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答案总结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答案总结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答案总结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答案总结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

一、1、景观:是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若干生态系统的聚合所组成

的异质性土地地域。

2、景观生态学:研究相关景观系统的相互作用、空间组织和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即研究由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地表的结构、功能和动态。

3、景观连接度:对景观空间结构单元相互之间连续性的量度。

4、景观格局:景观要素在景观空间内的配置和组织形式,是景观结构与景观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5、空间异质性(spatial heterogeneity)是指生态学过程和格局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及其复杂性。这一名词在生态学领域应用广泛,其含义和用法亦有多种。具体地将,空间异质性一般可以理解为是空间缀块性(patchness)和梯度(gradient)的总和。

6、尺度:指研究对象时间和空间的细化水平。

7、斑块:斑块是一个在外观上与周围环境明显不同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8、廊道:与本底有所区别的一条带状土地,可以看作是一个线状或带状的斑块.

9、本底:围广、连接度最高,并且在景观功能上起着优势作用的景观要素类型。景观中的背景地域。

10、生境岛屿或栖息地岛屿:自然界中任何孤立存在的环境类型,在保护生物学中,我们经常使用的名称为“生境岛屿”或“栖息地岛屿”

11、岛屿平衡理论:MacArthur和Wilson提出“岛屿平衡理论”(Equilibrium theory of island)认为一个岛屿上的物种数实际上是由迁入(immigration)和灭绝(extinction)两者的平衡决定的,而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物种不断地灭绝或被相同的或不同的种类所替代。12、复合种群:即所有占据空间上非连续生境缀块的种群集合体,只要缀块之间存在个体或繁殖体交流,不管是否存在局部种群周转现象,都称为复合种群

13、生态流:生物物种与营养物质和其它物质、能量在景观组分间的流动被称为生态流(eco-flow),它们是景观中生态过程的具体体现。

14、景观结构:是指景观的组分构成及其空间分布形式。

二、1、景观生态学研究内容:

1>.景观结构不同景观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

2>.景观功能各种景观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能量流、物质流和物种流(例到物活动等)。

3>.景观变化景观的结构和功能上随时间的变化。

4>.景观管理通过分析景观特征,提出景观利用管理最优化方案。

2、景观中生态流移动的模式:

1)连续运动。流的主体在从源到汇移动的过程中,不存在运动速度为0的状况,既为连续运动。

2)间歇运动。流的主体从源到汇移动的过程中,其间出现过运动速度为0的状况,即流的主体在某地出现过停歇,既为间歇运动。

间歇运动又可以分为两种:①休息站式:即该物种在某地做短暂停留后再继续运动;

②暂住站式:指该物种不仅在某地停留休息,而且在该地成功地生长和繁殖,从而为物种的进一步扩散提供了新的种源。

3)综合运动。流的主体在移动过程中,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间歇的。

?连续运动和间歇运动的差别:景观结构的异质性。

?景观结构的异质性作用:

?生态流运动由连续运动变为跳跃运动;

?运动中的停顿点增强,流的物质与流程环境间的关系越密切;

?流的速度降低。

3、对于景观形成的因素一般分为两个方面:

4、生态系统中的组织层次: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5、斑块类型

1 干扰斑块(disturbance patch)原因:由于局部干扰而产生的。采伐后的森林,草原烧荒,地表煤矿干扰是引起生态系统格局显著偏离其常态的事件。举例:风、火、冰雹、山崩、虫害等

2 残存斑块(remant patch)

原因: 由包围着一小块未受干扰地区的大范围干扰造成的.

举例: 寒冷过后阳坡上留下的鸟巢、火灾大火过后残留的一片森林

松弛期:某些种群灭绝速率升高的时期。

调整期:物种变动速率增高的时期。

3 环境资源斑块(environmental patch)原因:由于环境资源的空间异质性或镶嵌分布而引起。例如:长白山植物垂直分布、森林中的沼泽

特点:存留时间长、周转率低。

4 引进斑块(introduced patch)

原因:人类将生物引进一个地区,就产生了引进斑块。

6、通过景观的流有三种:

1)能量流例如:热能、生物能

2)养分流例如:无机物质、有机物质、水

3)物种流:物种流即动、植物穿越景观的运动。如:各种类型的动植物以及遗传基因7、保护区内部的功能分区:核心区:在此区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受到绝对的保护,

禁止一切人类的干扰活动或有限度地进行以保护核心区质量为目的,或无替代场所的科研活动。

缓冲区:围绕核心区,保护与核心区在生物、生态、景观上的一致性,可进行以资源保护为目的的科学活动,以恢复原始景观为目的的生态工程,可以有限度地进行观赏型旅游和资源采集活动;

过渡区(实验区):保存与核心区和缓冲区的一致性,在此区允许进行一些科研和人类经济活动以协调当地居民、保护区及研究人员的关系。

?核心区。核心区的面积、形状、边界应满足种群的栖居、饲食和运动要求;保持天然景观的完整性;确定其内部镶嵌结构,使其具有典型性和广泛的代表性;

?缓冲区。隔离带,隔离区外人类活动对核心区天然性的干扰;为绝对保护物种提供后备性、补充性或替代性的栖居地;

?过渡区。按照资源适度开发原则建立大经营区,使生态景观与核心区与缓冲区保持一

定程度和谐一致,经营活动要与资源承载力相适应。

8.景观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自然资本的能流、物流和信息流,它们与制造业资本结合在一起产生人类的福利。

9.自然保护区的效应:半岛效应、边缘效应、屏障效应、面积效应。

三、1、景观、土地、环境。

景观:土地的具体一部分,是土地的外延从属,更代表了一种较为精细的尺度涵义;强调美学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效益;具有异质性;存在形式为实体。概括其特点可为以下七性:空间异质性、地域性、可辩识性、可重复性、功能一致性、尺度性和多功能性。

土地:侧重于社会经济属性,主要关注土地的肥力、产权关系、经济价值;均质性地块单元。环境: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存在形式有实体和非实体形式。

2、距离效应、面积效应、漏斗效应。

四:1.关于景观特性与稳定性关系的基本原则:

1),岩石、水泥路面等无生物定居地,具有物理系统的稳定性。

2),随生物量的增加准稳定性增加。

3),顶级群落的准稳定最大,中间演替阶段次之,先锋阶段最小。

4),从抵抗力来说,顶级群落大于先锋群落;从恢复力来说,先锋群落大于顶级群落。

2.景观分类原则

1),综合性原则:空间形态、空间异质组合、发生过程、生态功能综合考察。

2),主导因子原则:与形成过程、研究目的和内容有关的主要因子。

3),实用性原则:土地评价:土壤发生、地形地势、水文等特征;资源保护与管理:资源数量、分布及人为影响等特征。

4),等级性原则:等级数量与景观尺度及研究目的相关。

3.景观生态规划的内涵

内涵:

1),它涉及景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人类生态学、地理学、社会政策法律等相关学科

的知识,具有高度的综合性;

2),它建立在充分理解景观与自然环境的特性、生态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基础之

上;

3),其目的是协调景观内部结构和生态过程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生产与生态、

资源开发与保护、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进而改善景观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4.基于适宜性评价的景观生态规划步骤

第一类是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而进行的自然保护区规划与设计

第二类是为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而进行的规划

第三类是为当前不合理的景观格局而进行的景观结构调整。

5.根据“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自然保护区设计遵循下列原则:

1,保护区面积越大越好;

2,一个大保护区比具有相同总面积的几个小保护区好;

3,对某些特殊生境和生物类群,最好设计几个保护区,且相互间距离愈近愈好;

4,自然保护区之间最好用廊道相连,以增加种的迁入率;

5,为了避免“半岛效应”,保护区以圆形为佳。

6.湿地功能

A,大气组分调节功能

湿地内丰富的植物群落,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并放出氧气,湿地中的一些植物还具有吸收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功能,能有效调节大气组分。但同时也必须注意到,湿地生境也会排放出甲烷、氨气等温室气体。沼泽有很大的生物生产效能,植物在有机质形成过程中,不断吸收CO2和其他气体,特别是一些有害的气体。沼泽地上的氧气则很少消耗于死亡植物残体的分解。沼泽还能吸收空气中粉尘及携带的各种菌,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另外,沼泽堆积物具有很大的吸附能力,污水或含重金属的工业废水,通过沼泽能吸附金属离子和有害成分。

B、水分调节功能

湿地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在时空上可分配不均的降水,通过湿地的吞吐调节,避免水旱灾害。

沼泽湿地具有湿润气候、净化环境的功能,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大部分长期积水,生长了茂密的植物,其下根茎交织,残体堆积。潜育沼泽一般也有几十厘米的草根层。草根层疏松多孔,具有很强的持水能力,它能保持大于本身绝对干重3~15 倍的水量。不仅能储蓄大量水分,还能通过植物蒸腾和水分蒸发,把水分源源不断地送回大气中,从而增加了空气湿度,调节降水,在水的自然循环中起着良好的作用。据实验研究,一公顷的沼泽在生长季节可蒸发掉7415吨水分,可见其调节气候的巨大功能。

C、净化功能

沼泽湿地象天然的过滤器,它有助于减缓水流的速度,当含有毒物和杂质(农药、生活污水和工业排放物)的流水经过湿地时,流速减慢有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沉淀和排除。

一些湿地植物能有效地吸收水中的有毒物质,净化水质。

沼泽湿地能够分解、净化环境物,起到“排毒”、“解毒”的功能,因此被人们喻为“地球之肾”。假如没有了湿地,好比一个人被割去了肾脏。

沼泽湿地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水生植物包括挺水性、浮水性和沉水性的植物,具有很强的清除毒物的能力,是毒物的克星。据测定,在湿地植物组织内富集的重金属浓度比周围水中的浓度高出10万倍以上。

例如,水葫芦、香蒲和芦苇等被广泛地用来处理污水,用来吸收污水中浓度很高的重金属镉、铜、锌等。

D、提供动物栖息地功能

湿地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为野生动物尤其是一些珍稀或濒危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是鸟类、两栖类动物的繁殖、栖息、迁徙、越冬的场所。

沼泽湿地特殊的自然环境虽有利于一些植物的生长,却不是哺乳动物种群的理想家园,只是鸟类能在这里获得特殊的享受。因为水草丛生的沼泽环境,为各种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营巢、避敌的良好条件。

E、调节局部小气候

?湿地水分通过蒸发成为水蒸汽,然后又以降水的形式降到周围地区,保持当地的湿

度和降雨量,使宁河县成为天津市气候较为湿润的地区之一。

7.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发展趋势

景观生态规划、景观生态设计和景观生态管理构成了景观生态建设,属于景观生态学的应用研究。

景观生态设计更多地从具体的工程或具体的生态技术配置景观生态系统,着眼的范围较小,往往是一个居住小区、一个流域、各类公园和休闲地等的设计;而景观生态规划则从较大尺度上对原有景观要素的优化组合以及重新配置或引入新的成分,调整或构建新的景观格局及功能区域,使整体功能最优。

8.人类活动对斑块结构的影响

9.景观多样性的意义

?只有多种生态系统的共存,才能保证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只有多种生态系统的共存,并与异质的立地条件相适应,才能使景观的总体生产力达到一定水平。

?只有多种生态系统共存,才能保证景观功能的正常发挥,并使景观的稳定性达到一定水平。

10.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

生境的丧失和破碎化

引入物种

植物和动物种的过度利用

土壤、水和大气污染

全球气候变暖

工业化的农业和林业

11:系统论的基本原则是:

整体性原则: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之间的辩证关系是该原则的突山特点。系统论认为,系统的性质和规律存在于全部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各组成成分孤立的特征和活动的简单加和不能反映系统整体的面貌。因此:系统论主张从对象的整体和全局进行考察,反对孤立研究其中任何部分及仅从个别方面思考和解决问题。

关联性原则:与整体性原则密切相关,它以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关系为内容。

整体性原则和关联性原则统一于结构性原则。结构性原则着眼于系统整体内部所有要素之间的关联方式,即系统的结构,其中包括层次性和有序性。系统论指出,系统的性能不仅同组成要素的性能有关,还与它们的结构有关,结构的不同和改变相应地就会有系统功能的不同和改变。

?开放性原则是系统论一开始就提出来的一个重要原则,它重视系统和环境的物质、

能量和信息交换,强调系统和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系统论还强调动态性原则,即把系统作为一种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客观实体去研

究。

12:“景观”的三种理解:

1.视觉美学在欧洲,“景观”一词最早来源于《圣经》中,用来描述耶路撒冷城美丽

的景画。与“风景”同意。例“黄山”、“泰山”、“苏州园林”。

2.地理学景观作为地球表面气候、土壤、地貌、生物各种成分的综合体,类似于生

物群落。

3.景观生态学空间上相邻、功能上相关、发生上有一定特点的生态系统的聚合。13:景观的特征

1 生态系统的聚合。

2 各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流动和相互影响。

3 具有一定的气候和地貌特征。

4 与一定的干扰状况的聚合相对应五、作用

14.试述干扰对景观形成的作用:

1、中等增加景观的异质性。过强、过弱促进同质性

2、景观格局由立地和干扰决定:粗粒→细粒树倒森林空隙发展的不同阶段

3、协同作用、叠加效应如:干旱可增加火的强度,虫害可增加受暴风危害的可能性15:乡村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

?建设高效人工生态系统,实行土地集约经营,保护集中的农田斑块。

?控制建设斑块盲目扩张,建设富有宜人景观的人居环境。

?重建植被斑块,因地制宜增加绿色廊道和分散的自然斑块,回复景观的生态功能。

?节约用地,重塑环境优美并与自然想协调的景观。

?乡村景观生态规划的重点:

?乡村景观意象设计

?产业适宜地带的规划

?乡村土地利用景观生态规划

?田园公园规划设计

?乡村聚落为核心的景观生态规

心理学复习资料总结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第一章心理与心理学 名词解释理解: ★1、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找找产生的条件不同,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发射)P4 ★2、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训练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是反射活动的高级形式。(如:望梅止渴)P5 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 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也称工具性条件反射 问答题方面: 8、为什么说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P6 ①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内容的源泉②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③心理是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的 9、心理与实践活动的关系?P7 ①实践活动是外部世界与主观心理相结合的桥;②人的心理正确与否也应在实践中得到证明; ③人的心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P16-18 心理过程:①认识过程(知):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内部心理活动过程,故称之为认识过程。 ②情绪情感过程(情)、③意志过程(意) 个性心理:①个性倾向性:主要研究的内容有: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 ②个性心理特征:指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的特征和差异 心理发展的条件(遗传、环境、教育、主体实践),分析相关问题 ?1.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 ?(1)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指人的机体从父母身上所获得的一些天赋特质,是人体的某些生理解剖上的特性,它包括一个人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以及神经系统和脑的结构形态和生理的特点等等。 ?遗传素质为人的心理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前提和可能性。 ?(2)生理成熟。生理成熟,即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有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且这一过程的发展遵循若干客观发展规律,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遵循生物进化的规律。 ?2.环境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一是胎儿在母体内的生物环境,在母体环境中,营养及温度、药物、幅射等保健方面的因素对胎儿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生作用极大,甚至对出生以后儿童的健康和适应能力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二是人出生以后的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指的是大自然为人提供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包括气候、土壤、山川、河流、矿藏以及动植物资源等。 ?(2)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经济因素、家庭教育因素、家庭成为的行为因素 ?(3)社会环境因素。会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它包括个体所接触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因参与其中而接触到的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及同邻里、亲戚、朋友的交往等, ?3.学校教育在青少年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能充分地利用青少年的遗传素质,对其发展施加积极的影响。 ?(2)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3)学校教育能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8个经典心理学实验

8个经典心理学实验 1霍桑实验: 1924~1932年,以哈佛大学教授G.E.梅奥为首的一批学者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实验的总称。 1924年11月,霍桑工厂内的研究者在本厂的继电器车间开展了厂房照明条件与生产效率关系的实验研究。研究者预先设想,在一定范围内,生产效率会随照明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实验结果表明,不论增加或减少照明强度都可以提高效率(有两个女工甚至在照明降低到与月光差不多时仍能维持生产的高效率)。随后,研究者又试验不同的工资报酬、福利条件、工作与休息的时间比率等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也没有发现预期的效果。 1927年梅奥等人应邀参与这项工作。从1927~1932年, 他们以"继电器装配组"和"云母片剥离组"女工为被试,通过改变或控制一系列福利条件重复了照明实验。 结果发现,在不同福利条件下,工人始终保持了高产量。研究者从这一事实中意识到,工人参与试验的自豪感极大地激发了其工作热情,促使小组成员滋生出一种高昂的团体精神。这说明职工的士气和群体内的社会心理气氛是影响生产效率的更有效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梅奥等在1928~1932年中,又对厂内2100名职工进行了采访,开展了一次涉及面很广的关于士气问题的研究。起初,他们按事先设计的提纲提问,以了解职工对工作、工资、监督等方面的意见,但收效不大。后来的访谈改由职工自由抒发意见。由于采访过程既满足了职工的尊重需要,又为其提供了发泄不满情绪和提合理化建议的机会,结果职工士气高涨,产量大幅度上升。为了探索群体内人际关系与生产效率之间的联系,研究者在1931~1932年间进行了对群体的观察研究。结果发现,正式群体内存在着非正式群体,这种非正式群体内既有无形的压力和自然形成的默契,也有自然的领导人,它约束着每个成员的行为。 在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上,霍桑实验第一次把工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提到首要地位,并且提醒人们在处理管理问题时要注意人的因素,这对管理心理学的形成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梅奥根据霍桑实验,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人际关系学说为西方管理科学和管理工作指出了新的方向。但也有人对霍桑实验提出批评,认为它带有推论的性质,缺乏客观性。研究者没有考虑工人的阶级觉悟、工会的作用以及其他厂外力量对职工态度的影响。 2."迟延满足"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经典的实验,称为“迟延满足”实验。实验者发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给吃两颗。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眼睛或头枕双臂做睡觉状,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语或唱歌来转移注意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更丰厚的报酬。研究人员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那些以坚韧的毅力获得两颗软糖的孩子,长到上中学时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自信心和独立自主精神;而那些经不住软糖诱惑的孩子则往往屈服于压力而逃避挑战。在后来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也证明那些有耐心等待吃两块糖果的孩子,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实验证明: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体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

药物毒理学重点复习知识总结

药物毒理学简答总结 第三章 一、简述肝损伤的类型及主要代表药 1.肝细胞死亡:对乙酰氨基酚、烷化剂 2.脂肪肝:丙戊酸、四环素 3.小管胆汁淤积:第一代头孢菌素、环孢素 4.胆道损害:亚甲基二本胺 5.肝纤维化:甲氨蝶呤、维生素A 6.血管损伤:达卡巴嗪 7.过敏性肝炎:氯丙嗪、氟烷 8.肝肿瘤:雄激素类、亚硝酸盐 二、肝脏是药物毒性靶器官的原因 1.血供丰富(1.5L/min) 2双重血供(门静脉2/3) 3.肝脏是重要代谢器官 4.肝血窦结构特殊 5.胆汁形成排泄 三、简述肝损伤的类型和主要代表药 第四章 一、.药物引起肾脏损伤的类型有哪些 ①性肾小管坏死 药物:氨基糖苷类、一、二代头孢、多粘菌素、过量阿司匹林、过量对乙酰氨基酚、金属离子、两性霉素B、麻醉药 ②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 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锂盐、含巯基药物、阿霉素、丝裂霉素C、金属、汞制剂、吲哚美素、保泰松、利福平、磺胺类、海洛因 ③质性肾炎 药物: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利福平、非甾体抗炎药、磺胺类、普萘洛尔、干扰素等 ④阻性肾脏衰竭(原因:结晶在肾小管沉积)药物:呋塞米、抗癌药、磺胺类 ⑤疮样综合征圈6其它:锂盐 药物:异烟肼、普鲁卡因胺、甲基多巴、苯妥英钠、氯丙嗪、利血平、奎尼丁、金制剂

二、肾是药物毒性靶器官的原因 1.血流丰富 2.肾小管浓缩 3.尿液PH变化 4.也可进行生物转化 5.免疫复合物易沉着 第五章 一、请例举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毒性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 奎尼丁,利多卡因等,是心脏传导速率减慢,早期心律失常,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 洋地黄毒苷,地高辛等影响动作电位延续时间,AV传导减慢; 儿茶酚胺类药物如多巴酚丁酚,扎莫特罗等导致心动过速,心肌细胞死亡; 支气管扩张药:如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导致心动过速; 抗肿瘤药:如多柔比星等导致心肌病,心力衰竭; 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等导致心肌病。 二、药物对心血管损伤类型 1.心力衰竭 2.心律失常(冲动形成异常冲动传导异常) 3.心肌炎与心肌病 4.心包炎 5.心脏瓣膜病 6.高血压 7.低血压 8.血管炎 三、.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作用的机制有哪些 ①干扰离子通道和离子稳定:干扰Na离子通道、K离子通道、Ca离子通道、影响细胞内Ca 离子稳定 ②改变冠脉流量和心肌能量代谢 ③细胞凋亡与坏死,可诱导心肌凋亡药物:可卡因、罗红霉素、异丙肾上腺 第六章 一、试述药物对呼吸系统的毒性作用 1、呼吸抑制 (1)吗啡:急性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 (2)巴比妥类:抑制呼吸中枢 (3)筒箭毒碱:阻断呼吸及神经肌肉接头的N2受体,引起呼吸麻痹。 2、哮喘 (1)解热镇痛抗炎药:某些哮喘患者服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镇痛抗炎药后可诱发哮喘,称为“阿司匹林哮喘”。 (2)β-受体阻断药:阻断支气管平滑肌上β2受体,导致支气管收缩,引发哮喘。 (3)拟胆碱药:毛果芸香碱、乙酰胆碱等可兴奋支气管平滑肌上的M受体,导致支气管收缩,引发哮喘。 (4)麻醉性药物:氯胺酮、普鲁卡因胺、利多卡因可引起支气管痉挛,引发哮喘 (5)其他:青霉素、头孢、磺胺类、喹诺酮类、多粘菌素B、新霉素、四环素等抗菌药,疫苗、抗毒素、血清等生物制品(机制:1型变态反应)

景观生态学考试重点复习课程

景观生态学考试重点

景观生态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 1、景观: 概念:狭义——在几十千米至几百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具有重复性格局的异质性地理单元。 广义——包括出现在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空间单元。 美学概念: 地理学概念: 生态学概念: 2、景观有哪些基本特征?如何理解景观和景观要素之间联系与区别? 基本特征:空间异质性、功能一致性、地域性、可辨识性、可重复性等 ①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的异质性镶嵌;②地貌、植被、土地利用和人类居住格局的特别结构;③生态系统以上区域以下的组织层次;④综合人类活动与土地的区域系统;⑤一种风景,其美学价值由文化所决定;⑥遥感图像中的像元排列。 景观要素是景观的构成基本单元,强调的是均质性,而景观则强调异质性。在一定条件下其地位可以相互转化,二者的关系体现了景观现象的尺度效应。 景观景观要素 相同点都具有等级结构特征,可在不用的问题或等级尺度上处于不同的地位

整体景观的组成成分 不同点空间实体的整体性组成景观的空间单元的均质性 异质性地域单元从属性地域单元 1、景观生态学 概念:以景观为对象,重点研究其结构、功能、变化及其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的一门宏观生态学科。 研究对象和内容: ①景观结构:即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 ②景观功能:即景观结构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或景观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 ③景观动态:即指景观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随时间的变化; ④景观规划和管理。 第二章 景观生态学 基本理论:系统论、等级系统理论、空间异质性理论、时空尺度、渗透理论、复合种群理论等。 基本原理:系统整体性原理、尺度性原理、结构镶嵌原理、文化性原理、多重价值原理等。 第三章

普通心理学复习总结

普通心理学(下)复习纲要 第七章学习与行为分析 P183本能漂移: 随着时间的推移,习得的行为也会向着本能进行漂移. P187观察学习: 个体在观察到他人的行为被强化或者被惩罚后,才在后来或者做出类似行为. 或者抑制该行为. 第八章记忆 P193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先快后慢 记忆: 过去获得的经验和行为在需要时不必再加以练习即可重现的心理历程就是记忆. P194记忆类型: 内隐记忆---无意识参与,外显记忆---有意识参与 陈述性记忆---涉及事实和事件的回忆,程序性记忆---涉及技能 P195记忆过程: 编码---存储---提取 P196感觉记忆: 每一种感觉记忆通道都会将感觉刺激的物理特征的精确表征保持几秒钟或更短时间. 映像记忆: 使得大量看到的信息在非常短暂的时间被存储. 全部报告法,部分报告法(效果更好) 回声记忆: 保留我们听到的刺激 P199短时记忆: 是对“现在”经验的记忆,代表心理上的现在。具有明确的意识,而长时记忆则没有明确意识. 声码优先,形码和意码次之. 容量有限,提取迅速. P200组块:是一个重新组织项目的过程,基于相似性或其他组织原则进行组织,或者基于存储在长时记忆的信息将它们组成一些更大的模块. P201工作记忆:三成分为语言环路,视觉空间画板,中央执行系统. P203长时记忆:一分钟以上或者直至终生的记忆,包括你对世界和对自己的全部记忆, 容量几乎无限. 编码: 情境关联记忆,编码特异性,情境编码 P204序列位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首位易记,中间易忘) 背景区辨性: 近处的铁轨在背景中更为突出,即区辨性最强. P206情节记忆: 单独保存你亲自体验过的特定事件. P207语义记忆: 是关于词语或概念的意思的记忆,是类属的,范畴的. 干扰: 前摄抑制,倒摄抑制. P213 长时记忆结构: 归类和概念,原型,等级和基础水平,图示 个体形成的归类或范畴的心理表征被称作概念. 原型藐视了一个概念的平均范例. 概念等级中存在着一个水平,在这个水平上人们可以更好滴对物体进行 分类和思考,这被称为基础水平. 图示是关于物体、人和情境的概念框架或知识群.

心理学经典实验

·心理学经典实验 [经典实验]从众实验心理学家阿希(S.Asch,1951)关于知觉方面的从众实验最为著名。典型的实验材料是18套卡片,每套两张,一张画有标准线段,另一张画有比较线数。被试7人一组,其中6人是实验助手(即假被试),第6人是真正的被试。被试的任务是,在每呈现一套卡片时,判断a,b,c三条线段的哪一条与标准线段x等长。实验开始前几次判断,大家都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从第7次开始,假被试(助手)故意作出错误的选择,实验者开始观察其被试的选择是独立还是从众。面对这一实验情境,真被试在作出反应前需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是自己的眼睛有问题,还是别人的眼睛有问题?是相信多数人的判断,还是相信自己的判断?在确信多数人的判断是错误时,能否坚持自己的独立性?阿希从1951年开始,1956、1958年又多次重复这项实验,结果发现: ·大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试始终保持独立性,无从众行为; ·约有15%的被试平均作了总数四分之三次的从众行为; ·所有被试平均作了总数三分之一的从众行为。 [经典实验]发现学习教学实验布鲁纳设计过一个发现学习的教学例证。教学内容是引导8岁儿童发现二次方程式的因式分解的规律。实验教学中首先让儿童玩弄并熟悉表示数量的积木块:大正方形(x乘x)、长方形(1×x)、小正方形(1×1),以获得知觉经验。然后在教师的提问、启发下,儿童在按要求搭出一个比一个大的正方形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各种探究、操作,并对其记录、对照。他们逐渐领悟到隐藏于如下记录中的重要规律:x 2+2x+1=(x+1)(x+1)x2+4x+4=(x+2)(x+2)x2+6x+9=(x+3)(x+3)x2+8x+16=(x+4)(x+4)x2+10x+25=(x+5)(x+5)当x以2,4,6,8,10……的比例递进,另一行的增加是1,4,9,16,25……时,则方程的右边的数字是以1,2,3,4,5……递进。 [经典实验]服从实验心理学家米尔格尔姆(https://www.docsj.com/doc/ba303363.html,gram,1963)所做的服从实验,是其一系列有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研究。 实验的被试是通过广告招聘来的40名职业不同的男性,每次实验付酬4.5美元。实验主试告诉被试,实验是为了研究惩罚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实验时,两人一组,一人当学生,一人当老师,师生角色由抽签决定。教师的任务是朗读配对的关联词让学生记忆,然后教师呈现某个词时,学生在四个备选中选择其中之一。如果选错,教师就按电钮给学生施以电击作为惩罚。电击强度从15伏到450伏,分30个按钮,电钮下方对应标明“弱电击”、“中等电击”、“特强电击”、“剧烈电击”、“极剧烈电击”、“危险电击”,最后两个用“××”标记。由于事先的安排,实际上每组只有一个是真的被试,另一个是实验者的助手,即假被试。抽签结果,真被试总是当教师,假被试总是当学生。另外,这些电击也是假的,但为了使作为“教师”的真被试深信不疑,实验前,首先让其接受一次强度为45伏的真电击,作为惩罚学生的体验。结果“教师”感觉虽然45伏电击微弱,但已感到难受。实验开始,“教师”和“学生”分在两个房间,被墙隔开,相互看不见,可以用电讯传声的方式联系。然后在“学生”的胳膊上绑上电极,这是

第七版 毒理学基础总结

毒理学基础总结归纳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毒理学(Toxicology):研究毒物性质与机体或生态系统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包括毒性、入侵途径、中毒机理和病理过程) 2、现代毒理学(modern Toxicology ):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living systems)和生态系统(ecosystem)的损害作用/有害效应(adverse/harmful effects)与机制,以及中毒的预防、诊断和救治的科学。 二、问答题 1、简述毒理学的基本功能以及三大领域: 答:⑴毒理学两个基本功能: ①检测理化因素产生的有害作用的性质(危害性鉴定功能); ②评价在特殊暴露条件下出现毒性的可能性(危险度评价功能); ⑵三大研究领域: ①描述毒理学(descriptive toxicology) ②机制毒理学(mechanistic toxicology) ③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 toxicology) 2、毒理学方法: 答:体内试验(整体动物试验),体外试验,人体试验,流行病学研究 3、3R原则: 答:替代,减少,优化和改良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1、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2、毒性(toxicity):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毒性是一种内在的、不变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化学结构。 3、毒物(toxic substance , poison ,toxicant):在较低的剂量下可导致机体损伤的物质。 4、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指影响机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者降低对外界环境应激的反应能力。 5、非损害作用(non-adverse effect):机体发生的生物学变化应在生物题适应代偿能力范围之内,生物体对其他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易感性也不应增高。 6、速发型毒作用(immediate toxic effect):某些外源化学物在一次暴露后的短时间内所引起的毒作用。 7、迟发型毒作用(delayed toxic effect):在一次或多次暴露某种外源性化学物后,经一定时间间隔才出现的毒作用。 8、局部毒性作用(local toxic effect):某些外源化学物在生物体暴露部位直接造成的损害作用。 9、全身毒作用(systemic toxic effect):外源化学物被机体吸收后并分布至靶器官或全身后所产生的损害作用。 10、剂量(dose):是决定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重要因素。 11、暴露剂量:表示个人或人群暴露的物质的量;动物的暴露剂量被称为给予剂量。 12、内剂量:为经吸收到机体血液的外源化学物的量。 13、靶器官剂量:为发生损害作用部位的外源化学物的量,可更好地反映剂量-效应关系,也称到达剂量和生物有效剂量。 14、靶器官:外源化学物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 15、生物标志(biomarker):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通常把生物标志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和易感性标志。 16、暴露生物标志(biomarker of exposure):是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产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提供关于暴露于外源化学物的信息。包括内剂量标志和生物效应标志。 17、效应生物标志(biomarker of effect):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和其他改变

景观生态学考试复习重点

景观生态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第二章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1.等级理论 任何系统都属于一定的等级,并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尺度。等级结构是一个由若干单元组成的有序系统,对于任何等级的生物系统,它们都是由低一等级水平上的组分(亚系统)组成。同时本身又是高一等级水平上的组成成分。 2.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物种-面积”关系、均衡理论、聚合种群理论) (1)“物种—面积”关系:S = CAz (S:物种丰富度;A:物种存在的空间面积;C:物种的分布密度;z:一个统计指数,理论值为0.263,通常为0.18-0.35) (2)均衡理论:岛屿物种数目的多少,应当由“新物种”向区域中的迁入和“老物种” 的消亡或迁出之间的动态变化所决定,它们遵循着一种动态均衡的规律。当迁入率和灭绝率相等时,岛屿物种数达到动态的平衡状态,即物种的数目相对稳定。 (3)聚合种群理论:指在斑块生境中,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距离,但彼此间通过扩散个体相互联系在一起的许多小种群或局部种群的集合,一般也称为一个种群的种群。 3.复合种群持续生存的必要条件 ①离散的局部繁殖种群。 ②所有的亚种群均有绝灭的风险。即使是最大的亚种群也有绝灭的可能。 ③亚种群有重建的可能。重建率随斑块间距离的增大而锐减,也与物种的迁移能力有关。 ④局域动态的非同步性。 4.渗透理论(临界阈现象,渗透阈值0.5928) (1)临界阈现象:某一事件或过程在影响因子或环境条件到达某一阈值而发生的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截然不同状态的过程。 (2)渗透阈值0.5928 5.源-汇系统理论(“源”种群与“汇”种群,源斑块与汇斑块) (1)所谓“源”种群是那些在条件较好的斑块生境中生存并具有较高增长率的局部种群。(2)所谓“汇”种群是指那些在条件较差的斑块生境中生存并具有负的种群增长率的局部种群。 (3)包含源种群的生境视为源斑块,而将汇种群所占据的生境作为汇斑块。物种总是从源斑块向汇斑块迁移。 6.尺度的定义和表达 (1)定义:指在所研究的生态系统的面积大小(空间尺度),或者指所研究的生态系统动态的时间间隔(即时间尺度)。 (2)表达:粒度和幅度 第三章景观结构 1.斑块(概念,起源)

心理学复习资料(整理版) (2)

心理学复习资料(整理版) 一、名词解释 1、成就动机:就是想要很好地完成工作,在工作中创造出优异业绩的那种动机,即尽可能发挥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困难,尽可能地去完成目标的一种动机。 2、课堂教学程式:指教师为完成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而采取的一定的教学组织与操作形式。 3、心理效应:指由于某种刺激或作用的影响使得人产生相应于这种刺激或作用的心理效果或反应。 4、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参加的比较持久的知觉。 5、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6、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7、认知活动:是人从环境中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活动,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现象。 8、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反映了一个人的独特的心理面貌。 9、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通过遗传而获得的,不需要任何学习和训练就可以实现的反射。 10、条件反射:是动物个体为适应环境变化,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学习和训练建立起来的反射。 11、观察法:有计划的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观察以取得研究资料的方法。 12、调查法:调查法是以提问的形式搜集资料以确定各种事实问题的联系或关系的方法。 13、测验法:测验法是应用标准化的量表考察、测定人的心理特征与行为特点以及心理差异的方法。 1、情绪: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2、应激: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而产生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3、挫折:一个人目的性行为受到阻碍或者中断时所感受到的情绪体验。 4、意志: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1、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和集中性。 2、心理状态:是个体在面临一定情境时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状态与特征。 3、意识状态:是指能够被主体清晰觉知到的心理活动,是自觉的心理活动,是人心理的主要方面和基本状态。1.动机: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 2.需要:需要是个体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 3.气质:人的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特征,即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方面的特征。4.能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四、简答题 1、个体心理由哪几部分构成? 个体心理由心理过程(心理活动)、心理状态、个性心理三部分构成(3分)。 心理过程主要包括认知活动、情绪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心理状态主要包括睡眠状态、觉醒状态、注意状态和应激状态;个性心理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3分) 2、心理行为的关系怎样? 答:心理与行为是不同的,这表现在:首先,心理是一种主观的精神活动,而行为则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其次,心理是一种内隐的观念形态,行为则是一种外显的躯体运动和生理变化。(3分) 心理与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这表现在:第一,心理支配与调控行为。第二,行为表现与反馈心理。(3分) 3、人的心理具有哪些特征? 答:人的心理是人脑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1分)。人的心理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1)心理内容的客观依存性;(2)心理现象的观念性;(3)心理活动的主观性;(4)心理反映的能动性;(5)心理发展的社会文化制约性。(每个特征1分) 4.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心理学研究应遵循下面基本原则:一客观性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发展性原则;四道德性原则。(6分)5.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变量有哪些? 答: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变量有一、刺激变量;二个体变量;三反应变量(每点2分,共6分) 6.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有哪些? 答: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有一选择和确定课题;二确定研究设计;三搜集资料;四分析资料;五做出结论(每点1分,共6分) 7、简述成就动机对学习的影响。

心理学经典实验

实验1 心理旋转实验Cooper & Shepard,1973 选取不同的字母或数字作为实验材料,如R,J,2,5。将材料取正面或反面以及每面六中不同的倾斜角度随机呈现给被试,让其判断是正写的还是反写的字母或数字,并在反应之后记录反应时间。 结果:不同旋转角度的图形的辨认时间不同, 结论:辨认图形时首先将倾斜不同角度的图形的表象加以旋转直至正立位置,然后再进行辨认,这就造成了不同旋转角度的辨认时间不同。 实验2 短时信息编码实验 Posner,1972 实验安排两种材料:一种形同音同的两个字母AA;另一种是形状不同但读音相同的Aa。并安排同时呈现和继时呈现两种模式,而继时呈现有多种时间间隔。要求被试判定所呈现的两个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键反应。记录反应时间。 结果:同时呈现时形同音同的两个字母的反应时小于形异音同的两个字母的反应时;继时呈现时,随着两个字母呈现间隔增加,形同音同的字母对的反应时间急剧增加;而形异音同的字母对的反应时变化不大。 结论: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先时视觉,而后逐渐过渡为听觉编码。 实验3 反应时相加因素法实验 Sternberg,? 让被试先看1至6个数字(识记项目),然后再看一个数字(测试项目),要求被试判定该数字刚才是否识记过,按键反应,并记下反应时间。 结果:识记集合的大小,反应的肯定或否定、测试项目等因素分别独立作用于反应时间结论:短时记忆提取反应过程包括四个独立阶段,即刺激编码、顺序比较、决策、反应组织 实验4 开窗实验 Hockey,1981 给被试呈现1-4个字母并在后面标上一个数字,如“F+3”、“KENC+4”,其中字母和最后的数字由被试自行控制相继呈现。要求被试将字母按照后面数字转换为字母表上对应数字之后的那个字母,比如“KENC+4”,先呈现“四个字母+4”,然后被试每按键后出现一个字母,他要出声进行转换“L-M-N-O”,然后按键出现下一个字母……,直至四个字母都出现,再进行一次总回答“OIRG” 结果:获得的12个数据可明显看出此字母转换作业的不同加工阶段 结论:作业分为三个阶段 a.编码阶段:从按键看到一个字母到开始出声转换的时间 b.转换阶段:出声转换所用的总时间 c.储存阶段,从前一个字母转换结束到按键看下一个字母的时间 实验5 音笼实验 Pierce & Young,1928 让被试戴上眼罩坐在隔音房间的音笼内,音笼内各点到被试头部保持同样距离,随即在各个方位呈现声音让被试报告声源方位,主试来记录报告是否正确。 结果:在被试头部中切面上声音最容易混淆 结论:双耳听觉差在听觉定向中起主要作用 实验6 锥体暗适应实验 Hecht,1921 整个实验在黑暗环境进行。被试坐在暗适应仪前,先在明灯环境刺激5分钟,然后关灯,逐级降低暗适应的按钮等级,同时让被试不断报告窗口内是否出现了视标,从而测量其阈限。若用红色视标,由于基本不能被棒体细胞所感知,所以可单独测量锥体暗适应曲线。如果用紫色视标,则可以测量棒体细胞的暗适应。 结果: 结论:两种视觉细胞的适应时间和速度有很大差别,锥体适应能力差,但速度快,棒体

环境毒理学期末重点总结--复习

第一章绪论 1、环境毒理学定义:利用毒理学方法研究环境,特别是空气、水和土壤中己存在或即将进入的有毒化学物质及其在环境中的转化产物,对人体健康的有害影响及其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2、外来化学物质:是存在于人类生活环境和外界中,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的一些化学物质。 3、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环境毒理学的主要任务? ①研究对象:环境污染物 ②主要任务:Ⅰ、判明环境污染物和其他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及其作用机理。 Ⅱ、探索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损害的早期监测指标。Ⅲ、定量评定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影响,确定其剂量-反应(效应)关系,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毒理学的最终任务是保护包括人类在的各种生物的生存和持续健康的发展。 4、环境毒理学的特点 根据人体接触环境化学物的方式、条件及其后果,环境毒理学具有下列特点: (1)研究的对象比较广泛,是整个居民人群,特别重视老幼、病弱等敏感人群; (2)它不仅研究环境毒物对居民偶然的急性危害,而且更注意研究其低浓度、长时间反复作用下对居民健康可能产生的慢性危害,包括致突变、致癌、致畸等对肌体本身及其后代的潜在影响; (3)研究有毒化学物及其在环境中的降解产物的毒性及通过不同途径对人体产生的综合影响。 5、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答:体外实验: 1)器官水平(包括器官灌流和组织培养,基本保持器官完整性,常用于毒物代的研究); 2)细胞水平(应用的细胞包括已建株的细胞系(株)和原代细胞(可用不同的器官进行制备)、可用于外来化合物毒性的致癌性的各种过筛试验,也可用来研究化合物的代和中毒机理的探讨); 3)亚细胞水平(研究中毒机理、毒物引起损伤的亚细胞定位以及化合物代); 4)分子水平(如研究毒物对生物体酶的影响)。 体外试验的优点:简快速、经济、条件易于控制。缺点:缺乏神经—体液调节因素等的控制,不能全面反映整体状况下的生物效应。 体试验: 1)急性毒性试验(指一次染毒或24h重复染毒的毒性实验研究); 2)亚性毒性试验(称为亚慢性毒性毒性试验—一般认为1~3各月为宜,但具体试验期限随实验要求而异); 人群调查: 3)慢性毒性试验(一般指6各月以上到终生染毒的毒性试验) 6、环境毒理学的实际应用? 毒理学是研究化学物质对生物体毒作用性质和机理、对机体发生这些毒作用的严重程度和频率进行定量评价的科学。 应用:制定环境卫生标准、评价环境质量、采取防治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⑴环境毒理学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2教育科学——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3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4、教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5、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 6、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7、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简单的说,学校教育就是专门的育人活动。 8、遗传素质——是先天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 9、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 10、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 11、“个人全面发展”——指人们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制、利用合发展由资本主义生产提供的物质基础,并消除其历史造成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克服和消除那些以私有制为核心展开的人的发展中的矛盾,从而达到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物质劳动、精神劳动和享受的统一,生存和发展的统一,使个人的天资和潜能、兴趣和才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发展,使个人的身心、精神、才能、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12、素质——指的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资质、特点特征等。 13、素质教育——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14、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升学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科目去开展学校活动的,片面的选拔淘汰教育。 15、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人。

毒理学基础总结及重点

《毒理学基础》重点大全: 简答题 1、简述经胃肠道、呼吸道和皮肤吸收的主要特点及影响因素。 答:⑴经胃肠道吸收:吸收方式主要通过简单扩散,还可以通过主动转运、滤过、胞饮或吞噬;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影响胃肠道吸收的因素:①化学物的脂溶性和水溶性;②胃肠道的酸碱度;③消化道内容物的数量和性质、胃肠的蠕动 和排空速度以及肠道菌丛等也可对吸收产生一定的影响。 ⑵经呼吸道吸收:吸收对象气态物质(气体、蒸汽)气溶胶(烟、雾、粉尘);吸收的方式——简单扩散;主要的吸收 器官——肺;经肺吸收的特点经肺吸收十分迅速,仅次于静脉注射;不经过肝脏的生物转化,直接进入体循环而分布全身。影响因素:①主要取决于脂溶性和浓度;②外源化学物在肺泡气中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中的浓度差;③血气分配系数;④肺通气量和经肺血流量;⑤气溶胶颗粒的直径大小。 ⑶经皮肤吸收:外源化学物经表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穿透阶段,第二阶段为吸收阶段。主要的影响因素:①化学物溶解性:既有脂溶性,又有水溶性,脂/水分配系数接近于1,易被吸收进入血液。光有水溶性或光有脂溶性吸收困难;②皮肤条件表皮损伤可促进外源化学物吸收。皮肤潮湿,促进吸收充血和炎症。 2、简述体内主要的贮存库及分布的毒理学意义。 答:⑴毒物在组织中的贮存:①血浆蛋白作为贮存库(清蛋白);②肝和肾作为贮存库;③脂肪组织作为贮存库;④骨骼组织作为贮存库。 ⑵意义: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贮存具有两重意义,一方面对急性中毒具有保护作用,可减少靶器官中外源化学物的量,毒效应强度降低;另一方面贮存库是不断释放毒物的源头,使毒物在机体作用的时间延长,并可能引起毒性反应,故认为贮存库中蓄积的毒物是慢性毒性作用发生的物质基础。 3、试述几种主要的排泄途径及排泄的主要物质。 答:⑴经肾脏(尿)排泄:分子量<60000,且未与血浆蛋白结合的外源化学物分子,机制: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排泌。⑵粪便排泄:①混入食物中的毒物;②随胆汁排出的毒物;③肠道排泄的毒物;④肠道菌群。⑶经肺排泄:体温下以气态存在的物质、挥发性液体。 4、简述生物转化的意义、主要类型以及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 答:⑴毒物经过生物转化可以:①多数化学物经生物转化后毒性降低,毒效应减弱,水溶性增加,易于排泄;②一些化学物经过生物转化后,毒性明显增强,甚至产生致突变、致癌和致畸作用;生物转化是机体对外源化学物处置的重要的环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 ⑵生物转化反应类型:I 相反应和II 相反应;①I 相反应的类型: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 ②II 相反应主要——结合反应。 ⑶影响生物转化因素:①代谢酶的诱导和抑制;②代谢酶的种属差异和个体差异;③遗传与代谢酶的多态性;④代谢饱和状态;⑤其他。 5、简述毒物代谢酶的诱导和阻遏,以及酶诱导的意义。 答:⑴许多外源化学物可引起某些代谢酶的合成增加并伴有活力增强,这种现象称为酶的诱导(enzyme induction)⑵毒物代谢酶的阻遏(enzyme repression)指对某些代谢酶诱导的同时可阻遏另一些代谢酶的合成。⑶酶诱导的意义:①经生物转化后毒性降低的化学物,在诱导物作用下,毒性作用降低的速度加速;②经生物转化后毒性升高的化学物,在诱导物作用下,毒性作用增强。 6.毒物经口和经注射在体内代谢的特点? a不同的进入机体的方式在吸收时的影响和吸收速度的不同;b两者在体内分布的差异性,毒物成峰时间的差异;c代谢前者在代谢的同时还有吸收,后者一次进入,代谢的时候无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

景观生态学 一. 1.斑块:在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分类干扰斑块残存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引入斑块 2.异质性:由不相关或不相似的组分构成的系统。 3.景观破碎化:由自然或人为干扰所致的景观有简单趋于复杂的过程。(考) 4.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它既可以呈隔离的条状,也可以与周围基质呈过渡性连续分布。 分为线状廊道、带状廊道、河流廊道。 5.景观格局总体变化 (1)景观的基质发生变化,一种新的景观要素类型成为景观基质; (2)几种景观要素类型在景观中所占的面积比例发生很大的变化,引起景观格局空间格局的改变; (3)景观内产生一种新的景观要素类型,并达到一定覆盖范围。 6.流的媒介物:风、水、飞行动物、地面动物、人. 7. 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接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 判定标准相对面积、连接度、动态控制。 8.景观稳定性的时空尺度(考) 时间尺度:在一个生命周期的时间间隔内,观察到景观有基本特征的变化,则认为景观失去了稳定性;如果此期间景观仍保留原有的基本特征,则认为景观保持了稳定性或者说景观处于复合稳定状态。 空间尺度:景观复合稳定性的空间尺度与时间尺度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即大空间尺度上景观的变化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发生,而小尺度上景观的变化在短期内即可发生。 9.景观变化的作用力和机制(102页的图,考)(论述题) 10.景观变化的空间模式与空间过程的关系以及生态有利性分析(考) 景观变化的空间过程与空间模式有关。如穿孔过程多出现于散步模式中,在单核和多核模式中也会出现;分割和破碎化过程多出现在廊道模式中。所有的模式中都有缩小过程,在最后阶段出现消失过程。只有随机模式中才会同时出现这5种过程。 首先对大斑块来说,边缘模式最好。边缘模式对连接性有利。边缘模式中没有穿孔、分割或破碎化过程。其次是单核模式较好。散布模式是生态学上最差的一种模式,因为这种模式会过早地丧失所有的大斑块。廊道模式也有其生态局限性。生态上最好的景观变化模式

P《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汇总》全

第一章中学教育心理学概述 1、中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中学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是心理学 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但并不意味着它是一般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心理学是一门基础学科。 内容包括5个因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和3个过程[学习过程:核心、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多选:教学媒体都有哪些形式,教学环境[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 2、心理学发展[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期(布鲁克4成果)] 简答题:心理学发展趋势 [1、研究领域从行为主义到认知心理学,即由S-R范式转向认知范式2、在学习观上,由强调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强调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3、从着重对学习问题的研究转向对教学问题的研究4、从注重实验室纯理论研究转化为重视教育实践的实际应用研究5、从理论的狭隘、零散转化为理论的完善、整合] 3、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翻译著作是1908年房东岳翻译日本小原又一《教育实用心理学》。1924年 廖世承出版了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26年,心理学家陆志韦翻译出版了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概论》冯忠良“结构—定向教学”理论。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教育 1、心理发展概念: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 化。 多选和简答题: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 [1、连续性和阶段性;2、定向性和顺序性(不可逆)3、不平衡性;4、差异性 个体心理发展的8个阶段童年期[小学6、7-11、12]和少年期[初中11、12-14、15] 填空:1、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思维的转化,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有了很大的发展, 2、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特点:目的更明确;持久性明显发展;精确性提高概括性更强 3、观察力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感知的能力。 4、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有意记忆占主导; 理解记忆为主要识记方法;抽象记忆占优势 简答题:中学生情感发展特点[初中5、高中:个性化的情感和浪漫的热情] 1、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产生了与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相关的情感 2、自相矛盾的情感 3、少年底俄热情和冲动4选择性友谊的建立5情感的社会性更加明朗。 中学生社会性发展特点1、中学阶段是理性、动机和兴趣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2、思想比较敏感3、中学阶段是一个过渡时期。 二、皮亚杰建构主义发展观基本内容 1、发展是一个建构过程,使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地相互作用中实现的2适应和建构也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机能3、适应包括童话和顺应两种作用恶化过程。[填空]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做同化,内部图示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做顺应。图示是指动作的机构或组织。4个体的心理发展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例子判断哪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形式运算阶段11-16] 简答和多选影响发展的因素[皮亚杰][成熟、连续和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多选1、维果斯基[文化历史发展论、心理发展论、内化学说、教育和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 心理发展观儿童认知发展4个表现p38页[a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b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c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d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心理发展的原因a 心理机能的发展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受社会规律的制约b语言符号系统c高级心理机能是外部活动不断内化的过程。新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心理活动形式,首先是作为外部形式的活动而形成的,以后才内化转为内部活动,才能最终默默地在头脑中进行。 辨析最近发展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考虑儿童2种水平:1现有的2借助其他方式启发可达到的较高水平,二者间的差距即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并创造的最新发展区。 #大题的可能性较小: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p46图 1、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 2、每一阶段都有一个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一个冲突 3、如果个体能够成功而又合理的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就会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反之则人格向不健全方向发展。 4个体解决危机的成功程度一般都处在从积极到消极的连续体的某一点上。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分期8个46页图 #填空1、个别差异是指个体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热点上的差异,包括性格能力或兴趣方面的差异。2、智力指处理抽象观念,处理新情境和进行学习以适应新环境的能力。3、学习风格使学习者在探究、解决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的、一贯的、独具个人特色的学习策略的学习倾向。但是,并非所有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都属于学习风格范畴。 4、学习风格的6个类别[a知觉偏好b物理环境需要c社会环境偏好d认知方式e最佳时间f动机和价值观]5大因素[环境、情绪、社会、生理和心理]3个风格[认知、情感、生理] #多选:1、智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核心成分是抽象思维能力。 2、瑟斯顿7种主要的智力因素:空间知觉、言语理解、语词流畅、记忆、数字能力、归纳和知觉速度。吉尔福德三维机构模型:操作内容产品三个维度。斯皮尔曼: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 3、智力的个体差异分量的差异和质的差异;群体差异包括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 4、学习风格的生理要素[对时间节律和感觉通道的偏爱]、心理要素[归类的宽窄、信息的及时加工和同时加工、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分析与综合、沉思与冲动、理性水平的高低、学习兴趣或好奇心得高低、成就动机的差异、内控与外控、焦虑性质与水平的差异以及学习坚持性的高言语表达能力的差异、冒险与谨慎等]、社会性要素[独立学习和结伴学习、竞争与合作] 5、学习风格认知要素实质上是一个人的认知风格在学习中的体现。认知风格是学生在加工信息时所习惯采用的不同方式。主要特征是持久性和一致性 简答1、三元智力理论斯滕伯格认为智力是使个体产生适应环境的行为的心理能力,产生这种适应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