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案)——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案)——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教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第二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在课程正式开始前,让我们下线来看一段视频,感受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力量和光芒。

播放视频:《马克思是对的》主题曲——《你的名字,我的力量》

补充资料: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中宣部理论局等联合制作了5集通俗理论对话节目《马克思是对的》。该节目主题曲是《你的名字,我的力量》,歌词为:你探究人生的眼睛,是年少时梦里的星星,告诉我为何出发,找到的是远行的意义。你洞悉世界的眼睛,是黑夜里耀眼的星星,光辉的思想温暖胸膛,种下的是不变的信仰。你预言未来的思想,如同照彻前行路上的太阳,真理的光芒多么明亮,伴我们穿过惊涛骇浪。你的名字我的力量,历史的奔腾,沿着你昭示的方向,人类的进步,见证者你的光荣。你的名字我的力量,伟大的梦想在世界的东方绽放,复兴的中华,向着美好未来启航。

教师:这是一首关于青春记忆、信仰坚守以及真理歌颂的歌曲。作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有着洞悉世界的眼睛和解放全世界的胸怀。两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们的尊敬,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让我们在激扬的旋律中,沿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轨迹,感悟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是对的,探究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科学。

二、新课讲授

分议题1: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能够从空想走向科学?

环节1:憧憬呐喊——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教师:请同学们首先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并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①三个时期空想社会主义者是如何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的?各有什么样的特点?

②为什么他们的美好理想却化为了泡影?

③如何看待空想社会主义?

材料1: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突出代表托马斯·莫尔的故事

莫尔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鼻祖。他出生于英国伦敦的一个贵族家庭,天资聪颖,阅读了大量人文主义著作和古典作家的作品,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他最喜欢读的书。大学毕业后,他成为出色的律师和知名的议员,但他没有满足于锦绣仕途和荣华富贵,而是致力于社会问题的思考。他亲眼目睹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残酷,对“羊吃人”的圈地运动深有感触,这引起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的往。莫尔写了人类思想史上第一部空想社会主义著作《乌托邦》,书中虚构了一个旅行见闻,在那里,财产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实行着按需分配的原则,大家穿统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厅就餐,官吏由秘密投票产生。

材料2:中期的空想社会主义

18世纪,资本主义已由简单协作发展到工场手工业,空想社会主义也摆脱早期纯粹虚构的幻想,主要从法律角度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阐述未来理想社会的基本原则。这一时期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大都出现在法国,摩莱里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出身平民,一生写下了许多著作,最有代表性的是《自然法典》,他试图用法律条文形式描绘一幅合乎“自然意图”的未来社会的蓝图:生产资料公有,人人劳动,人人都为社会公益尽其所能,人人都从社会获其所需。这对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影响很大。

材料3:“新和谐公社”的故事。

1824年,一位雄心勃勃的中年绅士从欧洲来到了北美大陆,他带着4个儿子和一批信

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如何剥削人,敌人是谁)

空想社会主义者不清楚资本家是如何剥削工人的,因而不能揭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也就找不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

环节4:诵读“真经”——感悟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真理力量

教师: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几组材料探究《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内容,历史地位及发表的重要意义。---请同学们阅读材料,并结合书15-16页内容,回答两个问题。

①无产阶级政党与资产阶级政党有何不同?

②《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及发表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材料5: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幽灵就是剩余人口)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

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其余的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和灭亡,无产阶级却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让统治阶级在无产阶级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学生:

教师总结:

①《共产党宣言》宣告了无产阶级政党根本不同于资产阶级政党,从性质上看,它是无产阶级中最有觉悟、最有战斗力的先进部队,是无产阶级先锋队。从其特点来看,共产党除了代

表整个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以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而资产阶级政党仅仅是维护资阶级利益的政党。从其任务和策略原则看,共产党领导无产阶级,有组织地进行斗争,团结绝大多数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继续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全体社会成员全面发展,从而为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必要条件。

环节6:发展——一国的实践:十月革命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以下材料探究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和十月革命的重要意义。材料7:

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没收一切地主土地,国内一切土地收归国有,由当地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列宁《四月提纲》列宁在评价十月革命时说:“犹如通天火柱一般,后面燃烧着过去的残物,前面照耀着将来的新途径。”--列宁《莫斯科吟》

1917 年俄罗斯的革命,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罢了。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就是二十世纪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新精神的胜利。-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学生:

教师总结:

①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特点: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其中,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

②十月革命历史意义:俄国的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也结束了资本主义独占天下的局面,并为之后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分议题3:如何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发展历程?

环节7:前进与曲折--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发展历程

教师: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影响、带动、支持和帮助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从1944年到1949年,欧洲和亚洲有十多个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国家的数量急剧减少,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我们不禁要问,导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过程中的严重曲折?请同学们根据下面三个情境,结合历史知识,开展组内交流,然后分享对这两个问题的看法。

材料8:

情境一东欧剧变:20世纪80年代末期,东欧各国的改革并没有取得显著成效,各国经济仍然未见好转,政治混乱,社会动荡。在内部危机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东欧各国共产党、工人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也随之发生变化,改旗易帜。社会主义阵营遭受极大打击。

情境二苏联解体:在苏联的后期,苏联政坛形成了以勃列日涅夫为核心的特权阶层,贪污、盗窃、行贿成风,生产效率低下。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试图扭转这种停滞僵化的局面,进行了非常激烈的改革,但改革未见成效,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却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实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削弱和放弃了苏共的领导地位。由于背离马克思主义,1991年12月,苏联解体。

情境三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案)-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政治(新教材)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1.2《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教案 一、教学目标 【必备知识】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两大历史条件和两大理论基石。 2.《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和发表的意义。 【关键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科学主义社会演变规律的能力。 【核心价值】 1.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历程的意识。 2.树立资本主义一定会被科学社会主义取代的意识。 二、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学习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帮助学生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 【科学精神】 相信资本主义一定会被社会主义取代,弘扬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两大历史条件和两大理论基石;《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和发表的意义。 2.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历程的意识;树立资本主义一定会被社会主义取代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 1、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2、情景设置+问题探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导入:《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 思考:社会主义为什么要经历由空想到科学的过程? 预习教材: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两大历史前提是什么?

2.空想社会主义为什么会以失败告终? 3.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是什么? 4.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5.人类社会不可改变的趋势是什么? 你说我说:呈现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文字材料 思考: ①结合你学的历史知识,说说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什么时期? ②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同古代人们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空想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小组合作探究:思考:圣西门、欧文、傅立叶建设美好社会的努力为什么都以失败而告终?教师小结: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和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他们未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反对阶级斗争与社会革命,因而也就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 播放视频:《工人运动爆发的背景》 图片和文字展示马克思恩格斯 思考: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教师小结:①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批判地吸收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创立了唯物史观; ②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教师讲授: 《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共产党宣言》发表,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思考:《共产党宣言》有哪些主要内容? 教学小结:《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共产党是代表无产阶级的政党,是无产阶级政党中最有觉悟、最有战斗力的先进部队,是无产阶级先锋队。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第1课第二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第1课第二框《科学社会 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说课稿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1课第二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1课讲授“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分两框展开: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第二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两框的逻辑关系是:先依次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前四种社会形态,这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前人类社会发展历程;而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继续向更高阶段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人类终将经过社会主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通过本框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条件、创立的过程和内容,认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探究资本主义社会终将被社会主义社会代替的发展规律,从而明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本框承载着实现本课教学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下面我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学情分析、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内容要求1.2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概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教迹,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二、教材分析。 本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由一个“探究与分享”导入,讲述了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不足,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前提;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创立标志、内容;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角度阐述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包括之目:“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第一目阐述两层意思: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及不足;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第二目阐述两层意思: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石;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和《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第三目阐述三层意思: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及重大意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曲折中发展。 三、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科学社会主义创立过程及《共产党宣言》主要内容。 2.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的实践历史,阐述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性。 (二)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领会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历史条件及主要内容,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到现实的历史,从而知道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

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一教学设计

思想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设计 【课题】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课型】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的第二框,是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先进性,从而增强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本节课的相关历史知识,在了解史诗的基础上,政治教学要达到的目的不仅是识记基础知识,还有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指导,教学环节的设计要贴近学生实际,事例要有代表性,过程要有可操作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者、理论基石和创立标志,马克思主义的特征,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进一步理解社会形态更迭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一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通过合作探究,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通过展示成果环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自我表达能力;通过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分析,进一步理解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分析,使明白工人阶级取得胜利必须通过科学理论的指导,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被剥削和压迫的命运,从而使学生明白社会主义制度终将战胜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学案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时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核心素养目标 1.正确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坚信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2.认同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中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坚定道路自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正确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理论基石、诞生标志,正确认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进程。 【新知导学】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1)阶级基础: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__________ 开始作为________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__________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1.理论基石 (1)唯物史观的创立

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2.诞生标志 (1)1848年2月,《____________》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2)《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1.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1)确立: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__________________,确立了__________生产关系。 (2)特点:劳动者________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____________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____________。 2.社会主义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1.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和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因而得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支持。 2.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标志着工人阶级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3.唯物史观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4.《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石。 5.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所以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帆风顺的。 [合作探究一] 2022年8月,主题展览“真理之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经典版本展”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举行,展示了出版于不同年份的《纯粹理性批判》《乌托邦》《原富》《新社会观》等理论书籍。这些书籍告诉我们科学社会主义有人类社会前期理论成果的思想渊源。在这些思想渊源的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恩格斯指出:马克思有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正是这两个伟大的发现,把社会主义的学说置于牢固的科学基础之上。 该展览展示了全球各语种共计300多个版本的《共产党宣言》,它们来自不同的国度,但都标题醒目、色彩热烈,镰刀斧头标志充溢着超越时空的力量。《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1.材料中“思想渊源”主要包括哪些?如何理解“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的学说置于牢固的科学基础之上”? 2.结合材料,说明《共产党宣言》为什么能有超越时空的力量。 [合作探究二] 五百年来,在人类追求社会主义的路途上,有鲜花芬芳,也有荆棘密布。一百年来,中国人追求社会主义的历程中,闪耀着光荣和梦想,也充满着奋斗和牺牲,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英雄的中国人民从未退却、从未动摇。30多年前,苏联解体。西方学者惊呼:“历史终结了。”即资本主义已取得历史终结性胜利。但是,“历史终结论”错了。

高中政治人教版新教材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案: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第二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课程标准】 概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轨迹,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以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科学为议题,探究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讲述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的故事,理解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局限性。讲述马克思、恩格斯从事科学研究和革命活动的故事,解释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 【自主预习】 问题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理论基石、诞生的标志。 问题2: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局限性。 问题3:《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 【澄清认知】 1.空想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石。() 判断理由: 2.科学社会主义都主张废除私有制,消灭阶级差别,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产品,建立社会平等。() 判断理由: 3.《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变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判断理由: 4.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两个历史前提。() 判断理由: 5.空想社会主义的创立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判断理由: 【走近生活】 考点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创立的理论基石。 [创设情景] 科学社会主义19世纪40年代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后,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在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在与各种非科学、反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潮或者流派的斗争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规律,阐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为无产阶级指明了彻底解放的道路。 [探究任务]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理论基石、诞生的标志。 考点二空想社会主义。 [创设情景]空想社会主义,流行于19世纪初期的西欧,著名代表人物为:莫尔、康帕内拉、欧文、圣西门和傅立叶,主张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以及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空想共产主义都主张废除私有制,消灭阶级差别,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产品,建立社会平等。他们中有些代表人物还主张暴力革命,并提出和论证了过渡时期等问题。但他们在一些基本问题上,还未能摆脱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缺陷,因而他们的理想社会不能实现。 [探究任务]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局限性。 【实战演练】 1.使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的是()

【新教材】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设计(2)-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教材】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 践教学设计(2)-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 【材】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设计(2)-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二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2.《宣言》发表的意义;3.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4.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理解:1.空想社会主义为什么是空想;2.科学社会主义是如何创立的;3.《宣言》的主要内容;4.社会主义是如何实现了从一国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5.如何看待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能力目标】 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分析说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研究,认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 2.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通过研究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树立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科学肉体】 通过认识无产阶级只有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才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弘扬科学精神。 【公共参与】 学生通过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理想,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去。 教学重点: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汗青条件;2.科学社会主义是如何创立的。

教学难点:1.《宣言》的主要内容;2.社会主义是如何完成了从一国到多国实践的汗青性飞跃?3.如何看待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一)引入新课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童年,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进了人类思想上的巨大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 本节课我们要探究科学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二)讲授新课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汗青条件 教师讲授:首先,我们来相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汗青条件。 相伴着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闪现的剧烈矛盾,社会主义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在资本主义到来之时,一些先进分子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纷纷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设计 课型新课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对象高一上学期学生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的第二框的内容,共有三目的内容:第一目:“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第二目“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教材通过相关链接等内容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第三目“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介绍了从苏联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到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再到所经历的曲折,说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阐明了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的人类社会发展趋势。 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思维活跃,善于思考,学习积极性高,探索欲强。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社会主义方面相关的知识,并且通过前一框题的学习,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趋势有了一定的把握。但是相关理论知识具有碎片化,抽象思维能力较弱。 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 通过学习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学生能够积极拥护党的领导,更加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四个自信”。 2、科学精神: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3、公共参与: 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理想,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去。 教学重难点重点: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2、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3、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难点: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一、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认同科学社会主义,明确社会发展规律,坚信社会主义终将取代资本主义。 2.科学精神:通过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对比,加深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解。 3.公共参与:积极主动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共产主义奉献力量。 二、课型:新授课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方法:五环教学法 五、教具: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第一教学板块: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创立 (一)目标与导学:阅读课本P11-13找出下列知识点(学习要求:借助课本自主完成,同桌之间交流,统一答案)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2)空想社会主义的背景、阶段、代表人物、著作、主要思想、评价 (3)三大工人运动及阶级斗争的三种基本形式 (4)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石 (5)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基本内容、评价 (二)自学与探究 1、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2、同桌(或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三)展示与评价 小组代表展示成果,师生补充评析。 (四)教师进行重难点点拨 1、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背景、阶段、代表人物、著作、主要思想、评价 (1)背景:伴随着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的激烈矛盾,社会主义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一些先进分子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

(2)阶段: (3)评价: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就在于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2、三大工人运动及阶级斗争的三种基本形式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先后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有三种基本形式,即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理论斗争。 3、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石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4、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基本内容、评价 (1)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2)基本内容: 两个必然: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一个政党: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一个目标: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3)评价: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者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 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时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素养目标 1.阐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轨迹。 2.在全球视野中比较各国发展道路,认同我国的发展道路,坚定道路自信。 3.阐述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轨迹。 4.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理解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要点晨背 1.空想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一个历史前提。 2.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另一个历史前提。 3.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4.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5.“十月革命”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自主学习 【学新知】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空想社会主义产生 (1)地位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一个历史前提。 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发表了《乌托邦》一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 (2)发展 经历了三个阶段。16世纪初到17世纪末,是早期空想社会主义阶段;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三个阶段分别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所经历的家庭手工业、手工工场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相适应。 (3)代表人物 托马斯·莫尔、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 他们未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反对阶级斗争与社会革命,因而得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 (4)评价:

③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3)意义:《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在百年之后直接影响了中国几代领导人的政治方针,助推了中国的发展。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1.“十月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1)时间:1917年 (2)标志 在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政党的领导下,俄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3)意义 “十月革命”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成就。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的发展 二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到多国的历史性飞跃。 现在社会主义国家有:中国、朝鲜、古巴、越南、老挝 3.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出现严重挫折 4.趋势不可逆转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来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 曾经:至1989年(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兰)、至1991年(苏联、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民主德国至1990年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有深厚科学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注定了西方国家会由于其内在的不可克服的这一矛盾而逐步走向衰落,而我们的制度由于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将强大起来。

2020年 高中政治 部编版必修1 第一课 第二框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教案

第二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情景导入学习目标 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中写道:“任 何地方私有制存在,所有的人凭现金价值衡量 所有的事物,那么,一个国家就难以有正义和 繁荣……我深信,如不彻底废除私有制,产品 不可能公平分配,人类不可能获得幸福。私有 制存在一天,人类中绝大一部分,也是最优秀 的一部分将始终背上沉重而甩不掉的贫困灾 难担子。” 空想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产生了 哪些影响?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 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 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进程。[重点·科学 精神] 了解当今世界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 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 史趋势,更加坚定共产党信念。[难点·政治 认同]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空想社会主义 (1)进步性 空想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批判者,表达了早期无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造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理想社会的愿望。空想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一个历史前提。 教材“探究与分享1” 提示 (1)16、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特点是:对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只是一种文学描述;提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如公有制、人人劳动、按需分配等,但还是一个粗糙而简单的轮廓;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方案时以手工工场为原型。 (2)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特点是:认识进入理论探讨和论证阶段,并用“法典”的形式作出明确的规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对私有制,特别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对私有制引起的经济上的不平等,进而导致政治上的不平等的论述,对过去所有的国家制度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并为富人服务的分析等,已经接近历史的实际;有了初步的阶级观点,绝对平均主义的、苦修苦炼的、禁欲主义的、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是其突出特点;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时,以农村公社和手工工场为原型。 (3)19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这一时期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最高阶段,其主要特点是:批判矛头直接对准资本主义制度;理论上提出了经济状况是政治制度的基础,私有制产生阶

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议题式教学设计 议题: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科学? 一、教材与学情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模块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的第二框的内容。回望社会发展历程,我们将认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再到遭遇挫折的的历史轨迹,并探究为什么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命力。从而认同社会主义作为新的社会形态具有强大生命力,增强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的信心,增强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认同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分析:一方面,学生在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中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知识已有初步了解,且本框内容与历史学科有关内容有重合,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理解难度;另一方面内容多为介绍性而非解释性知识,易于学生理解。 2.学生心智特征分析:本框内容的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教材内容思路清晰,内在逻辑特点比较明确。但它理论性较强、故事性不足,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课堂上的积极性是教师需要关注的重点。 (三)教学目标与重点 1.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历史前提和理论基石,强化“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必然趋势”这一认知,增强学生的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 科学精神:知道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

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能夠合理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公共参与:了解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经历的曲折,深刻的体会我国社会主义成果的来之不易。尊重社会发展的规律,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做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评价空想社会主义、如何正确认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二、路线与结构 (一)总体设计思路 本课整体设计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本课在教学流程上按照“议题溯源——议题论证——议题论证”的顺序;第二方面,在学科内容上主要涉及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科学性),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第三方面,在情境设计上,分享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建设美好社会的故事、俄国十月革命、苏联解体等。 (二)教学路线 本课以议题式教学为主要方式,议题、情境、活动和任务四个要素围绕学科概念形成如下四条线: 议题线:由主议题和“议题溯源——议题论证——议题论证”三个环节组成。每个环节由一个子议题引领,使议题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 情境线:由三人“行”,梦难圆——为“幽灵”正名——红色旗帜飘扬三个部分组成,为议中学提供载体。 活动线:分析和展示——商议和展示——讨论和展示,为议中学开辟路径。 任务线:由“明确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分析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条件—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教案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6)

教学设计 课题第一课第二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课型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本框包含三目。第一目“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主要阐述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从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主张和主要缺陷,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会注意产生的历史前提;第二目“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主要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和意义;第三目“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主要阐述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出现曲折,但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进而坚信社会主义终将替代资本主义。 2.学习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具备了理性看待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知识基础,对于世界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的历史背景有了更好的了解。但是对于世界社会主义是如何实现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实践的发展过程还缺乏理性认识。学生初中学习过关于“苏联剧变、东欧解体”的历史知识,更好的为理解本科的内容奠定的知识基础。 3.学习目标确定 本课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必修二《经济与社会》内容要求2.1编写。内容要求:“概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轨迹,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1.政治认同:通过学习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发展,树立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认同马克思主义是对的,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科学精神:通过认识无产阶级只有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才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认真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4.学习重点难点 1.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2.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程 3.马克思主义的特征 4.如何看到“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5.学习评价设计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示范教案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二框的内容。本框共安排三目的内容: 第一目“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第二目“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第三目“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从苏联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到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再到所经历的曲折,说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阐明了社会主义终将替代资本主义的人类社会发展趋势。 二、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创立过程;了解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懂得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2.能够阐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发展进程。 3.通过对本框内容的学习,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坚定“四个自信”。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创立过程 教学难点: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播放视频:“网红”马克思

(上图片是视频资料“【课程引入】‘网红’马克思”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 总结:马克思为什么会成为中国的“网红”?因为“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主义极大地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具体来了解一下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过程和具体实践。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空想社会主义 观看视频:乌托邦、傅立叶、欧文 (上图片是视频资料“【典型案例】乌托邦”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 (上图片是视频资料“【典型案例】傅立叶”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