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简述腰硬联合阻滞麻醉

简述腰硬联合阻滞麻醉

简述腰硬联合阻滞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CSEA)将脊麻(SA)与硬膜外麻醉(EA)融为一体的麻醉方法,发挥了脊麻起效迅速、效果确切、局麻药用量小及硬膜外麻醉的可连续性、便于控制平面和作术后止痛的优点,已成功地应用于下腹部以下几乎所有手术麻醉及分娩镇痛.但与任何椎管内麻醉一样,CSEA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脊麻和硬膜外麻醉的缺点.

标签:腰-硬联合麻醉特点不良反应风险并发症操作规范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Combined spinal anesthesia,CSEA)是利用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特点,使麻醉效果得到改善,使操作技术水平增加,并发症相对增多。所有的麻醉技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两种麻醉技术的联合应用为麻醉管理增加了复杂性、困难性和风险性;传统上以麻醉有无出现并发症作为判定麻醉效果的标准,CSEA 时并发症也时有发生,麻醉风险必定存在。随着穿刺技术“针内针”法的出现,已成为各种下腹部和下肢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如果不考虑神经并发症,CSEA 是比较安全的,致命的严重并发症毕竟极少发生,由于引起神经并发症的多因素,麻醉医师仍有后顾之忧,有义务为病人及其家属解释麻醉的优缺点,选择最适合病人的麻醉方法。

一、CSEA的优点(一)腰麻的特点:腰骶神经阻滞充分;运动神经阻滞完全;局麻药用量小。上界阻滞平面不易控制;长时间手术难以满足;低血压发生率较高;不能进行术后镇痛。(二)硬膜外麻醉的特点:镇痛肌松良好;能满足长时间手术;低血压程度轻;用于术后镇痛。需用较大剂量局麻药;有一定的阻滞不全发生率;常需用辅助药。(三)CSEA发扬两者的优点和长处,弥补两者的缺点和不足。其起效迅速;效果确切;麻醉时间不受限制;局麻药用量小;局麻药中毒的发生率低;术后硬膜外镇痛;真正的腰麻“不接触”技术。

二、麻醉风险与并发症(一)腰麻或硬膜外阻滞失败腰麻的失败率为2~5%,其原因:①腰麻穿刺针过长或过短;②注入硬膜外腔的生理盐水误为脑脊液;③腰麻穿刺针尖硬度未能穿透硬脊膜;④脑脊液回流困难;⑤穿刺针损伤神经根;

⑥穿刺技术不熟练,判断不准确。硬膜外阻滞的失败率低于腰麻,但比单纯硬膜外阻滞的失败率高。其原因:①硬膜外导管置管困难,CSEA时一般在腰麻后3-4min 完成硬膜外腔置管,否则可出现单侧阻滞、腰麻平面不够或过高;②硬膜外导管误入血管。当判断腰麻或硬膜外阻滞失败,根据情况进行处理,或改用其它麻醉方法。(二)阻滞平面异常广泛CSEA的阻滞范围较一般腰麻或硬膜外阻滞范围广,其原因:①硬膜外腔局麻药经硬脊膜破损处渗入蛛网膜下腔;②硬膜外腔压力变化,负压消失,促使脑脊液中局麻药扩散;③硬膜外腔注入局麻药液,容积增大,挤压硬脊膜,使腰骶部蛛网膜下腔压力增加,促使局麻药向头端扩散,阻滞平面可增加3~4个节段;④脑脊液从硬脊膜针孔溢出,使硬膜外腔的局麻药稀释,容量增加和阻滞平面升高;⑤局麻药在蛛网膜下腔因体位改变而向上扩散;⑥为补救腰麻平面不足,经硬膜外导管盲目注入局麻药。因此,CSEA 期间要加强麻醉管理,合理应用局麻药,密切生命体征监测,必要时加快血容量

补充和适当应用升压药物。(三)全脊麻硬膜外导管误入蛛网膜下腔是引起全脊麻的主要原因,其可能途径:①硬膜外导管经腰麻穿刺孔误入蛛网膜下腔;②腰麻后将硬膜外穿刺针适当旋转后置管,以偏离硬膜外穿刺点,硬膜外腔镜检查发现旋转者硬脊膜损伤发生率由一般的3%升17%;③使用顶端封闭的硬膜外导管,可能仅导管未端或一个侧孔进入蛛网膜下腔,回抽试验无脑脊液,注药后出现全脊麻。因此,硬膜外腔注药时要坚持试注试验剂量和分次注药的方法,密切监测麻醉平面动态和仔细观测生命体征和血流动力学变化,一旦发生全脊麻要立即进行救治。(四)循环呼吸系统并发症主要与麻醉平面过高有关。蛛网膜下腔注入局麻药后,阻滞平面出现较快和过高时,交感神经广泛阻滞,病人心血管功能难以代偿,则出现严重低血压,当腰麻平面过高,尤其是肋间肌和膈肌出现麻痹时病人出现严重的呼吸抑制甚或呼吸停止。这种情况多数发生在腰麻作用开始后,而硬膜外置管困难时,阻滞平面已经升高,但麻醉医师没有及时发现所致。对老年人、身体状况不佳或有相对血容量不足者后果更为严重。在CSEA操作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输液,注意生命体征监测,合理应用局麻药剂量,及时调控腰麻平面,若硬膜外置管困难,应及时拔除联合穿刺针。(五)脑膜CSEA后脑膜炎极少,发生率为1/20000,分为细菌性和无菌性两类,细菌性脑膜炎由于皮肤消毒不彻底,细菌经过血流或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无菌性脑膜炎是由于消毒液、粉末、金属屑,如腰穿针套入硬膜外穿刺针内接触摩擦使金属颗粒脱落,为一种自限性疾病。通常在麻醉后24 小时出现症状,表现发热、头痛、颈项强直、克氏征阳性等。

腰麻-硬脊膜外联合阻滞操作规范1、病人体位同腰麻2、穿刺点L2-3或L3-4。3、穿刺方法无菌操作要求同腰麻或硬膜外阻滞。硬膜外穿刺成功后,以硬膜外穿刺针为引导,于其针内插入25G腰穿针,穿过硬膜外穿刺针口,刺破蛛网膜,退出针芯,见脑脊液自针内流出。随机注入腰麻用局麻药2-3ml,退出腰穿针,经硬膜外穿刺针置入硬膜外导管(通过针口3cm),退出硬膜外穿刺针,穿刺点覆盖消毒纱布,固定导管。帮助病人翻身仰卧后,测腰麻阻滞平面。经硬膜外导管注入局麻药3-5ml,5分钟后无阻滞平面过高征象,即可开始手术。术中根据需要,经硬膜外导管注入适量局麻药,维持麻醉。4、由于轻或重比重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后,尚需要一段时间进行硬膜外操作,势必使肢体一侧阻滞显著另一侧较之差而影响整个阻滞效果。故多主张联合阻滞时的腰麻用等比重局麻药。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护理配合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护理配合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是一种应用范围广泛的麻醉方式,应用于手术、分娩、疼痛 等多种情况。与其他麻醉方式相比,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有操作简单、镇痛效果显著、风险少等优点,但这种麻醉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在应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时,需要护士与医生紧密配合,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 前期准备 在实施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身体状况、既 往病史等,以便发现患者的禁忌症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在病情评估时,需要重点了解患者是否有头晕、呕吐、休克等情况,以及是否存在药物过敏等情况。 在进行手术前,需要对麻醉用品进行检查,包括药品、注射器、针头等,确保 无损伤、无过期等情况。在手术时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等指标,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实施操作 在进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时,需要护士督促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在随时监测 患者的状态。在麻醉师进行穿刺时,需要协助患者保持稳定,以防止不必要的移动,增加麻醉师的操作难度。在注射麻醉药物时,需要注意剂量、速度和注射方式等,以免出现过量,影响患者的生命体征。在注射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包括神经阻滞的程度、血压和心率等指标的变化。 在手术中,需要随时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患者的生 命安全。在手术结束后,需要移除针头、观察患者的情况,如有需要,应及时提供适当的护理,防止并发症。 注意事项 1.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在注药前需要进行漏气检查,以确保腰椎硬膜和腰 椎间隙的位置,并在注药前测量血压和心率等指标; 2.在注药前应有足够的体位变换等床旁护理; 3.在注药前应向患者解释麻醉方式,确保患者理解并同意; 4.在注药后应细心观察患者的情况,避免患者过早改变体位或下地; 5.在出现神经阻滞不足或过度时,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6.确保手术过程中的配合协同,配合医生维持患者的稳定。

腰硬联合麻醉实施方法、注意事项及风险并发症

腰硬联合麻醉实施方法、注意事项 及风险并发症 蛛网膜下间隙和硬膜外间隙联合阻滞简称腰硬联合麻醉。腰硬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CSEA)是脊麻与硬膜外麻醉融为一体的麻醉方法,优先用脊麻方法的优点是起效快、阻滞作用完全、肌松满意,应用硬膜外阻滞后阻滞时间不受限制并可行术后镇痛,同时减少局麻药的用药量和不良反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CSEA已广泛应用于下腹部及下肢手术麻醉及镇痛,尤其是剖宫产手术。但CSEA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脊麻和硬膜外麻醉的缺点。 一、实施方法 (一)穿刺针 常用的为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联合阻滞套管针,其硬膜外穿刺针为17G,距其头端1~2cm处有一侧孔,蛛网膜下腔穿刺针可由此通过。蛛网膜下腔穿刺针为25~27G的笔尖式穿刺针(图-1)。 图-1 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联合阻滞套管针 (二)穿刺方法 穿刺间隙为L2~3或L3~4。先用硬膜外穿刺针行硬膜外腔穿刺

后,再经硬膜外穿刺针置入25或26G的蛛网膜下腔穿刺针,穿破硬膜时有轻轻的突破感,拔出针芯后有脑脊液缓慢流出。蛛网膜下腔穿刺针的侧孔一般朝向患者头端,有利于脑脊液的流出。在蛛网膜下腔内注入局麻药后,拔出蛛网膜下腔的穿刺针。然后置入硬膜外导管,留置导管3~4cm,退针、固定导管。患者平卧测试和调整阻滞平面,同时注意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低血压和心动过缓者应及时处理。待蛛网膜下腔阻滞作用开始消退,如手术需要,经硬膜外导管注入局麻药行硬膜外阻滞。 (三)用药方法 由于蛛网膜下间隙阻滞作用开始消退时,开始硬膜外间隙注药。因此,无法观察硬膜外试验剂量及其效应,一般采用分次注药方法或持续注药方法(4~6ml/h)。同时严密观察是否有全脊麻的征象,及局麻药毒性反应。联合穿刺时,硬膜外导管可能误入蛛网膜下腔,通常有脑脊液从导管内流出。因此每次硬膜外腔注药时,须回抽无脑脊液后再注药。并且蛛网膜下间隙与硬膜外间隙的局麻药用药剂量均较小,阻滞平面容易扩散,可能有一部分局麻药经硬膜孔渗入蛛网膜下腔,以及硬膜外间隙的压力改变后,局麻药易在蛛网膜下间隙扩散。 二、注意事项 包括:①硬膜外导管可能会误入蛛网膜下间隙,有脑脊液从导管内流出。因此每次硬膜外间隙注药时,须回抽无脑脊液后再注药。②蛛网膜下间隙与硬膜外间隙的局麻药用药剂量均较小,但阻滞平面容

腰硬联合麻醉操作技术规范简化

腰硬联合麻醉技术操作规范(简记版) 腰硬联合麻醉是将蛛网膜下腔阻滞和硬膜外麻醉联合使用的一种麻醉方式。其适应征同腰麻,禁忌证、穿刺时的体位、穿刺点的定位均同腰麻。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下腹部、盆腔、肛门会阴部及下肢手术。 2.禁忌证:休克、血容量不足、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恶液质、严重高血 压、高颅压、脑膜炎、脊柱畸型、穿刺部位感染、凝血机制障碍和不合作者应视为绝对禁忌症。老年及高龄、高血压、心脏病应视为相对禁忌症。 二麻醉前准备 腰麻的术前准备务必同插管全麻一样引起足够的重视。 1.适宜的术前用药; 2.与插管全麻一样必须准备有效的、完备的气道管理用具; 3.麻醉机功能正常,可随时进行面罩加压辅助呼吸; 4.吸引器正常可用。 三操作流程 1.体位:同蛛网膜下腔阻滞。 2.穿刺点:同蛛网膜下腔阻滞。 3.皮肤消毒:消毒范围上至肩胛下角,下至尾椎,两侧至腋后线。 4.穿刺方法:穿刺前应仔细检查联合穿刺针及硬膜外导管是否通畅完整和匹配。 1)硬膜外穿刺同硬膜外穿刺操作; 2)蛛网膜下腔穿刺:确认硬膜外穿刺针成功进入硬膜外腔后,用腰穿针从硬膜外穿 刺针内进入,当针尖突破硬膜后有明显的阻力消失感,表示针入蛛网膜下腔,抽去针芯见清澈脑脊液流出,然后将配制好的局麻药液缓慢注入,注意事项同腰麻。 3)当腰麻注药成功后,退出腰穿针,再从硬膜外穿刺针内置入硬膜外导管,方法及 注意事项同硬膜外穿刺操作。 四联合用药要点

在麻醉开始的1~2小时内,腰麻的效果即可满足手术的要求,可不必使用硬膜外麻醉,手术开始前应认真检测麻醉平面,若腰麻平面不足时可追加硬外用药,以弥补腰麻作用不足,保证充分的麻醉平面。或当腰麻作用快消退将不能满足手术要求时再经硬膜外导管注入局麻药物,以发挥硬膜外麻醉的效应。 五监测 麻醉期间应加强对患者意识、循环及呼吸的观察,手术结束后,麻醉平面应退至T6以下才能送回病房。椎管内麻醉可选择初级或中级监测项目: 1初级监测,7项以内:BP、EKG、HR、RR、SPO2,每小时出入量; 2中级监测,13项以内:BP、EKG、HR、RR、SPO2、PETCO2、T、FiO2,每小时出入量。 六意外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见硬外麻和腰麻的操作规范。 第一稿:2010年12月7号 修订稿:2014年2月12号 再修订:2015年10月20号

腰硬联合麻醉的注意事项,你知道几点?

腰硬联合麻醉的注意事项,你知道几点? 联合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麻醉,也简称腰硬联合神经阻滞或腰硬联合麻醉,是将蛛网膜下腔阻滞与硬膜外腔阻滞联合使用的麻醉技术。相比单纯的椎管内麻醉,腰硬联合麻醉既具有脊麻起效快、效果确切、局麻药用量小的优点,又有硬 膜外腔阻滞可连续性、便于控制平面和可用作术后镇痛的优点。主要用于下腹部 及下肢手术的麻醉与镇痛,尤其是产科麻醉与镇痛。 腰硬联合麻醉的注意事项 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常用的麻醉方式,虽然其与其他麻醉方式相比拥有较高 的安全性,但仍需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手术的顺利进行。以下 是腰硬联合麻醉的注意事项。 患者的适用性评估在决定是否使用腰硬联合麻醉之前,需要进行适用性评估,以判断患者是否适合该麻醉方式。具体来说,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记录其身体状况和病史,同时需要对患者进行麻醉与手术前的相关检查如血 常规、血生化及出凝血时间等。了解病员有无麻醉的禁忌包括精神病、严重的低 血容量、止血功能异常、穿刺部位感染及神经系统疾病等,还应关注病员有无局 麻药过敏史。穿刺部位及药物注射在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时,麻醉医生需要注意 穿刺的部位和穿刺的深度及方向,避免损伤脊髓或周围的神经组织。展开来说就 是需要选择合适的穿刺点,一般成人穿刺点应选择不高于L2-3,小儿应选择在 L4-5。注射药物时根据手术需要的麻醉平面选择向上或者向下推药,推药的速度 宜缓慢一些。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执行严格的无菌原则,所有的物品在使用前必 须进行检查,避免污染或交叉感染。术前准备患者在接受腰硬联合麻醉前,需 要进行一系列的术前准备,包括需要在麻醉前6-8小时内禁食、禁饮2小时。术 中协作和管控在手术操作过程中,需要进行严密的监测和管控,以确保患者麻 醉的效果、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这就包括:如果脊髓麻醉平面能 满足整个手术要求,则术中硬膜外腔不需要给药,或仅作为术后镇痛。硬膜外导 管可能会误入蛛网膜下腔,此时可能有脑脊液经导管流出。因此启用硬膜外阻滞

简述腰硬联合阻滞麻醉

简述腰硬联合阻滞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CSEA)将脊麻(SA)与硬膜外麻醉(EA)融为一体的麻醉方法,发挥了脊麻起效迅速、效果确切、局麻药用量小及硬膜外麻醉的可连续性、便于控制平面和作术后止痛的优点,已成功地应用于下腹部以下几乎所有手术麻醉及分娩镇痛.但与任何椎管内麻醉一样,CSEA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脊麻和硬膜外麻醉的缺点. 标签:腰-硬联合麻醉特点不良反应风险并发症操作规范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Combined spinal anesthesia,CSEA)是利用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特点,使麻醉效果得到改善,使操作技术水平增加,并发症相对增多。所有的麻醉技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两种麻醉技术的联合应用为麻醉管理增加了复杂性、困难性和风险性;传统上以麻醉有无出现并发症作为判定麻醉效果的标准,CSEA 时并发症也时有发生,麻醉风险必定存在。随着穿刺技术“针内针”法的出现,已成为各种下腹部和下肢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如果不考虑神经并发症,CSEA 是比较安全的,致命的严重并发症毕竟极少发生,由于引起神经并发症的多因素,麻醉医师仍有后顾之忧,有义务为病人及其家属解释麻醉的优缺点,选择最适合病人的麻醉方法。 一、CSEA的优点(一)腰麻的特点:腰骶神经阻滞充分;运动神经阻滞完全;局麻药用量小。上界阻滞平面不易控制;长时间手术难以满足;低血压发生率较高;不能进行术后镇痛。(二)硬膜外麻醉的特点:镇痛肌松良好;能满足长时间手术;低血压程度轻;用于术后镇痛。需用较大剂量局麻药;有一定的阻滞不全发生率;常需用辅助药。(三)CSEA发扬两者的优点和长处,弥补两者的缺点和不足。其起效迅速;效果确切;麻醉时间不受限制;局麻药用量小;局麻药中毒的发生率低;术后硬膜外镇痛;真正的腰麻“不接触”技术。 二、麻醉风险与并发症(一)腰麻或硬膜外阻滞失败腰麻的失败率为2~5%,其原因:①腰麻穿刺针过长或过短;②注入硬膜外腔的生理盐水误为脑脊液;③腰麻穿刺针尖硬度未能穿透硬脊膜;④脑脊液回流困难;⑤穿刺针损伤神经根; ⑥穿刺技术不熟练,判断不准确。硬膜外阻滞的失败率低于腰麻,但比单纯硬膜外阻滞的失败率高。其原因:①硬膜外导管置管困难,CSEA时一般在腰麻后3-4min 完成硬膜外腔置管,否则可出现单侧阻滞、腰麻平面不够或过高;②硬膜外导管误入血管。当判断腰麻或硬膜外阻滞失败,根据情况进行处理,或改用其它麻醉方法。(二)阻滞平面异常广泛CSEA的阻滞范围较一般腰麻或硬膜外阻滞范围广,其原因:①硬膜外腔局麻药经硬脊膜破损处渗入蛛网膜下腔;②硬膜外腔压力变化,负压消失,促使脑脊液中局麻药扩散;③硬膜外腔注入局麻药液,容积增大,挤压硬脊膜,使腰骶部蛛网膜下腔压力增加,促使局麻药向头端扩散,阻滞平面可增加3~4个节段;④脑脊液从硬脊膜针孔溢出,使硬膜外腔的局麻药稀释,容量增加和阻滞平面升高;⑤局麻药在蛛网膜下腔因体位改变而向上扩散;⑥为补救腰麻平面不足,经硬膜外导管盲目注入局麻药。因此,CSEA 期间要加强麻醉管理,合理应用局麻药,密切生命体征监测,必要时加快血容量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风险与并发症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风险与并发症 什么是腰硬联合阻滞麻醉?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epidural anesthesia)是一种局部麻醉技术,常用于手术和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控制。其原理是将局麻药注射至骶骨上的腰椎间隙内,从而达到麻醉的效果。腰硬联合阻滞麻醉通常可以在手术过程中持续数小时,较其他形式的麻醉有更好的疼痛控制效果。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风险 1.感染由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需要在患者身体上进行切口, 因此存在感染的风险。尤其是在手术场合中,如果卫生措施不到位,或者操作不当,就可能导致感染的发生。患者如果出现局部疼痛、发红、肿胀等症状,应该及时前往医院检查治疗。 2.针插入神经腰椎间隙内有很多神经和血管,要进行穿刺需 要非常小心。如果麻醉医师操作不当,轻则引起局部疼痛、背部痛和刺痛等不适感,重则可能会导致神经损伤和功能障碍。 3.血肿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如果穿刺不当,会导致血肿或血肿 形成。血肿会增加患者术后疼痛、感染风险,并可能压迫神经,致使下肢功能障碍。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并发症 1.呼吸困难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可以降低患者的呼吸频率和深 度,这会导致一些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严重时可能需要进行人工呼吸。

2.低血压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会导致患者血压下降,进而引发 低血压。低血压会导致患者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导致休克。 3.腰背酸痛腰硬联合阻滞麻醉需要在腰椎间隙内进行穿刺, 这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腰背酸痛的情况,有些患者还可能伴随着头痛等症状。这种情况通常会在1-2天内自行缓解。 4.中毒性脑病极少数患者在使用局部麻醉药物时,可能会引 发中毒性脑病。症状包括意识模糊、谵妄、抽搐、昏迷等。患者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该及时就医。 如何降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风险和并发症 1.患者需要及时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过敏史和疾病史等相 关信息,以便医生评估麻醉并决定最合适的麻醉方式。 2.医生需要仔细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麻醉技术选择,并且 在术前进行充分的解释和沟通,确保患者fully informed consent。 3.医生应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穿刺,切勿操之过急,以 免引发不良后果。穿刺过程中应注意采用无菌操作,以防感染发生。 4.对于患者术后出现的不适症状,如局部疼痛或背部酸痛等, 医生应该及时配合进行辅助治疗,并且指导患者进行症状缓解措施。

腰-硬联合麻醉在阑尾手术中的应用近况

腰-硬联合麻醉在阑尾手术中的应用近况 近年来,随着穿刺器械的改进和穿刺技术的不断提高,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中下腹部、 盆腔及下肢的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由于麻醉作用完善、用药量少、起效时间短、并 发症少、不受时程影响等优势,其在阑尾手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受到重视。下面我就该麻醉 技术在阑尾手术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1 CSEA的方法 1.1 麻醉方法患者入室常规建立静脉通路、输液,吸氧,监测BP、HR、ECG、SPO2,选择 L2~3或L3~4进行穿刺,先用硬膜外穿刺针穿刺达硬膜外腔,再将腰穿针通过硬膜外针刺 入蛛网膜下腔行腰麻(SA),取出腰穿针,硬膜外针旋转90°,向上置入硬膜外导管3~4cm。SA效果不足时,硬膜外追加1.5%~2%利多卡因行硬膜外麻醉(EA)。 1.2 麻醉用药常用0.5%-0.75%布比卡因或罗哌卡因5-15mg,也可加入10%GS配成重比重液 使用。EA用药1.5%~2%利多卡因。 2 CSEA在阑尾手术中的应用 2.1 在成年患者的应用 CSEA特别适用于无椎管内麻醉禁忌的成年急性阑尾炎患者。阑尾切除术是临床最常见的急 诊手术之一,过去最常用的麻醉方法是EA,但存在起效慢、阻滞不完全、肌松欠理想等缺点。SA起效快、镇痛完全、肌松完善,但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大,术后头痛、尿储留等发生率高, 禁忌症较多。CSEA是将SA与EA融为一体的麻醉方法,发挥了SA起效迅速、效果确切、局 麻药用量小及EA的可连续性、便于控制平面和作术后止痛的优点,已成功地应用于中下腹 部以下几乎所有手术麻醉及分娩镇痛。在阑尾炎患者可缩短麻醉起效时间,迅速解除患者疼痛,手术区域肌松完善,牵拉反应轻微,手术操作轻松。局麻药中以等比重液优于重比重液,徐莉[1]等研究认为0.5%布比卡因等比重液比重比重液麻醉效果更好,循环更稳定,患者不适 减少,不受体位影响,而且术后尿储留时间短。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均为腰麻常用药,两者 相比后者优于前者,党彩艳等[2]报道两者在浓度及剂量相同的情况下结果麻醉平面相同,但 罗哌卡因起效稍慢,有充分的时间植入硬膜外导管并固定,麻醉作用时间短,恢复也快,且 运动阻滞弱,循环更稳定。两点法是CSEA的改良方法,即先行T12~L1间隙硬膜外穿刺留 置硬膜外导管,再选择L2~3或L3~4间隙穿刺行SA,与一点法CSEA比较,其先进行硬膜 外置管,避免了一点法常遇到的腰麻后置管回血、置不进管或重新穿刺置管等问题,不影响 腰麻后翻身平卧的时间,可以在短时间内主动调节控制麻醉平面。孙华苹[3]等研究发现改良CSEA用于阑尾切除手术可使麻醉平面阻滞更完善,镇痛和肌松最好,牵拉反应轻,血流动力 学也更稳定。在腰麻液的配制上有学者认为局麻药以脑脊液稀释应用为好,不必加用10%葡 萄糖注射液,因为含糖浓度过高会增加神经损害,环节增多,增加污染感染几率。 在老年人,由于机体各系统的功能及代偿能力均有一定的退变,施行CSEA是否适当,其可 行性及安全性一直是大家关心的话题。但事实证明是可行的。施黎辉等[4]通过研究认为CSEA 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60岁以上老年人。黄世清等[5]通过对45例80岁以上高危患者行腰硬 联合麻醉后认为只要控制好麻醉平面,术中精心管理,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高危患者也是安 全可行的。在老年人患者中以0.5%布比卡因5-10mg腰麻,阻滞平面控制在T6-10,循环可以 保持较好稳定。 2.2 在小儿患者的应用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腰麻用于小儿血流动力学波动大,药量不易掌握,麻醉平面不易控制, 可能产生呼吸抑制,以及术后易发生头痛、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因此在小儿手术中应用CSEA 少见报道。而近年研究发现,由于交感神经系统发育的相对不完善和血管阻力低而稳定,小

各种麻醉的配合

手术室护士在全身麻醉手术中的护理配合 麻醉是手术成功的先决条件和手术顺利实施与进展的必要前提。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或静脉、肌肉注射,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暂时性抑制,病人意识和痛觉消失,肌肉松弛,反射活动减弱,这种方法称全身麻醉。做好病人围麻醉期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必要保障。麻醉前的准备与护理在于消除或减轻病人对麻醉与手术的恐惧与紧张心理,利于麻醉的诱导与维持。麻醉不仅需要麻醉医生的合理用药,选择适当的方法和熟练的技术,还需要手术室护士的密切细心的护理配合。我院每年开展手术上万例,现总结手术室护士在全身麻醉手术中与麻醉医生的配合。 1 护理配合 1.1 麻醉前护理 1.1.1 心理护理 手术前1 d到病房做好术前访视,了解术前准备情况,根据病情,掌握病人主要的心理特征,态度和蔼、耐心、通俗易懂地介绍所使用的麻醉方式以及需要病人配合,麻醉时的感觉以及麻醉所产生的效果,使病人对麻醉有初步认识,尽量减轻病人对手术中疼痛的恐惧感。对于有吸烟史的病人应劝其戒烟,向病人说明利害关系,如戒烟可减少麻醉困难(因吸烟可增加呛咳、气道阻力),降低麻醉并发症发生率(如肺萎缩)等,这对全身麻醉病人尤为重要。 1.1.2 用物准备 协助麻醉医生备好麻醉用物,包括麻醉插管用物1套、麻醉药品、急救药品、麻醉机、手术间内氧气,中心吸引保持通畅。 1.1.3 麻醉前的用药护理 麻醉前,常给予病人注射镇静止痛药,降低基础代谢及神经反射的应激性,减少麻醉药的用量,减少或避免术中反射性低血压症,预防和对抗某些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或中毒。因此,麻醉前、用药后应注意观察病人的血压、脉搏和呼吸,并且应用推车将病人护送至手术室,以避免因其步行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而发生意外。 1.2 麻醉中护理 1.2.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给予麻醉药物前,应仔细核对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部位、检查麻醉前用药情况,各种皮试反应结果,是否禁食及有无义齿等。 1.2.2 插管的配合 吸痰管与中心吸引连接好处于备用状态,连接好麻醉机的电源,建立静脉通道后,约束固定病人,协助麻醉医生静脉给药,进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麻醉诱导后巡回护士应在病人头端一侧协助麻醉医生气管插管,将备好的喉镜递给麻醉医生,充分暴露声门后递气管导管,并根据需要协助暴露声门,插管成功后拔出导丝、递牙垫,协助挤压呼吸囊,调整导管深度并妥善固定。摆体位时注意保持气管插管通畅,严防脱出。经常注意手术体位是否固定好,避免手足扭曲。检查病人胸腹有无受压并随时纠正,以免影响心肺功能。 1.2.3 静脉通道及液体的管理 建立静脉通道和保持静脉通道的通畅是麻醉及手术中给药、补液、输血及病人出现危症时极为重要的一项抢救措施。一般手术都需要首先建立1条或多条静脉通道,以保证麻醉和手术顺利地进行,病情比较重者还需要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全身麻醉的病人应用诱导剂后应暂时加快输液速度,使药物尽快进入循环,由于麻醉后血管括约肌松弛,有效巡回血量下降,应遵医嘱及时补充液体。术中根据中心静脉压、血压以及出血量及时补充血容量。 1.2.4 生命体征的观察

何为腰-硬联合麻醉?

何为腰-硬联合麻醉? 医学技术的发展体现在多个方面,麻醉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如今,腰-硬联合麻醉被广泛应 用在医疗手术中,这种麻醉技术主要是利用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特点,通过提升操作技术水平,使对人体的麻醉效果得到改善。那么究竟什么是腰-硬联合麻醉?这种麻醉技术有何优点 和缺点?在操作过程中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 1.腰-硬联合麻醉及其优点? 在医学上,麻醉主要是指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让病人全身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使麻醉部位 没有痛感,以便为手术治疗或者其它医疗检查治疗提供条件。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麻醉 技术也得到了优化,腰-硬联合麻醉是将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优点相结合,使麻醉做到起效快、效果确切、局麻药用量小、麻醉时间不受限制、麻醉可连续性、局麻药中毒的发生率低、便 于控制平面和手术后止痛等优点,腰-硬联合麻醉适用于包括下腹部普外、妇科、泌尿外科手术、髋关节手术、下肢手术等所有腹部以下的手术麻醉以及分娩镇痛中。 2.腰-硬联合麻醉的缺点? 虽然腰-硬联合麻醉有很多优点,但麻醉毕竟存在很大的风险,其本身存在的缺点也不能忽视。 2.1由于腰-硬联合麻醉仅适用于腹部以下的相关手术,因此在实施麻醉过程中会受到人体脊 椎最高安全穿刺点的限制。 2.2腰-硬联合麻醉正如它的字面意思所表示的那样,是将腰麻与硬膜外麻醉融为一体的麻醉 方法。这样的联合麻醉使得腰麻和硬膜外麻醉对病人的干扰升级,稍不注意就会让病人产生 麻药反应。 2.3正因为采用了两种麻醉方式相结合的做法,因此两种麻醉类型产生的并发症有可能同时 在病人身上出现,影响病人身体系统。 2.4腰-硬联合麻醉由于硬膜外腔局麻药要经过硬脊膜破损处才能渗入到蛛网膜下腔;在麻药 给药过程中硬膜外腔压力会发生变化,影响脑脊液里局麻药扩散程度;硬膜外腔注入麻药液 后使其本身的容积变大,从而对硬脊膜产生挤压,造成腰骶部蛛网膜下腔压力增加,会让局 部麻醉的药物扩散至其他部位;受到麻药影响脑脊液会从硬脊膜针孔溢出,稀释了硬膜外腔 的局麻药,使得容量增加和阻滞平面升高;由于麻药在蛛网膜下腔,因此病人体位改变会导 致局部麻药向上扩散;腰-硬联合麻醉是在病人腰部进行的麻醉,因此存在给药平面不足的问题,为了进行补救医疗人员会经硬膜外导管盲目注入局麻药,这六个原因造成腰-硬联合麻醉 阻滞范围比一般的腰麻或硬膜外阻滞范围更广。 3.腰-硬联合麻醉的注意事项? 3.1要正确摆放患者体位。腰-硬联合麻醉要在病人腰部进行注射,因此在进行麻醉之前先要 对病人的体位进行正确摆放。医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让病人面朝哪个方向,不过要尽量让 病人的后背弯曲,以便拉大棘突间的距离,使穿刺更容易一些。 3.2重视打开腰-硬联合穿刺包的方式。手术不管对于病人还是医生来说都是一件大事,因此 在细节上也应更加认真。将病人体位摆放正确后,医生要用专门的消毒钳将腰-硬联合穿刺包 逐一打开,避免细菌进入穿刺包。 3.3注意倒入局麻药的方式。在给腰-硬联合麻醉做准备期间,医生要注意掰开安瓿瓶子时产 生的玻璃碎屑,要将这些碎屑清除干净,避免玻璃碎屑进入麻醉药里,进而注射进病人体内,给病人造成无法逆转的伤害。

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点麻醉效果的对比

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点麻醉效果的对比 目的:研究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点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ASA Ⅰ级剖宫产60例,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进行剖宫产术,根据腰椎穿刺点,分为2组,分别为Ⅰ组、Ⅱ组,分析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Ⅰ组明显的大于Ⅱ组,麻醉平面大于Ⅱ组,调整床位和硬膜外用药例数Ⅱ组明显的大于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穿刺点选择L3-4,辅助床位调整或者是硬膜外用药,围术期安全性大大提高。 标签: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穿刺点;麻醉效果 在剖宫产中,硬膜外麻醉的应用比较广泛,但是,这种方法起效比较慢,麻醉的效果不满意,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可以分段进行神经阻滞,对产妇的影响比较小,肌松效果比较好,可控性较强,可以根据手术的需求,对时间进行调整[1]。本次研究主要是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应用的麻醉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ASA I级剖宫产产妇60例,手术前没有妊娠合并症以及并发症,年龄为21至30岁,平均年龄为(25.2± 2.3)岁,身高为151-168 cm,体重为55-75 kg,术前禁水时间为8-12小时。产妇的心肺功能没有出现明显的异常。根据腰椎穿刺点,分为2组,分别为Ⅰ组、Ⅱ组,Ⅰ组穿刺点是腰椎第2-3椎间隙即L2-3,Ⅱ组穿刺点是腰椎第3-4椎间隙,即L3-4。 1.2 麻醉在手术之前0.5小时,应用0.5 mg阿托品、100mg鲁米那进行肌注。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选择L2-3或者是L3-4间隙,在成功穿刺以后,硬膜外穿刺针将腰麻针导入,蛛网膜下腔注入1.3 mL0.75%的布比卡因,注入速度为1mL/8S,患者取平卧位,5min以后,对患者的痛觉,应用针刺法对患者麻醉阻滞平面进行试验,是麻醉初始平面,若在T10之上,不必对平面作出调整,若在T10以下,需要对手术床平面作出调整,保持脚高头低15°,5min以后,对麻醉平面进行调试,当大于T10之上时,手术床的位置可以调整到水平位;当未达到T10时,将4mL 2%利多卡因注入到硬膜外导管中,以上过程不断重复,当未达到要求时,需要增加6mL2%利多卡因。胎儿剖出以后,常规应用20mg 催产素,剂量相同,加入生理盐水500mL生理盐水,进行静脉滴注。在手术过程中,需要进行复方氯化钠液的输注,当产生低血压时,需要进行快速补液,或者是进行麻黄碱静脉注射。低血压的标准如下:血压下降的程度大于麻醉之前的20%或者是血压下降为10.7kPa[2]。 1.3 指标观察在进行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监测时,采用Datex—Ohmeda 多功能监护仪,实行连续的监测。在用针刺法对患者进行痛觉阻滞平面试验,对开始麻醉诱导直到开始手术痛觉最高阻滞平面进行记录,监测是否存在呼吸困难的情况。如果预期麻醉平面未达到,就需要借助上述麻醉、硬膜外方法,对手术的床位进行调整,或者是进行硬膜外注药,记录床位调整、硬膜外给药情况。观

腰硬联合麻醉在基层医院的应用和困境(一)汇总

腰硬联合麻醉在基层医院的应用和困境(一) [论文关键词] 腰硬联合阻滞;临床应用;并发症;困境;医患沟通 [论文摘要] 目的: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基层医院的手术种类和质量也在逐年提高,其中下腹部、盆腔及下肢手术占有重要比例。方法:为了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被广泛应用。这种方法省市以上级医院已普遍使用,而县级及基层医院近几年也开展迅速,因其比较符合这级医院的手术类型及现实需要。结果:由于麻醉并发症相对较多(与硬膜外阻滞相比),操作相对复杂等因素的限制,使得这种技术的使用与推广,特别是在县级水平的基层医院,显得步履维艰、困难重重。我科于一年前停止对腰硬联合阻滞的使用。结论:为了使腰硬联合麻醉在基层医院顺利开展与应用,我们必须在技术质量与医患沟通方面作出努力。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适应证为下腹部、盆腔、肛门会阴部及下肢手术。这在广大基层医院占有绝大比例。这种方法在市级以上医院应用广泛,说明它具有相对于全麻和硬膜外麻醉而特有的特点和优势。但它也有自身的一些不利因素,比如并发症相对较多。为了使其在基层医院顺利开展与应用,我们要扬长避短,发挥出它的最大优势。 1 临床资料 2004~2006年我科共实施了1 100例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成功率达到98.2%。其中,8例患者术后出现头痛;11例出现下肢麻木、感觉异常;1例运动障碍。这种结果符合麻醉质量管理规范(二级医院),腰麻后疼痛发生率<10%,硬膜外阻滞成功率≥90%。 2 结果 绝大多数患者效果良好,没有并发症的发生或异常表现。在发生并发症的患者中,大多数都能理解或配合治疗,而且都在短期内缓解或治愈,但由于一些工作不到位,和患者之间缺乏交流,使患者在一段时间内出现抵触心理。特别是其中1例患者,由于出现头痛、颈项强直、四肢肌肉痉挛并下肢感觉异常、运动功能障碍,虽经积极治疗,但愈后不佳,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医院因此从经济和声誉上受到一定的损失和影响。 3 讨论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全称蛛网膜下隙和硬脊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应用于下腹部、盆腔、肛门会阴部及下肢手术,省市级医院已经开展。腰麻可保持确切的镇痛和良好的肌松,且起效快,可避免止血带不适,局麻药用量少(相对于单纯硬膜外阻滞来讲)。连续硬膜外麻醉可提供较长时间的手术保证,且便于术后镇痛,还具有经济实惠、操作相对简便等优点(相对于全麻来讲),所以更符合基层医院的手术种类和要求,如阑尾切除、疝修补、子宫及附件手术、产科

腰-硬联合麻醉时不同注药速度对麻醉效果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时不同注药速度对麻醉效 果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在腰-硬联合麻醉时不同的注药速度带来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0例行腰硬联合麻醉的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这90例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为一组、二组、三组,一组的患者麻醉时的注药速度为10s,二组为15s,三组为20s,通过对三组患者麻醉药物注射后的麻醉效果对比来研究麻醉速度对麻醉效果的影响。结果:一组患者T6阻滞出现时间、最高阻滞平面出现时间等均低于二组和三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时麻醉药物的注射速度与麻醉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了保障最佳麻醉效果,应该将注药速度控制在15~20s之内,以此能够有效的提升阻滞剂运动。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注药速度;麻醉效果;分析研究 前言:腰硬联合麻醉在妇产科临床实践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这种麻醉方式不但起到的麻醉效果好,也能起到腰麻、硬膜外麻醉以及镇痛的效果,所以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常情况下手术进行之前都会为患者实施麻醉,麻醉的类型有全身麻醉和半身麻醉,该麻醉工作的实施能够降低患者手术过程中的痛苦感以及不适感,也能进一步的提升手术的顺利性。由于一些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会出现意外情况,所以并不能完全的确保手术使用时间,如果手术时间过长那么中途需要为患者追加麻醉药物的使用。虽然麻醉药物对保障手术顺利完成有着一定的效果,但也会提升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基于此,为了保障麻醉能够起到提升手术顺利性效果的同时也降低对患者身体带来的负面影响,就应该合理控制麻醉的速度,以此从有效注射中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致右下肢麻木1例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致右下肢麻木1例 硬膜外腔麻醉后下肢麻木多是穿刺过程中损伤脊神经所致,本例硬膜外腔麻醉后出现右下肢麻木,经行腰CT检查后发现为硬膜外腔积气所致,经行对症治疗后症状逐渐消失,未留后遗症。 标签:麻醉;硬膜外腔积气;下肢麻木 现报道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致右下肢麻木1例如下: 1 一般资料 患者:女,25岁,以“转移性右下腹痛4 h”入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ASAⅡ级。实验室检查支持诊断,心电图正常,无麻醉禁忌证,急诊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麻醉经过:入室后建立静脉通路,常规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于L2~3行硬膜外腔穿刺,有落空感后行硬膜外腔注气实验无阻力,注气量约2 ml,然后置入针内针,突破硬脊膜后有脑脊液回留通畅。注入0.5%的布比卡因2.2 ml,退针置管3 cm,穿刺过程顺利,无下肢异感症状,穿刺点覆盖无菌纱布,固定导管,翻身平卧。平面固定在T5以下,硬膜外腔未再追加麻醉药。术中生命体征平稳,阻滞完全,无辅助用药。术毕于硬膜外腔给吗啡2 mg+氟哌利多1 mg,完整拔除硬膜外管。术毕患者无疼痛,一夜睡眠良。第2天晨下地活动时觉右下肢麻木、无力,以膝关节往下为重向远端逐渐加重,下床活动需人搀扶,二便正常。查体:右下肢膝关节以下感觉迟钝,向远端渐加重,肌张力无明显改变,肌力Ⅳ级。股四头肌反射、跟腱反射减弱,巴彬斯基征阴性。急行腰椎CR及CT检查发现右侧硬膜外腔及椎间孔腔积气(L2~4节段),无其他异常改变。患者症状考虑为硬膜外腔积气刺激神经根所致,给予地塞米松10 mg,每日1次静滴,维生素B1和B12口服,嘱患者多下床活动,多采用左侧卧位休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患者右下肢麻木,无力症状逐渐减轻,第3天症状基本消失。再次行腰CT检查积气完全吸收。患者7 d出院,随访1个月无异常。 2 讨论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致下肢症状常见原因及临床表现是:①硬膜外腔血肿:硬膜外腔血肿表现为开始时背痛,短时间内出现肌无力,发展至完全截瘫。本例术后CT检查L1~S1节段脊柱未见异常。②硬膜外腔感染:硬膜外腔脓肿表现一般经过1~3 d或更长的潜匿期后出现头痛,畏寒及白细胞增多等全身征象。局部重要症状是腰背部巨痛及肌肉僵直。继而4~7 d后出现截瘫症,但该患者的症状与体征不符合,并且术后CT检查L1~S1节段脊柱未见异常。③无菌性炎症:无菌性炎症主要以明显的疼痛为主,神经刺激症状明显,该患者无上诉症状。④穿刺损伤:该麻醉穿刺点选择L2~3施行不会损伤脊髓。且在麻醉操作中无神经异感症状和疼痛剧烈症状及出血,可以排除穿刺损伤脊髓、神经根、椎动脉。⑤药物不良反应:药物致神经脱髓鞘改变。患者在术后约13 h下床活动

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髋关节手术的应用

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髋关节手术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罗哌卡因珠网膜和硬脊膜外联合阻滞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髋关节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Ⅱ-Ⅲ级择期行全髋或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组(Ⅰ组,30例)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组(Ⅱ组,30例)。记录两组患者患侧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健侧Bromage评分、辅助用药、生命指征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Ⅰ组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Ⅱ组(P<0.05),健侧肢体的运动阻滞较Ⅱ组显著减轻(P<0.05),辅助用药病例较Ⅱ组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基础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麻醉后各时间点的收缩压及舒张压与麻醉前基础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收缩压在麻醉后10、15、20 min时与基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人髋关节手术血压更平稳,手术麻醉效果更满意。 【关键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老年人;髋关节手术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患者髋关节手术日益增多。因老年患者并发症多,器官代偿能力差,对临床麻醉提出了更高要求。髋关节的手术属于老年患者的常见手术,手术造成的创伤比较大,且围术期的危险性比较高[1]。本文对2009年12月~2012年12月在辽源市中心医院实施的ASA Ⅱ~Ⅲ级择期行全髋或半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采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并与连续硬膜外麻醉相比较,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资料选自2009年12月~2012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ASAⅡ-Ⅲ级择期行全髋或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男22例,女38例,年龄64~87岁,平均年龄(73±5.37)岁,体重52~74 kg,平均体重(61±5.76)kg,身高153~167 cm,平均身高(161±4.17)cm。随机分为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组(Ⅰ组,30例)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组(Ⅱ组,3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身高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手术麻醉方法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均需要进行常规禁食,在手术前30 min肌内注射阿托品0.5 mg,并开放患者的上肢静脉,以乳纳林格氏液进行静脉滴注。动态监测患者的ECG、HR、BP、SpO2等指标的变化。Ⅰ组患者通过L2-3间隙硬膜外穿刺成功后,以25G的腰麻醉针进行蛛网膜下隙穿刺,拔出针芯,见清亮的脑脊液流出,将罗哌卡因10~15 mg和生理盐水的混合液共2~ 2.5 ml以1 ml/8 s的速度注入。通过硬膜外腔沿头端放置硬膜外导管并留置约3 cm。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依据手术的实际需求间隔90 min左右通过硬膜外导管追加0.5%罗哌卡因约3~5 ml。Ⅱ组患者通过L2-3的间隙进行硬膜外腔的穿刺并置管3 cm左右,予以的2%的利多卡因3~5 ml的实验剂量硬膜外腔注入。观察5 min后,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将1%罗哌卡因15 ml的分次注入,结

0.375%~0.5%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中的应用体会

0.375%~0.5%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中的应用体 会 摘要】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是一种新的椎管内麻醉方法,它结合了腰麻和硬膜 外麻醉的优点,具有起效快,肌松好,麻醉用药量少,术后头痛,呼吸循环并发 症少,病人感觉舒适等优点,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我院自2007年5月-2010 年05月期间,在剖宫产手术广泛应用腰-硬联合麻醉(CSEA),为更好的说明问题,现总结以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共1800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0~40岁,体重65-79kg,身高144-172cm,产妇无其他并发症。方法术前禁食4-6h,患者入室后常规吸氧,接监护仪,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常规开放静脉补液,快 速滴入乳酸钠林格液300-500ml。左侧卧位局麻下用国产贝欧特腰硬联合麻醉穿 刺包于L2-3椎间隙用16G硬膜外针行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用25G腰麻针行 蛛网膜下腔穿刺,针尖达蛛网膜下腔后,抽出针芯,回抽见脑脊液后根据产妇身 高注入0.375%~0.5%布比卡因7.5~9mg,注药时间30-35秒,注药完毕拔出腰穿针经硬膜外针向头置入硬膜外导管3.5-4.0cm,平卧后针刺法测定阻滞平面范围。 给药15分钟后阻滞平面低于T10经硬膜外腔注入0.5%布比卡因与2%利多卡因(1:1)混合液5-10ml,术中根据血压调整输液速度,若SBP〈90mmHg 或MBP下降基础值20%时,静脉注射麻黄碱10-15mg 对症处理。手术时间30-60分钟。术中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术毕接镇痛泵回病房 2 结果 蛛网膜下腔注药后下肢立即出现麻木感,本组1796例硬膜外穿刺和腰麻穿刺均成功。麻醉平面上界T8-T10,下界S5。3例因蛛网膜下腔穿刺中未见脑脊液回 流而单纯硬膜外完成手术。1例因翻身侧卧硬膜外导管拔出而在SA下完成手术。86例患者出现血压下降,16例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用麻黄碱后血压恢复 正常,症状消失。术后均未出现头痛及其他并发症,术后镇痛效果满意。 3 讨论 剖宫产手术从子宫打开到胎儿取出时间越短越好,尽快取出胎儿是剖宫产手 术的关键,尤其是急诊剖宫产,因而要求麻醉起效快,肌松好,CSEA麻醉通过细腰穿刺将局麻药直接注入蛛网膜下腔,作用于脊神经,对硬脊膜损伤小,有用药 量少潜伏期短,效果确切的优点,避免了应用镇痛药对胎儿的影响, EA具有并 发症少,但由于阻滞不完全性,麻醉诱导时间长,麻醉效果不够满意肌松差,手 术牵拉疼等,至术者及产妇均不满意。在麻醉效果方面CSEA组明显优于EA组, 但是临床上并发低血压应注意, (1)由于施行了CSEA,孕妇的的腹肌已松弛,巨大的子宫下垂压迫了下腔静脉,造成回心血量减少或麻醉平面过高和孕妇术前出血量较多,均可引起血容量不足;或重症妊高征术前使用了降压药,加上麻醉药的效能,造成孕妇的血压下降或极 度下降。处理:对于术前已有500ml以上出血量和使用了降压药的孕妇,要慎用CSEA,如要选用CSEA,必须要保证病人的有效循环血容量和控制麻醉平面,这样才确保病人生命安全。预防:现在我们预防这种低血压的方法是:①一边进行麻醉,一边迅速应用500~1000ml晶体液进行中度水化;②严格调节麻醉平面尽量不超过T8;③早期积极应用升压药物。 (2)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出现,是由于子宫(胎儿、羊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在临床中的应用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至2013年在浙一医院进修期间收治手术行下肢手术和腹部手术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120例患者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结果:120例患者中有112例患者麻醉效果令人满意,满意率为93.3%。其中有6例出现硬膜外导管置入困难(4例退出或旋转置入成功,2例更换穿刺间隙置入导管成功),有2例患者脑脊液出现回流不畅。腰麻后的15min患者收缩压降低20%,舒张压降低15%,给予患者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10min以内,患者血压恢复到麻醉前水平。结论: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具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共同特点,能改善传统麻醉效果,具有见效快和麻醉完善的优势,可以使患者肌肉保持良好的放松状态。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已经替代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是下肢手术与腹部手术最佳麻醉方法,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临床应用; 腰硬联合麻醉是腰麻和硬膜外麻醉复合麻醉方法,具有腰麻效果迅速和阻滞充分、药量小的优势,也发挥了硬膜外麻醉中长时间起效满足手术需要和术后镇痛的优势。腰硬联合麻醉已广泛应用于下肢手术和腹部手术的临床麻醉中应用[1]。本次研究中,随机选择2012年至2013年在浙一医院进修期间手术行下肢手术和腹部手术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麻醉效果取得了满意的研究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2年至2013年在浙一医院进修期间手术行下肢手术和腹部手术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有28例年龄在10~15岁,有77例患者年龄在16~60岁,有15例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120例患者手术种类有剖宫产、直肠癌根治术、肛周手术、前列腺和输尿管中、下段经尿道碎石和电切术、髋关节及下肢手术等。 1.2麻醉适应证标准 腰硬联合麻醉应用范围在麻醉平面小于T6以下所有手术,但是,也要注意适应症患者,例如:有重度高血压或低血容量、心功能不稳定患者在手术时,就要慎重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对外伤严重的患者也要注意,搬动时很容易造成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所以,不适应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对于年纪过大的人群麻醉平面要小于T8,所以,尽量不选择腰硬联合麻醉的方法[2]。 1.3麻醉方法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优势你知道吗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优势你知道吗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是目前各类手术中应用广泛的一类新型麻醉手段,结合了硬膜外麻醉、腰麻等的优点,具有麻醉起效速度快、麻醉效果好、安全性高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常规麻醉手段的应用与效果,已经逐步取代硬膜外麻醉在手术中的应用,目前在腹部、下肢等手术中应用较多。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虽结合了腰麻及硬膜外麻醉的优点,但不能将其简单的理解为这两种麻醉方式的优化或延伸,存在一定的差异。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应用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临床麻醉的水平,同时对麻醉医师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麻醉是手术开展的基础,而不管麻醉方式的种类,均会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复杂性,同时发生各类并发症的风险也无法完全规避。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作为一种较为新型的麻醉方式,人们对其多缺乏较为全面的认知,本文主要就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具体开展措施及优势进行介绍分析。 1 如何开展腰硬联合阻滞麻醉 术前患者须完善麻醉相关知情同意书的签署工作,进入手术室后须完善生命体征的监护,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时,患者需要采取侧卧位,尽可能暴露腰椎,一般在L2~3腰椎间隙或L3~4腰椎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穿刺后直至有突破感,回抽见脑脊液即为穿刺成功,在蛛网膜腔注入适宜种类及适宜剂量的麻醉药物(如2ml的0.75% 布比卡因与1 mL 的10% 葡萄糖混合液),主要速度控制在60s左右,不宜过快,在此基础上移除腰麻针,置入硬膜外导管,并协助患者采取手术适宜体位,观察麻醉平面,麻醉平面稳定后,术中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麻醉药物的补充给药。接受腰硬聯合阻滞麻醉的患者,术后会留置硬膜外导管,同时医护人员会向患者介绍自控镇痛泵的使用方式,患者可根据自身疼痛程度、耐受情况进行镇痛药物的自我泵入给药,从而缓解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术后躯体舒适度及睡眠质量。 2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发展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是在椎管内麻醉发展而来的一项新技术,即由腰麻的麻醉起效快、麻醉效果好、具有良好的肌松效果、麻醉用量小,又有硬膜外阻滞麻醉中麻醉时间可控、麻醉平面可控等优势。发展至今本麻醉技术已有四种方法,分为①单针单点法:应用历史最为悠久,但操作难度较高,且围术期并发症风险较高,现今临床诊疗中已不采用;②双针双点法: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该方法被成功应用于剖宫产术中,具有穿刺灵活、成功率高等优势,现今诊疗中较为常见;③双针单点法:即在同一腰椎间隙的同一穿刺点进行穿刺,造成的损伤较小,患者使用满意度较高,且会在一定程度缩短穿刺的时间,但诊疗应用中发现,该方法在控制麻醉平面稳定性方面的效果欠佳,且影响了腰穿针的稳定性,故而现今基本不采用;④针并针单点法:该方法的使用需要特殊医疗器械的支持,对局部软组织造成的损伤较大。故而现今临床诊疗中,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最为常用的穿刺置管方法为双针双点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