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民族形成、发展、消亡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及我国民族地区的基本特点

民族形成、发展、消亡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及我国民族地区的基本特点

1、民族形成、发展、消亡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2、我国民族地区的基本特点

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现阶段,我国各民族都处在重要的发展期。

民族的产生

民族不是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的,而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形成的。民族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时间:民族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进入阶级社会时。部落联盟的成员生活在一起,渐渐有了共同的习俗、语言、祭祀等,形成了最初的民族。

民族产生的一般规律:从部落发展成民族(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原生形态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

民族产生的特殊规律:在民族形成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新的民族(次生形态民族形成的规律)

民族的发展

民族的发展本质上是本质上是民族生存和演进的质和量的提高。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民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影响民族发展的重要因素。

历史积淀和凝铸形成的民族精神是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

民族发展包括民族的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等。

发展规律:

民族的常态发展,民族发展的一般过程:奴隶制民族、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民族。壮族。

民族的异态发展,一是民族发展极度缓慢,长期滞留在某个社会形态中,迟迟未能向下一个社会形态过渡。二是民族发展出现族体发展与社会性发展的失衡。契丹族。

民族的跳跃性和跨越式发展,是在社会历史发展总进程制约下,具体民族由于其内在矛盾的非均衡性和外部条件的压力所驱动而引起的跨越历史发展的一个或几个阶段,直接进入某一高级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发展态势。独龙族(原始公有制残余形态的民族),凉山彝族(完整的奴隶制形态的民族),西藏藏族(封建农奴制或封建领主制形态的民族)等民族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民族,一越跨千年。资本主义在民族问题上的两个历史趋向:第一个趋向是民族生活和民族运动的觉醒,反对一切民族压迫的斗争,民族国家的建立。第二个趋向是民族之间各种联系的发展和日益频繁,民族壁垒的破坏,国际统一的形成。

社会主义社会民族发展趋向:社会主义社会民族发展出现了各民族充分发展、民族特点长期存在的趋向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间共同性日益增多的趋向。各民族共同因素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别仍将长期存在。

民族的消亡

民族消亡是民族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历史过程的必然结果,是民族发展到最高阶段的最终结果。

时间:只有在阶级消亡、国家消亡之后才能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民族消亡的一般规律:民族分化、组合、同化,最终民族融合,实现民族大同,民族实体作为客观存在自行消失。

我国民族地区的基本特点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主要特点:

①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小。

②多数位于边疆地区或靠近边疆地区。在中国漫长的2.1万公里的陆地边境线上,几乎都居住着少数民族。

③由于历史上多次的民族迁徙、屯田、移民戍边、朝代更迭等原因,各少数民族地区都有相当数量的汉族居住。

④地域辽阔,资源十分丰富。

一点认识:根据民族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繁荣发展、团结进步的时期。在现在的中国,各民族发展欣欣向荣,56朵民族之花共同盛开在中华大地上。这得益于各民族对历史发展趋势的正确把握。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各民族的实践都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各民族的生命力得到了极大地增强,各民族实现了在社会主义时期应有的发展。

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增强民族生命力,促进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方面的发展。

结合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经济发展:从“一步”到“同步”的历史巨变。曾经“一步跨千年”,而今同步迈入小康。

政治发展:《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法治进步。深化依法治州和平安凉山建设,全州建立“石榴籽”调解室10 个。

文化发展:凉山州歌舞团出品的歌舞剧《山岗上的歌与舞》荣获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优秀剧目奖。报告文学《悬崖村》荣获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第八届徐迟报告文学奖……

社会发展:定居生活的凉山人越来越多,而从外地来凉山旅游度假、投资兴业的人也络绎不绝,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正以全新而多样的方式广泛深入地推进。在凉山,各族群众做得了和睦邻居、交得了知心朋友、结得了美满姻缘。

生态文明发展:绿色崛起

疑问:国家在民族产生过程中起了型铸民族的作用?

铸牢共同体意识,增强民族生命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趋势。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各民族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民族生命力极大地增强。以某民族地区为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发展。——积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各民族在社会主义时期繁荣发展。

民族理论

民族理论 绪论 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科学的理论,是富有生命力的理论,也是与时俱进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揭示了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本质、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了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和途径,指明了民族运动、民族解放运动的方向,只因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运动,走向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揭示了民族之间关系的实质及其对民族发展的重要影响,解释了民族发展的规律和基本条件,指明了民族发展的正确方向。 总之,其是争取民族解放、促进民族发展、协调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的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民族理论的基本特点:科学性、实践性、继承性、创新性。 第1章民族的一般特征 民族是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民族的定义: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民族的基本特征(构成的6要素):共同历史渊源、共同生产方式、共同语言、共同文化、共同风俗习惯、共同心理认同。 民族识别的依据:民族特征是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民族源流十民族识别的重要历史依据;民族医院时民族识别的重要依据;实行相近和就近认同。 第2章民族发展的规律 民族形成的基本条件:1、社会生产力一定程度的发展是民族形成的基本条件;2、三次社会大分工相继发生是民族形成的重要条件;3、国家的产生为一些多民族国家大民族的形成奠定基础。 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 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同源异流、异源同流。 民族发展的基本动因: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民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阶级斗争是影响民族发展非常重要的因素。 民族发展的基本内容:1、民族的经济发展;2、民族的政治发展;3、民族的文化发展;4、民族文化的发展;5、民族的人口发展。

民族的形成

民族的形成 是原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民族这种共同体是在原始社会走向崩溃,氏族、部落共同体瓦解过程中的产物。原始社会末期,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先后发生了两次社会大分工。分工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也带来了私有制、产品交换、阶级分化的出现。这一切加速了氏族制度的瓦解,为从部落发展成民族和国家创造了必要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 人类社会人们共同体的发展有其序列,即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前四种人们共同体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虽然其程度有所区别),民族是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从部落发展到民族,一般经过了从血缘部落到地域部落,再发展到民族的过程。从部落发展成民族,这是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从部落发展成民族的过程即希腊人、罗马人、德意志人式的三种途径。 希腊人式:自然形成 罗马人式:内部暴力 德意志人式:外力征服 民族在形成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新的民族即次生形态民族。次生形态民族的形成规律属于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次生形态民族的形成过程表现为“同源异流”、“异源同流”等具体形式。 氏族原始社会中以相同的血缘关系结合的人类社会群体,其成员出自一个共同的祖先。大约产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他们往往用一种动物或植物作为本氏族的图腾标记。在氏族中,婚姻有一定的规定,禁止长辈与晚辈之间的通婚,也排斥兄弟姐妹之间的婚配,甚至禁止与母方最远的旁系亲属婚配。 氏族成员的地位平等,集体劳动,平均分配,财产共享。公共事务由氏族首领管理,重大事务由氏族成员组成的氏族会议决定。氏族社会先后经过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大约在铜石并用时代由于私有制的发展而解体。 氏族是相信有共同祖先的一群人,一般具有共同的图腾。 胞族是氏族与部落的中间环节,由几个有共同祖先或者被认为有共同祖先的氏族组成,并且由几个胞族 组成部落。在传说中,胞族往往是由一个祖先氏族分裂而成的。 有些部落没有胞族这个中间环节,直接由氏族组成部落。 胞族作为中间环节,其内部凝聚力不如部落和氏族强,人们往往强调自己的氏族和部落而忽略胞族。 有的胞族成员部落之间可以相互通婚,有的则不可以。如古希腊的胞族内(氏族外)可以通婚,而在易洛魁的胞族里则不可以。 部落一般指原始社会民众由若干血缘相近的宗族、氏族结合而成的集体。形成于原始社会晚期(即旧石器时代的中期和晚期)。有较明确的地域、名称、方言、宗教信仰和习俗,有以氏族酋长和军事首领组成的部落议事会,部分部落还设最高首领。 宗族,人类学术语,一种社会单位,为了生存和安全的目的,由几个核心家庭(总人数一般不超过30~50人)松散地组成。宗族可以并入更大的称为部落(tribe)的社区,也可以由于部落性庆典、狩猎活动或战争而偶尔结合起来。指拥有共同祖先的人群集合,通常在同一聚居地,形成大的聚落,属于现代意义上模糊的族群概念。类似的用语还有“家族”,小范围内,有时“宗族”和“家族”互相混淆使用。一个宗族通常表现为一个姓氏,并构成的居住聚落;一个宗族可以包括很多家族。 部落联盟,原始社会后期形成的部落联合组织,通常由若干近亲或近邻部落组成,结成联盟的主要目的在于共同合作出征或自卫等军事行动。

民族理论常识

《民族常识》学业水平考试辅导 绪论 1、民族问题的特点——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 2、民族问题的重要性的表现 (1)民族问题关系国家的发展。(2)民族问题关系到人民的福祉。(3)民族问题关系社会的稳定。 第一课民族 一、民族: 1、民族的含义: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的共同体。 2、民族的基本特征(民族特征是以下六个特征的总和,这些特征是民族一般的特征,并非要求人们共同体必须同时完整的具备这些条件才能成为民族) (1)共同的历史渊源——民族起源的族体渊源和地域渊源。 ①族体渊源即共同族渊。 ②地域渊源也可称为共同地域,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共同生产、生活居住的地区。 (2)共同生产方式:民族的共同生产方式主要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一定地域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和自身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下,在经济活动领域形成的独特方式。 (3)共同语言: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彼此交流思想感情、交往联系所使用的语言。 (4)共同文化: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自己独特内容和形式的文化。 (5)共同风俗习惯: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习俗、惯例。 (6)共同心理认同: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的相同的心理特质。主要表现为对同一民族的归属心理和认同心理。 二、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消亡: 1、民族形成的条件:(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产品交换的发展是民族形成的内在条件。(2)部落之间的冲突等是民族形成的外在条件。 (3)社会生产的发展及其带来的结果,促进了民族的形成。 2、民族形成的规律:(1)从部落发展成民族,这是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2)在民族形成后的发展过程中形成新的民族是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 3、民族发展:民族发展的内容有民族的经济发展、民族的政治发展、民族的文化发展、民族的人口发展。民族发展受社会发展制约,社会的发展决定民族的发展。民族发展的总趋势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循序发展,最后归于大同。 4、民族的消亡: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它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在民族自身

民族理论新编重点知识总结

一、识记部分 1.民族的含义: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的共同体. 2.民族识别的含义:民族识别,是指对一个族体的成分和名称的辨别与确定. 3.民族形成的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产品交换的发展,是民族形成的内在条件;战争、军事冲突多半也是又经济原因引起的等是民族形成的外在条件. 4.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从部落发展成民族,这是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 5.民族的基本发展阶段:民族的发展一般经历奴隶制民族、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民族等基本发展阶段. 6.民族消亡的一般规律: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它自身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在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伴随着民族分化、组合、同化的过程,民族融合因素也不断出现和积累,并且经过量变到质变,最终民族将融合,民族将自行消亡. 民族消亡是民族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历史过程的必然结果,也是在全世界民族范围内实现的世界性过程,是民族发展到最高阶段的最终结果.民族消亡只有在阶级灭亡之后才能实现,也就是说,人类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以后才能实现. 7.民族问题的含义:民族问题是在多民族国家中,或在不同国家之间关系中经常遇到的具有民族性的社会问题,是在民族的活动、交往联系中发生的问题.

8.民族问题与社会总问题的关系:民族问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是和其他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的. 9.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10.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1.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 12.中华民族的内涵:中华民族是中国56个民族的总称. 二、理解部分 1.民族的基本特征: ①共同历史渊源:民族的共同历史渊源主要指民族起源的族体渊源族源、地域渊源地缘等. ②共同生产方式:经济生活、经济上的联系是把人们聚拢在一起的纽带. ③共同语言:民族的共同语言是民族统一性和继承性的最重要的反应之一. ④共同文化:民族文化是把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联系在一起的精神纽带,是民族统一性和继承性的最显着的标志. ⑤共同风俗习惯:民族风俗习惯具有群众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是显露于外的民族特征之一,是民族相互区别的明显标志. ⑥共同心理认同:共同民族心理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历史的连续性,是团结本民族成员的重要精神纽带;具有内聚性、向心性、自识性等特点. 2.我国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民族特征、民族源流、民族意愿及相近和就近认同.

民族理论教育知识点

第一单元民族 第一课民族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1、民族的含义: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的共同体。 2、民族的基本特征 (1)共同的历史渊源——民族起源的族体渊源和地域渊源 ①族体渊源即共同族渊,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的共同具有氏族、部落等起源的共同性或同源性。共同族源是民族精神联系的纽带,是民族内聚力、凝聚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②地域渊源也可称为共同地域,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共同生活居住的地区。是形成民族的物质条件。 (2)共同生活方式 ①含义:民族的共同生产方式主要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经济活动方面的社会联系、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和消费过程中的组织形式、联系形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②地位:是把人们聚拢在一起的纽带,也是共同语言、共同文化、共同心理形成的物质基础条件。 (3)共同语言 ①含义: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彼此交流思想感情、交往联系所使用的语言。 ②地位:它是稳定的、表露于外的最明显的特征。 (4)共同文化 ①含义: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自己内容和形式特点的文化。 ②地位:是把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联系在一起的精神纽带,是民族统一性和继承性的最显著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 (5)共同风俗习惯 ①含义: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习俗、惯例。 ②地位:民族风俗习惯具有群众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是民族相互区别的明显标志。 (6)共同心理认可 ①含义: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的相同的心理素质。主要表现为对同一民族的自觉的归属感,包括成员对民族整体的认同心理和民族成员之间的认同心理。 ②地位:是团结本民族成员的重要精神纽带,具有内聚性、向心性、自识性等特点。 3、民族的识别——是指对一个族体的成分和名称的辨别与确定。我国共确认了55个少数民族。 4、我国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我国进行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包括民族特征、民族渊源、民族意愿及相近和就近认同四个方面。(要求:能够根据材料判断属于哪种识别) 第二课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1、民族形成的条件 (1)内在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产品交换的发展。 (2)外在条件:战争、军事冲突等。 (3)经济条件:社会生产的发展及其带来的结果,促进了民族的形成。 2、民族形成 (1)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序列:即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从部落发展成民族,这是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

民族形成、发展、消亡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及我国民族地区的基本特点

1、民族形成、发展、消亡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2、我国民族地区的基本特点 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现阶段,我国各民族都处在重要的发展期。 民族的产生 民族不是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的,而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形成的。民族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时间:民族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进入阶级社会时。部落联盟的成员生活在一起,渐渐有了共同的习俗、语言、祭祀等,形成了最初的民族。 民族产生的一般规律:从部落发展成民族(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原生形态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 民族产生的特殊规律:在民族形成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新的民族(次生形态民族形成的规律) 民族的发展 民族的发展本质上是本质上是民族生存和演进的质和量的提高。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民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影响民族发展的重要因素。 历史积淀和凝铸形成的民族精神是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 民族发展包括民族的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等。 发展规律: 民族的常态发展,民族发展的一般过程:奴隶制民族、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民族。壮族。 民族的异态发展,一是民族发展极度缓慢,长期滞留在某个社会形态中,迟迟未能向下一个社会形态过渡。二是民族发展出现族体发展与社会性发展的失衡。契丹族。 民族的跳跃性和跨越式发展,是在社会历史发展总进程制约下,具体民族由于其内在矛盾的非均衡性和外部条件的压力所驱动而引起的跨越历史发展的一个或几个阶段,直接进入某一高级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发展态势。独龙族(原始公有制残余形态的民族),凉山彝族(完整的奴隶制形态的民族),西藏藏族(封建农奴制或封建领主制形态的民族)等民族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民族,一越跨千年。资本主义在民族问题上的两个历史趋向:第一个趋向是民族生活和民族运动的觉醒,反对一切民族压迫的斗争,民族国家的建立。第二个趋向是民族之间各种联系的发展和日益频繁,民族壁垒的破坏,国际统一的形成。 社会主义社会民族发展趋向:社会主义社会民族发展出现了各民族充分发展、民族特点长期存在的趋向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间共同性日益增多的趋向。各民族共同因素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别仍将长期存在。 民族的消亡 民族消亡是民族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历史过程的必然结果,是民族发展到最高阶段的最终结果。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富于创造性的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对东方文化曾发挥过重大作用,对全人类的文明有过巨大贡献的民族。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团结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大家庭。有五十六个民族,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除外,全国还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我国少数民族虽然人口少,约1.1亿,但分布地区很广,居住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六十。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和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贵州、广东、湖南、河北、湖北、福建、台湾等省区。我国边境线约有2.1万公里在少数民族地区,涉及到123个边境县,有约30个少数民族与境外的相同民族毗邻而居,这些民族是,朝鲜、赫哲、鄂温克、蒙古、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塔吉克、塔塔尔、俄罗斯、藏、门巴、珞巴、仡佬、水、壮、傣、布依、苗、瑶、彝、哈尼、拉祜、傈僳、景颇、阿昌、怒、独龙、佤、德昂、布朗、京族等。许多在国界线两侧的同一民族往来密切,进出频繁,包括探亲访友、通婚、互市、朝庙拜佛、节日聚会,甚至过境耕种放牧。近年来,我国在改革开放中,少数民族地区与邻国的边境贸易迅速发展起来。我国人口最多的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虽然相对人口较少,但是居住地区广阔,主要聚居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5个自治区和一些省的部分地区。以内蒙古为主要聚居地的少数民族是蒙古族,新疆是维吾尔族等,西藏是藏族,广西是壮族,宁夏是回族。云南、贵州、青海、甘肃、吉林、四川等省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面积较大。其中,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数量最多。以云南省为主要聚居地的少数民族,如白、哈尼、傣等族就达15个;如果加上不是主要聚居,但又世代居住在这里的民族,如藏、壮等族,数量达到20几个。黑龙江、辽宁、广东、湖南、湖北、浙江、福建、海南、台湾等省少数民族聚居地的面积相对较小。总的说来,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边疆地区,从东北内蒙古到新疆、西藏,再到云、贵、川、两广、海南和台湾省,大体上呈“U”字型分布。其主要部分在中国西部地区,重心在西北和西南。所以,我国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烟稀少的人口分布,是与我国的民族分布密切相关的。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般特点是: 一、地域广大,人口稀少。许多少数民族住在山区、高原、牧区和森林地区。 二、物产资源丰富。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三、大都位于我国的边疆,属于国防要冲。由于历史上多次的民族迁徙屯田,移民戍边,朝代更迭等原因,而引起的人口变动,使我国的民族分布形成了各民族又杂居又聚居互相交错居住的状况。有些少数民族既有一块或几块聚居区,又散居在全国各地。大约有一千多万人口散居在全国各省、市的大小乡镇和乡村。各少数民族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方面,不仅相互影响,而且都和汉族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边疆,担负着保卫边疆和建设边疆的双重任务。少数民族地区在政治上、国防上、经济上和对外关系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我们说少数民族主要聚居边疆地区,并把那里称为少数民族地区。但是,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的居民并非全是少数民族,还杂居着很多汉族人口。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大都是与汉族杂居或交错聚居。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在内蒙古、广西、宁夏3个自治区,汉族人口都超过少数民族人口。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汉族人口虽未超过少数民族人口,但也接近全区人口的40%。而且,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也不是当地主要少数民族仅与汉族杂居,还与其他一些少数民族杂居。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除维吾尔族和汉族外,还有十几个少数民族杂居其中。云南省更是多民族交错杂居,全省共有20多个民族。西藏自治区民族成份较少,但仍有汉、回、门巴、珞

浅谈民族发展规律

浅谈民族发展规律------以瑶族为例 民族不是自有人类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才形成的。一般来说民族是原始社会走向崩溃,氏族、部落共同体瓦解的产物。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中国民族理论新编) 本文以瑶族为例,从民族发展规律浅谈瑶族的发展历史。 一、瑶族的来历 根据《后汉书*南蛮传》和东汉应劭《风俗通仪》的记载,以及瑶族民间传说,盘瓠是黄河流域以龙犬为图腾的部族首领。距今五千年前左右,尧的父亲高辛氏(即五帝中的帝喾)饱受犬戌为乱之苦,盘瓠自告奋勇,率部剿灭犬戌,立下赫赫战功;因此受封为王,并准与帝喾(评王)之女花英成婚,生下六男六女,男的娶亲,女的招婿,生下盘、沈、包、黄、李、邓、赵、胡、雷、唐、冯、周十二姓瑶人,繁衍瑶族子孙。(瑶族形成分布与发展)

二、瑶族的形成 瑶族部族形成,是原始部落公社或部落解体,跨越奴隶社会部族发展阶段,进入封建阶级社会的产物。(瑶族形成分布与发展) 瑶族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蚩尤时代。远古时期,蚩尤部落先后与炎帝、黄帝两大部落发生战争,蚩尤战败后,其部落有的臣服与炎、黄二帝,有的南迁到江汉和江淮流域,在两江之间逐渐壮大形成三苗部落集团。后来三苗部落集团先后多次与近邻尧、舜、禹为代表的部落集团交战,最后禹击败三苗。三苗余部再往南迁,与当地南蛮部族融合形成了荆蛮集团。(瑶族形成分布与发展) 先秦时期,楚人在荆蛮地建立了楚国,并荆蛮为楚民。荆蛮余部或南迁或西迁,逐渐形成了长沙武陵蛮和桂阳蛮,成为当今学术界较为公认的瑶族族源。(瑶族形成分布与发展) 瑶字作为单一民族族称出现,最早见于唐初姚思廉的《梁书?张瓒传》:“零陵、衡阳等郡,有莫徭蛮者,依山险为居,历政不宾服”。《隋书?地理志》也载:“长沙郡又杂有夷蜒,名曰莫徭”这里的“莫徭”指的就是瑶族。(瑶族形成分布与发展)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产品交换的发展,是民族形成的内在条件。战争、暴力冲突等是民族形成的外

中国的民族构成和分布特点

中国的民族构成和分布特点 我国的人口占世界第一位,约为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我国的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第三位。 一、民族人口构成 1、人口特点: 中国各民族的人口数量很不平衡,不仅汉族和少数民族十分悬殊,各少数民族之间相差也很大。 据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其中以汉族人口最多,共12.6583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59%,其余55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共1.0643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41%,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提高了0.40个百分点。由于汉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其他民族的人口所占的比例很小。所以在中国习惯上把汉族以外的各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民族人口数量见下表) 从各民族人口时期增长率看,20世纪90年代,全国总人口增长率为9.92%,55个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率为15.37%,比全国高5.45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之间的人口增长幅度呈现出较大差异。 55个少数民族中,有31个民族人口增长高于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平均幅度。其中,有5个民族的人口高速增长,分别是:高山族、羌族、毛南族、保安族和土家族,增长幅度分别达到55.06%、54.35%、48.08%、41.27%和40.23%。 有9个民族的人口增长低于全国平均幅度,分别是锡伯族、达斡尔族、满族、怒族、赫哲族、壮族、朝鲜族、塔塔尔族和乌兹别克族。其中塔塔尔族(-3.44)和乌兹别克族(-16.21)呈现负增长趋势。 2、分布特点:(1)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我国的民族分布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局面。一方面是汉族遍布全国各地,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内,都有或多或少的汉族居民;另一方面,各少数民族又都有自己或大或小的聚居区,在汉族集中的地区又聚居或散居有少数民族,和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交错杂居。即使在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内,除有汉族居民外,也有其他少数民族居住。全国所有的省、市、自治区,均有少数民族居住,全国90%以上的县、市、区,都有或多或少的少数民族分布,只有西藏比较单纯,基本居民是藏族,整个自治区藏族241.11万人,占总人口的92.2%;汉族占5.9%,其他门巴、珞巴、回等各族占1.9%。比如上海、江西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少的两个省,但江西也有11.28万少数民族分布,占其总人口的0.27%;上海有10.41万少数民族分布,而且上海拥有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的53个,仅缺阿昌族和德昂族。而内蒙古、广西、宁夏三个自治区内,汉族居民还是占多数,比如内蒙古有汉族1882.39万人,占总人口的79.24%,蒙古族402.92万人,占总人口的16.96%,其他少数民族90.23万,

民族区域的特点、成就、启示

民族区域的特点、成就、启示 民族区域的特点 一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包含“民族”和“区域”两个基本的要素,既不是单纯的民族自治,也不是单纯的地方自治,而是二者的统一体。把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正确地结合起来,既有利于保证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又有 利于各民族的平等团结。 二是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的有机结合。经济因素,主要是指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基础、自然资源状况等;政治因素,主要是指国家统一、民族平等团结和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能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又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又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经济 发展和各民族的发展进步。 三是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有机结合。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和发展,既考虑民族自治与地方的历史状况,又考虑其现实的状况及其发展的需要。在对历史和现实的充分把握之中,考虑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规划民族自治地方的未来,从而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发展,有利于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发展繁荣 民族区域自治的成就与启示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以解决国内民族问题而实行的一项基本政策。中国共产党坚持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已经成为中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贡献。 一、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原则变为活生生的现实,并在60多年的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为我们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我

民族发展的规律

民族发展的规律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第二章民族发展的规律 学时:2 教学目的与任务: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民族形成的过程和发展的基本动因,了解和掌握民族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及规律,使学生有能力用历史的眼光看待民族发展的过程和具体阶段,从而深入理解现实生活中不同的民族由于历史发展的阶段和进程的差异而呈现出多样性,深入理解不同民族发展的不平衡性,进而提高客观对待和分析民族发展差距所带来的具体的现实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 民族产生的过程和时间、民族发展的动因; 2. 民族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基本规律; 3. 民族同化. ●教学难点: 1. 民族形成过程的理解; 2. 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和的关系. 第一节民族的产生 民族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规律. 一、民族形成的基本条件 了解民族的形成,就要先了解人类的产生.人类出现,原始社会也就产生了.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在野蛮时代的中级阶段,人类社会发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游牧部落从其他野蛮人中分离出来,畜牧业从农业分离.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人类社会发生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分离. 两次大分工分别导致了一定的结果: 野蛮时代中期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导致了: 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分化;母权制被父权制所代替,开始出现了男子独裁和一夫一妻制家庭;出现了最初的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工. 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导致了: 私有制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贫富的差别;奴隶制开始成为社会制度的本质的组成部分;个体家庭开始成为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有了进一步的分工. 一民族形成的基本条件

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消亡

第三章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消亡 第一节民族的定义 关于什么是民族这个问题,从来就有着各种不同的看法。例如:瑞士政治学家布伦奇里,他在1851年写的《普通国家法》一书中,就给民族下过这样一个定义: 他说:“民族者,民俗沿革所生之结果也。民族最要之特质有八:(一)其始也同属于一地;(二)其始也同一血统;(三)同其肢体形状;(四)同其语言;(五)同其文字;(六)同其宗教;(七)同其风俗;(八)同其生计,由这八种因素相结合,并传之子孙,久而久之,则成为民族”。布伦奇里的民族定义,我们称之为“八要素说”。梁启超先生非常赞成他的观点,并把它介绍到中国来。 在我国解放前,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民族定义,孙中山先生在他的《三民主义》一书中就说: “我们研究许多不相同的人种,所以能结合成各种相同民族的道理,自然不能不归功于血统、生活、语言、宗教和风俗习惯这五种力。这五种力,是天然进化而成的,不是用武力征服得来的”。孙中山先生的民族定义,我们称之为五要素说。

解放后,我国使用的是斯大林的民族定义。 1913年,斯大林在考察欧洲各民族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综合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观点,给民族下了一个完整的定义。他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文中指出: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斯大林的民族定义,我们称之为“四要素说”。它包含了三层含义:1、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而不是一有人类就有的;2、民族有四个基本特征,是四个特征的总和;3、民族是一个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斯大林的民族定义影响很大,在上个世纪,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普遍采用斯大林的民族定义。解放后,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就是以斯大林的民族定义为指导,结合我国民族的具体情况来进行的。当然,我国没有完全照搬斯大林的民族定义,而只是以这个定义为指导。如回族、满族……。 2005年,中央在“12条”中指出:“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

中国民族理论新编

中国民族理论新编

中国民族理论新编 绪论: 1.中国民族理论:即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以及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结合我国实际,在长期的实践中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P1 2.中国民族理论研究的对象:主要研究对象:民族和民族问题内容:中央十二条P1 3.中国民族的特点:P2-4 (1)民族人口特点: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人口最少的是珞巴族 (2)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P3 (3)民族经济发展的特点:①一般说来,汉族地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已经有了较为发达的封建农业经济,并建立起较先进的工业体系,资本主义产业活动也比较活跃。 ②在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杂居,伙同汉族聚居地区相联接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上已经达到或接近当地汉族水平P3 (4).不同的社会形态:①封建制度②封

(一)民族形成的基本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产品交换的发展,是民族形成的内在条件;战争、暴力冲突等是民族形成的外在条件。 (二)民族形成的一般时间和过程(结合课本P51) 民族是在原始社会末期进入阶级社会是形成的。 二、民族形成的基本规律P52-54 (一)一般规律:人类社会人们共同体的发展有其序列:即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 (二)民族形成的基本途径:从部落发展成民族,这是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从部落发展成的民族和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和人们共同体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和普通形式也是一个逐渐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三)特殊规律:次生形态民族的形成规律属于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 次生形态民族:在民族形成后的发展过程中,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