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星球版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星球版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星球版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星球版

1

七年级上星球版地理复习总结

第一章 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是:臆想阶段(天圆地方) 推测阶段(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推测地球是球体) 验证阶段(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证明地球是球体) 目睹阶段(加加林人类第一个目睹地球是球形的人) 测量阶段(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有:站在海边看迎面驶来的帆船,先看到船的桅杆,后看到船身;站得越高看得越远,可以发现地平线是弧形的。

3.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庐山起义);赤道周长是4万千米;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第二节 地球仪和经纬网

1.经线和纬线

经线 纬线 形状 半圆(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

经线圈) 圆(除南北极点外)

长度 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2万千

米) 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两极缩小为点 关系 所有经线都交于南北两极点 除两极点外,纬线都相互平行 方向 指示南北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

2.经度和纬度 经度

纬度

图示

起始位置 0°经线(本初子午线穿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 0°纬线(赤道)

划分方法

向东、向西各划分180°,0°经线以东为东经度(E ),0°经线以西为西经度(W ) 向南、向北各划分90°,赤道以北为北纬度(N ),赤道以南为南纬度(S ) 分布规律

向东增大的为东经度,向西增大的为西经度

向北增大的为北纬度,向南增大的为南纬度

3.半球划分

①东西半球的划分:20°W 和160°E 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从20°W 向东到160°E 的范围是东半球的范围;从20°W 向西到160°E 的范围为西半球。

②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0°纬线)是划分南北半球的依据,赤道以北是北半球的范围;赤道以南是南半球的范围。

③在写地理坐标的时候0°纬线、0°经线、180°经线,不带字母。

④我国既在东半球,也在北半球。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4.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30°纬度范围为低纬度;30°~60°纬度范围为中纬度;60°~90°纬度范围为高纬度。(简记:三六九,低中高)

5.五带的划分

2

①划分依据:根据地球表面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 ②五带划分示意图

③热带,终年炎热,获得的热量最多,有阳光直射现象,除

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一年有一次太阳直射的现象外,热带内的其他点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④温带,四季分明,获得的热量适中。

⑤寒带,终年寒冷,获得的热量最少,有极昼极夜现象。

第三节 地球的自转

1.地球围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叫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24小时或者1天。

2.地球自转的方向如图:

3.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更替;②时间的差异;③同纬度地区位置偏东的地方要比偏西的地方先看到日出(重点)。

4.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

第四节 地球的公转

1.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叫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1年或约365天;公转时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并指向北极星。

2.四个季节:春季3、4、5;夏季6、7、8;秋季9、10、11;冬季12、1、2;北半球季节和南半球季节是相反的。

3.四个节气:

①春分、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②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5°N )

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③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3.5°S )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4.太阳公转的意义:①四季更替;②地球上五带的划分;③昼夜长短的变化(重点)。

第二章 地图

第一节 地图的基本要素

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2.判断方向的三种方法:①通常,“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在有指向标的地图

3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图上距离上,用指向标表示方向,指向标正指北方(N );③在经纬网地图上,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

3.比例尺:①定义,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的缩小程度。②公式,

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

实地距离=

4.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如右图):

5.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有:①线段比例尺;②数字比例尺;③文字比例尺。

6.图幅面积相等时,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简略。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

1.海拔是指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称为绝对高度。

2.相对高度是指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3.五中基本地形: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

4.分层设色地形图能表示某一地区的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能直观地看出地势高低起伏的大致趋势。

5.地形剖面图能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6.地形不同部位等高线特征判读(重点中的重点):

7.等高线密集的地方是陡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是缓坡。

第三章 海洋与陆地 第一节 海陆分布

1.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29%为陆地,71%为海洋,所以说“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无论怎么划分,地球上任何两个面积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3.在南半球、北半球、西半球、东半球当中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最多。

4.东西半球、七大洲、四大洋示意图:

七大洲:①是亚洲、③非洲、⑤北美洲、⑥南美洲、⑦南极洲、②欧洲、④大洋洲;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为(简记):亚非北南南欧大。

四大洋是:B太平洋、A大西洋、C印度洋、E北冰洋;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为(简记):太大印北;大西洋呈“S”形状;印度洋略呈“三角形”。

I为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连通了红海和地中海,沟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F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H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沟通了北冰洋和太平洋。

5.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是一个整体,称为亚欧大陆;南极洲是目前唯一没有常住居民的大洲。

6.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7.亚洲、欧洲、大洋洲、非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南美洲、北美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欧洲和北美洲完全分布在北半球;南极洲完全分布在南半球;赤道横穿大陆的大洲是非洲和南美洲。

8.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亚洲;跨经度最广的是南极洲;跨经度最广的洋是北冰洋;印度洋全部在东半球内。

9.既跨南北半球;又跨东西半球的大洲是亚洲和大洋洲。

10..被三大洋包围着的洋是北冰洋;被三大洋包围着的洲是南极洲。

第二节海陆变迁

1.海陆变迁的三个因素:地壳运动;海平面的升降(主要原因);人类活动(荷兰

的围海造田、日本的填海造陆、香港的填海造陆、澳门的填海造陆)。

2.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3.七大板块:

A是北美板块、B是南美板块、C是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在海洋里面)、D是印度洋板块(澳大利亚、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在印度洋板块里面)、E是欧亚板块、F是非洲板块、G是南极洲板块。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挤压后隆起而形成的。全球90%以上的火山和地震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红海在不断扩张,地中海在不断缩小。(重点中的重点)

第四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天气

1.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具有多变的特性,人们经常用阴晴、风

雨、冷热等来描述某个地方的天气状况。

2.卫星云图上白色的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

是阴雨区;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

3.洁净的空气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空气的质量的优劣,一般用空气污染指

数来表示。污染指数小,空气质量好,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指数大,空气质量差,对人体健康有害。

4.常见的天气符号:

4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差异

1.我们把大气的冷热程度称之为气温,一般用°C表示,读作“摄氏度”。

2.通常,气温观测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

3.一天之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称作气温日较差。

4.一年之中,北半球的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一年内的最热月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气温的差,称作气温年较差。

5.世界气温分布的特点:(重点中的重点)

①等温线大致沿纬线方向延伸,说明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②在同纬度地带,等温线在陆地和海洋弯曲程度不同,表明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不一样;③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北半球等温线比较弯曲,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海洋性质单一)。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差异

1.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世界降水分布规律:(重点中的重点)①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极地地区降水少;

②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③中纬度地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④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⑤我国的的降水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世界的雨极是:乞拉朋齐;世界的干极是:阿塔卡马沙漠。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1.气候是指某一地区的多年平均天气状况,具有相对稳定性。

2.气温和降水是决定气候的两大因素,由于世界各地的降水和气温不同所以形成了

不同的气候类型,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如下图。

3.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

(1)热带气候

气候类

①热带雨

林气候

②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③热带沙漠气候

分布规

赤道附近

热带雨林气候南北

两侧

亚洲的印度半岛和

中南半岛

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

西岸和内陆地区气候特

终年高温

多雨

全年高温,分干、

湿两季

全年高温,分旱、雨

两季

终年炎热干燥(2)亚热带气候

气候

类型

⑩亚热带季风气候和

亚热带湿润气候

④地中海气候

分布

规律

亚热带地区大陆东岸亚热带地区大陆西岸气候

特征

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四季分明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

温和多雨(3)温带气候

气候类型⑨温带季风气候⑤温带海洋性气候⑥温带大陆性气候

5

分布规律中纬度大陆东岸中纬度大陆西岸中纬度大陆内部

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

燥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均

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4)亚寒带气候

气候类型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分布规律主要分布于北极圈以南的亚欧大陆和北美洲北部气候特征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降水稀少(5)寒带气候

气候类型⑧冰原气候⑧苔原气候

分布规律南极大陆和北冰洋

沿岸及其岛屿

亚欧大陆和北美

大陆北部边缘

气候特征终年严寒,降水稀少长冬无夏,降水较少(6)高原山地气候

气候类型?高原山地气候

分布规律中、低纬度地区的高山高原

气候特征终年低温,日较差大

4.根据气温和降水判断气候类型

步骤依据因素变化结论

第一步:判断南北半球最高(低)气温

月份

6、7、8三个月气温最高北半球

12、1、2三个月气温最高南半球

第二步:判断所在温度带最冷(热)月均

最冷月均温>15℃热带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0~15℃之

亚热带气候或温带

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15~0℃

之间

温带气候

最热月均温<10℃寒带气候

第三步:根据降水最终确定气

候类型

第五节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重点中的重点)

1.影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温度)、海陆因素(降水)、地形因素;次要因素是人类活动。

2.纬度因素是基本因素,一般地说,纬度较低的地方,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多,气温

较高;纬度较高的地方,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少,气温较低。

3.海陆因素:由于陆地上的水汽主要来自海上,因此,距离海洋较近的地方,海洋

4.暖湿气流容易到达,一般来说降水较多,温差较小;距离海洋较远的地方海洋暖

湿气流不容易到达,一般来说降水较少,温差较大。

5.地形因素: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一般来说,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

越低气温越高。

6.人类活动会对气候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越来越大。有些人类活动,可以改善

局部地区的气候,如人工绿化,兴修水利,建设生态防护林等。有些活动可能是当地气候恶化,如滥垦滥伐,过度放牧等。

7.全球变暖是由于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增多造成的;臭氧空洞是由于人类使用冰

箱等电器中的氟氯烃等化学物质中和了臭氧造成的。

第五章世界居民

第一节世界的人口

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6

2.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人口增长率较低,个别国家甚至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人口增长率较高。欧洲、北美洲,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亚洲、非洲和南美洲,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

3.人口密度是指某一地区平均每平方千米的人口数量。人口密度=地区总人口数/地区总面积数(单位:人/平方千米)。

4.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南北美洲东部等中纬度沿海平原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原因是:气候适宜,地形平坦,耕地资源多,人类开发历史久远。

5.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和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青藏高原地区,由于海拔地势较高,高寒缺氧,人口稀少),人口十分稀少。南极洲则是无人定居区。

6.人口数量过多,增长速度过快,就需要开垦更多的土地,消耗更多的资源,从而给环境带来更加沉重的负担。

7.如果人口增长速度过慢,甚至停止增长或负增长,就会产生劳动力短缺、兵源不足、社会抚养老年人口负担加重等问题。

8.人口问题,还表现为乡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使城市人口急剧膨胀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住房拥挤、交通赌赛、就业困难、环境污染等。

9.一个国家制定人口政策,应当,以促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第二节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1.按体质特征方面的差异,可以,把世界的人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2.世界人种分布图:

人种主要分布区

黄色人种亚洲东部和东南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

白色人种欧洲、美洲、非洲北部、亚州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种非洲中部和南部、大洋洲、印度南部、美洲部分地区

3.联合国的六种官方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简

记:汉英法俄西阿)。

4.世界语言分布

图:

7

8

5.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6.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后来传入我国和其他地区;伊斯兰教起源于阿拉伯半岛,其教徒统称为穆斯林;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是目前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教。

A 圆顶清真寺(伊斯兰教)

B 基督教堂

C 佛教佛塔 7.耶路撒冷同时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圣地。

第三节聚落——人类的聚居地

1.我们把人类聚居的场所称为聚落,分为乡村和城市两种基本的类型。

2.乡村聚落分为: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城市可分为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等,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业生产活动。

3.我国南方,村落多沿江河湖泊分布。

4.传统民居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典型聚落 当地自然环境特征

聚落建筑特点

因纽特人的冰屋 气候严寒

用冰雪筑成,墙体厚实,低矮

无窗,保温效果好 我国黄土高原的窑洞 黄土不易倒塌,气候干燥 利用黄土直立性特点挖掘而成

西亚、北非村庄 终年高温干燥,昼夜温差大

厚墙小窗,隔热效果好 东南亚的高脚屋及西双版纳

竹楼(傣族) 终年炎热多雨 双层木楼或竹楼,上层住人,下层放杂物,避免潮湿、虫蛇 北京四合院 冬冷夏热,降水较少 大门开在东南侧,避免冷风侵入,墙体厚,屋顶坡度小 新疆的平顶房屋 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屋顶是平顶,能够晾晒东西和

乘凉

游牧民族的蒙古包

干旱少雨,草原广阔

蒙古包便于拆卸和搭建

5.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皖南宏村、云南丽江古城、布达拉宫、故宫、平遥古城、长城等共48处之多。

6.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是意大利。

语言 主要分布区 汉语 中国和东南亚等地

英语 欧洲西部(英国)、北美洲(美国和加拿大)、大洋洲、亚州南部和非洲

南部

俄语 欧洲东部、亚洲西北部和北部(俄罗斯) 法语 法国、非洲的一些国家和加拿大部分地区

西班牙地区 西班牙和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 阿拉伯语

亚州西部、非洲北部的许多国家和地区

七年级上册(商务星球版)地理教案

第一章地球 教学目标: 1、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通过该项内容的学习是学生受到有关的科学史教育。 2、知道地球的大小。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4、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5、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6、熟练地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7、通过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人类证明地球形状的证据;描述地球的大小;经度、纬度;南北半球与东西半球的划分;在经纬网上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 经度与纬度的大小变化规律以及经纬度的大小与位置关系 教学时间:六课时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 3、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4、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 教学重点 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 2、了解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教学难点: 1、科学精神的培养。 2、描述比较大的地理事物的能力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 教具准备:地球仪、地图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找学生讲述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小故事,讲述张衡、的学说、观点,及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等故事,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些故事、学说的看法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活动,目的一是用实际例子,让学生体验过去人们是怎样证明大地不是平面的;目的二是进一步说明一个真理的发现,需要多方考证,不能简单下结论。 学生分组交流课前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好的问题“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

星球地图出版社七年级下册地理提纲2017

澳大利亚: 1、地理位置:位于南半球、东半球、大洋洲的发达国家。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地广人稀。 2、地形: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大分水岭) 3、自然环境:中低纬度,热带和亚热带,面积最大的两种气候是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气候呈半环状,是仅次于南极洲的干旱的大陆。最大的河流墨累河。 4、经济状况:农牧业发达,羊毛、牛羊肉、小麦、蔗糖居世界前列。“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矿产资源丰富,资源靠近沿海分布,利于出口,铝土居世界首位,“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现在,支柱产业是服务业。 5、人口城市分布:东南沿海。原因:气候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工农业发达、环境优美、开发历史早。首都:堪培拉。第一大城市:悉尼。第二大城市:墨尔本。 6.、澳大利亚的四个别称:世界活化石的博物馆、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骑在羊背 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巴西: 1、地理位置:位于西半球、南半球(大部分)、南美洲(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大部分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是热带面积最大的一个国家。 2、自然环境:包括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和巴西高原(热带草原气候)两部分。 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平原,巴西高原——世界最大的高原。 3、人口状况:原著居民——印第安人(黄种人)。主要人种——混血人、白种人。有“世界民族大熔炉”的称号,狂欢节和桑巴舞是其特色。 4、经济发展:出口热带经济作物,咖啡、甘蔗、柑橘居首位。“咖啡王国”的称号。 粮食:大豆、玉米、水稻。 资源方面:矿产资源丰富,尤其铁矿石世界首位。工业体系完整。水电站:伊泰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综合练习题范文

七年级地理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圈 B、纬线长度都相等 C、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 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仔细判读右边经纬网图,下列有关图中四个小 朋友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红站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B.小刚站在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 C.小兰所在的地方气候终年寒冷 D.小明所在的地方正午的太阳总是照在头顶上 3.右图中外国小男孩居住地 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4.下列四幅图是济宁市的韩庚同学在探究学习活动中绘制的一幅正午日照图(分别选取不同季节的某一天测得),他忘了哪一幅是暑假期间绘制的,请你帮他找出( ) A. B. C. D. 5.下列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45°55° 40°60° 55°56° 45°48° 45° 40° 45° 15° 55° 20° 46° 16° A B C D 6.大小相同的三张地图: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济宁市地图,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济宁市地图 D.三张一样 7.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03秒,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 心成功发射。小明同学想了解酒泉的位置,应查阅() A.浙江省政区图 B.北京市政区图 C.山东省政区图 D.甘肃省政区图 下图是某区域及其水库大坝位置示意图,据图完成8题。

8.若水库大坝再加高100米,该地区①②③④四村庄有可能被淹没的是() A.①B.②C.③D.④Array 9.有关右图四个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C大洲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B.世界最高峰位于A大洲 C.B大洲与C大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D.D大洲是跨纬度最多、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10.下列哪个地理事物不是大洲的分界线() A. 马六甲海峡 B.乌拉尔河 C.巴拿马运河 D. 苏伊士运河 11.下列各项,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 ①世界一些地方的大陆轮廓的凹凸十分吻合②非洲和南美洲生活着不会飞的同种 海牛和鸵鸟③喜马拉雅山原是一片汪洋大海④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A.③④ B.①③ C.②④D.①② 12.天气预报中表示沙尘暴的天气符号是() 若A为陆地,B为海洋,判断图中 所示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4.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 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上海市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A. B. C. D. 15.下列关于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过快,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B.乡村人口涌入城市的现象,集中在发达国家 C.世界各国都要控制人口数量不能增长 D.人口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2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知识要点(星球版)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第一课 地球形状和大小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是:臆想阶段(天圆地方)--推测阶段(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推测地球是球体)--验证阶段(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证明地球是球体)--目睹阶段(加加林人类第一个目睹地球是球形的人)--测量阶段(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周长是4万千米;表面积是亿平方千米。 3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有:a 站在海边看迎面驶来的帆船,先看到船的桅杆,后看到船身;b 站得越高看得越远,可以发现地平线是弧形的。 第二课 经纬网 4经线与纬线: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叫做纬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的半圆叫做经线,也称子午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5北N南S 东E 西W 6经度和纬度 7半球划分 ①东西半球的划分:20°W 和160°E 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从20°W 向东到160°E 的范围是东半球的范围;从20°W 向西到160°E 的范围为西半球。 ②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0°纬线)是划分南北半球的依据,赤道以北是北半球的范围;赤道以南是南半球的范围。 8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0°~30°纬度范围为低纬度;30°~60°纬度范围为中纬度;60°~90°纬度范围为高纬度。(简记:三六九,低中高) 9我国既在东半球,也在北半球。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第三课 地球自转 10地球绕着地轴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自转的周期是一天。 11自转方向:a 侧视图 自西向东 b 北极上空俯视图 逆时针 c 南极上空俯视图 顺时针 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 昼夜更替;②时间的差异;③同纬度地区位置偏东的地方要比偏西的地方先看到日出(重 点)。 13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东时区比西时区大。 北京 东八区 纽约 西五区 华盛顿 西五区 伦敦 中时区 东京 东九区 第四课 地球公转 14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叫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1年或约365天;公转时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并指向北极星。 15太阳公转的意义:①四季更替;②地球上五带的划分;③昼夜长短的变化(重点)。 16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经度 纬度 起始位置 0°经线(本初子午线穿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 0°纬线(赤道) 划分方法 向东、向西各划分180° 0°经线以东为东经度(E ) 0°经线以西为西经度(W ) 向南、向北各划分90° 赤道以北为北纬度(N ) 赤道以南为南纬度(S )

新商务星球版地理教案(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商务星球版) 第一章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说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经过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古老的“盖天说”认为的“天圆地方”“浑天说”认为的“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麦哲伦率领船队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现代探测技术证实“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问题的结论很简单,关键是让学生能领悟到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地球有多大”这部分内容通过图片以及地球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说明地球的大小,其中三个数据是重点内容。 知识与技能:1、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2、知道地球的大小,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2、通过组织学生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新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突破口,使教材符合学生的实际,因此我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采取了以下几种教学法: 1、直观教学法: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多媒体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像力。 2、比较教学法: 三、组织教学: [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看看窗外的大地,想想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学生讨论回答)“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无法看到地球的真面目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人们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漫长曲折的探索过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地球的真实形状。 一.地球的形状。 1、古代凭直觉臆测。——“盖天说”、“浑天说”

(完整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计划(商务星球版)

2015-2016学年下学期初一(6、7、8)班 地理教学计划 陈正祥 一、教学目标分析 通过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让学生具备必要的基本技能,对我们所处的世界有一个明晰的了解,对世界一些重要的国家和地区有着较为详尽的知识掌握。 教材重点、难点: 1、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2、几个大国的地形、经济和人文方面的问题;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三单元,第一单元《亚洲》概括了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情况.第二单元《各具特色的地区》本章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各地的人文特征.第三单元《不同类型的国家》具体说明了几个国家各自特点。 三、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七年级上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也有一少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不够重视,知识还没有形成系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我将本着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开展本期教学工作,在新的学期里希望扬长避短,深入学生,力争取得更有效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措施 1、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学会读图、填图,从宏观上了解地理单元的知识。 2、进行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数据的强化记忆,对地理知识进行必要的储备。同时,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穿插回忆上学期的世界地理基本知识,让学生对世界地理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也为他们今后地理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 3、强化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多种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 4、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心社会、关心时事的自觉性,收看《新闻联播》。 五、教学课时与进程 单元课内容课时周次 亚洲第一课 第二课 第三课 第四课 世界第一大洲 人口最多的大洲 世界最大的季风气候区 经济发展的差异 1 1 1 1 1—2周 各具特色第一课 第二课 第三课 第四课 第五课 东南亚(一) 东南亚(二) 中东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欧洲西部(一) 1 1 1 1 1 3—6周

星球出版社七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资料图文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个球体。证明地球是球体:①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②人造地球卫星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③月食现象。④在海滨观察远方驶来的轮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 2.有关地球的数据。地球的表面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最大周长(赤道长)约4万千米 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地球的赤道半径6378千米,地球的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21千米 3、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球体(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4、地球仪(要求在地球仪上找出相应的名称):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北极: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纬度越大纬线圈越小。0—30度为低纬度、30---60度为中纬度、60---90度为高纬度。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本初子午线:以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那条经线作为经度的起始线叫本初子午线,也叫0度经线。0度经线以西为西经线,0度经线以东为东经线。 5、东西半球划分的界限: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闭合经线圈,是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西经20度以东,东经160度以西为东半球,西经20度以西,东经160度以东为西半球(大大为西,小小为东——经度大于160的都在西半球,小于20的都在东半球,其余东经E在东半球,西经W在西半球) 6、为什么不用0°和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假如用0°和180°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划分的界线,会将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分在两个半球上,这样研究起来不方便。 7、经纬网、作用、用途。经纬网: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组成的网络叫经纬网。作用:(1)可以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位置。(2)可依据地理事物的不同经纬度确定地理事物之间的相对方位。用途:军事、航海、航空、以及气象观测等许多方面。

七年级上册(商务星球版)地理教案

七年级上册(商务星球版)地理教案 第一章地球 教学目标: 1、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通过该项内容的学习是学生受到有关的科学史教育。 2、知道地球的大小。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4、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5、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6、熟练地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7、通过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人类证明地球形状的证据;描述地球的大小;经度、纬度;南北半球与东西半球的划分;在经纬网上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 经度与纬度的大小变化规律以及经纬度的大小与位置关系 教学时间:六课时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 3、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4、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 教学重点 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 2、了解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教学难点: 1、科学精神的培养。 2、描述比较大的地理事物的能力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 教具准备:地球仪、地图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找学生讲述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小故事,讲述张衡、的学说、观点,及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等故事,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些故事、学说的看法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活动,目的一是用实际例子,让学生体验过去人们是怎样证明大地不是平面的;目的二是进一步说明一个真理的发现,需要多方考证,不能简单下结论。学生分组交流课前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好的问题“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 状的过程”。学生思考、讲故事,讨论,谈看法。 鼓励那些平时注意积累的学生,教育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使学生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二、讲授新课: 1、讲解出现这些故事的背景,使学生了解一部分历史,明白正确地世界观,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大胆假设。 学生思考,回答、分析

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要点归纳

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要点归纳 第一单元地球 第一课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圆球体。 2.人类对地球的认识:①我国周代“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盖天说②我国东汉张 衡提出的“浑天说”,认为“天之包地,如壳之裹黄”③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④1961年苏联宇宙员加加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亲眼目睹地球是个球体的人。 3.地球的大小: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赤道周长 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第二课在地球以上认识经纬网 1.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 ——地球仪。 2.①北极——地球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②南极——地球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③ 地轴——假想的地球旋转轴;④赤道——地球表面与南、北极点距离相等且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 3.经线与纬线: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叫做纬线,纬线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 从赤道向两级逐渐变短,到两级缩为点,所有纬线自成圆圈或圆点,只有赤道平分地球,所有纬线相互平行。连接南、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的半圆叫做经线,也称子午线,所有经线与地轴构成一个半圆,两条正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度数和为180度,且每个经线圈都能平分地球,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在地球仪上经纬线可以画无数条。 4.经度与纬度: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和经线,人们给他们标定了不同的度数,分别叫做 经度与纬度。 5.北N;南S;自南向北增大的是北纬,减小的是南纬。东E;西W。自东向西增大的是 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点,定为0°纬线。 7.国际上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0°经线,也称本初子午 线。 8.纬度:北半球:0°至90°N,南半球:0°至90°S。 经度:东半球:0°至180°E,西半球:0°至180°W。180°W和180°E是同一条经线。 9.在地球仪上,赤道把地球划分为南、北两半球。国际上习惯用西经20°和东经160° 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划分为东、西两半球。 10.人们习惯上将纬度0°—30°称为低纬度,30°—60°称为中纬度,60°—90°称为 高纬度。 11.在地球仪上经线与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任何一个地点的 位置,经纬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军事等领域。

(word完整版)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检测

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七年级上册质量检测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___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下列四种现象,不能说明地球是球形的是() A.月食现象 B.海边望船,先见桅杆 C.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 D.地面高低起伏 2.仔细判读右边经纬网图,下列有关图中四个小 朋友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红站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B.小刚站在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 C.小兰所在的地方气候终年寒冷 D.小明所在的地方正午的太阳总是照在头顶上 3.右图中外国小男孩居住地 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4.下列四幅图是济宁市的韩庚同学在探究学习活动中绘制的一幅正午日照图(分别选取不同季节的某一天测得),他忘了哪一幅是暑假期间绘制的,请你帮他找出( ) A. B. C. D. 5.下列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45°55° 40°60° 55°56° 45°48° 45° 40° 45° 15° 55° 20° 46° 16° A B C D 6.大小相同的三张地图: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济宁市地图,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济宁市地图 D.三张一样 7.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03秒,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 心成功发射。小明同学想了解酒泉的位置,应查阅() A.浙江省政区图 B.北京市政区图 C.山东省政区图 D.甘肃省政区图

最新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

最新,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 第一章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说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经过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古老的“盖天说”认为的“天圆地方”“浑天说”认为的“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麦哲伦率领船队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现代探测技术证实“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问题的结论很简单,关键是让学生能领悟到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地球有多大”这部分内容通过图片以及地球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说明地球的大小,其中三个数据是重点内容。 知识与技能: 1、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2、知道地球的大小,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2、通过组织学生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新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突破口,使教材符合学生的实际,因此我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采取了以下几种教学法: 1、直观教学法: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多媒体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像力。 2、比较教学法: 三、组织教学: [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看看窗外的大地,想想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学生讨论回答)“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无法看到地球的真面目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人们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漫长曲折的探索过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地球的真实形状。 一.地球的形状。 1、古代凭直觉臆测。——“盖天说”、“浑天说” 2、16世纪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圆球体” 3、近代精测——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学习方法] 让学生独自阅读材料并思考下列问题。

星球地图出版社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提纲

星球地图出版社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提纲 第一单元地球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2、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 4、经线:经线特点:(1)经线的形状是半圆;(2)经线长度都相等;(3)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经度:0°—180°;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 经度变化规律:东增东经,西增西经,经度最大为180度。5、纬线: 纬线特点:(1)纬线的形状是圆;(2)纬线长度不相等;(3)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4)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纬度:0°—90°;0°纬线为赤道,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 纬度变化规律:北增北纬,南增南纬,纬度最大为90度。6、低中高纬的划分:南北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7、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20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8、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天(24小时);自转中心:地轴。地理意义: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异。9、地球的公转: 公转中心: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公转轨道:椭圆。地理意义:产生了季节的变化、五带形成和昼夜长短的变化。10、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与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规律。(P16图1.17)①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②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11、五带的划分(P17图1.19) ③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④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北逆南顺) 第二单元地图 1、地图的基本要素是、、。 2、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 量算距离:①比例尺的计算: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比较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比例尺小→表示范围大→内容简单比例尺大→表示范围小→内容详细 比例尺的计算: 3、辨别方向:①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指向标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③经纬线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4、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要记住常用的图例P23图2.9) 5、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全题商务星球版精.doc

七年级 , 地理 , 上册 , 知识点 , 归纳 , 全题 , 商务 , 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地球 1、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 ( 1)麦哲伦环球航行;(2)看帆船出现的过程(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 3)月食现象;(4)地球的卫星照片;(5)登高望远(站得高看得远)。 2、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 4 万千米,表面积 5.1 亿平方千米。 3、 纬线 经线 定义 与赤道平行的圆。 连接南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的半圆。 长度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赤道最长,南、北纬度数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 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指示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特点 相互平行; 相交于南北极点;

4、低纬度:纬度 0°~ 30°中纬度:纬度30°~60°高纬度:纬度60°~90° 5、南北半球的判断:北纬(N)在北半球,南纬(S) 在南半球, 赤道( 0°纬线)是南北半球和南北纬度的划分界线。 6、东西半球的判断:本初子午线(0°经线)是东西经度的划分界限; 20°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界线; 小于 20°W、160°E ——东半球; 大于 20°W、160°E ——西半球。 7、经纬度变化规律——向北增加的为北纬(N),向南增加的为南纬(S); 向东增加的为东经(E),向西增加的为西经 第三课第四课.地球的运动 9、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定义 方向 周期 地理意义 自转 绕地轴旋转 自西向东约 1 天 昼夜交替、时间差异、太阳东升西落

公转 绕太阳旋转 自西向东 约1 年 昼夜长短变化、四季变化、五带 ( 2)简单的时差计算。 ①由于经度不同而形成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北京在东八区)② 经度每相差 15°,时间相差 1 小时。 ③时间计算“东早西晚” ( 3)地球的公转(4)太阳直射点运动规律示意图: 节气 太阳直射点 日期 昼夜长短变化状况 北半球 南半球 极地四周 夏至 北回归线 6 月 22 日 昼长夜短

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地球 教学目标: 1、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通过该项内容的学习是学生 受到有关的科学史教育。 2、知道地球的大小。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逐步建 立地理空间概念。 4、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5、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6、熟练地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7、通过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人类证明地球形状的证据;描述地球的大小;经度、纬度;南北半 球与东西半球的划分;在经纬网上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 经度与纬度的大小变化规律以及经纬度的大小与位置关系 教学时间:六课时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 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 3、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4、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 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教学重点 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 2、了解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教学难点: 1、科学精神的培养。 2、描述比较大的地理事物的能力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 教具准备:地球仪、地图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找学生讲述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小故事,讲述张衡、的学说、观点,及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等故事,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些故事、学 说的看法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活动,目的一是用实际例子,让学生体验过去人们是怎样证明大地不是平面的;目的二是进一步说明一个真 理的发现,需要多方考证,不能简单下结论。 学生分组交流课前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好的问题“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学生思考、讲故事,讨论,谈看法。 鼓励那些平时注意积累的学生,教育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使 学生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二、讲授新课:

最新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承担七年级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2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商务星球版地理新教材。新课标,新教材,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以及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中学地理课程是使学生获得可发展的地理基础知识和能力、认识地理环境、学会地理思维、树立环球伦理观念、形成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的一门基础课程。 二、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升入中学,有较强的进取心和上进心,且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地理知识有浓厚的兴趣,这是教与学中的优势因素,但学生年龄小,自理能力不强,不适应初中的学习方法,学习又存在不稳定的特点,会可能影响整体学习成绩,这些不利因素和未知困难,应该是教师提前考虑和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的。 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已进入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系统思维能力,同时初中已开始分科学习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他们的实践、体验活动开始涉及社会生活中一些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因而可结合有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一阶段的实践、体验是在小学基础上的递进。 四、学期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地理的探索兴趣,让他们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存在许多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学会运用有关地球的基本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从而达到对地理事务描述能力的培养。通过世界人口增长与分布的学习,初步认识世界人口问题,理解人口过多或过少带来的人口问题,树立控制人口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会学生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气候类型的简单的天气图。掌握世界气候分布图上的主要分布地区。了解地球上有着形形色色的国家和地区,知道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和地区,学会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些国家,掌握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特点和发展差 五、教材分析

最新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 第一章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说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经过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古老的“盖天说”认为的“天圆地方”“浑天说”认为的“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麦哲伦率领船队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现代探测技术证实“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问题的结论很简单,关键是让学生能领悟到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地球有多大”这部分内容通过图片以及地球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说明地球的大小,其中三个数据是重点内容。 知识与技能: 1、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2、知道地球的大小,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2、通过组织学生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新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突破口,使教材符合学生的实际,因此我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采取了以下几种教学法: 1、直观教学法: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多媒体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像力。 2、比较教学法: 三、组织教学: [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看看窗外的大地,想想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学生讨论回答)“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无法看到地球的真面目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人们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漫长曲折的探索过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地球的真实形状。 一.地球的形状。 1、古代凭直觉臆测。——“盖天说”、“浑天说” 2、16世纪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圆球体” 3、近代精测——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学习方法]让学生独自阅读材料并思考下列问题。 1、“盖天说”、“浑天说”分别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 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是什么时候,从哪个国家出发,依次经过哪些大洋,绕地球一周用了多长时间? 3、地球的真实形状是怎样的? 二.地球的大小:三个重要数据 平均半径:6371km;赤道周长:约4万km;表面积:约5.1亿km2 [学习方法] 这部分内容少,很枯燥,但是是重点内容。学习步骤: 1、让学生在填图册的空白图中正确填出地球的极半径赤道半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 2、数字趣味化:①地球表面积约5.1亿km2相当多少个中国?(约53个) ②地球平均半径是多少个珠穆朗玛峰(8844米)?(约720倍)③如果你每天来回学校走2公里,要多久才能绕赤道一周?(约55年)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星球版

七年级上星球版地理复习总结 第一章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是:臆想阶段(天圆地方) f 推测阶段(亚里士多德 根据月食推测地球是球体)f 验证阶段(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证明地球是球体)一*目睹阶段(加加林人类第一个目睹地球是球形的人)―测量阶段(地球 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有:站在海边看迎面驶来的帆船,先看到船的桅杆,后 看到船身;站得越高看得越远,可以发现地平线是弧形的。 3?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庐山起义);赤道周长是4万千米;表面积是5.1 亿平方千米。 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 1. 2.经度和纬度 3.半球划分 ①东西半球的划分:20° W和160° E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从20° W向东到160° E的范围是东半球的范围;从20° W向西到160° E的范围为西半球。 ②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0°纬线)是划分南北半球的依据,赤道以北是北半球的范围;赤道以南是南半球的范围。 ③在写地理坐标的时候0°纬线、0°经线、180°经线,不带字母。 ④我国既在东半球,也在北半球。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4.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30°纬度范围为低纬度;30°?60°纬度范围为中 纬度;60°?90°纬度范围为高纬度。(简记:三六九,低中高) 5.五带的划分

①划分依据:根据地球表面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 ②五带划分示意图 第四节地球的公转 1?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叫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1年或约365天;公转时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并指向北极星 ④温带,四季分明,获得的热量适中。 ⑤寒带,终年寒冷,获得的热量最少,有极昼极夜现象。 第三节地球的自转 1地球围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叫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24小时或者1天。 2?四个季节:春季3、4、5;夏季6、7、8;秋季9、10、11;冬季12、1、2;北半球季节和南半球季节是相反的。 3?四个节气: ①春分、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全 球昼夜平分。②夏至太阳直射北 回归线( 23.5° N ) 北 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内出现极 昼现象。③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 线 (23.5° S)北半球昼短夜长; 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4太阳公转的意义:①四季更 替;②地球上五带的划分;③ 昼夜长短的变化 (重点)。 第一节地图的基本要素 ①昼夜更替;②时间的差异;③同纬度地区位置偏东的地方要比偏西的地方先看到日出(重点)。 4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ffi ? e?? ------ ■■弗界 —? ■心 ------屯区界 ???谈齬 一■幢镇 A 山? ------ n-n-ru KW x 鬓m ■界&蜩 ■—al *—|来建 EB界—癖君圣a* 2?判断方向的三种方法:①通常,“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在有指向标的地图 ③热带,终年炎热,获得的热量最 多,有阳光直射现象,除热带内的 其他点一年有两次太 第二章地图

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知识要点2017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地球 第一课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圆球体。 2.人类对地球的认识:①我国周代“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盖天说②我国东汉张 衡提出的“浑天说”,认为“天之包地,如壳之裹黄”③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④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亲眼目睹地球是个球体的人。 3.地球的大小: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赤道周长 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第二课在地球以上认识经纬网 1.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 ——地球仪。 2.①北极——地球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②南极——地球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③ 地轴——假想的地球旋转轴;④赤道——地球表面与南、北极点距离相等且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 3.经线与纬线: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叫做纬线,纬线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 从赤道向两级逐渐变短,到两级缩为点,所有纬线自成圆圈或圆点,只有赤道平分地球,所有纬线相互平行。连接南、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的半圆叫做经线,也称子午线,所有经线与地轴构成一个半圆,两条正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度数和为180度,且每个经线圈都能平分地球,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在地球仪上经纬线可以画无数条。 4.经度与纬度: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和经线,人们给他们标定了不同的度数,分别叫做 经度与纬度。 5.北N;南S;自南向北增大的是北纬,减小的是南纬。东E;西W。自东向西增大的是 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点,定为0°纬线。 7.国际上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0°经线,也称本初子午 线。 8.纬度:北半球:0°至90°N,南半球:0°至90°S。 经度:东半球:0°至180°E,西半球:0°至180°W。180°W和180°E是同一条经线。 9.在地球仪上,赤道把地球划分为南、北两半球。国际上习惯用西经20°和东经160° 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划分为东、西两半球。 10.人们习惯上将纬度0°—30°称为低纬度,30°—60°称为中纬度,60°—90°称为 高纬度。 11.在地球仪上经线与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任何一个地点的 位置,经纬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军事等领域。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第六章亚洲 第一节世界第一大洲 一、雄踞东方的大洲(P3) 1.亚洲的地理位置(P2结合图6-1-1分析): (1)半球位置:大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 (2)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最广(北部越过北极圈,南到赤道。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3)海陆位置: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4)相对位置:亚洲的西部与欧洲毗连,西南与非洲相接,东北与北美洲相望。 ※注:分界线: ①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②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③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2.(学以致用)描述大洲位置的方法(P4) 二、面积最大的大洲 1.世界七大洲面积的比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排列)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亚洲的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占全球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为世界第一大洲。 2.南北跨纬度最广、东西跨经度160多度,气候和自然景观差异显著。

3.亚洲的分区:按照地理方位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6大地理单元。(中国在东亚) 三、人口最多的大洲 1.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2010年人口数量约42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61%) 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1个,亚洲6个。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 ※亚洲人口的分布: (1)稠密区:东部、东南部和南部沿海及大河中、下游平原地区 (2)稀疏区:北部、西部和中部的广大地区 2.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日本是亚洲唯一发达国家,中国是亚洲乃至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依靠石油资源,成为世界上的富裕国家,新加坡、韩国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亚洲大多数国家较为落后,有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老挝,阿富汗等。 3.亚洲的民族和文化亚洲有1000多个民族,占世界民族总数的一半以上。形成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 第二节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一、山地高原为主地势起伏大(亚洲的地形特点)(P7结合图6-2-1分析) 1.亚洲的地形特点 (1)地形类型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2)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3)亚洲地势起伏大,高低相差悬殊。世界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世界最低洼地—死海。 注:亚洲的世界地理之最(P7) 1.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2.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3.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