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心得体会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心得体会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心得体会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心得体会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心得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泪囊炎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心得体会以及术中技巧。方法在鼻内镜下对10例(1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行鼻腔泪囊吻合術,观察治疗结果。结果治愈8例,占80%;好转2例,占20%,总有效率为100%,且无其他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效果满意,符合微创手术要求,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泪囊炎;鼻内镜手术;鼻腔泪囊吻合术

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是眼科临床常见病,患者长期溢泪、溢脓,影响生活和工作。随着鼻内镜外科技术的不断进步,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逐渐取代传统的鼻外径路鼻腔泪囊造口术被应用于临床。本科与眼科协作开展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10例(10眼),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1年2月~2012年6月收治的10例(1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男2例,女8例,年龄29~60岁,病程6~24个月,平均病程15个月。左侧6只眼,右侧4只眼,所有患者均有溢泪史,压迫泪囊有黏脓性分泌物从泪小点溢出,泪道冲洗不畅。

1. 2 方法术前均经眼科门诊治疗,勤滴眼药、泪道冲洗、探通与扩张等常规处理,但效果差。术前处理相关基础疾病,并常规行鼻内镜检查,是否鼻腔、鼻窦疾病或解剖异常,如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鼻息肉等,行碘海醇注射液作泪囊造影,均显示患侧下泪道阻塞,选择性行鼻腔CT检查。患者行局部麻醉,取仰卧位,20 ml 1%丁卡因+2 ml 0.1%肾上腺素混合液浸润棉条,将棉条填塞入鼻腔作表面麻醉,10 ml 2%利多卡因+0.1%肾上腺素2滴进行鼻腔外侧壁黏膜下浸润麻醉。确定泪囊位置,鼻内镜下呈“[”形将外侧壁黏膜切开,约1.8 cm×

2.0 cm大小,将黏膜瓣保留于中鼻道,将骨性鼻腔外侧壁和上颌骨额突泪骨前部暴露,见两者之结合骨缝。用咬骨钳或(和)加电钻自鼻泪管投影处将骨质咬除,沿鼻泪管向上扩大,显露泪囊或用电钻将该处骨质去除,开约1.0 cm×1.8 cm大小骨窗以使泪囊暴露,经下泪点插入泪道探针至泪囊,再行确定泪囊后,在探针引导下,再用眼科15度穿刺刀呈“[”形切开泪囊,留一“[”形泪囊瓣。用银夹将泪囊瓣与预留鼻腔黏膜瓣固定,撤除探针。术后可予明胶海棉填压术处,若渗血较多可用膨胀海棉加压填塞。合并如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鼻息肉等,可在术中一起处理,术者在此类手术中同期处理3例鼻中隔偏曲。术后常规应用全身抗生素治疗5 d,术后第2天在鼻内镜下清理鼻腔,检查鼻泪管系统通畅情况,用复方妥布霉素滴眼液+氧氟沙星滴眼液滴术眼4周。持续使用鼻喷激素8周。术后1周鼻内镜下做造瘘口周围血痂、渗出物清理,以确保造瘘口通畅。定期复查,2次/月,复查时注意对造瘘口处结痂及周围增生肉芽组织进行处理,之后复查1次/月,直至泪囊造瘘口黏膜恢复正常,患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 张立强 济南市文化西路107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济南,250012 摘要本文从泪道系统的解剖、术前评估、手术方法、术后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对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进行了介绍。泪囊上界可达中鼻甲前穹隆部上方平均达8mm。选择手术病例时需排除泪点和泪小管的病变,否则会影响手术成功率。骨窗要尽量开大,对防止术后泪囊造口的闭锁。通过一系列措施减少创面和骨质裸露有助于使刀口尽快愈合。精细的操 作和准确定位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鼻内镜泪囊炎外科手术 近年来,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该技术已经延伸到了越来越多的鼻眼相关疾病的治疗领域。既往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治疗主要由眼科医生从鼻外途径进行,这样,患者面部会遗留皮肤切口瘢痕,而且,由于从鼻外切口进行手术时,泪囊与鼻腔粘膜的吻合口暴露不清楚,有时造口可能通到了前组筛窦中。同时,对合并鼻窦炎的患者,由于不能同期进行处理,也影响了手术的成功率。鼻内镜技术的引进,使泪囊手术在直视下很方便地进行,简化了手术操作,术后效果也得到了提高。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就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的相关问 题进行了介绍。 一.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的应用解剖 泪液主要由位于眼眶外上方隐窝内的泪腺分泌。由深层的粘液层和浅层的油脂层组成的薄薄的泪膜在眼球暴露面形成了一层保护膜。泪液汇聚于内睑缘,在此经上下泪点的开口引流进入泪小管。泪小管起始段的2mm与睑缘垂直,而其远端8mm则与眼睑平行,下行于内眦韧带深面最后进入泪囊。大多数情况下,上下泪小管在进入泪囊前汇聚成泪总管。

泪囊位于卵圆形的泪囊窝内,该窝高约15mm,宽约10mm。上颌骨额突较厚的骨质构成泪前嵴,是泪囊窝的前缘。与此相反,菲薄的泪骨形成泪后嵴,为泪囊窝的后界。上颌骨额突与泪骨于垂直跨越泪囊的纵行骨縫处融合。 泪囊的下端在其进入由上颌骨、泪骨及下鼻甲骨组成的骨性鼻泪管时逐渐变细。鼻泪管在骨管内行程约12mm,然后与位于下鼻甲下方开口于下鼻道的内长约5mm的膜性鼻泪管相连。鼻泪管开口于位于下鼻道前中1/3交界处,距下鼻甲前端约8mm,距前鼻嵴约2 9mm。该处常有粘膜瓣覆盖,称为Hasner 瓣膜,该瓣膜有助于防止鼻腔分泌物返流。 从鼻腔内观察,泪囊位于中鼻甲前方鼻腔外侧壁骨质下,其后界常延伸至中鼻甲的下方,上颌线之后。关于泪囊的上界,早期研究认为在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附着处上方少许延伸。近期研究表明,泪囊上界可达中鼻甲前穹隆部上方平均8mm。这样,鼻内镜下行泪囊鼻腔造口术时,鼻腔粘膜切口和去除骨质的范围需相应向上延伸。否则,不易打开全部泪囊,影响手术的成功率。上颌骨额突前方即为面部软组织,手术中将上颌骨额突骨质去除后,如果遇到小泪囊或周围有瘢痕时,定位泪囊会有些困难,有时可将面部软组织误以为泪囊切开,引起面部软组织的感染或面部皮肤皮下瘀血。 二.术前准备评估及手术适应证 所有患者术前均需经眼科医生进行详细的评估检查,以排除引起泪液过多的其他疾病,常见的有:泪小点瘢痕狭窄或闭塞,泪小管狭窄或闭塞,结膜炎或睑炎,眼睑错位,后者可使泪小点不在其原始位置,因而收集泪液困难。以探针经泪小点向内探查,如探针受到的阻挡是软性的,则可能存在泪小管的狭窄或阻塞,如探针受到的阻挡是硬性的,说明探针已达泪囊的内侧骨壁,提示泪小管是通畅的。对泪囊的评估需行泪囊造影和CT检查。泪囊造影可反映泪囊的大小,CT检查则可反映泪囊周围骨质的厚薄,骨性泪囊壁的大小以及有无合并慢性鼻窦炎,这对于术者制定手术方案准确评估术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重要参考价值,对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临床应用观察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临床应用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诊断为慢性泪囊炎的38例患者(42眼)在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造孔或翻瓣术手术,术后观察患者症状,内囊造孔及泪道通畅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38眼造瘘口稳定通畅,无闭锁。3眼局部狭窄,肉芽增生,予以清理后置扩张管3个月后稳定通畅,1眼患者再次闭锁追问患者手术前在眼科冲洗有形成假道史而放弃再次手术。结论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造孔或翻瓣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确切,术后便于观察随访。 关键词泪囊炎;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 在鼻内镜应用以前,眼科医生多采用传统的鼻外入路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由于手术部位在颜面部,会遗留一定的手术瘢痕,以及手术具有术部狭窄暴露差、视野狭窄、吻合复杂等缺点[1-3]。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手术解决了以上缺点避免了面部瘢痕,内镜下手术视野清晰放大,术后便于观察处理造孔情况,能够避免造孔再次狭窄阻塞。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本院2006年6月~2013年12月在本科诊断为慢性泪囊炎的患者38例(42眼),男31例,女7例,年龄26~71岁。合并有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或中膈偏曲4眼。入选标准:①确诊为慢性泪囊炎经保守治疗治疗无效的患者;②无全身严重合并症,能够耐受手术者;③经泪囊造影显示有泪囊发育,泪小点、泪小管无阻塞;④排除既往局部有手术外伤史。术前均行鼻内镜下鼻腔检查、CT检查及内囊造影,排除局部畸形,明确泪囊位置及大小。合并有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或中膈偏曲的患者并不是手术禁忌证可同期行手术治疗。有分泌物者最好术前行分泌物细菌培养指导术后用药预防感染。 1. 2 手术器械及方法 1. 2. 1 手术器械硬性鼻内镜0°、30°各1支,骨凿,泪小管扩张探针,细腰麻醉管,扩张硅胶管,常规内镜鼻窦手术器械。 1. 2. 2 方法应用基础麻醉及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于0°内镜直视下手术,于鼻腔中鼻道钩突附着缘前方鼻丘处切除1.5 cm×1.5 cm大小的粘骨膜瓣,暴露上颌骨额突及泪骨前部,看清楚两者的骨缝交界处,用骨凿、咬骨钳或骨转去除部分上颌骨额突及泪骨前部,形成约1.2 cm×1.2 cm大小的骨窗,充分暴露泪囊。泪囊轻压质软有弹性,为明确泪囊可从下泪点插入探针将泪囊顶起,用小尖刀把泪囊内壁做“U”或“ )”型切开,至少保留一侧带蒂部不切除,向上或向后翻开,暴露泪囊内壁,即可看到粘脓性分泌物溢出,泪道冲洗通畅。翻开的泪囊瓣向上或向后与开始切开的黏骨膜创缘对合或用银夹夹住两黏膜缘,这样光滑的内囊内壁就暴露在外,与鼻腔相通。若泪囊较大暴露较大

泪囊鼻腔吻合术88例报告

泪囊鼻腔吻合术88例报告 发表时间:2011-06-24T15:29:45.640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3期供稿作者:段恒品余买菊[导读] 从本组疗效来看,效果确切可靠,且所需设备简单,很适宜在基层医院开展。段恒品余买菊【中图分类号】R42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141-01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88例中,男12例,女76例,年龄23~76岁,病史半年~30余年不等,术前检查泪点与泪小管均正常,泪囊无明显缩小,无严重的鼻腔疾病、无出血性疾患,除外高血压、心脏病及糖尿病等严重的全身性疾患。 1.2手术方法:术前准备:先作泪道冲洗,既可了解泪点、泪小管是否通畅,又可洗净泪囊内的分泌物,如为脓性最好用抗生素溶液(例如庆大霉素等)作多次冲洗后手术,术前一天再用抗生素溶液冲洗一次。检查血压,凝血时间及血小板计数是否正常,女性患者是否月经来潮,请鼻科医师检查鼻腔,以除外严重的鼻腔疾患。 1.2.1麻醉:①筛前神经、滑车下神经、眶下神经阻滞麻醉。②1%丁卡因和1%麻黄素液鼻腔喷雾后,将浸有1%丁卡因液和1%麻黄素的长棉棒从患侧前鼻孔进入,经中鼻道前端填塞于中鼻道准备手术处。 1.2.2手术方法:①沿前泪嵴弧形切开皮肤,切口上起于内眦韧带,下止于鼻泪管上口,切口上半部呈垂直,下半部斜向颞侧,切口可长至20mm。②沿眼轮匝肌走向将其向两侧分开,先找到内眦韧带,再钝性分离暴露前泪嵴。③沿前泪嵴切开骨膜,紧贴骨面剥离使泪囊连同骨膜一起离开泪囊窝,分离范围上至内眦韧带,下至泪管入口处,后至后泪嵴。④以前泪嵴为中心造骨孔,前界为前泪嵴前3mm,后界为泪颌缝,上界为内眦韧带,下界为骨性鼻泪管上口,造界孔时先以蚊式钳在泪颌缝处将骨板压破,再伸入小的乳突咬骨钳咬除骨板,逐渐扩大骨孔至预计大小。⑤将鼻粘膜和泪囊粘膜的对应切口造成一“”型,这样鼻粘膜和泪囊的前页就较大和较长,将两前页对缝,后页则不缝合,任其贴附于后面骨壁上。⑥分层缝合肌肉和皮肤切口。⑦单眼包扎,不用棉纱小枕压迫,术后第三天开始冲洗泪道,每隔1~2天冲洗1次,共冲洗3~4次,术后5~7天拆除缝线。 2讨论 泪囊鼻腔吻合术是在泪囊内侧与相邻的鼻腔间建立一个新通道代替原已闭塞的鼻泪管,对于慢性泪囊炎、泪囊粘液囊肿和单纯性鼻泪管阻塞患者,既可解除泪囊长期积脓的隐患,又能恢复排泪功能,是目前泪道再造手术中效果较佳的一种术式。从本组疗效来看,效果确切可靠,且所需设备简单,很适宜在基层医院开展。术前应严格掌握适应症、排外泪点及泪小管异常、泪囊明显缩小、严重鼻腔疾患等情况,必要时作泪囊碘油造影。术前应常规作泪道冲洗,作出血与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等检查。术中操作时应注意内眦韧带、前泪嵴等标志性结构,骨孔尽量做大,注意泪囊、鼻腔粘膜的可靠吻合。作者单位:678300云南省龙陵县人民医院

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临床路径

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泪囊炎(ICD-10:H04.401)。 行鼻腔泪囊吻合术(ICD-9-CM-3:09.8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2006年版)。 1.症状:泪溢,内眦皮肤潮红、糜烂,有分泌物。 2.体征:鼻侧球结膜充血,挤压泪囊有粘液或粘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溢出,泪道冲洗不畅。 3.辅助检查:碘油造影(必要时)。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2006年版),符合以下条件者可选择行鼻腔泪囊吻合术。 泪囊大小基本正常,无出血性疾病,无鼻科相关禁忌症。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04.401慢性泪囊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泪道冲洗、血常规、凝血分析、鼻科会诊。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泪囊碘油造影。 3.当手术患者合并全身重要器官疾病时,需由相关科室会诊,实施必要的诊疗。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天。 1.麻醉方式:局麻。 2.手术方式:鼻腔泪囊吻合术。 3.手术内置物:无。 4.术中用药:无。 5.输血:无。 (九)术后住院恢复3–5天。 1.必需复查的检查项目:泪道冲洗。 2.术后用药:必要时全身应用抗菌素3-5天,使用呋喃

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

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 发表时间:2019-05-20T11:41:28.593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3期作者:袁选军 [导读]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具备良好的临床疗效,满足微创手术的实际需求,具备较高的临床运用及推广价值; (怀化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湖南怀化 418000)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在鼻内窥镜下对100例(即10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进行鼻腔泪囊吻合术,观察其主要临床效果;结果以上患者均接受随访3个月至1年以上的内容,其中100例患者中治愈的有80例,占比重为80.00%,好转的患者有20例,其占比重的20.00%,总有效率为100.00%,且在随访过程中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具备良好的临床疗效,满足微创手术的实际需求,具备较高的临床运用及推广价值; 关键词:鼻内窥镜;鼻腔泪囊;吻合术 慢性泪囊炎是因为长时间向结膜囊排出大量细菌,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眼球,并且常发部位是泪囊和鼻泪管相连的阻塞部位,其次是鼻泪管下部位,会因为泪囊分泌物滞留诱发疾病[1]。现今,由于鼻内镜与鼻眼有关科学研究的不断成熟,鼻内镜下鼻内径路鼻腔泪囊吻合术针对慢性泪囊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相对较高,并且手术之后患者面部并不会出现明显创伤,具备微创、疗效高并且操作便捷的优势[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即10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100例,其中男性患者8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在30-41岁,平均年龄(36.05±1.24)岁; 1.2方法 手术之前所有患者都在眼科门诊接受相应的治疗,进行勤滴眼药、泪道冲洗、探通和扩张等操作,可是临床效果不佳。手术之前针对有关基础性疾病进行处理,并且进行鼻内镜检测,若是鼻腔、鼻窦结构异常,例如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将碘海醇注射液当成是泪囊造影,最终结果表示患侧下出现严重的泪道阻塞问题,并且选择性采取鼻腔CT检测的方式。患者接受局部麻醉处理,运用仰卧位,将棉条浸润,所用溶剂为20mL1%丁卡因+2mL0.1%肾上腺素混合液,进行表面麻醉,并且麻醉的方式为在患者鼻腔中塞入棉条,并且采取鼻腔外侧壁粘膜下浸润麻醉的方式,所用溶剂为l0mL2%利多卡因+0.1%肾上腺素2滴。找到泪囊,借助鼻内镜以“[”形切开外侧壁黏膜,形成大概1.8cmX 2.0cm的面积,并且把黏膜瓣存储在中鼻道,并且充分暴露骨性鼻腔外侧壁与上领骨额突泪骨前部。进行骨质咬除操作,具体操作是借助咬骨钳或(和)加电钻在鼻泪管投影的部位进行操作,由鼻泪管从上进行扩增,将泪囊充分暴露出来,或是借助电钻除去该位置的骨质,进而切开大概1.0cmx1.8cm面积的骨窗,进而达到显露泪囊的目的,由下泪点插至泪道探针,直到泪囊的部位,找到泪囊之后,由探针指引,借助眼科15度穿刺刀以“[”形进行泪囊的切开手术,并且将“[”形泪囊瓣保留下来。借助银夹实现预留鼻腔黏膜瓣和泪囊瓣的固定操作,并且将探针除掉。手术结束之后在手术部位进行明胶海棉的填塞处理,如果出现较多渗血,就应该借助膨胀海棉进行填塞处理[3]。若是患者还有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疾病,务必在手术期间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本研究中医生在此类手术中针对3例鼻中隔偏曲进行同期治疗及处理。手术之后患者接受5天的全身抗生素治疗,并且在手术结束之后的第2d,于鼻内镜下进行鼻腔的清洁处理,并且针对鼻泪管系统的顺畅性进行检测,针对接受过手术的眼睛运用复方妥布霉素滴眼液和氧氟沙星滴眼液进行一个月的治疗,并且接受两个月的鼻喷激素治疗。手术结束之后7d,鼻内镜下进行造屡口附近渗出物与血痴的清洁与处理,进而使得造屡口的顺畅性得到保障。患者定期到医院接受复查,2次/月。并且采取随访的方式,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跟踪记录,记录的内容主要包括:鼻内镜检测泪囊造屡口治疗状况,泪道与鼻腔冲洗,针对泪囊造屡口肉芽进行处理[4]。 1.3疗效判定标准 借助鼻内镜查看患者鼻甲前端外侧壁泪囊造孔的状况,治愈:上皮化、流脓、溢泪、流脓等体征及症状均不见,泪道的顺畅性有效恢复;好转:各项症状及体征得到缓解,冲冼泪道较为通畅,或是施加一定压力之后表现为通畅;无效:造孔闭锁,各项体征及症状并未得到缓解,冲冼泪道顺畅性较差,或是施加一定压力之后,通畅性还是较差。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X100%。 2结果 以上患者均接受随访3个月至1年以上的内容,其中100例患者中治愈的有80例,占比重为80.00%,好转的患者有20例,其占比重的20.00%,总有效率为100.00%,且在随访过程中无其他并发症发生。 3讨论 临床上,慢性泪囊炎是一种发生率相对较高的眼科病症,大部分是发病原因是鼻泪管阻塞或是狭窄。现今,常常运用手术治疗的方式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手术方式包括鼻外法与鼻内法两种。传统治疗方式是眼科医师由面部切口在泪囊与鼻腔两者间构建全新的通道,进而处理泪道阻塞的问题。可是这种手术方式,会使得患者面部出现刀痕,因此对患者面部的美观性产生较大影响[5]。解剖上,因为鼻腔与泪囊的结构只有泪囊窝骨壁与黏膜,泪囊于鼻腔外侧壁的投影在中鼻道前端,如此便能够降低经鼻行泪囊造孔手术的难度及便捷性,相对于传统经皮手术来说,这种手术方式具备更强的安全性、便捷性以及可靠性。手术之前检测和筛选对是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来说非常重要,上、下泪小点和泪小管、泪总管务必保持较高的顺畅性,这也是此类手术治疗的关键所在;此外,接受此类手术的患者一定要是鼻泪管阻塞类型的患者[6]。本治疗方式并不能有效治疗泪小点、泪小管和泪总管狭窄及阻塞、瘫痕体质等患者,泪囊在鼻腔中定位的准确性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手术的成功率,临床上常常运用枪状镊定位法,这种方式具备较高的准确性,具体操作是:于鼻外眼内毗部放置枪状镊的一端,于鼻内相应部位放置另一端,换而言之就是鼻腔外侧壁的核心部位,同样是造口中心位置[7]。可是,枪状镊务必放置于中鼻道与中鼻甲腋前方位置。 总而言之之,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具备良好的临床疗效,满足微创手术的实际需求,具备较高的临床运用及推广价值。参考文献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失败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失败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目的:分析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失败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 2010年5月-2013年10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39例42眼慢性泪囊炎进行了鼻 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中2例2眼发现小泪囊,切开泪囊后壁无法翻转后完全覆盖骨窗;1例1眼术后24 h内鼻腔活动性出血,以凡士林纱条填塞压迫止血。术后28例31眼溢泪、溢脓症状完全消失,泪道冲洗通畅;8例8眼溢泪、溢脓症状减轻,泪道冲洗不畅,加压后冲洗泪道通畅;3例3眼泪道冲洗不通畅,未见脓性分泌物。结论:影响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的因素较多,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鼻内窥镜下开放大小合适的骨窗、严密的止血以及充分的麻醉、优良的心理疏导是提高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成功的关键环节。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causes of failure in transnasal endoscopic dacryocystorhinostomy,and to suggest preventive measures.Method:The clinical data of 39 patients(42 eyes)with chronic dacryocystitis who underwent transnasal endoscopic dacryocystorhinostomy in our department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mall lacrimal sac was found in 2 patients(2 eyes),cut open the lacrimal sac wall couldn’t completely cover the bone window.Active bleeding occured within 24 hours after surgery in 1 patient(1 eye),Vaseline gauze tamponade was used to hemostasis.Twenty eight patients(31 eyes)were free of their symptoms and kept stoma patency.Eight patients’(eight eyes)tears spill overflow pus symptoms relieved,lacrimal duct flushing was not free,after compression it was free.Three patients(3 eyes)were not kept stoma patency but no discharge of pus.Conclusion:There are many influence factors of nasal endoscopic nasal lacrimal sac anastomosis.Choosing right patient,appropriate size bone window,effective hemostasis,anesthesia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is benefit to gain good clinical effects of dacryocystorhinostomy. [Key words] Endoscopic;Chronic dacryocystitis;Treatment failure 慢性泪囊炎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主要是由于鼻泪管阻塞,泪液潴留,细菌在泪囊内繁殖引起,也见于外伤。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具有手术创伤小、不留瘢痕、术后恢复快、泪囊冲洗通畅率高等优点[1],在临床上广泛运用。2010年 5月-2013年10月笔者所在科对39例42眼慢性泪囊炎进行了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新型泪囊鼻腔吻合术

新型泪囊鼻腔吻合术 【关键词】泪囊鼻腔吻合术;新型;传统 [摘要]目的:探讨新型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效果和优点。方法:自1999年6月至2005年5月将我们收治的58例(60眼)慢性泪囊炎施行新型泪囊鼻腔吻合术。结果:58例(60眼)术后冲洗泪道通畅,治愈率达100%,经随访3个月~3 a无复发。结论:新型泪囊鼻腔吻合术手术效果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值得基层推广应用。 [关键词]泪囊鼻腔吻合术;新型;传统 慢性泪囊炎是临床常见眼病,常伴有溢泪、溢脓,给患者带来不便,而且是眼部潜在的感染源,一旦受外伤,可引起眼部感染,如角膜溃疡,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目前,传统的泪囊鼻腔吻合术仍是首选的治疗方法[1],但因传统的术式,因手术视野小、部位深、使操作困难、复杂、费时。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众家之长,开展了新型泪囊鼻腔吻合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58例(60眼),其中男8例(8眼),女50例(52眼),年龄21岁~60岁,平均年龄43.5岁,发病时间6个月~10 a。

1.2 手术方法麻醉:用浸有0.1%肾上腺素0.5 ml及1%地卡因的自制大棉签,粗细同鼻前孔,放入鼻丘部及中鼻道。局部泪囊区皮肤浸润麻醉,筛前神经、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切口:沿内眦角上内各3 mm沿眶缘向外下弧形切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及肌肉,暴露内眦韧带及泪前嵴,沿泪前嵴2 mm切开骨膜,连同泪囊一并推向颞侧,暴露内囊窝;造骨窗:于泪颌缝处用弯血管钳(或骨膜剥离子)顶破泪骨使其成以4 mm×4 mm骨孔,以咬骨钳扩大骨孔成10 mm×12 mm长方形骨窗;上至内眦韧带,下至鼻泪管上口,前至泪前嵴4 mm,后达泪颌缝处;黏膜瓣制作:将2%的利多卡因0.5 ml+0.1%肾上腺素少许呈皮丘状注射于鼻黏膜,沿骨窗上下缘及后缘切开鼻黏膜,做成以向前翻转的单页门形瓣,将泪囊在泪道探针指示下做一向后翻转的大门形后瓣(泪囊切口上至内眦韧带,下至鼻泪管上口);放置支撑物:将泪囊后瓣平铺于骨孔后缘与鼻黏膜纵切口接触,将充棉指套放置于泪囊后瓣之上,直视下自吻合腔向鼻前孔引出,上端支撑于泪囊顶端,以3/0的丝线缝合固定于相应处眉弓。将泪囊前瓣与鼻黏膜对位缝合;关闭切口:间断缝合皮下组织,皮肤切口行皮内缝合。 1.3 术后处理酌情口服抗生素,1%的呋麻滴鼻液滴鼻,抗生素眼药水点眼,7 d拆除皮肤缝线,7 d~10 d拆除充棉指套。 1.4 结果疗效判定分为:治愈:泪道冲洗通畅,溢泪症状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心得体会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心得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泪囊炎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心得体会以及术中技巧。方法在鼻内镜下对10例(1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行鼻腔泪囊吻合術,观察治疗结果。结果治愈8例,占80%;好转2例,占20%,总有效率为100%,且无其他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效果满意,符合微创手术要求,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泪囊炎;鼻内镜手术;鼻腔泪囊吻合术 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是眼科临床常见病,患者长期溢泪、溢脓,影响生活和工作。随着鼻内镜外科技术的不断进步,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逐渐取代传统的鼻外径路鼻腔泪囊造口术被应用于临床。本科与眼科协作开展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10例(10眼),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1年2月~2012年6月收治的10例(1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男2例,女8例,年龄29~60岁,病程6~24个月,平均病程15个月。左侧6只眼,右侧4只眼,所有患者均有溢泪史,压迫泪囊有黏脓性分泌物从泪小点溢出,泪道冲洗不畅。 1. 2 方法术前均经眼科门诊治疗,勤滴眼药、泪道冲洗、探通与扩张等常规处理,但效果差。术前处理相关基础疾病,并常规行鼻内镜检查,是否鼻腔、鼻窦疾病或解剖异常,如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鼻息肉等,行碘海醇注射液作泪囊造影,均显示患侧下泪道阻塞,选择性行鼻腔CT检查。患者行局部麻醉,取仰卧位,20 ml 1%丁卡因+2 ml 0.1%肾上腺素混合液浸润棉条,将棉条填塞入鼻腔作表面麻醉,10 ml 2%利多卡因+0.1%肾上腺素2滴进行鼻腔外侧壁黏膜下浸润麻醉。确定泪囊位置,鼻内镜下呈“[”形将外侧壁黏膜切开,约1.8 cm× 2.0 cm大小,将黏膜瓣保留于中鼻道,将骨性鼻腔外侧壁和上颌骨额突泪骨前部暴露,见两者之结合骨缝。用咬骨钳或(和)加电钻自鼻泪管投影处将骨质咬除,沿鼻泪管向上扩大,显露泪囊或用电钻将该处骨质去除,开约1.0 cm×1.8 cm大小骨窗以使泪囊暴露,经下泪点插入泪道探针至泪囊,再行确定泪囊后,在探针引导下,再用眼科15度穿刺刀呈“[”形切开泪囊,留一“[”形泪囊瓣。用银夹将泪囊瓣与预留鼻腔黏膜瓣固定,撤除探针。术后可予明胶海棉填压术处,若渗血较多可用膨胀海棉加压填塞。合并如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鼻息肉等,可在术中一起处理,术者在此类手术中同期处理3例鼻中隔偏曲。术后常规应用全身抗生素治疗5 d,术后第2天在鼻内镜下清理鼻腔,检查鼻泪管系统通畅情况,用复方妥布霉素滴眼液+氧氟沙星滴眼液滴术眼4周。持续使用鼻喷激素8周。术后1周鼻内镜下做造瘘口周围血痂、渗出物清理,以确保造瘘口通畅。定期复查,2次/月,复查时注意对造瘘口处结痂及周围增生肉芽组织进行处理,之后复查1次/月,直至泪囊造瘘口黏膜恢复正常,患

鼻腔泪囊吻合术知情同意书

鼻腔泪囊吻合术知情同意书 根据目前对病情的了解和检查资料,综合分析认为病人患,经医师研究,需要在麻醉下进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医生已告知我该手术可能发生的一些风险,有些不常见的风险可能没有在此列出,具体操作根据不同病人的情况有所不同。 1.我理解任何手术麻醉都存在风险。 2.我理解任何所用药物都可能产生副作用,包括轻度的恶心、皮疹等症状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3.我理解该项操作技术有一定的创伤性和危险性,在实施过程中/后可能出现下列并发症和风险,但不仅限于: 1)麻醉并发症,严重者可致休克,危及生命; 2)呼吸并发症:气胸、支气管肺炎、肺不张、肺感染、、肺脓肿、胸腔积液等; 3)心脑血管并发症: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衰、心脏骤停、脑血管意外; 4)伤口并发症:出血、血肿、感染、裂开; 5)检查/术中、检查/术后大出血,严重者可致休克,危及生命; 6)术中损伤咽部神经、血管及邻近器官,如腭舌弓,腭咽弓,咽侧壁、悬雍垂、咽鼓管咽口等; 7)术中术后呼吸困难窒息,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 8)术后咽炎症状如咽干、咽异感症状有可能加重; 9)术后残体复发; 10)如病理为恶性需进一步治疗; 11)血栓性静脉炎,以致肺栓塞、脑栓塞; 12)多脏器功能衰竭(包括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13)诱发原有疾病恶化; 14)术中反射性喉痉挛,呼吸、心跳骤停,必要时需行气管切开术; 15)口腔粘膜瘢痕或畸形; 16)牙齿松动或脱落,咽喉粘膜破溃;。 4.我理解如果我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静脉血栓等疾病或者有吸烟史,以上这些风险可能会加大,或者在术中或术后出现相关的病情加重或心脑血管意外,甚至死亡。 5.我理解术后如果我的体位不当或不遵医嘱,可能影响手术效果。 医生已经告知我将要进行的操作方式、此次诊治及诊治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风险、可能存在的其它治疗方法并且解答了我关于此次诊治的相关问题。 我同意在诊治中医生可以根据我的病情预定的诊治方式做出调整。我理解我的诊治需要多位医生共同进行,并未得到诊治百分之百成功的许诺。 我接受该手术,我已知由此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及其后更,并愿意承担由此带来的风险,并授权医师对诊治切除的病变器官、组织或标本进行处置,包括病理学检查、细胞学检查和医疗废物处理等。签字为证。 患者或授权亲属签名与患者关系签名日期年月日医师签名谈话地点:医师办公室签名日期年月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