃。

3.4.1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 一、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胃脘痛(TCD 编码:BNP01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慢性胃炎(ICD-10 编码:K29.50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9,深圳)、“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9,深圳)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全国第二届慢性胃炎共识会议,2006)。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胃脘痛(慢性胃炎)诊疗方案”。胃脘痛(慢性胃炎)临床常见证候: 肝气犯胃证(肝胃气滞证) 脾胃湿热证 脾胃虚弱(寒)证 胃阴不足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胃脘痛(慢性胃炎)诊疗方案”、“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及“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9,深圳)。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胃脘痛(慢性胃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胃脘痛(TCD 编码:BNP010)、慢性胃炎(ICD-10:K29.502)的患者。 2.伴有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胃脘痛中医诊疗方案(最终定稿)

胃脘痛中医诊疗方案(最终定稿) 第一篇:胃脘痛中医诊疗方案 胃脘痛(慢性胃炎)诊疗方案 一、定义 胃脘痛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头痛为主症。多因寒热,饮食失调,阴阳气血不足,气滞血瘀等使胃失和降所致。本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病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者。本诊疗方案适用于慢性胃炎。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9,深圳)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 主要症状:不同程度和性质的胃脘部疼痛。 次要症状:可兼有胃脘部胀满、胀闷、嗳气、吐酸、纳呆、胁胀腹胀等。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段,以中老年多见,常反复发作。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全国第二届慢性胃炎共识会议,2006,上海)。 慢性胃炎常见上腹部疼痛,腹胀,早饱,食欲减低,饮食减少,或伴有烧心泛酸等。症状缺乏特异性,确诊依赖于胃镜及内镜下病理。 (1)内镜诊断 浅表性胃炎:内镜下可见红斑(点状、条状、片状)、黏膜粗糙不平、出血点或出血斑、黏膜水肿或渗出。 萎缩性胃炎:内镜下可见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黏膜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黏膜血管显露、黏膜呈颗粒状或结节样。 如伴有胆汁反流、糜烂、黏膜内出血等,描述为萎缩性胃炎或浅表性胃炎伴胆汁反流、糜烂、黏膜内出血等。 (2)病理诊断

根据需要可取2~5块活检组织,内镜医师应向病理科提供取材的部位、内镜检查结果和简要病史。病理医师应报告每一块活检标本的组织学变化,对Hp、慢性炎症、活动性炎症、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应予以分级。 慢性胃炎活检显示有固有腺体的萎缩,即可诊断为萎缩性胃炎,不必考虑活检标本的萎缩块数与程度,临床医师可结合病理结果和内镜所见,做出病变范围与程度的判断。 (二)证候诊断 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9,深圳)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 1.肝胃气滞证:胃脘胀满或胀痛,胁肋胀痛,症状因情绪因素诱发或加重,嗳气频作,胸闷不舒,舌苔薄白,脉弦。 2.肝胃郁热证:胃脘饥嘈不适或灼痛,心烦易怒,嘈杂反酸,口干口苦,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脉弦或弦数。 3.脾胃湿热证:脘腹痞满,食少纳呆,口干口苦,身重困倦,小便短黄,恶心欲呕,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或数。 4.脾胃气虚证:胃脘胀满或胃痛隐隐,餐后明显,饮食不慎后易加重或发作,纳呆,疲倦乏力,少气懒言,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淡或有齿印,苔薄白,脉沉弱。 5.脾胃虚寒证: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6.胃阴不足证:胃脘灼热疼痛,胃中嘈杂,似饥而不欲食,口干舌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有裂纹,苔少或无,脉细或数。 7.胃络瘀阻证:胃脘痞满或痛有定处,胃痛拒按,黑便,面色暗滞,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 三、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和中成药1.肝胃气滞证治法:疏肝理气

胃脘痛诊疗方案

. 4.3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诊疗方案 河北省中医院脾胃病科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诊疗方案 2010年 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K29.502)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属中医“胃痞病”(BNP020)、“胃脘痛病(BNP010)”的范畴。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9,深圳)、“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9,深圳)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制定。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全国第二届慢性胃炎共识会议,2006) (二)证候诊断 胃脘痛证候中以湿浊中阻证最多,其次为胃气壅滞证。各证型排列顺序从高到低为:湿浊中阻证、胃气壅滞证、浊毒内蕴证、胃阴亏虚证、胃络瘀阻证、脾胃虚弱证。 二、中医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及中药注射液。 1、胃气壅滞 症状:胃脘胀闷不适或伴有隐痛,或疼痛较甚,走窜不定,嗳气频作,嗳

气后胀痛减轻,大便秘结,舌淡红,苔薄白或黄,脉弦。 治法:理气和胃 方药:调胃1号方 香附20g 木香6g 枳实15g 川朴12g 柴胡12g 黄芩6g 临证加减运用:胃脘胀闷较甚者加槟榔、炒莱菔子;疼痛明显者加元胡、川楝子理气止痛;嗳气明显者加石菖蒲、郁金使胃气得降,清阳乃升;恶心欲吐者加苏叶、黄连辛开苦降,宽中和胃;兼有食积者加鸡内金、焦三仙消积化滞。 胃黏膜充血水肿加地榆、仙鹤草;有出血点者加三七粉冲服。 中成药:芍地和胃颗粒(本院制剂)或气滞胃痛冲剂 中药注射液: 2、湿浊中阻 症状:胃脘堵闷,胸满,口中粘腻无味,恶心,纳呆,大便溏或粘腻不爽,肢体困重,舌暗红,苔黄腻,脉濡或滑。 治法:祛湿化浊 方药:调胃2号方 茯苓15g 白术12g 石菖蒲20g 郁金12g 茵陈15g 白蔻仁6g 临证加减运用:湿邪有化热之势者加蒲公英、黄连清热解毒;气逆不降,嗳气频者加苏梗、枳实理气降逆;纳呆者加佩兰、炒谷芽、炒麦芽、鸡内金化湿开胃;恶心欲吐者加半夏、苏叶化浊降逆止呕;脾胃虚弱者加党参、砂仁健脾和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