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浅议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词

浅议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词

浅议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词
浅议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词

浅议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词

李姣姣

摘要: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都不可能是孤立的、封闭式的,都

会和其它民族进行接触和交往。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文化的载体,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当不同民族的文化进行交流与碰撞时,语言始终站在冲击最为强烈的前沿。因此,文化交流与融合总会在语言中留下深刻的痕迹。而最能体现这种痕迹的,莫过于外来词了。“一种语言从别种语言里吸取过来的词语”,叫做“外来词”(foreignword),也叫做“借词”或“外来语”。有的语言学著作则统称之为“借词”。例如“罗汉”“芭蕾”“沙发”“迪斯科”“引擎”“伊妹儿”等。这些词汇本来是源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语言,现在已经被汉语吸收并接受了,还成为汉语中运用频率非常高的词汇。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流的日益频繁,汉语与外民族语言文化接触也将更加密切,许多外来词已经非常“轻松”地融入到汉语的大家庭之中,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交谈中,逐渐被人接受,并被广泛使用。不少外来词简洁、凝练,表意效果十分显著,让人易记易理解,使人们与外界的交流更加便利,如今,众多的中国人都能理解和使用WTO、CD、IQ等词汇,并没有感到别扭。而且,外来词语的不断进入,使汉语变得丰富和生动,给我们的语言生活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形成了一种引人注目的社会文化现象。外来词不断为汉民族所吸收,汉语发展到今天,外来词的作用已经越来越不可忽视,使用范围遍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就汉语中外来词的内涵和外延、外来词的历史与现状、外来词进入汉语的原因及其类型特征、外来词的汉化和规范等问题作了浅显分析, 并对如何正确处理和使用外来词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和研究有所帮助。

一、外来词的内涵和外延

外来词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的产物。只要有交际的产生, 就有语言的渗透和交融。不同民族之间由于交际的需要而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接触, 这种接触所带来的直接影响之一就是外来词在本民族语言中的渗透。外来词就是一种语言系统对另一种语言系统某些词语的吸收和利用。外来词作为异质文化的载体进入本民族语言系统中时, 一方面, 它使本民族语言系统发生调整并增加了新的成分, 另一方面, 也使它承载的异质文化对本民族文化产生了一定影响, 影响到人们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并使这种影响固化在语言系统中。因此, 外来词被称为“异文化的使者”。

外来词又称“外来语”(吕叔湘,1942),“外来语词”(孙常叙,1956),“借字”(罗常培,1989)。传统观点认为它是指一种语言从别种语言中吸收进来的词语。其定义一直都是有争议的问题,至今人们还对其存在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外来词”就是“音译词”,也就是说“意译词”不是外来词。王力(1980)认为“只有借词是外来语,而译词不能算是外来语”。吕叔湘(1982:82)指出:“译语主要有两种,译意的和译音的。译意的词,因为利用原语言固有的词或词根去凑合,应归入合意复词,而且也不能算严格的外来语。译音的词浑然一体,不可分离,属于衍生的一类。”胡裕树(1995:252)认为:“至于用纯粹意译方法来伪造别种语言的新词,虽然代表着新的概念,但仍用汉语的构词成分和构词方法造成的,因此不是真正的外来词。例如,‘飞机’,‘蜜月’,‘马力’……”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意译词跟音译词一样,属于外来词的范畴,尽管他们已经过了相应的汉化过程,即汉化意译。我们认为外来词是指汉语从其他民族语言或方言中引入的词。我们赞同把外来词分为广义和狭义外来词,广义上讲,意译词也应算作外来词。因此,都应将其列入外来词的范畴,承认这一点有助于理解其汉化和发展变化过程。

二、外来词的历史和现状

在历史进程中,社会的发展、民族间交往和文化的传播为语言的互相影响和渗透提供了条件和基础。一般地说,经济文化较发达民族所用的语言对相对不发达民族的语言产生较大影响,并渗入其语言体系。

外来词的进入分直接和间接两种,也就是说一种语言成分直接进入另一种语言,比如完全来自音译的英语词cartoon卡通,照搬英文的VCD影碟机等;或通过中介语言进入另一种语言,比如对许多世界小说的翻译就经常通过英译本等。

外来词常通过政治、经贸往来、外敌入侵、文化交流、翻译等进入另一种语言。汉语词汇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一面通过自身的演变日益充实,一面从其他语言中吸收外来成分。上至先秦,下至当代,伴随着每一次与外来文化的接触,汉语词汇引入了大量的外来词。国内各民族之间互相学习,对汉语词汇的影响也很大。汉末魏晋梵文汉译和唐以后佛教兴盛,使佛教语言迅速、广泛地渗入汉语,成为第一大批外来词。如“佛、刹那、菩萨、罗汉、僧、魔、塔、因缘”;宋金时,汉语中借入了一些契丹和女贞语词汇,到元、清时,又吸收了大量蒙语和满语词。汉民族与外民族的交往接触, 曾使历史上出现过几次汉语大量吸收外来词的高峰。明代郑和下西洋, 中国与南洋各国开始了正式交往, 同时西方传教士也首次进入中国, 以英语为主的印欧语词被迅速、大量地吸收到汉语中来, 如“耶稣、礼拜、几何、勾股、哲学”; 鸦片战争以后至五四前后, 中国发生了剧烈变革, 中国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与日本、欧美等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交往增多, 新事物、新概念大量从日本、西方各国引入, 日语、英语等语种中的词语随之进入汉语, 如“民主”( 借自日语, 源自英语, 音译为“德谟克拉西”) 、“科学”( 借自日语, 源自英语, 音译为“赛因斯”)。自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交往的日益频繁, 外来词大量涌入, 可以说又形成了一个高峰。外来词渗透到汉民族社会生活、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并以其丰富多彩的汉化方式影响着现代汉语词汇系统。

外来词进入汉语后的现状——语言的融合可以超越国界和民族的限制,合理地吸收外族语言的一切合理、有用、优秀的成分,博采众长、吐故纳新,使汉语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已经逐渐获得大众的认可。外来词进入汉语后其特征表现为:1.日常生活中的外来语体现着生活的新时尚,如:瘦身、健美、AA制、保龄球、隐私权……体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像自助餐、度假村、百世吉、家乐福之类的外来词外来词则体现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正在和世界“接轨”。2.外来词的不断进入,使汉语变得更加丰富和生动,汉语词库得到充实,填补了某些概念的空白,尤其在科技方面。因为近代以来,西方在自然科技方面的发明创造远远超过我们,大量的新事物不断涌现,自然需要引进大量外来词,如:基因(gene)、克隆(clone)、纳米、数码技术、互联网(intemet)、软件(sofeware)……这些外来词的广泛使用证明了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科技时代。3.外来词(foreign word)与民族固有词(native word)发生分化,对其造成了一定的排挤,主要在术语方面。科技进步使术语进一步国际化,统一化成为必然趋势,为了方便,人们更愿意选择精当、简短,而且各国各民族都容易理解、流通的外来词,因为他们有很强的交际功能,减少了词的歧义。同时,二者又相互补充,外来词为汉语提供了新鲜的造词材料,丰富其表达手段,使之更准确、细腻。如:来自佛教梵文的外来词素“魔”,原义为“一种使人迷惑烦恼、不易摆脱、妨碍修行的东西”,在汉语中,人们根据它的原义又发展出“不平常、奇异、嗜好成癖”的词义素,出现在“魔力、魔术、着魔”等词义中:又如:“酒吧”的“吧”是来自英语的外来词素“bar”,现在又参与了“网吧、氧吧、陶吧、吧台”等词的创造,并且相对独立起来,这是其富有生命力的表现。4.外来词引起了汉语词汇系统的相应调整。这表现为外来词素参与创制的大量外来词进入汉语和外来词素参与造词的大量新词大量出现。在构词方面,汉字是善于以形达意的,但近来由于信息膨胀,外来词大量引入,汉语不得不仓促借用了许多的外来词的原形,致使汉语中出现了许多所谓的字母词。如:“MTV、VS、&等等。转而言之,外来词特有的色彩也为汉语词汇增添了一种异域风格,虽然,有的外来词可能随着

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淡化,但以后当我们说起网吧、B超、CD、CT时,仍能体会到国际化时尚生活的色彩。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新事物、新产品不断涌现,在外来词吸收上可以得到明显反映。这些外来词几乎进入了我国的各个领域,请看下列部分实例:军事方面:雷达(radar)、坦克(tank)、吉普车(jeep)金融方面:马克(Mark)、卢比(rupee)、“布法罗”镍币(BuffaloNiekle)医药方面:可卡因(cocaine)、休克(shock)、盘尼西林(penicillin)饮食方面:绿色食品n(greeen food)、肯德鸡(Kentucky)、麦当劳(McDonald‘s)、自助餐(buffet)、热狗(hotdog)、沙丁鱼(sardin)、汉堡包(hamburger)、三明治(sandwich)、可口可乐(Coco.Cola)、软饮料(softdrink)等。穿着方面:牛仔裤deans)、迷你裙(mini.skirt)、比基尼(bikini)、运动夹克衫(bi—swing)、尼龙(nylon)、T恤衫(T-shirt)日常用品:香波(shampoo)、马赛克(mosaic)等。交通工具方面:计程汽车/的士(taxi)、巴士(bus)、波音(Boeing)、汽轮机汽车(tubertrain)、空中客车(airbus)等。艺术、娱乐、体育方面:爵士乐0azzmusic)、肥皂居U(soapopera)、迷幻摇滚乐(acid—rock)、摇滚舞音乐(bigbeat)、迪斯科(disco)、霹雳舞(breakdance)、派对(pany)、MTV(musictelevision)、迪士尼乐园(Disneyland)、溜溜球(yo—yo)、呼啦圈(hula-hoop)、保龄球(bowling)、高尔夫球(golf)、NBA(美国职业篮球赛)、卡丁车(karting)、蹦极跳(bungejumpiug)、飞镖(boomerang)等等。珀默尔说过:“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这一点是十分清楚了。”这一观点在此可以得到印证。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全球杂谈》(GlobalParadox)中描述经济全球化的背景时指出:跨国界的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superhighway)的建立,使电视、电话、计算机连为一体,将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globalvillage)。大量的计算机词汇已经融入我们的日常用语.如:硬件(hardware)、软件(software)、数据库(databank)、电子邮件(E—mail)、因特网(intemet)、Windows98、鼠标(mouse)、对话框(dialoguebox)。伴随互连网络的兴起,又出现了:冲浪者(cybersurfer)、网迷(cyhermania)、网络资源(cybersource)、网络文化(cyberculture)等。当今电讯技术得到长足发展,电子产品日新月异,这方面的外来词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例如:移动电话(cellularvideophone)、家庭录象(familyvideo)、毫微技术(trinitron)等。从以上举例可以看出,新时期来源于英语的外来词数量大、涉及面广,尤其是科技外来词多。这一方面说明科技是没有国界的,人类创造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全人类所共享。世界范围的科技交流传播使得某些科技术语由一种语言进入多种语言,为大多数文化群体所接受。显然,前面所提及的外来词是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同国际交往的结果,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充实、丰富了汉语词汇。从近十多年外来词借入的流向来看,汉语的新外来词许多是从港、澳、台、广东等最开放的地区先行引进,而后逐渐进入普通话的词汇系统的。这说明经济的发达跟语言的丰富和发展有着一定的关系。例如:“脱口秀”(talkshow)是电视、电台的一种访谈节目,先流行于港台地区,目前我们在报刊上常见到这个译词。“销品茂”(shoppingmall)原意是“大型散步区的购物中心”,上海的一些大商场开始套用这个名称,来表达销售商品繁荣茂盛之意。我们传统的民族文化心理在吸收外来词时,始终表现出

一种倾向,即拒绝单纯的音译词,而乐于接受意译或部分意译。王力先生对这种现象曾经有一个说明。他认为:“意译是正常的方法,音译只是变通的方法,如果滥用音译,也就是滥用外来词,因为那样是表示汉语词汇贫乏到不能从基本词汇的结构上构成新词”。这就是说,最初遇到外来的新事物时,人们不能理解它的真面貌或含义,就采用了音译,用汉字的音译。但是用汉字音译出来,很难上口,有时又会使人“望文生义”,于是经过一段时期的实践,另外创造了新的意译,或两者并存。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们的传统观念正日益更新,更趋向于接受纯音译词,因此音译词数量迅速增加。

三、外来词进入汉语的原因

外来词进入汉语是有多种原因的。首先,随着生产力的逐步提高,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大量新事物被发现,发明创造越来越多,新生事物的名称传播到各民族;其次,随着经济全球化,任何民族都不可能置身于其他民族之外单独生存发展,只有彼此交往,互通有无,才不至于被淘汰。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是民族特有智慧的结晶,它反映本民族的历史、风俗、传统和精神内涵。在交流过程中,民族自身的扩张必然推动其语言的扩张和对其他民族的影响、渗透,尤其在宗教和艺术方面,比如:“罗汉”、“魔鬼”、“蒙太奇”、“爵士乐”等外来词进入汉语。同时,语言的传播又会进一步扩大民族的影响。再次,国民学习外语的因素也是使外来语进入的重要原因。在上世纪50.70年代,学习俄语很普及,“布尔什维克”无人不知,80年代后,对外开放使国人学外语,尤其是英语的热情越来越高涨,不知道“托福”、“雅思”的人是少而又少。中国成功加入WTO,对外贸易与经济往来日益频繁,外资企业如雨后春笋,又掀起人们学英语的热潮。另外,强敌入侵使得起语言成为相对于汉语的强式语,近代从鸦片战争、八国联军列强瓜分到日本侵华战争,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在语言上也得以充分体现,侵略者必然要将他们的语言强加给被征服的弱小者,使征服在语言上留下印记,因而造成外来词的进入。

四、外来词的类别及其特征

进入20 世纪以来, 随着中国和世界的交流大大加强, 汉语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汇。翻开报纸杂志, 或者打开电视收音机, 抑或上网冲浪, 充斥我们眼帘的是大量外来词, 例如绿色组织、伊妹儿、雪碧、哈根达斯、软件、艾滋病等等。这些外来词数量非常多,外来词在现代汉语中占有10 %以上的比例,据统计,总数近10 000 个,仅音译词就有2 000 多个,分别来自于梵文、拉丁文、日语、俄语、英语、法语、等,比如从俄语中吸收来的布尔什维克、苏维埃,从法语中吸收来的蒙太奇,从英语中来的巴士、芭蕾、汉堡等,数量最多的是英语。下来我们谈一谈现代汉语外来词的主要类型。

1、外来词的低级形式——音译外来词

如果说, 外来词有层次高低的话, 那么, 外来词中的音译词所处的层次最低, 离母语最远、离借源语最近。依据有两条: 一是音译词在借用过程中是借用最便捷, 技术含量最低的一种外来词, 它无须考虑构词成分的选择, 也无须考虑结构形式的安排。二是音译词常常成为外来词定型过程中的初级形式, 过渡形式,而不是最终形式。

音译词转化为其他类型的外来词或本民族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音译词转化为音译兼意译词。如: 德国生产“Benz”汽车,在刚进入中国市场时译作“本茨”,这是个音译词, 到80 年代初才改译为“奔驰”,这是个音译兼意译词。

( 2)音译词转化为借形词. 如英语中的“telephone”一词, “五四”以前均音译为“德律风”,“五四”以后从日语中引进了一个借形词“电话”,德律风便逐渐被“电话”所取代。

( 3) 音译词转代为本民族词。这种情形最为常见。如: 盘尼西林——青霉素,迷你裙——连衣裙等

音译外来词由于具有浓郁的外来词汇色彩, 所以就具有了一些特殊的功用, 从而在商业销售领域大显身手。眼下随便去哪个城市走走, 我们都不难看到大到街头的巨幅广告、商店

的招牌, 都是音译外来词。如: “耐克、阿迪达斯、西门子、飞利浦、因特尔、麦当劳、肯德基、诺基亚、摩托罗拉”等等。

2、外来词的理想形式——音译兼意译词

这类词的特点是它们是由两部分组成,多为偏正式的。前一部分是根据外族语的发音对译过来,后半部分则是采用汉语固有的语素进行标识,主要用来说明事物类属、特征、性质的,使词语更加明朗,意义清晰,帮助人们理解。如:“恰恰舞(cha-cha)”、“芭蕾舞(ballet)”、“艾滋病(AIDS)”、“AA制(分摊)”等。当人们对于所描述的词语足够熟悉时,标识就可以省略。但是有时因为音节等因素影响,汉语标识不能省略,如“卡车(car)”、“衬衫(shirt)”等。音译兼意译词是外来词中层次最高、技术含量最高, 它的特点是: 既能传递出外语原词的韵味, 又能体现汉语真译的特点。这种外来词中蕴涵着译者的智慧和灵气, 像“休克、维他命、乌托邦、可口可乐”等词, 至今讲起来还让人津津乐道, 为翻译者的聪慧和灵巧而赞叹。因此, 音译兼意译词是值得我们大力倡导、推广的一种外来词。

3、外来词的新贵族——字母词

汉语中的字母词最初很少, 为人熟知的只有“sos”、“ph值”等几个, 至于像“阿尔法粒子、贝塔射线、伽马射线”等, 骨子里也是字母词, 但却将字母音译了, 于是就成了音译词或半音译半意译词。这主要是当初人们不太接受在汉字文本中夹杂一些外文字母这么一种表达方式。汉语中字母词的大量涌现是在80年代, 90 年代走向了巅峰, 一些字母词就其全民性和常用性来看, 实际上已经迈入基本词汇行列, 像“WT O、KTV”等, 早已成为寻常百姓闲聊的常用词语了。字母词就结构形式来看, 主要有以下类型:

( 1)纯字母词。即原汁原味地引进外语中的首字母缩略词,读音和意义均保持原样, 这是字母词的主流部分。如CD、CPU、DNA、DOS、VFO 等。

( 2)半字母半意译词。即对外语原词的字母部分原样引进,而对字母以外的部分进行意译。如e 经济、V 形谷、Y 染色体等。

(3)字母汉字合成词。即在原汁原味地引进外语中的首字母缩略词之后再配上一个同原词意义存在上下义关系的汉语语素。如PH 值、IT 业、EB 病毒等。

4、借形词

借形词是一种标准的借词, 一般只发生在使用相同类型文字的语言之间。汉语中的借形词大多来自日本, 虽然汉语与日语使用的不是同一类型的文字, 但由于日语中的许多单词都用汉字书写, 所以就使得汉语同日语之间能够产生借形词。借形词作为一种外来词已成为大多数学人的共识, 汉语中有且意义相同的词就是汉语借自日语的借形词。这要做具体的分析:

(1)现代汉语中的一些词, 只出现在日语和现代汉语中, 而不见于古代汉语中, 且是在20 世纪初才出现在现代汉语中的,如“运动员、舶来品”等。

(2)现代汉语的一些词, 日语、现代汉语中有, 古代汉语中也有, 但是现代汉语中的词与日语中的词意相同, 而两者同古代汉语中的词义迥然不同, 一般也可以定为借形词。一般可以认定是借形词。如: 母校、图案、银行、营养、游离等。

(3)现代汉语中的一些词, 日语、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都使用, 且意义基本相同或相近, 这些词就不能算作借形词, 而应看作是本民族传承词。如“法律、机械、计划、精神、元帅、游戈、运动”等都应看作是本民族传承词。

5、音译加注词

这种外来词是指借入方在转写原词语的读者之后再加上本族语的表示意义类别的语素。如把sar dine( 英) 译成“沙丁鱼”、Mauser ( 德) 译成“毛瑟枪”、Mar seillaise( 法) 译成“马赛曲”等。音译或半音译有时在选择转写符号时考虑到原词语所指具有的某些功能或特点, 好像是意译一样, 实际上和原词语的真正意义可能毫不相干。如把Coca- Cola 译

成“可口可乐”、safeguard 译成“舒肤佳”就属这种情况。

五、外来词的特点

一、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特点

( 一) 从词的形式看

1.“字母词”大量出现并成为常用词汇

鲁迅先生在《阿Q 正传》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阿Q”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字母词。外来文字直接参与的外来词不仅出现在科技领域,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渐渐流行,如:WTO→世界贸易组织CEO→首席执行官DVD→数字式激光视盘VCD→激光视盘CCTV→中央电视台KTV→餐饮业X射线→爱克斯射线B超→B型超声诊断等。此外,为了便于大众对科技术语的理解,还常用字母加汉字的新的短语形式,如“IT 行业、IT 精英、IP 地址、QQ 聊天室、BBC 电台、E-mail信箱。另一种具体表现是在电视屏幕上,只有中国中央电视台的台直接使用老百姓已经熟悉的外文字母( CCTV) ,也是为了外国朋友便于识别。地方台都陆续改用汉语拼音字母作为台徽,有的则直接使用汉字。节目名称也已经改为“音乐电视”( MTV) 、“相声电视”( CTV) 等意译词,成为汉民族易于接受的新词。

2.外来词音节趋于多音节化

受外来词的影响,汉语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多音节外来词,这些外来词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汉语的词汇系统。如“世界贸易组织、汉堡包、艾滋病、波音飞机”。汉语原有的音节数量多是双音节,而双音节不能够承担大量的现实表达需求,就必然会出现新的三音节或是多音节的词汇。虽然多音节外来词,已成为新时期现代汉语中外来词发展的新趋势,但这并不会使现代汉语词汇的双音节化特点发生质的改变。现代汉语中通过意译吸收的词语在音节上没有对应关系,如:幽默[英humour]香波[英shampoo]乌托邦[英Utopia]逻辑[英logic]托福[英TOFEL]可口可乐[英Coca Cola]俱乐部[英club]等。

( 二) 从词的使用功能看

1.音译词的“回潮”现象

音译词的“回潮”是指一部分本已被意译形式所代替的音译词,现在又回到了现代汉语的词汇系统中如英语中的microphone 最早音译为“麦克风”,后来被意译词“扬声器”所取代。而近几年来,随着娱乐界的日趋活跃,“麦克风”一词重新抬头,频频出现在人们的口头上、大众媒体上。

2.外来词语素化倾向增强

随着外来词的广泛应用,往往会把这些音节拆分开来,赋予某些本来没有意义的音节以新的意义,使它变成有意义的能产语素。比如“巴士”原指bus.可是现在“巴”已经成为了这样的语素,由此派生出很多新的词汇.如“大巴”,“中巴”。音译外来词出现音节语素化,表现为: 第一,一些表国名、地名、人名、概念名的音译外来词,其第一个音节经常代表整词意义使用,如菲总统( 菲律宾总统) 、巴以冲突( 巴勒斯坦、以色列冲突) 。这部分语素化音节属于非衍生性的,一般不具有构造新词的能力。第二,人们所熟知的一些音译词,有的简化音节后成为语素,由语素化音节代表整词意义参与构词,如由“巴士”的“巴”构造出大巴、中巴、小巴等,由“咖啡”的“咖”构造出热咖、冷咖、苦咖等。有的直接成为语素,如随佛教出入汉语的“魔”“塔”和近几年才进入汉语的“秀”“派”等。以上是外来词从形式到内容、使用功能适应现代汉语特点的主要表现。

六、外来词的汉化

外来词汇被借为汉语词汇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变化,那就是外来词的汉化现象。这种汉化现象既表现在词的语音形式上, 也表现在词的结构和意义上。

1、语音形式的汉化。最明显、最直观的变化便是语音形式的汉化, 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1)音节结构形式的变化, 如西方流行一种交际舞, 英语叫“waltz”的, 到了汉语中译作“华尔兹”,原本只有一个音节, 到了汉语中则成了三个音节, 音节结构形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 2)音节中部分音素改变。外语原词中的某些音素是汉语语音系统中所不具备的, 于是音译时, 只能用汉语中音色比较接近的音素去对译, 如英语“radar、racon”等词译作“雷达、雷康”等。

2、词的结构形式的汉化。外语词进入汉语词汇后的另一种形式上的变化, 就是词的结构形式的变化, 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

( 1)外来词被吸收进汉语词汇中之后, 统统改造成偏正型复合式结构, 而且使“偏”的部分同“正”的部分形成一种“种”和“属”、“下义语素”和“上义语素”的关系。如英语词“golf、jeep”原本均为单纯词, 进入汉语后的则都成了偏止复合式的合成词。

( 2)用汉语中的各种结构形式去改造外语原词的结构形式,这其中蕴涵着译者的智慧和灵气。如英语词“vitamin”到了汉语中成了动宾型复合式结构, 还是一个含有多个层次的复杂结构“维他命”;英语词“coca cola”到了汉语中则成了一个联合短语“可口可乐”。 3、词义的变化。外族词语进入汉语后, 内容上的变化就是词的意义的变化, 有以下三种。(1)词义的缩小

如: 英语“copy”本来有副本、复制、摹本等多种意思。但进入现代汉语后,外来词“拷贝”只能表示其中一个意义。

( 2 ) 词义扩大

如: 英语“沙发( sofa) ”,原指“有坐垫、扶手和靠背的柔软而有弹性的坐具”,在中国,多人把仅仅有弹性坐垫的木扶手椅也称为“沙发”,甚至一些软垫椅、软垫凳子也都称作“沙发椅子”、“沙发凳子”。

( 3 )词义转移

雪碧音译自英语Sprite,原意为妖怪、精灵。汉语: 作为一种饮料,把它译为“雪碧”雪,有寒意;碧,清澈碧蓝。在大夏天,这样的饮料名,听着就想喝。这个外来词使用的频率也越来越高,由于它生动形象因此能够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

七、汉语中外来词的规范化

同本民族词一样, 汉语外来词也存在一个规范的问题。首先是读音的规范, 这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音译词该怎么读, 如明明是“吉他”,有人偏偏念作“给他”等, 将音译词读得跟外语原词很接近, 尤其是年轻人。一是字母词该怎么读, 如“APEC”是读作“哀批衣西”还是读作“哀佩克”等, 我们认为应尽量考虑使用的普遍性原则, 照顾到大部分人的使用习惯。其次是构词方式的规范。上世纪初汉语词汇中大量涌现出来自印欧语系语言的音译词, 如“德律风、赛因斯、德漠克拉斯”等, 后来纷纷被借形词或汉语新造词所取代。五十年代前后汉语词汇涌现了许多来自俄语的音译词, 如“布拉吉、喀秋莎、卡波立、康拜因”等, 后来也纷纷被汉语新造词所取代了。但有些音译词生命力极强, 在出现了汉语新造词后并未立刻消失, 这就形成了新老构词方式并存的局面, 如“马达—发动机”“麦克风—话筒”等。最后是书写形式的规范。音译外来词进入汉语后往往有多种写法。如“巧克力——朱古力”、“浮屠——浮图”、“吉他——吉它——给他”、“尼龙——呢龙——尼隆”等。将哪种形式作为标准形式应考虑三个方面: 读音的准确性; 使用的普遍性; 书写的简便性。

小结:外来词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产物,是观察社会生活变化的一个窗口。在吸收大量外来

词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整理,取其精华,去其糟泊,仍可保持汉语语言的纯洁性。对外来词进行系统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从新的角度来了解汉语,研究外来词特点的意义就在于揭示汉语

吸收外族语的规律,从而更好地了解汉语自身的发展规律,同时也有助于加速并推进外来词的合理吸收和规范化进程。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上册),甘肃人民出版

社,1981年版

2、李明:《也谈字母词语的问题》,《语言文字应用》2002年11月

第4期

3、王柚田:《简论汉语中的外来词》,《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年2

月第23卷第2期

4、张锦文:《关于汉语借词的分类问题》,《辞书研究》2003年第3

5、周祖谟. 汉语词汇讲话[M] .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

6、俞忠鑫. / 回归词0 论[ J] . 词库建设通讯, 1996,

7、田惠刚. 汉语/ 外来词0 概念界定献疑[ J] . 词库建设通讯, 1993,

浅谈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词

浅谈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词 改革开放以后,与外界的接触增多,海外的新文化、新思想、新科技如潮水般涌入中国,指称这些新事物、新概念的新词语作为外来词大量地进入现代汉语。外来词的产生并非现在所独有,其实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例如“葡萄、石榴、狮子、玻璃”等,就是汉代从西域借入的,后来各个朝代陆续有所借用。 现代汉语的外来词主要包括直接引用的原文字母形式、音译词、音译兼意译、半音译半原文的词汇等。 一、拿来主义——直接用外文字母 近年来,很多人把像OK这样的口头用语挂在嘴边,成为“好”的常用替代词。各种报刊杂志和社会用语中直接借用原文的现象趋势频繁,尤其是英语的缩略语,译成汉语冗长难懂,直接采取“拿来主义”,既简单又省心,补充到汉语词库里别具特色。 当今现代汉语中增加了不少属于英语缩略语的借用词汇,这些外来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逐渐增高。例如:CEO(首席执行官)、CPU (英语“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的缩写)、SOS (国际通用船、飞机呼救信号)、NBA (美国职业篮球赛缩写)、AC米兰队(意大利一支著名的足球队)、DNA (英语“脱氧核糖核酸”的缩写)、IQ (英语“智力商数”的缩写)、UFO (英语“不明飞行物”的缩略语)、MTV (音乐电视的缩写)等等。诸如 GDP (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 (消费者物价指数) 之类的词已经被国人普遍接受了。

二、拟声处理——音译词 通常,英语词汇进入中文不是原装,大多数词汇要“去英语”化,符合中国的习惯模式才能被承认接纳,最后接受下来,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 音译是最简便的处理方式,按照英语词的发音转换成汉字,比如:英美人名,奥巴马(Obama)、布莱尔(Blair)。还有地名,如:纽约,伦敦,加拿大等等,一旦确定,重要的政要译名不可随便改。 这种方法也可以用在其他英语词汇的翻译,有的还很巧妙。比如:粉丝、派对、咖啡、沙发、巧克力、模特、雷达等。“逻辑” 这个外来语是当过民国教育总长章士钊老先生翻译拟定,他早年在《国风报》发表《论翻译名义》一文,第一次提出将西方“Logic”直接音译为“逻辑”,从此替代“名学”、“辩学”等译名。 改革开放以前,汉语对外语的借用比较慎重,直接使用原文的较少;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这场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发展的进程加快了,因此,外来词的涌入也有了新的特点,直接使用外语原文的多了。例如:布丁,西餐中的一种甜点心。尼康,日本的名牌相机名称。可卡因,一种毒品等。 音译词利用汉语的语音仿拟来源语词的语音,并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汉字记录该语音。有些音译词在汉语中存活下来,如“佛”、“的士”等;有些则被淘汰,如“德莫克拉西”、“赛因斯”分别由“民主”和“科学”所取代。

汉语中的外来词初探

汉语词汇中的外来词初探 【摘要】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汉语词汇中的外来词日益增多,针对这种语言现象,重点分析探究汉语词汇中的外来词 的类型,发展特征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并对此做出了 评价。 【关键词】汉语外来词性质类型特征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的各个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作为人类交际工具的语言也不例外,词汇的变化尤为明显。随着国际间交流的日益频繁,汉语词汇为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及人们交流的需要,也发生相应的变化。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体的出现大大增强了世界语言的融合与交流,随之而来的是汉语词汇中出现了大量的外来词。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外来词的概念及基本性质。在黄伯荣,廖序东先生的《现代汉语》中曾提到“外来词也叫借词,指的是从外族语言里借来的词。”叶蜚声,徐通锵先生的《语言学纲要》对外来词是这样定义的“外来词又叫借词,它指的是音与义都借自外语的词。”外来词是不同民族在交往的过程中,把对方语言的词吸收到本民族语言中的结果。 万红在《当代汉语的社会语言学观照》第一章第二节“外来词的性质”中指出,“外来词产生的原因是在社会之间相互接触时,本族语中没有表达特定内容的词或短语,或者本族词语、短语不合适。”其实这是对外来词社会性质的论述。史有为先生从社会文化的视角考查外来词的性质,认为“外来词具有语言、文化、社会三重性质”他还认为“外来词是‘异文化的使者’。” 自古以来,汉民族就和其他民族有着密切的交往与联系,其间不断有新的词语传入,有些词还一直被人们使用并流传下来,因使用频繁,很多时候人们已经察觉不到它们是外来词了,例如“葡萄、石榴、苜蓿、菠萝、狮子、玻璃”是汉语从西域借入的词;“佛、菩萨、罗汉、阎罗、魔、僧、尼、和尚、塔”是汉代以后从印度借入的佛教用语;“胡同、站、蘑菇”是元代借入的蒙古语词…… 其次,介绍一下汉语词汇中外来词的类型。黄伯荣、廖序东先生在《现代汉语》中将外来词分为四类: 1、音译外来词: 根据外语词的声音对译过来的,一般叫音译词。例如 克隆——clone 扑克——poker 模特——model 基因——gene 休克——shock 沙发——sofa 布丁——budding 比基尼——bikini 苏打——soda 逻辑——lodic 桑拿——sauna 幽默——humor 2、音意兼译外来词: 把一个外来词分成两半,一半音译,一半意译,例如 romanticism——浪漫主义chauvinism——沙文主义 Marxism——马克思主义 3、音译加意译外来词

汉语中的外来语

汉语中的外来语 19世纪中叶,英国成为资本主义的头号强国,为了扩大海外殖民地,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结果中国人从实用角度开始学习英语,英语语言的一些词语逐渐渗入到汉民族的语言中来,特别是到了近代辛亥革命以后,李大钊领导的新文化运动以后,提倡白话文,为外来语进入汉语言,在汉语言中生根发芽提供了外界土壤。如我们熟知的啤酒(beer)、咖啡(coffee)、巧克力(chocolate)、沙发(sofa)、扑克(poker)、爵士(jazz)、安琪儿(angel)、吉普车(jeep)、引擎(engine)罗曼蒂克(romantic)、沙龙(salon)、歇斯底里(hysteria)、幽默(humor)、逻辑(logic)、模特(model )等等。 现代汉语中还有许多我们熟知的词汇,在古汉语大词典中是查不到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这些词汇,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些词汇是从别的语言中(主要是英文)吸收进来的。如:爹爹(daddy)、妈妈(mummy)、康乃馨(carnation)、卡片(card)、霓虹(neon)、席梦思(Simmons)、胎(tyre)、香波(shampoo)、的确良(dacron)、开司米(cashmere)、尼龙(nylon)、几何(geometry)、趔趄(lurch)、倒霉(damn)、脱口秀(talk show )、休克(shock)、酷(cool)、费(fee)、俱乐部(club)、系统(system)、呼啦圈(hula loop)、蹦极(bungee)、时髦(smart)、马赛克(mosaic)、香格里拉(shangeri-la)、卡通(cartoon)、阀(valve )、蒙太奇(montage)、马拉松(marathon)、汽车拉力赛中的拉力(rally)、台风(typhoon)、木乃伊(mummy)等。 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国际交往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外来语进入了汉语,主要以英语外来语为主,如:饮食类的布丁(pudding)、比萨饼(pizza)、三明治(sandwich)、汉堡包(hamburger)、色拉(salad)、冰激凌(ice cream);电子科技类的雷达(radar)、克隆(clone)、雷射(laser)、计算机的“黑客”(hacker)、因特网(internet);艺术

英语外来词对汉语的影响

试论英语外来词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作者:刘爽 (天津财经大学 2006级硕士研究生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摘要:在中国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与此同时,大量外来词涌入汉语,其中尤以号称世界语言的英语为最。本文主要从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应用范围、借用方法、产生原因等几方面对现代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对于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应采取的正确态度。 关键词:英语外来词、现代汉语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的交融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中国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无不深受世界大环境的影响。汉语,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与世界各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不断演化。在这一过程中,大量外来词的涌入,尤为引人注目,特别是大量英语外来词的不断涌入,为汉语不断地注入了新鲜血液。 本文主要从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应用范围、借用方法、产生原因等几方面对现代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对于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应采取的正确态度。 1. 涉及范围 伴随着中国与世界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大量外来词,特别是英语外来词,进入汉语,几乎充斥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科技、商业、社会文化生活、经济生活等诸多方面都对汉语产生了很大影响。 1.1 科技领域 由于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科技词汇大量出现,汉语中出现了大量科技外来词,如克隆(Clone)、纳米(Nanometer)等。而其中最显著的是计算机领域。由于欧美、特别是美国在计算机技术方面发展水平最高,在这一领域中,英语词汇毋庸置疑地占据着主导地位。特别是伴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每天都会涌现大量英语新词,而往往这些英语词汇很难在汉语中找到合适的对等词,于是人们干脆把这些词直接拿过来使用,如因特网(Internet)、伊妹儿(E-mail)等。伴随着网络的急速发展,网络语言逐渐成为当下流行语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逐渐向现实生活的各个角落蔓延。 1.2 商业领域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众多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发展的同时,也将众多国际商业品牌引入国内,大量外来词以音译等方式出现,进入汉语体系中,如奔驰(Bench)、耐克(Nike)、柯达(Kodak)等。

不说不知道现代汉语里的日本外来语

不说不知道现代汉语里的日本外来语 在明治维新以前的古代,一直是日本向中国学东西。明治维新以后、尤其是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以后,几乎一直都是中国向日本学习。比如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大量学习、引进日本的技术与经济管理、经济制度上长处;比如清朝末年与民国初期中国人的赴日留学热,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成为同盟会的主要成员来源、成为中国反封建反民族压迫事业(即反清革命)的中流砥柱。客观上日本也为中国培养了大量进行现代化事业的人才(在历史学上从五四运动发生的1919年到全国解放的1949年属于中国的“现代 ”时期、解放后的历史时期称作“当代 ”),当然这些在日本留过学的中国人在解放后的建设事业中也作了不可忽视的贡献。象鲁迅、李大钊、陈独秀、蒋介石等重要的历史人物,在他们人生的黄金时代(即青年时期)都在日本读中专、大专和本科。第一篇中文版的《共産党宣言》就是李大钊把日本人翻译得到的日文版共産党宣言再翻译成中文而得到的。鲁迅所翻译的东欧和南欧国家的文学作品也都是鲁迅把东南欧文学作品的日文版翻译成中文而得到的,而且鲁迅有众多的日本友人、日本同志(比如和他志同道合的内山完造)。下面再来说说另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近代,在对西方科技和文化学习的速度方面日

本比中国快,再加上中国以前的书面语都是文言文,因此很多中日两国没有、从欧美引进的生活用品或事物的叫法是日本首先把这些事物的英文名称翻译成汉字(实际上是日文),于是中国便从日文中借用、拿来了这些翻译语。下面我列出一些来B:白夜、百日咳、版画、半径、半旗、饱和、保险、保障、备品、背景、必要、编制、变压器、辩护士标本、标高、表决、表象、病虫害、舶来品、博士、博物、不动产、不景气C:财阀、采光、参观、参看、参照、策动、插话、茶道、长波、常备兵、常识、场合、场所、衬衣、成分、成员、承认、乘客、乘务员、宠儿、抽象、出版、出版物、出超、出发点出口、出庭、初夜权、处女地、处女作、储藏、储蓄、触媒、传染病、创作、催眠、催眠术、错觉D:大本营、大局、大气、代表、代言人、代议士、贷方、单纯、单利、单位、单行本、但书、蛋白质、导火线、德育、登记、登载、等外、低调、低能、低能儿、低压、敌视、抵抗、地上水、地下水、地质、动态、动议、动员独裁、独占、读本、短波E:二重奏F:发明、法律、法人、法庭、法则、番号、反对、反感、反射、反响、反应、泛神论、泛心论、范畴、方案、方程式、方程、方针、放射、分解、分配、分析、分子、风琴、封建、封锁、否定、否决、否认、服务、服用、辐射、复式、复员、复制、副食、副官、副手G:改编、改订、概括、概略、概

汉语外来词浅析

汉语外来词浅析 摘要:汉语对外来词的吸收大致可划分为古代外来词和现代外来词两个阶段。外来词的进入,丰富了汉语的词汇,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但是这些词进入汉语之后,受到了汉语多种因素的制约而呈现出多方面的特点。 关键词:汉语外来词;特点;分类;历史 语言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而民族之间的大融合以及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政治、经济的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促进了语言的发展。因此一种语言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必将反映出民族融合与交流的痕迹, 而在语言的要素当中词汇是最能反映这一现象的。相对于汉语来讲,外来词又是反映这一语言现象的载体。本文试图通过对汉语外来词的研究,揭示出外来词的特点和其中蕴含的文化信息。 一.汉语外来词的历史 汉语吸收外来词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的华夏族与周边民族甚至更远的国家已有交往,并带来了语言的相互渗透。例如:《楚辞·大招》中“小腰秀劲,若鲜卑只”中的“鲜卑”就是外来词,是指一种金属带钩。纵观整个汉语发展史,汉语对外来词的吸收大致可划分为古代外来词和现代外来词两个阶段。古代外来词指鸦片战争以前,由于中国基本处于封闭状态,外来词主要来源于佛教传入地——西域或国内其他少数民族,其吸收高潮在汉唐时期。当时国内经济繁荣,我国与周边兄弟民族和亚欧诸国来往频繁,汉语与西域诸语言的接触广泛,这就使汉语有很多机会吸收外来词。如:葡萄、狮子、枇杷、楼兰等。再有隋唐时代,大量佛经从印度的梵文翻译过来,于是佛教词语大量涌入到汉语词汇中,如Buddha译为“佛”,Nama译为“南无”。 现代外来词指鸦片战争以后,主要吸收以英语为主的现代印欧词汇。这一百多年来,汉语对外来词的吸收经历了一个又一个高潮:一是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社会,随着欧美列强的入侵,欧美各国的科学文化被陆续介绍到中国,同时把大量的外国词汇特别是英语词汇借用到汉语中来。如:赛恩斯(science)、奥

现代汉语常见外来词

现代汉语常见外来词

现代汉语常见外来词 (因外来词中的字母词书写形式特殊,单列为一类,见三、现代汉语常见字母词) A B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W Y Z A 外来词外文原 词 解释其他音译 阿 斯匹林aspirin 乙酰水杨酸,解热 镇痛药 阿司匹 林、阿斯 匹灵、阿 司匹灵、 阿斯必灵 澳Australia 国名

大利亚 奥 斯卡Oscar 美国电影界每年颁 发给在电影编导表 演等方面取得优异 成绩的人们的金像 奖 爱 滋病AID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的缩写; 获得性免疫缺损综 合症 爱兹病、 艾滋病 TOP B 外来词外文原词解释其他音译

芭蕾(舞)ballet 一种起源于 意大利的舞 剧 巴士bus 公共汽车拜拜bye-bye 再见 白兰地brandy 用葡萄等发酵蒸馏制成的酒 百事可乐Pepsi-Cola 一种饮料品 牌 磅pound 重量单位 保龄球bowling 一种室内体育运动项目 奔驰Benz 德国汽车品牌 绷带bandage 包扎患处的纱布带 泵pump 吸排液体的

器械比基尼bikini 泳装 冰淇淋ice-cream 雪糕冰激凌、冰结涟、冰淇凌、冰其淋、冰激淋 布丁pudding 蛋糕、甜点布甸、布饤布什Bush 外国男子名 TOP D 外 来 词 外文原词解释其它音译 打dozen 十二个为一打大、打臣、大臣 代沟generation gap 两代人价值观 念等方面的差 异

道 林纸dowling paper 一种精致的印 刷用纸,用木材 为原料制成 迪 斯科disco 放送流行乐曲 唱片供人跳舞 的夜总会,以后 也专门指一种 流行乐曲以及 和着这种音乐 所跳的舞蹈 的士高 的 确良dacron 涤纶织物 的确凉、涤 确良、达克 纶、大可 纶、涤良、 的良 的 士 taxi 出租车 涤纶terylene 一种合成纤维 特纶、特丽 纶

浅谈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现状与发展

浅谈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现状与发展 摘要:外来词是语言文化接触的必然产物,是不同民族间交流来往的见证,因此,对外来词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了解汉族与其他民族接触交往的历史,了解不同历史阶段文化发展的特征。这是外来词研究对于文化学或者文化语言学的意义。而从语言学上讲,外来词是来自汉语以外的语言的词语,分析汉语对于异质成分的改造吸收过程,有助于更加清楚地认识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 关键词:音译;音意兼译;音译加意译 一、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基本形式 (一)音译 照着外来词的声音对译过来的,一般叫音译词。例如沙发(sofa英) (二)音意兼译 把一个外来词分成两半,一半音译,一半意译。例如浪漫主义(romanticism)(三)音译加意译 这整个词音译之后,外加一个表示义类的汉语语素。例如“卡车”的“卡”是car(英语“货车”)的音译,“车”是后加上去的。 二、外来词的使用与发展 1.音译词的“回潮” 传统上非汉字国家的地理名称、人名直接音译。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语音方面极为不同,纯粹的音译是很少的,英语词只是被汉语中近似的音译过来,大多是专用名词(国名、地名、人名)、单位名称、药名、化学名称及一些日常用语,如伦敦(London)、苏打(soda)、巴士(bus)、派对(party)、高尔夫(golf)、克隆(clone)、帖士(tips)、等等。任何一次外来语引入的高潮期都会吸收大量的音译词,而后在逐渐沉淀的过程中才转化为汉民族乐意接受的意译或音意兼译的形式,这是吸收外来语的规律。然而在音译的大潮之下,出现了一些旧外来语“回潮”的现象。如英语中的microphone最早音译为“麦克风”,后来被意译词“扬声器”所取代。而近几年来,随着娱乐界的日趋活跃,“麦克风”一词重新抬头,频频出现在人们的口头上、大众媒体上。还有维生素→维他命,晚会→派队,公共汽车→巴士,动画→卡通,通行证→派司等等。 音译外来词出现音节语素化,表现为:第一,一些表国名、地名、人名、概念名的音译外来词,其第一个音节经常代表整词意义使用,如菲总统(菲律宾总统)、巴以冲突(巴勒斯坦、以色列冲突)。这部分语素化音节属于非衍生性的,一般不具有构造新词的能力。第二,人们所熟知的一些音译词,有的简化音节后成为语素,由语素化音节代表整词意义参与构词,如由“巴士”的“巴”构造出大巴、中巴、小巴等,由“咖啡”的“咖”构造出热咖、冷咖、苦咖等。有的直接成为语素,如随佛教出入汉语的“魔”、“塔”和近几年才进入汉语的“秀”、“派”。 2.外来词由音译向意译的流变 主要因为译词太长拗口,不符合汉语习惯,如democracy德谟克拉西(民主)、science赛因斯(科学)等,都在使用过程中按汉语习惯的双音节或三音节词所替代。音译加意译是外来词由音译向意译的流变中介。其音译部分即外来语所从出的外语词的译音,例如外来词“芭蕾舞”中的“芭蕾(ballet)”,“啤酒”中的“啤(beer)”,它们与外来词整词意义具有同一性,从而具备了代替整词意义而语素化的条件。当音译部分为双音节时,从整词分化出来后,能代表整词完整表意,所以经常独立成词,而很少再衍生出新词语,如穿“茄克(衫)”、喝“香槟

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词”

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词” 一、唐代的日本学中国与近代的中国学日本 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史上,有着许多有趣味也有意味的事。从大的方面说,有两个时期的情形特别引人注目。一是在中国唐代,一是在近代。 在唐代,是日本贪婪地向中国学习,甚至是在与中国文化接触后,大和民族才首次与文字遭遇,从此才学会了书写。日语的“假名”(字母)不过是汉字的变体。 而在近代,则是中国拼命地向日本学习。别的方面且不论,仅就语言文字方面说,在近代,倒是日本成了汉语的输出国。日本“汉语”,冲击着东亚各国的语言系统,当然也大量进入中国的汉语中,成为中国人日常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先生学生与学生先生 从时序上说,中国接触西方文化远比日本早。早在7世纪的时候,就有基督教僧侣来中国传教。此后,13世纪的马可·波罗,16世纪的利玛窦,是广为人知的西方文化在古代的使者。在利玛窦的时候,西方汉译的工作已开始。徐光启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这是人所共知的。1870年,新教传教士莫里逊来到中国。他把《新约》译成汉语,全版《新约》于1814年出版。更重要的是,他还编了一本汉英词典,词典第一卷于1817年印行,整部词典四开本,共六卷,4595页,于1823年出齐。1898年秋,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梁启超,潜入日本军舰大岛号,亡命东瀛。这个时候,大量的西方名词、术语已进入日语中,被称作“政治小说”的《佳人之奇遇》和《经国美谈》中,自然也不乏这类译语。他很轻易地就把诸如民主、科学、政治、经济、自由、法律、哲学、美学一类词汇介绍给了中国读者。梁启超向国内译介日本政治小说的同时,也就开始了雷颐先生《“黄金十年”》一文中所说的近代中日关系史上的“黄金十年”,举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向日本学习的热潮。已被译成日文的西方著作,也在这时期被转译成汉语,甚至日本的中级教科书都被翻译过来,用作教材。 这也就意味着,日语“外来语”被引进中国,是在一种不得已的情形下开始的。 三、求真求易与一手二手 本来,洋务运动是要向西方学习,懂得西方,翻译西方著作便显得很必要。但一转向以日本为师,人们学习西文的势头也就顿减。向日本学习,无非是希望通过学习日本间接地学习西方。那时朝野普遍认为,这样做可以收事半功倍之效。但对这股向日本学习的热潮,中国近代第一译家严复却持坚决的反对态度。在发表于《外交报》上的《与(外交报)主人书》中,他写道: 吾闻学术之事,必求之初地而后得其真,自奋耳目心思之力,以得之于两间之见象者,上之上者也。其次则乞灵于简策之所流传,师友之所授业。然是二者,必资之其本用之文字无疑也。最下乃求之翻译,其隔尘弥多,其去真滋远。今夫科学术艺,吾国之所尝译者,至寥寥已。即日本之所勤苦而仅得者,亦非其所故有,此不必为吾邻讳也。彼之去故就新,为时仅三十年耳。今求泰西二三千年孳乳演迤之学术,于三十年勤苦仅得之日本,虽其盛有译著,其名义可决其未安也,其考订可卜其未密也。乃徒以近我之故,沛然率天下学者群而趋之,世有无志而不好学如此者乎?侏儒问径天高于修人,以其愈己而遂信之。分之所为,何以异此。 严复强调要深切了解西方思想学术,须直接读原著。借助翻译已是万不得已,借助翻译的翻译,就隔尘更多,去真更远他认为日本对西方概念的翻译,多不准确,因此也不能无条件地借用。例如,他反对“经济”这个日本译语,而代之以“计学”,并在《原富》卷首的“译事例言”中说明了理由:“计学,西名叶科诺密,本希腊语。叶科,此言家。诺密,为聂摩之转,此言治。言计,则其义始于治家。引而申之,为凡料量经纪撙节出纳之事,扩而充之,为邦国天下生食为用之经。盖其训之所苞至众,放日本译之以经济,中国译之以理财。顾求必吻合,则经济既嫌太廓,而理财又为过惬,自我作故,乃以计学当之。” 他认为“经济”一语,原意比西文“economy”宽泛,因此不宜作译语。再例如,他拒绝借用日文译语“社会”,而坚持把西文的“society”译作“群”,将“社会学”译作“群学”。此外,“capital”日译“资本”,严译“母财”;“evolution”日译“进化” ,严译“天演”;“philosophy”日译“哲学”,严译“理学”;“metaphysics”日译“形而上学”,严译“玄学”……

现代汉语中外来词的特点分析

现代汉语中外来词的特点分析 [摘要] 外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占有10 %以上的比例,成为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四个部分分析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词:外来词的现状、外来词特点分析、外来词的发展趋势,对待外来词的态度。外来词的特点从音译借词和意译借词来分析。 [关键词] 外来词,特点,音译,意译 信息时代交流频繁,各种语言相互影响,任何一种语言都会吸收一些新鲜的词汇。汉语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也表现出一些新特点,其中也包括外来词汇。但这些外来词汇都有些什么特点,体现了什么发展趋势,在将来会出现什么变化都是本文讨论的内容。 一、现代汉语中外来词的现状 外来词在现代汉语中占有10 %以上的比例。据统计,总数有近万个,仅音译词就有 20XX 多个,主要分布在政治、经济、科技、商业、体育、通俗流行文化等方面。比如说,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外来词,肯德基(kentackey)、可口可乐(CokaCola)、雪碧(sprite)、麦当劳(McDonaild’s)、汉堡(ham-burger)等。与经济、科技、教育、思想等方面有关的外来词,克隆(clome)、黑客(hack)、MBA(工商管理硕士)、雅痞(Yuppies)等。这些词分别来自于梵文、拉丁文、希腊语、意大利语、日语、俄语、英语、法语、德语等。还有比如从俄语中吸收来的布尔什维克、苏维埃,从法语中吸收来的蒙太奇,从英语来的巴士、芭蕾、汉堡等。但数量最多的当属英语[1]。可以说,进入汉语的外来词在数量和使用范围上都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 二、外来词的特点分析 外来词大体上可以分为:音译借词和意译借词。 音译字是用音近的汉字去记录外语的音,因此音译字往往只是记音的符号,而与该字原有的意义并无关联,如taxi 用汉字“的”和“士”来记录,这两个汉字只代表发音,与其原来的意义无关[2]。进入20 世纪,随着大量外来语的涌入,音译字也出现新的特点。 比如说,以某一个字组为原型范式,仿造出一系列字组,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新词被赋予了“类”的概念意义。如比照“酒吧”,类推出了“茶吧”、“氧吧”、“书吧”、“网吧”等一系列字组,“吧”也从无意义音节具有了“类”的概念意义,即“有特定功能或设施的休闲场所”。

浅谈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发展与现状

浅谈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发展与现状 摘要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更是沟通的工具。民族之间只要有接触,就会有语 言交流和沟通。而这些接触会在文化交流与融合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外来词就是这些烙印的标志。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从外民族语言文化借来的外来词正越来越多地融入到汉语的大家庭里,使用率、传播率正越来越高。不断融入的外来词语,使我们的现代汉语变成了更加丰富和生动的语言,它对我们的语言生活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本文对现代汉语中外来词的发展与现状, 作出一定程度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现代汉语外来词发展现状研究 一、外来词概况 现代汉语外来词是“汉语民族”跟其他“非汉语民族”的语言、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和碰撞的产物,它是随着交际中语言的渗透和交融而产生的。由于国际社会间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使得外来词在本民族语言中的渗透越来越广泛。现代汉语外来词说白了就是“汉语民族”语言系统对外民族语言系统某些词语的吸收和利用。外来词作为异质文化的载体进入汉语语言系统中时, 既使汉语语言系统增加了新的元素, 也对本民族文化产生了一定影响, 包括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这种影响深深地植根在我们的汉语语言系统中。 对于外来词,还有不同的名称,有人称之为“译词”、“译语”,有人称之为“外国语”、“外来语”,还有人把它叫做“借词”等等。关于其外延与涵,传统上的看法是,

外来词是指是一种从其他语言中吸收词语的语言。人们一直在争论着外来词的定义,直到现在,对于这个问题,仍然存在一些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它就是“音译词”,根据外语发音而翻译过来的词语。还有一种观点指出,它除了“音译词”还包括“意译词”,尽管意译过来的词语是经过了一定汉化过程而得来的词语。外来词有广义和狭之分,广义上讲,外来词应该包括“意译词”和“音译词”,承认这一点,对于汉化和发展变化过程的理解是是很有帮助的。 二、外来词进入汉语的原因 外来词进入汉语的原因很多,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类社会一直在不断地进步,生产力水平也一日高过一日,人类的认知水平越来越高,对自然界进行改造的能力越来越强,人们发现了大量的新事物、新情况,解决问题的方法乃至发明创造也随之增多了,新生事物在互相交流接触的情况下,逐渐融入到汉语中去。例如:由intemet得来的“因特网”、由E—mail得来的“电子”、由WindowsXP、Windows7得来的“电脑操作系统”等等。 其次,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立于其他国家存在和发展。只有通过相互交流和相互沟通,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语言作为沟通工具,是国家独特智慧的结晶,它带有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习俗和传统以

英语中的汉语外来词大全

英语中的汉语外来词大全 众所周知,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中国与外界的接触、特别是近30年来的改革开放,汉语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主要是英语),最常见的词汇包括迪斯科(disco),沙发(sofa),芭蕾 (ballet),基因(gene),克隆(clone),高尔夫球 (golf),巴士(bus),博客(blog)等,不胜枚举。俗话说,来而不往非君子,那么英语是否也吸收了来自于汉语的词汇呢?答案是肯定的。不过,在数量上并不那么突出。现根据网上搜索结果整理如下,如有遗漏之处,请读者自行添加。 以英语字母为序 1.banzai 来自“万岁”的日语发音 2.Beijing 北京 3.Bok choy来自“白菜”,比pe-tsai常用,后者已淘汰 4.Bonsai来自于“盆栽”的日语发音) 5.Canton 广东 6.chai 来自于“茶” 7.Changshan“长衫”,男子用 8.Cheongsam “旗袍”,来自于“长衫” 9.chi 或 qi 气(功) 10.chin chin (toast) ,你好、再见、举杯祝酒,干杯 11.China 或china“中国”或“瓷器” 12.china ware 瓷器 13.Ching,Qing 清(朝) 14.chop chop 来自于“快”广东话发音(kap) 15.chopsticks 筷子 16.Chop-suey 来自“杂碎” 17.Chow mein 来自“炒面” 18.chow 或 chow chow“狗”广东话发音 19.chow (food) 炒饭,食品

20.Chung-Kuo 中国,已不常用 21.Confucius来自“孔子” 22.coolie(koolie))来自“苦力” 23.Cumshaw赏钱,来自“感谢” 24.dazibao 或 big character newspaper 大字报 25.Dim sum 来自“点心”,现广泛用作“小吃”,“早点” 26.Dingho来自“顶好”,虽然此词被收入部分辞书,但一般美国人似乎不懂 这个词的意思 27.dojo 道场 (武术训练场),日语发音 28.egg foo young 蛋芙蓉 29.Feng shui 来自“风水” 30.futon 沙发床,来自于日语汉字“布团”的发音 31.gaijin 外国人,来自于日语汉字“外人”的发音 32.geisha 艺伎日语汉字“艺伎”的发音 33.ginkgo银杏,可能来自于“银杏”日语发音ginkyo ,但在写作时出现错误 而将错就错了 34.Ginseng来自“人参” 35.Gung ho或gung-ho(热情高涨)。这个词在英语里用的很多,并有电影电 视节目,乐队取此名的。举例:At first everyone is gung-ho about this idea. But now no-body even talks about it.(刚开始大家对这个想法都抱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而现在谁也不提它了)。对于这个词的来源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从“干活”这个词派生而来,也有人认为是从公共合作社的缩写“公合”而来,还有人认为是从“更好”这个词转化来的。笔者倾向于此词派生于“干活”的说法。 36.gwailo 鬼佬,广东话 37.Han 汉族 38.Hanoi 河内(越南城市) 39.hanzi 汉字

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发展与现状讲解学习

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发 展与现状

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发展与现状 摘要 现代汉语外来词词汇是在继承古代汉语的外来词汇的基础上又不断吸收新的外来词丰富发展起来的。汉民族在其他民族各方面交往中,各民族语言往往相互影响和渗透,就产生了外来词。本文分为五部分。 第一章现代汉语外来词概况,讲到了外来词的含义以及外来词的性质和功能。第二部分,分别讲述了现代汉语外来词中的音译式外来词、意译式外来词和借形式外来词的基本形式。 第三章“外来词的规范”部分,简要地说明了外来词规范的问题和规范的原则。 第四章诉述了现代汉语外来词发展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第五部分“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现状”说到了现代汉语外来词发展中的新动向,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现代汉语外来词的泛滥。 关键词:现代汉语外来词发展规范现状 目录 摘要... II 引言 (2) 第一章现代汉语外来词概况 (3) 1.1外来词的含义 (3) 1.2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基本形式 (3) 1.2.1音译式外来词 (3)

1.2.2意译式外来词 (3) 1.2.3借形式外来词 (4) 第二章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特点 (5) 2.1现代汉语外来词的主要特点 (5) 2.2外来词的发展特点 (5) 第三章现代汉语外来词存在的问题 (7) 第四章外来词的规范 (8) 4.1外来词规范的问题 (8) 4.2外来词规范的方法 (8) 第五章外来词的发展 (10) 5.1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发展趋势 (10) 5.2现代汉语外来词的新动向—字母词 (10)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引言 今日之世界被称为“地球村”,尤其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相互影响日益加深,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从大文化的视野来看,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任何时期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汉语必然要受这种国际化潮流的驱动,其表征便是其外来词的日益丰富多彩。语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外来词更能体现生活的新变化。所以,外来词的大量涌入恰好说明了我们与世界各国交流的密切以及人们

浅谈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

浅析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 要强 摘要:近年来,英语外来词在汉语中大量出现,并产生一些新的现像如字母词异军突起、音译词回潮,这对汉语产生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本文综述了英语外来词的来源形式和发展变化,尤其随着近些年来网络涌入人们的生活以及国际一体化的进程,英语外来词在内容上也不断更新。本文在分析了英语外来词带给汉语发展的利与弊之后,提出我们应该对英语外来词进行合理地运用和规范,使它能够起到促进汉语发展的观点。 关键词:英语外来词;发展;递增;影响;规范 中图分类号:H313.5 Analysis of Chinese loan words in English Yao qiang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English loan words in Chinese in the appearance of large numbers and produce a number of new words are like the letters such as the emergence, resurgence of the word who, which the Chinese have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implications. In this paper, the source of loan words in English form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particularly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network into people's lives as well as the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 process, English loan words in content is also constantly updat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English loan words in Chines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s and cons, the proposed outside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should be a reasonable use of words and norms, so that it can play a role in the promotion of Chinese development. Keywords: English loan words; Development; Incremental; Influence; Norms 引言 所谓“外来词”指的是一种语言从另一种语言中吸收进来的词语。外来词是世界各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的必然产物。语言大师萨丕尔曾经说

《20世纪以来汉语中的外来词浅析》

《20世纪以来汉语中的外来词浅析》 《20世纪以来汉语中的外来词浅析》摘要上世纪初始,兴起了外来词的研究热潮,在外来词的界定、来源等方面建树颇多。汉语外来词主要来源于英语、日语、韩语、俄语等,源自少数民族语言是一种特殊现象当然也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的一个方向。在多次的学术探讨中,学者们对于如何对外来词分类,分为几类至今没有统一口径,所以最深入人心的分类方向还是外来词的译介方式。所以,本篇文章在综合学对界外来词来源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再根据外来词的分类分别展开研究与探讨,尤其注重于字母词的分析。主要是为了对汉语外来词形成新的认识,便于生活应用。 关键词:外来词;现代汉语;语言接触;汉语影响第一章外来词研究概述第一节外来词的内涵及类型一、汉语外来词的内涵一直以来,学界对外来词的内涵问题,并没有一致权威的认定。其实,关于这个问题的分歧主要在于是否应该明确区分“外来词”、“外来语”、“借词”这三者之间的概念。通过对学术界各位老师研究成果的学习,我也根据实际情况获得一些想法,以下就是我对外来词的一点拙见。 我认为,三种概念是可以统称的,也就是说外来词既可以称为外来语,又可以称为“借词”,是为了满足表达的需要,语音和形式都借鉴外民族语言从而表示一种新意义的词

汇。其中,“外来词”这一名称最为普遍,也得到了学界大部分学者的认可,比如说:郑奠、高子荣等。我国当代语言学家史有为先生也认为,外来词与外来语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共称的。包括最早叫“外来语”的是第一本现代汉语外来词词典。另外,岑麒祥先生使用的是“外来词”这一名称。由此可见,将“外来词”又称为“外来语”这一观点得到了部分学者的认可,我也十分赞同这种观点。最后,关于“借词”,有人提出了和史有为先生不同的想法。就比如说,黄、廖版本的《现代汉语》将借词作为外来词的一种别称;也有人支持将借词与外来词明确区分开来,持这种观点的有高名凯、刘正埮两位,他们认为借词只是临时借形的。通过分析就可以可以看出,主要的分歧在于借词的定义,高、刘两位生认为“借词”就是在学习外语以后将外语临时借用在我们生活中,只是拿来用用罢了。例如,在生活中我们给予别人肯定回答经常不说“是”,而是说“OK”,“OK”就是“借词”。我认为,他们二人只是从字面意思理解了借词,也不能说毫无道理,具体还有待我们学界进一步讨论。 综上所述,虽然一直以来对外来词内涵问题的研究都存在较大分歧,但是,根据学界各位的研究成果,可以下这样一个断言:赞同史有为先生的观点的学者是占很大比重的。在这里,我也借用史有为先生对外来词的定义,即“外来词是指在词义源自外族语中某词的前提下,语音形式上全

汉语外来词热词

汉语外来词热词目录来源方法实例引言当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文化相互接触时,他们所固有的语言也皆不可避免地相互影响。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曾经这样说过,“语言,象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交际的需要使说一种语言的人和说临近语言的或文化占优势的语言的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接触。”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各种形式的接触,都必然会引起语言的接触。语言接触是一种很常见的社会现象,而语言接触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外来词的产生。 外来词(1oanword),也叫借词(borrowing),是指从别的语言吸收来的词语。为了满足社会生活和发展词汇的需要,任何民族都必须向其他民族借用一定的词语来丰富自己的语言。“一个民族语言借用,吸收另一个民族的词语是语言的普遍现象,自古有之,各个民族皆有之。”英语之所以号称世界上词汇最丰富的语言,是因为英语吸收外来语的能力特别强,据统计,英语中有70%以上的词汇来自其他语言,本民族的词汇还不到30%。日语的借词在总词汇量中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仅从汉语借的词就占总量的40%。自魏晋六朝以后,汉字被用作日语的书写工具,汉语的词也就大量地涌进日语。这些词在日语中还保留着汉语词古代的读音。现代日语更是从西方语言,尤其是英语中大量吸收外来词。据日本国语研究所统计,日语字典里每lO个词中至少有1个是外来词,一个普通日本人的语汇中至少有30%是外来词。 汉语自古就和其他民族有来往,当然也从其他民族语言中吸收了不少外来词。小知识:汉语的借词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但大规模的借词主要有三次。 第一次借词高峰是在汉唐时期(公元前2o6一公元907)。特别是汉唐盛世即社会生产力最发达的两个时期,科学文化兴盛,国内政局稳定。其间有两个重要事件,导致了大量外来词的产生。一件是张骞出使西域,另一件是佛教的广泛传播。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大量的外来词被吸收到汉语的词汇中,其中有很多词语已经纳入了全民族的公用词汇中,看不出外来语的痕迹了。例如:琉璃,琵琶,唢呐,苜蓿,石榴,苹果,橄榄,胡椒,茉莉,葡萄,菠菜等等。佛教广泛传播而引入的外来词数量众多,有很多只能在佛经中才看见,有些已经成为汉语的基本词汇,例如:佛,菩萨,罗汉,观音,阎罗,地狱,和尚,因缘,境界,觉悟,心心相印,打成一片,不可思议等。这些与汉语固有词早已打成一片,真是不可思议! 汉语历史上的第二次借词高峰是在经历了封建社会的长期停滞以后,从晚清到五四运动的近百年时间。这一次大规模的借词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社会原因。一是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二是一批接受西方启蒙思想教育的有识之士开始把目光投向海外。在同西方文化的广泛接触中,西方国家的新思想、新事物被引入中国,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外来词。这批外来词范围较广,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学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 在政治经济方面的词如:德谟克里西(民主,英语democracy),苏维埃(工农兵代表大会,俄语CoBer),沙文主义(狭隘的民主主义,法语chauvinisme),苦迭打(政变,法语coup d’etat),柏里玺天德(总统,英语president),布尔乔亚(资产阶级,法语bourgeois),普罗列塔利亚(无产阶级,法语proletariat),等等。 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词如:赛因斯(科学,英语science),声纳(水下声波定位装置,英语sonar),卡路里(热量单位,英语calory),马达(发动机,英语motor),德律风(电话,英语telephone),康拜因(联合收割机,俄语KOM6a,C~H),水门汀,士敏土(水泥,英语cement)等等。文体艺术方面如:幽默(诙谐,英语humor),吉他(六弦琴,英语gmtar),探戈(一种舞蹈,英语tango),马拉松(42.195公里长跑赛,英语m啪thon),扑克胜(拳击,英语boxing)等等。日常生活方面的词如:咖啡(一种饮料,英语coffee),三明治(一种夹心面包,英语sandwich),白兰地(一种酒,英语brandy),等等。这一时期的外来词中音译词较多,特别是政治方面的词,很多都被后来的意译词所替代。如:柏里玺天德一总统,德谟克里西一民主,布尔乔亚一资产阶级,普罗列塔利亚一无产阶级等。但在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很多词都被保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