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

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

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

一、引言

血吸虫病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感染含有血吸虫幼虫的淡水

螺蛳传播给人类。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尤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给当地人民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本报告旨在对血吸虫病的疫情进行监测和分析,为相关部门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疫情概况

根据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报告期末,我国某省某市血吸虫病疫情总体趋势

稳定,但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具体数据如下:

1. 疫情地区分布

血吸虫病主要分布在该市的农村地区,其中以山区和湖泊周边地区的疫情较为

严重。根据疫情监测数据,目前共有10个乡镇的部分村庄存在血吸虫病感染病例。

2. 疫情人群感染情况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血吸虫病感染主要发生在农民和湖泊周边居民中。在感染

人群中,成年人和学龄前儿童的感染率较高,其中以男性的感染率略高于女性。

3. 疫情季节分布

血吸虫病的疫情季节主要集中在雨季和夏季,这与螺蛳孳生和病媒虫传播的生

态特点密切相关。在监测期内,疫情高发季节已过,但仍需密切关注雨季的到来,以防止疫情的反弹。

三、疫情监测措施

为了及时掌握和监测血吸虫病的疫情动态,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监测

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1. 疫情监测点设置

根据疫情分布情况,相关部门在疫情高发地区设置了疫情监测点,定期对当地

居民进行血吸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检工作,以及对螺蛳和病媒虫的监测。

2. 疫情报告制度

建立了疫情报告制度,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在发现血吸虫病病例后立即上报,并

及时向上级部门提供相关数据和信息。

3. 健康宣教和防治指导

加强对农民和湖泊周边居民的健康宣教工作,提高他们的防治意识和自我保护

能力。同时,制定并实施血吸虫病的防治指导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环境改善和卫生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措施。

四、疫情防控措施

为了有效控制和防止血吸虫病的传播,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1. 药物治疗

对已感染的病例进行及时的药物治疗,以减少病情的发展和传播风险。同时,

加强对疫情地区人群的药物预防工作,降低感染风险。

2. 环境改善

加强疫情地区的环境卫生管理,清除水体中的螺蛳,减少病媒虫的滋生和传播。加大对农田、饮水源等环境的改善力度,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卫生条件。

3. 卫生设施建设

加强对疫情地区卫生设施的建设和改善,包括建立健全的卫生服务网络、提供安全的饮水源和厕所设施等。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卫生习惯,减少感染风险。

五、疫情监测评估

根据目前的疫情监测数据和防控措施的实施情况,对血吸虫病的疫情进行评估如下:

1. 疫情趋势

目前疫情总体趋势稳定,但仍需密切关注雨季的到来和疫情高发季节的变化,加强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调整防控策略。

2. 防控效果

通过相关部门的积极努力和有效措施的实施,疫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和防止。但仍需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强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提高防控效果。

3. 风险评估

目前疫情地区仍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尤其是在高发季节和疫情地区的农田、湖泊等环境中。相关部门需加强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置疫情风险。

六、结论与建议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当地人民的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有效控制和防止疫情的传播,建议相关部门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调整防控策略。

2. 加大对疫情地区的药物治疗和预防工作力度,提高感染人群的治愈率和预防效果。

3. 加强环境改善和卫生设施建设,减少病媒虫的滋生和传播风险。

4. 加强健康宣教和防治指导,提高居民的防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5. 加强跨部门合作和信息共享,形成合力,共同应对血吸虫病的挑战。

通过以上措施的有效实施,相信在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血吸虫

病的疫情将得到有效控制和防止,为当地人民的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情况总结(共6篇)

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情况总结(共6篇) 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情况总结(共6篇) 领导您好 (篇一) 按照省、市农委有关文件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与卫生血防等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我局按时按量完成了今年动物血吸虫病监测查病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全年动物血防工作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县畜牧兽医局高度重视动物血防工作,成立了县动物血防领导组,以加强对动物血防工作的领导;明确县疫控中心负责承担血防实验室检测工作,血防区动检所承担监测采样任务,年初分别同责任单位县疫控中心、安凌动物检疫所、历口动物检疫所等单位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层层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考核制度,把动物血防工作落到了实处。 (二)精心组织,周密部署 根据省、市农委与县地病办有关文件精神及会议部署,按照县人民政府与我局签订的《地方病防治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要求,积极行动,迅速部署,及时下发了祁牧(**)20号《关于开展**年动物血防工作的通知》,结合新型农民培训进行了《血吸虫病防治条例》专题宣传培训,培训人员500人次,发放宣传材料1000余份;县畜牧兽医局在业务经费拮据的情况下,仍优先安排了动物血防监测专项

经费。动物血防工作得到了县地病办、血防站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与配合。 (三)落实措施,扎实工作,圆满完成动物血防工作任务 我县动物血防工作人员,努力深化血防意识,强化自身责任,扎实地开展动物血吸虫病监测工作;血防区动检所人员不惧脏臭、不畏艰险、不辞辛苦,不折不扣地完成监测采样任务;疫控中心成立血防监测工作组,积极开展技术指导,认真做好实验室化验工作;经过全局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共同努力,如期完成了今年市县下达的50头耕牛查病任务。 今年我县动物血防耕牛查病工作于5月中旬在血防区安凌镇9个血防村采集全部耕牛粪样26头份,同期在全县非血防区2个非血防村采集耕牛血样24头份;5月28日前完成了50份耕牛粪样检测,间接血凝试验结果全部阴性。十一月上旬,由县畜牧兽医局局长带队对县疫控中心、血防区动检所耕牛血吸虫病监测、检疫工作开展了专项督查;同时赴血防联系点开展了农业血防调研,解决农业血防工作实际困难。为支持血防联系村开展血防综合治理养鱼灭螺,本局无偿提供技术服务,并给予了适当的资金补助和物化补贴扶持。十二月份顺利通过省地病办“祁门县血吸虫病消除工作”考核。 二、存在问题 目前主要存在以下方面问题,一是农业机械化生产迅猛发展,普遍实行以机代牛耕作,以致血防区耕牛存栏量锐减,且耕牛放养点非常分散,导致粪样、血样采集极为困难;二是县疫控中心与县畜牧水

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

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 一、引言 血吸虫病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与受感染的淡水螺类接触而 传播。该病在全球范围内都存在,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对当地人民的健康和经济发展造成为了重大影响。为了及时掌握血吸虫病的疫情,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本报告对血吸虫病疫情进行了监测和分析。 二、疫情监测方法 1. 数据来源 本次疫情监测的数据主要来自于各地卫生部门、医疗机构和相关疾控中心的报告。同时,我们还参考了国际组织和学术机构发布的相关数据和研究成果。 2. 监测指标 本次疫情监测主要关注以下指标: - 感染人数:统计各地区感染血吸虫病的人数。 - 发病率:根据感染人数和总人口计算出的发病率。 - 病例分布:分析各地区的病例分布情况,包括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比例。 - 疫情趋势:对不同时间段的疫情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疫情的发展趋势。 三、疫情监测结果 根据我们的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以下是血吸虫病疫情的主要情况: 1. 感染人数

截至报告期末,全国范围内共有XXXX人感染了血吸虫病。其中,城市地区 感染人数为XXXX人,占总感染人数的XX%;农村地区感染人数为XXXX人, 占总感染人数的XX%。 2. 发病率 根据感染人数和总人口计算得出的发病率为每万人中有XX人感染血吸虫病。 其中,城市地区的发病率为每万人中有XX人感染,农村地区的发病率为每万人中有XX人感染。 3. 病例分布 根据病例分布情况的统计,城市地区的病例占总病例的XX%,农村地区的病 例占总病例的XX%。这表明血吸虫病在农村地区的传播更为严重。 4. 疫情趋势 通过对不同时间段的疫情数据进行比较,我们发现血吸虫病的疫情呈现XX趋势。在过去X年中,疫情有所下降,但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传播风险。 四、疫情分析与建议 1. 疫情分析 根据我们的分析,血吸虫病在城市地区的传播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这可能与农村地区的生活环境和人们的生活习惯有关。此外,由于血吸虫病的潜伏期较长,不少感染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导致疫情的隐匿性较强。 2. 预防控制建议 为了有效控制血吸虫病的传播,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 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血吸虫病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 加强对淡水螺类的监测和控制,减少感染源的存在。

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

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 为了监测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后的疫情动态,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巩固达标成果,实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打下坚实基础。方法在感染季节后,对5~65岁人群采用血清学方法进行筛查;对血清学阳性者进行病原学检查,同时开展耕牛和钉螺调查。结果人群调查12 745人,血检阳性1 094人,粪检1 084人,粪检阳性22人,感染率为0.17%;耕牛调查862头,阳性0头;钉螺调查面积1 886 850m2,查出有螺面积27 440m2,解剖钉螺604只,感染性钉螺0只。结论西昌市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后疫情稳定,要继续加大防治力度,巩固传播控制成果,实现传播阻断的目标。 西昌市属大山区血吸虫病重流行区,自2004年启动全国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重点项目工作以来,各级政府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2008年通过卫生部血吸虫病专家咨询委员会考核评估,西昌市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制定标准。2009年根据省上的安排,西昌市随机抽取9个村开展血吸虫病疫情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巩固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成果。 1 基本情况 西昌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凉山州首府所在地,位于北纬27°32′~28°10′,东经101°47′~102°23′,总面积2 655km2,以山地为主,地势北高南低,海拔在1 500m以上。安宁河由北向南贯穿全境,市辖37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65万人。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2℃,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均降水量1 013mm,日照320d,无霜期337d。全市有32个乡镇不同程度流行血吸虫病,受威胁人口40余万。历史累计有螺面积2 260.362万m2,历史累计患者10.057万人,历史累计病牛5 928头。现有钉累面积40.433万m2,下降了98.21%,人群和耕牛感染率分别下降到1%以下,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 2 调查内容和方法 2.1调查范围经国家随机抽样,选取了西昌市黄联关、马道、西溪、小庙、裕隆、中坝等乡镇的新镇、大堡、营盘、小庙、新富、大中、麻地、山嘴等村作为调查范围,共6个乡的9个行政村。 2.2人群调查在感染季节后,对5~65岁人群采用血清学(循环抗原)方法进行筛查;对血清学阳性者采用尼龙绢袋集卵孵化法(一粪三检)进行病原学检查。 2.3耕牛调查采用顶管孵化法(一粪三检)进行调查。 2.4钉螺调查方法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样(框距5~10m,每框=0.11m2)进行调查,捕获框内全部钉螺,用压碎法,在解剖镜下检查有无血吸虫尾蚴。 2.5统计分析将调查数据录入计算机EXCEL Foxpro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 3.1人群调查结果共调查12 745人,血清阳性1 094人,粪检阳性22人,感染率0.17%,未出现急性感染病例(表1)。 4 讨论 通过对6个乡镇的9个行政村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人群感染率为0.17%,流行较重的小庙村、新富村、大堡村、大中村和中度流行的麻地村、山嘴村、营盘村感染率都在1%以下,轻度流行的新镇村未发现人群和耕牛感染,未出现急性感染病例;未发现耕牛和钉螺感染。说明2008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后,采取的查治病、查灭螺、健康教育、改水改厕、以机代牛、产业结构调整,水田改旱地、农业综合开发、兴林抑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改进农业生产模式,改变钉螺孳生条件,坚持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一系列防治措施是十分有效的,是切实可行的,疫情继续得到有效控制,血吸虫病流行区域及程度进一步缩小。全市

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

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 了解楚雄市詹家村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血吸虫病疫情变化,评价防治效果,为完善血吸虫病监测方案和制订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分析楚雄市詹家村2005-2010年螺情、病情监测资料。结果2005-2010年楚雄市詹家村无新感染的血吸虫病患者和病畜,6年共出钉螺面积22.86 hm2,无感染性钉螺。结论詹家村达传播阻断后,疫情相对稳定,但螺情较重,仍需加强监测,有效防治。 为进一步掌握楚雄市血吸虫病流行动态,评价防治效果,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按照《云南省血吸虫病监测方案》要求,2005-2010年以来,连续6年对楚雄市詹家村血吸虫病疫情进行了系统监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监测点概况楚雄市为云南省血吸虫病中度流行区,全市6个乡镇25个行政村220个自然村有血吸虫病流行,楚雄市詹家村为云南省省级血吸虫病监测点,该村位于楚雄市东北部,全村共辖12个自然村,属血吸虫病五类村。该村与楚雄市城区相毗邻,已有6个自然村已城镇化,村民成为了市民,土地也全部变成了城市新区,其余6个自然村仍以农业生产为主,历史累计钉螺面积75.8 hm2,历史累计血吸虫病患者1184人(其中晚血患者3人)。2010年底6个村共有337户,1903人,耕地面积59.6 hm2,耕牛140头,6个村都有钉螺残存,但无感染性钉螺。2004年底6个未城镇化村尚有钉螺面积7.12 hm2,遗留晚血患者1人。 1.2 人群查病每年10-11月对辖区内6~65岁人群查病采用IHA过筛[1](试剂为江西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生产,滴度≥1:10为阳性),阳性者再进行尼龙绢集卵孵化法粪检[2]。建立晚血患者详细个人档案,每年对历史遗留晚血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和病源学检查。1.3 家畜调查家畜查病以耕牛为主,每年对辖区内80%以上的耕牛采用塑料杯顶管孵化法粪检。 1.4 螺情监测每年5-6月对该村有螺环境、可疑环境、复杂环境等普查。现有钉螺环境采用系统抽样调查;历史有螺环境和可疑环境采用环境抽样调查,查获钉螺后再采用系统抽样调查。5~10m设框,捕获框内所有钉螺,全部采用压碎法解剖镜检,观察死活及血吸虫感染情况。 1.5 防治措施采取钉螺控制为主,健康教育和人、畜同步治疗的综合防治措施。对查出的有螺环境,采用50%氯硝柳胺2g/㎡喷洒法进行药物灭螺,连续喷洒3次,每次间隔7d。对查出的血清学阳性者,采用吡喹酮60mg/kg 2日疗法扩大化疗处理[3]。 2 结果 2.1 病情2005-2010年在6个未城镇化的自然村中共进行血清学检查6 158人次,阳性95人次,阳性率1.54 %,粪检95人,未检出阳性者,吡喹酮扩大化疗95人。每年复核检查现存的晚血患者,现存晚血患者1人,2005-2010年共检查6人次,为临床治愈,粪检阴性。6年共粪检耕牛672头,未检出病牛。 2.2 螺情2005-2010年在未城镇化的个村中共调查钉螺面积264.55 hm2,在灭光后的有螺环境中反复查出有螺面积22.86 hm2,无新发现钉螺面积(表1),钉螺面积呈反复趋势,但未发现感染性钉螺。6年内查出的有螺面积中,田、沟、菜地及其他环境分别占36.29%、29.40 % 、28.62%、5.69%。6年内共解剖钉螺5 599只,未发现感染性钉螺。 3 讨论 楚雄市于1993年达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通过10多年的监测结果显示,无新感染血吸虫

关于一例血吸虫病例发热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关于一例血吸虫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2014年3月12日上午11:23,我中心接到中心医院报告:中心医院收治一例慢性血吸虫病例。接到报告后,我中心疾控科科长和中心妆也人员立即赶往中心医院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病例查证。现将本次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处置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应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按照血吸虫突发疫情处理预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血吸虫病诊断标准(WS261-2006)标准,对病例进行回顾性个案调查;对患者家属进行访谈,求证发病前活动情况;查阅病例就诊住院病例。 二、结果 1、基本情况:患者蔡林,男,27岁,农民,户籍所在地(现住址):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万家乡。 2、流行病学调查:该患者为自由就业者,2月初从广州打工回家,一直在家居住,在此之前没有去过血吸虫疫区,也没有接触过疫水,居住地也不属于疫区。本次发病之前,患者身体状况良好,无血吸虫病史,其家庭成员也无血吸虫病病史,患者没有患过肝炎,肝脾无肿大、无贫血、消瘦,轻度发热、腹泻、嗜酸性细胞轻度升高,粪检阴性IHA检测阳性,其他血清学监测阴性。 3、本次发病经过:患者于2014年2月25号出现无明显诱因的轻度发热、腹泻,乏力。4月27日到中心医院就诊,检查结果显示:患者无消瘦,精神状态良好,肝脾无肿大,粪检阴性,血常规提示嗜酸性细胞轻度升高,IHA检查阳性。2月12日中心医院就IHA检测阳性提血吸虫感染为证据,在“”报告疫情。就诊期间,医院按照常规对症治疗给予治疗。 4诊断意见:依据血吸虫突发疫情处理预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血吸虫病诊断标准(WS261-2006),结合患者蔡林的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结果,我们认为该病例不是血吸虫患者。 三、处置意见 1、建议中心医院立刻更正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 2、患者按常规治疗继续治疗。

血吸虫病监测结果分析

血吸虫病监测结果分析 [摘要] 目的掌握血吸虫病疫情动态,为制订防治策略和考核防治效果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的方法,于2005年开始对仁寿县志气村国家级监测点开展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2005年、2006年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分别为0.53%、1.17%,2007-2012年未检出血吸虫感染者;仅在2005年检出2头血吸虫感染耕牛;有螺面积从2005年的29770 m2下降到2012年的340m2,残存钉螺主要分布在水田、沟渠。结论监测点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血吸虫病流行因素未根本改变,疫情易反弹;今后做好传染源的管理,加大灭螺力度,以进一步降低血吸虫病流行水平。 为掌握血吸虫病疫情动态,了解流行规律和影响因素,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为制订防治对策和考核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卫生部制订了《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1]。2005年在仁寿县珠嘉乡志气村设立血吸虫病国家监测点,按照方案要求开展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现将2005-2012年监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人群病情监测每年11月份对监测点6岁以上的全部常住居民采用全国统一的间接血凝实验(IHA)方法进行筛查,2005-2010年阳性者以Kato-Katz法(一粪三片)进行病原学检查,2011年阳性者以Kato-Katz法和集卵孵化法检查。对当年发现的急性血吸虫病患者进行个案调查。每年对监测点进行晚期血吸虫病普查,对新发现和现存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进行个案调查。 1.2 家畜病情监测每年11月份随机抽查在有螺地带敞放的牛、猪、马、羊等家畜各60头(不足者全部检查),采用塑料杯顶管粪便孵化法进行检查(一粪一查)。 1.3 螺情监测每年于春季(5月)对监测点区域内的现有钉螺环境(含易感环境和其他有螺环境)、可疑环境,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样法进行螺情调查。检获框内(每框=0.11m2)全部钉螺,并采用压碎镜检法解剖观察,鉴别死活和感染情况。 1.4 相关因素调查自然与社会因素(包括水位、雨量、气温、自然灾害、人口流动、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等)。防治措施实施情况(包括查螺、药物灭螺、环境改造、查病、治病(化疗)、健康教育、个人防护、改水改厕等)。 1.5 统计分析监测点所有资料、数据录入计算机,用Excel和Fox pro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仁寿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龙泉山脉中下段东西两侧,为丘陵地貌;主产

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

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 引言概述: 血吸虫病是一种由血吸虫寄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人体皮肤接触感染。该疾病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广泛流行,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严重威胁。为了及时掌握血吸虫病的疫情动态和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进行疫情监测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血吸虫病的疫情监测情况。 一、疫情监测方法 1.1 人群调查:通过对居民的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了解感染者的情况和病例分布情况。 1.2 环境监测:对水源、土壤等环境进行采样检测,了解感染源的分布情况。 1.3 动物监测:对可能携带血吸虫寄生虫的动物进行监测,了解动物感染情况,为人类感染提供参考。 二、疫情监测结果 2.1 人群感染情况:通过人群调查,统计感染者的数量、年龄分布、性别比例等信息,分析感染的高发地区和人群特点。 2.2 环境感染情况:通过环境监测,确定感染源的分布情况,包括河流、湖泊、水井等水源和土壤中的寄生虫卵情况。 2.3 动物感染情况:通过动物监测,了解可能携带寄生虫的动物感染情况,如猪、狗等。 三、疫情监测数据分析

3.1 疫情趋势分析:通过对历年疫情数据的比对和分析,了解疫情的发展趋势,判断疫情是否有上升或者下降的趋势。 3.2 高发地区分析:根据疫情监测结果,确定高发地区,并分析高发地区的原因,如环境条件、人群行为等因素。 3.3 风险评估:根据疫情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评估血吸虫病的风险程度,为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四、疫情监测应对措施 4.1 预警机制建立:根据疫情监测结果,建立健全的疫情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以便采取紧急措施。 4.2 防控策略制定:根据疫情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包括人群教育、环境改善、药物治疗等措施。 4.3 防治工作监督:对防治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防控措施,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结论: 通过对血吸虫病的疫情监测,可以及时了解疫情的发展趋势和分布情况,为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建立健全的疫情预警机制和防治工作监督体系,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的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情况总结共6篇

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情况总结 (共6篇) 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情况总结(共6篇) 领导您好,欢迎阅读本站,网址,下面仅供参阅,如果您需要 一篇高质量且符合您工作实际的文章,请联系电话:4000121855,我们将为您提供高质量的原创文章写作服务 (篇一) 按照省、市农委有关文件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 与卫生血防等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我局按时按量完成了今年动 物血吸虫病监测查病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全年动物血防 工作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县畜牧兽医局高度重视动物血防工作,成立了县动物血防领 导组,以加强对动物血防工作的领导;明确县疫控中心负责承担 血防实验室检测工作,血防区动检所承担监测采样任务,年初分 别同责任单位县疫控中心、安凌动物检疫所、历口动物检疫所等 单位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层层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考 核制度,把动物血防工作落到了实处。 (二)精心组织,周密部署

根据省、市农委与县地病办有关文件精神及会议部署,按照 县人民政府与我局签订的《地方病防治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要求,积极行动,迅速部署,及时下发了祁牧(**)20号《关于开展** 年动物血防工作的通知》,结合新型农民培训进行了《血吸虫病防治条例》专题宣传培训,培训人员500人次,发放宣传材料1000 余份;县畜牧兽医局在业务经费拮据的情况下,仍优先安排了动 物血防监测专项经费。动物血防工作得到了县地病办、血防站等 单位的大力支持与配合。 (三)落实措施,扎实工作,圆满完成动物血防工作任务 我县动物血防工作人员,努力深化血防意识,强化自身责任,扎实地开展动物血吸虫病监测工作;血防区动检所人员不惧脏臭、不畏艰险、不辞辛苦,不折不扣地完成监测采样任务;疫控中心 成立血防监测工作组,积极开展技术指导,认真做好实验室化验 工作;经过全局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共同努力,如期完成了今年市 县下达的50头耕牛查病任务。 今年我县动物血防耕牛查病工作于5月中旬在血防区安凌镇9个血防村采集全部耕牛粪样26头份,同期在全县非血防区2个非 血防村采集耕牛血样24头份;5月28日前完成了50份耕牛粪样 检测,间接血凝试验结果全部阴性。十一月上旬,由县畜牧兽医 局局长带队对县疫控中心、血防区动检所耕牛血吸虫病监测、检 疫工作开展了专项督查;同时赴血防联系点开展了农业血防调研,解决农业血防工作实际困难。为支持血防联系村开展血防综合治

年度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总结报告1500字

年度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总结报告1500字 年度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总结报告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 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我院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年度工作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一、工作概况 本年度,我院在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深入贯彻落实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相关要求,紧密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全力推进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 二、工作内容 1.强化场地整治 我院血吸虫病疫区的场地整治工作得到了很好的推进。我们通过开展清理河道、疏浚渠道、治理水源等措施,有效减少了血吸虫的滋生繁殖,保证了疫区居民的安全。 2.宣传教育 我们加强了血吸虫病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册、组织知识讲座等形式,向疫区居民普及血吸虫病的防治知识,并提醒他们注意饮食卫生、生活卫生和个人卫生。

3.干扰治疗 针对已经感染血吸虫的居民,我们积极开展了干扰治疗。通过定期给予抗血吸虫药物,有效控制了感染病例的发展,减少了病情的恶化。 4.监测工作 我们加强了对血吸虫疫情的监测工作,定期进行血吸虫病人群的调查和血吸虫卵检测,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防止疫情的扩散和暴发。 5.人员培训 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血吸虫病防治培训活动,让相关工作人员了解血吸虫病的病因病理、防治方法和技术,提高了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三、成绩与问题 在本年度的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经过调查和治疗,血吸虫病的发病率较 去年有所下降,疫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但是,我们也面临一些问题。首先,部分居民对血吸虫病的防治知识了解不足,预防 意识不强。其次,部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有待提高,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换代也是一 个问题。最后,部分疫区场地整治工作有待深入,还需要加强疫情的监测和预防工作。 四、改进措施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泰兴市大生村2013年血吸虫病监测工作报告

泰兴市大生村2013年血吸虫病监测工作报告【中图分类号】R3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2-0370-01大生村是泰兴市历史上血吸虫病流行较为严重的疫区,为了解血吸虫病流行动态及影响 因素,预测流行趋势,为制订血吸虫病防治对策及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2013年被江苏省定为省级血吸虫病监测点,根据省监测工作方案的要求,我们在济川街道大生村开展了各项疫情监测工作,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监测任务。现将2013年的监测工作报告如下: 1 监测内容和方法 1.1人群病情监测 监测血清免疫学检查阳性率;粪检阳性率;血吸虫急性感染人数;晚期血吸虫病病人数;流动人口的血吸虫感染情况。 1.1.1建立居民数据库:对监测点内的所有居民进行登记,建立居民基本情况数据库。每年对人口的变化情况进行更新。 1.1.2常住居民查病:监测点每年10-11月对监测村内6 周岁以上(包括6周岁)的常住居民进行血吸虫感染情况调查。调查时采用综合筛查方法,即先以DDIA进行血清免疫学筛查,阳性者再进一步以集卵孵化法(全粪量一送三检)作病原学检查,粪孵阳性者再进行虫卵计数,检查时要求以村名组为单位整群抽查不少于500人,且应检居民的血检与血阳者粪检受检率分别在90%和95% 以上。 1.1.3流动人群检查:监测点每年对进入监测区内的渔船民及外来务工等流动人群做好登记工作,并进行血吸虫感染情况检查(检查方法同上)。 1.1.4急性感染和晚期病人调查:对监测村内当年发生的急性血吸虫病人进行个案调查;对新发现的和现存的晚期血吸虫病病人进行个案调查。 1.2家畜病情监测 监测家畜粪检阳性率。对监测点内敞放的牛、猪、羊等家畜,在每年10-11月份采用粪便孵化法(塑料杯顶管粪便孵化法1粪1检)进行血吸虫感染情况检查。各查60头,如不足全查。 1.3钉螺的监测 监测钉螺分布面积和活螺平均密度;感染性钉螺分布面积、密度、和感染率。每年春季在监测村进行1次全面的螺情调查,调查范围包括历史有螺环境、复杂环境、可疑环境等。调查采用分环境系统抽样法结合环境抽样法。江湖滩地区采用20×20米系统抽样法查螺;水网和山区以框距为5米进行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样法查螺。查获钉螺全部采用压碎镜检法进行解剖,观察感染血吸虫情况。每个查螺环境用GPs测量记录经纬度。每年根据调查结果绘制螺情分布图。 1.4相关因素调查 1.4.1自然与社会因素:包括水位、雨量、气温、自然灾害、人口流动、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等。 1.4.2防治措施实施情况:包括查灭螺、查治病、健康教育、个人防护、改水改厕、以机代牛等传染源控制防治措施的方法与强度。 2 监测结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