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doc

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doc

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doc
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doc

机密★启用前

2018 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

说明 :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 分,考试用时为50 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

位号。用 2B 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挣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姗;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

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75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

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 刀耕火种

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

D. 铁犁牛耕

2.有学者认为,公元前 221 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统一全国各

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 分封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 八股取士

3.公元前112 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汉武帝这一措施

A.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

C. 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

D.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

4.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 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 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 28 万。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B. 人口南迁土地荒芜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 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5.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这所造成的是一个庞大

的读书人阶层。“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6.题 6 图所示情景应选自

A.《伤寒杂病论》

B.《资治通鉴》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题 6 图

7.题 7 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为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

记述出处

“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清史稿》

“雍正七年六月始设军机房,十年三月改称办理军事处。"《军机大臣年表》

题 7 表

A.因战事而设B.设于雍正十年C.强化了君权 D. 设于雍正年间

8. 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材料

中的“全仗”结束后,中国被迫签订了

A. 《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9.在中国被日本打败举国同仇敌忾之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冒着千夫所指、身败名裂的风险,冷

静地提醒人们要看到敌人的长处,进而提出向仇敌学习。他们的意图是

A. 吸取经验进行革命

B.仿效日本变法强国

C. 维新变法推翻淸朝

D.学习西方抵御侵略

10. 1912年春,广东省临时省议会上首次出现了数十名女性代议士的身影。同年秋, 湖北省议会也特设了女子旁听席。上述材料说明

A. 女性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B.广东女性地位比湖北高

C. 男尊女卑思想被彻底打破

D. 女性参政议政权利得到保障

11.如题 11 图,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时的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九一八”事变

D.西安事变

12.与题 12 图所提供信息相关的是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C.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

D.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

13. 1936 年,范文澜在《大丈夫:范文澜说英雄》序言中写道:“每当外力入侵中国的时候,总有

题12图

, 去保证民族的生存。”作许多忠臣义士,用各种方式参加民族间悲壮的斗争他们拼出血和生命者

上述言论的目的是

A. 呼吁民众弘扬民主精神

B. 强调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C. 督促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D. 唤起民众抵御外来侵略

年 , 周恩来在谈到大规模经济建设问题时说 : “所谓集中主要力量,不是集中一切力量,不是要冒进 , 不是搞重工业 , 其他问题都不搞了。”周恩来讲话的主旨是

A. 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B. 剖析社会主义改造的得失

C. 强调国民经济稳步协调发展

D. 反思“大跃进”出现的问题”

15.1971 年 10 月 28 曰《人民日报》社论指出,美帝国主义企图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宣告彻底破

产 , 这是一切维护正义的国家的胜利 , 是全世界人民的胜利。该社论评述的是

A. “求同存异”方针

B.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6.如题 16 表,这些措施

时间措施

2008 年实行台湾居民来往大陆(台胞证)“一人—号,终身不变”

2013 年台湾居民在20 省份可申请补发、换发台胞证

2015 年对台胞来往大陆免予签注

题16表

A. 方便台胞来往大陆

B.推动了台湾经济的发展

C. 打击台独分裂势力

D.显示了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

17.题 17 图所示信息反映了

A.农民工群体素质提高

B.农业劳动力迅猛增加

C.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17 图外出6个月以上农民工人数变化

D.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18.有学者指出,《马可 ?波罗游记》是一部中世纪传递以香料贸易相关新闻为核心,辅以东方世界

各种奇闻趣事的‘‘新闻书”,成为当时人们获得跨地域消息的媒介。这位学者认为

A. 威尼斯是当时’世界新闻中心

B.该游记起到了新闻传播媒介的作用

C.马可 ?波罗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D.该游记直接服务于欧洲的殖民护张

19.当一个民族必须解除其与另一个民族之间迄今所存在着的政治联系时,就要求他们一定要把哪

些迫使他们不得已而独立的原因宣布出来。这一主张应出自

A.《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0.1861 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后,没有遇到俄国贵族的抵抗,也没有发生内

战,仅凭沙皇的一纸法令就能完成。俄国改革没有遇到贵族强烈抵抗的主要原因是

A.贵族与农奴矛盾未激化 B. 贵族对农奴处境的同情

C.贵族是改革利益获得者 D. 贵族力量弱小无力对抗

21.如题21图所示,关于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表述合理的是

题21 图

A. 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存在内在联系

B.自然科学发展导致“一战”爆发

C. 自然科学成就都是政治斗争的结果

D.社会发展进程就是自然科学发展进程

22. 到 1935 年初,美国失业人数从1933 年初的最高点减少了400 万人;资本收入从1933 年以来增加了 6 倍,工业产量几乎翻了一番。这得益于

A. 新经政策

B.美国独立战争

C.罗斯福新政

D. 第三次科技革命

23. 读题 23 表,表格中二战的进程表明

时间概况

1937 年 7 月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1941 年 6 月苏德战争爆发,欧洲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

1941 年 12 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卷入战争。

1942 年 1 月《联合国家宣言》发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题23表

A. 各国开展局部反法西斯斗争

B. 法西斯扩张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

C. 二战达到了真正的世界规模

D.二战真正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24.伯纳德 . 戴迪的诗“非洲,擦干你的眼泪从狂风暴雨中走出。”非洲完成“从狂风暴雨中走出”的标志性事件是

A.埃及独立B.“非洲独立年”C.印度独立D.纳米比亚独立

年英国公投数据显示,%的人同意“脱欧” , 2017 年全民公决,决定“脱欧” ;美国宣布,从2018 年6 月起向欧盟钢产品加征25%的关税。上述材料表明

A.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B.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C.全球化并非一帆风顺D.全球化违背历史潮流

二、综合题(本大题 2 小题, 26 题 13 分, 27 题 12 分,共 25 分)

26.中国企业自诞生起,即以国强民富为己任,助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如题26 图

题26图

材料二光绪七年( 1881 年)李鸿章奏称:“该局船不时駛往东南两洋,今且骎骎(qin qin,

迅速)开始赴西洋之先路。直、晋、豫等省旱灾之时,该局向承运赈粮,源源接济,救活无安徽灾

民。往岁台湾、烟台之役,该局船运送兵勇迅赴机宜,均无贻误,询于时事大局有禆。”

——朱萌贵《朱萌贵论招商局》

材料三“抗日战争期间,招商局广大员工深明大义在江阴、上海十里铺、马当等

六处沉船塞港,招商局共献出船舶18 艘招商局员工冒着敌人的炮火,日夜兼程,抢运

人员物资入川,千方百计开展敌后军事运输与商货运输,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竭尽了全力。”

——张后铨《试论招商局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材料四 1978 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招商局再次勇立潮头,独资开发了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工

业园区——蛇口工业区,并相继创办了招商银行、平安保险、中集集团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反映了中国企

业在中国近现代历程中的精神与风貌,因而“极具标本价值”。

——李建红《书写中国自己的企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招商局”的诞生与哪一重要历史事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重要历

史事件的地位。( 2 分)

( 2)根据材料二,概括招商局有益于“时事大局”的依据。(3 分)

用。( 4 ( 3)根据材料三,归纳招商局“大义”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大义”之举在当时的历史

作分)

(4)根据以上材料,指出招商局跨越了哪几个历史阶段?并谈谈你对招商局“极具标本价值”这一

结论的理解。(4 分)

27. 世界工厂为世界制造,世界工厂因创新而不断变迁;创新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题 27表

工业革命与世界工厂的变迁

18 世纪 60 年代19 世纪末20 世纪中期(二战

20 世纪末以后)

工业革命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世界工厂英国美国日本

制造中心科技中心

特点制造中心科技中心制造中心分散化

贸易中心

——摘自孙林岩《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

题27表

材料二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美国抛弃了英国模式,转向重工业发展凭借其在科学

技术上的领先,以及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上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了新的“世界工”

——周斌、李水风《中国:做真正意又上的“世界工厂”》

材料三中国商品充斥于世界各个角落,以至于有“离开中国,世界就无法生活”的说法但是

中国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品牌、市场网络、管理诀窍还在欧美日等跨国公司手中,这就出现了“中国发展,外国赚钱”的局面,利润流向国外。一个公认的事实是,中国的制造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

——摘自陶金钰《当代中国世界工厂问题研究》

( 1)根据材料一,“世界工厂”的产生起源于哪一历史事件?并概括“世界工厂”国家的主

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首先成为“世界工厂”的政治前提。(3 分)

(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的“世界工厂”与英国相比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3 分)

外( 3)根据材料三,“离开中国,世界就无法生活”说明了什么?如何才能改变“中国发展,国

赚钱”的现状?( 4 分)

( 4)综上所述,从“世界工厂”的变迁中,我们可借鉴的主要经验是什么?(2 分)

2018 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与解析

说明 :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 分,考试用时为50 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

位号。用 2B 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挣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姗;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

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75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

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 刀耕火种

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

D. 铁犁牛耕

【考点】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解析】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史实的识记,从题干中“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

养牲畜的圈栏”可以判断它是农耕定居生活方式。半坡居民的生活方式是住着半地穴式的房屋,能

制造彩陶,会纺线、织布、制衣。

故答案为C。

2.有学者认为,公元前 221 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统一全国各

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 分封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 八股取士

【考点】秦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史实识记。从题干中“公元前221 年”的时间可以判断是秦朝,从“摒

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 “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这些可以看出是秦朝的郡县制。秦朝的郡县制的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命,其设立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故答案为B。

3.公元前112 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汉武帝这一措施

A.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

C. 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

D.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

【考点】汉武帝大一统的史实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中“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

中央”可以看出,中央加强了对铸币权的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中央集权,

因此 A 正确;这一措施,对农业生产发展没有抑制作用,排除 B;这一措施并没办法彻底解决封国问题,因此排除 C;这是一经济措施,对思想的大一统没有太大作用,因此排除 D。

故答案为A。

4.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 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 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 28 万。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B. 人口南迁土地荒芜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 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考点】三国鼎立的史实。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分析理解能力。题干中材料讲述了人口减少的情况,时间为东汉

末年到西晋统一前。根据所学知识,这个时期三国鼎立,军阀混战,导致了大量人口的减少,故 A 正确;人口南迁并没有造成土地荒芜,北方的自然条件并不恶劣,不符合史实,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在南宋时期,时间不符,故排除BCD。

故答案为A。

5.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这所造成的是一个庞大

的读书人阶层。“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考点】科举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理解能力。从题干中“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

造成“庞大的读书人阶层”可以判断这一制度是科举制,科举制最早产生隋炀帝时期,完善于唐朝

时期,清末 1905 年废除,因此 B 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B。

6.题 6 图所示情景应选自

A.《伤寒杂病论》

B.《资治通鉴》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考点】《天工开物》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从图片中情景可以看出这是手工业方面的展示,从而判断这是

《天工开物》。

故答案为D。

7.题 7 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为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

记述出处

“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清史稿》

“雍正七年六月始设军机房,十年三月改称办理军事处。"《军机大臣年表》

题 7 表

A.因战事而设B.设于雍正十年C.强化了君权 D. 设于雍正年间

【考点】军机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孤证不立”史学研究方法的理解。根据题干“ ‘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A、B 选项主要在《清史稿》一处记述,不符合; C选项材料中没有

体现;关于的设立,《清史稿》记述“雍正十年”开始,《军机大臣年表》记述是“雍正七年” ,都在雍正年间,所以 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8.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材

料中的“全仗”结束后,中国被迫签订了

A. 《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考点】《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解析】“三仗”分别指的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所以“全仗”结束后,签

订的是《南京条约》。

故答案为A。

9.在中国被日本打败举国同仇敌忾之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冒着千夫所指、身败名裂的风险,冷

静地提醒人们要看到敌人的长处,进而提出向仇敌学习。他们的意图是

A. 吸取经验进行革命

B.仿效日本变法强国

C. 维新变法推翻淸朝

D.学习西方抵御侵略

【考点】戊戌变法的目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分析能力。材料中“中国被日本打败”事件指的是中日甲午战

争;“看到敌人的长处,进而提出向仇敌学习”目的就是让人们清楚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强大起来,

成为资本主义强国,中国应该向日本学习,变法强国。

故答案为B。

10. 1912年春,广东省临时省议会上首次出现了数十名女性代议士的身影。同年秋, 湖北省议会也特设了女子旁听席。上述材料说明

A. 女性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B.广东女性地位比湖北高

C. 男尊女卑思想被彻底打破

D.女性参政议政权利得到保障

【考点】辛亥革命的影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从题干中1912 年春,即中华民国建立后,广东、湖北两省议会都出现了女性身影,女性也有参加议会的机会,说明了女性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故答案为A。

11.如题 11 图,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时的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九一八”事变

D.西安事变

【考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图片史料分析能力。图片中的时间为“民国五年”即1916 年,这一时间与“新文化运动”时间吻合,故答案为B。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主张“思

想自由,兼容并包” 。

12.与题 12 图所提供信息相关的是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C.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

D.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

【考点】长征的史实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中的路线图中看出起点是瑞金,终点是会宁,

行程 65000 余里,可以判断是长征。故答案为B。

13. 1936年,范文澜在《大丈夫:范文澜说英雄》序言中写道:“每当外力入侵中国的时候,总有

许多忠臣义士,用各种方式参加民族间悲壮的斗争他们拼出血和生命, 去保证民族的生存。”作者上述言论的目的是

A. 呼吁民众弘扬民主精神

B. 强调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C. 督促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D. 唤起民众抵御外来侵略

【考点】抗日战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中的时间“1936 年”,中国面临的危机是日本局

部侵华,而作者写道“外力入侵中国的时候”“他们拼出血和生命, 去保证民族的生存” ,就是想唤醒民众去抗击日本的侵略。故 D 选项正确。

年 , 周恩来在谈到大规模经济建设问题时说 : “所谓集中主要力量,不是集中一切力量,不是要冒进 , 不是搞重工业 , 其他问题都不搞了。”周恩来讲话的主旨是

A. 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B. 剖析社会主义改造的得失

C. 强调国民经济稳步协调发展

D. 反思“大跃进”出现的问题”

【考点】“一五计划”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能力。从题干中“不要冒进”“其他问题都不搞了”看出周恩来是强

调要协调发展。“是搞重工业, 其他问题都不搞了”看出不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A 排除,材料中没提

到社会主义改造, B 排除,“大跃进”是1958 年开始,时间不符, D 排除。故选A。

15.1971 年 10 月 28 曰《人民日报》社论指出,美帝国主义企图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宣告彻底破

产 , 这是一切维护正义的国家的胜利 , 是全世界人民的胜利。该社论评述的是

A. “求同存异”方针

B.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考点】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史料解读能力。从题干中的时间“1971 年 10 月 28 日”“制造‘两个中

国的阴谋宣告彻底破产’”等关键词可以判断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这件事。“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都是发生在20 世纪 50 年代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 年,时间不符,A、 B、C 排除,故选D。

16.如题 16 表,这些措施

时间措施

2008 年实行台湾居民来往大陆(台胞证)“一人—号,终身不变”

2013 年台湾居民在20 省份可申请补发、换发台胞证

2015 年对台胞来往大陆免予签注

题16表

A. 方便台胞来往大陆

B.推动了台湾经济的发展

C. 打击台独分裂势力

D.显示了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

【考点】台海两岸的交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材料中对“台胞证”的措施由开始实行“一人一号”

到“ 20 省份可以补换”再到免签,可以看出大陆为了更方便台胞来大陆,故 A 正确。

17.题 17 图所示信息反映了

A.农民工群体素质提高

B.农业劳动力迅猛增加

C.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D.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考点】改革开放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和分析能力。从图中可以了解到,从1980-2015 年“外出 6 个月以上的农民工的人数”在逐年增加,这种现象必不能反映出“农民工群体素质提高”“农业劳动力迅猛

增加”“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所以 ABD排除,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解放更多的农村生产力,同时,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及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促使更多的农

民到城里工作。所以这一现象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故选 C。

18.有学者指出,《马可 ?波罗游记》是一部中世纪传递以香料贸易相关新闻为核心,辅以东方世界

各种奇闻趣事的‘‘新闻书”,成为当时人们获得跨地域消息的媒介。这位学者认为

A. 威尼斯是当时’世界新闻中心

B.该游记起到了新闻传播媒介的作用

C.马可 ?波罗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D.该游记直接服务于欧洲的殖民护张

【考点】马可 . 波罗来华的史实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理解能力。从材料中“新闻为核心”“新闻书” “媒介”几个关键

词可以判断《马可 ?波罗游记》起到新闻传播媒介的作用,故选B。

19.当一个民族必须解除其与另一个民族之间迄今所存在着的政治联系时,就要求他们一定要把哪

些迫使他们不得已而独立的原因宣布出来。这一主张应出自

A.《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考点】《独立宣言》的内容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中“解除......政治联系”、“独立的原因宣布出来”判断,这一主张与《独立宣言》有关,故选B。

20.1861 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后,没有遇到俄国贵族的抵抗,也没有发生内

战,仅凭沙皇的一纸法令就能完成。俄国改革没有遇到贵族强烈抵抗的主要原因是

A.贵族与农奴矛盾未激化 B. 贵族对农奴处境的同情

C.贵族是改革利益获得者 D. 贵族力量弱小无力对抗

【考点】俄国 1861 年改革的内容。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的理解能力。根据所学知识,俄国1861 年改革是为了缓和贵族与

农奴之间的矛盾而进行的,改革维护了贵族的利益,贵族是改革利益获得者,因此没有强烈的抵抗。

故 C正确。

21.如题21图所示,关于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表述合理的是

题21 图

A. 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存在内在联系

B.自然科学发展导致“一战”爆发

C. 自然科学成就都是政治斗争的结果

D.社会发展进程就是自然科学发展进程

【考点】自然科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事物之间联系的理解。从图中可以反映出社会的发展促进了自然的发

展,自然科学的出现又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说明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之间是存在内在联系,

故 A 正确。 BCD说法片面,故排除。

22. 到 1935 年初,美国失业人数从1933 年初的最高点减少了400 万人;资本收入从1933 年以来增加了 6 倍,工业产量几乎翻了一番。这得益于

A. 新经济政策

B.美国独立战争

C.罗斯福新政

D. 第三次科技革命

【考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实的识记和对史料的分析能力。材料中讲的现象是发生在“1935”,

国家是美国, A 新经济政策实施是1921 年,苏俄,不符合, B 独立战争发生在1775 年,不符, D 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在20 世纪 40、 50 年代,不符, C 罗斯福新政发生在1933 年,时间相符。罗斯福

新政中“兴办公共工程”有利于减少失业人数和“整顿工业”有利于工业的恢复与发展。故选C。

23.读题 23 表,表格中二战的进程表明

时间概况

1937 年 7 月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1941 年 6 月苏德战争爆发,欧洲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

1941 年 12 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卷入战争。

1942 年 1 月《联合国家宣言》发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题23表

A. 各国开展局部反法西斯斗争

B. 法西斯扩张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

C. 二战达到了真正的世界规模

D.二战真正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考点】二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分析能力。从“中国全民族抗战”这一点,看出 A 不正确; B

项材料没有体现;从这进程来看,不单单反映出二战到达世界规模,更体现了是世界性的反法西斯,

因此 C错, D 正确。故答案为 D。

24.伯纳德 . 戴迪的诗“非洲,擦干你的眼泪从狂风暴雨中走出。”非洲完成“从狂风暴雨中走

出”的标志性事件是

A.埃及独立B.“非洲独立年”C.印度独立D.纳米比亚独立

【考点】纳米比亚独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学知识,完全摆脱欧洲的殖民统治的事件是

“从狂风暴雨中走出”指的是摆脱殖民统治,根据所1990 年纳米比亚独立,故答案选D。

年英国公投数据显示,%的人同意“脱欧” , 2017 年全民公决,决定“脱欧” ;美国宣布,从2018 年6 月起向欧盟钢产品加征25%的关税。上述材料表明

A.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B.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C.全球化并非一帆风顺D.全球化违背历史潮流

【考点】经济全球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中“英国‘脱欧’”、“美国对欧盟加征关税”

这些现象,并不说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A 不符; BD 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以上现象都是经

济全球化中的一种阻力,因此材料表明的是全球化并不是一帆风顺,故 C 答案正确。

二、综合题(本大题 2 小题, 26 题 13 分, 27 题 12 分,共 25 分)

26.中国企业自诞生起,即以国强民富为己任,助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如题26 图

题26图

材料二光绪七年( 1881 年)李鸿章奏称:“该局船不时駛往东南两洋,今且骎骎(qin qin,

迅速)开始赴西洋之先路。直、晋、豫等省旱灾之时,该局向承运赈粮,源源接济,救活无安徽灾

民。往岁台湾、烟台之役,该局船运送兵勇迅赴机宜,均无贻误,询于时事大局有禆。”

——朱萌贵《朱萌贵论招商局》材料三“抗日战争期间,招商局广大员工深明大义在江阴、上海十里铺、马当等

六处沉船塞港,招商局共献出船舶18 艘招商局员工冒着敌人的炮火,日夜兼程,抢运

人员物资入川,千方百计开展敌后军事运输与商货运输,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竭尽了全力。”

——张后铨《试论招商局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材料四 1978 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招商局再次勇立潮头,独资开发了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

的工业园区——蛇口工业区,并相继创办了招商银行、平安保险、中集集团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反

映了中国企业在中国近现代历程中的精神与风貌,因而“极具标本价值”。

——李建红《书写中国自己的企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招商局”的诞生与哪一重要历史事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重要历

史事件的地位。( 2 分)

( 2)根据材料二,概括招商局有益于“时事大局”的依据。(3 分)

( 3)根据材料三,归纳招商局“大义”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大义”之举在当时的历史作用。( 4 分)

(4)根据以上材料,指出招商局跨越了哪几个历史阶段?并谈谈你对招商局“极具标本价值”这一

结论的理解。(4 分)

【解析】本题以“招商局”的发展史作为主题,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 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史料的分析归纳能力,从图片中看出在“招商局”是从1872-1947 年,所以开始年份为1872 年,时间与洋务运动相符。根据所学知识,洋务运动的地位是中国近代化的开

端。

(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归纳总结能力。从材料中可以归纳出有益于“时事大局”的依据有:

开辟远洋航线,开拓海外市场 ; 运粮赈灾,扶危济困 : 运送兵勇,抵御外悔。

( 3)问也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归纳总结能力。从材料中可以归纳出的表现为:沉船塞港; 抢运人员物资 ; 开展敌后运输。历史作用为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

(4)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归纳能力及理解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主要阶段有晚清、民国、新

中国;理解 : 是中国民族企业发展的历史见证 : 是中国民族企业责任担当的表率 : 是中华民族顺应时代大势的

典范等。

【答案】 (1) 事件 : 洋务运动 (1 分 )

地位 : 标志着中国近( 现 ) 代化的开端。(1 分 )

(2) 依据 : 开辟远洋航线,开拓海外市场; 运粮赈灾,扶危济困: 运送兵勇,抵御外悔。

2019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如图1的考古发现,为距今六七千年我国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看,此类工具的出现和使用佐证他们生活在() 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青铜朝代D.铁器时代 2.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周王可以废除给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以上解读源于() A.禅让制B.世袭制C.宗法制D.分封制 3.下列关于古代丝绸之路史实与推论的搭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4.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A.国家的产生和统一B.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5.如图列举的历史现象出现的朝代是()

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6.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 A.控制军队B.强化皇权C.钳制思想D.改革科举 7.《中国历史十讲》指出: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由此可见,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A.闭关锁国B.休养生息C.轻徭薄赋D.重文轻武 8.观察表格,导致表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A.通商口岸的开放B.小农经济的破产C.纺织工业的发展D.协定关税的影响9.一位亲历甲午战争的洋人海员说:“(北洋舰队)如大树然,虫蛀入根,观其外特一小孔耳,岂知腹已半腐。”这一材料可用来说明清朝() A.舰船数量的劣势B.洋务运动的贡献C.甲午战败的原因D.维新变法的成效10.林伯渠说:“对许多末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这段话旨在强调() A.辛亥革命意义重大B.广大民众尚未觉悟C.革命时机不够成熟 D.革命缺乏社会基础11.20世纪30年代初,一群东北作家流亡到内地,他们创作了一批描写东北遭到异族蹂躏的作品迅速流行。这批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A.列强掀起瓜分狂潮B.东北沦陷局部抗战C.全国性的抗战爆发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2.1937年2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讨论调整对中共和对日政策,确定了停止内战,与共产党重新合作的方针。直接促成这一政策的事件是()

2018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绝密★启用前 广东省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 本试卷分为第Ⅰ(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 时间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 2.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八股取士 3.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汉武帝这一措施()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 C.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 D.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 4.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 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 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5.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这所造成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6.如图所示情景应选自() A.《伤寒杂病论》 B.《资治通鉴》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7.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 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为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 () 记述出处“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清史稿》 “雍正七年六月始设军机房,十年三月改称办理军事处。" 《军机大臣年 表》 A.因战事而设 B.设于雍正十年 C.强化了君权 D.设于雍正年间 8.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 仗”。材料中的“全仗”结束后,中国被迫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在中国被日本打败举国同仇敌忾之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冒着千夫所指、身败名裂 的风险,冷静地提醒人们要看到敌人的长处,进而提出向仇敌学习。他们的意图是 ()A.吸取经验进行革命B.仿效日本变法强国 C.维新变法推翻淸朝 D.学习西方抵御侵略 10.1912年春,广东省临时省议会上首次出现了数十名女性代议士的身影。同年秋,湖北 省议会也特设了女子旁听席。上述材料说明() A.女性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B.广东女性地位比湖北高 C.男尊女卑思想被彻底打破 D.女性参政议政权利得到保障 11.如图,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时的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九一八”事变 -------------在-------------------- 此-------------------- 卷-------------------- 上--------------------答 --------------------题--------------------无--------------------效------------ 毕 业 学 校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姓 名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准 考 证 号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2020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word版-)

机密★启用前 2018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 说明:1. 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 2.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挣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姗;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 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 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 2. 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 八股取士 3.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汉武帝这一措施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 C.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 D.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 4.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5.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这所造成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6.题6图所示情景应选自 A.《伤寒杂病论》 B.《资治通鉴》 C.《本草纲目》 D. 《天工开物》 题6图 7.题7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 记述出处 “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清史稿》 “雍正七年六月始设军机房,十年三月改称办理军事处。" 《军机大臣年表》A.因战事而设B.设于雍正十年C.强化了君权 D.设于雍正年间 8.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材料中的“全仗”结束后,中国被迫签订了

2016中考广东省历史题(有答案)

2016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海南新石器时代遗存,距今约6000年。同一时期,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是() A.元谋人B.北京人 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 2.春秋战国时期,学派纷呈。其主张能体现题2所示内容的学派是() 题2表 A.墨家B.儒家 C.道家D.法家 3.第一手史料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用于研究三国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A.历史剧《三国》B.罗贯中《三国演义》 C.司马光《资治通鉴》D.诸葛亮《出师表》 4.“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期特有文化气派。以下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的是() ①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②叶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③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④马可波 罗来中国经商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5.货币是经济发展的见证之一。关于题5图货币演变的说法比较恰当的是()

A.由自然形成向人工制作演变B.由手工制作发展为机器制造 C.在金属货币流通中出现纸币D.在流通中纸币多于金属货币 6.这一机构的办事特点是“勤、速、密”,且“只供传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决策权同皇帝控制。该机构是() A.锦衣卫B.军机处 C.中书省D.六部 7.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8.据载,清政府的官员都不知道俄国人要求的领土有多大,兴安岭离乌苏里江有多远,还有哪些内容在《尼布楚条约》中尚未确定。材料中“俄国人要求的领土”位于我国() A.东北B.西北 C.东南D.西南 9.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辩”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下列与“第三次突破”直接相关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提倡实业救国 C.物况天择,适者生存D.提倡民主、科学 10.题10图所示近代某一战争形势示意图。下列表述中与这场战争相关的是()

广东中考历史试卷(word版有答案)

2012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历史 说明:全卷共5页,满分100分,时间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着猿的某些体质特征、能够打制粗糙石器的我国境内远古居民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2.《荀子》载:西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与“立七十一国”相关的制度是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3.中国银行行徽(图1)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于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图2)。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4.“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进士科的兴衰反映了科举制演变 B.所有人才都从进士科选出 C.进士科是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科目 D.缙绅都要参加进士科考试 5.乾隆皇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许多努力,他自称有“十全武功”。下列属于“十全武功”之一的是、 A.收复台湾 B.组织雅克萨之战 C.设置驻藏大臣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6.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璀璨。下列著作属于相同类别的一组是 A.《伤寒杂病论》与《天工开物》 B.《史记》与《资治通鉴》 C.《九章算术》与《本草纲目》 D.《水经注》与《金刚经》 7.今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一相声节目将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和《西游记》内容都穿插其中。上述古典文学名著成书于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8.在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张对外商“正常贸易者,加以优待,倘有带烟发觉,立正刑诛。”材料表明林则徐 ①支持正常贸易 ②反对鸦片走私 ③反对开放口岸 ④维护民族利益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 图1 中行行徽 图2 古钱币

2019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考点

2019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考点 红色为新加考点,蓝色为考纲表述更改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 1.北京人。 2.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 3.黄帝、炎帝的传说故事。 4.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5.青铜工艺的成就。 6.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7.老子和孔子以及“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8.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9.陈胜、吴广起义。 10.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 11.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12.司马迁和《史记》。 13.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 14.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15.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交融的措施及其历史作用。 16.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 17.大运河的开通。 18.“贞观之治”。 19.隋唐科举制度。 20.唐朝经济繁荣。 21.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22.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23宋代的都市生活。 24.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 25.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26.元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27.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28.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29.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史实。 30.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31.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及其历史影响。 32.明代科技成就和影响。 33.明清文学艺术的成就和特色。 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 1.林则徐虎门销烟。 2.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

广东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 1.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其形象是远古众多部落崇拜物的综合体。与龙形象形成密切相关的传说是() A.盘古开天B.炎黄传说 C.禅让传说D.大禹治水 2.北京出土的青铜器“克盉(hé)”(右图)记载:周成王封克做匽(今北京地区)的诸侯,管理羌族、驭族……克进驻匽地,接收土地,平息动乱。此记载印证的分封制的内容是() A.诸侯得到周天子授予的土地和臣民B.诸侯在战时须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 C.诸侯向周天子缴纳贡品D.诸侯定期觐见周天子 3.“盖有非常之功,必有非常之人。”汉武帝时期出现的“非常之人”与“非常之功” 是() A.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蔡伦改进造纸术 C.张仲景编著《伤寒杂病论》D.华伦发明麻沸散 4.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土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 ①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②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来源③科举选拔 的标准是择优录取④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5.据史书记载,从1407年到1422年短短十多年间,有南洋多国使者多次搭乘船只访华。 与南洋使者访华有关联的事件是() A.马可·波罗来华B.荷兰人抵达台湾 C.郑和下西洋D.葡萄牙人到达澳门 6.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B.闭关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上。 C.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闭关政策。 D.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7.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中国人却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了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这份“礼物”指的是()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8.下列表格归纳了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四次重大探索。请接提示在题8表的①、②、③处填写最佳答案() A.①洋务运动②孙中山③陈独秀B.①五四运动②孙中山③曾国藩 C.①五四运动②曾国藩③胡适D.①洋务运动②陈独秀③梁启超9.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积极投身的“救国救民的事业”是()

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海南新石器时代遗存,距今约6000年。同一时期,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是() A.元谋人B.北京人 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 2.春秋战国时期,学派纷呈。其主张能体现题2所示内容的学派是() 题2表 A.墨家B.儒家 C.道家D.法家 3.第一手史料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用于研究三国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A.历史剧《三国》B.罗贯中《三国演义》 C.司马光《资治通鉴》D.诸葛亮《出师表》 4.“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期特有文化气派。以下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的是() ①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②叶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③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④马可波罗 来中国经商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5.货币是经济发展的见证之一。关于题5图货币演变的说法比较恰当的是()

A.由自然形成向人工制作演变B.由手工制作发展为机器制造 C.在金属货币流通中出现纸币D.在流通中纸币多于金属货币 6.这一机构的办事特点是“勤、速、密”,且“只供传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决策权同皇帝控制。该机构是() A.锦衣卫B.军机处 C.中书省D.六部 7.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8.据载,清政府的官员都不知道俄国人要求的领土有多大,兴安岭离乌苏里江有多远,还有哪些内容在《尼布楚条约》中尚未确定。材料中“俄国人要求的领土”位于我国() A.东北B.西北 C.东南D.西南 9.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辩”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下列与“第三次突破”直接相关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提倡实业救国 C.物况天择,适者生存D.提倡民主、科学 10.题10图所示近代某一战争形势示意图。下列表述中与这场战争相关的是()

2010广东省历史中考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0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含答案) 历史试题 说明: 1.答卷共4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学校按要求填写在答卷密封线左边的空格内;若用答题卡答题的,还要按要求将姓名、准考证号写、涂在答题卡指定位 置上。(是否填写答卷右上角的座位号,请按考场要求做) 3.使用答题卡答题的考生,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 案不能答在试卷上。用答卷答题的考生,请将所选选项的字母填写在题号对应的空 格内。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或蓝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不准使用铅笔或红笔作答。5.必须保持答卷(或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答卷(用答题卡的连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请将所选选项的字母填写在题号对应的空格内。若使用答题卡,则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下列最能够体现河姆渡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 A.粟昀种植B.水稻的种植C.玉米的种植D.小麦的种植 2.在历史课上,同学们畅所欲言,内容涉及:立木为信、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和奖励耕战等。 据此判断同学们所谈论的是 A.商鞅变法B.北魏孝文帝改革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3. 2010年是中印建交60周年。早在唐代,就有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 流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是 A.鉴真B.张骞C.玄奘D.郑和 4.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古代中国为西方国家开辟新航路提供重要条件的发明是 A.指南针B.火药C.造纸术D.活字印刷术

2017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

2017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 如图1的考古发现,为距今六七千年我国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从生产力发展 的水平来看,此类工具的出现和使用佐证他们生活在()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青铜朝代 D.铁器时代 【答案】 B 【考点】 河姆渡人的生活 原始农业的发展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 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 生活在距今约六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被称为新石器时代。所以从生产力发展 的水平来看,此类工具的出现和使用佐证他们生活在新石器时代。 2. 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周王可以削减或废除给 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以上解读源于()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答案】 D 【考点】 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 本题以分封制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的知识。 【解答】 西周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定期向天子缴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周王可以废除给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 故选D。 3. 下列关于古代丝绸之路史实与推论的搭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 D 【考点】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 本题考查丝绸之路。 【解答】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因此A推论错误。 丝绸之路是因为丝织品是丝绸之路上运输最多的商品而得名,因此B推论错误。 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因此C推论 错误。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的军事、政治、保护往来商旅。是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辖的开始。因此D史实与推论搭配正确。 故选D。 4. 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A.国家的产生和统一 B.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答案】 C 【考点】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开元盛世 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 隋朝大运河 【解析】 本题考查隋唐时期的社会特征。 【解答】 依据所学,“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反映的是隋唐时 期的史实,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强盛,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政府对外采 取较为开放的政策,中外经济交往频繁。隋唐时期的主题是繁荣开放。 故选C。 5. 如图列举的历史现象出现的朝代是()

广东省历史中考真题(含参考答案)精编版

2015年广东省历史中考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其形象是远古众多部落崇拜物的综合体。 与龙形象形成密切相关的传说是 A.盘古开天B.炎黄传说 C.禅让传说 D.大禹治水 2.北京出土的青铜器“克盉(hé)”(右图)记载:周成王封克 做匽(今北京地区)的诸侯,管理羌族、驭族……克进驻匽地, 接收土地,平息动乱。此记载印证的分封制的内容是 A.诸侯得到周天子授予的土地和臣民B.诸侯在战时须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 C.诸侯向周天子缴纳贡品 D.诸侯定期觐见周天子 3.“盖有非常之功,必有非常之人。”汉武帝时期出现的“非常之人”与“非常之功”是A.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蔡伦改进造纸术 C.张仲景编著《伤寒杂病论》 D.华伦发明麻沸散 4.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土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 ①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②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来源 ③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④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据史书记载,从1407年到1422年短短十多年间,有南洋多国使者多次搭乘船只访华。与南洋使者访华有关联的事件是 A.马可·波罗来华 B.荷兰人抵达台湾C.郑和下西洋 D.葡萄牙人到达澳门 6.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 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B.闭关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上。 C.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闭关政策。 D.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7.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中国人却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了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这份“礼物”指的是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8 A C.①五四运动②曾国藩③胡适 D.①洋务运动②陈独秀③梁启超 9.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积极投身的“救国救民的事业”是( ) A.五四运动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10.抗战老兵张步风在回忆录中写到:“1940年秋天的三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在正太铁路附近,到底拔了多少电杆,拆毁了多少铁轨,拔掉了多少据点,现在都已经记不清了……”张老所回忆的历史事件是( ) A.卢沟桥之战 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11.2015年9月3日,全国将放假一天。这个“假日”更多的是一种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体现在( ) ①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②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2.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张春的“实业救国”;从詹天佑的“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到佟麟阁的“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 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这个时代的特征是( ) A.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B.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C.百年屈辱,民族抗争 D.曲折前进,民族复兴

2018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历 史 __ __ __ C .《本草纲目》 _ 此 _ _ D .《天工开物》 __ __ 时间 50 分钟。 _ _ 第Ⅰ卷(选择题 共 75 分) 7.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 准 __ __ -------------------- __ 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 __ __ _ ( ) A .因战事而设 B .设于雍正十年 C .强化了君权 名 __ D .设于雍正年间 -------------------- 姓 __ __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君主专制 D .八股取士 _ __ _ __ _ __ __ __ __ 答 -------------------- 9.在中国被日本打败举国同仇敌忾之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冒着千夫所指、身败名裂 __ __ __ _ _校 __ 均每年减少近 28 万。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 题 A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 ------------- 绝密★启用前 广东省 2018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在 -------------------- A .《伤寒杂病论》 B .《资治通鉴》 本试卷分为第Ⅰ(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 -------------------- 号 _ 证 _ 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为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 考 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7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 ( ) 卷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_ 记述 出处 1.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 “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 《清史稿》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 ) 《军机大臣年 A .刀耕火种 B .游牧渔猎 C .农耕定居 D .铁犁牛耕 “雍正七年六月始设军机房,十年三月改称办理军事处。" 表》 上 2.有学者认为,公元前 221 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 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8.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 仗”。材料中的“全仗”结束后,中国被迫签订了 ( ) 3.公元前 112 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归中央。汉武帝这一措施 ( ) 的风险,冷静地提醒人们要看到敌人的长处,进而提出向仇敌学习。他们的意图是 C .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 D .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 _ ( ) 学 4.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 125 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 3 390 多万,平 业 A .吸取经验进行革命 B .仿效日本变法强国 毕 C .维新变法推翻淸朝 D .学习西方抵御侵略 -------------------- A .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B .人口南迁土地荒芜 10.1912 年春,广东省临时省议会上首次出现了数十名女性代议士的身影。同年秋湖北 C .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 .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省议会也特设了女子旁听席。上述材料说明 ( ) 5.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这所造成的 A .女性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B . 广东女性地位比湖北高 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 ( ) 无 C .男尊女卑思想被彻底打破 D .女性参政议政权利得到保障 -------------------- 11.如图,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时的是 ( )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6.如图所示情景应选自 ( ) A .辛亥革命 效 ------------ B .新文化运动 C .“九一八”事变 历史试卷 第 1 页(共 16 页) 历史试卷 第 2 页(共 8 页)

2014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4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卷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 )1.2014年5月18日,集展览、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该馆重点介绍的原始人群是 A.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居民 D. 河姆渡居民 ( )2.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由于国力不强,受到各诸侯国的歧视,痛感脸面尽丢。为此,秦孝公 A.实行分封制 B. 任用商鞅变法 C. 推进大一统 D. 推行汉化政策 ( )3.自统一后,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太尉一职,曾“虚设其位”。对秦朝这一现象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A.削弱中央军事力量 B. 增强地方军事权力 C.皇帝亲自控制军权 D. 丞相、太尉职位合一 ( )4.民族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进步。吐蕃位于题4图中的 A.① B. ② C. ③ D.④ ( )12.为了弘扬长征精神,某校学生编排课本剧《红军不怕远征难》。下列可入选的台词或剧情是( )5.1684年,沙俄政府给盘踞在雅克萨城的侵略头目颁发了一枚盾形城徽,图案是一只张开翅膀的鹰,一只爪抓着一张弓,另一只爪抓着一支箭。为抵挡这只“鹰”的进攻而做出重要贡献的是 A.康熙帝 B. 雍 正帝 C. 乾隆帝 D. 道光帝 ( )6.下列属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建造的水利工程有:①都江堰②长城③大运河④赵州桥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 )7. 了解历史事件,常常需要知道事件的各个因素。综合题7图中的要素,这页笔记记录的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 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 ( )8?他的译著很快传遍全国,“天演论”、“物竞”、“天择”等 词语逐渐成为报刊上的常用词语,他是 A.魏源 B. 严复 C. 康有为 D. 陈独秀 ( )9.1911年10月15日,法国报刊刊载了一篇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题目是《中国的革命,崛起的国家》,其中图片有剃头店铺、起义者和武昌风光鸟瞰等。报道中的“中国革命”指的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北伐战争 D.解放战争 ( )10.状元实业家张謇在一无资金、二无设备的情况下,历经艰辛创办大生纱厂。该厂的创办体现的主张是 A.变法图强 B. 民主共和 C. 民主科学 D. 实业救国 ( )11.观察题11图,从图中的信息可以归纳得出 时间: 地点: 人物: 1839年6月 广东虎门 林则徐 ■ 的 * ■ 詈 奥 禺 ¥ !£ 交 述 難 押 絕 理 am M - - Hi t 一 履 書 里 * 專 I :T5£ 晁 蟲 MsjlE 囂 迄 ± 1 即 唇 £ HfsULIWKHtsw ■ 垦 聶 'fIJI 尊 -s- 曹汝霖等免职令拒签和约的报道 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 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 A.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 B. C.五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D.

2011广东省历史中考真题试卷(含答案)

2011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精品】 历史 说明:1、全卷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 姓名、试室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 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综合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指定区域 内相应的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许使 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我国古代有许多抗击自然灾害的英雄传说。其中,一心治水,在外多年,三过家门而不 入的“英雄”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 2、秦统一后,为维护皇权,巩固统治,加强了对官员的监察管理。其中,中央分管监察百 官的是() A、博士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 3、19世纪未,德国地质学家里希霍芬将我国西汉以来逐渐形成的贯穿欧亚的陆上通道称为 “丝绸之路”。下列对‘丝绸之路’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丝绸之路”的起点是玉门关 B、从河西走廊向西最远到达欧洲 C、丝绸是通道上运输的主要商品 D、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4、小龙在图书馆借了一本,《贞观政要》。在这本书中,他可以查到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期间 的“治世”史实() A、秦始皇 B、唐太宗 C、唐玄宗 D、明太祖 5、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在促进不同地区的文化 交流中最先发挥作用的是() 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印刷术 6、如果你有机会到宝岛台湾一游,建议你到台南市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赤嵌城。这里 敬奉着一位民族英雄,他是() A、邓世昌 B、戚继光 C、郑成功 D、左宗棠 7、明太祖认为,秦始皇置丞相,却很快亡国。为强化皇权。以秦为鉴。明太宗采取的措施 是() A、废除丞相制,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B、废除丞相制,撤销六部 C、废除丞相制,设置军机处 D、废除丞相制,设置东厂 8、在参加《洋务运动主题展》时,从右图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 江南制造总局机器

中考广东省历史试题(电子版有答案)

2013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 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 选的选项涂黑。) 1.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如 题1图所示,居住在该样式房屋中的原始居民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题1图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2.有学者认为:“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外国朋友要了解“孔子之道”可以参阅 A.《韩非子》 B.《道德经》 C.《论语》 D.《墨子》 3.董仲舒认为,与儒学相异的学术“皆绝其道”,使文化的一统与政 治的一统相一致。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 A.焚书坑儒 B.八股取士 C.设立太学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下列现象出现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的是 ①鲜卑贵族改用汉姓②鲜卑族改穿汉族服装③君臣一律用鲜卑语讨论国事④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通婚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①②③ D. ①③④ 5.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诗歌中,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 A.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6.戚继光赋诗明志:“遥知夷岛(指日本)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诗中的“危”指 A. 东北地区遭到入侵 B. 台湾被殖民者强占 C.新疆地区遭受侵略 D. 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7.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研究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可以查阅

A. 《伤寒杂病论》 B. 《齐民要术》、 C. 《天工开物》 D. 《本草纲目》 8.题8图提供的信息与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 容相符的是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元 题8图③开放广州等城市为通商口岸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A. ①② B. ②③ C.①③ D. ②④ 9.1912年有报道称:“革命军手持剪刀沿途为行人强迫剪辫。”报道 中的“剪辫”事件发生在 A. 新文化运动期间 B.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期间 C.五四运动期间 D. 北伐战争期间 10.照片是记录历史的方式之一,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素材。题10图的 照片可以用于考证

2018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及解析

2018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3分)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刀耕火种B.游牧渔猎C.农耕定居D.铁犁牛耕 2.(3分)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统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材料中的“它”指的是()A.分封制B.郡县制C.君主专制D.八股取士 3.(3分)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汉武帝这一措施()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 C.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D.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 4.(3分)从东汉恒帝(水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 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5.(3分)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它所造就的是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6.(3分)如图所示情景应选自() A.《伤寒杂病论》B.《资治通鉴》C.《本草纲目》D.《天工开物》7.(3分)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定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

2011广东省历史中考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1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含答案) 历史 说明:1、全卷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 姓名、试室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 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综合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指定区域 内相应的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许使 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我国古代有许多抗击自然灾害的英雄传说。其中,一心治水,在外多年,三过家门而不 入的“英雄”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 2、秦统一后,为维护皇权,巩固统治,加强了对官员的监察管理。其中,中央分管监察百 官的是() A、博士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 3、19世纪未,德国地质学家里希霍芬将我国西汉以来逐渐形成的贯穿欧亚的陆上通道称为 “丝绸之路”。下列对‘丝绸之路’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丝绸之路”的起点是玉门关 B、从河西走廊向西最远到达欧洲 C、丝绸是通道上运输的主要商品 D、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4、小龙在图书馆借了一本,《贞观政要》。在这本书中,他可以查到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期间 的“治世”史实() A、秦始皇 B、唐太宗 C、唐玄宗 D、明太祖 5、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在促进不同地区的文化 交流中最先发挥作用的是() 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印刷术 6、如果你有机会到宝岛台湾一游,建议你到台南市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赤嵌城。这里 敬奉着一位民族英雄,他是() A、邓世昌 B、戚继光 C、郑成功 D、左宗棠 7、明太祖认为,秦始皇置丞相,却很快亡国。为强化皇权。以秦为鉴。明太宗采取的措施 是() A、废除丞相制,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B、废除丞相制,撤销六部 C、废除丞相制,设置军机处 D、废除丞相制,设置东厂 8、在参加《洋务运动主题展》时,从右图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 江南制造总局机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