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鱼类体液免疫研究进展

鱼类体液免疫研究进展

鱼类体液免疫研究进展
鱼类体液免疫研究进展

海洋科学/2001年/第25卷/第11期

20

SCIENCE SCOPE

科学视野

鱼类体液免疫研究进展

DEVE LOPMENT OF THE HUMO RAL IMMUN OLO G Y IN FIS H

李凌吴灶和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州510301)

收稿日期:2000208209;修回日期:2001201208

同其他的脊椎动物一样,鱼类的免疫系统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鱼类的体液免疫系统还包括非特异性免疫(主要由体液因子参与)和特异性免疫(主要由抗体分子参与)两个部分。本文就近阶段鱼类体液免疫方面的重要进展作一综述。

1

鱼类的非特异性体液免疫

鱼类的非特异性体液免疫的主要作用物质是血液或黏液中的体液因子,这些体液因子主要针对病原感染的早期阶段,是鱼类抵抗病原感染的第一防线。鱼类主要的非特异性体液因子有以下几种。

1.1溶菌酶

溶菌酶是存在于许多鱼类的体表黏液、肠道黏液、血清和巨噬细胞中的一种水解酶。实验证明,溶菌酶参与了血清的非特异性防御过程,1973年F letcher 和1987年S iw icki 等分别在鲽科鱼类和鲤科鱼类中发现,溶菌酶的含量和活性都在免疫后大幅提高。溶菌酶还可与几丁质酶一起作用于细菌或其他病原的细胞壁,更有效地攻击病原。

血清中的溶菌酶来源于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吞噬细胞之中。Fan g e 在1976年的研究中还发现溶菌酶存在于软骨鱼类造血组织白细胞的溶酶体之中。

1992年,T akahashi 在鱼类的黏液中发现大量溶菌酶,同年Itam i 在

鱼类体表分离出两种类型不同的溶菌酶。但杨先乐认为黏液溶菌酶的来源尚不十分清楚。

1.2补体

补体是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部分。鱼类的补体大约有11种:C1,C4,C2,C3,C5,C6,C7,C8,

C9,因子D 和因子B [17]

。鱼类补体对热敏感,42~45℃下即失活。1988年,M atsu y am a 发现鱼类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不能激活哺乳动物的补体,说明鱼类补体在生物化学性质上与哺乳动物的补体并不一致。

鱼类的补体系统分为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两种。Y ano 等在1988年的实验证明,鳟科,鲤科等养殖鱼类的旁路途径的活性比哺乳动物的高出5~60倍,说明旁路途径可能对鱼类这样的变温动物更为重要,因其所处的环境(尤其是温度)可能不利于抗体产生所必须的蛋白质合成过程,而旁路途径不需要抗体即可激活补体反应,从而能更有效地发挥这一系统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Y ano 认为补体成分的发展有类似系统进化的特点。在无颌类中,如盲鳗,七鳃鳗,补体的主要成分只有旁路途径中的C3成分;在一些软骨鱼类中,则不存在经典途径,补体成分只含有旁路途径中的若干成分;而在硬骨鱼类中,经典和旁路途径的存在已为许多实验所证实,但硬骨鱼类的补体成分少

于哺乳动物的补体成分(哺乳类的补体成分有30多种)。

硬骨鱼类的补体在非特异性体液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它能与抗体或细胞外毒素结合,促进溶菌;促进白细胞吞噬;促进炎症反应和淋巴细胞的趋化作用。

1.3天然溶血素

天然溶血素是一种小分子量的蛋白质,能溶解异源红细胞,有广谱的抗原识别能力。天然溶血素存在于多种鱼类的天然血清中,对温度敏感,在冷、热条件下都可能失活。In g ram 认为,天然成分的溶血素和异源红细胞诱导的溶血素有相似的分子量,二者无法完全分离;

而Sakai 在分析了多种鱼类血清的溶血素后,发现随着进化程度的增加,血清中的天然溶血素的含量与补体的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很可能说明不依赖抗体的溶血素和依赖抗体的“溶血素”(即补体)之间有着类似的性质和进化上的相关性。

1.4C 2反应性蛋白

C 2反应性蛋白(CRP )是鱼类

血清中的正常成分,它能使多种真菌、细菌和寄生虫中的含有糖类、磷酸酯的分子发生沉淀,有助于降低病原毒性,促进吞噬作用。1996年,Srim al 等发现肢口纲中的鲎的

血清CRP分子可以结合在细菌外膜多糖成分中的磷酸乙醇胺(PE)和磷酸胆碱(PC)之上,而且鱼类血清中的CRP成分还可以利用Ca2依赖性的磷酸胆碱和A2蛋白亲和层析技术分离[6,8]。CRP的分子量约为25kD。

1.5干扰素21

血清中的12型干扰素是鱼类主要的抗病毒感染因子,Alexander 在1992年的研究表明12型干扰素主要由巨噬细胞分泌,可以被脂多糖(LPS)、病毒和革兰氏阴性细菌等诱导。干扰素在血清中的含量极少,因此主要的分析方法多采用基因技术。1993年,T am ai测定了比目鱼的干扰素序列,发现其与哺乳动物的干扰素极不相似。利用PCR和同源克隆[15]的方法,同样可以证明鱼类的IF21缺乏哺乳动物特有的ICE切割位点。

2鱼类的特异性体液免疫鱼类经抗原(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感染刺激后,会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反应。在特异性体液免疫中最重要的是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分子(I g)和I g分泌细胞(B2细胞)。

2.1免疫球蛋白(I g)的系统

演化

鱼的种类多样,演化地位十分复杂。有关鱼类免疫球蛋白的演化C orbel在1975曾作过阐述,但到目前为止,尚无最后结论。

在板鳃亚纲(E lasm obranch)中,发现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抗体分子: 7S和19S。它们的电泳性质和分子结构类似哺乳动物的I g M。从个体发育的观点上发现19S抗体只存在于鲨鱼的幼鱼阶段,而7S抗体则在成鱼中占很大的比例。利用不同种类鲨鱼的I g基因的可变区和恒定区,也可以分析鲨鱼抗体分子的演化和进化[10]。

在软质目(Chondrostean)中,

P ollara分析匙嘴鲟的免疫球蛋白,

发现完整I g的分子量为870kD,用

胍或尿素可分解成H链(75.3kD)

和L链(23.5kD),H链和L链的氨

基酸顺序相似,而且κ链的组装类

似于高等脊椎动物。Partula在1993

年运用电泳和免疫印迹技术,发现

鲟鱼血清的I g是由(H2L2)n组成

的单体或多聚体。

在全头亚纲(H olostean)中,泥

鱼的I g有14S(643kD)和6.5S

(146kD)两种分子,二者的抗原性

相似,并且14S分子可能是7S分

子的四聚体。K oba y ashi在1984年

也报道在斑鳐的血清中分离出两

种I g:高分子量免疫球蛋白(18S,

分子量840kD),类似于哺乳动物

的I g M;低分子量的免疫球蛋白

(8.9S,分子量320kD),被认为是

不同于I g M的第二类免疫球蛋白。

二者H链上有不同的抗原决定簇,

显然不是同一分子。

硬骨鱼类(T eleost)免疫球蛋白

的研究较为完善。目前所知,硬骨

鱼类的血清中只存在一种I g:即类

似于哺乳动物I g M的抗体分子,它

由两条H链,两条L链组成一单

体,再通过“J”链连成四聚体,沉淀

系数为19S,16S,还有7S和6.4S

的单体类型,几乎所有的硬骨鱼类

的类I g M抗体活性都受到22巯基

乙醇的影响。

另外,鱼类还存在有黏液免疫

系统,但黏液I g和血清I g之间的关

系以及黏液I g的来源至今尚无定

论。利用放射免疫标记,证明黏液

I g与血清I g无代谢关系。R ombout

等在1993年也利用单克隆抗体技

术证明皮肤黏液I g和血清I g在抗

原特异性上不完全相同。但Itam i

1988年的实验却证明黏液I g和血

清I g具有一致性。C orbel早在1975

年就认为如果在黏液抗体中检测

出分泌链(T2chain),很可能证明鱼

类黏液抗体在进化上是高等脊椎

动物分泌型I g A和I g M系统的祖

先。

2.2鱼类免疫球蛋白分析技

术的发展

鱼类的抗体存在于鱼类的血

清、黏液当中,含量极少。在20世纪

70年代之前多采用间接方法检测

抗体分子的存在,如:抗体凝集效

价测定,双向琼脂扩散实验,免疫

电泳,火箭免疫电泳等方法。但这

些方法都有不足之处:如分辨率

低,灵敏度差,只能检测沉淀抗体

等。

70年代后,分子生物学的实验

技术被引入鱼类免疫球蛋白的分

析当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 DS2PAGE,PAGE)为测定免疫球

蛋白的分子量提供了方法。在鲤

鱼,鲫鱼,日本鲆[11]等鱼类中,已经

利用离子交换层析法,凝胶层析技

术,等电聚焦电泳等方法,证明了

不同的鱼类血清的I g的理化性质

类似于哺乳动物的I g M。

80年代后,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 LISA)和单克隆抗体(M ab)技术

开始发展,1987年,T huvander等利

用直接E LISA检测虹鳟中的抗弧

菌抗体;而间接E LISA技术在检测

鳗鱼、海鲈[3]等鱼类的血清抗体中

都得到了应用;间接E LISA技术

1996年还被Leiro等人用于检测大

比目鱼的抗寄生虫抗体。

鱼类的单克隆抗体在1982年

开始出现,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展

到将近30多种[14]。鱼类的单克隆

抗体多采用纯化的I g或血清免疫

小鼠,形成杂交瘤而得到,并且鱼

类的M ab多数针对免疫球蛋白的

重链。由于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

M ab与E LISA技术的结合,在很大

程度上提高了鱼类I g分析的灵敏

度和特异性。例如:利用M ab的夹

心E LISA技术,可以检测到虹鳟血

清中的0.12m g/L的抗体量和大比

M arine S ciences/V ol.25,N o.11/200121

目鱼血清中0.16m g/L的抗体含量。1996年,M a g nadottir等利用M ab检测鲑鱼血清I g的表位多样性。M ab 还可用于分析血清I g和黏液I g的代谢相关性。1991年,W aterstrat等利用M ab与E LISA技术的结合发展出了新的E LISAP LAQUE技术,以及E LISPOT技术[4],这些技术可以专一性地检测特定的I g分泌B2细胞的性质,以及B2细胞在胸腺、肾脏、鳃、肠等处的密度分布。

另外,免疫印迹技术和WEST2 BLOT(蛋白质杂交)技术与E LISA 的结合可以用来分析抗原2抗体的相互作用[5]。

90年代后,鱼类免疫球蛋白的研究向基因方面发展,有关鱼类I g 的基因结构和基因组特征的研究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Rast等[12]总结软骨鱼类免疫球蛋白的重链基因结构和特征时指出:I g H基因由可变区(V H),特异区(D H),连接区(J H)和恒定区(C H)4个独立功能区组成,可以形成3个特定的基因簇:(1)基因不连接的V H2D12D22J H 基因;(2)相互连接的V H,D H,J H 基因;(3)不连接的V H基因。硬骨鱼类中,G haffari和Loss[7]利用PCR 方法得到鲶鱼的I g M分子的轻链全长cDNA,指出硬骨鱼类的轻链基因有两种类型。而Andersson E.[2]研究了Ar ctic charr和虹鳟I g M 重链基因家族,认为二者具有进化上的稳定性。M a g nadottir等[9]利用S DS 2PAGE和FACE技术分析了鲑鱼I g M 分子的糖链基因结构,证明的糖链分子大都分布于I g重链上,并且都是N2连接。此外,R oss等还研究了鱼类I g 分子的重链基因转录过程[13]。

2.3B2细胞

B2细胞能分泌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分子,并且细胞表面还有I g+的分子存在。抗I g的单克隆抗体发展后,利用M ab作为探针,可以成功地

定位和定量淋巴或非淋巴器官中的

B2细胞。Havarstein等1988年的实验

证明B2细胞分泌的I g在分子量、分

子结构和抗原性方面有很大的差

别。Lobb和Olson等人证明鲶鱼的I g

至少有两种不同类型的轻链分子和4

种不同类型的重链分子。最近还发现

类似I g D的重链分子的存在[16]。

R y c y z y n等在1996年利用B2细

胞表面的I g+分子的单克隆抗体检

测到B2细胞表面有类似于哺乳动物

C D20,C D40等与特异传导有关的信号

分子。Valle j o等认为B2细胞本身还可

以作为抗体传递细胞,并参与受体介

导的细胞内吞作用。

鱼类B2细胞不仅存在于鱼类的

肾脏、脾脏中,还存在于心脏、肠道和

血液等处[1]。S ca p i g liati等[14]全面阐述

了B2细胞的个体发育。利用鼠抗鲤

鱼免疫球蛋白的M ab和流式细胞仪

技术,可以证明膜I g+的B2细胞最早

出现于肾,而后是胸腺、脾脏等处。运

用荧光激活细胞分类技术(FACS)和

抗I g的单克隆抗体证明I g+的B2细

胞最早出现于头肾(大约2周左右),

尔后出现于脾(大约4周)和外周血

液中(P BL,大约6~11周)。说明体

液免疫的完全成熟发生在两个月

左右[14]。

3小结

随着我国集约化养殖的不断发

展,水产病害已经成为制约养殖业

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深入研究鱼类

的体液免疫机理,可以为病害防治

提供理论依据;不仅如此,在基础

研究方面,对体液免疫分子和细胞

水平的深入研究,也可以进一步完

善和发展生物界的免疫进化。

当然,鱼类体液免疫的研究还

有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例如:血

清和黏液的免疫球蛋白的代谢相

关性;鱼类体液免疫的发展和进

化;鱼类体液免疫在细胞水平上的

激发和传递过程以及鱼类免疫系

统的基因研究等,也许将成为今后

鱼类免疫学的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聂品。水产学报,1997,21(1):

69~73

2Andersson E.&M atsuna g e T..

Immuno g enetics,1998,47:272~277

3C oeurdacher J.L.et al..Fish

Shell f ish Immunol.,1997,7:151~160

4Davidson G. A.et al..V et.

Immunol.and Immuno p athol.,1997,

58:363~374

5D os S antos N.M.S.et al..Fish

Shell f ish Immunol.,1997,7:175~191

6Funke C.et al..V et.Immunol.

Immuno p athol.,1997,59:151~161

7G haffari S.H.&Lobb C.J..

J.Immunol.,1997,159:250~258

8Lund V.&Olsfsen J. A..Dev.

Com p.Immunol.,1998,22:185~

194

9M a g nadottir B.et https://www.docsj.com/doc/f44661191.html, p.Bioche

.and Ph y siol.,1997,116B:423~430

10M archalonis J..J.Immunol.

Review,1998,166:103~122

11N ishida https://www.docsj.com/doc/f44661191.html, p.Immunol.,

1999,17:515~524

12Rast J.P.et al..Immuno g enetics,

1998,47:234~245

13R oss D. A.et al..Immunol.

Review,1998,166:143~151

14S ca p i g liati G.et al..A q uacultur e,

1999,172:3~28

15S ecombes C.J.et al..Fish

Shell f ish Immunol.,1999,9:335~

343

16W ilson M.R.et al..Pr oc.Natl.

Acad.Sci.U.S.A.,1997,94:

4593~4597

17Y ano T..Ni pp on Suisan G akkaishi,

1999,65:386~390

(本文编辑:刘珊珊)

海洋科学/2001年/第25卷/第11期

22

鱼类粘膜免疫机制

水产动物免疫学—鱼类粘膜免疫 1 粘膜免疫系统的非特异性免疫 鱼类的非特异性免疫,如通过一些非特异性的溶菌酶、蛋白酶及呼吸暴发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等来杀灭入侵微生物,是鱼类相当重要的防御机制之一.研究表明,粘膜免疫系统也存在这些非特异性的免疫机制.通过对鱼的皮肤和粘液抽提物进行研究,发现其中具有一些非特异性的抗细菌、真菌的物质[15] ,这些物质对病原的作用具有广谱性.对皮肤粘液与寄生虫感染的关系研究发现,虹鳟鳍条和皮肤 粘液细胞密度与三代虫感染强度呈负相关,并认为粘液中的溶菌酶、蛋白酶、免疫球蛋白及C3补体对寄生虫的感染都有影响.鱼类鳃和肠道的吞噬细胞都存在活性氧自由基(O·-2 )鳃上的吞噬细胞具有吞噬活性,但是从其O·-2活性看,其呼吸暴发( respiratory burst ) 强度不如头肾白细胞.而对肠道巨嗜细胞的呼吸暴发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虹鳟后肠巨嗜细胞对PMA 刺激后的化学发光反应(chemiluminescence response) 强度明显比前肠细胞强,这种差别并不是因为 巨嗜细胞在前、后肠中数量上的明显差别,而是两个部位的巨嗜细胞细胞反应强度不相同.此外,大剂量的维生素E 可以增强鱼类肠道白细胞的吞噬活性,这可能与维生素E 能增强吞噬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鱼类的嗜曙红粒细胞 (eosinophilic granule cells ,EGCs)在非特异性免疫中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Flano等发现虹鳟鱼体外培养的鳃在受到细菌刺激时,EGCs数量增加,并推测EGCs 是由局部的前体细胞分化而来.Holland等[16]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在体外培养的鳃受到LPS 和人重组TNFα刺激时,EGCs的数量有显著的增加,并且还发现鱼体受急性应激(acute stress )和慢性应激(chronicstress)时,EGCs 的数量也会 增加,这些现象类似于哺乳动物肥大细胞应激时的反应机制.另外鱼类皮肤、鳃 及肠道的EGCs与哺乳动物肥大细胞有类似的细胞酶活性(如磷酸酶,非特异性脂 酶等) ,并在P物质(substance P,SP)、辣椒素等物质的刺激下发生去颗粒化,因而一般认为鱼类的EGCs 细胞与哺乳动物肥大细胞是同源的. 2 粘膜免疫系统的特异性免疫 在哺乳动物中,当抗原接触粘膜时, 可以引起局部的免疫应答,并分泌特异性的IgA 抗体.成特异性免疫应答.最初, 研究表明口服和肠道灌注的方法进行免疫 都可以引起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而且口服疫苗可以使鱼体产生不依赖于血清抗体的粘膜抗体.近十年来,围绕这一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越来越多的学

鱼类粘膜免疫系统

鱼类粘膜免疫系统 真骨鱼类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mucosa2associatedlymphoid tissues) 主要包括肠道、皮肤和鳃, 这些暴露于外环境的组织及其表面的粘液构成了抵御病原入侵的第一道屏障[6].这些组织中分布有各种免疫细胞,使其具有独立完成局部免疫应答的功能[7]. 1. 1 肠道 鱼类的肠道粘膜层可分为两层: 肠上皮层( laminaepithelialis) 和肠固有层(lamina propria) [7,8].粘膜层中分布有粒细胞、巨嗜细胞等白细胞,主要存在于肠道皱褶的固有层,而上皮层中较少[9].鱼类肠道虽然没有类似哺乳动物Peyer 氏淋巴集结,但是还有着相当数量的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肠道的中后部.根据它们的位置, 可以分为肠道固有层淋巴细胞(lamina propria lymphocytes ,LPLs )和上皮内淋巴细胞(intraepithelial lymphocytes ,IELs).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发现,后肠中的Ig+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固有层,上皮层中的淋巴细胞则大多是Ig-细胞[10]也有报道在中肠上皮层有Ig+细胞的分布.Ig-的细胞一般被认为是T细胞,Abelli等[11]应用胸腺细胞的单抗检测肠道淋巴细胞,也证实T细胞主要分布于肠道上皮层.McMillan 和Secombes[9]发现,肠上皮层细胞淋巴细胞对肿瘤靶细胞具有类似T细胞的细胞毒性,这个结果与T、B淋巴细胞在肠道中的分布情况相吻合. 1. 2 皮肤 鱼类的皮肤表皮主要由上皮细胞组成,其间分布有粘液细胞和囊状细胞,另外还证实,皮肤表皮还存在抗体分泌细胞. 1. 3 鳃 鳃组织的细胞主要由大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巨嗜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杯状细胞、泌氯细胞(chloride cells) 、上皮细胞等构成.鳃上淋巴细胞和巨嗜细胞基础[13].通过检测这些细胞内酶的活性, 结果表明部分粒细胞及巨嗜细胞具有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及非特异性脂酶的活性,类似于外周血免疫细胞的酶活性特点[12].进一步研究表明鱼类鳃上的细胞能产生和分泌一种化学趋化物质(chemoattractants ) ,能引起白细胞向鳃的局部迁移;而鳃上的白细胞迁移活性远远低于头肾白细胞,这种现象与肠道白细胞类似,意味着白细胞迁移到粘膜组织后,就对趋化物质不敏感了,因而驻留在粘膜组织.从鳃淋巴细胞对

鱼类必需脂肪酸营养研究现状

鱼类必需脂肪酸营养研究现状 摘要:从必需脂肪酸种类、对鱼类的影响、必需脂肪酸需要量、必需脂肪酸缺乏症等几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鱼类必需脂肪酸营养的研究状况,以期为脂肪研究和合理饲料配方提供参考。 关键词:必需脂肪酸种类必需脂肪酸需要量必需脂肪酸缺乏症 脂类不仅是生物的能量储存库,而且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物质,与细胞识别和组织免疫有密切关系;此外,脂类物质参与激素和维生素代谢,在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和生理学调控功能。鱼体中含有丰富的脂肪酸,有的脂肪酸鱼体本身可以生物合成,有的则不能或合成量很少,远不能满足鱼类生长发育各阶段的需要,必须由外源供给补充。那些为鱼类生长发育所必需,但鱼体本身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直接提供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 (EFA),如亚油酸、亚麻酸、EPA、DHA等。通常认为,必需脂肪酸必须符合下列特定的分子构型:1)在脂肪酸分子结构中的二乙烯基甲烷链结构中,至少有2个或2个以上双键;2)双键必须是顺式构型;3)距离羧基最远的双键,应在由末端-CH3数起的第六与第七碳原子之间。必需脂肪酸对于维持正常的细胞功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大多不能由动物自己合成或合成很少必须由饲料中提供。鱼虾不能合成必需脂肪酸,必须从饲料中吸收,但鱼虾具有将亚油酸和亚麻酸转化为同系列更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的能力。 1.鱼类必需脂肪酸的种类 大多动物体内能够合成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但不能合成亚油酸(C18:2)和亚麻酸 (C18:3)。一般鱼体本身只能合成n-7、n-9系列不饱和脂肪酸,而不能合成n-3、n-6系列不饱和脂肪酸,因此,n-3、n-6系列不饱和脂肪酸被认为是鱼类的必需脂肪酸。鱼类生存和生长需要的必需脂肪酸因种类而异。不同脂肪酸对鱼类生长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与不饱和脂肪酸,尤其与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差异有关。温水性鱼类对必需脂肪酸需求与冷水性鱼类差别很大,冷水性鱼类需要的n-3序列数量>n-6序列的数量。虹鳟饵料中添加C18:3n-6或C18:3n-3,会有明显的促生长效果。而且同时使用这两种脂肪酸比单独使用促生长效果更好。鲤鱼对这两种脂肪酸的需求量均为饲料的1%。鳗鲡与虹鳟和鲤鱼一样需要必需脂肪酸。鳗鱼丽添加C18:3n-3后生长显著改善,这与虹鳟相似。添加C18:3n-6和C18:3n-3有相加效果,这与鲤鱼相似。对这两种脂肪酸的需求量,均为饵料的5%左右[1]。德国柏林淡水生态和内陆渔业研究所[1]对虹鳟幼鱼投喂富含十八碳三烯酸 (1 8:3n-3 )、十八碳四烯酸主要是廿二碳六烯酸 (22:6n-3 )的商品饲料,证实廿二碳六烯酸是虹鳟生长发育必需的脂肪酸。 刘玮等[2]认为团头鲂必需脂肪酸除n-3HUFA之外,还应包括18:2n-6和8:3n-3;团头鲂的18:2n-6的需要量比18:3n-3的量要大;在18:2n-6和 18:3n-3之间还可能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 2.必需脂肪酸对鱼类生长发育的影响 鱼类不同的生发育阶段,对脂肪酸的需要不同。真鲷等海产鱼仔、稚鱼必须直接摄取含有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饵料才能生长发育[3]。刘镜恪[4]等发现n-3不饱和脂肪酸对黑鲷仔鱼和稚鱼的生长和存活都有重要影响。高淳仁[5]等认为,n-3 HUFA为海水鱼类的必需脂肪酸,而其中 EPA和 DHA对海水鱼类生长、存活、发育的影响尤为重要;同时不同种类的海水鱼类对 n-3 HUFA的需求量略有不同,而饵料中 EPA与 DHA的比例也是影响海水仔、稚、幼鱼生长和存活的重要因素;海水鱼类对不同脂型的脂类的吸收和同化作用不同。在鱼类繁殖期间,鱼类需要n-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数量大于n-6系列的数量,尤其是雌鱼。 3.鱼类对必需脂肪酸的需要量 鱼类对必须脂肪酸的需要量依鱼的种类而不同。温水性的鲤鱼,对必需脂肪酸的需求比冷水性鱼类低,但

草鱼的营养需求研究进展(一).

草鱼的营养需求研究进展(一 艾春香 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福建省水产那料研究会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 Cuvieret Valenciennes是一种典型的草食性鱼类,食物链 短,为我国最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其自然分布区主要是中国的内陆河流,北起东南亚 黑龙江,南至海南岛,延伸至泰国、越南。草鱼己被引种到世界各地,如日本、东南亚、东 欧、美国等国,以其营养丰富、肉味鲜美、生长快、饵料来源广、低成本的饲料消耗、销路 好等优点受到广泛欢迎。随着草鱼综合健康养殖技术的完善,单位产量有很大的提高,其中 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广泛使用了配合饲料。 关注草鱼饲料营养需求和营养生理,对缓释偏向养殖肉食性鱼类、动物性蛋白饲源吃紧 的窘况或许有所裨益。本文就草鱼营养需求研究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完善草鱼配合饲料, 推进其无公害养殖生产健康发展提供基础资料。 1草鱼的营养需求 1.1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需求

蛋白质是维持草鱼新陈代谢、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结构物质和主要的能源物质之一, 同时作为酶、激素、抗体等的组分参与机体的生理调节功能,也是饲料成本中花费最大的部 分,是配合饲料中首要考虑的因素。饲料中的蛋白质首先用于维持饲养动物的基础代谢,其 次才用于养殖动物的生长。有关草鱼蛋白质营养需求开展了较多的研究(见表1,结果表明, 草鱼对蛋白质的需要主要由蛋白质的品质决定,同时也受到其它因素,如鱼体大小、生理状 况、水温、池塘中天然食物的多少、养殖密度、日投饲量、饲料中非蛋白能量的数量等因素 的影响。 表1. 不同阶段草鱼对蛋白质的需求量 鱼体重(g 投饲率(% 蛋白质需求量(%饲料资料来源 7-15 2.0 41.7 陈茂松和刘辉男(1976 0.14~0.2 - 41~43 Dabrowski(1977 2.4~8.0 7.0 22.8~27.7 林鼎等(1980 1.9 3~4 48.26 廖朝兴等(1987 3.7 3~4 29.64 廖朝兴等(1987 10.0 3~4 28.20 廖朝兴等(1987

鱼类免疫系统

鱼类免疫系统概述 1 基本概念 鱼类免疫系统是鱼体执行免疫防御功能的机构,包括免疫组织、免疫细胞和体液免疫因子三大类。免疫组织和细胞是鱼类防御系统的基础,是鱼体抵御病原入侵的最初防线。体液免疫因子作为免疫应答的效应分子对病原具有直接的防御作用。 鱼类免疫系统类似于高等哺乳动物。分为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和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两个阶段。前者基本等同于固有免疫应答反应(innate immune response),后者基本等同于适应性免疫应答反应(acquired immune response)。 2 免疫组织和器官 免疫组织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定居和增殖以及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鱼类主要的免疫器官有胸腺(thymus)、肾脏(kidney)和脾脏(spleen) 和粘膜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在免疫器官组成上与哺乳动物相比,鱼类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没有骨髓和淋巴结。 2.1胸腺(thymus) 鱼类中枢免疫器官,由淋巴细胞,淋巴母细胞,浆母细胞,分泌样细胞以及其他游离间充质细胞(巨噬细胞,肌样细胞,肥大细胞等)组成,分布于由网状上皮细胞形成的基质网孔内。胸腺是T细胞源,主要承担细胞免疫功能。硬骨鱼类胸腺中存在形态学上的“血胸屏障”,与高等脊椎动物相似。 2.2肾脏(kidney) 分头肾(Pronephros)、中肾(Mesonephros)和后肾(Opisthonephros)三部分。头肾是鱼类继胸腺之后第二个发育的免疫器官,同时具有造血功能。后肾在造血及免疫方面亦有一定作用。硬骨鱼类头肾具有类似哺乳动物中枢免疫器官及外周免疫器官的双重功能。在不依赖抗原刺激是头肾可以产生红细胞和B淋巴细胞等细胞,是免疫细胞的发源地,相当于哺乳动物的骨髓;在受抗原刺激后,头肾和后肾造血实质细胞出现增生,而且存在抗体产生细胞,表明头肾是硬骨鱼类重

鱼类免疫研究

鱼类免疫研究 1.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简称Ig)是指存在于人和动物血液(血清)组织液及其他外分泌液中的一类具有相似结构的球蛋白。依据化学结构和抗原性差异,免疫球蛋白可分为IgG,IgM,IgA,IgE和IgD。[1]免疫球蛋白在免疫防御中起一定的作用。对它的研究既有助于人们对高等动物Ig的个体发生及系统发育的理解;又在鱼类免疫和鱼病防治方面有重要意义。鱼类对抗原刺激可以产生免疫应答,形成抗体。对各种鱼类的研究表明,鱼的免疫球蛋白主要是19S型,相当于人的IgM,是系统发育中最原始的免疫球蛋白。近年来,发现鱼的免疫球蛋白有同种异型,存在有IgD,并有膜型和分泌型两种形式。[1]现就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2鱼类血清Ig 在真骨鱼类血清中,目前多数人认为只存在1种Ig,类似于哺乳动物的IgM,它由2条轻链(L链)和2条重链(H链)所组成的单体通过连接链“J”将4个单体连接成一个四聚体[2]。在沟鲇、大鲮鲆、鲤和羊头鲷血清中皆发现血清Ig是四聚体,分子量700~800kD(1=1000Dalton),H链的分子量约为70kD[3-5],也存在78kD(大鲮鲆)和45kD(羊头鲷)2种异型;L链的分子量约为19kD,但也存在25kD(鲤)、27kD(大鲮鲆)和22kD、24kD、26kD5种异型(羊头鲷)[6]。但也有人认为真骨鱼类血清中存在着2种以上的Ig,Trump等人[7]发现鲫血清中存在着抗原性和电泳图谱各不相同的2种Ig。 软骨鱼类血清中Ig软骨鱼类的血清中目前发现有2种Ig,大的Ig分子与人的IgM相似(分子量为900kD,19S);小的Ig分子与人IgG类似(分子量为150kD,7S);Clem等[8]发现鲨鱼、角鲨和沙洲鲨血清Ig具有19S的五聚体和7S的单聚体2种形式。这2种Ig皆由同一类L链和H链组成。从斑鳐的血清中也分离出2种Ig;高分子量免疫球蛋白(HWMIg)和低分子量免疫球蛋白(LWMIg)。HWMIg 为五聚体,分子量为840kD,沉降系数为18S;被认为是斑鳐的IgM,其H链分子量为70kD。LMWIg分子量为320kD,沉降系数是8.9S。它是由2个分子量为150kD的单体通过非共价键聚合而成,它的H链分子量为45~50kD,比HMWIg的H链的小,并且HMW和LMWIg的H链皆有自己的特异性抗原决定簇。说明斑鳐的血清中HMWIg和LMWIg不是同一种物质[9]。

免疫学作业

一.红细胞的免疫功能: 1.增强吞噬作用 纳尔逊(Nelson)用肺炎球菌和梅毒螺旋体等进行体外实验,发现被相应抗体致敏的肺炎球菌或梅毒螺旋体,只有在含补体、红细胞及白细胞的混合物中,80%~95%能迅速被吞噬而从液相中消失;若缺少红细胞,则在较长时间内仅有少数被吞噬。1956年Nelson又将抗体调理过的肺炎球菌注入猴体内,获得的结果与体外实验相同,100%的肺炎球菌粘附于红细胞。粘附的复合物较悬浮于血浆中游离的复合物更易被吞噬。某些病毒在体内也能粘附于红细胞,从而被吞噬消灭。免疫粘附可以增强吞噬作用4~5倍。红细胞还能阻止癌细胞在循环中播散,因在外周血中癌细胞遇到红细胞比遇到白细胞的机会多500~1000倍。当癌细胞表面结合有抗体与补体时,则可通过红细胞表面的C3b受体,使癌细胞粘附于红细胞,故容易被吞噬细胞捕捉与吞噬,从而防止癌细胞的转移与扩散。 另外,红细胞还有吞噬细胞样的功能,在其细胞膜表面具有过氧化物酶,该酶是典型的溶酶体酶,它可起着巨噬细胞样的杀伤作用。 2.免疫粘附作用 免疫粘附是指抗原-抗体复合物与补体C3b结合后,可粘附于灵长目或非灵长目的红细胞与血小板上,这一现象统称为“血细胞免疫粘附作用”。红细胞之所以具有免疫粘附作用,是因其表面具有C3b受体。该受体为糖蛋白,分子量为205 000。红细胞上的C3b受体占血循环中C3b受体总数的95%以上。因此,血循环中的抗原-抗体复合物遇到红细胞比遇到白细胞的机会多500~1 000倍。所以,红细胞清除免疫复合物的特性是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所不及的。 梅多福(Medof)等的体外实验结果也支持上述推测。他们将抗原-抗体-补体复合物与人血细胞悬液混合并孵育,然后测定各类细胞结合免疫复合物的数量,结果发现红细胞结合了82.8%~84.8%的复合物,而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分别只结合了8.3%~15.2%和1.6%~5.8%的复合物。 3.防御感染 红细胞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免疫粘附后,不仅可以通过过氧化物酶对它们产生直接的杀伤作用,而且还可以促进吞噬细胞对它们的吞噬作用。因此,红细胞的免疫功能可以看作是机体抗感染免疫的因素之一。 4.其他功能 目前已知红细胞具有以下免疫功能: (1)识别携带抗原; (2)清除循环中免疫复合物; (3)增强T细胞依赖反应; (4)效应细胞样作用; (5)促进吞噬作用。而这些免疫功能的生理学基础即为红细胞免疫粘附作用。 人体免疫系统能识别、排除细菌或病毒及自身衰老变性成分等“异己物质”,使人体维持稳定的生理平衡。免疫系统有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类。红细胞的免疫功能,既不同于两者,但又有联系。红细胞是血液中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的主要工具,这是大多数人都知道的。但红细胞也有免疫功能,恐怕许多人还不了解。归纳起来,其免疫功能有3个特点:

环境胁迫对鱼免疫系统的影响综述

环境胁迫对鱼免疫系统的影响综述 林春江,马振华,杨义 大连水产学院 116023 E-mail:Yangyi0403@https://www.docsj.com/doc/f44661191.html, 摘要:环境胁迫(environmental stress)是指环境对鱼类所处的生存状态产生的压力,可以分为急性环境胁迫和慢性环境胁迫[1]。捉捞( handling)和干扰(disturbance)等引起急性环境胁迫,而水质逐渐恶化和高密度放养等造成慢性胁迫[2]。环境对鱼的各种刺激.即为环境胁迫因子(environment stress factor) 。这些因子可以是致死性的.也可以是亚致死性的并足以引起鱼体的应激反应(stress)。 关键词:环境胁迫鱼免疫系统 1、 引言: 环境胁迫(environmental stress)是指环境对鱼类所处的生存状态产生的压力,可以分为急性环境胁迫和慢性环境胁迫。鱼类免疫系统是鱼体执行免疫防御功能的机构,包括免疫组织及器官、免疫细胞和体液免疫因子三大类。它的主要功能是防御、自身稳定与免疫监督三个方面。鱼类在进行自身免疫保护时,主要行使特异性与非特异性两大免疫防御功能。 2、鱼类免疫系统的组织和器官 鱼类免疫器官,主要包括胸腺、肾脏和脾脏,粘膜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是重要的免疫组织。免疫细胞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淋巴细胞,主要是T.B淋巴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在免疫应答中起核心作用;一类是吞噬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各种粒细胞,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因子,包括抗体和多种非特异性的免疫因子(如补体、溶菌酶等[3]。 鱼类的免疫器官与组织主要包括:胸腺、肾、脾脏、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A)。它与哺乳动物在免疫器官组成上的主要区别在于没有骨髓和淋巴结。Ellis通过对鲑的研究发现胸腺是最旱形成的淋巴组织.其次是肾、脾脏。 2、1胸腺(thymus) 鱼类胸腺起源于胚胎发育的咽囊,在免疫组织的发生过程中最先获得成熟淋巴细胞,一般认为是鱼类的中枢免疫器官,鱼类胸腺在发育过程中与头肾逐渐靠拢,并伴随有明显的细胞迁移发生。胸腺位于鳃腔背后方,表面有一层上表细胞与咽腔相隔,有效地防止了抗原性 或非抗原性物质通过咽腔进入胸腺实质。鱼类胸腺可分为内区、中区和外区,其中内区和中区在组织结构上分别类似于高等脊椎动物胸腺的髓质和皮质。鱼类胸腺是由淋巴细胞、淋巴母细胞、浆母细胞、分泌样细胞以及游离间充质细胞(巨噬细胞、肌样细胞和肥大细胞等)

鱼类饲料适宜蛋白能量比研究进展

饲料博览2018年第10期Research Advances on the Optimal Dietary Protein-energy Ratio of Fish GAO Liuling,PAN Qing * (School of Marine Science,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42,China ) Abstract:The appropriate protein to energy ratio in fish feed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nutrition and feed,which is helpful for utilizing energy and protein,improving feed efficiency,saving feed cost as well as enhancing immune function,and meat quality in fish.In this paper,the research methods of dietary protein-energy ratio,its effects on physiology and growth of fish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on protien to energy ratio were reviewed,and the development of suitable dietary protein to energy ratio was prospected.Key words:fish;dietary;protein-energy ratio;influence factors 鱼类饲料适宜蛋白能量比研究进展 高柳玲,潘庆* (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广州510642) 收稿日期:2018-08-09 作者简介:高柳玲(1990-),女,广西梧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水产经济动物营养与饲料。*通讯作者 摘要:鱼类饲料中适宜的蛋白能量比是营养与饲料研究的重要内容,适宜的蛋白能量比既有利于鱼类对 饲料中能量与蛋白质的利用,提高饲料的效率,节约饲料成本,又利于增强免疫机能和抗病力,提高肉质品质。文章综述了饲料蛋白能量比的研究方法、对鱼类生理生长的影响及影响饲料蛋能比的因素等,并对鱼类饲料蛋能比发展作以展望。 关键词:鱼类;饲料;蛋白能量比;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S963;S963.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0084(2018)10-0016-06 饲料中蛋白质和能量的比例影响鱼类的摄食、 生长性能、体成分组成、饲料效率、成活率及肉品 质等。蛋白质因其在饲料成本中占比最大,常作为 第一重要的营养素被关注。能量是鱼类生长、发 育、繁殖、活动的第一需要,也是鱼类饲料定量的 基础。饲料蛋白能量水平不适宜,会抑制鱼类生 长,降低生存和繁殖能力,还会增加养殖成本,污 染养殖水体环境。当饲料能量相对蛋白含量不足 时,饲料蛋白质会被转化为能量维持鱼的生存而不是用于生长,浪费了宝贵的饲料蛋白质;反之,饲料能量过高会降低鱼的摄食量,减少最佳生长所必需的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的摄入,影响生长或造成体脂大量积累,导致过度肥胖,影响食用价值[1]。当能量需求满足时,过高的蛋白质会抑制鱼类生长,限制其他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增加氨氮排放,加剧养殖水环境污染[2]。保持平衡的饲料蛋白能量比,常需要配合适量的脂肪和糖类,以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起到蛋白质节约效应[3-5]。饲料中蛋白能量比的优化,是开发环保、高效配合饲料的重要考量因素。本文综述了鱼类 动物营养Animal Nutrition 16

鱼类疫苗的现状

鱼类疫苗的现状 鱼用疫苗是指能使鱼类产生自动免疫的生物制剂。如加以严格区分,鱼用疫苗可分为菌苗、疫苗和类毒素三类。菌苗是由细菌制备的,疫苗是由病毒制备的,类毒素则由外毒素 所制成。鱼用疫苗中,主要是菌苗和疫苗。按病原的活力来分,又可分为死苗和活苗。死 苗又称灭活疫苗。是将免疫性好的菌种和病毒种经人工大量培养后,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 将其杀死而制成。其特点是安全性能好,容易保存,但免疫性能不如活苗好,而且使用剂 量大,目前在生产上使用的主要是死苗。活苗又称弱毒疫苗。是用人工培养减弱的毒(菌)株或天然的弱毒苗株,经大量繁殖后制成。这种弱毒疫苗进入机体内后,仍能生长繁殖, 一段时间后,因其毒力弱,故很快便被机体的抵抗力所扑灭。机体通过这一斗争后,所获 得的免疫力比较坚强,免疫效果较灭活疫苗好,且使用剂量小,免疫产生快,免疫时间较长,这些是活苗的优点。但因是活的微生物制品,较难保存,容易失效是其缺点。新型疫苗,近年来,随着分子免疫学与基因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新一代鱼用疫苗的研究也从20世 纪90年代开始起步。目前,国外研究进展较快,主要有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DNA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与传统的疫苗相比,新型疫苗具有安全、高效、可大量生产等优点[1,2]。 1.亚单位疫苗亚单位疫苗是应用某些化学试剂裂解细菌或病毒,驱除病原微生物中有害成分和对激发机体保护性免疫无用的成分,保留其中一种或几种主要抗原成分所制成的一类疫苗。在兽医领域,已有禽流感的血凝素疫苗、口蹄疫VP1疫苗以及结核杆菌、布氏杆菌等核 糖体的亚单位疫苗[3]。在水产病防活领域,也有不少研究人员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如Kuzyk等[4]已研究了针对大马哈鱼败血症的亚单位疫苗;在我国,孙建和等[5]通过化学方法交联HEC毒素和多糖,在研制嗜水气单胞菌亚单位疫苗方面做了一定的尝试。与传统疫苗相比,亚单位疫苗有抗体出现早、滴度高、持续时间长等优点。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水产动物疾病的亚单位疫苗都处于实验室阶段,应用实践较少。 2.合成肽疫苗也称为表位疫苗或第三代疫苗,是应用人工方法设计、合成,或以基因工程 制备具有保护作用的类似天然抗原决定簇的小肽制成的一类疫苗。确定病原体的抗原决定 簇中使机体产生中和性抗体等保护性应答成分的氨基酸序列是设计合成肽疫苗的前提。在 鱼类杆状病毒中的G蛋白是一种重要的中和性抗原,由500 多个氨基酸组成,在杆状病毒的致病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6]。而针对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Winton等[7]发现,将 编码G蛋白的部分基因克隆入大肠杆菌或杀鲑气单胞菌的减毒株中表达,通过浸浴法免疫可 产生保护作用。也有试验发现,由大肠杆菌表达的纯化的IHNV 核蛋白基因的产物或体外根 据氨基酸序列合成的G蛋白不能在鱼体内诱导保护性免疫反应,而以包含IHNV的G蛋白细菌裂解产物免疫时,却可以明显提高鱼体对此病的免疫力。到目前为止,鱼用合成肽疫苗的研究 基本处于试验阶段,具体的作用机制、免疫途径以及免疫效果等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3.活载体疫苗这类疫苗以某种非致病性病毒或细菌(株)为载体来携带并表达其他致病性 病原与保护性免疫相关的抗原基因。用这种重组体作为活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时,病毒或细菌在其繁殖的细胞中产生外源蛋白,诱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Noonan等[8]将IHNV、病 毒性出血败血症病毒(VHSV)和IPNV的抗原表位基因—G蛋白基因转入杀鲑气单胞菌的无毒株

2020水产养殖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

2020水产养殖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 表 水产养殖学专业培养学生具有生物学、水产动植物养殖及水产动植物疾病诊断、防治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实践的基本技能,能从事水生动植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经济动植物的增养殖、疾病防治及相相关领域的科研、教学、技术服务及经营管理等工作。一起来了解一下水产养殖学专业大学排名吧! 水产养殖学专业 排名 高校名称 开此专业学校数 1中国海洋大学522上海海洋大学523华中农业大学524宁波大学525集美大学526广东海洋大学527西南大学528大连海洋大学529天津农学院5210海南大学5211河南师范大学5212南京农业大学5213扬州大学5214华南农业大学5215南昌大学5216湖南农业大学5217浙江海洋大学5218四川农业大学5219长江大学522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52 主要课程 一、二年级有大学英语、计算机、高等数学、生物化学、水生生物学、水化学、鱼类组织胚胎学等;三、四年级水产养殖方

向有鱼类学、鱼类生理学、池塘养殖学、藻类学、贝类学及其增养殖学、甲壳类及甲壳动物增养殖、水域生态学、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学、鱼类免疫学等;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方面有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饲料分析技术学、生物饵料培养学、分子生物学;水产医学方向有水产病原微生物学、水生动物病理学、水生生物解剖学、水产动物疾病防治学等;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和水域环境学的基本理论以及水产增养殖、渔业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生物学和化学实验教学、水产增养殖实践性环节、微型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水产经济动、植物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和病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包含几个方面: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现代生物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 3.掌握水产经济动植物的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和病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4.掌握主要养殖鱼类、甲壳类、藻类(可选择其中的2~3类)的人工育苗、育种和成体的集约化养殖等生产环节的技术关键;

免疫学综合实验_2014

鱼类免疫学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测定人的ABO血型,鱼的血清沉降抗体效价、白细胞的分离与鉴定、溶菌酶活性等实验的基本实践操作,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体会,进一步掌握鱼类免疫学的基本理论,熟悉常规免疫学实验基本操作。 二、实验材料 (1)实验材料:鲫 (2)实验工具:微量移液器、稀释棒(25μl)、载玻片、培养皿、离心管、注射器(2ml、5ml)、手术剪、酒精灯、显微镜、打孔器、大头针、恒温箱、冰箱、生理盐水、金黄色葡萄球菌、甲醇、吉姆萨染液、肝素钠、琼脂等。 三、实验准备 1、取两支离心管,一支加入少量肝素,使肝素钠浸润管壁,另一支不加。 2、在鲫两鳃之间剪断腹主动脉,头腹部向下,使血液滴入上述两试管,混匀,置于离心管板静置1小时备用。 四、实验项目 (一)ABO血型鉴定(玻片法) 原理:血型就是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在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膜上抗原分A和B两种抗原,而血清抗体分抗A和抗B两种抗体。A抗原加抗A抗体或B抗原加抗B抗体,则产生凝集现象。血型鉴定是将受试者的红细胞加入标准A型血清(含有抗B抗体)与标准B型血清(含有抗A抗体)中,观察有无凝集现象,从而测知受试者红细胞膜上有无A或/和B抗原。在ABO血型系统,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含A、B抗原而分为A、B、AB、O四型。

1.取双凹玻片一块,用干净纱布轻拭使之洁净,在玻片两端用腊笔标明A及B,并分别各滴入A及B标准血清一滴。 2.细胞悬液制备从指尖或耳垂取血一滴,加入含1ml生理盐水的小试管内,混匀,即得约5%红细胞悬液。采血时应注意先用75%酒精消毒指尖或耳垂。 3.用滴管吸取红细胞悬液,分别各滴一滴于玻片两端的血清上,注意勿使滴管与血清相接触。 4.竹签两头分别混合,搅匀。 5.10~30min后观察结果。如有凝集反应可见到呈红色点状或小片状凝集块浮起。先用肉眼看有无凝集现象,肉眼不易分辨时,则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如有凝集反应,可见红细胞聚集成团。 6.判断血型根据被试者红细胞是否被A,B型标准血清所凝集,判断其血型。

鱼类的免疫组织研究

鱼类的免疫组织研究 近几十年来,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世界渔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与此同时,高密度养殖模式也引起水产动物病害的频繁发生,并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作为主要水产养殖对象的鱼类,在其与病原和环境之问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要是靠其免疫系统来抵御外来病原生物的侵害,通过非特异性和特异性的免疫防御机制来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因此,对鱼类免疫系统的研究,不仅可以认识鱼体同病原问的作用方式,反映鱼类赖以生存的水环境的质量,还可用以研究脊椎动物免疫系统的进化规律。 1 免疫组织和器官 免疫组织和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定居和增殖以及产生免疫应 答的场所。鱼类与哺乳动物在免疫器官组成上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没有骨髓和淋巴结,头肾为其主要的造血器官。胸腺、肾脏和脾脏是鱼类最主要的免疫器官,黏膜淋巴组织(MALT)同样是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分。 1.1胸腺 鱼类胸腺为一成对器官,是位于鳃盖骨背连合外皮下的一对卵圆形淋巴组织,由与咽囊上皮结合在一起的原基发育而成。淡水鱼类免疫淋巴器官发育的研究结果表明:胸腺原基是最早形成的,其淋巴化即小淋巴细胞的出现也是最早的。海水鱼类胸腺原基的出现与淡水鱼类有所不同,出现最晚,而淋巴化最早。 鱼类胸腺淋巴细胞的起源是鱼类免疫学家们争论的焦点。关于胸腺的起源和淋巴细胞的分化有两种假说:一种假说认为胸腺起源于咽上皮,所有的淋巴细胞来自于胸腺,直接由胸腺上皮细胞转化而来;另一种假说提出胸腺起源于外源干细胞,即来自于其他部位的于细胞移植并定居于胸腺。胸腺细胞起源于外源干细胞这一观点在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已普遍接受。在鱼类,究竟是胸腺细胞控制头肾和脾脏分化,还是由头肾造血干细胞迁移到胸腺,控制胸腺的分化呢?据报道金头鲷胸腺与头肾之间有细胞桥,在发育过程中胸腺与头肾靠拢,与头肾相连,并伴有明显的细胞迁移。在罗非鱼、虹鳟鱼和鲽鱼也出现这种现象,因此认为头肾的淋巴细胞是从胸腺迁移来的。有报道切除1.5日龄褐菖鳜的胸腺导致头肾和脾内淋巴细胞减少。由此表明:胸腺细胞可能控制头肾和脾脏的分化。 鱼类胸腺可分为内区、中区和外区,其中内区和中区在组织结构上分别类似 于高等脊椎动物胸腺的髓质和皮质。硬骨鱼类胸腺中血管的排列结构与高等脊椎动物的十分相似,提示硬骨鱼类胸腺中同样可能存在形态学上的“血胸屏障”。鱼类胸腺是由淋巴细胞、淋巴母细胞、浆母细胞、分泌样细胞以及其他游离问充质细胞(巨噬细胞、肌样细胞和肥大细胞等)组成,它们分布于由网状上皮细胞形成的基质网孔中。在鲤鱼个体发育过程中,自受精4周以后,胸腺“皮质”比“髓质”出现更多的编程性死亡细胞,显示了“皮质”中胸腺细胞的连续选择。 鱼类的胸腺一般认为是鱼类的中枢免疫器官。一方面由于其在免疫组织的发 生过程中最先获得成熟淋巴细胞,并向血液和外周淋巴器官输送淋巴细胞。当将墨汁注射入鱼体时,迅速为血液、心脏、肾脏和脾脏中的吞噬细胞所吞噬,但胸腺组织内毫无进入,说明真骨鱼的胸腺可能具有选择性渗透作用的特殊血管内。白鲽鱼神经淋巴管中取出淋巴细胞,在体外加以放射性标记,再输入同一鱼体的

鱼类疾病学

水产动物疾病学 第一章绪论 1.1疾病定义:机体在一定病因损害下,由于内稳定紊乱而生命活动异常变化。 1.2疾病原因:物理—机械损伤 化学---水环境 生物---病原生物 遗传 人为---营养不良 1.3水产动物疾病的特点:发现病情难、早期诊断难、隔离难、用药难 1.4水产动物疾病综合防治措施:改善水环境、增强机体抗病力、控制和消灭病原菌、加强 饲养管理 第二章病原生物学基础 2.1基本概念 寄生物----小型:病毒、细菌、真菌、藻类、原虫 大型:蠕虫:单殖吸虫、复殖吸虫、绦虫、线虫、棘头虫 节肢动物 感染:病原生物在宿主体内与寄主防御机制相互作用,并引起一定的病理过程。 传染:引起感染的病原生物来自其他宿主的病原生物感染 流行病:病原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的宿主群体中快速传播,疾病大范围出现。 疾病流行三个环节:感染源、易感寄主、感染途径 预防原则:控制和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寄主 2.2病原病毒:非细胞形态生命,有核酸和蛋白质衣壳组成,专性细胞内寄生,只能在有 感受性的活细胞内增殖。 病毒致病作用:溶细胞作用、导致细胞凋亡、整合病毒基因组、导致细胞增殖与转化、形成包含体、改变细胞膜成分、免疫病理损伤(变态和炎症)病毒传播方式:水平传播、垂直传播;途径:飞沫、血液、唾液、粘液etc 病毒感染类型:急性、慢性、潜伏感染 2.3病原细菌: 细菌致病作用:黏附与定植、繁殖与扩散、抵抗寄主的防御技能、内外毒素 细菌感染途径:接触、创伤、消化道 败血症:是病原菌侵入血液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2.4病原真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大量孢子进行繁殖 真菌致病作用:黏附、局部机械刺激和炎症反应、异养时产生酶类损害机体细胞、产生真菌毒素 2.5寄生虫:包括原虫、蠕虫、节肢动物 终末寄主:被成虫或有性生殖期虫体所寄生的宿主 中间寄主:被幼虫或无性生殖期虫体所寄生的宿主 保虫寄主:在人类医学上,有些寄生虫除了成虫寄生于人体,还可以寄生其他动物,这些其他脊椎动物可以成为人类该寄生虫病的传染源。 寄生虫的感染方式:经口感染、经皮感染 寄生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体型、运动和消化器官消失、附着器官、生殖系统高度发达、

《海水养殖动物病害学》第三章教学基本内容与要求“免疫学原理在疾病诊断和防治中的应用”

《海水养殖动物病害学》第三章教学基本内容与要求“免疫学原理在疾病诊断和防治中的应用” 第三章免疫学原理在疾病诊断和防治中的应用 1.本章教学时间:6学时 2.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海水养殖动物免疫的基本概念、主要类型和特点,掌握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及其影响因素,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海水养殖动物疾病的免疫诊断、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 3.本章教学重点:海水养殖动物免疫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类型、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 性免疫对疾病发生的影响、免疫学方法在海水养殖动物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中有哪些应用。 4.本章教学难点:不同海水养殖动物的免疫特点及其与疾病发生的关系、海水养殖 动物疾病的免疫检测技术、各种鱼用疫苗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方法。 5.本章教学方法:由于该章的许多内容比较抽象,主要通过将人体免疫与海水养殖 动物的免疫进行对比讲解来提高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通过举例、提问和讨论等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6.本章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ar 7.本章课程引入方法:为什么正常人可以抵抗大多数疾病而白血病患者因很小的感 染却发生死亡?(因为白血病患者免疫系统被破坏);水产养殖动物在什么情况下健康而什么情况下患病?(海水养殖动物在其免疫系统不足以抵抗病原感染或环境危害时患病) 8.本章参考文献 (1)Sakai M., 1999.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fish immunostimulants. Aquaculture, 172:63-92. (2)Stolen, J.S., et al. Techniques in Fish Immunology. SOS Publications, NJ, 1990, 81- 86. (3)Takahashi Y, Kondo M, Itami T, et al. Enhancement of disease resistance against penaeid acute viraemia and induction of virus-inactivating activity in oral administration of Pantoea agglomerans lipopolysaccharide. Fish & Shellfish Immun, 2000, 10, 555-558. (4)Simko E, et al. Influences of Aeromonas salmonicida lipopoly-saccharide, prednisolone and water temperature on plasma protein composition in salmonids. J Fish Dis, 1999, 22, 91-100. (5)Ototake, M, et al. Prolonged immersion improves the effectiveness of dilute Vibrio vaccine for rainbow trout. Fish Pathol., 1999, 34(3):151-154. (6)杨先乐, 陈远新. 鱼用疫苗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水产学报, 1996, 20(2):159-167. (7)杨先乐. 鱼类免疫学研究进展. 水产学报, 1989, 13(3):271-284. (8)陈昌福, 纪国良. 草鱼对鱼害粘球菌类脂多糖的免疫反应. 淡水渔业, 1989,(4):3-5. (9)陈昌福,等. 不同方法提取的嗜水气单胞菌脂多糖对鳜免疫活性的比较.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9, 18(5).469-471. (10)周永灿, 潘金培. 贝类细胞和体液防疫机制研究进展. 水产学报, 1997,21(4):449-454. (11)周永灿, 等. 卵形鲳鲹致病嗜麦芽假单胞菌脂多糖疫苗的制备及其免疫效应研究.水产学

鱼的免疫系统

鱼类的免疫系统,兼具固有免疫应答和获得性免疫应答 摘要: 鱼类,作为第一批在Devonic时期里经过了适应辐射进化过的古脊椎动物,仍然还是最成功的,最多样化的脊椎动物群体。这类异构性群体的生物体既拥有固有免疫应答也表现出的获得性免疫应答。重要的是,鱼当中也存在哺乳动物免疫系统中的会有的同源免疫器官。然而,由于它们的结构简单,当病原体入侵时这种情况可能会对固有免疫应答能力的全效发挥产生限制性。我们将对鱼类获得的的这种比高等脊椎动物还要好的固有免疫应答进行讨论。 关键词: 固有免疫获得性免疫古脊椎动物鱼进化 引言 近期有个说法,假设海洋中有1029个原核生物细胞,它们主要负责海洋生物量。这类水生媒介不仅负责微生物的运输而且帮助微生物生长。因此,许多营养链的生产能力较低归咎于无处不在的异样菌对海洋中生物碳和病毒70%的利用率,这也可能解释了水生栖息地中有1010个细胞/L。 这种自动催化功能的适应性是一个协同进化的过程,这种适应性避免了免疫系统当中微生物数量间竞争,也避免了微生物的致病性的竞争。虽然大多数无脊椎动物同种识别的效应机制我们都不清楚,最近在相对免疫应激方面的研究却强调了两种普通模式:(a)防御性信号通路的保护与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关,(b)对脊椎动物获得性免疫的制约。 据悉,进化机制作用于现有的物质资源,但又仅限于一些存在在环境中有效的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动物从小个体发展到到大个体,从在环境中少数隔离发展到高度隔离群体,从对环境条件的高度依赖发展到高程度的自我调节系统。因此,日益丰富的内部环境越来越多的被创建。鱼类的免疫系统受特殊环境条件的制约,也同时受它们变温性的制约。大多数致病菌是投机性微生物,往往出现在水生微生物菌群中。分支杆菌属的肾杆菌y是非常罕见的强制性病原体,但是它们的毒性主要取决于一些环境因素如热量,离子和渗透压的变化,铁和氧可用性,污染物,富营养化等等。在鱼类中,它们的免疫活性主要赖以自身体重而不是其年龄,主要归咎于它们对免疫活性细胞的少数需求。因此,我们知道一些仔稚鱼具备处理抗原的能力,即使它们仍在依靠卵黄资源时。 固有免疫系统 超过98%的多细胞微生物能维持他们自身的健全归咎于一种固有免疫系统,这种免疫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