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核能物理物理教学设计:三、核能教学设计

核能物理物理教学设计:三、核能教学设计

核能物理物理教学设计:三、核能教学设计

三、核能

〔一〕教学目的

1.常识性理解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

2.常识性理解裂变、链式反响、聚变的大致情况和原子弹、氢弹的制造原理,以及核反响堆的作用。

3.常识性理解研究可控核聚变的重大意义。启发学生想象人类开发利用核能的美妙前景,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

〔二〕教具

原子和原子核的挂图,链式反响的挂图〔能用幻灯显示原子、原子核的构造和链式反响的情况更好〕。

〔三〕教学过程

1.引入

板书:核能

指出核能是一种先进的、可以替代常规能的新能。目前世界上利用核能发电的核电站已有400多个。其年发电量约占全球年发电总量的17%,到下世纪,核能有时能成为一些国家的主要能。

要理解核能是怎么回事,就需要从物质构造——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说起。

2.新课

板书: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

提问:请根据化学课中讲过的内容,说说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情况?

教师展示原子和原子核的挂图,归纳小结学生的答复,要求学生明确:任何物质的原子都是由位于原子中心区域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组成的。

板书:

讲述:本世纪初,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对原子和有子核的组成有了正确的认识,发现原子核是可以改变的,而且在改变过程中可以释放出宏大的能量——原子核能,简称核能,通常也叫原子能〔确切地说,原子能应是原子核能的缩写代名词〕。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获得蕴藏在原子核里的大量核能呢?

旁注:在原子中,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之间有广阔的空间,而在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那么是严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此注供教师参考。

板书:裂变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上讲裂变那一段课文。提出其注意:

(1)裂变指的是什么现象;〔观察教材上铀核裂变的示意图,结合阅读课文中的讲述,理解铀核裂变释放出核能,转化为周围物体的内能是怎么回事;理解裂变释放出的核能非常宏大。

提问:什么叫裂变?

l千克铀中的铀核假设全部发生裂变,释放出的能量大约是1千克标准煤完全燃烧所放出能量的多少倍?

旁注:检查学生阅读教材的效果。

教师小结并强调:用中子轰击铀235,铀核〔质量大的核〕会分裂成两部分〔两个中等质量的核〕,这种现象叫做核裂变,简称裂变。根据书上提供的数据很容易算出,1千克铀中的铀核假设全部发生裂变,释放出的能量大约是1千克标准煤完全燃烧所放出能量的2.5×106(250万)倍。由此可知,裂变是获得大量核能的重要途径。

板书:链式反响

教师展示链式反响挂图并讲述:

用中子轰击铀核,才能使铀核发生裂变,放出能量。假设外界的中子停顿轰击,裂变也就停顿。然而实验说明,铀核分裂时,还同时放出2~3个中子,这一点的意义特别重要。因为放出的中子,又可以轰击其它铀核,使它们也发生裂变。这

些铀核分裂时,同样放出中子,从而引起更多的铀核发生裂变。于是裂变反响便会链锁式地自行持续下去。这种现象叫做链式反响。

假设对裂变的链式反响不加控制,在极短时间〔约百万分之几秒〕会释放出大量核能,发生猛烈爆炸,原子弹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让学生看教材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引起蘑菇状烟云的示意图〔说明:原子弹爆炸时,立即发出强烈的闪光,可照亮100千米以内的天空和地面,闪光后,天空出现一个火球,并迅速上升。火球冷却后变成褐色烟云,同时地面上升起的尘土和烟柱一起形成可上升到15千米高空的蘑菇状烟云。原子弹爆炸时还发出极其强烈的爆炸声,几十千米以外也可听到〕。

讲述:为便于和平利用核能,必须控制链式反响的速度,使核能缓慢而又平稳地释放出来。为此,人们制成了一种专门装置。

板书:核反响堆——能缓慢、平稳地释放核能的装置。

让学生看教材上我国第一座核反响堆外貌图〔彩图,说明:建造核反响堆,对材料、技术、平安防护设施等都有很高、很严的要求。不但需要解决很多核物理问题,也要求材料科学、电子学、自动控制学等解决许多困难问题。能自行设

计、制造核反响堆,说明我国在这一高科技领域获得了重大成就,为和平利用核能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板书:聚变——获得大量核能的另一重要途径

讲述:科学家们发现,某些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原子核时,也能释放出核能,这种现象叫做核聚变,简称聚变。

让学生看教材上一个氘〔dao〕核和一个氚〔chuan〕核结合成一个氦核的聚变反响示意图〔说明:一个氘核由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组成,一个氚核由一个质子和二个中子组成,它们发生聚变反响结合成由二个质子和二个中子组成的氦核时,要放出一个中子,并释放出核能〕.

氘核和氚核聚变时放出的能量要比等量的铀核裂变时放出的能量大几倍.

聚变需要在几百万摄氏度的高温下才能发生,因此聚变又叫热核反响.

自然界中,太阳内部的温度高达摄氏1千万度以上,在那里就进展着大规模的聚变反响.太阳辐射出的光和热,正是由聚变反响释放的核能转化而来的.可以说,地球上的人类每天都享用着聚变释放出的能量.

前面讲过,原子弹是利用重核裂变现象制成的.而另一种威力更大的核武器——氢弹,那么是利用轻核聚变现象制成的.

人们如今还不能有效地使聚变在人工控制下进展,从而和平利用聚变释放的核能.由于聚变不但放出的能量更多,而且所使用的原料来也极为丰富,可以从海水中提取.例如,从几升海水中提出的氘在发生聚变后可以提供相当于燃烧1千多升石油放出的能量.因此,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研究核聚变的人工控制〔通常又叫可控或受控热核反响〕这一非常吸引人的重大课题,并获得了进展.〔注:值得一提的是,1991年,欧洲的科学家们首次做成了可控核聚变实验,这是科学史上一件大事,它标志着人类向获得理想的能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要到达实用阶段,还需要攻克许多技术难题,将来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

旁注:利用原子弹爆炸产生的高温,可以引发轻核的聚变反响.

我国自行设计的大型可控核聚变实验装置“中国环流一号”,已于80年代中期在四川省乐山市建成投入使用.近年来,科研人员利用这个实验装置获得了多项研究成果.___主席看了“中国环流一号”后,曾经指出:“受控核聚变是开发人类新能的尖端工程.一旦实现,地球上的全部海水就会成为

宏大的能库,至少可供人类使用上百亿年.尽管目前工程技术上还有一些困难,但我相信总有一天会打破.”

由以上的介绍可知,人类和平利用核能的前景是美妙的.在可控核聚变的研究中,我国必将做出自己的奉献.3.总结与布置作业

讲述:这节课初步介绍了:

(1)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

(2)原子核里蕴藏着宏大的能量——核能.获得核能的途径,一是裂变,二是聚变.

(3)什么是链式反响,什么是核反响堆,什么是原子弹、氢弹等.

(4)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研究开发利用核能,并获得了可喜的进展.

这些内容是每个现代社会公民应具有的常识,它对于我们理解物理知识在开发、利用新能和国防现代化建立以及开展高科技中的作用,都有重要意义.课后,同学们要认真再读读本节课文,考虑以下问题.

板书:裂变和链式反响是怎么回事?

核反响堆的作用是什么?

什么叫聚变?为什么说研究可控核聚变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重大课题?

〔四〕设想、体会

1.本教案是按照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学大纲的要求,以人教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初中物理第二册第十五章“核能”一节为根据,并参考其它版本初中物理教材的有关内容编[END]

人教九年级物理《核能》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2节核能 教学目标 知识要点课标要求 1.核能知道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了解获取核能的两种方式 2.裂变了解裂变和链反应以及核电站 3.聚变了解聚变以及反应过程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播放核爆炸时的视频。了解核能观看视频,感受核爆炸时产生的巨大能量,了解核能利用的可能性。原子核在发生变化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那么你了解原子的结构吗?核能是如何产生的呢?从问题中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核能 活动1:展示原子结构的挂图或投影,回忆原子的结构组成。请回答:原子核是原 子中最小的结构吗?电子为什么会绕核运动? 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电子在绕核运动。原子核也是可分的,它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原子核中的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吸引电子绕核转动。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几乎相同。原子核的体积相对于原子的体积来说非常小,相当于足球场上的一个鸡蛋。质子和中子依靠强大的核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十分牢固,要使它们分裂或结合是极其困难的。但是,一旦原子核发生变化时,就可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种能量被称为核能。 探究点二裂变 展示核裂变的资料:1934~1938年间,科学家利用中子轰击质量较大的铀235,使其裂变成两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2~3个新的中子。 活动1:铀235只有在中子的轰击下才能发生裂变且释放出核能,那么是不是要不断地从外界提供中子才能使反应不断进行呢? 实验:利用火柴模拟链式反应。利用类比的方法来模拟研究核裂变过程

如果去掉其中火柴(1),火柴(2)、(3)会燃烧吗? 展示链式反应原理的挂图或动画。 链式反应如果不加以控制,大量原子核就会在一瞬间发生裂变,释放巨大的能量,产生极大的破坏性,就如前面所见的原子弹。(播放纪录片广岛原子弹爆炸) 核能发电: 活动2:在链式反应中,可以通过控制中子数量来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可控的核裂变在实际中有什么应用呢? 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可以用于核能发电、核动力航母等。 活动3:投影核电站图片,介绍我国核电站的情况。 核电站运行中能源是由重核裂变提供的,核能是安全、洁净、廉价的能源。你认可这个观点吗? 教师归纳总结: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核裂变时会释放大量的能量,如果不加以控制短时间内释放的能量会产生极大的破坏。如果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让核能逐步缓慢的释放就可以为人类使用 探究点三聚变 我们已经研究过重核可以裂变成质量较小的核,那么质量较小的核能否聚合成质量较大的核呢? 活动1:介绍轻核的聚变,将质量较小原子核结合成新的原子核也会放出大量的能量,这是就是聚变。 如把氘和氚在超高温下结合成新的原子核──氦核。(投影聚变图)

初中物理九年级《核能》优秀教学设计

核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核能的由来,知道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2.了解原子、原子核的结构。 3.了解核裂变和核聚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关于核能的信息、阅读资料、相互交流,判断核能与我们生活的有关说法是否正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看核能对人类的危害和有利的视频和讲解,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有两面性。 教学重难点 了解核聚变、核裂变的过程。 教具选择 原子裂变和聚变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引入1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世界上的各种能源,并且知道了现在的能源危机,那么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危机呢? 今天我们就要一起进入物质的内部,跟随我们物理学里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爱因斯坦,去探寻物质内部蕴藏的能量——能源危机与核能。 引入2 惊天核爆: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下午三时,我国西部地区新疆罗布泊上空。中国第一次将原子核裂变的巨大火球和蘑菇云升上了戈壁荒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中国人终于迈进了原子核时代。你知道为什么原子弹的威力这么大吗?你想知道它的原理吗?学习了本节知识后你就会明白了。 二、师生共同活动,进行新课 1.原子结构

【师】同学们前面已经学过了,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那么分子还可以在分吗? 【生】可以再分。分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师】同学们的化学学得不错,原子内的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中子不带电。质子和中子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挤在处于原子中心的构成非常小的原子核中,我们打个比喻,如果原子有我们的操场那么大,那么原子核就像几颗放在操场中央的黄豆那么大。 2.核能 【师】但正是这黄豆大小的原子核内却埋藏着一个惊人的秘密。我们下面就一起去了解一下,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个现象:放射性现象。 科学家们发现铀、钋、镭等元素能够放出射线,这种射线能够穿透黑纸,使照相底片感光,就像光线可以使照相底片感光一样。那么,放出的射线究竟是什么呢? 科学家们在天然放射性现象的研究中,物理学家们尝试用粒子去“轰击”原子核,最初是用α粒子去轰击,后来又用质子、中子去轰击,发现都能引起原子核的变化——核反应,而且发现在某些核反应过程中能释放出大量能量。由于原子核的变化而释放的巨大能量,我们把它叫做核能。 3.核裂变 【师】经过科学家们的大量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发现释放核能可以有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两条途径。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核裂变。 教师展示核裂变挂图,让学生分组阅读课文,自学和裂变的内容。然后请同学起来分析核裂变的过程。 【师】同学们的学习能力真的很不错,我们再通过一个短片来进一步了解一下。 科学家发现用中子轰击铀235(质量数为235的铀),铀核会分裂成大小相差不很大的两部分,这种现象叫做裂变.发生裂变时有核能释放出来,这时裂变后的产物以很大速度向相反方向飞开,与周围的分子碰撞,使分子动能增加,转化为物体的内能.裂变释放的核能十分巨大,1 kg铀235中的铀核如果全部发生裂变,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2500 t标准煤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 用中子轰击铀核,铀核才能发生裂变,放出能量。假如外界的中子停止轰击,裂变也就停止.然而实验表明,铀核裂变时,还同时放出2~3个中子,放出的中子又可以轰击其他铀核,使它们也发生裂变。这样,裂变将不断地自行继续下去。这种现象叫做链式反应。如果对裂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释放出巨大的核能,发生猛烈爆炸,原子弹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如果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使核能慢慢地平稳地释放出来,

初中物理核能教案

初中物理核能教案 【篇一:22.2 核能教案5(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篇二:《核能》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十七章第二节 《核能》教学设计 长海县第一中学李宝堂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由”核能”“裂变”和“聚变”三部分构成。学生对裂变、聚变、链式反应等概念比较陌生,需要老师讲解。本节内容较多,而课堂 时间有限,要想充分发挥学生探究问题的自主性、体现学生学习主 体性,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培养发散思维、创造 性思维,把握各环节的时间很重要。因此老师要提前布置各学习小 组搜集与核能相关的资料。如原子弹、氢弹研制、爆炸、我国核研 究成果、核电站建设、俄罗斯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件、日本 地震引起的全球性对核辐射的恐慌等文字图片资料。老师除了和学 生一起准备相关资料外,还要制作《链式反应》和《热核反应》 flash动画等上课用课件。二、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 1.了解原子、原子核的结构;了解核能、裂变、聚变、链式反应。 2.了解核电站的常识,知道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了解我 国和世界核能利用新进展。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交流学习,学习信息处理方法,培养信息处理能力。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 1.从能源问题到能源科学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2.认 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树立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3.增强热爱和平及强军强国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裂变和链式反应、,聚变的原理以及如何利用核能更多的给 人类造福。难点:核裂变和链式反应,聚变的原理。四、教学手段 主要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文本资料等辅助教学。本节课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老师 主导作用,教学中核裂变、核聚变过程、链式反应主要是通过动画 演示、视频影像观看、老师讲解和学生模拟活动完成等形式完成。

《核能》教案

核能教案 广西藤县塘步镇第一中学邓善源 教案背景:在学校电脑室上课,每学生一台电脑(配有宽带)。 教学课题:核能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第二节。介绍能源家族中的新型能源——核能。主要内容有原子核、核能、裂变、聚变,以及核能的优点与可能带来的问题。重点内容是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难点是裂变、聚变的概念。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核能是21世纪的主要能源之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核能、裂变、聚变,知道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收集信息、阅读资料、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与自学能力。 ⑵通过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技能与探究技能。 ⑶通过利用网络来学习,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的意识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有两面性。 ⑵引导学生开发新能源的意识,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关注能源与环保的关系。 ⑶增强学生热爱和平的意识与振兴中华的使命感、责任心。 ⑷通过用网络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的意识,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网络。 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学习法、探究法 教学思路: 本节课教学内容不多,比较直观。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学半节课便可以完成。教材中有关裂变、链式反应、聚变等概念学生头脑里一片空白。为了充分利用好一节课时间,很有必要在电脑室(配有宽带)开展教学。第一、可以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进行整合。第二、可以通过图片、动画等将抽象内容形象化、直观化。第三、可以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提高利用网络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正确对待网络。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到:鼓励将信息技术渗透于物理教学之中。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了互联网的搜索,基本上掌握了利用网络来进行物理学习的方法。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学习的技能与探究技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有个别学生(患有网瘾的学生)不听教师的引导与劝阻进入其它网站。在课堂上趁教师不注意而从事与教学无关的事情。心理学告诉我们:好习惯不是一时一事就可以养成的,不良习惯的改变也不能一下子见效。网瘾要一下子消除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对于意志力不强的初中学生。由此可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让学生认识到“网络是一种工具而不是玩具”,从而正确对待网络,合理利用网络。

核能教案设计

意图:通过视频和战后图片展示从视觉上对学生造成强烈的冲击,教育学生热爱和平,在和平年代认真学习。) 二、合作探究,获得新知 (一)核能 (一)核能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结合下面图片阅读课本并结合相关化学课上的原子结构的知识,回忆原子的结构并自主学习核能的获得途径。 【归纳讲述】原子结构: 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发生分裂或者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相互结合,就可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就是核能又称原子能。 分裂聚合学生阅读课文并回忆化学课上的原子结构的知识,自主学习并展示交流: 1、原子由带正电荷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 2、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其电荷量跟电子电荷量相等,中子不带电。 3.质子、中子依靠强大的核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原子核十分牢固,要使它们分裂或重新组合是极其困难的。但是,但是,一旦使原子核分裂或聚合,就可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就是核能。(设计意图:复习回顾旧知,为学习新知做好衔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裂变 1.链式反应 2.裂变的应用 (1)核电站 (2)原子弹 (二)裂变 【过渡语】核武器的威力究竟有多大?它释放的巨大能量是从哪里来的?核电站是怎样利用核燃料发电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71页-172页裂变部分内容找到答案。 【提出问题】 通过看书知道1 kg铀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超过2000t煤完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用中子轰击铀核,铀核才能发生裂变,放出能量。外界中子停止轰击,裂变也就停止了。怎样才能让裂变继续下去呢? 【flash展示】 核裂变、链式反应的过程 【动手实验】 用火柴模拟类比链式反应,将火柴搭成如课本图19.2-3所示的结构,点燃第一根火柴后,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用火柴模拟链式反应原子核的裂变 【归纳总结】

核能物理物理教学设计:三、核能教学设计

核能物理物理教学设计:三、核能教学设计 三、核能 〔一〕教学目的 1.常识性理解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 2.常识性理解裂变、链式反响、聚变的大致情况和原子弹、氢弹的制造原理,以及核反响堆的作用。 3.常识性理解研究可控核聚变的重大意义。启发学生想象人类开发利用核能的美妙前景,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 〔二〕教具 原子和原子核的挂图,链式反响的挂图〔能用幻灯显示原子、原子核的构造和链式反响的情况更好〕。 〔三〕教学过程 1.引入 板书:核能 指出核能是一种先进的、可以替代常规能的新能。目前世界上利用核能发电的核电站已有400多个。其年发电量约占全球年发电总量的17%,到下世纪,核能有时能成为一些国家的主要能。

要理解核能是怎么回事,就需要从物质构造——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说起。 2.新课 板书: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 提问:请根据化学课中讲过的内容,说说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情况? 教师展示原子和原子核的挂图,归纳小结学生的答复,要求学生明确:任何物质的原子都是由位于原子中心区域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组成的。 板书: 讲述:本世纪初,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对原子和有子核的组成有了正确的认识,发现原子核是可以改变的,而且在改变过程中可以释放出宏大的能量——原子核能,简称核能,通常也叫原子能〔确切地说,原子能应是原子核能的缩写代名词〕。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获得蕴藏在原子核里的大量核能呢? 旁注:在原子中,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之间有广阔的空间,而在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那么是严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此注供教师参考。 板书:裂变

2022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核能》教案

《核能》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该节介绍能源家族中较新型的能源——核能,根本内容有原子核、核能、裂变、聚变和链式反响几个概念以及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对于核能这样的新型能源,初中学生非常感兴趣,但学生对于究竟核能是如何产生的,它的能量到底有多大,核能都在哪些领域有应用等认识不多,在生活中也很难遇见,所以教学中建立物理场景是突破口。将微观世界的现象放大,给学生形象的认识。同时应该将链式反响等类似复杂问题简单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核能、裂变、链式反响和聚变的有关知识。 了解核电站的常识,知道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学习活动,学习信息处理方法,培养信息处理能力。 通过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了解核能奥秘的兴趣,正确认识核能的价值。 引导学生关注能源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开展的意识。 认识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树立将科学效劳于人类的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可控链式反响,和平利用核能。 【教学难点】 知道链式反响及发生的条件;了解核聚变,知道核聚变发生的条件。 【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设计】 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采用了大量的影片,有珍贵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原子弹爆炸的电影视频和氢弹爆炸的视频,利用Flash动画建模制作的核聚变、核裂变和链式反响的原理模型,还利用图片介绍了二战中投入广岛、长崎的两颗原子弹;原子的内部结构模型及我国的几所大型的核电站。 而自主学习课件整体以核能专题网站为框架将各个教学环节加以整合,不仅信息量大、共享性高,而且能给学生的自主个性学习提供平台! 【课前准备】 教师:核能专题网站 学生: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202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如果说地震海啸纯属天灾无法防止,然而核泄漏危机却可以说是真正的人祸。经受地震及海啸袭击后,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了爆炸并引发核泄漏事故。有关这次核泄漏事故的背景及现状,请同学们在核能专题网站或其它相关网站上查阅一下,一会儿我们请一组同学给大家介绍介绍。 〔学生自主学习后进行介绍〕 核电站就是利用核能发电的,通过这次事件,引发了全球对于核能的热烈讨论,但究竟什么是核能,它是怎么产生的,它到底有多大的能量,同学们一定会觉得很神秘,本节课我们就来揭开核能神秘的面纱,了解有关核能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 〔一〕核能 要了解核能,我们要了解原子内部结构特别是原子核的结构及作用力,接下来同学们继续在网络自主学习导学案中第2局部内容!

核能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22.2《核能》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原子、原子核的概念在前面课程中学过,本节课作为复习内容引入教学;核裂变、链式反应、聚变能概念,由于初中阶段化学教学内容为涉及到铀元素等,因此在课堂中采用生活事例进行类比,并配合课件、动画、视频等认识核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核能、核裂变和核聚变。 2、了解原子、原子核式的结构。 3、了解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4、常识性了解研究可控核聚变的重大意义。启发学生想象人类开发利用核能的美好前景,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 过程与方法: 通过做动手动脑学物理上的习题锻炼通过互联网搜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了解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能通过收集信息、阅读资料、相互交流,判断核能和我们生活的有关说法是否正确。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核能的由来及其优点,可控制链式反应,和平利用核能。 教学难点:知道链式反应及发生的条件;了解核聚变,知道核聚变发生的条件。【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播放日本广岛遭原子弹轰炸的视频资料和图片资料,让学生观看后思考:为什么原子弹的威力这么大吗? 活动2【讲授】新知探究 原子弹之所以产生如此可怕的能量,是因为利用了核能,我们这节课就来了解一下新的一种能源--核能.

一、原子和原子核的结构及核能。 阅读课文相关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原子核的组成. 2.核内粒子的带电情况. 3.核内粒子是如何紧紧结合在一起的. 一切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由原子组成,而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中子不带电。质子和中子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处于原子中心,构成非常小的原子核。 质子和中子依靠强大的核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原子核十分牢固,要使它们分裂或重新组合是极其困难的。但是,一旦使原子核分裂或聚合,就可以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就是我们说的核能,又称原子能。 二、核裂变和链式反应 1938年,科学家用中子轰击质量比较大的铀235原子核,使铀核发生裂变,并分裂成大小差不多的两部份新的原子核,并释放出大量能量(1KG铀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超过2000吨煤完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 我们知道核裂变是一个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如铀核)在中子的撞击下分裂成两个以上中等质量的原子核和2-3个中子,同时放出能量就叫核裂变。(对照图片讲解) 这2-3个中子还会撞击周围的铀核,如果附近的铀核足够多,裂变会不断继续下去,越来越多,使千万个铀核在极短的时间内相继分裂,这种现象就叫链式反应。(对照图片讲解) 归纳强调:裂变持续进行的条件:第一,有足够的比较大的原子核;第二,链式反应。 核能应用: (1)不可控核裂变----原子弹。我国用了短短4年的时间,完成了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并于1964年10月16日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播放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的视频资料.(对照图片讲解) (2)可控核裂变----核电站.教师指出:以百万千瓦的电站为例,一年消耗煤300多万吨,每天要有一列40节车厢的火车为它拉煤。而用核原料,一年只需消

《核能》教学设计

《核能》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核能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二章第二节。本节的内容安排在“能源家族”之后,“太阳能”之前,在知识结构上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本堂课体现了新课标要求,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在物理,从自然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本节课学生初次接触到核知识,核能、裂变、聚变、链式反应等这些深奥的概念,在学生头脑里,是一片空白。为了突破教学难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运用影像资料把抽象的概念和直观的现象结合起来,这种图文并茂的讲解学生更容易理解。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应该让学生侧重了解在和平时期核能的利用,以及通过讨论的形式谈一谈我国未来核能的发展。通过联系我国在核能与核技术开发应用领域取得的成绩,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启发他们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力量的理想。 学情分析: 本节课要面对的是九年级学生,共38人,其中男20人,女18人,男女比例比较均衡,可以增加物理学史及历史知识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加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本节的内容安排在“能源家族”之后,“太阳能”之前,在知识结构上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节内容中原子结构这部分内容已在第十五章中学过,可以简单加以复习,“核能”是一个集战争、科学、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关系、人类环境甚至人类社会、人们心理于一体的主题,学习和探究的价值较高。可以让学生自己默读课本,从课本上找出答案,对核聚变和核裂变的过程做一个了解。让学生从各方面认识核能,知道核能是一把“双刃剑”,知道合理利用核能,增强学生热爱和平及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了解核能、核裂变和核聚变。 ⑵了解核能的优点,知道它可能带来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收集信息、阅读资料、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与自学能力。 ⑵通过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技能与探究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从能源问题到能源科学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⑵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树立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⑶增强学生热爱和平的意识与振兴中华的使命感、责任心。 教学重点难点:

《核能》教案 (高效课堂)2022年人教版 (新版)新人教版

二、核能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核能的由来,知道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2.了解原子、原子核的结构。 3.了解核裂变和核聚变。 教学重难点 1.核裂变、核聚变。 2.核裂变、聚变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方案一:课件展示 播放视频或图片,介绍: 1.我国用了短短4年时间完成了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并于1964年10月16日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2.1967年6月17日又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完成了其他国家要十几年或几十年才能完成的工作。 引导:原子弹和氢弹为什么会具有这么大的威力呢? 生:因为原子弹和氢弹都利用了核能。 方案二:情境引入 介绍材料: 威力巨大的原子弹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上空投下了一枚原子弹,使这个20余万人的城市转眼间变成了废墟,三天以后,日本长崎遭到了同样的命运,据有关资料记载,广岛24.5万人死亡,失踪20万人;长崎23万人死亡,失踪15万人,两个城市毁坏程度达60%~80%。 推进新课 一、原子原子核 学生阅读课本第151页第一段,以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原子的知识。 问题1:一切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那么分子是由什么组成的? 问题2:原子有多大?原子是由什么组成的?它们的带电情况如何? 问题3:组成原子的微粒的质量大小和体积大小的情况是怎样的? 二、核能 讲述:科学家们在天然放射性现象的研究中,发现了极其微小的原子核内部还有结构,原子核也是可以再分的。为了研究原子核内部的结构,物理学家们尝试用粒子去“轰击”原子核,最初是用α粒子去轰击,后来又用质子、中子去轰击,发现都能引起原子核的变化——核反应,而且发现在某些核反应过程中能释放出大量能量。由于原子核的变化而释放的巨大能量,我们把它叫做核能。 使学生明确:质子、中子依靠强大的核力紧密结合在一起,一旦使原子核分裂或聚合,就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就是核能。它包括核裂变能和核聚变能这两种主要形式。 三、裂变

核能教学设计

核能教学设计 一、引言 核能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形式,在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本教学设计旨在介绍核能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并让学生了解核能的优点和挑战,以及与核能相关的伦理和环境问题。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核能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了解核能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3. 探讨核能发展面临的挑战和优点。 4. 讨论与核能相关的伦理和环境问题。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 1. 核能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讲解和示意图介绍核能的基本定义、核裂变和核聚变的原理。 2. 核能的应用:介绍核能在发电、医疗、工业等领域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展示核能的广泛应用。

3. 核能的挑战和优点:通过讨论核能发展遇到的挑战,如核废 料处理、安全问题等,并引导学生思考核能的优点,如高能量密度、低碳排放等。 4. 伦理和环境问题:讨论与核能相关的伦理问题,如核能武器 扩散的风险,以及核能对环境的影响,如核辐射等。 四、教学活动 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核能的应用和挑战,并在小组内撰写报告。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核能发电厂、核医院等相关场所, 让他们亲身感受核能的应用和影响。 3. 辩论赛: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探讨核能对社会和环境的利与弊,并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能力。 4. 个人写作:要求学生以核能为主题,撰写个人感想和观点, 并说明他们对核能发展的看法。 五、评估方法 1. 小组报告评分:评估小组讨论报告的内容、逻辑和表达能力。 2. 考察记录评分:评估学生在实地考察中的观察力和理解能力。

3. 辩论表现评分:评估学生在辩论中的辩证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4. 个人写作评分:评估学生个人写作的观点清晰度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教学资源 1. 核能教材和参考书籍。 2. 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示意图和案例分析。 3. 实地考察场所的安排和许可。 4. 辩论赛的主题和准备材料。 七、结语 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核能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拓宽对核能发展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通过讨论伦理和环境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关注核能发展的社会影响和责任意识。

初中新课标九年级物理优秀教案 核能

初中新课标九年级物理优秀教案核能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常识性了解核能、裂变和聚变。 了解原子弹爆炸的威力。 了解如何利用核能给人类造福。 (二)过程与方法 让同学们带着对新能源的好奇心,对核能发现、原子弹和氢弹有初步了解,关注和平时期核能的利用对未来核能的发展等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到:科学及相关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 通过学习还要认识到:我国在核能的应用方面还处于起步时期,这更需要我们努力学习,增长才干,将来去发展科技,广泛地应用核能,使我们的祖国在国防上更强大,人们生活更富强。 教学重点: 了解如何利用核能更多地给人类造福。 教学难点: 核能的发现、裂变和聚变的原理。 教学方法: 图片资料和影像 教学用具: 如果有教学课件、图片、各种资料、影像资料等可以放给学生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下列能源中,不属于一次能源的是() A.电能 B.风能C.核能D.水能 2.下列能源中,不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天然气 B.风能 C.太阳能 D.水的动能 3.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A.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核能 B.煤、石油、天然气 C.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 D.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 (二)引入新课 二战中,广岛、长崎原子弹的爆炸加快了二战的结束,原子弹有着怎样的威力呢?和平时期,核能的利用越来越被世界各国重视,我国在此方面还属于滞后状态,这更需要大家好好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去发展它,早日赶上并超过世界强国。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些有关核能的知识。 (三)新课教学 1.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151-P152页,时间10分钟,并独立完成下列思考题: 1、原子和原子核的结构分别是什么? 2、核能是如何释放出来的? 3、裂变是如何发生的? 4、什么叫链式反应?链式反应加以控制和不加以控制的应用分别是什么? 5、什么是聚变?你知道聚变的应用吗?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人教版物理九年第22章第2节《核能》教案

22.2核能 一、教学目标: (1)知道释放核能的两种方式. (2)了解铀核链式反应的大致情况和核电站的大致工作过程. 二、教学过程: 1、引入:同学们谁能说出我们人类制造的杀伤性武器中,杀伤性最强的武器是什么? 是核武器.同学们能否说得具体一些呢?原子弹、氢弹.那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核武器具有这么大的杀伤力,它爆炸时的巨大能量是怎样得来的?这时学生似乎不像刚才那么明白了;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就要收获这些知识,解决同学们想弄清的,长久以来所闲惑的问题.不仅能明白以上老师提出的问题,还能知道更多呢.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的消耗持续增长.能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质. 2、同学们知道原子是由什么组成的(电子和原子核).原子核又是什么的呢? 由质子和中子组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许多带正电的质子拥挤在一个小小的原子核中,它们之间必定会产生很大的相互排斥的力.那么,为什么原子核里的质子和中子还能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呢? 3、指出:原子核内的各个粒子质子和中子正是依靠强大的核力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的.当原子核发生变化时,就可能释放惊人的能量.我们怎样利用原子核内的这种巨大的能量呢? 三、简单课前练习 1.原子核是由和组成的.原子核发生改变时,有时会释放出惊人的能量.我们把这种能量叫能也叫.有两条途径可以获得核能,即和其中到目前为止还不能进行人工控制,因此还不能用来发电. 2.把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或两上以上中等质量核的过程叫做,对链式反应不加控制,就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放出巨大的能量,以至引起威力强大的爆炸,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3.利用核能发电的电站叫它的核心部分是. 4.使两个较轻的原子核结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时,也能释放出核能,这种现象叫做,太阳释放出的能量就是这种变化,人们根据这种原理制成了比原子弹威力更大的 5.用中子轰击铀核,铀核发生的过程同时放出2~3个中子,这些中子又能轰击其铀核,这样不断地自行继续下去的现象叫做.

2021年九年级物理全册《核能》教学案 新人教版

2021年九年级物理全册《核能》教学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知道释放核能的二种方式; 2.了解铀核链式反应的大致情况和核电站的大致工作过程。 【教学重点】释放核能的二条途径——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 【教学难点】核电站的工作原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我国已于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可再生能源法》。这部法律不仅向人们显示了可 再生能源对于未来社会生活的重大意义,同时,也为可再生能源未来的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1)目前我国常用的能源有煤炭、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核燃料、太阳能等,其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_________。 (2)与不可再生能源相比,可再生能源的主要优点是(只要求写出一条)_____。 2.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使用太阳能热水器不必考虑节约 B.家中无人时,电冰箱应该断开电源,停止工作 C.电视机关机后应该断开电源,否则还会消耗一定的电能 D.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不会发生能源危机 3.下列能源中属于新能源的是() A.煤 B.天然气 C.石油 D.太阳能 4.下列能源中,属于非清洁能源的是() A.水能 B.风能 C.天然气 D.太阳能 5.原子由带正电的_______和带负电的_______构成,其中,_______占有整个原子的绝大部分质量,原子核由带正电的_______和不带电的_______构成。 二.新课教学 1.核能 简单介绍;核能是一种先进的、可以替代常规能源的新能源。目前世界上利用核能发电的核电站已经有400多个。其年发电总量约占全球年发电总量的17%,到下一世纪,核能有可能成为一些国家的主要能源。 学生讨论、解决、回答如下问题: (1)原子的结构是怎样的 一切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又由原子组成.有些物质的分子就是一个原子.原子十分小,它的直径不到一个纳米.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

初中物理《核能》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核能》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原子核结构。 2.知道获取核能有两个途径──重核裂变、轻核聚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类比的方法来研究核裂变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知道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了解我国和世界核能利用新进展。采用辩证的思想来看待核能和利用和危害。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内容是由“核能”、“裂变”和“聚变”三部分构成的。核成主要是由原子结构发生改变时,就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所以要了解核能,首先要了解原子的结构,原子非常小,其结构抽象,对于核的由来不易理解,它是本节教学的重点。重核可以分裂成质量较小的核,这是裂变;同样,质量较小的核可以结合成较重的原子核,这就是聚变。在核反应的过程中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而且反应时间较短,如果不加以控制,则无法被人类的正常使用,只能做成破坏非常强的原子弹和氢弹等。在核反应中应用的原料及废料中含有放射性物质,对人类会产生危害,所以使用核能时还要注重安全使用。 重点:核能的由来及其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难点:裂变和聚变。 三、教学策略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已经知道近几十年人类消耗的能源总量在快速上升,并且能源结构主要是以化石能源为主,人类已面对能源危机。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开发利用新能源,核能就是现在使用较多的新能源。要了解核能的由来就要对原子结构有所了解,所以可以从原子结构开始研究,当原子核发生变化时,会对外释放大量的能量,这就是核能。原子核发生改变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原子核分裂成多个原子核,这是裂变;另一种是几个原子核聚合成一个原子核,这就是聚变。通过原子弹、氢弹爆炸了解原子核发生改变时,放出巨大的能量,如何使用这种能量呢?对裂变进行分析,了解链式反应的过程,可以通过火柴实验的模拟链式反应,如果核反应的速度可以控制,则人类就可以使用裂变时释放的能量,这就是可控核裂变。可以通过挂图或视频了解核电站的基本构造。聚变现阶段还没有找到控制其反应速度的方法,如果找到控制聚变的方法,则可以解决眼前的能源危机。在介绍核能利用的同时,也要提到核能使用中可能带来的问题,可以通过视频了解核泄漏事故,如切尔诺贝利、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通过分析得出,安全使用的核能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对环境影响较小,同时也要注意到它可能带来的问题,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核能。 四、教学资源准备 原子结构挂图、核电站挂图、火柴、麻将牌、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整合网络、电费缴费单。

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核能》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核能》教案及教学反 思 一、教学内容分析 《核能》是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的一个重要章节,主要涉及核反应、核能、核辐射以及核能的利用等核能知识。由于核能作为一种高级科技,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核电站、核武器、医学等等领域,因此该章节的教学非常重要。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核能的概念、来源、类型和特性。 2.掌握核能反应和核辐射的基本知识。 3.了解核能在能源、医学和工业上的应用。 4.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5.增强学生的核能安全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3.1 教学重点 1.核反应和核能概念的理解。 2.核能的来源、类型和特性的掌握。 3.核能在能源、医学和工业上的应用。 3.2 教学难点 1.核反应的本质和类型。 2.核能的特性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以实际情境为基础,让学生在情境的 引导下自己探索学习。

2.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感受核能的本质和特性。 3.讨论教学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核能的概念和特性。 五、教学内容与方式 5.1 教学内容 1.核反应的本质和类型 –核裂变和核聚变的区别和联系 2.核能的来源和类型 –自然界中的核反应和人工核反应 –核能的种类和特性 3.核辐射的基本知识 –α、β、γ 射线的来源、特性和防护措施 4.核能的应用 –核能在能源、医学和工业上的应用 –核能安全意识的增强 5.2 教学方式 1.课堂讲解:用图示和生动形象的语言对核反应、核能、核辐射和核能的应用等内容进行全面讲解。 2.实验演示: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核能的特性,如α、β、γ 射线的穿透性和辐射能、核反应的能量释放等。 3.小组讨论:以学生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推动学生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核能概念和应用。 六、教具选用 1.演示器,让学生通过图示和形象的语言更容易理解核反应和核能的概念。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核能》教学设计

《核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了解核能、裂变、聚变、链式反应的有关知识。 2.了解核电站的常识,知道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交流,学习信息处理方法,培养信息处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能源问题到能源科学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2.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树立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3.增强学生热爱和平及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重点与难点】 知道可控链式反应,和平利用核能。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大家知道,我国是个能源消耗大国,每年的各种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消耗巨大,折合标准煤20亿吨。20亿吨是什么概念?如果把这些煤堆成1m高,1m宽的堤坝,长度达106km,这个长度接近地球到月球距离的3倍。大家想一想,长期这样下去,肯定会发生能源危机。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挽救能源危机呢? (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 有的同学说要不断开发新能源,有的同学说开发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太阳能……同学们的意见都很有道理,都是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好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有望在将来彻底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新能源──核能。 请同学们按“自学提示”阅读课文。

二、新课教学 (一)原子、原子核 谁能来结合图片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原子的结构呢? (学生讲解)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补充,把原子比作大广场,原子核就像几颗豆粒挤在广场中央,但整个原子的质量和能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 (二)核能 (教师讲授)质子、中子依靠强大的核力紧密结合在一起,一旦原子核发生分裂或聚合,就可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就是核能。 较重的原子核分裂成两个中等质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就是核裂变。 1kg的铀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超过2000t煤完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 怎样才能使裂变继续下去呢? 将火柴搭成如图所示结构,点燃第一根火柴后,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学生回答) 一根火柴点燃两根,两根点燃四根,如此像锁链一样持续下去。这就像用中子轰击铀235原子核,铀核分裂时释放出核能,同时还会产生几个新的中子,这些中子又会轰击其它铀核……于是就导致一系列铀核持续裂变,并释放出大量核能。这就是链式反应。 两个较轻的原子核,在超高温和超高压的条件下,聚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核能的过程就是核聚变,也称为热核反应。太阳内部发生的就是这种热核反应。核聚变释放出来的能量为裂变的四倍以上。 (三)核能的利用 谁能说一说,现在人类对核能的利用有哪些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