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

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

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
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

一、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

理解: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客观上存在着内在联系。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教学与科研相统一是优化资源配置和发展教育与科技的最佳选择。

贯彻要求:①高校要从指导思想、确定方向、选择课题、组织实施等方面,把教学与科研统一起来。②要立足教学搞科研,在所教课程中确定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③要搞好科研促教学。高校的科研要服务于教学,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社会经济效益与学术水平相统一的原则

理解:高校的科研活动要尽力做到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促进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避免单纯的学术追求。

贯彻要求:①高校要从科研项目立项开始就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充分考虑科研项目的经济效益。②科研进程中与市场保持密切联系并随时调整有关项目。③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教学科研人员比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中选择科研课题。

三、研究组织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

理解:高校要有稳定的研究组织承担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任务,同时也要有临时性的组织承担专题研究的任务。研究组织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是对立的统一,它既不是组织的僵化,也不是随意建立机构。

贯彻要求:①高校要保证研究组织的稳定性以适应承担长期科研和教学任务。②科研进程中高校应随时组织临时性的组织承担发展研究工作,并于协作任务完成后及时解散或转移到新课题研究上。③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教学科研人员比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中选择科研课题。

四、不同层次的科研规模与组织方式相统一的原则

理解: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层次定位有侧重地开展科研活动,同时按各自的人才培养模式特点和各种科研规律以及具体承担者的情况确定有效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

贯彻要求:①高校主管部门要提出指导性意见但不干涉各单位各项目的具体做法。②各高校的基础、应用和发展三类研究应有所侧重,不搞整齐划一。③。各高校应处理好重点和一般的关系。

五、个体研究与课题组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理解:现代科研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以课题组形式进行群体攻关、分工协作的研究形式,在个体意志与社会需要、个体思考与集体智慧间找到最佳结合点,达到最大研究功效。

贯彻要求:①高校在科研管理上要强调以课题组为主要的研究形式,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和效果。②在课题组研究平台上科学地进行分工协作,调动每位成员的科研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科研的思辨性和智力劳动的个体性特点。

六、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理解:高校的科研要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科研任务的需要,进行科研活动的全面细致分析,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内在本质;用数学模型事物的数量特征,做到既有“质”上的全面理解,又有“量”上的精确把握。

贯彻要求:定性分析常常是定量分析的前提,定量则是定性的精确化。两者刻画事物本质的侧重点不同,一定要结合使用,使教育研究方法从对立走向统一与多元。

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金恒玉伴随着社会不断的前进发展,教育科研研究在实际教学中的地位越发显得重要。其实,在当下的初中教育教学中,我们知道教学与科研始终是学校工作最主 要的两个方面。而这两方面关系处理的好坏,不论是对社会发展,还是对学校发展,或则对老师个人发展,都是非常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那么,在实际的教育 教学中,我们如何正确看待这两者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现在我就对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从教育科研表面上来看,教学与科研,这二者既有他们对立的方面,也有他们统一的方面。 一方面,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感到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确是有冲突的。首先, 从其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来看,教学与科研的直接目的是不同的。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传输知识,让知识为学生所掌握和运用,而教育科研的主要目的是创新知识。其次,从教育所要求的个人素质方面来看,教学与科研所要求的参与者的个人素 质也是有很大区别的。我们知道,实际的教育教学注重参与者的素质除了口才外,还有道德人、格等方面的具体的要求。教育科研则不同,教育科研注重的素质要求,重点是在创造性思维和智力方面,对口才等方面的要求,相对而言就要弱一些。再者,我们从时间和精力方面来看,教师个人教学参与多了,势必会减少教 育科研方面的精力和时间,这些会影响到科研的深化和提高。因而,二者之间在时间与精力的分配方面来看,教学与科研之间也是有一定的冲突的。 另一方面,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又是相互统一和兼容的。我们来看,首先从最终目分析来说,二者是统一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都是能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的,在这方面,他们之间并没有根本性的冲突。其次,从二者的长远发展和整体影响来看,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也是内在统一的,他们之间是互相帮助、互相提高的关系。我们知道,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这二者的相互促进还是很明显的。教育科研对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科研能够创新教学的内容。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深化的

教育科研与教学质量的关系

教育科研与教学质量的关系 教育科研与教学质量的关系 有关教师专业发展,下列各项活动中对教师专业发展作用大,效果明显,对于自己改善教学行为最有效的是什么?某校在一次问卷调查中的统计结果如下: 从本次调查结果看,该校教师对教育科研与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善的认同度,在问卷列举的项目中几乎是最低的。也就是绝大多数的教师认教师的教育科研对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善几乎没有作用。为什么教师们会有这样的认识? 一.教育科研的内涵 教育科学研究是一种认识过程,使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采用严格而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科学的知识体系,认识教育现象,探索与发现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与社会进步的客观规律,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创造性活动。 教育科研活动,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教育形态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简单地说,就是教育工作者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对教育中的现象和问题进行研究,透过表面的、零散的问题,从中找到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把这些探索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就是规律,就能指导以后的教育活动。 二.教育科研的作用 教育科研对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素质的提高都具有正面的促进作用。 1、教育科研对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所以一切工作都紧紧围绕这个中心而展开。教师参加教育科研,就是通过传播与学习现代教育理论,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借鉴先进的教改经验,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这也是学校教育科研至关重要的目的和任务。教育科研成果是教育规律的表现,一旦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掌握就可以变成提高教育质量的巨大的现实力量。即通过科研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总结教师教学经验,积聚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将教师从繁重的机械性工作状态中解放出来,让教师真正成为教育智慧的创造者。 2、教育科研对提高教师素质具有推动作用。 教师是教育科研的主体。通过教育科研,可以学习理论,更新观念;可以改进教学,提高质量;可以提炼经验,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与特长;可以验证教育假说,丰富教育理论。 许多教师把自身在教育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在研究中学习教育理论,并运用这些理论分析、解决各种教育现象和问题,在探讨中发现好的教育方法,改进不科学的教育行为,逐步探索和掌握教育规律,总结教育教学经验,使之升华为理性认识。在这个过程中使理论水平得到提高,实际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增强,从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育科研是学校和教师自身发展的要求 当今学校的发展面临了许许多多新情况、出现了各式各样新问题、遇到了形形色色新矛盾。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制约着学校发展,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变革,如果不及时加以处理和解决,就难以使教育适应社会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由于这些问题或矛盾是伴随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出现的,原有的经验不能奏效,已有的老办法不能破解,教育科研因而成为解决这些问题或矛盾的前提和基础。依此来看,教育科研是与学校自身问题的解决等结合在一起的,始终是指向学校自身的发展与变革的,科研虽然不是学校发展与教师成长的充分条件,但无疑是必要条件。其次,我们也需要认识到,之所以提出中小学重视教育科研和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要求,正是因为学校在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逐渐建立和完善以后,自身的发展正越来越处于一个新的“高原期”,要凸显学校的特色,破解学校所面临的“瓶颈”问题,将学校的潜在资源提升到显性的层面上加以整合,使学校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就需要倚重于学校自身的科研,通过教师广泛参与科研活动,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形成学校办学的新气象。 然而,许多学校或教师的教育科研似乎在很大程度上“遗忘”了这一出发点,科研的形态有了,但却没有直指学校的痼疾;科研行为有了,但却没有真正解决学校的问题。这样以来,虽然各学校也忙于申请这样或那样的课题,但课题研究的成果并不能为学校所用;虽然各学校也倡导教师投入研究阵营,但这样的研究并没有切实转变教师的课堂行为以及与学生交往的其他行为,其结果是为研究而研究,为课题而课题。 中小学教育科研至关重要的目的指向,即通过科研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汇总教师教学经验,积聚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将教师从繁重的机械性工作状态中解放出来,让教师真正成为教育智慧的创造者。从这一目的出发,学校教科研活动有必要密切关注教师的生活状态和职业生存方式,围绕教师的专业发展来展开。要逐渐做到:透视一所学校教育科研的成效,要看它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教师,在多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要看是否借助于科研活动,带动了教师队伍的建设,促使一些教师脱颖而出。 四.教育科研的常见问题 中小学教育科研兴起较晚,缺乏专业的科研队伍,中小学教师的研究素质较低。一些学校的科研未能达到预期目的,科研在教育教学中的应有作用未能很好地发挥,教师对科研的重视程度和科研素质有待提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中小学校领导和教师对科研的认识不明确或不正确,科研意识不强。 一部分中小学校领导和教师对科研认识不明确,认识程度不高,在思想上不够重视。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教师日复一日地从事着重复的教育教学工作,对科研抱有偏见,认为科研影响教学;认为科研很难,自己没有能力;把科研当作业余爱好;认为科研是专家、学者的事情,与自己无关;把科研当作评职晋级、

高校青年教师如何看待教学和科研

高校青年教师如何看待教学和科研 传统印象中认为,大学教师既是发表学术专著的学者,又是专业知识的传播者。提到教学与科研,我们想当然成那是大学教师的必修课,因为它们都是评价一个教师能力的必要条件,二者似乎并无矛盾。然而随着高校评审体制的改革和一些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的下降,特别是一些貌似公平竞争的评定职称与奖励制度使得我们的高校科研活动严重变形,应运而生的就是学术腐败,为世人诟病。二者之间的关系不免引起人们的重新审视,那么教学与科研之间究竟是个什么关系?当前的高校科研陷入了怎样的误区?对于走上高校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而言,很值得去探讨一下。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科研、为社会服务作为大学的三大职能已经得到公认。但是,不同的大学,由于科研的类型和范围不同,以及动机的差异,对教学所产生的作用亦迥然不同,有的科研活动对教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的则微不足道,有的甚至产生消极的影响。 大学目前盛行的科研,根据其动机的不同,可分四种情形。首先是一种“形式上的科研”。应该说,科研本身是一种思维创造活动,它的成果可以以文章、产品等形式体现,但并不意味着写文章就等于搞科研,观念上的错误导致现实中把不同质量的文章数量当作衡量科研水平的尺度。大学教师们为了证明科研能力或职称评定需要,盲目地编写文章,千方百计地寻找机会发表。一时间,学术刊物和书籍泛滥到令人吃惊的程度,可悲的是就有许多刊物就靠这种来源在生存。其次是一种“理论化的科研”。如果说科研工作取得一点进展,也大多停留在理论假设阶段,有80%以上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科学性尚待证明,如何纳入教学?尤其是面对经费短缺、设备陈旧、信息闭塞的普通院校,用纸上谈兵的科研去促进教学更是不免有些荒诞。第三是一种“效益的科研”。当今的高校已非“象牙塔”的纯净之地,受经济动机的驱使,很多教师投身于能给他们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研究之中,只要能有效益,他们无须考虑与谁合作,合作怎样的项目。客观上可能带给企业以活力,为社会提供了服务,然而,这种科研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教学是难以确定的。如果说这种研究活动鉴于它不同于形式上和理论化的“科研”,对教学会有一点影响的话,那也是极少的。第四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科研。但是具体牵涉到与教学的关系,我想也不应并列地看待,不同的院校不同的学科,教学与科研的能力很难在一个人身上集中体现,应该因人而异。 作为大学教师,教育一个国家最有前途的年轻人这项工作才是他们最有意义的事业,倘若都舍本逐木地投身于所谓的研究之中,是不可想象的。还有随着教师级别的上升,科研与教学的关系越发不明显。越有经验的教授实际上越来越脱离本科教学岗位,有些学校只能硬性规定教师必须担当本科教学。

如何让科研更好的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讲课教案

如何让科研更好的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如何让科研更好的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广西靖西市靖西中学黄雄杰 关键词:科研教学实践教学质量 内容提要:对于中小学这一特殊年段,教学科研必须特别关注教学过程中出现并亟待解决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其研究成果切实能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真正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推广价值和实践意义,只有这样才能让科研更好的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中小学这个特殊年段中,一提起教学科研,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就会觉得教学科研离自己很远,甚至认为与自己无关;平时组织他们进行教学科研,总有部分教师埋怨“现在教学工作任务已很繁重,压力已很大,还要分出一部分精力和时间去搞教学科研,如何承受得了”,于是无形中产生了抵触心理,分配给教学科研任务时也不乐意接受或不主动配合,尤其是没有申报更高一级职称愿望的教师这种情况更为严重,导致出现各项教学科研工作难于推进的局面。 笔者认为这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便是课题负责人所选的科研项目与教师教学实际相距太远,甚至严重脱离教学实际,不能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作用不大;于是让老师们产生了教学科研分散他们的精力、增加他们负担、占用他们时间这样的错觉。 一、教学科研课题要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教学科研课题要来自教学实际本身,才能避免出现教学科研与教学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教学问题即教学科研课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不可避免的碰到各种各样难于解决又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如得不到解决就会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的教学科研就是以这些问题作为科研课题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积极为教学服务,这样才能避免出现教学科研与教学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 笔者所在的单位——靖西市靖西中学,是一所位于南国边陲的示范性普通高中。南国边陲农村高中生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灿烂的民族文化的了解相对于内地高中生来说就要少得多,陌生得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与越南的关系也在不断改善,边民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频繁,邻国的各种思想意识、价值观、人生观等也随之不断渗透进来。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加强南国边陲农村高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民族文化教育、理想与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政治思想教育?成为摆在我们每个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难点问题。笔者适时地选取“南国边陲农村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问

如何将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研究有效结合

如何将课题科研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 读《教师课堂研究指南》有感 华店镇蓝天小学张玉青 拜读了《教师课堂研究指南》一书,感触颇深。对教育科研的实践研究在思想和认识上有了新的理解。 一、一直以来对于教育科研,在认识上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以为做教育科学研究应该是专业研究者的事,我们小学教师搞不了什么高深的教育科研,如果说搞科研就是写点论文、总结什么的,以此来表现学校所谓的教育科学研究的力度和成果。读了这本书使我对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的研究有了新的认识。校本-----教育科研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教育科研的主渠道;一线教师-----教育科研的主要实践研究者。 二、教育科研不是独立于课堂教学之外的专业研究者的研究活动。更加强调在整个学校的背景下审视教师研究的重要性。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不仅应该是整个学校的活动,而且也应该实实在在地把主要研究精力聚焦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过程展开。 这本书为我们一线教师提供了一个实用的指南,指导我们立足校本,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研究,指导我们把这些研究活动与我们教和学的知识技能的拓展以及整个学校的发展联系起来。其中穿插了许多教学研究实例和实践教学片段,内容鲜活,生动丰富,充分将科研理论与实际教育教学紧密结合,深受启发。 其研究的过程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展开。要与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变化来进行。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学生个体身心状态的变化以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我们的教育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新问

题,教师需要通过教育科研活动,借助于实践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改进自身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效果。 树立研究意识。问题意识、研究意识、实践探索意识、总结提升意识。充分认识课堂教学实践探索就是教学研究。要将教研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进行。不能将教研与科研割裂开来,单独进行。 三、如何确定(发现)有价值的研究问题。 在日常的教育科研实践中,有时,会为如何确定研究问题感到困惑,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去发现问题;有时,为确定符合校本研究的有价值的研究问题而困惑。学习了《教师课堂研究指南》,我知道了如何确定研究问题,选择一个切实可行、相对独立、本身有趣的、涉及到与他人合作并在某种程度上和教与学以及整个学校所关心的事情联系起来的课堂研究重点作为最初的研究切入点。这给我在实践教学中如何开展一线的教育科研,如何从实际教学中去寻找到有价值的问题提供了方向、方法。从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基本研究程序以及如何在实践研究的过程中制定可行的研究方案提供了清晰的思路。结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确定研究主题。 制定实践研究计划、方案,计划、方案的制定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探究的方法进行,研究计划要有学年计划、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等,使研究的主题系列化、层次化、可操作化。问题(校本教育教学自身存在的共性问题,不利于学校发展的问题)要清楚,(实践研究人员)分工要明确,实践研究的内容、方法要具体。 在这里要特别明确教育科研研究的内容、问题要具有普遍性,有

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

科研的概念 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 宏观层面 历史演变 一、中世纪前期至中期,大学里面只有教学:1、中世纪大学主要是通过理智训练培养教师,并间接地满足教会、市政当局以及师生的期望;2、中世纪大学的课程和教材十分单一,具有高度的一致性;3、从当时的社会风气来看,中世纪是一个思想禁锢的时代,理性探索限制在信仰的范围之内。 二、中世纪后期至文艺复兴时期。大学中也仅仅只有少量的科研,在这一时期对科学的贡献主要在大学之外,而大学无作为的原因如下:1、宗教的压制;2、大学的内在知识逻辑、组织构架以及环境因素(这一时期的培养目标:法学家、公务人员、教士和医生的学习内容与近代科学的研究范式是相背的)。 三、经典模式的确立 1810年柏林大学建立,正式确立了科学在大学中的地位。19世纪末,“教学与科研相统一”成为德国、美国和英国等各国大学的根本原则。 四、从统一走向分离 从统一走向分离的表现在两个方面: 1、观念方面:拉姆斯登和摩西认为:在学术界,鲜有信念像教学与科研彼此和谐互惠一样获得如此忠诚,这是一种“宗教信仰”。福克斯说这是一种意识形态。克拉克称这是一个永久的原则。然而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随着大众化、市场化以及知识性质等方面的变化,“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德国有学者评论到:”从严格的传统意义上讲检查教学与科研统一的远离不存在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已失去了它神圣不可侵犯的和不可怀疑性,它们的分工关系被削弱了。” 2、实践层面:20实际初的教学与科研依然是统一的。自二战起,研究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开展与教学没有直接关系的科研被看作是大学可以发挥的正常作用,甚至是主要作用。这些科研最初主要出现在美国研究型大学中。美国政府在二战期间改变了政府与研究型大学的关系,充分发挥大学的研究能力,在大学建立了许多国家研究室并使其承担了很多大的研究项目:如宇航、生物卫生、军事等研究,而这些研究与教学没什么关系。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的推进,大学在数量和规模上变大,目的更多样,成为多元巨型大学。随之国家强化了对大学教授科研及相关活动的重视和奖励,导致各国大学,特别是那些注重排名的学校,过度看重大学教授的科研生产力和影响力,随之而来的就是“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而与这一现象伴随的是“科研漂移”和“教学漂移”。 五、十字路口的抉择 一、任凭二者在外界压力下继续分离 二、平衡二者的地位 三、主动构建二者积极的互动关系

如何让科研更好的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如何让科研更好的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广西靖西市靖西中学黄雄杰 关键词:科研教学实践教学质量 内容提要:对于中小学这一特殊年段,教学科研必须特别关注教学过程中出现并亟待解决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其研究成果切实能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真正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推广价值和实践意义,只有这样才能让科研更好的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中小学这个特殊年段中,一提起教学科研,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就会觉得教学科研离自己很远,甚至认为与自己无关;平时组织他们进行教学科研,总有部分教师埋怨“现在教学工作任务已很繁重,压力已很大,还要分出一部分精力和时间去搞教学科研,如何承受得了”,于是无形中产生了抵触心理,分配给教学科研任务时也不乐意接受或不主动配合,尤其是没有申报更高一级职称愿望的教师这种情况更为严重,导致出现各项教学科研工作难于推进的局面。 笔者认为这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便是课题负责人所选的科研项目与教师教学实际相距太远,甚至严重脱离教学实际,不能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作用不大;于是让老师们产生了教学科研分散他们的精力、增加他们负担、占用他们时间这样的错觉。 一、教学科研课题要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教学科研课题要来自教学实际本身,才能避免出现教学科研与教学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教学问题即教学科研课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不可避免的碰到各种各样难于解决又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如得不到解决就会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的教学科研就是以这些问题作为科研课题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积极为教学服务,这样才能避免出现教学科研与教学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 笔者所在的单位——靖西市靖西中学,是一所位于南国边陲的示范性普通高中。南国边陲农村高中生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灿烂的民族文化的了解相对于内地高中生来说就要少得多,陌生得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与越南的关系也在不断改善,边民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频繁,邻国的各种思想意识、价值观、人生观等也随之不断渗透进来。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加强南国边陲农村高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民族文化教育、理想与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政治思想教育?成为摆在我们每个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难点问题

谈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谈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提要]教学和科研是高校追求的两个重要指标。实际工作中,对教学和科研关系的认识上存在误区,只强调教学或科研单方面的功能,没有看到两者之间的相辅相成。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用教学促进科研,用科研反哺教学,是高校良性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教学;科研;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3月8日 教学和科研是所有高校都存在的两大职能,科研和教学的和谐发展是高水平大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征。近年来,教学和考研的关系往往被割裂开来,认为两者是相互矛盾的。教学和科研作为高校重要的日常工作,其中科研是实现学校价值的主要方面,教学是实现学校目标的重要手段,两者同等重要。因此,应该理顺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实现教学与科研双赢。 一、在教学和科研关系认识上存在的误区 目前,部分高校和教师片面的认为教学和科研之间存在矛盾关系,割裂了教学与科研的内在联系。 (一)科研第一,重科研轻教学。这种观点认为,高校的发展在于科研,没有科研的大学,就不能称为大学。由于科研工作对高校的社会地位、荣誉和教师个人经济利益有着更直接的影响,部分教师专注于自身的发展和提高,为了提高工作业绩,过分地重视科研工作,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只考虑争取多少科研经费,轻视教学工作,忽视教学工作的价值,教学工作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这对培养高质量的优秀人才是非常不利的,同时也影响着学校和教师的自身发展。 (二)以教学为中心,重教学轻科研。这种观点认为,科研是少数具有科研能力和需要晋升职称的教师的个人行为。教学工作是高校的主体,高校的一切活动都应该以教学为中心,为教学服务,重教学轻科研。把教学单纯的理解为教学行为,割裂了教学和科研内在联系。这种以教学为主的教学型教师由于工作任务繁重,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教学工作上,教学时间严重占用科研时间,自身的科研水平得不到提高,这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教师自身的发展有着严重的影响。 二、教学和科研关系认识上存在误区的原因分析 教学是学校最基本的活动,科研是重要的工作,科研和教学互相促进、相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时代对高校的要求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迎来了知识经济时代。面对新世纪的挑战,美国曾不遗余力地发展高科技,日本实施了“科技立国”方针,亚洲“四小龙”采用了腾飞策略。在中国,以江泽民为核心的领导集体也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要使科教兴国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的号召。 中国的高校肩负着科教兴国的重要使命。高校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是实施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需要。长期以来,教学、科研如何与经济时代相结合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大学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以论文的形式发表,而多数论文在发表之后便束之高阁,科技成果的“鉴定会”成了科研成果的“告别会”,科技进步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很低。 迈向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对社会的贡献,不仅是知识的贡献,人才的贡献,还应有科技的贡献,产业的贡献。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知识不断创新,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而要加快创新和产业化的步伐,就必须培养出一批批的优秀人才。教学和科研相结合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学校功能的合理延伸。 国外在“产学研”相结合方面已先走一步。如英国的沃瑞克大学,积极与企业结合并在校内兴建工程研究中心。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有关公司在“硅谷”创造了近百亿美元的利润。日本、德国的高校也走上了与企业合作的道路。在我国,近些年涌现出一批如北大方正,清华同方,清华紫光,东大阿尔派等备受社会关注的科技企业。他们在探索和成长过程中积累了实践经验,也为其他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范例。沈阳大学浆体输送研究所、信息工程学院焊接自动化研究所等近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同样证明了只有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才能使科技成果为社会进步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多年来,他们培养了一批懂管理、懂经营、懂业务的具有

应用性科研与实践性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探索

应用性科研与实践性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探索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生产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专业技能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要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一定的创新能力。培养符合社会要求与具有现代职业能力的专门性人才,是职业院校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要突破这一课题,就必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就业与职业意识。为此,我系教师将应用性科研项目引入到实践性教学中来,对教学方法的改进进行探索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开展过程与实施效果 职业院校的核心工作是教学,而科研与教学又密切相关,为达到教学目标,我系教师将应用性科研项目与实践性教学相结合,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提高了教学效率。2013 年,我系教师成功申报了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科研项目赤峰农牧区饮用水含氟量调研及控制技术研究,利用这次机会,课题组教师将该项目引入到了 2011 级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中,以促进教学与科研共同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要求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的数据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选取该专业作为试点,以检验教学效果。此次项目中的全部水样的硬度以及 pH 值的测定工作交给学生独立完成,以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后,教师带领学生参加科研项目的研究检测工作。首先,教师将整个项目

的研究过程对学生讲解,使学生初步熟悉科研工作过程 ;其次,教师将学生需要完成的工作进行布置 ;最后,学生需要自己制定实验方案并具体化,开始着手实验。此次项目涉及整个赤峰地区的饮用水水样,数量较多,这就要求每个学生动手实践,与平时上课分组情况不同。在完成实验后,教师要求实验数据。 二、实践性教学与应用性科研相结合 1. 应用性科研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补充 实践性教学是高职教育教学方法的主要形式。实践性教学就是组织学生到真实工作环境中去,在社会形态里学习。而将应用性科研项目引入到实践性教学中,正是对实践性教学重要补充。以往的实验实训课,为了让学生快速完整地完成实验,实验课的所有准备工作都由教师完成,学生来到实验室后只需按照教师的讲解,按实验步骤完成实验,交上实验报告即可。对于实验过程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时间一长,容易遗忘。而将本次科研项目引入教学课堂后,实验的所有准备工作均由学生自己做,例如标准试剂的配制、标定,水样的预处理等,然后进行水样的测定工作。通过这样的科研实践训练,学生实际上扮演了科研助手的角色,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并对实验过程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实验数据的得出,增强了学生对自身专业技能的信心。应用性科研与实践性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参与、体验、掌握、运用和内化,同时,深刻地感受到了真实的工作环境,激发了职业兴趣。学生参与到应用性科研实践训练中,更好地诠释了实践性教学的定义,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提升了专业课的教学效果,应用性

浅析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doc

浅析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 “ 关键词:科研教学教学质量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科研与教学的关系,论证了科研与教学是密不可分的,教学为科研提供需要和基础,科研又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方向和保证。因此,高校和高校教师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既要重视教学又要大力发展和提高科研水平,这样才有利于培养“综合型、应用型”人才。 随着中国教育市场的开放,高等教育领域面临着世界范围内的激烈竞争,同样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教学更多地关注现实问题,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高校和高校教师在这样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如何生存,特别是对教学型高等院校和教师来说,形势是相当严峻的。只有将科研与教学有机地结合,才能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新形式下的“综合型、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科研与教学之间紧密联系、互相促进,教学为科研提供需要和基础,科研又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方向和保证。因此加强教学科研的联系,在科学研究中开展教学活动,教学出题,科研求解,以科研成果支持教学改革,教学与科研互动,教学与科研互相促进将越来越成为高校和高校教师发展的战略。 一、科研与教学的相互促进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创新教育,其特点决定了在高校中教学与科研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高校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知识的创造者,必须让教学与科研并重。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钱伟长先生认为:“你不上课,就不是老师;不懂得科研,就不是好老

师。教学是必要的要求,不是充分的要求,充分的要求是科研。科研反映你对本学科清楚不清楚,教学没有科研底子,就是一个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在教学中,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果必然是高质量学术研究的产物。而高校教师只有把独特的视角、创新的思维融合于教学中才能达到良好的知识传授效果。因此,对于高校教师而言,我们要做到以下两点:1.强化创新意识,注重科研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用科研的实践和成果去充实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贯穿科研的态度和精神 教学内容的主体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尽管有的教材或参考书很经典,但是“照本宣科”毕竟是学生厌倦的。课堂教学除了围绕基本理论和概念进行外,还要注重科研成果和科技最新发展动态的渗透。实际上,如果将其中的某些例子或做法,用最近的或自己亲手做过的一些结果或做法给予补充和说明,那会使教学活动显得更为生动、更有活力。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能及时掌握课程中的科技新动态,又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很快地理解和掌握书中的理论和方法。 2.加强科研与实验教学的融合,以教学的实践来促进科研 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造力是从实验教学阶段开始的,而实验教学阶段多是分组进行的,这有利于科研与实验教学的融合。如果不断地深刻钻研,不断地启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的过程,也是自己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创新的过程。通过不断的提高教学水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对自己科研水平的验证。 二、科研与教学的和谐发展是发展的 目标

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教学和科研是影响高校发展的重要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应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使教学与科研互相促进。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变革。高校的教育功能正在从注重传播知识,单纯强调教学职能,转向教书育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教育思想的转变,导致了高校教育模式、教学方式的变化,赋教学于科学研究,在科学研究中开展教学活动,以科研成果支持教学改革,教学与科研互动,教学与科研相长,越来越成为高校发展的战略。教学与科研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教学与科研既不相矛盾,也不能互相代替,没有科研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没有教学的科研不是高校中的科研。 首先,高校的教学与科研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构建了高校的育人环境。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应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在育人这个目标下看教学和科研承担的功能,才能找到教学与科研的最佳结合点。科学研究是创造知识的源泉。高校是集科学与人才为一体的有机体。学校的教学、科研、人才和知识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教学与科研是手段,培养人才和创造知识是目的,受过教育的人才推动科学的研究,科学研究创造的知识反过来支持人才培养。其内在的联系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构成高校的整体环境。 其次,教学与科研互动是高校发展的主旋律。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人们往往把教学与科研割裂开来,互相对立。对教学和科研在高校中的地位,有两种对立的理解:一种观点认为,教学工作是高校的主体,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应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为教学服务,科研也不例外;另一种观点认为,在这两者之间,关键的关键,核心的核心是科研,没有科研的大学,就不成其为大学,因此,高校的发展在于科研。其实,这两种观点都只强调了事物的一个方面,只突出了教学与科研单方面的功能,而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互相促进的一面。科研为教学服务是高校科研区别于专业科研机构的重要标志,开展科学研究为教学开辟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环境。同时,高校教学过程也离不开科学研究。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的更新给高等教育带来巨大的压力,对教学内容要求之广度和深度,对教学方法要求之灵活,都是前所未有的,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是教学改革的首要话题。传统的教育思想以教学为中心。现代教育思想强调全面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使受教育者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得到发展。教师上好课,必须要研究:一是知识,二是要教学效率,研究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工具,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学会学习的过程”,这些都需要科研做后盾。 在实际工作中,应把教学和科研较好地统一起来,认真解决教学管理和科研管理产生许多矛盾。一是避免教学与科研脱节,如:不重视让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科研不能理论联系实际,为社会创造价值,为培养学生服务。二是避免教学与科研对立。惟教学至上和惟科研至上的管理行为都是不正确的。 三、实现教学与科研互动,需要我们做许多工作: 首先,要转变观念,树立教学与科研整合的管理思想。校长要转变观念,把教学管理和科研管理纳入一体,为教师和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研究环境,在教与学中共同提高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 其次,改革现行的教学与科研管理体制。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教学管理和科研管理体制是从上到下分属两条线,从主管教学的校长、教务处到各系主管教学的主任和教务秘书形成一条教学管理线,从主管科研的校长、科研处到各系主管科研的主任形成一条科研管理线,两条线分工明确,有了问题互相扯皮,或分权施政,令出多头,或各自为政,强调部门利益,客观上造成了教学与科研的分立,这是造成教学管理与科研管理互相脱节,教学和科研方向产生偏差的主要原因之一。改革这种现状,首先要改革这种管理体制,建立教学管理与科研管理为一体的管理体系,从根本上打破科研和教学分立的局面。 第三,建立协调的教学与科研激励机制。对教师的各种激励机制,要充分考虑发挥教学和科研两个积极性,消除教学与科研对立的障碍。

强化科研与教学的融合论文:强化科研与教学的融合实现科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强化科研与教学的融合论文:强化科研与教学的融合实现科 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为贯彻落实“青海大学2010管理年活动工作方案”的要求,紧紧围绕“显著提高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的工作重点,院科研项目部按照“质量立校、科研强校、人才兴校”战略,抓住我省农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主线,把突破制约青海农牧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作为主攻目标,把产、学、研结合作为主要途径,坚持以人为本,优化科技发展环境,全面提升学院的科技创新能力。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发挥科研促进教学,协调科研与教学同步发展提高本科教学的水平和质量,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是我们目前工作的目标和重点。 一、强化教学与科研融合,实现科研带动教学,教学促进科研的必要性 1809年,洪堡就任普鲁士政府教育部长,他针对教师捧 着陈旧讲义照本宣科而没有任何外在研究压力的情况,对德国的大学进行了历史性改革,要求大学的教学和科研相统一,并按照这一原则建立新型的柏林大 学[1]。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高校的两大基本功能。教学,主要是指教师有计划、有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已有的知识成果或经验,以一种理论知识体系充实学生的头脑,并培 养其创新能力。科研,则主要是指人们根据已经取得的知识

和已经具备的条件,去探求所从事工作领域内研究对象的客观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获得新知识。首先,科研转化教学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更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在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上,科研是源,教学是流,教师把自己在科研中获得的新成果转化到教学中,形成资料丰富、观点新颖、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日常教学内容,这必然会把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其次,科研转化教学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学术素质。在教学中,教师把自己平时在科研活动中所养成的认真的态度、严谨的学风、缜密的思维、科学的方法、创新的意识、探索的勇气等,于无形中传给了学生,使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学术素养都有了一定的提高。科研转化教学既通过教学实践体现了科研成果的实用价值,又适应教学需求而不断提出新的科研课题,激励教师继续创造更多更新的科研成果,这些不断形成的科研成果又反过来充实到课堂教学中,进一步转化成教学内容,从而使科研与教学形成良性互动。2009年度我院申请各级各类科研项目80多项,在申请的项目被立项3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技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项,省科技厅各类项目9项,省农牧厅项目2项,青海大学中青年基金9项,横向合作项目2项,到达经费400多万元,较往年在申请项目的数量及到达经费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科研成果的数量、质量也是逐年上升。

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德国柏林大学

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德国柏林大学 新闻来源:新浪发布时间:2008/7/19 14:41:30 浏览次数:1 柏林是德国高等教育的重镇,在这里有三所大学,十所学院,四所艺术学院及一百多家国立研究机构及近250多个非大学研究机构。三座大学分别是洪堡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和柏林工大(即柏林技术大学)。 柏林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高等学府,建校以来一直贯彻“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办学方针,采取讲课、讨论与研究的教学方式,教师拥有学术自由,本科生可以自由选课,并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取研究方向,同时可以和教师在一起进行科学研究。这种办学理念源于洪堡的“研究和教学相统一” 的大学理念。 在华人圈内,在1948年以前,柏林大学指柏林洪堡大学,后经二战柏林一分为二,这所大学也分离为两所大学:东柏林学校名为柏林洪堡大学,西柏林则新建了柏林自由大学。所以一段时间柏林大学指称“柏林自由大学”,但这并不影响两所大学一脉相承的办学理念,现在两所大学在诸多专业也在合并整合。本文主要以柏林洪堡大学为例介绍德国柏林大学。 洪堡大学现有在校生三万五千多人,校址分别设在柏林市中心和阿德勒斯霍夫和柏林布赫两个科技园 区内。建校初期的洪堡大学有4个经典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哲学院,神学院。此后在许多著名学者的教学研究推动下,该校又发展了许多新的学科与专业,并很快发展成为一所享誉全球的一流学府。 1806年的拿破仑耶拿-奥尔施泰特之战影响着整个欧洲,欧洲各民族的生存条件发生了急剧变化,因此,进行民族自我更新、保持效率和竞争力事关民族生死存亡。 时任普鲁士教育大臣的威廉·冯·洪堡认为:“大学是一种最高手段,通过它,普鲁士才能为自己赢得在德意志世界以及全世界的尊重,从而取得真正的启蒙和精神教育上的世界领先地位。” 在此背景下,普鲁士王国进行了大学改革运动,这是世界大学历史上的第一次革命。重要的举措就是决定在柏林建立一所由国家资助,男女合校的新型大学,这与当时的旧式大学截然不同。 1810年,洪堡主持成立了这所大学,当时学校以国王的名字命名,称为“弗里德里希·威廉大学”,这一称呼一直沿用到1949年。大学的首任校长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费希特。此后,以洪堡大学为中心逐渐聚集起大批人才,在洪堡的弟弟、著名科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的努力下,学校开始注重对自然科学的研究,自然学科迅速发展,洪堡大学一跃成为当时最好的大学之一。 鉴于其成功经验,它的办学思想在世界上广为借鉴,在此后一个半世纪里建立的大学都继承了它的这种办学方针,因而洪堡大学被称为“所有现代大学之母”。但随后的一战、二战对学校造成了很大破坏,二战结束以后,柏林一分为二,这所大学也分离为两所大学:东柏林这边的老学校以学校创始人的名字命名为柏

正确处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1]

正确处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以科研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科研与教学的互动是本科高校的重要特征。科研是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源泉,是 高校提高教育质量的推进器。只有不断地进行科学研究,才能丰富学科内涵,拓展学科知识,提高教学水平。 为了推进科研促进教学,制定了《关于科研促进教学的实施办法》。该办法规定: (一)加强科研设施、科研经费对改善本科教学条件支持力度 1.加强科研设施对改善本科教学的支持力度 学院要求凡是用科研经费购买的科研仪器必须服务于本科教学,科研基地必须 赋予教学实验和实训功能。用科研经费购买的科研图书资料必须从课题组转到各系、部资料室,要做到共享。要保证在科研中改善教学条件,在教学中促进科研,要做到教学和科研的一体化,使其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2.加强科研经费对改善本科教学条件的支持力度 学院科研经费是指:①纵向课题科研经费;②横向课题科研经费;③院科研专 项经费(含学术著作出版基金、教师参加学术交流经费、科研发展配套资助专项经费、博士科研启动费、教改研究项目经费、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等);④院科研课题资助经费、青年科研基金。 要求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科研经费在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要有10%--15% 的科研经费用于购买科研教学仪器和科研图书资料;课题科研经费五万元以上的要有15%以上的科研经费用于购买科研教学仪器和图书资料。 (二)加强教师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教学内容的支持和管理力度 教师的科研成果主要包括论文、著作、课题、科研奖、产权成果和学术交流等。 为了促进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教学内容,优先对省级以上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研究成果进行资助。 1.加大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对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教学内容支持力度 为了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教学内容,根据学院学术著作出版资助办 法,每年将优先资助博士论文及重大课题研究成果出版,加大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对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教学内容支持力度。 2.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融入教材、进入课堂 科研课题、论文和科研活动是教师科研促进教学的载体。要求教师通过吸收学 生参加教师科研课题、举办学术讲座等活动,将科研成果融入教材、进入课堂。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引导,鼓励教师对学生科技活动加以指导。积极倡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与教师的科研工作相结合,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和水平,增强学生的科研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加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工作 1.设立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 学院在科研经费预算中设立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预算项目,用于支持大学生科 研创新和课外科技活动。为“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创业计划大赛等竞赛活动提供经费支持。 2.组织具有科研潜力的学生结合专业学习确立或参加教师科研课题研究 开展学生结合专业学习进行科研立项活动。对学生提出的科研课题经院专家评 审通过就可以获得大学生创新基金支持,并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课题研究,指导教师由负责课题的学生自行聘请。同时要求教师在确立课题时要吸收部分学生参加课题的研究过程,要让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了解科研,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给学生

实践教学与基础教学的结合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sj.com/doc/cb10925505.html, 实践教学与基础教学的结合研究 作者:王欢李佳骏赵一璟 来源:《科技资讯》2019年第28期 摘; 要:教师会以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营造更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可以真正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达到综合能力的提升。儿童剧无疑是实现实践教学与基础教学结合的绝佳选择。在教学活动中,也需要加强教学氛围的烘托。该文以儿童剧《青蛙王国之女王的祝福》为例,对利用儿童剧实现实践教学与基础教学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实践教学; 基础教学; 儿童剧 中图分类号:G250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0(a)-0148-02 当前,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将实践教学和基础教学进行了有机结合。教师会以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营造更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可以真正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达到综合能力的提升。儿童剧无疑是实现实践教学与基础教学结合的绝佳选择。 1; 儿童剧《青蛙王国之女王的祝福》概况 儿童剧《青蛙王国之女王的祝福》是一部由大型奇幻儿童剧。剧目讲述了留守儿童小新在玩偶青蛙“小雨点”的陪伴下,与爸爸团聚的故事。故事中,小新梦想着能够进入玩偶世界“青蛙王国”,于是在小雨点的帮助下,小新来到了梦想中的国度。在青蛙王国中,有一位女王,只要有人能够找到鲜花王冠并将之献给女王,就可以得到“女王的祝福”,它可以帮助人们实现任何愿望。由于小新的父亲在外打工,回家的次数极为有限,小新非常渴望能够与父亲团聚,所以小新希望找到鲜花王冠,让女王帮助自己实现愿望。于是在小雨点的帮助下,他们不断努力和探索,经过了重重困难,终于得到了王冠,获得了“女王的祝福”,小新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与父亲团聚。 2; 利用儿童剧实现实践教学和基础教学的有机结合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儿童剧是一种更为生动灵活的实践教学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投入于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言语动作指导和氛围引导,提高教学质量。利用儿童剧可以实现实践教学与基础教学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编写儿童剧本、表演儿童剧目时,实现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儿童剧受到儿童的欢迎,不仅在于其生动形象又浅显易懂的故事,更在于表演时演员的服装、化妆造型以及舞台设计。这些都能进一步烘托故事氛围、递进故事情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