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列车供水服务六步供水法

列车供水服务六步供水法

列车供水服务六步供水法

在旅客列车这个小社会中,旅客用餐、饮水、盥洗都离不开水。列车上的水哪里来的呢?细心的旅客也许注意到,每当旅客列车停靠某些具有供水设备的车站时,车站就有给水员用胶管为列车每节车厢上水。而车上的蓄水设备只是每节车厢上两个很小的水箱。按硬座车厢定员118人计算,平均每位旅客只有7公斤水,硬卧车按定员66人计算,平均每位旅客也只有14公斤水。这点水显然不够使用,尤其是夏季,因此长途列车一路上要上几次水。

为列车供水的上水站的水源主要来自:上水站附近的江、河、湖、水库、池塘等地表水源或地下水源。

长距离输水工程:

在给水站区范围内找不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地区,不得不修建长距离输水工程。如位于黄土高原上的包兰线干塘给水站,是在离车站46公里远的黄河畔取水。由于海拔高差大,设计了7级扬水站,用接力方式把水送上黄土高原。再如,连接甘肃、青海、西藏、新疆四省区的交通枢纽柳园车站,因地处戈壁,缺乏水源,自通车以来,用水全靠火车拉运。直到修建了一条疏勒河至柳园长达140.8公里的高压导水管路,结束了火车运水的历史。

水槽车运水:

这是在给水站范围内找不到水源,修建长距离输水工程又有困难时不得不采用的方法。如我国西北干旱及半干旱地区,东北大小兴安岭多年冻土及严寒地区,内蒙古草原及沙漠戈壁地区的一些给水站点,地下水匮缺,只能用火车从其他地方用水槽车装水,然后送到这些车站。据不完全统计,全路约有500多个站点用此法供水。

自来水公司:

铁路给水除对水质有较高的要求外,对水压还有特殊的要求。由于列车停站时间短,一般要求在5至10分钟内把水上满,否则将延误列车安全正点运行,为此要求水管出口处的自由水头不少于6米。在整列车同时上水的情况下,平均出水量不少于2.5升/秒,余压不得低于0.4公斤/平方厘米。铁路部门为了保证旅客用水,真下了不少功夫。

CJ/T316-2009《城镇供水服务》(可编辑)

CJ/T316-2009《城镇供水服务》(可编辑)CJ,T316-2009《城镇供水服务》 ICS 备案号:26714-2009 CJ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 CJ/T 316―2009 城镇供水服务 Customer service for public of city water supply 2009-10-19 发布 2010-06-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CJ/T 316-2009 目次 前 言 ................................................................. ............... I 1 范 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 件.................................................................. (1) 3 术语和定

义.................................................................. . (1) 4 总 则.................................................................. . (2) 4.1 安全 性.................................................................. (2) 4.2 及时 性 ................................................................. . (2) 4.3 便利 性.................................................................. (2) 4.4 准确 性 ................................................................. . (2) 4.5 透明 性 .................................................................. (2) 5 水 质.................................................................. . (2) 6 水

铁道部关于铁路供水用水管理办法

铁道部关于铁路供水用水管理办法 【发文字号】[81]铁机字309号 【发布部门】铁道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1981.03.01 【实施日期】1981.03.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章 铁路供水用水管理办法 ((81)铁机字309号1981年3月1日) 第一章总则 第1条铁路给水必须坚持为运输服务的方针,加强给水用水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保证铁路运输不间断用水的需要。 第2条铁路给水的范围,以运输生产用水为主,并供给路内职工及家属的生活用水,以及铁路其它工业生产用水。路外单位,一般不予供应。 第3条为了确保铁路供水安全,对给水设备,水电段和有关单位应加强管理,及时维修,保证经常处于良好状态。全体职工和家属要妥善保护,不得损坏。 第4条水电段要不断改进工作,提高供水质量,满足用户需要。要严格掌握用水计

划,对实行计划供水后,确不能保证用水需要时,铁路局应有计划地改善能力和供水条件。要作好净水、软水和饮用水的卫生消毒工作,出水质量符合国家和铁道部的有关规定要求。 第5条各用水单位和职工及家属,都要做好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工作,并协助供水单位(水电段)搞好装表计量和水费收缴等事宜。 第6条为了适应铁路供水、用水管理改革的需要,水电段应加强对供水用水业务的管理,受理用水申请,签订供水用水协议,查验水表,收缴水费,监督检查用水情况,宣传节约用水等工作。水电段内的管理机构和人员的分工、调整,由各铁路局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第二章申请用水 第7条凡需要铁路供水的路内、路外单位或原用水户增加用水量以及临时需要用水的单位,均应向水电段提出用水申请,经水电段审查后,按下列权限批准:(一)路内生产、生活用水,管径在25毫米及以下者,由水电段批准; (二)路内生产、生活用水,管径在25毫米以上至50毫米,由分局批准; (三)路内生产、生活用水,管径在50毫米以上以及一切路外用水,由铁路局批准; (四)铁路所属专为地区生活用水的水厂,路内、路外用户的用水申请,均由水电段审查,报分局批准。 第8条铁路站场扩建或新、改建的工业企业厂房以及职工住宅,需要铁路供水的,必须考虑现有铁路水源和供水设备的能力。如水源和设备能力不足,需要加强和改造时,应由新建项目内列具加强和改造费用,并与新建、扩建工程同时设计、施工。施工前应将设计图纸,经第七条有关批准单位会签。竣工后须经水电段检验合格,方可接管

最新铁路供电、给水设备技术管理规程

最新铁路供电、给水设备技术管理规程牵引供电 第153条牵引供电设备应有牵引变电所、接触网、远动装置、以及牵引供电变电检测、试验设备,接触网检修、检测设备,绝缘子冲洗设备等。 应具备快速抢修能力和调度系统,牵引供电调度系统应具备对牵引供电设备状况实时远程监控的条件,并纳入调度系统集中统一管理。 第154条牵引供电设备应保证不间断行车可靠供电。牵引供电能力必须与线路的运输能力相适应,满足规定的列车重量,密度和速度的 要求。接触网额定电压值为25kV,最高工作电压为27.5kV,最低工作电压为19kV。 牵引变电所须具备双电源、双回路受电。牵引变压器采用固定备用方式并具备自动投切功能。当一个牵引变电所停电时,相邻的牵引变电所能越区供电。平均功率因数不低于0.9。接触网的分段、分相的位置应考虑检修停电方便和缩小故障停电范围,并充分考虑电力机车牵引的列车(电力动车组)正常进行和调车作业的需要。双线电化区段应具备反方向行车条件。 确需由车站接触网引街小容量非牵引负荷时,须经铁路局批准。 枢纽及较大区段站应设开闭所。枢纽及较大区段站的负荷开关和电动隔离开关应纳入远动控制。 第155条接触网一般采用链型悬挂方式,其最小张力如第12表。接触线一般采用铜或铜合金线。 接触线距钢轨顶面的高度不超过6500mm;在区间和中间站,不小于5700mm(旧线改造不小于5330mm);在编组站、区段站和个别较大的中间站站场,不小于6200mm;站场和区间宜取一致;双层集装箱运输线路不小于6330mm。 在电气化铁路施工时,由施工单位在接触网支柱内缘或隧道边墙标出接触网设计的轨面标准线,开通前供电段、工务段要共同复查确认、以后每年复测一次;复测结果与原轨面标准线误差不得大于±30mm。 第156条接触网带电部分至固定接地物的距离,不小于300mm,至机车车辆或装载货物的距离,不小于350mm;跨越电气化铁路的各种建筑物与带电部分最小距离,不小于500mm。当海拔超过1000m时,上述数值应按规定相应增加。 在接触网支柱及距接触网带电部分5000mm范围内的金属结构物须接地。天桥及跨线桥跨越接触网的地方,应按规定设置安全栅网。 有大型养路机械作业的线路,接触网支柱内侧距线路中心距离不小于3100mm。

旅客列车给水工作管理办法

《旅客列车给水工作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满足旅客列车用水需要,加强旅客列车给水工作,提高客车给水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国铁路总公司所属铁路运输企业(以下简称铁路运输企业)。 第二章组织领导 第三条客车给水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逐级负责制,各铁路运输企业应建立由分管运输工作的领导牵头,客运、车辆、机务、水电、工务、房建、防疫等部门和单位组成的联席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协调配合,组织站段实施,共同做好客车给水工作。 第三章人员管理及职责范围 第四条各铁路运输企业应综合考虑先进定额定员标准、充分利用工时、上水设备条件、图定旅客列车对数、停站时间和同一时间内的最高聚集客车列数等因素,按照“站停8分钟内实现全列辆辆满水”的要求,核定客车给水人员定员。并考虑到列车晚点、气候变化、班次安排、临客开行等情况,配备足够数量的预备人员。

第五条给水设备的运行、巡检、维修管理及水质化验工作以及整备给水的客技站和给水工作量少的客车给水站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核定足够的定员。 第六条结合本单位运营实际合理确定客车给水人员作业班制。给水作业也可实行业务外包、物业管理等多种生产组织模式。 第七条按实际工作需要,为给水人员配备对讲机等作业备品,以及必需的劳动保护用品,定期更换,保证作用良好,具体标准由各铁路运输企业确定。各客车给水站应为客车给水人员提供专用房舍,供工作、学习、间休和存放工具备品使用。 第八条考虑岗位特点和劳动强度,各铁路运输企业可按照按劳分配原则制定客车给水人员考核办法。 第九条客车给水有关人员应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不准以任何借口拒绝给客车供水。 第十条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客车给水人员要注意来往车辆,加强瞭望,按照固定线路行走,严禁扒车、钻爬车底、顺道心行走、抢越线路,防止发生伤亡事故。 第十一条客车给水有关人员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身体健康,从业体检合格,能承担室外劳动作业。

供水工程穿越铁路施工穿越客专管道安装施工方案

供水工程穿越铁路施工穿越客专管道安装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供水工程穿越铁路施工穿越客专管道安装 1.项目背景 2.施工准备 2.1监测和勘察:在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监测和勘察工作,了解铁路线的具体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2.3施工队伍组建:根据工程的规模和施工的要求,组建专业的施工队伍,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经验。 3.施工方案 3.1施工时间:确定施工时间,根据铁路部门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时间段进行施工,避免影响火车运行。 3.2施工标准:根据相关标准和规定,制定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3.3施工方法: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铁路线特点,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例如潜挖法、顶管法等,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3.4施工组织: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方案,包括施工人员的分工、安全措施、设备调度等,确保施工过程的协调和有序进行。 3.5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人员和过往车辆的安全,同时采取防护措施,防止施工对周围环境和设施造成损害。 4.施工步骤

4.1施工准备: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平整,确保施工场地的安全和 整洁。 4.2施工测量: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测量,确定管道的位置和坐标。 4.3施工挖掘:根据施工方案,采取相应的挖掘方法,进行土方工程,确保管道的安装深度和位置的准确性。 4.4管道安装:将提前准备好的管道进行安装,采用焊接或连接的方法,确保管道的稳固和连续。 4.5管道保护:在管道敷设完毕后,进行管道保护工程,包括填埋、 回填、复盖等工作,确保管道的完整和安全。 5.质量控制 5.1施工监督:委派专人进行施工现场的监督,确保施工按照方案和 标准进行,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5.2施工记录:对施工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测量数据、安装情况、验收意见等,以备后期查看和评估。 5.3施工验收:在施工完成后,进行整体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 关标准和要求。 6.施工风险控制 6.1警示标志: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周边人员和车辆注意施工 区域,避免发生意外。

火场供水行动的原则和方法

火场供水行动的原则和方法 对于某些持续时间长、火灾负荷大、水量要求高的大型火灾,火场供水直接影响到火灾扑救的成功,消防车里常备的储水量一般只针对小火和大火的初期应急,对于大多数火灾,供水行动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火场供水的原则 1、就近停靠,使用水源 消防车到达火灾现场应根据火灾现场的水源情况就近停靠消防车,以便迅速开展供水行动,停靠水源时应避免舍近求远。 2、确保重点,兼顾一般 供水时必须确保火场的主要方面的用水需求,保证火场主攻方向的供水不间断,在保证主要方面的用水需求后兼顾火场的次要方面,避免面面俱到使主攻方向的供水不足,导致火势蔓延或威胁内功人员的安全,必要时必须果断舍弃次要方面的水枪阵地,保证重点水枪阵地的灭火用水。 列举几个火场供水的重点: ①阻止火势蔓延扩大的主要方向上的水枪阵地 ②保护人员密集部位和掩护人员疏散的水枪阵地 ③保护贵重设备的水枪阵地 ④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水枪阵地 ⑤在内功和外功同时进行时,内攻用水是供水的主要方面 ⑥在扑救钢结构建筑时,冷却钢结构防止建筑物倒塌是供水的主要方面 3、快速准确,科学合理 在消防救援队伍到达火灾现场时,应尽早考虑到灭火用水的需求,在消防车常备用水量支持火场用水时间前提前做好供水准备,确保整个火场用水的不间断,在供水过程中应根据火场的现实情况科学合理的利用供水方法。 二、火场供水的方法 1、直接供水 直接供水是指利用消防车直接出枪灭火或者消防车就近停靠水源利用吸水泵直接取水出枪灭火。 2、串联供水 在火场用水量大,压力要求高,或者火场距水源距离超过1000m时,需要用到串联供水方法,串联供水有两种形式:接力供水和耦合供水 ①接力供水 当火场距离水源较远时,可利用若干消防车分别隔一段距离停放在供水线路上,依次连接水带,通 过水泵加压将水运送到前车的消防车水罐内,供前车出枪灭火 ②耦合供水 耦合供水最先是在高层建筑供水提出来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供水压力,提高供水距离,利用耦合供水的方式水输出的压力是各消防车供水压力的总和,耦合供水是后车直接把水供到前车的车载消防泵内,这样可以把水供到更远和更高的地方。 3、运水供水

论述铁路客车供水系统常见问题

论述铁路客车供水系统常见问题 随着国内新常态下提质、增效、升级的新阶段的经济发展,根据国家铁路建設前期工作进展、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调整和“十三五”规划研究等情况的确定,作为铁路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铁路给排水工程也必须做出及时的调整与变更,才能为铁路的运营目标做出贡献。 一、既有客车供水系统状况 (一)既有设备现状。客车供水系统现阶段既有设备是以客车停靠十分钟至十二分钟为基准建设的,规定的水栓井间的距离标准为25米。客车上水栓出口压力为二十米水头(距离轨面),尽端式客车上水站客车上水栓口压力为十六米水头(距离轨面),客车上水栓口上水时流量为2.5L/s。水栓井一般是一井双栓或者是一井一栓,客车上水栓及上水胶管为25-27米,内径均采用的是32毫米,但是实际上使用的是内径为20-25毫米的胶管。 (二)基本工艺流程。铁路客车上水工艺虽然进行了一些改进,但基本上仍然采用手工上水作业,采取人工手动开阀上水,即先开水阀,然后手持上水管与列车上水口对接,待水上满溢出后,再返回去关水阀,一般每一个上水工要完成4节车的上水作业,要走200多米的路。 (三)传统供水方式。客车上水惯用的供水系统的状态是多路同时供水,开放式的系统能够通过主管网对流态和供水压力进行控制,但采用多路进水的相通方式而造成用水量不易计量、供水压力不足和多管路维修任务繁重等问题尤为突出。 二、对现有供水系统检查维修 日常巡视或维修供水设备先向本单位调度报送相关计划,及时与车站取得联系,在车站调度及助理值班室的同意下,方可下道进行巡视或维修作业,同时应做好相关安全保护工作,驻站联络员及安全员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对供水系统给水栓跑漏水、水栓设备仔细检查,给水栓相关检查项目及标准做到如下。 (一)主要检查项目、检查标准。1.水栓体。①质量优良:开关灵活,无泄漏。水栓及螺丝无锈、无垢。②合格:水栓有轻微泄露,螺丝稍有锈蚀。2.立管。 ①质量优良:牢固、垂直,无泄漏,无锈蚀。②合格:立管稍有倾斜和锈蚀。3.栓室。①质量优良:井壁完整、无剥落,每排井规格一致。凸出面地200mm以

动车组给水系统结构与原理

课时教学计划 . 课程:动车组部件组装 任课教师:关晓光 27—28课时 授课题目 教学形式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动车组给水系统结构与原理 讲授 共2课时,总第 15动车1、2(天成) 教 学 目 的 要 求 1、掌握动车组的各种给水方式 2、掌握动车组的各种排水方式 3、了解给水系统供水量的确定方法 重 点 动车组的各种排水方式 高压差水封方式 难 点 一.复习引入?????????????????????????????? ..(5分钟) 二.教学内容 课 堂 结 构 及 时 间 分 配 动车组给水系统结构与原理 1、给水方式???????????????????????????? 2、排水方式???????????????????????????? 3、给水系统供水量的确定方法????????????????????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五.参考资料?????????????????????????????? 六.课后体会 ..(30分钟) ..(30分钟) ..(20分钟) ..(2分钟) ..(2分钟) ..(1分钟)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方法手段

[复习引入] 复习、引入复习:开水器涉及到的试验有哪些? 引入:动车组的给水卫生系统时动车组为旅客提供洗涤、饮用、厕所冲洗、车 内相关设备所需用水,同时对产生的污水、厕所污物进行收集和卫生处理的系统。 和原有客车相比,动车组的速度有较大的提高。根据列车空气动力学的原理, 动车组外部会产生很大的气压变化。为了避免车外气压变化对旅客造成的不适,保证良好 的车内乘坐环境,在动车组的设计和制造中,除了利用车体的密封来隔断空气压力变化传 递路线以外,对可能连接车内外空气的设备如空调、给水、集便等系统均有严格的要求。 因此高速动车组通常采用具有环保、密封性能良好的给排水系统、密闭的便池冲洗、污物 汇集及排放设备,一方面解决气压变化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了车辆卫生设施直接排放污 物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 [教学内容] 动车组给水系统结构与原理 1、给水方式讲授,重讲 原理由于动车组的储水箱一般设置在车辆的下方,向车内供水的方式可以分为水泵直接给 水法和中间水箱给水法。 (1)水泵直接给水法 水泵控制流程图 (2)中间水箱给水法 常压中间水箱供水系统原理图

列车供水服务六步供水法

列车供水服务六步供水法 在旅客列车这个小社会中,旅客用餐、饮水、盥洗都离不开水。列车上的水哪里来的呢?细心的旅客也许注意到,每当旅客列车停靠某些具有供水设备的车站时,车站就有给水员用胶管为列车每节车厢上水。而车上的蓄水设备只是每节车厢上两个很小的水箱。按硬座车厢定员118人计算,平均每位旅客只有7公斤水,硬卧车按定员66人计算,平均每位旅客也只有14公斤水。这点水显然不够使用,尤其是夏季,因此长途列车一路上要上几次水。 为列车供水的上水站的水源主要来自:上水站附近的江、河、湖、水库、池塘等地表水源或地下水源。 长距离输水工程: 在给水站区范围内找不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地区,不得不修建长距离输水工程。如位于黄土高原上的包兰线干塘给水站,是在离车站46公里远的黄河畔取水。由于海拔高差大,设计了7级扬水站,用接力方式把水送上黄土高原。再如,连接甘肃、青海、西藏、新疆四省区的交通枢纽柳园车站,因地处戈壁,缺乏水源,自通车以来,用水全靠火车拉运。直到修建了一条疏勒河至柳园长达140.8公里的高压导水管路,结束了火车运水的历史。 水槽车运水: 这是在给水站范围内找不到水源,修建长距离输水工程又有困难时不得不采用的方法。如我国西北干旱及半干旱地区,东北大小兴安岭多年冻土及严寒地区,内蒙古草原及沙漠戈壁地区的一些给水站点,地下水匮缺,只能用火车从其他地方用水槽车装水,然后送到这些车站。据不完全统计,全路约有500多个站点用此法供水。

自来水公司: 铁路给水除对水质有较高的要求外,对水压还有特殊的要求。由于列车停站时间短,一般要求在5至10分钟内把水上满,否则将延误列车安全正点运行,为此要求水管出口处的自由水头不少于6米。在整列车同时上水的情况下,平均出水量不少于2.5升/秒,余压不得低于0.4公斤/平方厘米。铁路部门为了保证旅客用水,真下了不少功夫。

铁道部关于铁路给水安全工作规程

铁道部关于铁路给水安全工作规程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铁道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1987.12.31 •【文号】铁机[1987]1334号 •【施行日期】1987.12.3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水利水电 正文 铁道部铁路给水安全工作规程 (1987年12月31日铁机(1987)133 4号)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了保证铁路给水工作的安全,不断改善给水条件,适应运输、生产和生活需要,特制定本规程。 第2条本规程适用于铁路给水运用、管理、维修及施工作业。对于从事与给水有关的作业人员,除执行本规程有关规定外,还必须执行相应的有关安全管理规程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第3条铁路给水工作,工种繁多,作业面广,尤其是在井下、坑内、高空作业时,以及在操纵、检修电力设备或压力设备时,存在着窒息、砸伤、烫伤、摔伤、撞伤、触电及爆炸等危险。因此,加强给水作业安全是十分必要的。 第4条各级领导要对本单位的安全工作负责,建立安全组织机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把安全生产列入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安全技术和工业卫生方面的政策、法令,完善各种作业标准,不断改

善职工的安全作业条件,认真抓好宣传、教育、检查、督促和总结交流工作。 第5条《铁路给水安全工作规程》是保证给水工作安全、防止事故的基本规程。铁路给水人员必须熟悉和严格遵守本规程。要努力钻研技术业务,熟练掌握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团结互助、互相关心,坚决克服各种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的发生。 第6条对防止事故的有功人员应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奖励,对造成事故的责任者应分别情况给予教育、纪律处分,对造成人身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的要追究领导责任,其性质严重者,建议依法追究肇事者刑事责任。 第7条在执行本规程时,各局可根据具体情况,制订实施细则和补充规定。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8条给水工作人员工作前,要充分地休息,保证工作时精力充沛,意志集中。工作前及工作中不准喝酒,工作负责人发现有人酒后工作,应停止其工作。 第9条给水人员在执行职务工作时,必须穿着规定的服装并戴好劳动防护用品,不得与人闲谈或做与本职无关的工作,要忠于职守,不得擅离工作岗位。 第10条在作业前,应首先检查使用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及与工作有关的周围环境,如有不安全现象,必须消除或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得进行工作。 第11条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在机车、车辆、机械、设备等下面或有倒塌危险、有毒气体和过分潮湿的地点附近休息、饮食、乘凉或避风雨。 第12条不得飞乘、飞降机车或列车和在移动中的机车、车辆前方抢越线路。禁止从车辆或车钩下面,由一方穿向对方,严禁钻车作业。绕过车辆或列车时,不得紧靠车辆或列车前、后通行,并须注意邻线是否有列车、车辆驶来。在接近线路通行或横跨线路时,应注意了望,确认无机车、车辆移动或列车驶近时,方准通行。横跨线路时,要走直角,并须严格执行“一站、二看、三通过”制度。在

CJ/T316-2009《城镇供水服务》(可编辑)

CJ/T316-2009《城镇供水服务》(可编辑) 性。3 5供水服务 要求。3 5.1用户申请 3 5.2供水 合同。3 5.3供水 定价。4 5.4供水 质量。4 5.5供水 量。5 5.6供水 压力。5 5.7供水 稳定性。5 5.8供水

安全。6 5.9供水 应急。6 5.10供水 信息公开。6 6服务 管理。7 6.1服务 机构。7 6.2服务 人员。7 6.3服务 流程。8 6.4服务 标准。8 6.5服务 评价。8 6.6服务 投诉处理。9 7监督

检查。10 7.1监督检查 职责。10 7.2监督检查 内容。10 7.3监督检查 结果处理。11 附 录。11 附录A 规范性)供水服务流程图。11 附录B 规范性)供水服务评价指标。12 前言 为规范城镇供水服务行为,提高供水服务质量,保障公众健康和利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城镇供水服务的要求和管理,适用于城镇供水服务的所有环节和主体。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镇供水服务的要求和管理,适用于城镇供水服务的所有环节和主体。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中以下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需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各项修订版均适用于本标准。 3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中使用的术语和定义见附录A。 4总则 4.1安全性 城镇供水服务应保障用户用水安全,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4.2及时性 城镇供水服务应及时响应用户用水需求,保障用户正常生活和生产用水。 4.3便利性 城镇供水服务应为用户提供便利的用水服务,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4.4准确性 城镇供水服务应提供准确的用水信息和服务,避免因信息不准确而给用户带来损失。

智慧供水全业务流程

智慧供水全业务流程 智慧供水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城市供水系统进行智能化改造,提升供水效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智慧供水的全业务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数据采集与传输:智慧供水的第一步是对供水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数据采集。这包括水源地、输水管道、水厂、水池、水泵站、管网和用户等各个环节的数据。通过传感器、物联网设备等技术手段,将数据实时采集,并通过网络传输到数据中心。 2.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后,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通过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技术手段,对供水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包括水源水质监测、水厂水质控制、水压监测、管网漏损监测、用户用水量监测等。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问题、预测趋势,并提供改进措施。 3.预警与决策支持: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对供水系统的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并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例如,当水源水质异常时,可以提前告警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当管网漏损程度超过一些阈值时,可以预测出漏损位置,并提供修补方案。 4.任务调度与执行: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和决策支持的建议,智慧供水系统可以进行任务调度和执行。例如,根据用户用水量的预测,可以合理调度供水厂的运行模式,以提高供水效率;根据管网漏损的位置预测,可以安排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工作。

6.数据管理与维护:智慧供水系统还需要进行数据管理和维护工作。 包括数据备份、数据存储、数据安全等工作。同时,系统运行需要进行监 督和维护,及时处理故障、更新设备等。 智慧供水的全业务流程是一个动态的闭环过程,通过不断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决策支持、任务调度和服务反馈等环节,实现对供水系统的全 面监控和优化管理。这种智能化的管理模式,可以提高供水效率,节约水 资源,减少漏损,改善水质,提升用户满意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供水目标。

铁路客车上水作业六字作业法

铁路客车上水作业六字作业法 铁路客车上水作业是保障旅客列车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为广大旅客提供舒适、安全的出行环境。为此,我们采用了一种六字作业法,即“准备、连接、加水、结束、清洗、清理”,以提高作业效率,确保列车运行安全。 一、铁路客车上水作业的重要性 铁路客车上水作业是指在列车运行过程中,为车厢补充水源,确保旅客用水需求得到满足。上水作业的成功实施,对于保障列车正常运行、提高旅客满意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六字作业法的具体内容 1.准备作业:在上水作业前,首先要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明确作业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同时,检查上水设备、工具和防护用品是否齐全、完好。 2.连接作业:作业人员需正确连接车厢上水接口与供水管,确保连接牢固、密封,防止漏水现象发生。 3.加水作业:在连接好供水管后,开始向车厢内加水。加水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水位变化,确保加水速度适中,避免车厢内压力过大或过小。 4.结束作业:加水完成后,及时关闭供水阀门,拆除连接管,确保车厢内水压稳定。 5.清洗作业:对加水设备、工具进行清洗,避免污染水源。同时,清理作业现场,确保环境整洁。 6.清理作业现场:作业完成后,清理现场垃圾,确保场地干净、整洁。

三、六字作业法的优势和实用性 1.提高作业效率:通过明确的作业步骤,使作业过程更加流畅,缩短作业时间。 2.保障列车运行安全:严格遵循作业规程,确保车厢上水作业顺利进行,降低安全风险。 3.满足旅客用水需求:有效保障车厢内水源充足,提高旅客满意度。 4.节能减排:通过合理安排作业步骤,减少水资源浪费,降低能耗。 5.易于操作和推广:六字作业法简洁明了,易于学习和掌握,便于在铁路客车领域推广应用。 总之,铁路客车上水作业六字法在提高作业效率、保障列车运行安全、满足旅客用水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供水服务考核方案

供水服务考核方案 供水服务考核方案 一、背景介绍 供水服务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 到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 提高供水服务水平,保障供水质量,合理使用水资源,需 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供水服务考核方案。 二、考核目标 1. 提高供水服务水平:考核目标是通过不断改进供水 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 提高居民满意度。 2. 保障供水质量:考核目标是加强水质监测和管理, 确保供水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居民的健康需求。 3. 合理使用水资源:考核目标是加强对居民的水资源 使用情况的监测和管理,提高居民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推 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考核内容 1. 供水服务流程: a. 考核供水企业的供水服务流程是否合理,包括 居民用水申请、供水计划编制、供水设备运行管理等环节。 b. 考核供水企业是否真正将居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做到服务周到、及时、高效。 2. 供水设备及水质管理: a. 考核供水企业的供水设备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设备维护保养是否到位。

b. 考核供水企业的水质监测工作,包括监测参数、监测频率、监测结果等,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 居民用水管理: a. 考核供水企业对居民的水资源使用情况进行监 测和管理的能力。 b. 考核供水企业是否积极开展水资源节约宣传和 教育,提高居民对合理使用水资源的意识。 四、考核指标 1. 供水服务流程: a. 供水计划编制时间是否合理; b. 供水设备故障处理时间是否及时; c. 供水企业与居民的沟通反馈是否到位。 2. 供水设备及水质管理: a. 供水设备故障率; b. 水质监测结果是否合格; c. 水质异常情况的处理及时性和有效性。 3. 居民用水管理: a. 居民用水量是否超出合理范围; b. 居民用水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c. 居民参与水资源节约活动的情况。 五、考核方法 1. 考核供水企业的供水服务流程:通过跟踪督导、现 场检查、居民反馈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估和量化分析,形成 评估报告。 2. 考核供水设备及水质管理:通过定期检修保养、水 质监测报告等方式进行评估,形成评估报告。

动车组给水卫生系统复习试题

给水卫生系统考试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根据动车组防寒整备及冬季防冻作业管理办法, 每年11月 15日至次年3月15日为冬季防寒期,在 11月15日前应完成动车组防寒整备工作。 2、CRH380A动车组每车均设置给水系统,分为车上水箱供水系统及车下水箱供水系统两种方式,其中2、4、6 号车配置400L 车上水箱,5 号餐车配置700L 车下水箱,其它车配置400L 车下水箱。 3、CRH380A动车组均采用电动水泵供水的方式,为卫生间便器与水阀、盥洗室水阀、电开水炉供水。 4、CRH380A动车组车上水泵装置采用集成化设计,安装于车上水箱下方,主要由水泵(包含压力缓冲罐、流量开关、扬程压力开关)、吸气检测开关、排水电磁阀、泄漏检测开关、进水电磁阀等组成。 5、CRH380A动车组温水器主要由外壳、状态指示灯、水胆、保温材、温水管路、冷水管路、排水管路、附件组成、温控器、水位控制器及安装架等组成。 6、CRH380A动车组开水炉由柜体、电气控制箱、辅助控制箱、产水箱、储水箱、加热腔、水位传感器、电磁阀等器件组成。 7、CRH380A动车组除了餐车(M4 车)外每车的二位端均设置了卫生间及盥洗室。 8、CRH380A动车组座式便器使用清水高压冲洗,分为两次冲洗,首次冲洗耗水不超过0.4L/次,二次冲洗耗水不超过0.2L/次。 9、CRH5型动车组供水原理是供水系统由车下净水箱提供洁净水,通过水泵向车上中间水箱泵水,中间水箱的水靠重力供给卫生间。 10、CRH380BL型动车组给水卫生系统主要包括净水箱及管路、卫生间模块、集便系统、排污管路、污物箱。 二、判断题 1、CRH380A动车组水箱容水量均为为400L。(×) 2、为保证冬季的正常使用,CRH380A动车组中转箱设自控温电伴热线,可自动根据外温调节加热功率。(√) 3、为保证系统在低温环境下的正常使用,水箱、水泵、管路设有防寒及电

中法水务主要工艺流程

中法水务主要工艺流程 一、引言 中法水务是中法两国在水务领域合作的项目,旨在共同开发和应用先进的水处理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改善水质,保护环境。中法水务主要工艺流程是指在水处理过程中采用的一系列工艺步骤,下面将详细介绍。 二、原水处理 1.原水采集:根据水源地的不同,采用合适的方法和设备进行原水采集,保证 采样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2.预处理:对原水进行预处理,包括除砂、除泥、除铁锰、除悬浮物等工艺, 以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悬浮物。 3.混凝剂投加:根据原水的特性和处理需求,选择合适的混凝剂,并进行投加, 使悬浮物和胶体颗粒凝聚成较大的团聚体。 4.混凝沉淀:将混凝后的水体进行静置或沉淀,使团聚体沉降到底部形成污泥 层,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三、净化处理 1.絮凝剂投加:根据水质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絮凝剂,并进行投加,使细小 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聚集成较大的絮凝体。 2.絮凝沉淀:将絮凝后的水体进行沉淀,使絮凝体沉降到底部形成污泥层,从 而实现固液分离。 3.过滤:将沉淀后的水体通过滤料层,去除其中的残留悬浮物和胶体颗粒,提 高水质的透明度和净化度。 4.活性炭吸附:将滤后的水体通过活性炭层,去除其中的有机物、异味和色度 物质,提高水质的口感和观感。 四、消毒处理 1.氯消毒:对处理后的水体进行氯消毒,以杀灭其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 物,确保水质的卫生安全。 2.紫外线消毒:对氯消毒后的水体进行紫外线消毒,以进一步杀灭其中的微生 物,提高水质的安全性。 3.臭氧消毒:对紫外线消毒后的水体进行臭氧消毒,以去除其中的有机物、异 味和色度物质,提高水质的口感和观感。 4.管道输送:将消毒后的水体通过管道输送到用户端,确保水质的卫生安全。

第六卷第六篇第六章 火场供水

第六章火场供水 火场供水,是指消防人员利用消防车、消防泵和其他供水器材将水输送到火场,供消防人员出水灭火的行动过程。 第一节火场供水的组织 消防人员在灭火战斗中,为了保证火场不间断地供水,必须建立火场供水组织。根据火场灭火用水的需要,坚持就近使用水源,确保重点、兼顾一般,快速准确、科学合理的原则开展火场供水。 一、火场供水组织 火场指挥员应根据火灾现场的实际情况和供水任务,及时建立火场供水组织。 1.消防中队火场供水组织 消防中队进行火场供水时,通常有以下几种组织形式: (1)战斗班 战斗班单独进行灭火战斗时,由驾驶员和1名战斗员组成。 (2)一个中队 一个消防中队投入灭火战斗时,由1名中队火场指挥员或班长负责组织供水。 (3)两个或两个以上中队 两个或两个以上消防中队投入灭火战斗时,上级指挥员尚未到达火场时,由辖区消防中队火场指挥员(或增援中队火场指挥员)、辖区中队的水源班长负责组织供水。 2.火场指挥部的火场供水组织 在公安消防总(支、大)队火场指挥员到达火场时,火场指挥部应指定专人负责指挥火场供水。 1

二、火场供水指挥 火场供水指挥,可分为计划供水指挥和临场供水指挥两种形式。 1.计划供水指挥 按照平时制定的火场供水计划组织供水,称为计划供水指挥。计划供水适用于实际情况与供水计划相符合,或基本符合的火灾现场。 实施计划供水指挥,可以减少或避免盲目性,缩短供水时间,赢得灭火救援主动权,提高火灾现场的应变能力。但这绝不意味着火场指挥员按照供水计划,一成不变地机械处理火场供水问题。供水计划与实际情况不符时,火场指挥员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机动灵活地做出符合实际的变更或调整。如根据火场周围的水源情况特点,选用相适应的供水方法。根据障碍物的情况,决定延伸铺设水带的数量,以及根据消防车水泵出口压力等情况,正确操作消防车水泵,确保供水的流量、压力,实现不间断供水。 2.临场供水指挥 根据火灾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供水的组织形式,并采用相应的供水方法,称为临场供水指挥。平时要加强水源管理的基础工作,战时要结合现场的实际,灵活机动地保障灭火用水。 (1)掌握辖区水源情况 按责任分工,掌握辖区范围内各种与火场供水有关的基础情况和基本数据。如辖区的地理水源状况、交通道路、灭火剂贮量、建筑结构特点等。 (2)掌握灭火力量分工及战备状态 掌握灭火力量分工及战备状态。如可出动力量,消防装备情况,辖区中队和增援队到场时间等。 (3)掌握灭火战斗模式 当供水力量处于优势或绝对优势时,应采用进攻控制或进攻灭火模式。如供水力量处于劣势或绝对劣势,应采用重点控制或防御堵截模式。 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