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新时期我国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

新时期我国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

新时期我国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
新时期我国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sj.com/doc/f510176687.html,

新时期我国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

作者:杨文博

来源:《读写算》2010年第12期

摘要毋庸质疑,城市的大力发展,城市规划功不可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规划对我国城市的发展起到了极其巨大的作用,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的崛起就能充分证明这一点。然而,在当前城市化高度发展的时期,我国的城市规划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对这些问题试图进行简明扼要的总结、分析,以期能为将来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城市规划存在问题城市问题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城市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这一过程中,城市规划的指导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规划经验不足等原因,城市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问题,从而造成土地资源浪费严重、交通堵塞、环境污染、历史文物遭到破坏,给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不利于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规划缺乏前瞻性,只顾眼前不顾长远

城市建设,本应进行良好规划,将城市广场、住房、街道、景观、管道等都考虑在内。然而,在我国的城市建设中,往往缺乏前瞻性,规划较为随意。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活服务设施无法满足居民的需要,户外活动的空间规划不够合适,给居民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城市中的工业区集中,但相应的环保设施却不够完善。一些设施在损坏后,也没有及时进行更换。随之工业污水和废水的不断排放,地下水水质进一步恶化。由此造成环境污染加剧,无法彻底治理。

城市所需的各种电缆、电线、管道等辅助设施没有进行统筹规划。通常是在急需的情况下再去架设,把原本好好的地面开挖再铺上。现在,我国的每个城市几乎都存在交通拥堵的问题。究其原因,就是在规划时没有考虑到长远交通量的增长,道路在宽度和数量上远不能满足增长后需要。所以往往在交通严重堵塞后,就只好采取沿街拆迁的方式进行扩建,耗时耗力还浪费了金钱。

科学规划是最大的城市资源——新时期深圳城市规划的理念与策略

---------------------------------------------------------------最新资料推荐------------------------------------------------------ 科学规划是最大的城市资源——新时期深圳城市规 划的理念与策略 科学规划是最大的城市资源新时期深圳城市规划的理念与策略深圳要发展成为国际性大城市,继续保持快速的发展态势,就必须从战略上确定新的发展思路和增长模式,制定可持续的资源战略,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新资源观的提出,在空间上和内容上拓展了资源的范围,开拓了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境界。 深圳要在区域经济循环中占据战略高地,必须从更高的视点和更宏观的战略入手,跳出国内城市同质化竞争的旋涡,在全球经济循环中找准城市定位,通过提升城市软实力和利用城市品牌的复合资源价值,构建以深圳为中心的发散式、扩张式的资源配置和利用网络,内外辐射,增强城市在全球资源配置体系中的控制能力,拓展深圳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影响力,从而成为全球经济循环中的控制节点。 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未来一段时期我党的重点工作。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深圳市委市政府认真总结深圳 20 多年来发展的经验,提出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下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目标。 1/ 15

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关键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城市转型,破解土地和空间、能源和水资源、人口、环境等四个难以为继。 深圳城市转型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对促进城市发展的各种资源要素进行再认识、再评估,要树立新的资源观。 深圳市委四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认为,严峻的形势迫使我们必须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要求,重新审视资源理念,更新资源观。 凡有利于增长和发展的、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都要视为资源。 树立新资源观要求我们高度重视软科学建设,大力提升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增强城市的软实力,这是深圳实现紧约束条件下求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深圳实现发展模式转变的根本出路。 深刻认识新资源观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根本,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的主要社会活动。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科技的革新,人类对资源的认识在不断变化,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也在不断改变。 而对一个城市而言,在它发展的不同时期,资源观念也不尽相同。 新资源观将资源分为传统要素资源和新要素资源。 传统要素资源是以具体物质形态存在的资源,是有形资源,是硬资源。 新要素资源是无形资源,是软资源,包括管理资源、技术资

现代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现代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目前,城市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城市化速度加快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通过几年的学习和实习中对城市和城市规划设计的了解,发现了现代城市规划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试图探讨解决的方法。 通过分析后大致可以把这些问题分为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及规划管理几个方面。 总体规划中的问题: 1、总体规划的调控与城市发展不协调 目前,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短则10年,长则20年,很难准确把握城市的发展速度。很多城市都提前完成了规划,以至于规划频繁制定、修改,耗费人力、财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了,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人员以及政府对城市发展的前瞻性不够,对城市的发展速度把握的不准确。 2、总体规划的制定受高层部门的限制 总体规划的制定不只是规划设计人员的任务,其中会有各个部门的参与,但是最终出来的方案并不是最合理的,而是最合领导口味的。规划人员在经过多次会议讨论后经过专家评论会修改,最后得到的方案是比较合理的,但是之后再经过一些会议后,这个方案就被否了,原因是市里领导不喜欢这样做。这是中国城市规划中的一大弊病,由领导来决定城市的规划、城市的人口、城市的用地,而不是经过规划人员的理性分析得出的。这样做出来的规划只能体现政府的业绩,不能真正做到为了城市发展而做规划。 3、总体规划过程中各部门机构不统一 目前,全国各设市城市虽然都设置有规划管理机构,但由于归属部门不同,如有的属建委领导,有的与建委平行;有的设直属分局,有的设非直属分局,导致其行政级别、人员编制、职责范围、管理权限等差别很大。规划主管部门的名称更是五花八门,有规划局、城乡规划管理局、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局、规划国土局、规划国土房产局、规划建设局等等,以致有些城市出现外商找不到规划主管部门的现象。之所以如此,关键是城市的规划、国土、建设三者难以协调所致,其中既有体制不顺的原因,也有利益界定不清的原因。 在实习的时候曾参与过沈阳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画图而已),也熟悉了城市 总体规划的编制审批程序,因此,以此为例。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是从2011年开始编制的,经过了一年多,按程序经多个业务会审批,最后报国务院审批。但是,却因为土地利用规划的改变,不得不对刚做完的总体规划进行修编,所有的会议和程序都要重新启动,其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专项规划中的问题: 专项规划是伴随着总体规划进行的设计,对城市各个专项进行总体规划,如:城市道路、公共设施、城市绿地系统、城市景观系统、环境保护、给排水、供热供电等等。 1、各项专项规划之间缺乏协调统一 专项规划虽然是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的时候同时制定的,但是就设计和实施的统一性来讲还存在缺陷。在实习中参与的沈阳市城市结构性绿地规划中就感觉存在这问题,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就是将总规中的G类用地更详细的标明出来,缺乏与其他专项的联系。 2、专项规划制定时重点不突出 专项规划在制定时不能分明轻重缓急,个人认为专项规划中有关市政和民生的是最重要的,是应该先行的。 4、专项规划实施中困难重重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 (2)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2) 城市规划的方法 (4) 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 (5) 简介 (5) 问题 (5) 意识 (7) 研究成果 (7) 城市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 (7) 城市规划遵循原则的细化 (8) 城市规划的社会原则 (8) 城市规划的美学原则 (8) 城市规划的安全原则 (8) 城市规划的经济原则 (9) 城市规划的整合原则 (9) 城市规划的任务 (10) 城市规划的作用 (10) 城市规划工作基本属性 (10)

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 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对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建设要求不同,因此城市规划的研究重点不尽一致,并随时代的发展而转变。 多学科参与城市研究的历史自古就有,近来更趋活跃,从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工程学、生态学、行为心理学、历史学、考古学等方面研究城市问题所取得的成果,极大地丰富了城市规划理论。这个趋势将继续下去,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学科渗入并开拓城市问题的研究领域。 系统工程学、工程控制论等数理方法及电子计算机遥感等新技术手段在墟市规划领域中的应用在逐步推广它们在资料的收集处理,预测评价方面所提供的方法和手段,有助于提高城市规划工作的质量。 对城市与城市规划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化。基于城市是综合的动态的体系,城市规划研究不仅着眼于平面上土地的利用划分,也不仅局限于三维空间的布局,而是引入了时间、经济、社会多种要求的“融贯的综合研究”。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将考虑最大范围内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情况,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自由,并给未来的发展留有充分的余地和多种可能性。 由于城市问题包罗万象,有人提出在有关学科群的基础上建立以研究城市性质、城市模型、城市系统和发展战略为目的的城市学;也有人提出建立以系统地研究乡村、集镇、城市的各种人类聚居地为目的的人类聚居学等。这类新学科的建树,或有助于加深对城市的宏观认识,但它的进展需要建立在完成大量城市问题研究工作的基础上。 城市研究任务艰巨而纷繁,这也说明它丰富的活力。城市永远在发展,城市问题也总是相伴而生,但人类必将更为自觉地运用广泛的知识与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城市环境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城市规划工作从最初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起,最终要落实到物质建设上,形成供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体形环境。 城市规划是建筑和园林建设的前提,并为所需的空间准备条件,城市规划研究的进展也为建筑学和园林学的开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规划师与建筑师、园林设计师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三学科的有机结合和协同创造,势必将体形环境的建设推向更高的境界。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出现、人类居住环境的复杂化,产生了城市规划思想并得到不断发展。特别是在社会变革时期,旧的城市结构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生活要求的情况下,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往往出现飞跃。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学说散见于《考工记》、《商君书》、《管子》、《墨子》等典辅之中。《考工记》确定了“都”、“王城”和“诸侯城”的三级城邑制度,用地的功能分区和道路系统等;《商君书》论述了某一地域内山陵丘谷、都邑道路和农田土地分配的适当比例,以及建城、备战、人口、粮食,土地等相应条件。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战略思想和整体观念,强调城市与自然结合,强调严格的等级观念。这些城市规划思想和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城市规划的成就,集中体现在作为“四方之极”、“首善之区”的都城建设上。 战国时期,列国都城采用了大小城制度,反映了“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要求。西汉长安城将宫室与里坊结为一体;三国时曹魏邺城采用城市功能分区的规划方式;南北朝时期的洛阳城加强了全面规划,都为中国古代前期城市建设的高峰——隋唐长安城的建设起了先导作用。

浅议城市规划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本文笔者结合工作实际,针对我国城市建设规划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城市规划:经济发展;问题;解决策略 前言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系统整体功能的复杂化对城市规划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属于宏观的,它的研究对象是整个城市和城市所在的区域。我们在为取得这样的成就感到欢心鼓舞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在快速发展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及时加以纠正和解决,它将有可能给我们的城市留下永久的遗憾和创伤。 1 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城市规划是指导城市发展的基本蓝图和首要原则。近年来,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总体来看,城市规划及建设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1 在规划建设上体现出明显的盲目性 主要表现有:盲目争建国际化大都市;盲目争建cbd(中心商务区):盲目追求高层建筑,盲目建设大量城市雕塑。以上盲目的做法其实是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成熟的表现。 1.2 城市规划缺乏权威性和严肃性 一些盲目的表面工程使得城市规划多是因为人为因素而改变,缺少严肃性。城市规划作为一个城市的“龙头”,其重要性可想而知,所以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和连续性更应突出体现,一旦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经充分论证确定后,就不应该以个别人的更替而改变,但在我国许多城市普遍存在这种不好的现象。一换届,一换领导,规划马上就变,而且这种规划改变往往是以领导者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而且这些规划改变往往过分重视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极大地消耗了城市资源,导致城市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影响了城市的发展速度和质量。以上问题自然引起民众的不满,规划的权威性难免受到置疑。 1.3 城市规划应充分体现“以民为本”的准则,可是我们做的还不够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规划编制过程来看,民众参与程度远远不够。第二,在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地方官员往往越俎代庖成为左右规划的主体,或者由于种种原因而使领导意志和判别是非好恶的标准成为规划的出发点,规划人员难免受其影响,使规划的独立性和公允性被打破,造成规划与现实的脱节,民众的需求也得不到必要的反映。第三,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约束力不强,极大降低了民众对规划的信任和关注。 1.4 城市规划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不少城市只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功能分区),近期建设规划缺乏指导和安排城市有序建设的有力措施和政策,城市建设没有依据,操作性不强,从而造成城市规划建设局面混乱。另外,许多城市的控制性规划、详细性规划、城市设计及其它系统专业规划覆盖面不够,规划体系建立地不够完善。 1.5 脱离实际的情况依然存在 这里有两种倾向:一是中小城市规划过度超前;二是大城市规划相对滞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是规划依据问题。城市规划应该建立在对未来发展科学预测的基础上,但是由于规划依据不科学导致城市规划脱离了实际。比如在确定城市发展规模问题方面,由于我国存在着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体制,户籍统计往往不把流动人口计算在城市人口的范围内,所以也就没有纳入规划视野,这样造成规划基数往往偏小。另外,一些地方搞城市规划不是依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来思考城市如何定位,而是先搞城市建设发展规划,碰到问题后,再返过来去搞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位,这种程序颠倒的做法,使规划脱离城市发展实际;还有一些地方搞城市规划单纯从行政区域着眼,缺乏区域整体观念,没有看到市场经济是没有区域界限的。

自然因素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自然因素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Nature factor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city planning 作者:…… 摘要::影响城市规划的因素有许多,文章认为自然因素应该更多的在城市规划中起到主导作用。本文阐述了城市规划的概念、城市规划的构成、科学内涵、自然环境、自然因素的保护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及生态学原理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城市规划应该更多的反映社会和民众的呼声,而不应成为行政和金钱的奴隶。许多国家已经将自然环境、自然因素的保护作为城市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一个衡量标准。 Abstract: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city planning have many, the article thinks that the nature factor shoulds be more to rises in city planning predominant function. This text expatiated the protection of the composing, science content, natural environment, nature factor of the concept, city planning of the city planning to influence and ecology principles of the city planning in the application in the city planning.

The city planning should reflect the society morely with the civil noise of shouting, but shouldn't become the administration with the peculiarly slave. Many nations have modernized the protection conduct and actions city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nature factor to level with the civilization degree of a measures the standard. 关键词:城市;城市规划;自然环境的影响;环境保护 Key words:City;City planning;The influence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一、城市规划的概念和影响 城市规划有一个规模庞大、关系复杂的动态生态系统,由社会、经济,自然系统复合而成,具有开放性、依赖性、脆弱性等特点,极易受到环境条件变动的干扰。城市规划是国家或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建设和发展的主要载体。在城市规划问题中,既有自然的组成要素,又有高度人工化的组成要素,近一、二十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问题的加剧,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自然系统对城市道路、城市绿地系统、及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性,而这些都可归结为城市规划范畴内。

城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城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发表时间:2017-10-20T14:17:35.640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5期作者:段巧兰[导读] 生态建设为理念,做好城市规划设计。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使城市规划真正成为自然生态、和谐、舒适的民众居住城市。黔南州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摘要:城市规划最主要的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设计者必须要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规划对城市规划进行设计,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城市发展的问题,这样才能促使城市经济快速发展。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城市规划设计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以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当中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问题;措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楼一幢接一幢的矗立于城市之中,放眼望去,一座城市几乎要被层层叠叠的高楼填满,这给我们的城市造成了非常大的负担,也造成了很多的环境问题。而对于人类来说,每天紧张的上班工作,就是为了给自己给家人创造更好地生活环境,能够居住在更好更大更舒适的环境之中。这两者是相互矛盾的,但是对于城市规划设计者来说,这两者又是必须要兼顾的。所以,这就为城市规划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为城市化进程的进行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1、城市规划设计内涵及重要性简要来讲,城市规划设计,在城市的发展中有着非常关键的意义,它指的是在当前的可持续思想指引之下,经由对土地的使用以及空间的划分等多项内容的创新,确保人类需求得以最大化的满足。城市规划设计,需要在先进、科学的城市规划设计理念的指导下完成相应的工作,就其自身工作来说,其具有精细化、复杂化的特点,其需要为城市的建设及管理提供基本的依据,从而将作为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经济中心的城市能够充分实现其经济、社会以及环境效益。就城市规划设计以及城市建设两者来说,两者的关系非常紧密。当我们开展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时候,必须保证规划的内容合理恰当,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只有进行合理地规划、合理示范,在科学理念的引导与控制之下,才能有效地提升城市的整体实力。 2、城市规划设计中当前所存在的问题2.1 城市规划忽视城市所具有的特色,盲目追求外界设计模式,丧失自己原有的东西,规划中趋于同性而缺乏特色性。我国目前城市规划设计模式是以功能主义的基础,以规划技术作为主要規划手段的模式。尤其是文化的趋同在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中成为现实,技术性文化占主流地位的结果是城市规划与人居环境日趋同质化。城市规划对特色的认识有待全面,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2.1.1做好城市规划要从结构、形态上依次布局处理,根据城市特有的特点,从整体到单体、从城市街道到乡村小道、从道路交通到地容地貌,逐一规划,认真落实,合理布局,形成特色,但在规划设计时不注重原有的地形、景观特色,造成城市特色多样性的减弱和原来良好的社会空间与城市肌理的破坏,这也是减弱城市特色的一个方面。 2.1.2城市规划重要考虑到多种因素,不单只重视城市内容要素(建筑、设施、管理机制、技术手段、城市功能等)的共性方面,更要注意到诸如山川水势、建筑材料、文化、历史、地方技术等构造城市素材的特色方面。 2.1.3 以物质环境建设为尺度的规划设计模式援,缺乏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物质性的规划设计模式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往往表现为“经济理性”和“发展优先”的思想。城市规划中的景观与绿地规划仍停留在追求空间视觉效果的形式层次,强调人工对环境的改造,以期在短期内获得崭新的景观。传统的园林与绿地规划设计偏重于内容的安排和形式的赋予,往往采用单一的修饰物质环境的方法。园林和绿地的规划以娱乐性和舒适性作为规划的模式与评价标准。城市规划中的可持续生态环境规划仅仅注重于技术的运用,而忽视了规划手段本身。我国现行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模式是以环境保护技术作为理论基础,其主要内容在于控制“三废”等的排放,并以其作为评价的标准,偏重于利用技术手段对水污染、大气污染、声环境等物质层面上的治理与保护,主要的保护手段为末端治理式,仍属一种被动式的保护规划模式。 3、城市规划设计的措施3.1秉承“原生态”的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这种只看重经济效应,而不重视环境保护的发展方向会将城市送入黑暗,最终城市的环境也被破坏的彻彻底底。建立在牺牲环境的城市的经济规划发展不符合科学的城市规划准则,科学的城市规划是在千方百计使得城市得到可持续发展保障的基础上,然而一旦城市的环境受到致命性的破坏,试问,这样的城市规划怎么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密不可分,环境受到破坏也影响了经济的发展,所以呼吁人们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秉承“原生态”的发展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达到城市发展更健康的更理想的效果。 3.2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城市的规划要建立在原有的生态环境基础上,按照城市的原始环境条件,使城市的自然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发挥到最大作用。小的城市的生态系统具有自己的生态原理,自我修复和清理能力也非常可观,我们通过充分掌握这个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清理能力的原理,就能研发出净水器之类神奇功能的家电器件,提升了生活品质,也保障了自然环境。水和山是自然环境中最有价值的物体,我们在城市规划中中做到不去破坏到山和水的原始状态,水是一切生物的来源,脱离了水,什么都不能谈,所以水分比较潮湿的地点可以调节气候,也不容易发生旱灾,空气也更好,不会有很多灰尘天天飞,对于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水分潮湿的地区相比去干旱地区的的价值更高。 3.3合理做出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师城市建设的基础,合理的科学的城市规划才能够达到满意的城市建设,城市建设的活动主要是城市的原生态的规划,城市规划时,首先确立城市规划的目标,以城市的生态环境和条件为标准,确立城市规划的格局,达到人与环境的平衡。城市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呼吁群众在不破坏的基础上提升环境的条件,如何使城市的人口分布更均匀,如何减小贫富差距,如何使得生活环境令人心旷神怡,在经济、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这三项如何做到平衡,是城市规划建设需要考虑的关键。统一协调这三个关键要素,才能够促进人和自然更加和睦的相处。 3.4对生态景观设计进行加强

当前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浅析

当前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浅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城市正处于一系列激烈的社会经济变革之中,面对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急剧扩张和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等诸多变化,传统城市规划受到了空前的挑战。在新的形势下,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如何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把握好规划原则,适应政府职能的转变,真正成为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这对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有必要对当前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进行分析,寻求解决对策,使我们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事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一、正确认识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要建设好城市,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城市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来进行建设。城市规划是一项系统性、科学性,政策性和区域性很强的工作。它要预见并合理地确定城市的发展方

向、规模和布局,作好环境预测和评价,协调各方面在发展中的关系,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使整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骨、肉”协调、坏境优美的综合效果,为城市人民的居住、劳动、学习、交通、休息以及各种社会活动创造良好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形势很好,城市正处于一系列激烈的社会经济变革之中,面对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急剧扩张和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等诸多变化,针对当前城市规划中出现的新趋势,凸显出了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面临着一个又一个巨大的挑战。 二、当前城市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实施手段相对缺乏造成了规划管理难度加大 一是城市规划依法审批管理不到位。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应由政府审批,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法定的审批,城市规划管理的权威性将受到严重挑战。规划实施管理依据的不充分,容易造成决策失误。所以,出现了个别房地产企业随意改变规划等违法超建现象。二是城市规划执法主体管理职能健全不到位。当前,很多城市的规划执法主体管理职能被肢解,城乡一体化规划管理模式

城乡规划存在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城乡规划存在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规划设计 城乡规划存在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摘要:本文以城乡结合城市化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我国进人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期,城乡结合部在城市化浪潮中的重要性更加凸现出来,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探索,以推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的顺利发展。 关键词:城乡规划,管理,问题,现状 1前言 在城市化理论中,关于城乡结合部概念的描述语较多,如“城市近郊区”、“城市化地”、城市边缘区”等,虽各有涵义,但其所表述的内含及其地理概念基本相似。本文所研究的城乡结合部是指城市建成区周边、介于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城乡过渡地带,是城乡的社会、经济等诸多要素相互碰撞、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交接地区。城乡结合部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所依附城市的发展而不断产生地域变化,体现出从城市到农村在层次结构上的土地利用变化,其内层由于紧邻城市区域而明显具有较多的城市特征,而外层则主要以农村土地利用为主,但其中也穿插有一些城市景观和城市设施。 2城乡结合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解析 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城乡结合特有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环境,相对较好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以及较低廉的土地价格,使之成为城市中最具有活力和吸引力的区域。但是,近年来城乡结合部农民在市场化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所产生的个体和集体的急功近利、各自为政,

破坏了城市土地利用的整体性,造成城市土地资源巨大浪费,环境污染情况日益严重。由于城市政府对城乡结合部的规划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及管理工作力度上的欠缺,目前那里逐渐失控的农村集体和个人的建设已成为城市政府的一个沉重的包袱,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着愈来愈明显的负面影响。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2.1行政区划与管理体制造成规划管的“真空”地带由于管理体制依附与行政区划,目前沿用的城乡二元化结构,城市和乡村分别由各自不同行政单位进行管辖,造成相互之间原本存在的的经济联系被人为地割裂,尤其在城乡结合部由于城市部门和乡村部门的管理权限在交接上缺乏相互衔接,成为管理上的薄弱区域,造成布局的混乱和诸多社会问题。2.2乡镇企业布局的分散性、发展的盲目性城乡结合部的乡镇企业因其具有的特殊的区位优势及其高度的自主性和市场适应能力而获得了快速发展,但由计划经济转轨到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不完善的市场调节所带有的自发性、后发性、盲目性,加上行政地界和小农经营意识的限制,难以避兔分散发展的弊病。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和增加村一级的财政收人,各村在自身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积极在本村地域内发展工业,表现出“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无规则自由散布状态,不但造成了大量耕地被吞噬,而且其容量超出了环境的承受能力,严重污染了田园和水体,进而威胁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3村庄布局散乱,农居无序扩张由于规划的滞后及管理的薄弱,在建设过程中无序外延粗放扩张,村庄面积迅速膨胀,布局上零散杂乱,造成大多整体环境差,道路不规则,新旧房相连,垃圾遍地,村民只顾自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2004年3月25日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府[2004]53号发布自2004年4月1日起施行) 1 总则 1.0.1 为实现建设国际化城市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实现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根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第三章第十二条以及其他相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制定本标准与准则。 1.0.2 本标准与准则以国家和广东省的有关规范及标准为依据,参照市场经济发达地区同类技术标准与准则,并结合深圳市城市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 1.0.3 在深圳市行政区范围内从事城市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工作,应按本标准与准则执行。 1.0.4 深圳市城市规划的编制和管理除执行本标准与准则外,还应符合国家、省和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0.5 本标准与准则解释权属深圳市人民政府。 第一部分城市用地 2 城市用地分类与标准 2.1 城市用地分类 2.1.1 城市用地分类适用于各阶段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用地统计工作。 2.1.2 城市用地分类以土地的使用功能为主导因素,兼顾其他相关因素。 2.1.3 城市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1大类、53中类、80小类。 2.1.4 使用城市用地分类时,应根据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及工作深度的不同要求,采用本分类的全部或部分类别。 2.1.5 城市用地分类代号采用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混合型代号,大类采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中类和小类各增加1~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2.1.6 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应符合表2.1的规定。 深圳市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

城市规划原理课后习题-2说课讲解

第二篇城市规划的影响要素及分析方法 5.生态与环境 6.经济与产业 7.人口与社会 8.历史与文化 9.技术与信息 5.1城市发展会带来哪些可能的生态压力?城市可以为生态系统贡献哪些有益要素? 可能带来的压力—— ①城市的扩张对自然土地资源的占用,森林的破坏导致沙漠化加剧等。 ②城市化发展,所带来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对环境所造成压力。 ③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带来的对自然资源能源掠夺的加剧。 ④城市的扩张,对自然的生态结构,生物的栖息地等的破坏,加速了生物的灭绝与消失速度。 ⑤温室气体的排放,加剧了全球变暖的趋势。 城市可以为生态系统贡献的有益要素—— ①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主城要素,人。人类的管理和决策对城市的发展起着决定性和调控作用。同样,人类对生态系统也可以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进行调节与控制,从而促使生态系统良好发展。 ②环境要素,通过发展,城市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局部环境进行改变,使之更适合生物(包括人类)生存与发展。 ③物种资源要素,城市的发展,不只是对自然资源的掠夺,也可以有目的的对某些珍惜物种进行保护,从而保障生物的多样性。 ④能量要素,城市可以通过调节各类能量的转换,如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水能等,为城市生态系统提供更好的环境。 5.2观察你所在的校园,从城市生态角度出发,你认为你所在校园的生态系统缺少了哪些要素?试用拓扑关系图表述该生态系统的运行过程。 城市生态系统所包括的要素有:城市生态系统不仅有生物组成要素(植物、动物和细菌、真菌、病毒)和非生物组成要素(光、热、水、大气等),还包括人类和社会经济要素,这些要素通过能量流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物资供应与废物处理系统,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校园生态系统:校园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系统比,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简化与局部化,主要表现为,生物系统的简化与人类和社会经济要素的单一化与缺失。与城市生态系统相比,校园生态 系统受土地面积与功能的限制, 其植物与动物的种类更加单一化, 细菌真菌病毒的种类也比城市生 态系统大大简化;校园中人与人 之间的社会关系简化,经济要素

从城市规划角度分析我国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城市规划角度分析我国城市发展中存在的 问题 王西琴1 陈世朋2 1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100872) 2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100872) email:shipeng_chen@https://www.docsj.com/doc/f510176687.html, 摘 要:目前我国城市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由于管理体制上的不完善,城市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生态、环境、交通、公共安全等问题,影响到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城市的长远发展。本文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分析出管理层次的问题,并提出法律、制度、公众参与和技术方面的对策。 关键词:城市问题 城市规划 管理体制 公众参与 1.引言 我国城市化率已超过人30%,虽然城还处于较低水平,但城市化进程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城市的快速发展是加速工业化进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条好出路,同时由于城市人口急增、规划不合理、城区扩张、城市周围工业快速发展,资源匮乏、能源短缺、生态失衡、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城市病”突显,城市的生态安全、公共安全受到威胁。所以解决城市问题,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城市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城市病”的病因在城市规划,城市规划的病因在管理体制,只有解决管理体制上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病”,所以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分析的城市问题,识别出管理体制上存在的问题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我国城市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我国城市发展的概况、特点和趋势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中城镇总人口4.5594亿,占总人口的36.06%。[1]城市668个,城市人口3.8892亿,占总人口的30.9%,其中非农业人口2.3080亿。建成区面积2.2万平方公里,城市范围内人口密度478人/平方公里。[2] 表:2002年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城市市辖区人口分组统计(不含台湾省和港澳特别行政区)单位/个[3] 按城市市辖区总人口分组 城市合计400万以 上 200-400 万 100-200 万 50-100 万20-50万20万以下 全 国 660 10 23 138 279 171 39 规模大,人口多是我国城市的一个显著特点。人口规模在100万以上的城市多达171个,而50万-100万的城市279个,20万-50万的城市仅210个。大城市比重大是城市化初期的象征。 一般学者认为一个国家城市化过程分为三个时期,前期为缓慢增长期,城市化率在20%-30%之间;中期为快速增长期,城市化率在30%-70%之间,城 1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版图文稿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 准则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2004年3月25日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府[2004]53号发布 自2004年4月1日起施行) 1 总则 1.0.1 为实现建设国际化城市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实现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根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第三章第十二条以及其他相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制定本标准与准则。 1.0.2 本标准与准则以国家和广东省的有关规范及标准为依据,参照市场经济发达地区同类技术标准与准则,并结合深圳市城市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 1.0.3 在深圳市行政区范围内从事城市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工作,应按本标准与准则执行。 1.0.4 深圳市城市规划的编制和管理除执行本标准与准则外,还应符合国家、省和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0.5 本标准与准则解释权属深圳市人民政府。 第一部分城市用地 2 城市用地分类与标准 2.1 城市用地分类

2.1.1 城市用地分类适用于各阶段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用地统计工作。 2.1.2 城市用地分类以土地的使用功能为主导因素,兼顾其他相关因素。 2.1.3 城市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1大类、53中类、80小类。 2.1.4 使用城市用地分类时,应根据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及工作深度的不同要求,采用本分类的全部或部分类别。 2.1.5 城市用地分类代号采用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混合型代号,大类采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中类和小类各增加1~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2.1.6 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应符合表2.1的规定。 深圳市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 表2.1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规划课程作业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简述 概况简述

学院名称公共管理学院专业及班级土管1班姓名何建明学号201131160707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简述 一、基本情况与修编背景 为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国际化城市的要求,市规划国土委对国务院批复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补充和完善,于今日公布新一轮总规。 专家表示,城市总体规划作为指导各项建设发展的综合部署,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指导城市建设的根本性蓝图。在特区进入第二个发展的30周之际,本轮总规充分体现了以全球视野谋划城市发展的规划理念,承担了在全国率先探寻城市转型路径的重要使命。它的公布,必将以城市转型带动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产业升级,进一步提高土地的高效利用,加快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的步伐,引领国家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对深圳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规划指导思想 1、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勇于改革和创新,探索资源紧约束条件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成功路径。 2、坚持“环境优先”、“生态立市”的理念,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3、提升城市在区域和国家整体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应对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 4、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更好地服务香港,支持香港繁荣稳定,在粤港澳合作中发挥先行、先导、先试的示范作用。 5、在坚持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前提下,充分发挥城市总体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综合调控职能,统筹协调城市发展。 三、城市性质 深圳是我国的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 四、城市职能 1、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实践自主创新和循环经济科学发展模式的示范区。 2、国家支持香港繁荣稳定的服务基地,在“一国两制”框架下与香港共同发展的国际性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

新时期的城市规划与发展

摘要:每当社会经济发生变革,以及由此产生的城市结构形态的变化,都将深深影响着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意识及观点。本文在通过对古今中外各个时期的城市规划变化的总结、分析和阐述,提出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新时期应有的城市规划转变与更新,以及在构筑21世纪城市规划时,应着重考虑的一些问题。关键词:城市发展;城市规划; 现代化城市 1 城市发展史的回顾这里,我们引用齐康先生的“期”的概念,来对城市形态的历史发展时段归属进行概括和阐述。所谓“期”,是撇开形形色色的“时间”分类方法,而用一种适于城市设计本身历史时段的划分方法,来决定“期”这个变量。根据对城市设计思想和城市形态特征的综合分析,城市形态和设计体系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以下5个时段: (1) 萌芽期这一时期主要是指古希腊以前,及中国夏、商、周3代的城市形态及设计,其特征是宗教礼仪的决定作用,形态设计在阐释学上的神秘主义。(2) 成长期指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城市设计及形态。其特征是形成一种新的理性设计思想和实用的规划准则,有专门的城市规划设计家,形态的可理解性加强。在中国, 相当于晚周,城市规划体系建立,“里坊制”的出现。(3) 进化期上述设计思想和理性实用准则在整个西方世界普及,发展趋向成熟。这一时段从中世纪中一直到19世纪,形态的决定论特征逐渐加强。在中国,相当于从秦代到唐宋这一时期。当时,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的军事防御,统治阶段为了便于管制市民,将里坊内部设为井字形道路系统, 四周围的高墙,坊墙,不得随意开门设店, 夜晚实行宵禁。坊内居民实行“连保制度”,唐长安城就是实行“里坊制”城市的典范。(4) 革新期近现代城市规划和设计理论的兴起, 功能主义的城市形态观、形体观。形体的决定论成为主导设计思想,城市形态走向抽象,逐渐导致环境问题。在中国,从唐末到北宋,我国封建制度下的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手工业分工日益细密,生产技术和工具有很大进步,而且多集中于城镇,商品经济有所发展。商业、手工业和城镇中各种行业的发展,与自古沿袭下来的“里坊制”规划形制的矛盾, 越来越突出,其焦点是:商业市场的活动空间须扩大与开放, 而旧形制下市场过分集中且用地紧锢,这是开放与封闭的矛盾。至宋朝,这陈旧的规划观念终于被突破了,北宋东京完全采取了一种新的规划形制。当时的规划重新把宫城(大内) 布置在城市的中心,构成了“大内——里城——罗城”3套城墙的格局,这主要是防御上的考虑。形制上的最大突破,就是彻底废弃了“里坊制”,取消了坊墙,使街坊完全面向街道,沿街设置商店,并沿着通向街道的巷道布置住宅、商业和各种行业的布置是开放的,并分布在城市各条主要街道上。这种新型的“街巷制”,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在西方,革新就更为突出,15~16 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冲破了人们的精神桎梏,带来了人类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人文主义反映在城市规划和建筑思想上,突出了以“人”为主体,来代替“神”的权威。到了18世纪中期,起源于欧洲的产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大解放,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具有改革思想的先驱者提出了新的“理想城市”的新概念。直到19世纪末,霍华德吸取了空想社会主义“理想城市”的概念,实质上反映了一种摒弃旧城市、大城市,崇尚自然、追求新的理想城市结构模式思潮。这种思潮一时甚为流行,且影响深远。它把城市和农村结合起来研究,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城乡结合的结构模式。尽管其带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但它对人们的启示,以及半个多世纪以来对城市发展实践的引导作用,却有着不可否认的进步意义。至本世纪初,随着工业的发展,出现了对城市空间结构按现代城市功能分区的概念。1910年,法国建筑师戛纳尔的“工业城”规划,首次把城市中的工业区、港口、铁路与居住区,在用地布局上严格地区分开来。直到1933 年,《雅典宪章》明确提出城市的4大功能: 即居住、工作、游憩、交通 , 并提出有“计划”与有“秩序”发展城市的原则,为世界各国的城市规划师所信守。(5) 多元期从20世纪50年代起,城市设计和多元思想崛起,城市形成建设趋向小型化、环境人性化和决策公开化。二战以后,世界上很多国家恢复重建,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进入新的高潮。60~70年代的西方国家,一方面是经济的发展,新的科技成果得到了广泛应用, 第三产业兴起, 生活水平提高; 另一方面则是旧的经

城乡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城乡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城乡规划法的出台旨在加强统筹城乡管理,打破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协调城乡空间布局,逐步消除城乡矛盾,缩小城乡差别,但城乡一体化规划还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关键词】一体化;城乡规划;问题;途径 城乡一体化要想更好更快的发展,就必须搞好科学规划。城乡规划一体化就是对城乡发展目标,性质和规模,总体布局,功能分区以及重点建筑和主要基础设施进行合理规划,展示城乡各个区域的发展前景,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依据和方向。 1.我国城市发展的现状 1.1高度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就进入了快车道,各地的城市规模不断向外扩张,城市高度逐年提高。尤其是最近十几年,随着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发展又进入了新一轮的大跃进,各地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层出不穷。我国的城市建设好像进入了一个怪圈,如果那座城市没有高楼,那座城市的高度不哆,那座城市就没有达到现代化,我国的城市建设的现在化是以城市高度和高楼的数量来衡量的,这一点已引起了广大城市建设规划者的关注。 1.2人口化 计划生育控制住了中国人口的增长,却并没有控制住城市人口的增长,现在的中国拥有百万人口的城市比比皆是,政府为此乐此不疲,发展大城市必须有大的人口规模,只有城市人口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成为大城市。大量的农民工和外来工作人员涌入城市,使这些城市土地,环境,水资源难以承受,交通拥堵,社会稳定压力非常大。 2.城乡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表现 2.1城乡规划的指导思想存在偏差 一些地方领导在城市建设上,重地上,轻地下,热衷于建大马路,大广场,大搞人造景观,假古董,造成很大破坏和浪费,而地下基础设施却欠帐很多,群众十分不满。 2.2城乡规划调控职能削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