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浅谈老庄哲学思想

浅谈老庄哲学思想

浅谈老庄哲学思想
浅谈老庄哲学思想

题目:浅谈老庄的哲学思想

学生姓名李艳玲

学号2011101063

专业汉语言文学2班年级2011级

浅谈老庄的哲学思想

在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中,老庄哲学可算是一枝奇葩,以此为基础形成的道家思想也成为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一个重要思想流派——道家。道家的“道”、“自然”、“无为”等著名的哲学概念成为中国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以“自然无为”为精华的老庄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它对中华民族的性格行为和人生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种思想包含了对社会的有益启示,是当今社会的人们应学习的重要精神思想。

一、老子的哲学思想中“道”的内涵

老子,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其代表作《老子》,也即《道德经》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的思想体系是以“道”为核心,他认为“道”是哲学体系最高的范畴,是产生万物的根源,强调“道法自然”、“无为自化”。“道”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便给“道”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在老子思想体系中,“道”有两层含义。首先,“道”表示宇宙的原始状态,即“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其次,“道”表示了世界的本源,解释了宇宙万物的演变,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继而形成世界。

老子的思想体系中最基本的精神却在于“自然”二字,是一种以“自然之道”一以贯之的思想体系,主张“道法自然”,对于人类社会生活来说,要求人类顺应“自然之道”,返朴归真,以“自然”、“无为”作为社会、人生的理想状态。这一思想主张,对后来的“黄老之学”以及魏晋文人的“隐世”思想等诸多哲学思想影响深远。

二、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老子学说的精华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其思想影响很大。他把事物看成彼此对立的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又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他还进一步提出一切事物都要向它的反面转化的观点。“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曲则全,枉则直”,“物壮则老”等。另外,老子认识到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量变到质变的。“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等等。任何伟大的事业,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是通过积累的过程,待积累到一定程度,这个事物就会发生质的变化。

同时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他认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是说道是向相反的方面转化,道的作用是来扶持弱小,因为任何事物都有盛与衰,而且盛极必衰,这就是转化。新生的东西开始比较弱小,而正因为它新生,它才有发展的前途,大家就要扶持它。所以,老子讲“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等,但是老子只是提出来这样一种转化的现象,并没有讲到转化的条件。老子在强调转

化的时候忽略了条件性,这一点是《道德经》辩证法思想中的一个不足。

三、庄子的哲学思想“道”的内涵

道家另一集大成者则是庄子,名周,庄子的哲学主要接受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其同样把“道”作为自己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并在老子“道”的思想基础上得到继承和发展。

从“有”和“无”的关系上看,道兼“有”“无”,庄子的“道”是“有”和“无”的统一。二者异名同实,“无”就是“有”,“有”就是“无”。

从生命的意义上,庄子认为“凡有貌象声色者皆物也”,人的生命的意义在于“道”,且“道”之于物,生生不休,变动不居。

从对“道”的认识上看,“道”无所不在。日夜萌于前,春夏秋冬四时代序。“道”在蝼蚁,在瓦甓,在屎尿。“道”可道,可名,“道”的痕迹至显无遗。

四、庄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主要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庄子主要认为自然的比人为的要好,提倡无用,认为大无用就是有用。从庄子的角度看,无用就是有用,大无用就是大有作为,所以庄子提倡无用精神,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

庄学十分注重个人作为主体的精神或心理状态。他探讨的是人如何获得完全的精神自由和开放独立的人格,他孜孜以求的是人在去常知、忘情欲,内心虚静明觉的状态下的一种逍遥自得,是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即天人合一后的忘我境界。庄子强调“无名”、“无功”、“无己”,在他看来,只有摆脱名利外物的困扰,超越自我的存在,才能做到“无累”,也才能实现精神的无限自由。

《庄子》中的人生理想,是追求无待、无累,无患的精神绝对自由,而庄子认为也只有在个人的精神生活中,通过某种精神修养才能获得这种自由,所以庄子最基本的人生实践就是个人的精神修养,这对后世知识分子思想影响也极为深远。

庄子道论源于老子而又加以发展,“道”范畴的基本涵义、“道论”基本架构以及其重要部分的人生修养之工夫与境界论也是相同或相近的,但二者亦有不同的偏重。老子在宇宙生成论或本体—宇宙论上有偏重,庄子道论也含有其宇宙论、社会政治论,但不发达,其偏重在精神修养的工夫论与境界论,尤其是自由精神与绝对自由的心灵境界的追求方面。

五、老庄哲学思想对当代的价值和启示

在多元化、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方式中,在五光十色、变幻莫测的现代人生中,在物欲横流,人们对物质财富趋之若鹜的今天,怎样保持人们心灵上的宁静和心理上的平衡,不为功利所困扰,不为财色所迷惑,达到清心寡欲、物我超脱之境,选择老庄哲学则会使人找到解决方法。

老庄哲学思想的精髓“天人合一”、“回归自然”、“适可而止”、“清静无为”等观点均会使人找到心灵的归属感。“天人合一”思想应是现代生活方式的前提和追求的境界,而“清静无为、回归自然”则是现代社会科学的生活态度。《道德经》的第四十五章:“清静为天下正”,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学道修道做到没有自己的私自嗜欲,乐好清静,这样才符合“道”的体性。同时,修道也要求我们对世俗的名利、声色和财富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不用极端的方式手段去获取,不要过分奢求。

老子和庄子的和谐思想对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具有重大的意义。《道德经》中的“咎莫大于欲得”,就是说灾祸发生的最大原因,是因为嗜欲。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又何尝不是呢?有多少的贪污腐败,都是由于官员的贪得无厌而造成的;有多少的灾祸悲剧,都是因为人永不满足的贪欲而造成的?最近频频有名人被披露学历造假,甚至还有职称评委公然收受贿赂;研究成果抄袭的现象已成常态,足以见得当今不文明不和谐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人们更应该学道,修道,用道家的“清净”思想来修养自身,以“道”为世人遵循的行为准则,以“德”来处世修善,这样才能使自然界和人之间,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友好共存,各自获得自身的最大最优发展,实现全社会全面的协调的发展。

老庄思想简论

一道法自然观

主张雕琢复朴的人性复归,纠编人性异化倾向;主张至公精神,用以扼制人们过分的权利欲和占有欲;崇柔尚雌精神内圣外王之道

二反者道之动的辩证对待观和矛盾转化学说

任何事物都是在相互对待的状态中存在着,在这种对待关系中应从正面去透视负面意义,通过负面意义的把握去显示正面的内涵.这种对待关系不是绝对永久保持,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

三被褐怀玉的超然人格和崇尚自由的批判理性

庄子认为世间不存在确定不变的是非标准,不承认任何绝对权威,因而对现实一切秩序的怀疑批判及否定及绝对追求自由,心斋坐忘逍遥无待的境界;忧患意识与隔离智慧;超越的哲学与文芦的超越

孔子思想

孔子的伦理思想--“仁”。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仁”最简单的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同情,它是统摄“义、礼、忠、恕”等德行的最高理想,也是个人修养的最高标准。

孔子的政治理论

“德治”与“正名”。孔子提出“德治”的治国主张,认为统治者应“正己然后正人”,以德治民。他把“仁”扩充到政治领域,要求君主爱民,施行仁政。他还提出“正名”的主张,认为上起天子、下至平民,都应安守本分,名实相符,并由此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人伦观。

孔子的天命观

敬鬼神而远之。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他主张祭祀,是对鬼神表示诚敬的意思,至于鬼神是否存在则可以不问。相对于天命鬼神而言,孔子更注重人事,强调人的主观努力,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

孔子的教育观--有教无类:

他主张教育的对象不应分贵贱贤愚,而要一视同仁,开平民教育之先河。

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方面,他提出“因材施教”,重视启发式教育,是现代民主个性化教育和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源头。学思并重:在治学方法上,孔子主张学思并重.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殆”。

均衡发展:对于学术的传授,孔子教以“文、行、忠、信”四目并以“诗、书、礼、乐”等内容教导学生。故孔子之教,可谓重视德、智、体、美的均衡发展。

孟子思想

性善学说:这是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础。孟子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这四心就是人类文化规范——仁、义、礼、智的萌芽和根本。

他认为,一个人如果不愿意向善,那就是“自暴”、“自弃”、“自贼”。

“仁政”思想:孟子继承并发展孔子“仁”的思想,从其性善论出发,提出了“仁政”、“王道”的政治学说。“仁政”就是国君能够“与民同乐”,使人民的生活安定。孟子的“仁政”学说,包含了对人民的重视,即民本思想,也就是说把人民看作是国家政治的根本。这是孟子学说中最光辉的组成部分,是对我国古代人道主义思想的总结和提高。

理想人格:孟子学说中还有不少关于理想人格的思想,如“人皆可以为尧舜”;“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等等,如此种种,都是激励人心、传颂千古的名言。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

孟子所说的“王道”,是“以德行仁”。孟轲认为:“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就是说,以“仁政”统一天下,是谁也阻止不了的。他认为实行“仁政”,首先要争取“民心”,统治者应以“仁爱之心”去对待民众。他还提出要重视民众,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但他同时却又十分强调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地位之不可改变,他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孟子的性善论是他“仁政”学说的基础,也是他教育理论的根据。他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人生来就具有“善端”,也就是有为善的倾向。这些“善端”是天赋的,为心中固有的。因此,又叫“良知”。

姓名:胡阳阳

学号:0809174038

中国哲学史知识点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发展 内容提要 中国哲学的思想源头,可以追溯三代之时。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哲学获得了第一次大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哲学派别,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自己的哲学传统,对后世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章中国哲学的发生 1.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在“三皇五帝”的传说中,就表现出了中国思想发展的最初内涵与性格特征。 2.殷商与西周,都以氏族社会为基础,但在观念形态上却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殷人以“帝”为最高信仰,而周人“祈天”的同时却提出了“敬德”的观念。殷周之际的中国思想世界的这一变化,在中国最古老的两部著作───《尚书》与《易经》中集中体现出来。 3.春秋时期出现了社会结构的大变动。这种社会结构的大变化,反映在思想观念上表现为由宗教走向理性。这一思想过程在《诗经》中鲜明地反映出来。 4.进入战国时期后,改革变法成为时代潮流。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结构大变动,出现了新兴的中国古代知识阶层───士阶层。时代的变迁与士阶层的兴起,促成了中国思想世界的空前活跃,形成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格局。对春秋战国时期哲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名家、法家及阴阳家。 第二章孔子创立的儒家哲学 1.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由他的学生们记录整理的《论语》一书,保存了孔子的言论思想,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文献。 2.孔子的哲学观念结构集中体现在“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一语中。孔子一方面认可“命”,表现出中国人的思想由尊“天”到信“命”的观念变化;另一方面则第一次鲜明地凸显了“仁”,形成了一个仁学体系。孔子以“爱人”为“仁”的基本含义,其“仁学”体系具有如下特征:一是“仁”的情感性,二是“仁”的普遍性,三是“仁”的族群本位性,四是“仁”的实践性。 3.孔子对何以成“仁”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形成了他的“为仁由己”的道德哲学与“为政以德”的政治哲学。 4.孔子的思想对以后中国哲学、中国思想、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孔子以后,儒家学者们从不同方面展开了他的思想,形成了儒门的分化,也促成了儒学的发展。 第三章老子奠基的道家哲学 1.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开创者。多数研究者认为,老子即较孔子年长的老聃。《老子》一书记载了老子的思想,但其成书有一过程,并非一人所著,亦非一时所成。《老子》有多种文本,既有传世本,也有近30年出土的帛书本和竹简本。

谈谈老庄的无为

谈谈老庄的“无为” 一无为之辩易中天认为,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无为”。而老子和庄子虽然都谈无为,但二者的“无为”是有区别的。庄子是真无为,老子是假无为庄子的无为,那才是透彻,而老子的无为,则是为了有为,而先装着无为。一句话说到底,老子是在“装”,“装孙子”。老易啊老易,你也可真会“装”。你明明“无知”却偏偏要装做“有知”,难怪你对老子之道,有如此这般的解读。易中天认为,老子所谓“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就是不去做为,不去做事,也不应该存在什么成就感,因为没有了成就感就自然不去做事情。于是,易中天得出一个结论,道家的无为,是“消极无为”。 在《道德经》一书中,老子曾多次提到“无为”。例如“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老子也多次提到“不争”。例如:“夫惟不争,故无尤”,“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无为”,难道是真的劝人要无所作为吗?老子“不争”,难道是真的要人放弃“争取”吗?历史上某些对老子学说一知半解的所谓“学者”,断章取义地抓住了老子劝人“无为”和“不争”的论言,肆意地指责和攻击老子和道家学说“消极”、“倒退”,实在是非常无知和可笑。老子在《道德经》中仅谈“无为”的妙处,因为无为可以通向无不为,但是,老子却隐藏了无为的前提避而不谈,

这个无为的前提就是有为。老子谈到“不争”,并非叫人真正不争,因为“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争是为了更好的争。但是,老子在“不争”这个概念上也隐藏和省略了一个前提,那就是“有争”。为什么老子要省略和隐藏这个“有为”“有争”的前提呢,原来,老庄学说本来就是“君人南面之术”,老子之学为君王之学,庄子之学为真人之学。老子他针对的对象并非是普通大众,而是“侯王”和“圣人”这些特殊身份的成功人士。因为老子在《道德经》中多次提到:“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或“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对于“侯王”和“圣人”而言,他们已经“为”过了,也“争”过了,根据道的循环律,如果此时不知节制和转换,就很可能遭来失败。因为“有无相生,高下相盈,祸福相随,成败相连”。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你连“有为”“有争”都没有经历,连人生第一步都没有跨出,是没有资格去奢谈“无为”和“不争”的。所以,老子讲“无为”,讲“不争”,是有客观前提存在的,而这个客观前提,却往往被我们的解读者所忽视。太史公早就说过:“老子,隐君子也!”已经讲明了老子隐藏了自己“无为论”的一个前提。所以,易中天道听途说地将道家“无为”简单理解为“消极无为”,是非常幼稚和可笑的。 二道家讲“无为”,还有第二层意思。这就是老子说的,也曾被易中天引用讲述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

浅谈老庄思想及所感

浅谈老庄思想及所感 道家思想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悠久和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哺育陶铸下,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思想哲理和信仰体系。道家先秦各学派中,虽然没有儒家和墨家有那么多的门徒,地位也不如儒家崇高,但随着历史的发展,道家思想以其独有的宇宙、社会和人生领悟,在哲学思想上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 道家是由老子创立,而庄子是集大成者。二者的思想既有共同处,也有不同点。首先,老子,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曾作过周朝“守藏室之官”,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的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这本书。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战国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汉族,宋国蒙(蒙又称萧蒙或小蒙,一说今安徽蒙城人,另说今河南商丘人)人。做过宋国地方漆园吏。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关于庄子的思想,《史记》说:“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庄子和老子一样把“道”看作世界最高原理,认为道无所不覆,无所不载,自生自化,永恒存在,是世界的终极根源和主宰。他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太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他继承了老子“道”无形无象的思想,认为道是虚无的实体,他说:“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北游》)因此,他认为不可能给“道”提出明确的规定。他说:“道不当名”,即使取名为道,也是“所假而行”。(《知北游》)在“道”和“物”的关系上,庄子思想也具有二重性。一方面他继承老子,认为万物产生于形体,形体产生于精神,个别精神产生于绝对精神——“道”。他说:“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体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知北游》)一方面他又发展了老子思想中即气以言道的合理内涵。他说:“通天下一气耳。”(《则阳》)认为道即气。他强调“道无所不在”,并用“周、遍、咸”三字形容。认为道作为世界的终极根据,不是存在于天地万物之

浅谈中华武术中的哲学思想

浅谈中华武术中的哲学思想 11环境2 陶逸 关键词:中国武术;中国哲学;道;太极;阴阳;少林;天人合一行 摘要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哲学思想,中国的哲学渊源对中国武术必然造就了武术的哲学价值。中国武术的主流观点包括天人合一观、太极哲理、道与气和知行合一等,其理论基础是阴阳、五行、八卦这一套哲学范畴。丰富的哲学思想孕育出多种派别的中国武术,如太极拳,峨眉剑术,形意拳,少林功夫,以致近当代的咏春拳等,无不蕴含着中国传统哲学的神髓。 正文 中华武术,泛指中华民族在日常生活中结合社会哲学、中医学、伦理学、兵学、美学、气功等多种传统文化思想和文化观念,注重内外兼修,诸如整体观、阴阳变化观、形神论、气论、动静说、刚柔说等等,逐步形成了独具民族风貌的武术文化体系。 1. 天人合一是武术修行的基本思想 中华武术讲究“形神俱备”,“内外兼修”,“心者身之王”心不离身身者心之躯。在和谐统一中得以平衡。太极老谱中:“苟能参天察地, 与日月合其明, 与五岳、四渎华朽, 与四时之错行, 与草木并枯荣, 明鬼神之吉凶,知人事之兴衰, 则可言乾坤为一大天地, 人为一小天地也。 2. 阴阳变化是武术拳理的理论基础

在《易经·系辞上》中提到“一阴一阳之谓道”,是说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变化,无不是相互对应的阴与阳相互作用的显现,古人将阴阳看成宇宙间运动的根本规律和最高法则,并以阴阳为基础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阴阳学说认为事物相互运动和相互作用,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源。古人把这种不断运动变化,叫做“生化不息”。 阴阳辨证理论,被极其广泛地运用于各个拳种、门派的武术理论之中,并由阴阳对应观念,衍生出一系列对应概念:动静、刚柔、虚实、开合、内外、进退、起伏、显藏、攻守、始终等等。他们所代表的诸多对应因素的不同组合,及其对立与转化的种种变化,构成了中国武术极为丰富、色彩各异的多种技击原理与方法。如太极拳理中的“开合虚实即为拳经”、“一开一合,有变有常,虚实兼到,忽现忽藏”、“一动一静,是尽拳中之妙”。对于阴阳变化在武术中的表现主要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转,阴阳相济等。 3. 知行合一是技击实用的理论基础 知行合一,这种思想几千年来一直贯穿于中华传统文化和科学技术当中。在近代中国,孙中山曾经提出过知行的治国思想,而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甚至将此作为教育的训言,北京交通大学的校训也是知行,可见,这个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知行合一是中国人的认识实践论,自古以来,中国武术与中国哲学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影响,就一直默默地要求习武者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理论中认识到实践,在实践中完善理论,这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最终将武术推向近代的最高境界。

看中国生死观

浅论生死观 ————我的《最后一堂生死课》读书笔记 11级七年儿科班胡嘉健 1103019 【内容摘要】:生者,命之存也,死者,生之覆也。世间万物,有生必有死。生死二字的讨论自古以来就占据了人们思考的大量篇幅。那么人,究竟是先有生,还是先有死?还是我们自己以为自己是活着的,但其实是已经死去的?还是我们那些所谓逝去的亲人朋友们只是更换去了一个我们无法感知的时空开启自己的新生?本文即从作者所阅读的一本读物《最后一堂生死课》出发,浅谈在这本书中所描写到的生死观。 【关键词】生死观儒释道 一,从何谓生死开始讲起 翻开这本《最后一堂生死课》的第一章,看到的自然就是在讲何谓生死学,正如书中所描写的那样,“唯有愿意触及死亡的终究界限,才可以从中开拓出生命的尊严与价值。”①是啊,我们若是只关注自己生前和眼前的一切,而忽视了自己在生的另一面“死”有着怎样的意义的话,这样的世界观未免是不完全的,也是不能完全反映我们生命现世的。我们人类是由千奇百怪的有机物所组合成的,那么这些千奇百怪的有机物在成为我们的身体一部分之前在哪里呢?不正是在除了人之外的大自然中么?他们的存在自然不需要人类去定义它们的生死,被归化为人体之前他们是存在,归化为人体之后它们依旧存在,当我们人类死去后,这些物质并不会消失,而是被分解者分解,成为其他奇形怪状的物质,所以这些物质啊,是绝不会凭空消失的,而是天底下全世界的物质都处于一个又一个小循环中,而这些个小小的循环会最终构成宇宙的大循环,即为物质守恒定律,而人在这其中又扮演着一个什么样子的角色呢?人的生死又在其中有着如何的节点作用呢? 若从历史与宇宙的大角度来看,生,不过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罢了,它与死并无太大的差别,谁能说一个石头就是死的呢?可能只是它在想什么我们不知道罢了。“子非石,安知石之生死?”而同时我们又必须辩证的来看这个问题,当我们抛开历史,抛开宇宙万物,单单把一个生命摆在你面前,就在这一瞬间的事,我们从人类的角度来看,生,又是非同寻常的,因为它可以思考,有智力,有行为,有求生的本能。即使是最简单的一只草履虫,也知道要向着有养分的地方蠕动,这不正是生的证明吗?所以,对于生,我们的看法是有着两面性的,而对于死的辨析自然也就和生是一样的。那么在辨析过了生死,我们又该如何做呢?很简单的四个字:“好好活着”。 二,从中国传统生死观来看 《最后一堂生死课》,这是一本中国人写的书,中国人写的书,自然离不开中国人的生死观。“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积极的乐生文化,强调生命的意义在于现在,而对未知的世界持回避态度,并表现出与基督教寻求来世的关怀不同的特点。”②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国人的千百年来的生死观中,影响最大的自然就是儒释道的生死观了。其中儒家的思想十分明确,“孔子强调的是活在人世间的价值与意义,他的‘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便是立足于在世间建立生命与道德的价值。”可见,孔子他老人家所关注的只是人在今生今世如何才能活的更好更出色,而有关死后的事与他无关,他不去考虑。而与孔子的恭恭敬敬的今世论相较,道家的生死观则显得较为宏观和潇洒,“一切皆自然”就是道家的生死观,“依道家的观点,天地就是天地,没有所谓制约、宰治的天,就是一个自然的状态”,“死亡

关照临终者:践行老庄道家生死观指导下的死亡教育

关照临终者:践行老庄道家生死观指导下的死亡教育 老子与庄子的深邃智慧开发出了人作为主体对生命意义和死亡意义的体验和领悟,以此提升和超越人生境界,最终达到人内在生命的自觉和安顿。对临终者的关怀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临终者对生死问题的理解和认识,这就必然涉及哲学视域中对人生与死的探讨和研究。老庄道家生死观所倡导的“生死自然”、“生死随顺”,其中所蕴含的自然关怀恰恰在于顺应自然,以消解临终者对于死亡的恐惧和焦虑。本文试图引入老庄道家生死观来彰显临终关怀关注“人”、指向“人”的意义主旨,并藉此讨论如何在实践层面上践行相关的死亡教育,以便为临终关怀事业的健康科学发展开辟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一、老庄道家对死亡的透彻体悟 死亡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问题,死是一种不可否认的经验事实,死亡的实在性说明了死亡是每一个人不可回避的必然归宿。然而人的死亡是否具有终极性,这是消解人对于死亡恐惧的关键所在。老庄道家是从超越于个人生死的更广大的范围内来加以否定的。换言之,老庄道家以“道”作为人的终极关怀的对象。“道”通常被道家用来指称宇宙本原和规律法则。“道”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无限性。即从时间上讲,道无始无终,永恒存在;从空间上讲,道无处不在,存在于万物之中。道由此超越了时空界限,在自由与超越中实现了道的无限性。二是自然性,站在“道”的立场上,人之生死则属自然。故道家视生死为自然规律,生死之间如环状相接,周而复始。在生死问题上,临终者应效法“道”,安于生,顺于死,以摆脱面临生死离别时的恐惧与悲伤,解脱对生的根本困扰。若真能顺应自然之“道”,将人之死亡坦然置外,以此化解对死亡无谓的恐惧,就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从而跨越生死的有限性而进入与“道”并存的无限境界,获得生命的超越。“死对每一个人都是最高程度地或然的,但却不是‘绝对’确定可知的。”面对不可获知的死亡,人难免陷入对死亡的恐惧和无奈。当临终者逐步走近死亡而表现出对生的渴望和对死的恐惧时,我们关注的其实正是临终者死亡意识的缺失问题。我们不禁由衷佩服庄子在面对“妻死”却能“鼓盆而歌”的飘逸和洒脱,而这正是道家对死亡的透彻体悟以及对人之生与死的超然心态所带给我们的震撼与启示。 二、老庄道家生死观的死亡教育意义 临终者在面对自身“逼近死亡”的遭遇时,如果能确立起以老庄道家生死观为指导的“顺应自然”的生死智慧,消除无谓的焦虑和恐惧,体悟到死亡对人生命存在的积极意义,就可以随顺安然地接受死亡这一现实并能平和安详地走向死亡。老庄道家生死观所彰显出的关注和指向“人”的主旨意义恰恰可以弥补临终关怀在现实操作层面中以技术理性的态度漠视和忽略“人”的不足。在这个意义上说,以老庄道家生死观为指导的死亡教育或许能给茫然的临终者以确切而实际的帮助。 (一)“生死齐一”的死亡教育引导临终者正确面对死亡,端正态度,明了死

中国哲学的发展

中国哲学的发展 【摘要】 中国的哲学历史悠久,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篇论文主要从中西方哲学的比较和中国哲学的主要思想及阶段剖析中国哲学的发展,同时研究作为中国哲学代表的儒学的新发展,在此基础上阐释中国哲学对社会带啦的影响。 【关键词】 哲学概念儒家道家佛家新儒家学派 【正文】 一.哲学的概念及研究领域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哲学,尤其是西方哲学的发展,同时使得人们将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这一古老的学科。作为世界哲学三大系统之一的中国哲学(其他两大系统是西方哲学和印度哲学),它的发展对于人类的进步是有着重要意义的。所以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并研究中国哲学。 在展开对中国哲学的讨论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哲学到底是怎样的学科。关于哲学的定义,在哲学界始终无定论。并且随着历史的扩张和不同时代对不同感兴趣的问题,哲学的含义不断变化着。一般情况下,认为哲学是一套方法论。马克思曾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这也是目前中国大陆政治和哲学教科书上的主导思想。中国的着名哲学家牟宗三也曾说过:“凡是对人性的活动所及,以理智及观念加以反响说明的,便是哲学。”相比较来说,这是一种更加通俗的理解。那么,哲学到底研究的是什么呢? 罗素认为:“哲学乃是某种介乎科学和神学之间的东西,哲学所涉及的是科学解决不了,神学的答案又不令人信服的问题。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起劲仍为确切的只是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不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权威。”反观中国文化的发展,的确未曾离开过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介乎于科学和神学之间的探讨。 二.中西方哲学的比较 很长一段时间内,西方否认中国哲学体系的存在,这几乎在西方哲学界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实际上,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确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和研究方法。它们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 1.中国的哲学的特质是重“主体性”,“内在道德性”;西方哲学重“客体性”,有很好的逻辑,是以知识论为中心展开的。 2.中国的哲学是以生命为中心的哲学;但是西方哲学没有很好的人生哲学。西方人对生命的想法主要是来自文学,艺术,音乐,最后是宗教。 3.中国哲学重实践,实践上初期主要表现为政治上表现善的思想;西方哲学主要是重知解的。综上可知,对于中国哲学的研究不能采用和西方哲学一样的方法。中国哲学的分析应该以人为出发点,注重哲学思想的实践和应用。 三.中国重要哲学思想及发展历程 中国哲学的发展总是和中国文化的繁荣保持着大致同步,所以我们可以根据文化发展的趋势将中国哲学的主要阶段分为五个时期: 1.孕育期(殷周)——带有宗教色彩,代表人物是姬丹 2.雏形期(春秋战国)——具有人文色彩,百家争鸣,诸子峰起,代表人物是孔子,老子,墨子

浅析老庄与孔孟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影响

浅析老庄与孔孟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影响 一、孔子与儒家思想 老子、庄子、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人数千年。那首先想到的就是孔子和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从孔孟到荀子,西汉时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遍一发不可收拾,从程朱理学到陆王心学,就连清朝时期的戊戌变法中也有所应用,是把西方的政治学术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维新变法在清朝,这一时期康有为面临着仍然强大的封建势力,资本主义虽初步发展但力量弱小,因此康有为借助孔子权威来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以减少资产阶级改良的阻力。它表现出这一时期资产阶级思想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总之儒家思想从创立、发展和运用,无论是利用还是批判,始终是为现世所需。儒家思想构成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精神,它的优秀内涵方面从古至今体现了人本主义,强调人的道德感化,这在我们今天的改革关口,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我们需要儒家的“德治”中合理的成分,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吸收儒家精华,去其糟粕,这就是我们对儒家的态度。 ①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法律的影响 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欢迎主要原因就是它的等级性和血缘性。儒家法律以血缘情感为心理基础,以宗法人伦为主要内容,其中心是“三纲五常”。宗法制度在西周演变而成,秦汉则成为宗族制度,明清以后变成家族制度,虽然形式有所改变,但万变不离其宗,血缘纽带一直未受到根本的松动,以等级制度、亲属关系为社会核心组织的

性质却坚实地固定下来。宗法家族伦理被视为法的渊源,并凌驾于法律之上,以朝廷和家族为本位,因此古代的法律最主要的精神仅有两条,孝于宗族和忠于王朝。 如秦简中的《封诊式》记载了两个案例,一则是:甲向官府控告自己的亲生子丙不孝,要求官府对丙处以流放,官府完全满足了甲的要求。另一则是:甲以自己的亲生子丙不孝为由,提出控告,要求官府对丙处死刑。官府当即就派令吏前去把这个不孝子捉拿归案。这两个案例就表现了封建时期的儒家思想以等级制度、亲属关系为社会核心组织的性质。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实际上是将人们的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儒家所推崇的伦理道德、伦常纲纪是通过礼来维持完成的,认为“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这些礼的要求渗透在法律的各个方面,使法律的不平等差别对待成了一种理所应当的“公平”于是将“八议”制度入律,在法律上明确了贵贱不同罚,自此,历朝历代相沿不改,“八议”成为封建法典的最基本内容之一。 儒家思想对于我国法治建设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其法律思想至今依然存在于我们的社会中。我们要做的就是消除其中一些妨碍现代法治建设的传统和习惯,保留一些好的思想,努力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 ②儒家思想与中国现代伦理道德 简单的说就是“三纲五常”。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

浅谈中国哲学

浅谈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大纲》读后感何谓哲学?还记得第一次正式接触是在高二的政治课上,只感觉一谈到哲学就很高大上,很深奥的感觉,虽说到现在还不是特别懂,但看了张岱年先生的《中国哲学大纲》后,算还是有一些理解吧。 这本书,在我看来,算是比较通俗易懂的,不像印象中哲学那般高高在上。正如先生所说:“不免被讥为朴素,然而,如是真理,朴素何害?如非真理,纵讲的精微,亦不过善于诡辩而已。”虽朴素,但更易看懂。适合像我这种第一次接触这方面书籍的读者。 本书它先介绍了中国从先秦到清朝时期,中国哲学的特点与发展和主要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思想。接着介绍分析了宇宙论、人生论、致知论的主要内容。读完正本书后,收获不算太深刻,但我国古代主要的哲学发展了解了许多。 我国古代思想最开放的时候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种思想层出不穷。而在“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思想就不像那时那般百花齐放,很多思想只能默默的发展,有些甚至是昙花一现。我觉得更大的原因是因为思想要服务于当时的政治。像封建时期的主流思想--儒家学说,更多是因为里面很多思想,例如:三纲五常等,符合统治者的统治要求,而像道家的“无为而治”一些的佛系思想显然不符合封建社会的统治需求,于是统治者就大力发展儒家思想。这也是道家、墨家等不能发展为主流思想的其中原因。 但此看法相对来说还是存在很大局限性及片面的,我国的哲学思想包含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正如书中所说,中国哲学的主要特点:合知行、一天人、同真善、众人生而不重知论、重了悟而不重论证、既非依附科学亦不依赖宗教。我国哲学包含了道德、天、地、人、自然、思维等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的哲学,可以说中国哲学在世界上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我看来,无论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并无好坏之分。还记得高中时,我曾吐槽我国的封建迷信现象,对他们烧香拜佛等行为不是特别理解。但现在看来,这就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行为表现,虽说其做法不科学,但这又何尝不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对自然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呢! 中国哲学,简简单单四个字,但里面包含的东西是无穷无尽的,或许尽一生都无法将它读透。虽然哲学是一个人文学科,但无论是学什么专业的,它都需要我们去了解,尽自己所能去学习,并且在生活中去践行与应用。 曾经的我觉得哲学遥不可及,但现在看来,我们平时都说要看待事情都要两面看待,而这不正是哲学重所讲的辩证法吗?其实,生活中处处有哲学,我们每个人都是哲学家,我们每个人对世界、对人生都有自己的思考与看法,我觉得这就是哲学吧。 俗话说“读史使人明智”,而读哲学又何尝不是呢?虽然看完张岱年先生的书,没有太深刻的见解,但我会更多的去思考问题,思想变得更加的开阔,对一些东西的认识相对会更加的深刻。我相信接下来我会看更多此方面的书籍,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

生死学有感浅析中国传统文化

生死学有感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生死观主要是指客观主体对于生与死的看法。而这里的客观主体当然指的是人本身,而作为人,不论你贫富贵贱、地位高低、年龄长幼,生死问题都是无法回避、逃避的。而即使当今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对于人最为根本的生死学问题仍然无法给出完整的解释与答案。所以,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在不断地探索生死的终极内涵与价值,由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生死观。我们的社会始终在不断地向前推进,但是对于生死我们依旧显得无可奈何,难以有质的超越与认识。相反,社会发展带来的各方压力使我们在生死面前更加苍白无力,或者说我们根本无暇静心去思索人的发端与终结。社会出现了大量的自杀、抑郁、极端抱复与犯罪等现象,从某种层面上来说,这些人无疑是对生死观认识的极度缺失或迷失。 而对于古人来说,他们面对自然山川、面对人间苦楚、面对生死无常,往往停下脚步、沉下心来思考“人为何而来”、“生命的意义何在”、“人的生命结点有将去往何方”等一系列问题。所以今天我们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其实是对前人思索的借鉴与传承。并希望在汲取传统文化中生死观的可取之处为我所坚守,为我所共鸣,以此可以更加从容地看待生死的变迁。那么什么是可取的呢?在我看来,每个人由于都存在生活于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社会中,在潜意识里其实早已形成自己对于生死的模糊判断与看法。所以可取的首要要求在于能与个人潜意识的未成形的生死观达成一定的共识,不可能因为外界的影响,而彻底改变人的内心的深层思维。其次可取还在于要符合自己对于生命价值的追求与认知、符合社会主流价值的方向与判断。只有在个人与社会的生命价值判断中找到平衡点,我们才有可能合理而舒适地生活于这个社会。这样的生死观才会有现实意义与价值。 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是儒释道三家的文化精髓而组成的,那么儒释道的生死观便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中国传统社会对于生死的认识。通过对儒释道为代表的生死观认识,探寻生命的意义,唤醒人们对生死的意识,形成自己的生死观。 (一)儒家生死观 儒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思想在数千年的中国思想史上始终占据着统治位。儒家有着鲜明的入世思想,这也是其不同于其他教派的地方。儒家的创始人即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和“礼”,关注社会和人伦问题,强调政治与伦理的教化。对于儒家

中国哲学史重点(1)

目录 1. 谈谈你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的认识。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产生 与发展的历史。 以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哲学思想及其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以整个中国哲学的历史演化过程为研究范围,以揭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基本任务。 首先,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一般哲学史学科的总体特征;其次,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特质。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特定的自然环境,经历了自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塑造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质的思维方法和表达方式。这使得中国中国哲学具有自己特定的话语体系、基本范畴、问题意识和思维内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同样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方式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以及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哲学基本问题主要体现在天与人、心与物、道与气(器)、形与神等关系的回答上,其主要内涵是如何获得关于天道和人道的认识以及如何表达这样的认识。 2. 你怎样认识中国哲学的精神气质? (1)“天人合一”的整体自然观;(2)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致思路经;(3)“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4)阴阳相生的辩证法传统; (5)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6)以和为贵的和谐理念; 3. 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得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 (1)有助于提高理论思维能力;(2)有助于提高精神境界;

(3)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4. 怎样学习中国哲学史? (1)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注重研读哲学经典文本; (3)注重全面学习和理解; (4)注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第一章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 5. 为什么说中国先民的宗教信仰中包含了中国哲学的萌芽?宗教信仰是同两种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是灵魂观念;二是万物有灵的观念。在这两种观念的基础上,才产生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最后上升到神灵崇拜为核心内容的宗教信仰。透过先民的宗教信仰和“绝地天通”的两次宗教改革,我们可以看到存在于先民的宗教信仰中灵魂与人、灵魂与外部世界,以及神与人、神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正是在对这些关系的思考中出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萌芽。第二章孔子的哲学 6. 概述孔子“仁”学的思想要旨。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具有特色和思想智慧的范畴之一。孔子在对“仁”的抽象和提升中对人进行了反思,奠定了儒家人学思想的基础。孔子在《左传》的基础上对“仁”作了进一步的提升和抽象,把“仁”熔铸成为一个统摄诸多伦理条目的哲学概念。这主要表现在,用德来说明“仁”,认为修德是成仁的关键。 孔子对“仁”论的贡献还体现在他把“仁”和人联系在一起进行思考,对人本身进行了哲学反思。用“仁”来规定人,认为“仁”与人具有直接同一性,从此出

所谓老庄之道

所谓老庄之道,是指以老庄为首的道家学派的学说;而孔孟之道当然就是以孔孟为首的儒家学派的学说。概括起来,老庄之道讲出世;孔孟之道讲入世;所谓“学而优则仕”讲的就是孔孟的的学说了。由此,分别拿老庄和孔孟来做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以下东西;老庄之道:1、老子讲“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又讲“有物生于宇宙,先天地……吾不知其名,而名之道。”还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通观《老子》全书,可以看出,老子对于世人、对于世俗、对于社会,他主张以“道”为体,所谓“顺道自然”;而道又是一种先于宇宙而存在的东西。有人就会问“道”是什么呢?老子也说“吾不知其名……”但他知道“道”是干什么的。所谓“道”是宇宙间不变的规律,是万物生存的依据,是自然的最高法则。所以人也要顺应“道”而存在,否则违背了规律的下场是世人皆知的;2、庄子主要讲“无为”,很多人很奇怪,为什么要无为呢?人要无为,那还活着做什么呢?讲道家思想消极最早也就是从此始。但若仔细想想为什么要无为,你就会发现,庄子讲的“无为”不是要你不要做事,反而是要求你只做正确的事,也就是“顺应规律的事”由此可发现庄子的思想其实是对老子思想的深入。正如庄子讲“无为而无所不为”。孔孟之道:1、孔子主张“行仁政”,以圣人君主为国体,君爱民、民拥君。君主应是圣人之体,体恤百姓,爱惜子民;君主于臣民之间应该类似父子的关系,也就是后人所讲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礼仪为体制,以伦常为纲教,君主有过失臣民应该提出意见予以纠正,臣民有过失,君主则可以处罚之,臣民不得违反其间规律,否则就是谋反;2、孟子主张“王道治国”,即君主应以满足百姓需求为己任,满足了百姓需求则百姓安康,百姓安康则国家稳定,国家稳定则朝廷兴盛,朝廷兴盛则社稷无忧。但世俗体制上,孟子依然同孔子为同一主张,既宣扬“礼仪、伦常”。综上,我们不难看出二者观念的异同。老庄之道在于探索人类社会的最原始,也既最为本的规律,要求人们按此规律办事做人;孔孟之道则是探询人类社会的治理规则,由于时代的限制,他们只找到了一个圣人君主体制。而相同点在于,二者都是从世俗文化出发,去探求人类社会各近来有一部大片种矛盾的解决方法;去寻找一种怎样才能达到“大同社会“的方法。一说起国学,总是令人想起四书五经等儒家的经典著作,其实国学的范围浩瀚淼茫,百家争鸣。也许是年龄的关系吧,我却独对老庄之学颇感兴趣。 人们总是喜欢将孔孟之道连在一起说,其实孔子和孟子也是有很大区别的,当然,孟子继承了儒家的学说并发扬光大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代表人物,古代被尊为“亚圣”。他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三岁丧父,是母亲仉氏把他抚养成人。孟母教子的故事,流传至今,“三迁择邻”的故事,说的是孟母为了给孟子选择一个学习和成长的环境,不怕麻烦地搬了三次家。 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 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 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 孟子还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还说:国君有过错,臣民可以规劝,规劝多次不听,就可以推翻他。这一点他比孔子更接近现代的民主思想。 孟子的思想影响深远,他的“民本思想”成为后来改革者的理论依据。他的人格标准,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不畏权贵,为真理和正义而勇敢抗争 如果说孔孟之道的儒家思想是积极入世的话,那么,老庄学说则充满了出世、甚至厌世的思想。 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是“道”,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 而展开的。老子认为凡是自然、无为、柔弱等观念都是"道"所表现的基本特性和精神。其中,“无为”的观念,成为其中心思想。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哲学源流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哲学源流 班级:11园林1班 姓名:陆荣幸 学号:1113020122 摘要: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哲学源流进行探讨,着重分析儒、佛、道等哲学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儒家思想为园林建造设计行为提供了一个完全理性的理论基础,佛家思想直接影响了园林景观的建造目的,道家思想是中国园林艺术和设计的指导思想。景观设计应该体现渊源留长的哲学思想。 关键词:景观设计;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 前言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博大精深,是世界景观设计艺术中最丰富的遗产之一,她不仅综合了多种艺术形式,如:山水画、书法、建筑、雕塑、植物学、园艺学等,更重要的是她反映了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尽管传统的审美意识理论已经得到了高度评价,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也已广为人知,但这些设计理论的指导思想,也就是它的哲学根源却并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和深入的探讨。本文试对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哲学思想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1景观设计与哲学观念 在悠久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经历了无数次的分割与组合,形成了辽阔的疆域,从东南海岸岛屿到西北戈壁高原,冰峰雪岭、茫茫森林、河湾溪流,自然地理景观极为丰富。大自然的原始风景给中国古代园林的设计创作以极大的启迪和灵感。但中国古典园林是源之于自然,却又超于自然的。因为,任何设计行为所依据的思想都是基于人类的需要,对于景观设计来说,人对自然所持的态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而人对自然所持的态度是属于世界观的范畴。我们知道人的哲学世界观从根本上指导着人的行为。为了更好地理解景观设计与哲学观念的关系,我们有必要对中国哲学的基本面貌和它对自然界的观念进行了解。 早在原始社会晚期,陕西临潼姜寨村落遗址就是以住宅群及外围的围沟加以围合;而奴隶社会时期的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遗址,则是一座标准的四合院建筑;到了封建社会,居住方式的封闭性就更为普遍。这种以封闭、围合为特征的社会模式,使得人们对自然界的适应多于征服,收集、积累多于寻找、探索。这样对于一个数千年来以聚居为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 摘要:庄子以“道”的本体论为基础,发展了老子“道”的理论,建立起全面系统的生死观。庄子对生死的看法逐层深入:其基本态度是重生贵生,苦生乐死;在“道”的层次上认为生死自然,生死气化;而庄子希望达到的境界则是生死齐同,不生不死。庄子生死观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对培养人形成积极地生死观具有很大的价值。 关键词:道生死观自然气化 正文:莎士比亚有句名言:“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对于生死问题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有过无数的探讨。其中道家的生死哲学,以其丰富的理论内容,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彰显于世,成为中国生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庄子作为道家的集大成者,吸收了老子有关道与生死的思想,建立起较为系统全面的生死观,其对生死独到而精辟的见解可谓影响深远,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一、庄子生死观的提出 要了解庄子的生死观,首先要了解庄子的“道”。“道”是老庄哲学体系的核心,作为形而上的存在,是宇宙的本源。老子曾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就是指“道”先于天地而存在,万物都是由“道”派生的。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关于“道”的理论,他认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亘,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同老子一样,庄子也把“道”作为宇宙的本源,它无形无象,先于天地生,万物由“道”生成又受其制约。“道”在本质上便包含着将生命融入宇宙的意味,这是道家对生命进行形而上的思考得到的智慧结晶。 庄子的生死观,是建立在“道”的“有”、“无”理论之上的。老子曾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庄子看来,人和宇宙中的万物一样都是来源于“道”的,人由“道”产生,死后又回归于“道”,在“道”中化为无,而“无”又是“有”的开始,“无”再经过“道”又转化成了“有”,这一过程不断流转,人的生死实质上就是“道”的有无转化。 老庄之道,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老子站在宏观的高度讲“道”,把自然界的法则运用到人类社会,倡导人与自然共生。而庄子则更侧重于对个人人生价值的探讨,关注人生的终极意义,下面将进行详细分析。 二、对庄子生死观的解读 1、庄子对生死的基本态度:重生贵生;苦生乐死 在老庄所处的时代,中国人基本上形成了“重生恶死”的生死观。一方面对生充满了渴望与留恋,不少帝王将相甚至苦苦追寻长生不死之术;另一方面因对死亡的无知而感到厌恶与恐惧。对这种生死观,庄子既有认同,也有否定。首先,庄子“重生贵生”,这不是简单的对生命长度的追求,而是肯定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在庄子那里,个体生命的存在得到了充分的认同与肯定。“能尊生者,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让王》)真正尊重生命的人,不会因为贫富而伤身累形。从肯定生命价值的立场出发,庄子坚决反对“丧己于物”、“先性于俗”(《缮性》)和“以人灭天”、“以故灭命”、“以得殉名”(《秋水》)等损害

中国哲学史重点(1)

目录 1.谈谈你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的认识。 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 以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哲学思想及其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以整个中国哲学的历史演化过程为研究范围,以揭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基本任务。 首先,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一般哲学史学科的总体特征; 其次,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特质。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特定的自然环境,经历了自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塑造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质的思维方法和表达方式。这使得中国中国哲学具有自己特定的话语体系、基本范畴、问题意识和思维内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同样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方式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以及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哲学基本问题主要体现在天与人、心与物、道与气(器)、形与神等关系的回答上,其主要内涵是如何获得关于天道和人道的认识以及如何表达这样的认识。 2.你怎样认识中国哲学的精神气质? (1)“天人合一”的整体自然观;(2)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致思路经;(3)“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4)阴阳相生的辩证法传统; (5)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6)以和为贵的和谐理念; 3.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得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1)有助于提高理论思维能力;(2)有助于提高精神境界; (3)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4.怎样学习中国哲学史? (1)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注重研读哲学经典文本; (3)注重全面学习和理解; (4)注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第一章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 5.为什么说中国先民的宗教信仰中包含了中国哲学的萌芽? 宗教信仰是同两种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是灵魂观念;二是万物有灵的观念。在这两种观念的基础上,才产生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最后上升到神灵崇拜为核心内容的宗教信仰。 透过先民的宗教信仰和“绝地天通”的两次宗教改革,我们可以看到存在于先民的宗教信仰中灵魂与人、灵魂与外部世界,以及神与人、神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正是在对这些关系的思考中出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萌芽。 第二章孔子的哲学 6.概述孔子“仁”学的思想要旨。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具有特色和思想智慧的范畴之一。孔子在对“仁”的抽象和提升中对人进行了反思,奠定了儒家人学思想的基础。孔子在《左传》的基础上对“仁”作了进一步的提升和抽象,把“仁”熔铸成为一个统摄诸多伦理条目的哲学概念。这主要表现在,用德来说明“仁”,认为修德是成仁的关键。

浅谈老庄的处世态度与政治理论

浅谈老庄的处世态度与政治理论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也是当代中国仅存的几个传承相对完整的信仰之一。作为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往往以“老庄”并称,以其来代表道家。但事实上,老子和庄子的处世态度与政治理论并非完全相同。 处世态度 同样是对于道的追求,较之老子的清静无为,庄子则更加随心所欲。老子从道法自然的宇宙观角度强调人的生命实体存在状态的重要性,而庄子从人性自然和个体生存困境角度,在关注生命的同时,更强调个体精神自由的重要性。因此,老子和庄子在为人处世上产生了分歧。 老子认为如果意欲从现实中有所获取,就不能不讲求策略。故而写道:“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其基本意旨是以柔克刚,来获取成功。正所谓“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这句话的意思是,“所以有道的人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赢得爱戴;把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陈鼓应)“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老子》第三十八章)因此,“柔弱胜刚强”。在现代社会,我们当然不必标榜自己,要求做成圣人,但这种舒张胸怀的态度还是值得学习的。毕竟老子生活于春秋大分裂大动荡之时,在这种险恶的环境中,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再正常不过,要保全自身就要擅用智慧和谋略,理智处世。 对于老子这一大套处世哲学,庄子简直是不屑一顾。庄子本人极崇尚自由,祖上系出楚国贵族,后因楚国动乱,迁至宋国。庄子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常年隐居,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属于与老子相对的极端,因无欲无求,而无所顾忌,直来直往,锋芒毕露。他也常常列举事物的对立方面,却不循宁弱勿强、宁下勿上之类套路,如说:“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庄子》外篇山木第十九)痛苦既是无法逃避,现实就不值得让人流连,不如放德而行,率性存真,获得精神超越。庄子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这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