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现状及应对措施

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现状及应对措施

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现状及应对措

摘要: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中,通过加强监督法规、提升监管能力、改进内部监督机制和加大信息公开力度等措施,可以更好地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创新监督体系,以适应国有企业发展的新需求。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现状及应对措施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现状;措施

引言

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健康发展对于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为了促进国有企业的正常经营和防止权力滥用,中国建立了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

1构建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的意义

首先,促进国有企业的合规经营。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监督机制,可以有效防止国有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提高国有企业的合规程度,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其次,增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通过加强监督,可以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虚耗,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再次,推动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构建健全的监督体系,可以促进国有企业逐步摆脱行政主导,转向市场运作,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的市场化改革进程。最后,增强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加强监督,可以使国有企业更加重视社会效益,加强公益事业支持,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的运行现状可以总结如下

2.1监督手段不断完善

国有企业的监督手段逐渐由传统的行政监督向法治监督和市场监督等多元化

方向发展。监督手段的多样化有助于更全面、更准确地监督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

2.2监督机构不断增多

目前,国有企业的监督机构包括国资委、审计机构、纪检监察机构等多个部

门参与监督工作。各监管机构通过密切协作,共同履行对国有企业的监督职责。

2.3监督力度逐渐加大

近年来,国家对于国有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力度明显加强。通过加大执

法力度和公示曝光力度等方式,有效遏制了一些国有企业的不良行为。

2.4监管部门之间合作协调不够紧密

不同监管部门在对国有企业进行监督时,由于工作分工、信息沟通等方面的

不足,可能会导致监管工作的重复或者盲区。

2.5监管措施不够精细

一些国有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可能会通过一些漏洞和空子来规避监管,现有

的监管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以更好地应对各类风险。

2.6国有企业信息公开仍有不足

虽然近年来国有企业的信息公开程度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阻碍了外部对国有企业的有效监督和评价。

3提高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效能的措施

3.1强化监管的法律法规建设

制定和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国有企业的监管职责、权限和程序,为监管

提供明确的依据和规范。根据国有企业的特点和行业特殊性,制定相应的监管标

准和指南,细化监管要求,确保监管工作科学、精准地代开展。依法严肃查处违

法行为,形成有效的威慑机制。同时,加强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违法者

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加强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法律教育培训,提

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和法律意识,增强合规运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国有企业可以

设立内部法律团队或委托专业律师事务所作为他们的法律顾问,为企业提供法律

咨询和指导,保障企业的合法运营。

3.2加强信息共享和协作机制

建立专门的信息共享平台,用于收集、整合和传递国有企业相关信息,包括

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情况、重要决策等。各监管部门可以共享这些信息,提高监

督工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各监管部门应加强沟通与协调,建立定期交流机制,

共享彼此的信息和经验,形成信息互通的网络,避免信息孤岛和重复查重。建立

统一的数据标准和信息共享标准,以便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更加顺畅。这将有助于提高信息质量和有效性。

3.3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和培训

建立专门的监管人员培训机构,为监管人员提供系统、全面的培训课程。这

些培训机构可以根据监管需求,开设法律法规、经济管理、监督技巧等方面的培

训课程,提高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在监管部门的干部选拔和任用过程中,注重

素质能力和专业背景。确保监管干部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监管能力,能够胜任

各项监管工作。定期组织培训和学习活动,包括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和学术交流等。通过组织现场考察、案例研究、经验分享等形式,提高监管人员的实践能力

和问题解决能力。

3.4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国有企业应确立明确的内部控制制度,涵盖组织架构、职责分工、业务流程、决策程序等方面的规定,为企业的日常运作提供规范和依据。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包括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等环节,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防范各类风险,

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执行,建立相应的内部审计机制,对企业的运营、财务等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

解决。企业应加强内部信息的披露,包括财务报告、经营情况、重要决策等,提

高信息的透明度,便于内部和外部的监督和评价。

3.5加大信息公开力度

制定明确的信息公开政策和法律法规,明确信息公开的范围、内容、方式和

时限,确保信息公开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建立规范的信息公开程序,包括申请、受理、审核、发布等环节,确保信息公开的透明、公正和及时性。除了财务报告

和年度报告等基本信息外,进一步扩大信息公开的范围,涵盖企业决策、资产状况、经营情况、人事信息等方面,提供更多的信息供社会监督和评价。确保公开

信息的质量和准确性,对于重要信息进行审查和核实,避免虚假信息或误导性信

息的发布。

3.6强化风险防控和惩治力度。

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对国有企业的各类风险进行全面识别、评估

和监测。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及时预警和应对风险。

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包括审计、稽核、内部审查等,强化规章制度的落实和执行,防范内部风险,减少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加强监察机构在国有企业中的监督职能,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和打击力度。建立健全举报机制,鼓励公众和员

工积极揭发违法违规行为。在国有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业务风险管理系统,制定

具体的风险防控措施,并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加强对高风险业务和项目的审查

和监督,防范风险发酵。加强对国有企业的日常检查和执法力度,依法查处违法

违规行为,坚决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公平正义。建立黑名单制度,加大对失信企

业和违法管理人员的惩戒力度。

结束语

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在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监管机制和法律法规建设、提高领导层素质、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和

加强协作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的监督管理水平,为其健康发展提供

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任志鑫.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研究[J].现代经济信

息,2018(09):255.

[2]李慧.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体系探析[J].金融经济,2018(04):85-87.

[3]刘汉永.关于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体系的思考[J].当代石油石

化,2017,25(12):45-47.

[4]杨艳.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研究[J].全国流通经

济,2017(28):95-96.

[5]霍长江.国有企业财务监督体系构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19):176-177.

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建设思考三篇

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建设思考三篇 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建设思考一篇 1国有企业现有的内外部监督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十年的摸索,我国已建立完善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国有企业的大监督机制,财政部管资产,中组部管干部任命,党的工作由中央工委管,稽查特派员由国务院派遣,还有国资委、工商、税务、审计、海关、银行等部门甚至社会舆论,也都对国有企业起到有力的外部监督作用。在企业内部,按照公司法建立的法人治理结构是企业基本的内部制衡监督机制,同时企业内部建立的有党组织(包括工会)、内部审计、财务、法律、人力资源、巡视、纪检监察等内部监督机制。 近年来,国资委加强了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制度的实施,外派监事会监督与企业内部纪检监察、审计等方式有机结合,已形成联合实施、协同联动、规范有序的监督和责任追究工作机制,从而将对国有企业的内外部监督机制有效地结合起来。 2现有的监督体制存在的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监督工作,没有现成的

管理经验和模式可以借鉴,许多工作还处在探索之中,监督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1)目前对国有大企业的监督存在多头管理,监管机构职能重叠,工作交叉,责任不清,影响监督效能。 (2)国有企业问题上法规政策体系存在政出多门、部门间存在利益冲突、部门规章之间有矛盾和不一致的情况。 (3)内控体系不健全,有的企业海外重点项目监管不力,特别是海外工程项目、企业收购兼并等监管缺失,存在采购、分包环节不规范,程序流于形式等问题。 (4)审计监督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存在事后性、审计要求不能落实到位的问题,而社会审计受整个社会诚信环境、同业竞争的影响,审计质量得不到保证。 (5)企业中的职工代表大会是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但是职代会的监督大多是以下监督上,职能很难落实到位。 (6)纪检部门监督晚。与审计监督相比,纪检部门的监督虽具备较强的惩处手段,但对于已经造成的企业资产流失情况,纪检监督明显滞后。 3解决国有企业监督体制存在问题的主要对策 (1)加强企业制衡体系的建设,强化横向监督。应要求国有企业加强公司法三会治理结构的建设,发挥企业党组织的保证

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建设思考

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建设思考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国有企业始终占据着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作为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国有企业的监督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为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我国不断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督与管理。然而,国有企业的大监督体系建设目前却存在着不少问题和挑战。 一、存在的问题 1、监管层次不同,缺乏顶层设计 当前,国有企业监管层次分散、监管机构多,监管职责重叠、监管标准不一。在各级政府部门与企业自身层面上,对国有企业监督的要求也存在差异。缺乏顶层设计,导致监管机构间缺乏协同性,监管标准不统一,不利于国有企业的整体发展。 2、监督手段不完善,盲区较多 现有的监督手段主要是行政监督、审计监督、财务监督和法律监督等,而这些监督手段相互之间并不配合,有些监督手段难以检测到国有企业的违规情况,因此监督盲区比较显著。 3、监管标准不同,监管工作难度大 目前国有企业监督的难度主要是由于监管标准不同。需要依靠监督工作人员进行定性分析,并将其定明责任,同时也需要推进国有企业的改制和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对策建议 1、完善大监督体系建设,建立统一标准 完善大监督体系建设,加强顶层设计,建立统一的监管标准,使各级监管部门可以协同工作,提高监管效率与效果。 2、加强监督手段创新,降低监管盲区 应该加强监管手段的创新,整合多种监管手段,建立国家统一的监管机构,进一步推动数字监管技术的应用。同时,加大对国有企业的核算、统计等财务监督,对企业的投资、财务及核算系统进行审计。 3、提高国有企业自身水平,降低违规风险 提高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加强财务核算、人事培训、投资风险管控能力,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实行分类监管。同时,政府应当更加关注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和员工的思想教育,从根本上降低国有企业存在的违规风险。 三、结论 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建设是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和稳健发展的关键之一。目前,在政策制定、监督手段的创新及管理水平提高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创新监察手段,建立数字监管机制方面,必须有更加深入的探索,将信息化和大数据技术应用到监督管理中,以有效提升国企监察效率。加强国有企业自身的管理和品牌培育,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保持企业的长远可持续性发展,这对于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灵

浅析国有企业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浅析国有企业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摘要 矩阵式大监督体系是当前国有企业监督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进行研究,探讨其意义和优势。首先,本文简要介绍了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的基本情况。其次,针对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构建,本文提出了建设方案并阐述了其核心内容。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本文分析了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实施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国有企业、矩阵式大监督体系、构建、实施、案例分析 正文 一、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的基本情况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状况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了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督管理,我国建立了一整套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其中包括多家监管机构和监事会等。然而,传统的监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监管重叠、信息传递不畅等问题,难以有效提升国有企业的监管效能。因此,矩阵式大监督体系应运而生。 二、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构建

矩阵式大监督体系将监督机构和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部门进行有机结合,建立起一套多维度、层级清晰的监管网络。其核心内容包括:矩阵式监督机构的设立、监督领域的明确、监督制度的建立、信息交流平台的搭建等。具体而言,矩阵式监督机构由行业监管部门和监事会等构成,分别负责对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监督;监督领域方面,需要明确哪些方面需要进行监督以及监督的具体内容和标准等;监督制度建立方面,需要制定监督标准、监督程序、监督团队的配备等;信息交流平台的搭建则可以通过电子监管系统或者信息共享平台实现。 三、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实施 将矩阵式大监督体系投入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的迭代和完善。本文通过对一家国有企业实施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案例分析,展示了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监管机构和生产经营部门的有效沟通和协调,加强信息共享和监督数据的集成,完善监督制度和加强监督团队的建设等。 四、结论 矩阵式大监督体系能够有效的解决传统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升国有企业的监管效能。然而,其构建和实施需要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案,并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建议在推广矩阵式大监督体系时,需要针对不同行业和企业的特点进行具体的方案制定和实施,加强监督机构和生产经营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并在

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大监督”体系运行研究

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大监督”体系运行研究 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大监督”体系运行研究 一、引言 纪检监察是国有企业内部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不仅是保障企业的廉洁经营和规范运行,还能有效预防和打击腐败行为。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纪检监察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形成了“大监督”体系。 二、大监督体系的内涵 大监督体系是指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制度体系的集合,包括纪检监察机构、监委会、纪检审查、巡视工作等多个方面。其中,纪检监察机构是大监督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负责监督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和员工的廉洁行为,并对违纪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监委会是大监督体系的决策机构,负责制定纪检监察的方针政策和监察工作的计划,对重大问题作出决策。纪检审查是大监督体系的重要环节,通过对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的审查和调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违纪违法行为。巡视工作是大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国有企业进行定期巡视,从制度和管理层面上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 三、大监督体系的运行机制 大监督体系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立体式的监督网络、有效的监察手段和科学的监督标准。

立体式的监督网络是指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机构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纪检监察机构体系,包括总部纪检监察部门、分支机构和基层纪委,确保监督的全覆盖。同时,还建立了外部监督机构,如审计机关、计划生育委员会等,实现对国有企业的全方位监督。 有效的监察手段是指在大监督体系运行中,纪检监察机构采取了一系列科学高效的调查手段,如全面排查、检查、审查、调查等,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对涉及国有企业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精确的监察。 科学的监督标准是指大监督体系运行中,纪检监察机构在进行监督工作时,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以及企业的规章制度为准绳,确定监督的重点和方向。在执行监督任务时,还要根据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监督标准,确保监督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四、大监督体系的运行效果 大监督体系的运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大监督体系发挥了明显的警示作用。通过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和员工的监督,能够有效预防和打击腐败行为,提高了国有企业的廉洁经营水平。 其次,大监督体系提高了国有企业的公信力。通过对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建设相关的课题

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建设相关的课题 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建设相关的课题 近年来,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诸 多因素的影响,国有企业管理和运营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提高国 有企业的经营效率和公平竞争能力,建立一个健全的监督体系已成为 当务之急。本文将就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建设相关的课题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一、回顾国有企业监督体系的发展历程 国有企业监督体系的建设始于改革开放初期。在此之前,国有企业普 遍存在过度集中的问题,缺乏有效的监督与制约机制。为了解决这一 问题,1978年,中国政府开始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并逐步建立了基本的监督体系。 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监督体系也需要与时俱进。2008年以来,国有企业监管体系的改革逐渐提上议事日程。政府加强国有企业分类 监管,完善综合监管机制,强化市场化监督,注重社会监督等,不断 探索建设一个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国有企业监督体系。

二、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建设的意义 建立健全的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 有助于提升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通过监督体系的建设, 国有企业的决策层将受到更加全面、深入的监督和评估,从而能更好 地发挥各自的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建设有助于保护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国有企业作 为公共资源的管理者,其经营状况和决策结果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 的利益。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监督体系,国有企业可能出现损害国家 和社会利益的行为,甚至可能导致腐败和滥权等问题。 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建设还可以促进公平竞争和市场调节机制的发展。通过监督体系的建设,可以确保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遵循公平竞争 原则,不搞垄断、不违法乱纪,从而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然而,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建设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监督体系的 建设需要统筹兼顾政府监管与市场监督的关系。政府应当保持监督机 构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同时也应当充分发挥市场监督机构的作用,避 免政府过度干预。

国有企业建立大监督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国有企业建立大监督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其改革与发展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点。然而,由于国有企业的庞大体系和复杂管理结构,加之一些不合理的制度存在,导致 其监管难度和隐患增加。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大监督体系成为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的 重要措施。 大监督是一种全方位的、持续不断的监督,旨在保障国有企业的规范运营、防范风险,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建立大监督体系,必须充分发挥多层次、多维度的监督职能。具体来说,一方面,要加强纵向监督,建立从中央到地方、从总部到股份公司的监督网络;另一 方面,要加强横向监督,建立内部监督、审计、法律等多元化监督机制。 构建大监督体系,需要注重以下几点: 一、加强中央监管,确保国有企业合规经营 中央对国有企业的监督职责是决策、部署和管理,必须做到监督全覆盖、全面勘察。 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的重大事项必须由中央审批,建立中央与国企之间的“监察责任状”,掌握国有资产、资金运作的核心信息。中央企业的重要经营决策和管理制度制定, 应当得到国资委的监督审查。同时,国资委要加强对企业的横向联调,对可能出现的风险 隐患进行加强监管。 二、推动地方治理,加强对国有企业的地方监管 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具有重要作用,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完善地方 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国有企业的监督力度,提高审查的质量和水平;二是加强地方政府专门 机构对国有企业管理的监督职能,加强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三是进行地方 政府与国有企业的横向沟通,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监督管理。 三、建立由国资委牵头的大型企业监管机构 国有企业数量庞大,涉及领域广泛,各级政府的信贷、税收等各种支持政策修复难度大,加之监督职责的分散,导致国有企业的管理难度增大。因此,建立由国资委牵头的大 型企业监管机构,整合各级政府资源和监管职能,最大程度地防范和化解风险,促进国有 企业规范经营,维护国有资产安全,是非常必要的。 四、建立多元化的内部监督机制 建立内部监督机制是制约国有企业腐败的重要措施之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加强内部监督机制,完善投资决策程序,建立内部审计制度,规范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 信息公开等方面,加强对国有企业负责人的考核。此外,尚需增强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 协调利益关系,创造良好的内部管理氛围。

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现状及应对措施

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现状及应对措 施 摘要: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中,通过加强监督法规、提升监管能力、改进内部监督机制和加大信息公开力度等措施,可以更好地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创新监督体系,以适应国有企业发展的新需求。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现状及应对措施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现状;措施 引言 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健康发展对于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为了促进国有企业的正常经营和防止权力滥用,中国建立了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 1构建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的意义 首先,促进国有企业的合规经营。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监督机制,可以有效防止国有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提高国有企业的合规程度,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其次,增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通过加强监督,可以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虚耗,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再次,推动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构建健全的监督体系,可以促进国有企业逐步摆脱行政主导,转向市场运作,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的市场化改革进程。最后,增强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加强监督,可以使国有企业更加重视社会效益,加强公益事业支持,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的运行现状可以总结如下

2.1监督手段不断完善 国有企业的监督手段逐渐由传统的行政监督向法治监督和市场监督等多元化 方向发展。监督手段的多样化有助于更全面、更准确地监督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 2.2监督机构不断增多 目前,国有企业的监督机构包括国资委、审计机构、纪检监察机构等多个部 门参与监督工作。各监管机构通过密切协作,共同履行对国有企业的监督职责。 2.3监督力度逐渐加大 近年来,国家对于国有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力度明显加强。通过加大执 法力度和公示曝光力度等方式,有效遏制了一些国有企业的不良行为。 2.4监管部门之间合作协调不够紧密 不同监管部门在对国有企业进行监督时,由于工作分工、信息沟通等方面的 不足,可能会导致监管工作的重复或者盲区。 2.5监管措施不够精细 一些国有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可能会通过一些漏洞和空子来规避监管,现有 的监管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以更好地应对各类风险。 2.6国有企业信息公开仍有不足 虽然近年来国有企业的信息公开程度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阻碍了外部对国有企业的有效监督和评价。 3提高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效能的措施 3.1强化监管的法律法规建设 制定和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国有企业的监管职责、权限和程序,为监管 提供明确的依据和规范。根据国有企业的特点和行业特殊性,制定相应的监管标 准和指南,细化监管要求,确保监管工作科学、精准地代开展。依法严肃查处违

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体系的相关制度

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体系的相关制度 一、背景介绍 1. 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占比重不可忽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2. 为了提高国有企业的监督和管理水平,构建大监督体系成为当务之急。 3. 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体系的相关制度是保障国有资产安全、提高国有企业效益和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 二、为何需要构建大监督体系的相关制度 1. 国有企业的规模庞大,管理相对集中,资产安全面临较大压力。 2. 监督体系不够健全,监督手段和监督方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3. 政府和社会对国有企业的监督需求日益增强,需要有相应的制度来满足监督要求。 三、构建大监督体系的相关制度的重要意义 1. 保障国有资产安全。 2. 提高国有企业效益。 3. 推动国有企业改革。 4. 增强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感。 四、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体系的相关制度的主要内容

1. 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构。 2. 完善监督手段和监督方式。 3. 制定监督制度和规章制度。 4. 加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五、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体系的相关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1. 现状:我国国有企业监督管理体系在不断完善中,已取得一定成效。 2. 问题:监督制度不够健全,监督手段和监督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 六、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体系的相关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1. 加强监督管理机构建设,提高监督管理水平。 2. 完善监督手段和监督方式,提高监督效果。 3. 加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形成合力。 4. 加强监督制度和规章制度的建设,完善监督法规体系。 七、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体系的相关制度的展望与建议 1. 展望:未来,国有企业监督管理体系将会不断完善,监督管理机 构将更加健全,监督手段和监督方式将更加多元。 2. 建议: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体系,提高监督管理水平,加强内部 监督和外部监督,形成合力,确保国有资产安全,推动国有企业改革 和发展。

新时代完善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的思考

新时代完善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的思考随着新时代的来临,中国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然而,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存在监督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导致一些企业管理不规范,效益不高,甚至存在不正当行为。因此,完善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成为了当务之急。 首先,完善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应注重加强内外监督。内部监督主要是指加强企业内部制度的监督和约束,建立健全内部监管体系,如完善董事会、监事会、工会组织等制度,加强对企业内部运作的监督。此外,还应加强外部监督,如加强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加强行业协会、社会媒体等的舆论监督作用,以及相应的第三方评估机构的监督作用。加强内外监督可以形成一种双重监督机制,确保国有企业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制度运行。 其次,完善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应加强对企业重要岗位的监督。在国有企业中,一些重要岗位的任命与选拔存在不公平、不透明等问题,容易导致腐败现象的产生。因此,应建立公正、透明的岗位选拔制度,严格按照资质条件和岗位要求选拔人员,避免为了个人利益而滥用职权。同时,对重要岗位的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和评估,对不符合任职条件或不称职的人员及时予以追责和替换。 第三,完善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应加强对企业财务管控的监督。财务管理是企业运作的基础,而国有企业由于其特殊性质,往往存在财务管理不规范、资金流向不透明等问题。因此,应加强对国有企业的财务审核和监督,建立健全财务制度,确保企业财务的合规性和透明度。同时,加强对企业资金运作的监督,对涉嫌违法违规的行为实施纪律处分,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最后,完善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还需要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的监督。 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决策不科学、效率低下等。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科学决策制度,确保所有决策均有科学依据。同时,加强对 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确保 企业能够适应市场需求和变化。 总之,完善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是新时代的任务之一、通过加强内外 监督、严格选拔任用、加强财务管控和经营管理监督,可以提高国有企业 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促进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完善监督体 系还可以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增强国家和人民对国有企业的信心和支持。因此,我们应加强对国有企业监督体系的研究和建设,为国有企业的健康 发展和中国经济的繁荣做出贡献。

新时代完善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的策略探讨

新时代完善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的策略 探讨 摘要:因体系不太健全,沟通协调不顺,多头做功,难以聚焦等原因,导致 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难以发挥合力。不断完善国有企业的监督体系,加强国有企 业工作监督,对于提升国有企业的工作质量,发挥国有企业的社会价值具有重要 的作用。新时代国有企业管理者必须要不断加大对企业的大监督体系的建设,积 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企业工作进行优化,推动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本文通 过对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建设的意义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了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 建设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策略 引言 进入新时代,为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和改革发展,国家对于国有企业的监 督工作更加重视,对于企业内部工作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升,为了进一步适应新 时代发展需要,国有企业必须加强监督工作的研究,积极探索大监督体系建设的 方式和方法,创建更加符合企业发展的监督格局,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在具体的 工作实践中,国有企业应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未来的监督工作进行分析研判,提出针对性策略,保证监督体系运行顺畅,高效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新时代国有企业监督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进一步保证国有企业的形象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内部的一些腐败现象不断出现,对于国有企业作用的发挥产生的极大的不利影响,同时也极大损害了国有企业的 形象。积极发挥监督工作的作用,能够及时对国有企业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从而保证工作人员的清正廉洁。因此,在当前的国有企业工作中,需要针对工作

中的重点不断发挥监督工作的作用,重塑国有企业工作发展的环境。这样能够及时保证国有企业内部工作的清正廉洁,实现国有企业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也为未来工作的开展奠定更好的基础,提供科学的思路[1]。 (二)有利于国有企业社会价值的发展 国有企业工作的质量提升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动力,因此进一步保证国有企业工作的质量是新时代国有企业管理者的重要目的。积极发挥国有企业监督工作的作用,能够为国有企业工作质量的提升提供更好的帮助,同时也能够为国有企业环境的优化提供更多的动力。在未来的发展中,国有企业的工作质量提升将会变得更加重要,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工作也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只有及时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监督和研究,才能更好的制定科学的发展策略,不断提升企业发展的竞争力。在未来的发展中,及时加强国有企业的监督工作,能够及时了解国有企业工作开展中存在的为题,从而提升国有企业工作的质量。 二、新时代完善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的策略 (一)进一步强化国有企业的思想认识 构建新时代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就需要逐步加大对于监督工作的宣传,帮助国有企业认识到监督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及时明确工作中存在的风险点,保证监督工作的质量。一方面,企业要及时树立工作监督的观念,对国家的相关文件和政策进行深入的研究,借助国家有关政策对企业内部的工作进行调整和优化,在保证内部工作监督质量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企业工作人员思想观念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企业要进一步强化社会力量监督观念,不断拓宽内部信息公开的渠道,加强权利监督和了解,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这样不仅仅能够促进资源的共享,同时还能够形成颞部监督的合力,帮助国有企业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不断提升。 (二)优化监督工作组织机构 在国有企业的工作开展中,必须要针对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监督工作的组织机构,针对企业工作的实际及时对组织机构做出科学的调整,从而保证监

对构建国有企业“大监督”工作格局的探索与思考

对构建国有企业“大监督”工作格局的 探索与思考 摘要:当前,我国正全面落实从严治党方针,然而国企原来的监督体系存 在许多不足之处,只有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加快“大监督”体系的构建,这样 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对此,本文先分析了国企当前采取的监督方式及监督 状况,针对国企如何快速构建“大监督”体系这一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以 期能够为国企的整体发展起到一点推动作用。 关键词:大监督;国有企业;策略 1国有企业现行的监督方式 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国家制度及相关治理体系应凸显反腐败工作以及 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并坚持以党内监督为指导方针,确保各类监督能够相互协调。自从我国提出管党治企这一任务之后,国有企业采取了多种监督方式,其中包括 纪检监察监督、财会监督以及巡视巡察监督,还包括审计监督、风控监督等在内,以期能够有效整合监督资源、全面覆盖监督内容、及时共享监督成果,根据现代 国企特点来构建监督协同机制。需注意一点,想要使“大监督”体系充分发挥其 作用,必须重视对六个关键点进行辩证处理,采取合适的监督方式,这样才能达 到最佳的治理效能。 2国有企业监督现状 2.1法律顾问制度建设有待完善 早在2004年,国务院国资委就提出应加快建立总法律顾问制度,并成功推 行到各大央企中。然而,国务院在2014年公开表示,不再将企业法律顾问作为 一门职业资格考试,这样不仅打破了企业原有的法律顾问制度,而且缺乏新的制度。随着企业法制工作的地位在逐渐提高,各大企业开始参考国外的公司律师制度,加快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律师队伍。

2.2对法务工作不够重视 一是机构设置不合理。对于大型国企或想要在市场上占领一席之地的国企来说,需对法务工作引起高度重视。当前,有一些国企虽然设立了法务部门,但一 些中小型国企并没有意识到法务工作的重要性,也不清楚具体的职责内容。国内 的企业相较于国外那些的大企业,法务工作的地位并不是很高,而且职责范围相 对较窄,甚至广大社会群体都不认可企业法务制度。虽然部分企业设置了独立的 法律部门,但只是做一些表面工作,企业法务很难进入到核心团队当中,导致其 权威性得不到体现。二是缺乏规范的决策程序。许多企业认为法务工作主要针对 的是事后补救,因此它们很少进行事前防范,也忽略了事中控制的重要性。有一 些在决策程序上缺少法律的支撑,有一些虽然进行了法律论证,但如果法律风险 防范不符合企业的发展需求,企业首先考虑的是自身利益,完全不顾法律意见。 2.2法律事务内部管理有待加强 一是没有做好合同管理工作。虽然大多数国企都在实施合同管理制度,但在 执行过程中并不是很到位。例如,企业虽然通过了合同审核,但后期并没有监督 合同的执行情况,而且没有建立合同档案,导致合同缺乏规范的变更程序。二是 企业在处理重大法律纠纷过程中比较被动。特别是有些公司面临重大的法律纠纷时,很难明确具体的责任方,一旦发生纠纷,各部门不能各司其职,再加上缺乏 相应的法律资源,导致企业内部经常出现推卸责任的现象。三是缺乏规范的法人 治理结构。有些国企正处于转型当中,不管是决策阶段还是在执行与监督过程中,没有形成相互制衡、有效运转的机制,而且在法律风险防范方面得不到体制保障。 3构建大监督格局的相关建议 3.1建立各方联合的工作体制 一是健全联合工作机制。在党委的领导下,由纪委、监事会共同建立联席会 议制度。联席会议成员由党办、纪检、监察、董监办、人事、审计、财务、法律 合规、风险管理、工会、资产保全等职能部门组成,纪检监察部门负责落实联席 会的日常事务性工作。这一工作体系建立之后,“党委”成为大监督工作的主要 责任人,联席会议则负责组织协调,纪检监察部门专门负责,相关职能部门具体

探析国有企业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探析国有企业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摘要:企业的稳定发展离不开监管,虽然企业有国家相关监管机构的外部监管, 但作为企业监管的基本力量,各种内部监管力量可以通过监管在企业发展中发挥 更大的预防作用,可以避免企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在当前现代企业管理中,建 立大型的监督体系已成为提高监督效率,有效防范各种风险和案件,为企业安全 高效运行提供坚实保证的探索方向,确保企业良性运行稳定有序。 关键词:大监督体系;构建;存在不足;实施要点 1 如何构建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 1.1 建立统一的监督制度体系 大监督体系的运行是需要一套科学、配套的制度体系做支撑的,在充分考虑 不同监督部门的职责分工及工作程序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建立如大监督体系的工 作领导、日常运行、定期分析、协调沟通、监督考核等一系列监督工作的制度、 办法,以及通过建立大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文件材料传递制度、监督资源共 享制度、监督检查项目报备制度、监督人员集中调配制度等制度体系,使大监督工 作在规范、有序的制度指导下开展,确保形成-种促进、互补的工作机制,并使各部门的监督工作在大监督体系下也同样接受监督,以真正发挥大监督的有效作用。 1.2 搭建组织管理监督的平台 构建大监督体系,首先需要有一个监督的平台,也就是需要成立一个大监督工作协调组织,负责大监督体系的工作目标的确定、内容安排、工作协同,协调处理 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听取各部门参与大监督工作的情况汇报,定期对企业 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风险防范、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效能监察、党风廉政建设等 工作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督促各部门建立健全内控制度,防控各类风险。 1.3 充分利用各类外部监督资源 国有企业本身也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这一特点使企业更要接受企业外部 各方面的监督,所以企业内部大监督体系中的各部门要积极配合外部的监督机关 工作,借助外部的监督力量,充分利用外部监督的成果,形成内外部监督的另一股 合力,使企业经营行为时刻处于监督之中,以达到防微杜渐的作用。企业还可以 通过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进行审计、检查,以增强企业内部监督的业务能力,提高监督结果的权威性。 1.4 建立严格的监督程序和方法 不同监督部门的工作侧重点不同,采用的工作方式也不同,要发挥各部门的 监督作用,必须充分运用各自的工作优势,并将不同的监督工作方式有机结合, 如将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常规检查与突击检查、全面检查与抽样检查、综合 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将内部审计的不同审计程序与纪检监察的内查外调有机 结合,将专业的审计监督与工会组织职工进行民主监督有机结合。同时建立起严 格的监督程序,按规定的程序办事,相互之间形成监督,使各部门自身的监督活 动也处于大监督体系的监督之中。 2 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存在的不足 2.1 监督制度体系缺憾 企业经营管理规章制度是监督活动开展的依据。有些制度本身不完善、不配套,落实制度的要求不明确、不具体。有的制度宣传不够,多数干部、职工群众 不清楚,缺乏公开性。有些制度执行不严,制度执行刚性不足,削弱了制度的权

关于企业在“大监督”体系运行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关于企业在“大监督”体系运行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深入探索强化监督的有效途径,逐步完善权 力监督体制和制度,不断破解长期执政条件下党和国家自我监督世界级难题。党 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为新形势下强化党内监 督提供了根本遵循。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实现有效监督,正确行使公权力。 【关键词】大监督;原因分析;对策建议 当前,面临许多新形势、新问题,问题与风险交织并存,使得公司反腐败形 势严峻复杂。为加强党内监督,提升监督的针对性、有效性,防范风险于未然, 构建“大监督”工作体系,已是企业转型发展的迫切需求,更是全面贯彻落实全面 从严治党的战略要求。 一、“大监督”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从顶层设计上来说,企业对“大监督”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真正意义 上把“大监督”当做一个体系来运转,忽视了监督工作对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作用和推动作用,“大监督”工作在部署和推动上动力不足,保障不足。 (二)体系运行过程中,企业个别领导干部、职能部门存在不愿监督的问题。 个别职能部室只顾干好自己的业务,不愿意相互发现问题,也不愿意接收别的部 门的监督。本部门各岗位人员对待管理业务范围的事不负责任,得过且过,敷衍 了事,应付差事,忘记了业务管理监督职责,或抱有只要不出事的侥幸心理和多 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遇到问题绕着走,本职工作往外推,看见装没看见。(三)体系运行过程中,企业个别职能部门存在不会监督的问题,没有把监督 与自身业务范围深度融合。在监督什么,怎么监督上缺乏有利抓手,主要因为各 职能部门管理人员不注重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低下, 对业务范围的规章制度不熟悉,对自己本部门、本业务廉洁风险了解不清,处理 业务时不善于发现问题或发现问题后对问题实质把握不准。 (四)体系运行过程中,不敢监督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公与私界限不清,尤其是对同级、对领导班子成员的监督,认为监督管得多,得罪人也就多, 有时即便发现了问题,也不敢说出来,抱着“别没事找事,大家相安无事最好”的 心态,不敢履行监督职责。日常工作检查,说成绩多,说优点多,说问题避重就轻,蜻蜓点水,一带而过,监督不到位。 二、推动“大监督”体系运行的相关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宣贯力度,提高对“大监督”体系的认识。不断加大对构建“大监督” 体系的宣传学习力度,尤其是企业的大脑层、企业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各级管理 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做好“大监督”工作是企业深化管理、提质增效的有效举措, 积极推动“要我监督”向“我要监督”的观念转变,改变被动监督的局面,使得各部门、各级管理人员积极主动监督起来,营造人人监督、人人被监督的监督氛围。(二)抓顶层设计,强化统筹协调。企业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大监督”工作,通过亲自抓、亲自过问工作开展情况,提高“大监督”工作的政治意义, 把“大监督”体系与公司生产经营、党建工作紧密结合,把“大监督”体系与纪检监 察体制改革有效结合,始终坚持系统性原则,同部署、同推进,让“大监督”体系 成为治理企业跑冒滴漏的有力抓手,及早清除隐患,化解风险,提升公司规范化 管理。 (三)运用好“大监督”工作成果,真正转化为公司治理效能。一是严格执行季

构建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大监督”体系的实践研究——以中交一航局实践为例

构建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大监督”体系的实践研究——以中交一航局实践为例 摘要: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健全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 的监督和制约势在必行。本论文阐述了“大监督”体系建设的意义,总结了中交 一航局“大监督”体系建设的实践和成效,分析了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大监督;体系 党的十九大强调,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党的 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提出,要促进各类监督贯通融合,不断增强监督治理效能。党中央决策部署为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构建“大监督”体系指明了方向,提供 了遵循。 一、选题意义 (一)“大监督”体系建设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的反腐败斗争形式依然严峻复杂,国有企业的改革也进入深水区。在推动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把“大监督”体系建设融入企业管理全过程,不仅 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企业规范管理、提升管理 水平的重要手段。 (二)“大监督”体系建设是促进企业依法合规运行和高质量发展的内生需 求 随着建筑业市场形势的变化,建筑企业面临着众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 着各种复杂性和高危性的风险,依法合规治企显得尤为重要。建立健全“大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工作的全面性、实效性和权威性,是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 补齐短板、提升管理、改善企业生产经营运行质量的有效抓手,是促进企业高质

量发展的有效手段。近年来,中交一航局纪委制定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 记重要指示批示实施办法》《“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细则》《关于加强对 “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实施细则》《关于加强党内日常监督的实施办法》《强化项目监督工作的实施方案》等规章制度,同时督促各级党组织、各部门把 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情況作为巡察、日常检查重点内容,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三)“大监督”体系建设是整合监督力量、实现“四共”、提升监督效能 的现实需要 国有企业当前的“大监督”体系还不够健全,内部监督资源分散、监督乏力、监督缺位以及重复监督等现象亟需改变。企业内部工作不协同、资源难整合、成 果无法有效利用,不仅影响工作效率、增加管理成本,也给企业发展埋下了各种 风险隐患。 二、中交一航局构建“大监督”体系的具体实践和成效 中交一航局纪委将“大监督”体系融入日常、做在经常,联通联商、联动联查、联防联控、联抓联改,增强了监督效能,助推了管理提升。 (一)信息联通联商,构建监督“共同体” 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协同机制。积极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纪委专责监督、各 部门职能监督互通互融的“大监督”机制,加强各类监督主体间的沟通协作,合 力破解监督难题。中交一航局把党建、巡察、纪检、成本、财务、审计、法律、 组织人事等监督力量贯通融合,成立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协调小组,提 升监督的联动性,扩大了监督的覆盖面。 信息交流共享,及时移交线索。在日常工作中,协调小组成员部门发挥专业 优势,做好本职监督,发现隐患及时相互提醒,发现问题及时协商沟通,涉及违 规违纪问题线索及时移交纪委,中交一航局纪委认真对待处置。 (二)线索联动联查,协同作战“一股绳”

大监督体系的建设和落实情况总结

大监督体系的建设和落实情况总结 所谓“大监督”制度,是指纪律检查监督、审计监督、监事会监督、法律监督、工会民主领导等监督资源的整合。组建联合监督部队。把内部和外部监督、专业监督和全面监督以及群众监督和组织监督结合起来,监督工作就可以渗透到生产经营管理的任何环节,实现全面、过程移动和全面的监督工作覆盖。监督制度包括五个部门:纪律检查和监督司、内部控制和审计司、监事会、法律部和工会。虽然五个监督部门的最终目标是确保经济的基本安全,但它们在履行职责的基础、职责的方向、监督的性质和监督的内容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 策略 (一)建立“三平台”工作沟通、推进联动机制。推动构建“大监督”体系,首要的是要加强上下联动,即公司总部纪检机关与下属纪检组织要充分沟通交流、联动推进工作,为此建立“三平台”工作沟通、推进联动机制,推动实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无缝衔接、畅达沟通,确保上下同心协力、步调一致。 (二)强化内部审计监督职能,优化企业监督管理。 (三)建立监督工作规范,促进各类监督工作融合。 (四)坚决推动执纪问责,强化严格管理。党建部门编制的监察检查报告,必须向党委报告,客观描述调查内容和发现的问题,如实报告违纪行为。 (五)建立“四责协同”和“三道防线”联动机制。推动构建“大监督”体系,必须将各类监督力量贯通融合,形成监督合力。 (六)深化改革纪检监察内部监督体制。 “大监督”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两年的探索和实践,长城金融取得了初步成果,在实践中一贯稳步地实施和逐步完善,是建设监理工作的关键。监测检

查工作的重点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变化,始终着眼于企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依次解决。把监察检查工作当作“不死板、官僚、非正式”,虚心听取意见,定期总结思考,不断完善创新思路和方法。

对构建国有企业“大监督”工作格局的探索与思考

对构建国有企业“大监督”工作格局的探索与思考 作者:梁永明 来源:《科学导报》2020年第81期 摘要:党的十九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越发深入人心,纪检监督对于党风廉政建设的促进作用日渐凸显,而“大监督”格局的构建对于基层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方向,通过对构建国有企业“大监督”工作格局的探索与思考,为增强国有企业监督合力,营造风清气正的企业氛围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企;大监督;探索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党内监督,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 随着国企改革的全面深化推进,国有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作风和廉洁方面的问题,国企党风廉政和反腐败监督已经到了必须正视的时候,纪检监督作为廉政建设的重要手段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大监督”工作格局构建的意义 新时代下,“大监督”概念的提出为纪检监督提供了更为深刻、有效的思路,通过对构建国有企业“大监督”工作格局的探索与思考,对于塑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一是通过构建“大监督”格局,使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公开化、透明化,有利于反腐倡廉建设,保持良好政治生态;二是通过构建“大监督”格局,能够有效规避各类风险,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三是通过构建“大监督”格局,能够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履职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增创企业效益。 三、国有企业执纪监督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对党风廉政建设认识不足,对纪检监督工作重视不够。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从来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上至领导下至具体工作人员都应该引起重视。但某些国有企业对党风廉政建设没有清晰地认识或者认识较为片面,重业务轻党建思想普遍存在,认为没有什么实际效益,只要党风廉政建设不出问题就可以了。部分领导与职工对党风廉政建设也存有偏见,觉得党风廉政建设只是针对领导而言,或者只是党群、纪检部门的事,与他们没有关系。

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体系的思路和措施

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体系的思路和措施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速度不断加快,国有企业原有的监督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企业的制度,存在着一些需要优化的问题。本文通过建立监督运用机制、制度保障机制、创新监督手段、促进长效管理、提升管理水平等方式进行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的构建,进而确保监督工作水平的稳定提升。 关键词:长效管理;监督水平;制度保障机制 随着国内各大企业的监督体制逐渐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的管理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巨大改变。同时,许多国有企业为响应国家的号召,从之前的侧重治标转到如今标本兼治,渐渐的都转至轨道上来。目前国内形势变化对国有企业来说不但是一种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国有企业的监督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国有企业监督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有企业的监督种类繁多,如监事会监督、审计监督、纪检监督等各种监督部门。虽然这些监督岗位都不属于同一个主管领导和部门,但是这些监督岗位的最终目的都是一致的。通过调查发现,这些监督为企业响应国家号召的同时对企业做出了深化改革、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监督种类过多也相应的会出现一些难以避免的问题。 因为这些监督岗位都隶属于不同的行政部门,所以缺乏顶层的统一管理,各个部门的监督主体之间的没有完善的监督体系就会存在突出问题:一是监督成果运用机制的不足,二是没有制度保障机制,三是缺乏创新的监督手段,四是没有促进长效管理的方案,五是监督水平不高级。这些问题的存在,就会严重的影响企业的内部管理和长远发展,如果不能够及时有效的优化监督体系,完善监督岗位工作内容,就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一个企业缺乏一套完整的监督管理体系,会影响整个监督部门的工作效率,完善监督体系方便与进行监督的整体管理,可以有效的解决以上的问题存在。 2如何建立并且优化大监督体系 2.1建立監督成果运用机制 建立监督成果的运用机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整合大监督体系中的各个部门监督力量。各大国有企业可以运用全新建立的监督成果,方便有效的提高各个监督岗位的管理能力,其作用强大。国有企业可以根据企业每次得出的监督成果做出总结,定期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大监督”体系等详细的的工作报表。各个负责监督的人员可对于报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报。这样的运营模式可以使得各监督部门的总管有详细的数据,方便相互商讨并且逐一解决这些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