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浅论汉魏六朝诗歌的时间与生命意识

浅论汉魏六朝诗歌的时间与生命意识

浅论汉魏六朝诗歌的时间与生命意识
浅论汉魏六朝诗歌的时间与生命意识

浅论汉魏六朝诗歌的时间与生命意识

孙熙春

(沈阳大学文化传媒学院,辽宁沈阳110016)

摘要:时间意识与生命意识在汉魏六朝诗歌中得到了相对集中的表现。人生如寄的悲哀、季节流易的敏感、历史变迁的观照,化作诗人们对提高生命浓度的渴望、对延长生命跨度的追求以及对生命与自然关系的参悟。这一切使得汉魏六朝诗歌具有了永恒的魅力并在诗歌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汉魏六朝诗;时间意识;生命意识;魅力与影响

从先秦时期的诗歌开始,时间意识就有了较为情感化的表现:《诗经?秦风?车邻》中有“今者不乐,逝者其耋”,“今者不乐,逝者其亡”;《诗经?唐风?蟋蟀》中有:“今我不乐,日月其除”,“今我不乐,日月其迈”。时间的流逝必将把人们带向死亡,因此后来的人们才在诗歌中反复咏叹。与《诗经》相比,《楚辞》的表现更具个人色彩,屈原在《离骚》中曾唱道: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老冉冉其将至兮,恐惰名之不立”。时间的流逝会使诗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化为泡影,因此屈子的心灵始终不得安宁。应当指出的是,古代诗歌中“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式的体悟与感慨,不仅仅是“历时”的现象,贯穿整个古代诗歌史,而且也是“同时”的现象:在汉魏六朝时期尤为集中。

汉魏六朝时期是中国“文学自觉”的开始。而“文学自觉”是与人的意识、或者说生命意识的自觉、自醒分不开的。因此,汉魏六朝时期的诗歌,对于时间的思考,可以说成为了最重要的主题之一;或者说,时间意识在汉魏六朝时期的诗歌中获得了更为集中、明确的表现。

一、汉魏六朝诗歌中时间意识的表现

不论古人今人,“…时间性?使所有的人陷于同样的命运,时间不断流走而某一个体只能活某一长度的时间。”(陈世骧《论时:屈赋发微》)因此,时间的流逝会带来人生如寄的悲哀。其次,与时间的流逝相伴的是寒来暑往的四季更替,诗人们对季节流易的敏感自然也会在他们的诗作中得到表现。第三,过往的时间会形成历史,也就是说,当人类意识到时间的时候,就意识到了历史。诗人对历史变迁的的观照,往往是因为对现今、对生命的难以释怀。

1.人生如寄的悲哀

在人们的时间意识中,时间首先是一种会迅速带来死亡的东西。这给敏感的诗人带来了更大的悲哀、更深的痛苦,而这正是汉魏六朝时期诗人抒发人生如寄的悲哀情感的源泉。在汉代诗歌中,《古诗十九首》非常集中地表现了“中下层文

人”们人生如朝露的幻灭思想。虽然从表层上看,更多的文字是在叙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和文人仕途失意的怨尤感伤,但究其实质是在抒写时间带给他们关于死亡的终极思考,或者说烦恼: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驱车上东门》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青青陵上柏》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生年不满百》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回车驾言迈》

人生寄一世,淹忽若飙尘。———《今日良宴会》

时间的流逝实在是太快了,人生因此显得如朝露一样,很快就蒸腾掉了;如远行客一般,行色匆匆;如飙尘一样,旋起旋伏,忽聚忽散,而且,一旦散尽,就踪影难寻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金石”的“寿考”与“常怀”的“千岁忧”!《古诗十九首》并不是孤立的,作为同时代的例子,我们还可以看到“人生譬朝露”(秦嘉《曾妇诗》其一),“人命不可延”(赵壹《刺世疾邪诗》),“人生有何常?但患年岁暮”(孔融《杂诗》其一),“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蔡琰《悲愤诗》)

……可以说,时间流逝将带来死亡的意识,是汉魏六朝诗歌中的一种非常普遍的东西。诗人们似乎在不停地吟咏:

人生如寄,多忧何为?

今我不乐,岁月如弛。———曹操《箜篌引》

人生若浮寄,年时忽蹉跎。

促促朝露期,荣乐遽几何?———张华《轻薄篇》

念此死生变化非常理,中心怆恻不能言。

———鲍照《拟行路难》其七

人寿百年能几何,

后来新妇今为婆。———无名氏《休洗红》

……

对于时间的这种思考,已然成为这一历史时期中国诗歌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2.季节流易的敏感

中国诗人的时间意识还比较显著表现在对季节变迁的敏感上。季节与季节感作为题材与意象,是中国占典诗歌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中国诗歌的这一特色,大抵源于中国风土的影响,因为历代文明中心的地区,是以农业为根基并且是四季分明的。当然,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季节意识的发达,还与中国诗人的生命意识有关。从《驱车上东门》“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的诗句中,在阮籍《咏怀诗》(其三)“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的慨叹里,我们可以解读出,季节之歌就是诗人的生命之歌。伤春也好、悲秋也罢,实为人生的伤怀、悲哀。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春天虽然常常会给人们带

来希望,但是更多的时候是迫使人们感受自然的变化———万物的变化、季节的变化。因此,言及春天的诗歌往往包孕着诗人对时间流逝与人生变化的伤感和无奈。试看《回车驾言迈》: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诗人在看到万象更新的春天景物时,也联想到了人生新陈代谢规律的无情,从春天的自然变化中,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流逝,并且表现了无助悲哀。春天来临时,人们是欣喜的;春天逝去时,人们就会惋惜。徐干《室思》中“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的诗句,从“暮春草”联想到了人生的短促易逝,暗示了诗人们“惜春”的潜在原因———对于逝去的痛惜是源于对逝去和远离的依恋。“折芳寄远”题材的诗歌应是这种情感的延伸与拓展。《庭中有奇树》中就有这样典型的四句:“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折芳寄远”题材的诗歌究其根本仍然是“惜春”的情绪。四季之中,除了春天以外,最能使人们感到时间与生命流逝的,就是秋天了。晋代诗人张载的诗作《秋》中“睹物识时移,顾己知节变”两句,很好地解说了这一点。与“惜春”情绪相对应的是,中国诗人是用悲哀的心情来对待秋天的,即所谓的“悲秋”:宋玉在《九辩》中说“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凛秋”;曹植在《秋思赋》中说“四节更王兮秋气悲”;陶渊明在《酬刘柴桑》中说“闾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秋天的到来容易使人联想到人生的衰老。建安诗人陈琳《游览》诗,就是从绿叶凋落、红花纤谢的秋天景色中,产生了日月流逝、年命衰老的感慨:嘉木凋绿叶。芳草纤红荣。骋哉日月弛,年命将西倾。

鲍照在《拟行路难》其一中,阐明了秋天来临与红颜零落之间的联系: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

左思在《杂诗》里抒发了因为秋天的来临而易感壮年不能永驻的慨叹: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石崇在《思归叹》中也由状写秋景而生发了日月易逝的感慨:秋风厉兮鸿雁征,蟋蟀嘈嘈兮晨夜鸣。落叶飘兮枯枝竦,百草零兮覆畦垄。时光逝兮年易尽,感彼岁暮兮怅自愍。

陶渊明则在《杂诗》其二的诗句,则表达了秋天来临所引起的日月如梭的感觉: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郭璞在《游仙》诗其四中流露出了希望能够从秋天重新回到夏天:时变感人思,已秋复愿夏。在中国诗人看来,四季的变化与人生的变化不仅仅是平行的,而且更令人悲哀的,它们又是对照的:“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东城高且长》)”人生“岁暮”之后,不会再有如同自然的“四时更变化”。于是就有了《西洲曲》这样以四季的流转、循环来衬写女子对“江北”心上人的思忆、对生命的叹惋的民歌杰作。

3.历史变迁的的观照

当人类意识到时间的时候,也就意识到了历史。因此,对历史变迁的观照,也就是人们对时间、对生命问题的自觉、自醒。中国诗人对历史有着特殊的敏感,他

们喜欢咏史、怀古。不过,中国诗人是无心重复或者考察历史的,他们更多的是用对历史变迁的的观照来宣泄对现实的情绪或表现自己的生命意识。班固的《咏史》诗,是现存东汉文人最早最完整的五言诗作,虽钟嵘有“质木无文”的断语,但此诗仍有值得重视的内容。诗人在叙述了缇萦救父后,在结句中长叹:“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有人说“此诗当是班固晚年下狱时所作,其中寄托着自己的感慨”,此言不吾欺也。班固之后,女诗人蔡文姬的带有“自叙传”性质的《悲愤诗》,则是在自揭伤疤的述说中,真实地展现了汉末大动乱中广大妇女的悲剧命运以及自己“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的生命悲叹!阮籍的《咏怀诗》八十二首中亦有吟咏史事的诗作。其中“昔闻东陵瓜”一首,诗人通过召平、萧何的对比,述说出了他在现实中不得不认可的人生的大道理———“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然而,布衣就可终身吗?参诸“嘉树下成蹊”一首中“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几句,我们可以读出诗人否定的答案,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焦灼与悲观。何焯在《义门读书记》中评左思的《咏史八首》时说:“题云《咏史》,其实乃咏怀也。”“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是在抒写自己的志气与愿望;“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是在揭露和批判门阀制度所造成的不合理现象;“吾希段干木,偃息藩魏君。吾慕鲁仲连,谈笑却秦军”是在寄寓自己功成身退的思想;“寂寂杨子宅,门无卿相舆”是在赞美杨雄的同时哀婉自己的不为世所用;“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是诗人失望、愤懑之后的想象……可以说,对现实的深刻的不满以及以悲婉为内核的生命意识在左思的《咏史八首》中流露的最为充分!“浑身静穆”的陶渊明也在用“金刚怒目”式的咏史类诗歌来书写他深层思想中化解不开的矛盾。历史可以被看作是人生的扩大,从历史中是可以看清现世人生的。因此,在王羲之的《兰亭序》中,我们可以找到“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的句子。历史的一去不复性,成了人生的一去不复性的证明。因此,汉魏六朝时期的诗人们开始重视在对历史的观照中寄寓人生的种种感慨。

二、汉魏六朝诗歌中生命意识的表现

时间的流逝使得人们总不免悲哀与恐惧自己生命的衰竭与死亡。世间万物只有人类才会去寻求解脱悲哀与恐惧的道路,而这一过程无疑就是生命意识的表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回车驾言迈》);“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冉冉孤生竹》)……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们对提高生命浓度的渴望!在秦汉魏晋时期的中国,不仅帝王们在寻求长生不老之药和羽化登仙之术,而且民间的一般人也深为那些虚无缥缈的神仙传说所吸引。敏感的诗人们也当然不会不受其影响,于是在他们此时的诗歌中,便出现了对延长生命跨度追求的内容。有些诗人是视人生为自然之一部分的,当他们面对死亡的威胁时,他们当然不会忘了向自然寻求安慰。于是开始用诗歌表现他们对生命与自然关系的参悟。

1.对提高生命浓度的渴望

表现劳动生活的愉悦;体悟爱情婚姻以及家庭生活的美好;争取赶在人生衰老之前成就功名与事业的愿望等内容,应该说是中国古代诗人在他们的诗歌中书写对提高生命浓度的渴望的主要着眼点。

汉乐府民歌《江南》中“鱼戏莲叶间”一句,运用移情表现的方法,把采莲女在劳动生活中感受到的愉悦表现了出来;众采莲女“鱼戏莲叶东”等四句和唱更加充分地渲染出这种情绪。抓住并及时地歌唱这种生命中的愉悦是劳动民众对提高生命浓度渴望的直接表现。汉乐府民歌以及南北朝乐府民歌中还存有大量的描写爱情婚姻生活的诗歌。汉乐府民歌中就有女子对爱情热烈而奔放的表达:“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上邪》)到了南北朝乐府民歌那里,对爱情婚姻生活的渴望,虽有着或直率,如“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杨柳枝歌》),或温婉,如“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子夜歌》)的不同表达,但渴望浓烈的爱情生活充溢生命的愿望却是相通的。不可否认的是,汉魏六朝时期民歌中有着为数不少的怨妇、弃妇诗,但是它恰恰从相反的角度说明了这一历史时期人们对提高生命浓度的渴望。文人们对惬意生活的渴望与表达似乎更加强烈与美好,“为乐当及时”的思想甚至成为了后世诗歌中常见的主题。“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青青陵上柏》)“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驱车上东门》)虽然有阮籍这样的文人怀疑过享乐主义的效用,写出了“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咏怀》其五)这样的诗句,但是更多的文人与读者愿意用陶渊明“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和郭主簿》其一)的心境去体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时生活的美好与真意。我们可以在何晏失题诗“且以乐今日,其后非所知”两句中,找到当时诗人们提高生命浓度的思想与某种方法。中国很早就有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说法,它使古代文人相信,可以借助精神生命去超越肉体生命的局限,获得更为长久的存在。于是“功”、“名”就成为中国文人挣脱不开的“梦魇”。为了摆脱“立身苦不早”,也就是求得不朽不与生命时间发生太多的矛盾,于是在“先据要路津”(《今日良宴会》)的前提下,抱有“荣名以为宝”的思想与行动才是可靠的摆脱生命局限,提高生命浓度的最好时机与良方。不过,现实常常难遂人愿,于是就有了《古诗十九首》里的诸多篇什,有了阮籍的《咏怀》诗、左思的《咏史》诗、刘琨的《重赠卢谌》、陶渊明的《咏荆轲》……

2.对延长生命跨度的追求

应该说,诗歌创作的本身就是诗人们提高生命浓度以及延长生命跨度的具体作为。将人生艺术化,凭“立言”以求“不朽”,这一点对于了解中国文学艺术的人们来说不是问题。秦汉魏晋时期,人们萌生了追求长生不老的念头。不仅皇帝们在寻求长生不老的丹药,而且民众也深为那虚无缥缈的神仙传说所吸引。敏感的诗人当然不会不受其影响,于是在诗歌中便出现了许多赞美神仙和渴望长生的作品:《董逃行》、《长歌行》、《王子乔》、《步出夏门行》、《善哉行》、《仙人骑白鹿》……

其中阮籍的《咏怀诗》八十二首中,更是出现了许多描写对于神仙长生的渴望的诗句:

焉见王子乔,乘云翔邓林。

独有延年术,可以慰我心。———其十

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其三十三

诗人们憧憬长生不老的同时,也有对此的怀疑:“服药求神仙,多为药所误。”(《驱车上东门》)“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生年不满百》)然而越是怀疑,就越不愿否定。于是,曹操在发出“痛哉世人,见欺神仙”(《善哉行》)叹惋的同时,又在其《精列》和《胡秋行》里歌咏神仙及长生;曹植曾作《辨道论》骂方士,还说“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赠白马王彪》),但是又作《升天行》表示对神仙的倾慕;郭璞也在矛盾的思想情况下留下了有名的《游仙》诗。宁愿信其有,然而又不抱希望。在“神龟虽寿,犹有竟时”的清醒现实里,抱有一种虚幻的态度,不失为一种解决之道。

3.对生命与自然关系的参悟

中国的文字、文学以及其他一些艺术门类似乎从一开始就同自然发生着密切的关系。虽然自然山水“从作为陪衬的生活环境或作为比兴的媒介物变成具有独立美学价值的欣赏对象”,即山水诗是魏晋时期才出现的,但这也比西方诗歌早了一千多年。与西方人把自然看作是与人生对立的东西不同,中国人常常视人生为自然的一部分。因此,西方诗人在不满政治、并因此开始深刻感悟生命时,常常归向宗教;而中国诗人更愿逃向自然,视自然为安居之所,精神家园。“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在左思这著名的赞美自然的诗句背后,有着对政治的不满与命运的无奈,于是只能是“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了。对政治的失望,对生命的执着,使很多诗人返回到山水田园,在精神上皈依自然。在中国诗歌中,描写人生变化的诗歌,常常伴随着自然变化的描写;而通过自然变化的描写,更加深了对于人生变化的必然性感悟。《明月皎夜光》就是先描写了自然的变化:“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然后又描写了人事的变化:“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如果说这种对生命与自然关系的参悟还只是简单地表现了自然与人生的同一性的话,那么,在山水、田园诗中则是进一步地、或明或暗地表现了诗人形象、气度、胸襟,蕴涵了诗人理性的参悟、思考。陶渊明在《形影神》诗作中,借“神”之口表达了自己在生死问题上的顺应自然的意愿:“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纵浪大化中,不喜也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与此相同的主张也出现在他许多诗里: 穷通靡攸虑,憔悴由化迁。———《岁暮和张常侍》

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形迹凭化往,灵府常独闲。———《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辞》

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无疑是最受人们喜爱和重视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自我消失在自然之中以及“物”、“我”两者之间区别的荡然无存,便成了此中的“真意”,诗人也因此获得了安适与宁静。诗人们将自然与人生看作是同—的、相通的东西,自然成为了一个生命的存在。于是自然与人生的差别,便被轻轻地抹去了。因此,曹操在《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中对自然山水的直接状写“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可以毫无疑问地被看作是诗人对自我形象的直接描摹。同样,谢灵运的感情借助山水来表现时,便获得了更为婉曲动人的效果:“浅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凡此种种,便是诗人们对生命与自然关系的参悟。

三、恒久魅力与深远影响

“时间”是真实可感的,正是时间意识唤起了人们丰富感知;伴随着这丰富的感知,时间的存在也就被打上了“人化”的痕迹。从这个角度上说,人便是一种拥有生命意识并将其形式化从而唤起情感共通的生物。因此我们可以说,汉魏六朝时期,生命意识的觉醒带来了灿烂的文化(当然诗歌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文化敞开了时间,时间拥有了意义,意义形成了历史。感念于死而执着于生,于是有着浓重时间意识与生命意识的汉魏六朝诗歌,便具有了恒久的艺术魅力。虽然这种艺术魅力是悲剧性的,但是这种悲剧性的魅力必将是历久长新的,因为它将被后来的每一个读者重新感受—遍,诚如王羲之所言“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逝者如斯夫”这由孔子而起的望“时”之叹,虽说在汉魏六朝时期的诗歌中得到极为充分的表现,但是它亦如时间—样并没有停下行进的脚步,对后世的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是汉魏六朝诗歌中被经常表现的四季交替,亦如头尾互含的阴阳鱼暗示出王湾《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将春入旧年”的哲思;正是陶渊明《读山海经》那时空意识互参“俯仰终宇宙,不了复何如”的诗句,开启了杜甫《春日江村五首》中的“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浩叹,后来发展到就是那时间的片段所支撑的节日,也成了后来诗人们的创作动因,非如此,何来坡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生命感悟?在这些表现有关时间与生命意识的、不胜枚举的后世诗句里,无论是谁,也不可能否认那些汉魏六朝诗歌带来的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刘若愚.王镇远,译.中国文学艺术精华[M].合肥:黄山书社,1989.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论杜甫诗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论杜甫诗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师宗县彩云镇明德小学张家发 内容摘要: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之自唐以来,他的诗就被公认为“诗史”。他的诗歌创作,内容极为丰富,广泛地反映了他的时代的社会生活,而他的诗歌的艺术性更是达到了我国古典诗歌的颠峰。 关键词:现实主义人民性气势诗史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历来就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也是一个难点。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之自唐以来,他的诗就被公认为“诗史”。 杜甫所处的年代,是唐代由盛而衰的一个急剧转变的时代。安史之乱是这一转变的关键。杜甫经历了所谓的开元盛世,也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全过程。杜甫的一生是和他的时代、特别是安史之乱前后二十年间那“万方多难”的时代息息相关的。尖锐而复杂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不仅造成人民的深重灾难和国家的严重危机,也把杜甫卷入了生活的底层,他曾长期生活在人民中间,这就使他有可能描绘出那整个苦难时代的生活画面,并逐步攀登上现实主义的高峰。 杜甫在唐代诗坛上是与李白双峰并峙的伟大诗人,而且即使在整个古代 文学史上,也是可以列名在最伟大的诗人之列。他的诗歌创作,内容极为丰 1

富,广泛地反映了他的时代的社会生活,而他的诗歌的艺术性更是达到了我国古典诗歌的颠峰。我们从思想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谈谈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一、杜甫的创作思想和他的成长历程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在河南巩县的瑶湾。他的出生是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十三世祖杜预是西晋名将,祖父审言是武则天时著名诗人,父闲曾为兖州司马和奉天县令,因此,他也享有不纳租税、不服兵役等特权。这一阶级出身规定了杜甫要成为一个热爱人民的诗人不可能不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杜甫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也是这样表明着的。 杜甫从7岁开始吟诗,“读书破万卷”、“群书万卷常暗诵”的刻苦学习,为他的创作准备了充分的条件。从20岁起,他结束了书斋生活,开始了长达10年的“壮游”,在此期间,他结识了高适、李白等人,并与李白结下了“兄弟”般的友谊,在长期的壮游中,诗人接触了我国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壮丽河山,不仅充实了他的生活,也扩大了他的视野和心胸,为他早期诗歌带来浪漫主义的色彩。 安史之乱酝酿时期是杜甫创作思想的转型时期,生活折磨了杜甫,也成全了杜甫,使他逐渐深入人民生活,看到人民的痛苦,也看到了统治阶级的罪恶,从而写下了《兵车行》、《丽人行》等现实主义杰作,这才确立了杜甫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的方向,安史之乱剧烈时期,国家岌岌可危,人民灾难惨重,诗人也历尽艰险,和人民共同感受国破家亡的痛苦,为了献身恢复事业,他曾备任命为左拾遗,却屡次遭贬斥,但也因而获得深入人民的生活机会,他一方面揭露兵役的黑暗,同情人民;一方面还是勉励人民参战。由 2

关于珍爱生命的诗歌

篇一:我生命的每一天 作者:枪口 我生命的每一天 都在。用滋润的阳光 身边的桃花,脚下的小草 编织,浪漫的生活,在前方 远远地等待,憧憬着,瞬间 怒放的生命,比春天灿烂 我生命的每一天 都在。脚踏黄土,在风里 在雨里,捉虫施肥,侍弄我的庄稼与粮食深情对话,在季节里倾听 与风调雨顺触膝长谈 用两只笨拙的手,与黄河一起 抒写儿女豪情 我生命的每一天 都在。彻彻底底的放下自己 常常以土地自喻,天当被,地当床仰望着露珠,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对着山的那一边,吼几嗓子 让回音的涟漪,再一次把我灌醉 再一次把我击碎 让全世界心痛 我生命的每一天 都在。感悟的阶梯上,寻觅着 心动的彩页,幸福的背影 一个温暖的手,一句宽心的话 与我擦肩而过的芬芳 像春雨一样,魔力四射 让大地百花盛开,让生命五彩缤纷最后,在雷声上 喊一声,我回来了 我生命的每一天 都在。吃喝拉撒,我想过蚯蚓的活法博采众长,我想过蜜蜂的生活 给世界以温暖,有一颗太阳心多好像一条河奔波,每天的脚步 如同音乐响起。想夜色一样静静的来想露珠一样悄悄地去 像星星一样,远远地 挂在梦的窗口 ﹎﹎﹎﹎﹎﹎﹎﹎﹎﹎ 篇二:生命咏叹 作者:几度漂零

不知道 一生 有多少时间 我们 在替自己狂欢 为父母 为子女 为家庭 为社会 我们数不尽的血汗 凝成辛酸 有时 还得承受 没完没了的琐事劳烦 可怜 生命艰难 地震 泥流 战争 坑骗 所有的胆颤心惊背后 我们谨小慎微 瑟缩一团 总耽虑 稍不留意 堕入黑暗 ﹎﹎﹎﹎﹎﹎﹎﹎﹎﹎﹎﹎﹎﹎﹎﹎﹎篇三:生命的意义 作者:闪亮的日子我无数次地问过我自己该赋予生命怎样的意义 才不至于在撒手人寰之际 悔恨不已 很小的时候 读书是我生命的全部意义 可现在 当青春所剩无几 我又该如何定义 曾经豪情万丈 现在却都沦为沧桑 曾经的梦想 已被无情的岁月所伤 不敢谈希望 好像生命只为两个字存在 等待

谈谈杜甫诗中的忧患意识

谈谈杜甫诗中的忧患意识 杜甫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不仅贯穿于他的诗歌创作中,而且贯穿于他的一生。对后人形成关注国家命运的爱国主义情感有着深远的意义。 杜甫的一生经历了巨大的历史动荡和人间苦难,阅尽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不公正社会的黑暗和罪恶,与最底层人民一起颠沛流离,休戚与共。他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不仅贯穿于他的诗歌创作中,而且贯穿于他的一生。对后人形成关注国家命运的爱国主义情感有着深远的意义。时至今日,仍然滋养着华夏儿女的精神世界。 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儒守官家学渊源 杜甫生长在“奉儒守官、未坠素业”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祖父杜审言是武后时的著名诗人,官膳部员外郎;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儒家“入世”、“有为”的进取精神从小便对他产生影响,并终其一生。“忠君”、“爱民”的爱国思想也深入骨髓,成为其诗歌中体现的忧患意识的内在动因,也成为诗人漂泊艰辛的一生坚持不辍的创作主题。 他7岁即开始学诗,15岁时诗文就引起洛阳名士的重视。20岁以后,他到江南的金陵、姑苏,渡浙江,泛舟剡溪直至天姥山下。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回洛阳应进士考试,未被录取。又于次年到齐赵一带漫游。在这两次漫游里,他饱览祖国秀丽雄伟的山川,吸取了江南和山东的文化,开阔了眼界,丰富了见闻。天宝三载(744),他在

洛阳与李白相遇,二人畅游齐鲁,结下友谊。次年秋,杜甫将西去长安,李白准备重游江东,他们在兖州分手,杜甫为此写过不少怀念李白的感人诗篇。这时唐王朝还算强盛,仓廪相当充实,可是玄宗开始好大喜功,开拓边疆,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社会上已经隐伏着不安定的危机。年轻的杜甫对此有所预感,但并未正视。他过着登山涉水、高歌游猎、“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浪漫生活,但也追求“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其时诗作虽有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样不同凡响的作品,但总的说来,没有超越杜审言那一时期名诗人的水平。 二、“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体擦民情休戚与共 天宝五载(746),杜甫到长安,想求得一官半职,有所建树。次年,玄宗诏征文学艺术有一技之长的人到京都就选,杜甫参加了这次考试,但由于中书令李林甫阴谋破坏,应试者没有一人被选。天宝十载,玄宗举行三个盛典,祭祀“玄元皇帝”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写成三篇“大礼赋”进献,得到玄宗的赞赏,命宰相考试他的文章,等待分配,又没有下文。他不断写诗投赠权贵,希望得到他们的推荐,也都毫无结果。被迫“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过着“残杯与冷炙,处处潜悲辛”的穷愁潦倒生活。最后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职务也未能改变“尝困于衣食”的处境。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出入贵族府邸,充当“宾客”,陪伴他们诗酒寓游,取得少许资助。同时,也结交与他同样贫困的朋友,广泛地接触劳动人民。天宝十一载以后,他写出《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等不朽的

珍爱生命现代诗歌

珍爱生命现代诗歌 生命是有限的,是宝贵,也是无价的,所以我们珍惜生命不要生 命白白的浪费,让生命表现出来。下面是关于珍爱生命现代诗歌的内容,欢迎阅读! ⑴珍惜生命 人生就仿佛一场戏生活就仿佛一个大舞台而我们每个人都是故事的主角只是主演与编辑都是一个人 我们自己 初生的生命都是美丽的宛如晨叶间的露珠那么晶莹剔透 那么纯洁 然而漂染他们的是世俗的尘事 朋友 看看来时的路 想想身边的朋友听听生命的热情 珍惜今天拥有的 把握明天的将来的命运都是我们自己主宰的我们都要用一颗理智的心去对待失意时 我也曾疑心过命运的不公我也曾抱怨过人生的坎坷也气馁过、也消沉过可是想想我们的生命是谁给的是谁对我们抱有如此之高的期望是谁一直默默的关注我们的成长的每一天朋友

我们有今天这么好的环境我们有今天这么好的基础我们若不好好珍 惜生命何言面对关心我们的父母亲何以面对那些为我们幸福曾经流血牺牲的先辈们试问 人的一生中有多少事业是从天而降时机又是给什么人的人的一生中时机又有多少 缠缠绵绵儿女情长 红尘往事昨日过客 有多少人可以等待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多少风景能否依旧有多少红尘往事浪漫仍然有多少相爱之人永远相守有多少山盟海誓能否兑现朋友 生命只有一次的 生命是父母给予的 生命是用来珍惜的 生命更不是我们自己的我们一起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命吧⑵《回放的生命》回放的生命 摸一摸走过的路像云像风,在半山腰打盹在枝头上轻颤。在雾里,在雨中进行一次机密的远游驿动的心,一层密密麻麻隐去的远 山,如我心中抽去的银丝 我感悟生命 桃花红,小草的绿被我藏在一页日记的皱纹里一枚蝴蝶的到来让我才想起,我的自私已获得过往,都在我的心上贪心地允吸着,时光留下的道道伤痕如同翻开泥土和蚯蚓我一遍一遍地回放泛黄的照

论杜甫诗歌中的爱国情怀

论杜甫诗歌中的爱国情节 摘要:杜甫是我国诗歌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爱国思想是杜甫诗歌的灵魂。杜甫的爱国情怀,既包含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又是根植于“忧国忧民”之上的更进步的爱国之情,体现了诗圣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关键词:杜甫爱国情怀忧国忧民 一说起唐朝,我们首先想起的就是“诗”,在那个诗意的世界里,既有山水田园的恬淡适意,又有边塞诗派的浪漫雄壮,既有李白的潇洒飘逸,又有杜甫的沉郁顿挫。唐朝的诗人、诗作虽然众多,但很多都已湮灭无闻,其中杜甫的诗歌创作却如同“沙中之金,愈经磨洗愈能发出灿烂的光辉”①。翻阅杜甫现存的一千四百余首诗篇,我们读到的是诗人爱恨交加、悲喜交集的复杂情感,那就是杜甫诗歌的灵魂———诗人赤诚的爱国之心,深切的忧民之情。 杜甫的这份爱国情怀并不是单一的、苍白的,而是丰富的、立体的。他是从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朴素情感出发,逐步上升为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深厚感情,并最终将这份爱国情在报国卫家、以身许国的满腔赤诚中升华。本文就循着这样的情感脉络,从以下三个侧面进行层层解析。 一、赞美河山忧患国运 在中国古代诗人的笔下,对祖国山河的赞美是他们表达爱国情怀的最直接的方式,杜甫也有很多描绘祖国名山大川的优美诗篇。他从20岁起,先是南游吴越,后又北游齐赵,饱览河山之胜。中年寄寓

京华,晚年漂泊各地,足迹所至,均有诗作留存。岱峰的高耸,剑门的险峻、锦江的秀丽、三峡的奇峻,尽在笔下。 国家不仅是一个自然范畴,它还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因素。因此,杜甫在描绘自然风光的同时,也对国家的经济和政治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当国家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时,诗人满怀自豪,热情赞颂;当国家政治腐败、危机四伏时,诗人又忧心忡忡,愤然痛斥。 杜甫的青年时代主要生活在唐玄宗开元年间,此时唐朝的国力强盛,百姓富庶,经济文化都发展到了顶峰,史称“开元盛世”。而杜甫作为一位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诗人,却能够在盛世的光环中看到重重危机,觉察到“万方多难”的危机,唱出了一曲曲动人肺腑的悲歌,体现出诗人深刻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最为可贵地表现出他对大厦将倾的唐朝政治的预见性”。② “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天宝十四载(755),就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前,杜甫途经骊山,唐玄宗正携杨贵妃在华清宫吃喝享乐,杜甫心忧玄宗昏庸,大权旁落,用诗歌讽刺外戚专权的政治现实。诗人听说皇宫内的金盘宝器,都已转移到国舅家的厅堂,而更加严重的后果就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统治阶级和人民严重对立,唐朝已处于岌岌可危、行将倾覆的边缘。很快,安史叛军的鼙鼓也在渔阳敲响。所以千载以后重读这些诗歌,我们不能不佩服杜甫敏锐的洞察力。正是由于诗人怀着深切的爱国之情,才能及时觉察到当时社会中的各种隐患。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现存杜诗1400余首,从思想内容来看,显著特点就是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的密切结合,个人命运与国家人民的命运处处相关,有着丰富的政治内容,浓郁的时代气息。可以说,举凡朝政大事,民生疾苦,以及个人恩怨,在杜诗中一定有所反映。通过杜诗可以看出一个王朝的历史轨迹。 丰富的思想内容成就了杜诗鲜明卓越的艺术特色。杜甫穷尽一生的才学做到了集古典诗歌之大成,并加以创新和发展。主要的艺术成就主要有以下五点: 第一、杜甫善于对现实生活作高度的艺术概括。这种概括,有的时候是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事物,通过客观的描写,把复杂的社会现象集中在一两句诗里,从而揭示它的本质。比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把尖锐的阶级矛盾集中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十个字里,使人触目惊心。再如《白帝》:“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表现四川军阀混战的罪恶,也是把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概括在两句诗里。还有像《岁暮》:“天地日流血,朝廷谁清缨?”也很集中地概括了安史乱后的政治局势。 第二、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和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法相统一。杜甫诗以体物察情见长,往往通过刻画眼前具体细致的景致、事物、人物内心世界,来创造雄浑壮阔的境界,表现重大主题。善于寄情于景,使情景交融,创造出动人的意境。 第三、杜诗的语言艺术。杜诗在语言艺术方面是有突出成就的。他的语言经过千锤百炼,用他自己的话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他喜欢佳句,所以他的语言一定要得到那种惊人的效果,如果达不到这种效果,那么就要继续地反复地修改,死也不甘心。杜甫的语言不同于李白的单纯自然,而是苍劲的,凝练的。所谓苍劲,就是苍老遒劲的意思。他曾经称赞郑谏议的诗说:“波澜独老成。”又说薛华“歌辞自作风格老”。可见杜甫认为诗要老成才好。他自己的语言也正像是一口洪钟发出的深沉的声音。凝练,是说他能用最少的字句表现最丰富的内容,达到高度的概括。苍劲,凝练,构成了杜诗语言的主要特色。 第四、创造地运用各种诗体,并取得了出色的成就。从诗歌的体裁方面来看,杜甫是众体兼长的一个诗人,五言、七言、古体、律诗、绝句,他都能够运用自如,尤其是古体和律体,杜甫写得非常好。他的古体诗大概一共有五百多首,其中五古三百六十一首,七古一百四十五首。他常常运用这种体裁将叙事、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像《自京赴奉先县咏怀》、《北征》、《三吏》、《三别》、《洗兵马》都是如此。杜甫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全面发展和完善了诗歌体裁,真正做到了众体皆备。将五言古诗这种诗体推向了登峰造极的境地,并发展了律诗的形式。 第五、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关于杜甫的艺术风格,前人一直是用“沉郁顿挫”这四个字加以概括。杜甫诗歌里的多种多样的形象都在“沉郁顿挫”的风格上取得了统一。杜诗内容广博,体式多样,风格也多姿多彩,而其主导风格是其夫子自道的“沉郁顿挫”。沉郁顿挫包括了“意”和“法”,即思想感情和表现方式两个方面。“沉郁”有深挚、沉雄、郁结、抑塞之意,主要指感情的力度和深度,侧重于“意”、“思想”。顿挫有抑扬曲折、句断意连、波澜起伏之意,主要指感情表达的层次、节奏,侧重于“法”、“表现”。沉郁与顿挫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唯感情聚积得沉郁,表达起来才不至于一泻无余;唯表达得委曲盘旋,似有不尽之意,才越发显得感情的深沉郁勃。“沉郁顿挫”有忧愤深广、潜气内转而又波澜老成的含义。 综上所述,杜诗的艺术特色可谓鲜明,树立起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又一面大旗。同时中国的诗歌到杜甫又达到了一座现实主义诗歌的高峰。对我国后来诗歌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进作用。

李白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1、李白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主要内容: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 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李白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抱负,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书怀》、《书情赠蔡舍人雄》等诗篇中,对此都有绘声绘色的展露.李白自少年时代就喜好任侠,写下了不少游侠的诗,《侠客行》是此类诗的代表作.在长安三年经历的政治生活,对李白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政治理想和黑暗的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胸中淤积了难以言状的痛苦和愤懑.愤怒出好诗,于是,便写下了《行路难》、《古风》、《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一系列仰怀古人,壮思欲飞;自悲身世,愁怀难遣的着名诗篇.李白大半生过着流浪生活,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篇,借以表达出他那种酷爱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怀. 在这一类诗作中,奇险的山川与他那叛逆不羁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契合.这种诗在李白的诗歌作品中占有不小的数量,被世世代代所传诵,其中《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最杰出的代表作.诗人以淋漓挥洒、心花怒放的诗笔,尽情地无拘无束地舒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了精神上的种种历险和追求,让苦闷、郁悒的心灵在梦中得到了真正的解放.而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更把诗人的一身傲骨展露无遗,成为后人考察李白伟大人格的重要依据. 李白作为一个热爱祖国、关怀人民、不忘现实的伟大诗人,也十分关心战争这一重要问题.对保卫边疆的将士予以热情的歌颂(如《塞下曲》),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则给予无情的鞭挞(如《战城南》、《丁都护歌》等).李白还写了不少乐府诗,描写劳动者的艰辛生活,表达对他们的关心与同情(如《长干行》、《子夜吴歌》等). 艺术特点: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 最鲜明的艺术特色.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比如,他入京求官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想念长安时,"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这样一些诗句都是极富感染力的.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幻想,让人感到的却是高度的真实.在读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些诗句时,读者不能不被诗人绵长的忧思和不绝的愁绪所感染.李白的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李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采、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韵致的原因所在.他的语言正如他的两句诗所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明朗、活泼、隽永.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思想内容: 热爱祖国,忧国忧民。《春望》诗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用“花溅泪”、“鸟惊心”描述自己的亡国之恨。无知的花、鸟尚且如此,诗人的痛苦不言而喻。诗人有关心

古诗词中忧患意识表现

古诗词中忧患意识表现 论文关键词:古典诗词忧患意识文化遗产继承学习 论文摘要: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古已有之的心特征,几千年来一脉相承,且催生了古典诗歌忧国爱民的抒情主题这些诗歌有 着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忧患意识是人们对自然灾害、社会危机和人生命运的焦心忧虑,以及产生的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并进而形成希望以自身内在的生命力量去突破、超越的心态。优患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也是汉民族特有的心理特征,古已有之,且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逐步深刻而丰富。 1忧患情结的形成和发展 首先,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是黄河流域,先民的生活环境非常险恶,“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时常有洪水、大火、野兽威胁着人民的生命,“靠

天吃饭”的农耕生产方式单一,生产力低下,收成极不稳定,恶劣的生存环境使先民深感死亡的威胁,看到生命的有限,促进了他们自我意识的觉醒,从而引发了他们强烈的生存渴求。这些决定了我们这个民族是个具有深广的优患意识的民族。所谓“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战乱时代,诗人更容易感到人生无常的苦闷:“对酒当歌,人 生几何?”,“不戚年往,忧世不治”。作 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作者的感慨是和他统一天下的雄心和顽强的进取精神 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感叹人生短暂之时,更渴望在有限的生命里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后世诗人一脉相承了这种忧国情怀: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扰唱《后庭花》”论文下载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位卑未敢忘忧国”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对民生疾苦的悲悯 中国古代诗人绝大多数是以濡家思想 为主体的,孔子说“不患贫而患不均”,儒

从杜甫的诗歌特色看杜甫的人生[1]

从杜甫的诗歌特色看杜甫的人生摘要: 杜甫和他的诗歌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世界的东方。在古今中外的诗坛上,杜甫的诗篇别具一格,独占鳌头。无论是在艺术手法上还是在思想内涵上,都可谓前无对于杜甫诗歌的认识,纵观其生活及社会背景,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意气奋发、浪漫张狂的年轻漫游时期。古人后启来者。 对于杜甫诗歌的认识,纵观其生活及社会背景,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意气奋发、浪漫张狂的年轻漫游时期。 二、"屡试不第、正视现实的困居长安时期。 三、万方多难、忧国忧民的乱世流亡时期。 四、"田园草堂、颠沛流离的漂泊西南时期。在不同的创作阶段,他的诗歌特色各有千秋 讲到杜甫的诗歌,必定要讲到大唐的盛衰,他的一生和他的诗歌揉合在唐帝国由盛而衰的急剧转变的时代。那个动荡而苦难的时期是杜甫诗歌灵感的发源地。杜甫的诗歌是根植于当时的动荡社会,与日渐黑暗的政治生活糅合在一起的。 在诗歌中既能洞察体现出当时的历史现状,有能反映杜甫的人生观,忧国忧民的情怀及愤慨。曾经杜甫也有伟大的抱负,壮志凌云,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仕途的渺茫,使杜甫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社会的弊端,人民的疾苦,促使他写出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真实而悲壮,慷慨又悲凉。杜甫的诗歌跌宕起伏在他的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中。具体说来,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意气奋发、浪漫张狂的年轻漫游时期 年轻的杜甫少年气盛,虽然曾参加进士考试而落第,但当时他对社会和人世的阅历都还不深,所以这次落第并没有使他受到多大打击,他对自己的前途还是很有信心,抱有美妙的幻想。在落第的第二年(736年),他照旧开始了又一次壮游。“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忤下考

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特征

摘要 这篇论文主要就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展开论述。思想内容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反映民生疾苦,表现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二)、忧国伤时,表现深沉执着的爱国热情。 (三)、揭露统治集团的荒淫府败,表现强烈的讽刺与憎恨。 (四)、热爱生活、自然、抒写亲友间的真情实意。 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 (一)、善于从现实生活中选取素材,并加以高度概括。 (二)、具有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和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法。 (三)、千锤百炼钢的文字功夫。 (四)、众体兼长,善于创新。 关键词: 杜甫,现实主义,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概论》

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特色 (一)引论 杜甫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人民性最强,反映生活最深刻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歌思想内容: 1、反映民生疾苦,表现对人发的深切同情; 2、忧国伤时,表现深沉执著的爱国热情; 3、揭露统治集团的荒淫腐败,表现强烈的讽刺与憎恨; 4、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抒写亲友间的真情实意。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1、继承《诗经》、《汉东府》诗歌的传统,将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发展到新高峰; 2、善于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典型事件,加以高度概括,深刻反映现实生活,抒发个人深沉 趋势的感情; 3、具有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和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法; 4、千锤百炼的文字功夫与苍劲、精工、凝练的语言风格; 5、众体兼长,善于创新。即使在今天,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仍然感召着广大读者。 (二)本论 杜甫家庭有着“奉儒守信”的家风,这对杜甫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杜甫的思想发展,任凭创作活动依据其生活事迹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三十五岁前读书壮游期。此时正逢开元盛世,家境较好。这一时期的杜甫在盛 唐精神的鼓舞下,豪情满怀,境意进进取,充溢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浪漫气息。主要作品有《望月》、《洗兵马》等。 (二)、十年困守长安期(三十五到四十四岁)大宝五年(746),杜甫入京求仕,就在 这一阶段,国势转衰,政治黑暗,统治腐败,人民痛苦,使杜甫对现实有了清醒的认识, 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和他本人善良的天性使他走向人民,贴近生活,以前所未有的现 实方义精神,创造出提示黑暗,批判现实,同情人民的优秀诗歌。如在《兵车行》、《丽人行》等。 (三)、陷贼与为官期(四十四岁到四十八岁)安史之乱后,杜甫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由奉先辗转到陕北。动荡期间的流离生活,使他更深刻的了解[社会,与劳动人民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创作上获得了大丰收。如《春望》、《三吏》、《三别》等。这些作品也使 杜诗有了“诗史”的风格。 (四)、四十八岁到五十九岁病逝。漂泊西南时期。这期间杜甫没过多少安稳日子,但 他关心国家命运。关怀人民疾苦没有改变,而且思想感情更淳厚浓郁,这是他创作的又一 个丰收期,把现实主义文学推向一个新高潮。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夜喜雨》、《登高》等。 杜甫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爱国,忠君,忧民在他身上得到了统一,在他的诗歌中得到 了深刻而完美的体现,正是这种统一和体现,使用权他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人民性最强,反映生活最深刻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的诗现存一千四百多首,其内容非常丰富,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反映民生疾苦,表现对人民的确良深切同情,坎坷凄凉的生活道路和儒家的民 本思想,使诗人始终关注着人民的生活,同情人民疾苦。早在安史之乱前,他就写下了,《兵车行》、《前出塞》,揭控唐玄宗好大喜功,穷兵黩武,揭露不义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0066)《杜甫诗歌选讲与研究》复习答案

(0066)《杜甫诗歌选讲与研究》复习思考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18分,每小题6分) 1、三吏三别: 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2、社会良知三要素: 忧患意识、批判意识、重建意识 3、盛唐之音: 林庚先生用诗一般的语言说:“蓬勃的朝气,青春的旋律,这就是‘盛唐气象’与‘盛唐之音’的本质。”“一种青春的旋律,无限的展望,就是盛唐诗歌普遍的特征。”盛唐之音具体表现有三:一是崇尚风骨,在作品中表现高昂明朗的感情基调,雄浑壮大的气势大量。二是追求兴象,向往一种兴象玲珑的完美的诗歌境界。三是追求自然的美。 4、杜甫的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人类对自然灾害社会危机和人生命运的焦心忧虑的思想意识。在国家和民族面临危机时,这种意识往往表现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杜甫的忧患意识,突出地表现为政治忧患(忧世)和生命忧患(忧生)。在杜甫的忧患意识中,最为可贵地表现出他对大厦将倾的唐朝政治的预见性,而壮志难酬的遭遇使得诗人心灵时时蒙上时不我待的阴影,其忧生之嗟便带上了迥异于其他忧生诗人的紧迫感。 5、民胞物与: “民胞物与”出自宋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意即人民(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万物都是我的朋友。 6、社会良知: 人类的基本价值(如理性、自由、公平等)的维护者。他们一面根据这些基本价值来批判社会上一切不合理的现象,另一方面则努力推动这些价值的充分实现。他们除了献身于专业工作之外,同时还必须深切地关怀着国家、社会以至世界上一切有关公共利害之事,而且这种关怀又必须是超越于个人(包括个人所属的小团体)的私利之上的。 7、文章憎命达: (好)文章不喜欢命运通达的人。(意即生活的磨难和坎坷会产生思想深刻的文章) 8、反诛求: 诛求,责求,需索,一般指过分的索取。政府对百姓的索取。杜甫在批判战争带给人民的苦

杜甫诗歌特色

杜甫诗歌特色 取材方面 杜甫是社会派诗人,趋向现实主义,内容广泛,富时代性,取材于政治兴亡,社会动乱,战事徭役,饥饿贫穷和贫富悬殊。杜诗善于描写当时历史实况,反映唐代由盛转衰的现况,故有“诗史”之称。从安史之乱至入蜀之前,杜甫经历了大时代的动乱,写下大量的实录式写实名篇。其名篇中,特多写实之作,如名作《丽人行》,反映上层社会的奢淫。 思想方面 杜诗中有儒家思想,悲天悯人,忧国忧民,洋溢着仁民爱物的情怀和浓烈爱国主义色彩,有“诗圣”之誉。杜诗善用理智去仔细观察人生社会的实况,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体会人民的苦乐,有强烈政治意识,继承并发扬诗经、汉乐府民歌及建安文学的写实精神。 手法方面 杜诗善写人物对话和独白,选取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和事件来描写。杜诗也善于抒情,结合抒情和叙事,又结合抒情和写景,寄情于景。杜诗叙事注重客观描述,让故事本身直接感染读者,而少发议论。 语言方面 杜甫写作态度非常严肃,语言精炼,用字准确,形象生动,多姿多采,并善于运用民间口语。 体裁方面 杜甫作品众体兼善,五七言古体、律诗绝句,无所不工。他往往用不同的诗体,表达不同的内容,叙事多用较少格律限制,便于铺叙描写的古体诗,抒情则多用近体诗。 杜甫大量创作七言律诗,作品内容广泛,技巧纯熟,注重声律对仗,格律严谨,语言锤炼,为历代典范之作,达到极高的成就,使七律创作臻于成熟。他又开创“即事名篇”的新乐府诗,描写社会的民生疾苦。 风格方面 杜诗主要风格是沉郁顿挫,风格多样,丰富多姿,或雄浑奔放,或清新细腻,或沉郁悲凉、或辞藻富丽、或平易质朴、或通俗自然。杜诗融冶吸收前人艺术技巧,发展成一种独特的新风格。表达自己爱国的思想。

古典诗词的忧患意识

关于《宋词中的忧患意识》的心得体会 忧患意识对于一个国家、民族,一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忧患意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才能理性地认识自已,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日本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举国一致的“忧患意识”,他们的中小学教科书中写着“日本国土狭小,没有资源,只有靠技术,靠奋斗,否则就要亡国”,正是这种意识,给日本的发展增添了强劲的动力,并创造了今天的奇迹。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他们有无强烈的忧患意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高校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教育。 一、古典诗词中的忧患意识 著名翻译家严复说:“有人斯有群矣,有群斯有忧患矣。”(《天演沦》)。从根子上说,黄河流域那并不裕如的生存环境与“靠天吃饭”的农业活动,决定了我们这个民族是个具有深广的忧患意识的民族。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儒家价值观念所起的整合作用。孟子在《孟子·告子》中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将人生忧患与社会忧患,个体忧患与群体忧患结合起来,从而将忧患意识提升到关系国家存亡的历史规律这一层面来认识。孟子认为人要忧患一生,自强不息,要在艰苦的环境中主动地接受磨炼。他认为,个人的生命存亡、事业成败和国家的盛衰强弱都与是否有忧患意识休戚相关。他所倡导的忧患精神绝不是个人荣辱得失的计较,而是对于国家、社会和民族的博大关怀,是对“礼崩乐坏”、“大道不行”的深沉忧虑,所以孔子说:“士忧道不忧贫”,陈子昂说“圣人不利己”。随着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确立,儒家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忧患意识被视为士大夫必备的修养,由此将忧患意识化为个体人格内在的历史责任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也自然成为历代知识分子自觉肩负起的重任。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传统的忧患意识是一种天下意识。 从内容上看,中国古诗词中的忧患意识可以分为三类:忧国、忧民、忧人生。前两种忧患意识常常是联结在一起,成为古诗词中忧患意识的主流,也是最值得我们研究、继承的部分。 (一)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杜甫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成就

结合作品论述“杜甫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成就。 (一)主要内容: 1、抒写理想壮志 杜甫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祖父杜审言是初唐重要诗人,所以对杜甫来说从仕与诗歌都是家业。在这样的家庭文化传统对杜甫忠君恋阙,仁民爱物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早时,杜甫生活在盛唐时期,那时候的杜甫一心追求仕途,有着伟大的理想壮志。“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出自杜甫诗《奉赠韦丞丈二十二韵》,是杜甫一生执着追求的政治理想。在杜甫名篇《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2、批判朝政和统治阶层 《兵车行》的创作标志着杜甫诗歌的转变。由此形成并基本上贯穿了杜甫此后一生诗歌创作在思想内容方面的主要特征,即写实精神。在忠诚于君主的前提下,对统治集团中的腐朽现象给予严厉的批判,还有他对于战乱以及朝廷腐败带给下层人民百姓的痛苦。他的名篇《兵车行》,以严肃的态度,真实地记录下人民被驱往战场送死的悲惨图景:“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首诗标志了杜甫诗歌的转变。此后,他又写出《前出塞》九首,继续对灾难性的开边战争提出质疑;还有《丽人行》,全诗通过描写杨氏兄妹曲江春游的情景揭露玄宗宠妃杨玉环的亲族穷奢极欲的生活,描写出统治者荒淫腐朽作威作福的丑态。而长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更把最高统治集团醉生梦死的情状与民间饥寒交迫的困境加以尖锐的对照,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震撼人心的诗句概括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合理。 3、表现战乱 “三吏三别”也是杜甫的经典代表作品,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这些写出了老百姓的困苦和对老百姓的同情和战争对老百姓的残酷。《羌村三首》《哀王孙》《哀江头》《北征》等作品都是杜甫在战乱中颠沛流离是所写,诗歌写出的老百姓凄惨的生活状况,表现出当时的社会形态。 杜甫沙场抒怀,描写的战事悲壮,代表作品有《悲陈陶》、《悲青坂》。《悲陈陶》中的“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杜甫满怀悲痛之情为他们唱挽歌,但他们为国牺牲,死得壮烈,使诗歌在描写战败的时候兼有悲、壮之情。 4、感叹身世遭遇 杜甫一生仕途不顺,生活在社会的低层,饱受贫困和流离之苦,他以忧郁的目光目睹了统治者的奢华无度,劳苦人民的悲惨生活,战乱中统治者的横征暴敛。。。这些在他的诗中都有体现,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到晚年,但却感慨自己的身世,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杜甫已是“老骥伏枥”,但其心中的政治抱负却还没有实现,杜甫心中充满了不甘,但又很无奈,这种无奈是悲哀的,也是可怜的。《咏怀古迹五首》借对五个人物的凄凉身世、壮志未酬表示深切的同情,并寄予自己的身世之感。“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借琵琶写意,表达了诗人千载留恨的悲郁情怀。 5、自然山水和生活情趣 杜甫对着祖国的山河有着莫大的热爱,他的诗歌有很大一部分都歌颂了祖国山河的美丽。二十岁以后十余年中,杜甫过着漫游的生活。这既是为了增长阅历,也是为了交结名流、张扬

古典诗词的忧患意识

关于《宋词中的忧患意识》的心得体会忧患意识对于一个国家、民族,一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忧患意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才能理性地认识自已,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日本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举国一致的“忧患意识”,他们的中小学教科书中写着“日本国土狭小,没有资源,只有靠技术,靠奋斗,否则就要亡国”,正是这种意识,给日本的发展增添了强劲的动力,并创造了今天的奇迹。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他们有无强烈的忧患意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高校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教育。 一、古典诗词中的忧患意识 著名翻译家严复说:“有人斯有群矣,有群斯有忧患矣。”(《天演沦》)。从根子上说,黄河流域那并不裕如的生存环境与“靠天吃饭”的农业活动,决定了我们这个民族是个具有深广的忧患意识的民族。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儒家价值观念所起的整合作用。孟子在《孟子·告子》中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将人生忧患与社会忧患,个体忧患与群体忧患结合起来,从而将忧患意识提升到关系国家存亡的历史规律这一层面来认识。孟子认为人要忧患一生,自强不息,要在艰苦的环境中主动地接受磨炼。他认为,个人的生命存亡、事业成败和国家的盛衰强弱都与是否有忧患意识休戚相关。他所倡导的忧患精神绝不是个人荣辱得失的计较,而是对于国家、社会和民族的博大关怀,是对“礼崩乐坏”、“大道不行”的深沉忧虑,所以孔子说:“士忧道不忧贫”,陈子昂说“圣人不利己”。随着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确立,儒家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忧患意识被视为士大夫必备的修养,由此将忧患意识化为个体人格内在的历史责任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也自然成为历代知识分子自觉肩负起的重任。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传统的忧患意识是一种天下意识。 从内容上看,中国古诗词中的忧患意识可以分为三类:忧国、忧民、忧人生。前两种忧患意识常常是联结在一起,成为古诗词中忧患意识的主流,也是最值得我们研究、继承的部分。 (一)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对国家命运的关注是古诗词忧患情结中十分重要的一类,也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黍离》篇,据传说是周人东迁后一位大夫重游故都,见昔日繁华的宗庙宫室,已夷为平地,且遍种黍稷,不禁伤心落泪,吟唱成篇。《黍离》篇开创了中国古代忧患诗词的先河,后来,人们往往把亡国之痛、兴亡之感,称作“黍离之悲”。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清朝末年,我国文学史上

关于.安全生产地诗歌10首

关于安全生产的诗歌10首 安全生产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永远不能够忽略的大问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关于安全生产的诗歌,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篇一 安全是一座堤坝 用众人的力量 将暴风狂澜御于墙外 安全是一把利刃 用零容忍的态度 把风险隐患彻底削除 安全是责任 是我们每名高速职工应尽的责任 牢记上岗安全要点 履行安全承诺 严守安全红线 安全是牵挂 是我们每名生产者内心的惦念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熟知安全制度 执行安全流程

就让我们用双手撑起这把安全之伞像家人一般 守护着脚下的高速公路 守护着我们人生的幸福 篇二 安全是一种家庭责任 高高兴兴上班去 平平安安回家来 这不是一句口号和空话 是家人心里虔诚的祝愿和牵挂 安全是一种职业责任 一百减一等于零 没有安全就等于失去一切 安全是一个单位的生命 没有安全 单位将会是一潭死水 人人无法自拔 安全不是小事 而是重于泰山的大事 只有把安全放在首位 才能保证我们单位无坚不催 安全是一种责任

安全是一种虔诚 安全是一种文化 安全是一种幸福 生命灿烂如花 安全重于泰山 让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 视安全为生命 重生命如泰山 关注安全 关爱生命 篇三 生命像一口空气, 密布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给予我们生存的勇气。 生命像一根细线, 连接着我们与远方的长亭,编织着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生命无比坚强, 而有时, 它也像琉璃一般, 美丽精致却懦弱脆小。 长途上,

万方事故最喜摧残它。 生命不易,生命难渡, 一路斩棘,千种苦难。 可当, 一个个事故发生, 一条条生命逝去, 我们心中的警铃是否该长鸣?安全生产, 容不得半点虚假。 保卫生命, 分秒不得忘记。 篇四 安全是一道防线 在危险面前为我们敲响警钟 在那防线之内是禁区 不容踏涉 在防线之外是欢声笑语 安全可以带给我们欢乐 安全是我们追求自由发展的保障工作是踏着节奏的旋律 我们迈着细致的步伐 眼中不放过任何一个安全的漏洞

高考满分作文:珍爱生命

高考满分作文:珍爱生命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曾写过《热爱生命》这篇小说,文中以巨大的艺术力量表现了对生命的酷爱,如何帮助一个人战胜死亡。古人说过:“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生命,对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有许多关于生命的散文诗歌都对生命有着怜惜和珍爱。 我曾经读过刘白羽写的《白蝴蝶之恋》,那是一只轻柔纤细楚楚动人的白蝴蝶,风雨中,它飞出来寻觅什么,被雨水打落。它试图挣扎,但终于倒下,当太阳用明亮的光辉照满人间,那美丽勇敢的小精灵在晶莹的世界中终于一跃而起,向清明如洗的空中冉冉飞去,像一片小小的雪花,带着珍爱生命的情怀,消失在阳光下的青草地上空,演绎了生命的一次升华…… 既然蝴蝶都这么那我们人类又是怎样对待生命的呢?有些人却懂得生命的可贵。雨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虽然患有心脏病,却意志坚强。他尽自己的全力为文学事业做出了伟大的成就,他从没有放弃过生命,反而更加争取、珍爱自己的生命,他每天都坚持做体育锻炼,不管怎样累,他都会坚持,别人看他的病况这么严重,一定活不了多久,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去挑战生命,挑战自我,如果是别人一定会放弃,不会珍惜生命,这样做是不好的。现代散文作家朱自清写的《匆匆》里面说:“但不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这句话说明人要活的有意义,不应该虚度年华、碌碌无为过一生。就

算当生命要垂危时,也不能白白走这一生,应该去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雨果他不仅进行体育锻炼,强身健体,而且还写下了许多着作,他为自己的一生洒下了光辉,没有虚度年华,他的代表着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等。他这样珍爱生命,使他从原来是快要死去的人,转变成为了一个长寿者,死去年龄为82岁。 可曾记得,非典来临的日子,一群群白衣天使迎着风雨而起,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不怕困难。人们为了珍爱自己的生命,每天进行体育锻炼,讲究卫生,经常通风,抗击非典的一些护士和医生,遇到困难不退缩,他们坚持“能战胜非典”的信念,夜以继日为病人治病,他们忘我的工作,永远站在非典的前线,与SARS病毒作斗争。现在回想起来,让人感觉到“珍爱生命”这四个字。在非典时期,人们的举动,同时也在推动着祖国的前进步伐,珍爱生命也是一种使祖国向前进步的表现,如果人们都珍爱生命,那将是一个充满积极向上气息的社会。可现在呢?非典已经过去了,人们又恢复了以前的样子:不讲究卫生。更有甚者卖一些不干净的东西,拿大家的健康开玩笑。SARS 的出现不就是不注意卫生所造成的吗?我们应“前事不忘后事之失”,时刻注意卫生,注意生命安全,珍爱生命。 人生是一条无名的河,是深是浅,人们都过,人生是一杯无色的酒,是苦是甜,人们都喝,在这匆匆的岁月里,生命就像一朵美丽的鲜花,在阳光下,慢慢地绽开,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这朵花,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迎接生活,挑战自我,珍爱自己的生命。

杜甫诗中忧国忧民的思想(一)

杜甫诗中忧国忧民的思想(一) 内容摘要:杜甫做为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生活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他的诗歌真实形象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时代风貌,是当时社会现状的一面镜子,故有“诗史”之美誉,在他的诗中贯穿着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思想。而他忧国忧民的思想源于他身上较为浓厚的儒家思想。表现为矢志不移的忠君爱国思想和深沉广博的仁爱精神。这不仅是杜甫伟大的人格魅力之所在,更是其诗作能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的力量所在。 关键词:杜甫儒家思想忧国忧民忠君爱国仁爱精神 一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渊源 杜甫自始至终执着地关注现实是与他头脑中的指导思想有关的。杜甫是以什么思想为指导呢?杜甫常常自称“儒生”、“老儒”、“腐儒”,谈到自己的家世也说“奉儒守官”,所以历来批评家认为这是儒家的思想意识的体现,儒家的入世精神和仁政学说铸就了杜诗中的忧国忧民的主旋律。 郭沫若先生的《李白与杜甫》一文中强调儒家思想对杜甫的影响,并认为这对杜甫的“阶级意识”“门阀观念”“功名欲望”起了决定性作用。但事实上决定他思想的,还是十载长安的“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屈辱和辛酸,是“三年饥走荒山道”和人民共同饱尝的战乱、饥饿之苦,是“田父要皆去,邻家问不违”和人民亲密无间的生活。这些,正是这些,是杜甫思想决定性的因素。 中国古代诗人绝大多数也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然而这些难以计数的大批诗人中真正弘扬了儒家思想、应该在儒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惟有杜甫一人。这不仅是因为杜甫以“儒生”等自命,更重要的还在于他内心之中常常激荡着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深入其骨髓、融化到其血液。它使得杜甫对孔孟所倡导的忧患意识、仁爱精神、恻隐之心、忠恕之道有深刻的理解,并用感情强烈的诗篇淋漓尽致表达出来,打动与感染读者。特别是作为儒家思想核心的“忠”“爱”精神,这几乎成为杜甫一生坚持不辍的创作主题。 忧国忧民思想的表现之一 ——忠君爱国 传统的儒家观点认为,忠君即是爱国。如孔子强调“尊王攘夷”,即尊奉周天子,抵御外敌入侵中原地区。孟子则宣扬“大一统”,力主以“仁政”统一中国。即对百姓施以仁政,以体恤百姓。真正做到想民所想,忧民所忧。此为儒家忧国忧民的光辉典范。而且儒家关注群体意识的最高境界就体现在对国家、对天下(当时对儒家来说“天下”就是国家,国家就是“天下”)“一统”和安定的关注上。杜甫承继了儒家的对“天下”“一统”的思想片断,把它发展成为忠君爱国的强烈的意识、并成为古典诗歌创作中的永恒的主题。 实现和维护天下一统是儒家群体意识的最高境界,能够达到这个境界的人,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是很少的。那时人的眼界极为狭小,大多只是局限在个体生命的自生自灭上。一生执着于“忠君爱国”,其道德、其胸襟都是那个时代很难达到的境界,这样的人是需要具有忘我的灵性的。在杜甫那里,“君”不是坐在皇帝高位上的独夫民贼,而是天下民众这一群体的代表。特别应该提到的是杜甫的忠君爱国不是作为臣工的职业性的奉献、更非泯灭了个性以后唯一的选择。杜甫是注重个体自我价值的人,他把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融入了对群体的关注之中。这些在他的诗歌中有长足的表现。 流传到现在的杜诗绝大部分写于滞留长安以后,从长安诗开始,杜甫大多作品中表现了他的忧国忧民精神。从早年的志向:“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直到临终,仍在惦念着:“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杜甫的拳拳之心,永远是那样执着。杜甫不仅随时随地不忘君国,如苏轼所说“一饭不忘君”(当时的“君”就是“国”的代表);更令人感动的是,他把这种感情视为其生命的一部分。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开篇就描写忠君爱国之情,当时摆在杜甫面前有两条路,一是归隐田园,过“潇洒送日月”的浪漫生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