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人教版历史七上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知识梳理】

人教版历史七上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知识梳理】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造纸术的发明

o造纸术发明前:

1、古人在甲骨和简帛或者在青铜器上书写刻画。

2、秦汉时期都用简帛书写,因此后人用“册”“编”“卷”来称

书籍的篇幅。

o造纸术:西汉时期,人们就懂得了造纸的方法。

o改进造纸术:东汉时,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纸的质量大大提高。

o造纸术发明的影响: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闻名的伟大贡献之一。

张仲景和华佗

o张仲景:东汉末年名医,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医圣”。

代表著作:《伤寒杂病论》。

主要内容:《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了在诊断上要辩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o华佗:东汉末年名医

医术: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

医学成就:发明了“麻沸散”,还创造了“五禽戏”,帮助人们强健身体。

历史巨著《史记》

o作者:汉朝的伟大史学家司马迁。

o体例:《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专体通史。

o内容: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实,肯定他们功绩也揭露了他们的腐朽和罪恶。

o文学价值:《史记》文笔优美,所记任务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

道教和佛教

o道教兴起背景:东汉末年,极度苦难的人们需要寻找精神上的寄托。

o道教代表:

太平道:张角创立。

五斗米道:张陵创立。

o佛教创立时间地点: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

o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

o主张:众生平等,因此迎合了贫苦民众渴求生活平安的愿望,得以传播。

o传入: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o发展:东汉明帝时,佛经运到洛阳,得到统治阶级的扶持,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

o影响: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1、西汉时期,人们就懂得了造纸的方法。东汉时,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

2、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医圣”。代表著作《伤寒杂病论》。

3、东汉末年名医华佗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发明了“麻沸散”,还创造了“五禽戏”。

4、西汉的伟大史学家司马迁著有《史记》一书。

5、《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专体通史。

6、道教:张角创立太平道;张陵创立五斗米道。

7、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

8、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因此迎合了贫苦民众渴求生活平安的愿望,得以传播。

9、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时,佛经运到洛阳,得到统治阶级的扶持,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

人教版历史七上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知识梳理】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造纸术的发明 o造纸术发明前: 1、古人在甲骨和简帛或者在青铜器上书写刻画。 2、秦汉时期都用简帛书写,因此后人用“册”“编”“卷”来称 书籍的篇幅。 o造纸术:西汉时期,人们就懂得了造纸的方法。 o改进造纸术:东汉时,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纸的质量大大提高。 o造纸术发明的影响: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闻名的伟大贡献之一。 张仲景和华佗 o张仲景:东汉末年名医,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医圣”。 代表著作:《伤寒杂病论》。

主要内容:《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了在诊断上要辩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o华佗:东汉末年名医 医术: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 医学成就:发明了“麻沸散”,还创造了“五禽戏”,帮助人们强健身体。 历史巨著《史记》 o作者:汉朝的伟大史学家司马迁。 o体例:《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专体通史。 o内容: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实,肯定他们功绩也揭露了他们的腐朽和罪恶。 o文学价值:《史记》文笔优美,所记任务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

道教和佛教 o道教兴起背景:东汉末年,极度苦难的人们需要寻找精神上的寄托。 o道教代表: 太平道:张角创立。 五斗米道:张陵创立。 o佛教创立时间地点: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 o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 o主张:众生平等,因此迎合了贫苦民众渴求生活平安的愿望,得以传播。 o传入: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o发展:东汉明帝时,佛经运到洛阳,得到统治阶级的扶持,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中考历史知识点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中考历史知识点 历史学科,有很多知识点如人物、事件、年代、历史材料等都是需要考生反复强化记忆的。小偏整理了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中考历史知识点,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中考历史知识点 一、造纸术的发明 1、纸的发明:西汉时期懂得造纸基本方法——缺点:质量差、产量低 2、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为文化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 (1)造纸原料:树皮、破布、麻头、旧鱼网。 (2)蔡侯纸的特点:原料容易找到、便宜,质量也提高了。 3、造纸术的贡献(或意义):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 二、医学:张仲景和华佗(都是东汉末年) 1、张仲景(医圣):写有《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2、华佗:(1)擅长外科手术、针灸(2)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 三、史学:历史巨著《史记》 1、作者:司马迁 2、主要内容:《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 3、地位:《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4、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5、评价《史记》: (1)史学成就:《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2)文学成就:《史记》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形象生动,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四、宗教:道教和佛教 1、道教:东汉后期产生于我国本土的宗教。主要教派有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和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佛教:张骞通西域后,传入; 教义:(1)要求人们忍耐、顺从。 (2)主张众生平等 结合当时社会情况,说说百姓信奉佛教的原因? 佛教教义,使其得到统治者的提倡和扶植。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佛教主张众生平等,迎合了贫苦民众渴求生活平安的愿望。加之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这推动了佛教在中国传播。 我国两汉时期的科技文化之所以昌盛的原因是什么? (1)国家统一;(2)经济发展;(3)各民族共同创造;(4)中外交往頻繁。 加强记忆重在“五法” 历史学科,有很多知识点如人物、事件、年代、历史材料等都是需要考生反复强化记忆的。毛晓斌老师建议:“如果能掌握以下五种记忆方法,那么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就不会有大问题。” 提取字头记忆法:即提取某一历史知识每一句的头一个或几个字为要点,组成另一个词或一句话。例如:中国近代史晚清历史基本线索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亥革命,学生就可以记忆为“鸦、鸦、洋、甲、戊、八、辛”,既简单又有效果。 概括记忆法:就是将某一历史知识加以概括,使之简单化。例如:《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割三岛,赔两亿,设工厂,增口岸。”这就可以把握本课的基本内容了。 关键字词记忆法:即抓住某一历史知识的关键字词归纳成要点从而提高记忆效果。例如: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深渊的?考生可将形成的过程用几个关键字掌握,即 ①开始; ②大大加深; ③完全陷入, 然后联系几次列强侵华战争的影响: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堂笔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堂笔 记 本课程为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在 这节课中,我们将深入研究两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发展,以及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一、科技领域的发展 在两汉时期,科技领域出现了多种新发明和进步,这些发明和进步对当时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农业发展 两汉时期,农业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农具的发明和使用成为了农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例如,在汉武帝时期,提高了播种犁的效率。此外,汉朝开始广泛种植桑树和麻,推广采用鱼肥、豆肥等有机肥料,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2. 纸张的发明 在汉朝,纸张被发明了,全文记录和文化繁荣得到了推进。纸张作为书写书画的材料,促进了古代文学的发展,也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3. 道路建设 在两汉时期,交通和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汉代修建和

完善了一系列道路系统,这些道路加速了商业和文化的繁荣。例如,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在汉代开辟和发展起来的。 4. 数学和天文学 在两汉时期,数学和天文学领域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塬城先生刘安发明了仪器能够度量天球的位置,这一发明推动了天文学的研究。同时,数学领域中夏商周时期发明的九九乘法口诀被广泛应用于汉朝社会生活和其他领域。 二、文化领域的发展 在两汉时期,文化领域的发展经历了长期而丰富的历史传承,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 1. 文学 汉代文学经历了繁荣的时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文学作品。古文学著作史《史记》、《汉书》、《论衡》、《诗品》、《九章算术》、《山海经》等为人类文明重要力量。在艺术创作领域中最重要的是民间文学。当前最重要的民间文学有《楚辞》、《诗经》等。这些文学作品为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界的繁荣做出了优质的贡献。 2. 美术 两汉时期的美术也有一定的发展。在这个时期里,中国绘画艺术开始走向了成熟。代表性的巨匠有张骞、吴道子等。中国画

部编版:七上历史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内附视频

部编版:七上历史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内附视频 【课标要求】 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知道司马迁和《史记》;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参传播文化的作用;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 【学习目标】 1.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情况。 2.概括造纸术的意义: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的贡献,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 3.思考和概括两汉时期经济繁荣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认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 重点: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以《史记》为代表的史学成就; 难点: 1、造纸术的改进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2、正确分析认识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 【基础解读】 一、造纸术的发明 1、纸出现以前的书写载体。 2、造纸术的发明 蔡伦改进造纸术 历史人物档案卡 3、论从史出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范晔的《后汉书》 ①从记载中,蔡伦用什么原料造纸? 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 ②蔡伦制造的纸被称为什么?

蔡侯纸 ③这种纸有什么优点? 轻薄柔韧,取材容易、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成本低,很快就得到了推广应用。 4、蔡侯纸的制作流程 汉代造纸工艺流程 5、造纸术的传播 造纸术由我国传遍世界,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二、张仲景和华佗 1、张仲景 ①人物基本信息 ②人物贡献 《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学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坐堂医生”的来源与张仲景有关。 2、华佗 ①人物基本信息 ②五禽戏 华佗提倡养生之道。他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俗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户枢不朽也”。华佗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的预防理论,为年老体弱者编排了一套模仿猿、鹿、熊、虎、鸟等五种禽兽姿态的健身操——“五禽戏”。 需要说明一点:《三国演义》中华佗为关云长刮骨疗伤的情节,是罗贯中虚构的,因为:华佗死于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然而,关羽“刮骨疗毒”事件,则发生在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此时,华佗早已经死了十一年了,是不可能为关羽做“刮骨疗毒”手术的。

七年级初中历史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备课素材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本课包含四个子目内容:造纸术的发明、张仲景和华佗、历史巨著《史记》、道教和佛教,分别反映的是两汉时期的科技、中医学、史学、宗教思想。要思考出现这些文化现象的社会根源和历史根源。首先要了解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等时代背景。两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发展时期。政治上,王朝统一,气势恢宏;民族众多,文化多元;中外交流频繁。经济上,封建经济恢复和发展。两汉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从而在许多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同时要联系春秋战国和秦朝的科技文化,注意文化的继承性。 造纸术的发明是本课重点。教材是从书写材质的变化、蔡侯纸、造纸术的外传及意义三个方面叙述的。书写材质变化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造纸术发明前,古人的书写材料,甲骨、金石、简帛。重点介绍的是简,还有简的编连方式。蔡侯纸重点介绍其优点:原料易找、价格便宜、质量提高、便于推广。外传及意义,学习了纸张的优点,就自然得出结论:造纸术的发明,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历史巨著《史记》是本课重点。教材是从司马迁的个人品质、《史记》的成就两方面来介绍的。司马迁的个人品质,抓关键词介绍:家庭熏陶、个人勤奋、秉笔直书、意志坚强。《史记》须掌握五点: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约3000年史事;记载帝王将相、下层人物的活动;秉笔直书、影响深远;文学地位。 道教和佛教是本课难点。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对宗教的理解有一定难度,讲授不宜挖掘太深。要注意把宗教放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中理解。 道教,主要掌握其创立、教义、影响。这三点又是紧密关联的,都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东汉末年,国家分裂,政局动荡,人民苦难,渴望解脱。张角、张陵分别创立了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尊奉黄帝和老子,吸收神仙方术,宣传平等思想,对贫苦民众有很大吸引力,受到民众的信奉。 佛教,主要掌握其创立、教义、传入中国及影响。佛教于公元前6世纪诞生于古代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佛教主张众生平等,迎合了被统治者的愿望,也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重点是强调佛教传入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也可以适当补充资料说明。

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突破讲练复习(部编版)专题15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解析版)

专题15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知识梳理 一、造纸术的发明 1、纸的发明:西汉时期懂得造纸基本方法——缺点:质量差、产量低 2、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为文化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 (1)造纸原料:树皮、破布、麻头、旧鱼网。 (2)蔡侯纸的特点:原料容易找到、便宜,质量也提高了。 3、造纸术的贡献(或意义):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 二、医学:张仲景和华佗(都是东汉末年) 1、张仲景(医圣):写有《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2、华佗:(1)擅长外科手术、针灸(2)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 三、史学:历史巨著《史记》 1、作者:司马迁 2、主要内容:《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 3、地位:《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4、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5、评价《史记》: (1)史学成就:《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2)文学成就:《史记》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形象生动,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四、宗教:道教和佛教 1、道教:东汉后期产生于我国本土的宗教。主要教派有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和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佛教:张骞通西域后,传入; 教义:(1)要求人们忍耐、顺从。(2)主张众生平等 ★★结合当时社会情况,说说百姓信奉佛教的原因?佛教教义,使其得到统治者的提倡和扶植。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佛教主张众生平等,迎合了贫苦民众渴求生活平安的愿望。加之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这推动了佛教在中国传播。 ★★我国两汉时期的科技文化之所以昌盛的原因是什么? (1)国家统一;(2)经济发展;(3)各民族共同创造;(4)中外交往頻繁。 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下列古代名人与其成就的搭配中,不正确的是() A.东汉蔡伦一一发明了造纸术,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B.西汉司马迁一一写出了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C.东晋王羲之一一创作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被誉为“书圣”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习题

第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知识点造纸术的发明 1.发明和改进: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时,宦官改进造纸工艺,纸的质量大大提高。此后纸的使用日益普遍,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2.意义: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辗转流传过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知识点张仲景和华佗 1.张仲景:东汉末年的名医。写成《》一书,这部著作发展了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还提出了“”的理论,提倡预防疾病。张仲景被后世称为“”。

2.华佗:东汉末年的名医。不仅擅长用、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够实施手术。他发明了“”。还创造出了“”,帮助人们强健身体。 知识点历史巨著《史记》 1.司马迁: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编写了不朽的历史巨著《》。 2.《史记》:我国古代第一部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时约3000年的史事。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 知识点道教和佛教 1.道教:东汉末年,创立了太平道,尊奉黄帝和,也吸收了流行在社会上的一些神仙方术。当时在汉中、巴蜀地区还有创立的五斗米道。 2.佛教 (1)产生: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又称。

(2)教义:佛教认为人生如苦海,人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修行为善,才能得到解脱。佛教的教义在一些方面迎合了渴求生活平安的愿望,因此得以传播。 (3)传入中国: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东汉时,西域的僧人运载佛经到洛阳,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佛教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 1.工艺流程与生产水平密切相关。观察下图,它反映了我国汉代哪一生产活动的工艺流程() A.造纸 B.炼铁 C.纺织 D.制瓷 2.历史上为“纸走进人们日常生活”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是() A.李冰 B.张衡 C.管仲 D.蔡伦 3.医学以治疗、预防生理疾病和提高人体生理机体健康为目的。下列人物中,对中国古代医学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解读第三单元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素养导学】 史料实证:通过相关图片及文字史料了解造纸术的发明、张仲景和华佗对中医学的贡献、《史记》、道教和佛教等基本史实。 历史解释:分析两汉时期科技文化成就繁荣的原因以及对当时和当代社会的影响。 家国情怀:认识到两汉时期我国科技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知识构建】 一、造纸术的发明 纸出现于何时?蔡伦如何改进造纸术?有何优点及意义? 1.出现:西汉时期,人们已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2.改进: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工艺,被称为“蔡侯纸”。 3.优点:纸质提高,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4.意义:便利了典籍的流传;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和交流,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二、张仲景和华佗 李约瑟为何如此称赞张仲景?东汉末年还有哪位名医? 1.张仲景: (1)年代:东汉末年的名医。 (2)成就:写成《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辨证施治理论,还发展了“治未病”思想,提倡预防疾病。 (3)地位: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称为“医圣”。 2.华佗: (1)年代:东汉末年的名医。

(2)成就:擅长用针灸、汤药治病;能实施外科手术;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强身健体。 三、历史巨著《史记》 《史记》的作者是谁?内容是什么?为何被鲁迅如此称赞? 1.作者:西汉史学家司马迁。 2.内容: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3.体裁: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4.价值:对中国史学发展影响深远;在文学史上地位崇高。 四、道教和佛教 1.道教:东汉末年,张角创立太平道,尊奉黄帝和老子;张陵创立五斗米道。 2.佛教: (1)创立: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 (2)传入:张骞通西域后,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时,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白马寺)。 (3)影响: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史料研习】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后汉书》欧洲最早的治疗黑死病的方法,就是来自到过中国的阿拉伯人所翻译过来的《伤寒杂病论》一书。欧洲学者李约瑟曾赞叹说:“他是一个拯救了欧洲命运的人。” ——张嵚《张仲景:一个拯救了欧洲命运的人》鲁迅称赞《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推动两汉科技发展和文化繁荣的因素 (1)政治上: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2)经济上:封建经济的发展。 (3)民族关系上:民族交融,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4)对外交往:丝绸之路开辟,中外交流增多。 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化承载着生生不息的民族力量和自信。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知识整理 新人教版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一、知识梳理 1.造纸术的发明 (1)纸问世之前,古人把文字刻画、书写在甲骨和简帛上面,或铸刻在青铜器物上面。秦汉时期的公文往来、私人书信以及典籍等都用简帛写成。简用竹木制成,分量很重;帛虽然轻,但价格昂贵。人们使用起来都受到限制。 (2)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纸的质量大大提高。这种纸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以后纸的使用日益普遍,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2.张仲景和华佗 (1)张仲景:东汉末年的名医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医圣”。 (2)华佗: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发明了“麻沸散”;能实施外科手术;创造出了“五禽戏”,帮助人们强健身体。 3.历史巨著《史记》: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书中记录了帝王将相的历史活动,肯定他们的功绩,也无情揭露了他们的腐朽和罪恶。 4.道教和佛教 (1)道教 ①原因:东汉末年,极度苦难的人民需要寻找精神上的寄托,为道教的兴起提供了土壤。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尊奉黄帝和老子,也吸收了流行在社会上的一些神仙方术。当时在汉中、巴蜀地区还有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人们只要出五斗米,就可以入道或治病。 ②影响: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在教义和传播方式上相似,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 (2)佛教 ①创立: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佛教认为人生如苦海,人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修行为善,才能得到解脱。 ②传入: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时,西域的僧人运载佛经到洛阳,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佛教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 ③影响: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重难讲解 1.两汉时期的科技成就

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基础知识专项复习(部编版)专题15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原卷版)

专题15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知识讲解 1、东汉时候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2、东汉末年,张仲景写成的《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写成《伤寒杂病论》。 3、汉代的华佗擅长外科手术,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他还编了一套医学体操叫做“五禽戏”,能强身健体。 4、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作者司马迁。《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5、当今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传入我国的时间是西汉末年。 6、我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兴起于东汉末年,创始人之一叫张陵。 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华佗曾对弟子说:“人体欲得劳动,……动摇则俗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户枢不朽也”。华佗意在告诫人们() A.运动利健康B.麻沸散有害C.针灸可治病D.疲劳可致病2.公元前209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公元前209年可以表示为()A.公元前3世纪初B.公元前3世纪末 C.公元前2世纪初D.公元前2世纪末 3.中国有句古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文化传承几千年不断的原因之一,便是强大的文化包容性。能够体现这一内涵的是() A.洛阳白马寺B.南阳医圣祠 C.开封铁塔D.安阳殷墟

4.如图中的建筑为纪念东汉名医而建,该名医是() A.扁鹊B.张仲景C.华佗D.李时珍 5.历史时间的表述方式有多样性,下列关于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表述正确的是()A.庚子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B.乾隆四十年,指的是乾隆皇帝四十岁的那一年 C.民国十四年,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 D.公元前209年是公元前二世纪早期 6.下列古代书写材料中,出现最晚的是() A.B. C.D. 7.如图所示人物生活在东汉时期,被后人尊称为“医圣”,他在医学上的主要贡献有() ①写成了《伤寒杂病论》 ②发明了麻醉药剂“麻沸散” ③提出了“治未病”理论 ④创编强身健体的“五禽戏”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8.2020年新冠疫情猝然爆发,迅速蔓延全球,震惊世界,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冲击国际政治经济几乎所有领域,是近百年来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安全危机,在古代防治传染病

2018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备课资料教案 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知识点一造纸术的发明 1.纸出现以前的书写材料 (1)书写材料:纸问世之前,古人把文字刻画、书写在甲骨和简帛上面,或铸刻在青铜器物上面。秦汉时期的公文往来、私人书信以及典籍等都用简帛写成。后人用“册”“编”“卷”来称书籍的篇幅,就是从简的编连方式和存放特点得来的。 (2)缺点:简用竹木制成,分量很重;帛虽然轻,但价格昂贵。人们使用起来受到很大限制。 2.造纸术的发明 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3.造纸术的改进 (1)改进时期及改进者:东汉,蔡伦。 (2)原料: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 (3)优点:纸的质量大大提高;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4.影响 (1)此后纸的使用日益普遍,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2)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知识点二张仲景和华佗 1.两汉医学的发展:中国的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两汉时期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诊断和治疗的手段更加先进,并建立起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2.张仲景 (1)生活年代:东汉末年。 (2)成就:写成《伤寒杂病论》,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辩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被后世尊称为“医圣”。 3.华佗

(1)生活年代:东汉末年。 (2)成就 ①不仅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 ②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③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创造出了“五禽戏”。 相关链接 华佗拒绝做曹操的御医 华佗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他医术高明,能治百病,且医德高尚,人们尊称他为“神医”。华佗和曹操是同乡,曹操想把他留在身边,专门为自己看病。华佗对此非常反感,他认为:医生的职责是解除天下人的病痛,怎能只为一个人服务呢?就找了个借口说要回家探亲,趁此机会离开曹操。过了许久,华佗也没有回来,曹操派人去催,华佗回信说,他的妻子病重,暂不能回去。曹操对手下说:去查一下华佗到底在干什么,他的妻子是不是真的病了。曹操的手下人很快找到了华佗,只见他的妻子健康无恙,而他本人正在忙里忙外地为百姓看病呢。 知识点三历史巨著《史记》 1.作者: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 2.著述过程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汉武帝时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和国家典籍。在家庭的熏陶下,司马迁从小勤奋好学,饱读书籍,青年时游历名山大川,实地考察和风土人情,搜集历史资料。他立志继承父亲遗志撰写史书,继任太史令后,因仗义执言被关入狱中,遭受酷刑,肉体上和精神上遭到极大摧残。但他忍受着巨大的悲痛,发愤著述,用十多年的时间写出了不朽的历史巨著《史记》。 3.地位: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4.叙事范围 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 5.主要内容 (1)书中记录了帝王将相的历史活动,肯定他们的功绩,也揭露了他们的腐朽和罪恶。 (2)还为许多下层人物写了传记。 6.评价 司马迁公正记事,爱憎分明,秉笔直书,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文学价值 《史记》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

3.15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讲义七年级历史上学期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西汉末到东汉的政治、社会动荡,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产生的背景,知道这一时期的重要文化和科技成就,如司马迁与《史记》,蔡伦与造纸术、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华佗的故事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造纸术的发明,尤其是蔡伦改进造纸术;了解张仲景及其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认识到他对中医学理论建立做出的巨大贡献;了解华佗高 超的医术以及华佗的故事;了解司马迁及其著作《史记》;了解道教的产生和佛教传入的社会背景,知道道教和佛教的内容,分析其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举办“两汉科技文化博览会”的活动,在活 动中要求学生分领域收集两汉时期在科技,医学,史学和宗教四个领域的成就,整理成文,并以语言的形式呈现。以此提高学生围绕主题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制作《两汉时期科技文化成就一览表》,让学生学会利用表格来归纳概括知识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让学生沉浸式体验两汉时期辉煌的科技文化成就,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学生在活动中通过收集整理过程了解张仲景,司马迁等人为了理想面对挫折,坚韧不拔,努力拼搏的宝贵精神,从而受到感染。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造纸术的发明与蔡伦改进造纸术。张仲景和华佗的医学成就。司马迁及其著作《史记》。 重点突破: 在活动中教师事先为各个小组分别准备材料收集时的提示要点,引导学生把握重点,以此来突出重点。 (1)科技组提示要点:从商周到秦汉时期书写材料的变化,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造纸术的传播及对人类文明传播的贡献三个方面去收集材料。 (2)医学组提示要点:从传统中医学理论框架的初步建立,张仲景医学著作《伤 寒杂病论》的内容及其深远影响,华佗的医学成就三个方面去收集材料。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案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一)课标 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知道司马迁和《史记》;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 (二)知识线索: 一、造纸术的发明 1、在纸张出现以前,人民用什么作为书写的载体?(甲骨、青铜器、丝帛、竹简) 2、用竹木简或帛作为书写材料有什么缺点?(竹木简太笨重,携带不方便;帛的价 钱昂贵,不能大量使用。) 3、什么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西汉) 4、东汉时,谁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纸的质量大大提高?(宦官蔡伦) 5、造纸术发明的伟大意义: 造纸术由我国传遍世界,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二、张仲景和华佗 1、张仲景: 民族:汉族 生活时代:东汉末年(今河南人) 职业:医学家 成就: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 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辩证分析病情对症 治疗和“治未病”理论,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 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医圣”。 2、华佗: 民族:汉族 生活时代:东汉末年 职业:医学家 成就: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 医学史上的创举。他还创制一套医疗体操“五禽戏”,以强健身体。 三、历史巨著《史记》 作者:司马迁 民族:汉族 生活时代:西汉汉武帝时期 家乡: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职业:史学家 成就:编写了《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 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鲁迅先生评价《史记》一书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四、道教和佛教

人教版初中统编历史教材重难点分析-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一、重难点分析 造纸术的发明 造纸术的发明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教材是从书写材质的变化、蔡侯纸、造纸术的外传及作用三个方面叙述的。 书写材质变化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造纸术发明前古人的书写材料,甲骨、金石、简帛。重点介绍的是简,还有简的编连方式。 蔡侯纸这一部分,重点介绍其优点:原料易找、价格便宜、质量提高、便于推广。外传及作用这一部分,学习了上一部分纸张的优点,就自然得出结论:推动世界文明进步。 张仲景和华佗 张仲景和华佗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教材是从中医学理论的建立、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华佗三个方面去叙述的。 在进入这些知识的学习之前,应结合《相关史事》,回溯中医的起源,让学生初步了解神医扁鹊、四诊法和《黃帝内经》。然后,引导学生了解两汉时期中医学理论的基本建立。 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包括两部分。对张仲景的介绍,把握两点,医德高尚和医术精湛。同时要强调二者的联系,正是他心系口姓,少年立志这样的品德,才促成他钻研医学,开创了中医临床理论体系,人称“医圣”。关于《伤寒杂病论》,把握四点,即发展中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疾病症候,提出对症下药,提出"治未病”。注意分析这四点的内在联系。 华佗,把握五点,抓关键词:针灸、汤药、外科手术、麻沸散、五禽戏。 历史巨著《史记》 历史巨著《史记》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教材是从司马迁的个人品质、《史记》的成就两方面来介绍的。 司马迁的个人品质,抓关键词介绍:家庭熏陶、个人勤奋、秉笔直书、意志坚强。 《史记》掌握五点:第一部纪传体通史;3000年史事;记载帝王将相、下层人物的活动;秉笔直书、影响深远;文学地位。 道教和佛教 道教和佛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对宗教的理解有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案

第15 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学设计

的高超,那么华佗在医学上的成就是什么? 3、(展示“导引图” ) 拓展《伤寒杂病论》、麻沸散和五禽戏的相关知识三、史学 1、司马迁的生平师:同学们概述司马迁的故事。 2、《史记》 ①《史记》的内容提出问题:《史记》是一部什么样体裁的书?它记述了什么时期的史事?它的历史地位怎样?②点拨:《史记》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 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 四、宗教 1、道教的兴起 ①师:道教兴起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代表人物和派别?提示:东汉末年,极度苦难的人民需要寻找精神上的寄托②道教与道家是一样的吗?点拨:道家是哲学流派,道教是宗教流派。道家创始人是老子,道教创始人是张道陵。道教是以道家思想为基础,都讲究无为而治、顺其自然。2、佛教的传入 ①师:佛教起源于哪里?什么时候传入我国?②佛教的基本主张是什么? ③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第一所寺院叫什么名字?教师引导:东汉明帝时,明帝派人去西域求佛,回来时请了两位西域的高僧,并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到洛阳。明帝令人建寺存放,请两位高僧也住在学生提前查找 资料,讲故事 学生:是中国 历史上第一部 纪传体通史 学生阅读课 本:张角创立 太平道 张陵创立五斗 米道 学生:古印度; 西汉末年传 入。 学生阅读课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能力 增强学生的记忆 让学生多思考, 多动脑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第一课时 ◆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包括的内容:造纸术的发明、张仲景和华佗、历史巨著《史记》、道教和佛教。两汉的科技成就是建立在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同时这些科技成就运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又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学习本课有助于理解我国统一国家政权建立 的历史意义。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两汉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医学成就,包括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张仲景和华佗; 2、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简要史实;了解司马迁的生平事迹及其撰写的《史记》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辩证分析:通过对佛教和道教在我国得以传播的原因及所产生的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社会意识理论分析历史文化现象的能力; 2、根据对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知识、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分析,本课采用常规课与活动课相结合的综合课型方式进行教学。教学活动将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学生通过确定研究目标,亲自动手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及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当时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认识到两汉时期文化的繁荣昌盛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和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和非凡的创造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