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鱼类免疫应答机制研究进展

鱼类免疫应答机制研究进展

鱼类免疫应答机制研究进展
鱼类免疫应答机制研究进展

免疫应答.

免疫应答 一、填空题 1.细胞免疫效应作用的两种基本形式是_______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__________?介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 2.细胞免疫效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中初次免疫应答的潜伏期________,效价________,持续时间__ ______,抗体以________为主。 4.在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中再次免疫应答的潜伏期________,效价________,持续时间________,抗体以________为主。 5.特异性细胞免疫是指________细胞产生的免疫效应,包括_______细胞的直接杀伤和________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发挥的免疫作用。 6.T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主要作用,一方面是参与________免疫应答,?另一方面是参与________免疫应答。前者由________细胞来完成,后者由?________?细胞和?________细胞来完成。 7. 免疫应答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阶段, ________阶段和________阶段。 8. TD-Ag需要有_______细胞、________细胞和________细胞的协作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9. B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BCR)是_____,它与抗原结合的特异性和该B细胞受抗原刺激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抗体特异性________。 10. Th细胞激活需双信号,其中信号1是由TCR与____________结合产生的,信号2是______________信号,如CD28与B7相互作用产生,B 细胞激活也需双信号,其中信号1?是由_______与抗原结合产生,信号2是由B细胞表面的___________与激活的T细胞表面的CD40L结合产生。 11. CD4+T细胞能分泌淋巴因子,其中在介导DTH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免疫应答可分为B细胞介导的和T细胞介导的两种类型。 13.抗原只诱导体液免疫应答。 14.抗原既诱导细胞免疫和又诱导体液免疫应答。 15.免疫应答发生的主要场所是、等外周免疫器官。 16.参与细胞免疫应答的细胞主要有,和。 17.T细胞应答的效应细胞是和。 18.T细胞双识别指的是、。 19.M 与Th细胞相互作用受限制性,Tc与靶细胞相互作用受限制性。 20.刺激T细胞转化的丝裂原是和。 21.T细胞的生长因子是。 22.IL-1主要由细胞产生。

鱼类粘膜免疫机制

水产动物免疫学—鱼类粘膜免疫 1 粘膜免疫系统的非特异性免疫 鱼类的非特异性免疫,如通过一些非特异性的溶菌酶、蛋白酶及呼吸暴发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等来杀灭入侵微生物,是鱼类相当重要的防御机制之一.研究表明,粘膜免疫系统也存在这些非特异性的免疫机制.通过对鱼的皮肤和粘液抽提物进行研究,发现其中具有一些非特异性的抗细菌、真菌的物质[15] ,这些物质对病原的作用具有广谱性.对皮肤粘液与寄生虫感染的关系研究发现,虹鳟鳍条和皮肤 粘液细胞密度与三代虫感染强度呈负相关,并认为粘液中的溶菌酶、蛋白酶、免疫球蛋白及C3补体对寄生虫的感染都有影响.鱼类鳃和肠道的吞噬细胞都存在活性氧自由基(O·-2 )鳃上的吞噬细胞具有吞噬活性,但是从其O·-2活性看,其呼吸暴发( respiratory burst ) 强度不如头肾白细胞.而对肠道巨嗜细胞的呼吸暴发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虹鳟后肠巨嗜细胞对PMA 刺激后的化学发光反应(chemiluminescence response) 强度明显比前肠细胞强,这种差别并不是因为 巨嗜细胞在前、后肠中数量上的明显差别,而是两个部位的巨嗜细胞细胞反应强度不相同.此外,大剂量的维生素E 可以增强鱼类肠道白细胞的吞噬活性,这可能与维生素E 能增强吞噬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鱼类的嗜曙红粒细胞 (eosinophilic granule cells ,EGCs)在非特异性免疫中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Flano等发现虹鳟鱼体外培养的鳃在受到细菌刺激时,EGCs数量增加,并推测EGCs 是由局部的前体细胞分化而来.Holland等[16]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在体外培养的鳃受到LPS 和人重组TNFα刺激时,EGCs的数量有显著的增加,并且还发现鱼体受急性应激(acute stress )和慢性应激(chronicstress)时,EGCs 的数量也会 增加,这些现象类似于哺乳动物肥大细胞应激时的反应机制.另外鱼类皮肤、鳃 及肠道的EGCs与哺乳动物肥大细胞有类似的细胞酶活性(如磷酸酶,非特异性脂 酶等) ,并在P物质(substance P,SP)、辣椒素等物质的刺激下发生去颗粒化,因而一般认为鱼类的EGCs 细胞与哺乳动物肥大细胞是同源的. 2 粘膜免疫系统的特异性免疫 在哺乳动物中,当抗原接触粘膜时, 可以引起局部的免疫应答,并分泌特异性的IgA 抗体.成特异性免疫应答.最初, 研究表明口服和肠道灌注的方法进行免疫 都可以引起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而且口服疫苗可以使鱼体产生不依赖于血清抗体的粘膜抗体.近十年来,围绕这一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越来越多的学

第六章免疫应答

第六章免疫应答 第一节免疫应答的概述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是抗原性物质激发免疫系统发生的一种生理性排异过程,即免疫细胞受抗原刺激后活化、分化及产生免疫效应的过程。 一、免疫应答的类型 免疫应答是由多种细胞和分子协同完成的。根据介导应答的主要免疫细胞及效应机制不同可将其分为T 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和 B 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免疫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可被诱导活化,表现排异效应,但也可发生特异性不应答现象即免疫耐受(immune tolerance)。据此将免疫应答分为正免疫应答和负免疫应答。在生理情况下,机体通过对异己抗原的正应答和对自身组织成分的负应答发挥免疫保护作用,但在异常情况下,无论正应答还是负应答都会使机体发生病理改变。见表6-1 表6-1 免疫应答的类型 二、免疫应答的过程 免疫应答过程极为复杂。为叙述方便,人为地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即抗原提呈与识别阶段,免疫细胞活化、增殖、分化阶段和效应阶段。 (一)抗原提呈与识别阶段 指抗原提呈细胞(APC)提呈抗原和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抗原阶段。

在此阶段,APC 通过吞噬、吞饮或受体(IgGFcR 、C3bR)介导的胞吞作用,摄取、处理、加工抗原,使之与MHC 分子结合成抗原肽:MHC 分子复合物,表达于细胞表面,然后由MHC 分子将抗原提呈给T 细胞。T 细胞通过其表面的抗原受体TCR 识别表达在APC 和靶细胞上的抗原肽:MHC 分子, B 细胞通过其表面受体BCR 识别游离抗原,进而启动活化。 (二)免疫细胞活化、增殖、分化阶段 指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受相应抗原刺激后活化、增殖、分化的阶段。 此阶段包括T 、 B 细胞膜受体的交联、活化信号的转导、细胞增殖与分化以及生物活性介质的合成与释放等。在此阶段,T 、 B 细胞经活化、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即效应(致敏)T 细胞和浆细胞。也有部分细胞中途停止分化形成记忆细胞(Tm 或Bm)。记忆细胞遇相同抗原再次刺激后可迅速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发挥效应作用。 (三)效应阶段 是效应细胞产生和分泌效应分子;效应细胞及效应分子发挥效应作用的阶段。 此阶段包括浆细胞产生、分泌抗体,效应T 细胞释放淋巴因子;效应T 细胞(CTL)和效应分子(抗体和淋巴因子)发挥对异己细胞或分子的排斥与清除作用。在此阶段,除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外,还必须有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和分子的参与。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和分子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机体的排异功能。 三、免疫应答的特点 免疫应答的主要特点包括排异性、特异性、记忆性和放大性。 (一)排异性 免疫应答的本质就是排异性。机体的免疫系统能识别自身成分和异己成分,对自身成分不发生排斥反应,但对异己成分具有排斥和清除的作用。这就是免疫应答的排异性。 (二)特异性

鱼类粘膜免疫系统

鱼类粘膜免疫系统 真骨鱼类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mucosa2associatedlymphoid tissues) 主要包括肠道、皮肤和鳃, 这些暴露于外环境的组织及其表面的粘液构成了抵御病原入侵的第一道屏障[6].这些组织中分布有各种免疫细胞,使其具有独立完成局部免疫应答的功能[7]. 1. 1 肠道 鱼类的肠道粘膜层可分为两层: 肠上皮层( laminaepithelialis) 和肠固有层(lamina propria) [7,8].粘膜层中分布有粒细胞、巨嗜细胞等白细胞,主要存在于肠道皱褶的固有层,而上皮层中较少[9].鱼类肠道虽然没有类似哺乳动物Peyer 氏淋巴集结,但是还有着相当数量的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肠道的中后部.根据它们的位置, 可以分为肠道固有层淋巴细胞(lamina propria lymphocytes ,LPLs )和上皮内淋巴细胞(intraepithelial lymphocytes ,IELs).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发现,后肠中的Ig+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固有层,上皮层中的淋巴细胞则大多是Ig-细胞[10]也有报道在中肠上皮层有Ig+细胞的分布.Ig-的细胞一般被认为是T细胞,Abelli等[11]应用胸腺细胞的单抗检测肠道淋巴细胞,也证实T细胞主要分布于肠道上皮层.McMillan 和Secombes[9]发现,肠上皮层细胞淋巴细胞对肿瘤靶细胞具有类似T细胞的细胞毒性,这个结果与T、B淋巴细胞在肠道中的分布情况相吻合. 1. 2 皮肤 鱼类的皮肤表皮主要由上皮细胞组成,其间分布有粘液细胞和囊状细胞,另外还证实,皮肤表皮还存在抗体分泌细胞. 1. 3 鳃 鳃组织的细胞主要由大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巨嗜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杯状细胞、泌氯细胞(chloride cells) 、上皮细胞等构成.鳃上淋巴细胞和巨嗜细胞基础[13].通过检测这些细胞内酶的活性, 结果表明部分粒细胞及巨嗜细胞具有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及非特异性脂酶的活性,类似于外周血免疫细胞的酶活性特点[12].进一步研究表明鱼类鳃上的细胞能产生和分泌一种化学趋化物质(chemoattractants ) ,能引起白细胞向鳃的局部迁移;而鳃上的白细胞迁移活性远远低于头肾白细胞,这种现象与肠道白细胞类似,意味着白细胞迁移到粘膜组织后,就对趋化物质不敏感了,因而驻留在粘膜组织.从鳃淋巴细胞对

免疫应答(免疫学)

免疫应答(免疫学) 同学们应重点掌握:1.基本概念 2.固有性免疫应答 3.获得性免疫应答 4.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5.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1.免疫应答的基本概念 (1)免疫应答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淋巴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分子,发生活化、增生、分化或无能、凋亡,进而表现出一定的生物学效用的全过程。免疫应答最基本的生物学意义是识别自己或非己,清除体内的抗原性物质,以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2)免疫应答可分为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 固有免疫应答:是在机体遇到疾病原时,迅速发动的具有重要防御作用的、抗原非特异性的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又称获得性免疫应答,是机体在接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针对特异性抗原的免疫应答。 可分为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和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3)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①识别阶段;②活化阶段;③效应阶段。另外,免疫引答发生的部位是在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中。 2.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1)B细胞对胸腺依赖性抗原(TD抗原)的免疫应答:B细胞通过BCR对胸腺依赖性抗原进行特异性识别结合,由BCR与组成BCR复合物的Igα和Igβ把B细胞激活的第一信号转入细胞内;对胸腺依赖的抗原诱导的B细胞免疫应答必须有Th细胞的参与。 (2)B细胞对非胸腺依赖性抗原(TI抗原)的免疫应答:某些细菌的多糖、多聚蛋白质及脂多糖等在不需要抗原特异性T细胞辅助的情况下可直接激活未致敏B细胞,这类抗原称为胸腺非依赖性抗原。它包括了TI-1抗原诱导的免疫应答和TI-2抗原诱导的免疫应答。 (3)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在人类个体的发育过程中,胎儿在胚胎晚期首先合成IgM类免疫球蛋白,在出生后3个月。人体开始合成IgG,4~6个月开始合成IgA。免疫应答可以分为: 初次免疫应答:是机体第一次接触某一抗原物质所发生的免疫应答。其特点是:产生抗体的潜伏期长,产生的抗体滴度低,维持的时间短且多为亲和力较低的IgM。 再次免疫应答:机体第二次接触同样的抗原而发生的免疫应答。其特点是:产生抗体的潜伏期短,产生的抗体滴度高,维持的时间长且多为高亲和性IgG等其他类抗体。 免疫记忆:是指机体再次免疫应答在速度、强度及持续时间等方面不同于初次免疫应答的现象。 记忆性淋巴细胞:介导再次免疫应答的淋巴细胞被称为记忆性淋巴细胞。 (4)抗体的效应 ①阻断、中和作用;②调理作用;③裂解细胞作用;④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⑤引发Ⅰ、Ⅱ、Ⅲ型变态反应。 3.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它分为由CD4+Th细胞介导和由CD8+Tc细胞介导。 (1)CD4+ Th1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T细胞的活化需要两个激活信号。T细胞的第一个激活信号主要来自TCR与MHC分子-抗原肽复合物的特异性结合。第二个信号又称为协同刺激信号,由APC表面和T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相互作用所提供。 (2)CD8+CTL介导的免疫应答:体内的CD8+CTL以非活化的前体细胞形式存在,需经抗原激活并在CD4+Th细胞辅助下分化为效应性CD8+ CTL,CD8+CTL活化也需要双信号。穿孔素也称成孔蛋白,存在于静止CD8+ CTL的胞浆颗粒中。 (3)细胞免疫表现的免疫效应:

鱼类免疫系统

鱼类免疫系统概述 1 基本概念 鱼类免疫系统是鱼体执行免疫防御功能的机构,包括免疫组织、免疫细胞和体液免疫因子三大类。免疫组织和细胞是鱼类防御系统的基础,是鱼体抵御病原入侵的最初防线。体液免疫因子作为免疫应答的效应分子对病原具有直接的防御作用。 鱼类免疫系统类似于高等哺乳动物。分为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和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两个阶段。前者基本等同于固有免疫应答反应(innate immune response),后者基本等同于适应性免疫应答反应(acquired immune response)。 2 免疫组织和器官 免疫组织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定居和增殖以及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鱼类主要的免疫器官有胸腺(thymus)、肾脏(kidney)和脾脏(spleen) 和粘膜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在免疫器官组成上与哺乳动物相比,鱼类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没有骨髓和淋巴结。 2.1胸腺(thymus) 鱼类中枢免疫器官,由淋巴细胞,淋巴母细胞,浆母细胞,分泌样细胞以及其他游离间充质细胞(巨噬细胞,肌样细胞,肥大细胞等)组成,分布于由网状上皮细胞形成的基质网孔内。胸腺是T细胞源,主要承担细胞免疫功能。硬骨鱼类胸腺中存在形态学上的“血胸屏障”,与高等脊椎动物相似。 2.2肾脏(kidney) 分头肾(Pronephros)、中肾(Mesonephros)和后肾(Opisthonephros)三部分。头肾是鱼类继胸腺之后第二个发育的免疫器官,同时具有造血功能。后肾在造血及免疫方面亦有一定作用。硬骨鱼类头肾具有类似哺乳动物中枢免疫器官及外周免疫器官的双重功能。在不依赖抗原刺激是头肾可以产生红细胞和B淋巴细胞等细胞,是免疫细胞的发源地,相当于哺乳动物的骨髓;在受抗原刺激后,头肾和后肾造血实质细胞出现增生,而且存在抗体产生细胞,表明头肾是硬骨鱼类重

高中生物第十章免疫应答

第十章免疫应答 Chapter 10Immune Response 第一部分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目的要求 ·掌握:免疫应答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T、B细胞活化的双信号要求,T细胞应答的主要效应机制,B细胞对TD抗原的识别,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熟悉: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内源性与外源性抗原加工提呈的基本过程,免疫应答调节的基本内容;了解:黏膜免疫应答,T、B细胞活化信号转导的基本过程。 二、教学内容 1.固有性免疫应答的概念、组成及特点,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类型、发生的部位及基 本过程。 2.抗原的加工与提呈:内源性及外源性抗原的加工提呈途径。 3.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T细胞的活化、增殖与分化,T细胞 应答的效应;NK T细胞和γδ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4.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B细胞对TD抗原和TI抗原的免疫应答,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5.T、B细胞活化的信号转导:抗原识别信号的转导过程,第二信号的转导过程。 6.黏膜免疫应答:黏膜免疫感应部位与效应部位,分泌性IgA及其转运。 7.免疫应答的调节:抗原、抗体和补体成分的调节,抑制性受体及信号转导水平的调节,凋亡对免疫应答的负反馈调节,免疫细胞间的调节,独特型网络的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应答的调节。 第二部分测试题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 1.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都带有 A.抗原受体 B.SmIg C.SRBC受体 D.丝裂原受体 E.MHC分子 2.Th细胞对B细胞的辅助作用不包括 A.使B细胞增殖 B.使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 C.使记忆性B细胞形成 D.使Ig轻链V、J基因片段连接 E.使抗体产生类别转换 3.高亲和力IL-2受体存在于 A.活化的巨噬细胞表面 B.初始Tc细胞表面 C.静止的巨噬细胞表面 D.活化Th细胞表面 E.初始Th细胞表面 4.下列哪些分子组合可产生协同刺激信号 A. CD28—B7 B. MHC—Ag—TCR C. MHCⅡ—CD4 D. SmIg—Ag E. MHC I—CD8 5.下列哪种分子不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A.C9 B.C3b C.IL-2 D.IgG E.IgA 6.CD4+T细胞活化增殖过程中、提供第一和第二信号的细胞 A.APC B.CD8+ T细胞C.巨噬细胞D.DC细胞E.NK细胞 7. 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由哪种细胞提供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 A. DC细胞 B. Th细胞 C..巨噬细胞 D. NK细胞 E.Tc 细胞 8.下列哪一病理过程与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无关 A.移植排斥反应 B.胞内菌感染 C.接触性皮炎 D.血型不合的溶血反应 E.肺结核空洞的形成

鱼类免疫研究

鱼类免疫研究 1.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简称Ig)是指存在于人和动物血液(血清)组织液及其他外分泌液中的一类具有相似结构的球蛋白。依据化学结构和抗原性差异,免疫球蛋白可分为IgG,IgM,IgA,IgE和IgD。[1]免疫球蛋白在免疫防御中起一定的作用。对它的研究既有助于人们对高等动物Ig的个体发生及系统发育的理解;又在鱼类免疫和鱼病防治方面有重要意义。鱼类对抗原刺激可以产生免疫应答,形成抗体。对各种鱼类的研究表明,鱼的免疫球蛋白主要是19S型,相当于人的IgM,是系统发育中最原始的免疫球蛋白。近年来,发现鱼的免疫球蛋白有同种异型,存在有IgD,并有膜型和分泌型两种形式。[1]现就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2鱼类血清Ig 在真骨鱼类血清中,目前多数人认为只存在1种Ig,类似于哺乳动物的IgM,它由2条轻链(L链)和2条重链(H链)所组成的单体通过连接链“J”将4个单体连接成一个四聚体[2]。在沟鲇、大鲮鲆、鲤和羊头鲷血清中皆发现血清Ig是四聚体,分子量700~800kD(1=1000Dalton),H链的分子量约为70kD[3-5],也存在78kD(大鲮鲆)和45kD(羊头鲷)2种异型;L链的分子量约为19kD,但也存在25kD(鲤)、27kD(大鲮鲆)和22kD、24kD、26kD5种异型(羊头鲷)[6]。但也有人认为真骨鱼类血清中存在着2种以上的Ig,Trump等人[7]发现鲫血清中存在着抗原性和电泳图谱各不相同的2种Ig。 软骨鱼类血清中Ig软骨鱼类的血清中目前发现有2种Ig,大的Ig分子与人的IgM相似(分子量为900kD,19S);小的Ig分子与人IgG类似(分子量为150kD,7S);Clem等[8]发现鲨鱼、角鲨和沙洲鲨血清Ig具有19S的五聚体和7S的单聚体2种形式。这2种Ig皆由同一类L链和H链组成。从斑鳐的血清中也分离出2种Ig;高分子量免疫球蛋白(HWMIg)和低分子量免疫球蛋白(LWMIg)。HWMIg 为五聚体,分子量为840kD,沉降系数为18S;被认为是斑鳐的IgM,其H链分子量为70kD。LMWIg分子量为320kD,沉降系数是8.9S。它是由2个分子量为150kD的单体通过非共价键聚合而成,它的H链分子量为45~50kD,比HMWIg的H链的小,并且HMW和LMWIg的H链皆有自己的特异性抗原决定簇。说明斑鳐的血清中HMWIg和LMWIg不是同一种物质[9]。

环境胁迫对鱼免疫系统的影响综述

环境胁迫对鱼免疫系统的影响综述 林春江,马振华,杨义 大连水产学院 116023 E-mail:Yangyi0403@https://www.docsj.com/doc/e716048586.html, 摘要:环境胁迫(environmental stress)是指环境对鱼类所处的生存状态产生的压力,可以分为急性环境胁迫和慢性环境胁迫[1]。捉捞( handling)和干扰(disturbance)等引起急性环境胁迫,而水质逐渐恶化和高密度放养等造成慢性胁迫[2]。环境对鱼的各种刺激.即为环境胁迫因子(environment stress factor) 。这些因子可以是致死性的.也可以是亚致死性的并足以引起鱼体的应激反应(stress)。 关键词:环境胁迫鱼免疫系统 1、 引言: 环境胁迫(environmental stress)是指环境对鱼类所处的生存状态产生的压力,可以分为急性环境胁迫和慢性环境胁迫。鱼类免疫系统是鱼体执行免疫防御功能的机构,包括免疫组织及器官、免疫细胞和体液免疫因子三大类。它的主要功能是防御、自身稳定与免疫监督三个方面。鱼类在进行自身免疫保护时,主要行使特异性与非特异性两大免疫防御功能。 2、鱼类免疫系统的组织和器官 鱼类免疫器官,主要包括胸腺、肾脏和脾脏,粘膜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是重要的免疫组织。免疫细胞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淋巴细胞,主要是T.B淋巴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在免疫应答中起核心作用;一类是吞噬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各种粒细胞,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因子,包括抗体和多种非特异性的免疫因子(如补体、溶菌酶等[3]。 鱼类的免疫器官与组织主要包括:胸腺、肾、脾脏、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A)。它与哺乳动物在免疫器官组成上的主要区别在于没有骨髓和淋巴结。Ellis通过对鲑的研究发现胸腺是最旱形成的淋巴组织.其次是肾、脾脏。 2、1胸腺(thymus) 鱼类胸腺起源于胚胎发育的咽囊,在免疫组织的发生过程中最先获得成熟淋巴细胞,一般认为是鱼类的中枢免疫器官,鱼类胸腺在发育过程中与头肾逐渐靠拢,并伴随有明显的细胞迁移发生。胸腺位于鳃腔背后方,表面有一层上表细胞与咽腔相隔,有效地防止了抗原性 或非抗原性物质通过咽腔进入胸腺实质。鱼类胸腺可分为内区、中区和外区,其中内区和中区在组织结构上分别类似于高等脊椎动物胸腺的髓质和皮质。鱼类胸腺是由淋巴细胞、淋巴母细胞、浆母细胞、分泌样细胞以及游离间充质细胞(巨噬细胞、肌样细胞和肥大细胞等)

鱼类疫苗的现状

鱼类疫苗的现状 鱼用疫苗是指能使鱼类产生自动免疫的生物制剂。如加以严格区分,鱼用疫苗可分为菌苗、疫苗和类毒素三类。菌苗是由细菌制备的,疫苗是由病毒制备的,类毒素则由外毒素 所制成。鱼用疫苗中,主要是菌苗和疫苗。按病原的活力来分,又可分为死苗和活苗。死 苗又称灭活疫苗。是将免疫性好的菌种和病毒种经人工大量培养后,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 将其杀死而制成。其特点是安全性能好,容易保存,但免疫性能不如活苗好,而且使用剂 量大,目前在生产上使用的主要是死苗。活苗又称弱毒疫苗。是用人工培养减弱的毒(菌)株或天然的弱毒苗株,经大量繁殖后制成。这种弱毒疫苗进入机体内后,仍能生长繁殖, 一段时间后,因其毒力弱,故很快便被机体的抵抗力所扑灭。机体通过这一斗争后,所获 得的免疫力比较坚强,免疫效果较灭活疫苗好,且使用剂量小,免疫产生快,免疫时间较长,这些是活苗的优点。但因是活的微生物制品,较难保存,容易失效是其缺点。新型疫苗,近年来,随着分子免疫学与基因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新一代鱼用疫苗的研究也从20世 纪90年代开始起步。目前,国外研究进展较快,主要有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DNA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与传统的疫苗相比,新型疫苗具有安全、高效、可大量生产等优点[1,2]。 1.亚单位疫苗亚单位疫苗是应用某些化学试剂裂解细菌或病毒,驱除病原微生物中有害成分和对激发机体保护性免疫无用的成分,保留其中一种或几种主要抗原成分所制成的一类疫苗。在兽医领域,已有禽流感的血凝素疫苗、口蹄疫VP1疫苗以及结核杆菌、布氏杆菌等核 糖体的亚单位疫苗[3]。在水产病防活领域,也有不少研究人员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如Kuzyk等[4]已研究了针对大马哈鱼败血症的亚单位疫苗;在我国,孙建和等[5]通过化学方法交联HEC毒素和多糖,在研制嗜水气单胞菌亚单位疫苗方面做了一定的尝试。与传统疫苗相比,亚单位疫苗有抗体出现早、滴度高、持续时间长等优点。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水产动物疾病的亚单位疫苗都处于实验室阶段,应用实践较少。 2.合成肽疫苗也称为表位疫苗或第三代疫苗,是应用人工方法设计、合成,或以基因工程 制备具有保护作用的类似天然抗原决定簇的小肽制成的一类疫苗。确定病原体的抗原决定 簇中使机体产生中和性抗体等保护性应答成分的氨基酸序列是设计合成肽疫苗的前提。在 鱼类杆状病毒中的G蛋白是一种重要的中和性抗原,由500 多个氨基酸组成,在杆状病毒的致病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6]。而针对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Winton等[7]发现,将 编码G蛋白的部分基因克隆入大肠杆菌或杀鲑气单胞菌的减毒株中表达,通过浸浴法免疫可 产生保护作用。也有试验发现,由大肠杆菌表达的纯化的IHNV 核蛋白基因的产物或体外根 据氨基酸序列合成的G蛋白不能在鱼体内诱导保护性免疫反应,而以包含IHNV的G蛋白细菌裂解产物免疫时,却可以明显提高鱼体对此病的免疫力。到目前为止,鱼用合成肽疫苗的研究 基本处于试验阶段,具体的作用机制、免疫途径以及免疫效果等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3.活载体疫苗这类疫苗以某种非致病性病毒或细菌(株)为载体来携带并表达其他致病性 病原与保护性免疫相关的抗原基因。用这种重组体作为活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时,病毒或细菌在其繁殖的细胞中产生外源蛋白,诱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Noonan等[8]将IHNV、病 毒性出血败血症病毒(VHSV)和IPNV的抗原表位基因—G蛋白基因转入杀鲑气单胞菌的无毒株

简单的免疫应答

简单的免疫应答 接吻是件美妙的事情,大家在这个时候通常不会想到自己正在与细菌接触。细菌的数目可能比较少,也可能比较多,这取决于很多因素,如亲吻的深度、是否用过有抗菌作用的漱口水等。接吻时,一接触到细菌,免疫系统就开始对这一行为做出反应了。 不断在体内巡逻寻找异常情况的巨噬细胞会迅速赶到现场,它们能够识别某些感冒病毒和其他一些被抗体贴上了标签的致病微生物。巨噬细胞找到攻击目标后立刻开始吞噬这些微生物,巨噬细胞内的有毒物质也参与了这场战斗。一部分巨噬细胞消化掉它们吞噬的微生物后,就壮烈牺牲了。也就是说,我们每次吞咽都会使一些巨噬细胞战死沙场,和入侵的微生物同归于尽了解以上知识后大家可以加我V: jinshanlin188 就可以获得免费领取杜邦益生菌资格。 很快,所有可能侵害人体的微生物都被不同的白细胞杀死。剩下的巨噬细胞看到敌人都被杀死了,就安静下来,继续在体内巡逻,寻找下一处有危险的地方。你可能从来都没有注意到这些事情,但是它们时刻都在发生着。正是由于免疫系统的正常工作,我们才不那么容易患上感冒。 炎症对抗感染 设想你和朋友在郊外野餐,擦桌子时你的手指不小心被一个生锈的铁钉划伤了。通常情况下,你会把伤口清洗干净,缠上绷带,然后就不再管它了。但是,对于你的身体来说,这个伤口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妥善处理,或者免疫系统不够强大,手指就会变得红肿,又热又痛,很可能会引起发烧的症状,接下来症状越来越严重……

这个生锈的铁钉在刺穿皮肤的一刹那就给人体带来了大量细菌,而且这些细菌不仅仅来自铁钉,还有一些是生活在皮肤表面的葡萄球菌,这种细菌是引起疖子、麦粒肿、脓疱病等多种皮肤感染的罪魁祸首。 皮肤能够产生一些抗菌物质,保护人体不受有害微生物的侵袭,但是这些物质对葡萄球菌的作用较弱。人体的皮肤表面都有少量葡萄球菌,它们通常不能通过皮肤这个屏障进入体内。但是一旦皮肤受到损伤,屏障就出现了漏洞,伤口处的葡萄球菌就会抓住这个机会进入体内。 手指被铁钉划伤时,在体内巡逻的巨噬细胞率先赶到伤口处。受伤的皮肤会合成某种物质,向免疫系统发出警报,召唤更多的巨噬细胞聚集到伤口处。巨噬细胞侦察到伤口处的微生物后,就开始努力吞噬那些有害的微生物。 但是葡萄球菌非常顽强,它们中的一部分不仅能在免疫系统发动的初次战斗中幸存下来,而且可以分裂增殖。免疫系统意识到巨噬细胞战败了,于是把它们召唤回血液中。在伤口处,随着血流增加,周围组织开始肿胀发热,这个过程被称为炎症。炎症反应的主要工作是将更多的白细胞召集到战场上,所以它在免疫应答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伤亡人员(被杀死的微生物和战死沙场的白细胞)堆积在一起,形成了浓稠的黄色液体,这就是“脓”。 葡萄球菌最终还是被巨噬细胞镇压并清除了。但是战斗还没有结束,锈铁钉上的另一种微生物——破伤风杆菌,不能被巨噬细胞杀死,它进入体内后不断分裂增殖,并分泌出可以引起机体损伤的毒素。 要对抗这个顽固的入侵者,就需要一个战斗力更强、更有针对性的战略部署。这需要英明的领导以及更有效的武器与之作战。我们之前说的都是一些小冲突,下面一场大战即将开始。

鱼类的免疫组织研究

鱼类的免疫组织研究 近几十年来,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世界渔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与此同时,高密度养殖模式也引起水产动物病害的频繁发生,并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作为主要水产养殖对象的鱼类,在其与病原和环境之问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要是靠其免疫系统来抵御外来病原生物的侵害,通过非特异性和特异性的免疫防御机制来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因此,对鱼类免疫系统的研究,不仅可以认识鱼体同病原问的作用方式,反映鱼类赖以生存的水环境的质量,还可用以研究脊椎动物免疫系统的进化规律。 1 免疫组织和器官 免疫组织和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定居和增殖以及产生免疫应 答的场所。鱼类与哺乳动物在免疫器官组成上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没有骨髓和淋巴结,头肾为其主要的造血器官。胸腺、肾脏和脾脏是鱼类最主要的免疫器官,黏膜淋巴组织(MALT)同样是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分。 1.1胸腺 鱼类胸腺为一成对器官,是位于鳃盖骨背连合外皮下的一对卵圆形淋巴组织,由与咽囊上皮结合在一起的原基发育而成。淡水鱼类免疫淋巴器官发育的研究结果表明:胸腺原基是最早形成的,其淋巴化即小淋巴细胞的出现也是最早的。海水鱼类胸腺原基的出现与淡水鱼类有所不同,出现最晚,而淋巴化最早。 鱼类胸腺淋巴细胞的起源是鱼类免疫学家们争论的焦点。关于胸腺的起源和淋巴细胞的分化有两种假说:一种假说认为胸腺起源于咽上皮,所有的淋巴细胞来自于胸腺,直接由胸腺上皮细胞转化而来;另一种假说提出胸腺起源于外源干细胞,即来自于其他部位的于细胞移植并定居于胸腺。胸腺细胞起源于外源干细胞这一观点在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已普遍接受。在鱼类,究竟是胸腺细胞控制头肾和脾脏分化,还是由头肾造血干细胞迁移到胸腺,控制胸腺的分化呢?据报道金头鲷胸腺与头肾之间有细胞桥,在发育过程中胸腺与头肾靠拢,与头肾相连,并伴有明显的细胞迁移。在罗非鱼、虹鳟鱼和鲽鱼也出现这种现象,因此认为头肾的淋巴细胞是从胸腺迁移来的。有报道切除1.5日龄褐菖鳜的胸腺导致头肾和脾内淋巴细胞减少。由此表明:胸腺细胞可能控制头肾和脾脏的分化。 鱼类胸腺可分为内区、中区和外区,其中内区和中区在组织结构上分别类似 于高等脊椎动物胸腺的髓质和皮质。硬骨鱼类胸腺中血管的排列结构与高等脊椎动物的十分相似,提示硬骨鱼类胸腺中同样可能存在形态学上的“血胸屏障”。鱼类胸腺是由淋巴细胞、淋巴母细胞、浆母细胞、分泌样细胞以及其他游离问充质细胞(巨噬细胞、肌样细胞和肥大细胞等)组成,它们分布于由网状上皮细胞形成的基质网孔中。在鲤鱼个体发育过程中,自受精4周以后,胸腺“皮质”比“髓质”出现更多的编程性死亡细胞,显示了“皮质”中胸腺细胞的连续选择。 鱼类的胸腺一般认为是鱼类的中枢免疫器官。一方面由于其在免疫组织的发 生过程中最先获得成熟淋巴细胞,并向血液和外周淋巴器官输送淋巴细胞。当将墨汁注射入鱼体时,迅速为血液、心脏、肾脏和脾脏中的吞噬细胞所吞噬,但胸腺组织内毫无进入,说明真骨鱼的胸腺可能具有选择性渗透作用的特殊血管内。白鲽鱼神经淋巴管中取出淋巴细胞,在体外加以放射性标记,再输入同一鱼体的

鱼类疾病学

水产动物疾病学 第一章绪论 1.1疾病定义:机体在一定病因损害下,由于内稳定紊乱而生命活动异常变化。 1.2疾病原因:物理—机械损伤 化学---水环境 生物---病原生物 遗传 人为---营养不良 1.3水产动物疾病的特点:发现病情难、早期诊断难、隔离难、用药难 1.4水产动物疾病综合防治措施:改善水环境、增强机体抗病力、控制和消灭病原菌、加强 饲养管理 第二章病原生物学基础 2.1基本概念 寄生物----小型:病毒、细菌、真菌、藻类、原虫 大型:蠕虫:单殖吸虫、复殖吸虫、绦虫、线虫、棘头虫 节肢动物 感染:病原生物在宿主体内与寄主防御机制相互作用,并引起一定的病理过程。 传染:引起感染的病原生物来自其他宿主的病原生物感染 流行病:病原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的宿主群体中快速传播,疾病大范围出现。 疾病流行三个环节:感染源、易感寄主、感染途径 预防原则:控制和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寄主 2.2病原病毒:非细胞形态生命,有核酸和蛋白质衣壳组成,专性细胞内寄生,只能在有 感受性的活细胞内增殖。 病毒致病作用:溶细胞作用、导致细胞凋亡、整合病毒基因组、导致细胞增殖与转化、形成包含体、改变细胞膜成分、免疫病理损伤(变态和炎症)病毒传播方式:水平传播、垂直传播;途径:飞沫、血液、唾液、粘液etc 病毒感染类型:急性、慢性、潜伏感染 2.3病原细菌: 细菌致病作用:黏附与定植、繁殖与扩散、抵抗寄主的防御技能、内外毒素 细菌感染途径:接触、创伤、消化道 败血症:是病原菌侵入血液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2.4病原真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大量孢子进行繁殖 真菌致病作用:黏附、局部机械刺激和炎症反应、异养时产生酶类损害机体细胞、产生真菌毒素 2.5寄生虫:包括原虫、蠕虫、节肢动物 终末寄主:被成虫或有性生殖期虫体所寄生的宿主 中间寄主:被幼虫或无性生殖期虫体所寄生的宿主 保虫寄主:在人类医学上,有些寄生虫除了成虫寄生于人体,还可以寄生其他动物,这些其他脊椎动物可以成为人类该寄生虫病的传染源。 寄生虫的感染方式:经口感染、经皮感染 寄生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体型、运动和消化器官消失、附着器官、生殖系统高度发达、

体液免疫应答的规律每日一练(2015.5.24)

体液免疫应答的规律每日一练(2015.5.24)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均有1个正确答案,请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填涂相应答案代码。每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不得分。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1、按急救顺序对机械性损伤患者最先采取的措施是( ) A.重点检查 B.抢救生命 C.包扎伤口 D.输血、止血 E.固定和搬运 2、毒蛇咬伤后为降解伤口内蛇毒,可用于伤口外周作封闭的是( ) A.糜蛋白酶 B.胰蛋白酶 C.淀粉酶 D.脂肪酶 E.蛋白酶 3、预防狂犬病的主动免疫应注射 A.狂犬病疫苗 B.破伤风抗毒素 C.抗狂犬病血清 D.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E.抗生素 4、25% C. 5、换药用过的器械处理应( ) A.先清洗后浸泡再灭菌 B.先清洗后灭菌 C.先浸泡后清洗再灭菌 D.先浸泡后清洗 E.先灭菌再清洗 6、挤压综合征主要合并 A.呼吸困难 B.休克 C.心力衰竭 D.肾功能衰竭 E.昏迷 7、下列哪项不属于闭合性损伤( ) A.挫伤 B.扭伤 C.裂伤 D.挤压伤 E.爆震性 8、竹叶青蛇咬伤后局部主要表现( )

A.无明显炎症反应 B.轻微刺痛 C.麻木感 D.红肿、疼痛剧烈 E.肌抽搐 9、男性,42岁,前臂外伤手术缝合后5天,局部伤口红肿、疼痛,触之有波动感,T39℃,伤口换药时哪项不妥 A.及时拆除缝线,充分引流 B.伤口应每天换药一次 C.正确应用抗菌药及引流物 D.清洁伤口、清除坏死组织 E.伤口应每2—3天换药一次 10、不属于化学性损伤的是( ) A.强酸 B.强碱 C.毒气 D.昆虫咬伤 E.磷烧伤 11、5 D.一般为1:l E.广泛深度烧伤为 12、严重烧伤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 A.低血容量休克 B.感染 C.肾衰 D.呼衰 E.高钾血症 13、腹部挫伤可能并发严重的损伤是( ) A.腹壁血肿 B.腹肌纤维断裂 C.腹部内脏损伤 D.皮下组织出血 E.急性尿潴留 14、25% C. 15、伤口清创的最佳时机( ) A.伤后12h内 B.伤后12~24h内 C.伤后6~8h内 D.伤后10h内 E.伤后18h内 16、伤口清创的最佳时机( ) A.伤后12h内 B.伤后12~24h内

鱼的免疫系统

鱼类的免疫系统,兼具固有免疫应答和获得性免疫应答 摘要: 鱼类,作为第一批在Devonic时期里经过了适应辐射进化过的古脊椎动物,仍然还是最成功的,最多样化的脊椎动物群体。这类异构性群体的生物体既拥有固有免疫应答也表现出的获得性免疫应答。重要的是,鱼当中也存在哺乳动物免疫系统中的会有的同源免疫器官。然而,由于它们的结构简单,当病原体入侵时这种情况可能会对固有免疫应答能力的全效发挥产生限制性。我们将对鱼类获得的的这种比高等脊椎动物还要好的固有免疫应答进行讨论。 关键词: 固有免疫获得性免疫古脊椎动物鱼进化 引言 近期有个说法,假设海洋中有1029个原核生物细胞,它们主要负责海洋生物量。这类水生媒介不仅负责微生物的运输而且帮助微生物生长。因此,许多营养链的生产能力较低归咎于无处不在的异样菌对海洋中生物碳和病毒70%的利用率,这也可能解释了水生栖息地中有1010个细胞/L。 这种自动催化功能的适应性是一个协同进化的过程,这种适应性避免了免疫系统当中微生物数量间竞争,也避免了微生物的致病性的竞争。虽然大多数无脊椎动物同种识别的效应机制我们都不清楚,最近在相对免疫应激方面的研究却强调了两种普通模式:(a)防御性信号通路的保护与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关,(b)对脊椎动物获得性免疫的制约。 据悉,进化机制作用于现有的物质资源,但又仅限于一些存在在环境中有效的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动物从小个体发展到到大个体,从在环境中少数隔离发展到高度隔离群体,从对环境条件的高度依赖发展到高程度的自我调节系统。因此,日益丰富的内部环境越来越多的被创建。鱼类的免疫系统受特殊环境条件的制约,也同时受它们变温性的制约。大多数致病菌是投机性微生物,往往出现在水生微生物菌群中。分支杆菌属的肾杆菌y是非常罕见的强制性病原体,但是它们的毒性主要取决于一些环境因素如热量,离子和渗透压的变化,铁和氧可用性,污染物,富营养化等等。在鱼类中,它们的免疫活性主要赖以自身体重而不是其年龄,主要归咎于它们对免疫活性细胞的少数需求。因此,我们知道一些仔稚鱼具备处理抗原的能力,即使它们仍在依靠卵黄资源时。 固有免疫系统 超过98%的多细胞微生物能维持他们自身的健全归咎于一种固有免疫系统,这种免疫

鱼类免疫球蛋白

鱼类免疫球蛋白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在高等脊椎动物体内既发现有正常的血清免疫系统,还发现存在局部粘液免疫系统,粘液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在免疫防御中起一定的作用。而对鱼类免疫学的研究特别是关于鱼类的粘液性Ig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还很不深入,也不系统。对它的研究既有助于人们对高等动物Ig的个体发生及系统发育的理解;又在鱼类免疫和鱼病防治方面有重要意义。现就目前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鱼类血清Ig 1.1真骨鱼类血清中的Ig 在真骨鱼类血清中,目前多数人认为只存在1种Ig,类似于哺乳动物的IgM,它由2条轻链(L链)和2条重链(H链)所组成的单体通过连接链“J”将4个单体连接成一个四聚体[1]。在沟鲇、大鲮鲆、鲤和羊头鲷血清中皆发现血清I是四聚体,分子量700~800kD(1kD=1000Dalton),H链的分子量约为70kD[2~4],也存在78kD(大鲮鲆)和45kD(羊头鲷)2种异型;L链的分子量约为19kD,但也存在25k(鲤)、27kD(大鲮鲆)和22kD、24kD、26kD 5种异型(羊头鲷)[5]。 但也有人认为真骨鱼类血清中存在着2种以上的IgTrump等人[6]发现鲫血清中存在着抗原性和电泳图谱各不相同的2种Ig。Clem[7]发现在1种海洋真骨鱼类中存在着16S和7S 2种Ig,并且认为7S Ig不可能是16S的降解产物 1.2软骨鱼类血清中Ig 软骨鱼类的血清中目前发现有2种Ig,大的Ig分子与人的IgM相似(分子量为900kD,19S);小的Ig分子与人IgG类似(分子量为150kD, 7S); Clem等[8]发现鲨鱼、角鲨和沙洲鲨血清Ig具有19S的五聚体和7S的单聚体2种形式。这2种Ig皆由同一类L链和H链组成。Partula[9]运用电泳和免疫印迹技术分析了鲟鱼血清的优球蛋白,发现该蛋白是类似于IgM的分子,由等分子数的70kD的H链和26~30kD的L链组成。它可以形成(H2L2)n形式的高分子量的多聚体;或170kD 的H2L2形式的单聚体;或L2形式的二聚体。宽纹虎鲨的血清中含有分子量分别为900kD和180kD的2种Ig分子,这2类Ig分子的H链分子量皆为68kD,且抗原性相同,而组成它们的L链经SDS- PAGE电泳时出现2条带,分子量分别为25kD和22kD,类似高等脊椎动物的κ和λ链[10]。 而从斑鳐的血清中也分离出2种Ig;高分子量免疫球蛋白(HWM Ig)和低分子量免疫球蛋白(LWM Ig)。HWM Ig为五聚体,分子量为840kD,沉降系数为18S;被认为是斑鳐的IgM;其H链分子量为70kD。LMW Ig,分子量为320kD,沉降系数是8.9S。它是由2个分子量为150kD的单体通过非共价键聚合而成,它的H链分子量为45~50kD,比HMW Ig的H链的小,并且HMW和LMW Ig的H链皆有自己的特异性抗原决定簇。说明斑鳐的血清中HMW Ig和LMW Ig不是同一种物质[11]。 2鱼类粘液性Ig 鱼类的皮肤表面和消化道表面有一层丰富的粘液层。水中的病原菌和碎屑接触到这层粘液时,就被粘连在一起,阻止病原体的移动[12],粘液中还含有丰富的溶菌和杀菌物质,如溶菌酶、水解酶等,它的屏障作用极为有效。重要的是这类粘液性物质中还含有特异性Ig,因其分布在器官表面直接与外界接触,因此对鱼类就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2.1皮肤粘液Ig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