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甲状腺针吸细胞病理学诊断

甲状腺针吸细胞病理学诊断

甲状腺针吸细胞病理学诊断
甲状腺针吸细胞病理学诊断

甲状腺针吸细胞病理学诊断

第1节概述

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器官,分泌甲状腺素、生长激素等。甲状腺肿大上甲状腺疾病重要的体征。传统方法,依靠超声波、同位素核素扫描、放免、ECT、病理组织学等方法,因存在取材困难,误诊率高(86%-89%)。我院从20世纪90年代初创建一次性塑料小针头针吸细胞学检验诊断,使针刺成功率100%,准确率98.6%,桥本甲状腺炎诊断符合率高达100%,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第2节甲状腺组织结构

一、解剖学

㈠位置

位于颈前部器官上前方,分左右两侧叶,中间于峡部相连,覆盖于第二三气管软骨环上,两侧叶背面附有甲状旁腺,并与食管贴邻,内测靠近气管和喉返神经。

㈡组成

包括舌骨、甲状腺软骨、椎状叶侧叶、峡部(两个略呈锥形侧叶,与一个中间峡部组成“H”形)。

㈢大小

刚出生重1.5g;10岁10~12g;性成熟期增大20~50g;老年人腺体明显增大。其大小随年龄、食物或饮水含碘等因素而变化。

㈣腺体

腺体内由含血管的结缔组织间隔成形态或大小不等的小叶;每个小叶含20~40个滤泡;小叶周围及滤泡间有少量结缔组织间质(血管、淋巴管、神经等)。

㈤甲状旁腺

为麦粒大小的扁平器官,长6~7mm,宽2~3mm,位于甲状腺侧叶背面,上下各两个,包膜由上皮细胞构成,按性状和染色性分三种细胞:由透明细胞、主细胞、嗜酸性细胞组成。主要分泌甲状旁腺激素。二、甲状腺细胞学

㈠滤泡细胞

又称主细胞。约占84%,主要产生甲状腺素。

⑴成堆成团成片排列,大小较一致,相间成蜂窝状,或成微滤泡状结构为其特征。

⑵大小10~15μm,多呈不规则圆形。

⑶核圆形或不规则圆形,少数呈柱状、梭状,位于中央或偏位。

⑷核染色质浓密颗粒状,裸核似淋巴细胞核。

⑸核仁小,1~2个。

⑹胞浆蓝色或灰蓝色,外形不规则,部分有撕破拉长,浆内含胶质灰粉双染性,少数颗粒及空泡。

㈡滤泡旁细胞

又称C细胞。主要产生降钙素,仅占1%,常规染色难认,用嗜银染色胞浆呈黑色嗜银颗粒。

⑴比滤泡细胞大,直径12~22μm。

⑵不规则圆形、椭圆形、梭形、多边形。

⑶核较大,多呈圆形,少数有异形性,核染色质颗粒网状。

⑷核仁0~1个。

⑸胞浆浅灰蓝色,又称淡细胞(light cell),外形不规则圆形,少数呈三角状、火焰状。

该细胞位于滤泡基底部,称滤泡内型C细胞。

另一种位于滤泡之间,称滤泡间型C细胞。

㈢大嗜酸性细胞

又称Askanazy细胞或赫特细胞(Hurthle细胞),是滤泡细胞退化后即变成或化生性演变成大嗜酸细胞,约占15%。

⑴体积较大,直径18~25μm。

⑵多边形,不规则形,有撕破拉长,呈毛絮状或火焰状。

⑶核较大,大者可为正常滤泡细胞核2~4倍,不规则圆形、偏心,可见双核、多核,核染色质粗颗粒状,个别有浓集网状。

⑷核仁0~3个,小。

⑸胞浆多呈粉红色或粉灰双染色调,并见嗜酸性红色细小颗粒。

㈣胶质

位于滤泡内,为均匀性嗜酸性胶质物质,呈淡粉红色,稀薄者,呈淡粉灰蓝色片状物质。是甲状腺球蛋白、糖蛋白、PAS(+)。

第3节甲状腺炎

根据甲状腺细胞形态结构特征及临床体征可将甲状腺炎分三种:即桥本甲状腺炎、急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

一、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又称桥本病(HT)淋巴性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慢性甲状腺炎、淋巴性甲状腺肿和淋巴瘤样甲状腺肿。

㈠临床体征

1、多发病于女性,其中中青年多见,少年少见。

2、甲状腺弥漫肿大,边缘不清、可伴单个、多个结节,早期较软、晚期坚实,表面不光滑,易误认为癌。

3、心跳气短,呼吸困难、声嘶、压迫喉咙、乏力、畏寒、粘液水肿、少数可有局部触痛,心脏检查阴性。

4、早期甲低为主,表现怕冷、嗜睡眼睑浮肿为主,因持续疼痛,药物治疗无效。

5、晚期伴甲亢表现为主,怕热、失眠、心悸、胸闷、食欲亢进、烦躁、消瘦,体重下降等。

6、本病晚期可有8%~10%病人转变甲状腺癌。

7、放免指标:TGA、TMA、TSH80%↑T3、T4、FT3↓,但有20%HT不明显。

㈡细胞特征

1、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滤泡上皮细胞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常聚集成团成片形成“淋巴滤泡样结构”,

并伴有淋巴细胞生发中心即淋巴样腺细胞、免疫母细胞增生。

2、找到较多的成堆成群体积大,偏酸的Askanazy细胞,核增大,核仁大明显,较正常细胞大2~4倍,为

其特征,此时应注意与桥本甲状腺炎恶变区别。(图3-1,图3-2)

3、并看到数目不等的成簇成群滤泡细胞,常排列成微滤泡结构,部分核增大,核常被撕破而成裸核,似

淋巴细胞,但较淋巴细胞大,无胞浆。

4、部分病人可找到数目不等的浆细胞、组织细胞、巨噬细胞、类上皮细胞、Langhans细胞,但数目远不

及亚甲炎假结核结节、多核巨细胞增生明显。

5、背景看到较多小淋巴小体……固缩浓染裸核小淋巴细胞。

㈢分型

1、桥本甲状腺炎根据淋巴细胞多少分轻重两型①重型: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腺细胞少数;②轻型:以

腺细胞增生为主,淋巴细胞不同程度增多。(图3-3~3-5)

2、纤维型桥本甲状腺炎常在桥本甲状腺炎晚期。甲状腺坚硬、结节状,腺体小;临床表现甲低症状;

涂片淋巴细胞为主,腺细胞较少见,主要是组织细胞、巨噬细胞、纤维细胞。(图3-6,图3-7)

二、急性甲状腺炎(AT)

又称感染性甲状腺炎(IT)。

㈠临床体征

1、甲状腺突然肿大,高热,疼痛明显。

2、吞咽困难,声音嘶哑,一侧或双侧。

㈡细胞学特征

1、急性化脓期,大量中性粒细胞、脓细胞、坏死组织、破碎细胞及残破细胞碎屑。

2、恢复期,主要以浆细胞为主,少数异物巨细胞、组织细胞伴少数成堆或散在的退化变性腺细胞为其特

征。(图3-8)

三、亚急性甲状腺炎(AST)

又称假结核性甲状腺炎、巨噬细胞性甲状腺炎,由于发炎病灶似肉芽肿,又称肉芽肿性甲状腺炎。

㈠临床体征

1、本病为病毒感染所致,在外伤、感染情况下,隐蔽抗原进入血管和淋巴管与免疫系统接触而发生自身

免疫系统疾病。

2、发病急、发烧、病程数周至2~3个月。

3、甲状腺肿大,单侧、双侧弥漫肿大或结节状肿大、坚硬,有明显触痛,向下颌及耳部放射。

4、溶菌酶增多;甲状腺球蛋白(TGA)明显增多,PAS(+).

5、早期伴甲亢,数年后伴甲低合并HT。

6、该病可治愈。

㈡细胞学特征

1、以成熟淋巴细胞增生为主,少数原、幼淋巴细胞。

2、浆细胞、组织细胞、多核巨细胞(核数十或上百个)、异物巨细胞伴少数纤维细胞增生。

3、类上皮细胞、结核结节、Langhans细胞增生是该病的突出形态特征。

4、成堆成群散在腺上皮细胞,少数滤泡细胞可见泡旁颗粒,部分裸核,偶见Askanazy细胞即及淋巴细胞

生发中心。

5、少数亚急性甲状腺炎癌变,核增大,核浓染,核仁清楚。(图3-9,图3-10)

四、免疫性甲亢

㈠临床体征

1、该病与HT均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

2、该病最大特点以甲亢为主体临床特征贯穿整个病程,部分病人可以发展为桥本甲状腺炎;因此二

者必须加以鉴别。

㈡细胞学特征

1、以腺细胞为主,伴少数淋巴细胞增生。

2、滤泡细胞明显增生,其胞浆外缘呈瘤状或火焰状、毛絮状突起,看见红染,似火焰状,称火焰细胞,

或胞浆红染或胞浆内含有粗大的红色斑块,为本病的突出形态特征。(图3-11)

3、GD:CD

4T细胞为主,CD

4

∕CD

8

比值上升;而HTCD

8

为主,CD

4

∕CD

8

比值下降,有明显不同。

第4节甲状腺肿细胞学检验诊断

一、概述

非肿瘤性持续性肿大,主要由于缺碘及其它原因,使垂体前叶向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促进甲状腺代偿行肿大。临床根据有否伴有甲状腺机能亢进表现及相关症状,分毒性或非毒性甲状腺肿,如伴有则称毒性,反之称无毒性甲状腺肿;又根据甲状腺肿大形状,分弥漫性和结节性两种。

二、检验诊断

㈠临床体征

1、山区缺碘或缺乏酶,使碘代谢障碍,或者妇女青春甲状腺肿、妊娠妇女需要增加。

2、单纯甲状腺肿等。

3、年龄大,女性多于男性,病变体积较大,多呈弥漫性或结节状,质比较软,病人可出现气短、咳

嗽、吞咽困难,如毒性可伴甲亢相关症状。

㈡细胞学特征

1、外观呈清淡半透明血性、胶冻样,经染色后涂膜易脱落,仅剩边缘或尾断端残留小堆积腺细胞。

(图3-12)

2、涂片看到少量小堆积片状,体积小,核小,直径5μm,核面积25±3μm2大小滤泡细胞,部分滤

泡细胞外形不规则,如合并毒性甲亢,可见少数火焰状细胞出现。

3、合并较多裸核样滤泡细胞,冷眼一看,似淋巴细胞,但缺乏胞浆。

4、如合并囊性变时,可见数目不等的含铁血黄素细胞。(图3-14~3-16)

第5节甲状腺瘤细胞学检验诊断

一、概述

甲状腺瘤较多见,占21.6%,其中伴囊性变只占3.1%,恶性变占6.8%。常见甲状腺瘤有滤泡性甲状腺瘤、乳头状腺瘤、大嗜酸性甲状腺瘤,少见甲状旁腺瘤。

二、检查体征

㈠临床体征

1、颈前肿块,单个,直径多在4cm以下,呈圆形或椭圆形,肿瘤边缘清楚,表面光滑,活动

好,吞咽肿物可上下牵动。

2、生长缓慢,病程3.8~4.2年,多无自觉症状,偶见巨大腺瘤可伴压迫器官或食管,并有疼痛。

3、部分肿瘤因出血伴囊性变,少数病人可发生恶变。

㈡细胞学特点

1、外观血性颗粒状。

2、涂片看到大量成堆成群核增大瘤细胞。

3、瘤细胞呈腺泡状排列或滤泡状及微滤泡结构,并伴粘液间质,核大小较一致,直径8.6μm,

核面积74±2.3μm2,核仁小,胞浆量较正常细胞少,灰蓝或双染性提示甲状腺滤泡瘤。(图

3-17,图3-18)

4、瘤细胞成堆成团排列呈树枝状及乳头状结构,可见沙粒体,其它结构同上,提示甲状腺乳

头状瘤。

5、瘤细胞体积大,核大,核仁略较增大,胞浆丰富,外形不规则,多呈粉红色偏酸,可见红

染颗粒,提示大嗜酸性腺瘤,又称赫特细胞瘤。(图3-21,图3-22)

6、如发生囊性变,可在上述各种腺瘤中见到大量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为其特征。

7、如腺细胞核增大,核有畸形,核大小不等,最大核常为最小核2倍以上,核仁增大,可见较

多包涵体及沙粒体,提示甲状腺腺瘤恶变。(图3-19,图3-20)

第6节甲状腺癌

一、概述

甲状腺恶性肿瘤,根据临床及形态结构特征不同可分三型甲状腺癌(滤泡型、乳头型、混

合型)及未见化癌(巨细胞型、小细胞型),常见有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滤泡状癌、未

分化癌、甲状腺C细胞癌(髓样癌、甲状旁腺癌)、甲状腺恶性淋巴瘤,发病率占8.2%。

㈠临床共同特征

1、发病年龄10~68岁,大多数20~40岁,乳头状癌80%发生于儿童及青春期。

2、肿块多呈弧立结节或结节肿块多年,可大可小,质地脆、沙砾状。

3、生长缓慢,恶性程度低;常伴有压迫气管和食管症状,呼吸及吞咽困难,有时颈痛、

咳嗽等。

4、少数转移肩胛、颅内、胸骨、肺、肝等处。

㈡细胞学共同特征

1、找到大量成堆成群癌细胞浸润和增殖,排列滤泡状、腺泡状、乳头状结构。

2、并伴明显大小不等,核大明显,直径11.5~25μm,核面积明显增大131±2.3μm2,有畸

形,最大核常大于最小核20倍以上。

3、核染色质浓集块状呈染色质嵴或线状结构,核内包涵体、沙粒体和降钙素颗粒有助于

甲状腺癌的诊断。

三、检验诊断

㈠乳头状腺癌

1、多见,占甲状腺癌75%以上。

2、癌细胞最大特点是呈乳头状排列或树枝状排列,微粒组织碎片结构。

3、核较大,有畸形,核内可见到一个圆形胞浆包涵体,有的多至2~3个,毛玻璃状核、

核沟。

4、乳头状癌分三个类型

⑴典型乳头状癌(经典):乳头状结构组织碎片和特征性核(毛玻璃核、核沟、核包涵体)

等;

⑵滤泡型乳头状癌:细胞丰富,无乳头状结构,不见胶质,核大胞浆偏酸,可见典型包涵

体嵴及核沟、滤泡结构。

⑶囊性乳头状癌:最大特点抽出大量棕褐色囊性变物质,含铁血黄素细胞,细胞少,但可

见典型包涵体和核沟为特征。

5、核内包涵体特征:核内有大而圆形、着色较淡、着色不均的空亮,如大核仁,呈亮分色带灰蓝色

调。(图3-26~3-28)

㈡滤泡状腺癌

1、癌细胞成堆成团呈典型滤泡状或微滤泡状排列,中央可见粉红色胶质团,部分粘液间

质混杂癌细胞间隙之中。

2、核增大,大小不等,核面积上腺瘤2倍,是腺肿5倍,核呈环形排列,核仁明显,大

小不一,胞浆深蓝色,涂片背景有少量胶质物质。(图3-24)

3、大嗜酸性细胞癌(Hǖrthle细胞型),胞体大,核大,胞浆宽阔偏酸,有时可见核包涵

体、核沟,有滤泡结构。(图3-23)

㈢甲状腺C细胞癌(髓样癌、滤泡旁细胞癌、甲状旁腺癌)

1、临床体征

⑴来源甲状腺C细胞,能分泌除钙素,发病率占5%-10%。

⑵高龄发病,有10%~20%为家族性为其特征。

2、细胞学特征

⑴癌细胞丰富,多呈单个或呈小团状、微菊形团,但无乳头状结构及滤泡结构。

⑵大小细胞混杂分布。

⑶双核、多核、梭形细胞易见;胞浆可见降钙素颗粒。

⑷癌细胞其间混杂多少不等,无定形嗜酸淀粉样颗粒。(图3-29)

如具备前3条,提示髓样癌;如4个条件均具备,可诊断髓样癌。

㈣未分化癌

恶性程度高,按细胞大小分二型。

1、大型

⑴癌细胞体积巨大,呈巨型,大小明显不等,多呈梭形或奇形怪状,多边、多角,成堆成

群或散在分布。

⑵核大、畸形、怪态、有明显凹陷和凸出、有时呈蝌蚪状、蜗牛状、笔架、分叶状。

⑶核染色质浓集,呈块状。

⑷核仁肥大,清楚,着色深。

⑸胞浆少、深蓝,有空泡。(图3-30,图3-31)

⑹背景常为炎性细胞浸润或坏死,冷眼一看,极似鳞状上皮癌。(图2-29,图2-30)

2、小型:未分化癌体积小,核呈三角形、瓜子仁状,核仁明显,浆少,裸核。(图3-32~

3-34)

㈤甲状腺转移恶性肿瘤

常见乳腺癌、恶性黑色素瘤、食管鳞状上皮癌及甲状腺内恶性淋巴瘤、其他细胞特征见其

他相关章节。

第7节甲状腺瘤样病变细胞检验诊断

一、甲状腺舌管囊肿

㈠临床体征

1、甲状腺舌管是由于胚胎期残留甲状腺舌管不消失,长大而形成囊肿。

2、1∕3发生儿童,近半数10岁以上的青年、成年期,常在出生时囊肿称为肿块,女性多于男性。

3、囊肿发生舌盲孔至舌骨以下任何部位,舌骨以下颈中气管前处,如用手提起,患者不易伸舌。

4、囊肿大小1~2cm,有时巨大,有时较小,常呈囊性。

㈡细胞学特征

1、外观透明粘液或淡黄糊状,若感染呈脓性,易取材,抽出肿物消失。

2、找到较多粘液细胞或表皮样细胞及散落变性核固缩柱状上皮细胞和体积较小散落变性吞噬泡沫

样细胞为特征。

3、伴有角化或角化不全鳞状上皮细胞。

4、如伴感染时常可找到较多泡沫样吞噬细胞及慢性炎细胞。(图3-35)

二、甲状腺囊肿

㈠临床体征

1、甲状腺囊肿常因为出血或坏死而形成大小不等的囊性肿物,占甲状腺结节的10%~30%,绝大多

数由甲状腺肿囊性变而来,甲状腺瘤囊性变而来。严格来讲,都应属于原发囊肿。

2、囊肿质地较软,囊状感,有时较光滑,边缘清楚,较似腺瘤,但一进针不用力即可将棕褐色液体

抽出来,5~20ml不等。抽出后肿物消失,与甲状腺瘤及甲状腺囊性变不同,后者仍是肿物。

㈡细胞学特征

1、大量成熟红细胞碎片,或着色不均变性特殊形红细胞,常见三种红细胞形态:不规则折叠红细胞;

着色嗜碱深蓝成熟红细胞;着色较淡空影红细胞为特点。

2、少数散落变性、体积小、核固缩变性滤泡细胞。

3、较多吞噬血黄素颗粒及细胞碎片的巨噬细胞。

4、常伴有一片片蓝色带粉红色云雾状胶体。

5、有时可见典型长方形有缺角的胆固醇结晶。(图3-36)

三、异位甲状腺组织

㈠临床体征

1、发生在沿甲状腺舌管途径中的甲状腺组织,如舌内、舌下、气管前、纵膈、横隔;也有报告发生

在主动脉、心包、气管内、喉内或食管内等。

2、异位甲状腺,3∕4人缺乏正常部位甲状腺,此时舌下甲状腺为激素的唯一来源。若不慎把它全部

切除,可产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粘液水肿),并且易伴发癌变。

3、有时异位甲状腺可发生甲状腺肿及腺瘤和腺癌。

㈡细胞学特征

1、异位甲状腺涂片可见大量分化良好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为其特征。

2、如异位甲状腺肿、腺瘤及腺癌可查到典型具有特征相关细胞以助诊断。

四、颈淋巴结内异位甲状腺滤泡

1、较少见,约占淋巴结肿大的0.03%,有人称良性甲状腺组织经淋巴道转移;也有在子宫内膜可在

区域淋巴结内转移,称为“良性转移性甲状腺异位症”。

2、突出特征在肿大异位淋巴结内,可查到典型成堆成群分化良好的甲状腺滤泡细胞出现。

五、颈侧迷离甲状腺

1、常位于延胸锁骨乳突肌的前缘或后缘的深面,或位于颈动脉外测及颌下三角,可出现一个或多个

肿块;有人认为为胚胎发生甲状腺组织以外地与其母器官分离,或后腮体组织在甲状腺侧始基游移时异位而成。

2、可查到甲状腺特有细胞成份,少数病人可找到典型癌细胞。(图3-37)

六、甲状腺组织的分离性结节

1、由于手术时将甲状腺组织种植在颈部软组织内所致。

2、针吸时,可见大小一致,形态规则甲状腺细胞,有时可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

3、有时针吸可见少数鳞状上皮细胞,占甲状腺手术标本0.25%,常伴有重度慢性炎症及纤维化。

七、甲状腺错构性脂肪增多症

1、罕见丰富脂肪组织沉积于甲状腺内,与淀粉样甲状腺同时发生。

2、涂片可见大量脂肪细胞及少数淋巴细胞。

3、找到典型甲状腺滤泡细胞及腺细胞,背景伴有分红或双染偏碱粘液胶质。

总之,甲状腺针吸细胞病理学,解决传统方法不能早期及时诊断的困难,由于创伤小,准确率高,深受欢迎。

针吸细胞病理学对乳腺癌早期诊断

针吸细胞病理学对乳腺癌早期诊断 发表时间:2017-12-04T14:54:29.787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9月上第17期作者:徐学辉[导读] 本院自2013年5月至2016年12月对560例患者术前行针吸细胞病理学检查(FNAC),术后经病理学确诊。 浙江省兰溪市人民医院病理科(321100) [摘要]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危害广大妇女身体健康的恶性肿瘤,占妇女肿瘤的首位。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所在。对于基层医院来说,一经发现均采用“手术切除肿块---病理学诊断---再手术根治术”这一模式,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本院自2013年5月至2016年12月对560例患者术前行针吸细胞病理学检查(FNAC),术后经病理学确诊,并与常规石蜡切片病理学诊断比较,结果较为满意,现就FNAC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做进一步探讨。[关键词]乳腺针吸;细胞病理学;乳腺癌 1引言 对560例乳腺有明显肿物或乳腺弥漫性肿人患者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并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2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本组560例均在术前行触诊下FNAC,再行术后组织病理学切片检查确诊对照。 2.2方法:常规消毒穿刺部位,左手食指、中指固定肿块,右手持一次性5-10mL注射器,与体表垂直或成450角,由皮肤进针,再进入肿块内,右手将注射针芯向后牵拉至造成0.5mL的负压,然后沿着肿块不同的方向来回抽吸数次,待抽吸物充满注射器乳头时,松负压拔针,迅速将针吸物均匀涂在玻片上,立即送检。 2.3染色:涂片无需特殊固定,自然干燥或放入37℃干燥箱内晾干。然后用瑞氏-姬姆萨混合染液染色,光镜观察,根据观察镜下穿刺物成分来判断穿刺是否成功,以便复穿。最后镜检。 3结果 560例患者自接FNAC诊断532例(95.0%),高度怀疑癌细胞20例(3.6%),未作出明确诊断8例(1.4%),阴性结果全部经石蜡切片病理学诊断为乳腺癌。 4讨论 FNAC用于临床乳腺癌及其他肿瘤辅助诊断已有十余年历史。它是在组织活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学科,其原理主要是利用癌细胞黏着力低,易脱落容易被吸出的特点,从肿瘤组织中抽吸少许细胞做病理细胞学检查,以达到诊断的目的。FNAC有操作方便、快捷、安全,创伤小,患者痛苦小,诊断准确率高,可反复穿刺诊断的优点,可做为乳腺癌术前早期诊断的一种检测重要手段。 针吸细胞病理学诊断相对于组织病理诊断来说,最大的缺点是会出现假阴性结果,本组560例中,阳性率达98%,假阳性为0,假阴性为2%。FNAC准确率的高低主要受以下3方面的影响:①患者肿块的大小、位置;②从事穿刺细胞工作者操作的熟练程度;③穿刺针太细,细胞学检查的标本量不足;④细胞的分化程度;⑤诊断水平。随着FNAC的不断改进,核磁共振、CT、超声技术的运用,电镜技术和分子诊断标记物的发展,结合细胞病理学诊断,会大大提高FNAC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水平。有文献报道FNAC诊断乳腺癌准确性在77%-98%,本组诊断准确率为95.0%,无假阳性,假阴性率为2%,结果有较大差异,在2%-20%之间,与文献报道相似。 FNAC是一种敏感性与特异性均较高的微创检查。一般来说,FNAC对局部组织的损伤很小,由此引发癌细胞扩散的机会也是很小的。尽管有人会担心穿刺会导致癌细胞转移,但国内外大量病例研究表明这种机会是微乎其微的,对患者的生存率和复发率也没有明显的影响,因此FNAC是安全可靠的。乳腺肿块FNAC在乳腺肿物术前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取代术中冰冻快速切片诊断,特别是在不具备冰冻切片机的基层医院,FNAC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为临床医生提供术前分期指导作用,而且还能为放化疗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病理依据;并且可达到一次性手术切除的目的,从而减少术前切除或切取活检所导致的经血道转移的机会;对某些特殊病例,FNAC难以作出诊断,而临床高度怀疑恶性肿瘤者,应建议术前活检;对于分化好的乳腺恶性肿瘤,在FNAC检查无把握排除假阳性时,应建议结合术中作快速冷冻切片或常规石蜡快速切片病理学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以避免漏诊误诊的发生。参考文献 [1]沈坤炜,胡震.乳腺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25(2):160-162. [2]王永才.小针头针吸细胞病理学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研究应用(附39909例)[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6(4):507-509. [3]修建军,例传禧,刘庆坤.螺旋CT鉴别乳腺良恶性疾病的价值探讨[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5.8(2):107-110. [4]王永才.针吸脱落细胞诊断学图谱[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4. [5]舒仪经,阚秀.细针吸取细胞细胞病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 [6]马正中,阚秀,刘树范.针吸细胞病理学[M].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

脱落细胞学(细胞病理学)整理,上节(修正版)

细胞病理学(cytopathology) 是检验医学的一个分支,是通过检查细胞的形态结构,进行健康和疾病的筛查、诊断和研究,即对无症状个体进行癌前病变的筛检,对有症状或有体征患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标本采集方法不同,分为脱落细胞学(exfoliative cytology)和细针吸取细胞学(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基本检验技术 一、标本采集 1、原则:①正确地选择采集部位:这是细胞学诊断的基础和关键。故要求准确地选择采集部位,应在病变区直接采集细胞。②标本须新鲜:尽快制片,防止细胞腐败或自溶。③避免干扰物混入,如粘液、血液等。④采集方法应简便易行,操作应轻柔,减轻病人痛苦,避免引起严重并发症和肿瘤扩散。 2、采集方法:①直接采集法,②自然分泌液采集法,③灌洗法,④摩擦法,⑤针穿抽吸法直接采集法:皮肤、外阴、阴道、阴道穹窿、宫颈、肛管、口腔、鼻腔、鼻咽部及眼结膜等部位可直接用刮片刮取、刷洗、吸管吸取。食管、气管和肺支气管、胃及直肠则可用纤维内镜在病灶处直接刷取细胞制片。 (一)自然脱落细胞 标本脱落自上皮表面,包括:①咳出:如痰液。②排泄或导尿:如尿液。③挤压:如乳头分泌物等。 【主要特点】:①易从病变器官获取标本。②标本内常含大量各种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细胞,亦可含有炎性细胞、巨噬细胞、微生物和外源性污染物。③细胞成分保存较差。④能进行多次标本采集。 (二)非自然脱落细胞 指通过物理刮擦作用取得的细胞,采集方法包括:①刷取:如气管、子宫颈。②刮取:如乳头、皮肤、子宫颈。③灌洗:用生理盐水溶液冲洗所得液体,如支气管。 【主要特点】:①能直接从病变器官表面采样,如子宫颈和支气管。②使用纤维镜能直接从器官内部获取。③能获得上皮细胞下的病变标本。④细胞成分保存良好,但在结果解释时,不能采用与脱落细胞相同的标准。 (三)细针穿刺细胞标本 通过穿刺吸取或非吸取法,从充满液体的器官或实体性器官中获得细胞标本,如肿瘤、心包膜腔积液、胸膜腔积液、腹膜腔积液和脑脊液等。影像学技术有助于对小而深、移动且难以

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

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 发表时间:2012-02-20T15:03:06.7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1年第24期供稿作者:谷晓旭任昊施思 [导读]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谷晓旭任昊施思(大连市友谊医院辽宁大连116001)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彩色多普勒显像特征进行分析并与病理结果进行良、恶性对照研究。结果良性结节大多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可伴粗大钙化,血供不丰富;恶性结节大多边界模糊不清,形态不规则,呈实性低回声,可伴微小钙化,血供较丰富。结论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有明确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甲状腺结节病理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1)24-0049-02 甲状腺结节是一种常见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大约3%~8%的人群有无症状性甲状腺结节[1],大多数甲状腺结节为良性,恶性率为5%~10%[2]。彩超检查由于具有方便、无创、无痛、经济等优点而成为目前临床首选的甲状腺结节术前诊断方法,我们根据分析超声检查中诊断的3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将超声声像图表现与病理诊断进行对照研究,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特点,从而提高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大连市友谊医院2011年1月至2011年9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女性23例,男性13例,年龄25~78岁,平均49岁。均在术前行彩超检查。 1.2仪器与方法使用ALOKA α10超声诊断仪,线阵式宽频探头。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颈部后仰,充分暴露颈部检查区,探头置于颈前甲状腺部位,进行纵切、横切扫查甲状腺区域和颈部淋巴结,首先观察甲状腺结节的数目,测量其大小,并观察其边界、形态、内部回声、有无钙化、周边有无声晕等,然后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其内部及周边的血流及分布情况,将其分为3型:Ⅰ型,结节周边及内部无/少许血流信号;Ⅱ型,结节周边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内部无/少许血流信号;Ⅲ型,结节内部(及周边)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对以上结果详细纪录,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组间比较均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2.1一般情况 36例中,良性者27例(共52个结节),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16例(共43个结节),甲状腺腺瘤7例(共9个结节);恶性者9例(共10个结节),均为乳头状癌。 2.2超声表现 2.2.1二维声像图特征 结果显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在边界、形态、内部结构、回声类型及内部微小钙化等方面均有显著性意义(表1)。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典型声像图见图1。 表1 甲状腺结节的二维声像图特征 图1.甲状腺右叶上极见大小1.2*0.9cm的实性低回声光团,侧后方声影(+),其内可见多发砂粒样钙化,周边及内部可见彩色血供,经病理诊断为乳头状癌。 2.2.2彩色血流分布特征 根据结节周边及内部的血流分布类型,将统计结果列为表2。结果显示,甲状腺良性结节的血流分布以Ⅰ、Ⅱ型为主,而恶性结节的

彩超指引下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检查的诊断价值及护理干预效果

彩超指引下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检查的诊断价值及护理干预效果目的:探究彩超指引下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检查的诊断价值以及在检查中 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4月本院入院治疗的疑似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300例,通过US-FNAC诊断淋巴结患者150例,穿刺肿大淋巴结结节(US-FNAC组);通过FNAC诊断淋巴结患者150例,穿刺肿大淋巴结结节(FNAC组),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性;同时将US-FNAC组经病理确诊的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个亚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比两亚组治疗后愈合时间、复发率、不良反应以及抑郁评分,评判护理干预的重要性。结果:US-FNAC诊断较FNAC诊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99.3%)、特异性(70.0%)及准确性(97.0%);对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采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结论:US-FNAC诊断具有更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的护理干预能更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意义重大。 颈部淋巴结结核一般的在人体抗病能力低下时引起发病。结核杆苗大多经扁桃体、龋齿侵入,少数继发于肺或支气管的结核病变[1]。颈部淋巴结结核晚期,淋巴结发生乾酪样坏死、液化,形成寒性脓肿。破溃后可流出豆渣样或米汤样脓液,最后形成一经久不愈之窦道或慢性溃疡[2-3]。因此,对颈部淋巴结结核的早期发现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诊断具体使用的方法包括:临床评估、超声和颈部触诊、MRI、CT、放射性核素及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检查等。一般临床上同意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检查依然为目前准确度最高的诊断方法,此外具有操作快速、简便、设备简单且安全可靠的特点。然而临床经常出现患者的恐惧心理以及由于护理不当造成的身体损伤,并可能误诊。本文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4月入院治疗的疑似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300例作为研究资料,通过实验评判彩超指引下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检查(US-FNAC)对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价值,并检测护理干预对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为临床诊断及治疗颈部淋巴结结核提供科学依据,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4月本院入院治疗的疑似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300例,通过US-FNAC诊断淋巴结患者150例作为US-FNAC组,男86例,女64例,年龄11~48岁,平均(27.3±1.20)岁;通过FNAC诊断淋巴结患者150例作为FNAC组,男88例,女62例,年龄10~47岁,平均(27.2±1.0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将US-FNAC组中确诊为颈部淋巴结结核的1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70例,男40例,女30例,年龄11~48岁,平均(27.1±1.18)岁;对照组70例,男39例,女31例,年龄12~48岁,平均(27.2±1.2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穿刺方法两组患者均先使用Philips iU 22 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常规检查,对淋巴结的部位、大小、形态、包膜、内部回声、有无融合粘连破溃及血流情况进行了解。采用10 mL一次性注射器及21号针头作为穿刺用材料。FNAC 组患者取坐位或卧位,观察患者病变情况,从而确定最佳穿刺角度[4-5]。穿刺前,

针吸细胞病理学诊断早期乳腺癌的应用价值

针吸细胞病理学诊断早期乳腺癌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针吸细胞病理学诊断早期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到本院就诊的117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对乳腺疑似病灶进行针吸细胞病理学诊断,并以术后病理活检结果为标准,观察针吸细胞病理学诊断的效果。结果:术后病理证实117例患者中,64例为乳腺癌,53例为乳腺良性肿瘤;而针吸细胞学检查发现有59例乳腺良性肿瘤,58例乳腺癌。针吸细胞病理学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98.28%、特异度为88.14%,对乳腺肿块性质确定的准确率为93.16%,误诊率为6.84%。结论:针吸细胞病理学诊断乳腺癌效果较高,且具有操作简单、无创、经济适用等优点,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乳腺癌的主要手段。 标签:乳腺癌;针吸细胞病理学;诊断价值 近几年,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环境变化、女性工作压力增大等原因,乳腺肿瘤发病率逐年增长。相关研究表明[1],乳腺癌在国内的发病率为11.61/10万人,严重威胁了女性的身心健康。因此,早发现、早明确病理性质、早治疗对于乳腺肿瘤患者的预后转归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本院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17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探析针吸细胞学检查在乳腺癌术前诊断中的价值,具体过程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到本院就诊的117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6~68岁,均龄(54.07±5.36)岁,其中,40例因体检时超声检查发现乳腺肿块而就诊,77例因触及乳房肿块或感乳房胀痛而就诊。上述患者均为单侧乳房病变(61例为左侧、56例为右侧),入院后经X线钼靶、彩超检查发现其肿瘤大小在0.5cm×0.5cm×1.0cm~2.0cm×2.6cm×3.0cm,患者自愿在术前接受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 1.2 方法 117例患者均进行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具体操作:1)先应用彩超对患侧乳房进行扫查,以明确肿块的位置并作标记;2)再应用一次性针头(7号)和注射器(10mL)在预标记处穿刺取材,即指导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后,医师左手拇指、食指固定肿块,右手手持注射器以45°的角度穿刺进入肿块内,稍微进退针管,负压抽吸,直至见针筒内出现血性、乳白色成分后拔针;3)把针筒内的吸出物均匀推于玻片上制片,待其晾干后,用乙醇(95%)固定,常規行HE 染色,并在显微镜下观察载玻片以分析细胞的形态、鉴别肿块的性质。

针吸细胞学检查对乳腺肿瘤诊断的可靠性

针吸细胞学检查对乳腺肿瘤诊断的可靠性 目的:探讨针吸细胞学检查对乳腺肿瘤诊断的可靠性。方法: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病理科行乳腺包块针吸细胞学检查的68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的细胞学检查结果与患者在笔者所在医院或上级医院取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以组织病理学检查为标准,观察FNAC检查对肿瘤分级的准确性,以及对良性和恶性肿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以病理切片作为分级金标准,FNAC诊断结果示:Ⅰ级诊断准确率为98.46%(383/389),Ⅱ级为92.02%(219/238),Ⅲ级为69.57%(16/23),Ⅳ级为96.77%(30/31),总准确率为95.15%(648/681)。FNAC检查对恶性肿瘤的灵敏度为88.89%,特异度为99.52%。误诊率为0.48%,漏诊率为11.11%。结论:针吸细胞学检查对乳腺肿瘤诊断的可靠性高,对患者的损伤小。但是存在误诊与漏诊的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诊断。 [Abstract]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reliability of breast tumor diagnosis by the 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Method:681 cases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s,which were given 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The cytolog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of the patients and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from our hospital or superior hospital were compared.The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were gold standard,the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of FNAC inspection for the tumor,benign and malignant tumor diagnosis sensitivity,specific,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were observed.Result:Pathological section was the gold standard for grading,FNAC diagnosis:the grade Ⅰdiagnostic accuracy was 98.46%(383/389),gradeⅡwas 92.02%(219/238),grade Ⅲwas 69.57%(16/23),grade Ⅳwas 96.77%(30/31),the total accuracy was 95.15%(648/681).The FNAC inspection malignant tumor sensitivity was 88.89%,and the specificity was 99.52%.The misdiagnosis rate was 0.48%,the missed diagnosis rate was 11.11%.Conclusion:FNAC for breast tumor diagnosis has high reliability with small damage.However,there is the possibility of misdiagnosis and missed diagnosis,which need to combine with other comprehensive diagnosis. [Key words] 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Breast tumor;Reliability 乳腺肿瘤是女性多发疾病,据统计,乳腺癌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之首。因此,对于该疾病的早期筛查诊断就成为临床上的重要课题[1]。针吸细胞学是细针吸取细胞学(FNAC)的简称,是使用细针对病灶进行穿刺,将少许的“脱落细胞”吸取做涂片进行检查,有时少许组织同时被吸取,已经成为临床上重要诊断方法之一[2]。现将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病理科进行针吸细胞学检查并有组织病理切片检查结果的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以便为后续的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甲状腺针吸细胞病理学诊断

甲状腺针吸细胞病理学诊断 第1节概述 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器官,分泌甲状腺素、生长激素等。甲状腺肿大上甲状腺疾病重要的体征。传统方法,依靠超声波、同位素核素扫描、放免、ECT、病理组织学等方法,因存在取材困难,误诊率高(86%-89%)。我院从20世纪90年代初创建一次性塑料小针头针吸细胞学检验诊断,使针刺成功率100%,准确率98.6%,桥本甲状腺炎诊断符合率高达100%,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第2节甲状腺组织结构 一、解剖学 ㈠位置 位于颈前部器官上前方,分左右两侧叶,中间于峡部相连,覆盖于第二三气管软骨环上,两侧叶背面附有甲状旁腺,并与食管贴邻,内测靠近气管和喉返神经。 ㈡组成 包括舌骨、甲状腺软骨、椎状叶侧叶、峡部(两个略呈锥形侧叶,与一个中间峡部组成“H”形)。 ㈢大小 刚出生重1.5g;10岁10~12g;性成熟期增大20~50g;老年人腺体明显增大。其大小随年龄、食物或饮水含碘等因素而变化。 ㈣腺体 腺体内由含血管的结缔组织间隔成形态或大小不等的小叶;每个小叶含20~40个滤泡;小叶周围及滤泡间有少量结缔组织间质(血管、淋巴管、神经等)。 ㈤甲状旁腺 为麦粒大小的扁平器官,长6~7mm,宽2~3mm,位于甲状腺侧叶背面,上下各两个,包膜由上皮细胞构成,按性状和染色性分三种细胞:由透明细胞、主细胞、嗜酸性细胞组成。主要分泌甲状旁腺激素。二、甲状腺细胞学 ㈠滤泡细胞 又称主细胞。约占84%,主要产生甲状腺素。 ⑴成堆成团成片排列,大小较一致,相间成蜂窝状,或成微滤泡状结构为其特征。 ⑵大小10~15μm,多呈不规则圆形。 ⑶核圆形或不规则圆形,少数呈柱状、梭状,位于中央或偏位。 ⑷核染色质浓密颗粒状,裸核似淋巴细胞核。 ⑸核仁小,1~2个。 ⑹胞浆蓝色或灰蓝色,外形不规则,部分有撕破拉长,浆内含胶质灰粉双染性,少数颗粒及空泡。 ㈡滤泡旁细胞 又称C细胞。主要产生降钙素,仅占1%,常规染色难认,用嗜银染色胞浆呈黑色嗜银颗粒。 ⑴比滤泡细胞大,直径12~22μm。 ⑵不规则圆形、椭圆形、梭形、多边形。 ⑶核较大,多呈圆形,少数有异形性,核染色质颗粒网状。 ⑷核仁0~1个。 ⑸胞浆浅灰蓝色,又称淡细胞(light cell),外形不规则圆形,少数呈三角状、火焰状。 该细胞位于滤泡基底部,称滤泡内型C细胞。 另一种位于滤泡之间,称滤泡间型C细胞。 ㈢大嗜酸性细胞 又称Askanazy细胞或赫特细胞(Hurthle细胞),是滤泡细胞退化后即变成或化生性演变成大嗜酸细胞,约占15%。

甲状腺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

甲状腺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 概述 甲状腺细针抽吸活检现在已经确定为准确性很高的诊断方法,常规用于结节性甲状腺疾病诊断过程的第一步(1-4)。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结节性甲状腺疾病在临床很常见,北美洲成人的患病率为4% ~7%,每年新增发病率为0.1%,换句话说,美国每年大约出现275,000个新结节(5)。最近一项对美国甲状腺协会临床成员的调查显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96%)用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来诊断甲状腺结节。所以,我们估计仅美国每年进行的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就有250,000 ~ 300,000例。估计全世界每年进行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者数以百万计。因此,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检查中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本章将介绍活检技术,细胞学诊断,并发症,细针抽吸结果,诊断缺陷,以及对甲状腺结节病人临床处理有用的其他信息。 定义 Martin 和Ellis于1930年首次报道用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诊断甲状腺结节,当时他们使用的是18号针。随后,有报道使用Silverman或Tru-Cut针行针刺切割活检组织学检查者。但由于担心恶性肿瘤沿针剌穿剌道扩散、假阴性结果以及严重并发症等,这些技术均未被广泛接受。然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北欧研究人员引入了甲状腺的细针抽吸活检,这一技术也逐渐被北美广泛接受,但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得以广泛应用(8,9)。 FNA活检多采用22-27号细针针头(通常为25号针头)。顾名思义,这一活检技术就是通过抽 吸获得甲状腺肿块的细胞或体液。与经皮粗针穿刺活检不同,粗针活检是获取组织样本且需要组织固定,而抽吸活检所提供的是供细胞学检查的样本。另一种细针非抽吸活检技术,可不用抽吸但仍可从 甲状腺肿块得到供细胞学检查的标本。 尽管FNA技术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要学会并熟练的掌握活检技术则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有关谁最适合作FNA活检的争论仍在继续,但是很明显,如果已经掌握进行活检技巧的人进行活检的话就会得到最好的结果。作者的意见是,内分泌专家是最适合行FNA活检的,因为他们不仅拥有丰富的甲状腺触诊经验、还掌握和拥有活检的专长,而且能向结节性甲状腺疾病患者提供确切和持 续的的治疗和指导。 行FNA活检需要的基本物品很简单,而且并不昂贵(5,6,8)。下列几种是基本所需(图1): ?持针器或注射枪——通常使用的是Cameco注射枪,如图1所示。持笔式 ?一次性10-mL塑料注射器 ?一次性25或27号,一英寸长针头 ?玻片一面末端呈毛面,厚1mm ?酒精棉球 ?用于立即浸入无水酒精中湿固定涂片的酒精瓶 ?手套——现行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要求活检操作者必须戴防护手套。 ?囊液收集容器,收集囊液后送到细胞实验室 ?患者的姓名,门诊号码,活检部位,及其他相关信息都要转交到细胞学实验室 ?利多卡因——准备好1%利多卡因,以备活检时需要局部麻醉的患者 患者 对患者的甲状腺腺体需要仔细的触诊,并确定拟活检结节。应该向患者详细解释具体的操作程序,对患者的任何问题都应进行详细解答。我们告诉我们的患者,FNA一般不需要局部麻醉,2-4次抽吸

细胞病理学检查常规

细胞病理学检查常规 一、申请单和标本的验收、编号和登记 (一)病理科应有专人验收细胞病理学检查申请单和送检的标本。 (二)病理科验收人员必须: 1.同时接受同一患者的申请单和标本。 2.认真核对每例申请单与送检标本及其标志(联号条或其他写明患者姓名、送检单位和送检日期等的标记)是否一致;对于送检的微小标本,必须认真核对送检容器内或滤纸上是否确有组织及其数量。发现疑问时,应立即向送检方提出并在申请单上注明情况。 3.认真检查标本的标志是否牢附于放置标本的容器上。 4.认真查阅申请单的各项目是否填写清楚,包括:①患者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送检单位(医院、科室)、床位、门诊号/住院号、送检日期、取材部位、标本数量等],②患者临床情况[病史(症状和体征)、化验/影象学检查结果、手术(包括内镜检查)所见、既往病理学检查情况(包括原病理号和诊断)和临床诊断等]。 5.在申请单上详细记录患者或患方有关人员的明确地址、邮编及电话号码,以便必要时进行联络,并有助于随访患者。 (三)用于细胞学检查的标本必须新鲜,取材后应尽快送至病理科(或细胞病理学室,下同);病理科核验检材无误后,应尽快进行涂片和染色。 (四)病理科验收标本人员不得对申请单中由临床医师填写的各项内容进行改动。 二、细胞涂片、组织印片和压片的基本要求 (一)细胞涂片、组织印片和压片。 (二)肿物细针穿刺物涂片 1. 应由掌握细针穿刺技术的注册医师或注册助理医师,按照细针穿刺技术操作常规,亲自对确适应症且无禁忌症的患者采取穿刺物。 2. 适应症:通常为: (1)浅表肿物:乳腺、甲状腺、涎腺、淋巴结、前列腺、皮下软组织和骨等。 (2)胸腔肿物:肺、胸膜和纵隔等。

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研究

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2 年2 月~2015 年2 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12 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 例。观察组在术前予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照组术前未行超声检测。对比分析两组的确诊率与误诊率。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率85.7% 高于对照组的69.6%,误诊率14.3% 低于对照组的30.4%,均P<0.05。本次行超声检查确诊48 例,在42 例术后确诊的甲状腺良性结节中,结节性甲状腺肿35 例,甲状腺良性肿瘤5 例,桥本甲状腺炎2 例;6 例术后确诊的恶性肿瘤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论对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超声检测能够提高患者的确诊率、降低误诊率。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仔细检查、反复辨认分析超声图像特征,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检查结果,以明确诊断。并注意与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超声;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381-01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甲状腺病变,其患病率高达70%以上[1],美国甲状腺学会(ATA)将甲状腺结节定义为甲状腺内散在病灶。研究发现[2],依靠影像学诊断,约30% ~ 70% 的结节可被及时发现。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一种非侵袭性检查,可有效区分结节为实质性肿块、囊性或二者混合,具有敏感性高,经济方便,可重复性好等特点,近年来被广泛运用于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断中。 本文就112 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本病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 年2 月~ 2015 年2 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12 例,依据病史、症状、体征确诊,术后均经病理证实。其中男49 例,女63 例;年龄24 ~ 67 岁,平均(38.2±5.8)岁;良性96 例,恶性16 例。均为偶然或体检发现,无明显症状,少数有吞咽不适感。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方法1.2.1 仪器与设备采用美国GE voluson E8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探头频率5.0 ~14.0MHz、2.8 ~ 10.0MHz。 1.2.2 检查方法取患者仰卧位,充分暴露颈前部,肩及颈后部垫软枕,呈头低颈高位,根据受检者位置及显示情况适当调整。行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查,观察甲状腺体内、甲状结节内和周边的血流分布和形态,检查其双侧颈部淋巴结是否有肿大(判定标准[3]:纵横比<2,则皮髓质比例增大),记录相关数据。本试验超声检查均由从事超声工作3 年以上的专业医生完成;所得图像由2 位丰富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及内科医师共同复阅。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6.0 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结果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以P<0.05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诊断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率85.7% 高于对照组的69.6%,误诊率14.3% 低于对照组的30.4%,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诊断结果本次行超声检查确诊48 例,在42 例术后确诊的甲状腺良性结节中,结节性甲状腺肿35 例,甲状腺良性肿瘤5 例,桥本甲状腺炎2 例;6 例术后确诊的恶性肿瘤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见表2,图1。 男,52 岁,超声可见左右侧叶低回声结节,边界尚清楚,无明显包膜,内部回声不均质,可见散在点样强光点,CDFI 可见边缘中心点样血流信号,结合临床考虑结甲,做穿刺活检。手术左侧叶结节切除送病理,结果为结节性甲状腺肿。

(完整word版)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

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高清晰超声诊断技术的普及、应用,甲状腺结节发病率由触诊发现的4%~7%增至19%~69%,而且,在触诊发现的单发甲状腺结节患者中,20%~48%经超声检查发现为多个结节,在女性和老年人群更为多见。 一般而言,甲状腺结节有良恶性之分,恶性结节有原发性肿瘤,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屯状腺滤泡细胞癌、Hürthle细胞癌、甲状腺未分化癌、甲状腺髓样癌(MTC)、淋巴瘤以及罕见的继发性转移癌等[1]。临床上,甲状腺恶性肿瘤以前2种多见,分别占70%和15%左右。乳头状癌和滤泡细胞癌也称分化型甲状腺癌,恶性程度低,愈后较好。值得庆幸的是,甲状腺结节大多为良性病变,恶性肿瘤仅占其中的5%~10%。不过,Burgess和Tueker[2]。报道,近10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急剧增加,尤以分化型甲状腺癌更为明显。所以,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非常关键。以下简述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要点。 一、病史与体格检查 绝大多数甲状腺结节发病隐匿,较少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常常是通过体格检查或自身触摸或影像学检查而发现。临床上,发现甲状腺结节后必须对甲状腺及其周围的淋巴结仔细检查和评估,并收集完整的病史资料。提示甲状腺恶性结节的临床证据包括:(1)颈部接受大剂量放射线辐射或射线治疗史;(2)有甲状腺髓样癌或多发性内分泌

腺瘤综合征(MEN)或乳头状甲状腺癌家族史;(3)年龄小于20岁或大于70岁;(4)男性患者甲状腺结节更可能是恶性病变;(5)结节增长迅速,且直径超过2cm;(6)伴持续性声音嘶哑、发音困难、吞咽困难和呼吸困难;(7)结节质地硬、形状不规则、固定;(8)伴颈部淋巴结肿大。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下列4种情况甲状腺结节恶性变的可能性相同:孤立性甲状腺结节、多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上可触及的结节、意外甲状腺结节(即偶然瘤)[3]。另外,现有资料提示,甲状腺小结节和甲状腺大结节具有一样的侵犯性,能侵犯甲状腺包膜、周围淋巴结,故认为结节大小不是判断其是否有侵犯性的指标[4]。 总体而言,病史和临床表现在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中仅仅起到参考作用,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低,确诊需要参考其他辅助检查指标。 二、实验室检查 虽然绝大部分甲状腺结节功能都正常,但促甲状腺素(TSH)仍被推荐为必测项目[5]。检测方法应具有足够的灵敏性,以区分甲状腺功能正常、减退(甲减,TSH升高)和亢进(甲亢,TSH降低)。大多数权威指南提出,发现甲状腺结节后应首先行TSH测定,如果TSH低于正常,下一步行甲状腺核素显像,以判断结节是否为功能性。因为除极少数的甲状腺滤泡性腺癌表现为热结节外,功能性结节绝大多数均为良性病变,因此,显像确定为功能性者一般不需要再行细胞学检查。如果TSH正常或增高,应做甲状腺超声或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甲状腺超声诊断TI- RADS 分级

甲状腺超声诊断TI- RADS 分级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的甲状腺病变,正常人群的检出率可高达60%以上,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且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增加。由于其临床症状变化比较复杂,易误诊。甲状腺孤立性结节恶性可能性大,超声检查是甲状腺结节诊断的主要影像学方法,疑有甲状腺结节的病人均应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彩超对于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有较大指导意义,对于位置深在而体积小的甲状腺结节尤其如此。为了规范甲状腺超声检查,美国Park等学者仿照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制定了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TI-RADS),用于指导甲状腺结节的诊断。 甲状腺Ti-RADS 分级诊断标准如下:0 级,无结节,正常甲状腺或弥漫性增生性甲状腺;1 级,高度提示良性,超声显示腺体大小、回声可正常,无结节、亦无囊肿 或钙化;2 级,可能良性病变,边缘界限清楚,以实性为主,回声不均匀,等回声-高回声,可有蛋壳样钙化或粗钙化,恶性风险为0,需要临床随访;3 级,不确定病变,实质性肿块回声均匀,多为低回声,边缘光整,可分为3A及3B,3A倾向于良性,3B倾向于恶性,恶性风险为<2%,可能需要穿刺活检;4级:可能恶性病变,1~2 项提示恶性的超声表现,如极低回声、微钙化、边缘不光整、淋巴结异常等,恶性的可能比例为5~50%,需要结合临床诊断;5 级,高度提示恶性,超过3 项提示恶性的超声表现,如极低回声、微钙化、边缘不光整、边界不清、淋巴结异常等,提示癌的可能性>95%;6级:细胞学检出癌症,确诊为癌。在临床应用中,3 级以 下诊断为良性可能性较大,对于无临床症状的患者可定期观察,3~6 个月后复查彩超;4 级者有恶性可能,可行穿刺确定性质;5 级者恶性可能性极大,建议直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TI- RADS 分级方法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超声鉴别特征入手,细化每一条危险因素,综合评分,从而得出最终分级,每一评分均围绕良恶性特征,更加准确可信。超声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特征有:实性,低或显著低回声,边界不清,微小分叶,簇状钙化及直立状等6个方面,具体可表现为结节界限不清晰,形态不规则,包膜不完整,内部为不均匀低或极低回声,伴有沙粒样钙化,后方回声衰减,纵横之比> 1,呈浸润性生长,血供丰富等。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否显示血流信号,以及血流信号在甲状腺结节内的分布状况,可将甲状腺结节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征分为3 种类型,Ⅰ型:内部无血流信号;Ⅱ型:结外丰富血流信号和(或)少许结内血流信号;Ⅲ型:结内丰富血流信号和无(或)少许结外血流信号。评判标准为Ⅰ、Ⅱ型为良性,Ⅲ型为恶性。而部分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因为其形态较规则,边界清,内部回声欠均匀,沙粒样钙化不明显,血供稀少等超声特征易误诊,需要细致观察。

甲状腺超声诊断

甲状腺超声诊断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七.正常甲状腺超声表现 1.形态颈前正中横切面探查时甲状腺呈马蹄形蝶形,颈侧区纵切面探查,甲状腺呈上窄下宽的锥形。 2.包膜甲状腺周围是甲状腺固有膜和甲状腺假被膜形成的薄层高回声带,光滑、整齐、境界清晰。 3.腺体回声正常甲状腺实质的回声水平和正常颌下腺的回声水平相似,高于颈部带状肌(即舌骨下肌群,包括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甲状腺提肌和甲状舌骨肌)回声水平。根据不同的超声仪器、不同的成像频率,甲状腺实质回声分布略有差异,高分辨力超声显示的甲状腺实质回声密集均匀,而仪器分辨率不佳时,甲状腺实质的回声可表现得较为粗大,均匀性下降。 4.血供彩色/能量多普勒彩色显像时,高灵敏度超声仪器对于甲状腺内部血流信号可能显示为短棒状或条状,低灵敏度超声仪器可能只显示稀疏分布的点状血流信号;动脉血流表现为具搏动感的明亮的彩色血流信号,而静脉彩色血流信号较为暗淡,无搏动感。 5.频谱多普勒脉冲多普勒可检测甲状腺内动脉或静脉血流频谱和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甲状腺上、下动脉血流频谱为陡直的单向单峰图像,上升较快,下降较慢。 八.甲状腺弥漫性疾病的超声评估 (一)灰阶超声 1.部位根据是否在正常甲状腺解剖部位探及甲状腺组织,分为正常部位甲状腺和异位甲状腺。 2.大小甲状腺的大小通常用侧叶前后径、左右径及峡部厚度来评估,分正常、增大和缩小三种。甲状腺增大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病)及结节性甲状腺肿、部分急性或亚急性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缩小则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核素治疗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后期,也可见于甲状腺发育异常,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后。 3.形态可分为对称性和非对称性。对于单纯性甲状腺肿、多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的两侧叶常是对称性的。两侧叶不对称多见于结节性甲状腺肿、急性或亚急性甲状腺炎、手术后和先天性甲状腺发育异常等。 4.边界甲状腺边界可分为清晰、模糊两种。边界清晰通常见于疾病未累及包膜的甲状腺疾病。边界模糊常由炎症性或肿瘤性病变造成,前者可累及颈前肌群,而后者尚可突破甲状腺包膜,累及气管、喉返神经组织等。 5.内部回声 (1)回声强度:以正常颌下腺实质回声水平做参考,可分为回声正常、回声减低和回声增高。回声正常见于部分单纯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回声减低多见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亚急性甲状腺炎、侵袭性甲状腺炎等疾病;回声增高较为少见,可见于部分结节性甲状腺肿。(2)回声均匀性:可分为均匀和不均匀。甲状腺实质回声均匀可见于单纯性甲状腺肿,部分结节性甲状腺肿及少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者;回声不均匀为大部分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的共同表现。 (二)多普勒超声

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意义

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5-10-29T17:05:25.45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6期作者:周春莲 [导读] 淄博市博山开发区卫生院山东淄博 255200 本文以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为目的,回顾分析我院超声诊断的330例甲状腺结节的一般情况和病因调查,并结合实验检查为甲状腺结节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帮助。 淄博市博山开发区卫生院山东淄博 255200 摘要:随着生活工作节奏加快及生存压力的增大;碘过多、碘缺乏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高分辨率超声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更加精确,甲状腺疾病日益增多,发病率相对上升。由于甲状腺部位表浅,超声检查具有准确、无创、可重复性、无放射性,可作为甲状腺结节首选的诊断方法。本文以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为目的,回顾分析我院超声诊断的330例甲状腺结节的一般情况和病因调查,并结合实验检查为甲状腺结节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帮助。 关键词: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甲状腺结节;病理诊断 甲状腺结节是一种常见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大约3%~8%的人群有无症状性甲状腺结节[1],大多数甲状腺结节为良性,恶性率为5%~10%[2]。彩超检查由于具有方便、无创、无痛、经济等优点而成为目前临床首选的甲状腺结节术前诊断方法,我们根据分析超声检查中诊断的33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将超声声像图表现与病理诊断进行对照研究,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特点,从而提高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我院2009年9月至2013年9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3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女性190例,男性140例,年龄25~78岁,平均49岁。均在术前行彩超检查。 1.2仪器与方法使用西门子X150超声诊断仪,线阵式宽频探头。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颈部后仰,充分暴露颈部检查区,探头置于颈前甲状腺部位,进行纵切、横切扫查甲状腺区域和颈部淋巴结,首先观察甲状腺结节的数目,测量其大小,并观察其边界、形态、内部回声、有无钙化、周边有无声晕等,然后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其内部及周边的血流及分布情况,将其分为3型:Ⅰ型,结节周边及内部无/少许血流信号;Ⅱ型,结节周边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内部无/少许血流信号;Ⅲ型,结节内部(及周边)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对以上结果详细纪录,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组间比较均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2.1一般情况330例中,良性者290例(共570个结节),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243例(共460个结节),甲状腺腺瘤32例(共81结节);恶性者25例(共30结节),均为乳头状癌。 2.2超声表现 2.2.1二维声像图特征 结果显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在边界、形态、内部结构、回声类型及内部微小钙化等方面均有显著性意义 2.2.2彩色血流分布特征 根据结节周边及内部的血流分布类型,将统计结果列为表2。结果显示,甲状腺良性结节的血流分布以Ⅰ、Ⅱ型为主,而恶性结节的血流分布以Ⅲ型为主,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表2 甲状腺结节的血流分布特点(个) 组别Ⅰ型Ⅱ型Ⅲ型 良性 17(32.69%) 14(26.93%) 21(40.38%) 恶性 1(10.00%) 1(10.00%) 8(80.00%) 3 讨论 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临床检查及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完善,本研究通过总结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超声特点,希望能够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本研究结果显示,低回声实性结构和结节内微小钙化相对其他特征对恶性病灶的诊断意义较大。 3.1甲状腺结节的二维声像图特征 3.1.1结节内部结构及回声类型 本组研究中16个囊性回声结节均为良性,囊实混合性结节亦多见于良性,与恶性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恶性病灶多表现为实性低回声,无高回声。研究显示,高回声结节有较高的良性预测价值。 3.1.2结节内的钙化 微小钙化基本可以反映病理中的砂粒体,后者对恶性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结节内出现微钙化,对乳头状癌诊断意义较大。但诸多原因使超声所见的微小钙化的发现率低于病理切片中的砂粒体,如与一些纤维条索及浓聚的胶体形成的强回声相似,聚集在一起与粗大钙化不能区别,存在于粗大钙化的声影内,太分散超声难以分辨等,故对癌的诊断敏感性低于病理。 3.1.3结节周边的声像图特征 同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相似,甲状腺恶性病灶大多也无包膜并呈浸润性生长,因此声像图多表现为边界模糊、不规整,与良性结节有显著性差异。但边界模糊对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特异性较低,因部分良性结节也显示这一特征。 3.2甲状腺结节的血流分布 本研究结果显示,结节内的血流信号丰富有较高的恶性风险,但不能作为单一的诊断标准,尤其一些小的病灶更缺乏这一特征。同时我们注意到,一些良性结节内部血流虽然也较丰富,但恶性结节内部血流信号走行多杂乱、不规则,与良性结节有一定区别[5]。 作者认为甲状腺超声检查应注意以下2点:1、应结合灰阶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表现综合分析。当发现孤立的实性或囊实性结节,病灶较小,即便声像图无明显浸润性生长的特性,也不宜轻易排除恶性可能,此时彩超对鉴别诊断可提供一定帮助,若病灶内血供不丰富且周边有环绕血管,则提示良性可能性更大,建议超声随访;反之,若血供较丰富或血流形态紊乱,则应怀疑为恶性,可行超声引导下活检。2、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