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髋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

髋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

髋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
髋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

髋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

一、新鲜脱位的治疗

1、后脱位的复位方法:

(1)问号法(Bigelow's法)

在腰麻下,病员仰卧,助手固定骨盆,髋、膝屈曲至90度,术者一手握住患肢踝部,另一前臂放在腘窝处向上牵引,开始先使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使股骨头离开髂骨),然后一面持续牵引,一面将关节外旋、外展、伸直、使股骨头滑入髋臼而复位(助手可协助将股骨头推入髋臼)。因为复位时股部的连续动作呈“?”形,似一问号,故称“问号法”复位,左侧后脱复位时,股部的连续动作如一个正“问号”,反之,右侧后脱位为一反“问号”。

(2)提拉法(Allis法)

患者仰卧,助手的动作和术者的位置同上法,复位时术者先将患侧髋和膝关节屈至90°,使髂股韧带和膝屈肌松弛,然后一手握住小腿向下压,另一前臂套住膝后部向上牵拉,使股骨头向前移位接近关节囊后壁破口,同时向内外旋转股骨干,使股骨头滑入髋臼,助手可同时将股骨头向髋臼推挤复位。复位时常可听到或感到一明显响声。此法比较安全。

(3)复位后的处理

固定:复位后可用单侧髋人字石膏固定4~5周(或平卧用砂袋固定患肢使呈轻度外展内旋位),以后可架拐早期活动,但患侧不能负重,待6~8周后,进行X线检查,显示无股骨头坏死时再负重走路。

(4)手术复位的适应症

手法不能复位,应考虑及时手术复位。髋臼上缘大块骨折,须手术复位并作内固定。

2、前脱位:

前脱位的治疗原则同前,仅手法方向相反,复位后处理亦同。

3、中心脱位:

宜用骨牵引复位,牵引4~6周。如晚期发生严重的创伤性关节炎,可考虑人工关节置换术或关节融合术。

二、髋关节陈旧性脱位

因髋臼内充满纤维瘢痕,周围软组织挛缩,手法复位不易成功。可根据脱位时间、局部病变和伤员情况,决定处理方法。脱位未超过三个月者,或试行手法复位。先行骨牵引1~

2周,将股骨头拉下至髋臼缘,再在麻醉下试行轻缓手法活动髋关节,以松解粘连,获得充分松动后再按新鲜脱位的手法进行整复。但切忌粗暴,以免发生骨折。手法复位不成功或脱位已超过三个月者应手术复位。对关节面破坏严重者,可根据患者职业决定做髋关节融合术或人工关节置换术。

原文链接:https://www.docsj.com/doc/ab18258791.html,/crkgjfybl/2014/0806/188280.html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与髋发育不全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及髋发育不全 本病简称CDH(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又称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或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isplasia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是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 股骨头在关节囊内丧失其与髋臼的正常关系,以致在出生前及出生后不能正常发育。Hipkocsates早在公元前就描述了本病,之后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本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今仍然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课题。 流行病学 本病的发病率因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地域、生活习惯、民族等,其发病率相关很大,在意大利北部、法国和德国南方地区发病率较高,Mckeown等1960年报道英国伯明翰发病率为0.7%,而瑞典为1%,在日本和美洲印第安部落发病率也较高。而Hodgson 认为我们中国的发病率很低,他主要是指中国南方地区,因为带小孩的习惯是二髋分开;膝关节屈曲,因这种婴儿体位能纠正髋

关节脱位,而实际上在我国不同地区发病率也不一致,但缺乏完整统计资料。但发病率也不会太低。而在非洲地区,发病率为世界上最低地区。 我国资料大致是:存活儿童发病率为1%。左侧多于右侧约为10∶1,双侧脱位者以右侧为重。多见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1∶5~6。头胎特别是臀位产儿中有较高的发病率,约有16%的臀位产儿并发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不同地区的发病率不同,中国北方地区的发病率高于南方,华北地区的发病率为3.8%,华东地区为1.1%,华南地区为0.7%。 病因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当然,多发性畸形附有髋关节脱位应属于先天性畸形。总的说来,近年来大多数学者认为病因并不是单一的。这说是说有许多因素参加才会引起此症的产生。 (一)遗传因素无可否认的事实说明此症有明显的家族史,尤其在双胎婴儿中更为明显,有此症之患者家族中其发病率可

第四节 下肢脱位

第四节下肢脱位 习题部分 一、选择题 (一)A型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的或最恰当的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外伤性髋关节脱位的好发年龄是()。 A.幼年 B.少年 C.青壮年 D.中年 E.老年 2.髋关节脱位的临床常见类型是()。 A.前脱位 B.后脱位 C.中心性脱性 D.上脱位 E.下脱位3.髋关节脱位后根据股骨头的移位情况可分为()。 A.上脱位、下脱位、中心性脱位 B.前脱位、后脱位、上脱位、下脱位C.上脱位、下脱位、前脱位、后脱位、中心性脱位 D.前脱位、后脱位、中心性脱位 E.以上都不是 4.不符合髋关节后脱位体征的是()。 A.患肢呈屈曲、内收、内旋和短缩畸形 B.患侧臀部和股骨大粗隆异常突出 C.在髂前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后上方可触及股骨头 D.患肢不能主动活动,作外展、外旋动作时呈弹性固定 E.X线检查可见股骨头位于髋臼内下方 5.髋关节后脱位复位后维持患肢正确的位置是()。 A.轻度内收伸直中立位 B.轻度外展伸直内旋位 C.轻度外展伸直中立 D.轻度内收伸直外旋位 E.以上都不是 6.髋关节后脱位正确治疗后患肢逐步负重的时间应是()。 A.1个月后 B.2个月后 C.3个月后 D.4个月后 E.5个月后 7.髋关节后脱位复位后不能过早负生的主要理由是()。 A.防止再脱位 B.防止神经损伤 C.使并发骨折顺利愈合 D.防止发生骨化性肌炎 E.防止股骨头缺血坏死 8.当髋关节处于下列哪种位置时易发生前脱位?() A.过度内收、外旋位 B.过度外展内脱位 C.过度内收内旋位 D.过度外展外旋位 E.以上都不是 9.髋关节脱位后,当股骨头在耻骨横支水平时易引起()。

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的治疗效果分析

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的治疗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6-07-23T13:53:35.567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10期作者:陈炼 [导读] 讨论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的治疗效果和方法。 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湖南株洲 412000 【摘要】目的:讨论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的治疗效果和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36例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急诊麻醉以及肌肉松弛良好的状态下进行治疗,然后进行复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式,使用保守治疗的患者为16例,使用手术治疗的患者为20例。结果:对以上的患者进行随访,所有的患者术后恢复均良好,经过随访,有1例保守治疗的患者出现股骨头无菌坏死的情况,进行手术治疗;有1例手术治疗的患者逐渐出现疼痛的情况,但影像学未显示有股骨头坏死的表现。结论:患者在入院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式,尽量修复股骨头的稳定性,这样才能有效的帮助患者进行恢复。 【关键词】髋关节后脱位;股骨头骨折;治疗效果 髋关节是属于球窝关节,由髋臼和股骨头所组成,而脱位是指髋关节的下壁和后壁出现的损伤。而股骨头骨折是指在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下导致髋关节受损,所以说髋关节脱位和股骨头骨折是可以同时发生的[1]。虽然发病率较低,但是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很有可能会引起股骨头坏死或者继发性骨关节炎等并发症,严重危及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有效的治疗措施是保障患者健康的关键所在[2]。所以,为了研究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的治疗效果和方法,特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36例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36例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为21例,女性患者为15例,年龄18至69岁,平均年龄为(39.1±1.3)岁,其中车祸致伤的患者为18例,高处坠伤的患者为11例,挤压致伤的为7例。将以上患者根据Pipkin进行分型,Ⅰ型的患者为15例,Ⅱ型患者为11例,Ⅲ型患者为6例,Ⅳ型患者为4例。另外,合并骨盆骨折的患者为4例,合并四肢骨折的为2例。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为不同程度的疼痛以及相应部位的感觉减退。患者的临床资料见表1 1.2方法,所有患者均在急诊麻醉以及肌肉松弛良好的状态下进行治疗,然后进行复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式,使用保守治疗的患者为16例,使用手术治疗的患者为20例。 1.2.1保守治疗,16例患者在复位之后采用持续股骨髁上或胫骨结节牵引的方式进行治疗。 1.2.2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手术入路进行治疗,其中有14例患者从前方打开关节囊,该方式主要适用于股骨头前方脱位的患者;有6为患者实施的是后方入路,这样可以对相应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和切除,可以有效的进行固定。其中进行牵引治疗的为5例,使用可吸收螺钉进行固定的患者为3例,重建钢板固定髋臼骨折块的为2例。 1.3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后功能评分情况以及临床效果 1.4判定标准根据Harris评分表进行综合评分,来评定治疗效果,满分为120分,100分以上为优,90~99分以上为良,80~89分为可,80分以下为差[3]。 2结果 对以上的患者进行随访,所有的患者术后恢复均良好,经过随访,大部分保守治疗的所有患者在恢复后均可以进行正常活动,髋无痛。但是有1例患者在随访的过程中出现髋关节疼痛,跛行,出现股骨头无菌坏死的情况,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均可早期恢复工作,并且无出现股骨头无菌坏死的情况,在随后的随访中,有1例患者逐渐出现疼痛的情况,但影像学未显示有股骨头坏死的表现,所以对患者进行改善微循环治疗。治疗效果详情见表2. 3讨论 髋关节是承受着人体大部分重量,但是由于该部位的稳定性较高,所以发生脱位、骨折的现象较低,但是也有一小部分患者由于高能量因素等出现损伤,导致髋关节的后方结构遭到破坏,严重的还会导致髋臼骨折和后柱骨折[4]。常见的临床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和保守治

先天髋关节脱位和治疗

DDH即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发育性髋关节异常。国内有学者将DDH翻译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或发育性髋关节发育异常等等。DDH的概念是指因某种因素导致患儿出生时或在发育过程中髋臼陡浅或股骨头脱出髋臼之外的现象。 CDH即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近十年来,国外学者注意到,有患儿在出生时髋关节是正常的,但随着生长发育逐渐出现髋臼发育不良或髋臼发育不良伴股骨头的半脱位或全脱位。因此,1991年美国骨科学会(AAOS)和北美小儿骨科学会(POSNA)建议将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DH)更名为发育性髋关节异常(DDH),它包括患儿出生时就已存在的髋臼发育不良、股骨头的半脱位或全脱位,也包含了生长发育逐渐出现髋臼发育不良或髋臼发育不良伴股骨头的半脱位或全脱位。 由CDH变为DDH,反映了人们对DDH的病理改变、自然史的认识更加深入。由于DDH的名称尚未列入WHO的“疾病分类”中,仍有学者在临床实践中将其称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Crowe分类法即根据X线片测量股骨头移位距离与股骨头及骨盆高度的比例将其分为四型: Ⅰ型:股骨头移位占股骨头高度不到50%,或骨盆高度不到10%; Ⅱ型:股骨头移位占股骨头高度的50%~75%,或骨盆高度的10%~15%; Ⅲ型:股骨头移位占股骨头高度的75%~100%,或骨盆高度的15%~20%; Ⅳ型:股骨头移位超过股骨头高度的100%,或骨盆高度的20%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诊疗指南(第七届全国小儿骨科学术会议2009年4月15日-18日) (张建立、杨建平)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旧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CDH),是髋关节在发育过程中以空间和时间上的不稳定为特征的一组病变的总称,包括髋关节脱位、半脱位和髋臼发育不良。DDH可造成患儿的步态异常、相邻关节发育异常、脊柱继发畸形,导致成年后下腰痛和髋关节退行性变引起的疼痛。由于该病与髋关节发育过程紧密相关,不同年龄组的表现和相应的治疗各不相同。 DDH治疗的目的是取得稳定的同心圆复位,避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N)。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一)出生~6个月 此阶段为DDH治疗的黄金时段,方法简便易行,依从性好,疗效可靠,并发症少。 1、临床表现与体征:大腿皮纹和臀纹不对称,关节弹响和下肢不等长等。脱位侧髋关节外展试验阳性。Ortolani/Balow征阳性。肢体不等长,Allis(Galleazzi)征阳性等。 2、影像学检查:≤4个月患儿首选髋关节B超检查,Graf法;>4个月患儿可拍X线双髋正位片,常用指标为Perkin方格、髋臼指数(AL)、中心边缘角(CEA)、Shenton线、泪滴(Teradrop)征。 3、治疗:首选Pavlik 吊带,维持髋关节屈曲100°~110°,外展20°~50°。24小时维持。禁脱位动作(包括检查和更换衣服)。定期B超检查,1次/1~2 周。若3周后B超提示取得同心圆复位,则继续维持2~4个月。然后使用外展支具直至髋臼指数(AL)<25°,中心边缘角(CEA)>20°。如果3周后B超及临床检查提示未取得复位,则停用Pavik 吊带,改用其他治疗方法。否则后脱位的股骨头持续压迫髋臼壁可致吊带病(髋臼后壁发育不良)。其他治疗方法包括支具(固定体位同吊带)或直接采用闭合石膏固定,禁忌非麻醉下复位、穿戴极度(蛙式)外展支具,以避免损伤股骨头软骨和AVN。 (二)7个月~18个月 随年龄的增加,体重与活动量加大,使用吊带的依从性和疗效下降。 1、临床表现和体征:除上述表现外,查体可见双臀外观不对称,会阴宽,大转子高位,望远

得了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如何治疗

得了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如何治疗 髋关节脱位一般为高能量暴力损伤造成的脱位,多发生于青少年,既往无下肢跛行等情况。由于遗传、臀位产、捆腿等因素造成单侧或双侧髋关节不稳定,股骨头与髋臼对位不良的一种疾病,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骨病。 1、根据病变程度及年龄决定处理方式,争取尽早而又不间断的治疗,早期手法复位或牵引后复位,如有困难,应考虑手术开放复位。 2、6个月以内婴儿行经皮内收肌切断,然后采取髋外展即可复位,并使用外展尿枕、夹板或支具保持外展位9~12个月。应注意髋关节屈曲90°、外展外旋不超过60°。 3、稍长幼儿宜全麻下手法复位、蛙式石膏固定,3个月更换一次,可逐渐改为下肢外展内旋位固定。如效果良好,可改用外展支具维持位置。 4、非手术疗法失败或3岁以上小儿可考虑手术,手术包括开放复位、髂骨截骨术(Salter 截骨术、Pemberten截骨术、Chiari内移截骨术等),并根据前倾角改变同时或分期作股骨旋转截骨。 5、4~8岁儿童应常规进行软组织松解和骨牵引术,将股骨头拉至髋臼水平再切开复位及行上述截骨术稳定关节或行髋臼加盖、Steele三联截骨。 6、对年龄大不能复位,因髋部不稳,可作股骨粗隆下截骨术。晚期病例发生严重的骨关节炎,疼痛跛行明显时,可作全髋关节置换。 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根据股骨头头脱位程度分为四度详细如下: 第一度:股骨头仅向外方移位,位于髋臼同一水平; 第二度:股骨头向外、上方移位,相当于髋臼外上方水平; 第三度:脱出的股骨头位于髂骨翼的部位;Ⅳ脱出的股骨头上移达骶髂关节水平。 对于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传统方法是采用截骨术或关节融合术,但是这些方式术后关节功能差。 随着科技的进步,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于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全髋关节置换术可去除患者的疼痛、改善跛行,此外,会减缓因脊柱的代偿性侧突引起的下腰痛。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会发生肢体长度,股骨髓腔形态和前倾角,髋臼形态结构,关节周围肌肉韧带的改变,这些改变随脱位程度增加而加大,高度脱位患者的THA是一种难度极高的手术,需要进行适当处理,如髋臼重建,臀中肌延长,特殊假体等处理。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X线检查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X线检查 临床检查是诊断的第一步,它只能说明髋关节有问题,但最后作出诊断需用X线摄片。婴儿出生后2~3月内,股骨头骨骺骨化中心尚未出现,X线检查乃依靠股骨颈的干近侧端与臼关系来测量。骨化中心出现后,摄片包括双侧髋关节的骨盆片可以确定诊断,摄片时将双下肢并拢,将患肢上推和下拉住各摄一片对比测量,则变化更明显可靠。测量方法有以下几 种: (一)连接双侧髋臼Y型软骨的水平线(称Y线或Hilgenreiner线),自髋缘外侧骨化边缘的垂线(称Perkin线或Ombredarne线),两线交叉将髋臼划为四区,正常股骨头骨化中心应在其内下区,若位于其它地区,则为脱位。脱位侧骨化中心常较小(图5)。 图5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X线测量 YY′=Y线Hilgenreiner线;EP、E′P′=Perkin线;虚线=Shenton线(健侧相连续)(二)髋臼指数自Y形软骨中心至髋臼边缘作连线,此线与Hilgenreiner线间夹角称髋臼指数,此角说明髋臼之斜度亦是髋臼发育程度(图6)。出生时髋臼指数为25.8~29.4°,6个月婴儿在19.4°~23.4°(Caffey 1956)。2岁以上者在20°以内。多数学者认为超过25°即为不正常,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如超过30°则有明显脱位趋向。近年来对于正常新生儿的髋臼指数发现高达35~40°,而绝大多数以后转化为正常髋关节。因此在诊断上下不能单看髋臼指数一项。但大于正常值者说明臼顶倾斜度增加,为髋臼发育不良。

图6 髋臼指数测量法 (三)骨骺外移测定自股骨头骨骺中心至耻骨联合中央垂线之间距离称为旁氏中心距,两侧比较,有距离增宽表明股骨头向外移位。常用于髋关节半脱位,此法在测量轻度半脱位时很有价值,骨骺出现前,同样可用股骨颈内侧缘为点作测量。 (四)Von Rosen线双侧大腿外展45~50°并内旋,摄包括双侧股骨上端至骨盆正位片。作双侧股骨中轴线,并向近侧延长即Von Rosen线。正常时此线通过髋臼外上角;脱位时通过髂前上棘。在股骨头骨化中心未出现前,对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图7)。 图7 Von Rosen线 左侧正常:股骨干轴线经过髋臼外上缘 右侧脱位:股骨干轴线经过髂前上棘 (五)兴登(Shenton)线正常骨盆X线中耻骨下缘之弧形线与股骨颈内侧之弧形可以连成一条完整的弧度称做兴登氏线。凡有髋脱位,半脱位病例中,此线完整性消失。 此线在任何脱位中都消失,因此不能区别炎症、外伤、先天性等情况。但是仍不失为最 简单的诊断方法这一。 (六)股骨颈前侧角摄片偶尔需要X光摄片进一步明确前倾角的情况,最简单的方法是患儿平卧,髋部向上作骨盆正位摄片。同样,将大腿完全内旋再作骨盆正位摄片,将两片

髋关节后脱位

髋关节后脱位 髋关节是由髋臼和股骨头组成,髋臼深而且大,能容纳股骨头的大部分,两者互相密合,形成真空,能互相吸引。关节囊及周围韧带较坚强,构成一个相当稳定的关节,脱位的发生率较低。髋关节囊前壁有较强的髂股韧带,内上壁有耻骨囊韧带,后上壁有坐骨囊韧带加强。但内下壁和后下壁缺乏韧带,较为薄弱,容易从这两处发生脱位。临床上以后脱位最为常见。 【病因病理】正常情况下,髋关节在作屈曲、内收动作时,股骨头的大部分球面位于髋臼后上缘,如果此时有一强大暴力从膝关节向后冲击,冲击力可沿股骨干纵轴传递至股骨头,使已经处于髋臼后上缘的股骨头冲破关节囊后部而脱出。例如乘车时一腿搭在另一腿上,膝盖顶住前座椅背,突然刹车时,膝部受撞击而产生脱位,如果在暴力纵向传递的同时,伴有髋关节的屈曲和内旋动作时,股骨颈可被髋臼前内缘阻挡,形成一杠杆的支点,股骨头更易冲破关节囊后部,发生髋关节后脱位。如果在腰向前弯曲时,重物砸于腰骶部,也能迫使股骨头向后冲击,穿破关节囊而发生后脱位。 【临床表现】(一)患髋关节肿胀剧痛,不能活动或站立。 (二)患肢呈屈曲、内收、内旋畸形,膝关节靠在对侧大腿上。患肢短缩,又称“粘膝征”阳性。 (三)腹股沟部触诊有空虚感。在髂骨翼部(髂骨部脱位)或坐骨部(坐骨部脱位)可触及移位的股骨头。 (四)患肢呈“弹性固定”位。 (五)大转子位置上移。患侧臀后可摸到圆球状骨性隆起,股骨大转子的上缘,位于Nelaton线以上。此外,如果有合并损伤存在,应出现相应的体征。 【影像学检查】从患者临床表现上要高度怀疑存在髋关节后脱位时,应先行X线检查,通常以髋关节正位片即能确诊,显示股骨头在髋臼后侧或后上侧,股骨颈内缘与闭孔上缘的连续弧线中段。如果合并损伤存在,应作相应的影像检查。CT扫描对于确诊是否合并股骨头骨折、髋臼骨折或关节内是否存在骨软骨碎块有重要意义。 【分类】Steware和Milford将髋关节后脱位分为Ⅰ~Ⅳ型。 Ⅰ型:单纯髋关节后脱位,可合并极小的髋臼骨折; Ⅱ型:髋关节后脱位伴有髋臼后唇单个大骨折片; Ⅲ型:髋关节后脱位伴有髋臼广泛粉碎性骨折; Ⅳ型:髋关节后脱位伴有股骨头或(及)股骨颈骨折; 【合并症】 (一)坐骨神经损伤。在髋关节后脱位中,约有10%~15%并发坐骨神经损伤。髋关节后脱位导致坐骨神经损伤的致伤原因为1.后脱位的股骨头或移位的骨折块撞击、压迫或刺伤坐骨神经;2.牵拉张力致伤;3.神经及周围软组织挫伤、肿胀出血和压迫;或出血机化,大量瘢痕和纤维组织增殖、粘连;或骨折区大量骨痂形成,压迫神经,引起迟发性坐骨神经损害,这些情况少见。一般的牵拉伤或挫伤,经髋关节脱位复位,3个月内可逐渐恢复。如属严重粘连,可采用手术松解,预后一般良好。如果严重损伤,如断离或撕裂伤,则预后不良。臀部坐骨神经损伤是髋关节后脱位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及时复位脱位、早期探查、松解神经等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二)股骨颈骨折。由于强大直接暴力,或伴有股骨干扭转暴力,或继发于不适当的整复。如在无麻醉情况下,肌肉不松弛,强行复位,即可发生股骨颈骨折。尤其老年体弱或骨质明显疏松者,更易发生。合并股骨颈骨折的特点是股骨头游离在髂骨翼之后方,而股骨颈留在髋臼内。此类损伤,后期股骨头坏死率高达100%。 (三)股骨头骨折。当膝关节屈曲,股骨处于内收、内旋位,暴力经膝关节作用于臀部,股骨头顶压髋臼后缘,可导致股骨头骨折继而脱位,或髋臼后缘骨折股骨头骨折脱位。由于髋关节脱位后,股骨头骨折失去了骨折的专有体征,临床上易出现漏诊漏治。 (四)髋臼骨折。当髋关节内收角度较小的情况下,股骨头与髋臼后缘直接撞击所引起。 (五)股骨干骨折。常因先后遭受两种不同的暴力引起。 (六)后交叉韧带损伤。髋关节后脱位并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临床上少见。当髋关节和膝关节同时处于屈曲位时,强烈的暴力自前方作用于胫骨上端,损伤后交叉韧带后,暴力沿股骨干继续作用于髋关节,导致髋关节后脱位。 【鉴别诊断】主要与髋关节前脱位进行鉴别。髋关节后脱位时,后脱位患肢处于内收、内旋、短缩弹性固定体位,前脱位患者处于外展、外旋、屈髋弹性固定体位,髋关节后脱位大粗隆脱位至Nalaton线之上,髋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治疗方法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治疗方法 *导读:孩子得了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怎么办?这个问题想必是先天性髋关节患儿父母都是问的一个问题。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最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畸形疾病,对患儿的影响比较大。那么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治疗方法到底有哪些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 来了解一下。…… 孩子得了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怎么办?这个问题想必是先天 性髋关节患儿父母都是问的一个问题。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最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畸形疾病,对患儿的影响比较大。那么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治疗方法到底有哪些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 一下。 要想知道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首先要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患儿的明显症状之一就是会有坡行步态,由于患儿的髋关节外展受到限制,致使患者的患者长期处于屈曲状态,长此以往没有及时治疗,就会导致患者的患肢短缩畸形,走起路来自然就会出现坡行步态了。通俗一点的话来说就是走路看起来一瘸一拐的。 那么对孩子影响那么大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到底该怎么治呢?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当然是尽早发现尽早治疗是最佳的,如果能够在一出生的时候就能够确诊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那么从一开

始就进行治疗,患者就是有希望获得跟正常人一样髋关节的。现在医学上治疗髋关节一般是采用保守疗法,保守疗法的理论基础是Harris定律,头臼同心是髋关节发育的基本条件。具体的保守疗法要再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手术疗法也可以治疗髋关节脱位,有Salter骨盆截骨术、Pemberton髋臼成形术、股骨旋转截骨术及股骨短缩截骨术。每一种手术方法有它的适用群体。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介绍,希望能给各位带来一定的帮助。各位家长也不必太过担心,主要能够积极配合治疗,相信迟早能够恢复正常的。

髋关节后脱位Thompson分型

髋关节后脱位Thompson分型 髋关节后脱位Thompson分型 Ⅰ型:单纯髋关节后脱位伴有臼缘裂纹骨折 Ⅱ型:后脱位伴有髋臼后唇单处骨折 Ⅲ型:后脱位伴有髋臼后唇粉碎性骨折 Ⅳ型:后脱位伴有髋臼后唇和髋臼底骨折 Ⅴ型: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 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的Pipkin分类 Ⅰ型:股骨头骨折伴后脱位,骨折部位位于中央凹的远侧 Ⅱ型:股骨头骨折伴后脱位,骨折部位位于中央凹的近侧 Ⅲ型:Ⅰ型或Ⅱ型损伤伴股骨颈骨折 Ⅳ型:Ⅰ型Ⅱ型损伤伴髋臼后缘骨折 全髋关节安装标准 (1)髋臼安装标准髋臼安装应符合以下4条标准: 1.髋臼的高度人工髋臼应安装在髋关节真髋臼的位置上,放置位置过高或过低或放置在假髋臼上常常造成髋臼的不稳定。 2.髋臼的包容安装的人工髋臼应被髋臼窝所包容,包容过浅,髋臼假体外上缘露于髋臼窝之外,常是松动的主要原因。 3.髋臼角 4.髋臼前倾角 (2)股骨安装标准 1.股骨距高度股骨距应在小粗隆上方保留1~1.5CM 2.股骨颈截骨面应于水平面保持30~40度角。 3.股骨头假体安装后的股骨头假体高度,应与下肢中立位时,过大粗隆顶点的平行线通过股骨头中心。 4.股骨柄的位置假体股骨柄的轴线应与股骨干解剖轴线重合或者平行,误差不超过5度。 髋臼骨术后骨化性肌炎 骨化性肌炎定义:由于外伤或其他原因造成关节周围肌肉组织、软组织细胞转化成骨母细胞、骨细胞,导致异位骨化的一种疾病。肘部、髋部

常见 髋臼术后并发症:感染,深静脉血栓,神经损伤,股骨头坏死,创伤性关节炎,而异位骨化发生率最高为30% 机制:与松质骨内的诱导因子如BMPS(骨形成蛋白),TGFB(生长转移因子),IGF(胰岛素生长因子),及原始干细胞释放有关,再有髋关节周围组织内存在的成骨干细胞和手术创伤引起的炎症反应在异位骨化的形成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BROOKER分级:0级:无骨化 I级:1个或2个直径小于1cm的骨化区 II级:为孤立骨化,或位于股骨头端或髋臼缘的骨化,其覆盖面积小于股骨和髋骨之间距离的一半 III级:固化面积小于股骨和髋骨之间距离的一半但二者之间未形成骨桥 IV级:股骨和髋骨之间形成骨桥 骨化性肌炎不仅可压迫坐骨神经形成退变性神经炎,还可影响髋关节活动,术后大部分异位骨为2级以下,对髋关节功能影响,3,4级骨化如严重影响髋关节活动,可手术切除,但应在术后半年以上,待异位骨化成熟后进行 治疗及预防:对于肘,髋部脱位应尽早复位:不迟于伤后24小时,在良好麻醉下复位,忌多次粗暴反复复位,伤后2-3周内切忌过早功能锻炼。手术前后的局部放疗及术后口服NSAID对异位骨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术前5GY单次髋部照射,骨化率较对照组低59%,口服NSAIDS,消炎痛50mgtid 共8天,必须在手术当天开始,术后大于5天开始则基本无效,这可能与骨化起动过程已经开始,后续过程NSAIDS无法抑制有关。Johson将手术后3天内髋部接受700-1200reds计量的放疗和口服NSAIDS联合应用,使异位骨化的发生率降为0 先天性髋脱位和髋关节发育异常的人工全髋置换适应症 1、先天性髋关节完全脱位或囊性脱位(难以行关节外稳定的髖臼造盖的Chiari手术或 Rembeiton手术等重建髖关节稳定者 2、只能以人工全髖关节置换重建髖关节功能,且屈髖肌伸髖肌在3-4级以上,术后能有一定功能如支撑站立(坐位或行走能力者或有助于改善护理状况者

髋关节脱位的临床治疗分析

髋关节脱位的临床治疗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脱位的临床治疗。方法对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进行 髋臼周围组织松解复位。结果 56例髋关节脱位患者,其中25例复位成功,优良 率87.5%。结论患髋复位准确、可靠,髋关节活动功能恢复良好,髋关节日后发 育正常。 【关键词】髋关节髋臼先天性脱位手术 由于髋关节骨性结构极为稳固,又有坚强的韧带及肌肉保护,因此髋关节脱 位在大关节脱位中仅占第四位[1]。多发生于青壮年,常由挤压伤、车祸及塌方等 强大暴力造成。收集2009年1月-2009年12月髋关节脱位患者56例,现分析如 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髋关节脱位患者56例病人,男34例,女22例;年龄8~79岁,前脱位6例,后脱位50例,X线照片检查均为单纯性脱位,未合并骨折,患肢其他部位无骨折,无骨质疏松。伤后复位时间4~24 h。 1.2 诊断外伤后患髋疼痛,明显肿胀,髋关节功能障碍。患肢呈屈曲、内收、内旋畸形,患侧膝关节亦轻度屈曲,常置于健侧膝上部呈“粘膝征”阳性。患肢较 健侧短缩,股骨大粗隆向后上凸出,在髂前上棘与坐骨结节联线后上方可触及股 骨头[2]。X线片显示股骨头位于髋臼的外上方, Shenton线中断,并可显示有无 合并骨折。 1.3治疗方法 1.3.1 髋关节后脱位根据严重外伤史、典型临床表现以及X线片即可诊断。 治疗主要是复位及固定。复位须在全麻或椎管内麻醉下进行,常用复位方法有Allis、Bigelow和Stimson氏法。①Allis氏法:患者仰卧,患肢髋关节、膝关节屈曲,一手持患者髁部,一手肘关节屈曲钩住腘窝,沿股骨干长轴向上牵引,同时 下压小腿和外旋髋关节。②Bigelow和Stimson氏法:复位时,体位同上,术者 一手握住患肢髁部,另一手托住腘窝,在牵引下屈髋、屈膝、内收和内旋髋关节;后外展、外旋、伸直髋关节。右髋则相反。③切开复位内固定:当手法复位失败、合并骨折等时,应切开复位内固定。复位后持续皮牵引于伸直、外展30°位固定3~4周。 1.3.2 髋关节前脱位外伤史、临床表现以及X线片即可诊断,治疗有手法和 切开复位以及固定等。手法复位在全麻或椎管麻醉下,患者仰卧,一助手固定骨盆,另一助手持患肢小腿,屈膝10°并将髋关节外展、外旋、屈曲。此时术者一 手向下按压大腿上部,另一手于大腿内侧推股骨头入髋臼,在牵引下内收患肢。 切开复位适用于手法复位失败、髋臼前壁骨折复位不佳者;一般于前方或侧方入路。固定,复位后内收伸直位皮牵引3~4周。 1.3.3 髋关节中心脱位持续骨牵连:不宜手法复位,应于外展30°位作持续骨 牵引,重量12~14kg;复位后改为4~6 kg作持续牵引8~12周;切开复位:手 术复位适用于髋臼骨折中心脱位者,切开复位后作内固定。 2 结果 56例中,有25例复位成功,无复发病例。其中髋关节功能全部或大部分恢复,可正常负重及从事劳动者36例,为优;髋关节功能有部分受限,负重行走 时髋部疼痛16例,为良;髋关节功能严重受限,不能负重行走者7例,为差。 后有1例改行人工全髋置换。手术优良率为87.5%。

髋关节后脱位

概述髋关节由股骨头、髋臼和韧带等构成。由于髋臼深,股骨头与髋臼之间有圆韧带相连,关节周围有坚强的关节囊、韧带和丰厚的肌群保护,结构十分稳定。髋关节脱位(dislocation of the hip joint)多由强大的暴力引起。按股骨头脱位后的方向可以分为前、后和中心脱位。其中以后脱位最常见。病因和发病机制当髋关节屈曲90°时同时在内收内旋位,此时股骨头已超越髋臼边缘,不再抵触髋臼骨面而抵在关节囊上。股骨颈前缘被髋臼前内缘挡住,形成以支点为中心的横杆,如外力继续作用,薄弱的后关节囊壁即发生破裂。暴力来自膝部向骨盆或骨盆推向股部即可发生后脱位。如坐在公共汽车上,髋、膝屈曲各90°并内收位(即一腿搭在另一腿上,即所谓二郎腿),骨盆固定暴力经膝部向后即可发生后脱位或者膝顶住前面靠背当猛裂刹车或撞车时暴力经躯干骨盆推向前方也同样可引起髋关节后脱位。若下肢内收较少,股骨头撞击髋臼后缘,可合并髋臼后唇撕裂骨折,或股骨颈骨折,撞击或牵拉坐骨神经而产生神经挫伤。髋关节后脱位有5种类型:I 型单纯性后脱位不伴骨折或仅有小片骨折。Ⅱ型后脱位伴有髋臼后缘有大片骨折。Ⅲ型脱位伴有髋臼粉碎性骨折,骨折块可大可小。Ⅳ型后脱位伴有髋臼缘及壁也有骨折。Ⅴ型脱位伴有股骨头下骨折。临床表现1、患者有严重外伤史如撞车、交通事故,塌方、或高处摔下。2、受伤关节发生剧烈疼痛,关节活动功能丧失,不能走路和站立,患肢畸形明显,可以在臀部摸到脱位的股骨头,大腿呈内收、内旋屈曲畸形。3、根据髂坐线、Bryant三角和作Choemaker线交点检查均显示股骨大粗隆上移的征象,髋关节套叠(或望远镜试验)为阳性,下肢短缩,不能外展和伸直。在陈旧性损伤中患髋屈氏试验为阳性。4、部分病例可有坐骨神经损伤的表现,大都为挫伤,2-3个月后可自行恢复。实验室及其他检查X线片可明确显示后脱位,以及有无合并骨折。是确诊的主要检查手段。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患者有强大的暴力史,患肢缩短,髋关节典型表现为屈曲、内收、内旋畸形。X线片可明确显示后脱位,若有骨折也可看到。同时注意有无坐骨神经损伤,使膝以下感觉运动损失呈瘫痪状态。治疗应争取早日手法复位,经过时间越久复位越加困难。最佳时间选择在伤后24-48小时。采用全身麻醉或腰椎麻醉,病人仰卧地面的垫子上,复位方法有:一、Allis法一助手将患者骨盆固定,术者骑跨在腿上用双手抱起胫骨上端使膝髋各屈曲90°,牵引、外旋伸直下肢。在牵引外旋过程中可听到清脆的响声,说明股骨头已复位,患肢畸形消失,髋关节可做各向活动。二、Bigelow法病人腰麻或全麻及睡在垫子上,助手稳住骨盆,术者一手握患肢踝部另一前臂套在腘窝处使膝、髋各屈曲90°牵引下内收、内旋,膝贴近躯干,继续牵引使髋外展外旋伸直即可将股骨头送入髋臼内,这个动作若是左髋关节脱位如像作一个大问号(?)。右侧复位正好是一个反问号(),股骨头纳入髋臼可听到或感到弹响。三、膝牵引法(Bihler法)患者卧于垫子上,骨盆由助手稳住,患肢膝髋各屈曲90°用一宽布带结成一圈,套在患肢腘窝下,术者一膝跪于患侧地面,另一脚立于地面,膝关节屈曲成直角置于患肢腘窝下(右髋关节脱位时术者用右膝,左髋关节脱位时,术者用左膝)将布带圈扭转成8字形。术者弯腰,然后将8字形上圈套于术者颈部。术者以一手握住患肢踝关节之上前方(右髋关节脱位时术者用右手,左髋关节脱位时术者用左手)另一手扶住患肢之膝部。然后术者伸直躯干和颈部,使布带圈向上牵引患肢,同时以紧握踝部的手向下施加压力,牵引力应缓慢而有力,不可使用冲击性力量。牵引时将患肢膝部作不同方向旋转可帮助复位。此时可听到响声复位即已成功,髋部畸形消失,并可作全面的被动运动。四、Stimson法即使病人俯卧在书桌上,髋关节挂在桌外,使膝关节、髋关节曲90°进行牵引也可使髋关节脱位复位。五、固定及功能锻炼复位患肢进行皮肤牵引或石膏固定。髋关节放置在功能位上外展30°屈曲15°,固定时间3~5周。并鼓励病人进行功能锻炼。足趾踝关节活动,股四头肌收缩防止肌萎缩。待固定、牵引去除后逐步下地持拐行走,练习膝髋屈曲幅度直至恢复正常。

髋关节脱位的临床治疗分析

髋关节脱位的临床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0-09-16T16:46:53.310Z 来源:《心理医生》2010年第8期供稿作者:矫德欣张娟娟蔡庆江[导读] 患髋复位准确、可靠,髋关节活动功能恢复良好,髋关节日后发育正常。 矫德欣张娟娟蔡庆江 (黑龙江省农垦总医院 150000)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0)08-043-02【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脱位的临床治疗。方法对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进行髋臼周围组织松解复位。结果 56例髋关节脱位患者,其中25例复位成功,优良率87.5%。结论患髋复位准确、可靠,髋关节活动功能恢复良好,髋关节日后发育正常。【关键词】髋关节髋臼先天性脱位手术 由于髋关节骨性结构极为稳固,又有坚强的韧带及肌肉保护,因此髋关节脱位在大关节脱位中仅占第四位[1]。多发生于青壮年,常由挤压伤、车祸及塌方等强大暴力造成。收集2009年1月-2009年12月髋关节脱位患者56例,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髋关节脱位患者56例病人,男34例,女22例;年龄8~79岁,前脱位6例,后脱位50例,X线照片检查均为单纯性脱位,未合并骨折,患肢其他部位无骨折,无骨质疏松。伤后复位时间4~24 h。 1.2 诊断外伤后患髋疼痛,明显肿胀,髋关节功能障碍。患肢呈屈曲、内收、内旋畸形,患侧膝关节亦轻度屈曲,常置于健侧膝上部呈“粘膝征”阳性。患肢较健侧短缩,股骨大粗隆向后上凸出,在髂前上棘与坐骨结节联线后上方可触及股骨头[2]。X线片显示股骨头位于髋臼的外上方, Shenton线中断,并可显示有无合并骨折。 1.3治疗方法 1.3.1 髋关节后脱位根据严重外伤史、典型临床表现以及X线片即可诊断。治疗主要是复位及固定。复位须在全麻或椎管内麻醉下进行,常用复位方法有Allis、Bigelow和Stimson氏法。①Allis氏法:患者仰卧,患肢髋关节、膝关节屈曲,一手持患者髁部,一手肘关节屈曲钩住腘窝,沿股骨干长轴向上牵引,同时下压小腿和外旋髋关节。②Bigelow和Stimson氏法:复位时,体位同上,术者一手握住患肢髁部,另一手托住腘窝,在牵引下屈髋、屈膝、内收和内旋髋关节;后外展、外旋、伸直髋关节。右髋则相反。③切开复位内固定:当手法复位失败、合并骨折等时,应切开复位内固定。复位后持续皮牵引于伸直、外展30°位固定3~4周。 1.3.2 髋关节前脱位外伤史、临床表现以及X线片即可诊断,治疗有手法和切开复位以及固定等。手法复位在全麻或椎管麻醉下,患者仰卧,一助手固定骨盆,另一助手持患肢小腿,屈膝10°并将髋关节外展、外旋、屈曲。此时术者一手向下按压大腿上部,另一手于大腿内侧推股骨头入髋臼,在牵引下内收患肢。切开复位适用于手法复位失败、髋臼前壁骨折复位不佳者;一般于前方或侧方入路。固定,复位后内收伸直位皮牵引3~4周。 1.3.3 髋关节中心脱位持续骨牵连:不宜手法复位,应于外展30°位作持续骨牵引,重量12~14kg;复位后改为4~6 kg作持续牵引8~12周;切开复位:手术复位适用于髋臼骨折中心脱位者,切开复位后作内固定。 2 结果 56例中,有25例复位成功,无复发病例。其中髋关节功能全部或大部分恢复,可正常负重及从事劳动者36例,为优;髋关节功能有部分受限,负重行走时髋部疼痛16例,为良;髋关节功能严重受限,不能负重行走者7例,为差。后有1例改行人工全髋置换。手术优良率为87.5%。 3 讨论 髋关节结构稳固,必须有强大的外力才能引起脱位。是一种严重损伤。在脱位的同时软组织损伤亦较严重。且常合并其它部位或多发损伤。因此患者多为活动很强的青壮年。一般分为前、后及中心脱位3种类型[3]。①髋关节前脱位是指股骨头脱出位于Nelaton线之前者。临床上较少见。髋关节因外力极度外展、外旋时,使股骨颈或大粗隆撞击髋臼缘,以此为支点形成杠杆作用,股骨头通过前关节囊而脱出。如股骨头脱出停留于闭孔前,为闭孔型,此型多见,可能压迫闭孔神经;如股骨头脱出停留于耻骨水平支,可压迫股动、静脉,此型少见。②髋关节中心脱位是指股骨头冲破髋臼底部或穿过髋臼底而进入盆腔者。多由传达暴力所致。当暴力作用于大粗隆外侧,使股骨头撞击髋臼底而引起臼底骨折。如暴力继续作用,股骨头可连同髋臼骨折片一同向盆腔内移位,成为中心脱位。中心脱位可合并骨盆内脏器的损伤。③陈旧性髋脱位是指髋关节脱位超过3周者。新鲜髋关节脱位因失去早期复位的时机,或虽经治疗仍未复位等因素,随时间的延误,髋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挛缩,髋臼内纤维组织填充,撕裂的关节囊被疤痕组织修复,血肿机化或纤维化后包绕股骨头,骨质疏松及脱钙而形成陈旧性脱位。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治疗的方法应根据患儿的年龄、脱位的程度和局部的病理改变加以选择。①1岁以内患儿,此期为治疗的最佳时机,如在婴儿期发现,只需保持双髋关节屈曲、外展6~8周,年龄超过6个月的完全性脱位,须手法复位后用外固定支架维持关节稳定。 ②1~3岁患儿,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每3个月更换一次石膏,总疗程为1年左右。若手法治疗失败,可尽早手术治疗。为防止发生股骨头坏死并发症,手法复位前可以有选择地牵引或行内收肌切断。③3~5岁的患儿以手术为主。术前应先行牵引2~3周,在切开复位的基础上,纠正髋臼与股骨近段的畸形。常用的手术方法有Salter截骨术或Pemberton截骨术。④6~12岁患儿首先行胫骨结节骨牵引术3~5周,术中充分松解髋关节周围的软组织,行股骨近段短缩和旋转截骨术,清理关节内的病变组织。复位后牢固缝合关节囊。骨盆截骨术成为常用的方式,包括Chiari截骨术、骨盆三联截骨术。 参考文献 [1] 王亦璁主编.骨与关节损伤[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176-1207. [2] 周永德,吉士俊.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疗效评定标准及说明.中华骨科杂志,1994,14(1):55. [3] 肖德明主译.急诊骨科学(四肢部分)[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22-323.

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4

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中医临床路径 (2017年版)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的住院患者。 一、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1.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脱位病的中医疾病分类名称代码为:BGT000)。 2.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ICD-10编码为:835.0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中髋关节后脱位诊断标准。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8版 (陈孝平,汪建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2.疾病分期 根据病程,可分为早期、中期、后期三期 (1)早期:伤后1~2周内 (2)中期:伤后2~3周 (3)后期:伤后3周以后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 “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 2.患者适合并同意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诊断标准的患者。 2.因患者意愿以及陈旧性脱位接受切开复位者,不进入本路径。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且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

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髋关节X线片;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心电图等。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下肢血管彩超、胸部X线片、血脂、血液流变学、感染性疾病筛查、髋关节CT、MRI、骨密度等。 (八)治疗方法 1.闭合手法复位。 2.中药及其他治疗方法。 (1)辨证论治 脱位早期(血瘀气滞证):活血化瘀,行气消肿止痛。 脱位中期(营血不调证):和营生新,续筋活络。 脱位后期(肝肾气血亏虚证):补肝肾、养气血、壮筋骨。 (2)其他疗法。 3.护理调摄要点。 (九)出院标准 1.髋关节功能良好 2.X线片显示髋关节关系正常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髋关节功能恢复良,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原发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或病情变化需要而影响本路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_百度百科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_百度百科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好治.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DH)又称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DDH)是一种对儿童健康影响较大的病变,如能作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临床效果是满意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又称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是导致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其发生率世界各地区有较明显差别,我国并没有完全整的统计资料,就上海某些产院调查的约为0.91‰,北京地区为3.8‰,沈阳某院为1.75‰,香港为0.07‰,这些资料都不够全面,也不能反映我国的发生率,估计我国的发生率大概为1‰。约20%的先髋脱位有家族史;80%的先髋脱位是第一胎;沈阳某院新生儿普查家族遗传为1/14,加拿大多伦多儿童医院226例中只有4例有遗传史;遗传因素并非为先髋脱位发病的重要因素。先髋脱位发病率以女孩占绝对优势,我国统计男女之比为1:4.75. 地区与种族的发病率有很大差别,这与遗传因素、环境影响和生活习惯有关;习惯背背婴儿的民族发生率低,如南非、中非一些地区,爱斯基摩人,朝鲜族人和广东、香港地区;喜欢用捆绑方法的民族,使新生儿髋关节固定于伸展、内收位,其发生率明显增高,如北意大利,北美印地安人,德国和北斯堪地那维亚半岛以及我国汉族的习惯。冬季出生的婴儿,其发生率明显增高。臀位产发病率较高,国外约23%,上海26%,沈阳28.5%,正常生产中只占5%;臀位产发生先髋脱位较头位产高10倍;剖腹产发生先髋脱位较阴道产高,上海统计占30%,有显著差异,同时发现剖腹产中体重重的婴儿发病率高。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主要病理特点是: ①髂腰肌紧张、挛缩,压迫髋臼的入口; ②关节囊变形呈葫芦样; ③股骨头颈变形,主要有股骨头呈椭圆形,股骨颈短,股骨颈前倾角增大; ④髋臼变形,主要有髋臼窝浅小,呈三角形,髋臼指数增大,关节盂唇内卷; ⑤股圆韧带增粗变长,关节软骨变性等。 先髋脱位的分型: 1、单纯性先天性髋脱位 (1)髋关节发育不良:又称为髋关节不稳定,X线片常以髋臼指数增大为特点,多数采用髋关节外展位而随之自愈,约1/10将来发展为先天性髋脱位,还有少数病例持续存在髋臼发育不良,年长后出现症状。 (2)髋关节半脱位:X线片有髋臼指数增大,髋臼覆盖着部分股骨头,这是一种独立的类型,可长期存在而不转化为全脱位。 (3)髋关节全脱位:股骨头完全脱出髋臼,根据股肌头脱位的高低可分为四度: Ⅰ度:股骨头仅向外方移位,位于髋臼同一水平; Ⅱ度:股骨头向外、上方移位,相当于髋臼外上方水平; Ⅲ脱出的股骨头位于髂骨翼的部位; Ⅳ脱出的股骨头上移达骶髂关节水平。

相关文档