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管理学期末论述题

管理学期末论述题

管理学期末论述题
管理学期末论述题

论述题

1.国有企业公司制改组的难点及解决途径

答案要点:

(1)调整企业资产负债结构,解决国有企业过度负债问题。

①对改组企业由国家安排的固定资产投资所形成的历史债务进行清理,区别情况,采取

不同办法予以处理。②对清产核资中清理出来的企业潜亏,因客观原因造成企业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专项资产损失,由于政策性因素和不可抗拒的原因造成的企业贷款损失,由国家拔改贷投资或基本建设基金贷款安排的重点建设项目,解决亏损挂帐和资产损失确有困难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有关部门审核,分别可按冲减企业公积金、资本金,冲销银行呆帐准备金,贷款余额挂帐停息等办法解决。③优势企业兼并连续专制多年的企业,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减免被兼并企业的利息负担,延长还本期限。④企业之间兼并,由并购企业承担被并购企业的部分或全部债务。⑤企业之间的债务(不包括对金融机构的债务),在企业改制时,经双方出资者协商同意,可将债权改为转制后企业的股权。

(2)下岗分流,减员增效,解决好企业冗员问题。

(3)分离企业承担的过多的社会职能,减轻企业办社会的负担。

(4)转变政府职能,真正实现政企分离。

(5)加快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①建立覆盖各类企业的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②建立覆盖城镇全

部职工的失业救济保险制度。③建立社会统筹医疗基金和个人医疗帐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险制度。④实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6)健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①发展资本市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②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③培育和发展

产权交易市场。④发展和规范各类市场中介组织。

2.管理的系统原理

答案要点:

(1)整体性原理,指系统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及系统之间的关系以整体为主进行协调,局部服从整体,使整体效果为最优。

(2)动态性原理,系统作为一个运动着的有机体,其稳定状态是相对的,运动状态则是绝对的。

(3)开放性原理,严格来说,完全封闭的系统是不存在的,任何有机系统都是耗散结构,系统与外界不断交流物质、能量和信息,才能维持其生命。对外开放是

系统的生命。

(4)环境适应性原理,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要与周围事物发生各种联系,如果系统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能够保持最佳适应状态,则是说明这

是一个有活力的理想系统,否则一个不能适应环境的系统则是无生命力的。

(5)综合性原理,所谓综合性原理,就是把系统的各部分各方面和各种因素联系起来,考察其中的共同性和规律性。系统的综合性原理包括的含义,一方面是系

统目标的多样性与综合性,另一方面是系统实施方案选择的多样性与综合性。

3.管理的人本原理

答案要点:

人本原理包括以下主要观点:职工是企业的主体;职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管理的核心;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

(1)职工是企业的主体。人们对于劳动者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是逐步认识的,这个

认识过程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要素研究阶段、行为研究阶段、主体研究阶段。

随着人们对于人的认识的观点的逐步提高,职工成为企业的主体,而非客体,企业管理既是对人的管理,也是为人的管理,企业经营的目的,绝不是单纯商品的生产,而是为包括企业职工在内的人的社会发展而服务的。

(2)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的参与。适度分权,民主治厂,依靠科学管理和职工参与,使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紧密结合,使企业全体职工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自觉地努力奋斗,从而实现高度的工作效率。其最基本的实现途径有三种方式:①通过职工代表大会选举参加企业的最高决策机构;②由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代表参加企业的最高监督机构;③广泛参加日常生产管理活动。

(3)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得到最完美的发展。在实施每一项管理措施、制度、办法时,不仅要看到实施取得的经济效果,同时要考虑对人精神状态的影响,要分析它们是促使职工的精神状态更加健康,人性更加完美,还是起相反的作用。

(4)管理是为人服务的。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是为人服务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发展,这个“人”不仅包括企业内部、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人,而且包括存在于企业外部的、企业通过提供产品为之服务的用户。

4.管理的责任原理

管理是追求效率和效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挖掘人的潜能,就必须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明确规定这些部门和个人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和必须承担的与此相应的责任。

(1)明确每个人的责任。做到①职责界限要清楚;②职责内容要具体,并要做出明文规定;③职责中要包括横向联系的内容;④职责一定要落实到每一个人。

(2)职位设计和权限委授要合理。一定的人对所管理的一定的工作能否做到完全负责,主要取决于三个基本因素:权限、利益、能力。

(3)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

5.企业外部环境研究的主要内容

外部一般环境:

(1)政治环境。社会制度、执政党的性质、政府的方针、政策、法令等。

(2)社会文化环境。教育程度、文化水平、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观点、价值观念等。

(3)经济环境。宏观经济环境、微观经济环境。

(4)技术环境。

(5)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资源状况。

外部特殊环境:

(1)现有竞争对手研究。基本情况、主要竞争对手的研究、竞争对手的发展动向。

(2)潜在竞争对手研究。规模经济、产品差别、在位优势。

(3)替代品生产厂家分析。确定哪些产品可以替代本企业的产品、判断哪些类型的替代品可能对本企业经营造成威胁。

(4)用户研究。需求研究、用户的价格谈判能力研究。

(5)供应商研究。是否存在其他货源、供应商所处行业的集中程度、寻找替代品的可能程度、企业后向一体化的可能性。

6.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

组织的决策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1)环境。环境的特点影响着组织的活动选择、对环境的习惯反应模式也影响着组织的活动选择。

(2)过去决策。

(3)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

(4)组织文化。

(5)时间。

7.分析决策者的理性限制及其应对

决策者不可能具备合理决策所需的完全理性,决策者的理性是有限的:

(1)知识有限

(2)预见能力有限

(3)设计能力有限

针对上述问题,这是人们无法完全克服的决策者所能做的,只是努力减弱人类理性的消极影响,决策者的这种努力可以朝两个方向递进:①决策权力下放,把决策交给与决策需要解决的问题直接相关的人去制定;②组织民主决策,用群众的智慧来弥补个人的理性不足。

8.如何进行计划编制(编制的主要阶段)

计划编制本身是一个过程,为了保证编制的计划合理,确保实现决策的组织落实,计划编制过程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过程:

(1)收集资料,为计划的编制提供依据。

(2)目标或任务分解。

(3)目标结构分析。

(4)综合平衡。任务的时间平衡和空间平衡、任务与能力的平衡、组织活动与资源供应的平衡。

(5)编制并下达执行计划。

9.如何进行组织设计

(1)组织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管理幅度、管理层次、组织规模。而其中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主要有:工作能力、工作内容和性质、工作条件、工作环境。而在具

体设计时必须要根据组织自身的特点来确定适当的管理幅度、相应的管理层次。

(2)组织设计的任务:提供组织结构系统图、编制职务说明书。①职务设计与分析;

②部门划分;③结构的形成。

(3)组织设计的依据:战略、环境、技术、规模与组织所处的发展阶段。

(4)组织设计的原则:①因事设职与因人设职相结合的原则;②权责对等的原则;

③命令统一的原则。

10.分析非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是伴随着正式组织的运转而形成的,其主要是以感情和融洽的关系为标准而形成的。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及其活动既可对正式组织目标的实现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可能起到消极的影响。

积极作用:

(1)可以满足职工的需要。

(2)人们在非正式组织中的频繁接触会使相互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从而易于产生和加强合作的精神。

(3)非正式组织虽然主要是发展一种工余的、非工作性的关系,但是它们对其成员在正式组织中的工作情况也往往是非常重视的。

(4)非正式组织也是在某种社会环境中存在的。

消极作用:

(1)非正式组织的目标如果与正式组织冲突,则可能对正式组织的工作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2)非正式组织要求成员一致性的压力,往往也会束缚成员的个人发展。

(3)非正式组织的压力还会影响正式组织的变革,发展组织的惰性。

11.怎样做好领导工作

(1)干领导的本职工作

(2)善于同下属交谈,倾听下属的意见

(3)争取众多的友谊和合作。平易近人、信任对方、关心他人、一视同仁。

(4)做自己时间的主人。①要养成记录自己时间消耗的习惯;②学会合理地使用时间;③提高开会的效率。

12.如何进行有效的激励

由于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特性,他们的需求、个性、期望、目标等个体变量各不相同,因而领导者在对员工进行激励时,必须针对部下的不同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其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工作激励、成果激励、批评激励以及培训教育激励。

(1)委以恰当工作,激发职工内在的工作热情。①工作的分配要能考虑到职工的特长和爱好;②工作的分配要能激发职工内在的工作热情。

(2)正确评价工作,合理给予报酬,促进良性循环。①“赏”要合理;②“罚”要合情。

(3)掌握批评武器,化消极为积极。①明确批评目的;②了解错误的事实;③注意批评方法;④注意批评的效果。

(4)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素质,以增强他们的进取精神。

13.有效控制的基本要求

控制的目的是保证企业活动符合计划的要求,以有效地实现预定目标,为此,有效的控制应做到:

(1)适时控制。纠正偏差的最理想方法应该是在偏差未产生以前,就注意到偏差产生的可能性,从而预先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防止偏差的产生。

(2)适度控制。①防止控制过多或控制不足;②处理好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的关系;

③使花费一定费用的控制得到足够的控制收益。

(3)客观控制。控制工作应该针对企业的实际状况,采取必要的纠偏措施,或促进企业活动沿着原先的轨道继续前进。因此,有效的控制必须是客观的,符合企

业实际的。

(4)弹性控制。

14.控制的基本过程

控制的过程包括三个基本环节:确立标准、衡量成效、纠正偏差。

(1)确立标准。①确定控制对象;②选择控制的重点;③制定标准的方法(统计性标准、根据评估建立标准、工程标准)

(2)衡量工作成效。注意的问题:①通过衡量成绩,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②确定适宜的衡量频度;③建立信息反馈系统。

(3)纠正偏差。注意的问题:①找出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②确定纠偏措施的实施对象;③选择恰当的纠偏措施。

15.追求效益应注意的问题

效益是管理的根本目的,管理就是对效益的不断追求,这种追求是有规律可循的。

(1)在实际工作中,管理效益的直接形态是通过经济效益而得到表现的。

(2)影响管理效益的因素很多,其中主体管理思想正确与否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实际上,管理效益总是与管理主体的战略联系在一起的。

(3)追求局部效益必须与追求全局效益协调一致。

(4)管理应追求长期稳定的高效益。

(5)确立管理活动的效益观。管理活动要以提高效益为核心。

16.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

领导者确实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素质和条件:

(1)思想素质。事业心、责任感、创业精神、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等。

(2)业务素质。①应懂得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掌握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②应懂得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各项专业管理和基本知识;③应懂得

生产技术和有关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基本知识;④应懂得政治思想工作、心

理学、人才学、行为科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⑤应能熟练应用计算机、信

息管理系统和网络,及时了解和处理有关信息。

(3)业务技能。①较强的分析、判断和概括能力;②决策能力;③组织、指挥和控制能力;④沟通、协调企业内外各种关系的能力;⑤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能力;

⑥知人善任的能力。

(4)身体素质。

17.分析集权与分权

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的一定程度的集中;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低管理层次的一定程度的分散。

集权可以带来两个方面的好处:一是可以保证组织总体政策的统一性;二是可以保证决策执行的速率。然而过分集权又会带来不利的影响:①降低决策的质量;②降低组织的适应能力;③降低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

分权虽然是必要的,组织中也存在着许多因素有利于分权,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妨碍分权的因素。利于分权的因素:①组织的规模;②活动的分散性;③培训管理人员的需要。不利于分权的因素:①政策的统一性;②缺乏受过良好训练的管理人员。

分权的途径主要是制度分权和授权。

18.如何进行决策(决策过程)

(1)研究现状,判断改变的必要。

(2)明确组织目标。①提出目标;②明确多元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③限定目标。

(3)拟定方案。

(4)方案的比较和选择。①方案实施所需的条件是否具备,筹集和利用这些条件需要付出何种成本;②方案实施能够给组织带来何种长期和短期利益;③方案实

施中可能遇到风险、从而活动失败的可能性。

19.国有企业公司制改组的基本原则

(1)理顺企业产权关系。实现国家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

(2)培育和发展多元化的投资主体。①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以及企业内部职工投资入股;②出让部分或全部企业国有资产的产权;③实行由多家国有资产投资公

司作为投资主体共同投资。

(3)合理选择,确定改制形式。

(4)企业的公司制改组与国有资产的优化重组、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结合起来。

(5)妥善解决国有企业改制中出现的问题与矛盾。

20.国有企业的战略性调整

必要性:

(1)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生产集中度低,形不成规模效益。

(2)部门所有、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地方保护主义加剧了企业组织结构的不合理。

(3)重复建设、重复引进、盲目投资,导致一些企业、行业在有效竞争不足的同时,

过度竞争和无序竞争的现象十分严重。

(4)企业“大而全、小而全”,违背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规律。

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方针:

(1)建立和发展一大批大型、超大型企业集团。

(2)优化国有资本的投入领域。一是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向重点的关键的产业领域集中,二是国有资本要逐步调整和退出一些产业。

(3)中小型国有企业不能一放了之,一卖了之。

周三多版管理学简答、论述题

一、简答题 1.简述奥斯本头脑风暴法实施的原则。 答:①对别人的建议不作任何评价,将相互讨论限制在最低限度内; ②建议越多越好,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必考虑建议质量; ③鼓励独立思考、奇思妙想; ④可以补充完善已有的建议以使其更有说服力。 2.简述双因素理论中双因素的作用。 ①双因素是指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是维持因素,有维持现状作用,保健因素处理的不好,会引发对工作不满情绪的发生;处理的好,可以预防或消除这种不满。但这类因素并不能对员工起激励的作用,只能起维持作用,所以保健因素又可称为“维持因素”;②激励因素是指起激励作用的因素,与激励因素相关的工作处理的好,能够使人们产生满意情绪;如果处理不当,其不利效果顶多只是没有满意情绪,而不会导致不满。 3.组织变革的外在动因有哪些? ①整个宏观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②科学技术进步; ③资源变化的影响; ④竞争观念的变化。 3.沟通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激励员工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试比较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的优缺点。 答:一般来说,单项沟通指没有反馈的信息传递。双向沟通指有反馈的信息传递,是发送者和接受者相互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沟通。 从时间上看,双向沟通比单项沟通需要更多的时间。 从信息理解的准确程度上看,在双向沟通中,接收者理解发送者意图的准确度大大提高;从接收者和发送者的自信程度上看那,在双向沟通中,接收者和发送者都比较相信自己对信息的理解; 从满意度上看,接收者比较满意双向沟通,发送者比较满意单项沟通; 从噪音上看,双向沟通的噪音比单向沟通要大的多。 4,长期以来,世界各国的许多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曾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来解释人的激励问题。请简述公平理论的基本内容。 (1)员工不但关心自己所得的绝对报酬,而且还关心报酬的公平性。 (2)员工通过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的比较来判断其所得报酬的公平性,而这种公平性会影响员工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 (3)员工选择的比较参照物有“其他人”“制度”和“自我”三种类型。 5.有效的控制除了以正确的目标计划为前提外,还必须经过确立标准、衡量绩效和纠正偏差这三个基本步骤。请简述在衡量绩效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1)通过衡量绩效,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2)确定适宜的衡量频度; (3)建立信息反馈系统。

管理学简答题和论述题要点

管理学简答题和论述题要点

1.管理的基本职能并简要说明各个职能的含义 管理的四大基本职能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计划职能指管理者事先对未来应采取的行动所做的谋划和安排。包括选取合适的组织目标,制订战略方案以及实现这些目标。计划职能是管理的首要职能,任何管理都是从计划开始的。 组织职能指管理者有效地组织和调配资源,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实施计划任务。管理者建立组织结构来协调激励组织成员努力实现组织目标。 领导职能指管理者建立有效的组织指挥体系,指导、激励和协调组织成员。 控制职能指管理者按目标计划制定管理标准,对过程和结果进行控制,及时纠偏,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2.怎样理解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管理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 管理的科学性在于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客观规律,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并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和丰富,可复制学习,可知道人们实现有效的管理。管理的科学性强调人们必须按照管理科学规律进行管理,强调学习管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其实践性和创新性。要有效地实现管理,管理者必须在管理实践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地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管理活动相结合。管理的艺术性强调管理者仅凭停留在书本上的管理理论,或背诵原理和公式来进行管理活动是不能保证其成功的,还要灵活运用管理知识,讲究管理技巧。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科学和艺术的有机结合。管理的科学性是艺术性的前提与基础,管理的艺术性是科学性的补充与提高。 3.管理者应具备哪些基本技能? 管理者的基本技巧是指管理者将管理知识和业务知识用于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掌握和运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技术、知识、方法和程序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人际技能又称“人事技能”,是管理者处理人事关系的技能,主要包括理解、激励和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概念技能是指管理者观察、理解和处理各种全局性的复杂关系的抽象能力。 4.古典管理理论的特点和内容 古代管理理论包括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和行政组织理论。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要点: 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生产效率。 ②工作定额原理。为发掘工人们劳动生产率的潜力,就要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工作量定额。他通过时间和动作研究的方法提高了生产效率。 ③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④标准化原理。工人在工作时要采用标准的操作手法,而且工人使用的工具、机器、材料和所在工作现场环境等等都应该都标准化以提高劳动生产力。

管理学简答论述题

《管理学基础27870》 第一章绪论 1、简述企业成为决定社会经济活动和人类生存活动的基础性力量的原因。(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答:第一、企业是生产要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载体; 第二、企业是技术产业化的平台; 第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第四、企业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微观基础; 第五、企业是人类生产活动社会化和国际化的主体。 ! 2、简述人事管理的内容和任务。 答:第一、根据企业活动的特点,选聘符合一定素质和技能要求的劳动者; 第二、合理使用人力资源,根据劳动力的特点分配适当的工作,明确工作责任,据此考核工作情况和分配劳动成果,并努力提高和维持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积极性; 第三、进行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技能和思想政治、科学文化素质,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准备力量。 论述题: 1、论述管理的二重性。 答:管理具有二重性是由生产过程本身的二重性决定的。一方面,管理是人类共同劳动的产物,具有同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具有社会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也称管理的生产力属性或一般性,它是由生产力引起的,反映了人同自然的关系,它只受生产力决定,而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无关。管理的社会属性也称管理的生产关系属性或管理的特殊性,它反映的是生产关系与社会制度的性质,它是由管理所处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性质决定的,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带有明显的政治性。管理的二重属性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2、试述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的原因。 \ 答:管理是人类重要的社会活动,存在着客观规律性。管理作为科学,就是指人们发现、探索、总结和遵循客观规律,在逻辑的基础上建立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并在管理实践中应用管理原理与原则,使管理成为在理论指导下的规范化的理性行为。如果不承认管理的科学性,不按规律办事,违反管理的原理与原则,随心所欲地进行管理,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导致管理失败。管理虽然可以遵循一定的原理或规范办事,但它绝不是按图索骥的照章操作行为,管理理论作为普遍适用的原理、原则,必须结合实际应用才能奏效。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面对千变万化的管理对象,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灵活多变地、创造性地运用管理技术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在实践与经验的基础上创造了管理的艺术与技巧,这就是管理是艺术的含义。把管理只当成科学,排斥管理的艺术,完全按管理原理与原则去刻板解决管理问题也必然是碰壁,不能取得成功的。所以,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说它是科学是强调其客观规律性,说它是艺术是强调其灵活性与创造性,两者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管理目标的实现。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演变 1、简述分工可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因。

管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1.管理幅度:管理幅度是指一名领导者所能够直接领导的下属人员是由一定限度 的,超过一定限度,领导者就不能做到具体、有效的领导。一个领导者所能有效地领导的下属人员数,称为有效管理幅度。 2.权变理论:在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3.领导:见纸上。 4.控制:是组织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为了确保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正偏差等管理活动的统称。 5.组织文化:见纸上。 6.正强化:正强化是指对某种行为予以鼓励、肯定、奖赏,使之更加频繁地发生并不断强化。 7.德尔斐法:又称专家调查法。是一种就调查问题组织专家小组, 通过背对背地向小组成员书面征询意见,并多次归纳与反馈,最后形成 集中且具有权威性意见的定性预测方法。 8.前馈控制:是指通过观察情况、收集整理信息、掌握规律、预测趋势,正确预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将可能发生的偏差消除在萌芽状态中,为避免在未来不同发展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事先采取的措施。 9.强化理论:强化理论是指如果这种刺激对他有利,则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若对他不利,则这种行为就会减弱直至消失。因此管理者要采取各种强化方式,以使人们的行为符合组织的目标。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大类型。 10.期望理论:期望理论又称作“效价-手段-期望理论”,公式表示为:激动力量=期望值×效价,期望理论是以三个因素反映需要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的,要激励员工,就必须让员工明确: (1)工作能提供给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 (2)他们欲求的东西是和绩效联系在一起的。 (3)只要努力工作就能提高他们的绩效。 [2] 11.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由赫兹伯格首先提出。他认为,使职工感到不满意的因素(保健因素)往往由外界环境引起,如,公司政策、行为管理和监督方式、工作条件、人际关系、地位、安全等,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通常是由工作本身产生的(激励因素),如,工作富有成就感、工作成绩能得到认可、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负有较大的责任等。 简答题: 1.所有的计划工作方法:见 2.沟通过程

管理学论述题

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15 分) 1.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所提倡的管理制度有哪些?这些理论和制度对今天我国企业的管理问题是否还有指导意义?谈谈你的看法。答案:泰罗倡导的以科学为依据的管理理论,有以下几个主要观点: (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泰罗创立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泰罗确定科学管理的原理、方法的基础。 (2)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泰罗认为管理是一门科学。在管理实践中,建立各种明确的规定、条例、标淮,使一切科学化、制度化,是提高管理效能的关键。 (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他要求工厂的工人树义对工作、对同伙、对雇主负责任的观念;同时,也要求领工、监工、企业主、董事会改变对同事、对工人以及对一切日常问题的态度,增强责任观念。通过这种重大的精神变革,可使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都把注意力从盈利的分配转到增加盈利数量上来。 根据以上观点,泰罗提出了以下的管理制度。 (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工效。 (2)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 (3)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 (4)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 (5)使管理和劳动分离,把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职能 (6)泰罗还提出了组织机构上的管理控制原理。关于对中国企业的指导意义,阐述自己的观点。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5 分,共30分) 1. 刘辉是一个服装连锁商店的地区部经理,他告诉商店经理们,每天晚上关门之前,手边所有的现金必须就近存入银行的保险库。他反复强调了这一点,说道:“公司不想仅仅因为你们把现金平安无事地在店里放过夜而冒一次夜盗之险。” 大部分经理认为这个指令合情合理,也不难照办。但有的商店位于市区,晚上去银行并不安全,或者有的商店离银行太远,他们的经理不总是照刘辉的指示去办。不出所料,一家市区商店被夜盗,2000 多元的现金不见了。刘辉当面对那个经理说:”你被解雇了!你知道这个规定,每天晚上要把现金存入银行保险库,你是故意违反它的。” 那个商店经理反驳到:“这个规定对我来说太过分了,你应该知道。我们这个地段晚上人们去银行解款时已经发生过好几次半路打劫,我想告诉你,可你根本听不进去。再说,我知道商店已为这次损失保了险,无论怎么说,你不能为此解雇我。这一规定又不是书面条文,不得已的话,我把这件事递交公司总裁。” 问题: (1)如果你是公司总裁,你会怎么做? (2)你如何评价这位地区部经理的指挥能力? (3)你认为刘辉相信麦格雷戈的X 理论还是Y 理论?答案:(1)公司总裁很可能不支持刘辉,不同意解雇那位商店经理。当然,不管刘辉的这个规定是否是书面的,那位商店经理的过错是严重的。但是,地区部经理对有些事要减轻处罚应有所估计,并且尽力防患于未然。 (2)公司总裁也许不难找到刘辉在指挥中的毛病。首先,任何规定重要到足以 解雇一个人,就必须书面下达通知。其次,刘辉应该一清二楚地告诉商店经理 们违反规定的后果会如何。在这件事中,工作保障对这位商店经理的个人需要

管理学简答题汇总及答案

1:如理解管理的涵? 答:管理是管理者为为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淘汰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它包含以下几层意思:(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2)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主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和利益关系,它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的始终。(3)管理是围绕着某一共同目标进行的,目标不明确,管理便无从谈起,目标是否切事实际,直接关系到管理的成败或成效的高低。(4)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在于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5)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2:管理具有怎么样的性质? 答: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管理具有如下独特的性质:(1)管理具有二重性。(2)管理具有科学性。(3)管理具有艺术性。 3:影响组织的外部环境因素有哪些? 答:组织的外部环境是指对组织的绩效起着潜在的影响的外部因素,它分为宏观环境和产业环境两部分。宏观环境,又称为社会大环境,是指对某一特定社会中的所有组织都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包括竞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政治法律环境和全球化环境。产业环境,又称作具体环境或中观环境,是指与特定组织直接发生联系的环境因素。包括竞争对手、顾客、供应商、战略合作伙伴、政府管理部门、新闻传播媒介等。 4:影响组织的部环境因素有哪些? 答:组织部环境是指组织拥有的资源条件,它包括组织部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 组织物质环境,是指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组织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技术资源等。 组织文化环境,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和思维模式的总和。 5、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容是什么?

管理学简答题及名词解释

管理学简答题 第一章 1、简述何为管理? 2、简述管理的职能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3、简述一个有效的管理者需要扮演哪些角色?需要具备哪些技能? 4、简述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件书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的内容有哪些? 6、简述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有哪些? 7、简述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二章 1、简述何为道德? 2、简述在商业道德方面,四种道德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简述影响管理者道德素质的因素有哪些? 4、简述如何理解企业的社会责任? 5、社会责任观的截然相反的观点各是如何表述的? 第五章 1、简述什么是决策?决策的原则和依据是什么? 2、简述如何对决策进行分类? 3、简述决策的理论有哪些? 4、简述决策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 5、简述决策的方法有哪些? 第六章 1、简述如何对计划进行分类? 2、请解释孔茨与韦里克的计划层次体系的基本内容。 3、简述计划编制包括哪几个阶段的工作? 第七章 1、说明企业远景和使命陈述的主要内容。 2、简述波特的行业竞争结构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简述价值链分析的基本内容。 4、简述何为目标管理?其特点是什么? 5、简述目标管理的过程。 第八章 1、简述何为组织结构?它有哪些特点? 2、简述组织设计时要考虑哪些因素的影响? 3、简述何为管理幅度?何为组织层级?它们二者之间具有什么样的互动性? 4、简述管理幅度设计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5、简述何为职权?管理中的职权来源于哪几个方面? 6、简述何为集权?何为分权?在组织层级化设计中,影响组织分权程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第十章 1.简述组织变革的内容是什么? 2.简述组织变革的过程和程序? 3.简述组织变革的阻力有哪些?消除组织变革阻力的管理对策有哪些?4.简述何为冲突?何为建设性冲突?何为破坏性冲突? 5.简述组织文化可分为哪几层结构?组织文化的内容是什么?? 6.简述组织文化的功能有哪些? 第十一章 1.简述何为领导?领导的作用有哪些? 2.简述领导方式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3.简述密执安大学关于领导行为论的研究成果。 4. 简述俄亥俄州立大学关于领导行为的研究成果。 5.简述管理方格论基本内容。 6.简述菲德勒权变理论的基本内容。 7.简述路经---目标理论的基本内容。 8.简述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十二章 1.简述何为激励?激励的对象是什么?正确认识激励对象有何意义? 2.简述何为效价?何为期望值? 3.简述需要的管理学意义。 4.简述X理论、Y理论的主要观点。 5.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6.简述双因素理论的基本观点。 7.简述后天需要论的基本内容。 8.简述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 9.简述期望理论的基本涵义。 10.简述何谓正强化?何谓负强化? 11.简述激励的一般形式有那些? 第十三章 1.简述何为沟通?沟通在管理中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2.简述沟通的过程。 3.简述沟通的类别有哪些? 4.简述何为人际沟通、团队沟通和组织间沟通? 5.简述团队的概念是什么?它包含那几个要素? 6.简述何为有效沟通?影响有效沟通的障碍包括哪些因素? 7.简述如何实现有效沟通? 8.简述何为冲突?冲突的原因可归为哪几类? 9.简述冲突管理包括哪两个方面?优秀的管理者如何管理冲突?10.简述何为谈判?谈判有哪两种基本方法? 11.简述优秀的管理者实现有效的谈判一般应遵循哪些原则? 1.简述何为经营比率?它有哪些类型?

管理学原理论述题参考答案

管理学原理论述题参考答案 这是整理的管理学原理论述题参考答案,判断和名词解释可以按照提纲复习。?论述题?1。请谈谈你对企业管理的理解和体会。 答:企业管理就是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而对企业的资源进行有效合理配置的手段。只要能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就是最好的管理,企业管理是个很概括的概念!简单的说就是能让企业,以正常的模式运行!实现企业利润,?如何运用人才和宏观调控市场经济发展战略,让公司所有员工团结一致,互助友爱,积极向上,把公司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做。爱岗敬业,尽职尽责。采纳一切对公司有利益的建议和批评,让公司在短期内成为规模。并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实企业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作为企业管理者,如何用好自己手中的权利,对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在现代社会,企业管理是一门学科.说穿了,企业管理就是用一种合理的方法,使员工即听从你的,而又对你没有反感,这其中的方法就是艺术.企业管理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它的领域很广泛,包括几个分支。如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等等。企业管理是先有了理,再有管。理即制度,管即措施.要想管理好企业,应先制定出合理的制度,然后再制定出措施,如员工违反的哪一条制度该怎么办,如何处置;企业管理目的就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的同时使的顾客达到最高的满意度,就是通过合理组织协调机制,科学的管理机构和严密的规章制度,对于一个企业的人。财.物进行合理,科学,严密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实现企业的经济利益,以及企业所需要达到的目的, 2。企业的目的是什么?谈谈你对企业宗旨的理解。P81-82?答,企业的目的是创造利润,并且寻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企业的宗旨是关于企业存在的目的或对社会发展的某一方面应做出的贡献的陈述,有时也称为企业使命,企业宗旨不仅陈述了企业未来的任务,而且要阐明为什么要完成这个任务以及完成任务的行为规范是什么。一个良好的宗旨陈述应包括五方面的内容:1。应该明确企业是什么和希望成为什么;2。在战略上允许企业创造性地发展,而在战术上限制企业进行一些冒险行为;3.使本企业或机构有别于其他同类型的企业或机构;4。应指出作为评价企业现在和未来活动的框架;5.陈述应该准确明白,易于被整个企业或机构所理解。概括起来说,宗旨陈述应包括以下九个方面的内容:顾客,产品/服务,市场,技术,关注生存、增长和盈利,哲学,自我意识,对公共事业的关注和对企业内部职工的考虑。 3.管理者的工作与角色有哪些?P5,11?答:管理者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上(如监工、领班、部门负责人、行政官员、副总裁等),他们动用人员和资源来完成组织及其下属部门的工作任务。无论是在领班一级还是在高层经理一级,当我们讨论管理者时,总是集中于探讨共同的管理职责——确保通过许多人的努力,以实现较高的工作绩效。工作绩效的实现正是通过管理——计划、组织、领导以及控制资源的使用,以实现工作目标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正如管理学家亨利.明茨伯格所说的,当一位管理者是最重要的工作:“没有什么工作会比管理者的工作对我们的社会更为重要的了.正是管理者决定我们的社会机构能否为我们提供有效的服务,或者他们是否浪费我们的才能和资源." 管理者必须准备承担的角色包括3个类型。管理者的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包括与工作单位内部和外部人员的交往。信息方面的角色包括传播、接收和分析信息.决策方面的角色包括利用信息来进行决策、解决问题,或者把握机遇。?4。企业为什么要研究非正式组织?(你怎么看待组织中的小团体,小宗派)P112-113?每一种正式结构的背后都存在一种非正式结构。这是一种“影子"组织,由组织成员之间非正式的但往往是很重要的相互关系组成。 由于组织的复杂本质和对绩效要求的持续变化,非正式组织在完成必要工作方面很有帮助。通过非正式结构自然而然地自发联系,人们得以进入情感支持和产生友谊的人际关系网,以满足重要的社会需要。他们也从与其他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工作和任务的人的接触中获益。通过人们在工作日和各种非结构环境中的非正式接触,就可以进行有价值的学习和知识共享。?当然,非正式结构也有潜在的弱点。它们可能容易受到谣言的影响,传递不确切的信息,产生对变革的抵制,甚至转移重要目标的工作努力.那些感觉被排除在非正式群体之外的人会滋生不满情绪。?5.简述扁平化组织结构的特征。P120-123?答:现代的企业大都倾向于采用扁平组织结构?1。扁平结构的主要优点.?(1)节省管理费用开支.(2)高层领导可以较容易了解基层情况.(3)有利于促进基层管理人员的成长。(4)有利于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程度。(5)纵向沟通联系渠道缩短,可以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和减少信息失真.

公共管理学简答论述整理

公共管理学 第一章绪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 四、简答 1、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公共管理的模式有哪些? 答: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1)英美的市场主导模式2)欧洲或莱茵模式 3)东亚 的政府主导型模式。 2、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公共管理有哪些弊端? 答:1)政企不分,政资不分;2)机构臃肿,效率低下; 3)权力过于集中;4)政治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薄弱。 3、入世后,我国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面临哪些严峻的挑战? 答:1)入世对政府管理方式的冲击2)入世对政府管理的法制化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3)入世对公务员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论述题 1、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答:第一,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使命不同。第二,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第三,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 第四,就人事方面而言,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比私人组织中 的人事管理系统要复杂和严格的多。第五,与私人部门的管理不同,公共 管理包 括广泛而复杂的政府活动,因此它具有明显的政治性或公共性的特点。

2、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公共管理与其它体制不同点有哪些? 答:1)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政府干预的范围、内容、力度和方 式是不 同的:(1分)a,20世纪30年代以前,各主要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都奉行 自由经济政策,(1分)奉行三个原则: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契约原则、 自我负责原则(3分)b,由于爆发经济危机,二战以后,凯恩斯主义成为主流,各主要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了干预主义政策(1分) c,2 0世纪7 0年代以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出现滞涨”现象,西方新自由 主义思潮由此兴起(1分) d,80年代以后西方的政府管理改革在相当程度上是按照新自由主义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的思路来进行的(1分) 2)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化和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差别,各市场经济 国家的政府公共管理的模式也是不同的:(1分)英美的市场主导模式(1 分);欧洲或莱茵模式(1分);东亚的政府主导模式(1分)3、案例分析: 温州市政府的“无为与有为”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的无为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有着自身的动力和内因,而政府的“无为”为之提供了重要的外部环境。温州市市长曾说:“在温州,凡理论和实践发生矛盾时,先服从于实践。”于是个体工商业、服务业、家庭工厂、挂户经营、雇工经营、买卖合同、长途运输等,只要上面不管,就都让它发展。 1984 年在平阳县钱库镇出现了私人钱庄。当时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坚决取 缔,而温州各级政府因为考虑到钱库镇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并没有强制取缔,而是在争取钱库镇的银行和信用社率先实行利率浮动改革的试点后,最后钱庄于1989 年在无证经营了五年后自行关闭。 在温州人民群众自发发展民营经济的推动下,温州政府顺经济改革的需求,先后出台了许多突破当时政策或在全国率先改革的法规和措施,如中国首份个体工商执照、首个关于私营企业的地方法规、首家实行利率改革的信用社等。 强化市场和质量管理的有为八十年代末,温州的形象和声誉曾一度出现空前的危机。

管理学简答、论述

四、简答题: 1.管理的含义及解释。书第4页 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的资源的过程。 解释:(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3)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4)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目标 2.简述管理者应具备的三类技能。书第6页 (1)技术技能:管理者掌握和熟悉特定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能力 (2)人际关系:成功地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3)概念技能: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3.简述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书11页 (1)工作定额: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工人“合理的日工作量” (2)标准化: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材料,并使工作环境标准化 (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根据人的能力分配到相应的工作岗位 (4)差别计件工资:计件工资率随完成的定额上下浮动。 (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由专门的计划部门承担计划职能,由所有的工人和部分工长承担执行职能 4.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书16页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要重视社会和心理因素对工人的影响 (2)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以它独特的感情、规范和倾向左右其成员的行为 (3)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公认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提高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工人满足度。 5.简述企业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书88页 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认为:在确定某个单位经营方向时,应该考虑它的相对竞争地位和业务增长率两个维度。相对竞争地位经常体现在市场占有率上,决定企业的销售量、销售额和盈利能力,业务增长率反映业务增长的速度,影响投资回收期限。由此,经营业务分为四种类型:(1)瘦狗型:相对竞争地位低,业务增长率低(2)幼童型:相对竞争地位低,业务增长率高(3)金牛型:相对竞争地位高,业务增长率低明星型:相对竞争地位高,业务增长率高 6.组织管理幅度的影响因素。书147-148页。 组织管理幅度是指:组织中上级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和领导下属的数量。 影响因素:A.工作能力:主管和下属工作能力越强,管理幅度越宽松 B.工作内容和性质:a.主管所在的管理层次b.下属工作的相似性c.计划的完善程度d.非管理事务的多少 C工作条件:a 助手的配备情况b.信息手段的配备情况c.工作地点的相似性 D工作环境:环境越不稳定,各层主管人员的管理幅度越受限制。 7.影响组织分权程度的主要因素。书150页。 (1)组织规模的大小:组织规模增大,信息的传递速度和准确性就会降低,及时分权,减缓决策权工作压力,使其能够集中精力于其他事务。 (2)政策的统一性:政策统一,集权容易达到管理目标的一致。 (3)员工的数量和基本素质:员工的数量和基本素质能保证组织完成任务,组织可以更多分权 (4)组织的可控性:组织应该考虑围绕目标的实现,对分散的各类活动进行控制。 (5)组织所处的成长阶段:随着组织成长,组织分权压力也就比较大。 8.授权的原则。书151页。 (1)重要性原则:组织授权必须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 (2)适度原则:组织授权必须建立在效率的基础上 (3)权责一致原则:组织在授权的同时,必须向被托付人明确所授权的任务目标、责任、权利范围。 (4)级差授权原则:组织只能在工作关系紧密的层级上进行级差授权。 9.消除组织变革阻力的管理对策。书172页。 (1)客观分析变革的推力和阻力的强弱:推力发动并维持变革,阻力反对和阻碍变革 (2)创新组织文化:创新文化并渗透到每个成员的行为之中,使变革具有稳定的发展基础。 (3)创新策略方法和手段:为了避免组织变革中造成的重大失误,必须采用比较周密可行的变革方案。 10.简述组织冲突的类型。书175页。

管理简答题及答案

管理简答题:(答题要点) 简答题 1.什么是管理?什么是管理学? 2.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有哪些? 3.管理学的特性有哪些? 4.如何理解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5.如何理解管理的两重性,掌握两重性原理对于学习管理和从事管理工作的意义? 6.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管理学? 7.如何学习和研究管理学? 8.管理实践、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三者之间的关系? 9.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0.人际关系行为学派与群体行为学派的不同点是什么? 11.在管理实践中,怎样处理三个动力之间的关系? 12.为什么说人和人的积极性是管理的核心和动力?管理中怎样做,才能调动人的积极性、 创造性? 13.动态管理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遵循哪些原则?为什么? 14.要贯彻能级原则,必须做到哪些方面? 15.为什么在管理中强调封闭?运用相对封闭的原则应注意做好什么工作? 16.什么是管理方法体系? 17.传统的管理方法是什么?几种传统管理方法的本质是什么? 18.计划的特性? 19.简述计划的表现形式。 20.简述计划的类别? 21.计划的主要方法有哪些,怎样运用? 22.简述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关系。 23.简述灵活性原理的限制条件? 24.简述目标管理的优点和缺点。 25.简述一下战略制定的程序。 26.简述预测的重要性。 27.简述预测的步骤。 28.选择预测方法应考虑哪些因素 29.简述决策的特征。 30.决策树法重要性在哪些方面。 31.简述决策的“硬方法”的优缺点。 32.简述组织工作的特点。 33.什么是组织,组织有哪些类别? 34.组织工作的步骤有几步,分别是什么? 35.组织结构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36.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有哪些? 37.组织内的职权包括哪些种类?在授权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38.怎样处理好三种职权之间的关系。 39.怎样理解人员配备是组织发展的准备?

自考管理学原理简答论述答案

自考管理学原理简答论述答案

高等教育管理学原理汇总 4月 名词解释 权变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经验主义学派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管理理论,是西方组织管理学中以具体情况及具体对策的应变思想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 预测是经过对客观事实历史和现状进行科学的调查和分析,由过去和现在去推测未来,由已知去推测未知,从而揭示客观事实未来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组织结构(Organizational Structure)是指,对于工作任务如何进行分工、分组和协调合作。表明组织各部分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散状态、联系方式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模式,是整个管理系统的“框架”。 工作团队由彼此相依的个人所组成的正式团体,并负责达成特定之任务目标。 直接控制是控制者与被控制对象直接接触进行控制的形式。 简答题 简述管理的基本职能: 有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大职能。 ①计划是分析情况、确定达到的目标并决定为实现目标需要采取的行动; ②组织为取得最大成功而分配完成工作所需要的资源并合并和协调员工与任务; ③领导去激励人们产生高绩效; ④控制是监督组织或工作单位的实现目标的过程并在需要时采取更正性行动。 简述计划的限定因素原理: 管理学术语,限定因素是指妨碍目标得以实现的因素。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抓住这些因素,就能实现期望的目标。限定因素原理是指在计划工作中,越是能够了解和找到对达到所要求目标起限制性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就越是能准确地、客观地选择可行的方案。限定因素原理是决策的精髓,决策的关键就是解决抉择方案所提出的问题,即尽可能地找出和解决限定性的或策略性的因素。 简述有效授权的要求: (1)要有善于接受不同意见的态度,要能够听得进她人的意见,而且能够欣赏和接受下属所做出的不同于自己的决策。(2)要有放手的态度。在某些问题上,或许上级管理者的确比下级更高明、更有经验,但即使如此也不应越俎代庖。(3)要允许别人犯错误。谁都难免犯错误,应当把下属的错误看作是一种投资,一种人才投资。(4)要善于信任下级。授权本身就意味着对她人的信任。下属不能胜任、能力不够等不应成为不授权的理由。(5)要善于适度控制。由于管理者的责任不会随着授权而消失,因此必须确保所授出的职权确实是在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使用。必须对下属的工作绩效心中有数。 沟通的原则有哪些? ①明确的原则②完整性原则③使用非正式组织的原则 论述题 试述目标的作用,并举例说明 目标管理的作用: 1.强调以目标为中心的管理。认为明确的目标是有效管理的基础,管理者科学地制定目标、实施目标、考核目标,是实现管理任务的根本方法。 2.强调以目标体系为基础的系统管理。认为既要有组织的总体目标,也要有分解的具体目标,形成总目标指导分目标,分目标保证总目标的目标体系,从而提高组织的整体性和一致性,有效保证组织目标的圆满实现。 3.强调以人为中心的主动式管理。认为下属人员应参与目标的确定,以提高下属人员承担完成目标责任的主动性,以下属人员自我控制和参与的办法实现目标管理 阐述人员配备中的用人之长原理及其应用,并举例说明 1)用人之长原理,是指管理者越是处在最能发挥其才能的职位上,就越能使组织得到最大的收益。2)这一原理要求组织在进行人员配备时,必须根据职务的明确要求,寻找最适合的人选。即寻找相对于某个特定职务来看候选人的长处合适于这个职务的特点,而不是那些在各方面都完美无缺的人。为此,在选拔,培养管理者时,都要将重点放在发挥其长处上;同时在考评时,应对其优缺点进行客观评价,做到知人善任 4月 名词解释

《管理学原理》简答题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简答题及答 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1.管理的内涵和性质是什么 管理就是管理主体在一定的环境下,运用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依靠组织内的全体成员的活动,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从而有效和高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 管理的性质有: (1)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管理具有二重性。具体具体来讲,一方面是指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是指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2)管理具有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 2.管理的外部环境对组织有何影响 外部环境是指能够对组织绩效造成潜在影响的各种外部力量,其构成要素是一般环境和具体环境。 一般环境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和技术因素,它只是以间接作用的方式影响社会某一特定的管理组织,但是这些起间接作用的变量因素将最终决定着组织的长远发展。 具体环境由资源供应者、竞争者、服务对象(顾客)、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特殊利益代表组织构成。它是对某一组织的目标实现产生直接影响的要素。具体环境对每一个组织而言都是不同的,并随条件的改变而变化。它同一般环境相比,对组织的影响要更为直接和具体些。 3.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拥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研究管理内部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各个管理对象之间的关系,阐明管理对象的活动规律,探求有效管理的原理和方法,从而达到管理系统的最大目标。从理论上来概括,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管理活动的主要矛盾和基本规律。 4. 什么是泰罗制

教育管理学试卷A卷

一、名词解释。(答案请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答在其他地方不给分。5×2'=10分) 1、教育管理 2、教育管理学 3、教育管理体制 4、教育管理原则 5、主体教育管理观 二、填空题。(答案请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答在其他地方不给分。10×1'=10分) 1、的存在是教育管理学产生的直接基础。 2、教育史上最早的一教育专著记载了教育管理的有关内容。 3、于1911年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被人们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4、就是国家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进行的管理活动。 5、的功能在于保证教育活动领域内的活动具有目标一致的方向,使与教育有关的每个组织和个人的活动相互配合和协调。 6、德国著名行政学家 1884年发表了七卷集《行政学》,明确得出国家应当通过立法的方式对公共事务的教育进行干预,以保证国民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力。 7、美国教育家达顿和斯内登1908年发表了一书,把以提高生产效率为中心的标准化管理学说引入教育管理。 8、教育管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其母体学科是和管理科学,是研究教育管理学的方法论学科,是研究教育管理学的一般方法论学科。 9、管理所固有的两重性是指管理的和社会属性。 10、认为,任何管理过程都是由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环节组成的。 三、判断题。(本题共10个小题,请据本学科知识,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答案请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答在其他地方不给分。10×1'=10分) 1、管理是对组织而言的。() 2、自从人类社会有了教育,也就有了教育管理。() 3、欧洲中世纪的大学已经由国家管理。() 4、研究教育管理理论的最初动因是将企业中科学理论的理论迁移到教育管理中来。 () 5、教育行政的出现是教育国家化的体现。() 6、教育的国家化与义务教育的普及有着直接的关系。()

管理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1. ①领导者在带领、引导 和鼓舞部下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中,要具有指挥、协调和激励三个方面的作用。②指挥作用,是指在组织活动中,需要有头脑清醒、胸怀全局,能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领导者帮助组织成员认清所处的环境和形势,指明活动的目标和达到目标的路径。③协调作用,是指组织在内外因素的干扰下,需要领导者来协调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和活动,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④激励作用,是指领导者为组织成员主动创造能力发展空间和职业发展生涯的行为。 2. 般环境。又称总体环境,是在一定时空内存在于社会中的各类组织均面对的环境。即分析社会、政治、经济、技术、法律、自然地理等环境因素。二、行业环境:(1)现有企业间的竞争研究。(2)入侵者研究。(3)替代品生产商研究。(4)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研究。(5)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研究。三、竞争对手。一般来说,竞争对手可以从一下的群体中识别出来:(1)不在本行业但可以克服进入壁垒进入本行业的企业。(2)进入本行业可以产生明显的协同效应的企业。(3)由其战略实施而自然进入本行业的企业。(4)那些通过后向或前向一体化进入本行业的买方或供方。四、企业自身:(1)内部后勤(2)生产作业(3)外部后勤(4)市场营销和销售(5)服务。五、顾客:企业顾客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总体市场分析、市场细分、目标市场确定和产品定位。 3. 工的原则。专业化分工是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②统一指挥原则。就是要求每位下属应该有一个并且仅有一个上级,要求在上下级之间形成一条清晰的指挥链。③控制幅度原则。控制幅度原则是指一个上级直接领导与指挥下属的人数应该有一定的控制限度,并且应该是有效的。④权责对等原则。组织中的每个部门和部门中的每个人员都有责任按照工作目标的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同时,组织也必须委之以自主完成任务所必需的权力。⑤柔性经济原则。所谓组织的柔性,是指组织的各个部门、各个人员都是可以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灵活调整和变动的。组织的结构应当保持一定的柔性以减小组织变革所造成的冲击和震荡。组织的经济是指组织的管理层次与幅度、人员结构以及部门工作流程必须要设计合理,以达到管理的高效率。 4. (1) 重要性原则。组织授权必须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所授权限不能只是一些无关紧要的部分,要敢于把一些重要的权力或职权放下去,使下级充分认识到上级的信任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把具体任务落到实处。(2)适度原则。组织授权还必须建立在 效率基础上。授权过少往往造成主管工作量过大, 授权过多又会造成工作杂乱无序,甚至失控,所以 不能无原则地放权。(3)权责一致原则。组织在授 权的同时,必须向被托付人明确所授任务的目标、 责任及权力范围,权责必须一致,否则,被托付人 要么可能会滥用职权并导致形式主义,要么会对任 务无所适从,造成工作失误。(4)级差授权原则。 组织只能在工作关系紧密的层级上进行级差授权。 越级授权可能会造成中间层次在工作上的混乱和 被动,伤害他们的负责精神,并导致管理机构的失 衡,进而破坏管理的秩序。 5. 要讨论报酬的公平性对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影响。它 指出,人们将通过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的比较来判 断其所获报酬的公平性。横向比较,就是将“自我” 与“他人”相比较来判断自己所获报酬的公平性, 从而对此作出相对应的反应。除了进行横向比较, 还存在着在纵向上把自己目前的与过去的进行比 较。公平理论认为组织中员工不仅关心从自己的工 作努力中所得的绝对报酬,而且还关心自己的报酬 与他人报酬之间的关系。 6. 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 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其含义: ⑴管理的载体是组织。⑵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 协调的过程;⑶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 力资源的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⑷管理的职能 活动包括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⑸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 7. (1)企 业的职工的社会人;(2)生产效率取决于工人的工 作态度及予他人的关系;(3)企业中实际存在着一 种非正式组织。 8. 理论?答:(1)强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人的行为是 其所受刺激的函数,要通过适当运用即使的奖惩手 段集中改变或修正员工的工作行为,以使人们的行 为符合组织的目标。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强化 可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大类型。正强化,就是奖 励那些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得到进 一步加强,从而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负强化, 就是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 为削弱甚至消失,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不受干 扰。(2)强化理论的应用:一种强化方式是连续的、 固定的正强化。另一种正强化的方式是间断的、时 间和数量都不固定的正强化,后一种正强化更有利 于组织目标的实现。负强化:以连续负强化为主。 9.答: 领导方式是领导者特征、追随者特征和环境的函 数。领导者的特征主要指领导者的个人品质、价值 观和工作经历。追随者的特征主要指追随者的个人 品质、工作能力、价值观等。环境主要指工作特征、 组织特征、社会状况、文化影响、心理因素等等。 10. 导要实行例外管理?答:所谓例外原则,就是指企 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日常事务授权给下属管 理人员,而自己保留对例外的事项的决策权和监督 权,如有重大政策的决定和重要人事的任免等。高 层管理人员把日常管理的权限下放,只保留企业重 大事项的决策、指挥权。如投资决策、重大人事任 免等。泰罗认为,摆脱日常事务,减轻负担,可以 使高层管理高效化。 11. 是什么?答:管理职能包括决策与计划、组织、领 导、控制和创新。决策职能通过方案的产生和选择 表现出来;计划职能通过计划的只定表现出来;组 织只能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人员的配备表现出 来;领导职能通过领导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表现出 来;控制职能通过偏差的识别和纠正表现出来;创 新只能是通过组织所提供的服务或产品的更新和 完善以及其他管理职能的变革和改进来表现其存 在的。 12. 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战略性计划是应用于整体组 织的,为组织未来较长时期(通常为五年以上)设 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其 内容包括:远景和使命陈述;战略环境分析和战略 选择。 13. 范围内选择供应商: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合 作的双赢关系;持有供应商部分或全部股份。 14. (1)集体决策方 法:头脑风暴法、名义小组技术、德尔菲技术;(2) 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 政策指导矩阵;(3)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确 定型决策方法、风险型决策方法和不确定型决策方 法 15.组织变革的内容包括: 人员的变革;结构的变革;技术与任务的变革。 16. 个领导者如何激励你的员工?答案要点:(1)领导 者的特质;(2 )激励措施 17. 物质层、精神层、制度层。 从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进行塑造。 18. 主要分析五种竞争力量:1、行业内现有竞争对手 的研究:1)竞争对手基本情况研究2)主要竞争对 手研究3)主要竞争对手的发展动向研究2、入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