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从媒介环境学看新媒体对社会的影响

从媒介环境学看新媒体对社会的影响

2009年第6期总第189期

兰州学刊

kmzhouxuekan

No.6.2009

General.No.189从媒介环境学看新媒体对社会的影响

周海英

(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摘要】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革命催生了种种新媒体。新媒体是个相对的概念,指的是相对于旧的传统媒体,新近出现的种种传播媒体。目前。从手机到互联网等各种数字媒体是最为常见的新媒体形态。它不仅改变了人类传播活动的面目,也改变了整个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甚至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

[关键词】新媒体;媒介环境学;社会影响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492(2009)06-0165一05【收稿日期】2009一04一15[作者简介】周海英,女,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媒体与网络新闻传播学。

[基金项目]2008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民族地区农业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以湘西自治州为例”(编号08YBBll5)的结题成果之一。

大众传媒作为社会信息交流系统、社会文化建构系统、社会心理疏导系统、社会管理控制系统,在社会功能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性。新媒体同传统媒体一样,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界继承了传播效果研究的传统,对新媒体的影响也作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例如电子战、数字鸿沟、电子民主、电子不合作主义、赛博女性主义、虚拟社区等。然而,从整体上看,新媒体的任何影响都是基于其改变着的传播环境,了解新媒体环境下独特的传播情境,是理解新媒体影响必需的视角。

一、媒介环境学理论视角下的新媒体

在媒介环境学(mediaecology)理论中,媒介与社会有着互动共生关系。按照哈罗德?英尼斯(HaroldInnis,1951)的表述,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麦克卢汉(Mcluhan,1964)曾睿智地指出:“媒介即讯息”,每一种媒介里都嵌入了意识形态偏向.也就是用一种方式而不是另一种方式构建世界的倾向。每一种新媒介的出现都开创了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的新方式,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媒介环境理论,以媒介自身而不是媒介内容为着眼点和重心,研究媒介对社会的宏观影响,对于理解新媒体带来的影响无疑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

(一)英尼斯的媒介理论

哈罗德?英尼斯早期是加拿大经济史学家和经济理论家。20世纪30年代,战后美国的经济扩张、文化渗透带给加拿大的威胁和压力,促使他转而思索传播媒介与文明发展之间的关系——“传播对文化特质消长的意义”。④在他的两本传播学经典著作《帝国与传播》(1950年)和《传播的偏向》(1951年)中,英尼斯分析了媒介形态的嬗变,如何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平衡,从而给帝国政权和社会带来剧烈的震荡。英尼斯把媒介分为时间偏向的媒介和空间偏向的媒介,时间偏向的媒介有助于加强永恒和长久存在的观念,有利于树立权威,从而形成等级森严的社会体制,比如石头和羊皮纸。空间偏向的媒介则更适合广袤地区的治理和贸易,有利于政治帝国的空间扩张和远距离控制,从而形成中央集权的等级性不强的社会体制,tt!tn莎草纸质地轻便,较易克服空降的障碍。⑦英尼斯的媒介偏向理论奠定媒介环境学研究的基础。

英尼斯推断说,一种媒介经过长期使用之后,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它传播的知识特征。而不同媒介又各有殊异的特性和功能。那么,一个社会中新媒介发展壮大成为主导媒介的过程,必然导致社会文化的震动和变迁。在此基础上,英尼斯断言:“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④这是媒介环境理论总结出来的,媒介形态影响社会变迁的原理和机制。

新媒体的出现不仅开创了人类交往的新形式,发展了新知识结构,而且使国家对知识的控制更加困难,网络传播的海量信息、传播者的平民化、信息检索的便利性以及及时互动通讯使人们更方面地获取信息。同时国家对信息控制的减弱也带来了权力的分化和下放,新媒体被看作民主的“推进器”。

(二)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英尼斯和麦克卢汉是媒介环境学多伦多学派第一代最著名代表人物中的双璧——“多伦多双星”。两人为多伦多大学同事,20世纪50年代初完成媒介环境学经典理论,同属第一代,但英尼斯不幸英年早逝(1952),麦克卢汉则继续活跃在学坛,直至1979年中风而失去语言能力。所以虽然两人同属第一代,却有学术上的承继关系。

165

万方数据

麦克卢汉在英尼斯的基础上,对传播研究仅仅瞄准内容这种现象,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他批评道:“媒介的‘内容’好比是一片滋味鲜美的肉,破门而入的窃贼用它来涣散看门狗的注意力”㈤。他为了突出媒介形态的压倒性意义,指出:“任何媒介的‘内容’都是另一种媒介。文字的内容是言语,正如文字是印刷的内容,印刷又是电报的内容一样。”@由此,麦克卢汉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著名论断——“媒介即讯息”(TheMediumistheMassage)。同时强调“任何媒介(即人的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日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物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㈣

麦克卢汉接过了英尼斯偏向性媒介的思想。不过,偏向性在他那里表现为对不同感官的延伸:服装是皮肤的延伸,印刷媒介是视觉的延伸,电视则是人全身感官的延伸,电子媒介则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目前,我们正在很快地接近人体延伸的最后阶段——意识的技术模拟阶段,在这个阶段,知识的创造性过程被集体地共同地延伸至整个社会,如同我们已通过各种延伸了我们的感官和神经一样。”回这无异于说新媒体是意识形态的延伸。印刷媒介的线性传播方式,鼓励了相应的线性因果关系的思考和推理方式,它的个人化阅读,又有助于培养个性化的思想和行为。电视因为延伸了人的全部感官,容易在人的意识中形成整体的图像,所以它把人重新带回了部落时期的口语传播环境。新媒体不仅实现了多媒体的融合,延伸了人的视觉、听觉、触觉,而且全面地模拟并延伸了人的神经系统。在新媒体传播情景中,信息在人类社会的范围内实现了完全的共享,新媒体正成为人类知识的汇集地,所有的个体都通过网络参与到知识的创造过程中,知识的创造性过程被集体地共同延伸至整个社会。根据麦克卢汉的理论,理解新媒体的文化影响就要求我们在学习文化和理解文化时有不同的思维。

麦克卢汉发明了“地球村(globalvillage)”这个理论,是为了描述那种通过对小型社区可能实现的部落社会的互动的霞新创造,让电子革命把地球变成一个小星球。因为他感觉到我们在为地球的媒体环境批判性地估计价值时,都是装备不足的。所以他发明了“前馈(feedforward)”概念,用以形容因对新媒体的使用而引领的社会进程的轨迹。㈣

麦克卢汉还冈为区分了“热(hot)”媒体和“冷(c001)”媒体而著名。所谓“热”媒体,像无线电、摄影和电影等,是用强烈的、高度解释的信息来刺激观看者的某一根神经;而“冷”媒体,比如电话,卡通片或电视,则仅仅提供了有限的信息,并且要求参与者有神经的集中和自我理解的过程。“感觉率”(sense—ratios)用来体现某一个特定的媒介技术与该技术被用于交流时所能传达的信息量之间关系的一个概念。多数传播技术都能引起特定的思维和感觉,但是麦克卢汉所期望的是新媒体能够通过同时间提供给所有人类的感觉,用信息来帮助感官平衡。

166

技术变革日新月异,麦克卢汉提醒我们在确认新媒介形态的属性和影响时,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新媒介放大了什么;新媒介使什么过时;新媒介再现了什么;新媒介被推向极限之后会逆转成什么。⑨这就是麦氏的媒介四定律,它不仅提供了看待当前新旧媒介交接的方法,而且指引我们关注新媒介的极限潜能。

麦克卢汉的主要论点虽然都发表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但是,其对媒介演变的预言随着时间的推移都被证明是正确的,因而麦克卢汉也被称为数字媒介理论的先行者和鼻祖。但是他的著作也不时遭到人们的批判,因为他说技术手段决定了社会发展的结果。然而,麦克卢汉是十分乐观的。他认为只要人类能够合理利用这些技术,新媒体手段就可以使社会获利。人们今天所承受的压力都是我们对新媒介没有批判意识的结果。麦克卢汉为我们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工具箱——一个比其他工具箱都好的工具箱——就是要用批判态度来评价一个新的媒体。

(三)莱文森的媒介理论

纽约学派的保罗?莱文森、约书亚?梅罗维兹是媒介环境学第三代著名学者。梅罗维茨和莱文森两人均授业于波斯曼门下。莱文森继承了他的偶像麦克卢汉和恩师波斯曼学术衣钵。他在1999年出版的《数字麦克卢汉》一书中对麦克卢汉思想和互联网等新媒介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书中完整地回顾了麦克卢汉的“媒体即讯息”、“地球村”、“冷媒介与热媒介”等传播理论。还分析了在当今的数字时代如何体现麦克卢汉“地球村”的理想;当每台PC都能成为生产与接收信息的独立单位时,互联网如何实践麦克卢汉的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理念;麦克卢汉对媒体的未来预言又如何继续应用于信息与网络发展上等。他认为,在新一轮信息时代来临时,权力结构将匾临巨变,数字时代打破了中央集权形式,个人的角色因而变得更重要。他在《手机》一书中,论述继因特网之后的媒介革命,断言手机是超越电脑的新媒体,预言将来的手机要把冈特网纳入麾下。他在《真实空间》一书中,揭示虚拟空间的不足,戳破其乌托邦面目,调子冷峻,反思深刻,主张网上冲浪和物质空间的结合,指出人类的出路是走向太空,到太空去探索和殖民。

莱文森首创“人性化趋势”和“补救性媒介”的媒介演化理论。“人性化趋势”理论突出人的主观能动性,指出人在媒介演化中的无穷潜力。他说:“人是积极驾御媒介的主人。不是在媒介中被发送出去,而是在发号施令,创造媒介的内容。对别人已经创造出的内容,人们拥有空前的自主选择能力。”凹“补救性媒介”理论有两层意思,包含媒介演化体现出来的两个目的或动机。一是满足人的渴求和幻想:“我们发明了窗户。对于原来的墙壁来说,这是改善。比起笨拙的黑咕隆咚不透光的墙壁,或者有孔而不保温的墙壁来说,有窗户的墙壁是好多了。后来我们发现,这个发明使窥视者能够往里看,于是我们又发明了窗帘。我们发明了电脑的运行软

万方数据

件‘视窗’……‘视窗’是一种改进。当我们发现‘视窗’的问题之后,我们可能要发明和窗帘一样的东西。”凹二是弥补失去的东西:“整个媒介演化进程都可以看成是补救措施。因此,因特网可以看成是补救性媒介的补救性媒介,因为它是对报纸、书籍、电台和电话等等媒介的改进。”凹

何道宽在《莱文森精粹》一书的译者序言中评价:“莱文森发展并超越了麦克卢汉和波斯曼。他用媒介乐观主义、人类沙文主义、人性化趋势理论和补救性媒介理论,树起后麦克卢汉主义的大旗。他决不鞭怠任何一种新媒介,他认为,媒介的演化服从人的理性,有无穷的发展潜力,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合理,越来越完美,人总有办法扬其长而避其短。”凹这也是我们看待新媒体应有的思路。

(四)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

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活跃在传播学领域的美国学者约书亚?梅罗维茨(JoshuaMeyrowitz),同样不满于传播学研究对媒介形式的忽略。他指出:“许多对媒介影响的研究都忽略了对媒介自身的研究……媒介本身则被当作了中性的传送系统。”@梅罗维茨继承了英尼斯和麦克卢汉两位前辈的基本思想,结合社会学家埃尔温?戈夫曼的场景理论,用场景把媒介和社会行为连接起来。他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一书中指出,应把情境视为信息系统,认为,“决定人们互动性性质的,并非自然环境(场所)本身,而是信息流通的型式。”∞而所谓信息流通的型式,也就是传播情境,“不仅指接触社会环境的信息的型式,而且也指限制这种信息的型式,亦即它既牵涉哪些人得以接触某一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信息,也牵涉到哪些人被排斥在外接触不到这一社会情境中流通的信息。”∞也就是说,传播情境不仅涉及信息传播的方式,还涉及传播权利的分配。媒体对人类个体和社会所产生的效果或影响都是通过媒体培育的传播情境间接引起的。

梅罗维茨认为新媒体的出现会促成情境型式的变化,一方面,新媒体的广泛运用促成一系列旧有情境界限的打破,致使一些旧有的不同情境合并,进而形成新的传播情境;另一方面,新媒体使不同情境之间的一些旧有的连接机会消失,导致新的分离。梅罗维茨所指的新媒体是电子媒介,今天以数字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同样改变了原有的传播情境,并在社会各层次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媒介环境学家在观察媒介时通常使用的观察方法是“后视镜原则”,即通过充分了解过往媒介形态的特性,洞察目前和未来媒介形态的偏向。麦克卢汉明确提出:“我们透过后视镜看现在。我们倒退走步入未来。(Welookatthepresentthroughtherearviewmirror.Wemarchbackwardsintothefu-ture.)”@透过后视镜,英尼斯区分了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的媒介。麦克卢汉强调了不同媒介形态对感官的不同延伸。莱文森发现了“人性化趋势”和“补救性媒介”的现象。梅罗维茨比较了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对社会场景的不同塑造,他指出印刷媒介有利于形成社会场景之间的隔离,从而促成知识的攀断和权威的得势,电子媒介则倾向于打破隔离,融合社会场景,从而模糊角色,消解权威。这个后视镜对于理解新媒体尤其莺要。

其实,媒介环境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远比具体结论更值得我们重视和学习。正如梅罗维茨所说,“分析的目的,不是为了对社会的变化或我们当今社会的特征作出一个完整的解释,而是为了说明媒介的变化与当今社会的潮流有着莫大的因果关系……更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研究媒介影响和社会变革的新方法,不仅能研究现在,而且能研究过去和未来。”四

二、新媒体的传播影响

正如梅罗维茨所言,“当一种新的因素被导入一种旧的环境中时,我们所得到的并非该旧情境加该新因素,而是一种新的环境。当然,新的程度取决于新因素在多大程度上改变旧系统。”@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社会的传播环境,进而改变了处于这一环境中的社会文化。新媒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政治影响

新媒体的政治影响,早在1999年,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组织西雅图爆发反WTO的抗议集会,2001年菲律宾人用手机短信呼朋唤友地聚集起百万群众,游行抗议前总统埃斯特拉达,并最终导致了他的下台等事件中就体现出来。在我国,在改革开放和信息化的社会条件下,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和参与政治。

新媒体通过议程设置、反映民意舆情干预社会舆论,成为影响区域、国内、国际政治的重要力量。首先,新媒体成为重要的舆论监督力量。近年来,由新媒体引发的热点话题频频触及政治层面。例如,“孙志刚事件”,通过网络的炒作,惊动了中央政府高层,导致一部延续几十年的城市收容法规的废止;“高院再审刘涌案”,网络媒体间接促使中国最高人民法院50年来第一次提审普通刑事案,并罕见地推翻沈阳高法的判决,改判死刑,立即执行。“哈尔滨宝马撞人案”借助网络传播牵出了一批贪官,引发东北政坛的“地震”。“周久耕事件”,人肉搜索不但让周久耕免了职,南京官员也因周久耕事件改变习惯,不抽好烟不戴表。

新媒体也正在成为民意舆情的重要反映渠道。例如,一年一度的“两会”时期,政府官员通过博客收集民意,其中一些直接到达政府高层,对政府决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第一个投身网络的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指出“我近5年提交给全国人大的上百件建议和议案中,有相当多来自网友的建议和启发,有‘关于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应免费的再建议’、‘关于制定《反就业歧视法》的建议’、‘关于制定《乙肝病毒携带者合法权益保护法》的建议’等0992008年6月20日,中国最高层领导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在线交流20多分钟,首次直面公众提问,2分钟内,网友发贴超过200

167

万方数据

条,半小时内在线人数超过200万;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与网民见面时也强调,要通过党委、政府与网络社会的良性互动,构建起二者之间制度化的沟通渠道和机制。这表明,新媒体为人民参与政治建立了一个重要的平台,改变了公民参与政治的模式。这种影响力不仅在于对国内政治的影响,也表现在对国际政治的影响上。例如,2008年发生的“CNN事件”、“金晶事件”、“家乐福事件”,网民自发组织网络签名,吸引了全世界数以万计的华人参与,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CNN主播卡弗蒂公开道歉,法国总统萨科齐致信慰问金晶,家乐福总裁公开声明支持北京奥运。可见,新媒体对国内国际政治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

(二)经济影响

新媒体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媒体市场,成为一种商业模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着整体经济的全面发展。新媒体在满足自己个性化的收视需求的同时,也带来新的产业的诞生,带来巨大的商机。根据权威调查机构预测,在中国新媒体的市值已经超过了400亿美元,新媒体正在蓬勃发展中,创造出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网络游戏、电子商务和及时通讯等商业模式,这些都已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的新动力。

新媒体的经济影响至少有三个方面:

一是对资金链的影响,由于对主流媒体的政策限制,新媒体成为投资热点。新媒体的巨大潜力,给世界各国的投资商,特别是风险投资商带来了巨大商机。近年来,百度、巨人等网络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新浪、搜狐等传统门户网站和新兴的网站吸引了大量风险资金,许多大型企业纷纷对移动通信、IPlV、手机电视给予投入,等等。

二是对产品链的影响,新媒体利用技术优势,在相关产品的前端、中端和后端,不断延伸出新的产品类型,甚至是相关的产业,从而使产业链更加丰富、完善,进而拥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市场前景。

例如,2006年,“超级女声”短信总收入超过了3000万;2007从除夕至大年初七八天时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两大移动运营商因新媒体所产生的收入逾12亿元。2008年网络广告市场延续高速增长态势,整体规模增至180亿元,年度增速达71.0%;网络购物市场2007年取得了爆发式增长,2008年则延续了这种高增长态势,网络购物交易规模破千亿,增速超过130%;同时网购用户规模达8000万,近三成的网民都成为网络购物用户;搜索引擎市场规模突破50亿元,用户规模接近2.5亿人,2012年将突破5亿人;手机电视的市场规模将会达到23亿元。到2010年预计手机电视市场规模将达到59亿元;网上支付市场交易额规模预计将达2743亿元,同比增长181%,网上支付深度用户增速稳健,接近2500万。2007年中国手机广告市场规模将达到7.8亿元,比上年增长56%。随着3G网络的普及和手机产品的丰富,2010年中国无线营销市场规模将达到22亿元。2007年我国具备运营能力的行业网站达2300家,总营业收入147168亿元,较2006年的100亿元增长47%,从业人数超过19万人。其中腾讯在2007年全年总收入38.209亿元,同比增长36.4%,是中国收入最高的互联网公司。∞于是有人说:现在的新经济实际上是新媒体经济,现在的富豪榜实际上成了媒体企业家富豪榜。在新媒体的光环下,人们知道了张朝阳、丁磊,知道了陈天桥、李彦宏和江南春,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媒体新贵”的层出不穷。

三是对贸易的影响,新媒体促进了各种文化品的广泛传播和迅速传播,但同时也带来诸多问题,诸如网络音乐和视频下载引发的文化版权争端,这些都对国内国际文化贸易带来新的变化。

不仅如此,新媒体在科技、工业、农业、卫生、教育、军事等各个领域所创造的间接商机、所创下的间接效益更是无法估量的。

(三)文化影响

新媒体“不是改变我们的思维,而是改造我们世界的结构”,“我们塑造了工具,此后工具又塑造了我们”,回顾媒介发展的历史,每一种新的媒介的出现,改变的不仅仅是传播的空间和时间,还有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文化观念以及文化传递的方式。新媒体的文化影响,第一是对文化消费的影响。新媒体以其独特的媒介交流方式和娱乐体验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主导了新的文化消费,创造了新的文化消费产品,进而改变了人们的文化消费观念,包括网络语言、网络视频、网络红人等等。例如,因“艳照门事件”而流行的“很×很X×”句式,以《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为代表的充满消解意义和解构特色的网络视频,以芙蓉姐姐为代表的颠覆传统审美观的网络红人,等等;第二是对文化趣味的影响。新媒体的自由度、互动性及参与交流的广泛性,使得当下的文化趣味日益娱乐化、流行化、大众化;第三是对文化产业的影响。文化产业的精髓就是物质的精神化和精神的物质化,而这种转化最终都将落在“体验”上,包括个人体验、家庭体验、群体体验、民族体验等不同层次的体验,悲剧体验、惊险体验、刺激体验、快乐体验、幸福体验、超越自我的体验等不同类型的心理体验。将一种“体验”模式化、规模化,就是文化产业,新媒体传播的即时性、无限性和伴随性恰恰能为人们实现这种多层次多类型的体验提供可能和便利,并成为文化产业实现的重要介质。无疑,新媒体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强大的动力。

(四)社会生活影响

“一个社会的传播过程的性质实际上与该社会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个方面都关系重大。”@新媒介带给人们新的生活方式。它们促使新的人际和群体传播模式形成,继而引发社会结构和社会状态的改变。在新媒体发展的十余年间,人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娱乐方式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信息内容的海量化、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娱乐领域的拓展、娱乐方式的新奇,使人们的业余生活更加

万方数据

多彩;新型多样的通讯方式、便捷适宜的购物方法,更加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内涵。

受众的媒体使用习惯也在新媒介环境下发生改变。在新闻出版总署进行的阅读调查中,阅读传统出版物的人数在以每年12%的速度下降,而阅读新媒体的人数则以30%的速度增长。过去人们读书、看报的时间,现在已经大量转移到网络上,说明新媒体已被读者、观众所接受,人们的阅读习惯已经发生很大转变。曾候机厅、公交车里、电梯中随处可见人们全神贯注地看着小小的手机屏幕或移动电视。特别是年轻的一代已经习惯了在淘宝、易趣、当当、卓越等网络商铺里购物。(2005年度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显示,54.5%的大学生认为科技可以帮助我实现对生活的梦想,61.4%的大学生承认手机、Email、mQ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通讯工具,有15.6%的大学生过去一年中在网络上购买过商品,而使用银行卡在线支付的费用达到生活费的29.1%。网络消费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由于新媒介本身自产生起就有商业性和娱乐性,工作与娱乐的界限也变得模糊,工作与生活也越来越融合在一起。受众可以通过新媒介了解时事新闻、查看证券行情、购买商品,甚至是交友谈恋爱。随着不断融合的媒介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受众有意无意受到媒介的文化形态的影响,信息形态、娱乐形态,甚至人们的行为模式的同质化倾向日益明显。

由于新媒体具有进入门槛低这一特点,新媒介的发展让人们的文化消费更加大众化、平民化。现在成千上万的人通过各种新媒介工作、形成社会关系、建立新身份并发展新文化。人们利用新媒体展示自我、创造个性,形成新的草根文化。于是,从这个概念上讲,新媒体对我们的影响已经远远地超越了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带来了生活理念和价值观念的改变。

就是这样,通过新媒体这个平台传输的各类信息,几乎波及到社会的不同阶层、各个角落。人们在共享信息的过程中口口相传,更强化了新媒体的影响力。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因此,当2006年,由于台湾一带的国际海底电缆遭到地震破坏,包括中国大陆、美洲和亚太区多个国家的对外通讯和互联网全部严重受阻,MSN即时通讯工具无法登录,C,oo班e和雅虎等多个国际主要网站出现故障时,牵动了全球亿万网民的关注。当2007年“7?12”我国ADSL发生故障时,更是有8万网民被报终日无所事事。人们在惊呼:网络故障将成为人类又一大“灾难”。曰

新媒体必然催生“新人类”。从媒介史来看,每一次新兴媒体的诞生和革命,都同时造就了新兴媒体的一代人,如“报纸的一代”、“广播的一代”、“电视的一代”,现在也自然会产生“手机和网络的一代”。不仅如此,新媒体还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也将因之而改变,它可能引发社会阶层、社会不同的群体和心理方方面面的改变。@

当然,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自由传播、传播者的平民化和传媒机构的企业化都给社会对信息的监管和控制带来了困难。在新媒体发展中存在的种种负面影响,已经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普遍重视,各方面都在加大力度净化新媒体传播环境,使新媒体更加健康地发展。关于这一主题,也是我们应该加以研究的课题。

注释

①②③[加]哈罗德?英尼斯.传播的偏向[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7,28。85.

④⑤⑥⑦[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46。34,33,53—54.

⑧[美]斯蒂夫?琼斯.新媒体百科全书[z].熊澄宇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08.

⑨[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M].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428..

④[美]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M].何道宽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56.

⑩[美]保罗?莱文森.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M].熊澄宇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⑩[美]菲力普?马尔尚.麦克卢汉:媒介及信使[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⑩[美]保罗?莱文森.莱文森精粹[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6.

⑩⑥[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2,35—38.

⑩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28.

⑩[加]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即按摩[M].[美]保罗?利文森.数字麦克卢汉[M].何道宽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47.

⑩⑩[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8.

①数据来源:http://news.immrch.cn/Zt/89444.shtml.

③梅尔文?德弗勒,桑德拉?鲍尔一洛基奇.杜力平译.大众传播学诸论[z].新华出版社,1990:23.

②柳斌杰.新媒体现状与趋势[EB/OL].http://www.jyb.on/era/cmyj/cndl/t20061219_55766.htm.2006—12—19/2008一12一12.

@刘静.试述我国新媒体的特征与社会影响力[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5):222—225.

③胡智锋,周建新.新媒体语境下电视节目生产的发展空间[J].视听界,2008(5):3l一32.

参考文献

[1儿美]林文刚编.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宫承波主编.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r7.

[3][美]斯蒂夫?琼斯.新媒体百科全书[z].熊澄宇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胡智锋,周建新.新媒体语境下电视节目生产的发展空间[J].视听界,2008(5):31—34.

(责任编辑:王望)

169

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