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浅析湘西苗族鼓舞的动律特征

浅析湘西苗族鼓舞的动律特征

浅析湘西苗族鼓舞的动律特征

湘西苗族鼓舞是苗族民间传统文化中的一项重要艺术表现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地域特色。其音乐表现形式以鼓为主,辅以其他乐器和人声,在节奏、旋律、和声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特征。

一、节奏特征

湘西苗族鼓舞以强烈的节奏为特征,其节奏独特而复杂,强调鼓击的力度和速度。整个鼓舞过程中,鼓舞者会不断跳跃、旋转,配合着鼓声表现出强烈的冲击力和爆发力。

在节奏层面上,湘西苗族鼓舞使用的主要节奏型有两种:一种是8拍子,即每拍包括三个子拍,强弱节奏交替,形成鲜明的节奏感;另一种是16拍子,即每拍包括六个子拍,强调细致和复杂的节奏变化。这两种节奏型交替使用,使整个音乐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二、旋律特征

湘西苗族鼓舞的旋律属于模式音乐,是一种传统的民间音乐形式。在旋律的组成上,湘西苗族鼓舞主要使用了几种基本旋律,如降调、升调、三声、二声等。这些旋律分别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和情境,从而表现出丰富多彩的音乐情感。

除了基本旋律外,湘西苗族鼓舞还采用了一些特殊的音乐技巧,如拔弦、滑音、和弦配合等,使旋律更加婉转动听。同时,在演奏中还会加入人声的部分,以呼应鼓声和配合舞蹈动作。

三、和声特征

湘西苗族鼓舞的和声相对较为简单,主要是以单音和两个音的和声为主。这种简单的和声方式,使得整个鼓舞的音乐更加紧凑、有力。同时,鼓击的力度和节奏的变化也成为了和声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鼓舞的音乐更加多样化。

民间舞蹈简介

苗族民间舞蹈:踩鼓舞 “踩鼓舞”是苗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同时也是祭祀舞蹈。伴奏的乐器为铜鼓和 木鼓。舞者一般围成圈,内圈女性,中心置一大鼓,由一至二人手持鼓棒击鼓,舞者面向圈内,随鼓点节奏,缓慢变换不同的舞步,双手自然摆动,闻鼓而舞。鼓点节奏多为4/4、3/4拍,显得欢快、轻松、活泼,表现了苗族人民节日祭祀祖先和 丰收后的喜悦心情。 苗族舞蹈“跟我学” 近日,贵州省舞蹈编导、创作、研讨培训会在福泉市举行。培训会期间,舞蹈家们深入高坪镇王卡苗族村寨,与能歌善舞的苗族群众切磋舞艺,吸纳苗族群众原生态舞蹈元素,提高舞蹈编导创作水平。 云龙苗族舞蹈及其特点 云龙苗族有着古老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苗族能歌善舞,史载上早有男吹芦笙女振铃的记载。苗族“飞歌”享有盛名,其他民歌有古歌、游方歌、龙 船歌、酒歌、祭鼓歌、儿歌、跳歌、娣妹歌等,舞蹈有芦笙舞、板凳舞、直箫舞、猴儿鼓舞等。民间传统乐器以吹奏乐为多,打击乐器次之,苗族民间文学主要有诗歌和传说故事。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 流传于云龙境内各地苗家寨的民间舞蹈,属于群众自娱性集体舞蹈,多与苗族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内容有表现生产劳动的,如“洗布舞”、“洗麻舞”、“转磨舞”等;有表现生活习俗的,如“探亲舞”、“赶街调”等;还有表现男女青年追逐玩耍的“背合背”、“踢脚跟”、“串花园” 等。 舞蹈进行时,由一人领头吹奏芦笙或直箫,舞者围成圆圏,逆时针方向转动,后者可随时加入。一般情况下,舞蹈是按不同名称的舞蹈及动作连接起来跳的,如从“甩手舞”开始,紧接“拍脚板”、“里拍外拍”、“踝三下拍一拍”、“拉叉舞”、“转磨舞”、“赶街调”、“背合背”、“踢脚跟”、“转身舞”、“转身跺脚舞”、“探亲舞”、“洗布舞”、“大仙人舞”、“小仙人舞”、“三麦斗”,最后是“串花园”结束等。总之,当芦笙 或直箫手吹出不同的引调时,舞者就根据音乐变换舞蹈的跳法和动作。舞蹈反复遍数不定,因人、因兴趣即兴发挥。 云龙苗族舞蹈中有很多甩手和摆腰动作,但舞蹈动作的变化主要在双脚的跳、转、跺、蹉、踢、拍脚拍等动作上。舞蹈的基本姿态是:双膝稍屈,臀稍往后翘,微含胸。动律特征主要表现为:以腰为主动的摆腰,前俯后仰、侧仰,足擦地及蹉、跺、拍脚等动作短促有力,有顿挫感,整个身体随脚的颤动向下压颤,身体下坐时提气。舞蹈中呼吸深、长,双手自然下垂,在两侧划小圆摆动,部份舞蹈双手肘内屈,随脚的动作有节奏的向下压肘。这种舞蹈动律特征的形成,主要受云龙山区地理环境和劳动生活习惯的影响。如:苗族妇女搓衣洗麻,常习惯于在大石板上以 双脚蹉跺;攀山越岭、负重行走时,臀往后翘,背上的背箩不致下滑,还可在途中

苗族鼓舞种类简介

苗族鼓舞种类简介 苗族鼓舞种类简介 苗族鼓舞种类大家了解吗,如果你想学苗族舞的话可以来了解一下哦!下面店铺为你分享苗族鼓舞种类! 1、花鼓舞 通常活动于春节及“六月六”“八月八”“赶秋”“赶夏”等民族传统节日。它的活动形式是由两人各持两根尺许长的鼓槌、分别站在鼓的两面同时击鼓,另有一人持单棒居中击鼓腰作伴奏。两者节奏要求统一,动作讲究对称。围绕着他们舞蹈的男女均可,多寡不限。从“花鼓舞”派生出来的鼓舞有“双人鼓舞”(男、女均可),特点是击鼓时两人可各打一边或同时敲击一边,也可一人击鼓,另一人以舞姿作陪衬。动作可随机应变,但十分讲究对比、协调。 2、团圆鼓舞 团圆鼓舞是种有歌有舞的鼓舞形式,舞时由一鼓手在场子中央击鼓伴奏,参加舞蹈的人则围绕着他,踏着节奏明快、时轻时重的鼓点,晃手摆腰地绕圈而舞。每跳完一段后就唱一段山歌、歌和舞交替进行轮回不断,直至兴尽方休。歌词多反映劳动生活和男女爱情的内容。舞蹈基本动作有“大摆”“小摆”“细摆”三种。晃手摆腰是“团圆鼓舞”独有的韵律和风格。 3、跳年鼓舞 除在伴奏上多用一铜锣外,其活动形式及动作风格特点与“团圆鼓舞”大致相同。 4、单人鼓舞 是湘西苗族普遍喜爱的表演性舞蹈。常在欢庆丰收及其它传统节日里表演。有男子表演、女子表演的两种。男子双手持鼓棒击鼓或双手握拳击鼓,舞蹈动作丰富,有模拟动物形态的动作和武术等多种,动作粗犷有力;女子则是在伴奏者敲击鼓边或铜锣的`音响声中,双手各持鼓棒一根、边敲击着斜放在木架上的大鼓边舞蹈的。舞蹈动作多是表现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有挖土、插秧、纺纱、织布和照镜、梳妆

等,其风格特点除个别地方能见到激烈、豪放者外,大多较文雅、端庄。 5、猴儿鼓舞 猴儿鼓舞是种技巧性较强的男子表演性舞蹈。它的近代从“单人鼓舞”和“双人鼓舞”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历史不过几十年,由于从事这种表演活动的人都必须是训练有素的,故至今苗族民间仍不甚普遍。在表演时,舞者的击鼓方法也有用槌击的和以拳击的两种。 下载全文

湘西苗族鼓舞的变迁与调适

湘西苗族鼓舞的变迁与调适 苗族鼓舞是湘西苗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符号,苗族民间自称“报浓”、“报浓咩”、“打鼓”、“跳鼓”等,广泛流行于腊尔山区、吕洞山区、古丈、花垣一带苗族聚居区。2006 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古往今来,湘西苗族鼓舞不仅凝聚了族群的智慧与共同的记忆,也表现了湘西苗族特有的人文风情,在“活态”的传承与发展中折射出湘西苗族的历史文化变迁。本文试图从文化生态学的理论视角对湘西族鼓舞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进行阐释,以及社会不断变迁中苗族鼓舞是如何不断调试自身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进行分析,为传统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一、文化生态学理论与民族传统舞蹈研究 生态”原是生物学的概念,是指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斯图尔德认为“文化变迁”可被归纳为适应环境,这个适应是一个重要的创造过程,称为文化生态学。文化生态学不仅研究文化所承载的自然环境还解读文化形成的人文环境因素,探究具有地域性差异的特殊文化特征及文化模式的来源。同时,作为一种综合的思维方法文化生态学认为文化发展是文化与环境互动的全过程。至今,文化生态学的方法论被众多学科所运用成为文化研究的重要理论视角。 就民族传统舞蹈研究而言,文化生态学首先应该从自然环境如气候、山川、水文、植被的走势等方面寻求传统舞蹈文化形成的自然环境印记,从自然环境的角度阐释民族传统舞蹈所形成的独特身体文化形态; 其次,需要考虑文化源头以及民族传统舞蹈所处的人文环境来探求其形成和发展的心理结构。尤其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媒体、通讯等传播手段的飞速发展,以往民族传统舞蹈生活的“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单一封闭的狭小村落文化空间被不断打破,政治、经济、文化等共时性因素成为民族传统舞蹈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成为比自然环境更强有力的对文化主导因素; 再次,必须考察民族传统舞蹈对于整个民族、地域、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影响以及如何在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中实现传承与创新。文化生态系统是主体系统和环境系统组成的有机整体,是一种开放性的组合状态。对民族传统舞蹈进行全面的考察应该是立足于这种复合生态系统观。 二、湘西苗族鼓舞文化生态因子 ( 一) 自然环境

湘西苗族舞蹈动律特征及形成因素

湘西苗族舞蹈动律特征及形成因素 作者:杨诗雨 来源:《读天下》2017年第17期 摘要:在苗族舞蹈的发展过程中,腰胯动律是苗族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腰胯的运用贯穿了整个苗族舞蹈的发展,它不仅赋予了苗族舞蹈独特的艺术风格,更增添了几分独特的艺术审美。 关键词:苗族舞蹈;舞蹈艺术;地域风情 我国各个民族的舞蹈,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一种代表形态和特有的叙事方式,蕴含的信息和内容极其丰富,民间舞蹈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各民族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苗族舞蹈也是如此。 苗族舞蹈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岁月里,湘西苗族人民为了躲避战乱和压迫,生活于荒山峡谷之中,过着不仅生活劳苦,精神生活也极其贫乏的原始农耕生活。然而淳朴勤劳的苗族人民乐于劳作,坚韧不拔,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执着追求,于是在日常劳作或闲暇之余创造了自己的舞蹈艺术,即形成了独特的湘西苗族舞蹈。苗族舞蹈之所以“独特”,一是由于苗族是一个没有自己文字的民族,而舞蹈作为一种时间性和空间性的艺术,是最能够将本民族文化传承下来的一种艺术形式。二是由于苗族的生活习惯、人文风俗、地域风情、宗教历史等对苗族舞蹈有着很大的影响,使其形成了强烈土风气息的舞蹈动律,从而展现了独特的舞蹈风格。所以本文将通过对湘西苗族舞蹈比较突出的三大动律的分析,来了解苗族舞蹈以及其动律的形成因素。 一、苗族“肩”动律特征及形成因素 通过苗族训练组合表演中我们可以看出,苗族肩动律特征是从整个身体重量的下沉开始,脚腕、膝盖松弛有力地上下颤动,是一种垂直动律加之重心左右横移的运动,身体从肩部开始进行垂直、橫状各方向同时摆动,节奏由缓到急、由弱到强,使舞蹈形成多节奏多曲线的土风气息的动律和舞姿。其形成因素有以下几点: 1. 生活习俗。苗族人民追崇喜庆,作为能歌善舞的民族,在重大的节日中喜好舞龙舞狮。特别是在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节这天要进行“烧龙”——也就是苗族传统的求雨的祭祀活动。首先是给龙点睛,然后从龙身上开始点火,接着十几个男人们手拿着木棍奋力地摆动着双臂,摇晃着身体,使身体从肩部开始进行垂直、橫状各方向同时摆动。由此可知,苗族的生活习俗同样是肩动律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浅析苗族文化对苗族舞蹈艺术的影响

浅析苗族文化对苗族舞蹈艺术的影响 摘要 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苗族创造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舞蹈形式,集中体现了苗族人民的生活习性和文化特点,同时,新颖独特的苗族舞蹈也集中体现了古老而又奇特的苗族文化对其的深厚影响。本文从苗族文化与舞蹈艺术的关系这一视角入手,重点阐述了诞生于独特地理环境中的苗族舞蹈分类以及苗族文化在苗族舞蹈艺术的形成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期能够为苗族文化和苗族舞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研究,探寻独属于苗族的文化和舞蹈艺术特征。 关键词:苗族文化;苗族舞蹈;影响 引言 苗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由于“无字”的文化特征,刺激了其口头艺术和肢体艺术作为文化载体而特别发达。作为苗族历史文化传承载体之一的舞蹈,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与演变,仍保留着远古刀耕火种的浓郁风情,是现代研究苗族历史文化非常宝贵的文化资源。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浓郁的民族风情,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多样的舞蹈形式以及究苗族舞蹈文化的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苗族生活在强大的汉文化包围中,为了保持并强化自身的民族个性,传递祖先的经验、感识、观念、训诫等文化财富,在没有自己文字作为载体的时空里,他们通过定期举办相关的祭祀活动,以数量庞大的舞蹈史诗来不断地重复加强化自身的民族个性和增强记忆的。因此苗族舞蹈是最能反映苗族历史文化发展的一门艺术,也是最具代表性,最具民族特色,最能反映苗族民族性格的审美情感的一门艺术,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在文化发展史上都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苗族舞蹈作为苗族文化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之一,是对苗族文化的体现,本文通过分析苗族文化对苗族舞蹈的影响,进一步探索苗族舞蹈艺术中所蕴含的苗族文化,加深人们对苗族舞蹈和文化的了解,促进苗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从而推动我国民族文化的繁荣。

苗族鼓舞艺术特征及发展

苗族鼓舞艺术特征及开展 一、湘西苗族鼓舞形成的文化历史背景 苗鼓是苗家供奉的圣物,是苗族部落的象征。据说远古时代,苗族从黄河到西南群山大迁徒的路上,无论丢掉什么东西,都会保存着一面鼓……,苗家每逢遇到生死存亡的大事要决策,一定会举行一场盛大的“吃牛合鼓〞仪典,一面鼓代表苗族的一个系或部落。百面鼓齐响,象征着万众一心,同仇敌忾。湘西苗族人民长期生活在地势险峻、贫瘠的山区,过着自耕而食、自织布衣的生活,文化知识和生产力水平低下。劳作之余的人们为了提高精神生活,才击鼓作乐,逐渐形成了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苗族鼓舞〞艺术。苗族鼓舞为自娱性群众舞蹈,所以舞蹈动作大多都与生产劳动和巫术祭祀活动息息相关,如收割打谷、耕种插秧、纶麻织锦等。有些舞蹈动作那么是通过模仿动物的动作和习性编创出来的,如黄牛摆尾、大鹏展翅、公鸡啄米等动作。还有反映战争性动作的,如“雪花盖顶〞、“懒姑挑水〞、“打四方〞等。这些舞蹈动作都比拟完整地保存了生活的原形和动态,既反映了苗族人民热爱自然、生活的喜悦之情又表达了他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鼓舞是苗族人民生产、生活劳动画面的再现,它的形成、开展都与人民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1]随着社会的开展,苗族同胞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鼓舞的作用再也不是驱逐猛兽或是召唤同胞作战,然而苗家人却依旧承继并发扬了它团结民众、凝聚人心的艺术魅力。苗家爱鼓,村村寨寨,苗鼓随处可见,鼓声处处可闻。苗家人从学说话时起,就学会了唱苗歌;从学走路时起,就学会了打苗鼓。苗家“无鼓不节,无鼓不庆〞,并且“惜鼓如金、爱鼓如命、敬鼓如神〞。以至世界各地,凡有苗胞集聚的地方,也都依旧保持着打苗鼓的习惯。湘西苗族鼓舞开展至今,其种类已经多达数十种,最为常见的主要有花鼓舞、猴儿鼓舞、女子单人鼓舞、男子单人鼓舞以及团圆鼓舞等。、 二、湘西苗族鼓舞的艺术特征 (一)湘西苗族鼓舞的表演形式 苗族鼓舞种类繁多,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按照其表演的形式可以分为单、双、四人鼓舞等,共有六六三十六套鼓路。表演时先将牛皮大鼓放置于木架之上,表演者手拿鼓槌,一个人在鼓的正面表演,一个人敲击鼓边伴奏。表演者的鼓点和伴奏者的敲边节奏要做到完全和谐。苗族鼓舞在不同的表演形式中都有其相应的表演动作,主要分为:生产劳动、风俗习惯、模仿动物和武术拳类等四大类。生产劳动的动作如插秧、犁田、耕地、挖土、挑水等;风俗习惯的动作如洗衣、打粑粑、梳头等;武术拳类的动作如背箭、舞挡、雪花盖顶等;模仿动物的动作如狮子滚绣球、猴子挠痒、上树、打包谷等,最后再由这些元素动作组成不同类型的套路。如“花鼓舞〞动作有美女照镜、梳头、狮子流球、打粑粑等动作,在表演?踩鼓舞?中的“调年鼓舞〞时,双手自然地左右摆动,动作有做种地、纺线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花鼓舞和猴儿鼓舞。苗族花鼓一般由女子表演,表演时边打边跳,沉稳中透着灵气,舞姿刚毅豪放、恣肆昂扬,鼓点振人心魂,让人热血沸腾!既是心声的流露、情感的喧泄,又是苗家神韵之所在,苗家文化之精髓。 (二)湘西苗族鼓舞的根本动作与步伐 湘西苗族鼓舞风格各异的表演形式,都是由脚下的根本步伐与上身的根本击煽动作组成。其根本步伐一般有四种:

苗族舞蹈的特点

苗族舞蹈的特点 一、颠簸动律 苗族聚居地多为山路崎岖地带,人在行走的过程中难免会有颠簸或者晃动的感觉。因为有了这些经验,苗族人才创造产生了苗族舞蹈中的颠簸动律。 其动律特点是:以胸腰为中心,上下翻动,上下起伏,并且保持翻动的连贯性和链条性。其颠簸动律通过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如肢体的幅度大小,面部的表现,力度的大小,节奏的变化快慢等来表现出复杂的感情波动。 例如苗族舞蹈《黛帕》就表现出这一动律。演员随着柔和的音乐,双手上下晃动至脖颈前方,配合胸腰的起伏和双脚的行走。 二、赶鸭动律 苗族地区山环水绕,他们常常在河边玩耍,也会在水中养鸭子等生物。苗族人民通过观察鸭子走路时点头、身子摇摆的特点,将其融入舞蹈动作中,形成独特鲜明的赶鸭动律。

其动律特点是: 多人成行、双手手掌上翘放于身体两侧划动,上下小幅度点头;同时脚向前蹭走,整个身体出现一种摇曳的律动。 例如苗族舞蹈《走苗山》中,一群苗族女子行在走山水间。表现出苗族人民对自然的热爱。 三、一顺拐儿动律 由于苗族人民居住的地区气候都极为湿润,所以常年都会有雨,人们出门的时候会带雨伞和蓑衣,以为挡雨。 并且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时候,苗族人会经常将孩子或者其他物品背在身上抱在手上,双手在日常生活中几乎都没有空闲。但是当他们看到喜欢的人或者风景的时候,常常会手舞足蹈。这就形成一顺拐儿的韵律风格。 其动律特点是:同手同脚,同手同头,上半身和下半身的运动方向相同。

苗族喜欢白色,即爱好银饰。越多越好看,越重越好看。比如具有代表性的脖颈银饰——项圈。 日常生活中,银项圈会随着身体的运动而晃动,就产生了以腰为发力点,身体的上下半身左右晃动的荡腰特点。荡腰也会因为不同的方向和动作有着“正反”的不同。 比如在苗族舞蹈《水姑娘》里面的荡腰动作一样,展现出苗族姑娘的水蛇一般的腰和流线身型。 五、点荡动律 这个特征来源于苗族身上佩戴的银铃和银制腰带,在日常生活中人的身体只要有晃动,它们就会发出悦耳的声音,所以苗族人喜欢颤动自己的身体,让银器发出声音。 比如苗族舞蹈《银项圈》中,演员们双手举着项圈,开始做点荡动律,声音十分悦耳。

论湘西苗鼓舞的传承

论湘西苗鼓舞的传承 作者:覃嫔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2年第11期 摘要:湘西苗鼓舞舞作为珍贵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流传地地处偏远,逐步陷入无法广泛发展的困境。本文针对湘西苗鼓舞的特点,借鉴其他民间舞蹈的发展方式,总结出湘西苗鼓舞有人体动态延续和升华为理论这两种主要的传承方式,希望这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得到更多人关注。 关键词:湘西苗鼓舞;传承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166-02 鼓是精神的象征,舞是力量的表现,鼓舞结合开农耕舞蹈文化之先河,而湘西苗鼓舞作为优秀的民间舞蹈艺术,却犹如遗珠弃璧,淹没在莽莽群山之间。湘西苗族鼓舞,是我国苗族地区最古老的舞蹈艺术,流传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吉首市和凤凰、古丈、花垣等地。苗鼓舞起源于秦汉时期,是我国鼓舞艺术的一支分流,在历朝战乱的民族大迁徙中流落到湘西地区的苗家儿女,将苗鼓舞带到了玉屏山中猛洞河畔,从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湘西苗鼓舞。它不是单纯的民间舞蹈,而是鼓乐、舞蹈、表演等艺术的有机结合体,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特色鲜明。 在文化碰撞日益激烈的今天,越来越多像湘西苗鼓舞这样珍贵的民族艺术陷入被人遗忘的险境,因此,以潘志涛教授为主的舞蹈专家们发出了挽救少数民族舞蹈的号召,舞蹈工作者们也纷纷行动起来。笔者认为挽救某一民族舞蹈于危亡,若局限于对其历史源流、艺术价值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探讨如何使这些濒临消失的民间艺术,更好更科学的传承发展下去,才能真正延长它们的艺术生命,使之大放异彩。 一、湘西苗鼓舞的艺术特点 在汉文史《苗防备览·风俗考》中就载有“刳长木空其中,冒皮其端以为鼓。使妇人之美者跳而击之,择男女善歌者,皆衣五彩衣,男左女右旋绕而歌”。说明苗族鼓舞远在汉朝时就已盛行,并具有鼓之舞之,盛装起舞等艺术特点。随着时代发展,湘西地区的苗鼓舞不仅沿袭了这些特点,更是衍生出多样的表演形式,独特的鼓点以及更华美精致的民族服饰。 (一)丰富的表演形式 湘西苗鼓舞首先从鼓的材质区分,可分为铜鼓舞与木鼓舞。 铜鼓舞多在盛大节日,如“吃牯脏”“苗年”“芦笙节”等活动中表演。铜鼓架设在场地中心,由一名鼓手敲击,另一人持特质木桶置于铜鼓后面,表演中时近时远相配合,以增强乐音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