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的内涵以及

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的内涵以及

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的内涵以及
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的内涵以及

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的内涵以及

二者关系的理解和认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已经启动了法治代替人治的社会理念,重视“权利”和“权力”的话题谈论的越来越多了。权利和权力是人类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产物,是民主社会两个最根本的政治概念,广大人民群众都应重视权利和权力两个最根本的政治概念,并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权利”与“权力”的关系。

权力与权利构成一对行政法学的重要范畴,是基于“人民主权”的历史背景而产生和发展的。现代民主国家都把人民主权视为最高政治原则和宪法原则,并通过宪法规定了实现人民主权的两条根本途径,即转化为国家政权和具体化为公民、群体权利。国家行政权力的和谐运转,能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体现公民的权利,从一个侧面实现人民的主权。国家政权,尤其是行政权力与公民、群体权利构成一对具有宪法意义的范畴,正确认识和理解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平衡观念,对于人民主权的完整实现,尤其是对于依法治国思想的顺利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主权具有实质性的意义,作为人民主权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的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紧密联系和相辅相成,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运转,在实现人民主权的过程中,形成一个和谐的权力与权利运行统一体。在当下中国,人民主权的状态还存在许多不理想之处,其主要原因是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存在的矛盾,导致权力与权利运行统一体运转紊乱。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目前主要存在两种矛盾状态,一是公民权利在立法形式上得以规定,行政权力超越法定界限运转。二是公民的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得不到有效的、实际的具体运用与监督。

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现代民主法治社会是讲权利和权力的基本条件。以往人治或专制独裁社会只讲权力而不讲权利,因为封建专制独裁者不承认被统治者有权利;权利和权力都归统治者所有,老百姓只有听从统治的命。现代民主社会则把这个关系颠倒过来,一切由全体人民的意志、利益来决定。所以,权利是主体,权力是客体,权利派生权力,权力服从权利。归根结底,权利和权力都是全体人民的。权力系统可以分为政治权力系统和政治权利系统,前者的主体主要是国家,后者的主体主要是公民,这两个系统之间是互动的对立统一关系,正是由于这两大系统的相互对立和统一,才构成了权力系统的矛盾运动,从而推动了力系统结构的不断变化、发展,进而又推动了整个社会的政治发展,发展的基本规律是:权力是一个定量,而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是这个定量内部的一组变量,这组变量的双方之间是反比例关系,即在权力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政治权力越大,则政治权利越小;政治权力越小,则政治权利越大。但是,政治发展的基本趋向是:政治权力不断缩小,而政治权利不断扩大。与此相适应,在国家的统治和管理模式中,专制的成分不断减少,而民主的成分在不断扩增,人类社会逐渐地由专制走向民主。

现代社会的民主理论,包括国家最高领导人在内的各类公职人员的权力都是广大人民群众通过选举授予的。公职人员是人民公仆,必须遵循人民意志,尊重人民权利,维护人民利益,接受人民监督,认真为人民服务。否则,人民群众要收回给他们的权力,这就是权利支配权力,权力服从权利,公仆服从主人的体现。

权力与权利是不能对等的。国家公职人员作为私人,享有一切公民所享有的权利,作为公职人员,享有某种依法管理人和事的权力。但这种权力不能侵犯人民权利。国家机关

并不能享有公民权利,只有合法使用的权力,即公权力。公权力又可随时由人民取消或改变,这是民主社会的本质。

目前我国社会正朝这一正确方向发展。人民群众是国家主人,各级官员是公仆,政府权力必须服从于人民群众的权利,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监督,但在实际社会中,我们距离这一目标的实现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常见的错误是将权力代替权利,把本当成末,把末当成本。这种混同既出现在普通百姓之口,也有时出现在专家甚至法学家之口。有的专家在回答记者采访时说“包括我们权利过于集中于少数人……”。这是混淆了概念,它不应该是“权利”而是“国家权力”、正是对权利和权力概念的混淆不清,某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院长在就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发表谈话中也说,被拆迁户拥有合法财产所有权,开发商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也应受到法律保护。其意是,舆论不能压倒性地支持被拆迁户权利,也要考虑开发商的合法权利,保持两者的平衡。谁都知道,开发商受政府委托(严格说,是开发商用钱向政府买来拆迁权)来对私人房产进行拆迁,他代表政府公权力。没有政府授权,他无权也无胆量搞拆迁。所以,他与被拆迁户的关系是权力对权利的关系。如果他不能公平合理地满足被拆迁户要求,而采取强制拆迁行动,就是滥用权力侵犯公民合法权利,必然受舆论谴责和反对。如果政府公开支持开发商滥用权力,也就是政府滥用权力,公民有权利进行谴责和抵制。因为,政府行使权力包括法院的司法裁决,不得违背公民意志,侵犯公民合法权益。这就是舆论一边倒地站在所谓“最牛钉子户”一边的原因。“最牛钉子户”事件圆满解决,实质上是行政和司法机关正确的放弃了两次下达强制拆迁的行动。这是权利对权力的胜利,权力服从权利的体现。

我们国家在使权力服从权利,敬畏权利,其路途还很遥远,要使人们正确认识权利与权力的关系,摆正它们的位置还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当前,亟待产生和实施科学民主选举制度,以促使各级官员的产生,取决于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未能做到这一点,无论怎么去做,也将无法使“权力”臣服于“权利”。各级组织和全体民众要认清和处理好权利与权力的关系,不要让科学民主社会这两个最根本的政治概念混淆或颠倒了,避免权力横行无忌而践踏权利,杜绝违法施政行为的发生,确保社会健康和谐的向前发展。

李邃

政治巡察的意义篇

政治巡察的意义篇 政治巡察的意义党的109大报告指出,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最近几年来,党中央将巡察工作作为1项长时间任务,既是强化党内监督向基层延伸的制度性安排,也是加强党的建设、增进正确行使权利的重要方式。 1、巡察工作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也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有力支持和重要手段 党的108大以来,党中央对巡查巡察工作的重视程度史无前例,制定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巡查工作条例》,提出了“1个中心”、“4个着力”、“两责任1纪律”等新思路新举措。中央全面完成了巡查全覆盖,各级党委、部门党组扎实展开巡查、巡察,获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事实证明,只有矢志不移地坚持巡查巡察,不断巩固成果、深化拓展,充分发挥巡查巡察的“尖兵”、“利剑”作用,才能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战略目标。 2、巡察工作是加强党内监督的战略安排,是贯彻落实中央巡查工作要求的重要举措 巡查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巡察则是巡查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巡查工作在市县及部门的拓展和探索。因此,巡察的本质是政治巡察,既是党内的“政治体检”、风格的“综合会诊”、精神的“集中补钙”和思想的“深入警省”,也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情势,更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力举措。 3、巡察工作是各级纪检机关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打造依法行政、廉洁从政常态长效机制的重要手段 最近几年来,巡察工作对强化各级党组织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巡察工作要将重点对巡察对象履行《中国共产党

章程》“两准则4条例”,遵照党的纪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等情况进行监督,着力发现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散漫、纪律松弛,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 政治巡察的意义巡查巡查工作最突出和核心的就是发现问题。是对干部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管理的关口前移;是全面了解和总结被巡查单位领导班子,发现干部包括推荐好的干部;是对职工大众关注的热门难点问题进行调研,包括对被误解的干部进行澄清还以清白;是向被巡查单位宣扬国家政策法规和各项方针和对会议决议,同时对贯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是为巡查组提供被巡查单位的整体情况和全面评价的信息支持和决策参考根据。因此,展开巡查工作意义重大。 1是展开巡查巡察工作是对领导班子和干部的政治体检。巡查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对基层领导班子和干部的政治体检。班子和干部的政治体检关键是要发现问题,但它的实质意义是“早发现、早制止、早提示“,事前控制是1项保护和关心干部政治生命的工程。 2是展开巡查巡察工作是对现有合格干部的正面保护。由于多种巡查工作是对现有合格干部的正面保护缘由,被巡查单位的1些干部错被误解、误传为有问题的干部,巡查组就要有针对的通过广泛深入调查研究清楚,澄清事实,还以公道,给社会和职工大众1个客观、公正的交代。 3是展开巡查巡察工作可以强化领导的廉政勤政意识。通过对被巡查工作可以强化领导的廉政勤政意识,可以进1步加强领导干部对国家线路方针政策的领悟和理解,对履行重大决策的正确掌控,有效的提高他们的自律意识,减少背规背法犯法的产生,变事后清查

新闻媒体的政治功能

新闻媒体的政治功能 新闻媒体的作用是双向的:一方面,它可以被民众启动,形成对政府和政治过程的有效制约,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另一方面,它可以为统治集团所利用,成为政府控制社会的利器。总的来说,新闻媒体的政治功能主要包括传播信息、影响舆论、设置议程、政治社会化和监督政府等五个方面。 1.传播信息 报道新闻和传播信息是新闻媒体的首要任务。它以源源不断的报道反映社会各方面的变动,延伸了人类的耳目,扩展了人们的视野,加强了应付环境的能力。对于政府来说,媒体把信息传播给全社会,不仅有助于消除隔阂,建立共识,而且有助于公民获取关于当前政治事态的信息,成为“有所知的公民”,为其政治参与提供信息基础。 我们知道,媒体是进行政治沟通的有效工具,因为它比面对面的直接沟通更具优势。然而,政治沟通的成效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信息传播过程。根据拉扎菲尔德(Lazarsfeld)和卡茨(Katz)的研究,信息传播分为两个过程:每个群体的意见领袖(如教师、牧师和专业人士)谨慎地从新闻媒体获取政治暗示,然后他们在日常接触中把这些暗示和观点传给那些不怎么关心政治的朋友们,由此,政治信息就传播给了每个人。从这种意义上讲,媒体所传播的信息能否深入地影响公众往往依赖于这些意见领袖,他们是政府所必须触及、影响和说服的对象。当然,电视和网络在一宗程序上侵蚀了意见领袖的作用,它们把政治消息直接带进千家万户。 2.影响舆论 舆论是社会上相当数量的公众对他们共同关心的某个问题所表示的个人意见、态度的汇集,它反映了一个社会各个群体的需求,可以为执政者及其决策提供信息和支持。作为公共权力代理人的现代政府,必须及时对公众舆论作出回应,否则很可能削弱或丧失合法性。 新闻媒体不仅是舆论的表现渠道,而且可以通过对特定事件作广泛而深人的报道以及有倾向性的评论,引起公众对该事件的注意,并动员社会上尽可能多的人就当前话题发表意见,大多数人的意见自然就形成了舆论。媒体,特别是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通过信息轰炸和影像刺激,很容易制造出即刻的公众情绪和公众压力。当美国公众看到科索沃阿族难民的图片、洛杉矶四名白人警察对黑人罗德尼·金拳脚相加的镜头、美军机组人员家属哭泣的画面时,他们无需任何文字翻译和理性解释,便会产生情绪的冲动。这种冲动带来的是美国政府应当采取相应政治行动的诉求。 在这种媒体制造的即刻公众舆论面前,决策者往往缺少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极易作出错误的决策。1992年,在加州地方法院宣判白人警察无罪后,当地发生严重种族骚乱,布什总统大发雷霆,要求联邦司法部严惩四名白人警察;事实上,当时有多少美国公众(包括总统本人)知道新闻媒体对罗德尼·金被殴事件的扭曲呢?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发生后,美国媒体对美国政府和军方的正面报道,对机组人员家属的同情,使美国人的爱国主义情绪高昂;在这种维护美国国家利益的集体情绪的激发下,美国政府在中国释放其机组人员后,立即翻脸不认人,而且威胁要向中国派航空母舰,以保护美国飞机在中国境内的侦察活动。 新闻媒体这种影响舆论的功能往往被各国政府用来进行政治宣传,力图引导舆论,使其决策获得公众的支持,或者改变不利于其决策的舆论。正是因为此,“媒体现在已经不仅仅是观察者和信使了,它们更是政府里面的主要演员。它们制造、塑造并常常歪曲决策的信息基础”。 3.设置议程 议程设置理论(agenda—setting theory)认为,新闻媒体通过加大对某些问题的报道量或突出报道某些问题,能够影响受众对这些问题重要性的认知,由此可以设定社会的议事日程,并从而形成一种舆论压力,迫使政府把这些问题纳入自己的议事日程。虽然政策问题不是媒体制造出来的,但媒体的新闻报道会使政府重新考虑问题的优先次序。就如美国前总统卡特的律师劳埃德·卡特勒在《外交》杂志上所说的:“一个问题无论多么紧要,只要没有什

_政治参与_概念辨析

#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 /政治参与0概念辨析 陈振明李东云 摘要:政治参与是当代政治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重大课题。然而,目前国内外政治学界对/政治参与0概念却未能形成一个较为一致的定义。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学者有代表性定义的基础上,将/政治参与0定义为公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非职业行为,并对这一定义作出详细的说明。作者认为,在政治参与概念界定时需要着重考虑四个方面的问题,即主体是否包括职业政治人士,是否包括动员参与,是否包括非法手段,是否包括心理和态度。 关键词:政治参与;政治民主;概念辨析 中图分类号:D03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569(2008)04-0104-07 政治参与是政治民主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有关政治的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中,参与都是一个核心的概念。01近年来,政治参与及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学界及政界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然而,对于/政治参与0这一概念本身的内涵和外延,学界却一直存在诸多争议,其定义目前也莫衷一是。正如诺曼#H#尼、西德尼#伏巴所言:政治参与像有些术语一样,/由于意思实在太多,最终倒反失去它们的有效性0。o政治参与的研究必须从厘清相关的概念开始,或者说,对/政治参与0概念进行明晰的界定是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因此,对于/政治参与0这一概念的辨析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 公民参与政治的行为和传统自古有之。然而,/政治参与0却是现代政治学的一个术语。关于这一概念,当代的政治学家下过了不少的定义。帕特里克#J#孔奇在专门研究了政治参与的诸多界定之后,提出争论所集中的六个主要问题:?(1)积极与消极形成的比较:应当从行为上来解释政治参与吗?)))如选举、政党竞选)))还是也包括其被动形成)))爱国主义感情,对政治问题的敏感性等等?(2)过分的与不过分的行为之比较:政治参与包括非暴力反抗及政治暴力活动,还是限制在-比较常规.的行动上?(3)结构性与非结构性目的比较:政治参与的定义中是否包括要改变或维护政府形式而作出的努力,还是仅限于改变或维护政府权力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6年度重点项目/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和方式的研究0(项目批准号: 70633001)之子项目)))/公共服务中的公民参与0的中期成果。 作者简介:陈振明,教育部/长江学者0特聘教授,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东云,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人员。 104

中国政治权力的组织与架构

中国政治权力的组织与架构

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政治局 书记处 中央委员会军事委员会 党代表大会 中央委员会各部(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等)注:→表示实际上指挥权的一般方向 理论上越大的会权力越大,但政治实践中恰好相反,最小的委员会是重要的。 按照重要性由小而大排列:党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与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1、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每五年召开一次。 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党代表大会选举的中央委员会执行其决议。 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由中央政治局召集,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大概为三四天。每一次主要讨论一个议题。 2、党的核心决策机关:总书记、政治局常委、政治局、书记处 按照《党章》总书记、政治局常委会、政治局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

选举产生。政治局常委会、政治局是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中央委员会的职权。 (1)总书记负责召集中央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并主持中央书记处工作。如果委员都在北京,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一般一周举行一次。 (2)书记处: 第一,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会所有会议的准备工作都有书记处来安排。 第二,书记处是连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桥梁机构。 第三,书记处本质上是中央委员会的办事机构。 二、党对人大、国务院的领导 政治局常委 政治局 全国人大书记处国务院 注:→表示实际上指挥权的一般方向 无论是最高权力机关人大还是最高政府机关都处在党的绝对领导下,都必须向党负责。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国务院既要对党负责,又要向人民代表大会负责;人民代表大会既要向党负责,又要选民负责。 三、党对政府的领导

总理与副总理 国务院常务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 各委员会 各部 注:→表示实际上指挥权的一般方向 (一)党管干部制度 上级党委 干部同级党委和政府 注:→表示实际上指挥权的一般方向 (二)党对政府的归口管理 中共中央在建立分级管理干部的同时,作为配套措施,建立了对政府部门的归口管理。 上级党委 政府同级党委 注:→表示实际上指挥权的一般方向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知识点知识点归纳复习

公民权利基本 1、我国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p33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p33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含义: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重要性: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3、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需具备两个基本条件:(记在公民享有选举权需要哪些条件?后面) 一是年龄条件,我国公民行使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需要年满十八周岁;二是政治权利方面的条件,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得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4、政治自由p33 (1)政治自由包括: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政治自由重要性: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5.监督权p34 (1)监督权含义? 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3)行使监督权的途径 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2)监督权重要性: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6. 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的意义p34 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这是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力的重要形式 7、人身自由p35 (1)人身自由含义(理解):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2)人身自由重要性(或人身自由对公民有何重要意义?):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3)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8、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p37-38 社会经济权利:①财产权:②劳动权:③物质帮助权: 文化教育权利:①受教育权:②文化权利: 9、财产权的重要性或作用p37 财产权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 10、受教育权重要性或作用p38 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11、劳动权重要性或作用p38 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实现自身价值,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 12、国家保障学生受教育权措施p38

新闻媒介与民主政治的关系

新闻媒介与民主政治的关系 【摘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的十七大报告也进一步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在反复强调民主政治建设的今天,新闻媒介作为党和政府的舆论宣传和监督阵地,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新闻媒介与民主政治之间有何关系呢?文章将作简单论述。 【关键词】:新闻媒介;新闻舆论监督;民主政治 新闻媒介的重要功能之一便是舆论监督,它是指公民通过新闻媒介表达和传导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是对社会权力(包括权力机构和个人)、公共政策进行评价与监督。它既是监督公共权利、遏制权力腐败的“利剑”,又是保障公民权利免受侵犯的“盾牌”。运用舆论监督权力是现代社会弘扬的一种民主政治理念,同时也是现代法制国家推崇的一种宪政信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任务之一,也是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最重要的政治保证和制度保证。继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后,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十七大报告在第六部分论述政治体制改革时,不仅重申“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而且直接将该部分的标题定为“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有这些不仅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民主的重视和推进民主政治的决心,而且表明了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认识。民主不仅是党的生命,也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也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民主政治制度建设过程中新闻舆论监督发挥着重要作用。 新闻媒介宣传对增强人民的民主意识起到了宣传促进作用。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乡和地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极不平衡。新闻媒介是党和政府的舆论宣传阵地,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舆论工具,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05年底,我国广播、电视的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了94.48%和95.81%,今年,这个数字显然继续增加。作为党和政府的舆论宣传阵地,在民主政治理论的宣传上,新闻媒介当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说道:“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一切所指向的,还是人民,人民当家作主,人民行使民主权利,人民对党和政府工作进行监督。所以,民主政治得以良好实施的前提,便是广大人民能够树立民主的理念,正确、积极的行使自己的权利,那么,作为宣传舆论阵地的新闻媒介,将在这个过程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可以说,两者是密不可分的。 新闻媒介对民主政治有舆论监督功能。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

当代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含义和特征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1]人民当家作主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公民广泛的政治参与。高水平的政治参与能有效推动国家与社会发展,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高水平的政治参与是指其政治参与具有现实的需要性、内容和程序的合法性、目的的正当性、内容的说服性;就是要合乎宪法和法律精神,要有理有据,要有社会共识,目的是为克服弊端,促进发展,获取更大公益等;就是要有全局性、时代性、规律性、前瞻性和适度性。这样才容易被采纳,才能保证采纳后的效果是积极的。这就迫切需要大批具有较高的文化、思想和政治素养以及相应的专业素质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的合格的政治参与主体。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的人才,成为和将要成为政治参与的重要主体。因此,不断提高大学生政治思想素质,增强其有序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正确引导他们有序政治参与,成为培养合格的政治参与主体,进一步促进我国民主政治发展乃至社会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目前,学界在政治参与、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一些基本问题上,存在着不同观点,有一些模糊认识,本文就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含义、主要特征等基本问题进行粗浅探析。 一、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含义 要界定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含义,离不开对公民 政治参与的探讨。 学界从不同角度出发,对政治参与的含义给予了不同的解读,大体归纳为以下三种: 一种是影响决策行为论,即政治参与的目的是影响决策。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政治参与是“平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2]12-13。我国学者周平认为:“政治参与是指公民为了争取、实现和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参与社会政治过程,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政治决策的行为。”[3]他们共同强调了政治参与的目的是影响决策。这说明政治决策在政治过程中的核心地位,说明政治参与重点指向决策环节。但政治系统运作的外化表现形式为政策过程和人事过程。这种观点只重视政策过程的制定环节和人事过程的“入口”环节,忽视了政策的实施、执行、反馈环节和人员奖惩和升降等人事过程的“出口”环节。 一种是观念行为论。这种观点认为政治参与不仅包括行为,而且包括与政治相关的意识和观念。美国学者巴恩斯(Barnes )等人在《政治行动:五个西方民主国家的政治参与》一书中,把公民阅读政治理论文章视为政治参与。美国心理学家威廉·F ·斯通(William F Stone )将追踪报纸和电视报道列为间接政治参与。而关于政治参与的意识只是停留在政治心理和观念层面,成为参与不参与、如何参与、参与什么的先决条件和原因,不一定有试图影响政治过程的行为。 一种是合法政治行为论。此观点认为“政治参 当代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含义和特征 朱凤荣 (石家庄学院马列教学部,河北石家庄 050035) 摘 要: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是指大学生为了维护自己、群体或国家的合理、合法利益,通过 合法的、理性的、适度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公共事务和政治过程的看法、态度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从而推进公共事务管理和政治过程科学化、现代化的行为。有序性、政治性、行为性、主体特殊性是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主要特征。 关键词: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含义;特征中图分类号:D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72(2009)04-0052-04 收稿日期:2009-03-13 作者简介:朱凤荣(1964-),女,河北正定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研究。 第11卷第4期石家庄学院学报 Vol.11,No.42009年7月 Journal of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Jul.2009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第1框公民基本权利(第1课时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 序言 我们作为国家的主人,是通过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实现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我们学习宪法,要了解自己有哪些基本权利和义务,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要依法行使并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把履行公民义务视为神圣而光荣的使命。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不仅关乎我们个人的尊严与家庭的幸福,而且关乎社会的进步与国家的发展。 第三课公民权利 引言 公民权利为我们追求有尊严的生活、实现人生幸福提供保障。现在,我们越来越频繁地使用“权利”一词,这表明我们的权利意识和法治观念在不断增强。现实中,人们可能只关注自己的权利,却忽视别人的权利;在权利受到侵害时,可能会比较冲动,而不懂得用理性合法的方式去维护。那么,我们究竟拥有哪些公民基本权利呢?又应该如何正确行使和维护这些权利呢? 第1节公民基本权利

第1课时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 1.什么叫公民的政治权利?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哪些内容? 2.什么叫监督权?公民行使监督权有何积极意义? 3.什么叫公民的人身自由?公民的人身自由包括哪些内容? 4.公民的人格尊严权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侵害公民人格尊严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一、政治权利 1.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含义及内容 (1)含义:依照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2)内容: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2.行使政治权利的意义或重要性 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课本P34) 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条件: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

政治学原理名词解释和简答

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1、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2、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3、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4、总统共和制:是指总统与议会均由选举产生,总统与议会分享实际权力。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直接领导政府,掌管最高行政权。政府成员由总统提名并经议会通过后产生,对总统负责。议会掌握立法权,但不能选举产生总统,也不能对政府表示不信任。同时,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总统与议会之间存在权力制衡关系。 5、国家元首:是指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6、法治也称“法的统治”:是指按照民主要求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国家组织原则。 7、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8、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9、政治社团组织:就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或价值取向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治事务和政府决策的社会组织或团体。 10、压力集团:是指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的政治性团体。 11、治理:是以维持政治秩序为目标,以公共事务为对象的综合性的政治行动。 12、政治共识:它指的是人们对政治社会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治制度的一种普遍的认识与看法。 13、政治合法: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14、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15、政治监督:指的是在政治治理过程中,国家有权机关为保证公共权力主体在所担负职权的正当范围内行使公共权力,而对其进行监视、检查、控制、纠偏的各种活动,包括宪法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以及政党监督。 16、社会监督:指的是社会团体组织(主要包括政治社团、舆论机构等)和公民个人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广泛政治权利,以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方式对各种政治权力主体进行的监督。 17、绝对多数代表制:又称过半数当选制或二轮选举制,即参加选举的政党或候选人在选区第一轮选举中,必须获得过半数选票才能当选或占有该选区全部应选名额,否则要进行第二轮选举。 18、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

大众传媒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关系

大众传媒与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的关系 一、大众传媒与文化 1.现在新闻学界公认的关于大众传媒四大职能(监测社会环境、协调社会关系、传承文化、提供娱乐),无一不以其表征时代精神作为前提。其中传媒“使社会遗产代代相传”这个职能,往往被当事的传媒和受众所忽略,但是它们实实在在、每日每时在有意无意中传承着文化,影响社会的力度日复一日地累增。本民族的文化,以及全球文化交流的新成果、新形态,通过传媒不间断地出版和播出,不间断地被继承、扬弃、融合。而且,与其他渠道的教育功能相比,报纸、出版、广播、电影、电视以及互联网中知识与文化的传播,具有更强的广泛性和普及性。人们在接受正规学校教育之前,以及学校教育结束之后,通过这种方式融入更大的社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社会文化的接受者。因为传媒是文化的变动着、延续着的载体。从一定意义上说,传媒就是活动着的历史。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大众传媒天然地与文化的传承、批评、扩散和整合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战以后的世界,尽管局部冲突不断,但世界整体上处于和平时期,在观察社会变动的同时,人们需要精神的放松和享受。战后的传媒越来越意识到这种社会需求,提供了更多的文化类、消闲类的产品,于是传媒逐渐成为人们精神娱乐的一个重要领域,提供娱乐越来越成为传媒的一种独立职能。特别是在电视成为第一传媒的时代,传媒娱乐成为一种巨大的产业。 2.我们的传媒在弘扬先进文化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例如一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通过传媒而成为社会的楷模;社会法治意识深入人心,也与传媒日复一日地报道各种类型的法治案例、组织法律专家讨论问题直接相关;环境保护观念的普及,显然与传媒多年来持续报道世界和我国的环保问题、组织环保与人类生存的讨论有关。 但是,我国的传媒在以娱乐为目的的文化传播中,存在严重的问题,不仅谈不上代表先进文化,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已成为落后文化的主要传播者和吹捧者。传媒所具有的强大而无形的传承文化的作用,使得这类传播内容迅速扩散,在观念上严重妨碍了社会的民主化、现代化进程,因而长远的危害性不可忽视。 先是图书界《厚黑学》、《中华权谋》、《权谋大全》、《历史上的智谋》等等一版再版,大谈中国古代帝王统治权术;接着便是各种以清宫戏为主的权谋电视剧,宣扬帝王的“清明”、“德政”(实际上是人治)。《康熙王朝》的主题歌词是“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企望皇帝万寿无疆;《雍正王朝》的主旋律是“有道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又何惧身后骂名滚滚来”,将一个历史上最为残暴、专制的皇帝写成社会的大救星。所谓康雍乾“盛世”的年代,只是中国古代社会最后的回光返照。正当欧洲的市场经济向全球扩

第六章政治学原理政治参与

一、单选题(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早在古希腊城邦政治时代,就有公民对政治的直接参与,这被称为(B)。 A选举 B直接民主 C间接民主 D参政 2、下列属于政治参与主体的是(D) A政客 B政治精英 C官僚 D公民 3、现在英国、美国、法国等法律都规定选民的年龄下限是(A)周岁。 A18 B20 C21 D23 4、政治参与通过公民的(C)来制约政治权力的行使,并通过政治参与所形成的的授权达成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 A政治参与 B直接民主 C政治权利 D政治权力 5、一般来说,“公民”一词反映了一种法律上的(A)。 A平等关系 B等级关系 C交换关系 D顺从关系 6、(C)是政治权力的最终所有者,其影响政治的途径就是广泛的政治参与,是运用法律赋予的权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治决策。 A国家 B政党 C公民 D议会 7、公民最基本、最常见、最普遍的政治参与形式是(B),它是公民对现实政治过程的一种综合性选择。 A游行示威 B选举投票 C参政议政 D集会结社 8、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中的一些成员为了共同的利益而结合在一起,通过积极影响政府决策而达到群体利益的社会团体一般被叫做(D) A 政党 B民间团体 C院外组织 D利益集团 9、利益集团主要是通过(A)来进行政治参与,进而影响政府的决策的。 A 利益表达 B竞选执政 C游行示威 D政治斗争 10、由全体公民投票对法案进行表决或否决的活动是(B)

A公民创制 B公民复决 C公民选举 D公民表决 二、多选题(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一个或者多个是正确的) 1、政治参与具体来说有以下几层涵义(ACDE) A政治参与的主体是普通公民或者由公民组成的社会团体 B政治参与的主体是政党或者其他政治团体 C政治参与的客体是政治体系的政治过程 D政治参与的目的是影响政府的决策 E政治参与的途径常常多种多样 2、政治参与的特征主要表现为(ABCDE) A动机复杂性 B非职业性 C目的单一性 D途径和方式的多样性 E明确的行为表示性 3、政治参与的宏观功能有(ABCDE) A有助于维护、支持、促进民主政治的正常、健康运行与发展 B有助于促使国家政治权力在尽可能公平而健康的轨道和方向上运行C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 D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 E有助于维持政治稳定和整个社会的正常发展 4、政治参与的微观功能有(ABC) A公民对政府的制约监督功能 B培养公民主体意识和民主意识

八下道法与法制 理解权利义务复习提纲

八下道法与法制理解权利义务复习提纲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八下道法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复习提纲 班级姓名 第三课公民权利 1.我国宪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1)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 (2)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 依照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2.现在人们为什么越来越关注“权利” 公民权利为我们追求有尊严的生活、实现人生幸福提供保障。 3.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4.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有哪些这一权利对公民有何重要意义 (1)条件:年满十八周岁公民,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5.在我国,哪些人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上题的变题) 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6.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自由有何意义 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7.我国公民的监督权主要有哪些内容(变题:表现在哪些方面) (1)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2)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8.公民行使监督权有何意义 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9.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的重要性。 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 10.人身自由包括哪些内容对于公民来说,人身自由有何重要意义 (1)人身自由的内容: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2)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1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对此我国宪法是如何规定的 (1)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2)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媒体与司法关系

媒体与司法的关系 一、在我国,媒体与司法的关系一直处在一种相互纠葛和冲突之中。我们应当从新闻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的一致性、冲突性分析出发,正确平衡新闻媒体监督与司法独立之间的关系。 二、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的一致性:媒体对司法的监督是法治国家必备的条件 当今世界,新闻媒体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正在呈不断扩大趋势,新闻媒体在传播信息的同时,还扮演着与国家机构相抗衡的角色。媒体与司法是一种监赞与被监替的关系,是公民知情权的诉求,是新闻自由的客观需要。媒体不仅可以及时纠正法庭的程序问题,还能使人民参与到案件中,达到提高人民法律素质的效果。 首先,表现在基本价值追求的一致上。媒体通过激发公众内心的道德来判断是非公正, 为了追求道德上的正义;司法则通过依靠公众认可的法律来认定事实, 给社会以公道,为的是追求法律上的正义。两者异曲同工, 都以正义为最高目标,以审判公开,遏制腐败为重要任务,所以说二者的基本价值追求是一致的。舆论监督因根植于公众的权利和利益之中,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而成为诸多监督机制中十分重要的,作用独特的公共权力监督机制。舆论监督通过新闻媒体的作用表达民意,反映民情,彰显良知。 其次,权利与权力互相制约的要求一致性。权利与权力是一对相互对立又相互融合的概念。只有二者平衡制约的发展,社会的大齿轮才能顺畅运行。司法与媒体正是权力与权利对立又融合的社会实例。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运用舆论的特殊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物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共同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所以,舆论监督也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之一。传媒监督司法的这一主导任务和功能与整个社会抑制、惩治腐败的理念和机制相吻合, 通过传媒监督获知司法的相关信息, 加强执政者对权力腐败和司法腐败行为的监控。 三、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冲突性:媒体对司法的干扰是法治国家需要解决的任务 传媒监督的道德化倾向, 往往使媒体更容易用情感判断, 从而忽视了司法过程中技术化、理性化、程序化的运作方式。在我国传统法律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下,道德意识主宰着我们的行为规范,要做到真正的法治,道德与法治的博弈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媒体对司法具有天然的干扰性。新闻舆论由于其高度的自觉性和组织性,决定了它具有强大的导向功能,成为历代当权者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宣传工具。司法权是独立性权利。司法权除法律以外无其他权源,因而司法权只服从法律。由于司法权是判断性权利,其思维活动最容易受外界干扰,特别是那些能够决定它利益得失的力量。因此,要确保实现司法这种思维判断活动的纯洁和公正,就应该排除非法律性力量的干涉,也就是要实现司法判断的公正和准确,法治国家必须通过独立的体制来保障相对较弱的司法权,使其不受干涉的影响。否则,没有独立地位的司法权从根本上就无法向社会民众提供"正义"。 其次,在具体案件的处理上扮演"媒体审判"破坏司法独立。在我国,媒体一旦对某个问题提前下了定论,司法审判就有可能陷入被媒体牵着走的窘境,法院根据案件事实和证据进行审判的制度就很容易被打破,从而不利于实体正义的实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意义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意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全面看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调查、全班交流、课堂讨论的方式组织教学,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信息查询、分析和归纳能力;在课堂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公民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提高国家意识,增强政治责任感,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二、重点难点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意义。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范例教学法、讨论法、自主探究 六、教学过程 【PPT】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意义 围绕“扩大”这个关键词,我们已经学习了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必要性、含义和原则,那么,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不断扩大有什么重要意义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讲授新课】 3月3日和5日,十一届全国政协二次会议和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两会讨论了国家的热点问题,我们今天的学习也从09年两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开始。【PPT】2009就业严峻形势(视频) 这段视频表述的是当前最揪心的就业问题,从视频中我们可以感觉到611万应届大学毕业生所面临极大的就业压力。 【PPT】就业大军的呼声 【学生活动】请你支招!——农民工、大学生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表达自己的想法?【PPT】通过人大代表、市长热线、登陆政府网站,村委会、学生会、网络等等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政治参与的重要性,通过政治参与,可以在更大范围表达自己的愿望以影响政府决策,以维护自身的权益。 △这符合我们在第一框题中所讲的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良好环境条件的哪一条? 动力 【PPT】市场经济公民政治参与 【学生活动】 △公众关注就业,提出了哪些“金点子”?你还有什么好建议? (如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小额贷款。有的提出高校要有针对性做好大学生职业培训,有的提出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到基层去,敢于创业,在创业中就业,有的提出政府要想办法提供岗位,对创业要采取补贴或者税收优惠政策等) △上海市政府有什么措施出台? 上海市政府提出了世博人才专项培训计划,国务院最近也提出要在近三年的时间里组织一百万大学毕业生参加见习等措施。这些措施对缓解就业压力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剥夺政治权利的含义

剥夺政治权利的含义 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下列权利: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三)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四)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 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一般为一年以上五年以下。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在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时候,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的期限相等,同时执行。 附加、独立适用 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于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刑期计算、效力与执行 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徒刑、拘役执行完毕之日或者从假释之日起计算;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施用于主刑执行期间 随堂小练习 1、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分子被剥夺政治权利后不再享有( )权利。 A. 选举权 B. 被选举权 C. 言论、出版自由 D. 担任国家机关职务 解析:答案:ABCD。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下列权利:(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三)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四)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故本题答案为ABCD。 2、张三因犯罪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三年,刑罚执行期间,其不得从事的是( ) A. 担任大学教师 B. 担任国家公务人员 C. 出版图书 D. 进行游行示威 解析:答案BCD。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张三不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故本题答案为BCD。 《行政法中的重要时间考点》,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行政许可 行政机关办理行政许可的时间:除可以当场作出许可决定的外,行政机关应当在受理之日起20日内作出许可决定。不能作出的,经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日。行政许可采取统一办理或者联合办理、集中办理的,办理时间不得超过45日。不能办结的,经本级政府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5日。 行政许可听证的时间: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申请行政许可听证应当在被告知听证权利之日起5日内提出听证申请。行政机关应当在20日内组织听证,并在举行听证7日前将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通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 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的时效:违法行为在2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决定书的送达时间: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应当在7日内送达当事人。 行政处罚听证的时间:当事人申请行政处罚听证应当在被告知听证权利之日起3日内(行政许可听证为5日)提出听证申请。行政机关应当在20日内(同行政许可听证)组织听证,并在举行听证7日前(同行政许可听证)将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通知当事人。缴纳罚款的时间: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 行政复议

1 如何理解政治的概念

1如何理解政治的概念A社会需要进行 资源分配B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C权威性的分配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 2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期什么样的作用 A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最明显的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 B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个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C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问题上,要注意防止和反对两种片面倾向:一种是吧阶级斗争作为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否认社会基本矛盾再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另一种抹杀阶级矛盾,否认阶级斗争,认为在阶级社会,离开阶级斗争社会也可以发展 3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A世界和平是促 进发展的前提条 件,各国的共同 发展是保持世界 和平的重要基础 B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的 正确途径是顺应 时代潮流和各国 人民的意愿,因 势利导,积极推 动建立公正合理 的国际政治经济 新秩序 C和平与发展的 核心问题是南北 问题 4国家有那些职 能 国家职能分为对 内职能和对外职 能。其中对内职 能有:政治职能, 经济职能,社会 职能。 对外职能有:A 维护国家的主权 和领土完整,防 止和抵御外来的 侵略和颠覆B根 据本国的利益调 整与其他国家的 关系,进行国际 间的交流,参与 国际经济政治事 务 5如何理解我国 的政体 我国的政体是人 民代表大会制 度,是指我国人 民按照民主集中 制的原则,选举 代表组成全国及 地方各级人民代 表大会作为国家 的权力机关,行 使人民当家做主 的权利,统一领 导国家事务和管 理国家,社会的 政治制度。 6马克思主义哲 学有那些特征 A实践概念的科 学规定和实践观 点的确立,是实 现哲学上伟大变 革的关键。他区 别于其他一切哲 学的最根本的理 论特征是实践 性,他还具有创 新性,阶级性和 科学性 B马克思主义哲 学的理论形态和 基本特征①是唯 物主义和辩证法 的统一②是革命 性和科学性的统 一 C是马克思主义 的重要组成部 分。 7矛盾在事物发 展中有何作用 A矛盾的同一性 在发展中的作用 ①矛盾双方相互 依存,使事务保 持相对稳定性, 为事务的发展和 存在提供必要的 前提②矛盾双方 相互利用,相互 从对方吸取有利 于自身的因素而 得到发展③矛盾 的同一性规定了 事物向着对立面 转化的基本趋 势。 B矛盾的斗争性 再发展中的作用 ①在事物量变过 程中,斗争推动 矛盾双方的力量 对比和相互关系 发生变化,为质 变做准备②在事 物质变过程中, 矛盾的斗争性起 着决定性的作 用,斗争突破事 物存在的限度, 促成矛盾的转 化,实现事物的 质变。 8实践是如何检 验真理的 A从真理的本性 看,真理是与客 观实际相符合的 主观认识,检验 真理就是要判明 主观认识是否同 客观实际相符 合,这就是必须 把主观认识和客 观实际联系起来 加以对照。 B从实践的特点 看,实践是主观 见之于客观的物 质性活动,具有 直接现实性,是 唯一能把主观和 客观联系起来的 桥梁。 C人们以一定的 思想理论为指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