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西湖申遗 利弊

西湖申遗 利弊

西湖申遗 利弊
西湖申遗 利弊

第五,最重要的一点,公民意识的提高,以往由政府主导的西湖保护会成为以公民为主导的全民保护。此外,大家也会去挖掘西湖的故事,全国5A和世遗景区那么多,很少有哪个景点说出名字大家都会联想到故事的。至少说到杭州西湖,大家第一反应就是白蛇传、苏东坡等等。

弊端就是,景区可能会因为西湖申遗成功而有更多的游客慕名而来,加上西湖又是免费的,大家的热情恐怕难以拒绝。私家车、车流、人为活动都会造成对景区建筑、植被、动物的伤害,因此对杭州的软件管理、政府效能、景区监察等都是考验。

不过,小燕子有句话叫“化力气为浆糊”,越是压力,越有动力,西湖的保护和管理一定会越来越好,成为其它景区的典范。

旅游淡季也会迎来无数游客

市政府靠西湖赚的钱更家多多

交通相当相当堵塞公交车有必要全改双层

出租车司机非常害怕去西湖附近各大景区

我~~~以后只骑自行车出行!

回答者:sunny518cn|四级| 2011-7-10 14:02

一点很明显,那就是广告词又多了一句。。杭州--一座美丽的城市--于2011年被.........

回答者:guojianerin|三级| 2011-7-10 14:31

要是发生战争,世界遗产是联合国保护的,不能波及,杭州更安全了····

交通上,增加游客量,对杭州景区造成巨大压力。在经济上,带动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

追问

除了交通和经济,还有呢?譬如人文方面之类的

回答者:热心网友| 2011-7-14 10:48

在西湖的维护上会带来一定的压力增加财政支出等

回答者:digupli|二级| 2011-7-14 11:55

旅游淡季也会迎来无数游客

市政府靠西湖赚的钱更家多多

交通相当相当堵塞公交车有必要全改双层

出租车司机非常害怕去西湖附近各大景区

一点很明显,那就是广告词又多了一句。。杭州--一座美丽的城市--于2011年被要是发生战争,世界遗产是联合国保护的,不能波及,杭州更安全了····

回答者:雨天牵牛zty|二级| 2011-7-16 15:29

知名度提高,财政拨款多了,官员有政绩了,宣传更有底气了,游客多了,小偷多了,野导多了,挨宰的多了,价格上去了,税收增加了,政府有钱了,酒店旅行社纪念品生意更好了,请的工人更多了,就业率上升了,道路更挤了,酒店房价更高了,节假日景区更挤了,更舍得花钱搞绿化搞雕塑美化道路景观了,施工队有活了,无业游民减少了,种景观植物的农民有钱了。。。。往复循环

回答者:cyeilean|五级| 2011-7-16 20:16

详见巴黎,威尼斯,脏乱差,犯罪率高,还不如斯洛文尼亚的小镇皮兰来的美丽

西湖申遗成功专家争议杭州楼市影响

https://www.docsj.com/doc/c415873606.html, 2011年06月28日 02:17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徐杰发自杭州

6月24日,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顺利通过审议,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1处世界遗产。

受这一消息影响,有房地产专业人士预计,西湖申遗成功将直接导致杭州房价再次飙升,因为申遗很容易成为房地产市场的“膨大剂”。

杭州曾被称为是中国的“地王之王”,西湖申遗成功之后,更有人戏称杭州土地已从“黄金(1599.60,12.60,0.79%)级”上升为“钻石级”。在巨大的卖地收益面前,如何坚持保护为先已成为一个不小的课题。

“申遗对杭州房地产的影响微乎其微。”住在杭州网首席评论员丁建刚并不太认同申遗将直接导致杭州房价飙升的观点。“影响肯定有,但非常小,这是因为目前整个房地产市场还处于调控期。”据丁建刚透露,目前在杭州西湖风景名胜景区基本上没有房地产项目。

持类似观点的还有杭州我爱我家市场研究中心负责人周包军。他认为,西湖对杭州房产的价值作用早就已经确立,“实际上西湖风景区本身很长一段时间几乎没有土地出让。房地产开发属于地域型产品,杭州当地的地产市场客户大部分还是来自杭州,最多也不过是来自浙江省内,世界性的认可并不见得会带来世界性的客户。”

至于商业地产,在杭州赢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方芳看来,西湖周边的商业地产已经基本成型,申遗对其影响也较为有限。

杭州西湖申遗成功后,杭州市有关部门随即承诺,坚持做到“六个不”。即坚持“还湖于民”目标不改变、门票不涨价、博物馆不收费、文物不破坏、公共资源不侵占等6项承诺。在土地方面,该承诺称严格保护好土地资源,绝对不搞经营性出让,坚决制止房地产开发项目。

业内人士认为,杭州西湖申遗成功对旅游市场的影响将更为明显,尤其是对入境旅游,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将增加以欧美人为主的远程游客。

“西湖申遗成功将增加客流量,平衡旅游市场淡旺季,游客逗留时间可能会增长,并减少杭州酒店空置率,无形中带热不动产投资。”浙江大学旅游研究所副所长王婉飞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浙江在线07月20日讯在西湖申遗成功后,杭州市提出了“六个不”的承诺,其中就有一条“博物馆不收费”。其实熟悉杭州的人可能知道,早在2003年国际博物馆馆日当天,杭州市就率先对市属的6家博物馆实行了免费开放,当时在全国是第一家,这个时间也比其它一些城市早了近五年,那么时至今日,这些博物馆的情况又是怎样?尤其是在西湖后申遗时代来临之后,这些博物馆面临着怎样的挑战,他们是否准备好了呢?

说起博物馆,在80年代中叶整个杭州只有一座省博物馆,近十年来,杭州市博物馆得到迅速发展。截至2009年底,全市登记注册的各级各类博物馆共有65座,按户籍人口计算平均每10.5万人就拥有一座博物馆,位居全国前列。在2003年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之前杭州市市级博物馆一年的接待量只有50万人。时至今日,这个数字已经有了大幅增长。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潘沧桑:“2010年底,杭州市博物馆的接待量是5 00万。”

虽然接待人数有了九倍的增长,但是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在500万的人数中,参观者大多是对于景区尤其是西湖周边的一些博物场馆感兴趣。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潘沧桑:“西湖博物馆由开馆之初的80多万,到现在已经突破100多万,2010年的统计数量达到110万。历史博物馆、茶叶博物馆也各自达到5 0多万。”

在这500多万的人中,三个博物馆就占了两百多万。这“一头轻一头重”的现象一方面说明了这三个博物馆人气之火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剩余的70多座博物馆在人员接待量上的尴尬。看来,在西湖申遗成功后如何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色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是这些博物馆该着重考虑的问题了。此外,随着参观人数的增多,如何提高博物馆自身条件以便在越来越多的游客中分得自己的一杯羹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的采访中,相关负责人就坦承他们在免费开放时压力很大。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潘沧桑:“大量市民游客进入博物馆,由此带来服务管理、设施维护等问题。”

而在我们的采访中,浙江博物馆的雍馆长就曾经和我们说起过这么一个细节。

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雍泰岳:“在2004年免费开放时,压力很大。说得难听点,厕所都不够用。最大的压力就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造。”

硬件环境的改善,对于广大参观者而言,大家能在一种优美的环境中接受文化的熏陶,然而这只是杭州的博物馆在西湖申遗成功后走的第一步,对于面对新的游客,众多的杭州博物场馆恐怕还是需要在软实力上下苦功。

西湖博物馆馆长吴胜天:“馆内服务人员培训,尤其是讲解人员,要求他们熟悉业务,对业务,讲解质量培训,为观众提供优质服务。”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潘沧桑:“软件服务,包括安全要求,产品保护、及科研水准都有评价标准,要从管理上明确目标规范,还有积极行使标准化管理。”

免费开放的博物馆

目前杭州算上民营博物馆大概是在80多座左右,在西湖申遗成功之后,如何能够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这个话题恐怕已经摆在了杭州众多博物馆负责人的面前。在我们记者的调查中发现,目前杭州博物馆存在“一头轻一头重”的现象。

杭州革命烈士纪念馆,2003年5月18日被确立为杭州市免费对外开放的场馆之一。如今已走过了8个年头。

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成立于1968年,前身是蔡永祥革命烈士纪念馆,就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记者在这里采访时,恰好碰到了进行红色教育之旅的杭州师范大学暑期实践小组的同学们。他们告诉记者,参观完纪念馆对于他们现在的学习很有帮助。

杭州师范大学学生王旭静:“ (今天到纪念馆做什么活动?) 我们暑期实践小组任务是进行寻访红色之旅,今天来这里主要是了解一下有关党的历史知识和与红色相关联的事物。”

杭州师范大学学生陈洁:“在这里可以了解到很多革命烈士的事迹,体会和学习到他们的奉献精神和爱党意识,”

学生们告诉记者,烈士纪念馆免费开放后,对于他们来说有更多的机会零距离接触革命烈士的先进事迹。在这个纪念馆,记者还看到了不少带着孩子来参观的杭州市民。

杭州市民:“我就是想让小孩子接受一些爱国教育,知道杭州烈士的事迹类似于蔡永祥这样的人物。来之前就给孩子讲过,现在看到这些感受很深。”

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工作人员:昨天(7月1日)我们接待了12批团队300多人,加上散客500多人

在杭州,随着一大批像革命烈士纪念馆一样的国有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后,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主动走进这些场馆,这里是西湖边的西湖博物馆,成立于2005年,从一开始就是免费对外开放。

外地游客:“(免费开放)有益于大家出行,沿路行走观看,可以看到更多的风景。”

免费开放不仅让外地游客在这里能够获得对西湖一个整体的概念,也让更多的杭州本地人走进了这里。

杭州开元商贸学生:“能够了解杭州更多丰富的历史。”

西湖博物馆馆长吴胜天告诉我们,他们这座博物馆是一座研究西湖文化为主的湖泊类专题性博物馆,对于西湖申遗曾经起过重要的作用。去年联合国派遣专家到西湖考察时,他们这里就是考察的第一站。“专家在杭州考察了三天,在博物馆就半天,对西湖文化有了全面概括性了解。(对西湖申遗起到了加分作用)对,它是重要环节。”

在杭州市园林文物局,记者了解到,从2003年到现在,目前杭州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数量已经由当初的6家增加到了60多家。

就在杭州市的市级国有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后,西湖景区周边的一些省级博物馆也加入到免费开放的队伍当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我身后的浙江省博物馆。

外地游客:“(免费开放)是最大的好事,博物馆教育人长知识的地方,不管懂不懂,进来就受教育。”

免费不免服务

其实免费开放博物馆只是杭州市有关部门走出的第一步,在免费开放的同时,他们也提出了免费不免服务的理念,那么这些博物馆的做法究竟是怎样呢?我们记者也是挑选了西湖边比较有代表性的博物馆进行了采访。

在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文物处的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杭州市博物馆是从2003年对外免费开放的,当时在全国是最早实行的这个政策的,这个时间比国内其它城市要早了五年,

而之所杭州会率先走出第一步,除去这一做法是国际先进城市惯例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和西湖有关。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潘沧桑:当时整个西湖整治工程已经全面展开了,环湖景区已经免费开放。杭州很多博物馆在景区内,它们也是作为景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优质文化品牌,所以博物馆免费开放是还湖于民,还景于民。

此外,在记者的调查中发现,免费开放博物馆也意味着博物馆自身性质已经发生了悄然的改变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潘沧桑:把以前封闭式的、以科研收藏为主的转为向社会大众开放的、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转型。

强调博物馆的公共文化属性,这就意味着博物馆要向越来越多的参观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在我们的采访中,不少博物馆的负责人都把免费不免服务挂在了嘴边。

西湖博物馆馆长吴胜天:“我们博物馆很注重服务的质量,不仅立足馆内,还涉及活动展览,让活动展览向馆外延伸,如进入社区、西湖其它景区、学校等。”

吴馆长说,他们通过开设“第二课堂”、“三评西湖”等活动不仅展现了西湖的普适价值,也将更多的理念传播出去。“现在国内包括北京等一些皇家园林的建造手法都借鉴了西湖的手法,对日、韩、东南亚一些国家的造园艺术也产生了影响,所以西湖作为一种文化景观保留下来。”

相对于西湖博物馆“走出去”做法,浙江省博物馆的做法却是“引进来”。浙江省博物馆是浙江省内最大的集收藏、陈列、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科学博物馆,馆藏文物达十万余件。它在做好馆内文物展出的同时,也注重引进外部的精品展,将其作为一种提供优质文化服务的补充。

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雍泰岳:“我们馆现在每年举办展览(包括自己博物馆展览和引进的精品展)在20—30次左右。”

记者在浙江省博物馆采访时,这里正在举办一个的书法篆刻艺术展,精美的作品让不少前来观看的参观者惊叹不已。

而在杭州市园林文物局,记者也了解到,在杭州目前免费开放的各个博物馆中,提供优质服务方面都是各有各的特色:就拿针对中小学生这类人群来说吧,每个博物馆的做法都是很有自己的特色。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潘沧桑:“如西湖博物馆的快乐一日营、南宋官窑博物

馆和杭州市教育局每年都举行杭州市中小学生陶艺大赛,而历史博物馆模拟考古活动,类似

的活动,每年120余项。”

就在不久前,历经三年编撰而成得《国家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开

始实施,相关文件标明:未来五年,我国现有行业类博物馆以及符合条件的民办博物馆全部

纳入国家政策支持的免费开放范围。这也意味着目前杭州现有的80多座博物馆届时有可能

将全部对外免费开放,然而相对一年杭州近五千万的游客,目前杭州博物馆五百万的人流量

还是显得单薄,看来如何在后申遗时代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了解杭州、乃至浙江省悠

久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西湖申遗成功告诉我们什么?

作者:徐琦 2011-07-04

经过10多年努力,西湖申遗近日终告成功,西湖作为一处文化景观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仅就自然景观论,西湖也许只是成千上万风景优美的湖泊之一,之所以能成为我国唯一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湖泊,主要是因其历史文化价值。但是,西湖美景是其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如若没有“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断桥残雪”等西湖十景,又何来苏东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样的千古名句?

西湖文化景观的核心要素在于能够激发人们“寄情山水”的情怀,在于她对中国古典景观文学与绘画理念的诠释方式,堤、岛、塔、亭、桥的自然景观及其巧妙布局,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并对东亚的景观设计产生了巨大影响。

保护始终是西湖发展的主题,并已经成为西湖文化的一部分。史料记载,从唐代到清末,对杭州西湖较大规模的疏浚治理共有23次,其中广为人知的包括白居易、苏轼、杨孟瑛主持的几次疏浚。而2001年启动、持续至今、伴随西湖十余年申遗路的西湖综合保护,传承西湖历史文化、保护西湖生态环境,无疑是杭州建城史上最大规模、最大时空跨度的保护西湖的工程。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西湖综合保护工程连续实施以来,完成了保护西湖的“加减法”:累计拆除违章违法建筑、没有保留价值的建筑60万平方米,恢复西湖水面0.9平方公里;西湖平均水深由疏浚前的1.65米,增加到2.5米,水质透明度从50厘米提高至73厘米;通过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和利用,坚持真实性与完整性的原则,恢复、重建、修缮了180余处人文景点。为改善西湖水质,杭州市开展了西湖环湖截污、南线综合整治、湖西综合保护等一系列重大保护工程。为了让西湖水“活”起来,杭州市引钱塘江水入西湖,引水量相当于一个月彻底更换一次西湖水。

西湖申遗的成功,也是多年来西湖生态保护的成功。如果放在十几年前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西湖在申遗严格的专业审查中恐怕很难过关。如今,杭州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留得一湖秀水,为西湖申遗创造了良好条件。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主席郭旃说,申遗,是世界范围内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大范围的环境保护。因为更高水平的环保将不只是洁净的空气、水,良好的环境卫生,还需要隽永深厚的历史人文环境和优美的自然景观,人和自然的和谐。

近年来,各地申遗热情高涨,以至于有的地方还为此背上沉重财政负担。一些地方不惜背上财政包袱搞申遗活动,有的地方申遗成功后,没几年便因开发过度、保护不力而惨遭黄牌警告。通过申遗来更好地保护人类自然和文化遗产这一初衷,实际上已经被严重异化和扭曲。正因如此,近年来各地申遗活动经常受到公众质疑和批评。国家有关部门对这股不正常的申遗热也已有所警觉,并开始采取措施。

反观杭州,在申遗成功后,不仅承诺西湖仍将继续免费开放坚持“还湖于民”目标不改变,还表示今后门票不涨价、博物馆不收费、土地不出让、文物不破坏、公共资源不侵占。杭州承诺的这“六个不”,其核心理念就在于遵循“保护第一,造福后代”的原则。一个不收门票的世遗景点,势必对此前国内盛行的“申遗经济”模式形成有力冲击。这在很大程度上,当有助于扭转各地的申遗观,进而给国内申遗热降温,使其回归价值本位。

保护人类自然文化遗产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逗号,没有句号。让申遗成为保护的新起点,这不仅应当成为国内申遗活动的共识,而且也是申遗的最大价值意义所在。

中新网6月25日电(张中江)正在巴黎召开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北京时间24

日将“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杭州西湖资料图。来顺兴摄图

片来源:CNSPHOTO

中新网6月25日电(张中江)正在巴黎召开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北京时间24

日将“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文化学者裴钰认为,西湖成功

申遗,可以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城市转型升级。他还认为,中

国当下的“申遗潮”不会退热,今后每年至少能保证一个自然或文化遗产申报成功。

裴钰:跳出杭州看西湖,跳出浙江看西湖

学者裴钰的研究方向是休闲和旅游文化产业。在他看来,西湖申遗成功之后,

对浙江、对长三角区域意味着什么,需要重新定位和梳理。

在裴钰看来,要跳出杭州看西湖,跳出浙江看西湖。西湖成功申遗,有利于促

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城市升级。世界遗产西湖是撬点,是杭州成为国际

级旅游目的地的起点。

他认为,借助西湖等世界遗产,长三角区域可以打造全球性的旅游发展都市群。

这种优势,是环渤海经济圈等其他区域无法比拟的。

在接受中新网文化频道采访时,裴钰说,西湖美景虽然国人尽皆知晓,但国际

知名度并不是很高。成功进入世遗后,将提高在欧美等海外地区的知名度。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将会极大地提高一个地区的知名度,自然而然也会

令游客数量猛增。为了对遗产进行必要的保护,多处“世遗”都选择在旅游旺季采

取限制人流的办法。亦有网民早早呼吁,西湖申遗成功之后,应该在景区内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以减少人为的破坏。

对于未来游人增加的问题,裴钰认为这并不是现时应该考虑的重点。他表示,游客增多怎么办,景区管理怎么办……这些太细小的问题,需要关注,但不是考量的重点问题。

申遗热潮不会退中国“世遗”并不多

中国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自1986年开始申报世界遗产。虽然比西方一些国家开始申遗的时间晚,但中国的“世遗”数量增长迅速。在本届世遗大会之前,中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共有40个,居于世界第三。

尽管加上西湖,中国已经有41项“世界遗产”,裴钰仍然认为,中国“申遗”太少了。

在裴钰看来,中国的“世遗”数目仍然不够。而且,长期以来因为每年申报数量的问题,“作出了很大的牺牲和让步”。

裴钰表示,有人认为中国入选的“世遗”太多,其实根本不是。在中国参与申遗之前,当时的“世界遗产”都是欧美国家的。

谈到目前中国各地争相“申遗”的热潮,裴钰说,这股“申遗热”不会冷却,现在排队等着“申遗”的项目,也都够得上世界遗产的标准。

裴钰大胆预测,今后,中国每年能保证至少一个自然或文化遗产“申遗”成功。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文化频道

论西湖申遗成功对杭州古都文化的意义

论西湖申遗成功对杭州古都文化的意义 摘要:2011年6月24日,西湖申遗成功,成为中国唯一一处湖泊类世界文化遗产;杭州是我国著名的古都,有着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其独特的古都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西湖素来是杭州城市的标志,其申遗成功将会对杭州的古都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述西湖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杭州古都文化的内涵和价值,阐述西湖申遗成功对杭州古都文化保护﹑发扬和利用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西湖申遗杭州古都文化保护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才华横溢的苏轼在歌颂西湖那时也许未必会想到现今的西湖会成为世界的湖泊。如今西湖申遗成功,成为中国迄今为止唯一一处湖泊类的世界文化遗产,也更突显出了它在杭州这座城市中的灵魂地位。而杭州的古都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着,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发扬和利用好这种精髓文化,毫无疑问,西湖的保护在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申遗成功对杭州古都文化的传承有着长久的意义。 一﹑西湖的地位和作用 西湖是仅次于天下第一湖–大明湖的著名城市湖泊,位于杭州市的西方,有着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也因此闻名中外,有着“人间天堂”的美誉。北宋的文豪苏轼不仅称颂过西湖秀丽旖旎的风景,也曾感叹过西湖在杭州这座古都中不可替代的地位,“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以人的眉目来比喻西湖,足以说明西湖自古时开始就已然在杭州城中占据着灵魂的地位。 纵观杭州的建城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杭州是因湖而兴,以湖为魂的。事实上,早在4700多年前,就早已有了人类在杭州这块地带繁衍生息,并产生了被称为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但这些却并没有使当时的杭州兴旺繁盛起来,而据史书记载,在秦朝时,当时的西湖还远没有现在的规模,那时的西湖还只是一个和钱塘江相连的海湾,因此在秦朝之前,西湖还不称其为西湖,也至多只有一个海湾的规模,虽不能肯定的说西湖是形成杭州城的唯一原因,但也可以说是,在西湖没有形成之前,尽管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活,也并不能将当时的杭州发展成一个足够强大的古城。而历史上杭州的兴盛,是始于隋唐的。隋朝统治时间虽短,却对杭州城市的发展意义重大。一是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文帝灭陈,废钱唐郡,设置杭州,这是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现;二是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州治迁至凤凰山麓的沿江重要渡口柳浦〔今杭州江干一带〕;三是大业六年〔公元610年〕,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极大的推动了杭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受运河之利,杭州商业日趋繁荣,在南宋时达到城市发展的顶峰。由于北宋时期杭州历任地方官十分重视对西湖的整治,不断疏浚和美化西湖,使百姓可以直接饮用西湖的水,而西湖的风光也愈加秀丽,自此之后,杭州这座城市越来越繁华兴盛。人口也越来越多。我们不难发现,西湖在杭州的发展历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既是杭州的灵魂和根须,占着中心地位,也同时对于杭州城市的兴盛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它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也间接上促进了杭州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强大的辐射影响力,非寻常的湖泊可以比拟。 二﹑杭州古都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杭州是我国著名的古都之一,在历史上曾先后有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定都于此。所谓古都,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创造物质与精神文明的遗存最为富集和最具代表性的地区,古都既是世界各地历史文化的象征,又是各民族灿烂文化的直接见证和世世代代的

文化景观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浅析——以杭州西湖为例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文化景观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浅析——以杭州西湖为例 作者:黄纳, 袁宁, 张龙, 孙克勤, HUANG Na, YUAN Ning, ZHANG Long, SUN Ke-qin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刊名: 资源开发与市场 英文刊名:Resource Development & Market 年,卷(期):2012,10(2) 参考文献(14条) 1.单霁翔从"文化景观"到"文化景观遗产"(下)[期刊论文]-东南文化 2010(03) 2.Taylor K Cultural Landscape and Asian Value:Negotiating a Transition from an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to an Asian Regional Framework 2007(04) 3.徐建华计量地理学 2006 4.孙克勤发展世界遗产旅游--以澳门历史中心为例 2009(02) 5.陈同滨中国文化景观的申遗策略初探[期刊论文]-东南文化 2010(03) 6.韩锋文化景观--填补自然和文化之间的空白 2010(09) 7.陈大卫西湖综述 2005(03) 8.侯卫东从遗产中的"文化景观"到"文化景观"遗产[期刊论文]-东南文化 2010(03) 9.Akagawa N;Sirisrisak T Cultural Landscape in Asia and the Pacific:Implications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 2008(02) 10.Sirisrisak T;Akagawa N Cultural Landscape in the World Heritage List:Understanding on the Gap and Categorisation 2007(03) 11.Rossler M World Heritage Cultural Landscape 2000(01) 12.孙克勤世界遗产学 2008 13.Taylor K Cultural Landseape and Asian:Reconciling International and Southeast Asia Regional Values[外文期刊] 2009(01) 14.Aplin G World Heritage Cultural Landscapes 2007(06) 本文链接:https://www.docsj.com/doc/c415873606.html,/Periodical_zykfysc201202027.aspx

西湖景区政策改革

我省素来注重旅游业的开发和建设。总结2011年,我省旅游系统认真贯彻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抓早、抓紧、抓实,旅游发展态势强劲,各项工作富有成效,妥善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和各种突发事件的不利影响,旅游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旅游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据统计,2011年,全省接待入境旅游者773.69万人次,同比增长13%,实现旅游外汇收入45.42亿美元,同比增长15.56%;根据抽样调查测算,全省接待国内旅游者3.43亿人次,同比增长16.25%,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85.25亿元,同比增长24.29%;实现旅游总收入4080.33亿元,同比增长23.18%。全省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者119.77万人次,同比增长16.13%。 本次着重针对西湖景区进行了调查走访。自古以来,西湖保护和发展的历史,都是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的完美结合。从唐代到清末,对西湖较大规模的疏浚治理共有23次,较著名的有白居易、苏轼、杨孟瑛主持的几次疏浚。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保护与发展、旅游业与工业这两对矛盾长期困扰着杭州的发展,影响着对西湖的保护。从2001年开始,杭州按照“申遗”目标,每年启动一次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十年来对西湖的“东南西北中”进行了全方位的保护和整治。终于,在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西湖文化景观”全票通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脚迈进“后申遗时代”的西湖。对于申遗成功地西湖,如何对景区的开放建设实现最大的价值并做到最好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记得杭州西湖申遗成功后,立刻承诺“六不变”,坚持"还湖于民"目标不改变、门票不涨价、博物馆不收费、土地不出让、文物不破坏、公共资源不侵占,继续免费开放、还湖于民的惠民方针,得到了社会的一致赞赏。可是如何实现保护、开发及公益的理想关系素来是一个大难题,要让利益与文化并存,需要足够的智慧,更需要足够的情怀。 申遗成功后的西湖首先做出限流的政策变动。免费,一直是杭州西湖景区的主打牌。2002年,西湖实施综合保护工程后,西湖风景区相继取消了60多个景点的门票,免费西湖也从此成为中国5A级旅游景区中“风景资源回归大众”的典范。然而,正是由于国内免费景区的稀缺,每逢大小长假,从全国各地蜂拥而至的游客让整个西湖风景区不堪重负,最高曾创下一天游客量200万人次的纪录。尽管近两年,杭州市采取自驾车换乘、单双号限行等措施,但每逢节假日,西湖一带的交通就会陷入瘫痪。根据杭州市旅游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显示,西湖景

杭州西湖旅游文化对申遗的作用

杭州西湖旅游文化对申遗的作用 临安昌化中学王伟 旅游文化可以分为传统旅游文化和现代旅游文化,前者主要包括旅游者和旅游景观文化;后者则增加了旅游业文化和文化传播。旅游文化建设乃是现代旅游业发挥最大效益效能的新型经营管理思路。 杭州西湖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不仅为世界遗产中的文化景观类别又添新彩,更进一步凸显杭州西湖文化景观重要的旅游文化价值。杭州西湖此次申遗成功,是西湖旅游文化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开发的结果,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第一,资源禀赋优越是内在依据。根据《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只有在全球视野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遗产地,才具备申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资格。作为自然与人类共同创造的景观杰作,西湖文化景观正是因为有着数千年绵延不绝的历史积淀,有着震撼、感染、浸润过无数海内外人士心灵的遗产价值,才被国际遗产界认定为文化景观的杰出典范。 第二,保护管理到位是基本前提。按照《世界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的要求,任何申报成为世界遗产的遗产地,都必须通过准确到位的保护、卓有成效的管理,保证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西湖文化景观正是因为有了代代相袭的保护传承,有了杭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不懈、科学合理的保护管理,特别是历时十余年的西湖综合保护工程的实施,才真实完整地保持了东方“文化名湖”的所有核心要素,保持了体现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所有主要特征,并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 第三,定位准确是必要条件。西湖申遗并非一帆风顺,寻找合理的定位曾经大费周章。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文化自然混合遗产这三大类型中,西湖作为自然遗产申报缺乏竞争力是显而易见的,作为混合遗产或文物古迹类的文化遗产申报也不被专家们看好。经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反复斟酌比选,西湖最后被定位为文化遗产中的“文化景观”。这一抉择,不仅通过遗产价值的深入发掘、研究和整理,准确地实现了遗产类型的自我识别,而且顺应了《世界遗产名录》全球战略的大趋势,体现了《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对遗产类型平衡的新要求,对西湖“申遗”成功发挥了难以估量的重要作用。 第四,国际化解读是外在要求。要想走上国际舞台,就必须以国际通识的语境、语体、语式推介自己。西湖文化景观体现的是最为典型的东方式的文化与审美追求。无论何朝何代,鸿儒还是白丁,都能在这里寻觅到自己的文化归宿,体验到自己的审美追求,西湖也因此有了“天堂”之誉。虽说国际遗产界的专家们包括西方的专家对东方文化大都非常包容,但这种东方之美,有时还是让他们如坠云雾之中。 第五,西湖旅游是文化城市景观的一种范例。这项遗产包含的内容支撑起它的正面价值,是杭州作为宜居城市的核心要素。经过保护整治后的西湖,正如一幅山水长卷呈现在世人面前,“东热南旺西幽北雅中靓”的西湖新格局基本形成。西湖景区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历史文化遗存得以有效保护,使西湖在面积上实现了大扩容,管理上实现了大跨越,品位上实现了大提升,实现使公共资源效益最大化、最优化。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被专家赞誉为优化城市生态环境的典范,为成功申遗奠定了坚实上午基础。 第六,传承历史文脉。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几乎所有的文化遗存都与西湖有关,西湖是杭州城市文脉的集中体现。千百年来,西湖的名刹古寺,宝塔、经幢、摩崖石刻和雕像,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西湖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其中不乏贤君明相、名哲先贤、科学巨匠、文艺大家、骚人墨客、政坛杰领、军事奇才、民族英雄、革命先驱、实业巨子,名人文化光彩照人;西湖的亭台楼阁,堤岛桥塔,体形娇小玲珑,并多曲线和斜线,与山水的灵动线条相称,共秀并灵,形成了鲜明的建筑文化;杭州的茶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也

最新事业单位考试:面试热点之对西湖申遗成功的看法

事业单位考试:面试热点之对西湖申遗成功的看法事业单位:【背景】 一、在巴黎举行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5次大会上,“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列入新的世界遗产名录。所谓文化景观,是人类和自然共同作用的产物。西湖的独特性就在于它是自然美与人文美完美结合的典范。 二、《世界遗产大会关于西湖的决议草案及OUV声明》中指出,自中国唐代起,历代文学家和画家留下了无数颂扬西湖美景的诗篇和画卷。自南宋起,西湖十景就被认定为理想的经典景观,它们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正如唐宋两代的文学家和学者所描绘的那样,西湖极为清晰地展现了中国景观的美学理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园林设计影响深远,不少地方以湖、堤造型,摹习西湖的“和谐之美”。 具体说来,“西湖景观”突出普遍价值的承载要素共有六项,包括西湖自然山水、依存与融合于其间的景观格局“两堤三岛”、题名景观“西湖十景”、西湖文化史迹与西湖特色植物,以及呈现为“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特色。 三、西湖的秀美山水能保存至今,历史上的保护治理功不可没。据史料记载,自9世纪白居易对西湖开展大规模治理和疏浚之后,历代城市管理者还曾对西湖进行过20余次规模大小不等的疏浚工程。新中国成立后,从上世纪50年代至上世纪末,杭州市政府组织实施了一系列疏浚治理西湖水域、保护修缮文物古迹和改善优化生态环境的举措,使西湖整体面貌不断得到改善,历史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1999年西湖申遗工作正式启动。以此为时间节点,西湖保护得以进一步完善。 四、来自杭州市的消息称,申遗成功后的西湖将坚持“六个不”。一是“还湖于民”目标不改变。自2002年开始,杭州实行“西湖免费开放”,迄今已免费开放的公园景点共130余处,是中国第一家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不收门票的5A级景区。今后坚持“免费开放西湖”不改变。二是门票不涨价。对因文物保护需限制客流量的灵隐、岳庙、六和塔、虎跑等景点,承诺门票不涨价。三是博物馆不收费。四是土地不出让。五是文物不破坏。六是公共资源不侵占。 【例题】 西湖申遗成功,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西湖申遗成功可谓“十年磨一剑”,从1999年申遗工作启动算起,杭州市政府不遗余力地进行西湖申遗的工作,最终于近日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成功申遗。我认为西湖申遗成功,不仅是杭州的骄傲,更是整个中国的骄傲,是对我们这些年来保护自然人文环境,进行景区保护性开发工作的肯定。

关于西湖“申遗”的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西湖“申遗”的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姚瑶 (浙江林学院,经济管理学院,2008级,国贸 083,200802120616) 摘要:本文是针对当前西湖“申遗”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发掘,探索与研究,结合实际,对如何解决后期整改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西湖申遗文化景观支持宣传 当前西湖申遗工作已经进入了倒计时阶段,目前工作主要是针对实施西湖综保和南宋皇城遗址综保两大工程,进一步完善新十景的建设。对此,西湖“申遗”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积极配合西湖“申遗”工作,广泛宣传,深入调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西湖申遗添一份力。 一、西湖“申遗”的背景 (一)文化背景 “西湖景观”由中国古代的二位大文豪白居易和苏轼开创和营造,突出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蕴涵了中国儒家、道家、释家三大传统文化与信仰要素,突出承载了中国传统的崇佛文化、隐逸文化、茶禅文化、忠孝文化和藏书文化,体现了中国农耕文明发达时期文人士大夫在景观设计上的创造性精神,虽经千百年历史演变,都基本上获得了完整和真实地保存与延续,在此9~20世纪的中国及其周边地区的景观设计史和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二)自然背景 西湖风景经历了自然纯朴、园林艺术化、城市景观化三种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具有自然、园林、文化和城市景观四种基本性质。其根本性质特征是体现着自然美艺术化的文化景观 (三)申遗名称的背景 文化景观是指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包括出于美学原因建造的园林和公园景观,它们经常(但并不总是)与宗教或其他纪念性建筑物或建筑群有联系。西湖风景区在当今与传统生活方式相联系的社会中,保持一种积极的社会作用,而且其自身演变过程仍在进行之中,同时又展示了历史上其演变发展的物证,完全符合文化景观这一要求的。 (四)政府准备工作的背景 1999年,杭州西湖正式启动申报世界遗产工作。 2000年,中共浙江省委常委会讨论通过的《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2001—2020)》中明确指出,要争取将浙江省的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西湖申遗 利弊

第五,最重要的一点,公民意识的提高,以往由政府主导的西湖保护会成为以公民为主导的全民保护。此外,大家也会去挖掘西湖的故事,全国5A和世遗景区那么多,很少有哪个景点说出名字大家都会联想到故事的。至少说到杭州西湖,大家第一反应就是白蛇传、苏东坡等等。 弊端就是,景区可能会因为西湖申遗成功而有更多的游客慕名而来,加上西湖又是免费的,大家的热情恐怕难以拒绝。私家车、车流、人为活动都会造成对景区建筑、植被、动物的伤害,因此对杭州的软件管理、政府效能、景区监察等都是考验。 不过,小燕子有句话叫“化力气为浆糊”,越是压力,越有动力,西湖的保护和管理一定会越来越好,成为其它景区的典范。 旅游淡季也会迎来无数游客 市政府靠西湖赚的钱更家多多 交通相当相当堵塞公交车有必要全改双层 出租车司机非常害怕去西湖附近各大景区 我~~~以后只骑自行车出行! 回答者:sunny518cn|四级| 2011-7-10 14:02 一点很明显,那就是广告词又多了一句。。杭州--一座美丽的城市--于2011年被......... 回答者:guojianerin|三级| 2011-7-10 14:31 要是发生战争,世界遗产是联合国保护的,不能波及,杭州更安全了···· 交通上,增加游客量,对杭州景区造成巨大压力。在经济上,带动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 追问 除了交通和经济,还有呢?譬如人文方面之类的 回答者:热心网友| 2011-7-14 10:48 在西湖的维护上会带来一定的压力增加财政支出等 回答者:digupli|二级| 2011-7-14 11:55 旅游淡季也会迎来无数游客 市政府靠西湖赚的钱更家多多 交通相当相当堵塞公交车有必要全改双层 出租车司机非常害怕去西湖附近各大景区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申遗

今年1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申遗文本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全委会正式报送总部设在巴黎的世界遗产中心。这标志着西湖申遗工作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向2010年申遗成功的目标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2009年是西湖申遗工作的决战之年。西湖申遗能否成功,不仅需要政府的努力,更需要广大市民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西湖申遗,今天,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和《杭州日报》联袂举办“2009西湖申遗文化景观知识竞答活动”,关心西湖申遗的读者都可以参加。 请注意,大部分答案可在本版面内找到。答题时间为即日起一周(以邮戳日期为准),请您将答题卡(复印有效)剪下装入信封,邮寄到:杭州市龙井路1号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宣传部,邮编310007。我们将在参加答题的读者中随机抽出50名,幸运者可获得《杭州日报》2009年的报卡一份。趁着吹面不寒杨柳风,在春色荡漾之中,来惬意地做一做题吧。 一、西湖风景名胜区面积近60平方公里,西湖申遗的范围是不是也一样呢?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肇始于9世纪、成型于13世纪、兴盛于18世纪,由真实、完整地保存至今的西湖自然山水、景观整体格局、系列题名景观“西湖十景”、相关重要历史文化遗存和西湖龙井茶园共5种类型的景观要素组成,分布于杭州城市西部的西湖及其周边群山共43.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该范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认定、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办法》的保护。所以说,西湖申遗的申报区范围跟西湖风景名胜区的范围是有区别的,要小一些。 二、“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是谁开创、营造的,它突出体现了什么哲学理念,承载了哪些文化? “西湖景观”由中国古代的二位大文豪白居易和苏轼开创和营造,突出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蕴涵了中国儒家、道家、释家3大传统文化与信仰要素,突出承载了中国传统的崇佛文化、隐逸文化、茶禅文化、忠孝文化和藏书文化,体现了中国农耕文明发达时期文人士大夫在景观设计上的创造性精神,虽经千百年历史演变,都基本上获得了完整和真实地保存与延续,在此9~20世纪的中国及其周边地区的景观设计史和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三、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在哪些方面具有全球突出普遍价值? 西湖景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是古代东方审美体系中一个美的坐标,具有突出的世界遗产的普遍价值: (一)“西湖景观”是“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传统景观设计上的创造性表现:它经由中国古代的二位大文豪白居易和苏轼开创,在延续上千年的西湖疏浚工程与景观设计之间的持续互动中,突出体现了人与自然高度和谐求同的理念;并通过诗、画、景三者结合的中国题名景观设计手法,将中国宋代山水画的技法与构图理论运用于景观设计,创造了以四季

中国申遗成功项目一览

中国申遗成功项目一览 中国申遗成功项目一览 物质遗产:(截至2014年共47项)1987年 泰山、岱庙、灵岩寺(双重遗产)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化遗产) 长城(文化遗产)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文化遗产) 北京、沈阳故宫(文化遗产) 1990年 黄山(双重遗产) 1992年 黄龙(自然遗产) 武陵源(自然遗产) 九寨沟(自然遗产) 1994年 武当山古建筑群(文化遗产) 曲阜孔庙、孔府及孔林(文化遗产)承德避暑山庄及寺庙(文化遗产)布达拉宫(文化遗产)

峨眉山-乐山(双重遗产) 庐山(文化景观) 1997年 苏州古典园林(文化遗产) 平遥古城(文化遗产) 丽江古城(文化遗产) 1998年 天坛(文化遗产) 颐和园(文化遗产) 1999年 武夷山(双重遗产) 重庆大足石刻(文化遗产) 2000年 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文化遗产)明清皇家陵寝(文化遗产) 洛阳龙门石窟(文化遗产) 青城山和都江堰(文化遗产) 2001年 云冈石窟(文化遗产) 2003年 云南“三江并流”(自然遗产)

吉林高句丽王城、 王陵及墓葬(文化遗产) 2005年 澳门历史城区(文化遗产) 2006年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自然遗产) 安阳殷墟(文化遗产) 2007年 中国南方喀斯特(自然遗产) 开平碉楼与古村落(文化遗产) 2008年 福建土楼(文化遗产) 江西三清山(自然遗产) 2009年 山西五台山(文化景观) 2010年 嵩山“天地之中”古建筑群(文化遗产)“中国丹霞”(自然遗产) 2011年 西湖(文化景观) 2012年

元上都遗址(文化遗产) 澄江化石地(自然遗产) 2013年 新疆天山(自然遗产)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遗产) 2014年 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截至2013年共30项)2001年 昆曲 2003年 古琴艺术 2005年 新疆维吾尔 木卡姆艺术 蒙古族长调民歌 2009年 新疆《玛纳斯》 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 蒙古族呼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