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红松人工林培育技术及经营管理

红松人工林培育技术及经营管理

红松人工林培育技术及经营管理

近年来,伴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于林业资源的重视也逐渐升温。红松人工林作为我国北方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人工林之一,其培育技术及经营管理也成为了林业发展的研究重点。

红松,是我国东北地区地理环境条件最恶劣的树种之一。然而,通过长期的研究实践,人们发现,在正确的管理下,红松人工林可以获得不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首先,红松人工林的培育技术十分关键。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种源选择。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种源,

以增强红松幼苗的抗逆能力。

2. 土地准备。对于既有天然林改造的人工林,需要采取

逐级间伐、火候掌握、物化生态等措施,才能够达到培育人工林的效果。

3. 播种、移栽。一般情况下,在春季播种,秋季移栽比

较合适。同时,需要注意营养管理和防治病虫害等工作。

其次,人工林的经营管理也决定了其未来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而在实际操作中,经营管理的核心有以下几点:

1. 强化保护,提高林分质量。在红松人工林经营过程中,应该重点注重林分保护工作,促进其健康生长。同时,需要注

意及时开展补植和间伐等工作,提高林分质量,保证其经济效益。

2. 推广优良品种,提高林木品质。通过选优育良、推广优良品种的方式,提高红松人工林的产量和品质。

3. 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对于红松人工林,应该加强管理工作,提高经济效益。其中,可以通过营造健康生态和保障土地质量的方式,提升经营收益。

总之,红松人工林的培育技术及经营管理是林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只有在正确的管理下,红松人工林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我们需要注重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推动红松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

红松人工林造林技术

红松人工林造林技术 红松人工林造林技术是指通过人工种植红松树苗,培育成为人工林的一种技术方法。 红松是我国北方常见的优良造林树种之一,具有生长快、抗逆性强、木材优质等特点,广 泛用于经济林的种植。下面将详细介绍红松人工林造林技术。 红松人工林造林前需要对造林地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选择适宜的地块,通常应选择 高海拔、耕地种植结构比较差、土层较厚的山地坡面。还要铲除野草杂草、病虫害植物, 使地块整洁干净,为红松的正常生长提供有利条件。还需要进行适度的施肥处理,以提高 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红松人工林造林技术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种苗。选择合适的红松种苗对于红松人工林 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红松种苗应具备以下特点:树高为 25-30cm,胸径为0.6-0.8cm,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种苗的选择可以通过查看苗木生长情况、观察叶片形态、根系结构以及进行抽样检测等方法进行。 接下来,红松人工林的种植方式有多种选择,常见的有母树穗条扦插、播种和移植等。母树穗条扦插是指将红松母树的枝条剪取并插入育苗床中,经过一定时间后,取出发根活 力较好的苗木进行播种。播种是将红松种子均匀撒播于育苗床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芽生 长后,将幼苗移植到造林地上。移植是指将已经成活的红松苗木从育苗床中取出,按照一 定的密度移植到造林地上。不同的种植方式有不同的特点和适应环境。 红松人工林的抚育管理是确保其正常生长的关键。在抚育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 几个方面:要进行适量的修枝疏密,以保证树冠的合理发展。要进行适时的追肥,保证红 松树的生长所需的养分。还需要进行适量的浇水,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加强灌溉工作, 保证红松树的水分供给。还要进行适度的防治病虫害,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红松人工林造林技术是实现红松人工林的基础和关键。通过科学合理的造林技术,可 以促进红松人工林的快速生长和良好发展,为我国北方地区的经济林种植提供了重要的支 撑和保证。

红松人工林造林技术

红松人工林造林技术 红松是我国北方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其生长迅速、木质坚硬、材质优良早已为人所熟知。红松人工林的建设和管理技术在我国的林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围绕红松人工林的造林技术进行介绍,希望对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和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一、红松人工造林的意义 红松人工造林是指通过人工方式,将红松树苗或种子定植于特定的土地上,培育出红松人工林。这种做法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可以增加红松资源的供给,满足社会对木材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改善环境,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护水源地和土壤。 二、选择育苗地点 红松育苗地的选择对于整个造林工程极为重要。首先要选择适宜的场地,通常选择阳光充足、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其次要做好防风防护措施,选择有适宜气侯条件的地块进行育苗。还要考虑到育苗地与造林地的距离,确保苗木在移植过程中不会受到过分的伤害。 三、育苗方法 红松的育苗方法主要有播种法和育苗苗圃法两种。播种法是将红松种子洒在育苗场地上,进行自然发芽;而苗圃法是在特定的苗圃场地进行培育和管理。 1.播种法 播种法是将红松的种子直接撒在土地上,让其自然发芽生长。首先要在育苗地上进行土壤的松松处理,将种子均匀地洒播在土地上,然后进行覆土,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浇水和管理。这种方法适用于育苗地块比较大的情况,种子自然发芽生长,生长期长。 2.苗圃法 苗圃法是在专门的苗圃场地进行红松树苗的培育和管理。首先要进行苗圃地的平整和防护工程,然后进行苗子的种植和管理,包括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这种方法比播种法更加精细和科学,能够减少移植过程中的损失,提高移植后的成活率。因此在实际的红松人工造林工程中,苗圃法占据了主要的地位。 四、造林技术 红松的人工造林技术包括了地面造林和林下造林两种。地面造林是指将红松苗木直接移植到地表进行生长;林下造林是指在已有林分的林地上进行新的造林计划。 1.地面造林

红松人工林培育技术及经营管理

红松人工林培育技术及经营管理 近年来,伴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于林业资源的重视也逐渐升温。红松人工林作为我国北方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人工林之一,其培育技术及经营管理也成为了林业发展的研究重点。 红松,是我国东北地区地理环境条件最恶劣的树种之一。然而,通过长期的研究实践,人们发现,在正确的管理下,红松人工林可以获得不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首先,红松人工林的培育技术十分关键。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种源选择。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种源, 以增强红松幼苗的抗逆能力。 2. 土地准备。对于既有天然林改造的人工林,需要采取 逐级间伐、火候掌握、物化生态等措施,才能够达到培育人工林的效果。 3. 播种、移栽。一般情况下,在春季播种,秋季移栽比 较合适。同时,需要注意营养管理和防治病虫害等工作。 其次,人工林的经营管理也决定了其未来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而在实际操作中,经营管理的核心有以下几点: 1. 强化保护,提高林分质量。在红松人工林经营过程中,应该重点注重林分保护工作,促进其健康生长。同时,需要注

意及时开展补植和间伐等工作,提高林分质量,保证其经济效益。 2. 推广优良品种,提高林木品质。通过选优育良、推广优良品种的方式,提高红松人工林的产量和品质。 3. 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对于红松人工林,应该加强管理工作,提高经济效益。其中,可以通过营造健康生态和保障土地质量的方式,提升经营收益。 总之,红松人工林的培育技术及经营管理是林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只有在正确的管理下,红松人工林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我们需要注重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推动红松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

种植红松的技术

种植红松的技术 红松有着很多的价值,那你知道红松是怎么种植的吗?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红松的种植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红松的种植技术 红松(PinuskoraiensisSieb.etZucc.)又名果松,属于松科植物,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长白山到小兴安岭一带,红松材质轻软,不易变形,耐腐能力强,适用于建筑、桥梁、枕木、家具制作等。 红松的生长习性 红松喜光性强,对土壤水分要求较高,不宜过干、过湿的土壤及严寒气候。在温寒多雨,相对湿度较高的气候与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棕色森林土上生长最好。 红松的分布范围 产于中国吉林省长白山地区、吉林山区及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林业局及伊春林业局(小兴安岭)海拔150-1800米、气侯温寒、湿润、棕色森林土地带。国外也只分布在日本、朝鲜和俄罗斯的部分区域。 红松的栽培技术 培植方法 授粉结种 红松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树种,花期在6月中下旬,自开花至球果成熟历时15个月,红松采种期可长达4个月,前期可以从树上采摘或打落球果,后期可从雪地上拾取球果。球果采集后摊开晾晒或阴干数日,鳞片稍张开时可人工棒打调制。天然林球果的出种率13%~14%,人工林球果出种率可达30%,千粒重520克。在采种工作中应注意球果的选择,在种子调制过程中要筛去小粒种子,以保证种子质量和苗木的优质高产。种子要经过晾晒使其含水量降到10%时方可储藏。 育苗方法 种子处理,首先要净种,红松种粒大,单位面积播种量高,一般

一级种子每平方米播种0.5公斤。一般是用清水侵种24小时,除掉浮起的种子,留用沉底的种子。其次种子消毒,红松种子催芽时间长,如不进行消毒,易引起种子霉腐,在消毒前先进行浸种,然后用0.5%硫酸水溶液浸种消毒3小时,捞出种子控干,准备混沙催芽。第三是种子催芽,红松种子休眠期长,不经过充分催芽处理,春季播种当年不出苗或出不齐。 室内自然温度堆积法。在8月中、下旬,将种子浸水2天,混沙两倍,保持60%的湿度,放室内堆成30~40厘米高,隔日翻动一次,干时浇水,待天冷结冻时,堆成60厘米高,并浇水封冻,至春季播种前将其翻动,使温湿均匀。 快速催芽法。在播种前40天,用50度热水浸种,并充分搅动,直至水温下降到30度,经过24小时后,在换凉水,以后每两天换凉水一次,浸10天,当种仁变成乳白色时,将种子捞出,均匀地与3倍体积的湿沙混合,放在背风向阳处摊晒,每天晚将种子堆成堆,盖上草帘,第二天再摊开,如果为了加快催芽时间,可放在室内适当加温,温度保持20~30度,每日要翻动两次并均匀浇水,以保持一定湿度。 上述两种方法,当种子有30%以上裂嘴时,即为催芽良好,可用于播种。 播种时间和方法,当春季地下5厘米处温度达到8度以上时即可播种。播种量(按干种计算)每亩200~250公斤,用播种机将种子播在床面上,然后加以镇压,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再覆以种粒两倍后的腐殖土或锯末,并再镇压一次。如覆锯末时,必须浇透水。 苗期的抚育管理 红松的出苗期约需20至30天,当气温高于16摄氏度时,发芽最旺盛,应注意喷水防旱,并注意鸟类啄食危害。幼苗期根生长较快,主根可达10厘米长,约占全年生长量的40%,且能生长4至5条侧根。而苗高生长量很小。所以苗木抵抗力很差,应注意浇水降温,防止日灼,并及时追肥和松土除草。自红松幼苗形成顶芽时起,至生长速度下降为止,约持续2个月。叶量增大,苗茎加粗,主根伸长,侧根大量生长,并出现两次侧根。苗木需肥量增加,应及时追肥。并加

红松造林工程林技术措施

红松造林工程林技术措施 红松是国家保护植物,其物种的价值珍贵,工业,农业,城市建筑和室内装饰。因此,植树造林工程栽培受到重点关注。松树造林工程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但也产生经济效益的,造林工程项目,对造林工程技术的高要求。红松是产于我国东北部林区的乡土树种。由于连续开挖园林中,其经济价值的食用、药用、工业、生态等领域,近年来,森林砍伐现象严重,使得野生红松资源更加紧缺,人工红松树龄结构偏离。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红松产量和人工工程林红松造林技术质量,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节点。树种选择、时机选择、造林面积控制,造林土地处理、混合管理、造林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控制都是红松造林技术重点。 1红松林适宜条件的研究 1.1生长习性。红松的生长习性是由其原有的生态环境决定的。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的红松对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对气候和土壤条件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苗期生长发育初期生长缓慢,年龄相对较小。但随着树龄的增长,逐渐增强。成年红松具有较强的抗寒性、耐低温性和适应性。但即使是红松作为针叶树种,其主要根仍发育不全,侧根广泛扩展。因此,对土壤环境的渗透性和排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合于山坡生长,不适合在多年冻土或排水沟不好的地方生长。此外,红松林的防守能力一般,应注意混合生态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培育人工林。1.2红松人工林的自然环境需求。人造林是一项造福人民的长期工程。因此,造林地的自然条件对生存率有很大的影响,造林工程质量和产量。红松人工林对自然环境的需求主要表现在气候、土壤和日照等方面。作为

生活在温带针叶树木和湿润区,是大气湿度变化敏感,而是潮湿的气候敏感。因此,适宜的湿润气候条件将对的生长起关键作用。对于自然气候的需求是温凉,和每年的最高和最低温度差异不显著。它应该太大了。红松人工林对人工林土壤有严格的要求。不耐水湿,干旱和盐碱,对土壤水分条件的严格要求。此外,微酸性土壤的山坡上,具有良好的防潮、肥力、排水和透气性也保证了良好的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在自然条件下的光照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后来的红松树木生长发育阶段。随着树龄的增加,光的吸收强度不断增加,对光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1.3适合条件的红松林。配置合适的生活条件的红松树森林分配提高造林质量,科学研究和规划松树种植地区,选择自然生活环境,维护和改进土壤环境中对在森林地区,苗木品种。松树森林,专业人员将进行现场调查与评价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和自然的物理条件地区生长,直接确定红松适合种植,然后保持和改善土壤条件,在森林地区,所以适合种植条件。当种植幼苗不翘曲和非种植幼苗,充填层的压实土壤。 2造林工程技术措施 2.1自然条件的种植技术。自然条件的技术措施不是对自然条件的制衡,而是通过科学合理地掌握红松的生长发育条件,进行适宜的林分选择和自然条件的有效改善。首先,红松造林前应选择适宜的造林地。在充分考虑土壤水分、肥力、排水、日照和温度等因素后,应选择适宜的区域种植红松。在选择红松种植面积后,必须对造林地进行春、秋耕细作,并计划具体的播种期。红松林造林的适宜时间是人工林一年前的雨季。以保持土壤适合造林。红松的播种期最好是春季。苗床湿润,随着土壤的融化,形成了上浆造林的土壤优势。保障苗木的生长

红松松籽经济林栽培技术

红松松籽经济林栽培技术 红松松籽经济林人工栽培,应选择阳坡、半阳坡,坡度小于15°,坡位山坡中、下部。砧木选用樟子松、红松,在天然红松母树林或红松人工林内选择结实量大或开雌花多的红松单株作为优良母树,采集接穗与樟子松、红松砧木嫁接,嫁接成活率分别达到91.0%、78.0%以上。通过嫁接的红松幼树能够提早开花结实,另外对林龄3-5年樟子松砧木嫁接红松幼树施磷酸二铵25克+硫酸钾20克/株或有机肥2公斤/株,嫁接红松幼树生长良好,林龄5年,开雌花结实率分别达到10%、28.6%。对林龄3-5年樟子松砧木嫁接红松幼树,浇灌0.3%矮壮素,幼树枝干生长粗壮,林龄5年,开雌花结实率达到20%。嫁接红松幼树,林龄10年前控制开花结实,保证红松幼树生长。 红松(Pinus koraiensis),别名海松(本草纲目)、果松(东北)。松科松属,为高大乔木,树干通直,材质优良,出材率高,易加工,耐腐蚀,为建筑、枕木、造船、家俱等良材;树脂含量多,可提取松香等工业原料;针叶含有维生素C达到0.26-0.30%,可提取维生素C浓缩剂;种子香味可口,营养丰富,是东北林区最上乘的干果,松仁含蛋白质13.51%,脂肪69.3%,碳水化合物8.71%,同时含有多种矿物元素,尤其是锌含量高,含11.71毫克/100克松仁,是猪肝的三倍,松仁热量极高,含热量约2.9千焦耳/100克松仁,高于浓缩牛奶和鸡蛋,脂肪主要含有油酸、亚油酸,并含有18种不饱和脂肪酸。因此,松仁具有降低血压、清胆固醇,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绿色食品和保健品,具有广阔国际、国内市场。我国红松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完大山、张广才岭、老爷岭等山区及吉林、辽宁。国外朝鲜北部、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中部山区)也有分布。 1 形态特征 红松树高达36米,胸径达1米,树皮灰褐色或灰色,纵裂,呈不规则的长方鳞片状;枝近平展,树冠圆锥形;一年生枝密被黄褐色或红褐色绒毛;叶五针一束,长6-12厘米,深绿色,边缘具细锯齿。雄球椭圆状圆柱形或卵状长圆形,红褐色,长7-10毫米,多数密集于新枝下部呈穗状;雌球绿褐色,圆柱状卵圆形,常1-8个轮生于新枝,具梗。球果大,卵状圆锥形,长9-20厘米,径6-10厘米,梗长1.0-1.5厘米,成熟后种鳞不张开,或少张开露出种子,但种子不脱落。花期6月,种子在次年9-10月成熟。 2 生态习性 红松是伊春林区的乡土树种,幼时耐庇阴;对大气湿度较敏感,湿润度在0.7以上生长良好,0.5以下生长不良;浅根性,常生长排水良好,湿润的山坡上,土层深厚肥沃生长旺盛。根系长水平伸展,深度不超过80厘米,故易风倒;较耐寒,最北可分布到北纬52°,大多数与针、阔叶混交。前15-18年生长较慢,后期生长较快,寿命较长。

红松的栽培技术

红松的栽培技术 红松是一种常见的松树品种,广泛应用于森林建设、景观绿化等领域。它具有独特的生长特性和美观的外观,因此备受栽培者的喜爱。然而,要想成功地栽培红松,我们需要了解其栽培技术。本文将介绍红松的栽培方法、土壤要求、水肥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相关内容。 一、栽培方法 红松的栽培可以通过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两种方法。 1. 种子繁殖 种子繁殖是常用的红松栽培方法之一。首先,我们需要选择成熟的红松松果,将其晾晒并取出种子。接着,将种子进行浸泡处理,一般浸泡时间为24小时左右。然后,将种子进行播种,一般采用定植盆或苗床进行育苗。注意,种子的播种深度一般是种子直径的两倍左右。在育苗期间,需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以促进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 2. 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是红松栽培的另一种常用方法。通常,我们选择生长健壮的枝条进行扦插。将枝条切割成15-20厘米长的插梢,然后在插梢的下部修剪掉叶子。接着,将插梢插入适宜的培养基中,保持湿润并提供适宜的光照。约两个月后,插梢生根后即可移栽到定植盆或苗床中。 二、土壤要求

红松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但对土壤pH值和排水性要求较高。 1. pH值要求 红松对土壤的pH值要求在5.5-7之间,最适宜的pH值为6-6.5。过酸或过碱的土壤都会对红松的生长不利,因此在栽培前要进行土壤酸碱性测试,并相应进行调整。 2. 排水性要求 红松对土壤排水性要求较高,喜欢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过度积水会导致根部缺氧和根腐病的发生,因此,在选择栽培地点时应避免积水区域。 三、水肥管理 红松的水分管理和施肥是保证其正常生长的重要环节。 1. 水分管理 红松对水分的需求较低,但在幼苗期和旱季需要适量的补水。一般情况下,即使在旱季,每周浇水一次即可。注意,浇水时应避免水分积聚在根部周围,以免导致根部缺氧。 2. 施肥方法 红松的施肥主要以有机肥和无机肥为主。在栽培初期,可以在土壤中掺入适量的腐熟有机肥,以提供充足的养分。在生长过程中,可以根据红松的营养需求适时施用氮、磷、钾等无机肥料。注意,施肥时应避免过量,避免对红松造成伤害。

红松人工林良种基地建设及经营技术

红松人工林良种基地建设及经营技术 为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长久以来,森工林区积极落实以营林为基础的林业建设方针,对培育人工林投入了大量心血,不但扩大了森林覆盖面积,还使天然林资源获得有效保护。据了解,红松、落叶松以及红皮云杉等树种均为人工林的主要培养对象。其中,红松人工林覆盖面积最大,为主要商品林,所以,处理好红松人工林的基地建设与经营技术是发展人工林的关键。 标签:红松人工林;基地建设;经营技术 红松是一种十分珍贵的用材树种,红松人工林的出现有效缓解了森林资源日益紧张的局面。近年来,人们深刻地认识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国家政府先后发布了多项政策,使人工栽培红松事业获得了大力支持。红松人工林的覆盖面积日益扩大,然而,在基地建设、经营技术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有待改进。有鉴于此,笔者在本文中,对红松人工林良种基地建设与经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为促进森林资源持续发展提出良好建议。 1红松人工林的生态特征 红松的生长,主要会受到光照强度的影响,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红松能的生长会达到最佳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红松对于阳光的需求会越来越多。另外,环境温度同样会对红松生长产生影响。据了解,当温度低于6℃或高于22℃时,红松生长量将会十分缓慢甚至是停止。温度在15~17℃时,红松生长量将达到最高水平。不过,红松在催芽时期必须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当空气湿度达到65%~75%时,红松幼树的生长将会进入到理想状态。 目前,我国红松人工林分布范围广,原始林、荒山荒地以及稀松林地均可见到它的踪影。红松人工林的类型主要取决于所处地形,如山洼平底红松人工林、山地缓坡红松人工林、山地斜坡红松人工林等,不同类型的红松人工林建设、经营技术均存在一定差异。坡度与有效土层厚度的偏向关系数越高,就代表所处环境对林木生长越是有利。红松的生长规律主要呈阶段性变化,1~5岁时红松处于慢生长阶段,一棵年龄为5岁的红松高度大约在20~50cm的范围内;6~10岁则为渐快生长阶段,一棵年龄为10岁的红松高度基本上不会超过 1.5m;10岁以后便进入到高速生长阶段,年平均生长量可达到30cm~60cm。 2红松人工林良种基地建设 2.1加强现有良种基地的管理 上文中提到,红松的生长主要会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采取有效手段改善基地光照强度、土壤温度与授粉条件均有利于促进幼苗茁壮成长。因此,进行土壤干预、树体干预以及花粉干预很有必要。土壤干预的工作主要是定期给树木松土,拔除杂草,施肥、防旱防涝等。根据经验之谈,除草松土对树木生长是十分有益

红松人工林大径材培育技术规程

红松人工林大径材定向培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红松(Pinus koraiensis)人工林大径材定向培育的培育指标、苗木培育、定向培育技术、林分保护、主伐和生产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红松人工林大径材培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812-2006 特级原木 L Y/T 1435-1999 红松速生丰产林 DB23/T 389 林木育苗技术规程 3 培育指标 3.1 基本材长指标 普通大径材基本材长应达到4 m以上,优质大径材基本材长应达到6 m以上。 3.2 干材径级指标 普通大径材基本材长原木小头检尺直径应达到26 cm以上,优质大径材基本材长原木小头检尺直径应达到40 cm以上。 3.3 材质特性指标 材质特性符合GB/T 4812-2006中3.3的规定执行。 4 苗木培育 4.1 良种选择 选择通过审(认)定的优良无性系、优良家系、种子园生产的良种。 4.2 苗木培育技术 按DB23/T 389规定执行。 5 造林技术 5.1 立地选择 在划分的红松产区内,选择阴坡、半阴坡,坡度≥15º,土层厚度≥10 cm,土壤湿润、不积水的地带,培育大径材专用林。 5.2 造林密度

采用均匀配置方式造林时初植密度每公顷1667株(株行距2.0 m×3.0 m)~2500株(株行距2.0 m×2.0 m)。 采用植生组配置方式造林时初植密度每公顷400簇(簇行距5.0 m×5.0 m)~500簇(簇行距4.0 m×5.0 m)的植生组(每植生组3株~5株,株距1.0 m或1.5 m)。 通过“栽针保阔”途径建立的人工林,可按照植生组配置方式造林,每公顷500簇(簇行距4.0 m×5.0 m,每植生组3株~5株,株距1.0或1.5 m)。 5.3 造林方式 按照LY/T 1435-1999 中3.1~3.5的规定执行。 6 定向培育技术 6.1 基本材长与树高培育阶段 6.1.1 抚育间伐 6.1.1.1 对幼龄林(1 a~5 a)按照LY/T 1435-1999 中3.7的规定执行。 6.1.1.2 林龄5 a~15 a采用透光抚育,3 a~4 a透光一次,至红松主梢不受伴生树种危害为止。6.1.1.3 在树高达到16 m、基本材长达到6 m之前,根据立地条件情况开展3次~4次抚育间伐。间隔期为7 a~9 a,间伐强度在25%~40%之间。 6.1.2 修枝 红松幼林郁闭后,当树干下部出现 2轮~3轮死枝或濒死枝,即应及时修枝。人工修枝应与抚育间伐结合,只对抚育各段保留木进行修枝,修枝一般在林木停止生长后的冬季进行,掌握“少量多次、先死后弱”的原则。修枝强度应以修掉2轮~3轮为宜,冠高比2/3。枝下高8 m时停止修枝。用固定直径(8 cm)修枝法对进行修枝,修枝的刀口应紧贴主干,不应留有把柄。 6.1.4 土壤施肥 在土壤养分不足时,应采取有效施肥措施,施用长效肥料或氮、磷为主的复XX。施肥应造林前后、郁闭前后为主,并随树龄增长肥量逐渐加大。造林前后:施在细根分布范围内,施肥量(0.2~0.3)kg/株;郁闭前后:施肥量(0.5~0.6)kg/株,每(3~5)a在春季或者秋季施肥一次,采用环状开沟,半径为树干外1.5 m为标准,沟深20 cm,均匀撒肥,施肥后覆土盖平。 6.2 直径生长培育阶段 6.2.1 抚育间伐 进行2次~3次抚育间伐,间隔期10 a~15 a,间伐强度在25%~40%之间,最终疏伐至均匀配置每公顷400株~600株,植生组配置每植生组保留1株。 7 林分保护 7.1 主要病虫害防治 红松的主要病害有落针病、立枯病、烂皮病等。红松落叶病和立枯病,在5月~6月份用65%代森锌300倍~500倍液进行防治,用焦化腊柴油乳剂涂抹感染红松疮锈病的患处。对于红松烂皮病患病部位,在5月初,用2度石硫合剂和50%蒽油乳膏1∶5 的乳剂进行喷干和涂刷患部。

红松人工林造林技术

红松人工林造林技术 红松是我国北方常见的树种之一,它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及华东地区。红松的 旺盛生长与它的生态习性有关,喜欢生长在阳光充足的山坡或石灰岩山地上,抗旱耐寒、 适应力强。为了加速红松人工林建设,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技术方法: 一、选择合适的土壤条件 红松在不同的土壤条件下生长的情况也有所区别。在黄土区,红松生长最好的是黄壤 和黄棕壤,不宜在漠河河滩和水盐沼泽地种植。在石灰岩发达的区域,适合种植红松人工林。因此,在种植红松人工林时,要首先选择合适的土壤条件。 二、选择适宜地形条件 红松适应能力强,不过对于坡度过大、土质偏轻及地形积雪、水土流失等情况请选择 适宜的地形。在人工林区,平地适宜选择平坦地办伐,且宜多做防风林带,保护树木不 被迫弯曲。 三、适时换土 在种植红松人工林时,应选用含有土壤的土丘或混入有肥料的土壤。在人工林成长过 程中,每3-5年应适时通行或普通贯通换土一次,以利于根系长势的成长和树木的成长, 促进树木生长和根系健康。 四、控制种苗栽植数量 在红松人工林的种植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栽种的数量,要充分考虑树种的生长习性、根系活力和根浸粘性、土壤条件等因素,避免过密种植。一般来说,间隔距离应在0.7-1 米之间,种植密度不宜超过13000棵/公顷。 五、注意管理 红松人工林的成长过程中,要注意及时疏枝、修枝、除草、整林,并设立防伐和防火带,定期灌溉、施肥,切勿过度施肥或超过合理施肥量。人工林在生长过程中,也需要定 期的检查和调整,及时发现和解决树木前期营养失调、枝条不齐、病虫害等问题。 六、建立较为完备的监测体系 红松人工林在生长过程中,也需要建立较为完备的监测体系,定期观察鸟类、昆虫、 病毒、土壤等方面的信息,掌握林内各种环境因素的变化情况,及时掌握红松人工林发展 状况,提前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经营密度对红松人工林生长量和结实量的影响

经营密度对红松人工林生长量和结实量的影响 随着环境污染和人工活动的不断增加,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密度 是人工林经营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林木生长和结实量有着显著影响。本文针对红松人 工林经营密度对生长量和结实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红松是我国常见的树种之一,它具有生长快、栽培容易、木材优良等优点,被广泛应 用于建筑、造纸、船舶等行业。红松人工林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经 营密度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的树木数目,它对于红松林木的生长和结实量都有着较大的 影响。 生长量是指林木生长的高度、胸径、树冠面积等指标。经营密度对红松人工林生长量 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它影响了林木在生长过程中的生存竞争和光合作用的效率。研究表明, 在较低的密度下,林木间的生存竞争较小,每棵树能够获得更多的生存资源,因此可以更 好地生长。但是,随着密度的增加,林木间的竞争加剧,资源的分配不断受到限制,导致 林木生长速度减缓。因此,在红松人工林经营中,应当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树龄和不同树 种选取合适的密度,以提高林木的生长量。 结实量是指每棵树产生的种子或果实的数量和质量。经营密度对红松人工林结实量的 影响主要是因为它影响了林木的营养状况和花果的生产力。研究表明,在较低的密度下, 林木营养状况较好,能够积累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物质,从而提高花果的生产力。但是,随 着密度的增加,林木的营养状况逐渐恶化,花果的生产力也随之减少。因此,在红松人工 林经营中,应当通过适当的间伐和施肥措施来提高林木的营养状况,从而提高产生种子或 果实的数量和质量。 总体而言,经营密度对红松人工林的生长量和结实量都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在红 松人工林的经营管理中,应当根据地理位置、树龄、树种等因素进行科学的经营密度安排 和管理方案,以实现良好的生长和结实效果。同时,应当加强对红松人工林的监测和调查,及时掌握林木的生长状态和密度情况,及时采取合适的管理措施,保护和利用红松人工林 资源。

高效红松果林营林建设技术及管理措施

高效红松果林营林建设技术及管理措施 作者:林森 来源:《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2019年第06期 摘要红松俗称果松,是松科松属常绿高大乔木,且雌雄同株异花树种。红松是结实量较大的树种之一,其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油脂、营养价值丰富,是高级保健品;红松的花粉可入药,有润心肺、益气血功效;松针可作良好的饲料;松针油是提炼高级化妆品的原料,还可制成高级润滑油;全株可提取松脂,可谓全身是宝。红松籽的保健与医疗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具有润肤美颜、健脑益智、抗衰延寿、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润肠通便等作用。本文介绍了红松的生物学特性及经济价值,提出红松果林的营林建设和管理。 关键词红松;果林;改建;营林 1 红松树生物特性 红松树形高大树干挺直圆满,木材纹理通直,节疤较少;木材中树脂含量较高,因而不易开裂翘曲、耐水湿、耐腐朽、有香气;木材力学强度适中,加工性能良好,锯解容易、易钉着、刨削不起毛、口平面光,这些优良性能使红松木材成为珍贵用材,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和装饰等许多领域。红松的种子俗称松籽,是出自于未受工业污染的林区,又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因而成为人们喜欢的食品。红松籽对人体不仅是优良的营养物质,还有较好的保健功能,红松果是世界上一百多种松属树木中籽粒最大、质量最好、营养最丰富的松籽,更是受到全世界的追捧。 2 现有红松人工用材林改建果林建设 现有的红松人工林,多是以用建筑为主进行造林的,开始造林时密度有每公顷3300株、有的每公顷4400株、有的每公顷6600株等,造林密度大,但以培育果林为目标的红松林,造林密度每公顷就在1100-2 500株。因此,要将以用材林为经营目的而营建的林分,改建成以果林为经营目的的林分,需要进行科学的疏伐,改建的主要技术措施是疏伐提前。 对于即将进入结实期的红松人工用材林,确定最终保留的目的林木后,可以应用经过结实性状选择的优树的穗条,为最终保留林木高接换头,改造成无性系结实母树。嫁接技术与幼苗嫁接基本相同。 对于已经进入结实期的红松人工用材林,在进行疏伐改造成果材林时,要注意保留早结实和结实量较多的林木,科学地做了疏伐作业设计。 还有红松人工幼龄林,红松人工幼龄林是指造林年限在10年以内,造林时按用材林或生态防护林经营类型营造的林分。现有红松人工幼龄林改建红松果林首先将过多的幼树间除,使

红松果材兼用林的经营管理

红松果材兼用林的经营管理 红松果材兼用林是林业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经营模式,旨在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这种经营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利用森林资源,创造更多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同时保护和改善森林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科学规划林区 科学规划是红松果材兼用林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关系到整个林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科学规划要考虑到林业生产的目标、资源分布、森林类型和植被覆盖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和计划,为后续的经营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 2.坚持生态优先 红松果材兼用林的经营管理要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保护和改善森林生态环境,保障生态系统的结构完整和功能稳定。要注重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开展森林公园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活动,保障防火、防灾和环境监测等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 3.加强林业管理 红松果材兼用林的经营管理要加强林业管理,采用合理的林分伐期和方法,推进人工林改造和自然更新,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和火灾预防工作,保持林木的健康状况,提高林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4.推动经济发展 红松果材兼用林的经营管理要推动经济发展,挖掘和开发森林资源的经济潜力,加强林业产业的发展和优化,增加林业产品的附加值,提高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加强社会服务 红松果材兼用林的经营管理还要加强社会服务,加强对林业生产者和劳动者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总之,红松果材兼用林的经营管理应该遵循科学规划、生态优先、加强林业管理、推动经济发展、加强社会服务的原则,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

红松果林结实高产经营技术

红松果林结实高产经营技术 红松果林是我国北方地区生产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具有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是农 民增收、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红松果林结实高产的经营技术,是提高红松果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1、选好品种 选择适宜的品种,是红松果林结实高产的前提。在选取品种时应考虑到本地的气候、 土壤、苗木生长习性等因素,选择适应当地生长条件的品种,如山东的朝鲜松、辽宁的辽 东松等。同时还要考虑到果实的市场需求,选择市场好、经济效益高的品种。 2、合理密植 红松果林的密度对于果树的成长和结实都有一定的影响,密植能够充分利用土地,缩 小树冠间距,减少光合作用消耗,增加竞争,加快果实成熟。但也需要注意密植过密会引 起通风不良,气温高,增加病虫害发生的概率。经过实验研究,红松果林的行距和株距为2.5米时,能够达到最佳效果。 3、合理施肥 肥料是影响果树发育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立红松果林后,需要根据当地土壤情况、气候条件和5年内的林分生长发育情况等因素进行依据实际情况制定施肥方案。在施 肥时,应按照红松果树的需肥期进行施肥。果树生产繁茂时应重点施氮肥,以促进新陈代谢、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积累;开花期要提供适量的磷肥和钾肥,以促进果实的成熟和 增加果实品质和保质期。同时也要控制施肥量,避免肥料过量、时间过早或太迟,对果树 正常发育产生不好的影响。据调查,合理施肥能够增加果实的产量和品质,提高果实的生 长速度和受暴性。 4、控制病虫害 红松果的产量和品质受到病虫害侵袭的影响较大。常见的病虫害有松毛虫、松枝蚧、 松刺蚜、松毛黑粉菌、针叶枝夜蛾、病毒病等。这些病虫害在引起果实质量和产量下降的 同时也破坏了红松果林的生长环境和生态平衡。要控制病虫害,一是做好松果林卫生管理,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松树修剪、松枝修剪和病虫害药剂处理等;二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采 用中、短效药剂定期喷洒,加强对病虫害来源的监督和控制,选择生态友好型的有机肥、 有机农药代替化学肥、农药,坚持生态绿色经济发展。 5、科学修剪 红松果树的修剪是能够控制树冠形状、促进果实生长和成熟的重要方法。修剪时要以 去枯枝、病枝、虫口枝为主,加强树干修剪和侧枝修剪,抓住合适时机,在松果生长期内

红松果材林培育问题探讨

红松果材林培育问题探讨 红松果材林培育问题近年来备受关注。红松作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经济林木种类之一,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其果材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地板等领域。红松果材林的培育中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红松果材林的培育面临着生态环境压力。由于人类活动等因素,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受了严重破坏,土地退化、水源污染等问题对红松的生长发育形成了不利影响。加之近年来气候变化引发的林火、疾虫害等问题日益严重,这些都对红松果材林的健康培育造成了威胁。 红松果材林的培育技术不足,限制了其发展。目前,种植红松的人工林中普遍存在着栽植密度不合理、栽植质量低下等问题。这不仅导致了成活率低、生长速度慢,也影响了红松果材质量和产量的提高。在红松果材林的育种方面,以往过分注重单一性状选种,忽视了全面性状的综合改良,造成改良进展缓慢,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红松果材林的经营管理不善,也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中,普遍存在着种植单一品种、生产低附加值产品等问题,缺乏市场开发和经营创新。由于经验不足、技术水平低等因素,红松果材林的管理效益并不高,再加之市场上存在竞争激烈的问题,导致了该产业链的低效率和低盈利性。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应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土壤改良、综合治理等措施,提高红松果材林的生长环境质量,减轻病虫害和林火的影响。加强红松果材林的培育技术研究,推广合理的栽植密度和栽植质量,提高红松果材的生长速度和质量。在育种方面,注重全面性状选种,培育优质品种,提高红松果材林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应进行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通过组织培训、技术咨询等方式,提高红松果材林经营者的经营技能和管理水平。加强市场开拓和产品创新,推广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增加红松果材林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红松果材林的培育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解决。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培育技术水平和改善经营管理,可以实现红松果材林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的林业产业做出更大贡献。

红松果材兼用林的经营管理

红松果材兼用林的经营管理 【摘要】 红松果材兼用林是一种重要的经营管理模式,具有独特的生态特点和经营技术。文章围绕红松果材兼用林的地理分布、重要性展开讨论,介绍了其生态特点、经营模式、技术、策略以及经营效益评价。还探讨了红松果材兼用林经营管理面临的挑战、发展趋势和建议。通过深入研究红松果材兼用林的经营管理,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需要面对管理和发展中的各种挑战,不断探索创新的经营策略,以促进红松果材兼用林经营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红松果材兼用林、经营管理、地理分布、重要性、生态特点、经营模式、经营技术、经营策略、经营效益评价、挑战、发展趋势、建议 1. 引言 1.1 红松果材兼用林的经营管理概述 红松果材兼用林是一种特殊的林业经营模式,通常指在红松林地中种植其他经济作物,如松茸、松子、竹笋等,在保留红松资源的进一步增加了林地的经济效益。红松果材兼用林的经营管理涉及多方面

内容,包括种植、管理、营销等环节。本文将对红松果材兼用林的经营管理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红松果材兼用林的经营管理涉及多种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管理,需要制定科学的种植计划和管理方案,以提高经济效益。经营管理还需要关注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避免过度开发对环境造成损害。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灵活调整经营管理策略,以确保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红松果材兼用林的经营管理在实践中面临诸多挑战,如市场需求的波动、气候异常等因素可能影响经营效益。经营管理者需要不断创新,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经营模式和技术,以应对潜在的风险。政府部门和相关组织也应加强支持,为红松果材兼用林的经营管理提供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1.2 红松果材兼用林的地理分布 红松果材兼用林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省份。这些地区气候寒冷,土壤肥沃,适宜红松生长,因此成为红松果材兼用林的主要产区。部分红松果材兼用林也分布在其他地区,如内蒙古、河北等地。在这些地区,红松果材兼用林的种植面积相对较小,但仍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红松果材兼用林的地理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这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为红松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因此也促进了红松果材兼用林产业的发展。 1.3 红松果材兼用林的重要性

松树的种植栽培技术和养护管理要点

松树的种植栽培技术和养护管理要点 松树的种植栽培技术和养护管理要点 松树的栽培技术 种植育苗地选择 育苗地应选择土壤疏松、土层深厚的沙壤土,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有灌溉条件的地块为好。白皮松根系具有菌根菌共生,菌根菌对促进苗木生长具有良好作用,即可以促进苗木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提高苗木的抗旱、抗病能力。因此,白皮松育苗地宜连作。 种子沙藏及催芽 采用冬季室内层积沙藏及催芽。沙藏催芽应在土壤上冻前进行。选择干净且门窗完好的房屋进行全面消毒,把已消毒且湿度为60%左右的纯沙堆放室内,用纯布袋将种子与沙按1:3的比例装好,使沙和种子体积占布袋总体积的30%~40%,然后将布袋平摊层埋沙中,沙堆上覆草帘,注意通风保湿防冻。翌年当种子有40%~50%裂口时即可播种。 育苗方式采用容器育苗或高低床育苗。苗床育苗采用条播,每亩播种量40~50公斤,播后覆盖塑料薄膜或稻草,覆盖的稻草应用1%浓度的福尔马林或多菌灵溶液消毒。 苗期管理 播后25天~30天幼苗带壳出土,约15天壳自行脱落,此期要

防止鸟兽破坏。种壳脱落后应加强立枯病的预防,每周用多菌灵、硫酸亚铁2次~3次交替喷洒幼苗。用硫酸亚铁的浓度为0.3%~0.5%水溶液,前面一人喷药,后面一人紧跟喷水冲洗,否则容易发生药害。幼苗生长过程中要适时适量浇水,注意松土除草。 白皮松幼苗生长缓慢,第一年苗高仅4厘米~5厘米,第二年10厘米左右,4年~5年生苗高30厘米~40厘米,10年生苗高1米左右。苗木在培养过程中要经过2次~3次移植才能培育成大苗。通常1年~2年生苗进行第一次移植,再培育1年~2年上山造林。5年生苗进行第二次移植,8年~10年生苗进行第三次移植。经过第三次移植后,就可以应用于园林绿化。 主要特征 高达45米,胸径1.5米;树皮红褐色,下部灰褐色,裂成不规则的鳞状块片;枝平展或斜展,树冠宽塔形或伞形,枝条每年生长一轮,但在广东南部则通常生长两轮,淡黄褐色,无白粉,稀有白粉,无毛;冬芽卵状圆柱形或圆柱形,褐色,顶端尖,芽鳞边缘丝状,先端尖或成渐尖的长尖头,微反曲。针叶2针一束,稀3针一束,长12-20厘米,细柔,微扭曲,两面有气孔线,边缘有细锯齿;横切面皮下层细胞单型,第一层连续排列,第二层由个别细胞断续排列而成,树脂道约4-8个,在背面边生,或腹面也有2个边生;叶鞘初呈褐色,后渐变成灰黑色,宿存。雄球花淡红褐色,圆柱形,弯垂,长1-1.5厘米,聚生于新枝下部苞腋,穗状,长6-15厘米;雌球花单生或2-4个聚生于新枝近顶端,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